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封朋友: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时间去读课外书。但是你试抚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功夫么?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一百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断不会只能读三四页呢?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世间有许多人比你忙得多。许多人的学问都在忙中做成的。美国有一位文学家科学家和革命家富兰克林,幼时在印刷局里做小工,他的书都是在做工时抽暇读的。不必远说,你应该还记得,国父孙中山先生,难道你比那一位奔走革命席不暇暖的老人家还要忙些么?他生平无论忙到什么地步,没有一天不偷暇读几页书。你只要看他的《建国方略》和《孙文学说》,你便知道他不仅是一个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个学者。不读书讲革命,不知道“光”的所在,只是窜头乱撞,终难成功。这个道理,孙先生懂得最清楚的,所以他的学说特别重“知”。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后,这固不消说。尤其要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常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你不看见现在许多叉麻雀抽鸦片的官僚们绅商们乃至于教员们,不大半由学生出身么?你慢些鄙视他们,临到你来,再看看你的成就罢!但是你如果在读书中寻出一种趣味,你将来抵抗引诱的能力比别人定要大些。这种兴趣你现在不能寻出,将来永不会寻出的。凡人都越老越麻木,你现在已比不上三五岁的小孩子那样好奇、那样兴味淋漓了。你长大一岁,你感觉兴味的锐敏力便须迟钝一分。达尔文在自传里曾经说过,他幼时颇好文学和音乐,壮时因为研究生物学,把文学和音乐都丢开了,到老来他再想拿诗歌来消遣,便寻不出趣味来了。兴味要在青年时设法培养,过了正常时节,便会萎谢。比方打网球,你在中学时欢喜打,你到老都欢喜打。似如你在中学时代错过机会,后来要发愿去学,比登天边要难十倍。养成读书习惯也是这样。你也许说,你在学校里终日念讲义看课本就是读书吗?讲义课本著意在平均发展基本知识,固亦不可不读。但是你如果以为念讲义看课本,便尽读书之能事,就是大错特错。第一,学校功课门类虽多,而范围究极窄狭。你的天才也许与学校所有功课都不相近,自己在课外研究,去发见自己性之所近的学问。再比方你对于某种功课不感兴趣,这也许并非由于性不相近,只是规定课本不合你的口胃。你如果能自己在课外发见好书籍,你对于那种功课的兴趣也许就因而浓厚起来了。第二,念讲义看课本,免不掉若干拘束,想籍此培养兴趣,颇是难事。比方有一本小说,平时自由拿来消遣,觉得多么有趣,一旦把它拿来当课本读,用预备考试的方法去读,便不免索然寡味了。兴趣要逍遥自在地不受拘束地发展,所以为培养读书兴趣起见,应该从读课外书入手。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没有一读的价值。你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你须慎加选择。你自己自然不会选择,须去就教于批评家和专门学者。我不能告诉你必读的书,我能告诉你不必读的书。许多人曾抱定宗旨不读现代出版的新书。因为许多流行的新书只是迎合一时社会心理,实在毫无价值,经过时代淘汰而巍然独存的书才有永久性,才值得读一遍两遍以至于无数遍。我不敢劝你完全不读新书,我却希望你特别注意这一点,因为现代青年颇有非新书不读的风气。别的事都可以学时髦,惟有读书做学问不能学时髦。我所指不必读的书,不是新书,是谈书的书,是值不得读第二遍的书。走进一个图书馆,你尽管看见千卷万卷的纸本子,其中真正能够称为“书”的恐怕难上十卷百卷,你应该读的只是这十卷百卷的书。在这些书中间,你不但可以得较真确的知识,而且可以于无形中吸收大学者治学的精神和方法。这些书才能撼动你的心灵,激动你的思考。其他象“文学大纲”、“科学大纲”以及杂志报章上的书评,实在都不能供你受用。你与其读千卷万卷的诗集,不如读一部《国风》或《古诗十九首》,你与其读千卷万卷谈希腊哲学的书籍,不如读一部柏拉图的《理想国》。你也许要问我像我们中学生究竟应该读些什么书呢?这个问题可是不易回答。你大约还记得北平京报副刊曾征求“青年必读书十种”,结果有些人所举十种尽是几何代数,有些人所举十种尽是史记汉书。这在旁人看起来似近于滑稽,而应征的人却各抱有一番大道理。本来这种征求的本意,求以一个人的标准做一切人的标准,好象我只喜欢吃面,你就不能吃米,完全是一种错误见解。各人的天资、兴趣、环境、职业不同,你怎么能定出万应灵丹似的十种书,供天下无数青年读之都能感觉同样趣味发生同样效力?我为了写这封信给你,特地去调查了几个英国公共图书馆。他们的青年读物部最流行的书可以分为四类:(一)冒险小说和游记,(二)神话和寓言,(三)生物故事,(四)名人传记和爱国小说。就中代表的书籍是凡尔纳的《八十天环游地球》(Ju1es Verne: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y Days)和《海底二万里》(Twenty Thousand Leagues Under the Sea),笛福的《鲁滨孙飘流记》(Defoe:Robinson Crusoe},大仲马的《三剑客》(A.Dumas:Three Musketeers),霍桑的《奇书》和《丹谷闲话》(Hawthorne:Wonder Book and Tangle Wood Tales),金斯利的《希腊英雄传》(Kingsley:Heroes),法布尔的《鸟兽故事》(Fabre:Story Book of Birds and Beasts),安徒生的《童话》(Andersen:Fairy Tales),骚塞的《纳尔逊传》(Southey:Life of Nelson),房龙的《人类故事》(Vanloon:The storyof Mankind)之类。这些书在国外虽流行,给中国青年读,却不十分相宜。中国学生们大半是少年老成,在中学时代就欢喜象煞有介事的谈一点学理。他们—你和我自然都在内—不仅欢喜谈谈文学,还要研究社会问题,甚至于哲学问题。这既是一种自然倾向,也就不能漠视,我个人的见解也不妨提起和你商量商量。十五六岁以后的教育宜注重发达理解,十五六岁以前的教育宜注重发达想象。所以初中的学生们宜多读想象的文字,高中的学生才应该读含有学理的文字。谈到这里,我还没有答复应读何书的问题。老实说,我没有能力答复,我自己便没曾读过几本“青年必读书”,老早就读些壮年必读书。比方在中国书里,我最欢喜《国•风》、《庄子》、《楚辞》、《史记》、《古诗源》、《文选》中的书笺、《世说新语》、《陶渊明集》、《李太白集》、《花间集》、张惠言《词选》、《红楼梦》等等。在外国书里,我最欢喜济慈(Keats)、雪莱(Shelly),柯尔律治(Goleridge)、布朗宁(Browning)诸人的诗集、索福克勒斯(S aphocles)的七悲剧、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Shakespeare:Hamlet)、《李尔王》(KingLear)和《奥瑟罗》(Othello)、歌德的《浮士德》(Goethe:Fasuts),易卜生(Ibsen)的戏剧集、屠格涅夫(Turgenef)的《处女地》(Virgin Soil)和《父与子》(Fathers and Children)、陀思妥也夫斯基的((罪与罚》(Dostoyevsky:Crime and Punishment)、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Flaubert: Madame Bavary)莫泊桑(Maupassant)的小说集、小泉八云(Lafcadio Hearn)关于日本的著作等等。如果我应北平京报副刊的征求,也许把这些古董洋货捧上,凑成“青年必读书十种”。但是我知道这是荒谬绝伦。所以我现在不敢答复你应读何书的问题。你如果要知道,你应该去请教你所知的专门学者,请他们各就自己所学范围以内指定三两种青年可读的书。你如果请一个人替你面面俱到的设想,比方他是学文学的人,他也许明知青年必读书应含有社会问题科学常识等等,而自己又没甚把握,姑且就他所知的一两种拉来凑数,你就象问道于盲了。同时,你要知道读书好比探险,也不能全靠别人指导,你自己也须得费些功夫去搜求。我从来没有听见有人按照别人替他定的“青年必读书十种,或“世界名著百种”读下去,便成就一个学者。别人只能介绍,抉择还要靠你自己。关于读书方法。我不能多说,只有两点须在此约略提起。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和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特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刺激你思考。记着这两点,其他琐细方法便用不着说。各人天资习惯不同,你用那种方法收效较大,我用那种方法收效较大,不是一概论的。你自己终久会找出你自己的方法,别人决不能给你一个方单,使你可以“依法炮制”。你嫌这封信太冗长了罢?下次谈别的问题,我当力求简短。再会!你的朋友 孟实
如下:
古之成大事者必有静气,“静”古往今来顾名思义就是心静,临危不惧,亦或是别人不具备的品质。曾有人说,只有宁静的心,才能演绎出千古的绝唱,只有坚韧的心,才能造就生命的辉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无不在一一说明这个永恒的真理。
百灵鸟是鸟类家族中可爱的歌唱家,其音上天可捞月,下海可捉鳖,可谓天籁之音。与某些鸟类相比,其音虽轻,却蓄含无尽的回味,而那些只知道乱叫一通的鼠辈,根本就是在乱弹琴,叫的越多,越令人讨。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小时候因家里贫穷,且天生嗓子就不大好,他就用一枚石子夹在口中,一天天的练习发音。苦尽甘来,他的锲而不舍的努力造就了他今天能作为中国发言人站在国际舞台上传达中国的声音,其实从他的身上散发出一种特别的气质,那就是宁静。
然而,如果只是站在公众的视线里,不以身作则,原本的“鸟鸣”也会化为虚无。被誉为抗震救灾小英雄的得中学生雷克华,曾在地震中救了孩子,被评为模范。但谁又能想到,随着公众的捧哗,他处在巨大的利益之中,他借助公正的影响力走向了之路,由此观之,就是因为他缺乏内心的宁静,才走上了歧途。
当下社会,利益横生,物欲横流,我们只有保持一颗带有“宁静”的的心,才能真正做到腹有“宁静”气自华。是的,汪国真曾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偏道,腹有宁静气自华。
只找到了一篇不错的读后感:(书店应该有卖)2006-11-19 19:37:43 来自: 孤帆远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评论 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至今读来仍多有收获,其洞察明理,其言真,其辞切,一一溢于笔端,这是一位和蔼可掬的美学大家在与你面对面地谈天。 括号内的文字是我的读后感。 序 中国人在全世界被推为最重实用的民族的,凡事都怀着一个极近视的目标:娶妻是为了生子,养儿是为了防老,行善是为了福报,读书是为了作官,不称入基督教的为基督教信者而称为“吃基督教”的,不称投身国事的军士为军人而称为“吃粮”的,流弊所至,在中国,什么都只是吃饭的工具,什么都实用,因之,就什么都浅薄。 (此序为夏丏尊先生于1929年元旦所写。“什么都只是吃饭的工具”,中国人的这种实用主义,李泽厚称之为“实践理性”。其精神积习已久,流布四方,虽时至今日,仍未大改,或更甚昨日。) 一 谈读书 凡人越老越麻木,你现在已比不上三五岁的小孩子那样好奇、那样兴味淋漓了。你长大一岁,你感觉兴味的锐敏力便须迟钝一分。 (小时无书可读,便一遍遍读语文课本,记忆犹深者比如赵树理的《老杨同志》,一遍遍地读,兴趣盎然,尤至最后一句“大家都觉得老杨同志是自己人”,心中便似有暖流涌动,对老杨同志的敬意油然而生,似乎自己要想做个老杨同志了。今日书籍满桌,却没有了那种感受,真是越老越麻木了!) 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没有一读的价值。你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你须慎加选择。 (今日之出版业火爆异常,新书层出不尽,记得黄师兄曾言“进了书店,看到这么多书,真是让人绝望”,不过,他又说,再看时,太多的书是不值得一读的,所以,“慎加选择”尤为重要了。) 二 谈动 从前我很疑惑何以剧情愈悲而读之愈觉快意,近来才悟得这个泄与郁的道理。 (悲剧所带来的悲剧感及其所产生的功效,正是亚氏所谓的“净化”。) 你大约记得晋人陶侃的故事。他老来罢官闲居,找不得事做,便去搬砖。晨间把一百块砖由斋里搬到斋外,暮间把一百块砖从斋外搬到斋里。人问其故,他说:“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 (如色弱妓子“门前冷落鞍马稀”的寂寥之人不妨借鉴。一则排忧解闷,更则锻炼身体。) 三 谈静 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好比喝茶,渴汉只管满口吞咽,会喝茶的人地一口一口的细啜,能领略其中风味。 (这“领略”二字却也容易,某次坐公车,车上寥寥数人,售票员为一年轻女孩,去与司机闲聊,讲那养狗喂猫之事,时时畅笑,开心无比,其乐尽在日常生活间,能领略尔。) 我生平不怕呆人,也不怕聪明过度的人,只是对着没有趣味的人,要勉强同他说应酬话,真是觉得苦也。 (此话不免使人汗颜。我似乎算不得呆人,大约呆人是有其可爱之处的,如猪悟能;更非“聪明过度”,却有沦为后一种人的危险,所以见了人,还是少说话,免得让人家“觉得苦也”。) 四 谈中学生与社会运动 你应该回头看看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一个人,看看政府是什么样的一个政府,看看人民是什么样的一个人民。 (“回头看看”,便是要做一个旁观者,即使不如智者那般清醒,却总会看破一些虚伪面目,而不要只顾随波逐浪。) 五 谈十字街头 十字街头的空气中究竟含有许多腐败剂,学术思想出了象牙塔到了十字街头以后,一般化的结果常不免流为俗化(vulgarized)。昨日的殉道者,今日或成为市场偶像,而真纯面目便不免于因之污损了。到了市场而不成为偶像,成为偶像而不至于破落,都是很难的事。 (精英自有精英的特质,是大众无能把握的。观今日之鲁迅,已经面目全非了。) 六 谈多元宇宙 美术家最大的使命求创造一种意境,而意境必须超脱现实。我们可以说,在美术方面,不能“脱实”便是不能“脱俗”。 (此处之“美术”即“美学”,以此立论,那样的一种“意境”是不好创造的,朱光潜先生算是达成了,宗白华先生更是创造了,而今日之中国,便几乎没有合格的美学家了。) 日本民族是个有生气的民族,因他们中间有人能够以嫌怨杀人,有人能够为恋爱自杀。我们中国人随在都讲“中庸”,恋爱也只能达到温汤热。所以为恋爱而受社会攻击的人,立即就登报自辩。这不能不算是根性浅薄的表征。 (“以嫌怨杀人”、“为恋爱自杀”,在中国亦是不乏其人的,那时去国之人对国事国人冷眼旁观,即无疗救之道,又十分的爱国,便带着深切地悲观与失望。这十二封信写于1929年间的几年间,设若写作时间改在十年之后,不知还会不会对日本人表现出敬拜之情?) 七 谈升学与选课 我时常想,做学问,做事业,在人生中都只能算是第二桩事。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我所谓“生活”是“享受”,是“领略”,是“培养生机”。假若为学问为事业而忘却生活,那种学问事业在人生中便失其真正意义与价值。因此,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看作社会的机械。一味迎合社会需要而不顾自己兴趣的人,就没有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 (一个年轻的自由主义者,带着典型的“小资情调”。二十余年后,当朱先生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洗涤,在《人民日报》写出掀起美学热潮的第一篇文章,检讨自己的思想时,早已“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的他不得不“把自己看作社会的机械”了。) 中国学者的通病就在不重根基而侈谈高远。 (八十年前如此,今日或许尤甚于此。) 八 谈作文 我生平最大憾事就是对于美术和运动都一无所长。幼时薄视艺事为小技,此时亦偶发宏愿去学习,终苦于心劳力拙,怏怏然废去。 (现行的教育方针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朱先生虽于“体美”有缺,今日之人,唯重其一矣!) 在艺术田地里比在道德田地里,我们尤其要讲良心。稍有苟且,便不忠实。听说印度的甘地主办一份报纸,每逢作文之先,必斋戒静坐沉思一夜然后动笔。我们以文字饭吃的人们对此能不愧死么? (若该愧死,则今日之该死之人尤多!) 十二 谈人生与我 我虽不把自己比旁人看得重要,我也不把自己看得比旁人分外低能。 (此谓不卑不亢而又谦然有度者乎?) 老实说,假如这个世界中没有曹雪芹所描写的刘姥姥,没有吴梓所描写的严贡生,没有莫里哀所描写的达尔杜弗和阿尔巴贡,生命更不值得留恋了。我感谢刘姥姥、严贡生一流人物,更甚于我感谢钱塘的和匡庐的瀑。 (老实说,我看出了朱先生对喜剧之魅力的赞扬,更看出了他对当时中国之情形的悲观与失望。)
一朵花,开在深夜,幽幽的一束光照见它,它视而不见,意韵幽幽地开着,这样的花朵有静气。一个人,专心一件事,别的事情都搅扰不了他,别的诱惑都迷乱不了他,他就那样心系一处,仿佛进入了禅定,这样的人也有静气。月朦胧,鸟朦胧,实因心朦胧,飘忽不定。心猿意马,动若脱兔,实因没有安全感,或是欲壑难填。齐白石老先生在其成名后,有人问他如何从一个木匠转身成巨匠?他答道:作画是守静之道,涵养静气,事业可成。齐白石的画让我想起一则故事。在雍正皇帝编著的《悦心集》里,有一则《尧舜至今尚在》,里面有这样一段对话,很有意思:“昔有一名僧,被召见驾,叩首呼万岁。上曰:‘人生百年且不可得,何云万岁?’僧曰:‘尧舜至今尚在。’上大悦。一日同御便殿,复问曰:‘京师有多少人?’僧云:‘只有两个人。’上日:‘何谓?’僧日:‘一个为名,一个为利。’上点头称善。”京畿之地,熙熙攘攘,名利纷扰,何来静气?静气在哪里,在山野清风徐来之处,明月皎皎之所。难怪历代圣贤中的许多人,心向田园。餐风饮露好风雅,被天席地度韶华。这就是静气,八风吹不动,任何搅扰在他的面前都成为“蚍蜉撼大树”。翁同龢是清朝三代皇帝的老师,他曾写过这样一句话: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丰子恺也说:“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多明亮的心态!泰山崩于前而不改其色,危难轰顶而不移其步。这是静气带给人的自信,也不失为是一种自觉。静气在胸的人有涵养,静气在魄的人有格局,静气在灵的人有辉映。
谈“静气”静气不仅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智慧,一种驾驭主观客观世界的能力。一事当前,临危不乱,自能生出无限智慧,化解困难;心浮气乱之人,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误事。人为生活琐事而缠心,乃至思绪纷纷,被物欲所牵制,不以理智主宰自己,就不能洞察事物真谛。惟有静气,才能驾御自己,才能专注思考某一问题,继而获得智慧,改变客观世界。 静气是一种正气。正气常存,便不会斤斤计较小肚鸡肠,不会被纷繁琐事所累,可以做到从容淡定,也可以做到顽强不懈。生活中付出辛劳而收获汗水的事常会遇到,唯有“静”,才可能平复心情,冷静思考,调整策略,从而创造更加完美的未来世界。 静气是一种勇气。临大事,遇烦恼,都需要静心分析原因,探求出路。这时候的“静”是一种手段、一条途径,静下来,才有可能找得着出路,找得到方向。心浮气躁者,不仅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倒可能把事情弄得更糟。遇事而静,或许更能考验一个人能否把握全局、处理疑难的信心和能力。 静气是一种志气。勤奋的人总为未来找目标,懒惰的人总为偷懒找理由。有理想的人,总是有着从容不迫的精神,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暗中努力;看似不慌不张,实则坚定意志坚强。无志气的人,静不下,坐不住,忙忙碌碌却一无所获,到头来一事无成,空耗生命。 静气是一种锐气。人生漫长,需要克服的困难有许多;道路坎坷,面对危难的时候有很多;人事繁杂,需要理清头绪的时候有许多;人世纷扰,需要保持清醒的时候有很多。以静制动,不失为一种智慧的哲学。遇事能“静”,智慧本色,是成大事者必备素质。有了“静”,保持一份清醒,于繁杂中理出思绪,于混沌中看到光明。消极的静默不值得回望,但智慧和冷静则是一种境界。 静气是一种才气,而且是大才气。大概只有无知者才会喧嚣,智短者才想辩脱,唯大智慧者,才会气定神闲,心灵洒脱。胸中有丘壑,表面无文章。那不是傻气,不是明哲保身,而是谨慎观察认真思考后的诚府,是运筹帷幄的智慧。 天地有正气,做人有志气,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拒绝浮躁名人的事例如下:
第一个例子:卧薪尝胆,正因为勾践不浮躁,沉着冷静,才拯救了自己的国家。
春秋时期,吴越两国相邻,经常打仗,有次吴王领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的大将灵姑浮砍中了右脚,最后伤重而亡。吴王死后,他的儿子夫差继位。三年以后,夫差带兵前去攻打越国,以报杀父之仇。 公元前497年,两国在夫椒交战,吴国大获全胜,越王勾践被迫退居到会稽。
吴王派兵追击,把勾践围困在会稽山上,情况非常危急。此时,勾践听从了大夫文种的计策,准备了一些金银财宝和几个美女,派人偷偷地送给吴国太宰,并通过太宰向吴王求情,吴王最后答应了越王勾践的求和。
但是吴国的伍子胥认为不能与越国讲和,否则无异于放虎归山,可是吴王不听。 越王勾践投降后,便和妻子一起前往吴国,他们夫妻俩住在夫差父亲墓旁的石屋里,做看守坟墓和养马的事情。夫差每次出游,勾践总是拿着马鞭,恭恭敬敬地跟在后面。
后来吴王夫差有病,勾践为了表明他对夫差的忠心,竟亲自去尝夫差大便的味道,以便来判断夫差病愈的日期。夫差病好的日期恰好与勾践预测的相合,夫差认为勾践对他敬爱忠诚,于是就把勾践夫妇放回越国。
越王勾践他回国以后,立志要报仇雪恨。为了不忘国耻,他睡觉就卧在柴薪之上,坐卧的地方挂着苦胆,表示不忘国耻,不忘艰苦。经过十年的积聚,越国终于由弱国变成强国,最后打败了吴国,吴王羞愧自杀。
第二个例子:达·芬奇画的鸡蛋不是一次次乱涂鸦,在他失败时,他脚踏实地认真练习,耐得住寂寞,执著坚持,审视自己的不足,苦练基本功,终于成为赫赫有名的画家。
关于静心例子:
第一个例子:一部《泰坦尼克号》成就了最初的卡梅隆,当铺天盖地的荣誉和巨大的名声落在这个青年导演头上时,他却忽然蛰伏起来,以几十年的策划推出了轰动全球的《阿凡达》。
第二个例子:现代作家路遥将自己关在煤洞数年,在寂寞中耕耘着精神家园,创作出《平凡的世界》;拒绝浮躁,荷兰画家凡·高以一辈子的孤寂生活,忘情地投入到富有激情的艺术创作中,最终锻铸成一位令人仰止的伟大艺术家。
扩展资料:
烦躁例子:
1、三国时期的曹操率兵百万,南下攻关,听了庞统的话,建成连环船,自以为得计,站在船上对酒当歌,踌躇满志,以为必胜无题。结果,连中计谋,被蜀吴联军打败。
2、明末农民起义领袖闯王考自成,率领大军攻陷北京,建立大顺王朝。但考自成及其手下大将烦躁自满,争取夺利,很快就被吴三桂打败。
3、楚霸王相项羽以为贵族出身,英雄盖世,力拔山河,拥有雄兵百万,不把亭长出身的刘邦放在眼内。但刘邦善用张良、韩信、萧何等人,由弱转强。刘、项相争,结果是项羽惨败,自刎乌江。
关于静心的名言: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
2、如果我们静心,唤醒内在的意识,我们会知道自己的伟大,知道自己和宇宙源头有沟通,而且是其中一分子,我们和整个宇宙是一体的,因此我们会更有耐心、更坚强、更有智慧,可以做更多神奇的事。
一朵花,开在深夜,幽幽的一束光照见它,它视而不见,意韵幽幽地开着,这样的花朵有静气。一个人,专心一件事,别的事情都搅扰不了他,别的诱惑都迷乱不了他,他就那样心系一处,仿佛进入了禅定,这样的人也有静气。月朦胧,鸟朦胧,实因心朦胧,飘忽不定。心猿意马,动若脱兔,实因没有安全感,或是欲壑难填。齐白石老先生在其成名后,有人问他如何从一个木匠转身成巨匠?他答道:作画是守静之道,涵养静气,事业可成。齐白石的画让我想起一则故事。在雍正皇帝编著的《悦心集》里,有一则《尧舜至今尚在》,里面有这样一段对话,很有意思:“昔有一名僧,被召见驾,叩首呼万岁。上曰:‘人生百年且不可得,何云万岁?’僧曰:‘尧舜至今尚在。’上大悦。一日同御便殿,复问曰:‘京师有多少人?’僧云:‘只有两个人。’上日:‘何谓?’僧日:‘一个为名,一个为利。’上点头称善。”京畿之地,熙熙攘攘,名利纷扰,何来静气?静气在哪里,在山野清风徐来之处,明月皎皎之所。难怪历代圣贤中的许多人,心向田园。餐风饮露好风雅,被天席地度韶华。这就是静气,八风吹不动,任何搅扰在他的面前都成为“蚍蜉撼大树”。翁同龢是清朝三代皇帝的老师,他曾写过这样一句话: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丰子恺也说:“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多明亮的心态!泰山崩于前而不改其色,危难轰顶而不移其步。这是静气带给人的自信,也不失为是一种自觉。静气在胸的人有涵养,静气在魄的人有格局,静气在灵的人有辉映。
静与躁作文材料①引用梭罗的名言分析说理。“我在天空垂钓,钓一池晶莹剔透的繁星。”梭罗的吟唱充满诗意。是啊,心远地自偏,只要心静,你能听到花开的声音,燕子的呢喃,宁静的心灵,会让你收获睿智和自然的天籁之音。②引用艾默生的名言分析说理。“永远被风吹着的水面,不会平静下来接受美丽的风景。”心亦如此,内心嘈杂的人耳边永远都是喧闹,他们神色惶惶,步履匆匆,内心躁动,他们的生命看似繁华却疲惫无比。而心地平和,便能远离世俗,赢得一份安闲和美丽。③引用慧能的诗句分析说理。“菩提不是树,明镜已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只要心静,自己就可以遗世独立,不惹尘埃。学生练习交流①引用汪国真的诗句分析说理。著名诗人汪国真有这样一首诗:“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我们不妨换言之,“心躁的时候,静也是噪;心静的时候,躁也是静。”没有一颗宁静的心,纵使独处幽谷,亦难平息对金钱、名利的渴求。外界的噪音只能伤害我们的肉体,而内心的噪音,却足以损害我们的灵魂。唯有宁静,才能淡泊;因为淡泊,才能抵御金钱、名利的诱-惑。②引用诸葛亮的名言分析说理。“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的就是一种淡泊名利、宁静无杂的心态。唯有淡泊,才能让一颗心在喧嚣嘈杂的尘世中寻找到方向;唯有宁静,才能使一个人远离金钱名利所带来的纷纷扰扰。③引用丘处机的名言分析说理。丘处机曾劝诫成吉斯汗:“长生之道,清心寡欲。”其实,这不仅是长生的秘诀,更是为人处事的秘诀。真正能够干扰我们的往往不是外在的环境,而是来自内心的噪音,说白了,其实不过两个字——欲望,也难怪佛家和道家都把“清心寡欲”放在首位,压制了欲望,平静了心气,才能安安稳稳把事情做好。
要赋予宁静以色彩,首先应该是湛蓝的.曾经看到过一幅摄影作品,占满画面的是湛蓝广袤的天空,有数条电线横空掠过,如蓝色畅想五线谱.电线上栖息着几只相互嬉戏的小鸟,恰似五线谱上跳跃的音符.在空旷广袤的蓝天间,仿佛能倾听到小鸟呢喃的私语.作品的名字就叫――宁静.确实,良久注视会令人的心也空灵起来.宁静还应该是翠绿的.红色热烈,黄色温暖,白色圣洁,唯有绿色会产生一种抵达心灵的沉静.试想,置身于青山幽谷,徜徉于淙淙小溪,面对满目苍翠,潺潺流水,在绿色的怀抱里,再浮燥,再忧郁,再驿动的心灵也会渐趋平静,继而归于宁静.“苍苍横翠微”,那是一种赏心悦目的静:“林静莺啼远”,那是一种空旷幽深的静.其实,宁静最应该的我以为还是墨黑.当夜幕用它的温柔拥抱整个世界时,世界为之陶醉.红色、黄色、绿色一切颜色都黯然失色.夜用无形的重墨黑笔一笔一笔涂抹城市,涂抹乡村,涂抹山川,涂抹河流.繁华与贫瘠,美丽与丑陋,高尚和卑鄙,真诚和虚假,幸福和痛苦都被黑色所包容.城市入睡了,乡村入睡了,整个世界都入睡了,宁静就统治了世界.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喧闹与安静作文8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当下的社会诚然是喧闹的。时代的洪流裹挟着种种思想与诱惑,使无力在嘈杂纷乱中立足的人沉溺在阴暗的水底,亦让心灵坚定者踏浪前行,面对举头月光喊出自己的声音。故我以为,心持平静方为人,喧而不闹自有声。 我并不反对洪流中瓦尔登湖式的生活。如李商隐留得枯荷听雨,朱光潜厚积落叶听秋的确可称是种修身养性的美好。而梭罗在湖边的所闻所见定是将他的心打磨得通透自然,才有了《瓦尔登湖》中从容又带着神秘的诉说。所谓“万头攒动,火树银花处不必找我。”智者于各种悲喜交集处,喧中寻静,自有归真返璞的乐趣与安定。 然而,所谓的追求平静,不能成为时下一些青年以佛系自居而不求上进的借口,更不是灾难发生时袖手旁观、谣言肆虐时怯于发声、人云亦云的理由。生活中充斥着太多争议与辩驳,有人或是因没有承担发声后果的勇气,或是因缺乏自己的思想和定力,逐渐迷失在一片喧嚣的杂音里。他们看似冠冕堂皇的与世无争与岁月静好,实际是消极的心灵在自我逃避,是在“静”的外衣下暗藏的脆弱与迷茫。“静”的修养确是令人钦佩的,但倘若其仅仅停留于外在的言行,失却了内心的坚定,终将浑浑噩噩,不知所从。 在我看来,求静终归是少数智者的归宿。在喧嚣之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勇敢发声,明晰真理,喧而不闹,才是大多数人要走的路。“我想社会生活本来就是喧嚣的,或者说喧嚣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喧嚣这种现象,也不完全是负面的。”诚然,在秋声飒飒的静谧里独居的朱光潜,亦在战乱的炮火声中执着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英诗课的鞭辟入里,声情并茂,是他面对喧闹的定力,或许更是纷乱之中最有力的声音。求静者尚且如此,我们又何必裹足不前? 喧嚣是社会的常态,我们要做的只是迎之前行,明辨是非而不患得患失,言为心声而不畏葸不前,以平静的灵魂侧耳倾听,便能在浪潮的杂音中听见自己呼声的回响。纵使身处喧嚣,亦总能找到一隅,把炽热的心灵安放。 无言回避,不如静心前行。我心静好且坚定,喧而不闹自有声。
这都市是繁华的,惟其繁华,所以喧嚣,人在其中,最易迷失自己。我,亦是如此。毕业后的几年,在忙碌中充实,也在繁琐中迷失,再也找不到昔日那个常常凝神沉思、拥有宁静心灵的自己。因此,内心深处总是一片茫然。 一日,时属深秋。下班之后走出校门,望见海上的落日,陡然间更添一份惆怅,便决定步行回家,留一点空间给自己。 行进中,恍然发现:喧嚣的城市,在暮色苍茫中让人顿感温暖与安宁。 远处,点点华灯初上,鳞次栉比的高楼也仅是隐约飘渺,少了些许压抑,而成了画中的风景;眼前,白日里的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在沉沉的暮霭掩映中也少了些许喧嚷,静静行驶,成为温馨宁静的画面。 道旁则更是树树皆秋色。人民会堂门口的几株银杏,以满树的金黄向世人宣告着它们固守一生的美丽,即使那些因不堪秋风而凋零的片片落叶,也都带着回归的宁静与满足,把秋叶之静美诠释得淋漓尽致。路边的株株秋树,在深秋中,抛却了单调的绿色,呈现出红黄绿三原色深深浅浅的组合,树与树不同,叶与叶各异,使人在苍凉的深秋之景中品味到色彩的灿烂。还有一些老树,早已褪尽了昔日的妆容,在猎猎寒风中,在浅浅夜色中,尽情展现它那曾被浓荫所掩盖的嶙峋的本色。 凭栏而立,脚下是深深的蓝,渐远渐沉,直到与夜色融为一体。在灯火阑珊中,依稀可见海湾中停泊着几只小舟,好似完全在休憩,放松地被波涛包围,只是随海面的起伏而飘摇,如同在摇篮中安心地随那起伏而入眠。“野渡无人舟自横”大概就是这种宁静恬淡的意境吧。 喧嚣的都市一角,它们在固守着属于自己的宁静。我的心情在瞬间灿烂起来,好像感觉暮色中也处处充盈着一种欢欣愉悦的声音,那是心灵在欢歌。以前一直羡慕江南古镇中人心灵的宁静,渴望像他们一样拥有对一切都安之若素的心态;一直以为都市的生活中,在繁密的建筑面前,在川流的物欲面前,人,是如此渺小,以致于我们无法找到真正属于我们内心的声音。然而,是否拥有宁静,不在客观的景,全在主观的心。安静角落中心灵的自由人人都可以拥有,而在繁华忙碌中仍能拥有心灵的自由宁静,才是最高境界的人生。陶渊明、王维回归田园、隐居山林,在幽静恬淡的自然山水中找到了自己的本心;而苏轼却在出世与入世的夹缝中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支点,顺境锐意进取,逆境达观乐天,因为他深谙自己的本心,因为他无论何时都拥有心灵的宁静。所谓“心远地自偏”、所谓“此心安处是吾乡”,难道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都市中的我们啊,放慢前行的脚步,留一片空间给自己,好让我们可以在喧嚣的尘世中留一份宁静在心!
莫言曾说:“我想社会生活本来就是喧嚣的。”声音使我们的社会生活充满灵性,生命因声音的存在而灵动起来。但声音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喧嚣这种现象,在喧嚣中个人的孤舟难以维持平衡。古时一位诗人在自家庭院中种了两棵芭蕉树,但当风雨来临时,芭蕉叶沙沙作响,令他烦心不已,写下了“当初是谁种芭蕉,风也潇潇,雨也潇潇”的诗句。他的妻子看到后在旁边写到:“当初是你种芭蕉,种了芭蕉,又怨芭蕉。”芭蕉树沙沙作响的声音成了诗人生活的喧嚣,但他无法避免,我们亦如此。生命中的喧嚣太多,同学间的嬉闹对我们的学习造成了干扰,广场舞大妈的音乐使我们无法安然入睡,社会中纷杂的舆论、各种各样的学说充斥在我们身边令我们无所适从。处于时代的洪流中,每个人都被喧嚣所裹挟,但喧嚣并不是只有负面的作用,我们也可以在喧嚣中寻求平静而不必“种了芭蕉,又怨芭蕉。”周国平曾说:“世界越来越喧闹,而我的日子越来越安静了。”在喧闹中周国平找到了自己一片安静的乐土。正如归隐田园的陶渊明,远离了尘世的喧嚣,乐享闲适安宁的生活。我们不必学习陶渊明搬入深山中,创造“无车马喧”的环境,真正应做的是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在享受喧嚣中得到生活上的宁静。喧嚣与宁静本不应相对立,世人以为有声则喧,无声则静,实则不然。我们可以在同学的嬉闹中体味到友谊的甘甜,感受到友谊的力量,在生活中坚定前行。我们可以在广场舞大妈的音乐与舞蹈中,获得心灵上的享受,缓解生活中的焦躁与压力。我们可以在纷杂的舆论中汲取营养,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尝试去享受喧嚣,不要紧抓着喧嚣的负面而作茧自缚,那个埋怨芭蕉的诗人也能在芭蕉叶的喧嚣中体验到生活的平静。三毛曾说:“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生命的大树里,我们可以一半沐浴在喧嚣中,一半享受平静,在喧嚣中愈发感受到安静,在安静中愈发感受到喧嚣的正面力量。我们应当像一棵树那样,没有悲欢的姿态,在世间的喧嚣中寻求到生命的安静。眼因多留泪水而愈发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更显温厚。而我们的生命也可因喧嚣而愈加明白平静的意义与美好,在喧嚣中寻求到心灵的平静。
新闻专业的,可以选题,给你发一份完整的
《看见》里的素材很多,比如她报道非典,关注黄赌毒、同性恋和家庭暴力等等边缘人群的选题方面入手,把例子简单一说,再一小总结,最后一大总结就行了
最近在《读者·原创版》上读到一篇关于柴静的专访,心里有了一些感触,就想随便写点什么。其实已经忘记第一次在电视上看见柴静是什么时候了。只记得记忆中,她一头短发,清爽干净,衣着朴素,并不花哨,脸上也没有什么过多的妆容,连声音也没有让人一听就能记住的特色,总之就是一副干练清新的样子。也就是这个时候,我开始关注这个关注人性、关注社会的记者。柴静在这篇专访中说过:“‘真’,很吸引我”。当然,作为一名记者,她的任务就是把“真”从一大堆“假”中挑出来,然后丝毫不改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她被“真”吸引,这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然而作为一个普通公民的我们,是否也能被“真”吸引,无所顾虑地去追求“真”呢?残酷的现实给了我们不如愿的答案:现在的人们不但没有去追求“真”,反而拼了命地把“真”往“假”里塞,最后连自己也不知道到底“真”在哪里,“假”又在哪里,只好浑浑噩噩、勉勉强强地捱过这一生。可能我这样的说法太过于消极了,其实我自己也这样认为,但我觉得不妨把这个现象写得“过”一点,好让我们心中都留有一些印象,哪怕只有微微的一点点印象,这也足够引起深思了吧。柴静还说:“不以功利为先导,耕耘本身就是收获”。她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谈到了张立宪做《读库》和台湾的舒诗伟解决三农问题,她说这都是人性中最质朴的东西。其实她自己也在身体力行地履行这句话。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她做了一期《奥运瞬间》,其实并没有谁要求她做,做了也不一定有地方播,但她依然把这期节目做得很精彩。她自己说这是记录生命、情感、永恒。回想一下我们自身吧,谁敢说自己能够不计功利,全身心地付出不计回报?我们中的大多数,不都是天天为了一个“利”字在勾心斗角、绞尽脑汁吗?可能现实真的比较残酷,但我们要深信,这个世界不是一个“利”字,而是一个“情”啊!只有“情”才能让我们甘心耕耘,开心收获。原本只是准备写一点自己的想法,却一不小心写了这么冗长的文字,最后让柴静的一段话作为结尾吧——“一个国家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的,它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只有一个国家能够拥有那些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这些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捍卫自己宪法权力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只有一个国家拥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为祖国骄傲,只有一个国家能够尊重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有信心让明天更好。”
看见读后感
这是一个关于故乡、环境、经济、降的故事。柴静讲述的是临汾,我却想到自己的家乡。
小时候家里有一个燕子窝,早上常常被鸟儿叫醒。课本上说四季变迁,鸟儿会南北迁移,家里的燕子真的是春天来秋天去,自己常常想他们在南方是不是也有一个像我家这样的房子呢?后来去外地上学,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那些燕子再也没有飞回来。
小时候很喜欢冬天,因为冬天经常会下雪,很大很大的雪。上学的时候,从家门口开始攒一个小雪球,然后就在地上滚雪球,一边走一边滚,等到了学校,正好可以滚出一个雪人的头。每次下雪就会看到很多的雪人,我喜欢拿一些树枝插在雪人身上,一个好好的雪人往往被我搞的满目疮痍,那时候的自己真是邪恶。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雪越来越少,越来越小,记得有一年都没有下雪。
小时候上学的路是一条土路,每到下雨的时候就泥泞不堪,非常难走。雨过天晴之后,地面的表层会被晒干,硬梆梆的,但是下边还是湿湿的泥,走上去软绵绵的,仿佛腾云驾雾一般,但是要小心,有时候表层比较薄,太过用力就直接踩到泥里去,那就回家等着妈妈骂吧。后来那条路变成了水泥路,下雨天也一样好走,但是汽车越来越多,空气越来越差。整条路上弥漫着一层灰黄色,汽车过去,是难闻的尾气味道。以前可以在路上随意的跑来跑去,现在要小心各种车辆,有时候想要走到马路对面都要等个十几分钟。
柴静说,临汾很多地方因为挖煤地下都已经空了。我听别人说,我们那里因为挖铁也空了,国道上好多塌陷区的提醒标志。
柴静说,临汾的地下水已经被污染了。我想起小时候自己在河里玩,沿着及膝的河水,可以走一个下午,而现在那条河已经又黑又臭,靠近一点就恶心的想吐。
柴静说,临汾有在加强环保,但是效果不怎么样。我看到周围的工厂从冒黑烟变成冒白烟,但是大的工厂越来越多,整个城市的天越来越黄。
我明白很多不好的事情都有很复杂的原因,指责谁或者惩罚谁,都不见得有意义。我更加明白自己无法改变家乡所发生的一切。我只能做到逃离,逃得远远的。
第一次来到深圳,就喜欢上这个绿绿的的城市。我第一次知道原来空气可以清新,一双鞋可以穿一个月都不用擦。
身在深圳,我常常想起家中的亲人,想起那些我记得或者不记得的同学,我想起那片灰黄的天空,那扑面而来的尘土飞扬。我也常常想起小时候那漫天的鹅毛大雪,如此的美丽动人。
《看见》读后感作文
在接触《看见》之前,对于柴静我算是一无所知,很无意地从同学里借到书看了下去,就情不自禁地读了下去。《看见》虽然是柴静10年从业来的自传性作品,和其中我所拜读过的名人自传比如《巴菲特自传》、《乔布斯传》比较起来,《看见》对于作者自己的成功的方面和经验描述几乎没有,而是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既是生动地还原了作者本人亲身经历的重大事件的过程,同时把事件任务包括柴静自己的感受相当细腻的表现出来,表现了柴静在苦难和苦涩下内心和能力一步步地艰难成长。
对于我而言,《看见》让我能有一个机会重新审视那些曾经震撼我们的事,有一些事当时我还年幼,只是跟随着当时主流媒体的看法。能在时隔多年后能再次看到事件的真相的还原,更多的是修正了一些对事情的偏见,有了更深刻更准确的体会吧。
印象最深刻的首属药家鑫事件。《看见》让我们有机会从药家鑫的内心想法的角度再度审视整件事的经过,而让我居然惊奇地发现这个被全中国主流媒体断定为“杀人魔”、看似罪无可赦的药家鑫竟然也有那么无奈的一面,而他更像是一个选错了方式的孩子,令人惋惜。《看见》还让我们看到了“非典“时期从医人员的艰辛和巨大的生命风险,每一天都与死神是如此的近;让我们看见了还有卢安克那样默默无闻地为我们农村教育事业奉献的外国人……没有《看见》,没有柴静的积极寻求和发现,也许许多事情的真相和许多默默无名的人就将这么一直被淹没在时间的潮流中了。勇于质疑并尽力挖掘真相正是柴静在《看见》中所散发出的作为一名记者最最珍贵的精神也是我被《看见》深深吸引的原因吧。回到自身反思,那股“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干劲算是我缺少的吧,更多时候是在对事事保留着浅尝辄止的态度,过去的是因为学业排的时间很紧张实在是很少时间做些自己的事,浅尝辄止无可厚非。来到了大学,时间上相对自由了许多,在保证了学业的基础上,是该用计划规划好课余时间认认真真地学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的时候。其次,《看见》还让我真正理解并学会了用客观公正的眼光看待发生的每一件事,并用心发现身边的真善美,就算是最权威的媒体也会有偏颇失实之处,盲目跟风并随意评论是对自己最大的不负责和伤害。
《看见》一书中描写的作者10年从业来一步步地成长历程也相当精彩,对于刚走入大学的我如何调整自己不久的未来投身于工作时的心态尤其具有现实意义,或多或少我看到了自己的未来的不易吧。每一步成长都充满着相当多的苦涩和困难,每一次蜕变或是来自于或是刚入业时的常常的辛苦熬夜加班,或是一些前辈的不经意的话和深刻的指导等等方面,一点一滴积累起来完成了从量变转为质变的过程,也从一个刚进入工作的小女生到了今天受到众人瞩目的位置,其中的汗水想必只有她最清楚,在看《看见》的同时我们也是在和柴静一起成长着,以她的视角审视着在这片56个民族共享的中华大地上,发生过的那些在我们心里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的曾经。“《看见》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恰好和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的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背一遍遍的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我知道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这就是柴静在《看见》中的原话,最本真和朴实的一段话。在发售《看见》一书后,柴静在微博上经历了大起大落,毁誉参半。但她并没有表现出相当的大起大落的回应,不争不辩,依旧在她的岗位上默默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也是她在书外同样表现出的那份本真朴实的气质吧,只能让人远远地仰慕。
最后,《看见》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书籍内容上的的享受,也让我能有机会认识了一位很坚强很了不起的中国记者柴静,从书和作者身上我都同样收获丰富,也希望这份收获今后还能带给我更多的有意义的启示和指引吧!
看见读后感
《看见》是央视知名记者柴静的一本记录自我在央视十年的自传性的书。这本书记录了柴静在央视十年里经历的大型新闻事件,像非典,汶川地震等等。原本只是想它用来打发一下闲暇时光,可当我真正拿起这本书品读起来时,却意外地收获了更多的是是对柴静本人的敬畏,对众多媒体失职的痛心,更有的是对人类感情的崇敬。
此书,她用坦诚的语言陈述着自我的十年成长路,不断剖析自我,不断正视自我的不足,让我们感受到了有血有肉的作者。她深入一线,“出生入死”给我们带来的事件真相,她的经历,她的采访,常常会触动我心弦,让我随之潸然泪下。
看这本书,总让我很容易联系到自身。从刚开始的“不知天高地厚”说出:“我明白我能到达的高度。”的柴静;到被工作和现实打击得一败涂地的柴静;再到激励自我,告别过去,重新出发的柴静;最后是延续至今――一向完善自身的柴静。从这些柴静中,我似乎能看到自我,看到过去,此刻,未来的自我。每个人的成长之路都不一样,但总会有相似的心迹。我并没有像柴静那样轰轰烈烈的成长过程,也无幸像柴静那样有那么多人为她点燃明灯。事实上,我的成长之路才刚开始。以前,我很害怕成长,很抗拒成长,因为成长之路没有那一条是平顺的,这条路上都布满的荆棘,我害怕我会承受不住,我害怕我会在这如迷宫的路上迷失,在《看见》这本书里,诚如我所想,我看到了未来的我将要承受的东西,看到了逼迫自我成长的艰难,也看到了破茧成蝶的痛苦,但在最后落入我眼睑的,是她的成功,或者说是她一步一步蹒跚向前的足迹,又或者说是她不时回首反思的身影。这些都使我的心安静下来,这些对于我来说都是解渴的甘泉,饱腹的美餐,从她身上我找到了一个能助我顺利透过成长之路的工具,使我能坦然的等待和理解现实将要给我的挫折。
透过《看见》,让我更深层次地了解到了柴静。散文般的叙事风格,细腻婉约的情感表述,都将柴静的博学多识与扎实的文学功底展露无遗。“非典”事件中的出色表现,更是让我对于柴静这样一位身材娇小的姑娘,心生敬畏。在所有人都人心惶惶的“非典”时刻,是柴静主动请缨去到现场了解最真实的“非典”,去接近最鲜活的事实。她七次与“非典”患者应对面交谈,软磨硬泡才获许一个人进入病区权利,她的目的只有一个――让更多的公民明白真正的“非典”。她以一个新闻人的社会职责约束自我,用真实回报受众,用真实击败流言。她的勇敢和执着给每一位读者注入养分,让每一个读者都能从中反思,自身在社会中的价值和好处。也让我明白,在自我的岗位上坚守本职,努力工作,为整个社会贡献自我的一份力量,便是作为公民对于社会的最基本的回报。
在《看见》中我了解了社会最保密角落的一些事,一些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的事。家庭是最小的社会单元,门吱呀一声关上之后,在那里人们如何相待,多少决定了一个社会的基本面目。当多年的隐忍与承受最后在那一刻海啸般爆发时,往往是施暴者结束了生命,被施暴者走向了监狱,从此各自灰暗的人生更加灰暗。我看见了李阳将自我的家庭暴力归咎于民族文化中的大男子主义,看见了人们对家庭暴力的习以为常。施暴者有时候会后悔但这阻挡不了他们下次的暴力。正如人性里从来不会只有善与恶,但是恶得不到抑制,就会吞吃别人的恐惧长大。倘若我们的法律能更加完善从而严格的制约家庭暴力,或者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那么会不会少一些家庭暴力,少一些因为家庭暴力有心理疾病或走上歧途的孩子。人性中的善会不会变的比恶多一点,至少我们不会助长恶的火焰,从而给善一个生长的环境。
一个以揭露真相为己任的新闻记者,面临的诱惑与威胁绝不会少,这也是此刻各种假报道泛滥真相越埋越深的原因。庆幸的是我们在《看见》中看见了许多真相,在应对金钱与威胁而面不改色的柴静身上看见了新闻职业人的操守,看到了信仰的力量。只有我们有自我的信仰,有自我的初衷,我们才能坚守自我的道路,不为各种诱惑所扰。
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局限,我对《看见》的理解可能达不到它所想要到达的高度,但书中对人性的挖掘、对自我成长的突破让我受益匪浅。十年前,柴静说:她关心新闻中的人;十年后,她做到了。她没有忘了自我为什么出发。
看见读后感
在接触《看见》之前,对于柴静我算是一无所知,很无意地从同学里借到书看了下去,就情不自禁地读了下去。《看见》虽然是柴静10年从业来的自传性作品,和其中我所拜读过的名人自传比如《巴菲特自传》、《乔布斯传》比较起来,《看见》对于作者自我的成功的方面和经验描述几乎没有,而是运用了超多的细节描述和心理描述,既是生动地还原了作者本人亲身经历的重大事件的过程,同时把事件任务包括柴静自我的感受相当细腻的表现出来,表现了柴静在苦难和苦涩下内心和潜力一步步地艰难成长。
《看见》一书涉及了相当多的中国重大事件,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我们都能看到柴静奋斗在最前线奔波不停的身影,在这奔波之中也让她逐渐的成长起来。对于我而言,《看见》让我能有一个机会重新审视那些以前震撼我们的事,有一些事当时我还年幼,只是跟随着当时主流媒体的看法。能在时隔多年后能再次看到事件的真相的还原,更多的是修正了一些对事情的偏见,有了更深刻更准确的体会吧。
印象最深刻的首属药家鑫事件。《看见》让我们有机会从药家鑫的内心想法的角度再度审视整件事的经过,而让我居然惊奇地发现这个被全中国主流媒体断定为“杀人魔”、看似罪无可赦的药家鑫竟然也有那么无奈的一面,而他更像是一个选错了方式的孩子,令人惋惜。《看见》还让我们看到了“非典“时期从医人员的艰辛和巨大的生命风险,每一天都与死神是如此的近;让我们看见了还有卢安克那样默默无闻地为我们农村教育事业奉献的外国人……没有《看见》,没有柴静的用心寻求和发现,也许许多事情的真相和许多默默无名的人就将这么一向被淹没在时光的潮流中了。勇于质疑并尽力挖掘真相正是柴静在《看见》中所散发出的作为一名记者最最珍贵的精神也是我被《看见》深深吸引的原因吧。回到自身反思,那股“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干劲算是我缺少的吧,更多时候是在对事事保留着浅尝辄止的态度,过去的是因为学业排的时光很紧张实在是很少时光做些自我的事,浅尝辄止无可厚非。来到了大学,时光上相对自由了许多,在保证了学业的基础上,是该用计划规划好课余时光认认真真地学一些自我喜欢的东西的时候。其次,《看见》还让我真正理解并学会了用客观公正的眼光看待发生的每一件事,并用心发现身边的真善美,就算是最权威
的媒体也会有偏颇失实之处,盲目跟风并随意评论是对自我最大的不负责和伤害。
《看见》一书中描述的作者10年从业来一步步地成长历程也相当精彩,对于刚走入大学的我如何调整自我不久的未来投身于工作时的心态尤其具有现实好处,或多或少我看到了自我的未来的不易吧。每一步成长都充满着相当多的苦涩和困难,每一次蜕变或是来自于或是刚入业时的常常的辛苦熬夜加班,或是一些前辈的不经意的话和深刻的指导等等方面,一点一滴积累起来完成了从量变转为质变的过程,也从一个刚进入工作的小女生到了这天受到众人瞩目的位置,其中的汗水想必只有她最清楚,在看《看见》的同时我们也是在和柴静一齐成长着,以她的视角审视着在这片56个民族共享的中华大地上,发生过的那些在我们心里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的以前。“《看见》中,我没有刻意选取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超多的报道里,我只选取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恰好和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的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背一遍遍的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我明白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这就是柴静在《看见》中的原话,最本真和朴实的一段话。在发售《看见》一书后,柴静在微博上经历了大起大落,毁誉参半。但她并没有表现出相当的大起大落的回应,
不争不辩,依旧在她的岗位上默默地做好自我的本职工作,这也是她在书外同样表现出的那份本真朴实的气质吧,只能让人远远地仰慕。
最后,《看见》带给我的不仅仅仅是书籍资料上的的享受,也让我能有机会认识了一位很坚强很了不起的中国记者柴静,从书和作者身上我都同样收获丰富,也期望这份收获今后还能带给我更多的有好处的启示和指引吧!
看见读后感
很喜欢柴静的《看见》,读此书,就好像看见一个女子的成长过程,从无知无畏的年少轻狂,到理解了解后的从容淡定;从初出茅庐的锋芒毕露到而立岁月的内敛恬静;从自以为是、过于用力的自我到冷静自省、客观自然的大我,没有华丽和自我标榜,没有夸大和说教,只是娓娓道来,只是不带偏见的表述,却自有动人心扉的力量,如此平凡丰富,如此深刻。
读书的过程中,看见很多感同身受的段落和情绪、很多不约而同的体会和表达,还有一些我自我心里有但是却被她说出来的通透。
比如她说“最练人的都是遭遇战”,从我自我走过的路来说,这一点感同身受。刚刚毕业到第一个工作单位,强手如云,分配给我一个师傅,甩一个任务过来:要用我从来没有用过的C在UNIX下写一个财务报表程序,要求带界面操作,C/S结构,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包括TCP/IP通信都自我搞定,甚至师傅带我见过一次用户以后需求也自我去和用户讨论确定,需要什么资料能够列清单请师傅帮忙,但教你怎样写,没门。就这样明白了自我不懂的如此之多,明白了数据库理论、操作系统理论、网络理论但联系实际如此之难,明白了现场应对用户说出“不”字有多么需要智慧和勇气,初生牛犊不怕虎,反正一个人在北京无牵无挂,辛苦也不怕,下班了不回宿舍,憋了一口气,所有工作时光、业余时光都在机房里读程序、写程序,也没有啥文档,只能从师傅写过的程序里寻找思路和套用函数,把不明白的写下来,第二天上班赶紧去问,有的问题师傅告诉你,有的估计太幼稚的问题师傅没时光搭理,自我再琢磨。期间,在加班到很晚从公司下楼回宿舍时,在公司全体大会上置身于遍地程序高手甚至自我写网络元语的无敌高手中无所适从时,很多次想退缩,就好像她说:“我看着电梯工,她松松垮垮地坐着,闲来无事,瞪着墙,永远永远。我强烈地羡慕她。”我
也是这样羡慕着物业的保洁员与看大门的大爷。就这样在2个月内完成了工作中的第一场遭遇战,比我4年在大学所学到的所有还要多,但也找回了自信,得到了认可,之后的工作任务,因为明白,因为懂得,所以敢于应对,敢于负责,渐入工作佳境,一飘过关斩将,顺利选入金税工程核心团队。回头看看,没啥捷径可走,碰上了,就全力以赴应对,全部心思都在事上,就会忘记了自我的小我。
比如她在书里说到非典中,在北海听琴的感受,“琴声有千灾万劫里的一点从容”,比较自我的经历亦心有戚戚。毕业后初到北京,除了加班,闲来就喜欢一个人骑车到处游荡,在西单的一个地下通道,一个全身灰色包裹的只剩眼睛露出来的年轻孩子,畅快淋漓的拉二胡“二泉映月”,悲而不怨,哀而不伤,一遍又一遍,我推着自行车停在他身边就那样听,一遍又一遍,但觉得:琴声中全然忘了这个世俗的世界,好像千百年来的轮回中流淌在骨血中的声音。这是我此生目前为止听到的最美的琴声,与技巧无关,是音乐里说出话让人心弦脉动。好像生活就是这样,永远在你不经意的时候,给你意料之外的惊喜,让人心怀感激。
比如她说:“解,不是一扯两断,是需要找到线头,以柔和手势轻轻一抽,让一切归于本来就应。”这一点我亦深以为然:太用力了,反而无力。凡是需要解题不能急于求成,一味用蛮力,适得其反;需先仔细看,不带任何成见偏见看,不断探索找到根本所在,然后四两拨千斤,一击命中。
比如她说:“万物流变,千百万年,谁都是一小粒,嵌在世界的秩序当中。”只有当不只是关注自我并且认为“别人可能是对的”,才可能去看见,看见自我的位置,看见别人的亮点。如果太在乎自我,太有我了,就会伪,就会刻意,就会不自然,就会产生抱怨,就会蒙上偏见的面纱看别人、看组织、看社会,而其实:了解他人越多,个人的悲酸欢慨也就越不足道。“只有一个人归属于一件事,一群人,一个社会,才会有认同和发自内心去照顾它的愿望”,如此,能够释然而自然的与别人相处、生活,反而能够找到自我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做最好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