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河南大学宋史研究论文集

发布时间:

河南大学宋史研究论文集

宋行政区设路、州、县三级,各路长官设掌军民之政的安抚使,掌财政的转运使,掌司法的提点刑狱公事。州长官为知州,县长官为知县。重要的州设府,府长官为知府。宋朝的领土比唐朝小得多:其北界已退至今山西的河曲、岢岚、原平、代县、繁峙和河北的阜平、满城、容城、霸州及天津市区一线,西北与西夏以今甘肃兰州、靖远、宁夏同心及陕西北部的白干山一线为界,西南今大渡河以南的川西南、黔西和云南是大理国境。可是就在北宋境内,由初期的约3000万人口增加到了后期(11世纪初)的1 亿左右。

中国古代政区的演变一、战国秦汉时期的郡县制郡县制形成于春秋战国。郡的普遍设置在春秋晚期,起初多设在边远荒凉之地,因而郡的面积较大,但地位比县要低。后来出现在郡设县的情况,于是郡的地位有所提高,由低县一等演变为高县一级,最终形成了郡、县两级制的地方组织。秦统一后,郡作为军事防备区的历史相应结束,而转变为中央和县之间的一级地方政府。郡守既是军事长官,也是行政长官,另设郡丞、郡尉协助管理行政和军事事务。郡县乡里的地方行政体制最终定型。秦统一全国后,废除分封制,把郡县制确定下来,推行到全国各地。秦初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后来增至四十余郡。郡是地方上最高的行政机构,其长官有郡守、郡尉和监御史等。郡守掌管全郡政务,郡尉掌管郡中军事,监御史负责监察工作。一郡之内辖若干县,设县令或县长,掌管全县政务。另设县尉掌管军事,设县丞协助县官并负责司法。一县之内分为若干乡,设三老掌管教化,啬夫管司法和征税,游徼管理治安。乡以下的基层组织是里,设里正和监门。郡县的长官亦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郡县制的推行对于结束诸侯割据的局面,对于维护国家的统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套统治机构,好象一张庞大的权力网,从中央到郡、县、乡、里以至什、伍,层层控制,整个权力集中到中央,再通过中央集中到皇帝,对提高行政效率和维护国家的统一有显著作用。二、汉代州制的创立西汉前期,郡国大量增加,中央感到不易统辖,便试图采取一套新的建制。汉武帝时,根据《尚书•禹贡》和《周礼•职方》中有关“九州”的记载创立州制,在全国设立了冀、兖、青、扬、幽、并、荆、豫、徐、凉、益、朔方、交趾十三个州。另设司隶校尉部,管理畿辅及其附近地区。东汉时,省并朔方刺史部,改交州刺史部为交州,又为各刺史部设立固定的治所。当时十三州部共辖105个郡国。西晋时,州的建置又有增加。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全国有十九个州,辖173郡国。与西汉的情况相比,西晋时期的市、州有了显著增加。两汉时江南不过四州,南北比例为三比一;西晋时,江南增至九州,南北比例几乎达到二比一的地步。州的演变过程表现出中央和地方权力的矛盾。西汉初置州之际,便有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州置刺史,刺史可以监督郡太守,但它的职位比太守为低。东汉末改刺史为州牧,一跃而成为封疆大吏,遂失去了立州的本意,使州最终失去了它原来的重要作用,变成了和郡一样的机构。三、唐代“道”的功能唐初州郡较多,太宗时虽有并省,贞观十三年(639)就有州府358个,比隋时几乎增加了一倍。 这样多的郡府,若不加以区划,便很难有妥善管理。故贞观元年(627)在并省州郡后,因山川形便,将全国分为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南、江南、剑南、岭南十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又在十道的基础上,将山南道分为东西两道,把江南道分为东道、西道和黔中道。另外,又在关内道里的京师周围划出京畿道,在东都洛阳的周围划出都畿道。唐朝道的划分显示出南北地方的发展已经到了大体平衡的地步。因为贞观时的十道,秦岭和淮水南北正好各为五道。唐朝中期以后,方镇分立,其辖区也称为道。元和时全国有47节镇,也就是47道。但这时的道与唐初划分的道已经完全不同了。总的说来,唐代的道是监察区,不是行政区。四、宋代的“路”为了扭转地方权力过盛的不良影响,宋代推行了路的制度。宋代路的制度确定于太宗淳化五年(994),其后颇有变动。通常人们按照元丰(1078—1085)末年来区划,定为23路。各路统辖若干府、州、军监。府州为前代旧制,军为与军事有关的地方。监则设于坑冶、铸钱、牧马、产盐等地区。具体些说,在这23路中,共有京府4,次府10,州242,军37,监4。宋朝各路的划分,显示出这一时期的地理情况和以前又有了不同。唐代十道南北各半。宋朝二十三路中长江、珠江流域居十五路。黄河流域只有八路。虽说是因为宋朝与唐朝的版图不同,但长江和珠江流域的发展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五、元代“省”制的确立行省制度创立于元朝。从有关资料来看,行省不是监察性质的区划,也不是纯粹的地方行政的派出机构。据《元史•地理志》载,元世祖平宋之后,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一,分镇藩服,路一百八十五,府三十三,州三百五十九,军四,安抚司十五。其十行省为:河南、江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湖广、岭北、辽阳、北东。中书省和行中书省统辖路和直隶府州。明朝不设中书省,京师附近以直隶为名(南北两直隶)。在两直隶外,于元代各行省另派承宣布政使。因而所在的行省就被称为承宣布政使司。不过习惯上仍称“行省”。终明之世,两直隶及十三布政使司,分统之府140,州193,羁縻府19,州19,又有土官宣慰司11,宣抚司10,安抚司22,招讨司1,长官司119,蛮夷长官司5。到了清代,仍沿明时旧制,虽继续设置承宣布政使司,但一般都以省或行省相称。清初废南直隶之名。康熙之初为十八省。其后至光绪九年设新疆省,十三年设台湾省,三十三年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甲午战后台湾沦陷,故终清之世,共有二十二省。

王善军,男,1966年9月生,山东沂南人。曾师从漆侠先生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于1991年获河北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2001年获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博士学位,并师从四川大学胡昭曦先生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辽宁省重点学科专门史带头人,大连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社会史学会理事,中国辽金契丹女真史学会理事,大连市社科院特邀研究员,辽宁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入选人员,《宋史研究论丛》(CSSCI来源集刊)编委,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通讯评审及成果鉴定专家等。 1.《宋代宗族和宗族制度研究》,2002年10月获河北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2年8月获第二届邓广铭学术奖励基金三等奖。2.《世家大族与辽代社会》,2010年7月获辽宁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2011年4月获大连市第十四届社会科学进步奖专著类一等奖。3.《宋代族塾义学的兴盛及其社会作用》,2000年10月获河北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4.《辽代渤海世家大族考述》,2008年2月获辽宁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5.《“没奈何”的财富:南宋成纪张氏家族消费考述》,2012年7月获辽宁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 1.世家大族与辽代社会,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主持人。2.辽宋夏金时期的民族认同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主持人。3.宋代世家大族与社会变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主持人。4.宋以后宗族形态的演进与社会变迁,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负责人。5.辽金时期家族与社会变迁研究,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主持人。6.辽代民族融合问题研究,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主持人。 1、《宋代宗族和宗族制度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2、《世家大族与辽代社会》,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3、《阳都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7月。 1.《近年古代封建宗族制度研究管窥》,《中国史研究动态》1991年第3期。2.《宋代狱空制度简评》,《劳改劳教理论研究》1991年第4期。3.《宋代族产初探》,《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3期;《宋史研究论丛》第3辑,河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转载于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1993年第2期。4.《宋代谱牒的兴盛及其时代特征》,《中州学刊》1992年第3期。转载于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1992年第4期。5.《敲响前建政治制度的丧钟——邓牧政治思想论略》,《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6.《唐宋之际宗族制度变革概论》,《宋史研究论文集》,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7.《中华家教与精神文明建设》,《历史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河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8. 《宋代宗族制度的社会职能及其对阶级关系的影响》,《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转载于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1996年第4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7年第1期。9.《宋代真定韩氏家族研究》,《新史学》八卷四期,1997年12月。10.《从〈名公书判清明集〉看宋代的宗祧继承及其与财产继承的关系》,《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2期。11. 《强宗豪族与宋代基层社会》,《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12. 《提高图书编校质量之我见》,《出版发行研究》1999年第1期。13.《宋代族塾义学的兴盛及其社会作用》,《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2期。转载于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1999年第3期。14.《宋代世家初探》,《文史》1999年第3辑。15.《〈宋史·曹彬传〉勘误》,《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16.《宋代的宗族祭祀和祖先崇拜》,《世界宗教研究》1999年第3期。17. 《宋代皇族谱碟考述》,《历史档案》1999年第3期;《宋史研究论丛》第4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8.《关于义门大家庭分布和发展的几个问题——与黎小龙先生商榷》,《历史研究》1999年第5期。19.《北宋青州麻氏家族的忽兴与骤衰》,《齐鲁学刊》1999年第6期;《宋史研究论丛》第4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20.《宋初精神文明建设简论》 ,《宋史研究论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21.《20世纪后20年宋代社会史研究综述》,《宋史研究通讯》2000年第1期。22.《宋代家庭结构初探》,《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第3期。转载于《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0年第4期。23.《宋代的宗族重建》,《资政通鉴》,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24.《积贫与奢靡并存的南宋社会》,《资政通鉴》,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25.《近20年来宋代社会生活史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1年第2期。26.《辽代籍没法考述》,《民族研究》2001年第2期。转载于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01年第7期。27.《世选制度与契丹的家族势力》,《宋史研究论文集》,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1期。28.《高翥〈清明日对酒〉诗新解》,《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29.《〈宋代荫补制度研究〉评价》,《中国史研究动态》2002年第12期。30.《宋代三槐王氏家族的仕宦、婚姻与文化成就》,《河北学刊》2003年第2期。31.《辽朝横帐新考》,《历史研究》2003年第2期。转载于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2003年第3期。32.《论辽代皇族》,《民族研究》2003年第5期。转载于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2004年第2期。33.《宋代三槐王氏家族兴替考述》,《宋史研究论丛》第5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34.《宋代真定曹氏家族剖析》,《历史文化研究》第19辑,韩国外国语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2003年版。35.《范氏义庄与宋代范氏家族的发展》,《中国农史》2004年第2期。36.《辽代的皇族》,《宋史研究论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37. 《宋代华阳王氏家族科举论略》,《中华文化论坛》2005年第1期。38. 《辽代世家大族的军事势力》,《安徽史学》2005年第4期。转载于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2005年第4期。39.《宋代华阳王氏家族的科举和仕宦》,《宋代四川家族与学术论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40.《辽太宗皇后考》,《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第5期。41.《辽代世家大族文化活动述论》,《安徽史学》2006年第2期。转载于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2006年第3期。42.《简论使辽对北宋使臣政治性格的影响》,《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与王慧杰合作)43.《辽代渤海世家大族考述》,《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44.《从石刻资料看辽代世家大族与佛教的关系》,《东亚文史论丛》2007年号,日本东亚历史文化研究会出版。45.《论辽代后族》,《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第2期。46.《辽代世家大族的经济势力及其来源》,《辽金史研究》第10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47.《耶律乙辛集团与辽朝后期的政治格局》,《学术月刊》2008年第2期。转载于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2008年第2期。48.《漆侠先生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与方法的运用》,《史学理论研究》2008年第3期。(与毛曦合作)49.《宋代世家大族消费述论》,《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7期。50.《共财与家法——宋代饶阳李氏家族探析》,《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9卷,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51.《世家大族与辽代社会研究——〈世家大族与辽代社会〉成果简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选介汇编》第5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52.《游动饮食的文化阐释——〈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饮食文化研究〉评介》,《文化学刊》2009年第2期。(与黄大为合作)53.《“没奈何”的财富:南宋成纪张氏家族消费考述》,《国际社会科学杂志》2009年第3期。54.《由富求贵:从归化州张氏看辽金燕云豪族的发展路径》,《河北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55.《特权庇护:宋代的邢州柴氏家族》,《宋史研究论丛》第10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56.《宋代世家大族经济来源简述》,《中国古代法制研究集萃——郭东旭先生七十寿辰纪念文集》,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57.《20世纪以来辽金民族融合问题研究综述》,《西夏学》第6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58.《宋代族谱序跋所涉家族的地域分布》,《大连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与黄超合作)59.《辽代尚父考》,《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1期。60.《家族嬗变与民族融合——从耶律倍到耶律希亮的个案家族考察》,《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13卷,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61.《宋代四川世家大族兴盛原因浅说》,《宋史研究论丛》第13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12年。

宋史研究论文集1996

楼上给的太全了,不过过于繁杂了吧!看完得好几年。帮你选几本值得看的史籍。《宋史》《涑水记闻》司马光《东京梦华录》孟元老《齐东野语》 周密《鹤林玉露》罗大经《大金吊伐录》《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李心传(李心传是秦桧养子,有些跟秦桧有关的内容不太可信,需谨慎分析)另外,宋代诗词也可好好读读,可以看出当时社会形态。《清明上河图》也是反映当时社会场景的重要史料。

吕祖谦全集一文集吕祖谦全集四读诗记吕祖谦全集八大事记 朱子四书语类 元刊梦溪笔谈本事诗.续本事诗大将曹彬古代中国札记 伊永文 皇朝编年纲目备要(上下)草木子、岳飞传 邓广铭陈龙川传 邓广铭王安石——北宋政治改革家 邓广铭韩世忠年谱 邓广铭辛弃疾传.辛稼轩年谱 邓广铭 武道彷徨——历史上的武举和武学 赵冬梅秦桧传 韩酉山中国史学史.五代辽宋夏金元卷 吴怀祺说书史话 陈汝衡宋金战争史略 沈起炜仇泄笔记外十八种(东坡志林、珩璜新论、晁氏客话、师友谈记、杨公笔录、吕氏杂记、冷斋夜话、曲洧旧闻、元城语录解、嫩真子、春渚纪闻、石林燕语、避暑录话、岩下放言、却扫编、五总志、紫微杂说、辩言)元朝名臣事略 苏天爵洗冤集录译释中国制度史研究 杨联升学林 王观国宋辽金史 金毓黼陔馀丛考一二三 赵翼敬斋古今注 李冶宋代疑经研究 杨新勋 宋代驿站制度 赵效宣宋史研究论集 王德毅宋史试析 林天蔚宋代中央政治制度 杨树藩宋代东莱吕氏之族望及其贡献 孔东两宋史研究汇编 刘子健宋代经学之研究 汪惠敏宋代说书史 陈汝衡国际宋史研讨会论文集两宋城乡商品货币经济考略 郭正忠两宋阶级关系的若干问题 梁太济历代名人年谱 吴荣光宋史研究论丛第六辑探知集 漆侠历史研究法 漆侠吕东莱文集1-7苏东坡轶事汇编居家事用必备全集吴家奖 杨倩描欧阳修及其作品选 郭正忠等野客丛书 王懋五代会要 王溥开放的帝国——1600年前的中国历史宋代歌舞剧曲录要 刘永济稼轩词编年笺注 邓广铭宋代的家族与社会 黄宽重南宋地方武力——地方军与民间自卫武力的探讨 黄宽重史事、文献与人物——宋史研究论文集 黄宽重隋唐五代史纲 韩国磐宋元学案1-4宋代财政和文献探索 李伟国澶渊之盟新论宋朝政府购买制度研 李晓荆公新学研究细说宋朝 虞云国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长安客话天水史胜吕东莱之文学与史学 刘昭仁 大变法 叶坦古今源流至论宋代的隐士与文学 刘文刚宋文鉴(一)(二)附回文类聚 古文关键坦斋通编(外五种:考古质疑、经外杂抄、古今考、续古今考、颖川语小、宾退录)宾退录(上古宋元笔记丛书)沈括 张家驹唐研究 第十一辑 唐宋时期的社会流动与社会秩序研究专号江南文化研究 第一辑 吕祖谦与浙东学术研究专辑唐宋开封生态环境研究 程遂营宋代修史制度研究(台版) 蔡崇榜宋代史事质疑 林天蔚宋史研究论文集 1984年会西湖游览志余 田汝成繁盛之阴——960-1365中国医学中的性 费侠莉宋史丛考(下) 聂崇歧叶适年谱 周梦江玉堂嘉话 山居新语夷坚志(全四册)严耕望史学论文集(上下)宋代文化史 姚瀛艇等宋代出版史研究 周宝荣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 郑学檬岳飞和南宋前期政治与军事研究 王曾瑜宋夏史研究 李华瑞金宋关系史研究 赵春吕祖谦与浙东明招文化 宋朝兵制初探 王曾瑜贵耳集 张端义茶山集.林泉结契学斋占毕珩璜新论.猗觉寥杂记愧郯录西清笔记.忆书 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两宋孟学研究 杨淑萍 宋朝史话 吴泰唐宋变革论 卢向前 郑樵评传 马端临评传晁公武评传 陈振孙评传唐宋笔记小说三种(剧谈录、贾氏谈录、目癸车志)中国历史大辞典.随唐五代分册宋代名画藻鉴三苏全书第十九册.苏沈良方等图说中国历史.昌文偃开的时代-——宋10-13世纪中国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元代社会阶级制度从蛮夷到神州——宋代广东经济发展研究稽神录/括异志科举与宋代社会 何忠礼北宋科举考试与文学 林岩 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内向) 刘子健吕祖谦文学研究 杜海军宋史全文(上中下) (元) 不著撰人二十世纪宋史研究论著目录 方建新蒙文通学记-蒙文通生平和学术(增补本) 蒙默编仰素集 徐规 宋代物权关系研究 陈志英唐宋下层士人研究 黄云鹤皇帝与皇权 周良宵宋元话本 程毅中中国铁钱 刘森行走在宋代的城市——宋代城市风情图说 伊永文苏魏公集(上下) (宋)苏颂云笈七笺(1-5) (宋)张君房宋诗与宋代商业 张金花插图本中国古代思想史.宋辽西夏金元卷 刘复生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宋代文学研究(上下) 张毅 宋代刑法史 周密两宋货币史(上、下册) 汪圣铎 宋刑统研究 薛梅卿中国经济通史--宋代经济卷(上下卷) 漆侠宋人行第考录 邓子勉宋代商品供给研究 张锦鹏金泥玉屑丛考 王仲荦岳飞研究:第五辑 龚延明 祖慧邓广铭治史丛稿——北大名家名著文丛 邓广铭宋代商税问题研究——云南大学宋史研究丛书 李景寿唐宋乡村社会力量与基层控制——云南大学宋史研究丛书 林文勋 谷更有宋代四川家族与学术论集——四川大学儒藏学术丛书 邹重华 粟品孝 宋代家庭研究 刑铁四川书院史 胡昭曦舆地广记(上下册) 欧阳忞 著,李勇先 王小红 校注西夏简史(修订本) 钟侃 吴峰云 李范文 经学抉原 蒙文通川大史学.蒙文通卷 蒙默续夷坚志:湖海新闻夷坚续志 (金)好元问 撰,常振国 点校,无名氏 撰,金心 点校 宋代四类物品的生产和消费研究 魏华仙 宋代特殊群体研究 游彪 宋代矿冶业研究 王菱菱 宋代教育(精) 苗春德 宋代军用物资保障研究 史继刚宋代法制研究 郭东旭 宋代地方政府民事审判职能研究 屈超立宋代地方财政史研究 包伟民宋代海外贸易--东方历史学术文库 黄纯艳 宋代酒的生产和征榷 李华瑞 宋代地域经济 程民生宋代货币与货币流通研究 高聪明 宋代商人和商业资本 姜锡东 宋朝简史 包伟民 宋朝法律史论 郭东旭 王曾瑜卷:凝意斋集.当代著名者自选集 王曾瑜 金朝军制/宋史研究丛书 王曾瑜 中国俸禄制度史(修订版)/武汉大学学术丛书: 黄惠贤、陈锋主编中国科举史中国书院史蔡京(奸臣传)秦桧(奸臣传)贾似道(奸臣传)西夏经济史 杜建录诗话总龟(前集) (宋) 阮阅编 周本淳校点唐宋词简释 唐圭璋北宋文人与党争 沈松勤孙光宪与《北梦琐言》研究 房锐辽代社会史研究 张国庆诗词曲语辞汇释 张相辽金西夏史(中国断代史系列) 李锡厚 白滨王霸义利——北宋王安石改革批判 赵益王安石传 梁启超 宋徽宗 宋钦宗 任崇岳宋仁宗 宋英宗 黄燕生宋哲宗 王菡宋神宗 仲伟民宋太宗 张其凡宋真宗 汪圣铎南宋末三帝 曾庆瑛刘国荒宋光宗、宋宁宗 虞云国宋孝宗 陈国灿方如金宋太祖 毛元佑宋高宗 王曾瑜宋理宗 宋度宗 胡昭曦蔡东洲 北宋名臣余靖 曹家齐宋词与宋代的城市生活 杨万里中国礼制史.宋辽金夏卷 陈戍国塞北三朝(中国古代历史通览辽夏金卷)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1-4) 黄以周梁溪漫志 (宋)费衮 骆守中注历代笔记概述 刘叶秋稀见本宋人诗话四种 张伯伟编校宋代晁氏家族及其文献研究北宋三槐王氏家族研究两京梦华(中国古代历史通宋代卷) 汪圣铎坊墙倒塌以后——宋代城市生活长卷 李春棠图说天下.中国历史系列.宋 韩志远精湛的宋代绘画 徐士苹宋代交通管理制度研究 曹家齐宋代监察制度 苗书梅宋代官员选任和管理制度 贾玉英宋代地域文化 程民生理心之间——朱熹与陆九渊的哲学对话 高全喜王云海文集南宋的农村经济 梁庚尧正说宋朝十八帝 游彪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 邓小南东京梦华录笺注(上下) (宋)孟元老 伊永文笺注北宋儒术治国政治研究 贾海涛宋史研究论文集(第11辑) 朱瑞熙王曾瑜蔡东洲中韩关系史研究 魏志江宋词与民俗 黄杰赵匡胤传 张家驹青琐高议 (宋)刘斧宋词通论 薛砺若二郑集(温州文献丛书) (宋)郑伯熊 郑伯谦 邵氏闻见后录 (宋)邵博 撰 刘德权 李剑雄 点校青箱杂记 (宋)吴处厚 撰 李裕民 点校渑水燕谈录 归田录 (宋)王辟之 撰 吕友仁 点校北梦琐言 (五代)孙光宪 撰 贾二强 点校游宦纪闻 旧闻证误 (宋)张世南 撰 张茂鹏 点校 (宋)李心传 撰 崔文印 点校癸辛杂识 (宋)周密 撰 吴企明 点校西溪丛语 家世旧闻 (宋)姚宽 撰 孔凡礼 点校 (宋)陆游 撰 孔凡礼 点校清波杂志校注 (宋)周煇 撰 刘永翔 校注 邵氏闻见录 (宋)邵伯温 撰 李剑雄 刘德权 点校泊宅编 (宋)方勺 撰 许沛藻、杨立扬 点校涑水记闻 (宋)司马光 撰 邓广铭、张希清 点校东轩笔录 (宋)魏泰 撰 李裕民 点校 铁围山丛谈 (宋)蔡绦 撰 冯惠民、沉锡麟 点校 龙川略志 龙川别志 (宋)苏辙 撰(民)俞宗宪 点校 东斋记事 春明退朝录 (宋)范镇 撰 汝沛 点校(宋)宋敏求 撰 诚刚 点校 东坡志林 (宋)苏轼 撰 王松龄 点校齐东野语 (宋)周密 撰 张茂鹏 点校 石林燕语 (宋)叶梦得 撰、宇文绍奕 考异 侯忠义 点校鹤林玉露 (宋)罗大经 撰 王瑞来 点校 范成大笔记六种 (宋)范成大 撰 孔凡礼 点校云麓漫钞 (宋)赵彦卫 撰 傅根清 点校 老学庵笔记 (宋)陆游 撰 李剑雄、刘德权 点校 芦浦笔记 (宋)刘昌诗 撰( 张荣铮、秦呈瑞 点校 大唐新语 (唐)刘肃 撰 许德楠、李鼎霞 点校 默记 燕翼诒谋录 (宋)王銍 撰 朱杰人 点校 (宋)王栐 撰 诚刚 点校 四朝闻见录 (宋)叶绍翁 撰 沈锡麟、冯惠民 点校隋唐嘉话 朝野佥载(唐)刘餗 撰 程毅中 点校 (唐)张鷟 撰 赵守俨 点校 湘山野录 玉壶清话 (宋)文莹 撰 郑世刚、杨立扬 点校 (宋)文莹 撰 郑世刚、杨立扬 点校 墨庄漫录 过庭录 可书 (宋)张邦基 撰 孔凡礼 点校 (宋)范公偁 撰 孔凡礼 点校(宋)张知甫 撰 孔凡礼 点校 春渚纪闻 (宋)何薳 撰 张明华 点校鸡肋编 (宋)庄绰 撰 萧鲁阳 点校桯史 (宋)岳珂 撰 吴企明 点校 师友谈记 曲洧旧闻 西塘集耆旧续闻南部新书侯鲭录 墨客挥犀 续墨客挥犀封氏闻见记校注建炎以来朝野杂记 (宋)李心传 徐规点校麟台故事校证 (宋)程俱开元天宝遗事 安禄山事迹 (中华本唐宋史料笔记 缺唐语林校证、明皇杂录东观奏记、容斋随笔)挥廛录 (宋)王明清会稽掇英总集点校 (宋)孔延之编 邹志方点校北宋西北战区粮食补给地理 程龙秦观研究资料汇编 秦少游研究会编帝学 (宋)范祖禹东宫备对 (宋)陈模唐代党(羌)项 周伟洲草原与田园——辽金时期西辽河流域家牧业与环境 韩茂莉玉海(1-5) (宋)王应麟武士的悲哀——北宋崇文抑武现象透视 陈峰中国戏曲概论 吴梅宋代“系官田产”研究 姜密宋代科举与文学考论 祝尚书中国古代职官科举研究 龚延明续资治通鉴长编(1-20) (宋)李焘宋会要辑稿(1-8) 中国井盐科技史中国史学史 蒙文通忘忧清东集宋代文言小说研究院 赵章超汴京残梦 黄仁宇中国城镇体系 顾朝林叩开辽墓地宫之谜 盖之庸寻找被遗忘的王朝 白滨太平广记(1-4) (宋)李宋代诗经文献研究 郝桂敏 宋代文献学 张富祥宋代佛教史籍研究 曹刚华宋代馆阁校勘研究 李更宋代巴蜀文学通论 祝尚书宋代古音学与吴木或《诗补音》研究事林广记 (宋)陈元靓宋代官制辞典 龚延明大宋王朝之谜 杨师群十驾斋养新录 (清)钱大昕大金吊伐录校补 金少英通制条格校注 方龄贵二十世纪中国人文学科学术研究史丛书.宋史研究 朱瑞熙汴京遗迹志 (明)李濂舆地纪胜(1-8) (宋)王象之梁山泊——水浒一0八名豪杰 佐竹靖彦郡斋读书志校证(上下) (宋)晁公武 赵希弁大足石窟艺术王荆公唐百家诗选 蒙文通文集(1-6)蒙文通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文集推十书(1-3) 新五代史(1-3)苏洵集北宋馆阁翰苑与诗坛研究 陈元锋程氏考古编 程氏考古续编 (宋)程大昌天潢贵胄:宋代宗室史 贾志扬直斋书录解题 (宋)陈振孙宋代政治文化史论 张邦炜史学史研究(1981。1)宋朝名相赵普 张其凡历代纪事本末(两册。八种。含宋史、金史、通鉴)宋诗 房开江陆游传 朱东润宋诗拾遗(一、二)宋代佛教政策论稿 刘长东婺学之宗——吕祖谦传 徐儒宗宋诗选注 钱钟书容斋随笔(岳麓本) (宋)洪迈三字经辑刊唐宋词选读 龙榆生夷坚志(二) (宋)洪迈南宋文人与党争 沈松勤宋大诏令集 (宋)不著撰人经义考 (清)朱彝尊五代宋金元人边疆行记十三种疏证 贾敬颜唐宋历史文献研究丛稿 梁太济元丰九域志 (宋)王存李焘学行诗文辑考 王承略 杨锦先宋代文化研究(第九辑)巴蜀历史文化论集 胡昭曦安丙研究 蔡东洲 胡宁宋代民间巫术研究 刘黎明中国风俗通史.宋代卷 徐吉军 方建新 方建 吕凤棠二十世纪辽金史论著目录宋朝诸臣奏议(上下) (宋)赵汝愚大理国史 段玉明(田+戮左半)城集 朱瑞熙南北宋陵 朱熹的终极关怀 赵峰朱熹文学研究 莫厉锋宋代诗学二程集(上下) (宋)程颐程颢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五)(六) 钱穆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五)宋明理学三书随札 钱穆朱子学提纲 钱穆宋明理学 陈来中国食物朱熹的历史世界(上下) 余英时七修类稿 (明)朗瑛涌幢小品 (明)朱国祯水东日记 (明)叶盛宋元生活掠影 尚园子 陈维礼南宋儒学建构 何俊中国版本文化丛书.宋本北宋武将群体与相关问题研究 陈峰宋代历史文化研究(续编) 张其凡 范立舟朱熹的自然哲学 金永植宋代制度史研究百年 包伟民主编宋代寺院经济史稿 游彪归潜志 (金)刘祁道家与中国哲学(宋代) 李仁群程梅花夏当英王安石变法研究史 李华瑞宋代思想史论 田浩编宋代婚姻家族史论 张邦炜内闱——宋代的婚姻和妇女生活 伊沛霞宋史(中国断代史系列) 陈振东京梦化录(外五种)宋人轶事汇编(上下) 丁传靖黄震与东发学派 张伟南宋皇城探秘 傅伯星胡安森朱子大传(上下) 束景南方舆胜鉴(上中下) (宋)祝穆新编醉翁谈录 (宋)罗烨古今岁时杂咏 (一二) (宋)薄积中东潜文稿 (清)赵一清云麓漫抄(新世纪万有文库本) (宋)赵彦卫通鉴胡注表微(一二) 陈垣南村辍耢录(一二) (元)陶宗仪史略 子略 (宋)高似孙困学纪闻 (宋)王应麟岭外代答 (宋)周达观荒淫无道宋高宗 王曾瑜宋朝典章制度 张希清名公书判清明集 (宋)不著撰人石介事迹著作编年 陈植锷文献通考(上下) (宋)马端临宋学的发展和演变 漆侠元代宰相制度研究 张帆中国史学思想通史.宋辽金卷 吴怀祺文海研究 白滨 史金波中国经学史 本田诚之中国史学史 金毓黼中国经学史讲义 周予同中国文化史 柳诒征中国史学史纲要 王瑞明京本通俗小说 清平山堂话本 大宋宣和遗事全宋诗(二四)齐家四书(袁氏世范等)东坡诗 山谷诗中国古代绘画图录.宋辽金元(一二三)宋代宰辅制度研究 诸葛忆兵蒙元入侵前的中国日常生活 谢和耐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 包弼德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 斯波义信续资治通鉴长编2、3册续编两朝纲目备要 (宋)佚名宋代市民生活 伊永文东莱博议 吕祖谦朱熹的史学思想 汤勤福欧阳修全集(上下)陆放翁全集(上中下)宋朝通俗演义 蔡东藩辛稼轩年谱 邓广铭叶适评传 张义德中国通史(七) 蔡美彪等宋元佛教 郭朋求实集 漆侠韩儒林文集 朱熹与宋代蜀学 粟品孝胡昭曦宋史论集 辽宋西夏金社会生活史 朱瑞熙张邦炜蔡崇榜刘复生王曾瑜吴天墀文史存稿南宋馆阁录 续录 (宋)陈 功利主义儒家:陈亮对朱熹的挑战 田浩宋代四川的史学 蔡崇榜晚宋财政危机研究 张金岭宋代文化研究(七)宋史研究论文集(1996年会、1994年会)南宋金元的道教 詹石窗宋元学案(十三、十九)程颐程颢评传 潘富恩朱熹评传 李更生平陆九渊评传 陆玉林司马光评传 宋衍申宋刑统 庆元条法事类 唐明律合编二程遗书 二程外书蒙文通学记宋会要辑稿考校 王云海婚姻与社会.宋代 张邦炜朱熹与宋代蜀学朱子年谱附考异 王白田魏了翁评传 蔡方鹿宋代四川经济述论 贾大泉宋代史学思想史 吴怀祺宋代东南市场研究 龙登高宋代经济史研究宋代四川商品经济史研究 林文勋李心传事迹著作编年 来可泓近思录(1-4) (宋)朱熹吕祖谦论浙东学术浙东学派溯源 何炳松巴蜀丛书(一)一代学者宗师——张木式及其哲学辽史(1-5)金史(1-8)经学通论 皮锡瑞荆公论议 张子正蒙习学记言 叶适颜氏家训 家范 (宋)司马光朱子性理语类朱子七经语类王荆公年谱考略 (清)蔡上翔两宋经(制)抚年表 吴廷燮宋代皇亲与政治 张邦炜婚姻与社会.宋代 张邦炜宋代文化研究(二)宋代文化研究(三)宋代文化研究(四)宋代文化研究(五)宋代文化研究(六)宋代文化研究(第一辑、四川大学学报53)续资治通鉴长编(16、18、19、20)朱子诸子语类吕祖谦评传 潘富恩宋史人名索引(1-4)乾道临安志 (宋)周淙真西山先生集(一二)太平治迹统类 (宋)彭百川沧浪诗话校释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古代部分第五册 邓广铭 张希清宋史丛考(上) 聂崇歧容斋随笔(丛书集成本) (宋)洪迈朱熹哲学研究 陈来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六辑.苏轼研究专辑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1-18) (宋)李心传宋辽金史论丛(第一辑) 中国社科院朱熹集导读 王瑞明宋史翼 (清)陆心源宋史 (元)脱脱百川学海 (宋)左圭宋代修史制度研究宋初朋党与太平兴国三年进士 何冠环宋会辑稿考校 王云海女真史李觏生平及思想 谢继西夏史稿(增订本) 吴天墀王安石变法 漆侠陆游 辽金元传记三十种综合引得四十七种宋代传记综合引得唐会要(1-16)续资治通鉴长编考略 裴汝诚 许沛藻宋代文官选任制度诸层面 邓小南续资治通鉴 (清)毕沅宋论 (清)王夫之元朝史(上下) 韩儒林两宋史论 关履权宋代社会研究 朱瑞熙简明宋史 陈振周宝珠宋刻孝经宋诗鉴赏辞典两宋文学史 程千帆吴新雷中国通史(五、六)笔记小说大观(二、九、十、十一)全宋词(二三四五)包拯年谱渑水燕谈录.归田录石林避暑录话唐宋词鉴赏辞典(五代北宋、南宋辽金二本)中国历史大辞典.宋史中国历史大辞典.辽夏金元史理学纲要 吕思勉黄山谷诗选注 网上找的

1、《宋代官府的回易》,《中国史研究》1981年4期,1.2万字。2、《揽纳试探》,《文史》第13辑,1982.3,中华书局,0.5万字。3、《宋代的官营便钱》,《中国社会经济史》1982年1期,1.1万字。4、《税钞、粮食钞和盐钞》,《文史》第15辑,1982.9,中华书局,1.2万字。5、《宋代货币地租分析》,《北京史苑》第1辑,1983.12,北京人民出版社,1万字。6、《宋代财政岁出与户部月支》,《文史》第18辑,1983.7,中华书局,1万字。7、《宋代财政与商品经济发展》,《宋史研究论文集》1984.7,河南人民出版社,1.9万字。8、《南宋各界会子的起讫、数额及会价》,《文史》第25辑,1985.10中华书局,1.9万字。9、《宋代的关子》,《宋辽金史论丛》第1辑,1985.10中华书局,0.9万字。10、《宋代地方财政研究》,《文史》第27辑,1986.12中华书局,5.3万字。11、《从钱会中半看会子的法偿地位及其影响》,《中国钱币》1987年2期,0.6万字。12、《北宋两税税钱的折科》,《许昌师专学报》1989年2期,1.4万字。13、《<宋史>标点本举正》,《古籍整理与研究》第4辑1989.3中华书局,1.1万字。14、《北南宋物价比较研究》,《宋史研究论文集》1989.5河北教育出版社,1.3万字。15、《王安石是经济改革家吗》,《学术月刊》1989年6期,1.3万字。16、《南宋江北铁钱若干问题》,《中国钱币》1989年2期,0.9万字。17、《叶适管理思想研究》,《浙江学刊》1989年4期,1万字。18、《宋朝礼与佛教》,《学术月刊》1990年5期,0.95万字。19、《宋朝宗室制度考略》,《文史》第33辑1990.10中华书局,4万字。20、《宋代通判理州财事考辨》,《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2期,0.5万字。21、《宋朝对释道二教的管理制度》,《中国史研究》1991年2期,1.4万字。22、《宋代僧道官制度考》,《古籍整理与研究》第6辑,1991.5中华书局,1.5万字。23、《宋朝文官俸禄与差谴》,《中日宋史研究会中方论文选编》1991.5,河北大学出版社,1万字。24、《宋代释道披剃制度研究》,《浙江大学学报》1991年3期,1.2万字。25、《宋朝礼与道教》,《国际宋代文化研讨会论文集》1991年11月四川大学出版社,1万字。26、《关于宋代亭户的几个问题》,《中国盐业史国际学术讨论论文集》1991年12月四川人民出版社,1.1万字。27、《宋朝理财体制由三司到户部的变迁》,《宋辽金史论丛》第2辑1991.12,中华书局,2.5万字。28、《宋代的功德寺浅论》,《许昌师专学报》1992年3期,1万字。29、《宋代医官考》,《纪念李埏教授从事学术活动五十周年史学论文集》1992年9月云南大学出版社,1.5万字。30、《南宋对会子的两次大规模称提》,《中国钱币》1993年1期,1万字。31、《宋朝如何抑制官员贪赃的几个问题》,《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1万字。32、《儒家不与民争利思想的形成与影响》,《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4第4期,0.8万字。33、《湖北会子和关外银会子》,《宋代货币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年10月,0.8万字。34、《宋代火政考略》,《宋史研究论文集》河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1万字,与罗炳良同志合写。35、《关于宋代田赋征收白银的探讨》,《安徽钱币》1996年第2期,0.5万字。36、《宋神宗时期铸行铜钱析论》,《北京金融》1996年第8期,0.55万字。37、《宋金绍兴和议前南宋财政面临的严峻形势》,《岳飞研究》第四辑1996.8,中华书局,1万字。38、《读<通考钱币考>》,《洪皓马端临与传统文化》中国青年出版1997.7,1万字。39、《陕西铸钱监考》,《中国钱币》1998年第1期,1万字。40、《关于宋代纸币管理与形制的几个问题》,《北京钱币十年》,北京市钱币学会十周年纪念文集,1万字。41、《关于宋代祠禄制度的几个问题》,《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4期,1.2万字。42、《〈大冶赋〉注释商榷》,《中国钱币》1999年第1期,0.9万字。43、《发运司与提点坑冶铸钱事》,《宋史研究论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0.8万字。44、《宋代西南二京的帝后神御殿》,《宋代历史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0.9万字。45、《南宋楮币诗十首释读》,《炎黄文化研究增刊》第七辑,2000年9月,0.8万字。46、《宋代货币与当时社会经济的几个问题》,《转变与定型:宋代社会文化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大学历史系2000年10月出版。47、《宋史人名补校》,《文献》2000年第4期(另分部分于《文史》作补白)。48、《读〈唐宋时代金银之研究〉札记节录》,《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1万字。49、《宋代官员俸禄和其他颁给分项考析》,《中华同人学术论集》,中华书局2002年5月版,2.8万字。50、《读〈唐宋金银之研究谣代金银之用途〉札记》,《中国钱币论文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9月版,2.5万字。51、《宋代的童子举》,《文史哲》2002年第 6期,1万字。52、《宋代对铸钱业影响最大的几个铜场》,《中国钱币》2003年第3期,1万字。53、《宋代女性享受奉禄考》,《文史》总64辑,2003年第3辑,1万字。54、《南宋都城的花卉基地——马塍》,(韩)《宋辽金元史研究会第8辑别册》2003年12月。55、《宋代转运使补论》,《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谣辽金元史》2004年第3期转载。56、《宋代头子、宣头考略》,《文献》2004年第1期。57、《论宋代绢帛的货币功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3期。58、《南宋晚期物价考论》,《文史》2004年第一辑《人大复印资料谣辽金元史》2004年第4期转载。59、《宋粮料院考》,《文史》2005年第一辑,2万字。60、《宋王朝与物价管理》,载《政府与经济发展》 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约17万字,与王茂华合作。61、《墨与宋代社会生活》,载《宋史研究论丛》第六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出版,约1.3万字,与胡玉合作。62、《试论〈宋史全文〉(理宗部分)的史料价值》,载《文献》2005年第4期,约1.1万字,《人大复印资料谣辽金元史》2006年第1期转载。63、《宋朝卖官鬻爵考》,载《文史》2006年第4辑,约2、4万字。64、《宋太宗与佛教》,收入《宋史研究论丛》(第七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约1、2万字,与彭琦合作。65、《南宋后期盐政考论》,收入《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一辑)巴蜀书社2005年12月版,约1、2万字,与郭兰合作。66、《试论北宋时期过度集权及其影响》,《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与史泠歌合作。67、《宋代僧人受戒制度研究》,《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4期。68、《宋代的象棋》,《寻根》2007年第6期,与籍勇合作。69、《“八贤王”本事》,《国学》2007年第9期,与马元元合作。70、《北宋的年号寺观》,收入《宋史研究论丛》(第八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与马元元合作。71、《宋代寺院宫观中的御书阁、本命殿》,《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与王德领合作。72、《宋代保州宗室》,收入王少堂等主编《宋太祖故里与宋祖陵》,中国档案出版社2008年出版。73、《北宋中期宣抚使角色的转型》,《河北学刊》2009年第1期,与郑丽萍合作。74、《南宋王朝与观音崇拜》,《宋史研究论丛》(第九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75、《黄敏枝<宋代敕赐寺田表>补正辨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与马元元合作。76、《宋朝人的钱,多还是少?》,《国学》2009年第3期。77、《宏观把握 微观突破——简评<南宋宗教史>》,《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第1期。

宋史研究论文集书籍

二十四史里的《宋史》

一本书可能没有,不过几本书加起来就有了。目录:《潘金莲的发型》介绍宋朝的服饰等;《宋词与宋代的城市生活》;《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两宋王朝-奢华帝国的无奈》;《宋史纪事本末》;《天裂:十二世纪宋金和战实录》;《宋词名篇的人生哲理》;[两宋王朝-奢华帝国的无奈].陈舜臣;[宋代荫补制度研究].游彪;宋史纪事本末.明陈邦瞻.中华书局。最后一本是正史,竖排繁体,看起来费力。

宋朝那些事儿

原始材料有 当时的书籍纪录,如欧阳修的归田录,洪迈的容斋随笔,涉及到的经济问题比较零碎,但是是最原始的一手资料现代人的著作有:通史部分:《宋史研究论文与书籍目录》,宋晞,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3年版《宋史研究论文与书籍目录续编》,宋晞,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2003年版《宋史》,陈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两宋卷》,张邦炜,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宋史丛考》,聂崇岐,中华书局1980年版《宋朝阶级结构》,王曾瑜,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中国转向内在》,刘子健,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谢和耐,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古代部分第五册,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专题史部分《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斯波义信,日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郑学檬,岳麓书社2003年版《宋代经济史》,漆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宋学的发展和演变》,漆侠,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辽宋西夏金社会生活史》,朱瑞熙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中国经济通史·宋代经济卷》,陈高华、史卫民,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1250~1850)》,李伯重,三联书店2003年版

河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学术论文集

(二)声明学位论文必须在扉页后加上一页“****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三)摘要及关键词1.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是学位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硕士学位论文摘要要求在500字左右,博士学位论文摘要在1000字左右。在写法上一般不分段落,常采用无人称句。摘要中一般不宜有数学表达式、化学反应式和图表等,不能出现非通用性的外文缩略语或代号,不得标注、引用参考文献。应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2. 英文摘要英文摘要应有英文题目。英文摘要的内容必须与中文的内容相对应,但不必逐字翻译,在英文语法以及用词上应正确无误,英文摘要中不能出现汉语的标点符号。英文摘要应单独占用一页。3. 关键词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关键词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四)目录目录中的标题一般编排到三级,正文中的标题层次一般不应超过四级,四级以后可单独编号,如编写作(1)(2)(3)……;或①②③……;或a b c……等。学位论文目录顺序格式见附件4。(五)引言引言是学位论文的第一章,在论文的正文前。引言在写法上不分章节,提倡无人称句。(六)正文1. 语言表述(1)论文应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练、说明透彻、推理严谨、立论正确,避免使用文学性质的带感性色彩的非学术性词语;(2)论文中如出现一个非通用性的新名词、新术语或新概念,需立即解释清楚。(3)论文中第一次出现的英文缩写,应写出全部完整字词。(4)论文一般用汉语简化字书写。

二、书写要求及注意事项(一)封面1. 题目:题目应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题目所用每一词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应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论文用作国际交流,应有外文(多用英文)题目。外文题目一般不宜超过10个实词。学位论文一般不设副标题。2. 学科专业:以国务院学位办公布的专业目录中的学科专业为准,一般为二级学科;职业学位研究生应填写相应的职业学位专业(领域)名称,以国务院学位办公布的专业(领域)为准。3. 指导教师:工程硕士研究生必须填写两名导师(一名校内导师,另一名为企业导师)。4. 扉页:扉页的内容主要包括中、英文论文题目,研究生姓名、专业、研究方向、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及论文完成日期、答辩日期。封面及扉页格式见附件1、附件2。

截至2015年6月,学校建有国家科技部、发改委、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等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人文社科基地等43个,拥有省部级创新团队24个。 国家级实验室:河南省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深井瓦斯抽采与围岩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院士工作站:煤矿灾害防治与抢险救灾河南省院士工作站、凝固技术与亚稳材料河南省院士工作站、空间信息天-空-地一体获取与处理河南省院士工作站 省部级实验室:煤矿灾害防治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矿山空间信息技术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煤矿瓦斯地质与瓦斯灾害防治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重点实验室、矿山生产安全环境监控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生物遗迹与成矿过程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煤矿瓦斯与火灾防治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生物遗迹与成矿过程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矿山空间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深井瓦斯抽采与围岩控制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煤炭节能减排材料与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与装备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矿山电气自动化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煤矿灾害预防与抢险救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部级人文社科基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体育文化研究基地、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河南省应急管理技术研究与培训基地、河南省重点社科基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河南省创新方法培训基地 省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中原地区土地资源综合监测与持续利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 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安全工程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控制工程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矿产资源安全高效开采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密制造技术与工程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深部矿井建设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矿山信息化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矿业工程材料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培训基地:河南省高校矿山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河南省高校矿产资源安全高效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河南省高校工矿自动化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河南省高校环境友好型无机材料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煤与煤层气安全高效开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矿物加工与矿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矿山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代物流服务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煤矿装备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直驱电梯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瓦斯预测与治理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防控教育部创新团队、直线电机与现代化驱动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火灾防治理论与技术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矿业材料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煤层气工程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非平衡凝固与亚稳材料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瓦斯地质与治理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河南省煤矿采动损害与保护技术创新团队、深井巷道围岩控制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硬脆材料高效精密加工技术与装备科技团队、遗迹化石与地球生物学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瓦斯抽采关键技术与装备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煤矿区形变监测与采动损害防护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团队 、直线电机与现代驱动团队 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焦作市金属材料先进成型与加工制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焦作市铝基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校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电气工程校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矿产资源高效洁净利用校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仪器科学与工程校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信息管理与应用技术校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地理过程与区域发展校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煤矿节能技术及装备校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可替代能源技术校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煤炭清洁转化与高效利用校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建筑物理校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光电功能材料与技术校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2008年,学校在国际上首创瓦斯地质学科,承担国家重大专项课题“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负责组织编制中国煤矿瓦斯地质图;创建中国陆相痕迹化石组合及其沉积环境模式;最早在中国开展永磁直线电机垂直运输系统研究,创立分段式永磁直线同步电机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并建成永磁直线电机驱动无绳提升试验系统。 2007年,累计获得科研经费近8亿元;年度科研经费突破2.7亿元,累积承担包括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攻关项目在内的国家级项目63项,完成省部级各类项目和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技术服务与技术开发项目2000余项;获得国家级奖励18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0项,自主研发的20多个专利产品在全国各大煤业集团及石油企业应用。2011年,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4项。 2012年学校共发表论文共20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三大检索18篇。2012年,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5项, 其中大面阵数字航空影像获取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制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不同开采条件下矿区地表移动规律研究及应用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乡镇土地利用空间信息获取与规划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和豫北太行山低山丘陵区立地评价与植被恢复模式研究项目分别获市厅级一等奖和二等奖。2013年,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5项。 2014年,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32项。 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获得科研立项3715项,其中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863和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27项,省(部)级项目231项,企业委托项目2042项;科研经费总额达6.61亿元,科技产业开发经费8759万元;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91项,国家授权专利363项;发表论文被EI、SCI检索收录3063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58部。 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出版包括国家、省部规划教材以及国家级精品教材181部。累计获得科研经费近10.3亿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37项,拥有发明专利272项;年度获重大科技攻关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80项,科研总经费超过1.49亿元,完成省部级各类项目和企事业单位委托技术服务与技术开发项目360余项。 馆藏资源 截至2015年12月,学校图书馆藏书251万册,电子图书资料300余万种(册),拥有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数字图书、硕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岩层控制数据库、中国标准全文数据库、煤炭数字图书馆、EI、SPRINGER、PQDD等60余种中国国内外著名数据库,期刊、图书、学位论文等数字资源类型。 据2016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档案馆藏档案数量总量26072卷20860件。 学术期刊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河南理工大学主办的以矿业工程为特色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双月刊,逢双月底出版,面向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为中国国内外多家数据库和文摘刊物的重要收录源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河南省一级科技期刊。ISSN号为:ISSN1673-9787,CN号为:CN41-1384/N。该刊以矿业工程为特色,主要发表校内外专家撰写的矿业工程类学术论文,包括矿业安全工程,采矿工程,矿山机电工程,矿山地质与矿山测量工程以及矿山建设,煤炭综合利用,煤层气开发与利用,矿山环境治理等栏目。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类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性研究期刊,由河南省教育厅主管,河南理工大学主办。ISSN号为:ISSN1673-9779,CN号为:CN41-1376/C。该刊主要栏目有:山阳文化与历史研究、煤文化研究专栏、信息与知识传播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文学与语言研究、政治与法律研究、研究生学术研究等。

2. 章节标题各章标题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字数一般在15字以内,不得使用标点符号。标题中尽量不采用英文缩写词,对必须采用者,应使用本行业的通用缩写词。论文正文分章节撰写,每章必须由右页另页开始,一级标题之间换页。3. 层次格式学位论文各章应有序号,序号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层次以少为宜,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建议采用以下格式: 1 (三号黑体,居中)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1.1 (小三号黑体,居左)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1.1.1 (四号黑体,居左)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1.1.1.1(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 (缩进2个字符)(1)(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 (缩进2个字符)①.(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4. 引用文献引用文献标示方式应全文统一。置于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角,用小5号体。所引文献编号用阿拉数字置于方括号中,如:“…成果[1]”。当提及的参考文献为文中直接说明时,其序号应该用小4号字与正文排齐,如“由文献[8,P10-P14]可知”。不得将引用文献标示置于各级标题处。5. 图、表、公式(1)图① 要精选,要具有自明性,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达重复。② 要清楚,但坐标比例不要过分放大,同一图上不同曲线的点要分别用不同形状标出。③ 图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同正文表达所用一致。④ 图序及图名居中置于图的下方。图名采用中英文对照,英文(Times New Roman)字体5号,中文宋体5号。(2)表① 表应有表序和简短准确的题名,位于表的上方居中。表的题名采用中英文对照,英文(Times New Roman)字体5号,中文宋体5号。② 所有表格采用三线制。③ 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3)公式① 公式的编号用括号括起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 ② 图、表、公式等与正文之间要有一行的间距。③ 文中的图、表、公式、附注一律采阿拉伯数字分章编号。如:图2-5,表3-2,公式(5-1)等。若图或表中有附注,采用英文小写字母顺序编号,附注写在图或表的下方。6. 量和单位要严格执行(GB3100-3102:93)中有关量和单位的规定(具体要求请参阅《常用量和单位》,计量出版社,1996),不得使用非法计量单位及符号。计量单位符号,除用人名命名的单位第一个字母用大写之外,一律用小写字母。(1)非物理量单位(如件、台、人、元、次等)可以采用汉字与单位符号混写的方式,如“万t�6�1km”。(2)文稿叙述中不定数字之后允许用中文计量单位符号,如“几千克至1000kg”。(3)表达时刻时应采用中文计量单位,如“上午8点45分”,不能写成“8h45min”。(4)单位名称的书写,可以采用国际通用符号,也可用中文名称,但全文应统一,不要两种混用。(七)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按照《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87)的规定书写,并按顺序编码制,即按文中引用的顺序将参考文献附于文末。多位作者,姓名写到第三位,余者写“,等”或“,et al.”。几种主要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为:连续出版物:序号 作者. 题目. 刊名,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专(译)著:序号 作者. 书名(,译者).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论文集:序号 作者. 题目. 见(In):编者(eds). 文集名.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学位论文:序号 姓名. 题目:[XX学位论文]. 授予单位所在地:授予单位,授予年专利:序号 申请人. 专利名. 国名,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 日期技术标准:序号 发布单位. 技术标准代号. 技术标准名称.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举例如下:[1]张昆, 冯立群,余昌钰等. 机器人柔性手腕的球面齿轮设计研究. 清华大学学报,1994.34(2):1-7[2]竺可桢. 物理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3.56-60[3]dupont B.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in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with an unrelated MLC compatible donor. In: White H J,Smith R,eds.,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Hematology. Houston: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Hematology, 1974.44-46[4]郑开青. 通迅系统模拟及软件:[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清华大学无线电系,1987[5]姜锡洲. 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法. 中国专利,881056073,1980-07-26[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技术监督局. GB3100-31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量与单位.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11-01(八)附录1. 附录与正文连续编排页码。论文的附录依序用大写正体英文字母Ⅰ、Ⅱ、Ⅲ……编序号,如:附录Ⅰ。附录中的图、表、式、参考文献等应另外编号,与正文分开,一律也用阿拉伯数字编码,但在编码前题以附录序码,如:图Ⅰ1;表Ⅱ2;式(Ⅲ3);文献[Ⅰ5]等。2. 学位论文内容涉及计算机软件类设计者,可在研究生处主页上学位授予栏目内下“计算机软件类设计验收报告单”,按要求认真填写后,并为论文的附录。3.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及获得的科研成果,可在研究生处主页上学位授予栏目内下载既定表格,表后附录在读期间发表的符合要求的学术论文全文(硕士1篇、博士3篇)。三、论文的排版要求(一)页面要求硕士、博士学位论文须用A4(210×297mm)标准大小的复印纸、60页以上的学位论文用双面打印,60页以下的用单面打印;论文成品尺寸为:207×291mm(误差小于1 mm)。学位论文页边距按以下标准设置:上边距为30 mm;下边距为25 mm;左边距和右边距为25 mm;装订线:10 mm;页眉:20 mm;页脚:15 mm。(二)页眉页眉从摘要页开始到论文最后一页均需设置。正文页眉内容:单面印制的论文,左对齐为“河南理工大学□士学位论文” (□——为博或硕字),右对齐为各章章名;双面印制的论文,左页居中为“河南理工大学□士学位论文”,右页居中为各章章名。打印字号为5号宋体,页眉之下有一下划线。页眉格式见附件5。(三)页脚从论文主体部分(引言)开始,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页码,页码位于页面底端的中间位置。前置部分的摘要、目录、主要符号表等应分别单独编排页码。封面、扉页及封底不编入页码。(四)字体与间距论文正文部分字体一律使用宋体“小四”号字,字间距为标准,行间距为22磅。四、学位论文装订顺序(一)论文封面(二)论文扉页(三)论文声明(四)论文摘要(五)论文目录(六)主要符号表(必要时)(七)论文正文(八)参考文献(九)附录(十)致谢

河南大学近代史学位论文

论文是交给学校的。论文也是实践课。河南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每年有两次上交,时间:3月1—10日、9月1—10日。

这个你学校会发给你 或者我下载一份给你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d.结论。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论文摘要和关键词。2、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摘要以20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 3、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 4、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5、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 6、结论。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7、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一般要有这样几部分组成:提出问题,阐明基本概念和基本观念;分析问题,说明为什么要坚持你的观点;解决问题,拿出解决问题方案,至于顺序,你可根据你的文章去定。也就是说论文由论点、论据、引证、论证、结论等几个部分构成。1、题目题目应恰当、准确地反映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毕业设计(论文)的中文题目应不超过25字,并不设副标题。2、 摘要与关键词摘要:摘要是毕业设计(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摘要应包括本设计(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关键词: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关键词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3、毕业设计(论文)正文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包括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一)选题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应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本科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长,选择适当的论文题目,但所写论文要与本专业所学课程有关。(二)查阅资料、列出论文提纲题目选定后,要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开展调研和进行实验,搜集、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加工、提炼,然后列出详细的写作提纲。(三)完成初稿根据所列提纲,按指导教师的意见认真完成初稿。(四)定稿初稿须经指导教师审阅,并按其意见和要求进行修改,然后定稿。首先建议你先列一个提纲,明确自己的目标,到底方向在哪里,想写什么,其实这是很重要的,即使你觉得你很难写出一整篇论文,都必须要先明确你的论文想说什么。论文的内容都不清楚,又如何去找资料呢?论文写作,先不说内容,首先格式要正确,一篇完整的毕业论文,题目,摘要(中英文),目录,正文(引言,正文,结语),致谢,参考文献。学校规定的格式,字体,段落,页眉页脚,开始写之前,都得清楚的,你的论文算是写好了五分之一。然后,选题,你的题目时间宽裕,那就好好考虑,选一个你思考最成熟的,可以比较多的阅读相关的参考文献,从里面获得思路,确定一个模板性质的东西,照着来,写出自己的东西。正文,语言必须是学术的语言。一定先列好提纲,这就是框定每一部分些什么,保证内容不乱,将内容放进去,写好了就。1.先选好论文问题。2.找准视角后,选择多看看相关的资料。3.列好大纲。4.填充内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找出创新点。5.找导师,然后修改几次,就搞定哈。 是这样的,论文你应该:第一,先确定你要写作的内容(就是你要论述哪方面的内容),建议最好是你结合自身工作方面的内容,或是内容好写的,不要选题太复杂;第二,选好要写的论文题目之后,就要围绕论文题目从网上多下载一些别人写的范例论文,把它们逐一进行修改;第三,修改好别人你认为比较适合你的论文之后,就要把你的实际工作情况填充到你选定的论文里,不断修改为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论文,反复斟酌好之后;应该就没问题了,最好还是参考别人的论文后加入自己的内容,这样既真实又方便你记忆,因为答辩时,老师问你论文内容时你会比较容易。

你好,我听河大自考办主任当时说的流程是:9月报名考试学位英语,十月参加考试,大概过了年后出成绩。通过的话去学校申请学位论文,然后是和毕业论文差不多的流程,缴费,分组,分导师。然后写草稿,交定稿一类的。都顺利通过的话大概8,9月份能拿到学位证。考学位不只要求所有科目都通过吧,好像河大是要求毕业论文良以上,6门以上75分,三年之内考完,然后才有资格申请学位。我今年也要考学位英语,希望大家都能顺利通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