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皮机工作原理:1.剥皮机采用敞开料仓,可从一头进料,另一头出料的流水线作业,克服了现有滚筒式剥皮机停电进料,出料,分段式工作方式的缺点,工作效率高 。2.木材剥皮机由于齿牙对木段的冲击,不仅是木段在机壳内做循环运动,且绕自身回转,因此剥皮机效率高,桉木、杨木等难剥皮的树种有较好的剥皮效果,净度达到95%以上。3.木材剥皮机对木材的适应性强,可对不同树种,直径,木材除皮机厂家长度和形状的木段进行剥皮,由于木段做回转运动和不规则跳动,故弯曲木段的凹部也能与剥皮牙齿很好的接触。因此,对弯曲原木的剥静率比其他滚筒式高的多。4.木材剥皮机因庞大的机壳是固定不动的,所以耗能小,故障率低,维修工作量小,震动和噪声比滚筒剥皮机要低得多,木材除皮机机器落地即可生产,甚至无需安装底座,使用方便。
在一篇论文中,引用参考文献论证自己的观点或者理念是十分必要的。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一 [1]刘瑞江,张业旺,闻崇炜,汤建.正交试验设计和分析方法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 [2]刘胧,汤佳懿,高静.基于感性工学工作流程的汽车内饰设计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10,11:37-38. [3]朱燕元.正交试验设计在柴油机试验研究中的应用[J].武汉造船武汉造船工程学会会刊.19906:44-49 [4]占园.正交试验与AHP评价在健身车感性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3:39-43. [5]马宁.基于感性工学的农业机械装备的设计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0. [6]潘旭辉.某舰炮转弹机非线性结构动力学分析及优化设计[D].江苏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11:48-51. [7]日朝昌直已,林品章等译.艺术设计的色彩构成[M],台北:龙溪图书,1999. [8]刘佳.面向维修的飞机总体布置设计技术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3-10. [9]叶祖达,梁俊强,李巨集军等.我国绿色建筑的经济考虑--成本效益实证分析[J].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1,12:13. [10]顾智原,马莉,张林强,雷雨春,高海涛.玉米剥皮机部件的改进[J].农业工程,20124:55-57. 二 [1]刘熙瑞.服务型 ***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 *** 改革的目标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2,7:5-7. [2]候玉兰.论建设服务型 *** :内涵及意义[J].前沿论坛,2003,23:16-17. [3]范逢春.我国地方 *** 建设服务型 *** 述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76-80. [4]孙友祥.公民治理视角下的公共服务型 *** 建设[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5,40-41. [5]贺培育.新行政文化与服务型 *** 建设[J]新视野,2008,7:56-58. [6]周鸿.顾客导向型理念视角下的服务型 *** 建设[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09,12:19-21. [7]张康之.限制 *** 规模的理念[J]人文杂志,2001,3:55-60. [8]孙红英.新公共管理理论借鉴与 *** 治理转变[J],法制与社会,2007,03,42-44. [9]刘文华.分析与比较:行政改革与地方治理[M].北京:中国社会文献出版社,2007,03:332-351. [10]吴玉宗.服务型 *** :缘起和前景[J].社会科学研究,2004,3:10-13. 三 [1]李贵军.店面实景1000例.吉林:吉林美术出版社,2009.5~26 [2]高迪国际出版有限公司.商业展示设计.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6~294 [3]凤凰空间.华南编辑部,区扬.软装配饰手册.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12~236 [4]建筑设计资料集编委会.建筑设计.建筑设计资料集.1994,1:5~168 [5]YIDAO.空间设计杂志.display&space,2013,1:8~188 [6]YIDAO.空间设计杂志.display&spacevol.2,2013,2:9~159 [7]Choi'sGallery.设计杂志.ExhibitionDesign2,2012,2:32~278 [8]优秀作品集.SPA-DEVol.20,2014,1:3~158 [9]海军.设计成功.设计管理,2014,13:3~173 [10]香港视界国际出版有限公司.国际展台设计.香港:香港视界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12.13~234
无心车床(也叫圆钢剥皮机),能达到5丝公差 ,光度6.3。无心车床可以达到加工公差0.01(两丝),粗糙度最高可以达1.6。无心车床俗称扒皮机,是用于加工光亮圆钢材的,多用于钢厂。加工时工件(圆钢)不旋转只做轴向移动(走刀),刀盘旋转,四把刀同时切削加工。无心车床俗称剥皮机、扒皮机,是一种高效旋转切割装置。主要加工圆钢、铜棒、钛棒等金属圆柱材料。无心车床之所以叫做做无心车床是因为无心车床的中间是空的,周围有一个刀盘,我们要将加工的材料放在这里,并且固定好,然后调整刀盘的倾斜角度(倾斜角度决定着切削深度,根据客户实际需求来切削),按下按钮,刀盘开始做高速旋转切削运动,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不要直接接触无心车床,以免受伤。一是要去除钢材料表面活性炭的时候;二是去掉钢材料表面的记号、或者标记等;三是钢材料的目前粗细不能满足实际生产需求;四是钢管厂要生产精密光亮钢的时候,需要先对钢材先做简单的表面清理工作;五是钢材料翻新,由于长时间的裸露或者埋在地下,还有利用价值的时候,可以利用无心车床再加工;六是生产镀镍或者镀铬等钢管的时候也需要无心车床先进行表面加工。无心车床不仅可以加工金属棒材料,而且还可以加工线材等,不但节约了资源,加工效率还非常快。
一:绿豆的浸泡时间与煮法有关。一般情况下,绿豆用沸水浸泡十到二十分钟。 二:绿豆的煮法: 方法一 :将绿豆洗净并控干水分,倒入锅中,加入开水,开水的用量以没过绿豆2公分为好,煮开后,改用中火,当水分要煮干时(注意防止粘锅),加入大量的开水,盖上锅盖,继续煮20分钟,待绿豆已酥烂,汤色碧绿时即可。 方法二 :将绿豆洗净,用沸水浸泡20分钟,捞出后放到锅里,再加入足量的凉水,旺火煮40分钟。 方法三 :将绿豆洗净,放入保温瓶中,倒入开水盖好。3~4个小时后,绿豆粒已涨大变软,再下锅煮,就很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将绿豆煮烂。 方法四 :将挑好的绿豆洗净晾干,在铁锅中干炒10分钟左右,然后再煮,绿豆很快就可煮烂。 方法五 :将绿豆洗净,用沸水浸泡10分钟。待冷却后,将绿豆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冷冻4个小时,取出再煮,绿豆很快酥烂。
食品塑料包装的种类及安全性食工051 2081605127 程鹏摘要 食品包装是现代食品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起着保护食品质量和卫生、方便储藏和运输、延长或假期和提高商品价值等重要作用。塑料是以合成树脂的单位为原料,加入适量的稳定剂、增塑剂、润滑剂、抗氧化剂、着色剂、杀虫剂和防腐剂等助剂后制成的一种高分子材料。塑料的安全性主要决定于合成树脂中的游离单位含量(例如聚氯乙烯中的游离氯乙烯单体含量等)以及所添加的助剂的品种。关键字 食品;塑料包装;安全性;食品包装是现代食品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起着保护食品质量和卫生、方便储藏和运输、延长或假期和提高商品价值等重要作用[1]。包装在对食品提供保护,防止食品受外界微生物或其它物质的污染,防止或减少食品氧化和其它反应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用于食品包装的材料必须有适当的阻隔性,如油脂食品要求高阻氧性和阻油性;干燥食品要求高阻湿性;芳香食品要求高保香性;而果品、菜类鲜活食品又要求包装有一定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透过性。此外食品包装材料还要有良好的抗拉伸强度、耐撕裂、耐冲击等机械性能;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不应与内装食品发生化学反应,确保食品安全。另外还要有较高的耐温性,适合食品的高温消毒和低温储藏等特点。包装自古就有,但直至成为食品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事情。原来许多传统不包装的食品,如鲜肉、水果、蔬菜现在也使用了包装。目前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包装容器、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塑料制品及软塑材料(如复合薄膜等);天然、合成橡胶制品;陶瓷、搪瓷容器;铝、不锈钢、铁质容器;玻璃容器;食用包装用纸[2]。其中塑料包装容器和材料以其重量轻、不易破损、运销方便、易于加工、成本低和装饰效果好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上[3]。塑料是以合成树脂的单位为原料,加入适量的稳定剂、增塑剂、润滑剂、抗氧化剂、着色剂、杀虫剂和防腐剂等助剂后制成的一种高分子材料[1]。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性能、多功能性塑料软包装材料正成为热点开发的包装材料。一、塑料包装的种类(一)高阻隔性塑料包装材料高阻隔性塑料包装材料是随着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对食品起到了保质、保鲜、保风味以及延长货架寿命的作用。保存食品的技术多种多样,象真空包装,气体置换包装,封入脱氧剂包装、食品干燥包装、无菌充填包装、蒸煮包装液体热充填包装等等。在这些包装技术中许多都要使用到塑料包装材料,虽要求其具备多种性能,但重要的一点是都须具备良好的阻隔性。(二)、新型保鲜膜由于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远程运输越来越多,鲜活呆蔬的远距离运输,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使得对能够使鲜活果蔬保存期和货架期延长的保鲜薄膜的需求越来越大。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以及材料科学的进步,作为食品包装材料不仅要求高阻气性,而且进一步要求发展选择透过性的功能,这类选择透过性包装材料在国外已进入实用化阶段,主要有添加溶解气体物质的薄膜,添加多孔沸石或氧化硅等粉末的薄膜,用咖玛射线照射使薄膜性质发生变化以及利用扩散系数对含水率的依存性、引入含有羟基基团和酰胺基基团的薄膜等(三)、无菌和抗菌塑料包装材料无菌包装可以在无菌条件下,不用添加防腐剂,在常温下就能最大限度地保留食品原有的营养成分和风味。可延长货架寿命,方便运输和贮存。无菌包装主要应用于食品、高调味品,医药及化妆品等领域。所使用的软包装材料为纸、塑、铝塑复合膜,含高阻隔性塑料的多层共挤无菌包装片材等。(四)、高耐热必塑料包装材料耐热性塑料软包装材料以前多为耐蒸煮杀菌用,满足耐蒸煮杀菌的包装要求在120℃、10~20mln蒸煮杀菌或加热的情况下,外观形状、品质均无明显的变化,包装食品在贮存过程中不产生容器破损、内容物泄漏、微生物二次污染以及光和热使内容物变质等情况。基本是以具有遮光性的铝箔为中间层,高阻隔性塑料PA、PET为外层,具有热封性的PE、PP为内层的多层复合蒸煮膜制成的蒸煮袋使用的最多。一些新型的含高阻隔性材料的EVOH、PVDC、MXD6,硅氧化物蒸镀膜等的多层复合材料也日渐使用。塑料的安全性主要决定于合成树脂中的游离单位含量(例如聚氯乙烯中的游离氯乙烯单体含量等)以及所添加的助剂的品种。塑料包装对食品造成的污染来自四方面:一是塑料中有毒物质游离出来并迁移到食品内部;二是塑料包装表面污染物,造成包装表面微尘杂质污染食品;三是塑料包装材料的缺损导致的食品污染;四是塑料包装材料回收或处理不当,再利用时引起食品的污染。其中塑料本身的安全性最为重要。二、食品塑料包装的安全性(一)塑料自身的安全性1.塑料树脂的安全性目前用于食品包装的大多数塑料树脂是无毒的,但是它们的单体分子却大多有毒性。有的甚至是明确的致癌物[4]。如PVC和PVDC,其单体有明显的致突变性;聚氯乙烯制品在50度以上就会缓慢析出对人体有害的氯化氢气体;塑料中的这些有害单体、低聚物残留与向食品迁移直接影响食品安全性,因此,塑料包装的使用须严格控制塑料单体的含量。2.塑料助剂的安全性塑料助剂通常都存在安全卫生问题,一种塑料是否能应用于食品包装,关键取决于是否选用无毒或低毒的助剂。3.复合塑料薄膜粘合剂的安全性目前复合薄膜食品包装袋通常采用聚氨酯型粘合剂,带来甲苯二异氰酸酯,在食品蒸煮时,会迁移至食品中并水解生成具有致癌性的TDA。不符合GB9683-1988《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5]。(二)塑料包装材料、容器的表面污染塑料包装材料和容器在生产、运输和储存以及用于食品加工等过程都有可能受到外界微生物或者微尘杂质的污染,因此,必须严格进行消毒[6]。不同的塑料包装容器应选择适宜的消毒方法。(三)塑料包装材料的缺损塑料包装材料,尤其是塑料薄膜等包装材料在制作中由于过失导致的小孔,或弯曲、折叠、变形所产生的破裂,以及不正确的封口等会导致包装渗透或密封性丧失,从而导致虫害及微生物污染包装内食品。目前塑料包装材料的发展趋势是朝着高性能、无毒无害、绿色环保、物美价廉、方便使用的方向发展。于此同时随着国家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评估体系的完善、塑料包装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损害必将能够降到更低程度。参考文献[1]、章建浩。食品包装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2]、王晓华,杨兴章。浅谈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的安全隐患及控制措施[J].轻工机械.2006,24(3)。[3]、王敏. 常用塑料包装材料优劣对比[J]. 中国包装, 2007,(02).[4]、董士华. 食品包装材料的种类及安全卫生性[J]。中国商检,1998,[3].[5]、颜亦斌. 食品包装与食品安全[J].包装与食品机械,2004,22(2).[6]、邓开发,陈新,包装的安全性和毒性机理研究[J].包装工程,2002,23(1).这个是我自己原先交的论文 希望对你有帮助!我就是本科的啊?是不是字数不够啊 你自己再修改一下吧 或者格式方面的。
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答辩程序及要点
时间稍纵即逝,充满意义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毕业论文是大学生都必须通过的,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如何把毕业论文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答辩程序及要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毕业论文答辩的一般程序
1、学员必须在论文答辩会举行之前半个月,将经过指导老师审定并签署过意见的毕业论文一式三份连同提纲,草稿等交给指导教师,并拟出需要提问的问题及答案。
2、在答辩会上,先让学员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概述论文的标题以及选择该论题的原因,较详细地介绍论文的主要论点,论据和写作体会。
3、主答辩老师提问。主答辩老师一般提三个问题。老师提问完后,可以让学生独立准备15—20分钟后,再来当场回答,根据学员回答的具体情况,主答辩老师和其他答辩老师随时可以有适当的插问。
4、学员逐一回答完所有问题后退场,答辩委员会集体根据论文质量和答辩情况,商定通过还是不通过,并拟定成绩和评语。
5、召回学员,由主答辩老师当面向学员就论文和答辩过程中的情况加以小结,肯定其优点和长处,指出其错误或不足之处,并加以必要的补充和指点,同时当面向学员宣布通过或不通过。至于论文的成绩,一般不当场宣布。
二,主答辩老师的提问方式
1、提问要贯彻先易后难原则。
主答辩老师给每位答辩者一般要提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问题,这些要提的问题以按先易后难的次序提问为好。所提的第一个问题一般应该考虑到是学员答得出并且答得好的问题。学员第一个问题答好,就会放松紧张心理,增强"我"能答好的信心,从而有利于在以后几个问题的答辩中发挥出正常水平。
2、提问要实行逐步深入的方法。
为了正确地检测学员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有时需要把一个大问题分成若干个小问题,并采取逐步深入的提问方法。
3、当答辩者的观点与自己的观点相左时,应以温和的态度,商讨的语气与之开展讨论,
即要有"长者"风度,施行善术,切忌居高临下,出言不逊。不要以"真理"掌握者自居,轻易使用"不对","错了","谬论"等否定的断语。要记住"是者可能非,非者可能有是"的格言,要有从善如流的掂量。不必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只要把自己的观点亮出来,供对方参考就行。
4、当学员的回答答不到点子上或者一时答不上来的问题,应采用启发式,引导式的提问方法。
参加过论文答辩委员会的老师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学员对你所提的问题答不上来,有的就无可奈何地"呆"着;有的是东拉西扯,与你绕圈子,其实他也是不知道答案。碰到这种情况,答辩老师既不能让学员尴尬地"呆"在那里,也不能听凭其神聊,而应当及时加以启发或引导。只有通过启发和引导仍然答不出或答不到点子上的,才可判定他确实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
三,学员答辩要注意的问题
学员要顺利通过答辩,并在答辩时真正发挥出自己的水平,除了在答辩前充分作好准备外,还需要了解和掌握答辩的要领和答辩的艺术。
(一)携带必要的资料和用品:
首先,学员参加答辩会,要携带论文的底稿和主要参考资料。在答辩会上,主答辩老师提出问题后,学员可以准备一定时间后再当面回答,在这种情况下,携带论文底稿和主要参考资料的必要性是不言自明的。其次,还应带上笔和笔记本,以便把主答辩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和有价值的意见,见解记录下来。通过记录,不仅可以减缓紧张心理,而且还可以更好地吃透老师所提问的要害和实质是什么,同时还可以边记边思考,使思考的过程变得很自然。
(二)要有自信心,不要紧张:
在作了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大可不必紧张,要有自信心。树立信心,消除紧张慌乱心理很重要,因为过度的紧张会使本来可以回答出来的问题也答不上来。只有充满自信,沉着冷静,才会在答辩时有良好的表现。而自信心主要来自事先的充分准备。
(三)听清问题后经过思考再作回答:
主答辩老师在提问题时,学员要集中注意力认真聆听,并将问题回答略记在本子上,仔细推敲主答辩老师所提问题的要害和本质是什么切忌未弄清题意就匆忙作答。如果对所提问题没有断清楚,可以请提问老师再说一遍。如果对问题中有些概念不太理解,可以请提问老师做些解释,或者把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说出来,并问清是不是这个意思,等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再作回答。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避免答所非问。答到点子上。
(四)回答问题要简明扼要,层次分明:
在弄清了主答辩老师所提问题的确切涵义后,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作出反应,要充满自信地以流畅的语言和肯定的语气把自己的想法讲述出来,不要犹犹豫豫。回答问题,一要抓住要害,简明扼要,不要东拉西扯,使人听后不得要领;二要力求客观,全面,辩证,留有余地,切忌把话说"死";三要条分缕析,层次分明。此外还要注意吐词清晰,声音适中等等。
(五)对回答不出的问题,不可强辩:
有时答辩委员会的老师对答辩人所作的回答不太满意,还会进一步提出问题,以求了解论文作者是否切实搞清和掌握了这个问题。遇到这种情况,答辩人如果有把握讲清,就可以申明理由进行答辩;如果不太有把握,可以审慎地试着回答,能回答多少就回答多少,即使讲得不很确切也不要紧,只要是同问题有所关联,老师会引导和启发你切入正题;如果确是自己没有搞清的问题,就应该实事求是地讲明自己对这个问题还没有搞清楚,表示今后一定认真研究这个问题,切不可强词夺理,进行狡辩。因为,答辩委员会的老师对这个问题有可能有过专门研究,再高明的也不可能蒙他。这里我们应该明白:学员在答辩会上,某个问题被问住是不奇怪的,因为答辩委员会成员一般是本学科的专家。他们提出来的某个问题答不上来是很自然的。当然,所有问题都答不上来,一问三不知就不正常了。
(六)当论文中的主要观点与主答辩老师的观点相左时,可以与之展开辩论:
答辩中,有时主答辩老师会提出与你的论文中基本观点不同的观点,然后请你谈谈看法,此时就应全力为自己观点辩护,反驳与自己观点相对立的思想。主答辩老师在提问的问题中,有的是基础知识性的问题,有的是学术探讨性的问题,对于前一类问题,是要你作出正确,全面地回答,不具有商讨性。而后一类问题,是非正误并未定论,持有不同观点的人可以互相切磋商讨。如果你所写的论文的基本观点是经过自己深思熟虑,又是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能自圆其说的,就不要因为答辩委员会成员提出不同的见解,就随声附和,放弃自己的观点。否则,就等于是你自己否定了自己辛辛苦苦写成的论文。要知道,有的答辩老师提出的与你论文相左的观点,并不是他本人的观点,他提出来无非是想听听你对这种观点的评价和看法,或者是考考你的答辩能力或你对自己观点的坚定程度。退一步说,即使是提问老师自己的观点,你也应该抱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态度,据理力争,与之展开辩论。
不过,与答辩老师展开辩论要注意分寸,运用适当的辩术。一般说,应以维护自己的观点为主,反驳对方的论点要尽可能采用委婉的语言,请教的口气,用旁说,暗说,绕着说的办法,不露痕迹地把自己的观点输入对方,让他们明理而诚服或暗服。让提问老师感受到虽接受你的意见,但自己的自尊并没受到伤害。譬如,在一次答辩会上,一位老师在说明垄断高额利润时,把垄断高额利润说成是高出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利润。答辩的学员听出老师的解释错了。就用平和不解的语气说:"那么,垄断高额利润是垄断价格高于成本价格的话怎么理解呢"提问的老师听后一怔,隔了一会儿,高声说:"问得好!"从提问老师的喝彩声中,我们知道,他已心悦诚服地同意了你的观点。这样的辩论,答辩老师不仅不会为难你,相反会认为你有水平,基础扎实。
(七)要讲文明礼貌:
论文答辩的过程也是学术思想交流的过程。答辩人应把它看成是向答辩老师和专家学习,请求指导,讨教问题的好机会。因此,在整个答辩过程中,答辩人应该尊重答辩委员会的老师,言行举止要讲文明,有礼貌,尤其是在主答辩老师提出的问题难以回答,或答辩老师的观点与自己的观点相左时,更应该注意如此。答辩结束,无论答辩情况如何,都要从容,有礼貌地退场。
此外,毕业论文答辩之后,作者应该认真听取答辩委员会的评判,进一步分析,思考答辩老师提出的意见,总结论文写作的经验教训。一方面,要搞清楚通过这次毕业论文写作,自己学习和掌握了哪些科学研究的方法,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科研能力上得到了提高。还存在哪些不足,作为今后研究其他课题时的借鉴。另一方面,要认真思索论文答辩会上,答辩老师提出的问题和意见,修改自己的论文,加深研究,精心修改自己的论文,求得纵深发展,取得更大的战果。使自己在知识上,能力上有所提高。
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答辩过程
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答辩是整个毕业设计流程中最后一步,是不能忽视的,往往很多同学不注意忽视了细节,而在毕业论文答辩环节走了很多弯路,导致二次答辩,造成延迟毕业时间的严重后果。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带领各位同学熟悉毕业论文答辩的流程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1、明确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
a、、学校鉴别毕业设计(论文)的真伪;
b、评价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c、考察学生临场发挥的能力。
2、了解答辩的基本要求
a、成员:答辩之前,院系毕业设计领导机构成立答辩委员会,指导教师可以加入,但不能担答辩委员会主席的职务,且在自己学生答辩时应回避,不参与意见。
b、时间;答辩时间一般为10—20分钟,是对自己综合能力、表达能力的挑战。
c、问答:答辩教师提出的问题有一定的方向性,主要分为鉴别论文真实性的问题、识别知识掌握程度的问题,判断论文研究深度的问题。
3、心理准备
a、认真:答辩是学生获准毕业、取得学位的必经之路,只要认真对待,通过答辩并非难事。
b、自信:树立自信心,适当放松心情,不要给自己过大的压力,积极热情,泰然处之。只有充满自信,沉着冷静,才会在答辩时有良好的表现。
c、放松:提前练习,努力适应答辩环境,克服恐惧、紧张的心理。
4、物质准备
申请资料、论文底稿、答辩PPT、参考资料,答辩提纲,练习讲稿
5、要顺利通过答辩,并在答辩时真正发挥出自己的水平,除了在答辩前准备好答辩提纲外,还需要了解和掌握答辩的要领和艺术。
a、礼仪:着装整理大方,尊重答辩老师,言行举止要文明礼貌,目光与老师适当交流,回答完问题后致谢退场。
b、语言:抓住要害,简明扼要;客观全面、辩证留有余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吐词清晰,声音适中。回答不出问题,不可强辩。
c、内容:紧扣主题,从始至终以论文题目为中心展开论述可以使评委思路明朗,对你的毕业论文给予肯定。
d、应变:对问题如果不太有把握,可以试着回答,如果是自己没有搞清楚的问题,就应该实事求是的讲明自己还没有搞清楚,表示今后一定认真研究这个问题,切不可强词夺理,进行狡辩。
高级职称论文答辩的技巧
高级职称是职称中最高级别,分正高级和副高级。职称最初源于职务名称,理论上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是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下面,我为大家分享高级职称论文答辩的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级职称论文答辩注意细节:
1.仪表整洁,口齿清晰,语速适中,有理有据,尽可能使用专业性语言及新课程理念的内容,无形中告诉他们你在这方面是有相当功底的
2.一般初次上阵的老师,不知道要准备什么东西,往往准备了一大通,但到那里却发现很多都用不上,不仅资料几大包,基至于闹出搬来打印机的笑话,耗费人力物力,效果还不好,表面上什么都有了,实际却陷入了阵地战,包袱越重,越不容易集中突击。
3.问题提出后不要马上回答,要三思而后讲,有层次地根据问题和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解析,仓促的回答可能会片面,等后面想到了再补充就显得有点稚嫩。
4.允许的'话,留一个评委的号码,不要马上打,等过几天,用短信的方式询问情况,这可能对你会有用的
5.一般说课时间有限制,12~15分钟,手表是必须的,而边说边看手机有让人觉得不尊重之嫌,不然等时间到了,评委打断,还在“埋头苦说”,而冗长的说教只会引起反感。
6.可以半脱稿,在精彩的地方可以完全脱稿,目光要和评委平和交流,也许他们的频频点头正是你泉思汹涌的动力。
7.注意“言多必失”,以免出现漏洞。回答不要跑题,尽可能运用自己的教学经验,用实在的,朴实的语言切中要害。
8.一般答辩时评委往往会抽取一块内容的最后一段话或是总结来进行考问,当然也会是开放的问题“你写得最精彩的是那一部分”并随机提问,我碰到的都是这种情形了解了答辩程序后,职称申请人可以根据自己实际,选取二三个问题,作好答辩的准备工作,内容最好烂熟于心中,不看稿纸,语言简明流畅。
高级职称论文答辩申请人答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带上自己的论文、资料和笔记本。
2.注意开场白、结束语的礼仪。
3.坦然镇定,声音要大而准确,使在场的所有人都能听到。
4.听取答辩小组成员的提问,精神要高度集中,同时,将提问的问题记在本上。
5.对提出的问题,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出反应,以自信而流畅的语言,肯定的语气,不慌不忙地回答每个问题。
6.对提出的疑问,要审慎地回答,对有把握的问题要回答或辩解、申明理由;对拿不准的问题,可不进行辩解,而实事求是地回答,态度要谦虚。
高级职称论文答辩回答问题要具体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准确。正面回答问题,不转换论题,更不要答非所问。
2.重点突出。抓住主题、要领,抓住关键词语,言简意赅。
3.清晰明白。开门见山,直接入题,不绕圈子。
4.有答有辩。要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既敢于阐发自己独到的新观点、真知灼见,维护自己正确观点,反驳错误观点,又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修正失误。
5.辩才技巧。讲普通话,用词准确,讲究逻辑,吐词清楚,声音洪亮,抑扬顿挫,助以手势说明问题;力求对答如流,形成互动,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脱壳处用的是摩擦阻力大的类似橡胶管的一些细圆柱,很多条,且转动;上面是海棉状的东西,间歇性的下压;动力是水冲着蛋往前走.这样就能脱掉壳了
全自动揉搓式洗衣机的设计 机电一体化设计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翻译,文献综述,说明书,所有设计图,论文字数:22225,页数:57 论文编号:JX086 摘 要现有的洗衣机中最为常见的为波轮式洗衣机和滚筒式洗衣机。波轮式洗衣机是依靠波轮的转动来带动衣物和洗涤液进行洗涤;而滚筒式洗衣机是依靠滚筒的连续转动或定时反向来洗涤衣物。由此可看出,这两种类型的洗衣机都是依靠单一的运动方式来洗涤衣物,而在此设计中将这两种洗涤方式揉和起来,将两种运动方式结合起来,增加了衣物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使衣物既能像在波轮式洗衣机中那样由波轮带动衣物进行洗涤又能像滚筒式洗衣机那样依靠水流的力量洗涤衣物,并且还可以像手洗那样对衣物进行揉搓,集各种洗涤方式于一身,对衣物进行更为彻底的洗涤。由于洗衣机的基本功能是对衣物的洗涤,关键在于进行洗衣程序的控制。所以,本文就洗衣机的机械设计和电气控制进行了探讨,实现全自动揉搓式洗衣机的设计关键词:波轮 滚筒 揉搓 全自动Abstract :In what the existing washer is most common is the impeller type washer and the roller washer. The impeller type washer is depends upon impeller's rotation to drive the clothing and the cleaning solution carries on the wash; But the roller washer is depends upon drum's continuous rotation or fixed time reverse washes the clothing. From this may see, these two type's washer is the dependence sole mode of motion washes the clothing, but kneads together in this design these two wash way, unifies two modes of motion, increased clothing's in vertical direction movement. Enables the clothing both to look like in the impeller type washer such drives the clothing by the impeller to carry on the wash and to be able to look like the roller washer such dependence current of water the strength wash clothing, and may also look like the hand to wash such carries on to the clothing rubs, the collection each wash way in a body, carries on a thorougher wash to the clothing. Because washer's basic function is to clothing's wash, therefore, the key lies in carries on washes clothes the procedure control. Therefore, this article has carried on the discussion on washer's machine design and the electric control, realizes the completely automatic to rub type washer's design key word: The impeller drum rubs the completely automatic 目 录 摘 要 2前 言 4第一章 绪 论 51.1设计思想 61.2工作原理 6第二章 洗衣机的原理、分类和驱动方式 72.1洗衣机的原理 82.2洗衣机的分类 92.3洗衣机的驱动分类 11第三章 电动机的选择 133.1概论 133.2洗涤电动机 13第四章 整机设计 164.1波轮的分类 164.2波轮的参数及性能 164.3波轮形状及参数的选用 174.4带传动的设计(一) 184.5带传动的设计(二) 204.6螺纹轴的设计 224.7波轮轴的设计 26第五章 电气部分设计 295.1设计概述 295.2系统总体框图 295.3 元器件介绍 305.3.1 AT89C2051 305.3.2 W7805 315.3.3 74LS139 325.4 洗机机功能分析 335.5 全自动洗衣机的控制功能 345.6 电路图中各部件的分析 365.7全自动洗衣机的部分电路分析 385.8洗衣机控制程序设计 405.8.1 程序流程图 405.8.2 源程序 44第六章 相关部件的设计和安装说明 536.1 洗衣机的底座及外壳 536.2 位开关和拨动开关 546.3桶(盛水桶)及其安装 546.4 桶的结构设计 55结 论 55参考文献 56致 谢 57以上回答来自:
剥壳机剥壳就是利用套有乳胶管的多根轴对滚挤压和上面有柔韧性的拍板拍打,产生摩擦使得鹌鹑蛋蛋壳剥离。
我觉得是发明都可以注册专利,发明自动剥瓜子机也是一种创新发明,如果可以成批量剥瓜子,估计应该会有人对此感兴趣,进而投资。
一、大蒜栽培所需的环境条件 1、温度:大蒜喜好冷凉的环境条件。其适应温度,低限为-5℃,高限为26℃。大蒜通过休眠后,在3~5℃时即可萌芽发根。茎叶生长适温为12~16℃。花茎和鳞茎发育适温为15~20℃,当超过26℃以上时,植株生理失调,茎叶逐渐干枯,地下鳞茎也将停止生长,在冬季平均温度在-5℃以下的地区,秋播大蒜不能自然越冬。大蒜植株在0~5℃低温范围,经过30~40天完成春化作用。 2、光照:完成春化的大蒜在长日照及较高的温度条件下才开始花芽和鳞芽分化。在短日照而冷凉的环境下,只适于茎叶的生长。鳞芽形成将受到抑制。所以无论春播或秋播,都要经过低温及长日照的条件。 3、水分:大蒜为浅根系作物,喜湿怕旱。在播种前后对土壤温度要求较高,使其迅速萌芽发根,幼苗前期要减少灌水,加强中耕松土,促进根系发展,防止种瓣湿烂。花茎伸长期和鳞茎膨大期,是大蒜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也是需水最多的阶段,要求土壤经常保持湿润状态,接近成熟期要求降低土壤湿度,以免因高湿、高温、缺氧引起烂脖散瓣、蒜皮变黑、降低品质。 4、土壤及营养:大蒜对土壤种类要求不严,但以肥沃的壤土为最好,疏松透气,保水排水性能好,生态环境有利于鳞茎生长发育,蒜头大而整齐,品质好,产量高。土壤酸碱度最适值为pH5~6.0,过酸根端变粗,停止延长生长,过碱则种瓣易烂,小头和独瓣蒜增多,降低产量。 二、大蒜的分类和品种 我国是大蒜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大蒜品种资源十分丰富。根据蒜瓣大小分为大瓣蒜和小瓣蒜,在南方地区大瓣蒜和小瓣蒜均有分布,一般用于生产蒜头和蒜薹的用大瓣蒜,用于生产蒜苗的用小瓣蒜;根据鳞茎外皮的色泽可分为白皮蒜和紫皮蒜,南方地区栽培的多为白皮蒜,适于秋季播种;根据生长发育对生态条件的要求和生态适应性,将大蒜分为低温反应敏感型、低温反应中间型和低温反应迟钝型。南方地区的品种多为低温反应敏感型。 1、二水早成都市地方中早熟品种。株高74cm,株幅15cm。假茎长33cm左右,粗1.2cm。全株叶片数12-13片,最大叶长42cm,最大叶宽2.5cm,有蜡粉;蒜头圆形,外皮谈紫色,横径3-4cm,单头重13-16g;每个蒜头有8-9个蒜瓣,多分两层排列,外层为6瓣,内层为2-3瓣,平均单瓣重1.8g;瓣衣2层,紫红色,较厚。蒜苔长42cm,粗0.6cm,平均单苔重12g,味浓,品质好。 2、成蒜早品种来源: 四川省成都市第一农业科学研究所从地方品种“二水早”中经多代系选育成的薹、头兼用品种。植株直立紧凑,株高58.75厘米,假茎长40.6厘米、直径1.28厘米,单株叶数14片。叶色深绿,蜡粉多,叶长50.05厘米、宽2.12厘米,叶片与假茎夹角50度。须根90-100条。薹长55.5厘米、横径0.70厘米,绿白色,单薹重14.44克。鳞茎紫皮,横径3.23厘米、纵径3.36厘米,10.7瓣。长势中等,耐热、耐寒力强,对叶斑病和病毒病抗性较强。中早熟,播种到收获199天。 3、彭县蒜 彭州市地方品种,因主要产于隆丰镇,又名隆丰大蒜。有早熟、中熟和晚熟3个品种。植株高75-99cm,株幅15-28cm,假茎高34-38cm,假茎粗1.5-1.9cm,全株叶片数11-13片,最大叶长47-56cm,最大叶宽3.1-3.6cm,叶面光滑有蜡粉;蒜头近圆形,外皮灰白色带紫色条斑,横径4-4.4cm,单头重22-33g;每个蒜头有4-8个蒜瓣,分两层排列,瓣形整齐,内外层蒜瓣大小差异不大,平均单瓣重3-4g;蒜衣2层,紫色,易剥离;抽苔率达98%,蒜苔粗而长,中熟品种苔长50cm,苔粗0.94cm,平均单苔重约20g,重者可达30g,早熟及晚熟品种稍差。蒜苔质脆嫩,味香甜,是蒜苔栽培的优良品种。 4、正月早彭州市地方优选早熟品种,生长期220天左右。蒜苔细嫩,味甜甘;蒜辩味重,外皮紫红色,块头适中,瓣小,紧瓣,包瓣均整,皮层少;株高约65cm,开展度约26cm,叶长约35cm,绿色,有蜡粉;单苔重约19g;鳞茎扁圆形,假茎高约29cm,高约2.8cm,横径约3.5cm,9瓣左右。耐寒,耐旱,抗倒伏。 5、毕节大蒜贵州省毕节县地方品种,皮白色,蒜头大,直径可达6至7厘米,每头有瓣6至12个,辛辣味浓,形正。每公顷产蒜薹750至1500千克,产蒜头3000至3750千克。 6、金堂早蒜金堂早蒜是四川省金堂县地方品种,因主要产于云顶山,又名云顶早蒜。株高60厘米,株幅12厘米左右。假茎长25厘米左右,粗1厘米左右。蒜头扁圆形,直径3厘米左右,外皮淡紫色。单头重12-16克。每个蒜头有8-10个蒜瓣,分2层排列,平均单瓣重1.5克,蒜瓣外皮(蒜衣)2层,淡紫色。抽薹率80%左右,蒜薹长35厘米左右,粗0.6厘米,平均单薹重8克。667平方米(1亩)产蒜薹100-150千克,蒜头200千克左右。蒜薹和蒜头产量虽较低,但早熟性好,属极早熟品种,生长期约180天。在主产区于8月上旬至下旬播种,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开始采收蒜薹,翌年2月上中旬收获蒜头。蒜薹和蒜头品质俱佳,加之上市早,所以产值高。耐寒性差,耐热性较好。 7、新会火蒜广东省新会县地方品种。株高56cm,株幅9.6cm。假茎高29cm,粗0.9cm。全株叶片数16~17片,最大叶长31cm,最大叶宽2.1cm。蒜头长扁圆形,最大横径5cm,最小横径4.3cm,外皮淡紫色,平均单头重25g左右,大者可达30g。每个蒜头有9~13个蒜瓣,分3层排列,最外层多为1~2瓣,2~3层的瓣数不规则,第2层少者2瓣,多者6瓣,第3层少者4瓣,多者9瓣。瓣衣2层,紫红色,平均单瓣重2.2g。在当地可抽薹。 8、金山火蒜金山火蒜是广东市开平市地方优良品种。又因其集中产地在金山一带,故名“金山火蒜”。生长期130—140天,在2—3月上市,与同类蒜头比较收获期早一个月左右。柄细头大,鳞衣薄而带紫红色,蒜头基部呈双马鞍状。蒜子颗粒分明,肉饱满,肉质淡黄带白,处理后蒜衣棕黑色,含水量低,耐储藏,方便包装运输。 9、忠信大蒜广东省韶关地区地方品种,为广东北部传统主栽品种。株高61cm,株幅12cm,假茎高29cm,全株叶片数片,最大叶长34cm,最大叶宽2cm。蒜头近圆形,横径2~6cm,纵径2.5cm,外皮淡紫色;平均单头重13g左右。每个蒜头有5~9个蒜瓣,分2~3层排列,最外层多为1~2瓣,第2和第3层少者2瓣,多者7瓣,第1层和第2层的单瓣重差异不大,第3层蒜瓣最小,平均单瓣重1.4g。瓣衣2层,紫红色。在当地不抽薹。 10、彭州软叶大蒜:彭州市地方品种。株高86cm,株幅15.3cm,假茎高41cm,粗1.5cm,全株叶片数15片,最大叶长46.6cm,最大叶宽3cm。叶片肥厚,叶色鲜绿有蜡粉,质地柔软,叶片上部向下弯曲,叶鞘粗而长;蒜头呈短圆锥形,外皮淡紫色,单头重25g左右,是作蒜苗栽培的理想品种。 11、普宁大蒜广东省普宁县地方品种,为广东省东部优良品种。株高cm,株幅20cm。假茎高24cm,粗1.5cm。全株叶片数12片,最大叶长45cm,最大叶宽约3cm。蒜头长扁圆形,最大横径4.6cm,最小横径3.2cm,外皮白色,平均单头重20g左右。每个蒜头有9~12个蒜瓣,一般分3层排列,最外层多为3瓣,第2层3~4瓣,第3层3~6瓣,各层蒜瓣的大小没有明显差异。瓣衣2层,淡红色,平均单瓣重2g左右,在当地可抽薹。
12、温江红七星四川省成都郊县地方品种。又名硬叶子、刀六瓣,属中熟品种,生育期230天左右。株高71厘米,株幅15厘米,假茎长31厘米,粗1厘米。全株叶片数11~12片,最大叶长44厘米,最大叶宽2.5厘米。蒜头扁圆形,横径4.5厘米左右,形状整齐,外皮淡紫色,单头重25克左右。每个蒜头有蒜瓣7~8个,分两层排列,内、外层蒜瓣数及重量差异不大,蒜瓣形状、大小整齐,平均单瓣重3克左右。蒜衣2层,淡紫色,不易剥离。抽薹率80%左右,薹细长,长41厘米,粗0.5厘米,单薹重7克。当地于9月中下旬播种,翌年4月上旬收获蒜薹,5月上旬收蒜头。 13、襄樊红蒜湖北省襄樊市郊区地方品种,经襄樊市蔬菜研究所多年连择,成为以采收蒜薹为主的蒜薹和蒜头兼用优良品种。株高87厘米,株幅24厘米,假茎长35厘米,粗1.5厘米,全株有10~11片,最大叶长54厘米,最大叶宽3.1米。 蒜头外皮白色,横径4.5厘米,单头重22克。每个蒜头有蒜瓣9~11瓣,分两层排列,内外层蒜瓣数及单瓣重差异不大。瓣形整齐,蒜衣2层,淡紫黄色,平均单瓣重3克左右。 抽薹率98%左右,蒜薹长48厘米,粗0.8厘米,单薹重13克。
14、太仓白蒜江苏省太仓县地方品种。蒜苗,蒜苔,蒜头三者兼用品种, 株高92厘米,株幅40厘米。假茎高约40厘米,粗1.3厘米。全株叶片数12片,最大叶宽2.8厘米。蒜头近圆形,横径4厘米,形状整齐,外皮白色,单头重25克左右。每个蒜头有蒜瓣6~9瓣,分两层排列,内、外层蒜瓣数相近,但外层蒜瓣比内层蒜瓣大,平均单瓣重3克左右,瓣形整齐,蒜衣2层,淡黄色。抽薹性好,蒜薹粗而紧实,薹长54厘米,粗0.63厘米,单薹重12克。当地于9月下旬播种,每667平方米3万株,翌年4月下旬采收蒜薹,5月下旬采收蒜头。每667平方米产蒜薹300千克左右,蒜头700千克左右。 15、嘉定1号上海市嘉定县地方品种,又称嘉定白蒜。株高80厘米,株幅30厘米。假茎高30厘米,粗1.3厘米。全株叶片数13~15片,叶片绿色,较直立,最大叶长50厘米,最大叶宽2.5厘米;蒜头扁圆形,横径4厘米;形状很整齐,外皮白色,单头重22克。每个蒜头有蒜瓣6~8瓣,分两层排列,内、外层蒜瓣数及重量差异很小。蒜瓣形状、大小整齐,平均单瓣重3克左右。
蒜衣2层,色洁白。抽薹性好,蒜薹绿色,长43厘米,粗0.5厘米,单薹重14克。每667平方米产蒜薹250~300千克,产蒜头 600~700千克。生育期240~245天。
一、大蒜栽培所需的环境条件 1、温度:大蒜喜好冷凉的环境条件。其适应温度,低限为-5℃,高限为26℃。大蒜通过休眠后,在3~5℃时即可萌芽发根。茎叶生长适温为12~16℃。花茎和鳞茎发育适温为15~20℃,当超过26℃以上时,植株生理失调,茎叶逐渐干枯,地下鳞茎也将停止生长,在冬季平均温度在-5℃以下的地区,秋播大蒜不能自然越冬。大蒜植株在0~5℃低温范围,经过30~40天完成春化作用。 2、光照:完成春化的大蒜在长日照及较高的温度条件下才开始花芽和鳞芽分化。在短日照而冷凉的环境下,只适于茎叶的生长。鳞芽形成将受到抑制。所以无论春播或秋播,都要经过低温及长日照的条件。 3、水分:大蒜为浅根系作物,喜湿怕旱。在播种前后对土壤温度要求较高,使其迅速萌芽发根,幼苗前期要减少灌水,加强中耕松土,促进根系发展,防止种瓣湿烂。花茎伸长期和鳞茎膨大期,是大蒜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也是需水最多的阶段,要求土壤经常保持湿润状态,接近成熟期要求降低土壤湿度,以免因高湿、高温、缺氧引起烂脖散瓣、蒜皮变黑、降低品质。 4、土壤及营养:大蒜对土壤种类要求不严,但以肥沃的壤土为最好,疏松透气,保水排水性能好,生态环境有利于鳞茎生长发育,蒜头大而整齐,品质好,产量高。土壤酸碱度最适值为pH5~6.0,过酸根端变粗,停止延长生长,过碱则种瓣易烂,小头和独瓣蒜增多,降低产量。 二、大蒜的分类和品种 我国是大蒜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大蒜品种资源十分丰富。根据蒜瓣大小分为大瓣蒜和小瓣蒜,在南方地区大瓣蒜和小瓣蒜均有分布,一般用于生产蒜头和蒜薹的用大瓣蒜,用于生产蒜苗的用小瓣蒜;根据鳞茎外皮的色泽可分为白皮蒜和紫皮蒜,南方地区栽培的多为白皮蒜,适于秋季播种;根据生长发育对生态条件的要求和生态适应性,将大蒜分为低温反应敏感型、低温反应中间型和低温反应迟钝型。南方地区的品种多为低温反应敏感型。 1、二水早成都市地方中早熟品种。株高74cm,株幅15cm。假茎长33cm左右,粗1.2cm。全株叶片数12-13片,最大叶长42cm,最大叶宽2.5cm,有蜡粉;蒜头圆形,外皮谈紫色,横径3-4cm,单头重13-16g;每个蒜头有8-9个蒜瓣,多分两层排列,外层为6瓣,内层为2-3瓣,平均单瓣重1.8g;瓣衣2层,紫红色,较厚。蒜苔长42cm,粗0.6cm,平均单苔重12g,味浓,品质好。 2、成蒜早品种来源: 四川省成都市第一农业科学研究所从地方品种“二水早”中经多代系选育成的薹、头兼用品种。植株直立紧凑,株高58.75厘米,假茎长40.6厘米、直径1.28厘米,单株叶数14片。叶色深绿,蜡粉多,叶长50.05厘米、宽2.12厘米,叶片与假茎夹角50度。须根90-100条。薹长55.5厘米、横径0.70厘米,绿白色,单薹重14.44克。鳞茎紫皮,横径3.23厘米、纵径3.36厘米,10.7瓣。长势中等,耐热、耐寒力强,对叶斑病和病毒病抗性较强。中早熟,播种到收获199天。 3、彭县蒜 彭州市地方品种,因主要产于隆丰镇,又名隆丰大蒜。有早熟、中熟和晚熟3个品种。植株高75-99cm,株幅15-28cm,假茎高34-38cm,假茎粗1.5-1.9cm,全株叶片数11-13片,最大叶长47-56cm,最大叶宽3.1-3.6cm,叶面光滑有蜡粉;蒜头近圆形,外皮灰白色带紫色条斑,横径4-4.4cm,单头重22-33g;每个蒜头有4-8个蒜瓣,分两层排列,瓣形整齐,内外层蒜瓣大小差异不大,平均单瓣重3-4g;蒜衣2层,紫色,易剥离;抽苔率达98%,蒜苔粗而长,中熟品种苔长50cm,苔粗0.94cm,平均单苔重约20g,重者可达30g,早熟及晚熟品种稍差。蒜苔质脆嫩,味香甜,是蒜苔栽培的优良品种。 4、正月早彭州市地方优选早熟品种,生长期220天左右。蒜苔细嫩,味甜甘;蒜辩味重,外皮紫红色,块头适中,瓣小,紧瓣,包瓣均整,皮层少;株高约65cm,开展度约26cm,叶长约35cm,绿色,有蜡粉;单苔重约19g;鳞茎扁圆形,假茎高约29cm,高约2.8cm,横径约3.5cm,9瓣左右。耐寒,耐旱,抗倒伏。 5、毕节大蒜贵州省毕节县地方品种,皮白色,蒜头大,直径可达6至7厘米,每头有瓣6至12个,辛辣味浓,形正。每公顷产蒜薹750至1500千克,产蒜头3000至3750千克。 6、金堂早蒜金堂早蒜是四川省金堂县地方品种,因主要产于云顶山,又名云顶早蒜。株高60厘米,株幅12厘米左右。假茎长25厘米左右,粗1厘米左右。蒜头扁圆形,直径3厘米左右,外皮淡紫色。单头重12-16克。每个蒜头有8-10个蒜瓣,分2层排列,平均单瓣重1.5克,蒜瓣外皮(蒜衣)2层,淡紫色。抽薹率80%左右,蒜薹长35厘米左右,粗0.6厘米,平均单薹重8克。667平方米(1亩)产蒜薹100-150千克,蒜头200千克左右。蒜薹和蒜头产量虽较低,但早熟性好,属极早熟品种,生长期约180天。在主产区于8月上旬至下旬播种,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开始采收蒜薹,翌年2月上中旬收获蒜头。蒜薹和蒜头品质俱佳,加之上市早,所以产值高。耐寒性差,耐热性较好。 7、新会火蒜广东省新会县地方品种。株高56cm,株幅9.6cm。假茎高29cm,粗0.9cm。全株叶片数16~17片,最大叶长31cm,最大叶宽2.1cm。蒜头长扁圆形,最大横径5cm,最小横径4.3cm,外皮淡紫色,平均单头重25g左右,大者可达30g。每个蒜头有9~13个蒜瓣,分3层排列,最外层多为1~2瓣,2~3层的瓣数不规则,第2层少者2瓣,多者6瓣,第3层少者4瓣,多者9瓣。瓣衣2层,紫红色,平均单瓣重2.2g。在当地可抽薹。 8、金山火蒜金山火蒜是广东市开平市地方优良品种。又因其集中产地在金山一带,故名“金山火蒜”。生长期130—140天,在2—3月上市,与同类蒜头比较收获期早一个月左右。柄细头大,鳞衣薄而带紫红色,蒜头基部呈双马鞍状。蒜子颗粒分明,肉饱满,肉质淡黄带白,处理后蒜衣棕黑色,含水量低,耐储藏,方便包装运输。 9、忠信大蒜广东省韶关地区地方品种,为广东北部传统主栽品种。株高61cm,株幅12cm,假茎高29cm,全株叶片数片,最大叶长34cm,最大叶宽2cm。蒜头近圆形,横径2~6cm,纵径2.5cm,外皮淡紫色;平均单头重13g左右。每个蒜头有5~9个蒜瓣,分2~3层排列,最外层多为1~2瓣,第2和第3层少者2瓣,多者7瓣,第1层和第2层的单瓣重差异不大,第3层蒜瓣最小,平均单瓣重1.4g。瓣衣2层,紫红色。在当地不抽薹。 10、彭州软叶大蒜:彭州市地方品种。株高86cm,株幅15.3cm,假茎高41cm,粗1.5cm,全株叶片数15片,最大叶长46.6cm,最大叶宽3cm。叶片肥厚,叶色鲜绿有蜡粉,质地柔软,叶片上部向下弯曲,叶鞘粗而长;蒜头呈短圆锥形,外皮淡紫色,单头重25g左右,是作蒜苗栽培的理想品种。 11、普宁大蒜广东省普宁县地方品种,为广东省东部优良品种。株高cm,株幅20cm。假茎高24cm,粗1.5cm。全株叶片数12片,最大叶长45cm,最大叶宽约3cm。蒜头长扁圆形,最大横径4.6cm,最小横径3.2cm,外皮白色,平均单头重20g左右。每个蒜头有9~12个蒜瓣,一般分3层排列,最外层多为3瓣,第2层3~4瓣,第3层3~6瓣,各层蒜瓣的大小没有明显差异。瓣衣2层,淡红色,平均单瓣重2g左右,在当地可抽薹。 12、温江红七星四川省成都郊县地方品种。又名硬叶子、刀六瓣,属中熟品种,生育期230天左右。株高71厘米,株幅15厘米,假茎长31厘米,粗1厘米。全株叶片数11~12片,最大叶长44厘米,最大叶宽2.5厘米。蒜头扁圆形,横径4.5厘米左右,形状整齐,外皮淡紫色,单头重25克左右。每个蒜头有蒜瓣7~8个,分两层排列,内、外层蒜瓣数及重量差异不大,蒜瓣形状、大小整齐,平均单瓣重3克左右。蒜衣2层,淡紫色,不易剥离。抽薹率80%左右,薹细长,长41厘米,粗0.5厘米,单薹重7克。当地于9月中下旬播种,翌年4月上旬收获蒜薹,5月上旬收蒜头。 13、襄樊红蒜湖北省襄樊市郊区地方品种,经襄樊市蔬菜研究所多年连择,成为以采收蒜薹为主的蒜薹和蒜头兼用优良品种。株高87厘米,株幅24厘米,假茎长35厘米,粗1.5厘米,全株有10~11片,最大叶长54厘米,最大叶宽3.1米。 蒜头外皮白色,横径4.5厘米,单头重22克。每个蒜头有蒜瓣9~11瓣,分两层排列,内外层蒜瓣数及单瓣重差异不大。瓣形整齐,蒜衣2层,淡紫黄色,平均单瓣重3克左右。 抽薹率98%左右,蒜薹长48厘米,粗0.8厘米,单薹重13克。 14、太仓白蒜江苏省太仓县地方品种。蒜苗,蒜苔,蒜头三者兼用品种, 株高92厘米,株幅40厘米。假茎高约40厘米,粗1.3厘米。全株叶片数12片,最大叶宽2.8厘米。蒜头近圆形,横径4厘米,形状整齐,外皮白色,单头重25克左右。每个蒜头有蒜瓣6~9瓣,分两层排列,内、外层蒜瓣数相近,但外层蒜瓣比内层蒜瓣大,平均单瓣重3克左右,瓣形整齐,蒜衣2层,淡黄色。抽薹性好,蒜薹粗而紧实,薹长54厘米,粗0.63厘米,单薹重12克。当地于9月下旬播种,每667平方米3万株,翌年4月下旬采收蒜薹,5月下旬采收蒜头。每667平方米产蒜薹300千克左右,蒜头700千克左右。 15、嘉定1号上海市嘉定县地方品种,又称嘉定白蒜。株高80厘米,株幅30厘米。假茎高30厘米,粗1.3厘米。全株叶片数13~15片,叶片绿色,较直立,最大叶长50厘米,最大叶宽2.5厘米;蒜头扁圆形,横径4厘米;形状很整齐,外皮白色,单头重22克。每个蒜头有蒜瓣6~8瓣,分两层排列,内、外层蒜瓣数及重量差异很小。蒜瓣形状、大小整齐,平均单瓣重3克左右。蒜衣2层,色洁白。抽薹性好,蒜薹绿色,长43厘米,粗0.5厘米,单薹重14克。每667平方米产蒜薹250~300千克,产蒜头 600~700千克。生育期240~245天。 16、嘉定2号 上海市嘉定县地方品种,又名嘉定黑蒜。其特点是叶色探绿,叶身较宽,假茎较粗,蒜薹租而长,蒜头大,味稍淡,是目前该产地的主栽品种。生育期240天,成熟期较嘉定l号蒜稍早。株高86厘米,株幅33厘米,株形较嘉定1号蒜略开张。假茎高41厘米,粗1.4厘米。全株叶片数12~14片,叶片较肥大,最大叶长55厘米,最大叶宽2.6厘米。蒜头扁圆形,横径4厘米,形状很整齐,外皮白色,单头重24克。每个蒜头有蒜瓣6~8瓣,分两层排列,蒜瓣形状、大小整齐,内、外层蒜瓣数及重量的差异很小;平均单瓣重3.3克。蒜衣2层,白色,基部略带紫色,蒜衣紧包瓣肉。抽薹性好,抽薹率接近100%。蒜薹深绿色,长51厘米,粗0.7厘米,单薹重15克左右。每667平方米产蒜薹350千克左右,产蒜头650~750千克。 三、大蒜栽培技术要点 大蒜由于栽培的目的不同,栽培的方法也不同。在南方地区主要分为青蒜(蒜苗)和蒜头(蒜薹)2种类型。 (一)青蒜(蒜苗)栽培 1、品种选择栽培青蒜是食用它的幼苗,因此应选择蒜瓣小的早熟品种,既可节约用种,又可提早收获。白皮蒜瓣小,数目多,耐寒,早熟、休眠期短,因此在南方地区多选用白皮蒜作青蒜栽培。 2、整地施肥种植青蒜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优良的砂质土壤为宜。一般深耕15至20厘米,结合深耕亩施厩肥1000至1500公斤作基肥,翻压并碎土,筑2米宽左右畦,挖好排水沟,畦面要求保持平整、松软。 3、种蒜处理在播种前15~20天,采用“潮蒜法”打破休眠。具体做法是将蒜瓣放在清水里淘洗一下捞出,然后放在地窖里或塑料大棚中,用湿土覆盖。湿土以手握土后松开,土不散为宜。若土壤湿度不够应适量洒水至湿度适宜为止。再将种蒜瓣均匀摊铺在地面上,厚度约8~10厘米,每隔3~5天翻一次,使种蒜受潮均匀,发根整齐。经过15~20天,当大部分蒜种发出白根时即可播种。如果劳力紧张,没有时间采用“潮蒜法”催芽,也应将种蒜瓣放入水中浸泡1~2天,使种瓣吸足水分,以利于蒜瓣发芽。 4、播种时期长江流域收青蒜的可以提早到8月中旬播种。华南地区收青蒜的9月至翌年1月播种。应根据市场需求分期分批播种,以利分批采收。播种后经过5~7天即可出苗,再过3天左右便可齐苗。 5、播种密度青蒜(蒜苗)适宜密植,一般行距13~17cm,株距2~3cm,用种量每667平方米250~350千克。栽培蒜头过密后会影响鳞茎的肥大,一般行距7cm~20cm,株距7cm~10cm,每公顷用种约需2250kg左右。青蒜是食用叶片的,故苗高20cm便可陆续分批采收。为延长供应期,可采大留小,隔株采收,留下的植株再施肥保长,每采收一次要追肥一次。 (二)大蒜(蒜薹)栽培技术 1、土地准备大蒜对土壤种类要求不严,但以肥沃的壤土为最好,疏松透气,保水排水性能好的土地为宜。如果利用稻田进行稻草覆盖免耕栽培,在水稻收获后应及时按2米开厢,理好排水沟。 2、适时播种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一般在9月中、下旬播种。长江流域9月份天气凉爽,适于大蒜幼苗出土和生长。如播种过早,幼苗在越冬前生长过旺而消耗养分,则降低越冬能力,还可能再行春化,引起二次生长,第二年形成复瓣蒜,降低大蒜品质。播种过晚,则苗子小,组织柔嫩,根系弱,积累养分较少,抗寒力较低,越冬期间死亡多。所以大蒜必须严格掌握播种期。 3、合理密植密植是增产的基础。蒜薹和蒜头的产量是由每亩株数、单株蒜瓣数和薹重、瓣重三者构成的。应按品种的特点做到适当密植,使每亩有较多的株数。早熟品种一般植株较矮小,叶数少,生长期也较短,密度相应要大,以亩栽5万株左右为好,行距为14~17厘米,株距为7~8厘米,亩用种150~200千克。中晚熟品种生育期长,植株高大,叶数也较多,密度相应小些,才能使群体结构合理,以充分利用光能。密度宜掌握在亩栽4万株上下,行距16~18厘米,株距10厘米左右,亩用种150千克左右。 4、播种方法播种前要做好选种工作,最好从有5~7瓣的蒜头上选肥大形正、长3厘米以上、横切面2厘米以上的蒜瓣作种,如不能完全达到这要求时,则要将大、中、小三级分开播种。大蒜播种一般适宜深度为3~4厘米。大蒜播种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插种,即将种瓣插入土中,播后覆土,踏实;二是开沟播种,即用锄头开一浅沟,将种瓣点播土中。开好一条沟后,同时开出的土覆在前一行种瓣上。播后覆土厚度2厘米左右,用脚轻度踏实,浇透水。为防止干旱,可在土上覆盖稻草或其它保湿材料。稻田免耕栽培的,覆盖稻草的数量一般采用本田稻草覆盖即可。栽种不宜过深,过深则出苗迟,假茎过长,根系吸水肥多,生长过旺,蒜头形成受到土壤挤压难于膨大;但栽植也不宜过浅,过浅则出苗时易“跳瓣”,幼苗期根际容易缺水,根系发育差,越冬时易受冻死亡。 5、肥水管理 大蒜幼苗生长期虽有种瓣营养,但为促进幼苗生长,增大植株的营养面积,仍应适期追肥。由于大蒜根系吸收水肥的能力弱,耐肥,故可以经常追肥,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大蒜肥水管理一般要进行3~4次,分为: 催苗肥:大蒜出齐苗后,施1次清淡人粪尿提苗,忌施碳铵,以防烧伤幼苗。 盛长肥:播种60~80天后,重施1次腐熟人畜肥加化肥,每亩20~30担,硫铵10千克,硫酸钾或氯化钾5千克。做到早熟品种早追,中晚熟品种迟追,促进幼苗长势旺,茎叶粗壮,到烂母时少黄尖或不黄尖。孕薹肥:种蒜烂母后,花芽和鳞芽陆续分化进入花茎伸长期。此期旧根衰老,新根大量发生,同时茎叶和蒜薹也迅速伸长,蒜头也开始缓慢膨大,因而需养分多,应重施速效钾、氮肥 (复合肥更好)10~15千克。于现尾前半月左右施入(可剥苗观察到假茎下部的短薹),以满足需要,促使蒜薹抽生快、旺盛生长。蒜头膨大肥:早熟和早中熟品种,由于蒜头膨大时气温还不高;蒜头膨大期相应较长,为促进蒜头肥大,须于蒜薹采收前追施速效氮钾肥。如:氮钾复合肥亩施5~10千克,若单施尿素,5千克左右即可,不能追施过多,否则会引起已形成的蒜瓣幼芽返青,又重新长叶而消耗蒜瓣的养分。追肥应于蒜薹采收前进行,当蒜薹采收后即有丰富的养分促进蒜头膨大。若追肥于蒜薹采收后进行,则易导致贪青减产。若田土较肥,蒜叶肥大色深,则可不施膨大肥。中、晚熟品种由于抽薹晚,温度较高,收薹后一般20~25天左右即收蒜,故也可免追膨大肥。 6、中耕除草可于播种至出苗前喷除草剂。扑草净:对防除蒜地的马唐、灰灰莱、蓼、狗尾草等有效。50%的扑草净亩用药100~150克。西马津和阿特拉津:亩用药120~240克。除草通:亩用药35~6S克。对以单子叶禾本科杂草为主的蒜田,每亩用大惠利120~150克于播种后5~7天(出苗前)加水30~50千克稀释,晚间喷雾。以双子叶阔叶草为主的蒜田,每亩用25%恶草灵120~150毫升,或24%果尔45~60毫升,于播种后7~10天(出苗前)加水40~60千克,晚间喷雾。蒜苗幼苗生长期,当杂草刚萌生时即进行中耕,同时也除掉了杂草,对株间难以中耕的杂草也要及早拔除,以免与蒜苗争肥。7、适时采收①采收蒜薹。一般蒜薹抽出叶鞘,并开始甩弯时,是收获蒜薹的适宜时期。采收蒜薹早晚对蒜薹产量和品质有很大影响。采薹过早,产量不高,易折断,商品性差;采薹过晚,虽然可提高产量,但消耗过多养分,影响蒜头生长发育;而且蒜薹组织老化,纤维增多;尤其蒜薹基部组织老化,不堪食用。采收蒜薹最好在晴天中午和午后进行,此时植株有些萎蔫,叶鞘与蒜薹容易分离,并且叶片有韧性,不易折断,可减少伤叶。若在雨天或雨后采收蒜薹,植株已充分吸水,蒜薹和叶片韧性差,极易折断。 采薹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定。以采收蒜薹为主要目的,如二水早大蒜叶鞘紧,为获高产,可剖开或用针划开假茎,蒜薹产量高、品质优,但假茎剖开后,植株易枯死,蒜头产量低,且易散瓣。以收获蒜头为主要目的,如苍山大蒜采薹时应尽量保持假茎完好,促进蒜头生长。采薹时一般左手于倒3~4叶处捏伤假茎,右手抽出蒜薹。该方法虽使蒜薹产量稍低,但假茎受损伤轻,植株仍保持直立状态,利于蒜头膨大生长。②收蒜头。收蒜薹后15~20天(多数是18天)即可收蒜头。适期收蒜头的标志是:叶片大都干枯,上部叶片退色成灰绿色,叶尖干枯下垂,假茎处于柔软状态,蒜头基本长成。收获过早,蒜头嫩而水分多,组织不充实,不饱满,贮藏后易干瘪;收获过晚,蒜头容易散头,拔蒜时蒜瓣易散落,失去商品价值。收藏蒜头时,硬地应用锨挖,软地直接用手拔出。起蒜后运到场上,后一排的蒜叶搭在前一排的头上,只晒秧,不晒头,防止蒜头灼伤或变绿。经常翻动2~3天后,茎叶干燥即可贮藏。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当然有关系,没有技术就没有产量
这些都是技术问题。
(1)脱毒蒜种微繁的环境要求
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大蒜任何组织培养成脱毒试管苗、试管鳞茎,都需要适宜的基质、营养、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同时,需要外源补给适宜、适度的激素,以诱导和促进愈伤、生根、发芽、生长发育、成苗和鳞茎膨大等。具体要求如下:
①营养要求:
无机营养:氮、磷、钾、硫、钙、镁等大量元素和铁、锰、铜、锌、硼、钴、钼等微量元素是大蒜生长发良必需的营养元素。在培养基中的活性成分为离子形式,一种类型的离子可由一种以上的盐提供。
有机营养:包括氮源和碳源。为了能使组织生长良好,在培养基中常需补加一种或数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其中,维生素B1是必不可少的,维生素B3、维生素B6和肌醇都能改善大蒜培养组织的生长状况。
②基质:脱毒蒜组培多用琼脂培养基作为基质,一般使用浓度为0.5%~1.0%。
③激素:除了营养物质外,为了促进组织器官的生长,通常必须由外源补给一种或数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这些物质的要求因外植体组织、培养阶段和增减目的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变化。
生长素:有组培中,生长素被用于诱导细胞的分裂和根的分化。常用的生长素有:NAA(萘乙酸)、IAA(吲哚乙酸)、IBA(吲哚丁酸)、NOA(萘氧乙酸)、2,4-D(二氯苯氧乙酸)等。其中,NAA和IBA广泛用于生根,并能与细胞分裂素配合促进茎的增殖。2,4-D是诱导外植体愈伤组织不可缺少的,不同外植体对2,4-D浓度要求不同,茎尖需0.125毫克/升2,4-D的MS培养基,试管苗的茎需0.5毫克/升2,4-D的MS培养基。
细胞分裂素:主要具有促进细胞分裂和从愈伤组织或器官上分化不定芽,有助于使腋芽从顶端优势的抑制下解放出来,促进茎的增殖作用。常用的细胞分裂素有BAP(苄氨基嘌呤)或6-BA(6-苄基腺嘌呤)、ZT(玉米素)和KT(激动素)等,其中以6-BA最为常用。
赤霉素:具有促进大蒜茎尖发生多芽及稳定微管、拮抗鳞茎形成的作用。赤霉素有20多种,主要由根系供给,去除根系可促进叶鞘细胞的膨大,有利于鳞茎形成。在大蒜鳞茎形成过程中,赤霉素含量先下降,后上升,赤霉素含量降低对鳞茎形成有利。长日照诱导大蒜植株体内赤霉素含量降低是事实,故长日照对鳞茎形成的促进作用是通过影响内源赤霉素水平实现的。
乙烯:乙烯通过改变细胞壁形状和纤维素微纤丝的排列方向来刺激叶鞘细胞的侧向膨大,而不是纵向拉长。另外,乙烯可诱导叶片衰老,通过抑制叶片生长,使叶身和叶鞘长度相对比例发生改变,从而有利于鳞茎形成。
④酸碱度要求:在灭菌前,培养基的酸碱度一般调至pH5~6。当pH<5时,培养基(琼脂)不能凝固;pH>6时,培养基将会变硬。但熊正琴(1999)观察到,大蒜幼芽在pH=6.4时生长最佳,增殖最快。刘高琼(1995)认为,徐州白蒜和太仓白蒜组培幼芽分化数、发根数和幼芽生长的最佳培养基酸碱度为pH=7.5(微碱性)。
⑤温度和光照要求:
温度:在大蒜试管苗培育中,温度一般为15~20℃,较低的温度及较大的温差有利于培育壮苗;试管蒜苗必须经过一段低温(<20℃)春化阶段后,进入较高温度和较长、较强的光照条件后才能诱导试管鳞茎的形成与膨大,大蒜试管鳞茎形成与膨大的适温是20~25℃。
光照:对光照的要求实质上是对光周期、光强、光质的要求。
光周期:试管苗培育的光周期以12小时为宜。光周期长短对鳞茎形成至关重要,较长的日照条件有利于鳞茎膨大。但鳞茎形成对光周期反应的要求因大蒜品种生态型而异,如低温反应迟钝型蒜种,在12小时日照下,一般不形成鳞茎,日照长达16小时虽能形成鳞茎,但发育不良;而低温反应敏感型蒜种,在12小时日照下鳞茎发育良好。
光强:在一定的光周期下,强光照比弱光照条件下易于形成鳞茎。光照强,合成的碳水化合物就增多,其积累的多少是鳞茎膨大的物质基础。但对鳞茎形成的诱导,即使弱光照,只要光照时数超过临界周期,均可开始形成鳞茎。
光质:对大蒜使用白炽灯补光,对试管鳞茎形成与膨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植物光敏素的光平衡态Φ值与光质关系很大,通常用R∶FR(红光:远红光)光量子比率来衡量,随着R∶FR值降低,鳞茎膨大速度加快,光质在鳞茎形成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且这种调节作用与其内源乙烯生成可能有关。
(2)脱毒大蒜组培培养基的制备
①配制浓缩储备液:大量元素浓缩20倍、微量元素浓缩200倍,铁盐浓缩200倍,除蔗糖之外的有机物质浓缩200倍。在配制这4种储备液时,应使每种成分分别溶解,然后再把它们彼此混合。
各种激素的储备液应当分别配制,如果不溶于水,则应先溶解在少量的适当溶剂中,然后再加蒸馏水到最终容积。根据所要求的激素浓度水平,其储备液的浓度可以为0.001~0.01微摩尔/升。生长素一般溶于95%酒精或0.01微摩尔/升的氢氧化钠中,后者的溶解效果更好。细胞分裂素一般溶于0.5~1微摩尔/升的盐酸或稀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赤霉素易溶于冷水,但GA3溶于水后不稳定,容易分解,最好用95%酒精配成母液。
所有的储备液应储存在适宜的塑料瓶或玻璃瓶中,放置冰箱中保存。铁盐储备液必须储存于棕色玻璃瓶中。在使用这些储备液之前,轻轻晃动瓶子,如果发现其中有沉淀、悬浮物或微生物污染,则必须立即将其淘汰。在制备储备液和培养基时,应当使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以及高纯度的化学试剂。
②制备培养基的步骤
a.称量规定数量的琼脂和蔗糖,加水到最终容积的2/3,加热使之溶解。因蔗糖易溶解,也可以在琼脂溶解之后加入。
b.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各种储备液。如果由于特殊原因需要在高压灭菌之后再加入维生素和激素,则可在调节这些物质溶液的pH后,使之通过微孔滤器(孔径为0.22~0.45微米)消毒。
c.加蒸馏水至培养基的最终容积。
d.充分混合后,用0.1微摩尔/升。氢氧化钠和0.1微摩尔/升盐酸调节培养基的pH。
e.趁热将培养基(为均匀的液态)分装到所选用的培养容器中(约为容器容积的1/3)。
f.用包在纱布中的棉塞或铝箔、牛皮纸等其他适宜的塞或盖封严瓶口。
g.将其在121℃,1.15×105帕斯卡压力下灭菌15~20分钟。
h.使培养基在室温下冷却后低温下保存,所有培养容器都必须做好标记,使得在高压灭菌和贮藏后也能清楚地识别。
(3)脱毒大蒜微繁的操作技术
①脱毒大蒜组培的技术体系可以是试管苗,也可以为试管鳞茎。从外植体可以直接诱导芽的再生、增殖,保持种性稳定,也可以先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再增殖分化。因此,大蒜组织培养可分为四条途径:一是由外植体诱导再生试管苗;二是由外植体直接诱导形成试管苗;三是诱导愈伤组织再生植株后在试管内形成小鳞茎;四是由直接萌芽形成的试管苗在试管内形成小鳞茎。
由于经愈伤组织途径容易发生变异,因此,在以保持品种优良特性为原则的脱毒扩繁过程中应慎用。
②脱毒大蒜组织无菌培养的一般步骤:
a.将大蒜瓣(或蒜薹切段)置于玻璃瓶中,在超净工作台上,先用75%酒精进行表面消毒5分钟(或40秒),再在含有几滴活化剂的种类及浓度适当的消毒液(如0.2%升汞液)中消毒20分钟或12分钟。在消毒期间需摇动玻璃瓶2~3次。
b.消毒处理后,将消毒液倒出,加入适量的无菌蒸馏水,摇动数次,将水倒掉,如此重复3~4次。
c.将材料取出,置于已经灭菌的培养皿中。
d.在对大蒜材料进行消毒处理的同时,对所要使用的器械进行消毒,方法是把它们浸入95%酒精中,取出后再置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待冷却后即可使用。所有器械往往需要在每次使用后消毒1次。
e.使用这些消毒过的器械从已经过表面消毒的材料上切取适当的外植体——茎尖。
f.将培养容器的盖或塞打开,将外植体接种到培养基上。如果使用的是玻璃容器,把瓶口置酒精灯火焰上烘烤数秒,然后迅速用瓶盖或瓶塞封严。
g.培养基及器皿灭菌采用常规方法即高压灭菌法操作。
③脱毒大蒜试管微繁的操作技术:
a.从外植体直接诱导芽和根的形成。从外植体直接诱导产生不定芽和根,一般要经过起始培养、不定芽的诱导和生根培养等过程。各种外植体在MS、B5、LS培养基中均可再生为完整植株。
细胞分裂素的存在是芽形成的前提。较高浓度的BA促进芽形成,添加1~2毫克/升BA即可诱导芽的形成。无激素培养基利于生根,培养基中添加NAA促进生根,但添加BA会抑制生根。
外植体来源不同,对激素要求不同。从花薹再生芽只需0.1毫克/升NNA的MS培养基。从蒜瓣分化芽中,低浓度生长素(NAA)与高浓度细胞分裂素(KT)配合分化最好;幼芽的增殖要求生长素浓度高于细胞分裂素,添加0.1毫克/升玉米素(ZT)时促进带幼叶的茎盘中不定芽的分化而形成丛生芽。加入一定浓度GA3有利于茎尖诱芽。青霉素的存在有利于芽的形成,同时降低污染。
贮藏温度对产殖珠影响随外植体而异。蒜瓣5℃低温贮藏后促进芽和根的形成。而气生鳞茎60天5~7℃低温处理后只促进发芽率,并不影响芽数。取材部位不同,萌芽能力差异很大。只有带节处的花茎培养才能诱导萌芽,花茎其他切段无效。
b.试管苗的驯化、田间生长。试管苗一般需先用蛭石、岩棉、珍珠岩等做基质,营养液浇灌,进行驯化栽培。在移栽时接种Glomus mosseae可促进试管苗生根,提高成活率。具根小鳞茎的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达92%,明显高于有根但无小鳞茎的试管苗(53%)。
④脱毒试管鳞茎微繁的操作技术:试管鳞茎的培育一般要经起始培养、芽的增殖、试管鳞茎形成3个阶段。在外植体启动,愈伤组织诱导,试管苗生根等大蒜离体培养中均有关于大蒜试管鳞茎形成的实例。用茎尖、茎盘、带幼叶的茎盘、双鳞片、花薹等外植体,在MS、或B5、或LS培养基上均能形成试管鳞茎。
低浓度激素(BA、NAA)促进鳞茎形成,甚至以无激素培养基为优。以茎尖为外植体时,低浓度的激素促进鳞茎的形成;茎盘为外植体时,2毫克/升BA促进鳞茎的形成,高浓度BA促进芽形成。NAA有利于小鳞茎根的形成,培养基中1.0毫克/升NAA使80%小鳞茎生根。鳞茎在2毫克/升NAA+BA0.05毫克/升的MS培养基上有利形成,无激素上膨大。
较高浓度(90~120克/升)的蔗糖有利于鳞茎形成。在培养基中添加(5克/升)活性炭能促进鳞茎的形成。长光照、远红光促进鳞茎形成与膨大。
不同生态型品种在同一离体条件下形成鳞茎的数量、质量有差异。离体条件下,试管鳞茎的形成对光周期的要求在春、秋品种间差异显著,3~4℃低温预处理促进鳞茎形成,春蒜品种必需经过低温预处理才能形成鳞茎。
环境条件对鳞茎形成的诱导作用不能用改变培养基成分来替代。试管鳞茎不需驯化,直接移栽。试管鳞茎大小与田间发芽率、株高、产量呈正相关。试管鳞茎大小及种植密度影响鳞茎的产量及质量。形成的试管鳞茎(晚熟种)经35~20~5℃后可打破休眠。
熊正琴等(1999)用生长整齐一致的徐州白蒜脱毒试管苗为外植体,经起始培养基、继代增殖培养基、鳞茎诱导培养基的连续培养后,可使鳞茎诱导率达90%,鳞茎鲜重达300毫克以上,鳞茎直径达15毫米。
⑤提高微繁系数:
a.选择适宜的外植体。芽是脱毒蒜速繁的基础,诱导外植体直接产生脱毒多芽,可大大提高快繁基数。
大蒜品种间茎尖发生芽数差异明显。休眠鳞茎茎尖发芽数显著少于已经打破休眠的鳞茎。通过低温处理种蒜可明显增加茎尖发芽数,剥离茎尖大小也影响所发生的芽数,带2~3个叶原基的大茎尖比带1个叶原基的小茎尖发生的芽数多,但大茎尖所得苗的脱毒率低于小茎尖。将鳞茎置于37℃热处理20~30天,大茎尖苗脱毒率与小茎尖相似。因此,先将鳞茎热处理,再剥离大茎尖培养,即可获得脱毒率高的多芽。
蒜薹可以产生多气生鳞茎,表明具有很强的腋芽萌发潜力;同时作为生殖器官和分生组织,生殖茎尖具有更多的腋芽原基和更强的脱毒潜力。大蒜不同品种间生殖茎尖发生芽数差异明显,芽多者往往生长较弱,必须切割分离多芽进行壮苗培养。
b.提高代增殖系数。适时切割起始培养基中形成的多芽进行继代增殖,是提高代增殖系数关键环节。培养基中的激素种类、浓度及比例以及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及鳞茎形成等都会影响代增殖系数。
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基MS、B5、改良B5(BDS)、LS、N6中均可诱导愈伤组织产生。外植体不同,对激素要求有差异。茎尖和叶片在含1~2毫克/升IAA或0.05~1.0毫克/升2,4-D的培养基上具有很好的出愈率。2,4-D和KT对诱导花梗形成愈伤组织是必要的。添加2,4-D后,花薹就会形成愈伤组织。花药培养在2毫克/升NAA的B5培养基中,诱导愈伤组织效果好。分生状根瘤(MRTs)的形成需较低浓度(0.5毫克/升)NAA及无KT,根瘤的形成与正常生根能力呈负相关。蒜瓣低温贮藏促进愈伤组织形成,但无2,4-D时,蒜瓣低温预处理并不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花药5℃低温预处理1~2天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
愈伤组织的增殖:愈伤组织的生长一般不要求光照,温度以25℃较宜。定轨摇床培养时,70转/分种时利于愈伤组织生长,150转/分钟时促进球状体的形成,继而可再生成苗。茎尖愈伤组织在含较高浓度BA、NAAR的MS培养基中增殖生长最快。2毫克/升IAA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而IBA、BA无此作用。
愈伤组织的分化:愈伤组织的分化通常要求光照。不同来源的愈伤组织分化能力不同。从叶原基来的愈伤组织比从茎尖诱导的更易分化;从花药来的外植体最有利于芽的形成、增殖和生根,不正常的根容易分化不定芽,在0.5毫克/升IAA+5毫克/升BA中最佳。分生状根瘤(MRTs)可作为一种好的外植体,因其形成的愈伤组织具有很好的器官形成能力。小根和花梗上部比大根、花梗基部来的愈伤组织易于芽和根的再生。
芽、根的分化条件有异:高浓度NH4+利于芽分化。BA对幼苗的分化是不可缺少的。无2,4-D时利于再生。王洪隆报道,高浓度细胞分裂素和低浓度的生长素利于芽的分化,在无激素的MS培养基中可生根。低浓度的BA、NAA利于植株再生。
不同来源愈伤组织的分化对激素要求有异。从花薹来的愈伤组织在2,4-D存在时即可分化芽和根。试管苗根尖形成的根瘤分生组织可在0.5毫克/升NAA或0.5~1.0毫克/升NAA+1.0毫克/升KT的MS培养基中再生为完整植株。愈伤组织的分化随培养基的不同,对激素要求也不同。不定芽的发生在B5培养基中需要高浓度的KT(2~4毫克/升),在LS培养基中需要低浓度的BA(0.25毫克/升)。花药愈伤组织在B5培养基上分化效果比在LS培养基上好。花梗愈伤组织经低温处理对芽分化是必要的。从愈伤组织分化出来的当代植株,由于根主要是从愈伤组织块上长出来,而不是从幼苗基部长出,最终造成根、芽脱离,移栽成活率只有10%~20%,有效的解决方法是从幼苗直接诱导出鳞茎。
愈伤组织的变异: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的染色体变异可能与生长调节剂种类、浓度有关。Dolezel等用BDS培养基研究表明,5~50微摩尔/升NAA增加有丝分裂异常的细胞数目,但当总的激素浓度达500微摩尔/升时显著抑制有丝分裂活性,使有丝分裂异常,所以较低浓度的激素可使细胞有丝分裂正常化。
随继代时间延长,变异加重。愈伤组织继代4个月后,二倍体从开始的52%下降至16%,且再生频率降低。继代时间一年后,芽的分化率从60%降至10%。1~3戈瑞辐照叶片后可促进愈伤组织生长,且不影响苗的再生,可用于突变体筛选。
综上所述,使试管苗健壮生长、提高试管鳞茎诱导率并促进其膨大的所有因素,都将影响脱毒大蒜微繁系数的提高。
⑥注意事项:
a.病毒检测。尽管在切取茎尖时十分小心,并且对其进行了各种有利于消除病毒的处理,也只有一部分培养物能够产生无病毒植株。因此,对于每一个由茎尖产生的植株,在用做母株以生产无病毒原种之前,必须针对特定的病毒进行检验。培养植物中,很多病毒具有一个延迟的复苏期。因此在头18个月内必须对植株进行若干次检验。只有那些的确已经脱除了某种病毒,才可以在生产上推广使用。由于经病毒检验的植株仍有可能重新感染,因而在繁殖过程和各个阶段还需进行重复检验。必须在能杜绝任何侵染可能性的条件下繁殖这些确已脱毒的植株。
b.优选株系。将培养后代按生长势分类,每次选用生长一致的植株进行继代培养,个体间就会生长充分,不受抑制。
c.适时诱导鳞茎形成。试管鳞茎的培育一般要经起始培养、芽的增殖、试管鳞茎形成3个阶段。但芽的增殖阶段不能无限地进行下去,必须适时诱导鳞茎形成。试管鳞茎形成需要一定的幼苗生长为前提,同时应尽可能在温度较高的夏秋季节诱导鳞茎形成,以降低生产成本,并能与大田生长季节相衔接。
d.适时更新换代,防止玻璃化。当一种无菌培养方法建立后,很容易连续繁殖下去,而不与原亲本植株进行比较,就可能使培养早期发生的变异积累起来。同时,根据研究经验,若不断重复进行离体繁殖,部分培养物的叶片常常变成渍水状,几乎是半透明的,此类试管苗的生长和繁殖速度将会下降,最后甚至死亡,这就是玻璃化现象,很难彻底消除。因此,应当注意适时更新换代,防止玻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