地域
甘肃文学的现状与提升:静水流深,蓄势待发,地域文化差异是文学的富矿
上世纪八十年代,甘肃省文联主办的一本杂志风生水起,与《文学评论》和《文艺理论研究》三足鼎立,独特而敏锐,走在时代前沿,关注并引导着当时的文艺思潮,这就是《当代文艺思潮》 。一大批全国著名文艺理论家都在这份刊物上发表过文章,徐敬亚《崛起的诗群》等也从这里走出从而推动了一个诗歌流派的发展。甘肃在当时也成为文艺重镇。三十余年过去了,甘肃走出了不少优秀作家、评论家,但不可否认的是,昔日辉煌已不再。问题何在?甘肃省创作的优势在哪里?又将走向何方?
在“后现代”已经成为过时了的词汇时,甘肃大多还处于“前现代” 。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杨光祖坦言,甘肃文学的第一大特点就是乡土味,然而,并非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要写出甘肃各地的深层特色,需要作家有很深的文化修养和广阔视界,民族性、乡土性,如果没有“世界性”作为前提,那是没有什么价值的。甘肃作家大多来自农村,农裔身份使他们既有先天优势,也有很大劣势,比如容易为名利所俘,创作带有强烈的现实诉求,无论对乡土文化的深入反思还是对民族文化现代化的思考都不够,走向伟大的路也更难。他强调,一个作家不应该是为一个地区写作,也不是为一类人写作,而应该是为人类写作,为自己的灵魂写作,应有大的视野和胸襟,不要先天地局限自己, “我们不占有天时地利,我们从自己做起,奇迹是会发生” 。
不仅乡土题材创作如此,城市形象建构也存在问题。兰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郭茂全指出,甘肃文学表现城市时,有着乡村作家对城市文化的陌生感和情感上与生俱来的乡土情结,即便是城市里的乡村作家,也在不断重复着乡村故事, “是坐在城市大楼上遥望乡村、缅怀乡村” ,多见于反映城市文明病,也更关注官场或大学生活。他提出,看城市应该是深层次、全方位、多角度的,应该更多地关注市民,不关注市民就无法真正完成城市的精神建构。
“为什么我们要出好作品那么难? ”作家弋舟表示,可能确实跟作家写得不够好有关,但也跟地处偏远有关,甘肃作家诗人如果能够在全国有一定名气,一定是一笔一笔写出来的,这种多年艰苦乃至堪称憔悴的训练,对于甘肃作家来说未尝不是好事。“我们在这个时代稍受冷落一点,可能在创作精神、研究精神上更纯正一些” 。也有评论家认为,甘肃文学底气不足的原因是向标不正,经验、学养等各方面沉淀不足,心态上急功近利,没有做好远航的准备,没有对世界做出准确判断就匆匆出发,只好漂到哪儿就算哪儿。此外,甘肃没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学媒体为作家评论家提供平台和阵地,目前有正式刊号的文学刊物只有两家,即《飞天》和《北方作家》 ,省文联评论类刊物《甘肃文艺》是内刊,地州市文学刊物也都是民刊、内刊,没有刊号在全国就没有话语权,作家也不能很好地发出声音。
地域偏远,文化贫瘠,果真如此吗?从另一方面来看,甘肃文化资源恰恰非常丰富,有待挖掘。权绘锦指出,甘肃几千年来都是多民族交汇的地方,“甘肃地域文化的差别和丰富性,恰恰是甘肃文学的富矿,而不是制约甘肃文学发展的因素” 。杨建军也强调,写乡村还是写城市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甘肃人的生活的经验能够对当下人的生存困境有所回答,“我们应该拥有对这片土地的自信” 。杨光祖也清晰地看到,甘肃文化积淀厚实,缺乏的是有耐心、甘于寂寞去挖掘本土资源的人。作家杨显惠已不在甘肃,却每年自费来甘肃,走访河西、定西、甘南,写出了《夹边沟纪事》 《定西孤儿院纪事》 《甘南纪事》等优秀作品。倘若沉潜下来,甘肃作家也可以写出更多精彩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