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葡萄酒质量的评估模型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葡萄酒质量的评估模型毕业论文

一般的国外葡萄酒都有法定的标准,并标注在瓶身的,中国的呵呵,啥也没有只会有个行业标准或者国标啥的,总之是中国的葡萄酒就是卖牌子卖包装。别的怎么也划分不出来的。

酒文化的研究论文提纲 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 本次课题研究中西方酒文化差异,主要研究对象为中、西方的果酒,本论文内容包括酒的历史,酒的构成,酒的品种及喝酒的礼仪等。其目的在于了解中西方酒的文化差异。加深人们对酒的了解,以及饮用的乐趣。 许多人常说,“喝酒伤身”,但这只是他们片面的理解。在古代就已经产生了所谓的药酒,以治疗疾病与调理身体机能闻名于当时的中国社会,但这并没有改变中国人对酒的`那种根深蒂固的负面想法,而对于葡萄酒更是如此。虽然在我国古代的医学家很早就认识到葡萄酒的优异和对于疾病防治重要作用,但这并没有替葡萄酒洗清“冤屈”. 本次论文的主角就为葡萄酒,介绍中、西方各个国家从古到今,葡萄酒的发展、变化、文化以及葡萄酒对于人们的益处等等。 三、毕业论文详细提纲: 提 纲 一、 绪论 (一)酒的主要种类: (二)饮酒的益处: (三)酒的传说(葡萄酒) 本文主要介绍葡萄酒。 二、葡萄酒 (一)葡萄酒的分类 (二)葡萄酒质量等级和品牌 (三)葡萄酒的储藏方法 (四)品尝与饮用葡萄酒的酒杯的选择 (五)解酒的方式 三、 中西方比较说明 (一)传说 (二)原料 (三)酿制工艺 (四)分类品牌 (五)鉴赏方式 (六)储藏方法 (七)酒杯的选择请继续阅读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 应届生求职 毕业论文范文查看下载 查看的论文开题报告

通知: 你好 一下是你需要的相关资料 可以总结出一篇不错的论文

影响葡萄酒特色及品质的因素可以很多,但最重要的不外乎三大因素:葡萄、葡萄园和酿造技术。不同葡萄品种在色泽、大小、形态及所含成分上都有着很多不同,葡萄的颜色、皮的厚度及酸、糖、多酚类等物质的含量都直接影响着酒的色、香、味。酿酒葡萄与日常食用葡萄有很大不同,虽味道非常浓厚, 但多是肉少核多,皮厚汁少,颗粒小,缺乏鲜食价值。但正是这些不起眼的葡萄在发酵酿制之后,变成了我们餐桌上的美酒。不同葡萄品种酿制出的葡萄酒是不同的,但是,除了品种间的差异,葡萄自身的质量是酿制高品质葡萄酒的关键。健康、未受污染及病菌侵蚀的葡萄酿出的酒产生异味的机会远比低质、受到污染或病菌侵蚀的葡萄要少。 葡萄的质量与产量也息息相关。一般地,葡萄的亩产量越高,葡萄所含的有效成份就越低,葡萄的质量也越低,酿制出的酒也就自然淡而无味,很平庸。但也不是说产量越低越好,每一品种都有其自身最佳的产量与质量比,而且要结合树龄,树之间的密度,树的修剪及生长方式、地点等多种因素一起斟酌考虑。一般葡萄在7至40年树龄时产量最高,过后就逐渐降低。老树虽然产量低,但如维护管理得好,也可结出高质量的葡萄。 葡萄园——葡萄生长的环境与气候 If you don’t have great grapes, you can’t make great wines.It all happens in the vineyards! ——Emile Peynard 正如法国著名葡萄酒教授艾米尔·贝纳尔 (Emile Peynard) 所言,葡萄酒的特点和风格起源于葡萄园。同一品种在不同的产地可表现出完全不同的风格,葡萄的生长环境影响着葡萄的品质及特性,正如一对双胞胎,生长在不同家庭,不同文化背景下会形成完全不同的个性及气质一样,同一葡萄品种在不同生长环境下也会有着明显的差异从而影响成品酒的风格和口味。 葡萄生长的环境包括所在地区和气候、土壤成分、土壤结构及排水性、地理环境(即朝向、坡度、风势、有无阻挡物存在等)所有这些因素便构成了法国人在论及葡萄酒质量时必然要提到的Terroir一词。所以,确切地说,Terroir是一个如上所提的综合概念,目前其他语言尚无相应的词汇来表达它的完整含义。 虽然自然因素起了重要作用,但人们借助科学技术,也可以对地理环境做出合理的调整及改变,比如建人造防风林,引进灌溉系统解决干旱缺水问题等,土质及土壤成分也需要人们的维护与管理,而葡萄的修枝、篱架和枝叶密度调整等栽种手法更直接的影响到葡萄的品质和成熟进程。所以葡萄生长不仅取决于天然环境,也有后天人们努力的因素在里面。 总的讲,酿酒葡萄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是比较容易生长的植物。全球大部分葡萄园都集中在北纬约30-50度或南纬约20-40度之间的温热地带,年平均气温为10-20度左右,过热和过冷的地方都不合适葡萄的生长。葡萄的根有着很强的纵深生长能力,贫瘠的土壤环境使葡萄根系不得不尽力向深处延展,以求最大限度的吸取营养,使所产葡萄味浓而有当地土质的特色。世界上不少著名的葡萄园地表常常是卵石或沙砾密布,根本无法想象可以生长什么农作物。肥沃的土壤常常只能使葡萄过度生长,导致枝叶茂密却结不出优质葡萄。 最后,用法国著名产酒地勃艮第 (Burgundy) 的一位酿酒师的话作为总结:“如果我们的土壤不那么贫瘠,我们也不可能这样富有”(If our soil was not so poor, we would not be so rich !) 酿酒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葡萄酒酿制方式比过去改变了许多,而且还在改变。生活在现在的人们很难想象过去无温度控制、无过滤防止细菌污染等技术的情况下酿造的酒是什么味道。 在葡萄酒酿造过程中酿酒师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前两个提及的因素(葡萄和葡萄园)是先天条件,人们很难或仅仅能在有限的条件下操纵前两个因素,那么最后这点(酿酒技术)不仅与科技有关,也与酿酒师的品味及艺术性息息相关。目前许多酿酒技术无一定的标准,比如果汁与果皮接触的时间、新旧橡木桶使用的比例等等。 所以,用什么方法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最佳效果有着许多的讲究,怎样酿制葡萄酒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酿酒师的经验与喜好,这与照着菜谱不见得可以做出色香味俱全的菜的道理一样,所以,说那些极品葡萄酒是自然、科技与艺术调制出的、不可多得的珍品一点也不为过。 葡萄酒的年份 葡萄酒的年份(Vintage)是来自葡萄收获的年份。天气的变化每年不同,产出来的葡萄酒自然也不同。天气变化比较规律稳定的地区,不同年份间的差别自然很少。如阿根廷的蒙多萨(Medoza)位於沙漠区,雨量稀少,仅靠雪水灌溉,天气稳定,年年都有好收成,可惜少了年份的变化。位於气候温和的产区,好的年份需要俱备充足的阳光(特别是在春季和八月初时),温暖的气温,同时秋季收成时天气必须乾燥,不能下雨。 总之,提高葡萄的成熟度,保持葡萄的健康,不受病菌感染,是好年份最基本的要求。但是天气酷热,日照充足的产区,则反而需要比平均温度低一点的天气,以保有葡萄酒细腻的品质。 红酒和白酒对天气的要求并不相同,秋季收成时的高温有利红葡萄的成熟,但过度的高温,却常让白葡萄的酸度不足,酿成的白酒柔弱无力,失去特性。1949年勃根第的酷暑和秋老虎,造就了特优的红酒,白酒却相对地失去均衡细致的品质。 此外,即使位於同一产区,天气变化对葡萄酒的影响却不见得相同,不同的葡萄品种,不同排水性和吸热性的土质,加上各种小区域气候的变化等等,都让年份好坏的评定,无法完全类推适用於整个产区。以波尔多区为例,圣艾美浓产区以种植美露种为主,相较於以卡本内一苏维浓种为主的上梅多克产区,自然不会对同一年份的天气产生相同的影响。 有许多产区依循年份的变化,制造不同类型的葡萄酒,一些特殊的葡萄酒只有在当年气候条件适合时才会生产。例如葡萄牙波特酒产区的特优年份波特酒,德国trockenbeerenauselese等级的贵腐甜白酒,匈牙利 Tokaji产区的aszu贵腐甜白酒以及阿尔萨斯的迟摘葡萄酒(vendange tardive)和贵腐甜白酒(S.G.N.)等等,都是只有特殊年份才生产的难得佳酿。 从17世纪末葡萄酒开始被装在玻璃瓶中销售後,葡萄酒的年份就开始具有商业上的价值。现在几乎所有品质佳的葡萄酒都标有年份,唯一例外的,只有无年份的香槟和经多年橡木桶培养的酒精强化葡萄酒。特优年份的葡萄酒价格常常比平庸的年份多出数倍。以波尔多近十几年来最著名的 1982年份为例,Mouton-Rothschild城堡酒厂82年法国市价含税价格约1600法郎左右,相较於81年的400法郎,整整高出三倍之多。选择年份除了考虑好坏,是否成熟也要一并考虑,以免花钱而享受不到酒的香醇。

葡萄酒评论杂志

第一次尝试干红葡萄酒的人们肯定会有这样一种感觉:这酒为什么这么涩?虽然一开始并不友好,但带来涩感的单宁是葡萄酒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成分。这并不友好的涩感,为葡萄酒提供了骨架和结构,使葡萄酒变得“有血有肉”起来。若喜欢强劲的单宁,赤霞珠、西拉或内比奥罗会是你的菜;若偏爱饱满柔和的单宁,美乐是不错的选择;若是钟情细腻柔顺的单宁,黑比诺可以一试……不过,以上这些葡萄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红葡萄品种。 所以白葡萄酒就没有单宁吗? 这个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白葡萄酒也含有单宁。事实上,所有的葡萄酒都会含有单宁,只不过数量不同罢了。酒中单宁含量的高低,除了葡萄品种的特性,酿造方式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葡萄酒中的单宁,绝大多数都来源于葡萄果皮和种子。红葡萄酒在酿造时,酿酒师会把压榨后的葡萄连皮带籽都扔进发酵罐,有些甚至还带有大把果梗。发酵过程中,果肉、果皮、种子、果梗通通混在一起,其中的单宁也会浸渍出来,酒液中的单宁含量自然就多了。有时,为了增添酒的结构感,在压榨后会故意将果皮浸渍一段时间,为的也是让葡萄中的单宁尽快浸出。 如果葡萄酒的单宁还不够,没事,还有橡木桶来帮忙。葡萄酒在橡木桶陈年的过程中,橡木桶中的“橡木单宁”也会浸入酒中,加强酒的结构感。 相比起来,白葡萄酒就更“小清新”了。在酿造时,只能用压榨出的白葡萄汁进行发酵,减少了与果皮的接触,这样一来,单宁含量就少了很多。就算放入橡木桶中陈酿,这些单宁可以忽略不计。 不过,白葡萄酒中还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橙色葡萄酒。虽然“橙酒”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发酵后的橙汁,但它确实跟橙子没有半点关系。橙色葡萄酒的颜色来源于白葡萄品种的果皮,这些经过浸渍后再带皮发酵的白葡萄,赋予了酒液独特的天然色素,这样酿造出来的酒色泽由淡橙色到橙红色不等,而它们在口感上更接近红葡萄酒,带有明显的单宁,层次感非常丰富。 如何感受单宁? 单宁不只在葡萄酒中存在,如果你想要更明显的感受单宁,可以用红茶做个小实验。泡上两杯红茶,一杯泡2-3分钟,另一杯泡5-7分钟。虽然两杯茶都有涩感,但时间长的红茶,它的单宁明显更丰富。 当酒中单宁的涩感很强烈时,尝试搭配一块奶酪或者肥肉,将单宁柔化后,你会发现无论是食物还是酒都变得更加美味了。 本文原载于《RVF葡萄酒评论杂志》微信公众号                                                                 吃是为了肉体,喝是为了灵魂                                                        关注“酒公子”公众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世界著名的葡萄酒评分系统在专业的葡萄酒圈中,有世界影响力的评分系统有以下4个:罗伯特•帕克《葡萄酒倡导家》,Wine Advocate,简称RP;《葡萄酒观察家》,Wine Spectator,简称WS;《葡萄酒爱好者》杂志,Wine Enthusiast,简称WE;《品醇客》,简称DE;这四者的影响巨大,是酒商经常引用的,被爱好者总称为3W1D。RP:罗伯特•帕克《葡萄酒倡导家》如果当今葡萄酒的世界里有神存在的话,那么唯一的神就是罗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葡萄酒王国的皇帝,也被称为味蕾的独裁者,他的衷情可以把一个酒庄送上天堂,当然,他的咒语也能将之打下地狱。帕克原是一位专业的律师,年轻的时候因追求女朋友而到法国,在法国住了6个星期,发现当地的红酒跟可乐一样便宜,于是天天品尝,深深入迷,一发而不可收拾,决定将葡萄酒的品尝与推介做为自己终生的事业,这是发生在1967年圣诞节期间的故事,故事中的女生后来也成了帕克的妻子,而从那以后,帕克每年组织葡萄酒爱好者到法国品尝美酒,到了1977年,他向母亲借了数千元,创办了《葡萄酒倡导家》杂志(The Wine Advocate),公布自己品尝的各种各样葡萄酒的分数,开始的时候,法国庄主们还不以为然,甚至嗤之以鼻,但是随着帕克分数的市场作用越来越大,帕克给予低分或者劣评的葡萄酒,市场销量就会骤然下滑,整个法国不得不为帕克低头,以致到后来,帕克没有给出分数之前,酒庄都不知道应该给自己的产品如何定价,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帕克以安全理由拒绝前往波尔多品尝新酒并打分,结果订单大减,因为无论是买方,还是卖方,都不知道当年的价格是否合适?在帕克之前,欧洲人习惯用20分制来给葡萄酒评分,仅在专业的圈子中流行,但是,帕克参照美国的学校体制,创造性地改为100分制,使之成为一种大众游戏,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深入民心,并成为葡萄酒世界的圭臬。帕克的评分系统并不复杂,以50分为起评分,也就是说只要是葡萄酒,最低的分数已经就是50分了,剩下的50分由4个部分组成,分别为:颜色和外观(Color and appearance) 占5分;香气(Aroma and bouquet)占15分;风味和收结(Flavor and finish) 占20分;总体素质及潜力(Overall quality level potential)占10分。于是最终根据分数,可以将葡萄酒列为6个档次:96-100分:顶级佳酿(Extraordinary)90-95分:优秀(Outstanding)80-89分:优良(Above average)70-79分:普通(Average)60-69分:次品(Below average)50-59分:劣品(Unacceptable)在许多专业的葡萄酒商店,尤其是香港的葡萄酒专卖店,如果该酒帕克有给分的话,一般都会在价格牌上同时注明,也就是大写的“RP”后面跟着的数字。《葡萄酒倡导家》为双月刊,对于没有订阅该杂志的读者,帕克的团队还提供网络版,交费的读者可以通过该网站查到所有帕克打过分数的葡萄酒及其评论。中国的读者要查分数其实也不难,通常只要是帕克给予90分以上的葡萄酒,只要在搜索引擎上输入酒名、年份及RP,基本上就可以查到相关的信息。WS:《葡萄酒观察家》杂志美国的《葡萄酒观察家》(Wine Spectator)杂志是全球发行量最大的葡萄酒专业刊物,创于1976年,全球拥有超过2百万的读者,由声名显赫的专家团队根据自己的特长,每年从全世界精选2万余款葡萄酒进行评分,除了每个月公布分数之外,每年还会进行一次总决赛,评出当年上市的100款最好的葡萄酒(Top 100)公之于众,能入选百大的产品,次年的销量及价格肯定会上涨不少。在评分时,跟帕克最大的区别就是:帕克从不盲品,他坚持亲自到酒庄,或者庄主将酒送到他在波尔多的办公室,在了解所有资料的情况下,才会给出评价与分数,更难能可贵的是,帕克从来不涉及商业活动,从不为任何企业或者品牌作广告;而《葡萄酒观察家》杂志的专家团队则会采取盲品的方式来打分,为了客观与公平起见,他们会使用统一的酒具,在独立的场所进行品评,品酒师只知道葡萄酒的大致风格和年份,而且不考虑酒的价格因素,当然,作为一份商业杂志,他们是可以为任何出得起钱的企业或者品牌做广告的。我本人每年都会受邀作为一些专业葡萄酒展的评委给葡萄酒打分,有时候一天给500款酒打分,是很正常的,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是长时间的品尝带来的疲劳肯定会影响自己的判断力;二是没有背景资料的盲品肯定无法准确地评判葡萄酒的真正价格。当然,作为《葡萄酒观察家》杂志的专业品酒师,都是顶尖的高手,其水平之高,我们难以望其项背,但我个人始终认为,将100元的酒跟1000元的酒放在一起盲品,是不公正的,因为这样虽然能够体现酒的真实水平,却无法体现酒的性价比,例如,拉菲肯定是绝世的好酒,不过价格炒作到现在的程度,性价比明显就不高了。我丝毫没有贬低《葡萄酒观察家》杂志的意思,实际上本人也订阅该杂志多年,可之所以将它排在帕克之下,主要还是因为不同的品尝方式,故此,在选择需要将品牌价值考虑在内的名庄酒的时候,我会偏重参照帕克的评分;在选择低价位的葡萄酒的时候,我会优先考虑《葡萄酒观察家》的意见。《葡萄酒观察家》也采取100分制,起评分也是50分,共分为7个档次:95-100分: 经典且绝佳(Classic; a great wine);90-94分: 优秀,极具个性与风格(Outstanding; a wine of superior character and style);85-89分: 良好,且有特点(Very Good; a wine with special qualities);80-84分: 做得不错,放心享用(Good; a solid, well-make wine);70-79分: 普通,有些微的缺点(Average; a drinkable wine that may have minor flaws);60-69分: 次品,尚可饮,但不推荐(Below average; drinkable but not recommended);50-59分: 劣品,不能喝,也不推荐(Poor, undrinkable; not recommended)。登录《葡萄酒观察家》杂志的网络版,可以免费地查询到专家评过的分数,尤其是喜欢盲品的爱好者,可以根据其分数来评测自己的品尝水准,仅从这点来说,应该比帕克更客观。WE:《葡萄酒爱好者》杂志同样来自美国的《葡萄酒爱好者》杂志(Wine Enthusiast)创刊于1979年,是涉及范围最广的专业葡萄酒电子刊物,内容几乎包罗了葡萄酒世界的所有方面。《葡萄酒爱好者》采取直接发邮件给读者的方式,只要你在该网站注册并留下自己的电子邮箱,那么每天就可以免费地收到多条关于葡萄酒的信息,据该网站的官方数字,30年来共发布给读者超过3亿条信息,前面的两个网站大部分内容是收费的,需要提供自己的信用卡才能正常地浏览,这对于中国大陆的读者来说,是极其困难的,但是《葡萄酒爱好者》却是完全免费的,可以随时查看葡萄酒的分数及大致的评论,而每天收到的邮件中推荐的葡萄酒还附有一段视频,由品酒师现场开瓶、倒酒并醒酒,一边品尝,一边解说(英文)。《葡萄酒爱好者》也采用100分制,但是起评分是80分,共分6个档次:98-100分: 经典,绝品(Classic; The pinnacle of quality);94-97分: 超好,杰作(Superb; A great achievement);90-93分: 优秀,高度推荐(Excellent; Highly Recommended);87-89分: 优良,品质不错,可以推荐(Very Good; Often good value; well recommended);83-86分: 好,日常餐酒,品质不错(Good; Suitable for everyday consumption; often good value);80-82分: 可接受,偶尔喝喝也无妨(Acceptable; Can be employed in casual, less-critical circumstances)。除了以上分数之外,他们对特别喜欢并隆重推介给读者的酒标注为“Editors' Choice”(编辑精选),有窖藏潜力的葡萄酒标注为“Cellar Selections”(窖藏精选),低于12美元的高性价比的葡萄酒标注为“Best Buys”(最值购买)。也许是免费的缘故,该杂志的盈利模式全靠广告收入以及产品的直销,所以除了家喻户晓的名庄酒,他们不能随意褒贬之外,我认为他们的分数标准难以用客观及公正来评价,酒商及专业人士也很少引用他们评定的分数作为销售或者选购的参考,坦率地说,以80分作为起评分,其商业意味就是:本杂志推荐的没有差酒。DE:《品醇客》英国的《品醇客》(Decanter)创刊于1975年,是世界上覆盖面最广的专业葡萄酒杂志,在98个国家出版或销售,也是在3W1D中唯一有中文版的(繁体),因此在华人世界,备受关注。英国几乎没有生产葡萄酒,加上英国王室及贵族在欧洲的崇高地位,所以,普遍认为由英国的品酒师来评判世界各地的葡萄酒,既公正,且有极高的水准。代表葡萄酒品尝最高水平的国际品酒大师(Master of Wine,简称MW)就是由英国的专业机构Wine & Spirit Education Trust(简称WSET)评定并授衔的,要获此殊荣,需要经过重重的考核,仅学习费用就要超过数百万人民币,1953年开始评级时,只接受英国本土的品酒师,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接受其他国家的品酒师参与,截至2010年7月,全世界拥有MW资格的仅有280人,由此可见英国在品酒届的地位,也正是有这个缘故,《品醇客》在英语国家有着巨大无比的影响力,酒庄主也以获《品醇客》的推荐为荣。就杂志的专业性、客观性及可读性综合而言,我认为《品醇客》最值得推荐,但是,由于它的评分体系太过简单,故此对于葡萄酒的销售及购买而言,影响力却远远低于RP及WS。《品醇客》采用酒店星级评比的方式分五个级别来评价葡萄酒:★★★★★绝佳典范Outstanding quality, virtually perfect example;★★★★ 高度推荐Highly recommended;★★★ 推荐Recommended;★★ 尚好 Quite Good;★ 可接受 Acceptable.。这种分档方式明显跟不上数字时代的步伐。葡萄酒的品尝是感官与精神相互激荡的游戏,本来是难以用数字来演绎的,但是帕克所创建的100分制评分体系,抛开晦涩的专业词汇及繁琐的评论,用直截了当的数字方式来表示葡萄酒的品质,让人一目了然,“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普通的消费者也能轻易地选酒了。

国内关于葡萄酒的杂志实在是比较少,因为文化问题,很多都做不下去,倒闭了。我们公司想要在杂志上面打广告,所以我专门调查过。《中国葡萄酒》杂志,专业的介绍世界各国的葡萄酒。《Wine Trend 红酒风尚》成都的一家杂志社《WINE葡萄酒》广州的一家杂志,内容比较丰富以上三本都是专业杂志,《酒海观潮》《新食品》这两个都是专业的酒杂志,但是都是白酒和葡萄酒都有《美酒与美食》另外《天下美食》,《新西餐》等经常有关于葡萄酒的介绍;此外很多大型的葡萄酒公司都有自己的杂志刊物:富隆酒业有自己专门的介绍世界各国葡萄酒的杂志《富隆酒鉴》ASC公司目前也出版自己的葡萄酒杂志;

是一种葡萄酒评分体系。以RP举例。

帕克的评分系统并不复杂,以50分为起评分,也就是说只要是葡萄酒,最低的分数已经就是50分了,剩下的50分由4个部分组成,分别为:

颜色和外观(Color and appearance) 占5分;香气(Aroma and bouquet)占15分;风味和收结(Flavor and finish) 占20分;总体素质及潜力(Overall quality level potential)占10分。

于是最终根据分数,可以将葡萄酒列为6个档次:

RP评分体系

96-100: 顶级佳酿(Extraordinary)

90-95: 优秀(Outstanding)

80-89: 优良(Above average)

70-79: 普通(Average)

60-69: 次品(Below average)

50-59: 劣品(Unacceptable)

对于葡萄酒评价数模论文模板

什么是葡萄酒,它的作用又是什么呢?是什么使得人类自从有文字记载以来就对各种葡萄酒进行分类,而没有对其它食物和饮料这样做呢?为什么在历史上葡萄酒总是和戏剧、政治、宗教和战争纠缠在一起呢?对于那些在初次约会中遇到挫折的青年男子们来说,又何必需要这么多种葡萄酒来浇愁呢?葡萄酒通常被称为“自然发酵的新鲜葡萄汁”。客观的定义则是:葡萄酒是乙醇的一种水溶液,是由含量不等的糖、酸、酯、醋酸盐、乳酸盐和其它一些物质在葡萄汁中发生反应或经过发酵形成,其中乙醇是起主要作用的成分。那么,乙醇是什么呢?在这种情况下,它是葡萄糖在酵母作用下分解出的酒精(和二氧化碳)。乙醇在临床学上被当做是一种镇静剂。这个术语有时使人感到困惑,因为它镇静的不是你的感觉,而是你的中枢神经系统。它可以对痛苦产生镇静、抑制和麻痹作用,这种良好的感觉或许只是一种幻觉,但这不是葡萄酒的问题:葡萄酒只是让你的自然感觉表现出来而已,让你感觉整个身体放松下来。原文转自 参考资料: 葡萄酒知识网

葡萄酒文化鉴赏的论文

葡萄酒是一种有生命的躯体,它具有最为丰富、平衡的精神,飞翔而沉着,连接着天地,与所有其它植物相比。下面为大家分享了葡萄酒文化鉴赏论文,欢迎参考!

摘要 :

法国著名化学家马丁·夏特兰·古多华(1772-1838)曾说过:“酒反映了人类文明史上的许多东西,它向我们展示了宗教、宇宙、自然和生命。它是涉及生与死、美学、社会和政治的百科全书。”杯酒人生,酒已经涉及我们的生活,已经贯穿我们的人生。品味红酒如同品味人生,其中的滋味只有尝试了才会明白红酒给你带来的,不仅仅是情调,还有高贵、浪漫和健康。葡萄酒发展至今,品种繁多,文化博大精深。学习西式食品鉴赏—葡萄酒,那么我们应该怎么了解葡萄酒,知道葡萄酒所蕴含怎么样的文化,如何看葡萄酒的品质和鉴赏葡萄酒优劣呢?

关键字: 葡萄酒,酒文化,酒品质,酒鉴赏

葡萄酒是指以新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全部或部分发酵酿制而成、酒精度(体积分数)大于等于7%的酒精饮品。

葡萄酒种类

葡萄酒以成品颜色来说,可分为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及粉红葡萄酒三类。其中红葡萄酒又可细分为干红葡萄酒、半干红葡萄酒、半甜红葡萄酒和甜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则细分为干白葡萄酒、半干白葡萄酒、半甜白葡萄酒和甜白葡萄酒。以酿造方式来说,可以分为葡萄酒、气泡葡萄酒、加烈葡萄酒和加味葡萄酒四类。

葡萄酒历史传说

传说古代有一位波斯国王,爱吃葡萄,曾将葡萄压紧保藏在一个大陶罐里,标着“有毒”,防人偷吃。等到数天以后,国王妻妾群中有一个妃子对生活发生了厌倦,擅自饮用了标明“有毒”的陶罐内的葡萄酿成的饮料,滋味非常美好,非但没结束自己的生命,反而异常兴奋,这个妃子又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她盛了一杯专门呈送给国王,国王饮后也十分欣赏。自此以后,国王颁布了命令,专门收藏成熟的葡萄,压紧盛在容器内进行发酵,以便得到葡萄酒。

葡萄酒功效

葡萄的营养很高,而以葡萄为原料的葡萄酒也蕴藏了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这些物质都是人体必须补充和吸收的营养品。已知的葡萄酒中含有的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大约就有600种。葡萄酒的营养价值由此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据专家介绍:树龄在25岁以上的葡萄树树根在地下土壤里扎根很深,相对摄取的矿物质微量元素也多,以这种果实酿造出来的葡萄酒最具营养价值。

葡萄酒营养作用

葡萄酒是具有多种营养成分的高级饮料。适度饮用葡萄酒能直接对人体的神经系统产生作用,提高肌肉的张度。除此之外,葡萄酒中含有的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能直接被人体吸收。因此葡萄酒能对维持和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尤其对身体虚弱、患有睡眠障碍者及老年人的效果更好。

葡萄酒内含有多种无机盐,其中,钾能保护心肌,维持心脏跳动;钙能镇定神经;镁是心血管病的保护因子,缺镁易引起冠状动脉硬化。这三种元素是构成人体骨骼、肌肉的重要组成部分;锰有凝血和合成胆固醇、胰岛素的作用。

酒文化

1.酒杯的选择。理想的酒杯应该是杯身薄、无色透明且杯口内缩的郁金香杯。而且一定要有四至五公分长的杯脚,这样才能避免用手持拿杯身时,手的温度间接影响到酒温,而且也方便观察酒的颜色。

2.酒的选择。如果在没有欣赏到酒的色泽和芳香之前就把酒喝下去就是放弃对喝酒最基本的享受。此外,喝酒也是有步骤的:在拿起酒杯前,必须停止说话。品尝前,向上举起酒杯,用眼观赏美酒饱满、清澈、亮丽的色泽,轻轻晃动酒杯,让酒香散溢开;再用鼻子嗅一嗅,然后开始品尝。

3.食物与酒。食物与酒的搭配也是一门学问,有人重视和谐统一,也有人强调对比。对于缺少食物与酒搭配知识的人来说,把同一地区的酒和当地的食物搭配在一起一般不会出错。低度的红酒常被用来佐餐鱼,大部分的奶酪和葡萄酒都得平和搭配,甜点若是配香槟则会认为是致命的搭配,但是阿尔萨斯的穆斯卡酒和芦笋配在一起却被视作是绝配!

4.摘葡萄文化。谈论葡萄酒文化,就不能不提及采摘葡萄的文化。收获葡萄是法国农业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在烈日下采葡萄很辛苦,但充满欢乐。到处可见快乐的人群,随处可闻愉快的歌声。每年新酒上市时,法国餐馆都会忙乎一阵。全国大大小小的餐馆开始出售各种牌子的新酒,而亲朋好友、同事、恋人们则会去餐馆相聚,品尝新酒。空气中到处飘扬着丰收的节日气氛。

葡萄酒的品质糖、酸、单宁、色素和芳香物质是构成酿酒葡萄品质优劣的要素。

水和糖是葡萄的`最主要成分,这是葡萄能在酵母作用下发酵成葡萄酒的物质基础。酒精是葡萄果实中的糖发酵后的产物。在目前的发酵工艺下,约17克左右的糖,会使每1升的葡萄汁发酵后升高1%的酒精含量。因此,葡萄果实中糖的成份多少,是制约发酵后葡萄酒的酒精度的要素。

葡萄中酸的含量,对葡萄酒的影响也很大。在葡萄酒中,酸除了平衡口感外,还具有抗氧化,保持葡萄酒鲜美的作用。在味觉感受方面,适度的酸会使葡萄酒甜而不腻,并在口感上平衡酒精,甜度,葡萄的水果风味,从而增加味觉的舒适性。

单宁和色素对红葡萄酒的特色和风味作用也是显著的。单宁是很好的抗氧化物质。同时,它的涩味和收敛感又造就了葡萄酒丰富的厚重品质。适度而优秀的单宁给人的感受是美妙的。 葡萄酒的颜色来源于葡萄中的色素。葡萄的色素则决定着红葡萄酒的颜色气质。

芳香物质是造就葡萄酒风味的物质之一,芳香物质越多,葡萄酒的风味就浓厚。

尽管单宁、色素和芳香物质在整个葡萄的物质构成中所占比例非常的小。但它们对葡萄酒的特色和风味有着非常显著的贡献。单宁、芳香物质和色素更多地存在于葡萄皮中,因此,有时人们会认为葡萄皮的厚薄会影响葡萄酒的颜色和风味。

其实,影响葡萄酒品质的因素除酿造技术外,葡萄果中的五大要素物质的含量及构成比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葡萄果中的糖、酸、单宁、芳香物质和色素是判断酿酒葡萄品质的指标性物质。

葡萄酒的鉴赏 鉴赏葡萄酒步骤如下:

1.看。摇晃酒杯,观察其缓缓流下的酒脚;再将杯子倾斜45度,观察酒的颜色及液面边缘(以在自然光线的状态下最理想),这个步骤可判断出酒的成熟度。一般而言,白葡萄酒在它年轻时是无色的,但随着陈年时间的增长,颜色会逐渐由浅黄并略带绿色反光;到成熟的麦杆色、金黄色,最后变成金铜色。若变成金铜色时,则表示已经太老不适合饮用了。红葡萄酒则相反,它的颜色会随着时间而逐渐变淡,年轻时是深红带紫,然后会渐渐转为正红或樱桃红,再转为红色偏橙红或砖红色,最后呈红褐色。

2.闻。将酒摇晃过后,再将鼻子深深置入杯中深吸至少2秒,重复此动作可分辨多种气味,尽可能从三方面来分析酒的香味。强度:弱、适中、明显、强、特强。质地:简单,复杂或愉悦,反感。闻是鉴别葡萄酒的方法之一,特征:果味、骚味、植物味、矿物味、香料味。具体操作分为以下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在杯中的酒面静止状态下,把鼻子探到杯内,闻到的香气比较幽雅清淡,是葡萄酒中扩散最强的那一部分香气。第二步是手捏玻璃杯柱,不停地顺时针摇晃品酒杯,使葡萄酒在杯里做圆周旋转,酒液挂在玻璃杯壁上。这时,葡萄酒中的芳香物质,大都能挥发出来。停止摇晃后,第二次闻香,这时闻到的香气更饱满、更充沛、更浓郁,能够比较真实、比较准确地反应葡萄酒的内在质量。

3.尝。小酌一口,并以半漱口的方式,让酒在嘴中充分与空气混合且接触到口中的所有部位;当你捕捉到红葡萄酒的迷人香气时,酒液在你口腔中是如珍珠般的圆滑紧密,如丝绸般的滑润缠绵,让你不忍弃之。此时可归纳、分析出单宁、甜度、酸度、圆润度、成熟度。也可以将酒吞下,以感觉酒的终感及余韵。

4.吐。好酒是需要知己的欣赏。如果想完美地了解她、欣赏她,有时就不得不舍弃一些,这就是鉴赏过程的最后一步:吐。当酒液在口腔中充分与味蕾接触,舌头感觉到她的酸、甜、苦味后,再将酒液吐出,此时要感受的就是酒在你口腔中的余香和舌根余味。余香绵长、丰富,余味悠长,就说明这是一款不错的红葡萄酒。 文化历史悠久绵长,美食佳酿乐趣繁多。俗话说:“葡萄美酒夜光杯”,为了衬托美好的事物必须用美好的东西展现。学习葡萄酒,了解其文化精髓,知晓其品质特征,明白其鉴赏道理。学无止境,学习各种文化,拓展自己的社会视野。

参考文献

[1]葡萄酒 .百度知道.

[2] 郭永亮 张利中 李新榜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3 第4期

[3] 李华 王华 袁春龙等 《葡萄酒化学》 科学出版社,2005 第1期

[4] 杰里米·奥利弗 《和杰里米一起乐享葡萄酒》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9年4月第1版

[5] 叶福成 张怡 《红酒养生》 青岛出版社 2009年7月第2版

[6]吴书仙 《葡萄酒佐餐艺术》 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10月第2版

[7]池田书店 《漫话葡萄酒》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年3月第1版 P67-P96

种类

葡萄酒的品种很多,因葡萄的栽培、葡萄酒生产工艺条件的不同,产品风格各不相同。

按照我国最新的葡萄酒标准GB15037-2006规定,葡萄酒是以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全部或部分发酵酿制而成的,酒精度不低于7.0%的酒精饮品。

按酒的颜色

1.白葡萄酒:用白葡萄或皮红肉白的葡萄分离发酵制成。酒的颜色微黄带绿,近似无色或浅黄、禾秆黄、金黄。凡深黄、土黄、棕黄或褐黄等色,均不符合白葡萄酒的色泽要求。

2.红葡萄酒:采用皮红肉白或皮肉皆红的葡萄经葡萄皮和汁混合发酵而成。酒色呈自然深宝石红、宝石红、紫红或石榴红,凡黄褐、棕褐或土褐颜色,均不符合红葡萄酒的色泽要求。

3.桃红葡萄酒:用带色的红葡萄带皮发酵或分离发酵制成。酒色为淡红、桃红、橘红或玫瑰色。凡色泽过深或过浅均不符合桃红葡萄酒的要求。这一类葡萄酒在风味上具有新鲜感和明显的果香,含单宁不宜太高。玫瑰香葡萄、黑比诺、佳利酿、法国蓝等品种都适合酿制桃红葡萄酒。另红、白葡萄酒按一定比例勾兑也可算是桃红葡萄酒。

按含糖量

1.干葡萄酒:含糖量低于4g/L,品尝不出甜味,具有洁净、幽雅、香气和谐的果香和酒香。

2.半干葡萄酒:含糖量在4~12g/L,微具甜感,酒的口味洁净、幽雅、味觉圆润,具有和谐愉悦的果香和酒香。

3.半甜葡萄酒:含糖量在12~45g/L,具有甘甜、爽顺、舒愉的果香和酒香。

4.甜葡萄酒:含糖量大于45g/L,具有甘甜、醇厚、舒适、爽顺的口味,具有和谐的果香和酒香。

按二氧化碳含否

1.静酒不含有自身发酵或人工添加CO2的葡萄酒叫静酒,即静态葡萄酒。

2.起泡酒和汽酒含有一定量CO2气体的葡萄酒,又分为两类:

①起泡酒:所含CO2是用葡萄酒加糖再发酵产生的。在法国香槟地区生产的起泡酒叫香槟酒,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其他地区生产的同类型产品按国际惯例不得叫香槟酒,一般叫起泡酒。

②汽酒:用人工的方法将CO2添加到葡萄酒中叫汽酒,因CO2作用使酒更具有清新、愉快、爽怡的味感。

按酿造方法

1.天然葡萄酒:完全采用葡萄原料进行发酵,发酵过程中不添加糖分和酒精,选用提高原料含糖量的方法来提高成品酒精含量及控制残余糖量。

2.加强葡萄酒:发酵成原酒后用添加白兰地或脱臭酒精的方法来提高酒精含量,叫加强干葡萄酒。既加白兰地或酒精,又加糖以提高酒精含量和糖度的叫加强甜葡萄酒,我国叫浓甜葡萄酒。

3.加香葡萄酒:采用葡萄原酒浸泡芳香植物,再经调配制成,属于开胃型葡萄酒,如味美思、丁香葡萄酒、桂花陈酒;或采用葡萄原酒浸泡药材,精心调配而成,属于滋补型葡萄酒,如人参葡萄酒。

4.葡萄蒸馏酒:采用优良品种葡萄原酒蒸馏,或发酵后经压榨的葡萄皮渣蒸馏,或由葡萄浆经葡萄汁分离机分离得的皮渣加糖水发酵后蒸馏而得。一般再经细心调配的叫白兰地,不经调配的叫葡萄烧酒。

按酒精含量

1.软饮料葡萄酒(或无泡酒):分红、白二色。这类酒被称为桌酒(TABLE WINE),酒精含量为14度以下。

2.起泡葡萄酒(SPARKING):产地有香槟(CHAMPAGNE)、布根地/勃艮第(BURGUNDY)、英塞儿(MOSELLE)、美国等,酒精含量不超过14度。

3.加强葡萄酒/加度葡萄酒(FORTIFIED):种类有些厘/雪莉(SHERRY)、钵堤/波特(PORT)、马得拉(MADEIRA)、马沙拉(MARSALA)、马拉加(MALAGA)等,酒精含量14~24度。

4.加香料葡萄酒(AROMATIZED):有意大利和法国产的红、白威末酒(VERMOUTH),以及有奎宁味的葡萄酒等,酒精含量15.5~20度。

按葡萄汁含量分

1.全汁葡萄酒,是100%葡萄汁酿制而成,以干红和干白为代表。

2.半汁葡萄酒,半汁葡萄酒在国内虽然有一定的市场,在国际市场上却无容身之地。

按葡萄来源

1.家葡萄酒:以人工培植的酿酒品种葡萄为原料酿成的葡萄酒,产品直接以葡萄酒命名。国内葡萄酒生产厂家大都以生产家葡萄酒为主。

2.山葡萄酒:以野生葡萄为原料酿成的葡萄酒,产品以山葡萄酒或葡萄酒命名。

香气

按香气来源分类

一类香气:来自于葡萄浆果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香气物质,也称品种香。尽管大多数酿酒葡萄品种总体上的组成成分是十分相似的,但是它们之间香气成分和风味的差别却是十分显著的。这些差别大部分是由于不同葡萄浆果组成成分之间比例的相对微小变化。

一类香气主要包括萜烯类物质、醇类物质、羰基类物质等化学物质,其中萜烯类物质被广泛研究。研究表明萜烯类物质在酿酒葡萄中大量存在,其中结合态的萜烯类物质主要以糖苷形式存在。这类物质在葡萄酒酿制的发酵和陈酿过程中会逐渐转变成具有香气的物质。

根据不同酿酒葡萄成熟时含有的香气成分的种类来区分,酿酒葡萄可分为三个品种:玫瑰香型、非玫瑰香型和非芳香型。玫瑰香型酿酒葡萄的萜烯类化合物主要包含二十多种单萜物质,从中发现了3,7-二甲基-1,5,7-辛三烯-3-醇这一特有的香气物质。而非玫瑰香芳香型的葡萄品种所含萜烯类物质的种类虽也很多,但含量很少。

二类香气:由酿酒葡萄在酒精发酵的过程中所产生,也称发酵香气,主要包括醇类、酯类、醛类和有机酸等。葡萄酒的酿制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代谢过程。酿酒酵母通过代谢作用将未发酵葡萄汁中的糖分生成乙醇、二氧化碳和其它副产物,也将含硫物质和含氮物质转化为葡萄酒的香气物质。氨基酸和糖在酿酒酵母代谢作用下可产生异戊醇、异丁醇和苯乙醇等高级醇。酰基CoA在酯酶的催化作用下可与高级醇合成高级醇酯或与乙醇合成脂肪酸酯。葡萄酒中的高级脂肪酸经裂解反应或醇类、醛类等物质氧化反应可产生酸类物质。通过酶或酸解作用,结合态的萜烯类化合物可向游离态转化问,而且硫醇类物质也会被水解成硫醇,这些都是葡萄酒二类香气的组成部分。

二类香气的种类和含量主要受葡萄的含糖量、发酵所用的酵母菌种类和发酵条件等影响。二类香气能够赋予葡萄酒干面包、酵母或发酵味,部分二类香气在葡萄酒的陈酿和贮存过程中急速下降甚至消失,因此,具有浓厚二类香气的葡萄酒大多数是新酒。

三类香气:又称作葡萄酒的陈酿香气。葡萄酒香气和风味通过各种各样芳香物质和多变的环境、生物学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然而,在橡木桶中或瓶中的陈酿过程中,葡萄酒是一个动态的产物。通常,陈酿过程导致葡萄酒中的化合物发生氧化或酯化等化学反应,而使一类香气和二类香气逐渐消失,形成陈酿酒特有的香气物质或由于葡萄酒变质而产生的香气物质。特别是在陈酿过程中支链脂肪酸乙酯的浓度发生改变,而且葡萄酒残渣的陈化可以降低代表葡萄果香的芳香物质含量而增加高级醇和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当用橡木桶陈酿葡萄酒时,橡木中的香气物质和单宁会溶解于酒中,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葡萄酒香气的丰富性。

活性气味分类

对葡萄酒香气成分的分类采用Spurrier方法,将香气主要分为以下8种类型:

(1)动物气味:麝香味及老酒的脂肪味和肉味等。

(2)香脂气味:主要是各种树脂的气味。

(3)烧焦气味:各种焦和烟熏等气味,还有由于葡萄酒陈酿所发生的丹宁的变化或橡木桶中的物质溶解于酒中所形成的香气。

(4)化学气味:葡萄酒中较为常见的硫味、醋味、氧化味等不良气味,这些气味均会不同程度地降低葡萄酒的品质。

(5)香料气味:主要有月桂、胡椒、甘草和薄荷等气味,香料气味多见于陈酿时间较久的优质的葡萄酒中。

(6)花香:所有花香,多见的有山楂、玫瑰、茉莉、莺尾、天竺葵、锻树及葡萄花等花香。

(7)果香:所有果香,最普遍的是覆盆子、樱桃、石榴、醋栗、杏、梨、香蕉、核桃和无花果等果香。

(8)植物与矿物气味:主要包括青草、落叶、块根、湿禾秆及泥土等气味。

农村的新年,是非常长的。过了元宵灯节,年景尚未完全落幕。还有个家家邀饮春酒的节目,再度引起高潮。在我的感觉里,其气氛之热闹,有时还超过初一至初五那五天新年呢。原因是:新年时,注重迎神拜佛,小孩子们玩儿不许在大厅上、厨房里,生怕撞来撞去,碰碎碗盏。尤其我是女孩子,蒸糕时,脚都不许搁住灶孔边,吃东西不许随便抓.因为许多都是要先供佛与祖先的。说活尤其要小心,要多讨吉利,因此觉得很受拘束。过了元宵,大人们觉得我们都乖乖的,没闯什么祸,佛堂与神位前的供品换下来的堆得满满一大缸,都分给我们撒开地吃了。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罩还捧一大包回家。 可是说实在的,我家吃的东西多,连北平寄来的金丝蜜枣、巧克力糖都吃过,对于花生、桂圆、松糖等等,已经不稀罕了。那么我最喜欢的是什么呢?乃是母亲在冬至那天就泡的八宝酒,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于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八宝酒,顺名思义,是八样东西泡的酒,那就是黑枣(不知是南枣还是北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再加两粒橄榄。要泡一个月,打开来,酒香加药香,恨不得一口气喝它三大杯。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存手里,酒却伞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 我喝完春酒回来,母亲总要闻闻我的嘴巴,问我喝了几杯酒。我总是说:“只喝一杯,因为里面没有八宝,不甜呀。”母亲听了很高兴。她自己请邻居来吃春酒,一定给他们每人斟一杯八宝酒。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 春酒以外,我家还有一项特别节目,就是喝会酒。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要起个会,凑齐十二个人,正月里,会首总要请那十一位喝春酒表示酬谢,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酒席是从城里叫来的,和乡下所谓的八衙五、八盘八(就是八个冷盘,五道或八道大碗的热菜)不同,城里酒席称之为“十二碟”(大概是四冷盘、四热炒、四大碗煨炖大菜),是最最讲究的酒席了。所以乡下人如果对人表示感谢,口头话就是“我请你吃十二碟”。因此,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邻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 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新春喜气。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我呢,一定有份坐在会首旁边,得吃得喝。这时,母亲就会捧一瓶她自己泡的八宝酒给大家尝尝助兴。 席散时,会首给每个人分一条印花手帕。母亲和我也各有一条,我就等于得了两条,开心得要命。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宝酒,都问母亲里面泡的是什么宝贝。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足滴酒不沾唇的。 不仅是酒,母亲终年勤勤快快的,做这做那,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人家问她每种材料要放多少,她总是笑眯眯地说:“大约摸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没有一定分量的。”但她还是一样一样仔细地告诉别人。可见她做什么事,都有个尺度在心中的。她常常说:“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 今年,我也如法炮制,泡了八宝酒,用以供祖后,倒一杯给儿子,告诉他是“分岁酒”,喝下去又长大一一岁了。他挑剔地说:“你用的是美国货葡萄酒,不是你小时候家乡自己酿的酒呀。” 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帮你写文章?50金币怎么够!

葡萄酒毕业论文的格式

随着我国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红酒在国内已形成一股新的饮酒 文化 ,那大家对红酒文化的了解又有多少呢?为此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红酒文化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中西方葡萄酒差异

翻开历史的画卷,酒就像人类的影子一样如影随形,有人的地方必有酒的出现。因此,在无尽的岁月中,酒文化渐渐沉淀成型,成为一本厚重又充满历史韵味的教科书,留给后人品评。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拥有悠久灿烂的酒文化。“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即爱酒,爱酒不愧天”,东方的诗仙李白这样热烈的去爱酒;并在酒给的灵感下,创作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所以后人都说:李白斗酒诗百篇,可见李白对酒的喜爱。同样的,西方也有对酒情有独钟的名人。如:西方的红酒之父巴斯德把葡萄酒比作赐予万物生命的阳光,说:“没有葡萄酒的日子就相当于没有阳光”,他把葡萄酒当做自己毕生热爱的事业,燃尽生命的去热爱直至生命终结。李白和巴斯德两个同样热爱酒的人人,把对酒热爱的火种分别在东方和西方洒下,茁壮成长,孕育出截然不同又各有千秋的东西方酒文化。

葡萄酒的诞生是大自然的杰作,葡萄酒的历史远比人类文明史要长。公元前3世纪左右,海上开拓者将之带到希腊诸海岛,随即传人高卢(今法国);同时,罗马人也从希腊学到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的技术,罗马帝国进行殖民扩张将这种技术传遍了法国,西班牙,北非以及德国莱茵河流域地区。15世纪至16世纪,这种技术传入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朝鲜;19 世纪中叶,传入美国。现在,世界各地都有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

随着葡萄酒进入人类文明并与之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葡萄酒文化并得以广泛传播。这种葡萄酒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人类对外部世界的探索,宗教的兴起与发展,海内外殖民扩张,政治经济贸易往来,文化艺术的传播密不可分的。当我们尝试着去了解葡萄酒文化的时候,也必须先去了解人类文明入宗教,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

“葡萄美酒夜光杯” 唐代诗人王翰所作的中国人几乎耳熟能详的诗句是葡萄或葡萄酒这种舶来品与中国 传统文化 相融合的结晶。在中国,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的技术的传入应归功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也。”后经过魏晋南北朝,唐宋元三朝发展,这种技术得到较好的发展,葡萄酒文化也逐渐形成发展,并到达一个顶峰。但当时只有极少的地区如凉州能栽培葡萄,加之交通并没有像现在那么发达,葡萄酒只能作为一种流传在王孙贵族以及部分文人之间的珍贵饮料,没能得到大面积的推广,没有成为大众饮料。

因此,葡萄酒文化在古代中国的普及有很大的局限性。明清两代葡萄酒业没有得到更多的发展,直到1892年张弼士创建张裕葡萄酒厂,中国葡萄酒业开始工业化生产。然而大多数酒厂在长时间的内外战争中遭到严重的打击,逐渐衰落下去,纷纷倒闭。新中国成立之后,葡萄酒业得到政府的重视,才慢慢的再次发展起来,逐渐成为受欢迎的饮品。因此,中国葡萄酒业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还没来得及形成深入民心的浓厚的属于本土的葡萄酒文化,可以说存在着文化断层。

从广义上讲,葡萄酒文化包括几千年来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葡萄栽培管理技术、葡萄酒酿造技术,法律制度,酒俗酒礼,饮酒器皿以及文人墨客所创作的与葡萄酒相关的书画、诗文词句等,狭义上的葡萄酒文化则仅指葡萄酒品饮的礼节,风俗,逸闻等。中国本土的葡萄酒文化并没有得到全面地发展,多数停留在简单的论述及文人们的饮酒逸事上,没有发展出如白酒类似的酒俗酒礼,没有让中国人遵循的一种行为规范。

与此相比,西方国家的葡萄酒文化要更为完整的多。在西方国家持续不断的探索中,葡萄酒文化得到了全面地发展,大大牵引了东方的葡萄酒文化的成长。举例为证:如 中国人在饮用葡萄酒的礼仪方面,会受到西方葡萄酒文化的引导。具体来分析:在中国,葡萄酒仅仅被作为一个新的酒种来推广,人们是出于猎奇心理和跟风心理来购买葡萄酒。缺乏对葡萄酒的欣赏与辨别能力,缺乏文化的支撑。相比之下,西方人则多为了喝酒而喝酒,更注重喝酒的过程,注重对酒本身的品尝和欣赏。

在西方的宴会上,敬酒一般选择在主菜吃完、甜菜未上之间,敬酒时将酒杯高举齐眼,注视对方,且最少要喝一口酒,以示敬意,喝多少酒则随个人喜好,轻松自在。另外,他们在斟酒,倒酒,品尝,菜肴的配搭各方面都有近乎严格的要求。我想,中西方葡萄酒文化有此差异也离不开饮食结构的影响。中国人的饮食结构注重植物性食物与动物性食物的搭配,而多数西方国家如法国,美国,英国饮食结构偏向动物性食品,肉,蛋,奶占较大的比例,高脂肪高蛋白,而饮用葡萄酒有助于消化,适量引用能预防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西方独特的饮食结构使西方国家更偏向于饮用葡萄酒。

那么,我来具体向大家介绍一下中西方葡萄酒的不同。

1酒种的不同

中国的酒文化渊远流长,虽然历史最长的当属黄酒,但最能代表中国酒的莫过于白酒了,从某种角度可以说中国的酒文化酒是白酒文化。因为在中国的诸多酒种中,她历史悠久、工艺成熟、至今为止仍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蒸馏酒。中国为农业大国,因而食物酿酒最为普遍。

而被称为西方文明摇篮的希腊地处巴尔干半岛,三面环海,境内遍布群山和岛屿,土壤相对贫瘠,属于典型的地中海式气候。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谷类作物产量低,仅能满足食用,很难有富余的用来酿酒。而更喜欢沙砾土壤的葡萄,以其耐旱性和对地中海式气候的适应性而在希腊广泛 种植 ,葡萄酒满足了西方人对酒类的需求。所以,从某种角度可以说西方的酒文化是红酒文化。

2饮酒礼仪不同

中西方的酒文化有大差异,因而饮酒礼仪也各不相同。仔细琢磨,可以发现这样的一个规律,中国人饮酒重视的是人,要看和谁喝,要的是饮酒的气氛;西方人饮酒重视的酒,要看喝什么酒,要的是充分享受酒的美味。

中国的饮酒礼仪体现了对饮酒人的尊重。谁是主人,谁是客人,都有固定的座位,都有固定的敬酒次序。敬酒时要从主人开始敬,主人不敬完,别人是没有资格敬的,如果乱了次序是要受罚的。而敬酒一定是从最尊贵的客人开始敬起,敬酒时酒杯要满,表示的也是对被敬酒人的尊重。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敬酒要主动敬酒,而且讲究的是先干为敬。而行酒令、划拳等饮酒礼仪,也是为了让饮酒人喝的更尽兴而应运而生的。显然,中国酒文化深深的受中国尊卑长幼传统伦理文化的影响,在饮酒过程中把对饮酒人的尊重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而西方人饮用葡萄酒的礼仪,则反应出对酒的尊重。品鉴葡萄酒要观其色、闻其香、品其味,调动各种感官享受美酒。在品饮顺序上,讲究先喝白葡萄酒后喝红葡萄酒、先品较淡的酒再品浓郁的酒、先饮年轻的酒在饮较长年份的酒,按照味觉规律的变化,逐渐深入地享受酒中风味的变化。而对葡萄酒器的选择上,也是围绕着如何让拼饮者充分享受葡萄酒的要求来选择的。让香气汇聚杯口的郁金香型高脚杯、让酒体充分舒展开的滗酒器、乃至为掌握葡萄酒温度而为品饮专门设计的温度计,无不体现出西方人对酒的尊重,他们的饮酒礼仪、饮酒文化都是为更好的欣赏美味而制定的。

3饮酒目的不同

在中国,酒常常被当做一种工具。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人们更多地是依靠饮酒而追求酒之外的东西。青梅煮酒是为了论证谁是英雄,杯莫停的将进酒,为的是与尔同消万古愁;竹林里狂歌的七贤,为的是借酒避难。酒在中国人眼里更多的是当作一种交际的工具,所以在中国的酒文化中缺乏对于酒本身进行科学而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品评,更在意饮用他后带来的美妙作用。

在西方,饮酒的目的往往很简单,为了欣赏酒而饮酒,为了享受美酒而饮酒。当然,在西方葡萄酒也有交际功能,但人们更多地是追求如何尽情的享受美酒的味道。

比较中西方酒文化,可以发现,酒文化之间的差异其实就是中西方 思维方式 的差异。中国人的大写意式的 发散思维 ;西方人则是工笔 素描 式的直线思维。

目前,中国葡萄酒文化仍然不尽成熟。这主要是由于葡萄酒消费在中国还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如中国葡萄酒不讲究与饮食的搭配、价高质低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葡萄酒在中国的发展。

可喜的是,随着中国生活水平的提高,享受资料消费的比重日益增大,中国人对葡萄酒的兴趣也愈加深厚。对于西方葡萄酒的文化关注也日益增多。相信随着葡萄酒在中国的普及,国人的葡萄酒消费心理和方式将越来越成熟,而创造出属于中国特色的葡萄酒文化之梦也将很快实现,不再遥远。

浅议红酒文化

一、红酒的历史文化

葡萄酒的历史很长,向上可以追索到远古时代。多数历史学家都认为波斯可能是世界上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

据说,葡萄酒酿造的 方法 ,从波斯、埃及传到希腊、罗马、高卢(即法国)。然后,葡萄酒的酿造技术和消费习惯由希腊、意大利和法国,传到欧洲各国。由于欧洲人信奉____,基督____面包和葡萄酒称为上帝的肉和血,把葡萄酒视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饮料酒,所以葡萄酒在欧洲国家就发展起来。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成为当今世界葡萄酒的"湖泊"。欧洲国家也是当今世界人均消费葡萄酒最多的国家。欧洲国家葡萄酒的产量,占世界葡萄酒总产量的80%以上。 红酒文化的起源,在不同的产地,都附会着不同的 传说 。这也许就是红酒中,蕴藏着浪漫文化的根源之一。不同的世界文明史都在红酒文化中,发酵滋生了世界最大的流行性红酒文化。在中华大地,最早可查的记录是在汉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就带回了葡萄和酿制葡萄酒的工艺,那时,中国就开始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的酿造。

但是由于战争、朝代更替等历史原因,虽然葡萄栽培与葡萄酒酿造在唐代和元代时曾取得过长足发展,但是,在近两千年的时间里,中国的葡萄酒酿造历史几乎是空白的,直到1892年,爱国华侨张弼士在烟台创办了张裕。然而,由于战乱,中国的葡萄酒行业依然没有得到发展。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才开始有了比较好的发展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的环境,中国的葡萄酒行业也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中国的酒在以前几乎都是以粮食为主原料,做酒耗损的粮食难以计数。全球粮食与农业组织的研究曾发现全球生产供人们食用的粮食,有三分之一损失或浪费。瑞典食品与生物技术研究所对该 报告 研究分析后说,全球大约近13亿公吨的粮食因为食品供应链的低效率而浪费。

研究者说,在现在全球价格普遍上涨的趋势下,发展中国家减少食品损失对人们的生活会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在一些贫穷国家也可以起到维持粮食够用的水平。据该报道研究表明,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一年中损失的粮食量大约相同,分别为670万吨和630万吨。食品的损失也意味着农民的收入减少,而食品价格对发展中国家的一些贫穷农民。又太高。可以说,粮食安全问题,用与酒类生产的粮食,已经引起了国家的关注。俗话说,一斤酒,三斤粮。大力发展果酒产品,减轻粮食压力,已经成为很多国家的国策。

早在2008年,在粮价波动时,国家粮食部门明确发出了:"严格控制工业用粮和粮食出口,保障居民口粮和饲料用粮供给"。从长远看,我国的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步伐缓慢,而城市化水平加快、农村劳动力数量下降、耕地减少、淡水资源的制约、自然灾害发生、粮食消费需求增加,使得粮食安全形势更为严峻。

在我国,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一个重大命题,国家粮食安全并不能高枕无忧。只有改变中国酒文化的内涵,倡导健康饮酒,饮健康酒的理念,才能够从根本上扭转,贪杯误事,贻害自己和他人的恶果。而大力提倡果酒产业,也是改变中国粮食现状,实施粮食安全的国策。红酒文化的推广,其积极意义也在于此。

二、红酒文化的推广

说起饮酒,女人最有发言权。因为女人是男人饮酒最大的受害者。红酒文化的推广,可以让女人从健康的角度,引导更多的男人,正确饮酒,健康饮酒。红酒文化,在西方被称为,绅士文化。因为葡萄酒在西方,最早来源于贵族阶层的使用和推崇,来源于宗教仪式的需要和传播。红酒文化中,蕴含的礼仪要求也很严格,如果饮用红酒,不懂得红酒文化中的礼仪会闹出笑话的。正是这种礼仪的内涵,使得红酒成为大型酒宴和庆典的礼仪用酒。在现在的大型庆典场合,已经很流行红酒作为礼仪用酒。而真正的红酒文化,被各个阶层接纳,才会彻底扭转中国酒文化中的传统饮酒观念。中国是礼仪之邦,恰恰在中国的饮酒文化中,却缺乏了礼仪的传承和扩散。这与饮酒文化普及天下大众,而礼仪讲究仅停留在祭祀,国典等场合有着很大的关系。

在西方国家喝葡萄酒有着一系列严谨的规矩、复杂的讲究,可不像我们喝二锅头那样简单地"感情深,一口闷"。葡萄酒的乐趣正是体现在这些"繁文缛节"之中,一个人的修养、趣味、风度,以及沟通能力,也往往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过程中暴露无遗。因为,每一个红酒文化的要求细节,都会影响到饮酒者品尝红酒的色香味的过程和结果。中国红酒文化与世界红酒文化的差距数百年,这个差距很多地方就来自于红酒文化中,礼仪、欣赏、品尝的细节。我们常常看到,中国人饮红酒,一片狼藉,脸红声粗,大声喧哗,这无疑都大煞风景。

美国研究人员分析了7万多名中年男性的数据,4年间,210人被诊断患肺癌。研究发现,喝啤酒、白葡萄酒或含酒精饮料与肺癌的发病无关,但随着这些人消费的红葡萄酒的增加,患肺癌的风险逐渐减少,每增加一杯酒一个月相应下降约2%的患病风险。这对于男性烟民来说,应该算个好消息,每天喝一杯红葡萄酒可能会减少60%的患肺癌风险(相比那些不喝红葡萄酒的男性烟民)。优质的红葡萄酒中含有丰富的铁,对女性非常有好处,可以起到补血的作用,使脸色变得红润。

同时,女性在怀孕时体内脂肪的含量会有很大增加,产后喝一些葡萄酒,其中的抗氧化剂可以防止脂肪的氧化堆积,对身材的恢复很有帮助。"红酒可美容减肥,是因红酒中所含的丹宁能抑制细菌繁殖,有效帮助消化,其所含的维他命C、E及胡萝卜素,亦具有抗氧化功能,可预防老化,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使体形不会随岁月流逝而逐渐臃肿走样。要发挥红酒的瘦身效果,最好在睡前饮用。含有少量酒精的红酒可以辅助睡眠,更能缓慢升高身体的温度,让本来新陈代谢缓慢的夜晚也能参与脂肪的燃烧代谢,红酒中的葡萄多酚还能舒缓身体压力,有效抑制压力性的暴饮暴食。

葡萄酒带给人的价值有两大方面,一精神方面,这是葡萄酒特有的贵族文化,典雅而高贵。这方面的心理暗示,不低于单纯的营养价值。二营养价值,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抗氧化,美容,预防癌症等。葡萄酒一般按颜色分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从营养角度讲,红葡萄酒功效多,白葡萄酒香甜,口感好,桃红葡萄酒居中。任何的酒都要讲究适量,不可过度,一旦,过度都有害健康。从这方面的意义上来说,红酒文化的推广,更是健康理念的推广。

三、"人类的第二生命"

葡萄酒,在中国俗称半汁酒或勾兑酒,以前没有严格的标准规范,随着葡萄酒标准的规范,只有100%的葡萄汁经过酿造工序完成,生产的葡萄酒才可以叫葡萄酒。我们在选用红酒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的阅读标签上的各种含量标注。随着经济的发展,寻常人都有机会品尝真正的葡萄酒,但是,要喝到真正的高端葡萄酒,也需要仔细甄别厂家和产地。目前的葡萄酒市场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沿海进口的散装葡萄酒,被国内分装后出售。在外国很多的劣质酒和低端葡萄酒,大量进入中国。

葡萄酒在运输过程中,质量会发生变化,很难保证纯正的质量要求。因为葡萄酒对温度、湿度以及在运输、保存环境等要求很严格。有一个环节出问题,葡萄酒品质就难以保障。山西欧美国际葡萄酒业有限公司的葡萄酒都来自智利、澳大利亚、法国、葡萄牙、南非等原产地的原包装瓶装酒。在质量上,可以保障纯正的原产地葡萄酒品质。严格设计的酒窖,保证恒温、恒湿等储存技术要求。窖藏的20万瓶原包装进口瓶酒,有1/3的高端酒。各个进口品牌系列酒,从50多元/瓶到1000多元/瓶,可以满足各个阶层消费者的需求。。 中国是13亿的人口大国,但是红酒的消费平均量很低,所有红酒类产品加起来,中国每人年均消费不足一瓶。在外国,人均消费红酒,年平均每人8瓶。

增加红酒消费量,可以抵抗患各种疾病的危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红酒普及以及红酒文化的普及,对与民族健康这篇大 文章 ,是有着其他消费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红酒文化的普及,可以提高人的素养,特别是红酒礼仪文化、绅士文化的要求,更可以使得消费者身心健康人类对葡萄酒的认识历史就像人类历史一样悠久,一些有古老文化的民族曾相信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都是由神赏赐的,所以把"饮用适量的葡萄酒"比作"人类的第二生命"。

猜你喜欢:

1. 中国葡萄酒产业文化

2. 有关葡萄酒市场营销论文

3. 有关葡萄酒市场研究论文

4. 浅谈葡萄酒市场营销论文

家庭制作葡萄酒的,要求是什么。任务是。

制作方法 1.破碎。将成熟的红葡萄用清水冲洗干净后,除去果梗及青粒、霉粒、破粒等,放入经过消毒容器(小缸)里,用手挤碎或捣碎,但操作前须将手、木棒、容器等先用高锰酸钾水洗一次,再用清水冲一次,然后再去操作,以防止杂菌污染,同时要注意不要使用铁、铜等金属的工具和容器(或用干净铝勺在杯中经消毒)将葡萄捣碎。 2.发酵。发酵是将葡萄皮汁中的糖分经酵母的作用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红葡萄酒的前发酵过程是皮汁混在一起的,酵母在葡萄破碎时已接入汁中,因为葡萄皮上的白霜存在有酵母,所以自制葡萄酒在发酵时可以不另外加入酵母。发酵的温度最好在15~25℃,不应超出35℃,但用小型容器发酵,散热较容易,一般可以达到不超过32℃。当皮汁装入容器后,一般经过一天即可开始发酵。液面开始是平静,这时已有微弱的二氧化碳气泡产生,表示酵母已开始繁殖,经过2~3天有大量二氧化碳放出,皮渣上浮结成一层帽盖,口尝果汁,甜味渐减,酒味渐增。发酵时每天应将上浮的葡萄皮用消毒筷子压到汁内两次,这样做一方面防止葡萄皮生霉,变酸,同时可将皮上的色素浸入汁中,且排出CO2,使酵母得到氧气,发酵更旺盛。高潮后,发酵势头开始减弱,此时可以进行加糖,加糖是用葡萄原酒来溶解,而不要用水化糖后再加入,等白糖完全溶解后,继续在容器中进行发酵,最后二氧化碳放出至微弱而接近平静,酒精味很浓、糖分减少至1%以下,汁液开始清晰,即为发酵结束,进行压榨,将皮汁分离。 3.压榨。压榨的方法是用洁净的布袋或纱布,进行挤压或扭压,红葡萄酒液即流出来,称为元酒。 4.加鸡蛋清澄清。30毫升葡萄原酒约加鸡蛋清一个。方法是将鸡蛋清打成泡沫状,用少量酒充分搅拌混合,然后加入酒中,再充分搅拌和静置,至酒液清透明,将沉淀物弃掉。 5.葡萄酒的加糖。大多数人的习惯是觉得葡萄酒应该是甜的,因此,需将葡萄酒进行加糖调配,加糖量约12~14%,溶解糖时要用原酒搅拌溶解。这样,具有浓厚的“玫瑰”香味,酸甜适口的红葡萄酒制成了,但如果在容器中密闭贮存2个月,则酒的风味更加醇厚。葡萄酒的酿制 1.第一道是所谓的去梗,也就是把葡萄果粒从梳子状的枝梗上取下来。因枝梗含有特别多的单宁酸,在酒液中会造成一股令人不快的味道。 2.不管有无经过去梗的手续,接下来的步骤是压榨果粒。如果酿制白酒,则榨汁的过程要迅速一点,因酿制白酒所用的葡萄浆若放置太久,即使葡萄已经去梗,余下的果皮和果核仍然释放出大量的单宁酸。反之如打算酿制红酒,则葡萄浆发酵的过程就绝对必要。因果酸中所含的红色色素就是在这段时间释放出的。就因为这样,所有红酒的色泽才是红的。 3.接下来是榨汁和发酵。经过榨汁后,就可得到酿酒的原料——葡萄汁。有了酒汁就可酿制好酒。葡萄酒是透过发酵作用而得的产物。由此可见发酵在葡萄酒酿制过程中扮演极重要的角色。发酵是一种化学过程,透过酵母而起作用。经过此化学作用,葡萄中所含的糖分会逐渐转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在发酵过程中,糖分越来越少,而酒精度则越来越高。通过缓慢的发酵过程,可酿出口味芳香细致的葡萄酒。 4.虽然已做到此,但酿酒师的工作仍未完成。要想保持葡萄酒的果味和鲜度,就必须在发酵过程后立刻添加SO2处理。二氧化硫可以阻止由空气中的氧使葡萄酒所引起的氧化作用。新酒在发酵后大约3周左右,必须进行第一次沉淀与换桶。第二次沉淀要4至6周。沉淀的次数和时间上的顺序,完全就是所要达到的口味。 5.葡萄酒在桶中存了3至9个月以后,就要装瓶了。葡萄酒瓶以软木塞来封口,因葡萄酒是有生命的东西。 自制葡萄酒做法非常简单,具体如下: ●第一步:买葡萄 选购葡萄时,可以挑选一些熟透的葡萄,哪怕是一颗颗散落的葡萄也不要紧。这些葡萄一是容易发酵,二是价位相对较低。常见的葡萄、提子、马奶子等,都是可以用来制作葡萄酒的。 ●第二步:洗葡萄 由于葡萄表皮很可能残留农药,清洗葡萄的环节就相当重要,最好能够逐颗清洗,再用自来水反复冲洗,同时剔除烂葡萄。一些爱干净的人,喜欢把葡萄去皮后酿酒,这也未尝不可,但是少了一些葡萄皮特有的营养。 ●第三步:晾干葡萄 把葡萄盛在能漏水的容器当中,等葡萄表面没有水珠就可以加白糖了。 ●第四步:选择容器 酒坛子可以是陶瓷罐子,也可以是玻璃瓶,但不主张用塑料容器,因为塑料很可能会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并产生一些有毒物质,危害人体健康。 ●第五步:捏好葡萄放进容器 双手洗净后,将白糖倒入葡萄内,用手捏葡萄,操作办法是抓起一把葡萄使劲一握,捏破葡萄,使白糖充分浸入葡萄。然后放入酒坛(那种用于泡药酒的酒瓶也行)中。葡萄和糖的比例是10∶3,即10斤葡萄放3斤糖(不喜欢吃甜的朋友,可以放2斤糖,但是不能不放糖,因为糖是葡萄发酵的重要因素)。 ●第六步:加封保存 将酒坛子密封,如果是陶瓷罐的话,可以到买黄酒的小店要点酒泥,加水后糊住封口。如果是泡药酒的酒瓶注意把瓶盖盖紧,再在瓶盖处加盖紧塑料簿膜。加封后,酒坛(瓶)子需放在阴凉处保存,平时不要随意去翻动或打开盖子。 ●第七步:启封 天热时,葡萄发酵时间需要20天至一个月左右,现在这个季节做葡萄酒,发酵时间需要40天左右。启封后,用两层纱布过滤浮在上面的葡萄皮,就可以直接喝葡萄酒了。注意,如果喜欢酒劲足一点,只需延迟启封时间就行了。启封后,每一次舀出葡萄酒后,别忘盖好酒坛的盖子,以免酒味挥发。 还有一些不同的做法与大家分享: ●葡萄要买好的,葡萄的颜色越紫越好,而且颗粒要大。洗干净葡萄后,可用纱布或干净的毛巾擦干葡萄,在晾干的玻璃瓶底放一层白糖,然后再是一层白糖一层葡萄,装满后密封,封口处再用白糖浇一圈,然后把瓶子放在太阳下,一个月后就能享用美味葡萄酒了。 ●酒坛子要放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放置3个月以上,这样酒味比较醇厚。另外,用红葡萄做葡萄酒,这样酒的颜色会很好看。 ●只要看到瓶子里的葡萄浮起来,就说明葡萄酒做好了。 ●葡萄发酵3天后,将葡萄拿出来捣烂,再放进瓶子里发酵,瓶盖不需盖紧,5天后即可食用葡萄酒。 ●把每一颗葡萄切成两半放入酒坛,加糖后密封,经历半个月发酵的葡萄酒吃起来很不错的 ●在葡萄酒制作过程当中,可将白糖换成红糖或冰糖。也可以将葡萄换成苹果或橘子,参照上述“工艺”制作“苹果酒”或“橘子酒”。 葡萄酒的种类非常多,而且有许多种不同的分法。 最常见的是以颜色来分,主要分为: 红葡萄酒red wine ( 法vin rouge ) 白葡萄酒white wine ( 法vin blanc ) 桃红葡萄酒rosé wine ( 法vin rosé ) 也有以是否有气泡分成: 不起泡葡萄酒 still wine ( 法 vin tranquille ) 起泡葡萄酒sparkling wine ( 法 vin effervescent ) 也有以葡萄酒的甜度分成: 干型葡萄酒dry wine( 法vin sec ) 半干型葡萄酒semi-dry wine( 法vin demi-sec ) 甜型葡萄酒sweet wine ( 法 vin doux ) 在葡萄酒中以人工的方式添加酒精则成为: 强化葡萄酒 fortified wine ( 法 vin fortifié ) 采用单葡萄品种酿成称为: 单一葡萄品种葡萄酒 varietal wine ( vin de cépage )

葡萄酒营销毕业论文

随着我国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红酒在国内已形成一股新的饮酒 文化 ,那大家对红酒文化的了解又有多少呢?为此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红酒文化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中西方葡萄酒差异

翻开历史的画卷,酒就像人类的影子一样如影随形,有人的地方必有酒的出现。因此,在无尽的岁月中,酒文化渐渐沉淀成型,成为一本厚重又充满历史韵味的教科书,留给后人品评。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拥有悠久灿烂的酒文化。“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即爱酒,爱酒不愧天”,东方的诗仙李白这样热烈的去爱酒;并在酒给的灵感下,创作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所以后人都说:李白斗酒诗百篇,可见李白对酒的喜爱。同样的,西方也有对酒情有独钟的名人。如:西方的红酒之父巴斯德把葡萄酒比作赐予万物生命的阳光,说:“没有葡萄酒的日子就相当于没有阳光”,他把葡萄酒当做自己毕生热爱的事业,燃尽生命的去热爱直至生命终结。李白和巴斯德两个同样热爱酒的人人,把对酒热爱的火种分别在东方和西方洒下,茁壮成长,孕育出截然不同又各有千秋的东西方酒文化。

葡萄酒的诞生是大自然的杰作,葡萄酒的历史远比人类文明史要长。公元前3世纪左右,海上开拓者将之带到希腊诸海岛,随即传人高卢(今法国);同时,罗马人也从希腊学到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的技术,罗马帝国进行殖民扩张将这种技术传遍了法国,西班牙,北非以及德国莱茵河流域地区。15世纪至16世纪,这种技术传入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朝鲜;19 世纪中叶,传入美国。现在,世界各地都有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

随着葡萄酒进入人类文明并与之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葡萄酒文化并得以广泛传播。这种葡萄酒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人类对外部世界的探索,宗教的兴起与发展,海内外殖民扩张,政治经济贸易往来,文化艺术的传播密不可分的。当我们尝试着去了解葡萄酒文化的时候,也必须先去了解人类文明入宗教,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

“葡萄美酒夜光杯” 唐代诗人王翰所作的中国人几乎耳熟能详的诗句是葡萄或葡萄酒这种舶来品与中国 传统文化 相融合的结晶。在中国,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的技术的传入应归功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也。”后经过魏晋南北朝,唐宋元三朝发展,这种技术得到较好的发展,葡萄酒文化也逐渐形成发展,并到达一个顶峰。但当时只有极少的地区如凉州能栽培葡萄,加之交通并没有像现在那么发达,葡萄酒只能作为一种流传在王孙贵族以及部分文人之间的珍贵饮料,没能得到大面积的推广,没有成为大众饮料。

因此,葡萄酒文化在古代中国的普及有很大的局限性。明清两代葡萄酒业没有得到更多的发展,直到1892年张弼士创建张裕葡萄酒厂,中国葡萄酒业开始工业化生产。然而大多数酒厂在长时间的内外战争中遭到严重的打击,逐渐衰落下去,纷纷倒闭。新中国成立之后,葡萄酒业得到政府的重视,才慢慢的再次发展起来,逐渐成为受欢迎的饮品。因此,中国葡萄酒业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还没来得及形成深入民心的浓厚的属于本土的葡萄酒文化,可以说存在着文化断层。

从广义上讲,葡萄酒文化包括几千年来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葡萄栽培管理技术、葡萄酒酿造技术,法律制度,酒俗酒礼,饮酒器皿以及文人墨客所创作的与葡萄酒相关的书画、诗文词句等,狭义上的葡萄酒文化则仅指葡萄酒品饮的礼节,风俗,逸闻等。中国本土的葡萄酒文化并没有得到全面地发展,多数停留在简单的论述及文人们的饮酒逸事上,没有发展出如白酒类似的酒俗酒礼,没有让中国人遵循的一种行为规范。

与此相比,西方国家的葡萄酒文化要更为完整的多。在西方国家持续不断的探索中,葡萄酒文化得到了全面地发展,大大牵引了东方的葡萄酒文化的成长。举例为证:如 中国人在饮用葡萄酒的礼仪方面,会受到西方葡萄酒文化的引导。具体来分析:在中国,葡萄酒仅仅被作为一个新的酒种来推广,人们是出于猎奇心理和跟风心理来购买葡萄酒。缺乏对葡萄酒的欣赏与辨别能力,缺乏文化的支撑。相比之下,西方人则多为了喝酒而喝酒,更注重喝酒的过程,注重对酒本身的品尝和欣赏。

在西方的宴会上,敬酒一般选择在主菜吃完、甜菜未上之间,敬酒时将酒杯高举齐眼,注视对方,且最少要喝一口酒,以示敬意,喝多少酒则随个人喜好,轻松自在。另外,他们在斟酒,倒酒,品尝,菜肴的配搭各方面都有近乎严格的要求。我想,中西方葡萄酒文化有此差异也离不开饮食结构的影响。中国人的饮食结构注重植物性食物与动物性食物的搭配,而多数西方国家如法国,美国,英国饮食结构偏向动物性食品,肉,蛋,奶占较大的比例,高脂肪高蛋白,而饮用葡萄酒有助于消化,适量引用能预防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西方独特的饮食结构使西方国家更偏向于饮用葡萄酒。

那么,我来具体向大家介绍一下中西方葡萄酒的不同。

1酒种的不同

中国的酒文化渊远流长,虽然历史最长的当属黄酒,但最能代表中国酒的莫过于白酒了,从某种角度可以说中国的酒文化酒是白酒文化。因为在中国的诸多酒种中,她历史悠久、工艺成熟、至今为止仍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蒸馏酒。中国为农业大国,因而食物酿酒最为普遍。

而被称为西方文明摇篮的希腊地处巴尔干半岛,三面环海,境内遍布群山和岛屿,土壤相对贫瘠,属于典型的地中海式气候。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谷类作物产量低,仅能满足食用,很难有富余的用来酿酒。而更喜欢沙砾土壤的葡萄,以其耐旱性和对地中海式气候的适应性而在希腊广泛 种植 ,葡萄酒满足了西方人对酒类的需求。所以,从某种角度可以说西方的酒文化是红酒文化。

2饮酒礼仪不同

中西方的酒文化有大差异,因而饮酒礼仪也各不相同。仔细琢磨,可以发现这样的一个规律,中国人饮酒重视的是人,要看和谁喝,要的是饮酒的气氛;西方人饮酒重视的酒,要看喝什么酒,要的是充分享受酒的美味。

中国的饮酒礼仪体现了对饮酒人的尊重。谁是主人,谁是客人,都有固定的座位,都有固定的敬酒次序。敬酒时要从主人开始敬,主人不敬完,别人是没有资格敬的,如果乱了次序是要受罚的。而敬酒一定是从最尊贵的客人开始敬起,敬酒时酒杯要满,表示的也是对被敬酒人的尊重。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敬酒要主动敬酒,而且讲究的是先干为敬。而行酒令、划拳等饮酒礼仪,也是为了让饮酒人喝的更尽兴而应运而生的。显然,中国酒文化深深的受中国尊卑长幼传统伦理文化的影响,在饮酒过程中把对饮酒人的尊重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而西方人饮用葡萄酒的礼仪,则反应出对酒的尊重。品鉴葡萄酒要观其色、闻其香、品其味,调动各种感官享受美酒。在品饮顺序上,讲究先喝白葡萄酒后喝红葡萄酒、先品较淡的酒再品浓郁的酒、先饮年轻的酒在饮较长年份的酒,按照味觉规律的变化,逐渐深入地享受酒中风味的变化。而对葡萄酒器的选择上,也是围绕着如何让拼饮者充分享受葡萄酒的要求来选择的。让香气汇聚杯口的郁金香型高脚杯、让酒体充分舒展开的滗酒器、乃至为掌握葡萄酒温度而为品饮专门设计的温度计,无不体现出西方人对酒的尊重,他们的饮酒礼仪、饮酒文化都是为更好的欣赏美味而制定的。

3饮酒目的不同

在中国,酒常常被当做一种工具。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人们更多地是依靠饮酒而追求酒之外的东西。青梅煮酒是为了论证谁是英雄,杯莫停的将进酒,为的是与尔同消万古愁;竹林里狂歌的七贤,为的是借酒避难。酒在中国人眼里更多的是当作一种交际的工具,所以在中国的酒文化中缺乏对于酒本身进行科学而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品评,更在意饮用他后带来的美妙作用。

在西方,饮酒的目的往往很简单,为了欣赏酒而饮酒,为了享受美酒而饮酒。当然,在西方葡萄酒也有交际功能,但人们更多地是追求如何尽情的享受美酒的味道。

比较中西方酒文化,可以发现,酒文化之间的差异其实就是中西方 思维方式 的差异。中国人的大写意式的 发散思维 ;西方人则是工笔 素描 式的直线思维。

目前,中国葡萄酒文化仍然不尽成熟。这主要是由于葡萄酒消费在中国还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如中国葡萄酒不讲究与饮食的搭配、价高质低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葡萄酒在中国的发展。

可喜的是,随着中国生活水平的提高,享受资料消费的比重日益增大,中国人对葡萄酒的兴趣也愈加深厚。对于西方葡萄酒的文化关注也日益增多。相信随着葡萄酒在中国的普及,国人的葡萄酒消费心理和方式将越来越成熟,而创造出属于中国特色的葡萄酒文化之梦也将很快实现,不再遥远。

浅议红酒文化

一、红酒的历史文化

葡萄酒的历史很长,向上可以追索到远古时代。多数历史学家都认为波斯可能是世界上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

据说,葡萄酒酿造的 方法 ,从波斯、埃及传到希腊、罗马、高卢(即法国)。然后,葡萄酒的酿造技术和消费习惯由希腊、意大利和法国,传到欧洲各国。由于欧洲人信奉____,基督____面包和葡萄酒称为上帝的肉和血,把葡萄酒视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饮料酒,所以葡萄酒在欧洲国家就发展起来。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成为当今世界葡萄酒的"湖泊"。欧洲国家也是当今世界人均消费葡萄酒最多的国家。欧洲国家葡萄酒的产量,占世界葡萄酒总产量的80%以上。 红酒文化的起源,在不同的产地,都附会着不同的 传说 。这也许就是红酒中,蕴藏着浪漫文化的根源之一。不同的世界文明史都在红酒文化中,发酵滋生了世界最大的流行性红酒文化。在中华大地,最早可查的记录是在汉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就带回了葡萄和酿制葡萄酒的工艺,那时,中国就开始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的酿造。

但是由于战争、朝代更替等历史原因,虽然葡萄栽培与葡萄酒酿造在唐代和元代时曾取得过长足发展,但是,在近两千年的时间里,中国的葡萄酒酿造历史几乎是空白的,直到1892年,爱国华侨张弼士在烟台创办了张裕。然而,由于战乱,中国的葡萄酒行业依然没有得到发展。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才开始有了比较好的发展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的环境,中国的葡萄酒行业也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中国的酒在以前几乎都是以粮食为主原料,做酒耗损的粮食难以计数。全球粮食与农业组织的研究曾发现全球生产供人们食用的粮食,有三分之一损失或浪费。瑞典食品与生物技术研究所对该 报告 研究分析后说,全球大约近13亿公吨的粮食因为食品供应链的低效率而浪费。

研究者说,在现在全球价格普遍上涨的趋势下,发展中国家减少食品损失对人们的生活会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在一些贫穷国家也可以起到维持粮食够用的水平。据该报道研究表明,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一年中损失的粮食量大约相同,分别为670万吨和630万吨。食品的损失也意味着农民的收入减少,而食品价格对发展中国家的一些贫穷农民。又太高。可以说,粮食安全问题,用与酒类生产的粮食,已经引起了国家的关注。俗话说,一斤酒,三斤粮。大力发展果酒产品,减轻粮食压力,已经成为很多国家的国策。

早在2008年,在粮价波动时,国家粮食部门明确发出了:"严格控制工业用粮和粮食出口,保障居民口粮和饲料用粮供给"。从长远看,我国的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步伐缓慢,而城市化水平加快、农村劳动力数量下降、耕地减少、淡水资源的制约、自然灾害发生、粮食消费需求增加,使得粮食安全形势更为严峻。

在我国,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一个重大命题,国家粮食安全并不能高枕无忧。只有改变中国酒文化的内涵,倡导健康饮酒,饮健康酒的理念,才能够从根本上扭转,贪杯误事,贻害自己和他人的恶果。而大力提倡果酒产业,也是改变中国粮食现状,实施粮食安全的国策。红酒文化的推广,其积极意义也在于此。

二、红酒文化的推广

说起饮酒,女人最有发言权。因为女人是男人饮酒最大的受害者。红酒文化的推广,可以让女人从健康的角度,引导更多的男人,正确饮酒,健康饮酒。红酒文化,在西方被称为,绅士文化。因为葡萄酒在西方,最早来源于贵族阶层的使用和推崇,来源于宗教仪式的需要和传播。红酒文化中,蕴含的礼仪要求也很严格,如果饮用红酒,不懂得红酒文化中的礼仪会闹出笑话的。正是这种礼仪的内涵,使得红酒成为大型酒宴和庆典的礼仪用酒。在现在的大型庆典场合,已经很流行红酒作为礼仪用酒。而真正的红酒文化,被各个阶层接纳,才会彻底扭转中国酒文化中的传统饮酒观念。中国是礼仪之邦,恰恰在中国的饮酒文化中,却缺乏了礼仪的传承和扩散。这与饮酒文化普及天下大众,而礼仪讲究仅停留在祭祀,国典等场合有着很大的关系。

在西方国家喝葡萄酒有着一系列严谨的规矩、复杂的讲究,可不像我们喝二锅头那样简单地"感情深,一口闷"。葡萄酒的乐趣正是体现在这些"繁文缛节"之中,一个人的修养、趣味、风度,以及沟通能力,也往往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过程中暴露无遗。因为,每一个红酒文化的要求细节,都会影响到饮酒者品尝红酒的色香味的过程和结果。中国红酒文化与世界红酒文化的差距数百年,这个差距很多地方就来自于红酒文化中,礼仪、欣赏、品尝的细节。我们常常看到,中国人饮红酒,一片狼藉,脸红声粗,大声喧哗,这无疑都大煞风景。

美国研究人员分析了7万多名中年男性的数据,4年间,210人被诊断患肺癌。研究发现,喝啤酒、白葡萄酒或含酒精饮料与肺癌的发病无关,但随着这些人消费的红葡萄酒的增加,患肺癌的风险逐渐减少,每增加一杯酒一个月相应下降约2%的患病风险。这对于男性烟民来说,应该算个好消息,每天喝一杯红葡萄酒可能会减少60%的患肺癌风险(相比那些不喝红葡萄酒的男性烟民)。优质的红葡萄酒中含有丰富的铁,对女性非常有好处,可以起到补血的作用,使脸色变得红润。

同时,女性在怀孕时体内脂肪的含量会有很大增加,产后喝一些葡萄酒,其中的抗氧化剂可以防止脂肪的氧化堆积,对身材的恢复很有帮助。"红酒可美容减肥,是因红酒中所含的丹宁能抑制细菌繁殖,有效帮助消化,其所含的维他命C、E及胡萝卜素,亦具有抗氧化功能,可预防老化,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使体形不会随岁月流逝而逐渐臃肿走样。要发挥红酒的瘦身效果,最好在睡前饮用。含有少量酒精的红酒可以辅助睡眠,更能缓慢升高身体的温度,让本来新陈代谢缓慢的夜晚也能参与脂肪的燃烧代谢,红酒中的葡萄多酚还能舒缓身体压力,有效抑制压力性的暴饮暴食。

葡萄酒带给人的价值有两大方面,一精神方面,这是葡萄酒特有的贵族文化,典雅而高贵。这方面的心理暗示,不低于单纯的营养价值。二营养价值,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抗氧化,美容,预防癌症等。葡萄酒一般按颜色分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从营养角度讲,红葡萄酒功效多,白葡萄酒香甜,口感好,桃红葡萄酒居中。任何的酒都要讲究适量,不可过度,一旦,过度都有害健康。从这方面的意义上来说,红酒文化的推广,更是健康理念的推广。

三、"人类的第二生命"

葡萄酒,在中国俗称半汁酒或勾兑酒,以前没有严格的标准规范,随着葡萄酒标准的规范,只有100%的葡萄汁经过酿造工序完成,生产的葡萄酒才可以叫葡萄酒。我们在选用红酒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的阅读标签上的各种含量标注。随着经济的发展,寻常人都有机会品尝真正的葡萄酒,但是,要喝到真正的高端葡萄酒,也需要仔细甄别厂家和产地。目前的葡萄酒市场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沿海进口的散装葡萄酒,被国内分装后出售。在外国很多的劣质酒和低端葡萄酒,大量进入中国。

葡萄酒在运输过程中,质量会发生变化,很难保证纯正的质量要求。因为葡萄酒对温度、湿度以及在运输、保存环境等要求很严格。有一个环节出问题,葡萄酒品质就难以保障。山西欧美国际葡萄酒业有限公司的葡萄酒都来自智利、澳大利亚、法国、葡萄牙、南非等原产地的原包装瓶装酒。在质量上,可以保障纯正的原产地葡萄酒品质。严格设计的酒窖,保证恒温、恒湿等储存技术要求。窖藏的20万瓶原包装进口瓶酒,有1/3的高端酒。各个进口品牌系列酒,从50多元/瓶到1000多元/瓶,可以满足各个阶层消费者的需求。。 中国是13亿的人口大国,但是红酒的消费平均量很低,所有红酒类产品加起来,中国每人年均消费不足一瓶。在外国,人均消费红酒,年平均每人8瓶。

增加红酒消费量,可以抵抗患各种疾病的危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红酒普及以及红酒文化的普及,对与民族健康这篇大 文章 ,是有着其他消费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红酒文化的普及,可以提高人的素养,特别是红酒礼仪文化、绅士文化的要求,更可以使得消费者身心健康人类对葡萄酒的认识历史就像人类历史一样悠久,一些有古老文化的民族曾相信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都是由神赏赐的,所以把"饮用适量的葡萄酒"比作"人类的第二生命"。

猜你喜欢:

1. 中国葡萄酒产业文化

2. 有关葡萄酒市场营销论文

3. 有关葡萄酒市场研究论文

4. 浅谈葡萄酒市场营销论文

我是长城的营运总监可以找我qq:137808391

通知: 你好 一下是你需要的相关资料 可以总结出一篇不错的论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