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手术是在腹腔镜直视下进行,可清楚地将胆囊表面及周围组织、解剖学情况尽收眼底,清晰的手术视野结合先进的内镜设备,基本不伤人体组织。2。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治愈率高达98%以上(炎症粘连严重者只能中转开刀)。3。手术切口小、胆管损伤发生率、迟发性胆囊管残端胆漏发生率低,术后腹腔内出血少、对脏器功能干扰轻。4。术后恢复快,病人术后第一天即可下床活动,甚至进食,平均3-5天出院。5。手术对患者年龄、身体能否耐受手术等基本状况与传统开刀相比,无绝对禁忌症。
不知道怎么选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去看看参考文献,比如《外科》、《临床医学进展》、《医学诊断》这些期刊哈
自从首例在腹腔镜下施行胆囊切除术之后,胆道外科技术经历了革命性的改变。当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传统外科手术方法被腹腔镜外科所取代。然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非平安无事。当前,由于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例如对肝内、外胆道的虚拟现实、三维重建等,可以有助于对复杂胆道外科问题如肝内胆管结石和其他肝内病变的手术前评估和手术设计。约占原发性肝癌5%~10%的肝内胆管癌由于其与肝细胞癌有不同的病理-生物学特点,故在治疗措施选择上应得到特殊的关注,一般应该施行广泛的肝切除手术而不是局部切除或消融。关于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扩大的肝切除术可以改进早期的、无淋巴结转移病变治疗结果。当前,在微创外科时代,许多传统的外科手术将在微创外科理念下重新受到检验。
根据你的描述是微创手术治疗,一般痛苦小恢复快,可以上医院配合医生治疗,营养支持治疗,增加营养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77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并观察疗效。结果 77例LC,其中成功74例,3例因炎症黏连严重而中转开腹手术,11例术中胆道造影显示胆总管结石4例,均行LC联合术中胆道镜取石成功,全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行LC是安全可靠的。 【关键词】 老年人;胆囊切除术;腹腔镜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明显优势,随着术者操作水平的提高及经验的积累,以及新的医疗器械不断出现,腹腔镜手术的范围不断拓展,目前广泛应用到胆囊、胃肠[1-2]、肝脏[3]、胰腺[4]、疝气[5]、泌尿[6]、妇产[7]等疾病。急性胆囊炎是常见的外科疾病,随着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技术的日渐成熟,各类急性胆囊炎已不再是LC的禁忌证,但老年患者合并症多,病情进展快,手术耐受性差,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行LC存在较大难度。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2年1月至2007年12 月对60岁以上急性胆囊炎患者77例行LC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77例中男21例,女56例,年龄60~81岁,平均(69±2)岁,均表现为右上腹痛或压痛,伴恶心、呕吐,白细胞升高或中性粒细胞升高。B超检查示胆囊明显肿大54例,均表现为胆囊壁增厚、毛糙、胆囊内有漂浮絮状物;提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69例,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8例。11例B超显示胆总管轻度扩张0.8~1.1 cm,均未发现肝内外胆管结石。发病时间:72例<72 h,5例>72 h。术前合并其他内科疾病59例(76.62%),其中合并2种或2种以上疾病者共41例(53.25%),高血压病39例(50.65%),糖尿病16例(20.78%),冠心病29例(37.66%),慢性阻塞性肺病11例(14.29%),肝功能异常6例(7.79%)。按腹腔镜术中所见及病理分类:急性单纯性胆囊炎67例,化脓性胆囊炎9例,坏疽性胆囊炎1例。1.2 手术方法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常规建立气腹,CO2气腹压力控制在1.33~1.60 kPa,采用四孔法技术,先插入腹腔镜观察胆囊周围及Calot三角黏连情况,分开大网膜及黏连组织,先显露胆囊,若胆囊张力高则在胆囊底下方约2 cm处进行减压顺行或顺逆结合切除胆囊。如既往有胆源性胰腺炎、黄疸史,术前直接胆红素升高、B超示胆管扩张者,均行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对感染、术中显示不清的LC术后常规肝下放置引流管,严重者中转开腹。2 结果 本组77例急性胆囊炎中,74例LC成功,其中11例术中胆道造影,显示胆总管结石4例,均行LC联合术中胆道镜取石成功。3例因Calot三角炎症黏连严重而中转开腹胆囊切除,中转手术率3.90%。手术时间(65±25)min。术后腹腔引流液(60±25)mL。一般术后1~3 d拔除引流管,术后住院(5±2)d。无肝外胆管损伤、胆囊动脉出血再手术、肠管损伤、胆汁性腹膜炎、腹腔脓肿等严重并发症发生。3 讨论3.1 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 (1)起病隐匿,临床体征不典型;(2)病情重,病情进展快;(3)合并有其他器官疾病多。老年人发病前有较重的伴随疾病者可达到65%,以呼吸系统疾病占首位,其次为心血管系统疾病,这些伴发病对预后有很大的影响,有无伴随病其病死率分别为16%及7%。3.2 手术时机 老年人急性胆囊炎保守治疗病死率高,一旦确诊应争取早期手术。毛静熙等[8]认为,急性胆囊炎影响手术的唯一因素是发病时间,程章林等[9]认为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手术时机最好在发病72 h。Koo等[10]也认为病程是决定LC能否成功的主要因素。作者认为,由于老年人血管硬化等因素,一旦胆囊炎急性发作,病程进展快,保守治疗效果差,易发生胆囊化脓、积脓、坏疽、穿孔,产生严重后果。除全身条件极差不能耐受手术者外,均应争取在发病48~72 h内施行LC;此时胆囊及肝门处黏连多为纤维索性,局部水肿不严重,与周围黏连容易分离,可以提高手术效果,降低中转开腹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3.3 手术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操作轻柔,加强心电监护,建立气腹应低流量,持续气腹压力不宜太高,应控制在1.33~1.60 kPa,穿刺时注意防止皮下气肿,手术后注意排尽腹腔内CO2气体,同时麻醉不宜过深,以保证手术完成时,患者能迅速清醒[11]。 急性炎症期胆囊往往肿大、充血、水肿,与周围黏连、解剖不清。分离黏连时应采用先分离胆囊周围的黏连和电切分离的方法,逐渐将黏连分离到胆囊壶腹与胆囊管的交界部位,确认壶腹部,解剖出胆囊管,再追踪胆囊管的远端走行,但不要过多地向胆总管方向游离,以免损伤胆(肝)总管,这在胆囊管短粗时,显得特别重要。张力过高时,造成夹持困难,妨碍了显露Calot三角及胆囊颈管,此时可于胆囊底部穿刺减压,但减压不宜过大,须保持部分张力,以利于Calot三角解剖分离及胆囊剥离。胆囊壁厚水肿仍难以抓持者于胆囊壶腹部剪开,单层抓持。原则上是宁伤胆囊,不伤胆管。胆囊在急性炎症期组织水肿、脆弱,应避免分离时将胆囊管骨骼化。在用钛夹夹闭胆囊管时,不要用力太大,以免部分夹断管道,术后残端坏死、脱落而发生胆漏。如遇胆囊颈部或胆囊管结石嵌顿时,在术中必须紧靠胆囊颈或胆囊管结石嵌顿处囊壁分离,分开Calot三角后方后,再分离肝胆囊三角,弄清胆囊管与胆(肝)总管或右肝管的关系后,再处理胆囊管。解剖Calot三角确有困难,应考虑逆行、逆行与顺行结合行胆囊切除术。对于胆囊三角的出血,不可慌张,不可随意乱夹、乱凝以免造成胆道侧壁伤或不完全性或完全性胆管闭锁、电灼伤。正确处理方法是迅速夹住出血点,清洁术野,辨清解剖后予以结扎。
一、科学研究
20世纪50年代最先提出中国人肝脏解剖五叶四段新见解;
60年代首创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法,并率先突破人体中肝叶手术禁区;
70年代建立起完整的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和小肝癌的早期诊治体系,较早应用肝动脉结扎法和肝动脉栓塞法治疗中、晚期肝癌;
80年代,建立了常温下无血切肝术、肝癌复发再切除和肝癌二期手术技术;
90年代,在中、晚期肝癌的基因免疫治疗、肝移植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并首先开展腹腔镜下肝切除和肝动脉结扎术。
40年来共施行肝癌手术8000余例,术后5年生存率达38.1%;小肝癌(小于5厘米)手术1000余例,手术5年生存率达79.8%(其中小于3厘米小肝癌已达85.3%),最长存活36年。
在60年代首创简便安全的肝脏外科手术新疗法-肝门间歇阻断切肝法,并突破肝脏禁区,施行中肝叶切除术成功。
二、论文著作
他从事肝脏外科领域研究近50年来,发表学术论文796篇,主编《黄家驷外科学》、《Primary Liver Cancer》等专著15部。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逝世:
2021年5月22日,中科院院士、“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去世,享年99岁。吴孟超1922年出生于福建省闽清县,治病救人78载,九旬高龄依然坚守在门诊、手术室和病人的病床前。吴孟超2005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我国肝胆外科开拓者和创始人。
就在吴孟超院士逝世的同一天,“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初向阳,男,1971年出生。
中国人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胸外科主任,硕士研究生,1985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医学系,香港中文大学外科学硕士。擅长肺癌、食管癌、贲门癌和胸腺疾病的手术及胸部疑难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国内较早开展了电视胸腔镜、纵隔镜等胸部微小创伤手术;近期开展了单操作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北京医学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学会胸外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学会胸外科分会常委、《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中国肺癌杂志》和《J of Thorac Dis》等杂志编委。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微小肺癌术中定位精准切除手术。主要研究课题包括高龄肺癌患者微创手术治疗,胸部战创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主编参编专业书籍10余部,发表科学论文40余篇,其中SCI 8篇。
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青年优秀论文评奖结果胸心血管外科青年优秀论文评选-心外科 序号 题目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获奖等级 1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累及弓部:杂交全弓修复术与传统全弓替换术的对比研究 李岩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一等奖 2 Hippo-YAP信号通路的变化在肥厚性心肌病发病中的作用 姜文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一等奖 3 Matricellular Protein CCN3 Limits the Progression of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张超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二等奖 4 术中直视植入肺动脉分支血管支架的镶嵌治疗 胡仁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二等奖 5 Cardiac hemangioma -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200 cases 李伟栋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三等奖 6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低射血分数冠心病患者的心脏扭转(Torsion)运动的改善情况研究——采用最新的磁共振特征性追踪技术 成楠 解放军总医院 三等奖 7 超微孔ePTFE球囊扩张型介入肺动脉瓣膜的实验研究 张本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三等奖 8 风湿性二尖瓣成形近期结果总结及学习曲线 罗天戈 北京安贞医院 三等奖 9 利用疾病特异诱导多能干细胞进行肥厚型心肌病心脏停搏液个体化选择 魏嵬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三等奖 10 心脏恶性肿瘤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王文硕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三等奖 胸心血管外科青年优秀论文评选-胸外科 序号 题目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获奖等级 1 3D打印技术指导下的胸膜外漏斗胸Nuss术 王磊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一等奖 2 comparative study of VATS vs open thymectomy for thymoma in one single center 袁祖阳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 一等奖 3 术前新辅助化疗对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分析 范宜楚 天津市胸科医院 二等奖 4 单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34例分析 汪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二等奖 5 食管癌病人术后不同营养途径的临床效果比较 陈宇 浙江省台州医院 二等奖 6 气管腺样囊性癌的外科治疗模式探讨:单中心20年109例患者分析 姚烽 上海市胸科医院 三等奖 7 不同肠内营养管留置方式对食管癌术后并发症影响的研究 钱凯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三等奖 8 单孔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学习曲线 张树亮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等奖 9 Selected Advanced Pulmonary Adenocarcinoma Treated by Surgical Resection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by Gefitinib 杜恒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三等奖 10 无抓持整块纵隔淋巴结清扫在单孔胸腔镜肺癌手术中的应用 林宗武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三等奖
有休克和剧烈的疼痛 。上消化道穿孔时,液体流到腹腔,引起腹腔炎症,造成剧烈疼痛 ,疼痛严重时还会引起休克 ,发病很快。
第一章消化内镜系统第一节消化内镜的发展第二节纤维镜系统构成及原理第三节电子镜系统构成及原理第四节超声内镜原理及构成第五节胆道镜构成及原理第六节腹腔镜构成及原理第七节电子内镜图像处理第二章临床常用内镜选择第一节胃镜第二节结肠镜第三节十二指肠镜第四节小肠镜第五节超声内镜系统第六节变焦放大内镜(放大胃、肠镜)第七节胆道镜第八节腹腔镜第三章消化内镜室布局和配置第一节消化内镜室总体环境的设计理念第二节设备系统的配置第三节操作间的布局和设备及物品配置第四节消毒间的布局和设备及物品配置第四章消化内镜预约登记和资料管理第一节预约登记的准备第二节预约与登记第三节资料保管第四节计算机在预约登记和资料管理中的应用第五章消化内镜相关规章制度第一节消化内镜室相关人员的配置第二节消化内镜护士的培训制度和资质考核第三节消化内镜护士的角色第四节消化内镜各班次护士的工作职责第五节各层次护理人员职责第六节消化内镜室相关的工作制度第七节告知制度第六章消化内镜消毒、维护及故障指南第一节消化内镜室的感染管理第二节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剂的选择第三节胃肠镜消毒的方法第四节胆道镜的清洗消毒方法第五节腹腔镜的清洗消毒方法第六节内镜附件的清洗消毒和保养第七节常见故障指南第八节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第七章内镜常用附属器械的使用和保养第一节冷光源的使用和保养第二节注水和吸引系统的使用和保养第三节高频电发生器及其器械的使用和保养第四节激光治疗机的使用和保养第五节微波治疗机的使用和保养第六节氩气治疗机的使用和保养第七节液电碎石机的使用和保养第八章内镜治疗附件的介绍与使用方法第一节内镜下常规检查附件的介绍和操作配合第二节内镜下止血相关治疗附件的介绍和操作配合第三节内镜下肿物摘除、剥离术附件的介绍和操作配合第四节内镜下食管狭窄相关治疗附件的介绍和操作配合第五节ERCP相关治疗附件的介绍和操作配合第九章消化内镜检查前患者准备第一节胃镜(鼻咽胃镜)检查前患者准备第二节十二指肠镜检查前患者准备第三节肠镜检查前患者准备第四节小肠镜检查前患者准备第五节胆道镜检查前患者准备第六节腹腔镜检查前患者准备第十章几种特殊疾病内镜检查的要求第一节慢性便秘患者胃肠道内镜检查的特殊要求第二节肝硬化患者胃肠道内镜检查的特殊要求第三节糖尿病患者胃肠道内镜检查的特殊要求第四节凝血功能异常患者胃肠道内镜检查的特殊要求第五节高血压患者胃肠道内镜检查的特殊要求第六节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胃肠道内镜检查的特殊要求第七节心律失常患者胃肠道内镜检查的特殊要求第八节肺功能不全患者胃肠道内镜检查的特殊要求第九节肾功能不全患者胃肠道内镜检查的特殊要求第十一章清醒镇静在消化内镜中的应用第一节清醒镇静消化内镜检查遵循原则第二节清醒镇静消化内镜检查中常用药物第三节清醒镇静内镜检查中适应证和禁忌证第四节镇静内镜的操作流程及护理第五节镇静内镜常见的并发症和护理干预第十二章胃镜检查及相关治疗的护理配合第一节胃镜检查护理配合第二节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护理配合第三节内镜下食管狭窄扩张术的护理配合第四节食管静脉硬化治疗术的护理配合第五节内镜下上消化道息肉切除术的护理配合第六节上消化道激光治疗的护理配合第七节内镜下食管支架植入术的护理配合第八节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护理配合第九节经皮内镜空肠造瘘术护理配合第十节内镜下放置鼻肠管的护理配合第十一节光动力学治疗术的护理配合第十二节上消化道注射肉毒杆菌毒素的护理配合第十三节经胃镜下取异物术的护理配合第十三章超声内镜检查及治疗护理配合第一节超声内镜检查的护理配合第二节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护理配合第三节超声内镜引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术的护理配合第十四章结肠镜检查及治疗护理配合第一节结肠镜检查护理配合第二节结肠镜下止血治疗术的护理配合第三节结肠镜下息肉摘除术的护理配合第四节结肠镜下扩张术的护理配合第十五章特殊消化内镜检查及相关治疗护理配合第一节食管、胃、肠染色内镜检查护理配合第二节食管、胃、肠放大内镜检查护理配合第三节食管、胃、肠黏膜剥离切除术的护理配合第四节食管、胃、肠黏膜整片切除术的护理配合第十六章胶囊内镜的护理配合第十七章双气囊小肠镜的护理配合第十八章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相关治疗的护理配合第一节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护理配合第二节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的护理配合第三节胆道取石术的护理配合第四节胆管引流术的护理配合第五节胆管扩张术的护理配合第六节胆、胰内支架植入术的护理配合第七节胰腺假性囊肿引流术的护理配合第八节胆管测压术的护理配合第十九章胆道镜检查及相关治疗的护理配合第一节经皮经肝胆道镜检查及治疗的护理配合第二节经口胆道镜下治疗胆结石的护理配合第二十章腹腔镜检查及治疗的护理配合第一节腹腔镜检查护理配合第二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配合第三节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护理配合第四节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的护理配合第五节腹腔镜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护理第六节腹部损伤修补术腹腔镜检查的护理配合第七节腹腔镜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护理配合第二十一章消化内镜常见的并发症护理第一节胸痛护理第二节腹胀、腹痛护理第三节消化道出血护理第四节消化道穿孔护理第五节ERCP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及护理第六节胆道镜常见的并发症及护理第七节腹腔镜常见的并发症及护理参考文献……
目的是探讨上消化道穿孔的主要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消化道穿孔通常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消化道发生损伤,并在消化道管壁上形成小孔,多继发于消化道溃疡。
1.溃疡症状近期加重:近期反酸、打嗝、烧心、上腹规律性疼痛等症状加重。2.剧烈腹痛:常发生在夜间空腹或刚吃饱饭后,发病突然,疼痛剧烈,如刀割样。疼痛部位一般起始于上腹部,并迅速波及整个腹部。患者身体蜷曲,神情极度痛苦,不敢深呼吸或大声说话,腹部肌肉紧绷,常呈板状,按压剧痛。
你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中国知网也好、万方数据也好都有例子! ② 并且大部分的院校都有免费的接口! ③ 如果真没有免费的接口,那就百度知道悬赏求助下载吧! ④ 要是要外文的论文准备翻译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谷歌学术】 ⑤ 需要什么语言的论文直接就用相应的语言搜索!100% 能找到类似的! ⑥ 至于翻译,可以直接谷歌翻一下,弄完在自己缕缕就可以了! ⑦ 要是计算机类的代码什么的到CSDN或者51CTO下载!【友情提示】==================论文写作方法=========================== {首先就不要有马上毕业,最后一次花点钱就得了的想法} ① 其实,原创的论文网上没有免费为你代谢的!谁愿意花时间给你写这个呢?难道你在空闲的时间原以为别人提供这种毫无意义的服务么?所以:还不如自己写。主要是网上的不可靠因素太多,万一碰到人的,就不上算了。 ② 写作论文的简单方法,首先大概确定自己的选题【这个很可能老师已经给你确定了】,然后在网上查找几份类似的文章。 ③ 通读一些相关资料,对这方面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看看别人都从哪些方面写这个东西! ④ 参照你们学校的论文的格式,列出提纲,接着要将提纲给你们老师看看,再修改。等老师同意你这个提纲之后,你就可以补充内容! ⑤ 也可以把这几份论文综合一下,从每篇论文上复制一部分,组成一篇新的文章!然后把按自己的语言把每一部分换下句式或词,经过换词不换意的办法处理后,网上就查不到了! ⑥ 最后,到万方等数据库进行检测【这里便宜啊,每一万字才1块钱】,将扫红部分进行再次修改! ⑦ 祝你顺利完成论文!【WARNING】========================================================= [Ⅰ] 如果确认找人代笔,交押金的要慎重考虑! [Ⅱ] 淘宝交易的话,一定看好他的打款时间,有的设定为【3天】,到期之后人家自然收到钱! [Ⅲ] 希望用我的回答能让童鞋们多个心眼!
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护理摘要:腹腔镜手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微创治疗,其代替开腹手术已经称为明显的趋势。与普通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许多优点,临床护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认真做好腹腔镜术后护理以及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是进一步体现腹腔镜治疗模式优势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本院92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的研究分析,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前后的护理工作,从而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护理操作程序。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完善术前准备工作,注重心理护理,采用科学合理的护理操作程序有利于手术和麻醉的顺利实施,有效地促进了患者的身心康复。关键词:腹腔镜;妇科;术前护理;术后护理腹腔镜手术是近来发展迅速的微创治疗,其代替剖腹手术已经成为明显的趋势。该手术在妇科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展,具有切口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很容易被医生和患者接受[1]。腹腔镜手术避免了开腹手术时医生的手和纱布等对腹膜和脏器的摩擦,减少创伤及术后粘连,患者腹部无明显疤痕,腹腔镜治疗风险相对较小。但是,腹腔镜手术毕竟是一种手术,虽然有许多优点,行该手术的患者,在手术前后还是应当注意一些问题,腹腔镜手术与普通开腹手术手术方式不同,其护理也有不同之处。本院开展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疾病92例,改变传统妇科疾病的治疗模式,均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本院2006年1月—2006年12月实行腹腔镜手术92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54岁。其中子宫全切除术20例,不孕症诊治15例,宫外孕35例,卵巢病变22例,麻醉方法均为气管插管全身复合麻醉。2术前护理腹腔镜手术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患者及家属对这种手术方法缺乏了解和比较,存有各种顾虑,多数患者对手术有恐惧感和紧张心理,对手术效果持怀疑态度,加上腹腔镜手术相对传统手术费用略高一些,部分患者担心费用问题等。针对这些心理特点,对准备实施腹腔镜手术的病人进行术前宣教是相当重要的,首先积极配合医师向准备实施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介绍腹腔镜手术的优点:手术切口小、盆腔粘连发生率低、术后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再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讲解麻醉方式、手术步骤、治疗效果以及术后注意事项。还可请已通过腹腔镜手术治愈的患者现身说法,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医师进行手术治疗。3术前准备3.1常规检查做心电图、胸透,了解患者心肺功能有无异常,查血尿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及乙肝五项,了解患者有无贫血、凝血机制及肝肾功能情况。3.2皮肤和胃肠道的准备手术前1天备皮,范围阴部、耻骨联合上至剑突下毛发,彻底清洁脐孔,用汽油棉签擦净脐内污垢,但切勿用力过大,以免损伤脐孔周围皮肤。清洁完毕再用3%过氧化氢消毒。除宫外孕手术前忌灌肠,以防破裂出血外,择期手术的患者术前应食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食物。术前1晚应进流质饮食,当晚8pm至术晨禁食、禁饮,以免手术中因恶心、呕吐发生窒息及吸入性肺炎,还可防止术后腹胀。术前晚8pm及术晨5am各清洁灌肠1次,以免胃肠道胀气影响手术视野,妨碍手术操作。3.3阴道准备手术避开月经期,最好在月经干净后2~3天。术前常规行阴道检查,有阴道炎性疾病者,治愈后再行手术,需放置举宫器及涉及子宫腔、阴道操作的手术,术前3天均用0.25%碘伏液进行常规阴道冲洗,2次/d。3.4尿管放置的时间全子宫切除术按开腹手术标准置尿管,手术时间短的附件手术术前可不置尿管,改在术后放置尿管。3.5常规准备术前戒烟、戒酒,注意保暖,避免感冒,教会病人正确的咳嗽、咳痰的方法,目的在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利于术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减少肺部感染的机会。术前晚口服适量安定,保证充分的睡眠,使病人处于安静状态。4术后护理4.1术后体位患者术后安全返回病房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阻碍呼吸道,持续低流量给氧气,氧流量为2~3L/min,6h后改半卧位,并指导患者适当在床上翻身活动,持续导尿不超过24h,停尿管后鼓励患者下床活动防止肠黏连。4.2术后生命体征观察术后6~8h内应用心电监护仪每0.5h测BP、P、R各1次,指脉氧监测6h,每4h测量体温1次,至病情稳定,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及精神状况,对腹腔置引流管的患者尤其要重视引流袋内液体色和量的变化,发现有异常变化,要及时报告医师。注意腹腔内出血等并发症的早期发现。4.3保持呼吸道通畅有些病人因麻醉未完全清醒,需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因呼吸道阻塞而发生窒息的严重后果。麻醉清醒后鼓励病人深呼吸、咳嗽、咳痰,对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鼓励其多饮白开水或给予去痰药。4.4保持导尿管通畅和会阴部清洁腹腔镜术后留置尿管时间视手术大小而定,一般于术后24h拔除,拔管后鼓励病人多饮水,早期下床活动,尽早自行排尿。子宫切除者可适当延长导尿管留置时间,尿管留置期间应用0.25%碘伏液行会阴擦洗,2次/d。术后应密切观察尿量,以免手术当中损伤到膀胱,特别是观察有无少尿、无尿或血尿等情况,以便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4.5术后饮食的护理腹腔镜手术术后排气时间较腹部手术患者短,肠蠕动功能恢复较快,术后8h即可进流质饮食,少量多餐,禁食奶、糖、豆制品类,防止术后肠胀气。1天后由流质改为半流质饮食,3天后改为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为主,促进机体早日康复。4.6腹壁伤口的护理手术当天密切观察切口有无渗血,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防止感染。4.7一般护理腹腔镜手术切口仅1cm,因此1周后腹部敷料即可去掉,并可淋浴,然后即可逐步恢复正常活动。在1周前还是要注意适当、轻便活动。4.8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1)气肿:多见于特别肥胖的患者或手术时间过长的病人,由于气腹针头活动时气体漏到皮下造成皮下气肿,穿入大网膜造成网膜气肿,一般可自行吸收,无需处理。术后回病房后,护士应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皮温及皮下有无气肿、血肿等。患者在肩痛发生时也可采取膝胸位让二氧化碳气体向盆腔聚集,减少对膈肌的刺激以减轻症状[2]。(2)肩部酸痛:是腹腔内残留CO2刺激膈神经反射所致。术后持续低流量吸氧2~8h可减少该症的发生率。(3)咽喉部不适:由于全麻气管插管损伤气管黏膜,再加上全麻没有清醒,咳嗽反射较弱,易发生咽喉部疼痛,咳嗽、痰多。护理重点是鼓励患者早下床活动、深呼吸,协助患者翻身、拍背,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4)腹腔出血:术后病人返回病房后2h内若生命体征发生明显变化,尤其是血压,必须立即报告医师,及时处理。(5)术后呕吐:术后呕吐原因较多,多因麻醉药物所致及CO2人工气腹引起催吐中枢兴奋性增高。护理中对于发生呕吐的患者应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及时清理呕吐物,术后预防性使用抗恶心呕吐的药物是很有必要的。还应当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术后尽量排除残余气体[3]。5出院指导及时做好出院指导:①注意休息,避免劳累;②加强营养,多食蔬菜、水果防止便秘;③保持外阴清洁,勤换会阴垫,防止上行性感染;④禁盆浴、性生活1个月,子宫全切者应在手术后复查阴道断端愈合后开始;⑤不适随诊。◆参考文献[1]刘彦.实用妇科腹腔镜手术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163.[2]陈芹.妇科腹腔镜围术期的护理体会[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7,13(1):79-81.[3]张顺桂.妇科腹腔镜手术前后的护理[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