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博士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 070207 授 理学 学位)一、培养目标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的精神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2.具有坚实宽广的光学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以及娴熟的实验技能。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本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研究成果。3.熟悉本学科的现状,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方向,接触相关学科的国际研究前沿。4.至少掌握一门外语,熟练阅读和理解相关专业的外文文献,并具有用外文撰写学术论文以及在国际会议上用外文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二、研究方向1.量子光学与原子光学 2.非线性光学与固体光学 3.激光动力学4.介观光电子学 5.光学测量与信息处理 6.准分子激光三、学习年限1.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可提前答辩,但是不得小于2.5年;也可以延迟答辩,但最长不得超过8年。总学分要求≥32学分;2.硕博连读和直攻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为4-6年。总学分要求≥54学分;四、学分要求与分配一览表:类 别 硕博连读、直攻博 已获硕士学位 以同等学力报考(未获硕士学位)博士生总学分 ≥55学分 ≥32学分 按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要求培养,入学前已修研究生课程可申请免修。修课学分 ≥35 通识课程≥11学分 (辩证法2、技术哲学2、硕士一外2、英语论文写作1.5、英语强化训练1.5、人文类1、社科1) ≥13 技术哲学2、英语强化训练1.5、英语论文写作2 学位要求的学科专业课≥24学分(含跨一级学科课程2学分,由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以及相关的跨学科专业课组成22学分(含专题研讨6学分) 跨一级学科课程或专业学术实践2学分、专业课程6学分、专题研讨6学分 补修课程、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 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 研究环节 ≥20 文献阅读 1 ≥19 选题报告 1 选题报告 1 中期报告 1 论文中期报告 1 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议并提交论文 1 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议并提交论文 1 发表学术论文 1 发表论文 1 学位论文 15 学位论文 15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一览表:见物理学院光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六、本学科对博士研究生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1.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全面负责制,组成以博士生导师为组长的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负责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和考核工作;2.对跨学科课程的界定(1)跨学科课程指本一级学科外的研究生课程,且必须跟班听课并参加考试。(2)所选的跨学科课程不得与硕士期间所修课程相同或相近。3.专题研讨课和学术报告:研讨课是培养博士生综合能力和进入学科前沿的重要环节,博士生应在导师确定的专题领域,查阅国内外最新文献资料,撰写研讨报告,或在导师及其课题组组织的学术讨论会上作学术报告,并有导师签名认可。每完成一次研讨内容,得1学分。鼓励博士生参加学术活动: 博士研究生在下列两种学术报告情况可每次计2学分。(1)博士研究生参加国内外重要的学术会议并作学术报告;(2)在学院组织的学术交流会上作学术报告,并有会议主持人或组织者签名认可。4.论文选题报告,通过开题得1学分。博士研究生入学后第三学期内撰写开题报告;硕博连读生在取得读博资格后第二学期内、本科直攻博生在第四学期内撰写开题报告。论文选题报告应包含的内容为:(1)选题的来源、意义;(2)课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3)课题的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方案;(4)课题的研究计划;(5)预期成果;(6)主要参考文献。5.博士研究生论文资格审查:修完所有规定的课程和撰写完成选题报告,博士研究生可申请论文资格审查。博士论文资格审查方法是由博士生向3-5名论文资格审查小组作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并进行答辩面试。根据博士生的选题报告、答辩情况、课程成绩和实际表现,由论文资格审查小组和系学位评定分委会决定其是否通过博士论文资格审查。通过博士论文资格审查后,博士生即可进入博士论文工作阶段。未通过博士论文资格审查者,一般在第一次资格审查后半年至一年内可再进行一次,两次未通过者按硕士生分配工作。若为本科直攻博士者按肄业处理。6.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博士生在进入博士论文一年之后,要向博士生指导小组或有关学者、专家报告阶段性研究工作成果,听取质疑与商讨改进意见。7.博士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应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博士生在申请博士论文答辩之前在发表学术论文方面的要求按照《华中科技大学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执行。8.学位论文预审制度:博士生在申请博士论文答辩之前,由指导导师和博士生指导小组审查学位论文初稿,并由相关研究领域的教授对学位论文进行预答辩,博士生应根据预答辩中提出的意见修改,修改完善后申请答辩指导导师和博士生指导小组按《华中科技大学申请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有关规定,组织论文评阅和答辩。9.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后,博士生应根据论文评阅与答辩中的意见对论文进行认真修改,形成正式的博士学位论文,并提交系、校学位委员会审核。光学硕士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 070207 授 理学 学位)一、培养目标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现代光学前沿动向,掌握现在光学技术,并且能熟练地应用计算机,能从事光学尤其是现在光学各方面的研究教学和产业工作,能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够从事科学管理和相邻近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二、研究方向1.量子光学与原子光学 2.线性光学与固体光学 3.激光动力学 4.光学测量与信息处理5.分子激光 6.介观量子光学7.光纤孤子通讯 8.光和物质的相互作用三、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生的学习年限实行以两年为基础的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为2.5年。其中学校提供奖学金的时间为2年半,从2年半后按学期交纳学费。四、学分要求与分配一览表:总学分 ≥35学分修课学分 ≥22 通识课程≥6学分(一外2、辩证法2、科社1、人文类1) 学位要求的学科专业课≥16学分(由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14学分,以及跨一级学科课程2学分组成) 缺本科专业基础的,补修本科主干课2~3门,记非学位要求学分 补修课程、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研究环节 ≥13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 学术报告1学分 发表论文1学分 学位论文10学分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一览表:见物理学院光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六、研究环节与学位论文执行学校有关规定。 光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类别课程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季节 开课单位 备注学位要求课程 公共必修课程 411.500 硕士生第一外国语 32 2 秋.春 外国语学院 硕士生必修 408.55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4 1 春 马克思学院 408.550 自然辩证法 32 2 秋 马克思学院 人文或理工或其他类课程 16 1 秋.春 人文学院 411.800 科技英语写作 24 1.5 秋 外国语学院 博士生必修 411.801 英语强化训练 60 1.5 暑假 408.801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32 2 秋 马克思学院 本学科专业要求课程 012.524 高等量子力学 64 4 秋 物理学院 硕士生≥16学分 012.517 群论 64 4 秋 物理学院 012.526 量子光学 48 3 春 物理学院 012.531 非线性光学 64 4 秋 物理学院 012.529 介观物理 48 3 秋 物理学院 012.528 凝聚态量子理论 64 4 春 物理学院 012.533 固体光学 48 3 秋 物理学院 012.532 量子场论 48 3 春 物理学院 012.525 原子光学 40 2.5 春 物理学院 012.527 光纤孤立波理论 48 3 春 物理学院 012.538 低温固态物理 40 2.5 秋 物理学院 012.523 凝聚态物理 48 3 秋 物理学院 012.535 高等统计物理 48 3 秋 物理学院 012.518 计算物理 40 2.5 春 物理学院 012.534 协同学 40 2.5 春 物理学院 012.536 随机动力学 40 2.5 秋 物理学院 博士生跨一级学科课程 2 博士生必修 博士生专题研讨 6 物理学院 非学位要求课程 补修课程 量子力学 64 4 春 本科生课 统计物理 48 3 秋 物理学院 电磁场理论 40 2.5 光电学院 注:硕士生修课应从硕士生课程中选择(课程代码最后三位为500-799);博士生修课应从博士生课程中选择(课程代码最后三位为800-999)。
1、博士在读期间所开设的各门学科考试成绩必须全部合格。2、博士毕业论文必须有新意,并且是个人独立完成,不抄袭,不带写。3、博士论文必须有明确的论点,有充足的论据,有众多的数据支撑你的论据,有结论,有前展性,并能够在实践中有应用前景。4、论文答辩时,必须有条有理的回答专家评委提出的所有问题,和质疑,并有2/3的专家评委投赞成票。
2022年秋季博士论文答辩时间为11月5日(星期六)至11月26日(星期六)。每天的答辩时间为上午8:30-12:00、下午1:00-5:20。
6月份。汤陈蕾是华中科技大学的硕士毕业生,研究生硕士毕业答辩一般在6月份,答辩通过后即可完成毕业流程,华中科技大学,简称华中大、华科大,英文缩写HUST,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
光学博士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 070207 授 理学 学位)一、培养目标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的精神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2.具有坚实宽广的光学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以及娴熟的实验技能。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本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研究成果。3.熟悉本学科的现状,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方向,接触相关学科的国际研究前沿。4.至少掌握一门外语,熟练阅读和理解相关专业的外文文献,并具有用外文撰写学术论文以及在国际会议上用外文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二、研究方向1.量子光学与原子光学 2.非线性光学与固体光学 3.激光动力学4.介观光电子学 5.光学测量与信息处理 6.准分子激光三、学习年限1.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可提前答辩,但是不得小于2.5年;也可以延迟答辩,但最长不得超过8年。总学分要求≥32学分;2.硕博连读和直攻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为4-6年。总学分要求≥54学分;四、学分要求与分配一览表:类 别 硕博连读、直攻博 已获硕士学位 以同等学力报考(未获硕士学位)博士生总学分 ≥55学分 ≥32学分 按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要求培养,入学前已修研究生课程可申请免修。修课学分 ≥35 通识课程≥11学分 (辩证法2、技术哲学2、硕士一外2、英语论文写作1.5、英语强化训练1.5、人文类1、社科1) ≥13 技术哲学2、英语强化训练1.5、英语论文写作2 学位要求的学科专业课≥24学分(含跨一级学科课程2学分,由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以及相关的跨学科专业课组成22学分(含专题研讨6学分) 跨一级学科课程或专业学术实践2学分、专业课程6学分、专题研讨6学分 补修课程、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 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 研究环节 ≥20 文献阅读 1 ≥19 选题报告 1 选题报告 1 中期报告 1 论文中期报告 1 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议并提交论文 1 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议并提交论文 1 发表学术论文 1 发表论文 1 学位论文 15 学位论文 15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一览表:见物理学院光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六、本学科对博士研究生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1.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全面负责制,组成以博士生导师为组长的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负责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和考核工作;2.对跨学科课程的界定(1)跨学科课程指本一级学科外的研究生课程,且必须跟班听课并参加考试。(2)所选的跨学科课程不得与硕士期间所修课程相同或相近。3.专题研讨课和学术报告:研讨课是培养博士生综合能力和进入学科前沿的重要环节,博士生应在导师确定的专题领域,查阅国内外最新文献资料,撰写研讨报告,或在导师及其课题组组织的学术讨论会上作学术报告,并有导师签名认可。每完成一次研讨内容,得1学分。鼓励博士生参加学术活动: 博士研究生在下列两种学术报告情况可每次计2学分。(1)博士研究生参加国内外重要的学术会议并作学术报告;(2)在学院组织的学术交流会上作学术报告,并有会议主持人或组织者签名认可。4.论文选题报告,通过开题得1学分。博士研究生入学后第三学期内撰写开题报告;硕博连读生在取得读博资格后第二学期内、本科直攻博生在第四学期内撰写开题报告。论文选题报告应包含的内容为:(1)选题的来源、意义;(2)课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3)课题的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方案;(4)课题的研究计划;(5)预期成果;(6)主要参考文献。5.博士研究生论文资格审查:修完所有规定的课程和撰写完成选题报告,博士研究生可申请论文资格审查。博士论文资格审查方法是由博士生向3-5名论文资格审查小组作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并进行答辩面试。根据博士生的选题报告、答辩情况、课程成绩和实际表现,由论文资格审查小组和系学位评定分委会决定其是否通过博士论文资格审查。通过博士论文资格审查后,博士生即可进入博士论文工作阶段。未通过博士论文资格审查者,一般在第一次资格审查后半年至一年内可再进行一次,两次未通过者按硕士生分配工作。若为本科直攻博士者按肄业处理。6.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博士生在进入博士论文一年之后,要向博士生指导小组或有关学者、专家报告阶段性研究工作成果,听取质疑与商讨改进意见。7.博士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应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博士生在申请博士论文答辩之前在发表学术论文方面的要求按照《华中科技大学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执行。8.学位论文预审制度:博士生在申请博士论文答辩之前,由指导导师和博士生指导小组审查学位论文初稿,并由相关研究领域的教授对学位论文进行预答辩,博士生应根据预答辩中提出的意见修改,修改完善后申请答辩指导导师和博士生指导小组按《华中科技大学申请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有关规定,组织论文评阅和答辩。9.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后,博士生应根据论文评阅与答辩中的意见对论文进行认真修改,形成正式的博士学位论文,并提交系、校学位委员会审核。光学硕士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 070207 授 理学 学位)一、培养目标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现代光学前沿动向,掌握现在光学技术,并且能熟练地应用计算机,能从事光学尤其是现在光学各方面的研究教学和产业工作,能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够从事科学管理和相邻近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二、研究方向1.量子光学与原子光学 2.线性光学与固体光学 3.激光动力学 4.光学测量与信息处理5.分子激光 6.介观量子光学7.光纤孤子通讯 8.光和物质的相互作用三、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生的学习年限实行以两年为基础的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为2.5年。其中学校提供奖学金的时间为2年半,从2年半后按学期交纳学费。四、学分要求与分配一览表:总学分 ≥35学分修课学分 ≥22 通识课程≥6学分(一外2、辩证法2、科社1、人文类1) 学位要求的学科专业课≥16学分(由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14学分,以及跨一级学科课程2学分组成) 缺本科专业基础的,补修本科主干课2~3门,记非学位要求学分 补修课程、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研究环节 ≥13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 学术报告1学分 发表论文1学分 学位论文10学分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一览表:见物理学院光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六、研究环节与学位论文执行学校有关规定。 光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类别课程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季节 开课单位 备注学位要求课程 公共必修课程 411.500 硕士生第一外国语 32 2 秋.春 外国语学院 硕士生必修 408.55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4 1 春 马克思学院 408.550 自然辩证法 32 2 秋 马克思学院 人文或理工或其他类课程 16 1 秋.春 人文学院 411.800 科技英语写作 24 1.5 秋 外国语学院 博士生必修 411.801 英语强化训练 60 1.5 暑假 408.801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32 2 秋 马克思学院 本学科专业要求课程 012.524 高等量子力学 64 4 秋 物理学院 硕士生≥16学分 012.517 群论 64 4 秋 物理学院 012.526 量子光学 48 3 春 物理学院 012.531 非线性光学 64 4 秋 物理学院 012.529 介观物理 48 3 秋 物理学院 012.528 凝聚态量子理论 64 4 春 物理学院 012.533 固体光学 48 3 秋 物理学院 012.532 量子场论 48 3 春 物理学院 012.525 原子光学 40 2.5 春 物理学院 012.527 光纤孤立波理论 48 3 春 物理学院 012.538 低温固态物理 40 2.5 秋 物理学院 012.523 凝聚态物理 48 3 秋 物理学院 012.535 高等统计物理 48 3 秋 物理学院 012.518 计算物理 40 2.5 春 物理学院 012.534 协同学 40 2.5 春 物理学院 012.536 随机动力学 40 2.5 秋 物理学院 博士生跨一级学科课程 2 博士生必修 博士生专题研讨 6 物理学院 非学位要求课程 补修课程 量子力学 64 4 春 本科生课 统计物理 48 3 秋 物理学院 电磁场理论 40 2.5 光电学院 注:硕士生修课应从硕士生课程中选择(课程代码最后三位为500-799);博士生修课应从博士生课程中选择(课程代码最后三位为800-999)。
每年12月5日。根据查询华中科技大学的资料,该学校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答辩时间为每年12月5日,答辩成功即可毕业。华中科技大学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高校。
不可以。可以由红软PPT下载,主要介绍了华科的历史、华科的校园与人文风光、华科的实力、华科的四大专业介绍等内容。华中科技大学目录华科的历史华科的校园与人文风光华科的实力华科的四大专业介绍华科的历史华中科技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原同济医科大学、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和原科技部干部管理学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
6月份。汤陈蕾是华中科技大学的硕士毕业生,研究生硕士毕业答辩一般在6月份,答辩通过后即可完成毕业流程,华中科技大学,简称华中大、华科大,英文缩写HUST,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
发布时间:2021-01-22 17:19:27 作者: 审核人: 浏览次数:462 次根据《西南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和研究生院“关于做好2021届研究生毕业暨学位授予工作的通知”,现将我院2021年春季博士、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毕业暨学位授予等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毕业及学位授予申请(一)申请对象达到培养方案规定最低学习年限的各级各类研究生和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二)申请类别申请类别包括以下4类:1、毕业及学位授予:达到最低学习年限,完成所有课程学习和培养环节,同时达到毕业与学位授予要求。2、单独毕业:达到最低学习年限且在最长学习年限内,完成所有课程学习和培养环节,达到毕业要求,但未达到学位授予要求。3、结业:达到最低学习年限且在最长学习年限内,完成所有课程学习和培养环节,未达到毕业要求。4、毕业后学位授予:获得毕业证书24个月以内的毕业研究生,可以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留学生需同时向国际学院提交申请。二、资格审查及申请者应提交的材料 (3月15日前完成)(一)课程成绩和培养环节核查1、所有拟毕业的博士、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不含留学生、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必须于1月25日至3月15日在MIS系统内检查是否完成培养方案规定所有教学环节,并提交相关信息由导师、学院和研究生院培养办及学位办进行审核,审核合格方可进入答辩程序。 2、博士研究生应于2月26日前、硕士研究生应于3月5日前书面提交 “西南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资格审查表”一式两份或“西南大学研究生结业申请表” 一式两份、“西南大学硕(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报告”1份。所有拟毕业的研究生必须在3月15日以前通过研究生管理系统(即MIS系统,网址:)提交毕业及学位申请,超过期限系统将自动关闭,过时不补。3、留学生、同等学力申硕人员应于3月5日前书面提交“西南大学学位论文答辩资格审查表”1份、“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报告”1份、“成绩单”(纸质一式两份、WORD电子档、同等学力申硕人员还需提交EXCEL格式导入模板电子档)。4、申请结业或毕业的研究生同期务必进入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平台(网址:)核对本人学籍信息。学籍信息有误者,请在3月15日之前书面报告相关情况。学院汇总后,报研究生院培养办。未报告者,视为信息准确。(二)申请博士硕士学位学术成果审查1、根据《西南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文件规定,申请博士学位成果基本要求由培养单位按一级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分类制订,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备案后执行,由各培养单位审核、研究生院复核;申请硕士学位成果基本要求由各二级培养单位按一级学科制订,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备案后执行,由各培养单位审核。2、申请学位成果公布时间晚于评阅送审时间,可先行开展学位论文评阅工作。(三)学位(毕业)论文查重1、学位(毕业)论文须进行论文重复率检测,博士论文不得高于10%,硕士论文不得高于20%。未通过重复率检测的论文或重复率高于规定比例的论文,不能进入论文评阅环节。2、查重要求将学位(毕业)论文(完整版,含学生和导师信息)电子文档发送到;电子文档命名方式:学号-专业-姓名。(1)博士查重截止时间:4月2日(2)硕士查重截止时间:4月9日(四)审查不合格及未完清学费、住宿费等费用的,不能参加答辩。三、学位论文制作详见研究生院学位办“西南大学博士、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规范”。四、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博士学位论文实行预答辩,申请答辩者应填写《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申请表》(研究生院主页下载,2月26日前提交)。预答辩时间: 3月13日(周六)上午8:30(暂定)。答辩地点:经济管理学院A203(暂定)。预答辩提交材料要求另行通知。五、学位(毕业)论文评阅(一)毕业论文评阅由学院组织,按照《西南大学全日制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试行)》(西校〔2013〕159号)《西南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试行)》(西校〔2013〕161号)文件相关规定执行。(二)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全部实行“双盲评审”1、博士学位论文由学校委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进行评审;2021春季学期博士学位论文评审提交截止日期为4月6日。超过规定时间未提交者,自动顺延至下一个学期。2、留学生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审工作由学院组织实施,学位论文评审提交截止日期为4月12日。(三)博士学位论文评阅送审要求:1、学位论文必须隐去作者姓名、导师姓名、学校名称等表明身份的内容,去掉“页眉”、“论文后记”、“致谢”等部分。2、博士学位论文评阅提交材料及命名方式(1)pdf格式的学位论文电子文本,命名方式:10635_学号_LW;(2)txt格式的学位论文摘要电子文本,命名方式:10635_学号_ZY;(3)pdf格式的学位论文自评表电子文本(表格从研究生院网页学位栏目下载区下载,填好后转存为pdf格式提交),命名方式:10635_学号_ZPB;(4)xls/xlsx格式的学位论文评审清单电子文本,命名方式:单位代码+单位名称。六、论文答辩(一)学位论文答辩严格按照《西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与答辩管理办法》(西校〔2020〕331号)文件的相关规定执行。(二)单独毕业论文答辩单独毕业论文答辩由5位或以上(单数)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组成,答辩程序与学位论文答辩程序要求一致。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后,向学院提交单独毕业答辩材料(毕业论文、毕业申请书等)。七、学位论文修改报告为进一步加强学位论文质量控制,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实行修改报告备案制。学位论文分别在预答辩后、评阅通过后、答辩通过后按专家的意见建议修改,并分别提交“学位论文修改报告”。未要求预答辩的硕士学位论文提交评阅通过后、答辩通过后2个阶段的论文修改报告。预答辩后论文修改报告须连同送审学位论文一起提交学院;预答辩后论文修改报告和评阅通过后论文修改报告须与学位论文一起提前送答辩委员会专家审阅。是否对前期专家意见进行合理采纳并对论文做出对应修改将作为形成答辩决议的重要参考,导师及同学务必高度重视。答辩后论文修改报告须与定稿学位论文一起提交学院存档备查。毕业论文修改报告参照学位论文修改报告执行。八、盲评学位论文提交时间、要求:(一)盲评用论文:1、博士学位论文送审材料博士研究生在预答辩后(限预答辩通过者),即4月6日前提交盲评材料。(1)送审电子材料博士学位论文评阅电子材料内容及命名方式见博士学位论文评阅送审要求。(2)西南大学学位论文预答辩后修改报告(纸质1份及电子档,命名方式学生姓名-预答辩后修改报告)。2、学院送审论文提交材料(1)论文评阅送审要求必须隐去作者姓名、导师姓名等表明身份的内容,去掉 “论文后记”、“致谢”等部分。(2)博士毕业论文评阅领取毕业论文评阅书,填写自评部分,评阅书命名方式:姓名-专业.(3)送审形式所有论文均采用电子档送审。需提交pdf格式的学位论文电子文本,命名方式:姓名-专业。(二)答辩用论文(限盲评通过者):博士和硕士均应在答辩前一周提交答辩用论文6本(含评阅修改报告)。(三)校、院存档论文(答辩结束5天内,按答辩委员会建议修改后提交):博士研究生3本;硕士研究生2本。同时提供学位论文全文( PDF格式)的电子文档,命名方式如下:10635_二级学科代码_学号_学生姓名_LW。九、学位(毕业)论文答辩时间(暂定)1、博士毕业论文答辩时间为:5月15日上午8:302、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时间为:5月22日上午8:303、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时间为:5月29日上午8:30十、优秀学位论文评选 严格按照《西南大学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评选管理办法》(西校〔2016〕388号)文件规定评选条件和程序,向学科所属学部学术委员会推荐参评优秀学位论文。十一、提交材料清单 见清单 十二、毕业证与学位证照片(一)全日制毕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必须参加新华社统一进行的毕业生图像信息采集,毕业证、学位证照片由新华社提供,网上查询以此照片为依据。(二)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的学位证照片,由本人按以下规格向所在学院提供纸质及电子文本:纸质本大小为48mm×33mm;电子图片像素为宽150、高210,大小≤20kb,格式为JPG;成像区头部宽度21mm-24mm,头部长度28mm-33mm,下额到头顶25mm-35mm;照片背景为单一蓝色。特别提醒:1、以上表格请严格按照要求填写,不要改变表格格式,否则不予受理;2、表格以研究生院主页上公布的最新表格为准;3、电子档材料接收邮箱:、未尽事宜请参见研究生院主页《关于做好2021届研究生毕业暨学位授予工作的通知》。凡要参加本次答辩的学生注意不同阶段的安排以及提交材料的时间(详见《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21春季答辩学术型硕士、留学生、同等学力申硕/博士提交材料时间及清单》),过期不予受理。
学校系统上能查到。为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督,强化研究生与导师论文质量意识,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确保学位授予质量,我院于2016年开始组织实施研究生毕业论文的盲评工作,建立评审专家库。所有参加盲评的研究生须登陆我校研究生管理系统(新系统),在“学位论文信”模块中录入学位论文基本信息,全部上传盲评版本的论文,具体安排和时间待后续通知。评阅结果均为“同意答辩”意见的,准予进入论文答辩环节。评阅结果中有“修改后直接答辩”意见,且没有“不同意答辩”意见的,必须修改论文,经指导教师审阅通过,准予进入论文答辩环节。答辩前应向答辩委员会提交论文修改报告。评阅结果中有一份结果“不同意答辩”意见的,学生须提出申请,指导教师和学科组鉴定通过后,由管理办再请一位专家评阅。如两份评阅结果均为“不同意答辩”意见的,本次不能进入答辩环节,必须修改论文,半年后重新进行盲评。
七月三十一。2022年华中师范大学博士毕业生须于2022年七月三十一日前取得毕业证和学位证。华中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