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体育教育专业导论论文

发布时间:

体育教育专业导论论文

体育与健康论文:转变观念,迎接新课程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以及《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我们的体育教师在许多方面进行转变。其中最重要的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这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必须首先转变教育观念,迎接新课程的挑战。一、“健康第一”基本理念的贯彻。在以往的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往往主要要求学生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然而时代在前进,原有的教育教学观念已经不合乎21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时代的要求,表现出不够全面与科学。因为这种观念忽视了学生心理、社会适应能力,而这些方面又对一个人的一生将起着很大的作用。由于现代社会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人应具备强健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及丰富的文化知识。只有这样才可能在当今这个处处充满竞争的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为此,在如今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提出了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这样一个观点,不仅要求身体,而且还要求其心理以及其它方面都健康。所以,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就应时刻将增进学生各方面的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二、健康体育观的意识和终身体育的意识的确立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在安排教学时往往选择一些竞技性较强的运动项目来进行教学,到最后的成绩评价也是参加这些项目的达标标准来进行评定学生的成绩。往往就造成那些天生身体素质就比较好和一些运动尖子他们考的成绩很好甚至超过最高标准。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情况之下,作为体育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从以往那种单纯追求运动成绩的框框里跳出来,树立健康体育观的意识,通过一些有效的手段来带领和引导同学们参加体育锻炼。使同学们身体素质和体质两方面都得到相应的提高,让他们的人人身体都“棒”起来,少生病或不生病。这也是我们上体育课的一个重要目标之一。长期以来,学校体育的目的是要增强学生体质使身体变得更健康,而每周有限的二节体育课,往往是不能满足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的。健康则是一个长期持之以恒的过程,也就是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想通过短时间取得好的效果是不太可能的,因为人体机能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由于现在的学生学习任务繁重,既是一场智力的角逐;同时也是一场体力的较量。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将是很难坚持到最后取得胜利。为此,在体育教学中应把着眼于怎样通过一些教学方法来激发与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热情。逐步地培养他们爱好和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使他们在运动中,体验到其中的乐趣;品尝到成功的滋味;找到真正的自我。慢慢的让体育运动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伴随他们的一生。当然,在培养他们兴趣、爱好的同时也得让学生掌握从事长期体育锻炼所需要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以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以上做的一切,最终都是为了让他们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三、素质教育观的体现素质教育是强调以人为对象,以人为本、并以人的自身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形式。而以往的体育教学往往是以体育技能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强调知识的系统化;运动技能的正规化;把提高自身素质和运动能力作为唯一的目标。而新的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课程更多的关注是如何通过各种手段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并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其全面发展。教育教学中在注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积极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对体育这门学科的学习能力。主要表现:1、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人格。由于每一位学生的自身体能和运动技能状况并不仅仅与其后天练习和发展有关,而且与其先天遗传有极大的关系,同时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异在一些兴趣爱好上也存在着差别。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这些存在的现象,确定了学习目标和有弹性的学习内容,提出了有益于学生发展的评价原则;在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生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2、关注学生的可发展性现代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观念认为学会学习比学会知识更重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慢慢使学生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在实际教育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如何来健体和健心,并根据不同年龄段,自身的生活状况以及所处的生存环境,自主性的选择适合自己,又力所能及的一些体育锻炼手段来进行科学、有效的锻炼或娱乐。让经常性的参与体育运动成为自己今后的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现代社会各方面都在不断的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竞争可以说无处不在,而且越趋强烈。一个人要想在当今这个社会能够更好的生存下去,首先得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为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得让学生明白一个强健的体魄对自身的生存条件是多么重要,同时也引导、教会学生怎样在不同的社会生活环境、自然环境(特别是艰苦的环境)中如何独立的生存下去。在当今社会中,交际是人生的一门艺术,不懂得交际或不会交际,是一种缺陷,交际能力好坏,往往关系到一生的成败。由于我们体育课的特点决定了人与人之间有了更多的接触交流的机会,比如一些集体活动: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等,还有一些趣味性的游戏都需要同学们团结协作、相互配合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无不需要与人相处、友好交往。因此教师此时要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与活动中学会与其他同学交往,让他们之间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同窗友谊!这对他们的今后的发展是有很大好处的。现代体育教师面对这样的挑战,必须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做适应性的转变,只有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领悟精神转变教育观念,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这样才能适应新时代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从历史上看,我国体育长期被看作政治的工具,而不是一种文化现象,这种与社会的隔阂导致体育总是处在一条狭窄的通道内成长,体育科学与其他学科缺乏学科间的流动与渗透,彼此好像是风马牛不相及的“陌路人”,学科之间的距离跨度很大。在体育科学自我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特别是体育学学科成立以后,体育加速了与其他学科融合并产生新兴边缘学科的进度,例如,哲学家们在体育中探求哲学精神, 体育科学则在哲学中去寻找智慧,寻找思维方法,以对体育和体育科学自身进行反思和剖析,体育哲学就是这两个距离遥远的学科的大跨度融合的结晶。在体育界,许多学者积极地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中的学科理论知识、基本概念、方法移植并融合到体育科学中,创立了许多诸如体育人类学、体育未来学、体育环境学等等远距离、大跨度相融合的交叉学科。 体育学研究的对象是体育现象。体育现象既包括体育中的自然现象,又包括体育中的社会现象,还包括体育的主体――人。如此,以上述三元为基础,构成了一个多元的、分化的,并且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充满活力的体系。面对体育现象中不断涌现的新问题,体育科学必然要产生新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并逐步使研究系统化和理论化。由于体育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所以,其发展空间比较广阔,再加以体育现象的范畴随社会发展的快速延展,导致体育学相较其他学科而言,新学科的产生节奏会更快,体育学的学科体系更具开放性。从整体角度看,体育学的研究重心和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体育教育训练学领域。这有如下两条原因,其一,体育教育学和体育训练学是中国体育中比较古老的学科,也基本属于体育学界自创的学科,研究人员对这个领域的研究比较熟悉,研究的基础比较雄厚;其二,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是体育学的基本实践,在体育学的学科体系中处于一个基础性的位置,它是体育现象中的一种本原现象,因此,备受研究者的关注。体育学的另外一个研究热点是体育人文社会学中体育与经济相关联的主题,这主要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产业化、营销、市场、消费已经成为体育自身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在体育学界,人们从多个视角切入体育学热点的研究,研究成果是丰富多彩的。 确定以对二级学科的研究为起点,在此基础上,把握体育学整体的研究热点,这种研究路线会更清晰和准确。进而形成“体育学――二级学科――研究主题――关键词”这样一个由学科到关键词的梯次结构框架。选择CNKI进行统计和研究。为了解决体育学论文的关键词专指度过于宽泛的问题,我将同类关键词被关注的程度进行综合考虑,从而为辨识学科热点提供了线索和思路。一般情况下,关键词被标引的次数越多,该关键词所涉及的主题就越有可能是一个研究热点。 一、学校体育发展战略和理论●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背景下学校体育发展● 高等学校体育创新发展规律及特点 ● 学校体育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相互关系● 高等学校体育评价● 高等学校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 高等学校体育科研现状与对策● 中外高等学校体育比较研究二、高等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 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 高等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和内容体系● 体育教学质量标准和体育课程评价标准●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与效果● 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组织形式、教学方法● 大、中、小学校体育教育目标衔接● 高等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环境● 体育学习理论建构与实践● 学生体育学习主体地位三、高等学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高等学校校园体育活动现状● 社会体育文化与大学体育文化● 大学生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体制和运行机制●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和习惯● “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 “每天锻炼一小时”组织实施

体育教育专业导论课程论文

四年制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各类课程课内总学时为2600~2800,除公共课约720学时(按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外,按1900~2100学时,110~125学分安排专业课程,每门课时可按下面的时数浮动±10%。(一)必修课程(1126学时、63学分)1. 主干课程必修课程中主干课程总学时约846学时,总学分约47学分。各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可根据下列所提供的7个领域自主地开设和组合各领域的课程。课程名称 参考学时 参考学分体育人文社会学126 7运动人体科学162 9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 144 8田径与户外运动126 7球类与游戏 126 7体操与健美运动90 5民族传统体育72 42. 一般必修课程各院系可从下列课程中选择开设一般必修课4~5门(球类课程除篮球、排球、足球外),约280学时,16学分,亦可根据实际情况以其他课程设置置换其中的1~2门课程或可自主开设1~2门具有特色的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课程名称 参考学时 参考学分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导论 72 4体育统计学54 3运动训练学(Ⅰ) 54 3体育科学导论 36 2顶点课程 72 4球类 36 2艺术体操(Ⅰ) 36 2地域性运动项目(Ⅰ) 36 2(二)选修课程(880学时,53学分)1. 专业方向选修课程(约530学时,31学分)学生须选修第一方向课程270学时,15学分;第二、三、四、五方向选修课各院系可根据社会实际需要和本校具体情况各选2~3门,总共约260学时,16学分。建议开设的方向选修课程如下:(1)体育锻炼手段与方法主项提高课(7门)课程名称 参考学时 参考学分田径教学理论与实践 216 12篮球教学理论与实践 216 12排球教学理论与实践 216 12足球教学理论与实践 216 12体操教学理论与实践 216 12武术教学理论与实践 216 12艺术体操教学理论与实践 216 12副项提高课(10门)课程名称 参考学时 参考学分田径 54 3篮球 54 3软式排球 54 3足球 54 3体操 54 3武术 54 3艺术体操(Ⅱ) 54 3地域性运动项目(Ⅱ) 54 3健美操54 3舞蹈 54 3乒乓球(网球、羽毛球等) 54 3②体育教学训练方向(19门)课程名称 参考学时 参考学分运动生理学32 2运动心理学32 2体育测量与评价 32 2体育绘图 32 2学校体育思想史 32 2运动竞赛学32 2体育游戏32 2人体遗传学基础 16 1运动选材学 32 2运动训练学(Ⅱ) 32 2体育教育学32 2体育场地与设施 16 1运动生物力学32 2运动生物化学32 2体育文献检索16 1体育教学设计32 2体育学习原理 16 1体育哲学16 1比较体育 32 2(3)社会体育方向(17门)课程名称 参考学时 参考学分社会体育概论 32 2休闲体育32 2传统健身理论与方法 32 2健身锻炼方法与评定 32 2运动环境与健康16 1社区体育指导 32 2体育管理学32 2体育营销学 32 2体育产业经营管理 16 1职工体育组织与管理 32 2体育经济学32 2体育公关学 32 2体育法学32 2体育国际公共关系32 2体育伦理学32 2体育广告16 1体育新闻16 1(4)体育保健康复方向(15门)课程名称 参考学时 参考学分安全防护与急救处理 32 2体育保健学 32 2学校卫生学 32 2健康教育学 32 2运动免疫学 16 1运动创伤学 32 2运动营养学 32 2体育康复学32 2康复心理学 32 2残障体育 32 2保健推拿 32 2中国传统养生文化16 1心理健康与咨询 16 1运动处方理论与应用32 2大学生心理卫生32 2(5)民族传统体育方向(4门,各校可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课程)课程名称 参考学时 参考学分民族传统体育概论 32 2民族传统体育基本技术 32 2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规程 16 1民族传统体育养生 32 22.任意选修课学生选修此类课程应不少于350学时,22学分。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专业任意选修课程和跨专业任意选修课,建议开设的部分专业选修课程如下:(1)学科选修(25门)民间传统体育,体育法规与管理,体育人才学,体育摄影,体育市场营销,康乐设施经营与管理,现代商业体育,体育竞赛裁判,运动损伤与预防,推拿学,护理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练员实践,学校体育卫生,体育科学文献选读,专业外语,学校体育器材制作与维修,体育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应用,体育美学,体育欣赏,应用写作,运动禁药,团体操创编理论与实践,体育舞蹈与音乐,体育学术讲座。(2)术科选修(29门)健美运动,地掷球,气排球,沙滩排球,橄榄球,保龄球,棒(垒)球,门球,毽球,手球,桌球,台球,医疗体操,太极拳,防身术,保健气功,拳击,散打,摔跤,跆拳道,击剑,轮滑,定向运动,技巧,举重,滑冰,登山,露营,野外生存。(三)实践性环节:入学教育、军训、劳动教育、社会调查(实践)、教育实践(10~12周,见习1~2周、实习8~10周)、毕业论文、学术活动、就业指导、毕业教育。

可以报考,参考一下这个:江西:2006年自考体育教育专业(本)考试计划 主考学校:江西师范大学 一、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对社会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也是一种个人自学、社会助学与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教育专业是为适应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为培养合格的中等学 校体育教师及其他体育工作者,提高他们的素质和学历层次而设置的。根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特点,注重考核自学应考者对本专业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专业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合格的中等学 校体育教师及其他体育工作者。 本专业要求应考者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遵守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系统掌握体育教育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体育理论与方法,能胜任中等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及竞赛工作;能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具有体育教育理论和教学科研能力。 三、学历层次与规格 本专业为本科层次,其总体上与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相同专业本科水平一致。 凡专科毕业取得本科规定的十四门课程合格成绩,累计不少于73学分,毕业论文答辩合格,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发给本科毕业证书。同时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十二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本省有关规定,由具有学位授予权的主考学校授予学士学位。 四、考试课程专业代码:040302 序号 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 1 0004 毛泽东思想概论 2 2 000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3 3 0015 英语(二) 14 4 0495 体育保健学 6 5 0496 体育测量与评价 4 6 0497 运动训练学 6 7 0498 体育统计学 6 8 0499 体育游戏 4 9 0500 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 8 10 0501 体育史 4 11 0502 体育管理学 5 12 0503 体育教育学 4 13 0465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 4 14 3000 营养学 3 6999 毕业论文 不计学分 总学分 73 说明:1、体育教育专科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本专业; 2、其他专业专科毕业生报考本专业,须加考“0429教育 学(一)、0031心理学“二门课程,并通过6周的教育实习; 3、考生参加毕业论文答辩,可由主考学校根据本专业对基础知识的要求,在答辩过程中随机考核相关专业基础知识; 4、年龄在30周岁以上的考生可申请免考“英语(二)”课程,但必须加考“9911 创业理论与实务(7学分)、9913 现代生物学导论(7学分)”两门课程。 五、部分课程说明 1、体育保健学 本课程是体育运动与医疗保健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主要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保健规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体育卫生、医务监督、运动性伤病、按摩、医疗体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能应用于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和科研中,从而使体育运动参加者达到增强体质、增强健康、预防伤病和提高运动能力的目的。 2、体育测量与评价 本课程主要介绍体育测量的基本理论、体育评价的基本理论、体育测验的选择、编制与组织实施、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身体素质机能的测量与评价等内容。 3、运动训练学 本课程主要传授运动训练的项群理论,训练适应过程,运动训练原则与办法,运动员训练状态诊断、体能、技战术能力、心理、智能训练以及青少年业余训练、训练计划与组织和运动队的管理等知识。 4、体育统计学 本课程主要介绍统计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样本特征数、相对数与动态分析、正态分布及应用、统计推断、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内容。 5、体育游戏 本课程重点介绍我国体育游戏发展概况;少年儿童体育游戏教学特点;体育游戏的创编;体育游戏的教学;活动性游戏;集中注意力游戏;放松游戏;室内游戏;野外体育游戏等内容。 6、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传授体育科学研究导论,选择研究课题,研究设计与规划,资料与事实的收集、整理、分析的方法,论文的撰写与评价,体育科学研究者的基本素养等知识。 7、体育史 本课程主要传授中国古代体育史,中国近代体育史,中国现代体育史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体育概况等知识。 8、体育管理学 本课程主要传授体育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体育管理的计划职能、组织职能、控制职能以及学校体育、社会体育、运动训练、运动竞赛、体育产业、体育信息、体育科技工作的管理等知识。

体育教育专业论文范文

高中生的学习压力较重,老师和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 文化 课的学习上,对于学生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和学习目的缺乏应有的重视。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体育与健康 教育 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体育与健康教育论文篇一 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运动能力和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能开展一定的体育锻炼和活动。教学中继续采用教师教学生学的形式,既单调又枯燥,容易产生厌恶心理。学生学习新的技术动作和锻炼 方法 的兴趣不浓,给体育教学和组织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我通过反复思考,决定尝试一种新的 教学方法 ——将比赛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以此改变学生对体育课教学的态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在一学期的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制定学期教学目标 本学期里我担任高中二年级的体育教学,首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学校体育的场地器材设施因地制宜的制定教学目标。选择了教学大纲中的 篮球 (半场三人制)、 足球 (小场地五人制)、 排球 (六人制)、 武术 、田径等五个项目作为本学期的主要教学内容和比赛内容。并做好了五个项目的教学计划,把要学习的基本技术和基本知识拟出来,根据课程时间做好上课的规划和安排,并制定了教学小目标。争取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 二、组织报名 每学期的第一节课教师向学生介绍本学期的教学主要任务和要求,并积极宣传。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参加比赛,每个同学至少要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运动项目,由体育委员牵头其他班委干部协助做好报名工作,并根据本班的人数,合理的将男、女生分成几个小组(教师指导分组)。报名完成后由体育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好比赛的赛制。打印出比赛秩序册发到班上由体育委员保存一份教师保存一份备用。 三、教学过程——比赛与教学、练习的结合 体育课以比赛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用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将学生的技术练习过程转化到比赛中来,用比赛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从而提高比赛水平和比赛质量,达到完成教学目的和任务。 教师应做好每一堂课的安排和布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一个或两个以上的比赛项目,课的内容一般分:新授课、复习课、比赛三个内容或新授课、比赛两个内容。同时把学生分成三个或两个组。即新授课学习小组、复习练习小组(有时候可不安排此内容,根据课的内容决定)、比赛小组。新授课的内容根据计划、目标为比赛服务,复习课内容为技术水平和比赛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比赛质量的提高则最终完成新授课的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使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一节课中,首先满足要参加比赛的同学,有比赛的参加到比赛中去,然后是满足新授课学习小组(不参加比赛又报有新授课内容项目的同学),剩下的为复习练习小组。教师做好全课的安排和布置。 例如,在一节课中,教学内容为:新授课——排球基本技术(传球、垫球),复习课——田径(蹲踞式起跑),比赛——男子足球。教师首先宣布本节课的内容,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并做好合理的分组——比赛小组(A组对B组,参加人数及负责人员共20人)、复习小组(12人)、新授课学习小组(30人)。 1、比赛小组:根据制定好的秩序册安排参加男子足球比赛。比赛办法及规则——5人制小场地比赛,球门高度为2米、宽为5米的小球门。分上下半时,每半时时间为20分钟中间休息3分钟。通常由学生担任裁判执法。规则上,除不发角球,不罚点球,不掷界外球外, 其它 的安最新足球规则执行。技术上,不得使用危险和高难度的技术动作踢球,提倡在比赛中多运用所学的基本技术、基本战术,以保证比赛安全。双方的队长、体育委员、班长、裁判员同学负责组织和维护纪律,有急事请及时向老师 报告 。同时,体育委员做好比赛的记录。 2、复习练习小组:根据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自觉地在跑道上练习,按照老师要求把复习小组的同学分成练习的三个小组分别在1、2、3跑道上进行练习,并且每小组选一个技术动作较好地同学做小组长带领本小组练习并作技术指导,做到以优培差。看谁练得最好,哪组的练习最好。要求在重难点上多下功夫,有所提高和进步。为以后的比赛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还安排其中的2名同学负责练习过程中的纪律和组织,并收集练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待老师解决和处理。 3、新授课学习小组:学生则在老师的带领下,在田径场地的附近学习排球基本技术——传球、垫球。教师要做到语言简洁,动作准确,讲解示范清楚,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两人或三人一组的传球练习、垫球练习和传、垫相结合的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努力完成任务。 由于全班学生活动的范围大,在新授课学生进行练习的时候,教师要抽出时间到其他的两个场地察看,作技术指导并询问负责的同学是否有疑难问题或需要处理的事情。做好全课堂的监控工作。 课后教师小结。多用表扬法 总结 学生在练习、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方面的优点,让学生有成就感和成功感,以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在一节课中,要根据项目、学生运动水平不同采用多种方式安排,可以采用先比赛再学习、先学习再比赛、现学习现比赛等多种方法,灵活运用。运用比赛相结合就将课中学生灵活的分成练习不同的小组,有自觉练习的,有在比赛中练习的,有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的。使得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自觉融合到体育课中来。学生在教师的统一指挥下做到——比赛为练习,练习提高比赛,使学生掌握基本技术、基本知识和得到锻炼,最终达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目的。 在一学期的实践过程中,比赛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比赛提高了学生的运动水平,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增强了学生的体育、保健意识,培养了学生的体育兴趣和 爱好 ,发展了学生个性,培养了学生竞争意识、创新、合作和应变能力,以及自立自强、坚毅勇敢顽强拼搏和开拓进取的精神。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比赛的作用和功能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体育与健康教育论文篇二 体育作为中学的一门重要课程,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意义重大。以下是本文对中学体育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高度重视准备活动,坚持健康第一原则 无论是体育课、运动会,还是课外体育活动,都有可能会出现受伤的情况,这既会损害学生的身体,也会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影响,还可能使其他学生对 体育运动 产生惧怕的心理。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始终把“健康第一”这一原则放在首要位置,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和练习要求,既要保证运动量的适度,又要使学生得到锻炼。另外,为了防止学生受伤,教师应高度重视课前准备活动,让学生做好活动前的热身,以适应慢慢增加的运动强度。 二、科学选择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 在学习运动技能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传统的学法与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结合起来,以期取得好的效果。以足球教学中正脚背射门这一技术为例,教师先不要讲解和示范该动作,只是给学生设定一个目标:看谁射球有力且准确,再展开分组练习。学生自己练习时,为了实现该目标,他们会反复练习,寻找最佳的方法。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之间一起探讨和交流,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的办法。像如何站位支撑脚,找准击球点等,最后教师再进行精讲和示范,让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该技术动作,再加上自身感悟,学生不再感到乏味无趣,相反变得愿意学习,养成科学健康的学习习惯,有效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鼓励学生相互交往,科学培养个性心理 活动和交往是学生个性健康得以发展的必经途径。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进行接触和交往,彼此间展开竞争与互相帮助,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良好群体意识的养成,消除忧郁、骄纵、孤僻等负面心理倾向,养成宽容、大度、互助的正向心理。体育教师评价学生的表现时态度要积极,因为它直接关系着能否形成健康而有凝聚力的集体。假如教师对某一学生长期从态度上进行排斥,忽视其能力,对他的动作表现视而不见,甚至经常性加以处罚,时间一久,他也会被学生集体所排斥。因此,在公共活动场所,教师要对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多进行鼓励和表扬,肯定和认可他们的表现。 总之,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我们广大体育教师要转变理念、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途径,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体育与健康教育论文篇三 在体育课教学中,常有一些体弱的学生,他们因为身体素质差、运动水平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上课时积极性不高。如何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变消极为积极,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通过探索,我采用了下面的几种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培养学习兴趣中学生朝气蓬勃,好胜心强,凡事都想争个第一,处处都想在同伴面前表现自己。因此,我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来培养其学习兴趣。如,在练习50米或100米 短跑 时,我将不同水平的学生按好、中、差分成若干小组,让同学们以终点线为起跑线,反方向一起跑。当速度较快的第一名同学到达起跑线时,教师(或体育委员)举旗为号,其余同学立即停止跑动,记准自己到达的位置,并划一条线为自己的起跑线。然后,第一名同学就以起跑线为起点,其余同学按各自测得的起跑线开始跑,看谁能超过自己原先的成绩。这样,体弱的学生基本上能跟体质好的学生同时到达终点,而且有可能领先,从而激发了体弱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了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利用学生求知心理培养学习兴趣体弱生大都文化课成绩较好,求知欲较高,他们渴望通过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来充实和提高自己,这对教学十分有利。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满足他们的求知要求,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例如,在学习篮球急停技术时,教师可先提问:什么样的姿势才能使身体停得注停得稳?让学生充分思考,并有意识地让体弱生去回答,然后教师再讲解示范。在练习时教师要耐心辅导体弱生,这样,就必然能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多种形式培养学习兴趣中学生活泼好动,对感兴趣的事物常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所以在教学中应尽量把教学组织得生动有趣,使课堂气氛活跃,充满生机。如在学习 铅球 投掷技术时,因为动作比较枯燥、单调,往往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体弱生更是消极。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在教学中采用了让铅球击中目标的方法,使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具体做法是,在推铅球的场地插一小旗,并划一标志线,体弱生可用较轻的铅球投中目标。如身体好的学生用5公斤铅球投掷,体弱生可用4公斤铅球进行对垒,看谁能击中目标,从而使学生在学习铅球的投掷技术过程中始终保持较高的兴趣。 当然,在教学中,除了有意识地运用一些手段和方法来培养体弱生的兴趣外,还要加强对他们进行学习目的教育,而不是一味地迎合他们的兴趣进行教学。

体育是初中课程内容之一,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我整理了初中体育教学论文,供你参考。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范文一 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逆境教育的必要性 枫香九校 滕建江 传统教学模式多是“填鸭式”的应试教育,整个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缺乏提出自我目标和追求新目标的动力机制,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强度大,密度高的练习下,缺乏自主学习时空没有质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学习新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与时俱进,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平时要多钻研教材,阅读课外书籍,广收众所之长,弥补自身的不足,还要充分运用电脑资源制作各种课件,熟练的进行多媒体操作。利用各种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体育知识,参与体育运动,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 体育运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一门身体语言的艺术,更是多元化教育的直接传播者。运动员为了完成一个技术动作,需要成百上千次的反复练习,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多方面的挫折,如果选择放弃就意味着失败,只有坚持才能在逆境中寻找前进的方向,尝到成功的喜悦。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同样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一些困难,如果方法得当,中学生在参加锻炼的同时就会意志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质。 中学体育课堂是对中学生实施逆境教育的最佳场所,中学体育课堂内容丰富,上课形式多样,受到广大中学生喜爱,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对中学生实施逆境教育会起到较好的效果。中学体育教师是逆境教育的实施者,同样也是逆境环境的创设者,中学体育教师要善于运用体育课堂的特点对中学生实施逆境教育。比如:体育教师帮助受挫折的学生找出原因,如技术动作不正确,练习方法存在问题,缺乏刻苦精神或存在学习的心理障碍等,对这些加以分析,重新制定锻炼计划,挖掘他们的潜力,鼓励他们勇于向上,敢于拼搏,战胜挫折,这样就能逐步培养中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 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逆境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竞争是体育竞赛最为突出的特点,而好胜心理正是中学生鲜明的特点。体育游戏、竞赛、运动竞赛、各种测试与评分等都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创造了大量的锻炼机会和良好的条件,动员学生积极地投入到竞争与自我能力展现的活动中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其竞争能力。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逆境教育有利于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时总是给学生出“难题”,设“障碍”,树立“对手”,制造出适可而止的机警环境,及时通过学生的表现、表演、评比、测试等形式,诱导他们向难题、障碍、对手挑战。让学生受到心理冲击之累,实实在在地感受挫折体验。比如:在投篮过程中,增加投篮的距离,缩短投篮的准备时间,使学生在不适应的过程中受到挫折,这一过程时间长短不一,学生会出现信心不足,动作变形,甚至厌倦锻炼等因素,这时教师应发挥出主导作用。 当学生练习方法不当时,教师应教给技巧,监督其继续前进;如果学生产生厌倦,教师要鼓励他们要锲而不舍,直至最终取得成功。在磨练中,使学生学会面对现实,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困难和挫折,理解和运用体育的辨证法则去迎接新的挑战。可以说,体育教学内容,不乏逆境教育的素材,体育教育内容的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又使这些素材十分生动和直观。 根据学生对他们所能承受的“度”,只要运用时机得当,就可能取得比其他任何教育方法难以取代的作用和良好效果。 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逆境教育有利于学生个性心理素质的提高。根据体育项目本身的特点和学生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选项练习,能培养中学生广泛的社会意识、塑造性格、改变气质、提高能力。同时也能改变他们个性的形成,在参与和逃避,个人和集体,循规和投机的种种矛盾中,培养他们坦荡开放,光明磊落的道德品质。在激烈对抗、面对对手与困难,在成才与荣誉面前,在挫折与失败时,教会他们学会冷静,容忍和理智以及适应环境的协调能力。由于体育课程有灵活的结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开放教学空间,教学时间,教师就加强对学生情感的注入与训练,使学生在学习环境发生改变和出现逆境时,能控制自己非智力方面的因素,培养坚韧的毅力等个性心理素质。 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逆境教育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性格是人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惯常行为方式的心里特征。不同的运动项目,对参加的性格特点有不同的要求,因而参加者通过进行不同的项目的活动,来发展自身良好的性格,改造性格上的弱点。比如参加足球运动,它是集体项目,要求参加者具有机智灵活、敢打敢拼、沉着冷静、协同配合等良好的作风和心理品质,常参加这种运动可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尤其对那些内向、孤僻、软弱、优柔寡断的学生可克服其性格弱点,逐步形成开朗、勇敢、顽强的性格,学体育教学中实施逆境教育有利于学生情感的培养。体育活动中,人们抱有各种各样的体验,也就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例如:在运动竞赛时,由于激烈的对抗会产生紧张感,由于胜利会产生满足、愉快的情感。 对中学生来说,运动项目的多样性和吸引力会诱发他们的情趣和爱好;远动环境的复杂多变,又激发他们的应变能力,这都能使他们在心理上获得满意、愉快、欢乐、兴奋等情感体验。当然,其中也有挫折和失败,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拚搏,才会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全部乐趣。因此,学校体育教学有助于中学生情感的社会化、深刻化,切实培养他们勇敢、顽强、乐观的情感。总之,从学校体育对中学生个性培养的特殊性,以及对中学生个性培养的作用来看,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个性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中学生健康的成长。 评价体系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方向和学生的学习努力程度。对教师而言,要力求上出符合课改要求的体育课,围绕学生的终身体育设计教学内容。对学生而言,要更加重视过程评价和多项内容的评价。如在教学中对学生建立了一套个人的体育档案,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体能进行摸底,通过学期结束时的评价结果和入学时的初始成绩进行对比,使每个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新课程理念下,体育考试应更趋向于考核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和运动技能的掌握、是否有一个健康的体魄等方面。体育考试应采取过程分加测试分,这样才能体现体育课改的精神。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锻炼习惯和技能掌握由各个学校负责考核;学生考试是再从规定的项目中选择自己擅长的项目进行考试,这样学生自主选择考试项目也可增强他们平时参加锻炼的兴趣,使体育教学呈现丰富多彩的局面。综上所述,中学体育教学要与学生终身体育有机结合,确保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掌握体育技能,在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推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范文二 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一、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一)课前做好课程设计,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初中体育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课程设计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到体育教学中,充分体现出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在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的首要工作就是在课前做好课程设计,以此来为构建高效课堂打下良好基础,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在对课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和兴趣、爱好的培养引起足够重视,并将其融入到课程设计中。比如,当前在50m的训练过程中,教师通常都是直接对学生进行男女分组进行训练,这种训练方式枯燥乏味,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敷衍行为,起不到良好的训练效果。而如果在其训练过程中引入一些教学设计就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热情和动力:第一,采用小组接力比赛的方式进行训练,通过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荣誉意识来提升学生训练的热情和动力;第二,在训练中引入游戏,男生可以采用运球跑,女生可以采用跳绳跑等,营造欢快的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训练兴趣。 (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人本理念 人本教学是我国新一轮课改后提出的全新教学理念,其对实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较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初中体育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过程中,教师就应该摆脱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的束缚,充分利用人本教学理念对初中体育进行教学。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进行充分调查和了解,对于一些身体素质较差,不能承受或者是很难承受正常体能训练量的学生,教师应该有针对性的对其训练量进行调整,并设法提高其身体素质,而不能一视同仁,与其他同学进行统一训练。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进行充分了解,有针对性对教学课程进行设计。比如,在男生中,有的学生喜欢足球而有的学生喜欢篮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如果学生教学条件允许,则可以组织两者同时进行,而如果教学条件不允许其同时进行,则应该二者的教学时间和游戏时间进行合理安排,不能厚此薄彼。对于女生而言,有的女生喜静,有的女生喜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对其活动进行合理安排,喜动可以安排其打排球或者是做活跃性比较强的游戏等,喜静就可以安排其进行羽毛球、踢毽子等活动性相对较弱的活动。通过以上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出人本教学理念,使每一个同学都能够参与到体育学习中,并使其兴趣和爱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以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三)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初中体育教学内容单调,是导致高效课堂无法得到有效构建,学生学习效率无法得到有效提升的主要原因。当前,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主要都是围绕考试内容进行开展的,集中在实心球、50m、立定跳远、男1000m、女800m等项目上,内容单调、枯燥。因此,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该问题,就需要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如开展篮球、足球、排球、网球等球类教学内容和健美操、瑜伽等体操类教学内容等,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得到充分发展。另外,对于初中体育教学而言,教师是最重要的引导者,其教学能力的高低,对高效课堂构建的实现和教学效率的提升,都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还应该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提升,通过加强教师自身学习和集体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和能力水平,从根本上促进初中体育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结束语 在当前的初中体育教学中,通过构建高效课堂来实现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的双重提升,是其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校一定要充分意识到自身在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合理应用人本教学理念和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等方法,不断提升初中体育教学效率,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范文三 信息技术下初中体育教学提升策略 摘要:简要分析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探讨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对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体育教学;素质教育 1引言 初中体育课程作为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学科,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我国教学改革的进程在不断加快,但对于体育教学的改革,尤其是初中体育教学的改革,仍然停留在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无论是在教学内容方面,还是教学方法方面,都未能与当今学生的体育学习需要及教育发展的趋势相适应,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初中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此,如何运用有效教学方法提升初中体育教学质量,已经成为一个摆在相关体育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2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有益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较高的学习兴趣往往能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大多数体育教师的教学仅限于对知识的讲授以及动作技能的示范,而忽略学习兴趣以及主观能动性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促进作用。将多媒体技术有效引入初中体育教学中,通过向学生呈现丰富的图片、影像以及课件的方式来对体育知识进行有效分析与讲解,有效地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学生开始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教学过程中,并乐在其中,这对于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无疑是十分有益的。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分析能力对一些难度较大且不好讲解的体育动作技能,将信息技术引入初中体育教学课堂中,学生能够在教师的讲解与示范的辅助基础上,通过视频教程的播放更为清楚、直观地看到体育动作技能的全过程,在有效提升其理解能力与分析能力的同时,还起到了规范学生的技术动作,提升体育能力的效果。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运动技能初中生认识事物的能力以及接受能力存在不足,对一些难度较大、较为复杂的动作技术学习起来也显得较为吃力。信息技术能够将一连串复杂的动作进行分解,并可以以反复播放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形成直观、形象的视觉表现与感性知识,促进学生对各项运动技能的认识与理解,从而增强学生的运动技能。 3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整合的效果不佳判断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应用效率的高低是由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整合效果来决定的,并非信息技术的单方面运用成效。而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整合即是以信息技术为重要教学手段与工具,以体育知识的学习过程为载体,将学生体育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培养进行结合,并达到一定教学成效[1]。但当前情况来看,我国初中体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多媒体的应用并未与体育教学内容及教学目的进行有效融合,应用较为孤立,大大影响了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学功效的发挥。教学设施不健全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离不开先进设备的支持。然而不健全的教学设施成为当前影响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效果的重要因素。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学校未能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认为体育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副科,或者认为体育教学只需要有操场就够了,不需要应用到信息技术。另外,部分偏远山区学校由于受到当地经济条件的限制,无法购置必备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甚至没有设置体育课程,大大影响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初中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的组织者与参与者,其综合素质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初中教学质量的高低。然而我国初中体育教师广泛存在业务素质较低的问题。其一,相当一部分体育教师的职位是由非专业人士或兼职人士担任的,虽然该部分人士工作扎实,但在知识结构及动作技能的专业性上还是有所欠缺,未能满足当代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学习需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2]。其二,部分年纪较大的体育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够重视,甚至是排斥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以传统的教学方式(灌输式)为主,严重影响了学生体育学习水平的提升。 4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对策 加强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学习是一个教与学相互作用的过程,为此,要想让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应用,就应当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让其主动参与到实际教学活动中来[3]。在教师方面,学校可以加大对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力度,以增强教师对信息技术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升其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与水平。在学生方面,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课前的预习与课后的巩固,以不断提升其自学能力。建立健全信息技术的应用首先,对没有开设体育课程或没有多媒体设备的偏远山区学校,进行教学体制的改革,将体育课程纳入其教学体系中,并通过政府的各项补助措施的颁布,将多媒体设备及技术引入体育教学课堂中,实现多媒体的资源共享,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让学生在先进设备及技术的辅助下,加深对体育知识及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其次,对于发达地区在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上也不可忽视,应积极建立健全信息技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学目标来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应的体育教学视频及课件,以从听觉、视觉方面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4]。加强初中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初中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主体,是体育教学的灵魂人物。因此,加强初中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与关键。首先,学校加大对体育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人力、物力上的投入,并对教师进行多媒体培训,以让教师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技能,为多媒体教学的有效展开提供必要保障。其次,体育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体育教学技能及知识的学习,不断总结自己及他人的教学经验,以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技能[5]。另外,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利用信息技术创造更为灵活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对体育知识及技能的理解与掌握。 5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促进作用,教师要有效提升初中体育教学质量,就务必要以学生的身体状况和教学内容为重要依据,有针对性地展开体育教学活动。与此同时,对体育教学方法进行改良与创新,将信息技术有效引入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以增强体育课堂的丰富性与生动性,进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断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猜你喜欢 1.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范文 2. 初中体育教育论文范文 3. 初中体育教育教学论文 4.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 5.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参考 6. 有关初中体育教育教学论文 7. 浅谈中学体育教育论文

大专体育教育毕业论文

高中生的学习压力较重,老师和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 文化 课的学习上,对于学生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和学习目的缺乏应有的重视。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体育与健康 教育 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体育与健康教育论文篇一 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运动能力和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能开展一定的体育锻炼和活动。教学中继续采用教师教学生学的形式,既单调又枯燥,容易产生厌恶心理。学生学习新的技术动作和锻炼 方法 的兴趣不浓,给体育教学和组织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我通过反复思考,决定尝试一种新的 教学方法 ——将比赛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以此改变学生对体育课教学的态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在一学期的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制定学期教学目标 本学期里我担任高中二年级的体育教学,首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学校体育的场地器材设施因地制宜的制定教学目标。选择了教学大纲中的 篮球 (半场三人制)、 足球 (小场地五人制)、 排球 (六人制)、 武术 、田径等五个项目作为本学期的主要教学内容和比赛内容。并做好了五个项目的教学计划,把要学习的基本技术和基本知识拟出来,根据课程时间做好上课的规划和安排,并制定了教学小目标。争取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 二、组织报名 每学期的第一节课教师向学生介绍本学期的教学主要任务和要求,并积极宣传。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参加比赛,每个同学至少要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运动项目,由体育委员牵头其他班委干部协助做好报名工作,并根据本班的人数,合理的将男、女生分成几个小组(教师指导分组)。报名完成后由体育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好比赛的赛制。打印出比赛秩序册发到班上由体育委员保存一份教师保存一份备用。 三、教学过程——比赛与教学、练习的结合 体育课以比赛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用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将学生的技术练习过程转化到比赛中来,用比赛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从而提高比赛水平和比赛质量,达到完成教学目的和任务。 教师应做好每一堂课的安排和布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一个或两个以上的比赛项目,课的内容一般分:新授课、复习课、比赛三个内容或新授课、比赛两个内容。同时把学生分成三个或两个组。即新授课学习小组、复习练习小组(有时候可不安排此内容,根据课的内容决定)、比赛小组。新授课的内容根据计划、目标为比赛服务,复习课内容为技术水平和比赛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比赛质量的提高则最终完成新授课的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使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一节课中,首先满足要参加比赛的同学,有比赛的参加到比赛中去,然后是满足新授课学习小组(不参加比赛又报有新授课内容项目的同学),剩下的为复习练习小组。教师做好全课的安排和布置。 例如,在一节课中,教学内容为:新授课——排球基本技术(传球、垫球),复习课——田径(蹲踞式起跑),比赛——男子足球。教师首先宣布本节课的内容,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并做好合理的分组——比赛小组(A组对B组,参加人数及负责人员共20人)、复习小组(12人)、新授课学习小组(30人)。 1、比赛小组:根据制定好的秩序册安排参加男子足球比赛。比赛办法及规则——5人制小场地比赛,球门高度为2米、宽为5米的小球门。分上下半时,每半时时间为20分钟中间休息3分钟。通常由学生担任裁判执法。规则上,除不发角球,不罚点球,不掷界外球外, 其它 的安最新足球规则执行。技术上,不得使用危险和高难度的技术动作踢球,提倡在比赛中多运用所学的基本技术、基本战术,以保证比赛安全。双方的队长、体育委员、班长、裁判员同学负责组织和维护纪律,有急事请及时向老师 报告 。同时,体育委员做好比赛的记录。 2、复习练习小组:根据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自觉地在跑道上练习,按照老师要求把复习小组的同学分成练习的三个小组分别在1、2、3跑道上进行练习,并且每小组选一个技术动作较好地同学做小组长带领本小组练习并作技术指导,做到以优培差。看谁练得最好,哪组的练习最好。要求在重难点上多下功夫,有所提高和进步。为以后的比赛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还安排其中的2名同学负责练习过程中的纪律和组织,并收集练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待老师解决和处理。 3、新授课学习小组:学生则在老师的带领下,在田径场地的附近学习排球基本技术——传球、垫球。教师要做到语言简洁,动作准确,讲解示范清楚,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两人或三人一组的传球练习、垫球练习和传、垫相结合的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努力完成任务。 由于全班学生活动的范围大,在新授课学生进行练习的时候,教师要抽出时间到其他的两个场地察看,作技术指导并询问负责的同学是否有疑难问题或需要处理的事情。做好全课堂的监控工作。 课后教师小结。多用表扬法 总结 学生在练习、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方面的优点,让学生有成就感和成功感,以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在一节课中,要根据项目、学生运动水平不同采用多种方式安排,可以采用先比赛再学习、先学习再比赛、现学习现比赛等多种方法,灵活运用。运用比赛相结合就将课中学生灵活的分成练习不同的小组,有自觉练习的,有在比赛中练习的,有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的。使得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自觉融合到体育课中来。学生在教师的统一指挥下做到——比赛为练习,练习提高比赛,使学生掌握基本技术、基本知识和得到锻炼,最终达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目的。 在一学期的实践过程中,比赛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比赛提高了学生的运动水平,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增强了学生的体育、保健意识,培养了学生的体育兴趣和 爱好 ,发展了学生个性,培养了学生竞争意识、创新、合作和应变能力,以及自立自强、坚毅勇敢顽强拼搏和开拓进取的精神。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比赛的作用和功能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体育与健康教育论文篇二 体育作为中学的一门重要课程,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意义重大。以下是本文对中学体育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高度重视准备活动,坚持健康第一原则 无论是体育课、运动会,还是课外体育活动,都有可能会出现受伤的情况,这既会损害学生的身体,也会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影响,还可能使其他学生对 体育运动 产生惧怕的心理。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始终把“健康第一”这一原则放在首要位置,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和练习要求,既要保证运动量的适度,又要使学生得到锻炼。另外,为了防止学生受伤,教师应高度重视课前准备活动,让学生做好活动前的热身,以适应慢慢增加的运动强度。 二、科学选择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 在学习运动技能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传统的学法与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结合起来,以期取得好的效果。以足球教学中正脚背射门这一技术为例,教师先不要讲解和示范该动作,只是给学生设定一个目标:看谁射球有力且准确,再展开分组练习。学生自己练习时,为了实现该目标,他们会反复练习,寻找最佳的方法。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之间一起探讨和交流,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的办法。像如何站位支撑脚,找准击球点等,最后教师再进行精讲和示范,让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该技术动作,再加上自身感悟,学生不再感到乏味无趣,相反变得愿意学习,养成科学健康的学习习惯,有效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鼓励学生相互交往,科学培养个性心理 活动和交往是学生个性健康得以发展的必经途径。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进行接触和交往,彼此间展开竞争与互相帮助,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良好群体意识的养成,消除忧郁、骄纵、孤僻等负面心理倾向,养成宽容、大度、互助的正向心理。体育教师评价学生的表现时态度要积极,因为它直接关系着能否形成健康而有凝聚力的集体。假如教师对某一学生长期从态度上进行排斥,忽视其能力,对他的动作表现视而不见,甚至经常性加以处罚,时间一久,他也会被学生集体所排斥。因此,在公共活动场所,教师要对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多进行鼓励和表扬,肯定和认可他们的表现。 总之,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我们广大体育教师要转变理念、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途径,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体育与健康教育论文篇三 在体育课教学中,常有一些体弱的学生,他们因为身体素质差、运动水平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上课时积极性不高。如何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变消极为积极,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通过探索,我采用了下面的几种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培养学习兴趣中学生朝气蓬勃,好胜心强,凡事都想争个第一,处处都想在同伴面前表现自己。因此,我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来培养其学习兴趣。如,在练习50米或100米 短跑 时,我将不同水平的学生按好、中、差分成若干小组,让同学们以终点线为起跑线,反方向一起跑。当速度较快的第一名同学到达起跑线时,教师(或体育委员)举旗为号,其余同学立即停止跑动,记准自己到达的位置,并划一条线为自己的起跑线。然后,第一名同学就以起跑线为起点,其余同学按各自测得的起跑线开始跑,看谁能超过自己原先的成绩。这样,体弱的学生基本上能跟体质好的学生同时到达终点,而且有可能领先,从而激发了体弱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了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利用学生求知心理培养学习兴趣体弱生大都文化课成绩较好,求知欲较高,他们渴望通过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来充实和提高自己,这对教学十分有利。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满足他们的求知要求,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例如,在学习篮球急停技术时,教师可先提问:什么样的姿势才能使身体停得注停得稳?让学生充分思考,并有意识地让体弱生去回答,然后教师再讲解示范。在练习时教师要耐心辅导体弱生,这样,就必然能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多种形式培养学习兴趣中学生活泼好动,对感兴趣的事物常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所以在教学中应尽量把教学组织得生动有趣,使课堂气氛活跃,充满生机。如在学习 铅球 投掷技术时,因为动作比较枯燥、单调,往往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体弱生更是消极。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在教学中采用了让铅球击中目标的方法,使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具体做法是,在推铅球的场地插一小旗,并划一标志线,体弱生可用较轻的铅球投中目标。如身体好的学生用5公斤铅球投掷,体弱生可用4公斤铅球进行对垒,看谁能击中目标,从而使学生在学习铅球的投掷技术过程中始终保持较高的兴趣。 当然,在教学中,除了有意识地运用一些手段和方法来培养体弱生的兴趣外,还要加强对他们进行学习目的教育,而不是一味地迎合他们的兴趣进行教学。

内容摘要:舞蹈编导学科建设在我国艺术类院校已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摸索中渐趋成熟。但该学科在体育院校的开展尚在起步阶段。文章在借鉴艺术院校舞蹈编导学科课程的教学方法、评价手段的基础上,根据上海体院等体育院校舞蹈编导专业培养方向的需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验法对舞蹈编导学科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手段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推动体育院校舞蹈编导专业学科的健康发展。关 键 词:舞蹈编导学科课程 体育院校 教学改革进入知识经济的21世纪,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当代科学与艺术的融合,艺术教育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注重和强调艺术感受与想象、艺术创造与思维,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综合型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教育的深层次发展,艺术教育已层层渗透到全国各类高校教育体系之中。近几年以来在体育院校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如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等。而其开设的艺术类舞蹈编导学科课程尚属于起步阶段。因此,体育院校特色的舞蹈编导专业课程建设与开发迫在眉睫。目前舞蹈编导学科建设在艺术类院校已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摸索中渐趋成熟。但其针对的教学对象以及教学目标与体育院校的现状有很大的不同。首先,体育院校体育舞蹈专项的学生与一般艺术类院校舞蹈专项的学生在艺术知识功底、艺术素材、舞蹈素材的掌握上有很大的差异;其次,体育院校与艺术类院校对舞蹈编导的培养方向各异。必须将舞蹈编导的知识运用于体育舞蹈及社会流行舞蹈的领域,将舞蹈编导课程作为各舞种编创的基础,并与体育类、社会流行类舞蹈相结合。而现有的舞蹈编导教学方法与评价手段较为单一,已不能完全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必须在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大力开发适应于体育院校培养目标的舞蹈编导课群。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体育院校舞蹈编导学科课程的教学。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通过对中国期刊网、上海图书馆、上海体育学院图书馆、国际互联网GOOGLE搜索引擎等的检索,并查阅了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主导的,以舞蹈创作教学为中心的《中国舞蹈编导学研究》《舞蹈编导教学》以及国外的如:默罕默德·黎达的《舞蹈编导与舞蹈编导学》等数十篇与舞蹈编导教学相关的文献资料。搜集相关文献,并对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为本课题寻找理论依据。访谈法。对体育院校舞蹈专业的师生进行访谈,了解其舞蹈编导学科课程的教学现状以及学生在学习中的相关动态想法。实验法。对上海体育学院舞蹈编导专业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舞蹈编导核心课程的改革实验试点教学。二、研究结果与分析1.体育院校舞蹈专业学生编导基础能力分析(1)体育院校舞蹈专业高考生源以体育舞蹈(国际标准舞)专业学生为主,其次才是中国舞或当代舞、健美操专业学生。而通过对其即兴编舞考试的现场观察以及对其考分的查询发现,专业高考的即兴编舞考试中,是以中国舞或当代舞的学生的即兴编舞能力为最强, 而体育舞蹈学生受其专业特性的影响节奏感较强,但动作编创能力及思维能力过于局限,编舞自信心明显较差。健美操的学生则对编舞完全无概念。(2)体育院校舞蹈专业在校学生绝大多数在进校前从未接触过舞蹈编创活动。而通过与进校前参与过舞蹈作品编创的学生交谈得知,其所参与编创的舞蹈也只是一些简单的伴舞等小舞蹈,没有专业性可言。(3)体育院校舞蹈专业学生大部分对艺术作品的了解还太缺乏,更不要谈艺术底蕴、艺术积累了。而一个好的艺术编导首要的是要懂得审美,对美有了概念才能尝试编创出美的作品来。我国著名的舞蹈艺术家、思想家、教育家贾作光老先生在《舞蹈编导的专业职能》一文中写到:“舞蹈编导的专业职能是指编导创作成功的必要条件。这主要有三个方面: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摹仿能力……舞蹈编导应用‘舞蹈的眼睛’,要求对生活的分析感受始终透着动作感……”而舞蹈专业学生对生活中的艺术,对舞台上的艺术还缺乏基本概念。生活、艺术的积累还很有差距。2.舞蹈编导学科课程的教学方法结构改革分析(1)舞蹈编导学科课程传统教学方法结构研究传统的艺术院校舞蹈编导学科课程的教学方法结构为纯理论的舞蹈编导基础课程;或者纯实践性的舞蹈创编法课程。而结合体育院校的生源现状、现场教学观察以及课后对以上两种相对独立结构的课程教学方法调研的数据分析,简单分割的纯理论或纯编导实践的教学方法结构均不能适用于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要求以及实践需求的舞蹈编导学科课程的教学。因此,必须将该课程的教学方法结构进行合理改革。 (2)舞蹈编导学科课程教学方法结构改革研究根据以上对传统的舞蹈编导学科课程教学方法结构的研究,以及与北京舞蹈学院、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分院、上海体育学院等艺术院校及体育院校资深教师的深入探讨,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结构应适当调整,改变传统的纯理论或纯实践的课程教学方法结构,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授课地点转换到舞蹈技术课教室,一是将编导理论的内容通过对相应编创场景或作品的观看、讲解使学生能直观地分析、理解;二是将编导理论的各技法内容先进行理论讲解以及教师或个别同学的示范编创,继而要求同学们以课堂或课后作业的实践编创形式来完成。综上所述,该课程采用新的教学结构方法以后,学生对编导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在编舞中的实践运用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3.舞蹈编导学科课程教学评价改革研究(1)舞蹈编导学科课程核心环节——课后编创实践研究舞蹈编导的核心即一个字——编。每一个舞蹈作品都要经过大量的思维劳动以及动作编创的体力劳动反复交替进行而编创完成。无疑作品编创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但完成之后的幸福感、成就感也是无与伦比的。而舞蹈编导学科课程的每一教学单元的完成也必须经历这一从艰辛走向幸福的历程。课后单元编创作业的完成即是这一亘古不变的编创规律在教学中的最核心、最缩略的体现。结合对该课程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编创过程的基本规律可知:几乎完全没有舞蹈作品编创基础的体育院校舞蹈专业的同学们在完成该课程的核心环节“编创实践”——即课后编创作业的过程中必然出现畏难、不自信等心理,以致出现不完成作业等不良现象,影响课程教学进度的实施、教学目标的实现。(2)舞蹈编导学科课程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评价改革研究教学评价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它用来探明、调节、改善和提高教学活动本身的功能。不正确的教学评价也会给教学工作带来不良后果。教学评价可分为: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在我国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中,总分100分的学科,平时成绩(也就是过程性评价)为10分或20分,考试成绩(也就是总结性评价)为80分或90分。这是以总结性评价为主,过程性评价为辅的教学评价方式。而采用总结性评价为主过程性评价为辅的传统的课程评价方式下的作业完成是以同学们的主观学习态度为主导因素的,状况极不理想。由于编导学科课程每一教学单元联系紧密、环环相扣,其中一个单元的编创实践练习不完成,就将导致后续的单元都无法完成,最终影响到整个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任务的完成。针对上述研究,应将原有的教学评价方式作出调整,加重课程核心环节——课后编创实践的评价比例,对每一单元的课后编创实践都进行回课与评分,直接计入平时成绩。增加过程性评价(平时成绩)的比例为总成绩的40%或更高;而降低总结性评价(考试成绩)的比例为总成绩的60%或更低。在教学实验中实施了新的教学评价手段以后,同学们普遍都能完成编创实践作业,可见舞蹈作品编创的过程虽然艰辛,部分同学的畏难情绪依然存在,但同学们的能力通过教学评价方式的合理运用被有效激发。在与学生们的交谈中得知,在一段时间的单元编创能力训练之后,同学们看到了自己编创学习的成果,对自己的编创能力有了新的认识。对于编创实践的主观学习态度从被动完成逐渐转化为主动完成,并且大部分同学对舞蹈作品编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三、总结与建议1.体育院校舞蹈专业学生普遍舞蹈编导基础能力较差。为利于该专业的发展,每年招生中可适量配置专业较好的中国舞学生比例,降低或取消健美操学生的比例,以带动整体舞编学生编创专业能力的提高。2.舞蹈编导学科课程是以编创实践为主导的课程,每一单元的理论学习必须通过实践编创来理解、消化。将坚实的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于编创实践,使学生能较快地将编创理论转化为自主编创实践能力,建议将纯理论的舞蹈编导基础课程或纯实践的舞蹈编创技法课程的授课方式转换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3.舞蹈编导的核心即一个字——编。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必然出现畏难、不自信等心理,作为教学者必须理解并从各方面着手让每一位学生动起来,让不敢编的学生编得更好,挖掘每一位学生的编创潜能,帮助学生突破课程进行中的这一瓶颈。4.根据该课程的教学特点,结合舞蹈编导的学习规律,必须坚决实施增强过程性评价,将编创实践实时考评并计入平时成绩的教学评价方式。并且要进一步研究拓展适用于该专业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5.体育院校舞蹈专业针对的教学对象以及教学培养方向与艺术类院校有很大的不同,根据体育院校特点开发适应于其发展目标的舞蹈编导专业课群势在必行。参考文献:[1]卡琳娜·伐纳. 舞蹈编创法[M].法国:巴黎维戈特出版社,1993,8.[2]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3]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4]王海,肖灵.舞蹈训练与编创[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5]金秋.舞蹈编导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

学术堂为体育生整理了二十个好写的体育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1、论体育产业核心竞争力2、论体育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3、论体育教学方法的分类与选择4、论体育教学艺术5、论体育游戏的游戏性6、论体育伤害侵权中的自甘冒险7、论体育科学学术社团的改革与发展8、论体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9、论体育价值观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10、论体育报道中的民族主义情结11、论体育文化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12、延边地区朝鲜族体育价值观的调查报告13、论体育营销与品牌国际化14、论体育教育的审美心理建构15、聚焦生命-论体育与青少年挫折教育16、论体育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17、论体育舞蹈的审美教育功能18、论体育课程环境19、论体育新闻对我国国家形象的建构20、论体育舞蹈竞技与艺术双重取向的特征

体育教育专业论文4000字

体育是初中课程内容之一,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我整理了初中体育教学论文,供你参考。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范文一 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逆境教育的必要性 枫香九校 滕建江 传统教学模式多是“填鸭式”的应试教育,整个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缺乏提出自我目标和追求新目标的动力机制,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强度大,密度高的练习下,缺乏自主学习时空没有质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学习新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与时俱进,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平时要多钻研教材,阅读课外书籍,广收众所之长,弥补自身的不足,还要充分运用电脑资源制作各种课件,熟练的进行多媒体操作。利用各种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体育知识,参与体育运动,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 体育运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一门身体语言的艺术,更是多元化教育的直接传播者。运动员为了完成一个技术动作,需要成百上千次的反复练习,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多方面的挫折,如果选择放弃就意味着失败,只有坚持才能在逆境中寻找前进的方向,尝到成功的喜悦。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同样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一些困难,如果方法得当,中学生在参加锻炼的同时就会意志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质。 中学体育课堂是对中学生实施逆境教育的最佳场所,中学体育课堂内容丰富,上课形式多样,受到广大中学生喜爱,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对中学生实施逆境教育会起到较好的效果。中学体育教师是逆境教育的实施者,同样也是逆境环境的创设者,中学体育教师要善于运用体育课堂的特点对中学生实施逆境教育。比如:体育教师帮助受挫折的学生找出原因,如技术动作不正确,练习方法存在问题,缺乏刻苦精神或存在学习的心理障碍等,对这些加以分析,重新制定锻炼计划,挖掘他们的潜力,鼓励他们勇于向上,敢于拼搏,战胜挫折,这样就能逐步培养中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 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逆境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竞争是体育竞赛最为突出的特点,而好胜心理正是中学生鲜明的特点。体育游戏、竞赛、运动竞赛、各种测试与评分等都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创造了大量的锻炼机会和良好的条件,动员学生积极地投入到竞争与自我能力展现的活动中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其竞争能力。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逆境教育有利于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时总是给学生出“难题”,设“障碍”,树立“对手”,制造出适可而止的机警环境,及时通过学生的表现、表演、评比、测试等形式,诱导他们向难题、障碍、对手挑战。让学生受到心理冲击之累,实实在在地感受挫折体验。比如:在投篮过程中,增加投篮的距离,缩短投篮的准备时间,使学生在不适应的过程中受到挫折,这一过程时间长短不一,学生会出现信心不足,动作变形,甚至厌倦锻炼等因素,这时教师应发挥出主导作用。 当学生练习方法不当时,教师应教给技巧,监督其继续前进;如果学生产生厌倦,教师要鼓励他们要锲而不舍,直至最终取得成功。在磨练中,使学生学会面对现实,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困难和挫折,理解和运用体育的辨证法则去迎接新的挑战。可以说,体育教学内容,不乏逆境教育的素材,体育教育内容的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又使这些素材十分生动和直观。 根据学生对他们所能承受的“度”,只要运用时机得当,就可能取得比其他任何教育方法难以取代的作用和良好效果。 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逆境教育有利于学生个性心理素质的提高。根据体育项目本身的特点和学生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选项练习,能培养中学生广泛的社会意识、塑造性格、改变气质、提高能力。同时也能改变他们个性的形成,在参与和逃避,个人和集体,循规和投机的种种矛盾中,培养他们坦荡开放,光明磊落的道德品质。在激烈对抗、面对对手与困难,在成才与荣誉面前,在挫折与失败时,教会他们学会冷静,容忍和理智以及适应环境的协调能力。由于体育课程有灵活的结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开放教学空间,教学时间,教师就加强对学生情感的注入与训练,使学生在学习环境发生改变和出现逆境时,能控制自己非智力方面的因素,培养坚韧的毅力等个性心理素质。 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逆境教育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性格是人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惯常行为方式的心里特征。不同的运动项目,对参加的性格特点有不同的要求,因而参加者通过进行不同的项目的活动,来发展自身良好的性格,改造性格上的弱点。比如参加足球运动,它是集体项目,要求参加者具有机智灵活、敢打敢拼、沉着冷静、协同配合等良好的作风和心理品质,常参加这种运动可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尤其对那些内向、孤僻、软弱、优柔寡断的学生可克服其性格弱点,逐步形成开朗、勇敢、顽强的性格,学体育教学中实施逆境教育有利于学生情感的培养。体育活动中,人们抱有各种各样的体验,也就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例如:在运动竞赛时,由于激烈的对抗会产生紧张感,由于胜利会产生满足、愉快的情感。 对中学生来说,运动项目的多样性和吸引力会诱发他们的情趣和爱好;远动环境的复杂多变,又激发他们的应变能力,这都能使他们在心理上获得满意、愉快、欢乐、兴奋等情感体验。当然,其中也有挫折和失败,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拚搏,才会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全部乐趣。因此,学校体育教学有助于中学生情感的社会化、深刻化,切实培养他们勇敢、顽强、乐观的情感。总之,从学校体育对中学生个性培养的特殊性,以及对中学生个性培养的作用来看,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个性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中学生健康的成长。 评价体系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方向和学生的学习努力程度。对教师而言,要力求上出符合课改要求的体育课,围绕学生的终身体育设计教学内容。对学生而言,要更加重视过程评价和多项内容的评价。如在教学中对学生建立了一套个人的体育档案,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体能进行摸底,通过学期结束时的评价结果和入学时的初始成绩进行对比,使每个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新课程理念下,体育考试应更趋向于考核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和运动技能的掌握、是否有一个健康的体魄等方面。体育考试应采取过程分加测试分,这样才能体现体育课改的精神。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锻炼习惯和技能掌握由各个学校负责考核;学生考试是再从规定的项目中选择自己擅长的项目进行考试,这样学生自主选择考试项目也可增强他们平时参加锻炼的兴趣,使体育教学呈现丰富多彩的局面。综上所述,中学体育教学要与学生终身体育有机结合,确保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掌握体育技能,在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推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范文二 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一、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一)课前做好课程设计,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初中体育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课程设计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到体育教学中,充分体现出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在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的首要工作就是在课前做好课程设计,以此来为构建高效课堂打下良好基础,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在对课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和兴趣、爱好的培养引起足够重视,并将其融入到课程设计中。比如,当前在50m的训练过程中,教师通常都是直接对学生进行男女分组进行训练,这种训练方式枯燥乏味,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敷衍行为,起不到良好的训练效果。而如果在其训练过程中引入一些教学设计就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热情和动力:第一,采用小组接力比赛的方式进行训练,通过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荣誉意识来提升学生训练的热情和动力;第二,在训练中引入游戏,男生可以采用运球跑,女生可以采用跳绳跑等,营造欢快的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训练兴趣。 (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人本理念 人本教学是我国新一轮课改后提出的全新教学理念,其对实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较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初中体育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过程中,教师就应该摆脱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的束缚,充分利用人本教学理念对初中体育进行教学。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进行充分调查和了解,对于一些身体素质较差,不能承受或者是很难承受正常体能训练量的学生,教师应该有针对性的对其训练量进行调整,并设法提高其身体素质,而不能一视同仁,与其他同学进行统一训练。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进行充分了解,有针对性对教学课程进行设计。比如,在男生中,有的学生喜欢足球而有的学生喜欢篮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如果学生教学条件允许,则可以组织两者同时进行,而如果教学条件不允许其同时进行,则应该二者的教学时间和游戏时间进行合理安排,不能厚此薄彼。对于女生而言,有的女生喜静,有的女生喜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对其活动进行合理安排,喜动可以安排其打排球或者是做活跃性比较强的游戏等,喜静就可以安排其进行羽毛球、踢毽子等活动性相对较弱的活动。通过以上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出人本教学理念,使每一个同学都能够参与到体育学习中,并使其兴趣和爱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以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三)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初中体育教学内容单调,是导致高效课堂无法得到有效构建,学生学习效率无法得到有效提升的主要原因。当前,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主要都是围绕考试内容进行开展的,集中在实心球、50m、立定跳远、男1000m、女800m等项目上,内容单调、枯燥。因此,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该问题,就需要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如开展篮球、足球、排球、网球等球类教学内容和健美操、瑜伽等体操类教学内容等,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得到充分发展。另外,对于初中体育教学而言,教师是最重要的引导者,其教学能力的高低,对高效课堂构建的实现和教学效率的提升,都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还应该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提升,通过加强教师自身学习和集体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和能力水平,从根本上促进初中体育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结束语 在当前的初中体育教学中,通过构建高效课堂来实现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的双重提升,是其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校一定要充分意识到自身在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合理应用人本教学理念和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等方法,不断提升初中体育教学效率,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范文三 信息技术下初中体育教学提升策略 摘要:简要分析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探讨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对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体育教学;素质教育 1引言 初中体育课程作为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学科,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我国教学改革的进程在不断加快,但对于体育教学的改革,尤其是初中体育教学的改革,仍然停留在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无论是在教学内容方面,还是教学方法方面,都未能与当今学生的体育学习需要及教育发展的趋势相适应,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初中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此,如何运用有效教学方法提升初中体育教学质量,已经成为一个摆在相关体育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2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有益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较高的学习兴趣往往能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大多数体育教师的教学仅限于对知识的讲授以及动作技能的示范,而忽略学习兴趣以及主观能动性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促进作用。将多媒体技术有效引入初中体育教学中,通过向学生呈现丰富的图片、影像以及课件的方式来对体育知识进行有效分析与讲解,有效地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学生开始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教学过程中,并乐在其中,这对于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无疑是十分有益的。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分析能力对一些难度较大且不好讲解的体育动作技能,将信息技术引入初中体育教学课堂中,学生能够在教师的讲解与示范的辅助基础上,通过视频教程的播放更为清楚、直观地看到体育动作技能的全过程,在有效提升其理解能力与分析能力的同时,还起到了规范学生的技术动作,提升体育能力的效果。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运动技能初中生认识事物的能力以及接受能力存在不足,对一些难度较大、较为复杂的动作技术学习起来也显得较为吃力。信息技术能够将一连串复杂的动作进行分解,并可以以反复播放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形成直观、形象的视觉表现与感性知识,促进学生对各项运动技能的认识与理解,从而增强学生的运动技能。 3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整合的效果不佳判断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应用效率的高低是由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整合效果来决定的,并非信息技术的单方面运用成效。而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整合即是以信息技术为重要教学手段与工具,以体育知识的学习过程为载体,将学生体育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培养进行结合,并达到一定教学成效[1]。但当前情况来看,我国初中体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多媒体的应用并未与体育教学内容及教学目的进行有效融合,应用较为孤立,大大影响了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学功效的发挥。教学设施不健全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离不开先进设备的支持。然而不健全的教学设施成为当前影响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效果的重要因素。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学校未能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认为体育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副科,或者认为体育教学只需要有操场就够了,不需要应用到信息技术。另外,部分偏远山区学校由于受到当地经济条件的限制,无法购置必备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甚至没有设置体育课程,大大影响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初中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的组织者与参与者,其综合素质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初中教学质量的高低。然而我国初中体育教师广泛存在业务素质较低的问题。其一,相当一部分体育教师的职位是由非专业人士或兼职人士担任的,虽然该部分人士工作扎实,但在知识结构及动作技能的专业性上还是有所欠缺,未能满足当代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学习需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2]。其二,部分年纪较大的体育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够重视,甚至是排斥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以传统的教学方式(灌输式)为主,严重影响了学生体育学习水平的提升。 4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对策 加强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学习是一个教与学相互作用的过程,为此,要想让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应用,就应当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让其主动参与到实际教学活动中来[3]。在教师方面,学校可以加大对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力度,以增强教师对信息技术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升其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与水平。在学生方面,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课前的预习与课后的巩固,以不断提升其自学能力。建立健全信息技术的应用首先,对没有开设体育课程或没有多媒体设备的偏远山区学校,进行教学体制的改革,将体育课程纳入其教学体系中,并通过政府的各项补助措施的颁布,将多媒体设备及技术引入体育教学课堂中,实现多媒体的资源共享,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让学生在先进设备及技术的辅助下,加深对体育知识及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其次,对于发达地区在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上也不可忽视,应积极建立健全信息技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学目标来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应的体育教学视频及课件,以从听觉、视觉方面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4]。加强初中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初中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主体,是体育教学的灵魂人物。因此,加强初中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与关键。首先,学校加大对体育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人力、物力上的投入,并对教师进行多媒体培训,以让教师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技能,为多媒体教学的有效展开提供必要保障。其次,体育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体育教学技能及知识的学习,不断总结自己及他人的教学经验,以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技能[5]。另外,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利用信息技术创造更为灵活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对体育知识及技能的理解与掌握。 5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促进作用,教师要有效提升初中体育教学质量,就务必要以学生的身体状况和教学内容为重要依据,有针对性地展开体育教学活动。与此同时,对体育教学方法进行改良与创新,将信息技术有效引入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以增强体育课堂的丰富性与生动性,进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断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猜你喜欢 1.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范文 2. 初中体育教育论文范文 3. 初中体育教育教学论文 4.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 5.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参考 6. 有关初中体育教育教学论文 7. 浅谈中学体育教育论文

我认为,大学体育主要可以归纳成五大功能:首先,学校体育的身体教育功能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促进身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发展,提高身体素质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使学生掌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使之终身受益。第二、学校体育的德育功能如:对方侵人犯规时,是毫不计较,还是“以牙还牙”集体配合不够默契出现失误而最终比赛失利时,是相互鼓励,还是相互抱怨;对裁判员的误判是大方宽容,还是“斤斤计较”;比赛胜利时,是骄横自大,还是认真总结经验,戒骄戒躁。这都是培养集体主义感和大局为怀、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优良品德的教育过程。第三、学校体育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在体育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欣赏大型体育运动会比赛,观看我国运动员为国拼搏、为国争光,在赛场上升国旗、奏国歌的动人场面,讲述优秀运动员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的感人事迹,能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增强其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对学生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第四、学校体育的心理品质教育功能体育运动使人进入一种超凡脱俗的竟界,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勇敢、果断、坚毅、自信心、自制力、进取心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紧张而激烈的竞赛对人的心理品质即使严峻的考验,也是修炼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时机。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品质很重要。第五、学校体育的智能教育功能通过体育教学和身体锻炼,学生可学习和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技能和技术,并使思维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等构成智力的各种能力得到发展。因此,作为一种教育的体育运动,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技巧,增强人的体质过程中,还包含着培养、开发和提高智能的教育因素。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