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兴起于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才逐渐建立了系统的理论结构,形成了独立的学科体系。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社会科学类论文参考 范文 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社会科学类论文参考范文篇1 浅析社会科学客观性 社会科学是从传统的人文科学中分化出来的,它至今还带有人文学科的痕迹。但是社会科学是一种科学研究,它的形成与发展受到自然科学的极大鼓舞,基本出发点是:社会及人类行为也可以像自然现象那样由“科学”来研究;其根本任务是客观地描述和分析社会(袁方,1995:14)。由于社会现象的特殊性,这项任务往往成为一个难题。社会科学不只是一个纯粹的理论思维过程,也是一种 文化 和意识现象,它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了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伴随着社会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客观性问题就成为一个始终萦绕的问题,问题纠缠的大部分源于对“客观性”的不同理解,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社会科学的客观性展开进一步的探讨和认识。 一、基于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对其客观性的认识 从研究对象上说,自然科学的对象是自然界中的现象,是没有人直接参与的现象,即自然客体。自然客体是一种物态性的实体存在,客观实在性、可重复显现性和历史发展性是它的根本属性(李文华,2006)。社会科学通常是指研究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是一个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庞大知识体系。社会世界的现象是有人直接参与的现象,即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活动本身(王忠武,1999)。这个差异似乎一目了然,其实它隐藏着更深刻的分歧,甚至可以说,它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 其它 方面呈现差异的主要源泉,同时也是社会科学在客观性方面呈现争论的源泉。 从研究对象的角度来看,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社会和社会中的人为研究对象,而自然科学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二者在客观性程度上的差别是显然的。有人否定社会科学客观性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社会生活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人参与其中,社会现象本身多系主观性所为,因而缺乏客观性。这种观点是把客观性的含义看做那种无人介入的、纯自然的客观性。但是,笔者认为,客观性包括“那些存在于人活动中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本质联系”的含义,从这个角度来看,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侧重于研究客观性的社会现象与社会规律,其社会功能集中表现在改善社会管理和制度文明建设方面,也具有一定的自身的客观性。总体而言,从研究对象的角度来看,社会科学的客观性程度可以说处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关键的中介地位上。且对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均具有主导、规范、协调和控制作用。 二、基于社会科学的知识对其客观性的认识 从实证主义和 经验 主义的角度出发,社会科学的客观性可以表现为社会科学知识的系统性。因果决定论和普遍性等几个特性(袁方,1995:14-16)。具体而言,社会科学知识的系统系指社会科学的目的是系统地说明和解释人类的社会行为,而这种说明也像自然科学那样依据一定的逻辑法则。社会科学知识的因果决定论是指,社会科学家也像自然科学那样假定,任何事物都有其发生的原因,也就是说,每一个事物都是由在它之前的某些事物所决定。社会科学知识的普遍性是指,要从多种因素中找出最主要的、对所有人都有影响的因素,并把这种普通的、简化的因果说明应用于任何人,任何时间、地点,包含了不同文化价值下的人对同一种知识的理解和接受。 从以上罗列出的几个社会科学知识的性质,可以看出社会科学在形式和内容上追求像 自然科学知识 那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与自然科学相比,由于社会现象的不确定因素更多,偶然性和独特性也更大;社会科学所研究的现象比较复杂、异质性较大,而且更多地受到个人因素的影响。这使得社会科学知识的系统性不强,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不严谨,往往难以达到对社会现象的客观、准确和系统的认识,社会科学知识也更容易受研究者本人的世界观、政治信仰、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而与所要反映的社会现象存在偏差。因此,从社会科学知识这个维度来说,目前社会科学的客观性仅仅是一种“准客观性”,亦或说是一种类客观性,难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客观性。 三、基于社会科学的 方法 论对其客观性的认识 早期社会科学由于受机械物理学为核心的自然科学科学的深度影响,坚持将社会科学的主观性视作不同主张的分水岭,主观性与“心理的、有价值的”等同。“心理的”具有私人性(袁继红,2008)。孔德、迪尔凯姆等人推崇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现象,排斥任何心理的因素,探索事物之间重复出现的社会规律,追求普遍的唯一的本,即方法论上的实证主义。因而,孔德等人将“心理的”对立面视为“客观的”,并主张用观察法、实验法、统计方和比较法等研究社会现象。此外,李凯尔特、狄尔泰等人则将社会科学研究的触角置于人类社会现象特有的价值上,人类自由意志赋予社会现象独有的价值。一切自然的东西都不具有价值,因而不能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科学(文化科学),社会科学的课题具有私人性、独特性,只能采用“表意的”方法,把握主观的对象。“客观性”在此作为主观性的对立面被拒斥在外。然而,这两类主张由于都固守着明确的界限,无法克服本身的局限性,前者固守在价值无涉的自然领域,一味寻求社会科学的客观性,而不顾社会科学自身的特点,后者则强调社会科学属于价值领域,认为社会科学不存在客观性,陷入主观主义的泥潭。 实际上,大部分社会科学家都介于实证主义与主观主义这两个极端之间。其中,韦伯的方法论思想最具代表性,他对社会科学的客观性也作出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认识。韦伯认为,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有本质的不同,后者含有社会成员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主观理解,也就是说,“社会事实最终归结为可理解的事实”。此外,韦伯指出,由于人的社会行为是有意义、有目的的,因而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对于这种规律性的行为可以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加油研究。为此,韦伯提出了“理想类型”和“价值中立”两个核心概念,也确保社会科学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具有客观性,同时也能很好的区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差异性。 四、 总结 :社会科学客观性何以可能 科学研究的客观性是指任何研究者,不管他们属于哪个阶级、哪个党派,信仰哪一宗教,只要他们采用同样的科学方法,就能够得出同样的研究结论(袁方,1995:16)。社会科学由于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机制,如研究对象比较复杂、异质性、偶然性和独特性较大;易受到个人因素的影响等,同时也难以摆脱与价值的亲和性关系。因此,社会科学的客观性是建立在主观基础上的,是在价值关联基础上获得的认识被价值立场下的人的普遍理解和接受的社会事实。所以,如果社会科学研究没有与任何文化价值相关联,那么任何处于价值立场下的人对于研究认识就难以理解和接受,也就因此取消了客观性的可能性实现,从这一点说价值关联是客观性的基础。 社会科学对社会和历史的认识是一个在动态中近似实现的过程,是一个从文化意义上对历史因果分析的不断认识,是一个追求知识对具体实在的经验有效性和对这种经验有效性不断在文化价值上重新界定的过程(赖金良,1996)。社会科学研究客观性的表现是:这种研究由于实现了文化价值所界定的针对经验实在的有效性而被文化的人类所普遍理解和接受。社会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基础是文化价值和价值关联,这种研究的客观性来源则是这种研究所赖以获取的手段是被普遍理解和可接受到的,这种手段就是各种不同的理想类型以及研究方法和技术,而这种手段的客观性基础是理想类型的开放性、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客观性和有效性。纵然如此,但是要想真正实现社会科学的客观性并被其他学科所认可,其道路还是很艰难,需要社会科学研究者付出巨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袁继红,基于方法的社会科学客观性何以可能[J]四川工农学报,2008(5) [3]王忠武,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三位一体关系[J],科学学研究,1999(3) [4]李文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五个差异――兼论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意义[J]科学学研究,2006(6) [5]赖金良,什么是社会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客观性[J]哲学研究,1996(6) 社会科学类论文参考范文篇2 论科学社会主义和科学发展观 摘要: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的继承和拓展,是当代社会发展形势的必然;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造性应用,符合中国国情;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科学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政治形态,让人们更具体地认识社会。之所以称之为科学社会主义,是为了区别于空想社会主义。《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曾这样提到:马克思一生中最大的发现有两个,一个是唯物史观,另一个是剩余价值。这两个重大的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它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一门政治科学。 马克思主义分为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其中,哲学是起点,经济学是中介,科学社会主义是终点。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指导我们党和国家实践活动的一门首要科学,必须将其贯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同时科学社会主义也将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以胡锦涛为的党中央在新实践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内容是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实现方法是统筹兼顾,具体办法就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内在要求,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也是针对当前中国国内外经济形势,满足中国今后长期发展需要。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必须遵循的发展规律,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内在要求,对于中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影响。 一、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的继承和拓展,是当代社会发展形势的必然 科学发展观对当今社会起指导和促进作用。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出了新的理念 邓小平同志指出,在社会主义国家求发展,必须首先发展生产力,只有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理念,这就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主要是通过社会主义自身的发展,而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新的社会主义发展观,它的提出推进新的社会主义事业。 (二)解答了一个重大问题 各国的社会主义者都在探讨当代的社会主义应该是怎样的社会主义,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则科学的回答了这一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在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必须依靠人民。内容是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就是要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等个方面的建设,使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都相协调。只有这样才能掌控全局,能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重大关系。 (三)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1.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石 科学发展观在继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础上有所发展,并没有脱离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而是在发展过程中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的新的观点。所以,科学社会主义始终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石。 2.科学发展观的逻辑起点 党的思想路线的创新,是科学发展观的逻辑起点,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可以用16个字概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在这16个字中,最重要的就是“求真务实”,胡锦涛指出:求真务实,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P 3.科学发展观的立足点 科学发展观的立足点是对中国现实问题的思考。我们必须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不断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我们的思想和理论”,?Q这就是科学发展观的立足点。 4.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结构 党的十七大 报告 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R14只有坚持了这几点,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落实。 二、科学发展观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造性应用,符合中国国情 (一)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论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把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研究的重点,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作为文明进步程度的一个主要标志。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就是人们自身的力量。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人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要做到“五个统筹”、“五个坚持”,这是马克思有关生产力的科学论断的反应,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造性应用和发展。 (二)唯物史观社会发展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全方位开放、互通有无、互补互利从而使各种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有话配置的经济,是一种以国内社会政治稳定、世界不发生大的战争为前提的全球化的经济。这需要稳定的政治环境来支撑,为求稳定,不得不给社会劣势群体以福利保障,如今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扶贫助弱的政策,这并非完全处于富人的善心,而是处于发展的客观需要。 如今,想保持党员的先进性,重要第一条,就是坚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创造出社会主义所必须的物质和精神的条件,并且在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起先锋模范作用。 (三)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理念: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标志着党在政治、思想路线、执政能力等方面已日趋成熟,也进一步补充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胡锦涛同志总结了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观,大大加快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延伸,又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目的。把科学发展观付诸实践,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正要义,表明我们党开始把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科学发展观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一)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二者不能等同也不能割裂,他们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在价值取向、目标任务、根本要求等方面是统一的,“以人为本”、“五个统筹”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二者在一定 社会实践 基础上还可以互相转化,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是以人为本,这就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力量源泉。 就当前我国的国情来看,生产力水平还有待提高。离开发展片面追求和谐,或者离开和谐片面追求发展,就无法协调,无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与和谐有机统一,是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要坚持的正确原则。 和谐社会的建设既是广大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创造自己幸福生活的宏伟事业,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更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这要求领导干部联系实际、统筹兼顾、运用发展的观点、坚持创新的思路不断开拓和谐社会建设的新格局。 (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实践成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需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 1.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要务是发展 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它使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在当今世界,和平和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所有国家都在谋求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要求及精神实质,也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了指导作用。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而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正实现这一目的。 2.“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归宿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和核心,是党的宗旨和使命。这就是要求我们党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义。“全面”就是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的全面发展,“协调”就是指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关系,即协调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之间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是要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要保持与自然的和谐。只有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才能走上全面提高的文明发展道路。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在中国当前的国情下,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构建科学的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使社会主义的建设步入正轨,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注释: ?P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教育 读本.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4.267. ?Q江泽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635. ?R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出版信息不详. [2]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出版信息不详.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猜你喜欢: 1. 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范文 2. 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范文 3. 哲学社会科学类论文范文 4. 哲学社会科学类论文格式范文 5. 社会科学主义论文范文
对社会学四种研究方法的认识 社会学研究方法有四种: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分析、实地调查。
《社会研究方法》在作者三十余年的教学与研究经验基础上撰写,全书12章,章节安排遵循“教学过程和研究过程相一致”的原则,分别介绍了研究方法论、选题与研究设计、抽样方法、测量与量表、资料分析、论文写作等内容。本书紧密联系国内社会研究或方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真问题”和“问题意识”、如何提出问题等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结合实例分析了理论(研究范式)对经验研究的解释力,;针对国内滥用问卷倾向,对问卷设计的逻辑过程进行了仔细地梳理,厘清了问卷设计的基本思路;对于统计表制作、文献引用和注释等方面易犯的错误作了重要提示。
仇立平,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社会研究方法等。曾从事家庭社会学、老年社会学研究。曾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社会》等重要刊物发表论文,其中部分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社会研究方法的四大研究方法: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分析、实地调查。
1、调查研究适用于社会生活状况调查、社会问题调查、市场调查、民意调查和学术性调查。
2、实验研究适用于探索两种现象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实验的类型有实验室实验和实地实验、标准试验和准实验。
3、文献研究适用于研究那些无法接触的研究对象和纵观分析,类型有内容分析、二次分析和现存统计分析。
4、实地研究适用于研究现象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特征,它是一种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
《社会研究方法》
《社会学研究方法》是2009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风笑天。1、该书结合国内外社会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高等学校社会学研究方法教学的实际,对社会学经验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式进行了通俗简明的介绍。全书体系科学规范,内容取舍得当,语言简明,适合高等学校的教学需要,也适合实际研究部门的人员自学及参考。
这东西自己弄吧 研究研究
对社会学四种研究方法的认识 社会学研究方法有四种: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分析、实地调查。
《社会研究方法》在作者三十余年的教学与研究经验基础上撰写,全书12章,章节安排遵循“教学过程和研究过程相一致”的原则,分别介绍了研究方法论、选题与研究设计、抽样方法、测量与量表、资料分析、论文写作等内容。本书紧密联系国内社会研究或方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真问题”和“问题意识”、如何提出问题等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结合实例分析了理论(研究范式)对经验研究的解释力,;针对国内滥用问卷倾向,对问卷设计的逻辑过程进行了仔细地梳理,厘清了问卷设计的基本思路;对于统计表制作、文献引用和注释等方面易犯的错误作了重要提示。
仇立平,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社会研究方法等。曾从事家庭社会学、老年社会学研究。曾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社会》等重要刊物发表论文,其中部分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兴起于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才逐渐建立了系统的理论结构,形成了独立的学科体系。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社会科学类论文参考 范文 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社会科学类论文参考范文篇1 浅析社会科学客观性 社会科学是从传统的人文科学中分化出来的,它至今还带有人文学科的痕迹。但是社会科学是一种科学研究,它的形成与发展受到自然科学的极大鼓舞,基本出发点是:社会及人类行为也可以像自然现象那样由“科学”来研究;其根本任务是客观地描述和分析社会(袁方,1995:14)。由于社会现象的特殊性,这项任务往往成为一个难题。社会科学不只是一个纯粹的理论思维过程,也是一种 文化 和意识现象,它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了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伴随着社会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客观性问题就成为一个始终萦绕的问题,问题纠缠的大部分源于对“客观性”的不同理解,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社会科学的客观性展开进一步的探讨和认识。 一、基于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对其客观性的认识 从研究对象上说,自然科学的对象是自然界中的现象,是没有人直接参与的现象,即自然客体。自然客体是一种物态性的实体存在,客观实在性、可重复显现性和历史发展性是它的根本属性(李文华,2006)。社会科学通常是指研究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是一个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庞大知识体系。社会世界的现象是有人直接参与的现象,即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活动本身(王忠武,1999)。这个差异似乎一目了然,其实它隐藏着更深刻的分歧,甚至可以说,它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 其它 方面呈现差异的主要源泉,同时也是社会科学在客观性方面呈现争论的源泉。 从研究对象的角度来看,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社会和社会中的人为研究对象,而自然科学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二者在客观性程度上的差别是显然的。有人否定社会科学客观性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社会生活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人参与其中,社会现象本身多系主观性所为,因而缺乏客观性。这种观点是把客观性的含义看做那种无人介入的、纯自然的客观性。但是,笔者认为,客观性包括“那些存在于人活动中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本质联系”的含义,从这个角度来看,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侧重于研究客观性的社会现象与社会规律,其社会功能集中表现在改善社会管理和制度文明建设方面,也具有一定的自身的客观性。总体而言,从研究对象的角度来看,社会科学的客观性程度可以说处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关键的中介地位上。且对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均具有主导、规范、协调和控制作用。 二、基于社会科学的知识对其客观性的认识 从实证主义和 经验 主义的角度出发,社会科学的客观性可以表现为社会科学知识的系统性。因果决定论和普遍性等几个特性(袁方,1995:14-16)。具体而言,社会科学知识的系统系指社会科学的目的是系统地说明和解释人类的社会行为,而这种说明也像自然科学那样依据一定的逻辑法则。社会科学知识的因果决定论是指,社会科学家也像自然科学那样假定,任何事物都有其发生的原因,也就是说,每一个事物都是由在它之前的某些事物所决定。社会科学知识的普遍性是指,要从多种因素中找出最主要的、对所有人都有影响的因素,并把这种普通的、简化的因果说明应用于任何人,任何时间、地点,包含了不同文化价值下的人对同一种知识的理解和接受。 从以上罗列出的几个社会科学知识的性质,可以看出社会科学在形式和内容上追求像 自然科学知识 那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与自然科学相比,由于社会现象的不确定因素更多,偶然性和独特性也更大;社会科学所研究的现象比较复杂、异质性较大,而且更多地受到个人因素的影响。这使得社会科学知识的系统性不强,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不严谨,往往难以达到对社会现象的客观、准确和系统的认识,社会科学知识也更容易受研究者本人的世界观、政治信仰、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而与所要反映的社会现象存在偏差。因此,从社会科学知识这个维度来说,目前社会科学的客观性仅仅是一种“准客观性”,亦或说是一种类客观性,难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客观性。 三、基于社会科学的 方法 论对其客观性的认识 早期社会科学由于受机械物理学为核心的自然科学科学的深度影响,坚持将社会科学的主观性视作不同主张的分水岭,主观性与“心理的、有价值的”等同。“心理的”具有私人性(袁继红,2008)。孔德、迪尔凯姆等人推崇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现象,排斥任何心理的因素,探索事物之间重复出现的社会规律,追求普遍的唯一的本,即方法论上的实证主义。因而,孔德等人将“心理的”对立面视为“客观的”,并主张用观察法、实验法、统计方和比较法等研究社会现象。此外,李凯尔特、狄尔泰等人则将社会科学研究的触角置于人类社会现象特有的价值上,人类自由意志赋予社会现象独有的价值。一切自然的东西都不具有价值,因而不能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科学(文化科学),社会科学的课题具有私人性、独特性,只能采用“表意的”方法,把握主观的对象。“客观性”在此作为主观性的对立面被拒斥在外。然而,这两类主张由于都固守着明确的界限,无法克服本身的局限性,前者固守在价值无涉的自然领域,一味寻求社会科学的客观性,而不顾社会科学自身的特点,后者则强调社会科学属于价值领域,认为社会科学不存在客观性,陷入主观主义的泥潭。 实际上,大部分社会科学家都介于实证主义与主观主义这两个极端之间。其中,韦伯的方法论思想最具代表性,他对社会科学的客观性也作出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认识。韦伯认为,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有本质的不同,后者含有社会成员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主观理解,也就是说,“社会事实最终归结为可理解的事实”。此外,韦伯指出,由于人的社会行为是有意义、有目的的,因而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对于这种规律性的行为可以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加油研究。为此,韦伯提出了“理想类型”和“价值中立”两个核心概念,也确保社会科学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具有客观性,同时也能很好的区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差异性。 四、 总结 :社会科学客观性何以可能 科学研究的客观性是指任何研究者,不管他们属于哪个阶级、哪个党派,信仰哪一宗教,只要他们采用同样的科学方法,就能够得出同样的研究结论(袁方,1995:16)。社会科学由于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机制,如研究对象比较复杂、异质性、偶然性和独特性较大;易受到个人因素的影响等,同时也难以摆脱与价值的亲和性关系。因此,社会科学的客观性是建立在主观基础上的,是在价值关联基础上获得的认识被价值立场下的人的普遍理解和接受的社会事实。所以,如果社会科学研究没有与任何文化价值相关联,那么任何处于价值立场下的人对于研究认识就难以理解和接受,也就因此取消了客观性的可能性实现,从这一点说价值关联是客观性的基础。 社会科学对社会和历史的认识是一个在动态中近似实现的过程,是一个从文化意义上对历史因果分析的不断认识,是一个追求知识对具体实在的经验有效性和对这种经验有效性不断在文化价值上重新界定的过程(赖金良,1996)。社会科学研究客观性的表现是:这种研究由于实现了文化价值所界定的针对经验实在的有效性而被文化的人类所普遍理解和接受。社会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基础是文化价值和价值关联,这种研究的客观性来源则是这种研究所赖以获取的手段是被普遍理解和可接受到的,这种手段就是各种不同的理想类型以及研究方法和技术,而这种手段的客观性基础是理想类型的开放性、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客观性和有效性。纵然如此,但是要想真正实现社会科学的客观性并被其他学科所认可,其道路还是很艰难,需要社会科学研究者付出巨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袁继红,基于方法的社会科学客观性何以可能[J]四川工农学报,2008(5) [3]王忠武,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三位一体关系[J],科学学研究,1999(3) [4]李文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五个差异――兼论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意义[J]科学学研究,2006(6) [5]赖金良,什么是社会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客观性[J]哲学研究,1996(6) 社会科学类论文参考范文篇2 论科学社会主义和科学发展观 摘要: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的继承和拓展,是当代社会发展形势的必然;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造性应用,符合中国国情;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科学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政治形态,让人们更具体地认识社会。之所以称之为科学社会主义,是为了区别于空想社会主义。《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曾这样提到:马克思一生中最大的发现有两个,一个是唯物史观,另一个是剩余价值。这两个重大的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它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一门政治科学。 马克思主义分为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其中,哲学是起点,经济学是中介,科学社会主义是终点。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指导我们党和国家实践活动的一门首要科学,必须将其贯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同时科学社会主义也将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以胡锦涛为的党中央在新实践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内容是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实现方法是统筹兼顾,具体办法就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内在要求,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也是针对当前中国国内外经济形势,满足中国今后长期发展需要。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必须遵循的发展规律,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内在要求,对于中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影响。 一、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的继承和拓展,是当代社会发展形势的必然 科学发展观对当今社会起指导和促进作用。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出了新的理念 邓小平同志指出,在社会主义国家求发展,必须首先发展生产力,只有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理念,这就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主要是通过社会主义自身的发展,而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新的社会主义发展观,它的提出推进新的社会主义事业。 (二)解答了一个重大问题 各国的社会主义者都在探讨当代的社会主义应该是怎样的社会主义,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则科学的回答了这一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在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必须依靠人民。内容是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就是要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等个方面的建设,使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都相协调。只有这样才能掌控全局,能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重大关系。 (三)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1.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石 科学发展观在继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础上有所发展,并没有脱离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而是在发展过程中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的新的观点。所以,科学社会主义始终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石。 2.科学发展观的逻辑起点 党的思想路线的创新,是科学发展观的逻辑起点,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可以用16个字概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在这16个字中,最重要的就是“求真务实”,胡锦涛指出:求真务实,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P 3.科学发展观的立足点 科学发展观的立足点是对中国现实问题的思考。我们必须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不断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我们的思想和理论”,?Q这就是科学发展观的立足点。 4.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结构 党的十七大 报告 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R14只有坚持了这几点,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落实。 二、科学发展观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造性应用,符合中国国情 (一)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论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把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研究的重点,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作为文明进步程度的一个主要标志。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就是人们自身的力量。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人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要做到“五个统筹”、“五个坚持”,这是马克思有关生产力的科学论断的反应,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造性应用和发展。 (二)唯物史观社会发展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全方位开放、互通有无、互补互利从而使各种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有话配置的经济,是一种以国内社会政治稳定、世界不发生大的战争为前提的全球化的经济。这需要稳定的政治环境来支撑,为求稳定,不得不给社会劣势群体以福利保障,如今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扶贫助弱的政策,这并非完全处于富人的善心,而是处于发展的客观需要。 如今,想保持党员的先进性,重要第一条,就是坚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创造出社会主义所必须的物质和精神的条件,并且在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起先锋模范作用。 (三)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理念: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标志着党在政治、思想路线、执政能力等方面已日趋成熟,也进一步补充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胡锦涛同志总结了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观,大大加快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延伸,又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目的。把科学发展观付诸实践,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正要义,表明我们党开始把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科学发展观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一)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二者不能等同也不能割裂,他们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在价值取向、目标任务、根本要求等方面是统一的,“以人为本”、“五个统筹”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二者在一定 社会实践 基础上还可以互相转化,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是以人为本,这就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力量源泉。 就当前我国的国情来看,生产力水平还有待提高。离开发展片面追求和谐,或者离开和谐片面追求发展,就无法协调,无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与和谐有机统一,是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要坚持的正确原则。 和谐社会的建设既是广大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创造自己幸福生活的宏伟事业,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更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这要求领导干部联系实际、统筹兼顾、运用发展的观点、坚持创新的思路不断开拓和谐社会建设的新格局。 (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实践成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需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 1.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要务是发展 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它使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在当今世界,和平和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所有国家都在谋求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要求及精神实质,也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了指导作用。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而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正实现这一目的。 2.“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归宿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和核心,是党的宗旨和使命。这就是要求我们党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义。“全面”就是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的全面发展,“协调”就是指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关系,即协调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之间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是要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要保持与自然的和谐。只有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才能走上全面提高的文明发展道路。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在中国当前的国情下,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构建科学的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使社会主义的建设步入正轨,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注释: ?P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教育 读本.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4.267. ?Q江泽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635. ?R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出版信息不详. [2]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出版信息不详.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猜你喜欢: 1. 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范文 2. 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范文 3. 哲学社会科学类论文范文 4. 哲学社会科学类论文格式范文 5. 社会科学主义论文范文
研究方法:1、调查研究。2、实验研究。3、实地研究。4、文献研究。研究方法论有两种:1、实证主义。2、人文主义。
首先,社会科学研究既有既有理论上的功用,也有实践上的功用。不单单前者主要是指通过理论性或基础性的社会研究,获得有关人类社会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后者主要是指针对某种社会实际问题而进行的具体研究,研究本身是为了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其次,社会科学研究跟自然科学研究一样,也具有描述、解释和预测的功能。
其它的描述就是对社会现象或事物的状况、过程和特征进行客观的说明,做出是什么的回答。而解释是指在对研究对象的过程、原因等做出分析。即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预测是对研究对象未来发展状态的预期。
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所使用的具体方法和技术。其中最主要的是如何搜集资料、如何进行观察、如何进行访谈、如何进行调查、如何汇集资料、如何分析资料、如何处理数据等等一系列想方设法来获得我们所需要的东西。
社会研究方法的四大研究方法: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分析、实地调查。
1、调查研究适用于社会生活状况调查、社会问题调查、市场调查、民意调查和学术性调查。
2、实验研究适用于探索两种现象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实验的类型有实验室实验和实地实验、标准试验和准实验。
3、文献研究适用于研究那些无法接触的研究对象和纵观分析,类型有内容分析、二次分析和现存统计分析。
4、实地研究适用于研究现象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特征,它是一种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
《社会研究方法》
《社会学研究方法》是2009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风笑天。1、该书结合国内外社会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高等学校社会学研究方法教学的实际,对社会学经验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式进行了通俗简明的介绍。全书体系科学规范,内容取舍得当,语言简明,适合高等学校的教学需要,也适合实际研究部门的人员自学及参考。
社会研究方法四大研究方法: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
1、调查研究
方式是指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量化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这是社会学者 在实际研究中采用得最多的一种研究方式。
2、实验研究
适用于探索两种现象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实验的类型有实验室实验和实地实验、标准试验和准实验。
3、实地研究
适用于研究现象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特征,它是一种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
4、文献研究
适用于研究那些无法接触的研究对象和纵观分析,类型有内容分析、二次分析和现存统计分析。
社会研究方法在作者三十余年的教学与研究经验基础上撰写,全书12章,章节安排遵循“教学过程和研究过程相一致”的原则,分别介绍了研究方法论、选题与研究设计、抽样方法、测量与量表、资料分析、论文写作等内容。
第四章 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矛盾推动社会的发展,使社会展现为一个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这一过程的内容、实质和规律,为我们具体研究社会历史现象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一、 人类社会是一个过程(一) 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每一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东西,最终都要在历史上消亡。一个过程的结束,就是另一个过程的开始。正是这种有限的、无始无终的、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也是如此。我们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人类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是历史的产物。人类社会“永远不会在人类的一种完美的理想状态中最终结束;完美的社会、完美的‘国家’是只有在幻想中才能存在的东西;相反,一切依次更替的历史状态那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暂时阶段”。人的认识也是一个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那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正如历史不具有最终的性质一样,人类的认识也不具有最终的性质。“真理是在认识过程本身中,在科学的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而科学从认识的较低阶段向越来越高的阶段上升,但是永远不能通过所谓绝对真理的发现而达到这一样,在这一点上它再也不能前进一步,除了袖手一旁惊愕地望着这个已经获得的绝对真理,就再也无事可做了。”恩格斯说:“这种辩证哲学推翻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绝对的人类状态的观念。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这一论述,为正确认识人类社会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方法论指导。(二) 社会历史过程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渐进与飞跃的统一,即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社会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在量变阶段,社会面貌总的说是稳定的,表现出自身发展的连续性;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便引起质变、飞跃,新质代替旧质,渐进性过程“中断”,表现出发展的非连续性。发展史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只有不间断的量的积累,才有间断性的质的飞跃。坚持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对于我们正确把握历史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联系和区别,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阶段的社会矛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毛泽东说:“我们反对革命队伍中的顽固派,他们的思想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而前进,在历史上表现为右倾机会主义。这些人看不出矛盾的斗争已将客观过程推向前进了,而他们的认识仍然停止在旧阶段。……我们也反对‘左’翼空谈主义。他们的思想超过客观过程的一定发展阶段,有些把幻想看作真理,有些则把仅在将来有现实可能性的理想,勉强地放在现时来做,离开了当前大多数人的实践,离开了当前的现实性,在行动上表现为冒险主义。”(三) 社会历史过程的前进行和曲折性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而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新事物否定旧事物,不是对旧事物的简单抛弃,而是有所抛弃、有所发扬,有所否定,有所肯定,即辩证的否定。旧事物中积极的东西作为新事物的要素而成为新事物的要素而成为新事物的组成部分。特别是经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一个周期之后,第三阶段的食物击中了前两个阶段食物各自的积极因素,成为更高级、更完善的食物。因此,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然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矛盾双方斗争此消彼长或次长比的复杂性,由于人们认识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和反复性,决定了事物的前进运动并不是直线的,而是曲折的、迂回的,表现为波浪式发展、螺旋式上升。列宁说,历史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不可能那样笔直又笔直。毛泽东说:“革命的道路,同世界上一切事物活动的道路一样,总是曲折的,不是笔直的。”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历史观,既要反对历史循环论,又要反对历史直线论。坚持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历史辩证法,牢牢把握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同时在实践中自觉走曲折前进的道路。二、社会历史过程的客观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一)社会历史过程的客观规律性恩格斯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这些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尽管历史活动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这是因为:第一,“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力量,都是以往活动的产物。人们拥有的生产能力决定与人们所处的条件,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决定于在他们以前已经存在、不是由他们创立而是由前一代人创立的社会形式。第二,历史是一个合力。历史“最终的结果总是从需索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相互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于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做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二)社会历史过程的主体选择性自然界的发展是自发的、盲目的、无意识的;社会发展则是自觉地、有意识的。二者的区别,集中表现为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具有选择性。这种选择性包括选择“做什么”和“怎么做”,即包括选择实践目标、实践手段、实践方法等。主题选择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于实践活动的成败具有决定性意义。这种选择并非只有非此即彼的正确选择或错误选择,还包括最优选择、次优选择等。同样是正确选择,是最优的还是次优的,对于加速或延缓历史的发展,也有重大的影响。(三)社会历史过程是合目的与合规律的统一主体选择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就是合目的与合规律的统一。人们只有把握客观规律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当人们没有认识必然性的时候,必然性是盲目的,外在于人的;当人们认识并把握了必然性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必然性来为自己的目的服务。“社会力量完全像自然力一样,在我们还没有认识和考虑到它们的时候,起着盲目的、强制的和破坏的作用。但是,一旦我们认识了它们,理解了它们的活动、方向和作用,那么,要使它们越来越服从我们的意志并利用它们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就完全取决于我们了。”社会历史过程的客观规律性体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统一性,社会历史过程的主体选择性体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偶然性和多样性。社会历史过程作为客观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是科学的、辩证的决定论。三、研究社会历史过程的若干重要方法(一)历史主义的方法认识社会历史,离不开现代人的眼光。但是,后人在认识既往的社会历史时,必须从特定的历史时代、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出发,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放到具体的历史过程中加以认识。列宁说:“在社会科学问题上有一种最可靠的方法,……那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考察每个问题都要看某种现象在历史上怎样产生、在发展中经过了哪些主要阶段,并根据它的这种发展去考察这一事物现在是怎样的。”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不能离开历史过程和历史条件,用个人的好恶、主观的模式等,去剪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我们要求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历史的真实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历史事件和历史细节的真实,二是历史本质和历史规律的真实。我们要把这两种真实统一起来,离开了历史事件和历史细节的真实,无从发现历史本质和历史规律;而仅仅认识历史事件和历史细节,又远远不够,还必须透过历史事件和历史细节把握历史本质和历史规律。正如恩格斯所说:“现代唯物主义把历史看做人类的发展过程,而它的任务就在于发现这个过程的运动规律。”坚持历史主义原则,既要反对否定一切的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反对肯定一切的历史复古主义。对于历史遗产 要采取批判继承的科学态度。(二)科学预见的方法对未来的预测、关注和把握,是人的自由的有意识活动的表现。研究社会过程、认识社会规律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社会历史的正确认识和把握来解决当前和今后面临的历史课题,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趋势、过程和阶段,确立和设计未来社会发展的目标,宣召和选择实现目标的有效手段和路径,从而增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自觉性,避免盲目性和被动型,做到在某一时间和过程发生之间未雨绸缪,掌握主动。科学预见之所以可能,在于社会历史过程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必然性总是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现,而大量偶然性中又存在着某种必然性。正如恩格斯所说:“被断定为必然的东西,是由纯粹的偶然性构成的,而所谓偶然的东西,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透过偶然认识必然,便可以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前程。(三)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马克思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研究社会历史过程必须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历史是人类社会自身的客观进程,逻辑则是对这一进程和历史顺序的认识和把握。社会历史过程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社会历史进程在人类思维中的再现。因此,二者具有同一性。但是,由于“历史常常是跳跃式地和曲折地前进的,如果必须处处跟随它,那就势必不仅会注意许多无关紧要的材料,而且也会常常打断思想进程”。因此,逻辑对历史的反应不是机械的、照镜子式的反映,而是在科学抽象基础上对历史进程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型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逻辑反映历史又高于历史,只有上升到逻辑的高度才能真正把握历史的本质和规律。因此,以科学抽象和逻辑的方式把我社会历史进程,就其实质来说,依然是历史的方式,它“不过摆脱了历史的形式以及起扰乱作用的偶然性而已”。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观点,既要反对把历史碎片化、否认历史发展规律的错误倾向,又要反对从逻辑出发剪裁历史、用逻辑统一历史的错误倾向。
素质教育视角下《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论文关键词:素质教育;社会研究方法;教学改革;方法素养
论文摘要:《社会研究方法》是社会学专业的基础课程,能培养学生的方法素养,掌握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传统教学方法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应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改革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完善实践练习成果,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社会研究方法》是社会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科学的方法意识与方法素养,掌握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由于涉及各种具体的方法技术与操作过程,并需大量实例讲解与实践练习,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效果不佳。加之受到当今一些学术研究腐化现象的干扰,有的学生甚至认为学习这门课是不必要的,影响到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通过教学改革的探索发现,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改革传统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专业知识素质;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能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并发展协作精神与团队意识,提升人文素质修养;完善实践练习,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能增加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方法素养,树立科学研究的精神。
一、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改革传统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社会研究方法包括调查方法、实验方法、实地方法和文献方法四种,每一种方法又包括具体的技术与操作过程,涉及内容庞杂且联系性较强,每一个知识点都关系到实际的操作,需详细讲解。传统教学方法的“满堂灌”既不能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也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有限的课时限制下,要完成教学任务,可利用现代教学技术,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以其对教学空间的拓展和教学效率的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课堂艺术的优化等特点,证明其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现代教学手段,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1]。结合教学内容,采用情景教学,改变“一块黑板二支粉笔三寸不烂之舌”的落后教学手段,创设一种新颖、活泼的教学情境,化抽象为形象、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
具体教学中,利用多媒体采用情景教学。比如,在讲调查方法时首先播放社会学大师费孝通《江村经济》写作背景的视频短片,使学生初步了解调查方法的大致过程与面临的困境,然后再结合短片讲具体内容;讲实验研究方法时播放心理学的“电击实验” 短片,让学生们思考实验研究的设计逻辑;讲实地方法时在课件里设计一些相关图片等。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多感官接受刺激,发展思维能力,拓展空间概念,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大大减轻学生的认知难度,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
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正在从以教师、课本、课堂为中心走向以学生、能力、发展为本。要坚持“以教师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而不仅仅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简单的记忆,使学生能自主学习。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如果把讲课看成旅游,教师应是一个导游员。因为教师已经事先看过了,已经熟悉一些情况了,然后领着去,一路介绍,但是不要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发挥教师引导作用的前提是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高校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教育过程必须建立在每个受教育者主动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基础之上[2]。传统教学的最大弊端就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仅仅将教材内容按照学科的.逻辑顺序传授给学生,忽略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其实,学生获得知识、提高素质主要依靠自己的主动性,“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在乎的是学分,并不能真正内化所学知识。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主精神和选择性要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的主体责任和主体力量,从而形成自觉、强烈的创新意向和动机,最大限度地去开发自身的创造潜能。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手段。如讲到测量与操作化,给定抽象概念(如社会地位),让学生们自己找测量指标(包括职业、教育、收入等用来观察一个人社会地位高低的具体变量),然后集体讨论这些指标的优劣,学生们能主动思考并增强记忆,学习效果远胜过单纯的讲授。又如调查中的问卷设计方法,教师设置一个题目,提出有关该题目的具体假设,然后把学生分组,每组在课下都要准备一份设计问卷,课堂上派代表发言,阐述本组问卷的设计过程与结果,其他组成员进行点评,最终教师进行总结并点评。这一过程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仅课堂气氛活跃,课下的准备工作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加强人文素质修养。教师虽只是一个引导员,但却起着关键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高业务水平,要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善于挖掘蕴涵在教学内容中的人文精神资源,使自身的言传身教体现出强烈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以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完善实践练习,培养学生方法素养,树立科学研究理念
社会学研究的经验性特征使得从事社会学研究的人不仅仅是对具体方法技术的简单学习,而且要具备一定的方法素养。方法素养是将研究者的方法意识“内化”所形成的一种“本能”行为,将各种具体的、琐碎的研究技术和手段,有机地“整合”在处理研究问题时的思路、角度、方法和程序之中的能力[3]。这种素养能使研究者在思考所研究的现象和问题时,自觉地从探讨的可行性、设计的周密性、方法的合适性等角度来进行综合判断,是社会学研究做得更好的一种保证。但受到当今一些学术腐化现象的干扰,有些学生认为“天下文章一大抄,不抄白不抄”,认识不到学习《社会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不重视培养自己的方法素养,这对于知识的科学性是非常有害的。由此,培养学生的方法素养成为端正科学态度的当务之急,教学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一问题。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练习,让学生参加到具体的调查工作中,同样以小组的形式布置任务,用设计好的问卷去实地收集资料,根据资料给出的信息去验证原来的假设是否成立。整个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进一步完善实践练习的结果,整理出一篇文章,该文章可用作最后结课的作业。在此基础上,鼓励并帮助学生发表该论文。论文的发表对学生是一种激励,正是这种激励能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科学方法的重要性。由于学生自己是遵循规范的方法做出的文章,以后他们也会以同样科学的精神去对待研究,并对目前不规范的学术论文具备审视与批判的态度。也许以他们现有的能力还不能做出较高水平的文章,最起码,他们知道什么是错的。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成果,应最终体现在大学生知识的提高、精神的培育和行为的塑造上[4]。教学过程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教学的发展总是在传统和变革中进行。对于高校教学改革而言,围绕素质教育的实施,变革传统的教学观念,建立全新的教学观显得尤为重要。学会学习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积极倡导的学习观念[5]。在过去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注重自己如何教、忽视学生如何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占有主动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有效的学习不能离开教师的指导,但在现代教学过程中,则更加倡导教师的指导是建立在学生学会学习的基础之上。《社会研究方法》的学习能培养学生的方法素养,树立科学的研究精神,对于改变目前的学术腐化也大有裨益。所以,在素质教育的视角下,教学实践过程当中应注重改革,大胆探索,有益尝试,既要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也要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敏,杨孝春.“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多媒体教学优势分析[J].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学报,2009,(9).
[2]张静.素质教育理念下对《经济法概论》教学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09,(7).
[3]风笑天.社会学者的方法意识和方法素养[J].社会学研究,1999,(2).
[4]吴成福.论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三个层次[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
[5]吴晓红,周桂芳,陈峰. 素质教育对高校教学改革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07,(3).
相关论文查阅:大学生论文、工商财务论文、经济论文、教育论文热门毕业论文
论文中常用的20种研究方法如下:
1、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研究方法,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
2、调查法
调查法一般是在自然的过程中进行,通过访问、开调查会、发调查问卷、测验等方式去搜集反映研究现象的材料。
3、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指把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交给受训学员研究分析,培养学员们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及执行业务能力的培训方法。
4、比较分析法
亦称对比分析法、指标对比法。是依据客观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通过同一数据的不同比较,借以对一定项目作出评价的方法。
5、思维方法
思维方法又称思想方法、认识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思维和准确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在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包括归纳演绎、类比推理、抽象概括、思辩想象、分析综合等。
6、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内容分析的过程是层层推理的过程。
7、文献分析法
文献分析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方法。一般用于收集工作的原始信息,编制任务清单初稿。
8、功能分析法
或称结构功能分析法,西方语言学、社会学等学科分析研究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根据对社会现象功能的分析研究去解释说明社会现象。
9、预测分析法
对人们所从事的社会经济活动可能产生的经济效果及其可能的发展趋势,事先提出科学预见的一种分析方法。
「秒懂百科」一分钟读懂社会学研究方法
命题为 谈谈你对华莱士《社会学中的科学逻辑》:"科学是理论与研究之间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的理解,并画出社会研究的"科学环"图示. 要求字数在1500字以上,有明确、具体的内容,分析清楚
论文中使用观察法写法如下:
观察是社会研究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观者,看也;察者,思考、比较、鉴别也。 社会研究中的观察法就是根据研究课题,观察者利用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和其他科学手段及仪器,有目的地对研究对象进行考察,以取得研究所需资料的一种方法。
其中主要的分类是:
(1)根据观察者的角色,可分为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2)根据是否有详细的观察计划和严格的观察程序,可分为结构式观察与无结构式观察;
(3)根据观察者是否直接接触到被观察者,可分为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常用的观察法包括以下几种:
1.现场观察法是指调查人员到现场直接观察被调查对象的调查方法。如调查人员想了解某种新产品 性能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就可到出售该商品的现场去观察并取得第一手资料。
2.随机观察法是指按提前选定的抽样时间点记录现场状态的方法,如对某随机顾客购买某种商品的 行为进行观察。
3.迹象观察法迹象观察法是指对调查现场、对象的事后调查,调查的资料是现场、对象留下的痕 迹。如顾客在意见簿上的留言等。
观察,是指细察事物的现象、动向;考察或调查。
一般来说,社会调查研究中的观察法是指观察者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及所要了解的事实,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人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观察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考察,以获得所需资料的一种方法。
也就是说,观察法是观察者用客观的眼光去观察社会现象,并将其忠实记录、加以分析的一种社会调查方法。
对社会学四种研究方法的认识 社会学研究方法有四种: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分析、实地调查。
《社会研究方法》在作者三十余年的教学与研究经验基础上撰写,全书12章,章节安排遵循“教学过程和研究过程相一致”的原则,分别介绍了研究方法论、选题与研究设计、抽样方法、测量与量表、资料分析、论文写作等内容。本书紧密联系国内社会研究或方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真问题”和“问题意识”、如何提出问题等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结合实例分析了理论(研究范式)对经验研究的解释力,;针对国内滥用问卷倾向,对问卷设计的逻辑过程进行了仔细地梳理,厘清了问卷设计的基本思路;对于统计表制作、文献引用和注释等方面易犯的错误作了重要提示。
仇立平,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社会研究方法等。曾从事家庭社会学、老年社会学研究。曾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社会》等重要刊物发表论文,其中部分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研究方法:1、调查研究。2、实验研究。3、实地研究。4、文献研究。研究方法论有两种:1、实证主义。2、人文主义。
首先,社会科学研究既有既有理论上的功用,也有实践上的功用。不单单前者主要是指通过理论性或基础性的社会研究,获得有关人类社会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后者主要是指针对某种社会实际问题而进行的具体研究,研究本身是为了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其次,社会科学研究跟自然科学研究一样,也具有描述、解释和预测的功能。
其它的描述就是对社会现象或事物的状况、过程和特征进行客观的说明,做出是什么的回答。而解释是指在对研究对象的过程、原因等做出分析。即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预测是对研究对象未来发展状态的预期。
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所使用的具体方法和技术。其中最主要的是如何搜集资料、如何进行观察、如何进行访谈、如何进行调查、如何汇集资料、如何分析资料、如何处理数据等等一系列想方设法来获得我们所需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