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国际经济学论文包括数据研究

发布时间:

国际经济学论文包括数据研究

国际经济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分别是:

1、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贸易基础、贸易条件以及贸易利益的分配等。

2、国际金融理论和国家货币政策:汇率理论与制度、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与政策,以及国际货币体系等。

3、国际要素流动: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以及跨国公司理论等。

扩展资料:

国际经济学理论渊源久远,对国际经济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至亚当·斯密、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说中的国际贸易理论,其比较利益的思想是现代国际经济分析的起点,古典经济学说之后的“边际革命”在一定程度上为国际经济学形成提供了重要方法。

现代意义上的国际经济学出现大约在本世纪四十年代, 即以凯恩斯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学派兴起后不久,几十年来,国际经济学研究吸引了西方许多经济学者的注意力并不断得以发展,新的方法和学说层出不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国际经济学

如何看待上半年我国贸易顺差减少摘要 2005年中国贸易顺差出现爆发式增长以后,促进贸易基本平衡一直是近3年来中国对外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今年2月,中国的贸易顺差开始下降了,到6月,累计贸易顺差比去年同期降低了128亿美元,降幅11.6%,6月当月顺差更是同比下降20.7%。这次顺差减少,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外需下降起了一定作用,近几年来的政策调整更是功不可没,另外,外商投资也对我国的贸易顺差产生了影响。由于近两年来净出口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达3个百分点左右,有种担心认为如果贸易顺差出现负增长,则中国的GDP增长率至少将下降3个百分点,即GDP增长率将立即下降到8%,甚至8%以下。其实,这种担心并不完全正确。本文分析了贸易顺差减少的原因及影响,作者是怎样看待的,特别是对贸易顺差减少会影响我国GDP增张的观点给予详细分析。关键字 贸易顺差 减少 次贷危机 贸易结构 外商投资 GDP 影响引言2008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迅速,但对外贸易的顺差却出现了减少的现象,我不得不令我们但心我国的GDP是副否也会受到影响。6月11日,海关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5月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0120.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6.2%,比去年提前2个月突破万亿美元。其中出口5450.5亿美元,增长22.9%;进口4670.3亿美元,增长30.4%。1-5月累计贸易顺差为780.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8.6%,净减少73.2亿美元。5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2207.8亿美元,同比增长33.2%。其中,当月出口1204.9亿美元,增长28.1%;进口1002.9亿美元,增长40%,月度进口规模连续两个月超过千亿美元。2004年5月至今,我国对外贸易已连续48个月呈现顺差,其中去年的后8个月单月顺差规模均保持在200亿美元以上。但今年以来,外贸顺差迅猛扩张势头显著收敛,并出现明显下降趋势。据以前的估计,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中国的出口每下降1个百分点,GDP将下降0.6个百分点。故出口增长率回落6.6个百分点,将导致GDP下降4.0个百分点。一、贸易顺差减少的背景及原因(一)贸易顺差减少的背景2008年的进口增长反映了GDP中有2.2个百分点的额外内需增长。故综合起来看,2008年的GDP增长率将下降1.8个百分点,2008年的GDP增长率将为9.6%。可见,净出口的增长贡献为负并没有引起GDP增长率下降3个多百分点。这种情况在今年上半年就已经体现出来。上半年贸易顺差同比下降11.6%,意味着对GDP增长的贡献为负。但是上半年的GDP增长率仍然高达10.4%,并没有大幅度下降。〔1〕(二)贸易顺差减少的原因1.美国次贷危机对其有一定的影响美国是我国对外出口的主要国家,美国次贷危机反映出的是对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预期,而中国与美国贸易紧密,出口势必受其需求下降的影响。美国2007年的GDP增长率为2.2%,保守估计,2008年美国GDP增速将减少1-2个百分点。这样,2008年美国消费增速减少0.8-1.6个百分点,进口增速减少3.4-6.8个百分点,世界需求将减少1.4-2.8个百分点。因此,合理估计,美国的次贷危机将在2008年使中国出口降低1.4-2.8个百分点。即使中国进口增速不再上升,这也将进一步减少中国的贸易顺差。次贷危机(subprime lending 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隐约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2008年十月,次贷危机造成美国股市有史以来最剧烈的震荡和下跌。〔2〕改革开放以来,美国一直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2001-2007年我国对美出口额年均增长27.5%,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保持在21%左右,但近两年我国对美出口增速、比重均有所下降。2007年,我国对美出口2327.0亿美元,同比增长14.4%,增速比2006年下降了10.5个百分点,占我国出口总额的19.1%,比重也下降了1.9个百分点。从月度走势看,2007年下半年对美出口同比增长11.5%,明显低于上半年17.9%的增速;2008年一季度,我国对美出口进一步放缓,仅增长5.4%。这说明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乃至其进口需求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欧盟是我国另一大贸易伙伴。2001-2007年我国对欧盟出口额年均增长34.8%,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稳步提升。2007年,我国对欧盟出口2451.9亿美元,同比增长29.2%,占我国出口总额的20.1%,增幅、比重均比2006年有所提高,并一举超越美国成为我国第一大出口市场;2008年一季度,我国对欧盟出口稳定增长,增速达24.2%,高于我国出口21.4%的平均增速。由此可见,次贷危机尚未对欧盟进口我国商品的需求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我国也不会因为美国大的次贷危机发生很大的影响。2.贸易结构的调整和国内产业的发展由于贸易顺差的增长伴随着这几年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因此很容易认为贸易顺差中可能含有大量热钱。但从月度顺差看,2005年以来的顺差增长趋势实际上从2004年就开始了,2005年的汇改不是加速,反而是减缓了2004年以来的顺差快速增长势头。贸易顺差增长与中间投入品的增长基本吻合,顺差中的虚假成分较少,贸易顺差基本上是真实的。顺差的快速增长是中国近几年来产业发展和贸易结构急剧变化的体现。2003年,中国贸易顺差最大的五类产品分别是非针织服装类、针织服装类、玩具及运动用品类、鞋类以及家具灯具类产品,均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五类产品的贸易顺差为821亿美元,为当年全部产品贸易顺差的3.2倍。到2007年,上述五类产品虽然仍然有大量顺差,但是占全部产品顺差总额的比例下降到了73%,而且只有三类产品排在顺差最大的前五名了。上述变化正是近几年来国内资本密集型行业快速发展的结果。在2003年,资本密集型产品高达198亿美元的贸易逆差,中国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不具有比较优势。但2004年以来,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发展远远快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每年吸纳的就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的2倍还多,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投资增长更是远远快于劳动密集型行业。〔3〕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的效果集中显现。近年来,为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抑制贸易顺差过快增长,国家陆续出台了包括强化紧缩性出口政策、扩大禁限类商品范围、实施扩大进口战略、下调进口暂定税率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自2007年7月1日起,国家开始对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进行了调整,取消了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的产品出口退税,甚至对其加征出口关税3.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不可磨灭最显而易见的是,汇率上升会导致净出口减少。净出口是宏观经济中总需求的重要组成。这样,在短期经济分析中,总需求的下降会导致均衡国民收入的下降。国民收入的减少就意味着在总体上作为一个整体享受国民收入的国民的福利的下降,并且会造成失业,失业是大问题。这是人民币升值后最直接的影响。但是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并没有结束,这种外汇市场上经常账户情形的变化,会进一步传导到国内的资本市场上。我们现在来阐释这样的传导机制。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改变了2001年之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快速贬值的趋势,开始快速升值。正是汇率的变动改变了顺差增长速度的变动方向。在随后的时间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的变化趋势与顺差增长速度的变化趋势一直高度吻合,只是滞后1个月~2个月。汇率变动一直在决定着贸易顺差的变动速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汇率是影响贸易顺差的最主要因素。4.外商投资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对于中国外贸平衡的影响主要分为三种效应:(1)是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生产的产品大量返销投资国国内市场,扩大中国出口和贸易顺差的效应,即贸易互补效应;(2)是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所生产的产品取代投资国本国的商品,在中国市场大量销售,减少中国的进口,即贸易替代效应;(3)顺差转移效应,外商通过在华直接投资,将投资国的贸易顺差转移给中国。〔4〕二、影响及对策(一)贸易顺差减少不一定对GDP有影响由于近两年来净出口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达3个百分点左右,有种担心认为如果贸易顺差出现负增长,则中国的GDP增长率至少将下降3个百分点,即GDP增长率将立即下降到8%,甚至8%以下。其实,这种担心并不完全正确。国际数据和中国的历史数据都表明,GDP变动与贸易顺差的贡献总体上呈反向关系。不过中国的顺差减少没有这么简单,中国的顺差减少综合反映了汇率、外需以及国内需求的变化。因此要分析贸易顺差减少对GDP的影响,需要综合考察出口、进口、内需的变化情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按照前述估计贸易顺差的方法可以预计:2008年出口总额将增长19.1%,增长率回落6.6个百分点;进口总额将增长30.0%,增长率上升9.2个百分点。这一趋势的特别之处在于,出口增长下降的同时,进口增速却大幅度提高。如果中国仅面临外需冲击,则出口下降的同时一定伴随着进口下降。进口增速不降反升意味着进口还可能受到汇率、原材料涨价以及内需变动的影响。需要说明的是,虽然顺差减少对GDP的影响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但是出口行业所受到的影响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是比较大的,其中尤以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影响为大。这些行业会出现企业经营困难、破产、就业增长下降以及结构性的失业。(二)对劳动密集型型产业有影响对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会出现企业经营困难、破产、就业增长下降以及结构性的失业。很多事实就已经证明了,连日来我国的小型以出口为生的产业不段倒闭。全球最大玩具代工商之一———合俊集团旗下在(广东)东莞樟木头的两家工厂,合俊玩具厂和俊领玩具厂同时宣布倒闭。合俊是港资上市公司,在玩具界举足轻重,世界玩具五大品牌中,合俊已是其中三个品牌的制造商。15日,在两工厂宣布倒闭的当天,合俊股票也宣布停牌,停牌前每股只值0.08港元。合俊在樟木头有两家工厂,员工总数约6500人。从樟木头政府有关方面获悉,目前樟木头已经准备出手救助,将垫付2400万元作为员工工资补助,以维护社会稳定,尽力确保6000余名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政府有关人士称,将在三天内解决员工去留和工资等相关问题。〔5〕由此看见,我国将面临大量的劳动人口失业。目前,大量进城务工人员返乡,解决好他们的生活问题又将显的重要。参考文献〔1〕 左岸.《 1-5月贸易顺差减少之浅析》. 〔OL〕.深圳船务周刊电子版〔2〕 〔OL〕百度百科〔3〕 姚枝仲.《如何看待上半年贸易顺差减少》. 〔J〕.国际贸易.2008年8月号.总第320期〔4〕 韩琪,赵雪.《FDI对中国外贸顺差影响的三的效应分析》. 〔J〕.国际贸易.2008年8月号.总第320期〔5〕 南方日报.《全球最大玩具代工企业两工厂倒闭6000人失业》.〔OL〕.大家网

国际经济学主要包括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宏观为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主要内容为外汇决定理论、国际收支与调整理论、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货币制度微观为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内容为贸易纯理论、贸易政策与措施、要素国际流动和贸易经济增长。

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国际经济学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新发展

引言:随着我国世贸经济组织的加入和国际经济贸易全球化、自由化、网络化的新发展,我国必须抓住机遇,在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新形势下,用开拓创新的方式带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新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范围内的快速融合,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和经济的发展呈现出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交易网络化的新势态。

(一)经济全球化的新发展

现代的国际经济正在向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整个国际市场在经济上时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现如今各国间的经济组织、金融活动互相合作、互相影响,联系紧密,最终融合成为一个全球统一化的市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相应的全球经济管理机制和经济全球化运行的战略方针,使全球经济的经济行为得到规范,并且明确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在现代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建立了经济全球开放化的大市场,使得各种有效资源和新型技术及财力资金实现了全球范围的自由选择和优化配置。

(二)贸易自由化的新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新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贸易自由化的新发展,各国的经济已经同国际市场紧密相连。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各国要最大限度的解除贸易阻碍,使各种有效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优化配置,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成本,增加全球效益。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顺应了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为国际贸易的自由化提供了制度保证和有效地实质推进。

(三)现代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全球涌现出各种不同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组织,使现代区域经济向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四)现代贸易交易网络化的新发展

随着网络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现代贸易交易方式呈现出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产生了新的网络贸易,即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借助电子信息平台进行商务活动和贸易交易,从贸易的洽谈到签约再到交货直至付款的整个交易过程都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得以实现。

二、我国要结合目前发展现状,寻求经济贸易发展新突破

(一)开拓创新,提高科技产业技术

1.加大我国的科研投资力度。同发达国家对于科研方面的投资相比,我国的投入严重不足,从而制约了我国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经济的贸易往来受到了阻碍。因此,必须加大科研事业的投资力度,大力推广和应用科研成果。

2.进而深化科技体制的改革,建立符合现代市场需要和科技发展要求的新机制,从而解决好我国的经济发展通科技发展相互脱节的问题。

3.树立创新意识,培养高技术人才,强化科研与实践结合,开创支持科研院所走进企业,从而更好的提高企业的产业技术和创新能力,加快我国企业的科技产业的技术发展。

4.改善单一的科技投资渠道,优化科技投资结构。强力推进资本市场的发展,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建立国家科技投资基金,构建多渠道的投资体系,以便更好的促进科技产业的良性发展。

(二)规范网络贸易交易,鼓励对外贸易来往

随着网络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现代贸易交易方式呈现出网络化的发展趋势,网络贸易成为开拓海外市场的主要贸易方式。但是目前我国的高级计算机和高端的网络技术人才相对比较缺乏,基础的网络设施相对比较落后,对于网络贸易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很多企业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我国的网络贸易环境和市场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差甚远。因此,我国必须加快网络贸易的发展,鼓励对外贸易的往来。

网络贸易作为一个全新的贸易领域,虽然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弊端,例如在贸易交易的安全性、电子合同的时效性、知识产权的防护性及贸易纠纷的处理等方面还有待于更好的解决,以上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网络贸易的平稳发展。因此,我国必须要对现代国际市场的发展保有高度的警觉,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网络贸易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度,从而有效地保证和良好的规范我国网络贸易的有序、健康发展。

(三)对国际贸易关系进行参与和协调

我国在加快顺应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新发展的同时,务必要注意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对于国际贸易关系要积极的进行参与和协调,才能够更好的维护我国对外贸易的利益。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共同的利益,因此在国际关系重要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维护大家的共同利益。另外,我国还要搞好同周边亚太地区国家的贸易往来和金融投资关系,发挥我国政治大国的作用,积极地参与亚太地区经济问题的协调,树立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

结束语

因此,我国要紧抓机遇,紧紧跟随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新发展,规范网络贸易交易,鼓励对外贸易来往,在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新形势下,用开拓创新的方式带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试论国际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摘要:国际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 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应加快国内制度的改革和建设,使之更适应全球市场规则;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扩大对外贸易;注重科技发展和人力资源培养战略;树立全球化发展战略,积极培育跨国公司,进一步促进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关键词:国际经济;中国经济;影响

一、国际经济一体化给我国外贸发展带来的机遇

1.1国际经济一体化给我国经济带来的机遇。

国际经济一体化给我国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具体表现为:(1)国际经济一体化有助于我国利用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先进技术与设备和 管理 经验。(2)经济全球化促使我国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从而加快了经济发展的速度。(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贸易比重的逐步提高有助于我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开展国际贸易,以获取更大利益。(4)经济全球化有助于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

1.2国际经济一体化给我国在外贸领域引资带来的机遇。

国际经济一体化为我国等发展中国家外贸发展建立了一座桥梁。使我们清楚的看到,它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从目前世界投资的发展趋势看,中国引资面临许多有利条件:

第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势头强劲,跨国公司正在成为各国大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将更加频繁。

第二,由于我国经济目前增势良好,有望保持一个稳定快速的增长,这将对国际大量的剩余资本形成有利的吸引。

第三,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大批新兴国家清偿力和信心迅速下降,对外信贷评级降低,在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中,流入这些国家的外资将大大减少。这些国家对外信贷评级的降低,会使我国的竞争力相对上升,在吸收西方投资中占有不断上升的优势。

1.3国际经济一体化给我国外贸发展带来的机遇。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之后,我国不断进行对外开放,因而扩大了我国的对外贸易。我国经过近20年的改革 实践,对外经济贸易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经济最重要的增长点。近年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增长速度大约为7%-8%,其中靠对外贸易拉动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百分比大约是两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我国每年1/4左右的经济增长是靠对外贸易来实现的。在此情况下,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我国国际贸易的增长,贸易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我国资本流动加快,并呈多元化趋势。由于可以便利的进行国际间资金的划拨和结算,从而为我国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是我国的资金余缺能在世界范围内调配,闲置的资金可以转变为盈利的资本,使我国的贸易可以不完全受制于国内储蓄和资金的积累,从而可以更好的发展对外贸易。

二、国际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外贸发展带来的冲击

对于中国而言,经济一体化犹如一把“双刃剑”,既为我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诸多问题。从而使我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1国际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第一,经济全球化使我国经济发生波动的可能性增加。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性的经济波动如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金融危机等现象将通过国际经济的传递机制影响到本国。我国的市场发育不太充分,经济结构比较脆弱,更容易受到外部不利因素的冲击。如果国内政策不当,就有可能发生较为严重的金融危机甚至整个经济危机。

第二,经济全球化对国内产业和市场将造成一定的冲击。经济全球化使我国把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连结为一体,通过封闭市场来保护本国产业的做法变得越来越不可能。过去,我国凭借严格的贸易保护建立了许多本国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随着外国商品和直接投资的大量涌入,这些产业将面临外国竞争者的巨大冲击,有的产业不可避免地要被淘汰。

第三,经济全球化可能危及到我国的的经济安全。

这具体表现在:

(1)经济全球化使我国处于空前激烈的国际竞争之中,原来具有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

(2)全球性的自由贸易规则使我国敞开自己的大门,保护自己产业和市场的能力大大削弱。

(3)我国的重要经济领域可能受到发达国家跨国企业的操纵,使还很小且不健全的市场和脆弱的民族工业处于困境。

(4)国际金融资本流动的不稳定性特别是大量投机资本的存在使我国小而不健全的金融市场更容易受到冲击。

2.2国际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外贸领域引资的影响。资金是贸易的源泉,我国对外贸易要得到良好的发展,就必须很好的招商引资。在国际经济一体化之后,从我国贸易引资情况看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第一,东南亚危机所导致的该地区对外信贷评级的降低将会使欧美国家对亚洲的贷款和投资更加谨慎,使流向亚洲的资本大量减少,从而给中国21世纪的引资带来更大困难。

第二,直接投资在发达国家间的双向流动为主的趋势在当前不会有根本的改观,同时许多新兴地区也在大力引进投资,这使中国引进外资所面临的地区竞争更加激烈。第三,拉美地区和转轨后的东欧与独联体各国也都放宽了引资政策,使国际资本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国际投资 热点的增加,各国竞相吸引外资,将使中国利用外资在21世纪初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2.3国际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

第一,从货物贸易看:科技进步推动着全球化,科技产品的贸易增长最快,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交换比率日趋不利,削弱了贸易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

第二,从服务贸易看:信息革命促进了全球化,信息密集型服务业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支柱,我国服务贸易的滞后会拖住国民经济的后腿。

第三,从加工贸易看:“产业内分工”是全球化的基础,加工贸易便是其表现形式,但我国的加工贸易处于低级阶段,难以更多地获得分工的利益。

第四,从贸易政策看:贸易和金融自由化与全球化结伴而行,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在转轨,若不加快改革,贸易政策将难以适应自由化的过程。

三、我国外贸应对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对策

3.1面对国际经济一体化我国经济作出的对策。

面对国际经济一体化,我们应该积极作出回应,根据我国总体的经济发展水平来制定出相应的对策:(1)改革应着力于制度创新,开放要着眼于提升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2)立足国内、放眼世界,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3)提高国民素质,提高人才资源利用率。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全球化的发展的要求,才能既充分利用国际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有利条件,又能抵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某些消极因素。

3.2面对国际经济一体化我国外贸作出的对策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前提下,制定出我国总的发展对策之后,根据我国外贸发展的具体情况,我们还应该做到:(1)发展对外投资,逐步形成自己的跨国公司和著名品牌。(2)扩大外贸出口,改善外贸结构。以投资带动技术、设备、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改变以往主要依赖产品贸易出口的模式。(3)转移我国明显过剩的生产能力,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4)到境外利用外资,在当地利用直接、间接和政策性融资。(5)通过参与全球资源分配,获取或直接利用当地资源,缓解我国资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约束。

四、总结

国际经济一体化加速了国际竞争,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增长。由于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在空间上的距离大大缩短。面对这个国际大市场,我国参与到了激烈的竞争中来,利用自己本国的比较优势,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努力开发新技术,开拓新市场,促进了本国生产力的提高,因而我国的贸易也得到了长足的增长。

国际经济与贸易论文数据库

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国际经济学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新发展

引言:随着我国世贸经济组织的加入和国际经济贸易全球化、自由化、网络化的新发展,我国必须抓住机遇,在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新形势下,用开拓创新的方式带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新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范围内的快速融合,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和经济的发展呈现出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交易网络化的新势态。

(一)经济全球化的新发展

现代的国际经济正在向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整个国际市场在经济上时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现如今各国间的经济组织、金融活动互相合作、互相影响,联系紧密,最终融合成为一个全球统一化的市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相应的全球经济管理机制和经济全球化运行的战略方针,使全球经济的经济行为得到规范,并且明确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在现代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建立了经济全球开放化的大市场,使得各种有效资源和新型技术及财力资金实现了全球范围的自由选择和优化配置。

(二)贸易自由化的新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新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贸易自由化的新发展,各国的经济已经同国际市场紧密相连。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各国要最大限度的解除贸易阻碍,使各种有效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优化配置,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成本,增加全球效益。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顺应了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为国际贸易的自由化提供了制度保证和有效地实质推进。

(三)现代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全球涌现出各种不同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组织,使现代区域经济向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四)现代贸易交易网络化的新发展

随着网络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现代贸易交易方式呈现出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产生了新的网络贸易,即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借助电子信息平台进行商务活动和贸易交易,从贸易的洽谈到签约再到交货直至付款的整个交易过程都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得以实现。

二、我国要结合目前发展现状,寻求经济贸易发展新突破

(一)开拓创新,提高科技产业技术

1.加大我国的科研投资力度。同发达国家对于科研方面的投资相比,我国的投入严重不足,从而制约了我国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经济的贸易往来受到了阻碍。因此,必须加大科研事业的投资力度,大力推广和应用科研成果。

2.进而深化科技体制的改革,建立符合现代市场需要和科技发展要求的新机制,从而解决好我国的经济发展通科技发展相互脱节的问题。

3.树立创新意识,培养高技术人才,强化科研与实践结合,开创支持科研院所走进企业,从而更好的提高企业的产业技术和创新能力,加快我国企业的科技产业的技术发展。

4.改善单一的科技投资渠道,优化科技投资结构。强力推进资本市场的发展,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建立国家科技投资基金,构建多渠道的投资体系,以便更好的促进科技产业的良性发展。

(二)规范网络贸易交易,鼓励对外贸易来往

随着网络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现代贸易交易方式呈现出网络化的发展趋势,网络贸易成为开拓海外市场的主要贸易方式。但是目前我国的高级计算机和高端的网络技术人才相对比较缺乏,基础的网络设施相对比较落后,对于网络贸易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很多企业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我国的网络贸易环境和市场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差甚远。因此,我国必须加快网络贸易的发展,鼓励对外贸易的往来。

网络贸易作为一个全新的贸易领域,虽然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弊端,例如在贸易交易的安全性、电子合同的时效性、知识产权的防护性及贸易纠纷的处理等方面还有待于更好的解决,以上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网络贸易的平稳发展。因此,我国必须要对现代国际市场的发展保有高度的警觉,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网络贸易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度,从而有效地保证和良好的规范我国网络贸易的有序、健康发展。

(三)对国际贸易关系进行参与和协调

我国在加快顺应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新发展的同时,务必要注意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对于国际贸易关系要积极的进行参与和协调,才能够更好的维护我国对外贸易的利益。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共同的利益,因此在国际关系重要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维护大家的共同利益。另外,我国还要搞好同周边亚太地区国家的贸易往来和金融投资关系,发挥我国政治大国的作用,积极地参与亚太地区经济问题的协调,树立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

结束语

因此,我国要紧抓机遇,紧紧跟随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新发展,规范网络贸易交易,鼓励对外贸易来往,在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新形势下,用开拓创新的方式带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试论国际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摘要:国际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 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应加快国内制度的改革和建设,使之更适应全球市场规则;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扩大对外贸易;注重科技发展和人力资源培养战略;树立全球化发展战略,积极培育跨国公司,进一步促进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关键词:国际经济;中国经济;影响

一、国际经济一体化给我国外贸发展带来的机遇

1.1国际经济一体化给我国经济带来的机遇。

国际经济一体化给我国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具体表现为:(1)国际经济一体化有助于我国利用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先进技术与设备和 管理 经验。(2)经济全球化促使我国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从而加快了经济发展的速度。(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贸易比重的逐步提高有助于我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开展国际贸易,以获取更大利益。(4)经济全球化有助于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

1.2国际经济一体化给我国在外贸领域引资带来的机遇。

国际经济一体化为我国等发展中国家外贸发展建立了一座桥梁。使我们清楚的看到,它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从目前世界投资的发展趋势看,中国引资面临许多有利条件:

第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势头强劲,跨国公司正在成为各国大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将更加频繁。

第二,由于我国经济目前增势良好,有望保持一个稳定快速的增长,这将对国际大量的剩余资本形成有利的吸引。

第三,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大批新兴国家清偿力和信心迅速下降,对外信贷评级降低,在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中,流入这些国家的外资将大大减少。这些国家对外信贷评级的降低,会使我国的竞争力相对上升,在吸收西方投资中占有不断上升的优势。

1.3国际经济一体化给我国外贸发展带来的机遇。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之后,我国不断进行对外开放,因而扩大了我国的对外贸易。我国经过近20年的改革 实践,对外经济贸易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经济最重要的增长点。近年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增长速度大约为7%-8%,其中靠对外贸易拉动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百分比大约是两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我国每年1/4左右的经济增长是靠对外贸易来实现的。在此情况下,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我国国际贸易的增长,贸易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我国资本流动加快,并呈多元化趋势。由于可以便利的进行国际间资金的划拨和结算,从而为我国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是我国的资金余缺能在世界范围内调配,闲置的资金可以转变为盈利的资本,使我国的贸易可以不完全受制于国内储蓄和资金的积累,从而可以更好的发展对外贸易。

二、国际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外贸发展带来的冲击

对于中国而言,经济一体化犹如一把“双刃剑”,既为我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诸多问题。从而使我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1国际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第一,经济全球化使我国经济发生波动的可能性增加。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性的经济波动如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金融危机等现象将通过国际经济的传递机制影响到本国。我国的市场发育不太充分,经济结构比较脆弱,更容易受到外部不利因素的冲击。如果国内政策不当,就有可能发生较为严重的金融危机甚至整个经济危机。

第二,经济全球化对国内产业和市场将造成一定的冲击。经济全球化使我国把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连结为一体,通过封闭市场来保护本国产业的做法变得越来越不可能。过去,我国凭借严格的贸易保护建立了许多本国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随着外国商品和直接投资的大量涌入,这些产业将面临外国竞争者的巨大冲击,有的产业不可避免地要被淘汰。

第三,经济全球化可能危及到我国的的经济安全。

这具体表现在:

(1)经济全球化使我国处于空前激烈的国际竞争之中,原来具有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

(2)全球性的自由贸易规则使我国敞开自己的大门,保护自己产业和市场的能力大大削弱。

(3)我国的重要经济领域可能受到发达国家跨国企业的操纵,使还很小且不健全的市场和脆弱的民族工业处于困境。

(4)国际金融资本流动的不稳定性特别是大量投机资本的存在使我国小而不健全的金融市场更容易受到冲击。

2.2国际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外贸领域引资的影响。资金是贸易的源泉,我国对外贸易要得到良好的发展,就必须很好的招商引资。在国际经济一体化之后,从我国贸易引资情况看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第一,东南亚危机所导致的该地区对外信贷评级的降低将会使欧美国家对亚洲的贷款和投资更加谨慎,使流向亚洲的资本大量减少,从而给中国21世纪的引资带来更大困难。

第二,直接投资在发达国家间的双向流动为主的趋势在当前不会有根本的改观,同时许多新兴地区也在大力引进投资,这使中国引进外资所面临的地区竞争更加激烈。第三,拉美地区和转轨后的东欧与独联体各国也都放宽了引资政策,使国际资本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国际投资 热点的增加,各国竞相吸引外资,将使中国利用外资在21世纪初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2.3国际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

第一,从货物贸易看:科技进步推动着全球化,科技产品的贸易增长最快,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交换比率日趋不利,削弱了贸易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

第二,从服务贸易看:信息革命促进了全球化,信息密集型服务业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支柱,我国服务贸易的滞后会拖住国民经济的后腿。

第三,从加工贸易看:“产业内分工”是全球化的基础,加工贸易便是其表现形式,但我国的加工贸易处于低级阶段,难以更多地获得分工的利益。

第四,从贸易政策看:贸易和金融自由化与全球化结伴而行,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在转轨,若不加快改革,贸易政策将难以适应自由化的过程。

三、我国外贸应对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对策

3.1面对国际经济一体化我国经济作出的对策。

面对国际经济一体化,我们应该积极作出回应,根据我国总体的经济发展水平来制定出相应的对策:(1)改革应着力于制度创新,开放要着眼于提升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2)立足国内、放眼世界,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3)提高国民素质,提高人才资源利用率。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全球化的发展的要求,才能既充分利用国际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有利条件,又能抵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某些消极因素。

3.2面对国际经济一体化我国外贸作出的对策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前提下,制定出我国总的发展对策之后,根据我国外贸发展的具体情况,我们还应该做到:(1)发展对外投资,逐步形成自己的跨国公司和著名品牌。(2)扩大外贸出口,改善外贸结构。以投资带动技术、设备、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改变以往主要依赖产品贸易出口的模式。(3)转移我国明显过剩的生产能力,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4)到境外利用外资,在当地利用直接、间接和政策性融资。(5)通过参与全球资源分配,获取或直接利用当地资源,缓解我国资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约束。

四、总结

国际经济一体化加速了国际竞争,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增长。由于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在空间上的距离大大缩短。面对这个国际大市场,我国参与到了激烈的竞争中来,利用自己本国的比较优势,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努力开发新技术,开拓新市场,促进了本国生产力的提高,因而我国的贸易也得到了长足的增长。

这个题目倒是挺好,但问题是“大力发展沈阳高新技术产业问题分析”这个题目好像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没什么关系。你最好先请教一下你的论文指导教师,看看这个题目行不行。 如果确定要写这个题目,你需要了解沈阳现在有哪些高新技术产业,这些产业在发展中遇到哪些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以及未来有哪些规划等等。 如果要写出好论文,当然是要“小题大作”,对具体一点的问题,分析得越透彻越好。但根据我的经验,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不高,你可以进入你们学校校园网数据库里查一查前几届的同学写的毕业论文。 目前,正值国际金融危机,中国进出口贸易低迷,你可以考虑选择这方面的题目。

国际经济研究杂志

the economist

F 综合性经济科学1.经济研究 2.管理世界 3.经济学动态 4.改革 5.经济学家 6.世界经济 7. 财贸经济 8.财经研究 9.经济科学 10.宏观经济研究 11.财经问题研究 12.经济评论 13.当代财经 14.当代经济科学 15.经济管理 16.当代经济研究 17.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8.南开经济研究 19.经济问题 20.经济问题探索 21.现代财经 22.上海经济研究 23.财经科学 24.国际经济评论 25.外国经济与管理 26.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7.经济纵横 28.中国经济问题 29.经济与管理研究 30.中国经济史研究 31.经济经纬 32.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33.中南财经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34.生产力研究F11 世界经济1.世界经济 2.世界经济与政治 3.世界经济研究 4. 国际经济评论5.外国经济与管理 6.国际贸易问题 7.国际贸易 8.当代亚太 9.亚太经济 10.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11.现代国际关系 12.东欧中亚研究(改名为: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13.世界经济文汇F12,2(除F23,27) 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1.改革 2.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3.上海经济研究 4.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5.经济体制改革 6. 中国经济管理 7.特区经济 8.开放导报 9.南方经济 10.宏观经济调控 11.中国改革 12.中国劳动 13.城市发展研究 14.城市问题 15.国际经济合作 16.改革与战略 17.中国流通经济 18.中国物资流通(改名为:中国物流与采购)F23 会计1.会计研究 2.审计研究 3.财会月刊 4.财务与会计 5.财会通讯 6.审计与经济研究 7.中国审计 8.中国农业会计 9.广西会计 10.中国会计电算化 11.财会研究(兰州) 12.事业财会 13.财经理论与实践 14. 会计之友F3 农业经济1.中国农村经济 2.农业经济问题 3.中国农村观察 4.农业现代化研究 5.农业技术经济 6.林业经济 7.中国土地科学 8.林业经济问题 9.生态经济 10.农业经济 11.调研世界 12.乡镇企业研究 13.中国农垦经济 14.农村经济 15.乡镇经济 16.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17.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改名为:农村经营管理) 18.世界农业 19.农村经济导刊F4/6工业经济 (含F27)1.中国工业经济 2.管理世界 3.经济管理 4.经济研究 5.改革 6.外国经济与管理 7.经济问题探索 8.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9.企业管理 10.企业经济(南昌) 11.汽车与配件 12.中国建材 13.煤炭经济研究 14.中国电业 15.建筑经济 16.中国地质矿产经济(改名为:中国国土资源经济)17.企业活力 18.上海企业 19.集团经济研究 20.管理现代化 21.经营与管理 22.国有资产管理 23.企业家(改名为:财智文摘) 24.工业技术经济 25.电力需求侧管理 26.铁道经济研究 27.交通企业管理 28.旅游学刊 29.邮电企业管理(改名为:通信企业管理)F7 贸易经济1.国际贸易问题 2.商业研究 3.国际贸易 4.商业经济与管理 5.财贸经济 6.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消费经济 8.国际经贸探索 9.商业时代 10.国际经济合作 11.国际商务研究 12.价格理论与实践 13.中国商贸 14.商场现代化 15.江苏商论 16.销售与市场 17.商业经济文荟 18.中国物价 19.中国市场 20.财贸研究 21.价格月刊F81 财政.国家财政1.税务研究 2.财政研究 3.税务与经济 4.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5.财贸经济 6.中国财政 7.中国财经信息资料 8.财经问题研究 9.涉外税务 10.财经论丛 11.财经研究 12.中国税务 13.当代财经 14.财经科学 15.江西财税与会计 16.财会研究(兰州)F82/83/84 货币/金融、银行/保限1.金融研究 2.国际金融研究 3.证券市场导报 4.投资研究 5.金融论坛 6.保险研究 7.金融理论与实践 8.上海金融 9.财经理论与实践 10.金融与经济 11.浙江金融 12.武汉金融 13.中国金融 14.西南金融 15.南方金融 16.现代金融 17.农村金融研究 18.国际金融 19.银行家 2008北大核心期刊目录

以下这些都是国家核心期刊,你可以选择一部分调阅:综合性1.经济研究 2.管理世界 3.经济学动态 4.改革 5.经济学家 6.世界经济 7. 财贸经济 8.财经研究 9.经济科学 10.宏观经济研究 11.财经问题研究 12.经济评论 13.当代财经 14.当代经济科学 15.经济管理 16.当代经济研究 17.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8.南开经济研究 19.经济问题 20.经济问题探索 21.现代财经 22.上海经济研究 23.财经科学 24.国际经济评论 25.外国经济与管理 26.经济社会体亚太 9.亚太经济 10.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11.现代国际关系 12.东欧中亚研究(改名为: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13.世界经济文汇经济计划与管理1.改革 2.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3.上海经济研究 4.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5.经济体制改革 6. 中国经济管理 7.特区经济 8.开放导报 9.南方经济 10.宏观经济调控 11.中国改革 12.中国劳动 13.城市发展研究 14.城市问题 15.国际经济合作 16.改革与战略 17.中国流通经济 18.中国物资流通(改名为:中国物流与采购)农业经济1.中国农村经济 2.农业经济问题 3.中国农村观察 4.农业现代化研究 5.农业技术经济 6.林业经济 7.中国土地科学 8.林业经济问题 9.生态经济 10.农业经济 11.调研世界 12.乡镇企业研究 13.中国农垦经济 14.农村经济 15.乡镇经济 16.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17.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改名为:农村经营管理) 18.世界农业 19.农村经济导刊工业经济1.中国工业经济 2.管理世界 3.经济管理 4.经济研究 5.改革 6.外国经济与管理 7.经济问题探索 8.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9.企业管理 10.企业经济(南昌)11.汽车与配件 12.中国建材 13.煤炭经济研究 14.中国电业 15.建筑经济 16.中国地质矿产经济(改名为:中国国土资源经济)17.企业活力 18.上海企业 19.集团经济研究 20.管理现代化 21.经营与管理 22.国有资产管理 23.企业家(改名为:财智文摘) 24.工业技术经济 25.电力需求侧管理 26.铁道经济研究 27.交通企业管理 28.旅游学刊 29.邮电企业管理(改名为:通信企业管理)贸易经济1.国际贸易问题 2.商业研究 3.国际贸易 4.商业经济与管理 5.财贸经济 6.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消费经济 8.国际经贸探索 9.商业时代 10.国际经济合作 11.国际商务研究 12.价格理论与实践 13.中国商贸 14.商场现代化 15.江苏商论 16.销售与市场 17.商业经济文荟 18.中国物价 19.中国市场 20.财贸研究 21.价格月刊财政、国家财政1.税务研究 2.财政研究 3.税务与经济 4.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5.财贸经济 6.中国财政 7.中国财经信息资料 8.财经问题研究 9.涉外税务 10.财经论丛 11.财经研究 12.中国税务 13.当代财经 14.财经科学 15.江西财税与会计 16.财会研究(兰州)货币/金融、银行/保限1.金融研究 2.国际金融研究 3.证券市场导报 4.投资研究 5.金融论坛 6.保险研究 7.金融理论与实践 8.上海金融 9.财经理论与实践 10.金融与经济 11.浙江金融 12.武汉金融 13.中国金融 14.西南金融 15.南方金融 16.现代金融 17.农村金融研究 18.国际金融 19.银行家

1.经济研究2.经济学动态3.经济学家4.经济科学5.经济评论6.南开经济研究7.当代经济科学8.当代经济研究9.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0.经济纵横11.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2.经济问题13.现代财经14.上海财经大学学报15.经济经纬16.贵州财经学院学报1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8.江西财经大学学报19.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云南财贸学院学报(改名为:云南...1.经济研究2.经济学动态3.经济学家4.经济科学5.经济评论6.南开经济研究7.当代经济科学8.当代经济研究9.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0.经济纵横11.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2.经济问题13.现代财经14.上海财经大学学报15.经济经纬16.贵州财经学院学报1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8.江西财经大学学报19.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云南财贸学院学报(改名为:云南财经大学学报)全部

研究西方国际经济学论文

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国际经济学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新发展

引言:随着我国世贸经济组织的加入和国际经济贸易全球化、自由化、网络化的新发展,我国必须抓住机遇,在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新形势下,用开拓创新的方式带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新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范围内的快速融合,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和经济的发展呈现出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交易网络化的新势态。

(一)经济全球化的新发展

现代的国际经济正在向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整个国际市场在经济上时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现如今各国间的经济组织、金融活动互相合作、互相影响,联系紧密,最终融合成为一个全球统一化的市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相应的全球经济管理机制和经济全球化运行的战略方针,使全球经济的经济行为得到规范,并且明确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在现代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建立了经济全球开放化的大市场,使得各种有效资源和新型技术及财力资金实现了全球范围的自由选择和优化配置。

(二)贸易自由化的新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新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贸易自由化的新发展,各国的经济已经同国际市场紧密相连。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各国要最大限度的解除贸易阻碍,使各种有效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优化配置,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成本,增加全球效益。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顺应了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为国际贸易的自由化提供了制度保证和有效地实质推进。

(三)现代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全球涌现出各种不同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组织,使现代区域经济向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四)现代贸易交易网络化的新发展

随着网络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现代贸易交易方式呈现出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产生了新的网络贸易,即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借助电子信息平台进行商务活动和贸易交易,从贸易的洽谈到签约再到交货直至付款的整个交易过程都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得以实现。

二、我国要结合目前发展现状,寻求经济贸易发展新突破

(一)开拓创新,提高科技产业技术

1.加大我国的科研投资力度。同发达国家对于科研方面的投资相比,我国的投入严重不足,从而制约了我国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经济的贸易往来受到了阻碍。因此,必须加大科研事业的投资力度,大力推广和应用科研成果。

2.进而深化科技体制的改革,建立符合现代市场需要和科技发展要求的新机制,从而解决好我国的经济发展通科技发展相互脱节的问题。

3.树立创新意识,培养高技术人才,强化科研与实践结合,开创支持科研院所走进企业,从而更好的提高企业的产业技术和创新能力,加快我国企业的科技产业的技术发展。

4.改善单一的科技投资渠道,优化科技投资结构。强力推进资本市场的发展,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建立国家科技投资基金,构建多渠道的投资体系,以便更好的促进科技产业的良性发展。

(二)规范网络贸易交易,鼓励对外贸易来往

随着网络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现代贸易交易方式呈现出网络化的发展趋势,网络贸易成为开拓海外市场的主要贸易方式。但是目前我国的高级计算机和高端的网络技术人才相对比较缺乏,基础的网络设施相对比较落后,对于网络贸易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很多企业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我国的网络贸易环境和市场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差甚远。因此,我国必须加快网络贸易的发展,鼓励对外贸易的往来。

网络贸易作为一个全新的贸易领域,虽然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弊端,例如在贸易交易的安全性、电子合同的时效性、知识产权的防护性及贸易纠纷的处理等方面还有待于更好的解决,以上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网络贸易的平稳发展。因此,我国必须要对现代国际市场的发展保有高度的警觉,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网络贸易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度,从而有效地保证和良好的规范我国网络贸易的有序、健康发展。

(三)对国际贸易关系进行参与和协调

我国在加快顺应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新发展的同时,务必要注意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对于国际贸易关系要积极的进行参与和协调,才能够更好的维护我国对外贸易的利益。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共同的利益,因此在国际关系重要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维护大家的共同利益。另外,我国还要搞好同周边亚太地区国家的贸易往来和金融投资关系,发挥我国政治大国的作用,积极地参与亚太地区经济问题的协调,树立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

结束语

因此,我国要紧抓机遇,紧紧跟随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新发展,规范网络贸易交易,鼓励对外贸易来往,在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新形势下,用开拓创新的方式带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试论国际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摘要:国际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 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应加快国内制度的改革和建设,使之更适应全球市场规则;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扩大对外贸易;注重科技发展和人力资源培养战略;树立全球化发展战略,积极培育跨国公司,进一步促进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关键词:国际经济;中国经济;影响

一、国际经济一体化给我国外贸发展带来的机遇

1.1国际经济一体化给我国经济带来的机遇。

国际经济一体化给我国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具体表现为:(1)国际经济一体化有助于我国利用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先进技术与设备和 管理 经验。(2)经济全球化促使我国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从而加快了经济发展的速度。(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贸易比重的逐步提高有助于我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开展国际贸易,以获取更大利益。(4)经济全球化有助于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

1.2国际经济一体化给我国在外贸领域引资带来的机遇。

国际经济一体化为我国等发展中国家外贸发展建立了一座桥梁。使我们清楚的看到,它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从目前世界投资的发展趋势看,中国引资面临许多有利条件:

第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势头强劲,跨国公司正在成为各国大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将更加频繁。

第二,由于我国经济目前增势良好,有望保持一个稳定快速的增长,这将对国际大量的剩余资本形成有利的吸引。

第三,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大批新兴国家清偿力和信心迅速下降,对外信贷评级降低,在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中,流入这些国家的外资将大大减少。这些国家对外信贷评级的降低,会使我国的竞争力相对上升,在吸收西方投资中占有不断上升的优势。

1.3国际经济一体化给我国外贸发展带来的机遇。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之后,我国不断进行对外开放,因而扩大了我国的对外贸易。我国经过近20年的改革 实践,对外经济贸易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经济最重要的增长点。近年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增长速度大约为7%-8%,其中靠对外贸易拉动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百分比大约是两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我国每年1/4左右的经济增长是靠对外贸易来实现的。在此情况下,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我国国际贸易的增长,贸易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我国资本流动加快,并呈多元化趋势。由于可以便利的进行国际间资金的划拨和结算,从而为我国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是我国的资金余缺能在世界范围内调配,闲置的资金可以转变为盈利的资本,使我国的贸易可以不完全受制于国内储蓄和资金的积累,从而可以更好的发展对外贸易。

二、国际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外贸发展带来的冲击

对于中国而言,经济一体化犹如一把“双刃剑”,既为我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诸多问题。从而使我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1国际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第一,经济全球化使我国经济发生波动的可能性增加。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性的经济波动如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金融危机等现象将通过国际经济的传递机制影响到本国。我国的市场发育不太充分,经济结构比较脆弱,更容易受到外部不利因素的冲击。如果国内政策不当,就有可能发生较为严重的金融危机甚至整个经济危机。

第二,经济全球化对国内产业和市场将造成一定的冲击。经济全球化使我国把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连结为一体,通过封闭市场来保护本国产业的做法变得越来越不可能。过去,我国凭借严格的贸易保护建立了许多本国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随着外国商品和直接投资的大量涌入,这些产业将面临外国竞争者的巨大冲击,有的产业不可避免地要被淘汰。

第三,经济全球化可能危及到我国的的经济安全。

这具体表现在:

(1)经济全球化使我国处于空前激烈的国际竞争之中,原来具有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

(2)全球性的自由贸易规则使我国敞开自己的大门,保护自己产业和市场的能力大大削弱。

(3)我国的重要经济领域可能受到发达国家跨国企业的操纵,使还很小且不健全的市场和脆弱的民族工业处于困境。

(4)国际金融资本流动的不稳定性特别是大量投机资本的存在使我国小而不健全的金融市场更容易受到冲击。

2.2国际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外贸领域引资的影响。资金是贸易的源泉,我国对外贸易要得到良好的发展,就必须很好的招商引资。在国际经济一体化之后,从我国贸易引资情况看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第一,东南亚危机所导致的该地区对外信贷评级的降低将会使欧美国家对亚洲的贷款和投资更加谨慎,使流向亚洲的资本大量减少,从而给中国21世纪的引资带来更大困难。

第二,直接投资在发达国家间的双向流动为主的趋势在当前不会有根本的改观,同时许多新兴地区也在大力引进投资,这使中国引进外资所面临的地区竞争更加激烈。第三,拉美地区和转轨后的东欧与独联体各国也都放宽了引资政策,使国际资本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国际投资 热点的增加,各国竞相吸引外资,将使中国利用外资在21世纪初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2.3国际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

第一,从货物贸易看:科技进步推动着全球化,科技产品的贸易增长最快,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交换比率日趋不利,削弱了贸易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

第二,从服务贸易看:信息革命促进了全球化,信息密集型服务业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支柱,我国服务贸易的滞后会拖住国民经济的后腿。

第三,从加工贸易看:“产业内分工”是全球化的基础,加工贸易便是其表现形式,但我国的加工贸易处于低级阶段,难以更多地获得分工的利益。

第四,从贸易政策看:贸易和金融自由化与全球化结伴而行,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在转轨,若不加快改革,贸易政策将难以适应自由化的过程。

三、我国外贸应对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对策

3.1面对国际经济一体化我国经济作出的对策。

面对国际经济一体化,我们应该积极作出回应,根据我国总体的经济发展水平来制定出相应的对策:(1)改革应着力于制度创新,开放要着眼于提升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2)立足国内、放眼世界,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3)提高国民素质,提高人才资源利用率。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全球化的发展的要求,才能既充分利用国际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有利条件,又能抵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某些消极因素。

3.2面对国际经济一体化我国外贸作出的对策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前提下,制定出我国总的发展对策之后,根据我国外贸发展的具体情况,我们还应该做到:(1)发展对外投资,逐步形成自己的跨国公司和著名品牌。(2)扩大外贸出口,改善外贸结构。以投资带动技术、设备、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改变以往主要依赖产品贸易出口的模式。(3)转移我国明显过剩的生产能力,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4)到境外利用外资,在当地利用直接、间接和政策性融资。(5)通过参与全球资源分配,获取或直接利用当地资源,缓解我国资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约束。

四、总结

国际经济一体化加速了国际竞争,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增长。由于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在空间上的距离大大缩短。面对这个国际大市场,我国参与到了激烈的竞争中来,利用自己本国的比较优势,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努力开发新技术,开拓新市场,促进了本国生产力的提高,因而我国的贸易也得到了长足的增长。

能写的多了!关于贸易政策类的,尤其是现在经济危机下,各国产生了新的保护主义,可以分析一下这个啊!还有分析贸易理论啊什么的!关于下半册,可以写点当前国际危机环境下的汇率政策,货币和财政政策等……

1、 中小企业集群现象研究2、 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3、 广东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4、 发展经济学理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应用5、 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关系6、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功能定位7、 泛珠三角有关问题研究8、 高新技术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研究9、 中小企业发展与就业促进10、珠三角城镇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11、企业集群与城镇化研究12、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研究13、论我国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的演进14、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因素及对策建议15、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分析及预测16、广东城镇居民消费趋势预测与对策17、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与消费结构变化研究18、科技进步对我国工业发展的贡献率分析19、经济增长点问题研究20、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21、微观经济学的新发展22、政府宏观调控问题研究23、对公用事业规制的研究24、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研究25、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和发展26、论经济增长方式27、论中国的经济增长28、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29、新经济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30、美国宏观经济政策史研究31、新自由主义意识与经济全球化32、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经济发展33、制度与经济增长34、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研究35、虚拟经济研究36、我国的收入分配演变研究37、广东、香港、台湾三地经济发展状况对比38、广州支柱产业选择分析39、广东劳动力市场问题研究40、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分析41、国有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研究42、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机制研究43、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44、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契约关系分析45、相对优势原则与我国经济的有效增长46、腐败的经济学分析47、国民精神素质与经济增长48、李斯特的经济发展思想及对我国的借鉴49、转轨时期的经济思想研究50、相关行业的经济学分析

经济学论文研究方法包括什么区别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实证研究相对的是规范研究。所谓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两个重要分支,是学术界对因研究方法的不同而对经济学的一种划分。追朔西方经济哲学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这种划分并不是一个新的论调,只是在我国的影响范围的扩大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在中国的八九十年代比较流行的是规范经济学,而现在占主流地位的是实证经济学。两者在中国的争论还没有达到在西方的激烈程度。 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二者之间的区别应趋从于西方哲学关于对感性认识论和理性认识论的争辩。可以说从西方哲学的构建之初就在这个问题上存在两重看法: 感性认识论者认为只有历史归纳法才是研究社会科学的唯一有效路径,他们这一观点是建立在对理性认识论者的关于科学理性可以解决人类发展中的一切难题的批判之上,经验主义者认为科学研究只能从人类的认识经验中寻找答案,所谓的事实后面的本质问题是不存的,或者即使存在,凭借人类有限的认识能力也不能为人类所了解和利用,人类只能认识经验以内的东西,至于超出经验的东西不属于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围,而应该交给哲学家去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论,感性认识论者只相信经验的东西,强烈反对用逻辑和思辨的方法研究社会科学问题,。 与此相反,理性主义者对人类的认识能力推崇备至,认为人类可以凭借自己高超的思辨和逻辑推理能力来解决现实中的任何问题,可以发现社会科学领域的任何规律性的东西,不断强调人类要剥去感性认识虚假的外衣,用理性来审视一切,用理性来重估一切价值判断,这一认识方法甚至在西方哲学领域产生过重大影响。他们认为社会科学的研究不可能像自然科学一样能够在实验室里面模仿现实世界,进而建立模型来进行仿真,而只有凭借科学家的理性思维通过建立一整套严密的逻辑规则,运用数学的方法建构起一个个严谨的数学模型,从而把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可以直观的认识的问题,或采用局部均衡或采用整体均衡的方法进行求解.理性主义者只相信经过人类的理性加工过的东西,不相信感性的东西,从而把理性推上了至高无上的宝座. 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正是基于哲学上两种不同的认识论从而形成了两个不同的历史学派,前者反对后者把经济学的研究建立在几个简单的不合现实的基本假设之上,认识他们脱离了人类的实践活动,这种批判方法正抓住了规范经济学的理论硬核,给与了致命一击,他们还反对逻辑推演的方法,强调历史归纳法的绝对地位.而后者反对前者只注重经验的东西,不能深入到事物内部去把握事物的本质,他们说归纳的东西只能说明过去的事实,而不能对未来做出预测和帮助.不能从纷繁丛杂的事物中抓住影响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他们强调人类理性认识的绝对地位. 另外二者在进行理论构架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和理论结构也有很大不同,这些都是次要的问题. 对二者联系的讨论应建立在唯物辩证法的思想之上,实证的分析方法是获得资料的有效手段,使人类获得真理性认识的起点,但还需要人类对这些感性材料做出取舍,从中提升出对研究有用的东西,并充分发挥人类的认识能力,挖掘出事物的真正的本质,从而形成真理性的认识,用来指导实践.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经济学家都曾做做这方面的尝试,试图把二者联系起来,如威廉.配第,马克思,亚当.斯密,凯恩斯等都做出来很大贡献.

现代经济学分析框架有五个基本组成部分:界定经济环境、设定行为假设、给出制度安排、选择均衡结果、以及进行评估比较。任何一个经济理论基本上都是由这五个部分组成的。对这五个部份的讨论自然会引申到如何按科学的研究方法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可以逐步深入地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发展出新的经济理论。这就是现代经济学中通常所采用的一些基本研究方法。它包括提供研究平台,建立参照系,给出度量标尺,提供分析工具. 1、研究平台、参照系和度量标尺 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首先提供各种层次和方面的基本研究平台、建立“参照系” ,从而给出度量均衡结果和制定安排的优劣度量标尺。提供研究平台和建立参照系对任何学科的建立和发展都极为重要,经济学也不例外。提供研究平台和建立参照系有利于:(1) 简化问题,抓住问题特征;(2) 建立评估理论模型和理解现实的标尺,以及(3) 理论创新。 研究平台:现代经济学中的研究平台是由一些基本的经济理论或原理组成,它们为更深入的分析打下了基础。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类似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即先将问题简化,再抓住问题的核心部分。当有众多因素形成某种经济现象时,我们需要弄清每个因素的影响程度。这可以通过假定其它因素不变,研究其中某个因素对经济现象的影响来做到。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现代微观经济学,而微观经济学中最基础的理论是个人选择理论---消费者理论和厂商理论。它们是现代经济学中最基本的研究平台或奠基石。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的现代经济学教科书基本上都是从讨论消费者理论和厂商理论着手的。它们为个人作为消费者和厂商如何作出选择给出了基本的理论,并且为更深入地研究个人选择问题提供了最基本的研究平台。 一般来说,个人的均衡选择不仅依赖于自己的选择,而且也依赖于其他人的选择。为了研究清楚个人的选择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个人选择在不受他人影响时是如何作出决策的。现代微观经济学中标准的消费者理论与厂商理论就是按照这样的研究方法得到的。在这些理论模型中,经济人被假定处于完全竞争的市场制度安排中。这样,每人都把价格作为参数给定,个人选择不受他人选择影响,并且每个人的效用或收益只依赖于自己的选择,而不依赖于他人的选择。于是消费者的决策就是在给定价格参数和收入的条件下最大化自己的效用,从而个人的最优选择是价格和收入的函数而不是其他人选择的函数。通过完全竞争市场制度安排假设及没有消费外在性假设,可使得我们先考虑最简单的个人选择问题,而先不需要考虑自己的选择对别人的影响,也不考虑别人的选择对自己的选择的影响。厂商理论也是从研究完全竞争市场下的企业是如何做出权衡取舍开始的。 刚开始学现代经济学的人往往会对这种研究方法感到不解,认为这种简单情况离现实太远,理论中的假设和现实太不相吻合,从而认为现代经济学理论没有什么用。其实,这样的批评表明这些人对科学的研究方法还没有什么理解。这种将问题简化或理想化的研究方法为更深入的研究建立了一个最基本的研究平台。这就像物理学科一样,为了研究一个问题,先抓住最本质的东西,从最简单的情况研究着手,然后再逐步深入,考虑更一般和更复杂的情况。标准的消费者理论和厂商理论就是按这个思路进行的,先研究最简单情况下的个人选择问题,以此建立一个研究个人选择的基本研究平台。从这个平台出发,人们可以考虑经济人之间相互影响这个更一般情况下的选择问题:个人效用或利润不仅依赖于他自己的选择,也依赖于他人的选择,从而个人的均衡结果是他人选择的函数。微观经济学中关于垄断、寡头、垄断竞争等市场结构的理论就是在更一般情况下---厂商间相互影响下---所给出的理论。为了研究经济人相互影响决策这更一般情况下的选择问题,经济学家同时也发展出博弈论这一有力的分析工具。 一般均衡理论是基于消费者理论和厂商理论之上,属于更高一层次的研究平台。消费者理论和厂商理论为研究在各种情况下的个人选择问题提供了基本的研究平台,一般均衡理论则为研究在各种情况下所有商品的市场互动,如何达到市场均衡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研究平台。例如,前面谈到的宏观经济学中大多数学派就是在一般均衡理论这个平台上展开的,用市场一般均衡来分析市场和研究宏观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关系和变化规律。 最近30年发展起来的机制设计理论又是更高一层次的研究平台,它为研究、设计和比较各种经济制度安排或经济机制(无论是公有制,私有制,还是混合所有制)提供了一个研究平台,它可以用来研究和证明完全竞争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和利用信息方面的最优性及唯一性。完全竞争的市场制度安排不仅导致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并且从利用信息量(机制运行成本、交易成本)的角度看,它利用的信息量最小,从而它是信息利用最有效的。研究平台也为评估各类经济制度安排提供各种参照系创造了条件,为衡量现实与理想状态的差距制定了标尺。 参照系或基准点:参照系或基准点指的是理想状态下的标准经济学模型,它导致了理想的结果,如资源有效配置等。参照系是一面镜子,让你看到各种理论模型或现实经济制度与理想状态之间的距离。一般均衡理论就提供了这样一种参照系,它主要论证完全竞争市场的最优性,认为它将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将完全竞争市场作为参照系,人们可以研究一般均衡理论中假设不成立(信息不完全,不完全竞争,具有外部性,非凸的生产集、不规范经济环境等) ,但也许更合乎实际的经济制度安排(比如具有垄断性质或转型过程中的经济制度安排),然后将所得的结果与理想状态下的一般均衡理论进行比较。 通过与完全竞争市场这一理想制度安排相比较,人们就可以知道一个(无论是理论或现实采用的)经济制度安排在资源配置和信息利用的效率方面的好坏,以及现实当中所采用的经济制度安排与理想的状态相差多远,并且提供相应的经济政策。例如,宏观经济学中的凯恩斯学派、后凯恩斯学派、新古典主义学派、货币主义学派等都是以一般均衡理论作为参照系,来研究宏观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关系和变化规律,讨论和辩论这些宏观经济理论和学派的优劣,评价所给出的经济政策的有效性,从而改进这些理论,给出更有效的经济政策建议,甚至发展出新的理论学派。这样,一般均衡理论也为衡量现实中所采用的制度安排和给出的经济政策的好坏建立了一个标尺。如钱颖一教授所指出的那样,除了一般均衡理论,产权理论中无交易成本和无收入效应的科斯定理,以及公司财务理论中的莫迪利安尼-米勒定理等也都被经济学家用作他们分析的基准点或参照系。 度量标尺:尽管作为参照系的经济理论可能有许多假定与现实不符,但是它们却非常有用,是用来作进一步分析的参照系。建立经济学中的参照系就像生活中树立榜样一样的重要,它们是建立评估理论模型和理解现实的标尺。这些参照系本身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们是否准确无误地描述了现实,而在于建立了一些让人们更好地理解现实的标尺。就像“学习雷锋好榜样”就是给出做人的标尺,将雷锋作为学习榜样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准确无误的描述了现实,实际上也根本没有,---- 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不是雷锋,如果都是雷锋,就没有必要学习雷锋了。树立雷锋作为好榜样就是树立了度量人的道德规范的一杆标尺,看每人离雷锋这个榜样有多大的差距,在哪些方面有差距,从而使人们有了一个追赶目标。因此,参照系本身的价值并非直接解释现实,而是进一步为解释现实的理论提供基准点或参照系。由于经济学中所讨论的许多问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似乎懂一些经济学,都想在上面发一番议论,然而受过现代经济学系统训练的经济学家和没有经过这种训练的非经济学家的区别在于,受过现代经济学系统训练的经济学家在分析经济问题时总是用一些经济理论作为参照系,从而在分析问题时具有系统性和一致性。 2、分析工具 对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的研究,光有分析框架、研究平台、参照系和度量标尺还不够,还需要有分析工具。现代经济学不仅需要定性分析,也需要定量分析,需要界定每个理论成立的边界条件,使得理论不会被泛用或乱用。这样,需要提供一系列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它们多是数学模型,但也有的是由图解给出。这种工具的力量在于用较为简明的图象和数学结构帮助我们深入分析纷繁错综的经济行为和现象。比如,需求供给图像模型,博弈论,研究信息不对称的委托-代理理论,动态最优理论等。钱颖一教授还指出了另外一些具有分析工具的经济模型。由于钱颖一对这些分析工具的作用作了较具体的介绍,笔者在这里就不多讨论了。当然,也有不用“分析工具” 的,如科斯定理,只要语言和基本逻辑推理来建立和论证所给出的经济理论。 读过钱颖一教授的《理解现代经济学》一文的人,也许会看出钱颖一教授和本文对现代经济学中分析框架的划分不太一样。按笔者的理解,钱颖一教授是将整个现代经济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讨论它的分析框架的,并认为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是由视角、参照系及分析工具三部分组成。他所指的视角基本上就是本文所定义的那五个组成部分,只是他没有展开讨论。而本文所给出来的分析框架基本上是现代经济学中每一个理论所具有的。一个经济理论基本上由以上五个部分组成,但它不见得提供了参照系或应用了某种“分析工具”。这样,将参照系和分析工具看作为属於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范畴,而不属於分析框架的范畴也许更合理。

经济学有一套以数量分析为特征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实证分析法、边际分析法、均衡分析法、静态分析法、比较静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法、长期与短期分析法、个量与总量分析法等。一、实证分析法: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法来自于哲学上的实证主义方法。实证分析是一种根据事实加以验证的陈述,而这种实证性的陈述则可以简化为某种能 根据经验数据加以证明的形式。在运用实证分析法来研究经济问题时,就是要提出用于解释事实的理论,并以此为根据作出预测。这也就是形成经济理论的过程。二、边际分析法:是利用边际概念对经济行为和经济变量进行数量分析的方法。所谓边际,就是额外或增加的意思,即所增加的下一个单位或最后一个单位。在经济学分析中,简单地说,边际是指对原有经济总量的每一次增加或减少。严格地说,边际是指自变量发生微小变动时,因变量的变动率。三、均衡分析法:均衡本来是物理学概念。引入经济学后均衡是指经济体系中各种相互对立或相互关联的力量在变动中处于相对平衡而不在变动的状态。对经济均衡的形成与变动条件的分析,叫做均衡分析法。分为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局部均衡分析法,是在不考虑经济体系某一局部以外的因素的影响的条件下,分析这一局部本身所包含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中,均衡的形成与变动的方法。一般均衡分析法,是相对与局部均衡分析法而言的。它是分析整个经济体系的各个市场、各种商品的供求同时达到均衡的条件与变化的方法。四、静态分析法、比较静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法是完全抽象掉时间因素和经济变动过程,在假定各种条件处于静止状态的情况下,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的形成及其条件的方法。比较静态分析法是对个别经济现象的一次变动的前后,以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均衡位置进行比较而撇开转变期间和变动过程本身的分析方法。动态分析法是考虑到时间因素,把经济现象的变化当作一个连续过程,对从原有的均衡过度到新的均衡的实际变化过程进行分析的方法。

另一种是规范研究。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1.演绎推理即根据假设按事物内在联系运用逻辑推理得到结论称为规范研究方法。规范研究是关于经济目标、经济结果、经济决策、经济制度的合意性的研究,它解决经济过程中“应该是怎样”的问题,旨在对各种经济问题的“好”、“坏”做出判断。2.归纳推理即通过对从调查中得到的样本数据进行检验来验证关于被研究总体所作的假设与推理的过程亦称为经验研究方法或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指研究者亲自收集观察资料,为提出理论假设或检验理论假设而展开的研究。实证研究具有鲜明的直接经验特征。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