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道立,男,1957年11月生,江苏扬州人,扬州市职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教授,《扬州教育学院学报》副主编。曾获扬州市人民政府授予的“扬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DOI :10. 15977/j . cn ki . cn32-1555/g4. 2005. 03. 016 2005年9月扬州教育学院学报第23卷第3期Journal of Y angz hou College of Education Sept . 2005 Vol . 23, N o . 3 试论物理学科教学中科学精神的培养 杨发文 (扬州教育学院物理系, 江苏高邮225600) 摘要:科学精神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一样, 是构成科学素养不可缺少的要素, 也是当前科学教育最缺少而又是人们最需要的素养。文章论述了在物理学科教学中应怎样从求实精神、理性精神、怀疑精神等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科学精神; 认识规范; 求实; 理性; 怀疑 中图分类号:G 632. 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536(2005) 03-0057-04 从认识论层面上讲, 科学精神教育是以科学的认识论规范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我们知道, 科学作为一项探索真理的事业, 在它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认识规范, 主要包括“求实、理性和有条理的怀疑”[1]。这种认识规范一方面约束着科学家的科学行为, 另一方面在他们的科学实践中被内化、积淀、凝聚、提升为一种自觉的科学意识和普遍的信仰体系, 这就形成了通常所说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财富, 也是民众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的“2061计划”在《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一书中就将“科学需要证据; 科学是逻辑和想象的融合; 科学不仰仗权威”[2]作为美国基础教育中科学世界观的构成要素; 我国正在进行的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也明确将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列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其目的就是要使科学教育超越公式与符号, 使学生成为真正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因此, 科学精神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一样, 是构成科学素 养不可缺少的要素; 也是当前科学教育最缺少, 而又是人们最需要的素养。 1. 求实精神的培养 17世纪, 自伽利略用实验叩开了自然科学的大门之后, 物理学便开始了它的“求实”规范和传统, “经验是一切可靠知识的母亲, 那些不是从经验中产 收稿日期:2005-05-09 生, 不接受经验检定的学问, 那些无论在开头、中间或末尾都不通过任何感观的学问是虚妄无实, 充满荒谬的。”[3]正是这种求实规范, 自然科学摆脱了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桎梏, 形成了物理学以实验为基础的意识; 也正是这种求实规范才使科学理论的真理性得以保证, 形成了科学之所以成为科学, 科学区别于一切宗教、迷信和伪科学的标准。可以说科学的求实规范是近代科学的创立基础, 也是科学教育必须传承的科学文化。 1. 1亲历科学过程, 体验求实规范 科学教育是学生个体的科学再认识和再创造过程。因此科学教育就其认识过程而言与科学家的科学研究在本质上是相似的, 即遵循着“问题———假设———验证———理论”的探究思路。这样的探究思路总体上符合科学的求实规范, 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然而, 问题在于学生以怎样的方式经历这样的探究过程。在当前科学教育中似乎流行着一种以科学探究思路为线索的, 称之为“顺杆爬”的科学教育 模式, 即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思维水平设计出最简捷、高效的探究路径, 而后,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 以“听”、“看”、“思”为主要活动方式, 追随 教学设计 思路顺藤摸瓜地观察、理解、消化、获得结论。虽然, 在这样的教学中, 学生经历了所谓的科学探究, 但这种从问题发现到假设提出, 再到验证方 作者简介:杨发文(1955—), 男, 江苏宝应人, 扬州教育学院高邮校区副教授。 法、步骤, 甚至连表格都设计好的探究并不反映科学探究的真实过程和高度复杂性; 在这里没有挫折, 无需反复; 没有怀疑, 无需争论; 没有尝试, 无需验证。它只是科学探究的形似, 而没有神似。学生从中体验不到科学的求实规范, 也不利于学生求实精神的培养。正如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丁文江所说的“这种心境只有拿望远镜仰望过天空的虚漠; 用显微镜俯视过生物的幽微的人方能领会透彻”[4]。这就是说, 只有亲历科学过程, 才能体验科学规范, 领悟科学精神。因此, 我们应该变革这种顺杆爬式的科学探究, 变“看科学”、“听科学”的形式探究为“做科学、体验科学”的亲历性探究, 让学生在亲历科学的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的求实规范, 领悟求实精神。 1. 2突出实验验证, 强化实证意识 科学就其产生过程而言, 主要有两种途径:归纳和演绎。归纳是从有限的个别事例中推断出一般规律的过程, 归纳推断的基础是假设将来事实与现有事实有相似性。从这个意义上讲, 一切由归纳得出的规律原则上是可错的, 它还只是一个需要进一步实证的假说。演绎是从一般推出个别的过程, 从形式逻辑角度讲, 只要前提为真, 推理正确, 演绎结论就有逻辑的必然性; 但从辩证逻辑角度来看, 演绎推理正确性的前提是一般性(共性) 与个别性的统一。然而事实上, 在科学抽象中获得的一般性并不保证包括所有个别性, 个别性也并非全部纳入一般性。例如:“热胀冷缩”的一般规律就不包括水的“反膨胀现象”; 以光的直线传播为基础的“小孔成像”规律也不涵盖小孔足够小时的衍射现象; 尤其是以理想化模型为基础获得的一般规律更难以概括一切同类个别事物。从这个意义来讲, 从一般性出发并非一定能揭示个别事物的特征; 即符合逻辑的并非一定是真实的。真正能检验演绎结论真实性的仍然是事实。因此, 科学必须讲究证据,“科学的本质是通过 [2]观察验证”。强调通过观察、实验来验证理论, 既是 许证实, 也应允许证伪, 让学生在实验中真正体验物理实验的实证力量, 强化学生的实证意识, 培养实证精神。 2. 理性精神的培养 科学不是经验材料的堆积, 而是用“理性的思维去整理经验的东西”; 如果缺少理性, 科学就不可能从现象深入到本质, 形成概念, 发现规律。因此, 理性是科学的灵魂, 是科学的精神基础, 也是科学最核心的认识规范。自然科学教育应该充分发掘科学的理性资源, 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促进理性发展。 2. 1崇尚科学理性, 树立科学信念 从科学史实来看, 科学的历程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而是一个个充满艰辛的智力跋涉。能否到达理性的彼岸, 不仅取决于正确的科学方法, 更取决于坚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焦耳四十年测定热功当量, 法拉第十年探究电磁感应。支持这些科学大师们数十年磨一剑的就是无比坚定的科学信念, 正如爱因斯坦所指出的, “要是不相信我们的理论构造能够掌握实在, 要是不相信我们世界的内在和谐, 那就不可能有科学, 这种信念是, 并且永远是一切科学 p . 318) 创造的根本动力”[5](。可见, 培养理性首先要 教育学生崇尚理性、树立信念。因此, 我们在物理学科教育中应该让学生在亲历科学的跋涉中体验科学理性的价值, 树立崇尚理性的信念。如“楞次定律”教学就是一个这样的例子 。 “楞次定律”是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 从该定律所反映的物理过程来看(如上图) , 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探索楞次定律是一个大跨度的智力跋涉过程, 其中所涉及的因素之多, 关系之复杂, 现象和本质的联系之隐蔽, 对中学生的理性能力与科学信念都是极大的挑战与考验。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一方面要让学生懂得只有通过经验材料的理性思考, 才能理顺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逐步从现象深入到本质; 另一方面, 在学生碰到困难和障碍时, 我们只要鼓励学生坚持“事物间符合规律性和可理解性”的信念, 坚持对“特殊蕴涵普遍, 普遍统辖特殊”的自然法则的信念, 并以这样的信念坚持不懈, 战胜困难, 直到理性的彼岸。简言之, 在物理教学中, 让学生亲历一个有难度但又能让人尝到果实的课题, 将有助于他们感受理性的价值, 树立崇尚理性的信念, 培养理性精神。 科学教育自身的内容和要求, 也是体验求实规范、培养求实精神的重要途径。 在物理教学中突出验证性实验, 首先要破除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的迷信态度。在教学中要注意渗透这样的意识, 原则上讲, 任何从有限事实中归纳出的(或从已有规律中推导出来的) 结论, 都是具有或然性的假设, 是可错的, 对它们的确认和推广还需要更广泛的事实来证明, 而验证性实验就是进一步实证的重要方法。因此, 我们应该重视对新规律(假设) 的验证工作。其次, 在验证性实验过程中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 充分尊重学生的验证成果, 既要允 2. 2大胆假设, 小心求证 科学理性不仅需要坚定的理性信念, 而且要掌握丰富的理性方法, 包括比较与分类; 分析与综合; 抽象与概括; 归纳与演绎, 假设与求证。其中, 假设与求证是科学最具特色的理性方法。正如前文所述, 科学认识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 虽然在科学探究中我们坚信“特殊蕴涵普遍, 普遍统辖特殊”的自然法则, 但在实际认识过程中, 我们并非总能顺利地从特殊中整理出普遍来, 许多时候, 我们占有的经验材料往往是不充分、不纯粹的; 而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特殊与普遍的关系又往往是十分隐蔽, 此时从经验到本质, 从已知到未知之间的逻辑通道也就不十分清楚, 中间常常缺少必要的推理依据与环节, 这时我们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就变得迷惘和停滞。解决这种迷惘的科学方法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大胆假设, 并在假设的指引下继续探究。假设虽然具有或然性, 但它可以消除迷惘, 使人的认识带有一定的自觉性, 是理性把握有限事实的有效方法, 也是科学创造不可缺少的方法。事实上, 科学也正是在无数次假设中产生与进步的。正因为如此, 恩格斯曾高度评价假设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形式。当然, 这种具有尝试意义的假设是否具有真理性, 还须由客观事实来检验, 从这个意义上讲“大胆假设, 小心求证”, 正是科学最具特色的理性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掌握假设与求证的理性方法, 就是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获取知识, 解决问题。在物理教学中这类例子是很多的。例如, 在探究“共点力合成”规律的教学中, 当学生从实验中获得合力与分力的数据之后, 在尝试以标量运算方式探究合力与分力关系未果而又缺乏矢量运算概念时, 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就可能陷入迷惘, 缺少思考的方向和逻辑通道。解决这种迷惘的方法就是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尝试假设; 合力与分力可能是乘除关系, 可能是某种函数关系, 可能是几何关系, 等等。然后在反复的求证中验证假设。只有大胆假设, 创造性地假设, 并在假设的引导下认真求证, 我们才可能走出迷惘, 找到规律。当然在这样的假设与求证过程中, 教师的启发、指导甚至纠正是不可缺少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 教师的指导并不是对学生的假设能力(即使是失败的假设) 的否定, 更不是对学生敢于假设的积极性的挫伤, 而恰恰是科学探究需要相互启发、相互协作的具体表现。总之, 在物理教学中, 当学生在观察和实验(或在一定的理论) 基础上获得关于该知识的有限材料时, 我们就应该鼓励学生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 大胆提出自己的假设, 并在 假设指导下进行求证, 以培养学生的假设与求证的理性意识, 培养理性精神。 3. 怀疑精神的培养 科学不是一经建立便成永恒不变的知识体系, 它是在不断的批判中完善和发展的。而批判的基础是怀疑, 没有怀疑就不会有批判, 没有怀疑就不会有新的追求进步。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徽底座上印的是学会的拉丁文格言“Nullius in verba ”, 意思是“如未亲自实践, 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事物”。正如波普尔(Karl Raimund Popper ) 指出的“科学家之所以成为科学家, 并不在于他们掌握了无法反驳的真理, 而在于他们采用无所顾忌的批判态度和坚持不懈地对真理的追求”[6]。从这个意义上讲, 对已有理论保持批判性的怀疑是科学又一种重要的认识规范和精神。 在当前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敢于怀疑的精神, 最迫切的是要允许和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因为科学的怀疑就是要求人们不轻信、不盲从, 更不迷信地对待科学, 而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去判断各种理论、观点的真伪。与这种基本的科学精神相对应的品格, 则是学生的独立个性, 只有具备独立个性的学生才能不畏权威, 敢于与众不同, 标新立异, 敢于违反常规地提出与主流观点不同的见解。因此, 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提倡教育民主, 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首先, 教师应该淡化“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感。教师的职业是崇高的, 教师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使命, 正是这种使命感培养了教师的教育责任感。同时也赋予教师在教育中享有的权威和尊严,“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 “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然而, 也正是这种具有浓厚“君、臣、父、子”色彩的“师道尊严”, 一旦失去约束时, 就可以演变为一种教育专制, 教师便成为知识圣坛上的教主, 而学生则成为听从教诲的臣民, 这与“科学不仰仗权威”的本性是相违背的。在这种专制下的教育必定是“唯书、唯上、唯师”的奴性教育, 是压制学生个性发展的强制教育, 由此不可能培养出敢于怀疑的萌芽。因此, 我们应该淡化教师在教育中的权威感, 弱化对课堂教学的控制欲, 放下架子, 尊重学生, 不强求统一, 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敢于怀疑的精神。 其次, 鼓励学生敢于挑战权威。完整的科学发展史表明, 在任何一个学术领域, 在任何一个问题上, 都存在着大量的不同观点, 如物理学上的光的波动说与光的粒子说, 哲学上的唯名论和实在论, 心理学上的行为主义与精神分析学说等等。不同观点之 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 从总体上推动科学事业繁荣与进步。不了解这些, 就不能正确地对待不同学术观点的人, 就会从根本上窒息科学的精神, 阻碍科学的进步。 目前, 物理教材中所描摹的科学家形象及所表现的科学家品质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首先就是对科学家少年时代“特异行为”的渲染。其实, 不单是这些大科学家们在少年时代有些特异行为, 不少小孩子在少年时代都会有类似基于浓厚探究兴趣的特异行为。把科学家们少年时代的特异行为与他们后天的科学成就联系起来, 只能助长科学研究方面的“天才论”, 或引诱无数青少年的刻意模仿。其次, 把专心与刻苦作为科学家的主要品质, 在很大程度上遮蔽了科学家之所以成为科学家更为重要的专业性品质:对权威的理性怀疑、对既有结论的批判、对不同观点的尊重与宽容、思维过程的严谨与开放以及严格遵从科学伦理等等。最后, 教材中对科学家形象的描绘过于理想化、道德化, 甚至有些泛道德化。从科学史上看, 科学家中不乏品德高尚之人, 他们在做人和科研方面都堪称人类的楷模。但是, 也有一些科学家与一般百姓并无明显差别。片面地把科学描绘成道德楷模, 可能会影响青少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科学家也是人而不是神, 既有人性的光辉与伟大, 也有人性的弱点与失误。科学家不是神, 学生才可能走近他; 科学家是人, 学生才可能以后成为科学家。科学教育应该给学生介绍一个个全面的科学家。 第三, 鼓励学生敢于向教师的教学过程挑战, 敢于向成熟的解题方法挑战, 甚至向书本的知识体系挑战。我们知道, 中学物理教材选取的内容主要是以牛顿定律为基础的经典物理学。然而, 即使是这样一种比较成熟的知识体系, 也不应该成为禁锢学生思想的教条。在经验约定主义科学大师昂利·彭 加勒(Henri Poincare ) 看来, 由于自然界的真实对象的真正关系的科学理论就只是代替真实对象的同构 影像, 但这样的同构影像并非只有一种, 因而科学理 [5](p . 254) 论应当是多元的。那么从这个意义来讲, 描 述低速宏观的机械运动规律的运动学是否也应该是s 多元的呢? 例如, 我们可以用v (单位时间内的 t 位移) 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及方向, 那么是否也可以用v (单位位移所用的时间) 来描述物体运动 s 的快慢及方向? 我们可以用“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增量相同”来定义匀变速运动概念, 那么是否也可以用“任意相同位移内速度的增量相同”来定义?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由此, 我们是否还可以构建另一个新运动学知识体系呢? 当然, 这样的构想可能不符合逻辑简单性, 也可能过于天真, 但这并不能否定它所孕育的敢于挑战权威的质疑精神, 而事实上, 科学往往就是在这样或那样的天真幻想中创新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敢于挑战权威, 要有“我爱我师, 我更爱真理”的精神。这样才能将培养学生怀疑精神的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邢志华. 国内科学精神研究近况[J ]. 哲学动态, 2000, (4) . [2]美国教育促进会. 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M ]. 北 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1. 5-7. [3]张宪魁. 物理科学方法教育[M ]. 青岛:青岛海洋大 学出版社, 2000. 45. [4]丁文江. 玄学与科学[M ].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 49-50. [5]李醒民. 科学的精神与价值[M ]. 石家庄:河北教育 出版社, 2001. [6](美) 波普尔. 科学发现的逻辑[M ]. 上海:上海译文 出版社, 1986. 280-281. Cultivation of Scientific Spirit in the Teaching of Physics YANG Fa -wen (Depar tment o f P hy sics , Yangzhou College of Education , Gaoyou 225600, China ) Abstract :Just as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scientific approac h , scientific spirit is an indispensable element of scientific quality , and is badly needed in both scientific education and human quality . T his article expounds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 scientific spirit in realism , rationalism and skeptic ism in the teac hing of physics . Key words :scientific spirit ; cognitive standard ; realism ; rationalism ; skeptic ism
1981试论鲁迅早期的美学思想 扬州师院学报1981.4.1983论艺术“化丑为美”的契机 学术月刊1983.7.“艺术起源于劳动”是科学的命题 复旦学报1983.6.1984论自然美 学术月刊1984.6.试论阿Q的喜剧性与悲剧性的融合 扬州师院学报1984.2.“美感的先天倾向”浅议 美育1984.5.1986耗散结构与美的逻辑行程 当代文艺思潮1986.1.现代自然科学方法和辩证思维 文艺研究1986.2.(合作)1987现代自然科学方法与美学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第8卷(1987.1,合作)“阳刚之美”和“崇高”的系统论辨析 江汉论坛1987.9.儒家美学的“和谐”与基督教神学美学的“和谐” 山东大学学报1987.1.论王夫之的诗歌美学 扬州师院学报1987.3.在文学与文化的交汇点上 文学研究参考1987.11.系统论原则与美学、文艺学的方法论《文学理论方法论研究》,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合作)1988古典书法美学的总结——简论刘熙载的书法美学思想 学术月刊1988.3.文学在生命意识的二律背反中演进 南京社联学刊1988.4.呼唤真情的理想之歌——论汤显祖的美学思想 文史哲1988.5.论袁枚的诗文美学 扬州师院学报1988.3.明清美学主潮概观 晋阳学刊1988.6.李贽美学思想的近代倾向 学术月刊1988.11.1989严肃文学的困境和通俗文学的出路 南京社联学刊1989.1.自然美的系统分析 云南社会科学1989.1.李渔戏剧美学的古典倾向与近代因素 艺术百家1989.2.意境探源 扬州师院学报1989.2.艺术家社会属性的情感存在方式 批评家1989.3.儒家美学与基督教美学之比较 江汉论坛1989.6.晚明浪漫思潮与西方近代浪漫主义 学术月刊1989.8.从符号学看文艺作品的社会属性 天津社会科学1989.5.叶燮与写实性诗歌美学的总结 天府新论1989.6.文艺创作社会学新论 学习与探索1989.6.1990致思与娱乐之间——关于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的思考 真善美1990.1.艺术家的美学规定性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第10卷(1989.2.)文艺社会学论纲 扬州师院学报1990.1.辩证思维与黑格尔的自然美论 人文杂志1990.2.独抒性灵,趣味盎然——袁宏道游记散文的“趣” 古典文学知识1990.2.中国十七世纪的“忏悔录”——袁宏道美学观念的蜕变解析江汉论坛1990.4.艺术家社会学新论 文科教学1990.1-2.寻找文艺行为与社会生活之间的中介——文艺行为社会学导论北京社会科学1990.2.人本心理学美学与道家美学 学术月刊1990.7.文艺价值的生态环境及其优化 学习与探索1990.5.论公安派的美学思想 晋阳学刊1990.5.中国戏剧美学史的逻辑发展 戏剧1990.3.近代戏剧美学的开拓——王国维的戏剧美学思想扬州师院学报1990.4.1991对于文艺中非理性的辩证分析 文论月刊1991.1.文艺的价值标准及其转换 江海学刊1991.1.期待视野与文艺接受社会学 天津社会科学1991.1.价值论美学的新视界 福建论坛1991.1.中国古典美学作为参照 文论月刊1991.4.从浪漫主义向古典主义的逆转——王骥德的戏剧美学思想求是学刊1991.3.探寻当代美学研究深化的契机 福建论坛1991.4.平民主义戏剧美学的初澜——元代戏剧美学概论 江汉论坛1991.6.文艺的价值取向及其选择 学习与探索1991.5.体系建设与分析研究 学术月刊1991.10.中西方戏剧美学比较论 江汉论坛1991.11.中国古典美学的现代意义 学术月刊1991.12.郑板桥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 东岳论丛1991.6.浪漫主义戏剧美学的崛起——汤显祖的戏剧美学思想扬州师院学报1991.4.浪漫主义戏剧美学的余波——金圣叹的戏剧美学思想艺术百家1991.4.1992文艺价值的功能及其实现 北京社会科学1992.1.《讲话》精神与中国古典美学 扬州师院学报1992.1.在文艺价值与社会生活之间的中介地带上——文艺价值社会学导论学术论坛1992.2.对于文艺创造的心理阐释 天津社会科学1992.3.文艺价值取向的辩证法 学术界1992.3.探询人类生命活动的诗化哲理 江海学刊1992.4.“当代艺术与当代人”五人谈 艺术广角1992.3.马斯洛的人本心理学美学 西北师大学报1992.4.文艺心理社会学导论 晋阳学刊1992.5.寻找中国当代美学在经济大潮中的位置 东方丛刊1992.3.新时期文艺美学的建设概观 山东社会科学1992.6.文化变革与美学转型 文汇报1992.11.25.定势与文艺心理效应 学习与探索1992.6.1993个性化:大众审美文化的内核 福建论坛1993.1.当代美学研究放谈 学术月刊1993.1.李贽与莱辛的戏剧本质论之比较 艺术百家1993.1.王骥德与狄德罗的戏剧艺术真实论之比较 扬州师院学报1993.1.走向中介论的文艺社会学 思想战线1993.2.观念转换和理论重建的时代——当代国外文艺社会学鸟瞰宝鸡师院学报1993.1.文艺创造心理之辨析 南京社会科学1993.2.现代艺术与价值论美学 北京社会科学1993.2.古典主义戏剧美学的总结——李渔的戏剧美学思想 学术论丛1993.3.多角度、多层面的中国美育史研究 扬州师院学报1993.2.(署名“鲁扬”)文艺心理社会学方法论 学术月刊1993.7.现代艺术商品化的内在机制 学术界1993.4.徐复祚与卡斯特尔维屈罗的戏剧功用论比较 学术论坛1993.5.重建美学和现代艺术的话语系统 学术月刊1993.9.把握文艺本质的“反映—中介”论视界 中国图书评论1993.5.1994中国的后现代艺术倾向及其意义 文史哲1994.1.李渔与黑格尔的戏剧结构论之比较 美学与文艺学研究1994.1.吕天成与莱辛的戏剧批评之比较 扬州师院学报1994.1.李渔与歌德关于戏剧舞台性的论述之比较 社会科学辑刊1994.2.王国维与雨果的戏剧史研究之比较 艺术百家1994.1.金圣叹的美学思想与儒、佛、禅、道 文艺理论研究1994.2.理性与文艺变态心理 东岳论丛1994.2.潘之恒与狄德罗的戏剧表演论之比较 求是学刊1994.3.美学的功能与学者的使命 文论报1994.5.25.中国戏剧美学与佛教、禅宗思想 北京社会科学1994.3.中国戏剧美学与理学 天津社会科学1994.4.创造美学的现代建构 社会科学1994.11.中国戏剧美学的整体思维 东方丛刊1994.2.当代美学的批判理性 学术季刊1994.4.中国戏剧美学与《周易》 艺术百家1994.4.在二十世纪中国美学的表象背后 学术月刊1994.11.1995中国戏剧美学的圆形思维 齐鲁学刊1995.1.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新一页 中国文化报1995.2.8.文艺学改革的新思路 文艺报1995.2.25.(署名“鲁扬”)大众审美文化的复制性 天津社会科学1995.2.把握文艺本质的“反映—中介”论视界 中国图书评论1993.5.装饰之道,文化之道 文艺报1995.3.25.中国戏剧美学的规范思维 江淮论坛1995.2.中国戏剧美学的具象思维 江海学刊1995.3.中国美学史研究的新创获 社会科学家1995.3.大众文化语境中的美学话语 求是学刊1995.4.作为消费文化的当代审美文化 北京社会科学1995.3.文化视境中的中国戏剧美学——《中国戏剧美学的文化阐释》引言扬州师院学报1995.3.消费者,对审美文化发话 光明日报1995.10.18.文化批判与建设 文论报1995.12.1.(合作)1996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学体系的品格 文学研究第4辑(1996.1.)塑造新型文化品格:当代学校美育的定位 社科信息1996.2.传统文化与当代美育的建构 江苏社会科学1996.2.作为快餐文化的当代审美文化 学习与探索1996.2.当代审美文化的宗教意识 学术月刊1996.3.学校美育的重新定位和现代建构扬州师院学报1996.2.(合作,署名“鲁扬”)当代审美文化的哲学基础 北京社会科学1996.3.进展与问题:1989-1995文艺学建设概观(上、中、下)文艺研究1996.4,5,6.中国戏剧美学与儒家思想 东方审美文化研究第4辑(1996.6.)中国戏剧美学与道家思想 齐鲁学刊1996.5.当代审美文化的四重背景 求是学刊1996.5.关于文学理论教材建设的几点思考 扬州师院学报1996.3.审美文化:当前美学研究的一大热点 中国文化报1996.8.18.大众文化:一道可口的快餐 岭南文化时报1996.12.28.文学鉴赏与接受美学 文学界1996.4.1997文学语言与审美价值 云南文艺评论1997.1.快餐文化:当代审美文化批评 当代文坛报1997.1.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形式 学术月刊1997.4.何为美学史?——从审美文化研究反观美学史研究北京社会科学1997.2.关于文化批判 南京社会科学1997.6.审美文化与美学史 光明日报1997.7.26.什么是审美文化 人民日报1997.8.16.当代审美文化的社会心理背景 社会科学辑刊1997.4.当代审美文化与审美教育 美学与艺术学研究第3集(1997.7.)评当前美学研究的两大热点 哲学动态1997.8.审美文化的历史进程——兼论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通与变江苏社会科学1997.6.当代审美文化的地域分野和跨地域传通美学与文艺学研究1997年总第4辑(1997.12.)1998当代审美文化与审美教育新概念 益阳师专学报1998.1.马克思恩格斯的传统观与文学史观念 云南社会科学1998.1.当代审美文化的基本矛盾 北京社会科学1998.2.审美文化研究的历史观照——审美文化研究的一个方法论浙江学刊1998.3.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观与美学史视界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1辑(1998.5.)中西方审美文化之异同 社会科学辑刊1998.4.文化的多极化与世界的未来 中国文化报1998.10.1.马尔库塞的形式主义美学解析 外国美学第15辑(1998.10.)作为广告文化的当代审美文化 江苏社会科学1998.6.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当代转型 社会科学报1998.11.19.1999从象牙塔到市场: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学习与探索1999.1.都市文化:当代审美文化批判 求是学刊1999.1.审美文化的当代构成 学术月刊1999.1.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批评方法与文学传统 甘肃社会科学1999.1.当代审美文化批判论纲 北京社会科学1999.1.美学与乌托邦 社会科学辑刊1999.1.从摇滚乐的文化特质看青年文化 社会科学1999.2.妇女命运:当代审美文化中的悖论 东方1999.3.文化工业:当代审美文化批判 社会科学辑刊1999.2.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理论与黑格尔的美学思想扬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2.当代性与文学传统的重建 江海学刊1999.5.百年美学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反思 求是学刊1999.6.重塑新的话语外壳 青年思想家1999.2.2000对中国美学的思考 光明日报2000.1.25.中国戏剧美学与中国哲学 艺术百家2000.1.论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 学术月刊2000.4.文学传统与科学传统 文学评论2000.3.新的求索之路,新的学术之梦 江海学刊2000.3.文学传统与个人才能 学习与探索2000.3.作为视觉文化的当代审美文化 中国文化报2000.6.10.跨学科研究:我们所面临的一个历史要求——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之比较 文艺报2000.7.18.文学革新的偏离与回归——五四时期文学传统论的功利性倾向北京社会科学2000.3.错综通变,参伍因革——中国古代文学传统论的心理学倾向江苏社会科学2000.5.青年文化:当代审美文化批判 东方丛刊2000.3.当代话语的宿命和出路 民族艺术2000.3.西方审美文化的历史走向 外国美学第18辑(2000.12.)2001金陵王气与江南士风 读书2001.1.中国古典美学的思维方式及其现代意义(上) 求是学刊2001.1.中国古典美学的思维方式及其现代意义(下) 求是学刊2001.2.现代性:文学理论重建的基石——钱中文《文学理论: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读后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1.1.话语强权与话语抵抗 中国文化报2001.2.24.诗必须适应它所属的世纪——西方古代到近代文学传统论的社会学倾向社会科学辑刊2001.2.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 光明日报2001.6.12.关于文学理论的话语权问题 文学评论2001.5.文学传统与现代性 学术月刊2001.12.中国审美文化的历史走向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4.2002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学传统 江苏社会科学2002.1.西方20世纪文学传统论的形式论倾向 文艺研究2002.1.交互性与文学传统 学习与探索2002.2.文学传统流变的机制与形态 北京社会科学2002.2.人文学科的学术规范——蒋孔阳美学研究方法的启示美学与艺术评论第6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3.伦理与宗教:中西文化的两大主题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2.文学传统论的四大倾向及其现代转换 扬州大学学报2002.3.文艺美学的合法性问题——再论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中外文化与文论第9辑,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4.文学传统的功能与知识增长 江海学刊2002.4.否定主义美学 文艺研究2002.4.全球性与现代性 求是学刊2002.5.全球性:“现代性”的当今形式 社会科学报2002.11.28.与时俱进的文艺美学探索──论胡经之文艺美学思想的发展深圳大学学报2002.6.全球性问题中的两个关键词:现代性与意识形态性长江学术第3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11.2003文学传统与文化传统 社会科学辑刊2003.1.“全球性”不等于“世界性” 学海2003.1.我看故我在 河北日报2003.6.6.郑板桥民本思想的哲学基础和美学升华 艺术百家2003.3.媒介变化与视觉文化的崛起 文艺争鸣2003.5.2004文学传统与生态意识 社会科学辑刊2004.3.文学传统与文类学辩证法 学术月刊2004.7.日新之谓盛德——姚文放教授访谈 学术月刊2004.7.读图时代文类“内爆”的典型文本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4.语言媒介与文学存在的理由 求是学刊2004.5.文本·话语·主体:文学传统与交互世界 社会科学2004.10.中国古典美学的至上追求 中国文化研究2004.4.2005文艺复兴美学对于西方传统戏剧原则的突破和修正西北师大学报2005.2.面向新世纪的美学理论体系——试论曾繁仁的存在论美学深圳大学学报2005.3.文化在文学领域中的表达——巴赫金的启示 社会科学辑刊2005.4.文艺美学走向文化美学是否可能?——三论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社会科学战线2005.4.2006中国20世纪文艺社会学史的宏伟画卷——评周平远《文艺社会学史纲》江西社会科学2006.5.“须道尊身尊,才是至善”——论王艮的“尊身论” 江苏社会科学2006.4.“文学性”问题与文学本质再认识——以两种“文学性”为例中国社会科学2006.5.文艺社会学的搁置与重建——读周平远《文艺社会学史纲》的一点感想中国图书评论2006.9.鱼化为龙:王艮的平民主义美学思想 学术月刊2006.9.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回忆《学术月刊》给我的教益 学术月刊2006.11.2007中国古典美学的创新意识中国文化研究2007.1.(春之卷)文学性:百年文学理论的现代性追求 社会科学辑刊2007.3.中国文学传统转型的内在机制 河北学刊2007.5.文学传统重建的现实价值本位 中国社会科学2007.6.李贽的自然人性论美学思想 学习与探索2007.6.宋明思想大潮中的泰州学派美学 学术月刊2007.12.2008“审美”概念的分析 求是学刊2008.1.消费社会:审美教育何为? 文艺报2008.3.8.第三版文学教育与乌托邦理想 文艺报2008.4.17.第二版“审美”概念的嬗变及其美学意义 江苏社会科学2008.3.中国语境与汉语系统中的“文化”概念分析 社会科学战线2008.8.改革开放30年的学术诠释 社会科学战线2008.10.2009文学的乡愁与心灵的还乡——读《钱中文文集》 文艺争鸣2009.2.从文学理论到理论——晚近文学理论变局的深层机理探究文学评论2009.2.“审美文化”概念的分析 中国文化研究2009.1.(春之卷)作为历史性概念的审美文化 求是学刊2009.2.审美文化的内在构成——对于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之关系的历史考察社会科学战线2009.8.文学理论与乌托邦之梦 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9.22.第6版敬业志学,辛勤耕耘——我与名栏“当代文艺理论与思潮新探索”的学术交往学习与探索2009.5.新中国的三次“美学热” 学习与探索2009.6.2010共和国60年文学理论的理想诉求 文学评论2010.1.论审美文化的历史演进 江海学刊2010.2.审美文化学的学科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7.1.B2版历史深度与中国经验:审美文化学研究的现代视野天津社会科学2010.4.我们如何进行学术争鸣?——兼答《理论之后的悖论解决——与姚文放先生商榷》 中国文学研究2010.4.戏剧结构论:李渔与黑格尔的异同 艺术百家2010.6.王国维的美育四解及其学术意义 文艺理论研究2010.6.2011审美文化呼唤“中国经验” 社会科学报2011.1.27.第5版唯实、求是、图新——《求是学刊》发刊200期感言 求是学刊2011.1.日新其德:中国古典美学的创新意识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1.1.我与审美文化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3.15.B6版文化政治与德里达的解构理论 江苏社会科学2011.2.文化政治三维度 求是学刊2011.2.文化政治与文学理论的后现代转折 文学评论2011.3.说“是”谈“非”论“去”——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审美文化的逻辑走向南京大学学报2011.4.重写:文学理论建构被遗忘的机制 西北大学学报2011.5.2012肉体话语、身体美学、身体的审美化——晚近对于经典美学的三次挑战及其学术意义 江海学刊2012.1.文艺社会学的历史与现状 《文化的传承与担当——重建社会理性与价值》,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7月版“肉体话语”与“文化政治”——伊格尔顿对于经典美学解构与重构的后现代启示录 学习与探索2012.9.还原葛兰西:也论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建构——与陶东风教授商榷文艺研究2012.9.中国审美文化史的叙述方法 探索与争鸣2012.9.文化政治的多维分析 文艺论坛2012.3.文化研究与理论话语的更新 文学评论2012.6.2013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对于康德的接受与改造 社会科学辑刊2013.1.文学经典之争与文化权力的博弈 社会科学战线2013.2.释“表征性解释”——乔纳森·卡勒“文学经典论”的关键性概念求是学刊2013.3.文学经典之争向文学研究回归的迹象 文艺理论研究2013.3.从理论回归文学理论——以乔纳森·卡勒的“后理论”转向为例文学评论2013.4.“多层累的突创”说探源——蒋孔阳创造美学与杜威“突创”论的相关性学术月刊2013.10.2014确立自媒体的文化信码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2.12.第A08版文学理论的话语转向与福柯的话语理论 社会科学辑刊2014.3.沃尔夫冈·凯塞尔是瑞士人,还是德国人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7.25.第B01版生活逻辑与艺术逻辑 人民日报2014.9.16.第20版话语转向:文学理论的历史主义归趋 文学评论2014.5.自媒体:网络话语与文化信码 湖南社会科学2014.5.文学理论的范式转换与话语更新 文艺理论研究2014.5.2015从形式到政治:文类理论的后现代新变 清华大学学报2015.1.“强制阐释论”的方法论元素 文艺争鸣2015.2.
在扬州教育学院学报上发表的论文属于省级.需要国家级的有中国校外教育,我来
滁州学院是公办的。
学院简介:
滁州学院(Chuzhou University),位于安徽省滁州市,是安徽省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应急安全智慧学习工场(2020)”暨应急管理学院建设首批试点学校 ,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滁州学院前身是创办于1950年的滁州师范学校;1977年设立安徽师范大学滁县教学点(滁州分校);1980年更名为滁州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并定名为滁州学院。 2019年,学校正式被纳入安徽省省级硕士立项建设单位。
截至2021年6月,学校占地面积108.9万平方米,有会峰、琅琊两个校区,校舍建筑面积46.2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32.3万册,电子图书154.1万种;设有15个二级学院,62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130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06人、副高级职称267人,博士344人(含在读100人)、硕士791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9567人。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18年2月,学校设有17个二级学院,62个本科专业。
文学与传媒学院: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新闻学、网络新闻传播
经济与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审计学、物流工程
数学与金融学院:
金融工程、经济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教育科学学院:
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专科)、初等教育(专科)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外国语学院:
英语、英语(师范)、商务英语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车辆工程
音乐学院:
音乐学
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美术与设计学院:
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含中韩合作办学2+2国际班)、环境设计、广告学、产品设计、工业设计、数字媒体艺术
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
地理信息科学、测绘工程、地理科学、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土木工程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制药工程、应用化工技术(专科)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科学、园林
学科建设
截至2016年3月,学校建有一个省级重点学科;依托“安徽省热敏性物料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设立“安徽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安徽省重点学科:应用化学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5月,现有教职工117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89人、副高级职称232人,博士274人(含在读98人)、硕士737人。
师资队伍建设得到新提升。大力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推进“博士化”工程,不断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有效支撑学科建设。实施“双百”“双证”“青蓝”计划,提升教师“双能”素质。引进国家级人才10余人。获批省高校领军人才团队、省委组织部省人才办Ⅱ、Ⅲ类引才平台各1个。认定“双能型”教师402人。1名教授作为全国基层科技工作者代表,应邀出席全国两院院士大会。1名教授入选新疆天山英才工程培养人选。1名教授入选我省第五批“特支计划”。学校高质量完成全国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金寨县农村宅基地调查和利用技术服务项目”,得到了国土资源部的充分肯定,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得到彰显。
教学建设
数据截至2019年5月,学科专业建设取得新成效。围绕地方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通过新建、调整和改造,优化专业布局,培植应用型专业生长点,打造学科专业特色。学科专业转型被教育部评估中心推介为转型发展典型案例。“单一师专升本院校应用型学科专业调整建设路径的探索与实践”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地理信息科学、物联网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3个应用型专业获批安徽省一流(品牌)专业。拥有省级产业创新团队1个、滁州市“221”产业创新团队3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8个,获批设立院士工作站2个。地理学获批安徽省“双一流”建设国内一流学科(B类)。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项。1名教师入选“2014年中国高被引学者”名单。
学校的油画作品《抗击非典》入选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废墟上的阳光》获得2008奥林匹克美术大会铜奖。
国家级特色专业:地理信息科学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地理信息科学
安徽省特色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自动化、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新闻学
安徽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网络工程、测绘工程、工商管理、食品质量与安全、地理科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学前教育、旅游管理、自动化
安徽省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应用型信息人才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滁州学院—安徽华塑盐(化工)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滁州学院—安徽金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化工实践教育基地
安徽省精品课程: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中国地理、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技能、计算机网络
安徽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中国古代文学、高等数学、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单片机应用技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GIS基础应用技能、大学物理、数据结构、旅游地理学、食品化学、教育心理学
安徽省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文科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食品工程师计划、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卓越小学教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机械工程师培养计划、卓越国际商务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安徽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地方性高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验区、卓越工程师计划、地方性高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验
安徽省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综合训练中心、食品实验实训教学中心、测绘实验实训中心
安徽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网络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地理信息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教学交流
截至2016年3月,学校与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马来西亚、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联系,互派教师做访问学者。与美国布里奇波特大学开展了“4+1”硕士培养,与美国科罗拉多理工大学开展了教师培训项目。与马来西亚城市理工大学举办了“6+7课程”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项目,与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举办了交换生项目,与韩国韩瑞大学、韩国湖南大学联合举办了“3+2”、“4+2”以及视觉传达设计专业“2+2”、公费交换生等校际合作项目,互派留学生。
学校荣誉
2010年,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2011年6月,获2010年度“全国高校节能管理先进院校”。
2011年11月,被评为第九届“安徽省文明单位”。
2011年12月,获第三届全国文明单位。
2011至2014年度,连续四年获得省教育厅节能工作考核“优秀”等次。
2012年2月,获2011年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
2011年12月,获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的“第三批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2014年,获全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2014年,入选安徽省第一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
2015年2月,获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
2020年11月20日,入选“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名单。
2020年12月25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促进奖”。
2022年2月,选入2021年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排行榜。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16年3月,学校建有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校级研究机构8个;建有安徽省大学生思想动态分析研究中心、滁州市食品加工研究院。
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安徽地理信息集成应用协同创新中心
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淮分水岭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热敏性物料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校级研究机构:地理信息技术研究所、化工技术研究所、滁州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工程中心、物联网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地理国情与区域环境研究所、皖东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所、凤阳花鼓音乐研究所
科研成果
截至2016年3月,学校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87项,厅(市)级科研项目572项;与企事业单位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318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265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705篇,其中被SCI、EI检索304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74部。
“植物蛋白挤压组织化技术研究与推广”获得“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动物线粒体基因组及相关类群的系统进化研究”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WDX60特大比表面积吸附树脂研发”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小地老虎性信息素的鉴定及相关生物学研究”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6年3月,学校图书馆纸质藏书114万册,电子图书92万册。截至2013年6月30日,学校图书馆拥有电子图书72.79万册,中外文报刊1980种,收藏有清华同方《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清华同方《中国优秀硕博全文数据库》、万方《中国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数据库》、《读秀学术搜索》、万方《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数据库》、《中国法规大典》、《SpringerLink》、《Ebscohost》《银符考试模拟题库》、超星数字图书馆、中国数字图书馆、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的电子图书以及自建的特色数据库《吴敬梓研究专题数据库》等20余个数据库。
《滁州学院学报》为综合性双月刊,逢双月月末出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向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1982年创刊,是“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
《滁州学院学报》每年1、3、4、6期刊登社会科学研究类学术论文;2、5期刊登自然科学研究类学术论文;开设“江淮分水岭研究”“皖东文化研究”和“皖东发展研究”三个特色栏目。
2009年学报被安徽省教育厅和新闻出版局联合评为优秀学报;2010年荣获全国高校社科学报优秀期刊称号。
文化传统
校徽校名
“滁州学院”四字系郭沫若先生书法字体。郭沫若曾于1964年为滁州学院前身“滁县师范学校”题写过校名,“滁”“学”二字均源自其中;“州”“院”二字均选自郭沫若的其他书法手迹。
滁州学院校徽以“滁”、“U”(University的缩写)和“1950”为基本元素。
篆字“滁”为核心,呈现了滁州学院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目标。旗帜的形制,代表着滁州学院团结进取、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盾牌的形制,承载了滁州学院人知难而进、敢为人先的奋斗精神。奖杯的形制,抒发了滁州学院人崇高的集体荣誉感和不断创新的卓越情怀。结构精密的芯片形制,象征着滁州学院科技与人文并举的时代风范。
校名“滁州学院”采用郭沫若的字体,突显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1950”字样标志了滁州学院人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奋斗历程。中英文有机融合的方式,体现了滁州学院国际化办学的豪迈姿态。
校徽呈现开放形态,展示着滁州学院人海纳百川的胸怀。汉字“滁”中的山、水、人的元素,描绘了滁州学院依山傍水的美丽校园,阐述了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一、滁州学院有几个校区 滁州学院现在有2个校区,分别为滁州学院会峰、琅琊校区。二、滁州学院哪个校区最好及各校区介绍 1、滁州学院会峰校区 地址:安徽省滁州市丰乐大道1528号 2、滁州学院琅琊校区 地址: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琅琊古道 学校现有会峰、琅琊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09.11万平米(1636亩),建筑面积44.03万平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4亿元,建有配套的各类实验室和19个校内实习实训中心,222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固定资产总值11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117.5万册,电子图书92万种。校园网络千兆到楼,百兆到桌面。公开出版《滁州学院学报》和《滁州学院报》。 三、滁州学院简介 滁州学院位于皖东江淮之间,学校所在地滁州市,素有“金陵锁钥、江淮保障”之称,与江苏省南京市山水相连,山清水秀,文化底蕴浓厚,北宋欧阳修留下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朱元璋从这里开始创建了大明王朝;清代吴敬梓创作了开讽刺小说之先河的皇皇巨著《儒林外史》;下辖的凤阳县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滁州师范学校。历经滁县师范学校、 安徽师范大学 滁县教学点(分校)办学阶段;1980年更名为滁州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5月升格为滁州学院,获批安徽省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学校。学校是安徽省首批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学校,确立建设“双一流”国内一流学科两所应用型高校之一。2017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学校现有会峰、琅琊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08.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6.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8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31.1万册,电子图书144万种。设有15个二级学院,62个本科专业,其中工科类专业31个,管理类专业8个,形成了以工、管为主,工、管、文、理、经、教、农、艺八大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现有教职工129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99人、副高级职称255人,博士333人(含在读97人)、硕士791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9567人。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秉承“思变尚新、务实求真”的精神,大力弘扬“爱国荣校、尊学敬道”的优良校风,深入践行“修德、求是、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探索一条“由师范专科向多科性应用型本科转变”的发展之路。学校是“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高校节能管理先进院校”,全省首批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首届文明校园、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首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节水型单位、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计量示范单位等。 党建和思政工作呈现新气象。坚持立德树人中心环节,加强党委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忠诚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强化实践育人,注重文化育人,落实关爱育人,推进网络育人,校园文化氛围浓郁,文明创建工作取得实效。荣获安徽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安徽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涌现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感动中国候选人物”“全国乡村道德模范”“安徽省辅导员年度人物”等先进典型。2015、2016、2017、2018年学校领导班子在安徽省委党建和发展综合考核中连续获得“优秀”等次。 ;
期刊名称:滁州学院学报出版地:安徽省滁州市语言种类:中文复合影响因子:0.192综合影响因子:0.080
简介:滁州学院是安徽省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距南京50公里的历史文化名城——滁州市,与著名的琅琊山风景区和“天下第一名亭”醉翁亭相毗邻,区位优越、交通便捷、人文荟萃。学校创建于1950年,历经滁州师范学校、滁县师范学校、安徽师范大学滁县教学点(分校)办学阶段,1980年5月更名为滁州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滁州学院。 学校现有会峰、琅琊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00.2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23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08亿元,建有配套的各类实验室和8个校内实习实训中心,108个校外实习基地。固定资产总值近9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107万册,电子图书80万册。校园网络千兆到楼,百兆到桌面。公开出版《滁州学院学报》和《滁州学院报》。 学校现有文学与传媒学院、数学科学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体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继续教育学院等15个教学院(部)。开设46个本科专业,涵盖文、理、工、经、管、教、农、艺八大学科门类,其中工科类专业18个、管理类专业6个。全日制在校生16324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本专科生2859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1020人,专任教师670人,其中教授42人、副教授144人,博士84人,硕士469人。有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各1人,全省模范教师、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优秀教育工作者、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0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各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2人,“安徽省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坛新秀6人。 近年来,学校先后获批国家级、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33项。学校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拥有地理信息科学(原地理信息系统)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应用化学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江淮分水岭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省级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安徽省大学生思想动态分析研究中心”,以及地理信息技术和化工技术等十多个研究所。 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21项,厅(市)级科研项目378项。油画作品《抗击非典》入选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废墟上的阳光》获得2008奥林匹克美术大会铜奖。“植物蛋白挤压组织化技术研究与推广”获得“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WDX60特大比表面积吸附树脂研发”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124篇,其中被SCI、EI检索255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45部。通过开展政产学研用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企事业单位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217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60项。 学校依山傍水,会峰湖水碧波荡漾,校园四季林木葱茏,鸟语花香,环境幽雅,景色宜人,人文气息浓厚,是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办学以来,为社会培养了近5万名各类人才,很多校友已在各行各业作出突出成绩,广受社会好评。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在90%以上,连续三年荣膺“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学校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高校节能管理先进院校”、“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连续五年共13次)等称号。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联系,互派教师做访问学者。与韩国韩瑞大学、韩国湖南大学等国外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联合举办了“3+2”、“4+2”以及视觉传达设计专业“2+2”、公费交换生等校际合作项目,互派留学生。与美国科罗拉多理工大学开展了教师培训项目。同时,加强省内外校地、校企、校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共赢”发展。 目前,学校上下正按照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和“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坚持融入滁州、立足安徽、面向全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加强内涵建设,夯实发展基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办学水平,向着创建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目标迈进!注册资本:23879万人民币
看来宿州学院学报还挺正规的。
在宿州最好但是你看得怎么比了
你可以上宿州学院学报编辑部网站上溜溜,上面会有你想要的信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省属公办二本,学校还不错,认可度也很高
新体育、足球世界。
《加油中国体育杂志》 RefuelChina
全体育
虎扑
现在最火的是《加油中国》体育杂志 www.加油.中国
扬州大学学报编辑部简介是在原江苏农学院、扬州师范学院、扬州工学院、江苏商业专科学校等高校学报编辑部的基础上,于1997年扬州大学合并办学5周年之际成立。1997年创刊《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双月刊)、《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季刊),2004年改为双月刊;1998年创刊《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季刊);1999年将《江苏农学院学报》更名为《江苏农业研究》;2002年将《江苏农业研究》更名为《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