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企业适用的高级管理人才南方现代社会中,生产力的发展一靠科技,二靠管理,科学的管理对生产效益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工商管理是一种现实的运作系统,但是其运行的信息是综合而具体的,甚至具有很多难以辨别的信息,这就需要我们从内涵上理解信息。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范文一:工商管理的全信息原则与信息开发
一、全信息原则
全信息原则是为决策服务的,工商管理的过程是融于社会生活环境之中的,工商管理的决策无处不在。
所谓的全信息原则,主要表现为把自然方面和社会方面信息融于工程思维当中,也可以说是社会科学领域与自然科学领域的交融。
其次,就是把定量和定性的信息相结合,因为从思维和认识本质上进行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定量分析中包含定性思维过程,而定性思维中也都包含着一定的定量分析过程。
社会大脑的形成和活跃的表现更为重要,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和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遥感、遥测等技术的提供,有益于小信息量工作方式和个体思维相脱离,这样能够有机的把分散在自然空间的人脑联系到一起。
而现代工商管理的大工程特性就是要求我们在工程思维阶段中,构思、设计、论证、可行性调查、规划、计划、战略战术分析等都较为合理,以此避免为实现系统的性能或目标的优化要在收集充分信息方面花最大力气。
全信息原则的基本要求是,要求决策者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在科学决策中的作用,深入调查研究,力求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和信息,同时必须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以达到对决策信息的搜集和加工处理应力求准确、全面。
二、信息的概念
虽然工商管理是一种现实的运作系统,但是其运行的信息是综合而具体的,甚至具有很多难以辨别的信息,这就需要我们从内涵上理解信息。
从世界的物质、运动属性出发可知信息就是这两种特性所产生的差异表现。
信息是人的大脑关于客观事物运动形态和方式的映象。
这是对信息概念在物质形态里的最根本的定义。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信息是关于事物运动状态方式的某种知识。
从信息的定义上表明信息在这种不同层次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信息的客观性、普遍性、共享性、动态性、无限性、不完全性等等也随之产生。
因此,信息在人类社会活动中是重要资源,所以也会有利用开发的问题,工商管理作为一个资源广大信息载体必然对于信息对其有着重要的作用。
信息的作用是要有针对性的,并不是漫无边际的开发利用。
不同的系统获得的信息也是不同的,我们要获得有效信息,就需要从相应的信息资源中挖掘出来。
在进行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过程中,实用信息产生信息的作用效果,要以实得和实在信息为基础。
所以在信息开发过程中,首先要带有目的性的系统全面的搜集信息,进而获得大量的有效信息。
其次要对所获取的信息在科学有效和真实性上初加工和下功夫把关,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完善补充。
最后,要对信息深加工,使获得的信息更有序,更贴切和实用。
另外,在积累和贮备信息过程中要注意,信息和复杂的工程实体要相适应,以保证工商管理中动态的调整及适时的使用,要利用好信息系统工程的思想成果。
三、信息开发中的思维方式
观念和思维方式决定管理的功效,人的思维和思维的有机化是开发利用信息中最基础和离不开的。
信息可以是思维的原材料或结果,通过思维有利于信息变得明了和增值,还有利于新信息的产生。
在信息开发利用过程中,除了利用人们逻辑思维、归纳思维、反向思维等习惯性通常思维方式外,按照相关的信息特性,有机的配合发散性、创造性、超前性、既定性、假想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有助于已掌握的大量信息展开联想,进而可在整理加工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性方向性信息。
在开发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创造性思维,以丰富的想象力及对事物的动向特征的敏感,客观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使信息材料在深加工、精加工中得到增值和升华,使信息不断地新生。
超前性思维可使人立足现实、展望未来,在事物发展的苗头、倾向中开发预测未来趋势,从中获取前向式的信息或其规律,可为超前性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既定性思维可以在信息的整理加工中使大量的杂乱无章的信息归纳成章,以选定的议题归拢信息或在信息的有机联系中选择议题而发现新事物。
假想性思维在搜收信息的过程中,以工程方向为中心,在假定的事实存在的前提下进行捕捉搜集开发信息的'一种思维模式,它对于集思广益、广开渠道大有裨益,这样广泛收集整理得的信息可使许多预防性措施在工程设计及论证中得以支持落实。
在信息的开发过程中如能坚持科学而又灵活地应用多种思维方式并使之得到有机的配合,必将会得到出乎意料的结果。
四、结束语
伴随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和人类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推进,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以及信息处理技术特别是诸如因特(INTERNET)网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工商管理的决策在不断挑战着管理者。
在这个意义上讲,一方面,为我们带来了决策信息的迷乱和辨析的困难,另一方面,也为我们在工商管理中坚持全信息原则,以及为开发利用信息提供了物质条件,为获取信息提供了有利途径。
建立全球性信息体系,这样不仅有利于开发转化吸收信息,还能为工商管理领域的未来发展起到关键作用,也是工程领域成败的关键。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范文二:工商管理实践教学的对策建议
一、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培养体系的现行问题
1.缺乏系统性思考
目前,许多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成果多是集中于实践教学形式的研究,并没有从专业人才方案的制订、教学管理的创新等角度进行系统性思考和研究,因此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问题。
2.缺乏特色定位
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特色仅体现在文案上,而在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理论和实践教学大纲等方面与学术型高校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培养的学生能力趋同。
3.参与实践教学积极性不高
一方面,许多一线教师为了增加收入,将主要精力投入在研究课题、撰写论文等方面,而对实践教学缺乏热情和动力。
另一方面,高校学生大多缺乏对企业营运过程的深入了解,加之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的流于形式,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意愿不高。
4.缺乏全面系统的校外实践教学资源
目前,许多高校通过校企实习协议建立实习教学基地、聘请企业管理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鼓励青年教师深入企业一线进行锻炼来构建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
但是,由于管理规范的企业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协助学校进行实习教学、企业人员对该专业学生的知识储备缺乏了解、青年教师的工资收入水平偏低等原因导致了实践教学资源的匮乏。
同时,各个高校对实践教学环节质量的考核评价虽有相关标准,但在执行过程中多流于形式。
基于上述问题,必须重新构建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
二、构建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培养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全面构建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其目的应该是为学生提供相对全面、持续的实践能力培养平台,提高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以“专业实践应用能力”为中心的评价理念,不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与创业意识,为用人单位选择毕业学生提供基本素质与专业技能的评价结果。
为此,高等院校在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培养体系构建于实施过程中,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
1.转变观念,提高实践教学的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学校各级部门和人员应充分意识到: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对培养特色鲜明、实践应用能力突出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至关重要。
从社会对该专业毕业生的信息反馈来看,学校对该专业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与社会要求相去甚远,导致了毕业生岗位技能不突出。
要改变这种局面,学校领导必须在对待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方面进行观念更新。
(1)将实践教学培养体系置于专业培养方案的中心位置。
长期以来,该专业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一直处于边缘位置,许多学校领导也仅仅将该专业的实训实践教学视为“机房+软件”、“企业参观+外发传单”的教学模式,势必造成对该专业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建设工作的漠视。
现代社会中,生产力的发展一靠科技,二靠管理,科学的管理对生产效益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种形势下,各发达国家都很重视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范文一:工商管理类专业情境教学模式
一、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我国目前采用较多的一种情境教学方法。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将案例教学引入了管理学科的研究。通常来说,案例是实践中发生的带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典型事例,它反映一个问题,一件工作、一个事件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通过对这些典型事例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教学案例需要具备三方面的特点:首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并与一个或数个理论点对应;其次,案例中企业资料丰富真实,行业背景齐全,且与案例中的角色和情景相关;最后,案例使用者需要经过深入的讨论才能得到答案。案例教学中所运用的教学案例,不是成功经验介绍或失败教训的总结,而是通过模拟一种实际的管理情景,让案例使用者身临其境地进行分析决策。因此,案例中提供的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和相关背景资讯,可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知识学习的情境。并且通过相关资料的收集、思考和讨论等活动,学生还能不断补充和完善情境。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过程的引导者。它强调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是一种“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法”,能够促进学生进行多角度甚至反思性的思考,进而增强学生在特定复杂现实环境下的问题诊断能力和决策能力。
二、情景模拟法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从案例教学法中派生出来的一种极具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但和一般的案例教学法有所不同,情景模拟法是在案例教学法的基础上,补充了一个步骤,即学生要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分角色地进行模拟实战演练,通过演讲等互动形式充分认知教学内容。一种形式是在教学中由学生扮演企业中不同角色的人物,如总经理、区域经理、财务总监、营销总监、运营官等,在模拟的情境中学习、认知问题及提出解决方案等,并通过扮演感受该角色的经历,加强学生对所扮演角色的个人关注点、问题、行为和参与等方面的体验。另一种形式是面向高校举办的各种商业模拟大赛,如“PeakTime尖峰时刻全球模拟大赛”自2008年引入中国后,已经吸引了国内众多优秀高校的参与,“尖峰时刻”现正成为国内一项知名度较高的国际性模拟赛事。参赛小组可通过“企业经营模拟系统平台”模拟企业经营运作的全过程,包括分析市场、制定战略、组织生产、整体营销战略和财务结算等一系列活动。另外,我国高校现在比较普及的ERP沙盘模拟大赛、股票模拟交易大赛等都可提供模拟的情境以供学生学习和情境体验。因此,情景模拟法是一种模拟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它在假设的情景中进行,要求学生设计出逼真的场景,其中有人物,有情节,有矛盾冲突,有疑难问题等,学生要根据情景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把自己置身于模拟的情境中去,按照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要求,提出观点或解决方案。
三、企业家进课堂
目前国内的一些高校商学院已经开始与相关企业加强合作,与企业达成协议,邀请企业家走进课堂,分享其成长、成功、创业经历和人生感悟。企业家进课堂能够让学生从高校教师课堂上获取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在企业家这里让自己的理论知识得到升华。企业家的授课,学生能够学到关于企业经营管理多方面的实际经验,让学生体验企业家在真实情境中的“所作所为”,加深其对所学理论知识的领悟。通过邀请企业家走进课堂,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让学生了解企业的奋斗历史,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也对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有了更清楚的了解,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认知和企业认知能力。另外,通过搭建学生与企业家交流互动的平台,可以加强学生对创业的认知,并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使其成为具有企业家精神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管理型人才。因此,通过企业家进课堂这种情境教育新模式,为学生传授校园之外的知识,使他们得以感受到社会上更多新鲜事物,学生听取企业家对企业实践经验的介绍、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并获得解答,从而逐渐获得情境的体验并构建起情境。同时,与企业家的互动也使学生对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有了更深层的理解与把握,促进了学校对企业人才需求的了解,有利于学校面向社会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然而,这种教育模式在国内高校开展得并不普遍,甚至有些高校还未启动,也有一些高校开设了类似的模式,但流于形式,收效甚微。一方面可能是学校条件、机制等原因;另一方面可能是企业家认为此种做法并不能给企业带来实际的利益等原因而对此并不是很感兴趣。然而,从未来高校的发展趋势和企业的用人需求来看,高校商学院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是大势所趋,因此,建议校企双方应积极探索和建立合作平台及其长效机制,共同拓展合作内容,为培养专业人才而共同努力。
四、企业实践
企业实践一般可以通过两种形式开展,一种是校企合作建立的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实习,另一种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搜寻适合的工作岗位参与企业实习。根据大多数高校的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在校期间的课程学分要求,一般商学院学生自主实习是和后期择业联络到一起,要到大学四年级,平时的实习大多数是通过校企合作提供的实习机会。但不管是哪种方式,学生实习参与的情境都是完全真实的环境。学生通过体验企业的实际运作流程,能启发其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并通过自我实践掌握操作技能,积累经验和提高动手能力。通过开展企业实践,一方面可以在实际情境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另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实际运作中培养其实践能力,提出企业经营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等。因此,企业实践情境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因为工商管理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情境学科,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学习阶段还远远不够,需要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等情境结合起来,才能胜任和提升其各项管理能力。然而,这种模式目前在国内远远没有达到普及的程度,这一方面是受到各高校专业自身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也与合作效果不明显,企业无法从中切实受益,因而合作热情不高有关。因此,高校要努力完善自身条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激发企业合作热情,最终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三赢。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范文二:工商管理学科研究方向
一、工商管理学研究方向调查研究
笔者通过对教育部公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学位授予及考研专业目录公布第四版》进行认真研究,同时对全国知名高校中的工商管理类学科进行研究①,结论如下:
1.比较规范。从整体上看,中国各大高校的工商管理学科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规模和办学层次,虽然存在着部分院校将工商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企业管理等不同型别的管理类学科都并入管理学院,但在工商管理方面,各位学者均能从工作实际出发,围绕着企业管理、公司治理、产业组织、企业的社会责任等诸多方面展开,并且紧跟国际全球化、一体化潮流,具有国际视野。针对中国工商企业方面存在的问题针砭时弊,提出积极对策。
2.特色明显。由于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作用,以及高等学校、高等研究机构的本身“DNA”特点,不同地区的工商管理学院的研究方向呈现出各自特色。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工商管理研究方向紧密围绕企业管理的各方面职能展开,例如吕景胜教授的公司治理;宋华教授的物流、供应链管理;徐家悦副教授的质量管理等。南京大学的工商管理学研究方向则偏重企业战略,如成志明的战略管理;刘海建的战略管理、组织理论;刘春林的战略管理、创新管理等。各高等院校虽然在工商管理方向研究方面各有所长,但相互补充、完善,呈现出工商管理学丛林的学术之风。
3.形成“丛集效应”。这里所说的丛集超越了一般的产业范围,指对工商管理的研究相互融合、相互联接的共同体。例如山东大学工商管理学科集聚现象,山东大学的管理学院分为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资讯管理三个系,工商管理以徐向艺、杨惠馨的战略管理和公司治理为代表;管理科学与工程以丁荣贵的专案管理、刘岗和吴爱华的生产运营管理为代表;资讯管理以戚桂杰的资讯系统、赵炳新的资讯化管理为代表。三者虽然是从不同的学科角度进行管理学研究,但彼此之间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在借鉴中相互提升。工商管理学可以提供整体框架,管理科学与工程则从系统、科学方法方面独树一帜,而资讯管理学则从资讯化角度整合企业资源要素方面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二、工商管理学研究方向建议
工商管理是一门基础理论和方法较宽泛的学科,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研究方向,由点及面,逐步展开。本文认为可以从工商管理专业本身、工商管理配置的资源要素、工商管理的职能以及工商管理理论的研究前沿等四个方面展开。
1.从工商管理专业方面看,应更多着眼于工商管理的二级学科。其主要的研究方向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物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等。其中工商管理包括工商管理、商务策划管理、特许经营管理、商品学、连锁经营管理等。在从事工商管理方向的研究时,既要理清工商管理不同学科、专业层次的关系,又能从整体上对工商管理学科的分类和组成有整体把握,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才会有的放矢,泾渭分明。
2.按照工商管理的资源要素来划分。纵观国内外学者对管理的研究,均离不开对管理的职能、目标和要素的阐述。管理过程之父亨利·法约尔认为,管理活动是指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中国知名学者周三多认为,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实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工商管理学从属于管理学类,故可从对组织资源进行配置和使用的方面进行研究,本文认为应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技术资源管理、市场与客户管理、政策及 *** 资源管理、资讯资源管理等。
3.按照工商管理职能或业务功能来划分。从工商管理职能或业务功能来看,其研究方向应围绕计划管理、生产管理、采购管理、仓库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专案管理、人力管理、资讯管理等展开。另外,各个研究方向之间也有交叉和边缘的领域,诸如竞争战略、供应链管理、管理决策模型及应用等也应属于此种划分范畴。
4.从工商管理理论研究前沿、未来发展方向看。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专家开始深入研究企业文化等“软体”。譬如,迈克尔·波特对竞争战略的阐述;迈克尔·哈默、詹姆斯·钱皮对企业再造理论的研究;威廉·大内对文化管理理论的贡献在于最早提出“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出“学习型组织”,不断进行创新等。工商管理理论研究前沿是与时俱进的,目前看,其主要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学习型组织、企业文化、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企业智慧财产权管理、价值评估、企业流程管理、创新与创业管理、企业领导力等方面。即使是同一个研究方向,例如企业领导力,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其研究内容均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侧重点也会不同,但只要对研究或服务物件有一定影响作用,其研究即是值得肯定的。
提供一些工商企业管理的毕业论文题目,供参考。1、企业全面预算应用研究。2、企业内控制度与方法研究3、东西部上市公司绩效比较研究4、上市公司行业绩效比较研究5、重庆市上市公司绩效比较研究6、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改进研究7、新旧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财务信息差异研究8、企业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9、上市公司财务控制与公司治理关系研究10、财务管理或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应用研究11、完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对策分析12、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成因分析13、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流向分析14、上市公司融资方式的选择分析15、中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分析16、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分析17、高校财务运作模式分析18、高等教育投入体制改革分析20、集团财务集权管理模式分析21、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探讨--XX行业的分析22、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23、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变更投向分析24、上市公司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25、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研究研究26、国有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探讨27、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研究28、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分析29、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分析30、企业内部控制与会计监管31、银行中间业务在中小城市的推广策略分析32、运用战略管理会计理论对实例的分析(三个)33、运用价值链分析法对实例的分析34、运用波士顿矩阵对实例的分析35、运用SWOT法对实例的分析36、个人投资理财方式比较37、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分析方法分析41、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及其实现途经探析42、上市公司资金募集方式及资金流向分析43、国有企业股权结构的成因与多元化改革的新思路44、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制度背景与行为初探45、试论企业并购的价值创造与衡量46.新旧企业所得税法对比分析47.鼓励自主创新税收政策研究48.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税收政策研究49.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反避税措施50.预约定价制度研究51.反资本弱化避税52.完善我国资源税收制度的思考53.建立我国绿色税收制度的探讨54.对我国就业税收问题的研究55.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制度创新财务管理1、基于市场经济的个人理财规划探析2、传统文化与企业理财观3、无形资产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4、财会交叉学科与创新分析5、试论私人理财规划及职业发展前景6、试论基于管理视角的财务管理框架7、试论基于会计视角的财务管理框架8、试论基于金融视角的财务管理框架9、试论新形势下财会职业形象设计10、试论和谐社会观下的财务指标评价11、试论企业生产与运作管理会计的构建12、试论企业集团一元与多元财务战略评价13、试论企业集团持股模式与管理控制14、试论企业集团核心编造下的财务指标的建立绿色贸易1.浅谈绿色税收2.环境税收的国际经验与我国环境税构想3.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差异分析4.避税规制研究5.财务管理中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筹划6。我国增值税法的完善7.我国房产税制的改革8.国外纳税人保护制度比较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9.香港物业税基本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10.我国开征遗产税的思考11.税收筹划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12.西方国家环境税的发展及启示13.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完善14.税收优先权研究15.税收风险控制分析16.税收筹划与政府反避税17.试探企业管理中的增值税筹划18.国际纳税筹划方法与风险防范措施公司治理1、独立董事背景与公司经营绩效关系分析2、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相关性分析3、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分析4、对我国企业高比例短期借款与高比例现金流量同时存在的原因分析5、新资产减值准则对财务分析的影响公司上市1、论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2、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3、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比较分析4、论企业并购中的融资问题5、股权分置下的上市公司融资行为6、论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选择内部控制1、大学生个人理财意识及财商教育研究分析2、财务策略分析3、企业内控环境缺陷与完善4、企业信息披露与企业业绩关系分析5、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问题分析公司1、公司治理结构与独立董事2、企业所得税改革3、论我国个人信用体系的构建4、对社会信用构建的思考5、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体系研究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是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论文的撰写、监督、指导、答辩和鉴定管理等工作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它是检测一名本科毕业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项重要指标。医药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既具备基本的医药学知识,又具备经济学及企业管理的系统理论,能在中药企业和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工商管理人才。该专业既具有工商管理专业的共性,同时,又具有医药行业的行业特性,是工商管理与医药学的交叉学科。 本文针对医药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提出工商管理毕业论文的撰写特点和要求、具体的选题原则以及结构布局,期望对医药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撰写工商管理毕业论文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除医药行业的选题特点外,本文也适用于其他要撰写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学生的需要。) 1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撰写的特点与要求 1.1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学术性 本科毕业论文虽然对学术性的要求不如研究生那么高, 但也要求有一定的学术性。毕业论文不同于调查报告、工作报告等其他应用性的论文,其学术性主要体现在要求论文努力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并对作者的发明、发现进行科学的表述。学生应在本科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之上,使毕业论文的立论和论证能够尽量触及事物内部较深的层次,尽量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比如,针对工商管理毕业论文选题《试论医药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中国药事管理体制的研究》、《现代医药企业经营思想浅析》等内容,工商管理毕业论文的论点及论证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医药行业具体现象的简单描述,而是要深入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如何解决,否则,这篇论文便毫无学术性可言,也就达不到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 1.2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实践性 工商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工商管理毕业论文更是建立在充分的调研基础之上, 比如, 对于《OTC 市场的营销策略》、《医药市场消费者行为分析》、《医药广告策略》、《医药营销渠道的管理》等工商管理毕业论文选题,要做到从实践中来,到理论中去,再用于指导实践。一篇好的工商管理毕业论文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的最好体现。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谈,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只能是低水平的重复,只有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才是有血有肉的,生动而丰富的。 1.3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创新性 一篇好的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应当体现学生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见解,只有这样,才能算是“你”的论文。这同时也是对学生平时所学的工商管理理论的一种检验,只有对理论有了本质的认识,对问题有了根本性的把握,你才会有自己的立场与观点,毕业论文才会显得有个性。创新性是工商管理毕业论文的真正价值所在,是论文的生命力所在。一篇具有原创性的毕业论文是最有价值的,一定要避免简单的重复。 2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的选题原则 2.1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选题——大小适宜 理论性或现实性太强的大题目,可能会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但一般来说,不适于本科毕业论文。因为,本科生经过四年的专业学习和初步的科研训练,只能说初步地掌握了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毕业论文是他们第一次系统地从理论高度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如果题目过大,不易分析得深入透彻,难免失之宽泛。同时,因为题目涉及面广,搜集材料过多,问题复杂,千头万绪,容易使论文显得零乱,不得要领。此外,选题过大,容易大而空,不能切实提出和解决理论和现实中的一些新问题,而只能泛泛而论。所以,毕业论文选题力戒太宽泛,太空廓。反之,若论题选得过小,轻而易举,不费力气,三言两语,应付了事,就会欠缺学术性,对自己的学习也不会有帮助。 因此,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选题原则就是应该选择一个适中的,既是自己可能写好的,而又需要经过一番努力才能写好的的内容。 2.2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选题——量力而行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选题要防止盲目性。克服盲目性,要考虑两点:一是必要性,二是可能性。所谓必要性就是你确定的毕业论文题目有没有研究的价值或意义。而所谓可能性,就是要充分估计主客观条件,量力而行。 好题目未必每个人都能写出好论文,原因就在于每个人的主客观条件存在差异。个人的兴趣爱好、知识结构、独立研究能力、对所选题目的熟悉程度等等,是主观条件。而资料来源、图书设备、所选论题的研究现状等等,是客观条件。在写毕业论文时,这两方面的因素要认真分析一下,量力而行,量体裁衣。 量力而行,就是选择大小适宜,自己把握得了,材料比较丰富且易于收集的题目;量体裁衣就是选择自己学有所得,学有所长,自己感兴趣的题目。 2.3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选题——现实性强 工商管理专业属于社会科学,实践性强,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如果是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就容易出新,其研究成果也更容易服务于现实工作。 对于本科生来说,要求他们通过学术研究,解决理论上、学术上某个重要问题,在学术上、理论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是比较困难的。鉴于本科生的知识结构、理论素质和专业积累程度,选做学术性较强的论题,多为综合前人旧说。而结合实际选题,用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现实社会问题,则针对性强,材料丰富,也容易写出水平和特色。医药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可以选择有关当前医药企业改革、国家医药行业政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等具有较强实践性的研究题目,具体比如:医药企业集团组建过程中内部资源的整合、集团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医药连锁零售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医药企业药品质量管理规范体系的建设等等,这些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都是很好的选题。针对这些选题,在进行实践调研的基础之上,运用工商管理的基本理论,提出具体的改进对策,则会使工商管理毕业论文既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又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 3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的结构布局 篇章结构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篇好的工商管理毕业论文,从结构方面讲,应该思路清楚、布局合理、结构紧凑。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属于议论文体。一般来说,一篇议论文,不论具体写法如何,它的布局谋篇总离不开这样的逻辑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三段式的逻辑结构也就是学术论文的基本构成原则,对毕业论文的写作具有较普遍的指导意义,而且也比较易于学习和模仿。 为了说明中心论点的需要,议论文的结构形式有所谓“总分式”、“并列式”和“递进式”之分。但不论哪种结构形式,从论文的表现形式上来看,不外乎绪论——本论——结论几部分,因此,绪论——本论——结论是毕业论文格式的基本型。 3.1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绪论 它是工商管理毕业论文的开头部分,包括这样几项内容:说明毕业论文写作的目的、意义,对所研究方向的认识,提出具体研究问题。 3.2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本论 它是工商管理毕业论文的主体,是毕业论文中最重要的部分,整个论证过程在此展开。本论一般包括: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确定分论点并安排好论文层次、段落;提出分论点,并展开论述。 3.3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结论 它是工商管理毕业论文的结尾,主要可写三部分内容:提出或强调得出的结论;对论题研究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有关问题的简要说明。 当然,文无定式,如果把论文篇章结构的构成原则、论文的基本型当成刻板的公式,就会陷入形式主义。只要我们在写作时牢牢把握住论文主题,一切论述都为论文主旨服务,依据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逐层递进揭示问题的本质,以方便读者理解的标准安排论文布局结构,就一定能写出结构完整、富有逻辑性的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一、毕业论文的选题选题是论文写作的首要环节。选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论文的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新颖性、先进性、开创性、适用性以及写作的难易程度等。下面重点谈谈选题的原则: 1.要客观需要,颇有价值。选题要根据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用价值。例如“企业联盟问题研究”,就是这样。正如一汽集团李启祥副总经理说,我国汽车与国外的汽车竞争,无论是技术、质量、品牌、功能、成本和规模经济等都比不过人家,只能靠一体化,战略联盟,与“大众”合资进入世界大汽车集团,靠国外发展自己。因此,关于战略联盟的研究,既满足了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又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2.要捕捉灵感,注重创新。论文的生命在于创新。创新的含义非常广泛,是指一种新的观点,创立新说,新的论据(新材料),新的补充,新的方法,新的角度。也有人说创新指研究的内容是新的,方法是新的,内容与方法都是新的。还有人认为创新指独特见解,提出前人未曾提出过的问题,纠正前人的错误观点,对前人成果进一步深化、细化、量化和简化等。由上可见,一篇论文总要有一点创新,否则就算不上真正的论文。 创新靠灵感,灵感靠积累。只有在长期的艰苦砥砺中才能偶然产生一点思想的火花,而这稍纵即逝的思想火花就可能变成学术创新的起点。 当然,创新也不能完全脱离前人的研究成果,不能离开管理学的主流思想,不能没有创新平台,而是建立一个独立的体系,否则不会成功。(创新思维方法后述) 3.要联系实际,关注热点。管理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都很多,特别是当前中国经济剧变,世界经济一体化,各种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可以研究的对象,可以作为论文选题的问题,俯拾皆是。对于学习管理学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空前的机遇。根据中国的实际国情,现阶段还是研究实际问题较易出成果和被社会接受。从研究经济管理现实问题,得出可以操作的政策性结论,这对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会产生立竽见影的效果,意义是深远的。但是,千万不要赶“时髦”,凑“热闹”。因为“热点”问题是大家都关注的问题,不易创新。一定要根据自身的业务专长等来选择热点题目。 联系实际,问题要抓准,抓准问题的题目,一看题目就会吸引人。 4.要题目大小适宜,发掘的深。题目太大不好把握,往往流于空洞肤浅,人云亦云,最后成为平庸之作。一般来说题目大小要适宜,或小点好驾驭,容易写得丰满。但也不要小到象本单位的工作总结,或意见建议书。论文要求深刻和严谨。所谓深刻就是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探讨。所谓严谨就是观点鲜明,论证有力,层次清晰,语言规范。有的学员怕题目小了,难以展开分析,几句话就说完,甚至连要求的字数也不够。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小题大做”,即从各种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展开分析某一“小问题”,要多用些具体材料,图表、公式来证明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既可以使论文充实、丰满、具有说服力,又可以解决字数不足问题。题目大小适当,才能在短时间内经过努力,可以圆满完成写作任务。 5.要逆向思维,搜寻盲点。热点问题是被普遍关注的问题,写的人多,创新难度加大。如果逆向思维,寻找那些人们忽视的问题和领域,或者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则可能更容易出成果。这就要求选题时,要有逆向思维的意识,不随大流,不人云亦云。在一些边界地区,交叉领地可能有更重要的问题需要研究。当然盲点问题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现实生活中已经发生,但还没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这不但要求我们具有逆向思维的意识,而且还要具有思维的敏锐性和超前性,可以明察秋毫,每天都有新事物、新问题出现,就看我们是否善于发现和捕捉。 6.要适应自己的主客观条件。选题要适应自己的主观条件,包括自己的专业特长,对所选题目的兴趣,已占有的资料,原有的理论基础,现有的学术平台;以及适应客观上能够为自己提供的资料和时间保证等。最好是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题目。这样,才能做到材料充实,有感而发。也就是说应该选择主客观都有可能,来完成这一写作任务的题目。 7.要在申请人所学专业范围之内。选题要在管理学范围之内。根据管理学科新的分类标准,工商管理类包括:工商管理(工商行政、企业管理、房地产、旅游等)、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我们书上P16-54,管理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三个方面的题目,做为备选范围。超出这一范围的作为不及格。 8.要参考选题,自定与导师同意。(1)三个方面选题任选其一。书中P16-54,列出三个方面的备选题。三个方向选题界限有交叉、重复,例如企业核心能力问题,企业文化等。原因是三个教学部分别提供的选题,没有整理和归纳。学员可从这三个方向的题目中任选其一。(2)学员也可以在三个方向选题范围之内,自己确定,经导师同意。在选题范围内,具体题目可调整。
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的研究 论文字数:14792,页数:27 有开题报告 摘要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尽管现在我国的内部控制体系有了一定的规模,但仍然存在许多弊端,随着相关内部控制的法律法规的出台,我国的内部控制体系会逐渐健全和完善。 本文主要以存货为例来分析企业的内部控制,并按照“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来阐述存货的内部控制,分析当前我国企业存货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给出了存货采购、销售、盘点等三个主要环节的工作程序。同时,本文就如何借鉴西方关于内部控制的先进经验完善我国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做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存货 采购 销售 盘点 Abstract The internal control is the important means that is moder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Though our country has certain scale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now, there are a lot of drawbacks. With the relevant issue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that internal control,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of our country can be sound, and perfect gradually. The author takes inventory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briefly that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of the enterprise. The author, according to the model "Put Forward the Problem —Analyze the Problem— Solve the Problem", comes and explains the internal control of the inventory, and put forward the problem which the current inventory management exists in, had analyzed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the author analyses purchasing, selling, making an inventory, the three stages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of the inventory. At the same time, not only we refer to the internal control of the western, but come and perfect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of our country. Keywords the Internal Control Inventory Purchasing Selling Making an Inventory 目录 第1章 前言 1 第2章 内部控制理论概述 2 2.1内部控制概念和发展历程 2 2.2 COSO框架及要素 2 2. 3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与现状 3 2. 4内部控制的目的及其必要性 4 第3章 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6 3.1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的现状 6 3.2企业存货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8 第4章 完善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的相关措施 12 4.1建立与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12 4. 2用现代的管理方法来加强存货物资控制 12 4.3制定合理的存货周转流程 13 4.4完善存货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 16 4.5有效执行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21 结论21 参考文献 22 致谢23 以上回答来自: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选题方向有如下:
1、论企业核心竞争力
2、现代管理理论热点问题研究
3、消费者行为研究
4、现代商务谈判
5、激励理论的研究
6、领导理论的研究
7、组织发展与变革
8、企业文化模式研究
9、“扩展企业”运作研究
10、企业协同效应研究
11、企业智力资本研究
12、品牌延伸的问题与对策
13、克服“克隆公司”现象
14、大企业组织流程化设计
15、跨国经营的价值链设计
16、产业链上的价值链分析
17、入世后黑色家电的产业分析与企业对策
18、企业竞争力问题探讨
19、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安全的保障问题
20、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影响
21、论企业战略联盟
22、人力资源资本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要求
23、西部大开发问题的探讨
24、企业的跨文化管理
25、关于推行股票期权制若干问题的探讨
26、企业如何应对“入世”的机遇与挑战
27、对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全方位思考
28、虚拟企业
29、企业核心竞争力
30、关于企业实施名牌战略问题的研究
31、企业成长研究
32、知识管理研究
33、组织结构及形态演变研究
34、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
35、管理伦理与现代公司经营
36、网络经济时代的管理变革
37、风险资本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公司治理
38、全球化背景下我国IT企业的发展战略
39、面向新经济模式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40、资本经营方式研究
41、企业并购研究
42、管理者收购研究
43、战略联盟研究
44、租赁经营研究
45、定制生产模式的系统设计与管理
46、全球化与企业生产战略选择
47、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支持体系的设计与管理
48、JIT在我国企业的运用
49、MRP在我国企业的运用
50、企业生产计划系统的研究
51、企业生产性资源的计划管理
52、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在企业中的运用
53、企业系统质量控制的应用
54、质量管理标准的研究
55、先进制造技术条件下的质量管理
56、公司治理中的股东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57、完善上市公司董事会功能的若干思考
58、我国利用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战略和策略分析
59、公司合并中关联人的利益保护问题研究
60、企业购并战略中的核心问题研究
61、论管理创新
62、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的素质
63、试论中国加入WTO的对策
64、论组织怎样做才能实现管理科学化
65、中国企业应建立独立董事制度
66、国企法人治理结构难在哪儿
67、中国股票市场应建立退市制度
68、中小企业发展:思考与对策
69、虚拟企业对我国管理组织的启示
70、跨国并购企业的文化管理
71、CEO的激励和监督机制
72、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73、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
74、如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75、流通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不可控因素分析
76、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可控因素风险分析
77、启示眼与借鉴:流通企业迈出国门
78、中国流通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战略
79、我国入世后,市场经营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其预防
80、入世后如何增强我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81、中国企业如何实施“走出去”战略
82、中国跨国公司的创建与发展
8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给中国企业带来的发展契机
84、企业模式的比较研究
85、外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启迪与借鉴
工商管理是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行为管理两个方面。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性很强,它的目标是依据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等基本理论,通过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下面学术堂整理了二十个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1、某某地区农村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研究2、某某地区大娘水饺管理模式研究3、某某地区地区百货商场应对网络购物冲击的策略研究4、某某地区地区超市物价水平的调查和比较研究5、某某地区地区商品房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研究6、某某地区科教城大学生择业状况和影响因素研究7、某某地区科教城物业公司绩效管理评价和对策研究8、某某地区南大街商圈的消费者偏好的调查研究9、某某地区市工业企业能源消费影响因素研究10、某某地区市工业企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11、某某地区市物业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以龙湖物业某某地区分公司为例12、城市大型数码商城营销策略研究——以某某地区银河湾电脑数码城为例13、城市主题公园的营销战略研究——以春秋淹城为例14、工作价值观对新生代农民工离职倾向的影响研究——以某某地区为例15、国内垂直电子商务互联网营销探讨——以丽芙家居为例16、海尔集团的企业文化研究17、华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18、基于产业集群的某某地区市旅游产业发展对策研究19、某某地区常宝钢管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创新战略问题与对策研究20、某某地区常发制冷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创新战略问题与对策研究
工商企业管理是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该专业的应用性很强,它的目标是依据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等基本理论,通过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学术堂整理了20条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1、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问题2、我国快速消费品行业营销渠道管理研究3、基础设施产业反垄断问题研究4、我国网游产业开展网络营销的策略分析5、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6、企业信息化与营销创新7、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8、WTO对中国电子商务的影响9、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平台构建与应用10、企业电子化与商务整合策略研究11、决策支持系统在电子化企业中的应用12、企业间信息系统平台的开发与构建13、物流管理的应用技术研究和实施14、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问题15、企业购并扩张研究16、浅议商业银行管理创新17、浅析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18、探讨深化国企改革与建立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问题19、论企业的激励机制20、论中国私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培养企业适用的高级管理人才南方现代社会中,生产力的发展一靠科技,二靠管理,科学的管理对生产效益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工商管理是一种现实的运作系统,但是其运行的信息是综合而具体的,甚至具有很多难以辨别的信息,这就需要我们从内涵上理解信息。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范文一:工商管理的全信息原则与信息开发
一、全信息原则
全信息原则是为决策服务的,工商管理的过程是融于社会生活环境之中的,工商管理的决策无处不在。
所谓的全信息原则,主要表现为把自然方面和社会方面信息融于工程思维当中,也可以说是社会科学领域与自然科学领域的交融。
其次,就是把定量和定性的信息相结合,因为从思维和认识本质上进行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定量分析中包含定性思维过程,而定性思维中也都包含着一定的定量分析过程。
社会大脑的形成和活跃的表现更为重要,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和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遥感、遥测等技术的提供,有益于小信息量工作方式和个体思维相脱离,这样能够有机的把分散在自然空间的人脑联系到一起。
而现代工商管理的大工程特性就是要求我们在工程思维阶段中,构思、设计、论证、可行性调查、规划、计划、战略战术分析等都较为合理,以此避免为实现系统的性能或目标的优化要在收集充分信息方面花最大力气。
全信息原则的基本要求是,要求决策者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在科学决策中的作用,深入调查研究,力求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和信息,同时必须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以达到对决策信息的搜集和加工处理应力求准确、全面。
二、信息的概念
虽然工商管理是一种现实的运作系统,但是其运行的信息是综合而具体的,甚至具有很多难以辨别的信息,这就需要我们从内涵上理解信息。
从世界的物质、运动属性出发可知信息就是这两种特性所产生的差异表现。
信息是人的大脑关于客观事物运动形态和方式的映象。
这是对信息概念在物质形态里的最根本的定义。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信息是关于事物运动状态方式的某种知识。
从信息的定义上表明信息在这种不同层次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信息的客观性、普遍性、共享性、动态性、无限性、不完全性等等也随之产生。
因此,信息在人类社会活动中是重要资源,所以也会有利用开发的问题,工商管理作为一个资源广大信息载体必然对于信息对其有着重要的作用。
信息的作用是要有针对性的,并不是漫无边际的开发利用。
不同的系统获得的信息也是不同的,我们要获得有效信息,就需要从相应的信息资源中挖掘出来。
在进行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过程中,实用信息产生信息的作用效果,要以实得和实在信息为基础。
所以在信息开发过程中,首先要带有目的性的系统全面的搜集信息,进而获得大量的有效信息。
其次要对所获取的信息在科学有效和真实性上初加工和下功夫把关,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完善补充。
最后,要对信息深加工,使获得的信息更有序,更贴切和实用。
另外,在积累和贮备信息过程中要注意,信息和复杂的工程实体要相适应,以保证工商管理中动态的调整及适时的使用,要利用好信息系统工程的思想成果。
三、信息开发中的思维方式
观念和思维方式决定管理的功效,人的思维和思维的有机化是开发利用信息中最基础和离不开的。
信息可以是思维的原材料或结果,通过思维有利于信息变得明了和增值,还有利于新信息的产生。
在信息开发利用过程中,除了利用人们逻辑思维、归纳思维、反向思维等习惯性通常思维方式外,按照相关的信息特性,有机的配合发散性、创造性、超前性、既定性、假想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有助于已掌握的大量信息展开联想,进而可在整理加工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性方向性信息。
在开发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创造性思维,以丰富的想象力及对事物的动向特征的敏感,客观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使信息材料在深加工、精加工中得到增值和升华,使信息不断地新生。
超前性思维可使人立足现实、展望未来,在事物发展的苗头、倾向中开发预测未来趋势,从中获取前向式的信息或其规律,可为超前性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既定性思维可以在信息的整理加工中使大量的杂乱无章的信息归纳成章,以选定的议题归拢信息或在信息的有机联系中选择议题而发现新事物。
假想性思维在搜收信息的过程中,以工程方向为中心,在假定的事实存在的前提下进行捕捉搜集开发信息的'一种思维模式,它对于集思广益、广开渠道大有裨益,这样广泛收集整理得的信息可使许多预防性措施在工程设计及论证中得以支持落实。
在信息的开发过程中如能坚持科学而又灵活地应用多种思维方式并使之得到有机的配合,必将会得到出乎意料的结果。
四、结束语
伴随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和人类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推进,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以及信息处理技术特别是诸如因特(INTERNET)网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工商管理的决策在不断挑战着管理者。
在这个意义上讲,一方面,为我们带来了决策信息的迷乱和辨析的困难,另一方面,也为我们在工商管理中坚持全信息原则,以及为开发利用信息提供了物质条件,为获取信息提供了有利途径。
建立全球性信息体系,这样不仅有利于开发转化吸收信息,还能为工商管理领域的未来发展起到关键作用,也是工程领域成败的关键。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范文二:工商管理实践教学的对策建议
一、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培养体系的现行问题
1.缺乏系统性思考
目前,许多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成果多是集中于实践教学形式的研究,并没有从专业人才方案的制订、教学管理的创新等角度进行系统性思考和研究,因此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问题。
2.缺乏特色定位
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特色仅体现在文案上,而在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理论和实践教学大纲等方面与学术型高校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培养的学生能力趋同。
3.参与实践教学积极性不高
一方面,许多一线教师为了增加收入,将主要精力投入在研究课题、撰写论文等方面,而对实践教学缺乏热情和动力。
另一方面,高校学生大多缺乏对企业营运过程的深入了解,加之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的流于形式,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意愿不高。
4.缺乏全面系统的校外实践教学资源
目前,许多高校通过校企实习协议建立实习教学基地、聘请企业管理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鼓励青年教师深入企业一线进行锻炼来构建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
但是,由于管理规范的企业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协助学校进行实习教学、企业人员对该专业学生的知识储备缺乏了解、青年教师的工资收入水平偏低等原因导致了实践教学资源的匮乏。
同时,各个高校对实践教学环节质量的考核评价虽有相关标准,但在执行过程中多流于形式。
基于上述问题,必须重新构建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
二、构建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培养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全面构建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其目的应该是为学生提供相对全面、持续的实践能力培养平台,提高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以“专业实践应用能力”为中心的评价理念,不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与创业意识,为用人单位选择毕业学生提供基本素质与专业技能的评价结果。
为此,高等院校在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培养体系构建于实施过程中,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
1.转变观念,提高实践教学的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学校各级部门和人员应充分意识到: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对培养特色鲜明、实践应用能力突出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至关重要。
从社会对该专业毕业生的信息反馈来看,学校对该专业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与社会要求相去甚远,导致了毕业生岗位技能不突出。
要改变这种局面,学校领导必须在对待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方面进行观念更新。
(1)将实践教学培养体系置于专业培养方案的中心位置。
长期以来,该专业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一直处于边缘位置,许多学校领导也仅仅将该专业的实训实践教学视为“机房+软件”、“企业参观+外发传单”的教学模式,势必造成对该专业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建设工作的漠视。
现代社会中,生产力的发展一靠科技,二靠管理,科学的管理对生产效益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种形势下,各发达国家都很重视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范文一:工商管理类专业情境教学模式
一、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我国目前采用较多的一种情境教学方法。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将案例教学引入了管理学科的研究。通常来说,案例是实践中发生的带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典型事例,它反映一个问题,一件工作、一个事件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通过对这些典型事例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教学案例需要具备三方面的特点:首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并与一个或数个理论点对应;其次,案例中企业资料丰富真实,行业背景齐全,且与案例中的角色和情景相关;最后,案例使用者需要经过深入的讨论才能得到答案。案例教学中所运用的教学案例,不是成功经验介绍或失败教训的总结,而是通过模拟一种实际的管理情景,让案例使用者身临其境地进行分析决策。因此,案例中提供的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和相关背景资讯,可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知识学习的情境。并且通过相关资料的收集、思考和讨论等活动,学生还能不断补充和完善情境。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过程的引导者。它强调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是一种“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法”,能够促进学生进行多角度甚至反思性的思考,进而增强学生在特定复杂现实环境下的问题诊断能力和决策能力。
二、情景模拟法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从案例教学法中派生出来的一种极具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但和一般的案例教学法有所不同,情景模拟法是在案例教学法的基础上,补充了一个步骤,即学生要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分角色地进行模拟实战演练,通过演讲等互动形式充分认知教学内容。一种形式是在教学中由学生扮演企业中不同角色的人物,如总经理、区域经理、财务总监、营销总监、运营官等,在模拟的情境中学习、认知问题及提出解决方案等,并通过扮演感受该角色的经历,加强学生对所扮演角色的个人关注点、问题、行为和参与等方面的体验。另一种形式是面向高校举办的各种商业模拟大赛,如“PeakTime尖峰时刻全球模拟大赛”自2008年引入中国后,已经吸引了国内众多优秀高校的参与,“尖峰时刻”现正成为国内一项知名度较高的国际性模拟赛事。参赛小组可通过“企业经营模拟系统平台”模拟企业经营运作的全过程,包括分析市场、制定战略、组织生产、整体营销战略和财务结算等一系列活动。另外,我国高校现在比较普及的ERP沙盘模拟大赛、股票模拟交易大赛等都可提供模拟的情境以供学生学习和情境体验。因此,情景模拟法是一种模拟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它在假设的情景中进行,要求学生设计出逼真的场景,其中有人物,有情节,有矛盾冲突,有疑难问题等,学生要根据情景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把自己置身于模拟的情境中去,按照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要求,提出观点或解决方案。
三、企业家进课堂
目前国内的一些高校商学院已经开始与相关企业加强合作,与企业达成协议,邀请企业家走进课堂,分享其成长、成功、创业经历和人生感悟。企业家进课堂能够让学生从高校教师课堂上获取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在企业家这里让自己的理论知识得到升华。企业家的授课,学生能够学到关于企业经营管理多方面的实际经验,让学生体验企业家在真实情境中的“所作所为”,加深其对所学理论知识的领悟。通过邀请企业家走进课堂,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让学生了解企业的奋斗历史,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也对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有了更清楚的了解,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认知和企业认知能力。另外,通过搭建学生与企业家交流互动的平台,可以加强学生对创业的认知,并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使其成为具有企业家精神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管理型人才。因此,通过企业家进课堂这种情境教育新模式,为学生传授校园之外的知识,使他们得以感受到社会上更多新鲜事物,学生听取企业家对企业实践经验的介绍、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并获得解答,从而逐渐获得情境的体验并构建起情境。同时,与企业家的互动也使学生对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有了更深层的理解与把握,促进了学校对企业人才需求的了解,有利于学校面向社会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然而,这种教育模式在国内高校开展得并不普遍,甚至有些高校还未启动,也有一些高校开设了类似的模式,但流于形式,收效甚微。一方面可能是学校条件、机制等原因;另一方面可能是企业家认为此种做法并不能给企业带来实际的利益等原因而对此并不是很感兴趣。然而,从未来高校的发展趋势和企业的用人需求来看,高校商学院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是大势所趋,因此,建议校企双方应积极探索和建立合作平台及其长效机制,共同拓展合作内容,为培养专业人才而共同努力。
四、企业实践
企业实践一般可以通过两种形式开展,一种是校企合作建立的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实习,另一种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搜寻适合的工作岗位参与企业实习。根据大多数高校的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在校期间的课程学分要求,一般商学院学生自主实习是和后期择业联络到一起,要到大学四年级,平时的实习大多数是通过校企合作提供的实习机会。但不管是哪种方式,学生实习参与的情境都是完全真实的环境。学生通过体验企业的实际运作流程,能启发其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并通过自我实践掌握操作技能,积累经验和提高动手能力。通过开展企业实践,一方面可以在实际情境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另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实际运作中培养其实践能力,提出企业经营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等。因此,企业实践情境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因为工商管理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情境学科,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学习阶段还远远不够,需要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等情境结合起来,才能胜任和提升其各项管理能力。然而,这种模式目前在国内远远没有达到普及的程度,这一方面是受到各高校专业自身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也与合作效果不明显,企业无法从中切实受益,因而合作热情不高有关。因此,高校要努力完善自身条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激发企业合作热情,最终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三赢。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范文二:工商管理学科研究方向
一、工商管理学研究方向调查研究
笔者通过对教育部公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学位授予及考研专业目录公布第四版》进行认真研究,同时对全国知名高校中的工商管理类学科进行研究①,结论如下:
1.比较规范。从整体上看,中国各大高校的工商管理学科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规模和办学层次,虽然存在着部分院校将工商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企业管理等不同型别的管理类学科都并入管理学院,但在工商管理方面,各位学者均能从工作实际出发,围绕着企业管理、公司治理、产业组织、企业的社会责任等诸多方面展开,并且紧跟国际全球化、一体化潮流,具有国际视野。针对中国工商企业方面存在的问题针砭时弊,提出积极对策。
2.特色明显。由于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作用,以及高等学校、高等研究机构的本身“DNA”特点,不同地区的工商管理学院的研究方向呈现出各自特色。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工商管理研究方向紧密围绕企业管理的各方面职能展开,例如吕景胜教授的公司治理;宋华教授的物流、供应链管理;徐家悦副教授的质量管理等。南京大学的工商管理学研究方向则偏重企业战略,如成志明的战略管理;刘海建的战略管理、组织理论;刘春林的战略管理、创新管理等。各高等院校虽然在工商管理方向研究方面各有所长,但相互补充、完善,呈现出工商管理学丛林的学术之风。
3.形成“丛集效应”。这里所说的丛集超越了一般的产业范围,指对工商管理的研究相互融合、相互联接的共同体。例如山东大学工商管理学科集聚现象,山东大学的管理学院分为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资讯管理三个系,工商管理以徐向艺、杨惠馨的战略管理和公司治理为代表;管理科学与工程以丁荣贵的专案管理、刘岗和吴爱华的生产运营管理为代表;资讯管理以戚桂杰的资讯系统、赵炳新的资讯化管理为代表。三者虽然是从不同的学科角度进行管理学研究,但彼此之间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在借鉴中相互提升。工商管理学可以提供整体框架,管理科学与工程则从系统、科学方法方面独树一帜,而资讯管理学则从资讯化角度整合企业资源要素方面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二、工商管理学研究方向建议
工商管理是一门基础理论和方法较宽泛的学科,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研究方向,由点及面,逐步展开。本文认为可以从工商管理专业本身、工商管理配置的资源要素、工商管理的职能以及工商管理理论的研究前沿等四个方面展开。
1.从工商管理专业方面看,应更多着眼于工商管理的二级学科。其主要的研究方向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物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等。其中工商管理包括工商管理、商务策划管理、特许经营管理、商品学、连锁经营管理等。在从事工商管理方向的研究时,既要理清工商管理不同学科、专业层次的关系,又能从整体上对工商管理学科的分类和组成有整体把握,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才会有的放矢,泾渭分明。
2.按照工商管理的资源要素来划分。纵观国内外学者对管理的研究,均离不开对管理的职能、目标和要素的阐述。管理过程之父亨利·法约尔认为,管理活动是指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中国知名学者周三多认为,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实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工商管理学从属于管理学类,故可从对组织资源进行配置和使用的方面进行研究,本文认为应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技术资源管理、市场与客户管理、政策及 *** 资源管理、资讯资源管理等。
3.按照工商管理职能或业务功能来划分。从工商管理职能或业务功能来看,其研究方向应围绕计划管理、生产管理、采购管理、仓库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专案管理、人力管理、资讯管理等展开。另外,各个研究方向之间也有交叉和边缘的领域,诸如竞争战略、供应链管理、管理决策模型及应用等也应属于此种划分范畴。
4.从工商管理理论研究前沿、未来发展方向看。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专家开始深入研究企业文化等“软体”。譬如,迈克尔·波特对竞争战略的阐述;迈克尔·哈默、詹姆斯·钱皮对企业再造理论的研究;威廉·大内对文化管理理论的贡献在于最早提出“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出“学习型组织”,不断进行创新等。工商管理理论研究前沿是与时俱进的,目前看,其主要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学习型组织、企业文化、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企业智慧财产权管理、价值评估、企业流程管理、创新与创业管理、企业领导力等方面。即使是同一个研究方向,例如企业领导力,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其研究内容均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侧重点也会不同,但只要对研究或服务物件有一定影响作用,其研究即是值得肯定的。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人才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在是工商企业管理方面,所以高校应重视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工商企业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激励是现代企业管理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职能。目前,在我国大部分企业中,激励机制都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形式缺乏多样性,效果缺乏实用性,措施缺乏针对性,评估缺乏准确性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思路。
一、激励机制的概念。
激励机制是在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之间通过激励因素相互作用的方式,也就是指企业激励内在关系结构运行方式和发展演变规律的总和。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充分了解企业员工多元化的需求,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需求满足原则、规章、制度,引导、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增加员工满意度的目的。
二、我国企业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仍处于新旧经济体制的转换过程中,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仍受到旧的管理模式的影响,因此,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并没有得到企业足够的重视,部分企业依然沿用着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物质激励措施,即使政府或企业已出台的具有一定力度的激励办法,主要也是针对领导者的,从而造成领导者和员工在收入上的巨大差异。目前,我国企业建立的激励机制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员工报酬没有真正拉开。
我国国有企业的工资报酬制度采取的是“分级制”,但是这种制度并没有真正拉开企业职工的薪金差距,尽管厂长经理的工作要比普通职工的复杂得多,承担的风险也大得多,但他们的报酬却和普通职工的相差并不大,造成了我国很多国有企业经理“不思进取”、谋求“隐性收入”甚至贪污; 一些专业技术人员的创造能力没有得到肯定,混日子情况经常出现; 而一批满怀抱负的高学历人才进了企业之后,要么被消极气氛所同化,要么就是郁郁不得志,而愤然离去。
二精神物质没有形成统一。
我国的激励实践,特别是国有企业,干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用人法制不够健全。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和往往重视精神激励,忽视物质奖励,把物质利益与资本主义等同起来,把正常的奖金、福利都作为资本主义的东西予以禁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企业逐步打破分配大锅饭,实行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获得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地调动积极性,企业管理者越来越多地运用物质激励手段,但精神激励却越来越少,发展到后来,出现了以奖代管的情况。
三奖励措施没有因人而异。
我国许多行业在实施激励措施时,并没有对职工的需求进行认真具体地分析,而是“一刀切”地对所有人采用同样的激励手段,结果适得其反。对于不同的人应当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对于那些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企业除了尽量提供优厚的物质待遇之外,还要注重精神激励,为这部分人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激励。
四奖励评估没有发挥作用。
评估体系是激励的基础,有了准确的评估才能有针对地进行激励,才能更有效。激励制度是与企业的其他制度相配合存在的。
激励只有与职务设计相对应,并建立在一套评估标准基础上的。
这个标准应是从公司成立之日起不断完善形成的,对每个岗位的职责、义务、奖惩要做出明确的规定,特别是要对责任的划分和界定要进行细致的说明,这样才能建立一个有效的激励体制,既包括激励方面,又包括约束机制。
三、企业建立激励机制的基本内容。
一设置明确的工作目标。
目标设置的要求: ①具体。指明企业要求的绩效标准,使员工清楚应该做什么、达到什么水平。②难度适中,难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激励的作用。③为个人所接受。只有自觉接受的目标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工作积极性。④要在实现目标的进程中及时进行信息反馈。目标设置过程可结合在目标管理中进行。目标管理通过专门设计的过程使目标具有可操作性,这种过程一级接一级地将目标分解到企业的各个单位和个人。
二建立分明的奖惩制度。
实现奖惩制度必须遵守两个重要的原则: 企业进行奖惩的内容必须对其员工有较高的价值,即员工认为这种奖惩对其有重要意义; 员工受到的奖惩与其工作绩效相联系,即奖惩与绩效挂钩。
在企业管理实施中为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应以奖励为主,惩罚起到的是辅助和保障的作用。奖励制度的设计要考虑 4 个方面内容:
①确定奖励的目的和结构。②确定奖励的战略。③调查和决定基准职务的奖酬。④决定奖酬的等级。
三设计可行的工作方式。
企业可通过对工作的内容、功能和相互关系等进行设计,发挥工作内在的激励作用,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在设计工作结构时,一要使工作富有挑战性和乐趣,并使工作多样化,让工作本身对员工具有激励力量,让员工乐于接受。
二要给员工选择做最感兴趣和合适工作的权力,使其责任感越来越强,积极性越来越高,工作期望就会越来越大。所以企业放弃一点对工作的管理控制权可以使员工获得莫大的工作效价,产生巨大的内在激励效果。三要给员工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明智的管理者应该给每一位员工展示自我才能的机会,从而使人才得到充分利用,使员工实现自我,获得一种成就感进而使得其积极发挥自己的潜能,提高工作积极性。
四让员工积极参与管理。
参与管理有利于调动员工对遇到的问题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寻找解决的办法。在参与过程中,大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并能产生创造性的思想,最后形成的决策有效地汇集了每个人的聪明才智,有助于保证决策的正确性。参与管理保证了下级员工与领导者以平等的地位来商讨企业中的重大事项,可使员工感受到管理者的重视与信任,产生自信和成就感,同时也形成与企业更高的认同感,增强了群众的凝聚力。参与管理使员工对决策的过程和内容都比较清楚,能够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确定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明确了今后工作的方向,增强了主动性,而且员工因参与决策等管理活动,对做出的决策会产生责任感,因而更加努力工作,以实现决策目标。
摘要:目前,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人才的有效培养。基于此,提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路,对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创新
目前的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的有效培养。新形势下,要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以真正培养出富有创造精神和创业意识、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要积极研究人才培养创新策略,以实现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的有效培养。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市场化的挑战,社会对高职企业管理类人才的要求更高,社会需要的是多样化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战能力的工商企业管理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必须面对市场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完善校企合作机制,突出实践教学,根据学生未来发展的职业需要,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这样才能保障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具体而言,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路如下。
一、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制
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的有效培养,必须借助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制。要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制,地方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积极为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联系。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主要需要能够与地方的中小企业进行联系、合作,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管理。要能够建立起政府、协会和企业、学校四位一体的合作体制,各方通力开展,建立合作共建的理事会制度,共同参与对工商企业管理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工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开发教育资源,以提升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要培养高素养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必须要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实践教学培养人才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在人才培养中,要根据社会企业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推进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增加实践教学内容。要能够围绕专业技能训练,综合应用技能训练和顶岗实习三大部分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内容,实现实践教学内容与理论教学的有机联系,实现实践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保持内容的一致性,提升实践教学质量。要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保障实践教学有效开展,实现人才的有效培养。
三、完善课程结构,加大教学内容改革力度
完善课程结构,加强教学内容改革是保障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在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育中,存在着教学内容设置方面的问题,教学内容有重复的地方。因此,必须完善课程结构,认真研究课程之间的内容,保障课程之间内容的联系性,对于其中重复的内容要及时删除。另外,作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根据教育教学规律,适当调整、认真取舍教学内容。教师要积极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创新教学内容,要积极向用人单位了解情况,了解各种职业岗位对知识结构的要求、对各方面知识内容所占比重的要求,根据行业需要和人才培养需要,创新设计教学内容。要能够保障教学内容的专业性,保障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要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完善教学内容的方式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能力和专业水平。在课程结构整合中和教学内容改革方面可以采用课程整合的方式,实施模块化教学,有效优化课程结构,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可以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问题。通过课程结构的优化和内容的优化,可以提升学生的核心能力,从而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
四、推行双证书制度
对于学生而言,未来成功就业也要看他们取得的证书情况,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要积极与职业鉴定结构合作,发展双证书制度,通过这项制度,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加强专业教师的培训工作
要保障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必须提升专业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重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师的培训工作,要积极为教师开展一些管理技能提高培训活动、教育能力提高培训活动。要积极通过培训活动,提升专业教师的执教能力和育人水平。另外,学校要积极与企业合作,使企业能够为教师提供实践场所,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发展提供支持。
六、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训练
在现代社会更需要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在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职业素养训练工作。要就商业计划书撰写、就职前演讲、应聘面试、投标述标、团队间的交流、服务业窗口业务的处理等多方面内容开展一系列训练活动,通过系统训练,全方位培养学生的求职能力、沟通能力、业务处理能力、创新发展能力。要通过系统的职业素养训练,培养高素养的能够满足企业需要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通过职业素养训练,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快速进入工作状态,更好地满足企业的用人需要。
参考文献
[1]陈井安,柴剑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基于高技能人才发展趋势的视角[J].成人教育,2011(10).
现代社会中,生产力的发展一靠科技,二靠管理,科学的管理对生产效益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种形势下,各发达国家都很重视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范文一:工商管理类专业情境教学模式
一、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我国目前采用较多的一种情境教学方法。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将案例教学引入了管理学科的研究。通常来说,案例是实践中发生的带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典型事例,它反映一个问题,一件工作、一个事件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通过对这些典型事例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教学案例需要具备三方面的特点:首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并与一个或数个理论点对应;其次,案例中企业资料丰富真实,行业背景齐全,且与案例中的角色和情景相关;最后,案例使用者需要经过深入的讨论才能得到答案。案例教学中所运用的教学案例,不是成功经验介绍或失败教训的总结,而是通过模拟一种实际的管理情景,让案例使用者身临其境地进行分析决策。因此,案例中提供的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和相关背景资讯,可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知识学习的情境。并且通过相关资料的收集、思考和讨论等活动,学生还能不断补充和完善情境。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过程的引导者。它强调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是一种“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法”,能够促进学生进行多角度甚至反思性的思考,进而增强学生在特定复杂现实环境下的问题诊断能力和决策能力。
二、情景模拟法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从案例教学法中派生出来的一种极具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但和一般的案例教学法有所不同,情景模拟法是在案例教学法的基础上,补充了一个步骤,即学生要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分角色地进行模拟实战演练,通过演讲等互动形式充分认知教学内容。一种形式是在教学中由学生扮演企业中不同角色的人物,如总经理、区域经理、财务总监、营销总监、运营官等,在模拟的情境中学习、认知问题及提出解决方案等,并通过扮演感受该角色的经历,加强学生对所扮演角色的个人关注点、问题、行为和参与等方面的体验。另一种形式是面向高校举办的各种商业模拟大赛,如“PeakTime尖峰时刻全球模拟大赛”自2008年引入中国后,已经吸引了国内众多优秀高校的参与,“尖峰时刻”现正成为国内一项知名度较高的国际性模拟赛事。参赛小组可通过“企业经营模拟系统平台”模拟企业经营运作的全过程,包括分析市场、制定战略、组织生产、整体营销战略和财务结算等一系列活动。另外,我国高校现在比较普及的ERP沙盘模拟大赛、股票模拟交易大赛等都可提供模拟的情境以供学生学习和情境体验。因此,情景模拟法是一种模拟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它在假设的情景中进行,要求学生设计出逼真的场景,其中有人物,有情节,有矛盾冲突,有疑难问题等,学生要根据情景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把自己置身于模拟的情境中去,按照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要求,提出观点或解决方案。
三、企业家进课堂
目前国内的一些高校商学院已经开始与相关企业加强合作,与企业达成协议,邀请企业家走进课堂,分享其成长、成功、创业经历和人生感悟。企业家进课堂能够让学生从高校教师课堂上获取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在企业家这里让自己的理论知识得到升华。企业家的授课,学生能够学到关于企业经营管理多方面的实际经验,让学生体验企业家在真实情境中的“所作所为”,加深其对所学理论知识的领悟。通过邀请企业家走进课堂,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让学生了解企业的奋斗历史,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也对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有了更清楚的了解,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认知和企业认知能力。另外,通过搭建学生与企业家交流互动的平台,可以加强学生对创业的认知,并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使其成为具有企业家精神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管理型人才。因此,通过企业家进课堂这种情境教育新模式,为学生传授校园之外的知识,使他们得以感受到社会上更多新鲜事物,学生听取企业家对企业实践经验的介绍、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并获得解答,从而逐渐获得情境的体验并构建起情境。同时,与企业家的互动也使学生对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有了更深层的理解与把握,促进了学校对企业人才需求的了解,有利于学校面向社会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然而,这种教育模式在国内高校开展得并不普遍,甚至有些高校还未启动,也有一些高校开设了类似的模式,但流于形式,收效甚微。一方面可能是学校条件、机制等原因;另一方面可能是企业家认为此种做法并不能给企业带来实际的利益等原因而对此并不是很感兴趣。然而,从未来高校的发展趋势和企业的用人需求来看,高校商学院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是大势所趋,因此,建议校企双方应积极探索和建立合作平台及其长效机制,共同拓展合作内容,为培养专业人才而共同努力。
四、企业实践
企业实践一般可以通过两种形式开展,一种是校企合作建立的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实习,另一种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搜寻适合的工作岗位参与企业实习。根据大多数高校的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在校期间的课程学分要求,一般商学院学生自主实习是和后期择业联络到一起,要到大学四年级,平时的实习大多数是通过校企合作提供的实习机会。但不管是哪种方式,学生实习参与的情境都是完全真实的环境。学生通过体验企业的实际运作流程,能启发其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并通过自我实践掌握操作技能,积累经验和提高动手能力。通过开展企业实践,一方面可以在实际情境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另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实际运作中培养其实践能力,提出企业经营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等。因此,企业实践情境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因为工商管理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情境学科,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学习阶段还远远不够,需要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等情境结合起来,才能胜任和提升其各项管理能力。然而,这种模式目前在国内远远没有达到普及的程度,这一方面是受到各高校专业自身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也与合作效果不明显,企业无法从中切实受益,因而合作热情不高有关。因此,高校要努力完善自身条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激发企业合作热情,最终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三赢。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范文二:工商管理学科研究方向
一、工商管理学研究方向调查研究
笔者通过对教育部公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学位授予及考研专业目录公布第四版》进行认真研究,同时对全国知名高校中的工商管理类学科进行研究①,结论如下:
1.比较规范。从整体上看,中国各大高校的工商管理学科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规模和办学层次,虽然存在着部分院校将工商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企业管理等不同型别的管理类学科都并入管理学院,但在工商管理方面,各位学者均能从工作实际出发,围绕着企业管理、公司治理、产业组织、企业的社会责任等诸多方面展开,并且紧跟国际全球化、一体化潮流,具有国际视野。针对中国工商企业方面存在的问题针砭时弊,提出积极对策。
2.特色明显。由于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作用,以及高等学校、高等研究机构的本身“DNA”特点,不同地区的工商管理学院的研究方向呈现出各自特色。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工商管理研究方向紧密围绕企业管理的各方面职能展开,例如吕景胜教授的公司治理;宋华教授的物流、供应链管理;徐家悦副教授的质量管理等。南京大学的工商管理学研究方向则偏重企业战略,如成志明的战略管理;刘海建的战略管理、组织理论;刘春林的战略管理、创新管理等。各高等院校虽然在工商管理方向研究方面各有所长,但相互补充、完善,呈现出工商管理学丛林的学术之风。
3.形成“丛集效应”。这里所说的丛集超越了一般的产业范围,指对工商管理的研究相互融合、相互联接的共同体。例如山东大学工商管理学科集聚现象,山东大学的管理学院分为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资讯管理三个系,工商管理以徐向艺、杨惠馨的战略管理和公司治理为代表;管理科学与工程以丁荣贵的专案管理、刘岗和吴爱华的生产运营管理为代表;资讯管理以戚桂杰的资讯系统、赵炳新的资讯化管理为代表。三者虽然是从不同的学科角度进行管理学研究,但彼此之间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在借鉴中相互提升。工商管理学可以提供整体框架,管理科学与工程则从系统、科学方法方面独树一帜,而资讯管理学则从资讯化角度整合企业资源要素方面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二、工商管理学研究方向建议
工商管理是一门基础理论和方法较宽泛的学科,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研究方向,由点及面,逐步展开。本文认为可以从工商管理专业本身、工商管理配置的资源要素、工商管理的职能以及工商管理理论的研究前沿等四个方面展开。
1.从工商管理专业方面看,应更多着眼于工商管理的二级学科。其主要的研究方向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物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等。其中工商管理包括工商管理、商务策划管理、特许经营管理、商品学、连锁经营管理等。在从事工商管理方向的研究时,既要理清工商管理不同学科、专业层次的关系,又能从整体上对工商管理学科的分类和组成有整体把握,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才会有的放矢,泾渭分明。
2.按照工商管理的资源要素来划分。纵观国内外学者对管理的研究,均离不开对管理的职能、目标和要素的阐述。管理过程之父亨利·法约尔认为,管理活动是指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中国知名学者周三多认为,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实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工商管理学从属于管理学类,故可从对组织资源进行配置和使用的方面进行研究,本文认为应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技术资源管理、市场与客户管理、政策及 *** 资源管理、资讯资源管理等。
3.按照工商管理职能或业务功能来划分。从工商管理职能或业务功能来看,其研究方向应围绕计划管理、生产管理、采购管理、仓库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专案管理、人力管理、资讯管理等展开。另外,各个研究方向之间也有交叉和边缘的领域,诸如竞争战略、供应链管理、管理决策模型及应用等也应属于此种划分范畴。
4.从工商管理理论研究前沿、未来发展方向看。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专家开始深入研究企业文化等“软体”。譬如,迈克尔·波特对竞争战略的阐述;迈克尔·哈默、詹姆斯·钱皮对企业再造理论的研究;威廉·大内对文化管理理论的贡献在于最早提出“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出“学习型组织”,不断进行创新等。工商管理理论研究前沿是与时俱进的,目前看,其主要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学习型组织、企业文化、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企业智慧财产权管理、价值评估、企业流程管理、创新与创业管理、企业领导力等方面。即使是同一个研究方向,例如企业领导力,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其研究内容均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侧重点也会不同,但只要对研究或服务物件有一定影响作用,其研究即是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