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萍乡学院学报编辑部

发布时间:

萍乡学院学报编辑部

萍乡学院坐落于江西省萍乡市,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学院,也是萍乡唯一的一所高等本科学院。 学院办学始于1941年创办的省立萍乡师范学校,1949年更名为萍乡师范学校,1982年建立萍乡教育学院,1993年经教育部更名为萍乡高等专科学校。2013年通过教育部评审,升格为萍乡学院。2015年被列为江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 学院现有本,专科专业42个,面向全国省市招生。迎来了大批学子来求学,共向 社会 输送30万余名毕业生,其中大多数人成为企事业单位的骨干力量,亦不乏海内外学界名流,工商巨子或政坛精英,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国家 社会 上建功立业。学院经历了70多个春秋,沦桑雄风在,弦歌不断铸校魂。如今,新一代萍乡学院人正齐心协力,锐意进取,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立足萍乡,面向全国,以工学为主干,文理为基础,多学科为发展,学生有特长,专业有特色,省内有作为,国内有影响普通本科学院。萍乡学院坐落于江西省萍乡市,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萍乡市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 学校办学始于1941年创办的省立萍乡师范学校,1949年更名为萍乡师范学校,1982年成立萍乡教育学院,1993年更名为萍乡高等专科学校,2013年升格为萍乡学院。 截至2017年5月,学校占地面积1200亩,建筑面积24.5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667.5万元;全日制在校学生12633人,专任教师近600人;开设12个二级学院,本、专科专业共计64个[1],基本形成以文理学科为基础,工学为主干,各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所属地区 江西萍乡 主管部门 江西省 中文名 萍乡学院 英文名 Pingxiang University 创办时间 1941年 分数线 专业设置 师资力量 招生信息 历史 沿革 1941年,省立萍乡简易师范学校创建。 1949年更名为萍乡师范学校。萍乡学院 1958年开办师专班 1978年,开办大专班。 1982年8月,萍乡简易师范学校与原萍乡师范学校分开办学,更名为萍乡市教师进修学院,并迁到现校址办学。 同年11月22日,更名为萍乡教育学院,学校由此将每年的11月22日定为校庆日。 1985年,萍乡市职工大学并入,使学校从单一的师范教育向多学科教育发展。 1993年4月1日,经教育部批准萍乡教育学院更名为萍乡高等专科学校。 2000年,萍乡市政府决定整合萍乡高、中等教育资源,以萍乡高专为基础,筹建一所本科院校。 之后,萍乡师范学校、江西省文艺学校萍乡分校相继并入萍乡高专。 2012年8月7日,学校顺利地通过了省高校设置评委会专家的评估 同年8月31日,省政府正式将萍乡高专“建院升本”上报到教育部,同年年底,江西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和国家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赴萍乡高专考察评估。[3] 共9张 校园风景 2013年3月,通过教育部评审,升格为萍乡学院。[3] 2015年,被列为江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2] 2015年12月2日,被选为全国高校广播工作联谊会常务理事单位。[4]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17年3月,学校开设12个二级学院,开办本科专业22个,基本形成以文理学科为基础,工学为主干,各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专科专业39个。[2][5] 学院 本科专业 专科专业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电子应用技术、 汽车 电子技术、电子工艺与管理[6] 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软件工程 软件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图形图像制作、数字媒体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7]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语文教育、涉外文秘、新闻采编与制作[8] 展开全部 师资力量 截至2017年5月,学校共有专任教师近600人[1],教授58人,副教授159人,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教师330多人,常年聘请外籍教师5至7人。教师中享受国务院和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省学科带头人、省教学名师、省中青年骨干教师、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等共50余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18] 省教学名师:刘鹏林 省级教学团队:商务英语教学团队(负责人:肖善香)[9]、经济管理教学团队(负责人:陈永秀)[14]、教育心理教学团队(负责人:彭香萍) 江西省先进工作者:荣联清[19] 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郭松林[20]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7年5月,有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示范专业7个。在各专业建设中,有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精品(优质)课程13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1门[1],教育部、财政部资助的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个。 省级特色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6]、英语教育、商务英语[9]、数学教育[13]、营销与策划[14]、语文教育 省级示范专业:应用电子技术[6]、商务英语[9]、工程造价[13]、 体育 教育[21]、语文教育、涉外文秘[8]、营销与策划[22]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商务英语[9]、农村小学教师2+3定向招生定向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23] 省级精品(优质)课程:市场营销学、现代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14]、网站设计与制作、教育心理学、微生物学、古代汉语[23]等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英语课程与教学论、英美概况[24]等 教育部、财政部资助的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英语教育[9]、材料工程技术[25] 学生成绩 学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全国大学生文艺(书法)展演、江西省电子电脑大赛、江西省网页设计大赛、江西省大学生文艺演唱大赛、江西省运动会等比赛中多次获得佳绩。[18] 获得荣誉 2013年,获得江西省文明单位。 2013年,校团委被评为“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6] 2014年,校团委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工作促进奖。[26] 2015年2月,被评为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27]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据2016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江西省重点实验室1个、江西省研究基地1个、江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兴2个、江西省高校人文 社会 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校级研究机构5个 江西省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工业陶瓷重点实验室[28] 江西省研究基地:江西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与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28] 江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高等学校平面设计与动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环保材料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 江西省高校人文 社会 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28] 校级研究机构:安源红色文化研究中心、矿山机械装备研究中心、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8]、安源工人运动研究所[29]、文廷式研究所[30]、心理技术应用研究所[31] 科研成果 截至2016年3月,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 社会 科学基金项目、国家 科技 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立项202项。 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学校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500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327篇,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65篇。国家发明专利23项、授权18项。出版专著、教材150部,科研成果奖一百多项。[18]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16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纸质藏书101.5万册,电子图书25万册,年度报刊1477种,古藉线装156种,接受“中美友谊之桥”赠西文书5833册,与省内外兄弟院校交换学报206种。图书馆有自建特色数据库4个(杨岐禅宗文化信息资源库、文廷式特色专题文献数据库、萍乡傩文化数字资源库、萍乡学院人文库全文光盘数据库)。外购数据库8个(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视频数据库、维普中文 科技 期刊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银符考试模拟题库、世界美术数据库、网上报告厅视频数据库)。[32] 学术期刊 《萍乡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萍乡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双月刊,大16开,120页。设有安源研究、文廷式研究、傩文化研究、政治·经济·法律、文学·艺术、语言·文字、 历史 ·文化、心理学、教育·教学、数学、建筑·工程、机械·电子、生物、化学·化工·材料、计算机·网络等栏目。特色栏目是安源研究、文廷式研究、傩文化研究,其中“安源研究”栏目被评为江西省高校学报优秀栏目。[33] 文化传统 校徽 标志以人字叠起的常青树为主题元素,线条舒展奔放,流畅潇洒,富有前进的动力和气势,象征学校飞速的发展步伐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彰显学校新时期奋发进取,锐意创新的时代精神。校徽 以绿色为标准色的图案组合鲜艳醒目,和谐靓丽,大气稳重,富有鲜明的时代感和蓬勃发展的朝气。寓意着学校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新人为宗旨,为 社会 发展输出多层次人才的办学理念。 呈向上箭头状,四层向上叠加代表学校本科办学层次和彰显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 社会 、文化传承”四大功能。突出学校立德树人、追求卓越、务实创新、科学发展的理念。[34] 校训 厚德至善,励学笃行[34] 厚德,出自《周易》中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指深厚的恩德,也指心胸宽广不以个人得失为主,重公轻私。校训 “至善”来源于儒家经典《礼记》中的《大学》。做人做事不要抱成见,这样人就能够明白透彻地认识事物,思想开阔,襟怀坦荡,善待人生。 励学,出自宋真宗赵恒的《励学篇》。“励学”即发奋学习,勤奋求学,要求为学者勤于自勉,刻苦磨砺,注重知识的学习,素质的提升,思维的创新。 笃行,出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说的是为学的几个递进层次,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萍乡学院办学始于1941年,坐落于江西省萍乡市,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萍乡市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 1、前身是师范类院校,现在是综合类院校。 2、普通二本院校,开设的专业也是当下比较普通的专业。 3、为什么不专心利用前身是师范的优势,重点打造属于自身的教育特色呢? 刚才查了一下,萍乡学院在江西排名也是比较靠后,但有自己特长,潜力很大,祝她好运。 在公办本科院校里属于垫底的学院。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建筑专业的人才需求越发迫切,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习建筑专业。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建筑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建筑毕业论文 范文 篇一:《建筑艺术与音乐艺术探究分析》 摘要:对于建筑艺术与音乐艺术来说,两者有着广泛的审美共通性。本文通过揭示和把握建筑艺术与音乐艺术的审美共通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组织开展建筑审美活动时,进一步展开审美想象、深化审美体验,进一步实现审美超越。 关键词:建筑;音乐;艺术;探究 1建筑艺术与音乐艺术的特性 通过对建筑、音乐进行研究和对比,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前者属于空间艺术,后者属于时间艺术。对比建筑艺术与音乐艺术,在一定程度上逐渐成为人们审美的共识。在西方,建筑被视为凝固的音乐。在中国,建筑同样具有音乐美感。在中国无论是宫殿、寺庙,还是园林、民居,通常情况下不注重高大的单体,往往侧重宏伟的群体;在修建建筑物的过程中,中国不是追求空间凝固的音乐,而是侧重在时间的流动中不断呈现旨趣和品格。无论是建筑艺术,还是音乐艺术,两者都有着共通性,其中建筑所具有的音乐般的韵律和节奏感是关键所在。建筑艺术凭借自身的立面造型、平面布局等独特的艺术语言,使自己的节奏和韵律等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充分的表现。对此,梁思成曾比喻说,连续与重复的一柱一窗,好像2/4拍子的乐曲,而连续重复排列的一柱二窗,就好比3/4拍子的华尔兹圆舞曲。通常情况下,一座建筑的内部通常由许多室内空间构成,对于整个建筑来说,在空间的形状、大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同样存在整体的和谐性。在进行建筑审美时,人们在空间之间进行转移时,通常情况下会出现步移景异的景象。在空间前后转移的过程中,欣赏着一方面保留前一个空间的记忆,同时怀着下一个空间的期待,使得建筑艺术的空间理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充分的显示。 2数的共通性 对于音乐与建筑来说,两者之间存在数的共通性,主要表现为:首先两者之间存在潜在的数的关系,同时需要数学计算做基础;其次,两者之间具有一个完整的结构式,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统一体,并且该统一体符合一定的数量关系;此外,在时间和空间方面,它们之间都具有一定的变化和对比。对于建筑来说,从设计到施工直至竣工,都伴随着建筑的空间、进深,墙的位置、高度等各种数量关系。置身在建筑空间,时刻进行着建筑审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体会到,通过人的参与,凝固的空间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达为流动的时间关系,对于时空交汇的节奏感与韵律感,人们可以进行无限地冥想。 3空间感的共通性 通常情况下,建筑空间和音乐空间分别属于实体空间、想象空间,在表现形式方面,二者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从表达方式上,建筑空间属于直观的,通常情况下,依靠墙与墙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进一步限定、表现空间。墙与墙的距离和音与音之间的距离存在一定的联系。 4节奏感、韵律感的共通性 对于建筑艺术来说,通常情况下是把人们置于时间中去领略其造型,通过空间的时间化,建筑的审美特征可以进一步被人们所认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充分感受时间序列的和谐与韵律。对于一个建筑物来说,其效果主要依靠这些韵律关系来获得。对于建筑空间的韵律感一般可以从建筑外部空间、内部空间两个角度进行感受。对于建筑物和音乐来说,无论是在水平方向上,还是垂直方向彼此之间都有相似的节奏和韵律,并且效果与音乐相类似。 5建筑艺术的审美 对于建筑来说,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通常情况下,一方面要满足建筑本身的实用性功能,另一方面要具备独特的建筑美感。在建筑实践过程中,建筑师们通过对建筑美感的客观规律进行不断积累,同时进行探索和创新,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设计出建筑作品。下面从现实生活出发,对建筑的美学现象进行积极的探讨,同时对建筑艺术中的审美规律进行分析。与其他生物一样,人类同样是自然的一个部分,在日常生活中同样需要效法自然的准绳,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无论科学技术如何发展,尖端的科学技术、深奥的艺术形式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具有古代时期的雏形,与自然存在某种联系。对于建筑来说,不仅是一种物质现象,同时更是 文化 现象。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建筑师将自身的建筑理念、情感因素,以及人们的审美追求等因素融入其中,在一定程度上使建筑本体实现从物质向精神的跨越,同时将人的“情”转移到建筑中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建筑有了不同形式的具象,同时成为人们情感的物质载体。 6音乐艺术的审美 作为一种艺术结构形态,音乐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人类主体的内在审美情感通常情况下通过声响的方式,在时间运动中的自由组合来表现。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音乐凭借自身的艺术魅力,进一步对人们的情感进行抒发,同时拨动人们的心弦,并且对人们的惰性进行不同程度的陶冶。同工艺、建筑、书法、舞蹈一样,音乐一般都不摹拟客体对象,风雨雷鸣,鸟语钟声等只是对音乐所表现的审美情感与自由想象进行明确的诱导。从某种意义上说,音乐有着声响,进一步带有非语义性、非造型性、在现实生活中缺乏原型等特点,这便造成了它作为主观的客体性艺术形态的抽象性、概括性和某种程度上的模糊朦胧意味。从对音乐艺术欣赏的角度讲,听众的审美情感可以很容易越出这种内容意蕴中不明确的朦胧的内心因素,把主体的审美 经验 、情感内容因素造成的心境摆进去,达到一种物我统一状态,从而对这种内容有较具体的感受和接近一般化的观念。 7情感体验是音乐教学中所不容忽视的 7.1情感体验的重要性。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从心理学角度上讲,情感通常情况下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应,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人对待外界事物的态度,同时也体现了人对客观现实产生的体验。从艺术价值来看,音乐是一种最富情感的艺术,通过音乐可以激发和调动人们的情感,同时可以体现个人的修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进一步获得、培养情感体验。 7.2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体验。通常情况下,情感体验就是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欣赏者对音乐作品产生的情感反应。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随着音乐的不断发展,学生的情感逐渐产生共鸣,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艺术需求,进一步陶冶心灵情操。作为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 措施 教会学生体验音乐、感受音乐,同时释放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喜爱音乐、理解音乐。 7.3创设情境,引导情感投入。根据音乐的情绪、风格,创设环境氛围,这一过程被称为创设情境。通常情况下,可以借助良好的环境氛围,帮助学生聆听音乐,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调动视听感官,通过激发学生的 想象力 ,可以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从根本上说,创设情境就是营造课堂聆听环境,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聆听习惯。 7.4着手意境,引出情感共鸣。对于音乐来说,描绘出让人心动的意境和让人心醉的情感这是音乐的奇妙所在。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歌曲,还是乐曲,通常情况下都可以从意境着手,以情感为切入口,按照艺术审美活动的客观规律,通过想象的画面和音乐让学生去表述自己对音乐的情感体验。然后出示出彩色画面,聆听歌曲,让学生把内心深处感受与歌声进行结合,同时激起情感共鸣,从内心底深处使人喜欢上这首歌。可以看出,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音乐才能真正进入他们的心灵。 7.5励创造,引起情感升华。从本质上说,艺术创新就是借助其他艺术手段对实践进行创新,进一步对音乐的情感体验进行再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艺术审美的情感升华。对于音乐的旋律特征、结构特点等,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肢体动作、绘画等进行再现;同时也可以通过乐曲伴奏,或者通过简单的线条进行表达。但是,这些需要创设一个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通过对课内、课外进行结合,或者通过小组和个人结合的方式进行讨论,进一步达到理想的效果。 8结语 在设计建筑的过程中,需要讲究主题与形象的统一与均衡、对比与调和等建筑艺术法则,与音乐创作艺术法则相比,在美学信息方面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对于建筑工程设计者来说,如果能够了解一点音乐知识,同时提高自己的艺术素质,在这种情况下,在建筑创作设计方面,一般会获得更大的自由,进而在一定程度得到启迪和灵感。对于音乐和建筑来说,虽然两者属于不同门类的艺术,各自具有不同性质。“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形象直观地道出了音乐和建筑之间的内涵。 参考文献: [1]郭宇箐.中世纪宗教音乐与建筑的精神特征[J].福州师专学报,2001. [2]唐孝祥.论建筑艺术与音乐艺术的审美共性[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7. [3]吴文瀚.包豪斯精神与西方近现代音乐艺术[J].河南社会科学,2004. [4]黄欣.从巴哈到库哈斯———建筑与音乐的共时性研究[J].山西建筑,2004. [5]张耀辉.关于建筑和音乐的结果[J].南方建筑,2006. 建筑毕业论文范文篇二:《新中式建筑艺术形态分析》 摘要:在社会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增长及国外建筑文化入侵的综合作用下,我国建筑艺术的传统设计思路正逐渐向世界的领军思想靠拢,即将两者结合起来,以推进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长足发展。在此背景之下,重推新中式建筑艺术日渐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的焦点。据此,本文根据新中式建筑艺术的发展现状,解析新中式建筑的艺术形态。 关键词:新中式建筑;传统;艺术形态 引言 新中式建筑艺术形态是对我国传统建筑风格的传承,是基于 传统文化 的建筑艺术设计。关于新中式建筑艺术的产生,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阐释:一是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被改变,其逐渐认识到传统设计的必要性;二是我国传统古建筑主要采用榫卯的结构形式,与现代建筑设计相比,榫卯结构具有人力资源耗费大、施工工期慢、缺乏低碳环保的缺点;三是传统古建筑以木材为主要用材,因此对虫蛀、 雨水 和气候变换的抵抗能力较差,且在常年风化的影响下,翻建、维修和重建的频率相当高。正是在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新中式建筑艺术应运而生。据此研究背景,下文首先讨论新中式建筑形态的发展现状,然后再重点解析新中式建筑艺术形态。 一、新中式建筑艺术形态的发展现状 我国传统古代建筑的高度较低,但是塔类建筑的高度较高。据此可知,我国新中式高层建筑应是以古塔造型为原型的。新中式高层建筑吸取了传统建筑的精华部分,具有极强的时代感和科技感,且外形也不单调,例如上海世贸大厦就是从大雁塔中找寻的设计灵感而设计出来的。当今由于土地资源非常珍贵,住宅建筑的主要特点就是高空间、高密度,人们居住用地不断减少对于我国传统建筑形态的复兴起到阻碍作用,而当代建筑发展的方向就是中式高层。我国传统的低矮的院落与当今主流建筑的要求不符,因此在新中式建筑发展过程中,若要不断适应现代建筑发展的具体需求,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进行继承,此乃新中式建筑发展的主要目标。如果仅从住宅建筑的设计来看,设计的首要目标是满足内部空间的合理性及舒适性。我国新中式的建筑普遍都是以经典的案例为基础。很多情况下,面对不同风格的建筑元素,建筑师就会盲目滥用,例如对于一些建筑项目,建筑师过于追求建筑的形式,而对于建筑的本质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此外,在建筑空间的探索上缺乏深度,过度追求功能,这样新中式建筑就会衍生出“表皮形式”,缺乏探索精神。我国的古典建筑普遍都和园林形式进行结合,特别是我国南方的建筑这种现象更加突出,现代建筑设计都是将景观和建筑进行分别设计,并没有有效的利用景观将中式特征反映出来,同时中式建筑中经典蕴含的内容也没有得到发扬。 二、新中式建筑艺术形态的发展 关于新中式建筑艺术形态的发展,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并举例予以说明: (一)从建筑元素的角度来探讨,我国目前已经存在很多的新中式建筑的经典案例,都是对新中式建筑比较成熟的概括,且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得到充分的应用。但是,针对具有地方鲜明特色的建筑元素,在具体的使用的过程中要进行慎重的考虑,特别要注意建筑组合风格的完整性要求,避免滥用、套用的情况出现,否则就会创造出不伦不类的建筑形式。在一般情况下,某个建筑项目普遍都是强调一种建筑风格特征,要抓住这个风格特点。总之,在设计新中式建筑的时候,以现代特征为主要基础,适当的将地方的建筑形式加入进去,此种做法的主要作用“调味”,使建筑空间组合更加具备韵味,并不是在细节上进行严格的刻画。 (二)在建筑空间方面,可以将建筑空间组合和中式空间进行有效的结合,抽象我国中式的传统建筑空间,使其可以更好的应用于我国现代的建筑当中。此外,我国中式建筑空间组合受到我国传统的哲学和人们的性格的影响很深,我国古代建筑具有很强的“委婉性”我国传统的建筑很讲究委婉,这就需要建筑师将现代建筑形体和具体的组合关系进行有效的处理,使我国新中式建筑艺术形式具备隐晦性和经典性,还可以适当的将开放性的现代空间加入进去。 (三)景观和建筑的整体性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建筑和景观的重要位置要进行合理的处理,可以以景观为主体,利用建筑来对景观起到丰富的作用,或者可以以建筑为主体,利用景观来强调空间组合的关系。中国传统的框景、借景等 方法 都可以进行有效的借鉴,使建筑和景观对新中式的建筑发挥出自身的服务作用。将景观自身的作用进行突出,可以充分利用景观建筑的具体概念,在景观的设计过程中,将建筑看作是一宗元素,结合景观和建筑营造具体的环境,使其具备基本的人性化,使我国新中式的建筑艺术形态更加整体,具有很好的意境。例如苏州园林在的建筑主要借助的就是借景和对景的应用,对于景物的安排以及观赏的位置都给予十分巧妙的设计,这和西方原因具有很大的区别,苏州园林利用有限的内部空间,将外部的世界的空间和结构完美的表现出来,使园林具备一定的人文气息,通过在脚下的清流,可以将园中的的景物倒影出来,可以使观赏者开始进入梦幻的空间,通过借景的方式,将园外的美景收纳到园林当中,使苏州园林具有更加丰富的景观,使欣赏者的空间感受不断扩大,这主要受到唐宋文人的影响,对文人写意山水进行模拟,苏州园林个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小巧、自由、精致。 三、结语 综上,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之间并不矛盾。新中式建筑艺术形态产生的背景是我国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加之新中式现象的产生具有时尚性和现代性的特点,因此新中式建筑艺术形态拥有极为广阔的受众平台。此外,新中式建筑的表象与现代建筑元素的紧密结合也使之具有极强的自身变通性和时代适应性。总之,新中式设计风格尚处在探索阶段,因此无论是设计师还是作品本身,均可能存在一些争议点,应客观对待。另外,作为我国当代设计师,有责任弘扬本土设计文化,并对全球文化中我国传统文化的地位进行重新审视,以便按地域化、国家化的要求来对我国本土文化进行整合,从而实现我国传统设计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丽莉,周建华.“新中式”景观设计风格的运用方法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15:8605-8608. [2]杨茂川,邓珺.汉字在“新中式”空间设计中的视觉呈现[J].创意与设计,2014,03:43-48. [3]徐珊珊,仝婷婷,李健凯.“新中式”风格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洛阳“盛唐至尊”为例[J].萍乡学院学报,2015,04:50-53. 建筑毕业论文范文篇三:《建筑工程企业财务成本管理》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做好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十分重要,但是,依然有一些企业在 财务管理 方面存在许多不足,严重阻碍着建筑工程企业的发展,影响着企业市场竞争力,唯有加大对建筑工程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才能加快建筑工程企业的发展步伐。 一、建筑工程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意义 财务成本管理是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所谓的财务成本管理,就是指施工企业制定出符合某个施工项目阶段的财务成本管理目标后,再将其交由财务管理部门进行管理控制的全过程,能够为施工企业提供良好准确的财务信息,扩大市场占有率。加强建筑工程企业财务成本管理,有利于企业进一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降低产品成本的目标,有利于改善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进而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建筑工程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人员在思想上不够重视 在日常工作中,一些企业为获得竞争优势,往往会只限于算账、记账、报账等基础业务,从而忽略了对成本的控制,忽略了财务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此外,很多财务管理人员的观念比较落后,对财务成本管理的意识不太强,对于一些财务隐患无法识别,对于上报的财务 报告 资料无法发现问题,进而无法有效的对成本进行控制。 2.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即使有的企业建立了相关的管理制度,但却没有及时完善相关制度,资金管理、成本管理管理工作环节比较薄弱,加之缺乏完善的监督力度,无法保证财务成本信息的准确度,严重影响到了施工企业财务工作的正常运行,阻碍了财务成本管理的质量。 3.成本控制工作没有做到位 成本控制分为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而内部控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一些企业对内部控制的意识比较淡薄,使得传统的内控方法无法提供及时的信息;另外,一些检查人员对工程造价、资源配置、投标竞标以及整个工程流程的了解程度不够,因此很难将施工企业的内控重大缺陷和实质漏洞挖掘出来,致使成本决策受到影响。 4.没有将责任落实 在成本的责任方面,一些施工企业没有明确的职责,对于合同的责任成本、施工现场材料的清理、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等方面的责任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类似于随意堆放施工所用的材料、操作人员忽视设备的维修与保养等现象时有发生,使得施工材料的使用率都到影响,机械设备会出现人为损坏的情况,进而增加了企业的施工成本。 三、建筑工程企业财务成本管理解决措施 1.提高对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 只有企业提高了财务成本管理的地位,加大对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关注,那么,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就一定能够得到提高。施工企业应当以重视财务成本管理为前提,提高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制定一些详细的财务成本管理目标和计划,对财务成本管理进行合理的控制。 2.建立并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施工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 规章制度 ,并完善相应机制建设,积极落实好财务监督等制度,提高 企业管理 水平。此外,还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及时的获得各个部门所需要的信息,及时预测有关财务方面的工作;企业还应该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因此,为了防止企业做出错误的决策影响到资金效益,应该建立一个专门负责预算工作编制的部门,以企业的总体为预算编制核心,在快速的整理汇总各类信息的基础上编制出具体的预算方案,得到最佳的预算组合,并要求各个部门严格落实预算管理制度。同时,为了更好的发挥制度的效果,还应该加大对财务成本管理的监督力度,约束资金的利用,并让每一个部门参与到预算考核当中,以使得财务制度满足施工的发展需要,并有效地解决在施工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制度缺陷问题。 3.做好成本控制工作 施工企业中的成本控制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有着直接的影响,做好成本控制工作,能够及时发现效益流失环节及问题,确保财政资金落到实处。因此,企业首先应该要结合企业财务的实际情况,对资金、材料、设备以及劳动费用等做一个合理的预算,根据做出的预算,排除采购价格不合理等问题,制订出合理的采购方案。当然,企业还要做好流程检查工作,建立一个专门负责监督工作的机构,加强内部审查工作力度。 4.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是影响财务成本管理的一个因素。因此,企业应该定期对财务成本管理人员培训,全面提高施工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此外,在招聘相关的工作人员的时候,应该选择一些持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者是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员。值得注意的是,企业还应该设置一个绩效考核体系,对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人员进行科学的激励和评价,提高考核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四、结语 虽然,在财务成本管理方面,建筑工程企业依然存在类似于思想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以及没有做好内部控制工作等现象,但是,只要企业加大对财务成本管理的力度,及时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合理利用资金,建立并完善相应的制度,做好内部控制工作,就一定能够提升施工企业的利润空间,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升企业的市场占有份额,加快建筑工程企业的发展速度。 猜你喜欢: 1. 大专毕业论文范文大全 2. 大专毕业论文范文参考 3. 大专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4. 大专毕业论文范文 5. 大专生毕业论文范文 6. 专科生毕业论文范文

新乡医学院学报编辑部成员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 】新乡医学院是公办大学。学校创办有《新乡医学院学报》《眼科新进展》《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临床心身疾病杂志》等4种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其中《眼科新进展》《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建有5所直属附属医院,编制床位共10286张,其中4所为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学校还拥有20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和百余个教学实践基地,多所医院获评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连续入选全国地市级医院100强。公办学院下方免费学历提升方案介绍: 2015年04月自考00634广告策划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237.38KB 2018年04月自考00431教学设计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224.29KB自考/成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代表性著作:1.《现代管理与创新思维》(独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2.《公共管理导论》(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3.《逻辑学》(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4.《决策学》(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5.《领导演讲学》(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6.《演讲学教程》(参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7.《普通逻辑教程》(参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版。8.《演讲学》(参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代表性论文:[1]楚明锟.未成年人社会医疗保险研究综述[J].管理学刊,2011,⑴.[2]楚明锟,周军.论行政人员的自主性人格[J].中国行政管理,2011,⑷.——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1年07期全文转载。[3]楚明锟,崔会敏,周军.从“市管县”到“省直管县”的体制转型分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⑴.[4]楚明锟.中国未成年人医疗保障的政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⑴.[5]楚明锟,杨璐璐.论新公共服务与新公共管理的同异性[J].中州学刊,2010,⑷.[6]楚明锟,周军.管理内化与服务外化:公共组织行为范式的转换[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⑷.——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0年12期全文转载。[7]楚明锟,杨璐璐.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9,⑴.[8]楚明锟,周军.责任冲突时行政人员的行为选择[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⑸.——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0年03期全文转载。[9]楚明锟,宋朝丽.中国农村医疗保障的出路何在[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⑴.[10]楚明锟.西方就业理论演进的历史轨迹及启示[J].现代经济探讨,2008,⑵.[11]楚明锟,李小妹.中国未成年人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探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⑶.[12]楚明锟.科技创新思维论析[J].江汉论坛,2003,⑵.[13]楚明锟,丁晓丹.中国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机制的建立问题[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4,⑹.[14]楚明锟,郝亚光.建筑业农民工的安全保障论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⑴.[15]楚明锟.冯友兰“大全”逻辑思想探赜[J].江汉论坛,1999,⑹.[16]楚明锟.鲁迅蕴涵命题的思维艺术[J].齐鲁学刊,1999,⑸.[17]楚明锟.演讲与逻辑的联系及其溯源[J].人文杂志,1999,⑶.——人大复印资料《逻辑》1999年04期全文转载。[18]楚明锟.冯友兰类逻辑概念哲学论说的透视[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⑶.[19]楚明锟.冯友兰的逻辑分析法思想[J].中国文化研究,1999,⑵.[20]楚明锟.形成科学假说的逻辑推理之我见[J].学术探索,1999,⑶.——人大复印资料《逻辑》1999年05期全文转载。[21]楚明锟.试评冯友兰的类逻辑观[J].中州学刊,1999,⑶.[22]楚明锟.冯友兰的概念逻辑思想[J].人文杂志,1998,⑸.——人大复印资料《逻辑》1999年02期全文转载。[23]楚明锟.再探冯友兰的类逻辑思想[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⑸.[24]楚明锟.简论冯友兰的逻辑分析法思想[J].哲学研究,1998,⑽.[25]楚明锟.试析冯友兰“新理学”中的逻辑思维法[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⑸.[26]楚明锟.管窥冯友兰的类发展观[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⑸.——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1998年11期全文转载。[27]楚明锟.刍议冯友兰的类认识论[J].中州学刊,1998,⑸.[28]楚明锟(坤).试论提出假说的推理模式[J].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⑹.[29]楚明锟(坤).对话系统中选言句扩展的推理模式[J].殷都学刊,1987,⑷.[30]楚明锟(坤).论联言推理的对话形态[J].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⑶.[31]楚明锟(坤).试论鲁迅运用选言判断的精湛技巧[J].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⑹.[32]楚明锟(坤).试论鲁迅表达联言判断的语言艺术[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⑶.

萍乡学院学报官网

目前根据教育部公开信息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本科一批次、二批次概念,萍乡学院是综合类院校,有机械制造及自动化、英语教育、商务英语、数学教育等专业。建校81年。

学校简介萍乡学院(Pingxiang University)坐落于江西省萍乡市,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萍乡市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学校办学始于1941年创办的省立萍乡师范学校,1949年更名为萍乡师范学校,1982年成立萍乡教育学院,1993年更名为萍乡高等专科学校,2013年升格为萍乡学院。2016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截至2020年11月,学校占地面积1200亩,校舍建筑面积33.14万平方米,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1708人,其中本科生9963人。

院系专业截至2019年5月,学校开设12个二级学院,学校现有本科专业29个、专科专业6个。

师资力量截至2019年5月,专任教师近600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教师约占40%、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教师约占70%,常年聘请外籍专家5-7人。教师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和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省学科带头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省教学名师、省中青年骨干教师等共50余人。

教学建设截至2017年5月,有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示范专业7个。在各专业建设中,有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精品(优质)课程13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1门 ,教育部、财政部资助的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个。

学术研究据2016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江西省重点实验室1个、江西省研究基地1个、江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兴2个、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校级研究机构5个。

科研成果截至2019年10月,学校举办了第三届“汉冶萍”国际学术研讨会、首届海峡两岸傩文化学术研讨会等20余次大型学术研讨会。升本以来,立项省级以上课题35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项、国家社科基金1项、全国教育规划课题1项、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项目2项、国家语委课题5项;编制行业标准6项;发表论文1570篇,其中SCI论文73篇,EI期刊论文21篇;编写教材、出版专著130部;获发明专利授权4项。

学校图书馆资源学校图书馆纸质藏书101.5万册,电子图书25万册,年度报刊1477种,古籍线装156种,接受“中美友谊之桥”赠西文书5833册,与省内外兄弟院校交换学报206种。图书馆有自建特色数据库4个(杨岐禅宗文化信息资源库、文廷式特色专题文献数据库、萍乡傩文化数字资源库、萍乡学院人文库全文光盘数据库)。

合作交流学校始终坚持开放办学的宗旨,不断加强与国(境)外交流合作,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已与英国、美国、瑞士、加拿大、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等10多个国家的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与交流关系。现有市场营销、学前教育、工程造价3个专业与加拿大荷兰学院合作办学。

文化传统

标志以人字叠起的常青树为主题元素,线条舒展奔放,流畅潇洒,富有前进的动力和气势,象征学校飞速的发展步伐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彰显学校新时期奋发进取,锐意创新的时代精神。

以绿色为标准色的图案组合鲜艳醒目,和谐靓丽,大气稳重,富有鲜明的时代感和蓬勃发展的朝气。寓意着学校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新人为宗旨,为社会发展输出多层次人才的办学理念。

呈向上箭头状,四层向上叠加代表学校本科办学层次和彰显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四大功能。突出学校立德树人、追求卓越、务实创新、科学发展的理念。

优势专业

省级特色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英语教育、商务英语、数学教育、营销与策划、语文教育

省级示范专业:应用电子技术、商务英语、工程造价、体育教育、语文教育、涉外文秘、营销与策划

学者王德威曾论及:“悲悯意味着对‘他者’无所不予的包容。”从这句话来看,悲悯似乎是一种描述对他人态度的概念。用悲悯的态度对待身边的人,即是给予他人无条件的尊重及谅解。悲悯,是一种友善的态度、对他人的诚心接纳,通过悲悯,人能够达到自我与世界的和解,温暖每一个遇到的人,并且也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感激,从而实现自我人格的通达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在莫言的长篇小说《红树林》中,以采珍珠为生的陈珍珠和小海家庭横遭不幸,然而他们并没有因命运的不公而愤怒控诉,而是在变换的时代中始终坚持着家族的采珠手艺,并坚守着自己做人的准则。他们一次又一次地用自己的坚韧,承受着命运的折磨,挺过难关。在坚守自己的同时,陈珍珠甚至用精神力量感化了自己身边的人,换得了三陪女许燕的转身和冷漠残忍的小虎的些许柔软。陈珍珠姐弟用自己的坚持,彰显了人性的尊严,他们用悲悯的态度对待人生,从而收获了黑暗中的星星光芒。 然而,不是每段苦难都能得到缓冲,也不是每个选择都有可能换来收获。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一次又一次地承受着苦难的洗礼,渴望用自己的挣扎获得一丝丝救赎。但由于人的有限性与其追求宇宙终极实在的意图相冲突,人的苦难可以说是一种必然。它不是突如其来降临在人身上的天灾、人祸,而是由于人本质的“邪恶、丑陋、龌龊、必死、软弱、无能,由此注定了人是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的。因此,我们永远只能缅怀过去的苦难,但却对现存的苦难浑然不觉,“带着为人的劣性和打不破的坚韧”。 由此,笔者想到了谍战剧《麻雀》。《麻雀》的剧情发生在人类冲突集中爆发的时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球背景下,中国正经历着民族矛盾和民族内部矛盾同时爆发的局面。陈深是日伪军上海区特务总部行动处一组组长,但他的真实身份其实是共产党派来潜伏在特务总部内部的卧底, 他与同样潜伏在行动处的国民党特务唐山海和徐碧城一样,企图窃取事关民族存亡的归零计划。 故事起初似乎非常没有“立场”。陈深同行动处处长毕忠良是昔日一同在抗战战场上结下过生死交情的好哥们。两人在行动处关系紧密,如影随形。并不见陈深私下对毕忠良有道德上的谴责之意。陈深在行动处的表现半点不像是心狠手辣的特务,反而像是个心地善良的活菩萨,每次都要靠毕忠良的保护蒙混过关,不禁让人怀疑他作为党员的思想素质和意志力。而他与内心知晓是国民党的唐徐二人明知是将来的对手却仍毫无芥蒂,多次相救。 陈深一次次面对着道德和情感上的双重考验。他既不能表现出心慈手软、被特务总部的人发现是特务,又不能为了保护身份,而不对组织的危险施以能力内的帮助,而他内心又十分恐惧直接去夺取善良的人、甚至是不那么邪恶的人的生命。他最常说的一句话便是:“我只想去当个剃头匠。”在由他亲自押送他组织的上线,同时也是他的嫂子的宰相赴死的途中,他曾经试图营救宰相,即使要以他自己的死为代价。而宰相此时对他说了一番话,而其中笔者认为最有概括性的一句是:“你是我们大家的希望。” 然而陈深对此回答是:“我做不到。” 陈深与嫂子的这两种态度对比,引起了笔者对悲悯究竟应该如何的思考。对于陈深而言,目睹亲人在眼前被害而无能为力是痛苦的,他深深地体会到嫂子失去生命的不舍,物伤其类,感到放弃嫂子似乎佐证了世间事确是超越人的意志的悲哀,那种努力便能得到回报的愿景被击得粉碎。而嫂子则说:“你是我们大家的希望。” 她知道苦难是普遍存在于人类之中的,但是生而为人她不得不面对,也不得不选择。即使无法预见到战争的结局,更无法预料到战争结束后的一切,在当下,她仍然选择承担起自己的命运,承担起自己的选择可能给其他人的命运带来的改变。在此她的意志转化为实践托起了自己对整个世间苦难的理解和救赎。 至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对开头这句话重新阐释: “他者”,不仅意味着他人,它是一种旁观性的指引,意味着我们站在旁观的角度上,客观地,不带感情色彩的关照客体,“他者”也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整个人类; “无所不予”,意味着对“他者”的这种包容是无条件的,不因客体的属性不同而对之加以个人好恶以及价值判断的区分,也不因条件不同而改变自己的态度; “包容”是一种不干预的态度,由于对苦难根本性的理解,尊重才是真正理解的态度。 悲悯并不是单纯对困境的怜悯。 由苦难出发,以苦难作为行动的动机,企图用行动的成果来解救即时的苦难,不是悲悯。 只有在明了了苦难是普遍存在于整个人类命运中的固有属性,却义无反顾的承受下去,由爱出发作出生命的选择,才是真正的悲悯。正如潘知常所言,“人生有意义,固然值得一过,人生没有意义,同样值得一过。“  “人的生命力量不仅表现在能够征服挑战,而且尤其表现在能够承受挑战。“ 虽然我们无法把握选择的意义,但坚持内心的选择并选择承担其发生后的一切意义,也是一种悲悯。选择以信念作为选择的标准,我们便不再孤单,而通过信念在人们头脑中的不断流传,成为构成人类历史的一个单元,真正在有限中连接无限。 参考文献:  1:陈丽萍、李圣民《浅议莫言笔下的悲悯》,萍乡学院学报,第32卷第5期。 2:胡伟希《论悲悯与共通感——兼论基督教和佛教中的悲悯意识》,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3:潘知常,《生命的悲悯:奥斯维辛之后不写诗是野蛮的——拙著〈生命美学论稿〉序言》,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4:何宇轩、周春英《关于人的苦难与悲悯——由莫言〈生死疲劳〉说起》,名作欣赏,2016(9)。

学院学报编辑部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学报类期刊,为双月刊,16开,124页码,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刊号为ISSN 1673—4270,国内统一刊号为CN37—1434/Z。

扩展资料: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主要栏目有:济南研究(济南经济与社会发展、济南文化)、高职教育研究、学科教学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教育与管理、政治 经济 法律、文化与传播、技术与应用。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原刊名为《济南教育学院学报》,1984年创刊。1990年经济南市新闻出版局批准,学报刊号为济内字第010号,季刊。

1998年9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内部学报转为正式学报类期刊,国内刊号为CN37-1307/G4,季刊,16开,72页码,由济南教育学院主办,省教委主管,全国发行。

1999年5月重新登记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期刊出版许可证,国内统一刊号为CN37-5069/G4。2000年申请ISSN手续,被批准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刊号为ISSN1009-7732。

2000年下半年经批准由季刊改为双月刊。2005年2月《济南教育学院学报》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更名为《济南职业学院学报》,新批国内统一刊号为CN37-1434/Z,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刊号为ISSN1673-4270。从2006年6月份开始,由72页码改为96页码。

从2008年10月起由原来的96页码增至124页码。

参考资料来源:济南职业学院学报编辑部-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征稿注意事项

(一)来稿要求观点鲜明并有创新,论证严谨,数据准确,语言流畅,文字简洁,篇幅以5000-7000字为宜。

(二)来稿应按照规范格式写作:包括题目、作者、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中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注释、全体作者简介等。

1.题目应准确、鲜明、简洁,一般不超过20字。

2.作者请注明真实姓名。题名下应标明作者通讯地址(含工作单位、所在省市名称及邮政编码)。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力学系,合肥230001)

3.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籍贯、民族、职称、学位、联系电话。例:作者简介:乌兰娜(1968-),女,蒙古族,内蒙古达拉特旗人,副教授,博士。电话:471-6660888,E-mail:。

4.中文摘要应能概括论文的主要观点,不使用“本文”“笔者”等第一人称作主语,字数200字左右。

5.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专有名词或词组,一般应选3-5个。

6.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应以“基金项目:”作为标志,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

7.注释是对文章题名、文章内容的解释性说明,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字表示注释序号,注释置于文末。例:①②??

8.参考文献排在注释后面。参考文献采用文末注,其对应序号在正文中用上标“[1][2]??”标注。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要齐全,其排列顺序以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为准。

9.英文题名、英文作者署名及工作单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与中文一一对应;置于参考文献之后。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创刊于1988年,是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其前身是《青岛教育学院学报》,现为双月刊。学报常设栏目有:青岛研究、高职教育研究、海外实训与研究、高职教学研究、青岛文化·教育史话、中职·基础教育研究。国内外公开发行。

荣誉表彰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曾被评为全国教育学院优秀学报、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整体设计学报、全国高职院校十佳学报、全国优秀社科学报、中国学术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获得过全国市属高校学报质量进步奖、全国地方高校优秀学报一等奖、全国高职高专优秀学报一等奖等。

萍乡学报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建筑专业的人才需求越发迫切,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习建筑专业。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建筑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建筑毕业论文 范文 篇一:《建筑艺术与音乐艺术探究分析》 摘要:对于建筑艺术与音乐艺术来说,两者有着广泛的审美共通性。本文通过揭示和把握建筑艺术与音乐艺术的审美共通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组织开展建筑审美活动时,进一步展开审美想象、深化审美体验,进一步实现审美超越。 关键词:建筑;音乐;艺术;探究 1建筑艺术与音乐艺术的特性 通过对建筑、音乐进行研究和对比,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前者属于空间艺术,后者属于时间艺术。对比建筑艺术与音乐艺术,在一定程度上逐渐成为人们审美的共识。在西方,建筑被视为凝固的音乐。在中国,建筑同样具有音乐美感。在中国无论是宫殿、寺庙,还是园林、民居,通常情况下不注重高大的单体,往往侧重宏伟的群体;在修建建筑物的过程中,中国不是追求空间凝固的音乐,而是侧重在时间的流动中不断呈现旨趣和品格。无论是建筑艺术,还是音乐艺术,两者都有着共通性,其中建筑所具有的音乐般的韵律和节奏感是关键所在。建筑艺术凭借自身的立面造型、平面布局等独特的艺术语言,使自己的节奏和韵律等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充分的表现。对此,梁思成曾比喻说,连续与重复的一柱一窗,好像2/4拍子的乐曲,而连续重复排列的一柱二窗,就好比3/4拍子的华尔兹圆舞曲。通常情况下,一座建筑的内部通常由许多室内空间构成,对于整个建筑来说,在空间的形状、大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同样存在整体的和谐性。在进行建筑审美时,人们在空间之间进行转移时,通常情况下会出现步移景异的景象。在空间前后转移的过程中,欣赏着一方面保留前一个空间的记忆,同时怀着下一个空间的期待,使得建筑艺术的空间理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充分的显示。 2数的共通性 对于音乐与建筑来说,两者之间存在数的共通性,主要表现为:首先两者之间存在潜在的数的关系,同时需要数学计算做基础;其次,两者之间具有一个完整的结构式,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统一体,并且该统一体符合一定的数量关系;此外,在时间和空间方面,它们之间都具有一定的变化和对比。对于建筑来说,从设计到施工直至竣工,都伴随着建筑的空间、进深,墙的位置、高度等各种数量关系。置身在建筑空间,时刻进行着建筑审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体会到,通过人的参与,凝固的空间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达为流动的时间关系,对于时空交汇的节奏感与韵律感,人们可以进行无限地冥想。 3空间感的共通性 通常情况下,建筑空间和音乐空间分别属于实体空间、想象空间,在表现形式方面,二者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从表达方式上,建筑空间属于直观的,通常情况下,依靠墙与墙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进一步限定、表现空间。墙与墙的距离和音与音之间的距离存在一定的联系。 4节奏感、韵律感的共通性 对于建筑艺术来说,通常情况下是把人们置于时间中去领略其造型,通过空间的时间化,建筑的审美特征可以进一步被人们所认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充分感受时间序列的和谐与韵律。对于一个建筑物来说,其效果主要依靠这些韵律关系来获得。对于建筑空间的韵律感一般可以从建筑外部空间、内部空间两个角度进行感受。对于建筑物和音乐来说,无论是在水平方向上,还是垂直方向彼此之间都有相似的节奏和韵律,并且效果与音乐相类似。 5建筑艺术的审美 对于建筑来说,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通常情况下,一方面要满足建筑本身的实用性功能,另一方面要具备独特的建筑美感。在建筑实践过程中,建筑师们通过对建筑美感的客观规律进行不断积累,同时进行探索和创新,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设计出建筑作品。下面从现实生活出发,对建筑的美学现象进行积极的探讨,同时对建筑艺术中的审美规律进行分析。与其他生物一样,人类同样是自然的一个部分,在日常生活中同样需要效法自然的准绳,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无论科学技术如何发展,尖端的科学技术、深奥的艺术形式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具有古代时期的雏形,与自然存在某种联系。对于建筑来说,不仅是一种物质现象,同时更是 文化 现象。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建筑师将自身的建筑理念、情感因素,以及人们的审美追求等因素融入其中,在一定程度上使建筑本体实现从物质向精神的跨越,同时将人的“情”转移到建筑中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建筑有了不同形式的具象,同时成为人们情感的物质载体。 6音乐艺术的审美 作为一种艺术结构形态,音乐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人类主体的内在审美情感通常情况下通过声响的方式,在时间运动中的自由组合来表现。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音乐凭借自身的艺术魅力,进一步对人们的情感进行抒发,同时拨动人们的心弦,并且对人们的惰性进行不同程度的陶冶。同工艺、建筑、书法、舞蹈一样,音乐一般都不摹拟客体对象,风雨雷鸣,鸟语钟声等只是对音乐所表现的审美情感与自由想象进行明确的诱导。从某种意义上说,音乐有着声响,进一步带有非语义性、非造型性、在现实生活中缺乏原型等特点,这便造成了它作为主观的客体性艺术形态的抽象性、概括性和某种程度上的模糊朦胧意味。从对音乐艺术欣赏的角度讲,听众的审美情感可以很容易越出这种内容意蕴中不明确的朦胧的内心因素,把主体的审美 经验 、情感内容因素造成的心境摆进去,达到一种物我统一状态,从而对这种内容有较具体的感受和接近一般化的观念。 7情感体验是音乐教学中所不容忽视的 7.1情感体验的重要性。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从心理学角度上讲,情感通常情况下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应,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人对待外界事物的态度,同时也体现了人对客观现实产生的体验。从艺术价值来看,音乐是一种最富情感的艺术,通过音乐可以激发和调动人们的情感,同时可以体现个人的修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进一步获得、培养情感体验。 7.2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体验。通常情况下,情感体验就是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欣赏者对音乐作品产生的情感反应。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随着音乐的不断发展,学生的情感逐渐产生共鸣,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艺术需求,进一步陶冶心灵情操。作为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 措施 教会学生体验音乐、感受音乐,同时释放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喜爱音乐、理解音乐。 7.3创设情境,引导情感投入。根据音乐的情绪、风格,创设环境氛围,这一过程被称为创设情境。通常情况下,可以借助良好的环境氛围,帮助学生聆听音乐,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调动视听感官,通过激发学生的 想象力 ,可以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从根本上说,创设情境就是营造课堂聆听环境,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聆听习惯。 7.4着手意境,引出情感共鸣。对于音乐来说,描绘出让人心动的意境和让人心醉的情感这是音乐的奇妙所在。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歌曲,还是乐曲,通常情况下都可以从意境着手,以情感为切入口,按照艺术审美活动的客观规律,通过想象的画面和音乐让学生去表述自己对音乐的情感体验。然后出示出彩色画面,聆听歌曲,让学生把内心深处感受与歌声进行结合,同时激起情感共鸣,从内心底深处使人喜欢上这首歌。可以看出,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音乐才能真正进入他们的心灵。 7.5励创造,引起情感升华。从本质上说,艺术创新就是借助其他艺术手段对实践进行创新,进一步对音乐的情感体验进行再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艺术审美的情感升华。对于音乐的旋律特征、结构特点等,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肢体动作、绘画等进行再现;同时也可以通过乐曲伴奏,或者通过简单的线条进行表达。但是,这些需要创设一个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通过对课内、课外进行结合,或者通过小组和个人结合的方式进行讨论,进一步达到理想的效果。 8结语 在设计建筑的过程中,需要讲究主题与形象的统一与均衡、对比与调和等建筑艺术法则,与音乐创作艺术法则相比,在美学信息方面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对于建筑工程设计者来说,如果能够了解一点音乐知识,同时提高自己的艺术素质,在这种情况下,在建筑创作设计方面,一般会获得更大的自由,进而在一定程度得到启迪和灵感。对于音乐和建筑来说,虽然两者属于不同门类的艺术,各自具有不同性质。“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形象直观地道出了音乐和建筑之间的内涵。 参考文献: [1]郭宇箐.中世纪宗教音乐与建筑的精神特征[J].福州师专学报,2001. [2]唐孝祥.论建筑艺术与音乐艺术的审美共性[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7. [3]吴文瀚.包豪斯精神与西方近现代音乐艺术[J].河南社会科学,2004. [4]黄欣.从巴哈到库哈斯———建筑与音乐的共时性研究[J].山西建筑,2004. [5]张耀辉.关于建筑和音乐的结果[J].南方建筑,2006. 建筑毕业论文范文篇二:《新中式建筑艺术形态分析》 摘要:在社会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增长及国外建筑文化入侵的综合作用下,我国建筑艺术的传统设计思路正逐渐向世界的领军思想靠拢,即将两者结合起来,以推进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长足发展。在此背景之下,重推新中式建筑艺术日渐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的焦点。据此,本文根据新中式建筑艺术的发展现状,解析新中式建筑的艺术形态。 关键词:新中式建筑;传统;艺术形态 引言 新中式建筑艺术形态是对我国传统建筑风格的传承,是基于 传统文化 的建筑艺术设计。关于新中式建筑艺术的产生,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阐释:一是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被改变,其逐渐认识到传统设计的必要性;二是我国传统古建筑主要采用榫卯的结构形式,与现代建筑设计相比,榫卯结构具有人力资源耗费大、施工工期慢、缺乏低碳环保的缺点;三是传统古建筑以木材为主要用材,因此对虫蛀、 雨水 和气候变换的抵抗能力较差,且在常年风化的影响下,翻建、维修和重建的频率相当高。正是在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新中式建筑艺术应运而生。据此研究背景,下文首先讨论新中式建筑形态的发展现状,然后再重点解析新中式建筑艺术形态。 一、新中式建筑艺术形态的发展现状 我国传统古代建筑的高度较低,但是塔类建筑的高度较高。据此可知,我国新中式高层建筑应是以古塔造型为原型的。新中式高层建筑吸取了传统建筑的精华部分,具有极强的时代感和科技感,且外形也不单调,例如上海世贸大厦就是从大雁塔中找寻的设计灵感而设计出来的。当今由于土地资源非常珍贵,住宅建筑的主要特点就是高空间、高密度,人们居住用地不断减少对于我国传统建筑形态的复兴起到阻碍作用,而当代建筑发展的方向就是中式高层。我国传统的低矮的院落与当今主流建筑的要求不符,因此在新中式建筑发展过程中,若要不断适应现代建筑发展的具体需求,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进行继承,此乃新中式建筑发展的主要目标。如果仅从住宅建筑的设计来看,设计的首要目标是满足内部空间的合理性及舒适性。我国新中式的建筑普遍都是以经典的案例为基础。很多情况下,面对不同风格的建筑元素,建筑师就会盲目滥用,例如对于一些建筑项目,建筑师过于追求建筑的形式,而对于建筑的本质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此外,在建筑空间的探索上缺乏深度,过度追求功能,这样新中式建筑就会衍生出“表皮形式”,缺乏探索精神。我国的古典建筑普遍都和园林形式进行结合,特别是我国南方的建筑这种现象更加突出,现代建筑设计都是将景观和建筑进行分别设计,并没有有效的利用景观将中式特征反映出来,同时中式建筑中经典蕴含的内容也没有得到发扬。 二、新中式建筑艺术形态的发展 关于新中式建筑艺术形态的发展,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并举例予以说明: (一)从建筑元素的角度来探讨,我国目前已经存在很多的新中式建筑的经典案例,都是对新中式建筑比较成熟的概括,且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得到充分的应用。但是,针对具有地方鲜明特色的建筑元素,在具体的使用的过程中要进行慎重的考虑,特别要注意建筑组合风格的完整性要求,避免滥用、套用的情况出现,否则就会创造出不伦不类的建筑形式。在一般情况下,某个建筑项目普遍都是强调一种建筑风格特征,要抓住这个风格特点。总之,在设计新中式建筑的时候,以现代特征为主要基础,适当的将地方的建筑形式加入进去,此种做法的主要作用“调味”,使建筑空间组合更加具备韵味,并不是在细节上进行严格的刻画。 (二)在建筑空间方面,可以将建筑空间组合和中式空间进行有效的结合,抽象我国中式的传统建筑空间,使其可以更好的应用于我国现代的建筑当中。此外,我国中式建筑空间组合受到我国传统的哲学和人们的性格的影响很深,我国古代建筑具有很强的“委婉性”我国传统的建筑很讲究委婉,这就需要建筑师将现代建筑形体和具体的组合关系进行有效的处理,使我国新中式建筑艺术形式具备隐晦性和经典性,还可以适当的将开放性的现代空间加入进去。 (三)景观和建筑的整体性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建筑和景观的重要位置要进行合理的处理,可以以景观为主体,利用建筑来对景观起到丰富的作用,或者可以以建筑为主体,利用景观来强调空间组合的关系。中国传统的框景、借景等 方法 都可以进行有效的借鉴,使建筑和景观对新中式的建筑发挥出自身的服务作用。将景观自身的作用进行突出,可以充分利用景观建筑的具体概念,在景观的设计过程中,将建筑看作是一宗元素,结合景观和建筑营造具体的环境,使其具备基本的人性化,使我国新中式的建筑艺术形态更加整体,具有很好的意境。例如苏州园林在的建筑主要借助的就是借景和对景的应用,对于景物的安排以及观赏的位置都给予十分巧妙的设计,这和西方原因具有很大的区别,苏州园林利用有限的内部空间,将外部的世界的空间和结构完美的表现出来,使园林具备一定的人文气息,通过在脚下的清流,可以将园中的的景物倒影出来,可以使观赏者开始进入梦幻的空间,通过借景的方式,将园外的美景收纳到园林当中,使苏州园林具有更加丰富的景观,使欣赏者的空间感受不断扩大,这主要受到唐宋文人的影响,对文人写意山水进行模拟,苏州园林个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小巧、自由、精致。 三、结语 综上,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之间并不矛盾。新中式建筑艺术形态产生的背景是我国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加之新中式现象的产生具有时尚性和现代性的特点,因此新中式建筑艺术形态拥有极为广阔的受众平台。此外,新中式建筑的表象与现代建筑元素的紧密结合也使之具有极强的自身变通性和时代适应性。总之,新中式设计风格尚处在探索阶段,因此无论是设计师还是作品本身,均可能存在一些争议点,应客观对待。另外,作为我国当代设计师,有责任弘扬本土设计文化,并对全球文化中我国传统文化的地位进行重新审视,以便按地域化、国家化的要求来对我国本土文化进行整合,从而实现我国传统设计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丽莉,周建华.“新中式”景观设计风格的运用方法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15:8605-8608. [2]杨茂川,邓珺.汉字在“新中式”空间设计中的视觉呈现[J].创意与设计,2014,03:43-48. [3]徐珊珊,仝婷婷,李健凯.“新中式”风格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洛阳“盛唐至尊”为例[J].萍乡学院学报,2015,04:50-53. 建筑毕业论文范文篇三:《建筑工程企业财务成本管理》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做好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十分重要,但是,依然有一些企业在 财务管理 方面存在许多不足,严重阻碍着建筑工程企业的发展,影响着企业市场竞争力,唯有加大对建筑工程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才能加快建筑工程企业的发展步伐。 一、建筑工程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意义 财务成本管理是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所谓的财务成本管理,就是指施工企业制定出符合某个施工项目阶段的财务成本管理目标后,再将其交由财务管理部门进行管理控制的全过程,能够为施工企业提供良好准确的财务信息,扩大市场占有率。加强建筑工程企业财务成本管理,有利于企业进一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降低产品成本的目标,有利于改善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进而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建筑工程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人员在思想上不够重视 在日常工作中,一些企业为获得竞争优势,往往会只限于算账、记账、报账等基础业务,从而忽略了对成本的控制,忽略了财务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此外,很多财务管理人员的观念比较落后,对财务成本管理的意识不太强,对于一些财务隐患无法识别,对于上报的财务 报告 资料无法发现问题,进而无法有效的对成本进行控制。 2.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即使有的企业建立了相关的管理制度,但却没有及时完善相关制度,资金管理、成本管理管理工作环节比较薄弱,加之缺乏完善的监督力度,无法保证财务成本信息的准确度,严重影响到了施工企业财务工作的正常运行,阻碍了财务成本管理的质量。 3.成本控制工作没有做到位 成本控制分为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而内部控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一些企业对内部控制的意识比较淡薄,使得传统的内控方法无法提供及时的信息;另外,一些检查人员对工程造价、资源配置、投标竞标以及整个工程流程的了解程度不够,因此很难将施工企业的内控重大缺陷和实质漏洞挖掘出来,致使成本决策受到影响。 4.没有将责任落实 在成本的责任方面,一些施工企业没有明确的职责,对于合同的责任成本、施工现场材料的清理、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等方面的责任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类似于随意堆放施工所用的材料、操作人员忽视设备的维修与保养等现象时有发生,使得施工材料的使用率都到影响,机械设备会出现人为损坏的情况,进而增加了企业的施工成本。 三、建筑工程企业财务成本管理解决措施 1.提高对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 只有企业提高了财务成本管理的地位,加大对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关注,那么,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就一定能够得到提高。施工企业应当以重视财务成本管理为前提,提高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制定一些详细的财务成本管理目标和计划,对财务成本管理进行合理的控制。 2.建立并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施工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 规章制度 ,并完善相应机制建设,积极落实好财务监督等制度,提高 企业管理 水平。此外,还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及时的获得各个部门所需要的信息,及时预测有关财务方面的工作;企业还应该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因此,为了防止企业做出错误的决策影响到资金效益,应该建立一个专门负责预算工作编制的部门,以企业的总体为预算编制核心,在快速的整理汇总各类信息的基础上编制出具体的预算方案,得到最佳的预算组合,并要求各个部门严格落实预算管理制度。同时,为了更好的发挥制度的效果,还应该加大对财务成本管理的监督力度,约束资金的利用,并让每一个部门参与到预算考核当中,以使得财务制度满足施工的发展需要,并有效地解决在施工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制度缺陷问题。 3.做好成本控制工作 施工企业中的成本控制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有着直接的影响,做好成本控制工作,能够及时发现效益流失环节及问题,确保财政资金落到实处。因此,企业首先应该要结合企业财务的实际情况,对资金、材料、设备以及劳动费用等做一个合理的预算,根据做出的预算,排除采购价格不合理等问题,制订出合理的采购方案。当然,企业还要做好流程检查工作,建立一个专门负责监督工作的机构,加强内部审查工作力度。 4.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是影响财务成本管理的一个因素。因此,企业应该定期对财务成本管理人员培训,全面提高施工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此外,在招聘相关的工作人员的时候,应该选择一些持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者是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员。值得注意的是,企业还应该设置一个绩效考核体系,对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人员进行科学的激励和评价,提高考核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四、结语 虽然,在财务成本管理方面,建筑工程企业依然存在类似于思想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以及没有做好内部控制工作等现象,但是,只要企业加大对财务成本管理的力度,及时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合理利用资金,建立并完善相应的制度,做好内部控制工作,就一定能够提升施工企业的利润空间,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升企业的市场占有份额,加快建筑工程企业的发展速度。 猜你喜欢: 1. 大专毕业论文范文大全 2. 大专毕业论文范文参考 3. 大专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4. 大专毕业论文范文 5. 大专生毕业论文范文 6. 专科生毕业论文范文

萍乡学院坐落于江西省萍乡市,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学院,也是萍乡唯一的一所高等本科学院。 学院办学始于1941年创办的省立萍乡师范学校,1949年更名为萍乡师范学校,1982年建立萍乡教育学院,1993年经教育部更名为萍乡高等专科学校。2013年通过教育部评审,升格为萍乡学院。2015年被列为江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 学院现有本,专科专业42个,面向全国省市招生。迎来了大批学子来求学,共向 社会 输送30万余名毕业生,其中大多数人成为企事业单位的骨干力量,亦不乏海内外学界名流,工商巨子或政坛精英,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国家 社会 上建功立业。学院经历了70多个春秋,沦桑雄风在,弦歌不断铸校魂。如今,新一代萍乡学院人正齐心协力,锐意进取,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立足萍乡,面向全国,以工学为主干,文理为基础,多学科为发展,学生有特长,专业有特色,省内有作为,国内有影响普通本科学院。萍乡学院坐落于江西省萍乡市,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萍乡市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 学校办学始于1941年创办的省立萍乡师范学校,1949年更名为萍乡师范学校,1982年成立萍乡教育学院,1993年更名为萍乡高等专科学校,2013年升格为萍乡学院。 截至2017年5月,学校占地面积1200亩,建筑面积24.5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667.5万元;全日制在校学生12633人,专任教师近600人;开设12个二级学院,本、专科专业共计64个[1],基本形成以文理学科为基础,工学为主干,各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所属地区 江西萍乡 主管部门 江西省 中文名 萍乡学院 英文名 Pingxiang University 创办时间 1941年 分数线 专业设置 师资力量 招生信息 历史 沿革 1941年,省立萍乡简易师范学校创建。 1949年更名为萍乡师范学校。萍乡学院 1958年开办师专班 1978年,开办大专班。 1982年8月,萍乡简易师范学校与原萍乡师范学校分开办学,更名为萍乡市教师进修学院,并迁到现校址办学。 同年11月22日,更名为萍乡教育学院,学校由此将每年的11月22日定为校庆日。 1985年,萍乡市职工大学并入,使学校从单一的师范教育向多学科教育发展。 1993年4月1日,经教育部批准萍乡教育学院更名为萍乡高等专科学校。 2000年,萍乡市政府决定整合萍乡高、中等教育资源,以萍乡高专为基础,筹建一所本科院校。 之后,萍乡师范学校、江西省文艺学校萍乡分校相继并入萍乡高专。 2012年8月7日,学校顺利地通过了省高校设置评委会专家的评估 同年8月31日,省政府正式将萍乡高专“建院升本”上报到教育部,同年年底,江西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和国家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赴萍乡高专考察评估。[3] 共9张 校园风景 2013年3月,通过教育部评审,升格为萍乡学院。[3] 2015年,被列为江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2] 2015年12月2日,被选为全国高校广播工作联谊会常务理事单位。[4]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17年3月,学校开设12个二级学院,开办本科专业22个,基本形成以文理学科为基础,工学为主干,各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专科专业39个。[2][5] 学院 本科专业 专科专业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电子应用技术、 汽车 电子技术、电子工艺与管理[6] 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软件工程 软件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图形图像制作、数字媒体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7]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语文教育、涉外文秘、新闻采编与制作[8] 展开全部 师资力量 截至2017年5月,学校共有专任教师近600人[1],教授58人,副教授159人,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教师330多人,常年聘请外籍教师5至7人。教师中享受国务院和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省学科带头人、省教学名师、省中青年骨干教师、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等共50余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18] 省教学名师:刘鹏林 省级教学团队:商务英语教学团队(负责人:肖善香)[9]、经济管理教学团队(负责人:陈永秀)[14]、教育心理教学团队(负责人:彭香萍) 江西省先进工作者:荣联清[19] 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郭松林[20]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7年5月,有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示范专业7个。在各专业建设中,有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精品(优质)课程13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1门[1],教育部、财政部资助的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个。 省级特色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6]、英语教育、商务英语[9]、数学教育[13]、营销与策划[14]、语文教育 省级示范专业:应用电子技术[6]、商务英语[9]、工程造价[13]、 体育 教育[21]、语文教育、涉外文秘[8]、营销与策划[22]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商务英语[9]、农村小学教师2+3定向招生定向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23] 省级精品(优质)课程:市场营销学、现代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14]、网站设计与制作、教育心理学、微生物学、古代汉语[23]等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英语课程与教学论、英美概况[24]等 教育部、财政部资助的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英语教育[9]、材料工程技术[25] 学生成绩 学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全国大学生文艺(书法)展演、江西省电子电脑大赛、江西省网页设计大赛、江西省大学生文艺演唱大赛、江西省运动会等比赛中多次获得佳绩。[18] 获得荣誉 2013年,获得江西省文明单位。 2013年,校团委被评为“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6] 2014年,校团委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工作促进奖。[26] 2015年2月,被评为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27]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据2016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江西省重点实验室1个、江西省研究基地1个、江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兴2个、江西省高校人文 社会 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校级研究机构5个 江西省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工业陶瓷重点实验室[28] 江西省研究基地:江西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与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28] 江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高等学校平面设计与动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环保材料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 江西省高校人文 社会 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28] 校级研究机构:安源红色文化研究中心、矿山机械装备研究中心、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8]、安源工人运动研究所[29]、文廷式研究所[30]、心理技术应用研究所[31] 科研成果 截至2016年3月,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 社会 科学基金项目、国家 科技 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立项202项。 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学校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500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327篇,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65篇。国家发明专利23项、授权18项。出版专著、教材150部,科研成果奖一百多项。[18]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16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纸质藏书101.5万册,电子图书25万册,年度报刊1477种,古藉线装156种,接受“中美友谊之桥”赠西文书5833册,与省内外兄弟院校交换学报206种。图书馆有自建特色数据库4个(杨岐禅宗文化信息资源库、文廷式特色专题文献数据库、萍乡傩文化数字资源库、萍乡学院人文库全文光盘数据库)。外购数据库8个(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视频数据库、维普中文 科技 期刊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银符考试模拟题库、世界美术数据库、网上报告厅视频数据库)。[32] 学术期刊 《萍乡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萍乡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双月刊,大16开,120页。设有安源研究、文廷式研究、傩文化研究、政治·经济·法律、文学·艺术、语言·文字、 历史 ·文化、心理学、教育·教学、数学、建筑·工程、机械·电子、生物、化学·化工·材料、计算机·网络等栏目。特色栏目是安源研究、文廷式研究、傩文化研究,其中“安源研究”栏目被评为江西省高校学报优秀栏目。[33] 文化传统 校徽 标志以人字叠起的常青树为主题元素,线条舒展奔放,流畅潇洒,富有前进的动力和气势,象征学校飞速的发展步伐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彰显学校新时期奋发进取,锐意创新的时代精神。校徽 以绿色为标准色的图案组合鲜艳醒目,和谐靓丽,大气稳重,富有鲜明的时代感和蓬勃发展的朝气。寓意着学校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新人为宗旨,为 社会 发展输出多层次人才的办学理念。 呈向上箭头状,四层向上叠加代表学校本科办学层次和彰显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 社会 、文化传承”四大功能。突出学校立德树人、追求卓越、务实创新、科学发展的理念。[34] 校训 厚德至善,励学笃行[34] 厚德,出自《周易》中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指深厚的恩德,也指心胸宽广不以个人得失为主,重公轻私。校训 “至善”来源于儒家经典《礼记》中的《大学》。做人做事不要抱成见,这样人就能够明白透彻地认识事物,思想开阔,襟怀坦荡,善待人生。 励学,出自宋真宗赵恒的《励学篇》。“励学”即发奋学习,勤奋求学,要求为学者勤于自勉,刻苦磨砺,注重知识的学习,素质的提升,思维的创新。 笃行,出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说的是为学的几个递进层次,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萍乡学院办学始于1941年,坐落于江西省萍乡市,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萍乡市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 1、前身是师范类院校,现在是综合类院校。 2、普通二本院校,开设的专业也是当下比较普通的专业。 3、为什么不专心利用前身是师范的优势,重点打造属于自身的教育特色呢? 刚才查了一下,萍乡学院在江西排名也是比较靠后,但有自己特长,潜力很大,祝她好运。 在公办本科院校里属于垫底的学院。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