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新零售的发展现状研究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新零售的发展现状研究毕业论文

个人零售新业务和发展是关键,这可以写历史,从中研究其发展启示;也可以写现在的“新”业务状况、问题与完善。要好写,可以考虑从历史角度,分析新业务发展的原因;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条件;总结可行新业务的基本要求或者品性;最后结合现实谈谈对今天情况的探讨。当然也可以搞调研、用实证样本进行分析。或者就现在的某一新业务进行研究,要有深度就需要从历史角度,先研究新业务的发展规律。呵呵,可以意会真有点难以言传哈。

你说的是电子商务吧,或者简单的说就是网上购物吧?现在是一个发展的高速期,但是相对的竞争激烈了。发展前景很好。

总体而言,“新零售”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理论研究也才刚刚起步,呈现实践引领理论研究的特征,即实践探索较多,理论研究相对不足。从研究内容来看,主要集中在概念内涵特征解读、产生发展的原因分析、发展路径和发展趋势等基本理论方面,“新零售”以消费者为中心回归零售服务本质、依托数据和技术提升零售效率、将驱动供应链变革等观点已成为共识。目前,“新零售”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脉络逐渐清晰,未来实践发展趋势是规模化、无界化、智慧化,学界应结合理论与实践进一步深入研究,重点拓展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新零售”下的新物流、“新零售”驱动供应链变革与重构等研究方向,从而为更好地引导“新零售”发展提供支持。

吗?哪位达人给指点迷津,论文就需要我是来的

新零售的研究现状论文

不是你太前沿,而是你把范围扩大化了,反而不好写!住房按揭、个人存取款、贷款等都有属于商业银行零售业务,你选择一个区分析就够你写了。

到学校开的论文材料收集网上去找 那个更专业。

如今的连锁零售行业正在以非同寻常的超常规的速度膨胀着。纵观中国的连锁零售行业发展,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传入我国,最初主要是以合资的餐饮业为主,如美国的“肯德基”等。当时国内也有个别商业企业学习国外经验,试办连锁商店,但数量很少,也未能持久。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国内流通市场疲软,销售不畅,商业企业为了求生存、求发展,借鉴国外规模效益的经验,开始探索连锁商业的方式,终于再1990年12月26日诞生中国第一家连锁超市。截至今年,中国的连锁零售行业已经度过了十二个年头之后,在经历了一个漫长摸索,研究和谈讨之后,现在中国企业的发展可谓是在突飞猛进,管理知识的交流和贯通比以前的任何时段都要频繁和迅速。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统计,2001年连锁百强总计实现销售额1620亿元,其中:直营店销售额1350亿元,加盟店销售额270亿元。门店数达到13117个,增长56%,其中:直营店7741个,加盟店5376个。营业面积8367132平方米,增长62%。员工人数416442人,增长 63%。2001年连锁百强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3%,连锁百强企业销售额比上年增长48%,是全国零售总额增长率10%的5倍,充分显示了连锁经营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全国连锁超市的市场份额将会超过传统百货行业。 总结国内的连锁零售行业的发展趋势,呈现出产业规模化,经营业态多样化,管理精细化的特点。 谈到国内产业规模化,最具表现的当属荣获今年连锁行业和零售行业的“双冠王”——上海联华。据去年年底的统计,联华超市门店已经达到1225 家,销售总额140亿元人民币,这样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是任何一个国内的连锁企业都难以望其项背的。 连锁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国内连锁零售企业已经初步的掌握了连锁经营的管理技能,进入一个正常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中国开放零售行业的时间越来越近,去年8月官方已经公布,中国的零售行业将在一年以后逐步对外开放。也就是说,我们的零售企业还有一年的准备期,于是乎,国内的众多连锁企业不甘将自己的市场让给他人,纷纷在国内市场展开了大规模的“圈地运动”,率先占领各大城市的主要商业地段。然而谈到连锁零售企业的大规模扩张是否会成功。很多人会说“连锁经营成功关键源于规模经济。”而规模经济的关键在于企业规模。好像看似有理?但是从一些世界知名的零售企业的发展可以看出,连锁经营的精髓并不在与此。连锁超市的迅猛发展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规模经济就在前些年,韩国经济界有一句名言 “大马不死”,是指企业的规模越大,就越能获得更多的规模收益,在竞争中越能立于不败之地。在这一思想指导下,韩国企业的“章鱼腕足”式扩张一浪高过一浪,最典型的是大宇集团在1993年后的一段时间里,扩张速度竟达每三天增加一个企业,其经营范围遍及汽车、重工、建筑、电子等领域,1997年销售收入总额名列世界100强的第18位。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盛极一时的超级巨人,在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下,居然也陷入经营困境而不能自拔,核心企业大宇汽车申请破产,昔日巨舰分崩离析。 我国国内的“商业航母”——郑州亚细亚也已经是搁浅以久,并且在今年8月份的两次拍卖后,依然是一片“无人喝采”。 大宇的没落与亚细亚的坠落使“大马不死”的神话破灭,也给一些忙于组建集团巨舰的企业敲响了警钟。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会给企业带来许多好处:如可进行更细的分工,节省更多的成本;经营范围的扩大也有利于平抑需求波动,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此时的生产要素的增加会带来产出水平的更大比例的增加,这就是经济学上所称的规模经济。然而,哲学理论重的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总有一个度,超过这个度,事物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当生产经营规模超过一定点后,企业内部会出现协调困难、激励弱化、信息不畅甚至扭曲等“大企业病”,导致企业丧失活力,此时便从规模经济走到规模不经济,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只得到产出水平的更小比例的增加。可见经济规模并不等于规模经济。 另一方面来看,连锁零售行业所开发的门店的业态也显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便利店,仓储超市,折扣店,专卖店,以及家居中心等等,呈现出“百花盛开,百花齐放”的状态。 而与此同时,全国的各大连锁零售企业也在迅速的进行着几何型的发展,就在众多大公司不断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的时候,管理者们对于自己门店的日常经营管理也是更加看重。标准化操作、规范手册实施、深层次挖掘利润等,日益得到各零售业的重视,向世界零售业的同行学习的趋势也在不断增加。 不久前,有这么一个“麦肯锡”的预言:在未来3至5年,中国零售业60%的零售市场将由3至5家世界级零售巨头控制,30%的市场将由国家级零售巨头控制,剩下不到10%的市场零头则掌握在区域性零售巨头手中。 那么,怎样才能建立起适合自己企业的经营模式呢? 首先,应当注意的是“擦亮双眼选业态,因地制宜做定位”。谈到零售行业的业态很多,零售业发展至今,已经形成其固有的一些模式,其选择业态讲究的是思路灵活,经营定位要准确。如果自己的企业在超市行业不行,可以考虑走便利店的模式或专营店等。 零售学中有个理论叫“手风琴理论(ACCORDION THEORY)”,它是一种关于零售商演变的周期性理论。意思是说,我们可以采用商品种类的深度和宽度来描述零售业的变革。它认为零售商的库存商品种类是从大深度/小宽度到小深度/大宽度,再到大深度/小宽度循环变化着的。其发展的具体模式体现为: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零售业发展的顺序的五个时期:1。杂货店时期(综合化的时代,小深度/大宽度)2。专业店时期(专业化的时代,大深度/小宽度)3。百货店时期(综合化的时代,小深度/大宽度)4。便利店时期(专业化的时代,大深度/小宽度)5。商业街时期(综合化的时代,小深度/大宽度)。 零售业态的选择,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前提。根据企业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搞出自己的特色经营,这样的企业才会有竞争力,才会占领市场。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的品位,注重个性的渲扬,同时,在购物取向上,人们开始讲究的是更加专业化的服务。于是,专卖店的流行,也就慢慢发展开来,这一点正是恰恰映证了零售学的循环理论。 在过去的20年间,国外的零售业又产生了:1。类型专卖店(CATEGORY SPECIALIST)是一种占地面积8,000平方英尺,经销的商品品种少,但种类多的折扣商店。如:Toys“R”Us玩具专营店等。2。家具改建中心(HOME-IMPROVEMENT)将传统的五金商店和木材贮藏场综合起来的类型专营商。如美国HOME DEPOT。3。仓储会员店(WAREHOUSE CLUB)是一种以低价格无服务的方式向顾客和小企业提供有限种类的商品的普通商品零售商。如:山姆会员店。4。折扣零售商(OFF-PRICE RETAILERS)是以低价经销具有时尚性,但并非总是一类品牌的纺织品。如:MARSHALL。5。目录商店(CATALOG SHOWROOM)是指其陈列室邻近期货仓的一种零售商。 上述的一些业态的模式,在国内有些已经为商家所应用,如天津家世界的家居建材市场,就是一种以美国HONE DEPOT为原型的商铺,在国内已经慢慢站稳脚跟。苏宁和北京国美以经营家电为主攻方向,也是有声有色。 而因地制宜制定经营策略的方面有一个典型的案例:深圳万佳百货在土洋结合基础上,对GMS(GENERAL MERCHANDISE STROE)重新进行了认识,一种糅进了更多中国元素的国产GMS由此诞生。 在目标顾客群定位上,锁定“为本地居民服务”。将现代超市与传统百货商店的有机结合,“超市吸人流,百货创利润”,年销售16亿元的万佳,创下的6000多万元利润,甚至比全国零售业百强之首的联华超市还要高。万佳还让超市既进入住宅区又进入商业中心区。在业态创新上,既是百货加超市的结合体,又是GMS与社区型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的中间体。游离于GMS与SHOPPING MALL之间,则使万佳扩展了自己的商圈辐射力,成为可辐射多个社区的“广域店”。为了实行错位经营,万佳有选择性地放大商品结构的宽度和深度,明显使门店的商品体系优于外资大超市。同时,万佳的商品价格带相对较宽,价格线相对较深,从而使目标顾客面较广,使万佳与一般外资大超市低价形象迥然有别,商品品种齐全、品质较高,成为了万佳与外企抗衡的一张王牌。通过拉宽价格带,为顾客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同时应对商品线做得非常深的专业店、专卖店将来对大型综合超市构成的威胁。其次,就是“精耕细作搞管理,领先一步订系统”。如今的商业企业在日常的经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蕴藏了丰富的经营技巧和市场规律,怎样才能有效的利用这一宝贵的资源是每一个零售企业最为迫切的愿望。于是,商业BI(Business Intelligent 商业智能分析系统)便诞生了。BI是一种运用了数据仓库、在线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来处理和分析数据的崭新技术。它的用途不仅仅可以用于商品关联关系的分析上,还能够对于门店的销售分析,顾客的分析,以及供应商和门店员工管理的分析上。这样便可以使门店的管理更具实效性和可执行性。在国际上,沃尔玛从 1981年开始建立数据仓库。美国西尔斯百货(SEARS)93年由于亏损裁员5万,300多家门店停业,94年开始引入BI,当年和次年的营业额上升 20%以上,库存减少60%。 事实证明,连锁经营由于其低毛利,从而要求门店的管理更加精细,系统数据的计算更为精确,所以门店对于电脑系统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要想是门店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就首先要使自己的软件系统做到“领先一步”。 第三个方面就是要“穿越迷雾看采购。”外资大卖场刚进中国时,为了树立商誉,争取中国供货商的支持,确实曾以买断采购方式冲击国内长期盛行的代销制。但经过了一段时间,在牢固地控制了中国的供货商之后,洋商们便开始入乡随俗,对当初的采购方式进行了调整。比如沃尔玛在2000年开始实施的“供货商须知”中便明确规定,从2000年1月31日起,所有的付款期将延长为原来的一倍,而且最短付款期不得短于60天,同时开始要求供货商签订代销合同,如不签则需注明商品允许退换,对供货商要求越发严格。——实行中央采购制度下的厂商联销制,实现低成本运作,高毛利回报。所以,连锁化的大型综合超市不应该走出租柜台或全部买断这两种极端,而应该谋求厂商合作,用倒扣等方式降低营运成本。我建议在采购和付款方式上一定要量力而行:对完全有把握的商品可采用买断方式,对把握不大、销售周期较长、季节型的商品则不要轻易出手。 第四就是“拿来主义”做物流。“物流”一词作为从国外引进的词汇,在国内发展时间还很短,还需要向国外同行学习很多东西。随着连锁商业的迅猛发展,连锁企业对于物流水平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快速反应,零库存技术,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在源源不断的引入国内。物流配送水平成了衡量一个连锁企业的管理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标准。要想与世界接轨,就要有与之相配套的物流系统,“拿来主义”做物流是唯一能够尽量跟上国际水平的方法。 第五“全心全意做服务,常备无患做人力。”商业系统的服务水平一直是国内商业经营的一个问题。而连锁商业迅速的膨胀,人员素质水平不一,进而有可能发生服务水平质量的不稳定。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良好的人力资源的培养系统。从沃尔玛近40年的发展是看来,业态在变,规模在变,但是“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一直未变。目前,沃尔玛已经将人力资源的重要价值放在企业战略发展的首要位置。连锁零售业的人力资源为是连锁零售行业发展的动力之源是不容忽视的,否则连锁行业的发展将是无源之江,无基之楼。 在谈了这么多的怎样建立连锁零售行业的管理模式之后,要想建立自己的连锁企业模式,其实还需要经营管理者具有从事连锁零售行业的心理,这种心理是一种来源于朝阳产业的年轻心态,是一种不辞劳苦的商业作风和一颗永不知足的学习之心。只有这样,相信您才会建成一个强大的连锁企业

推荐你看一个文章“零售业进军B2C电子商务的优势与挑战”(详见:)或另外一篇详细介绍目前中国B2C现状的文章“中国B2C电子商务的现在和未来 ”(详见)

烟草行业新零售发展研究论文

烟草企业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现代经济信息的迅速发展,中国烟草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为国家创造的利税令世人瞩目,有着关呼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意义。然而,面对全球经济化竞争激烈的当今,烟草行业在市场营销中存在的很大的问题,所以,必须准确把握行业动脉,找出企业营销中存的问题,认真研究探索积极有效的营销策略,以利于烟草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关键词:烟草;市场营销;企业发展一、烟草企业存在的问题1、在烟草营销过程中缺乏先进的创新性营销理念对于企业来讲,理念决定方向,也可以说理念决定兴衰。一旦理念滞后,企业就会踟蹰不前,甚至出现倒退亏损的局面,直至倒闭,这就是理念的力量。理念创新是企业营销创新的核心和前提。所以,在烟草营销过程中,必须善于学习,必须打造学习型企业,必须具备先进的创新性营销理念,引导烟草企业在国际国内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2、烟草企业缺乏创新营销系统在烟草企业营销中缺乏创新,管理中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不确定性;烟草企业营销管理还存在着不系统、不全面、不到位,缺少精准的目标和网络体系,营销没有明确的目标市场,过于粗放,缺乏方向。从而造成高层营销管理缺位,导致营销部门以外的其他部门不能充分发挥整体协同营销的有效职能。管理层的营销管理在市场营销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烟草企业的营销工作没有真正地组织起来,从而难以有效地进行市场开发和管理。3、烟草企业缺乏创新型人才在烟草营销过程中,烟草营销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工作效率不明显,而优秀的营销人才在我国市场中非常短缺,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企业的营销人才不再是经营型的营销专家,而应是知识型的营销通才,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且富有创新精神和进取精神,知识应用能力很强的综合性营销人才,应该是科技通才与营销专才的完美结合,营销创新能否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是否拥有创新性的营销人才。4、烟草企业缺乏产品创新产品品牌是企业的生命,在世界烟草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产品创新运作中的死亡陷阱客观存在,我们必须反对为创新而创新,也要反对过早地去进行创新,还要反对贸然进入过于狭窄的新市场空间。科学地制定产品创新策略是时下烟草企业的当务之急,只有认识到产品创新必须依靠主流化的平台,创造出主流化的市场空间,中国的烟草品牌才能健康成长。二、解决烟草企业存在问题的对策1、创新理念,开创烟草市场营销新格局全球经济化竞争激烈的今天,烟草企业必须把全球市场置于企业的营销范围内,以一种全球化营销理念来指导烟草企业的营销活动,以争取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随着知识时代的快速发展,知识营销理念是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一种崭新的新营销理念,既高度重视知识、信息和智力,凭知识和智力而不是凭经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占鳌头,知识营销观念对企业管理、企业营销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要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要有色化营销理念,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开发绿色烟草制品,开拓绿色烟草市场,实现绿色化营销,这已成为经济全球化潮流下烟草企业营销发展的新趋势,也给企业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这才是现代企业应充分树立的最起码的营销理念。2、组织创新烟草企业营销系统创新包括很多方面,诸如知识创新、制度创新、营销方法创新等等,只有创新之路,才能使烟草企业不断发展,最终战胜竞争对手,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为现代市场营销方法创新和发展提供手段,明确销售管理层次及其职责、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将目标市场和市场目标、销售管理人员和业务员、经销商、消费者、市场信息以最佳方式组织起来,使企业所有部门和员工紧密地协作,充分发挥企业的整体有效营销能力,最大限度地占领市场,实现烟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目的。3、企业要把人才作为促进烟草发展战略烟草企业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加快改革开放,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建立在人才优先发展的基础之上,切实做到谋划发展同时考虑人才保证,制定计划同时考虑人才需求,研究政策同时考虑人才导向,部署工作同时考虑人才措施。要树立人才优先理念,把对人才的重视和渴求转化为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和动力。必须深刻认识到人才在烟草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和核心地位,把抓人才放在与抓重要的位置去落实。将人才强企战略纳入企业发展的长远规划,与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列,鼓励各类人才投身全面建设现代化烟草的伟大事业。4、产品创新是烟草企业的核心烟草企业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一定要从全球化的角度出发,产品标准创新,也就是说烟草企业的产品应符合国际认证标准,不宜机械地照搬某一标准,而应以消费者要求为最终标准,力求使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需要和市场需求,从而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标准的环保低害型的烟草产品;产品品牌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在世界烟草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烟草企业一定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竞争的变化对烟草品牌的设计更新,拓展品牌的内在影响力,不断扩大扩大品牌的知名度,争创国际名牌,以品牌取胜;对于中国烟草企业来说,产品服务创新体现在各个方面本文由研究生论文网整理提供:。诸如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建立有特色的服务手段,对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将客户至上的原则体现在激励约束机制之中等等。综上所述,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烟草企业面对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势所趋,必须正视现实,树立长远的发展目光,掌握世界先进的企业管理手段,以优秀的营销策略参与全球化的烟草竞争,并求得生存与可持续发展,这才是中国烟草企业所追求的宏伟目标。因此,市场营销导向逐步地由市场需求转向市场竞争。烟草行业市场的发展前景也是如此。烟草业面对的是需求千差万别的人群,惟有创新,特别是营销创新,企业才有持续的发展。

已发 请查收

二 我国烟草行业信息化现状和存在问题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是指全国烟草行业信息网络建设、信息系统建设和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如下图),涉及的主体相当广泛,包括卷烟厂、烟草专卖局、销售公司等,并且其应用范围也涉及到烟草行业和信息技术的方方面面。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信息化带动管理和营销的现代化,以便能对市场需求作出迅速反应,从而加强烟草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是烟草行业发展现代化的要求,也是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要求。育苗自动化控制系统可在监控中心直接监控到接入网络的各育苗工场的大棚的、水泵、气象方面的信息,并通过远程指令对设备的运行进行遥控,是用于远程集中监控各育苗工场现场情况的信息平台,在系统发现异常情况时,将立即通知监控中心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理。育苗自动化控制系统可在监控中心直接监控到接入网络的各育苗工场的大棚的、水泵、气象方面的信息,并通过远程指令对设备的运行进行遥控,是用于远程集中监控各育苗工场现场情况的信息平台,在系统发现异常情况时,将立即通知监控中心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理。育苗自动化控制系统可在监控中心直接监控到接入网络的各育苗工场的大棚的、水泵、气象方面的信息,并通过远程指令对设备的运行进行遥控,是用于远程集中监控各育苗工场现场情况的信息平台,在系统发现异常情况时,将立即通知监控中心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理。育苗自动化控制系统可在监控中心直接监控到接入网络的各育苗工场的大棚的、水泵、气象方面的信息,并通过远程指令对设备的运行进行遥控,是用于远程集中监控各育苗工场现场情况的信息平台,在系统发现异常情况时,将立即通知监控中心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理。育苗自动化控制系统可在监控中心直接监控到接入网络的各育苗工场的大棚的、水泵、气象方面的信息,并通过远程指令对设备的运行进行遥控,是用于远程集中监控各育苗工场现场情况的信息平台,在系统发现异常情况时,将立即通知监控中心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理。育苗自动化控制系统可在监控中心直接监控到接入网络的各育苗工场的大棚的、水泵、气象方面的信息,并通过远程指令对设备的运行进行遥控,是用于远程集中监控各育苗工场现场情况的信息平台,在系统发现异常情况时,将立即通知监控中心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理。育苗自动化控制系统可在监控中心直接监控到接入网络的各育苗工场的大棚的、水泵、气象方面的信息,并通过远程指令对设备的运行进行遥控,是用于远程集中监控各育苗工场现场情况的信息平台,在系统发现异常情况时,将立即通知监控中心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理。育苗自动化控制系统可在监控中心直接监控到接入网络的各育苗工场的大棚的、水泵、气象方面的信息,并通过远程指令对设备的运行进行遥控,是用于远程集中监控各育苗工场现场情况的信息平台,在系统发现异常情况时,将立即通知监控中心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理。图1 烟草信息化图解如何在这样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建设中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并确保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互操作,以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时效性,都是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烟草行业充足的资金足以应付大规模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迅速发展的同时却也暴露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入世的保护期即将结束,烟草企业应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挑战。2.1我国烟草信息化现状概述一直以来,烟农种植烟草始终保持传统小农生产方式,已经不适应烟草行业发展的需要,与烟草、商业的现代化生产经营管理存在较大的差距。我国烟草信息化历程可以简单概括为“起步较晚,工、商系统发展较快”,特别是近年来在“三农”政策的指引下,烟草行业已经开始大力推广现代烟草农业,整个行业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很大。烟草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在烟草生产上的具体应用,如何建设才能更大幅提高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得到了足够的重视。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逐步进行烟草行业信息化,国家有关部门为还提出《烟草行业信息化工作暂行管理办法》、《烟草行业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保护规定》和《数字烟草发展纲要》等法规规范,以提高烟草行业信息化进程。近几年,烟草产区各级烟草部分的收购站点通过对烟农的IC卡管理,签订电子合同,已经基本建成微机收购系统,使得烟草行业信息化进入快步发展阶段。近年来,我国烟草行业信息化工作围绕应用系统建设,狠抓重点、突出亮点、破解难点,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从发展历史来看,烟草信息化走过了起步阶段和应用发展阶段。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是烟草信息化的起步阶段,重点以一些单项应用系统为主,由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计算机、网络等基础建设和应用推广。由于当时很少受管理者重视,也称为技术驱动阶段。从90年代末到2002年则是应用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大规模投资开始出现于我国重点卷烟工业企业,不同企业有不同的开发方式,如实力雄厚的企业可以采用引进的方式,各自进行了不同的尝试以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方面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力。这一时期,投资额以每年数千万元计,甚至达到了上亿元,发展较快,应用效果显著。尽管如此,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在烟草机关办公自动化方面,部分业务已经实现联网,但还有很多业务没有放在网上等。回顾我国烟草行业的信息化进展,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2.1.1信息化建设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我国的烟草行业信息化投资绝大多数用在了基础硬件设施的建设上,在烟草行业的累计投资中,截至到2002年上半年,有62.5%的资金用于硬件设施建设。但是该阶段信息化程度不高,仅仅局限于单项系统信息化的建设,而且建设的应用系统功能趋向于单一化,主要有财务方面的电算化、库存方面的管理以及车间的信息化系统等。再次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整个行业长期受国家保护实行专卖专营,整个队伍思想比较陈旧、观念比较保守。再加上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尤其是大部分企业的领导对于信息化的认识不够,更使得烟草行业信息化的建设明显落后于其它行业,与烟草行业的地位明显不符。2.1.2信息化的应用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包含MIS系统建设、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CRM系统建设以及电子商务系统建设。烟草行业在这一阶段主要的投资领域是财会软件,其次就是OA和MIS系统和ERP系统建设。同时2001年烟草行业的电子商务应用取得了新突破,建立了非专卖品的网上交易系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截止到2002年,MIS系统的应用率达到了16.8%,而17家大型烟草企业已经初步建立和运行了该系统。有46.4%的烟草企业建立了办公自动化系统,但是实施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对于建设了该系统的烟草公司来说,其部分业务已经实现了联网。同时烟草行业ERP软件应用情况一般,有27.2%的烟草企业建立了ERP系统,以用友、何佳应用最好。而2002年9月,国家(总公司)卷烟网上交易系统试运行,实现了省际间日常卷烟的网上交易。2.1.3信息化的集成阶段在对前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了完善和深化的基础上,该阶段强化了办公自动化系统等的建设的同时也加强了烟草行业管理信息化和标准化、规范化的建设。发布了《全国烟草行业信息化工作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的同时也开始重视人员的信息化培训。据统计,这一阶段国家局信息中心组织召开了各种培训班,包括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安全培训、行业网站技术培训、统计业务分析等,直接培训600余人次,利用行业卫星网组织技术培训500余人次。但是,目前,烟草行业不容乐观。首先消费者的选择对象由于跨国烟草集团的介入而增多,加剧了烟草行业领域的正常竞争;其次消费者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和消费方式的健康,再加上国内的反烟氛围,烟草行业的生存空间也正在一步步地缩小。同时,烟草行业一直以来的专卖体制使得不能很快地转变竞争观念,长期以来的无压迫感以及烟草行业相当薄弱的竞争意识、市场意识、服务意识等,造就了没有有力的竞争策略。伴有烟草质量没有能够全部达到要求;烟草生产企业的装备落后,不能够充分实现烟草的全面利用以及保证烟草成品的质量等等。使得整个烟草行业的不和谐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内烟草行业的竞争实力的提升,严重阻碍了全国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烟草行业的全面发展。2.2我国烟草信息化的必要性由上文可知,面对内外的压力,需要烟草行业齐心协力地共同迎接挑战、应对竞争当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需要培养从业人员的市场竞争意识和能力或者说是在某种程度上激励整个烟草行业共同创新的兴趣。这就需要尽快找到完善内部管理和加快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途径,也就是企业能够转变为现代的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方式。而烟草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也应该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改进生产工艺,改变传统的专卖观念,提高整体竞争力。因此,烟草行业的信息化能够深入到整个烟草行业的各个方面,能够有效地促进烟草行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于国内整个烟草行业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非常深远影响。2.2.1信息化建设有助于企业的人事档案的管理与查询信息化的档案归类方便,可比之前更加快捷方便准确地获得人员的简历、特长等方面的综合信息,可以使原本冗杂繁琐的工作有效地简便,从而节省人力物力。此外,信息化的档案更好地使得人事管理更加科学化,同时也合理支持和帮助了利用人才、提拔干部方面的工作,使企业工资福利等的计算与分发的工作量得到有效的缩减。 2.2.2信息化建设有助于科学地管理烟草行业烟草行业在信息化之下会更加有效、更加科学的处理相关问题。由于目前各个地区的地方规定不尽相同的情况不利于整个烟草行业的全面和谐发展。如各地的许可条件、零售点的布局规划要求有差异等。而如果全国有统一的规章制度,并要求各地的烟草经营者能够共同遵守,就能够更加有效地实现全国范围内的交流与沟通。2.2.3 信息化建设使得烟草行业更有竞争力烟草商业从烟草产品本身的消费特征来看实际上是流通商业,服务的技能伴随着销售的过程一同销售。因此,如何烟草行业当中 “服务”这一蓬勃发展的第三产业的精华更具有竞争力,是烟草行业需要面对的问题。而信息化中全国网络覆盖则可以使各地区的经销商成功的经验得到分享,从而使烟草行业竞争核心的服务水平得到共同提高,共同提升,共同进步。2.2.4 信息化建设有助于实现企业与生产商和烟农的有效沟通企业可以对当前存在问题及时分析以找出原因,原因可以使两种,一种是生产商的原因,此时则将告知生产厂商及时关注生产环节,以防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失;另一种可能是烟农问题,如烟草原材料的质量问题,则应该及时告知烟农在烟草的护理过程中多加注意,以避免不必要的精力浪费。同时,还可以本期销售情况预估下一生产批次的需求量,以避免原材料供应的不足或者过量。2.3我国烟草信息化存在问题面对信息化自身发展已逐步上升到新的高度的形势, “十五” 期间已有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基础信息数据库建成了,推进卷烟和烟草实现了网上集中交易,行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行业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2.3.1信息化建设各自为主,“信息孤岛”现象严重行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审批程序和管理制度缺乏明确和严格性,行业信息化总体建设的信息不够健全化,各单位开发和建设信息化项目具有较大的自主性,这就导致了就没法完成信息共享以及资源的共享,也造成了对建设的项目的集成很难实现。由此,工业、商业、政务信息三个环节产生了脱节,各卷烟企业对于商业流通领域的销售信息与市场信息很难全面、及时、准确地获得。同样,国家局和省局不能准确及时地掌握卷烟企业的生产、库存以及销售的信息,难以科学的宏观管理、决策与调控卷烟厂的生产和销售。在建设行业信息化的过程中,对部门间业务的统筹和集成没有充分考虑,公司的效率有时候会受到数据多次录入的影响,例如烟草公司和卷烟销售公司自成体系,拥有较为畅通的数据往来,上下级的业务部门之间信息的互换做的还是不错的,但是业务的横向联通就不够到位了,对于系统数据统一性和正确性的保证是十分不利的,如果再严重一点甚至会导致高层的决策有误。同时,实施企业信息化的具体进程之中还有其它的一些问题,比如没有一个协调一致的信息化实现的时间,没有统一的支持信息化建设的单位等,以上问题都可以归纳为一个业务系统之间的借口问题,这个问题一直被遗留至今,而没找出有效的办法进行解决。此外,相关人员在烟草行业重组后,管理意识不强、缺少规划,影响了网络的互通互联,使得行业无法进行统一管理,造成了数据资源的阻碍与资金的浪费。在相应系统中的某些子系统和功能模块缺失而变得不完整,应用软件开发分散、重复开发的现象较严重,有些软件开发的功能没有得到完全的运用,未发挥出设计时所期望的作用。2.3.2 行业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目前,重组企业正在变革中,信息化建设是需要充分的资源投入,作为烟草行业来说,启动建设所需资金不是自身能够决定的,从而使得目前许多企业的资源需求得不到充分的满足。不同的市场经济、环境建设和知识水平的发展水平导致了不同程度的信息化水平,各个地区发展状况都各具特色,这种地区的差异性是信息化不平衡发展的根本。而且,各个单位对对共性的追求很少,个性的强调和突出较多,没有足够的共性就不能统一采用统一的软件,这给软件的带来了很大的推广和实施难度。2.3.3 标准化体系建设不健全国家烟草专卖局虽然对行业信息化建设项目进行了系统的规划,并且对代码信息的标准进行了制定,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全行业信息化的建设并没有从行业的整体性以及系统性上进行考虑,遗留下来的系统间的集成问题导致行业之内各个部门之间、各个系统之间的信息不能做到畅通无阻。有关部门要加强建设管理体系的制度化的工作力度,调整与扩充烟草行业的标准化体系、信息标准分类,规范业务的管理流程,确保行业的规范化流程,这样才能顺利集成各级系统。另外,在员工素质方面,多数企业除了对员工的管理、培训不够,导致企业员工对信息化的认识及计算机操作能力都很低,还对信息人才不够重视使得企业缺少一支高素质的信息化队伍,即缺乏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2.3.4 高层决策还主要依靠经验,行业内信息利用很不充分国家局和省局的领导需要对烟草行业内的卷烟产品产销信息进行全面准确和及时地掌握、这也为科学宏观地管理和调控卷烟生产和销售环节做出铺垫。金叶信息系统主要是为业务人员建设的,该系统包括的子系统等仍然不能够通过技术的层面达到信息系统的集成效果,信息的获得比较滞缓并且被动。另外比较矛盾的是业主们出于局部利益的目的虽然也希望加强信息化的建设,通过加强信息化能够提高企业的综合能力;另一层面,业主们有保护商业秘密的心理,不愿意将自己管辖下的业务内涵广而告之,出于这种心理就会把软件设计的具有两面性的系统,行业发展的真实情况未必能够通过上级领导获得的数据反映出来。这就使领导决策者对真实数据的及时获得受到阻碍,因此经验和滞后的信息不得不成为高层领导决策管理的依据。此外,大部分烟草企业都会重视企业的管理,在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时尽可能达到科学、规范有序的管理,使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有部分企业虽然开发了大量的管理信息系统,但因为企业的管理不规范,随意性大,人为因素干预比较多,限制了信息系统的深入应用,或者是因为管理不科学,导致结果差强人意。

烟草精准营销论文合理运用精准营销策略,进一步促进工商协同发展摘要 我国烟草行业不断加快改革,加强管理,逐步提高培育品牌水平,增强整个行业的竞争能力。工商协同营销已经成为烟草行业发展的一种新形势,实现卷烟的精准营销成为工商协同的一个较好的手段和途径,本文就合理运用精准营销策略,进一步促进工商协同发展进行探讨。关键词 烟草;精准营销;工商协同1.引言我国烟草行业最鲜明的特点是国家烟草专卖体制。近年来,行业不断深化改革,引入市场机制,逐步加强集中管理。在2002 年,国家烟草专卖局明确提出了"大企业、大品牌、大市场"的行业战略,为行业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到2007 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开始推广协同营销理念,工商共赢、协同营销的理念迅速得到全行业广泛关注和重视。2008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进一步推动工商企业协同营销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并在北京等单位开展试点,着力探索"工商协同营销模式"。 2010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姜成康局长在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继续推进工商协同营销,全面提高培育品牌水平。至此,工商协同营销,全面提高培育品牌水平在整个烟草行业开展起来。纵观烟草行业一路走来的改革发展,工商协同营销的根本目标和任务是培育行业知名品牌,提高行业的竞争力。如何更好的实现这一目标呢?"精准化营销"的提出可以说是这一目标实现的"导航灯",这一营销理念是当今营销界的热点问题。合理运用这一理念,进一步促进工商协同发展,为行业知名品牌价值的提升提供了重要实现途径和手段,是有效推进"市场营销上水平"的重要举措,为行业"卷烟上水平"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重要支撑。2.工商协同营销2.1 工商协商的定义工商协同营销成为当前烟草行业的热门词汇,是指烟草工业与商业协同联手,共同以培育大品牌为工作目标,充分发挥市场与计划的调控作用,从而获取双赢的营销模式。工商协同营销以"平等互利、互动互信、资源共享、效率责任"为指导,通过建立市场导向、面向消费者、面向客户的营销体系,着力解决工商企业营销脱节、重复投入、省内依赖等问题,努力克服非市场因素,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形成全国统一市场,构建新的营销模式,提高行业营销效率,降低内部交易成本,促进企业有序竞争,培育中国烟草优势品牌。2.2 工商协同的形式工商协同营销紧紧围绕卷烟品牌,通过工业企业开展以品牌细分市场,商业企业以市场选择品牌,通过加强信息沟通,提高服务水平,共同促成战略目标的达成和实施。但考虑到工商协同营销工作是跨越行业供应链的两个组织之间的纵向协同营销工作,要实现目标一致,措施得力的协同营销工作,需从信息平台建设、内部结构建设、行业营销操作等方面进行有效对接,以期实现双赢局面。2.2.1 信息对接工商协同营销工作的深入开展首先应以营销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为前提,然后明确工商双方营销信息需求,完善信息交互内容,从而做到信息共享,信息互补,避免出现重复信息的搜集或没有价值信息的采集,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工业企业要及时分享提供企业品牌的基础信息(包括企业自身信息,卷烟品牌信息,年度营销计划等),产品工业这一方面的产品链接信息(包括产品生产计划,工业月度发货信息等),工业企业内部的经营信息(包括工业月度卷烟销售数据,工业月度经营报告);商业企业要注重挖掘、利用、共享平台商业基础信息(包括市场背景信息,零售户信息等),实时销售信息(包括零售监测信息,销售数据汇总信息等),产销链接信息(包括需求预测信息,商业企业日程安排等),经营分析信息(包括月度市场营销活动信息,商业经营分析报告等),这些以信息化手段形成通畅、高效的对接。2.2.2 组织结构对接工商协同营销的根本目标和任务是培育行业知名品牌,探索符合行业整体品牌发展战略的协同营销实现机制,加快形成全国性品牌、区域性品牌为系列的中国烟草品牌体系,是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工商协同营销的根本目标。工商协同营销工作的实现应围绕这一目标,双方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制定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协同营销组织架构,如商业企业设立品牌管理部门、工业企业设立首席品牌代表等,通过完善工商协同组织架构,进一步明确双方组织、人员接口,优化协同岗位,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工商之间的对接能力。2.2.3 营销操作对接工商协同营销工作应建立公平的协同营销规则,以规则实现协同营销在策略和操作层面的对接。要根据订单供货流程要求和工商协同营销流程框架,实施分工明确、目标统一、步调一致、无缝对接的流程优化,主要包括协同预测、协同产销、协同供货、协同促销、一体化物流和协同信息等环节,形成完整统一的协同营销主流程,以流程连接和固化协同接口。3.精准营销3.1 精准营销的定义精准营销是当前比较时髦的一个营销术语 ,它是由菲利普·科特勒提出的一种创新观念的营销理论。从理念上讲是关心客户的长久利益和终身价值 ;从技术上讲是传统定性的营销转变成定量的营销;从理论上讲则是个性沟通及顾客增值理论。整体的营销思想是在精准定位的基础上,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个性化的顾客沟通体系,实现企业可度量的低成本扩张之路。大致意思就是充分利用各种新式媒体,将营销信息推送到比较准确的受众群体 ,从而既节省营销成本,又能起到最大化营销效果。总而言之,所谓精准营销就是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目标市场的不同消费者进行细致分析 ,根据他们不同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特征。企业采用有针对性的现代技术,方法和指向明确的策略 ,实现对目标市场不同消费者群体的强有效.高回报的营销沟通。3.2 精准营销之烟草行业2010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国家局在关于进一步加大品牌培育力度的论述上,要求全行业要深入开展按订单组织货源、工商协同和精准营销工作,着力提高品牌培育能力。深入推进按订单组织货源,切实尊重消费者选择,认真做好需求预测工作,使订单更好满足市场需要。深入推进工商协同营销,进一步完善工商对接方式和协同机制,继续鼓励异军突起、后来居上,高度重视低焦低害产品和雪茄烟培育,引导消费,引领潮流,共同做好知名品牌培育工作。从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精准化营销工作是继按订单组织货源,工商协同营销后提出的在促进"大企业,大品牌,大市场"战略目标形成的又一重要举措。在全行业加快培育"532"和"461"知名品牌战略目标的的进程中,精准化营销工作为品牌规模扩张的同时不断提升品牌价值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4.精准营销三要素与工商协同国烟办综〔2011〕197号国家烟草专卖局办公室关于深入推进卷烟品牌精准营销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精准化营销工作要以"卷烟上水平"总体规划为指导,按照"准确定位、有机对接、突出品牌、全面提升"的工商协同营销总体要求和"精确信息、精准投放、精细管理"的精准营销工作要求,通过开展卷烟品牌精准营销,促进工商深度协同,提高知名品牌市场竞争能力,扎实推动市场营销上水平。可见,精准营销三要素--精准信息,精准投放,精细管理是对精准营销的有力阐述,也是精准化营销工作开展的"三驾马车",同时这"三精"也能更好的促进工商协同,同时也需要工商协同营销工作的支撑。4.1精确信息是工商协同的前提和基础通过构建知名品牌卷烟精准营销体系,实现品牌发展的信息渠道从多层次信息采集向通道式信息共享转变,实现信息采集的便捷性与顺畅性,进一步夯实品牌发展的市场信息基础,提升品牌发展的内在质量,促使实施精准营销的品牌市场价格稳定、社会库存合理,提高其覆盖率和上柜率,改善其动销率和断货率。这就要求进一步明确工商双方的信息需求,并要建立健全工商协同信息共享机制。以"中华卷烟"营销为例,首先对全市"中华品牌"目标客户,应用"信息采集分析系统"以周为单位,按照分层抽样法,选择不同经营业态、经营规模,确定样本客户,然后通过调查验证吸纳为中华品牌精准营销目标客户,再通过信息平台实时客观的反映出零售客户的动销率、断货率、存销比和价格波动情况,并通过工商协同营销平台的对接,使工业企业直面市场的营销机制不断充实和完善。4.2精细管理是工商协商的保障精准营销工作能否取得实效,其重点在于对工商协同,信息共享,品牌定位、市场细分,精准投放,品牌发展趋势分析等重点环节进行精细有效管理,以此保障精准化营销工作取得实效,促进知名品牌市场价值的不断提升,通过健全过程控制和考核评估,以工作持续改进为精准营销提供有效支撑。"中华卷烟"利用《中华品牌服务手册》开展专题培训,提高营销人员在精准营销过程中的指标跟踪、过程监控、指导经营等技能。4.3工商协商是精准投放的关键在精确信息的基础上,精准投放是完成精准营销工作的核心,工商协商是关键。首先,工业企业对品牌进行准确定位,商业企业对市场进行精准划分细分,对品牌目标消费群体进行选择,据此选择最佳通路(渠道),使品牌与目标消费群在终端快速实现相遇。目前,货源投放从多环节向扁平化方向转变,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有效的提高了投放的精准性。以"中华卷烟"为例,在某市就实行"四步法"投放措施。第一步,严格标准,分客户;第二步,划分商圈,定市场;第三步,关注节点,控节奏;第四步,集成信息,点对点。通过这四步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综上所述,实现卷烟上水平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合理运用精准营销,大力促进工商协商,不断提升烟草品牌培育水平以此为实现烟草营销新发展的突破口,全面提升烟草市场活力,更好地满足市场消费需求,真正实现烟草上水平的工作任务要求。从而,推动烟草行业快速、规范、健康、科学发展。参考文献[1] 烟草业的精准营销--"中华"品牌全国战略.市场.2011(6)[2] 安阳烟草精准营销模式探析.管理观察.2010(12)[3] 精确信息、精准投放、精细管理、精诚服务--晶派红双喜精准营销"四部曲".上海商业[4] 精准营销研究现状.经济研究导刊.2010(9)

零售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

国家内贸局在《零售业态分类规范意见》中,将中国零售业商店分类确定为8类:百货店、超级市场、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仓储式商场、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

一、百货商店 目前中国百货商店的发展呈现出规模大型化、组织集团化、经营多元化和向新业态延伸的特点。从市场形势看,大型百货商场表现为如下现状: 1.经济效益日益下滑。

虽然2000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9.7%,但百货零售企业的毛利率整体呈下降态势,由上年的12.9%下滑到12%,远低于发达国家30%的水平,企业的效益增长远低于销售额的增长,减亏效果也不甚理想。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统计,2000年273家重点大型零售商场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293.9亿元,比上年增长19%(180家增长,93家下降);实现商品零售额1072.8亿元,比上年增长13.6%(190家增长,83家下降);但同期实现利润总额比上年下降9.9%。

2.同业过度扩张竞争。 从近年的发展情况看,多数城市的百货零售企业建设速度远远超过了居民实际购买力增长水平。

在大中城市,年销售额在1.2亿元以上的大型商场由1992年的98家扩大到2000年的1000家以上,还有相当数量在建或筹建。为了扩大销售、提高市场份额,各商家把利润降到最低限度。

大量对利润率预期较低的小零售商使行业的收益水平进一步恶化。 3.不同商业业态竞相挤占市场份额。

各种不同商业业态以各自不同的特色吸引消费者,挤占市场份额。1999年中国零售业50强中增长最慢的10家企业,其中9家都是大型百货店,均为负增长;50强前10位中超市占了5席,一改过去由百货店居于主导地位的历史。

同时,与传统百货店具有类似特征的集体商业的市场份额也呈现下滑趋势。 4.市场缺乏热点,消费需求明显断层。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了一定提高,普及型、温饱型需求已经基本饱和,而新的高水平的购买能力尚未形成,对档次较高的享受型、发展型需求尚处于“可望而不可及”的状况,加之居民购买力多渠道大量分流,商品消费需求在近几年内将会逐步减弱。因此,消费品市场难以出现热点商品。

二、连锁超级市场 1.发展速度快、地区分布广。 中国连锁超市已成为商业领域最具活力的业态。

尤其是近几年来,大中型连锁超市企业销售规模逐年递增,销售增长明显高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增长和传统百货商店的增长。自1994年开始,中国连锁超市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在70%以上,其中2000年比1999年增长53%。

上海连锁业“三巨头”—联华、华联和农工商超市分列全国零售业10强的第一、第五和第八位。连锁超市将超过百货店成为零售业的第一主力。

在地区分布上,规模较大的超市连锁企业大多集中在沿海地区和省会城市。上海、北京、广东等地的超市发展速度、规模和水平高于其他地区,店铺数量占到总数的1/3以上。

2.竞争激烈,连锁超市业进入整合时期。 同国外的连锁超市公司相比,中国的连锁超市规模明显偏小。

从2000年的销售额看,中国连锁超市的龙头企业联华超市有限公司仅及沃尔玛的1/80。目前连锁超市公司扩大规模的主要方式是对国有网点进行连锁化改造和通过租赁、购买、新建网点等方式扩张,这些都属于单一资本的扩张。

要想扩大企业规模,建造内资连锁超市的“航空母舰”,只有进一步转变观念,通过联合、兼并、收购和加盟等多种方式,突破行业界限、地区界限,才能真正形成经营规模大、竞争实力强的大型连锁超市公司。 3.外资进入速度加快。

国外著名的超市集团公司看好了中国商业领域的发展潜力,纷纷进入中国,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如家乐福1999年在中国的销售额为60亿元,2000年上升为81亿元,分店达到28家;美国沃尔玛在中国开办的8家连锁店年销售额预计可达到30~40亿元。

三、仓储式商场 据初步统计,全国已有仓储式商场1000多家。仓储式商场已由经济最发达的广东省向北京、上海,再向省会城市以及其他工商业重镇拓展。

国外大型著名仓储式商场纷纷进驻中国市场,不仅对国内仓储商场的发展起到示范作用,同时加剧了仓储商场之间的竞争,中国仓储式商场逐步步入规范化发展阶段,许多仓储式商场开始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内部经营管理的规范运作。 仓储式商场由单店向连锁经营发展,积极对外谋求规模效益。

如麦德龙在我国已有6个连锁店,现在为单店经营的许多家仓储式商场,也多有开展连锁经营的计划。 建材装饰材料仓储式商场成为我国仓储式商场家族中不可或缺的成员之一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我国第一家建材装饰材料仓储商场天津家居仅短短的三四年时间,已发展到近十家建材仓储式公司,其网点已覆盖北京、上海、天津、西安、沈阳、南京、无锡、青岛等地。 中国仓储式商场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1.仓储式商场定位于中低档次。

中国目前有60%~70%的消费者消费水平仍然较低,因而仓储式商场的定位适应当前消费状况,再加上商场推出一系列便民服务,因而颇受消费者欢迎。 2.仓储式商场实行会员制,把一些收入较高、消费量较大但同时对让利销售比较敏感的消费者纳为自己的会员,并对其大量消费实行奖励,从而成为自己固定的消费群体。

实行。

UVA会诱发光致敏作用、光毒性反应等等。

严重情况下还会诱发皮肤癌。UVA已被认定为皮肤老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期的研究指出,当人们的皮肤暴露在紫外线下,形成晒伤的主要原因,是紫外线能降低和损害皮肤的免疫功能,使皮肤降低了对外来微生物和疒毒的抵抗而引起疾疒,严重者可导致肿瘤的形成。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癌症中心的 Faith Strickland 博士指出,芦荟凝胶不但是阳光的屏蔽(Sunscreen),而且它能阻止紫外线对免疫系统产生的危害,并能恢复被损伤的免疫功能,使晒伤获得痊愈,阻止皮肤癌的形成。

它不仅在实验室而且在临床试验,用芦荟凝胶治疗晒伤,都得到了惊人的效果。已由实验证明,芦荟多糖具有增强和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因此在化妆品中,含有足够浓度的芦荟凝胶,能起到防晒的作用是无疑的,并能使晒伤获得治疗。

国家内贸局在《零售业态分类规范意见》中,将中国零售业商店分类确定为8类:百货店、超级市场、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仓储式商场、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

一、百货商店 目前中国百货商店的发展呈现出规模大型化、组织集团化、经营多元化和向新业态延伸的特点。从市场形势看,大型百货商场表现为如下现状: 1.经济效益日益下滑。

虽然2000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9.7%,但百货零售企业的毛利率整体呈下降态势,由上年的12.9%下滑到12%,远低于发达国家30%的水平,企业的效益增长远低于销售额的增长,减亏效果也不甚理想。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统计,2000年273家重点大型零售商场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293.9亿元,比上年增长19%(180家增长,93家下降);实现商品零售额1072.8亿元,比上年增长13.6%(190家增长,83家下降);但同期实现利润总额比上年下降9.9%。

2.同业过度扩张竞争。 从近年的发展情况看,多数城市的百货零售企业建设速度远远超过了居民实际购买力增长水平。

在大中城市,年销售额在1.2亿元以上的大型商场由1992年的98家扩大到2000年的1000家以上,还有相当数量在建或筹建。为了扩大销售、提高市场份额,各商家把利润降到最低限度。

大量对利润率预期较低的小零售商使行业的收益水平进一步恶化。 3.不同商业业态竞相挤占市场份额。

各种不同商业业态以各自不同的特色吸引消费者,挤占市场份额。1999年中国零售业50强中增长最慢的10家企业,其中9家都是大型百货店,均为负增长;50强前10位中超市占了5席,一改过去由百货店居于主导地位的历史。

同时,与传统百货店具有类似特征的集体商业的市场份额也呈现下滑趋势。 4.市场缺乏热点,消费需求明显断层。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了一定提高,普及型、温饱型需求已经基本饱和,而新的高水平的购买能力尚未形成,对档次较高的享受型、发展型需求尚处于“可望而不可及”的状况,加之居民购买力多渠道大量分流,商品消费需求在近几年内将会逐步减弱。因此,消费品市场难以出现热点商品。

二、连锁超级市场 1.发展速度快、地区分布广。 中国连锁超市已成为商业领域最具活力的业态。

尤其是近几年来,大中型连锁超市企业销售规模逐年递增,销售增长明显高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增长和传统百货商店的增长。自1994年开始,中国连锁超市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在70%以上,其中2000年比1999年增长53%。

上海连锁业“三巨头”—联华、华联和农工商超市分列全国零售业10强的第一、第五和第八位。连锁超市将超过百货店成为零售业的第一主力。

在地区分布上,规模较大的超市连锁企业大多集中在沿海地区和省会城市。上海、北京、广东等地的超市发展速度、规模和水平高于其他地区,店铺数量占到总数的1/3以上。

2.竞争激烈,连锁超市业进入整合时期。 同国外的连锁超市公司相比,中国的连锁超市规模明显偏小。

从2000年的销售额看,中国连锁超市的龙头企业联华超市有限公司仅及沃尔玛的1/80。目前连锁超市公司扩大规模的主要方式是对国有网点进行连锁化改造和通过租赁、购买、新建网点等方式扩张,这些都属于单一资本的扩张。

要想扩大企业规模,建造内资连锁超市的“航空母舰”,只有进一步转变观念,通过联合、兼并、收购和加盟等多种方式,突破行业界限、地区界限,才能真正形成经营规模大、竞争实力强的大型连锁超市公司。 3.外资进入速度加快。

国外著名的超市集团公司看好了中国商业领域的发展潜力,纷纷进入中国,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如家乐福1999年在中国的销售额为60亿元,2000年上升为81亿元,分店达到28家;美国沃尔玛在中国开办的8家连锁店年销售额预计可达到30~40亿元。

三、仓储式商场 据初步统计,全国已有仓储式商场1000多家。仓储式商场已由经济最发达的广东省向北京、上海,再向省会城市以及其他工商业重镇拓展。

国外大型著名仓储式商场纷纷进驻中国市场,不仅对国内仓储商场的发展起到示范作用,同时加剧了仓储商场之间的竞争,中国仓储式商场逐步步入规范化发展阶段,许多仓储式商场开始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内部经营管理的规范运作。 仓储式商场由单店向连锁经营发展,积极对外谋求规模效益。

如麦德龙在我国已有6个连锁店,现在为单店经营的许多家仓储式商场,也多有开展连锁经营的计划。 建材装饰材料仓储式商场成为我国仓储式商场家族中不可或缺的成员之一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我国第一家建材装饰材料仓储商场天津家居仅短短的三四年时间,已发展到近十家建材仓储式公司,其网点已覆盖北京、上海、天津、西安、沈阳、南京、无锡、青岛等地。 中国仓储式商场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1.仓储式商场定位于中低档次。

中国目前有60%~70%的消费者消费水平仍然较低,因而仓储式商场的定位适应当前消费状况,再加上商场推出一系列便民服务,因而颇受消费者欢迎。 2.仓储式商场实行会员制,把一些收入较高、消费量较大但同时对让利销售比较敏感的消费者纳为自己的会员,并对其大量消费实行奖励,从而成为自。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 中国零售业信息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指出电商对传统零售业冲击大,但不是唯一的冲击。传统零售业出现营业收入和利润下滑是源于其经营模式和内部结构性的影响。百货行业的毛利率一般能达到25%-30%,但是净利率只能维持在5%以下,加上最近两年来销售增幅出现明显下降,为此,百货商场开始寻找出路。为保证商场毛利率,百货业不得不抬高进场费和扣点,同时为吸引世界一线大牌,商场还要按照国际供应商的要求倒贴装修费,这两部分成本也最终转嫁到消费者头上,间接地推高商品价格。这样一来,就形成了百货商场价格高、品种少、环境单调等特点,缺乏竞争力,反过来促使其抬高进场费和扣点,构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大圈子。这是传统零售业的普通问题。

在国外,多数零售业成熟的国家主要品牌都在3-5家之间。但在国内,以超市业态为例,主要外资品牌就有8家,主要内资品牌超过20家。这样的结果是,每个人都想开店,但多数新店都难保损益平衡。

另一个让零售业遭遇寒冬的原因是,国内零售业重视利润的同时不重视研发。从传统零售业十余年来的营运模式看,业态组合、业态变革、商品组合、陈列技术等没有什么大的改变,一旦消费疲软,零售业绩易产生衰退。

此外,今天国内零售业的问题也包括商业模式,零售企业的通路成本异常的高,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零售企业绝大多数不做商品经营,只做通路经营。

发展历程: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没什么所谓的连锁零售业,改革开放后,在上海,广州等等出现了外资的。

在我国,超级市场被引入始于1978年,当时称作自选商场。1983年1月3日,中国第一家超级市场在北京市海淀区开业,那时购买者几乎都是外国人。

2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去超市购物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 南巡讲话后,外资大举入侵,我国的资本市场在转变。

同时我国的零售业开始发展,有的由国企支持,或者由国家支持。沃尔玛、普马、家乐福、麦德龙、百盛等无数个国际顶尖商业巨头充斥中国大陆超市经济的态势下,中国大陆也出现了一些超市,如郑州的亚细亚。

现状:从资本来看,外资控制了中国零售业的绝大部分,这是大超市,而且小超市也是这样的。我在上海,上海的alldays,family mart,keide可的等等也是由大超市控股的。

正因此,有人说,我国的消费终端被外国人控制了,定价权也由他们说了算。从现在最新的资料看,国家在布局零售业区域规划,在西部地区,要经过国家规划局同意,对于大的超市来说。

其实是一种限制,在东部大城市的超市,正在发生一些小的转移。未来前景:外资超市的存在要经过一段时间才会改变。

正如外资化妆品牌一样,也如外资合资汽车一样。但出于国家利益考虑,一定会改变现状,至于如何改变,可能会因为国家利益博弈而产生改变。

有一点可以确定,一定会从西部开始收回消费终端,拿回商品定价权。

我国零售业近年来持续快速发展,形成了多种零售业态和多种经营模式并存的繁荣发展态势和激烈竞争的市场局面。

我国加入世界贸组织之后,国外实力强大的零售集团也加快了进入我国零售市场的步伐,给我国零售行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和影响。在我国零售业对国民经济运行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影响我国零售业演变的因素是什么,我国零售业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已经成为我国各级 *** 、企业界和理论界研究与解决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

本论文通过六个章节对主题进行了研究: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对象与方法、基本思路与框架结构、创新之处。

第二章,零售业演变因素及发展趋势研究文献综述。主要对国内外理论界提出的有关零售业演变与发展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归纳、总结,并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与评述。

第三章,我国零售业演变的历史考察。分别对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之前我国零售业演变概况、我国计划经济时代零售业的演变概况、我国改革开放之后零售业的演变与发展,以及对我国零售业规模、结构与经营模式的演变,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与分析。

第四章,影响我国零售业演变的因素研究。从理论角度,总结和归纳了学术界对影响零售业演变因素的研究成果;从实践角度,对影响国内外零售业演变的各项因素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影响我国零售业演变的六大因素是:“经济体制因素”、“经济发展因素”、“市场需求因素”、“消费者购买力因素”、“商业竞争因素”和“科学技术因素”。第五章,我国零售业的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国外零售业的生命周期和演变趋势理论,以及第四章提出的影响我国零售业演变的六大因素的基础上,研究和提出了我国零售业四个发展趋势:一是集中化、连锁化。二是专业化、细分化。

三是百货商场、连锁超市、专业店将成为我国零售业三大支柱业态。四是零售业对相关产业的导向作用不断增强,现代科学技术对我国零售业发展带来革命性的推动力量,反之零售业发展也将对现代信息、物流等新兴行业带来互动发展。

第六章,以百货商场业态发展趋势为例的对策研究,提出了零售行业中百货商场业态核心竞争能力的组成以及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五点对策建议。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有三点:一是提出了影响我国零售业演变的六大因素。

二是提出了国外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零售业的四大发展趋势和我国零售业发展的四大趋势,以及具体内容。三是提出了针对我国百货商场应具备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六点具体内容以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五点对策建议。

…。

摘 要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3年后,对零售业的保护期已在2004年12月11日结束。外商纷纷抢占我国零售市场,使我国零售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态势。外商零售企业在经营理念、技术手段、经营规模、商品价格和人力资源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从我国零售业的现状出发,为国内零售企业的发展提出相关的发展策略,希望能为我国的零售业在未来的竞争中开辟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做出一点贡献。关键词 零售业 集约式发展 自有品牌 物流配送 人力资源管理20世纪90年代,国外大型零售企业,纷纷踏入中国这块土地,与此同时,国内零售企业也雨后春笋般的紧跟其后。经过10年来的发展,全球知名零售企业有40多家在我国形成了相当的规模,还不断地扩大经营范围。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我国零售企业将何去何从。显然,选择退却不是办法,只能借鉴外国零售企业的优势,努力克服自身的缺陷,扬长避短,寻找出适合自身的发展之策。1 外商零售企业的运营及管理1.1 沃尔玛公司的运营(1)低成本采购与短流通渠道。沃尔玛公司特殊的低成本理念和提高客户忠诚度的经营手段——“天天低价”,构成了它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其实,沃尔玛的经营哲学很简单:“薄利多销”,他们把进货和转运成本控制在最低,把节省下来的差价转给顾客,超低的价格使得商品在最短时间内从货架上一扫而空。通过增加销量和周转率来赚取利润。沃尔玛曾经在采购上要求它的员工将费用控制在采购商品的1%以下。每次采购时,他们尽最大努力避开中间环节,从制造商处直接进货。(2)采购本地产品与强大的物流配送中心。沃尔玛公司还坚持“购买本地货”,每开一家店,都在当地采购商品。沃尔玛还组建了庞大的物流配送中心,一个物流配送中心辐射一个区域许多家店。这样做,可以提高配送中心的效率,降低配送成本。所以它的“天天低价”就有了保障。(3)高科技应用方面。沃尔玛将高科技信息化应用于零售业。曾在美国历史上创造了许多项第一:从1969年沃尔玛最早使用计算机跟踪存货,到1977年沃尔玛安装完成了第一套最昂贵的覆盖整个公司的计算机终端网络系统,到1988年沃尔玛拥有全美国最大的私人卫星通讯网络,再到1997年的实时销售和库存数据处理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为流通商品销售、库存、物流等系统提供了完善的服务。1.2 家乐福的人力资源管理家乐福进入台湾市场后,管理系统很分散,部门经理拥有维护与供应商的关系、决定商品的价格和种类的权利。他们可以决定商品的零售价格,他们还掌握员工的招聘,同员工进行工资谈判。在酬金上,不但分店经理的薪水很高,就连普通员工都可以在春节前拿到奖金,奖金的数目由自己所在分店和部门的业绩决定。另外,家乐福在扩充时,员工的提升机会相当大,这样就提高了员工的忠诚度,还稳定了企业内部岗位。2 国内零售业的现状2.1 资金来源和投资方向结构较为单一2003年业内人士对8家外国零售商和3家排名前列的国内零售企业的长短期借款对比中发现:国内企业的短期负债率大大超过国外企业,而几乎没有长期负债,而且,在国内企业的长短期负债的加总也明显高于国外企业。由于竞争激烈,多数零售企业为了不断扩大规模,不惜血本改建、扩建,甚至新建大商场。新建、扩建资金多来源于银行贷款,还本付息的负担很重。加上投入大,工期长,建筑成本攀升。很多城市大型商场比例过高,竞争加剧,经营失败者大有人在。2.2 规模小、网点分布不尽合理现在国内零售企业形成了一个企业多、规模小的局面。2003年统计资料显示:国内较大的50家零售企业的零售总额还不到全国零售业销售总额的5%,而且没有任何一家的规模可以对国外零售商形成有力的竞争。大型超市购物商场的建设具有相当的盲目性。一方面,在建时间和数量过分集中,数家商场同时或在短时间内相继开业的现象相当普遍;另一方面,新建、扩建商场的区域布局相对集中于城市中心商业区。网点布局不合理,既不便于居民购物,也加剧了城市中心地区的交通紧张状况,恶化了经营环境。2.3 经营管理水平尚处于低层次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大型零售企业经营品种没有特色,千店一面,各大型商家竞相将眼光盯住人数不多的高收入阶层,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各种专业商店\专卖店也以高收入者为目标市场.这种市场定位错置,导致经营失败是在所难免的。零售企业的投资约束机制尚未形成,一哄而上大干蛮干,仍然是商业投资中的普遍现象,经营者风险意识淡薄,经营观念有待更新。零售企业的竞争手段单一,主要以价格竞争为主,虚假的降价策略往往使成本和收益秩序出现混乱。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我国零售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近些年虽有所提高,但对连锁经营的本质未作深入分析,配送中心的作用和功能不被重视,难以形成真正的连锁经营体系,因而难以发挥连锁经营的优势。3 国内零售企业应采取的竞争发展策略3.1 集约式发展和规模效应集约式发展战略是集中力量迅速完成整体布局,建立多个连锁零售企业,并以最快的速度确立区域优势,然后再往周边扩散,从而以规模效应达到成本领先的优势。零售业具有典型的规模经济效应,销售额大,才能够压低采购成本、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因此,许多观点都认为:商业零售业没有一定的规模是很难面对竞争的。从国内零售业布局上看,外商零售企业一直坚守华南、华东地区的市场,这给国内的零售企业一个很好的机会。为了避免和外商零售巨头发生冲突,可以先“让开大道,占领两厢”,在竞争不太激烈的情况下,先取得华北、西北地区的二线城市市场,也给企业发展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一旦外商零售企业想要进入这些二线城市时,就会遇到强大的规模壁垒。三、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体系改进策略1强化对连锁零售企业物流的认识。配送中心在服务内容上由商流、物流、信息流有机结合;在流通环节上由经过多个流通环节发展到由单个配送中心完成流通全过程。作为物流运动枢纽的配送中心,要发挥其集中供货的作用。配送中心还必须有比较强的加工能力,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流通加工。从这个意义上讲,配送中心实际上是集货中心、分货中心和流通加工中心为一体的现代化物流基地。2完善物流体系建设。我国连锁零售业,基本是以单兵作战的分散型配送为主,经营范围窄,配送范围小,配送整体功能难以发挥,同时由于配送集约化程度低,因此也很难形成规模效益。零售企业应当首先在集中化布局战略基础上,建立共同配送中心以实现共同配送,这既可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又可提高配送效率。与此同时,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的建立必将以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为支撑,这将极大改善各个门店订单处理效率,保证供应链的高效运行,并能及时把握市场动态,使商品生命曲线在上市之初就达到销售量的最高点,最大程度享受企业内部协调效应所创造的价值。要把信息网络体系建设纳入连锁零售企业发展和物流配送网络体系的重要内容。首先,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其次,加强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加强物流服务企业之间、区域之间、物流中心与各连锁店之间、连锁企业与社会专业物流企业之间的协调与合作。第三,加强信息采集整理及信息传递、跟踪、反馈,提高经营决策和综合服务水平。3结合地域实际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面对不断进入的外资国内连锁经营企业的强大竞争,国内连锁经营店一定要抓住抓牢本土优势,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举例而言,国内某些地区人力运输成本可能小于机械运输,送货上门服务可结合社区内部资源完成等,这些需要企业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与发展,根据地域性磨合自身物流体系。参考文献:[1]王璞:企业供应链实务[N]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2]顾妮娜:新时期我国企业供应链建设初探[J]现代金融,2006,(12)[3]曹蓉:我国企业供应链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思考田。商场现代化,2006,(

我国零售业发展研究论文

国家内贸局在《零售业态分类规范意见》中,将中国零售业商店分类确定为8类:百货店、超级市场、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仓储式商场、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

一、百货商店 目前中国百货商店的发展呈现出规模大型化、组织集团化、经营多元化和向新业态延伸的特点。从市场形势看,大型百货商场表现为如下现状: 1.经济效益日益下滑。

虽然2000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9.7%,但百货零售企业的毛利率整体呈下降态势,由上年的12.9%下滑到12%,远低于发达国家30%的水平,企业的效益增长远低于销售额的增长,减亏效果也不甚理想。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统计,2000年273家重点大型零售商场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293.9亿元,比上年增长19%(180家增长,93家下降);实现商品零售额1072.8亿元,比上年增长13.6%(190家增长,83家下降);但同期实现利润总额比上年下降9.9%。

2.同业过度扩张竞争。 从近年的发展情况看,多数城市的百货零售企业建设速度远远超过了居民实际购买力增长水平。

在大中城市,年销售额在1.2亿元以上的大型商场由1992年的98家扩大到2000年的1000家以上,还有相当数量在建或筹建。为了扩大销售、提高市场份额,各商家把利润降到最低限度。

大量对利润率预期较低的小零售商使行业的收益水平进一步恶化。 3.不同商业业态竞相挤占市场份额。

各种不同商业业态以各自不同的特色吸引消费者,挤占市场份额。1999年中国零售业50强中增长最慢的10家企业,其中9家都是大型百货店,均为负增长;50强前10位中超市占了5席,一改过去由百货店居于主导地位的历史。

同时,与传统百货店具有类似特征的集体商业的市场份额也呈现下滑趋势。 4.市场缺乏热点,消费需求明显断层。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了一定提高,普及型、温饱型需求已经基本饱和,而新的高水平的购买能力尚未形成,对档次较高的享受型、发展型需求尚处于“可望而不可及”的状况,加之居民购买力多渠道大量分流,商品消费需求在近几年内将会逐步减弱。因此,消费品市场难以出现热点商品。

二、连锁超级市场 1.发展速度快、地区分布广。 中国连锁超市已成为商业领域最具活力的业态。

尤其是近几年来,大中型连锁超市企业销售规模逐年递增,销售增长明显高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增长和传统百货商店的增长。自1994年开始,中国连锁超市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在70%以上,其中2000年比1999年增长53%。

上海连锁业“三巨头”—联华、华联和农工商超市分列全国零售业10强的第一、第五和第八位。连锁超市将超过百货店成为零售业的第一主力。

在地区分布上,规模较大的超市连锁企业大多集中在沿海地区和省会城市。上海、北京、广东等地的超市发展速度、规模和水平高于其他地区,店铺数量占到总数的1/3以上。

2.竞争激烈,连锁超市业进入整合时期。 同国外的连锁超市公司相比,中国的连锁超市规模明显偏小。

从2000年的销售额看,中国连锁超市的龙头企业联华超市有限公司仅及沃尔玛的1/80。目前连锁超市公司扩大规模的主要方式是对国有网点进行连锁化改造和通过租赁、购买、新建网点等方式扩张,这些都属于单一资本的扩张。

要想扩大企业规模,建造内资连锁超市的“航空母舰”,只有进一步转变观念,通过联合、兼并、收购和加盟等多种方式,突破行业界限、地区界限,才能真正形成经营规模大、竞争实力强的大型连锁超市公司。 3.外资进入速度加快。

国外著名的超市集团公司看好了中国商业领域的发展潜力,纷纷进入中国,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如家乐福1999年在中国的销售额为60亿元,2000年上升为81亿元,分店达到28家;美国沃尔玛在中国开办的8家连锁店年销售额预计可达到30~40亿元。

三、仓储式商场 据初步统计,全国已有仓储式商场1000多家。仓储式商场已由经济最发达的广东省向北京、上海,再向省会城市以及其他工商业重镇拓展。

国外大型著名仓储式商场纷纷进驻中国市场,不仅对国内仓储商场的发展起到示范作用,同时加剧了仓储商场之间的竞争,中国仓储式商场逐步步入规范化发展阶段,许多仓储式商场开始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内部经营管理的规范运作。 仓储式商场由单店向连锁经营发展,积极对外谋求规模效益。

如麦德龙在我国已有6个连锁店,现在为单店经营的许多家仓储式商场,也多有开展连锁经营的计划。 建材装饰材料仓储式商场成为我国仓储式商场家族中不可或缺的成员之一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我国第一家建材装饰材料仓储商场天津家居仅短短的三四年时间,已发展到近十家建材仓储式公司,其网点已覆盖北京、上海、天津、西安、沈阳、南京、无锡、青岛等地。 中国仓储式商场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1.仓储式商场定位于中低档次。

中国目前有60%~70%的消费者消费水平仍然较低,因而仓储式商场的定位适应当前消费状况,再加上商场推出一系列便民服务,因而颇受消费者欢迎。 2.仓储式商场实行会员制,把一些收入较高、消费量较大但同时对让利销售比较敏感的消费者纳为自己的会员,并对其大量消费实行奖励,从而成为自己固定的消费群体。

实行。

UVA会诱发光致敏作用、光毒性反应等等。

严重情况下还会诱发皮肤癌。UVA已被认定为皮肤老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期的研究指出,当人们的皮肤暴露在紫外线下,形成晒伤的主要原因,是紫外线能降低和损害皮肤的免疫功能,使皮肤降低了对外来微生物和疒毒的抵抗而引起疾疒,严重者可导致肿瘤的形成。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癌症中心的 Faith Strickland 博士指出,芦荟凝胶不但是阳光的屏蔽(Sunscreen),而且它能阻止紫外线对免疫系统产生的危害,并能恢复被损伤的免疫功能,使晒伤获得痊愈,阻止皮肤癌的形成。

它不仅在实验室而且在临床试验,用芦荟凝胶治疗晒伤,都得到了惊人的效果。已由实验证明,芦荟多糖具有增强和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因此在化妆品中,含有足够浓度的芦荟凝胶,能起到防晒的作用是无疑的,并能使晒伤获得治疗。

国家内贸局在《零售业态分类规范意见》中,将中国零售业商店分类确定为8类:百货店、超级市场、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仓储式商场、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

一、百货商店 目前中国百货商店的发展呈现出规模大型化、组织集团化、经营多元化和向新业态延伸的特点。从市场形势看,大型百货商场表现为如下现状: 1.经济效益日益下滑。

虽然2000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9.7%,但百货零售企业的毛利率整体呈下降态势,由上年的12.9%下滑到12%,远低于发达国家30%的水平,企业的效益增长远低于销售额的增长,减亏效果也不甚理想。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统计,2000年273家重点大型零售商场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293.9亿元,比上年增长19%(180家增长,93家下降);实现商品零售额1072.8亿元,比上年增长13.6%(190家增长,83家下降);但同期实现利润总额比上年下降9.9%。

2.同业过度扩张竞争。 从近年的发展情况看,多数城市的百货零售企业建设速度远远超过了居民实际购买力增长水平。

在大中城市,年销售额在1.2亿元以上的大型商场由1992年的98家扩大到2000年的1000家以上,还有相当数量在建或筹建。为了扩大销售、提高市场份额,各商家把利润降到最低限度。

大量对利润率预期较低的小零售商使行业的收益水平进一步恶化。 3.不同商业业态竞相挤占市场份额。

各种不同商业业态以各自不同的特色吸引消费者,挤占市场份额。1999年中国零售业50强中增长最慢的10家企业,其中9家都是大型百货店,均为负增长;50强前10位中超市占了5席,一改过去由百货店居于主导地位的历史。

同时,与传统百货店具有类似特征的集体商业的市场份额也呈现下滑趋势。 4.市场缺乏热点,消费需求明显断层。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了一定提高,普及型、温饱型需求已经基本饱和,而新的高水平的购买能力尚未形成,对档次较高的享受型、发展型需求尚处于“可望而不可及”的状况,加之居民购买力多渠道大量分流,商品消费需求在近几年内将会逐步减弱。因此,消费品市场难以出现热点商品。

二、连锁超级市场 1.发展速度快、地区分布广。 中国连锁超市已成为商业领域最具活力的业态。

尤其是近几年来,大中型连锁超市企业销售规模逐年递增,销售增长明显高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增长和传统百货商店的增长。自1994年开始,中国连锁超市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在70%以上,其中2000年比1999年增长53%。

上海连锁业“三巨头”—联华、华联和农工商超市分列全国零售业10强的第一、第五和第八位。连锁超市将超过百货店成为零售业的第一主力。

在地区分布上,规模较大的超市连锁企业大多集中在沿海地区和省会城市。上海、北京、广东等地的超市发展速度、规模和水平高于其他地区,店铺数量占到总数的1/3以上。

2.竞争激烈,连锁超市业进入整合时期。 同国外的连锁超市公司相比,中国的连锁超市规模明显偏小。

从2000年的销售额看,中国连锁超市的龙头企业联华超市有限公司仅及沃尔玛的1/80。目前连锁超市公司扩大规模的主要方式是对国有网点进行连锁化改造和通过租赁、购买、新建网点等方式扩张,这些都属于单一资本的扩张。

要想扩大企业规模,建造内资连锁超市的“航空母舰”,只有进一步转变观念,通过联合、兼并、收购和加盟等多种方式,突破行业界限、地区界限,才能真正形成经营规模大、竞争实力强的大型连锁超市公司。 3.外资进入速度加快。

国外著名的超市集团公司看好了中国商业领域的发展潜力,纷纷进入中国,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如家乐福1999年在中国的销售额为60亿元,2000年上升为81亿元,分店达到28家;美国沃尔玛在中国开办的8家连锁店年销售额预计可达到30~40亿元。

三、仓储式商场 据初步统计,全国已有仓储式商场1000多家。仓储式商场已由经济最发达的广东省向北京、上海,再向省会城市以及其他工商业重镇拓展。

国外大型著名仓储式商场纷纷进驻中国市场,不仅对国内仓储商场的发展起到示范作用,同时加剧了仓储商场之间的竞争,中国仓储式商场逐步步入规范化发展阶段,许多仓储式商场开始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内部经营管理的规范运作。 仓储式商场由单店向连锁经营发展,积极对外谋求规模效益。

如麦德龙在我国已有6个连锁店,现在为单店经营的许多家仓储式商场,也多有开展连锁经营的计划。 建材装饰材料仓储式商场成为我国仓储式商场家族中不可或缺的成员之一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我国第一家建材装饰材料仓储商场天津家居仅短短的三四年时间,已发展到近十家建材仓储式公司,其网点已覆盖北京、上海、天津、西安、沈阳、南京、无锡、青岛等地。 中国仓储式商场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1.仓储式商场定位于中低档次。

中国目前有60%~70%的消费者消费水平仍然较低,因而仓储式商场的定位适应当前消费状况,再加上商场推出一系列便民服务,因而颇受消费者欢迎。 2.仓储式商场实行会员制,把一些收入较高、消费量较大但同时对让利销售比较敏感的消费者纳为自己的会员,并对其大量消费实行奖励,从而成为自。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 中国零售业信息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指出电商对传统零售业冲击大,但不是唯一的冲击。传统零售业出现营业收入和利润下滑是源于其经营模式和内部结构性的影响。百货行业的毛利率一般能达到25%-30%,但是净利率只能维持在5%以下,加上最近两年来销售增幅出现明显下降,为此,百货商场开始寻找出路。为保证商场毛利率,百货业不得不抬高进场费和扣点,同时为吸引世界一线大牌,商场还要按照国际供应商的要求倒贴装修费,这两部分成本也最终转嫁到消费者头上,间接地推高商品价格。这样一来,就形成了百货商场价格高、品种少、环境单调等特点,缺乏竞争力,反过来促使其抬高进场费和扣点,构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大圈子。这是传统零售业的普通问题。

在国外,多数零售业成熟的国家主要品牌都在3-5家之间。但在国内,以超市业态为例,主要外资品牌就有8家,主要内资品牌超过20家。这样的结果是,每个人都想开店,但多数新店都难保损益平衡。

另一个让零售业遭遇寒冬的原因是,国内零售业重视利润的同时不重视研发。从传统零售业十余年来的营运模式看,业态组合、业态变革、商品组合、陈列技术等没有什么大的改变,一旦消费疲软,零售业绩易产生衰退。

此外,今天国内零售业的问题也包括商业模式,零售企业的通路成本异常的高,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零售企业绝大多数不做商品经营,只做通路经营。

发展历程: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没什么所谓的连锁零售业,改革开放后,在上海,广州等等出现了外资的。

在我国,超级市场被引入始于1978年,当时称作自选商场。1983年1月3日,中国第一家超级市场在北京市海淀区开业,那时购买者几乎都是外国人。

2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去超市购物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 南巡讲话后,外资大举入侵,我国的资本市场在转变。

同时我国的零售业开始发展,有的由国企支持,或者由国家支持。沃尔玛、普马、家乐福、麦德龙、百盛等无数个国际顶尖商业巨头充斥中国大陆超市经济的态势下,中国大陆也出现了一些超市,如郑州的亚细亚。

现状:从资本来看,外资控制了中国零售业的绝大部分,这是大超市,而且小超市也是这样的。我在上海,上海的alldays,family mart,keide可的等等也是由大超市控股的。

正因此,有人说,我国的消费终端被外国人控制了,定价权也由他们说了算。从现在最新的资料看,国家在布局零售业区域规划,在西部地区,要经过国家规划局同意,对于大的超市来说。

其实是一种限制,在东部大城市的超市,正在发生一些小的转移。未来前景:外资超市的存在要经过一段时间才会改变。

正如外资化妆品牌一样,也如外资合资汽车一样。但出于国家利益考虑,一定会改变现状,至于如何改变,可能会因为国家利益博弈而产生改变。

有一点可以确定,一定会从西部开始收回消费终端,拿回商品定价权。

我国零售业近年来持续快速发展,形成了多种零售业态和多种经营模式并存的繁荣发展态势和激烈竞争的市场局面。

我国加入世界贸组织之后,国外实力强大的零售集团也加快了进入我国零售市场的步伐,给我国零售行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和影响。在我国零售业对国民经济运行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影响我国零售业演变的因素是什么,我国零售业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已经成为我国各级 *** 、企业界和理论界研究与解决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

本论文通过六个章节对主题进行了研究: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对象与方法、基本思路与框架结构、创新之处。

第二章,零售业演变因素及发展趋势研究文献综述。主要对国内外理论界提出的有关零售业演变与发展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归纳、总结,并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与评述。

第三章,我国零售业演变的历史考察。分别对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之前我国零售业演变概况、我国计划经济时代零售业的演变概况、我国改革开放之后零售业的演变与发展,以及对我国零售业规模、结构与经营模式的演变,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与分析。

第四章,影响我国零售业演变的因素研究。从理论角度,总结和归纳了学术界对影响零售业演变因素的研究成果;从实践角度,对影响国内外零售业演变的各项因素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影响我国零售业演变的六大因素是:“经济体制因素”、“经济发展因素”、“市场需求因素”、“消费者购买力因素”、“商业竞争因素”和“科学技术因素”。第五章,我国零售业的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国外零售业的生命周期和演变趋势理论,以及第四章提出的影响我国零售业演变的六大因素的基础上,研究和提出了我国零售业四个发展趋势:一是集中化、连锁化。二是专业化、细分化。

三是百货商场、连锁超市、专业店将成为我国零售业三大支柱业态。四是零售业对相关产业的导向作用不断增强,现代科学技术对我国零售业发展带来革命性的推动力量,反之零售业发展也将对现代信息、物流等新兴行业带来互动发展。

第六章,以百货商场业态发展趋势为例的对策研究,提出了零售行业中百货商场业态核心竞争能力的组成以及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五点对策建议。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有三点:一是提出了影响我国零售业演变的六大因素。

二是提出了国外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零售业的四大发展趋势和我国零售业发展的四大趋势,以及具体内容。三是提出了针对我国百货商场应具备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六点具体内容以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五点对策建议。

…。

试论我国零售业发展的现状及其趋势一、我国零售业发展的现状(一)业态层次不齐,差距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零售市场长期保持着百货商店一统天下的单一格局,其市场份额达60%以上。对外开放以来,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零售市场竞争的加剧,大型综合超市、超级市场、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居中心、仓储商场等新型零售业态得到快速发展,成为中国零售业规模扩大的主要动力。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零售业走完了国外零售业150年的商业历程,西方发达国家历经8次零售革命形成的20余种业态几乎全部在中国出现,但是各种新型业态同时出现,没有时间阶段性,且部分业态具有明显的不足,与国际上通行的标准业态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二)整体规模偏小,各项成本较高目前,国内企业的规模扩张更多的是一种外延式扩张,更看重的是网点资源的抢占,规模效益没有充分体现,只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综合毛利率,但各类经营费用居高不下,导致净利润率远远低于家乐福、沃尔玛等国际巨头。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数据,2004年连锁零售企业平均利润率仅为0.85%,连锁超市百强的净利润率为1.22%,而国外连锁超市平均利润率为2.22%。过高的运营成本归因于两个方面,外部是因为我国物流费用偏高,占GDP比重的16.7%,而发达国家仅为这个数字的一半;内部因素则缘于销售成本和管理成本偏高,国内这方面的成本平均达30%,而沃尔玛则为16%。商品周转速度慢、采购配送水平低造成高库存和断货共存等问题。外商的这种规模化优势和低价销售策略大大提高其市场占有率,使国内零售企业市场份额不断缩小,直接影响国内零售企业市场地位。(三)管理水平与国际零售业的差距较大1.我国商业企业的管理还主要依靠传统管理方式和方法。零售企业的从业人员的素质较低,普遍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而且缺乏高级管理人才,从而导致企业缺乏原始创新。2.在营销方面,主要还是依靠购物折价,礼物赠送等促销方式。而不是以树立品牌、服务、信誉以及企业整体形象等系统的营销战略为主导。缺乏市场细分,在商品组合、服务标准、价格、促销和店面布置等方面,采用标准化管理不足。3.尤其突出的是没有高科技的支持,主要是信息化程度低。企业管理没有运用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国外的商业企业以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为核心,形成了以网络为辅助的自动化管理,这与传统的零售业运作方式截然不同。4.我国零售业企业的目标市场定位不很明确。市场定位不仅是企业自身的问题,且关系到整个行业结构、规模结构与空间结构。我国零售业企业由于定位不明确,导致对目标顾客的需求状况难以准确把握,也难以确认真正的行业竞争对手,因此难以占领巨大的市场份额,从而难以形成具有自己企业特色的竞争优势。二、从世界零售业的发展态势分析我国零售业的发展趋势(一)信息化从我们前面对我国零售业现状的分析可以得出,与国际零售企业的高科技、高信息化相比,我国零售业现在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信息化程度低。在我们加入WTO后,企业运作趋于国际化,首要解决的问题是缩小与国际零售业在信息化方面的差距。此外利用电子商务可以加速零售业的国际化步伐,利用互联网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的形象、品牌、经营特色,其中的问题主要是加强和加快信息系统建设。把企业内部的信息流整合起来,以内部信息化的基础应对电子商务,还要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改善企业信息基础设施条件,建立起连通企业内外的计算机网络,实现对企业各种资源的科学化管理,同时加强对外联系。此外,建立商业信息系统(MIS)、商品供货系统(GOS)和决策支持系统(DSS),使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能及时整理分析各类信息,并根据准确商业信息对市场进行超前预测和预警预报,避免经营活动的盲目性,保证商品质量,降低经营成本,提升零售企业科学管理的水平。实现信息化的过程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不仅需要网络技术人才,更需要既懂得电子商务又熟悉零售运营的复合型人才。复合型商务人才是零售业信息化的必备条件之一,然而,我国传统的经营管理人员虽然经验丰富,但却不熟悉网络技术知识。另外,公众的认识不足,对电子商务所涉及的技术、基础设施网络状况以及能为消费者带来的收益缺乏了解,这也构成了电子商务推广的障碍。如何尽快培养、引进相关人才,是我国零售业信息化发展的当务之急。(二)品牌化即形成零售企业的品牌效应,利用自己卓越的品牌资产带来竞争优势。主要是零售企业要在商品质量和组合、服务内容和标准等方面,形成统一的企业品牌形象,特别是在服务标准化方面实现高层次化。因此,在外资大举进入我国零售业的形式下,我国的大型零售企业应该充分发挥自己在长期经营中所形成的信誉优势,采取各种措施,树立本企业良好的企业品牌、服务形象、环境和职工形象,使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全面提高。我国零售业在培育服务品牌资产时应该考虑以下四个战略观点:1.差异化。具有良好服务品牌的现代零售企业应注重创新,即创建与其他竞争者相区别的服务品牌关系,从而加深顾客心目中的服务品牌印象。2.提升现代零售企业声誉。为顾客开发重要并具有价值的服务。3.建立情感联系。企业应试图超越服务的逻辑和经济层面,因为顾客的核心价值往往是超越常规逻辑的。4.将服务品牌内部化。在服务品牌创建过程中,员工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搞好内部营销是实现服务品牌内部化的关键。(三)集团化由于零售业是规模经济效应最为明显的行业之一,零售渠道价值的巩固和增强对规模有着强烈的依赖性。研究表明,零售商规模经济效应的存在使得零售商业绩与规模之间呈现“S”型曲线函数关系,表现为当零售商的门店规模达到一临界点时,其经营业绩可以实现快速上升。这种利润增长特征在沃尔玛、家乐福等零售商的发展过程中得到过有效验证。商业企业集团是指以资本为主要联结纽带的母子公司为主体,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组建的企业联合体。实施零售集团化不仅可以提高资本总量,消除业务重叠和较高经营成本,而且还可以在经营管理、技术开发、信息共享资源配置等诸多方面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和协同效应,迅速发挥整体优势。目前全球零售企业的规模已经由传统的单店经营转向连锁经营,竞争方式也转向集约化,从而以规模化、连锁经营方式、实施低价策略占领我国消费市场,形成绝对成本优势。所以我国的零售企业要想成为国内消费市场的主导力量,就必须通过扩大规模,增强资本和自身实力,为与国际性零售企业进行公平竞争提供了可能性,而且集团化经营为降低成本寻求规模效应提供了可能性。此外,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复杂程度的提高,零售企业通过资本融合组建零售企业集团,利用各自的优势,实现大批量采购,从而降低成本。加强与外商“联姻”,培植自己的产业集团。根据入世的有关条款,中国承诺:入世后,将立即允许外商拥有所注资公司49%的股份,两年后即可拥有50%的股份;中国入世两年后,外国银行亦将被允许同中国企业一起介入部分流通领域;五年后允许中国私营企业介入部分流通领域;中国将给予部分外商分销权等等。凭中国零售业的现状和企业的竞争力,无以抗衡,所以,可以采取变通的方式加强与WTO成员国知名国际商业集团“联姻”。在这方面中国零售业有着与世界零售巨头合作的经验,但以后要变被动为主动,通过这种形式缓冲冲击力,并充分利用该渠道使我国产业集团的产品进入跨国连锁经营和特许经销网络。(四)国际化即实现我国零售企业的跨国经营。包括独资经营和合资经营两种方式。据统计,截至2004年底,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集团,在加拿大、墨西哥、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已经开设了1600多家分店。该集团2004年全球销售额就突破了2,852亿美元,沃尔玛至2005年已连续5年排在世界500强的首位。日本在国外的零售企业,已经占到日本在国外开设企业总数的41%左右,国际化倾向明显。法国、荷兰、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零售企业也纷纷实施国际化战略,并收效显著。WTO的成立和地区性自由贸易协定的出台使得各国贸易壁垒和障碍逐渐减少,对于国际投资的管理和限制逐步放宽,这有利于利用跨国投资和采购,也为零售企业跨国经营提供了机遇。在外资企业“跑马圈地”,加速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中国零售企业应加快资产重组的步伐,以合资、兼并、收购、控股等方式对众多的同行企业进行集中和战略性调整,组建一些零售业的巨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结群而御,打造零售业的“航空母舰”,以转守为攻,积极应对。现代传播促进了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的流动和融合,消费信息流行、传播极快,人们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购买方式和习惯等正在逐步趋同,使得人们的消费需求可以通过国际化的零售业态、销售方式得到满足。国际消费需求的趋同化发展也促使我国零售企业实现国际化经营。根据我国零售企业的实际状况,国际化经营投资方式一般采取合资经营。即我国的零售企业资本与当地国家企业资本合股,各方共同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这种方式投入少,风险小,享受优惠多,而且合资经营把外资和内资利益捆绑在一起,外资风险小,可以获得内资的帮助。综上所述,针对我国与国际零售业相比存在的业态层次不齐、整体规模偏小、管理技术和管理水平差距偏大等诸多问题,今后,要想有效参与国际化竞争,提升民族产业的综合实力,信息化、品牌化、集团化、国际化是中国零售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