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普通话论文文献

发布时间:

普通话论文文献

额 这个可以上相关的论坛上搜集一下信息的吧

摘 要:在普通话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显示出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降低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只有实现多媒体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扬长避短,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普通话教学 辅助作用 教师 一、多媒体技术在普通话教学中的辅助作用,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普及,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日益上升,显示出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能够熟练地掌握多媒体技术,恰当地利用多媒体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不仅成为了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托,也成为了信息社会衡量一名教育工作者是否合格的重要条件之一。 1.大大提高了普通话教学的学习效率。 目前我国高校普通话教学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课堂练习时间少,从而制约了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提高。普通话教学的突出特点就在于它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教学过程离不开学生的练习,而大量的练习往往需要占用很多时间,因此授课课时不足与在短期内迅速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的教学要求的矛盾成了长期困扰普通话教学的一大难题。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已无法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而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则给这一矛盾的解决带来了光明的前景。在不增加课时的情况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关键在于提高授课时间的使用效率,多媒体技术在这方面充分体现了它的优越性。作为信息传递手段,与传统的课堂传递手段相比,它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传递速度快、效率高、质量好,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首先,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中教师对理论知识分析的效率,这就明显地克服了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采用板书还是口述等方式都将占用大量课堂时间的弊端。其次,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大大提高学生练习的效率。传统的课堂教学在进行单一练习的时候,为了避免影响教师听音、辨音,其他学生只能听或者默读,从而限制了其他学生的自主练习。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避免了个体练习过程中的交互影响。再次,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板书这一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可以事先将需要板书的内容制作成课件,将板书这一教学环节从课上移至课前,这就大大节省了课堂上板书所占用的时间。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动感的立体效果能给学生以示范提示和美感享受。 2.更符合当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素材广泛、资源丰富,录像、VCD光盘、报纸杂志中的图片等都可以经过挑选进入课件。通过教材与辅助资料的有机组合,向学生传播画面、播放声音、传递信息,既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又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使集体教学和个别教学的结合成为可能。教师的角色由传统教学模式的中心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使者,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张扬。 3.能够使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传统普通话教学,多侧重于教师自身的演示和描述,而演示和描述的内容往往不够形象、实感,学生难以把握。再加上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接受程度不同,自然影响教学效果。我们知道,传统的教学主要是依靠人的“自然能力”,即依靠学生在较长时间的练习中获得悟性来达到目的,这就不可避免地使有的学生在单调枯燥的练习中渐渐失去信心和兴趣,从而不能完全落实教学目标。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对于一些难于用语言表达清楚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动画、图片、声音、录像、幻灯演示等手段进行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讲解和演示。如通过动画制作将人在发音时的舌位运动以全裸露状呈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对于舌位的高低、舌位的前后、唇形的圆展以及发音方法、发音部位,有直观而明确的认识,进而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4.开阔了普通话教师的视野,提高了备课质量和备课效率。 互联网这一现代化信息手段,为人们开辟知识视野提供了无比广阔的空间。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查到大量与普通话教学相关的资料,还可以从互联网上了解或下载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或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有关普通话测试或普通话教学的最新信息,让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另外,多媒体技术的突出的特点是获取信息的速度快捷,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备课质量和效率。 二、走出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实现多媒体技术与普通话教学的有机结合 多媒体技术辅助普通话教学,具有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分散学生注意力,降低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只有实现多媒体技术与普通话教学的有机结合,扬长避短,才能尽快走出多媒体教学中的误区。 1.当前多媒体教学存在的误区。 第一,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有的教师为了在其课件中体现多媒体技术的直观、形象、信息量大、信息传播途径多等优点,就一味地追求内容的“大”和“全”,来一个“教材大搬家”,即将教材从书本上搬到屏幕上;为了追求画面音响的“美”与“真”,制作一些动漫。致使教师在教学时一面忙于播放,一面照“屏”宣科,不顾学生的接受与否,成了典型的“放映员”和“解说员”;也顾及不了学生在“收看”的过程中“理性”成分有多高,大脑接受外界刺激的程度有多深。这就容易使教学目标淹没在“音画时尚”中,教与学被“有声有色”地肢解为两极。这既有碍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也有悖于现代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原则,很难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二,不顾及教学效果,为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而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否有效地使用多媒体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成了信息社会衡量一名教育工作者是否合格的重要条件之一。很多教师在实践中已经认识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强大功能和优势。但是,有的教师却没有认真考虑好多媒体技术与教学内容的关系,没有考虑好多媒体技术与学生接受的关系,只是把它作为一种“门面”装饰,证明自己已经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其效果好坏是不在考虑之内的。这实际上是对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乃至现代教育技术的生硬理解。这种脱离实际的多媒体技术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 第三,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的水平有待提高。有的教师课件制作水平低下,有的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的技能较低,这些都会影响到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效果。 2.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尽快走出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第一,正确认识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避免多媒体技术使用的喧宾夺主。由于计算机教学具有信息量大、呈现快速、表现直观、操作简便的特点,教学活动很容易出现“课件主宰课堂”的不良倾向:师生依赖荧屏展现,演示成为关注中心,课件扮演着课堂主角。由此导致教师忽视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忽视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忽视学生的感受与反应,忽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导致学生只喜欢屏幕内容而忙于抄录笔记,忽略教师的讲解,也无暇思考问题。上课成了“看课”,教学活动实际上又成了新形式的“填鸭式满堂灌”。这一现象警示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正如多媒体技术的名称所表明的那样――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它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只能对教学起辅助作用,并不能“包办代替”一切。①因此不管多媒体技术多么先进,都不能改变其在为教学服务过程中的辅助地位。教师永远是课堂的主宰,应驾驭课堂、把握全局。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接受程度,共同实现教学目标。 第二,灵活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是用来支持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突破重点难点的。其主要作用在于解决一些传统教学中不易解决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应该转换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思路,进行富有成效的实践以积累经验。不仅要将新的信息技术和手段应用到教学中,而且还要成为计算机文化的主要传播者,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完美结合,使现代教育技术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使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思想的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创新相辅相成。我认为,选用的多媒体技术必须是能够解决问题的优势媒体,课堂教学能处理好的,就没有必要使用多媒体。 第三,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师水平。互联网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资源使教育教学内容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教师应该树立起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自我加压、自我充电,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的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让所教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联系,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这一切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和出发点。此外还要加强课件制作水平,课件制作要简明扼要、主题鲜明、画面清晰、音响适度、重点突出。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价值。 赞可夫说:“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一旦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②如果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有针对性地用于某些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和现实生活中难以观察到的现象时,它就会收到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的功效。因此,在普通话教学中如何适时、适度、高效地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关键在教师。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责任感是使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多媒体技术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 注释: ①李立雄.关于多媒体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4,(8). ②朱于新.课改中语文教学典型问题分析[J].中国教师,2004,(8).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编.普通话水平测试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 [2]李立雄.关于多媒体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4,(8) [3]朱于新.课改中语文教学典型问题分析[J].中国教师,2004,(8). [4]何向庭.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误区与对策[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6). [5]何永昌,孔鑫璞.浅议多媒体辅助教学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6). [6]王向君.论多媒体技术在法学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教育科学,2004,(4).

普通话研究论文关于普通话的论文

【摘要】普通话是我国汉民族共同语,国家正在大力推行、积极普及普通话并逐步提高全民说普通话的水平,作为教师,学习普通话更是一项重要而有意义的任务。本人根据自己学习普通话并取得一定进步的一些经验和体会,总结出几点学习普通话的方法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对大家学习普通话,提高普通话水平起到一定的作用。【关键词】普通话 教师 重要 学习 提高普通话,又称国语,它是以北京话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大陆汉语标准。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通用语言。大力推行、积极普及普通话并逐步提高全民说普通话的水平,是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推广普及普通话不仅因为普通话具有任何方言都无法比拟的通用性 ,而且因为普通话还具有任何方言都无法比拟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学习普通话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因为学校是推广普通话的前沿阵地,甚至可以说是主战场,而老师则是这个阵地或战场的指挥官,小学生正处在语音启蒙阶段,老师的普通话水平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和能力,甚至是整个语文的学习。所以作为老师,不断地学习普通话,努力提高自身的普通话水平是十分重要而有意义的。可是,对于方言口音较重的人来说,由于舌头已经习惯了方言的发音,要想一下子改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像我们这个方言区的人,前鼻音和后鼻音不分,平舌音和翘舌音不分,边音和鼻音弄不清楚等,导致很多人都觉得学习普通话特别困难。我,同样是一个在方言比较重的环境中长大的人,父母都没有什么文化,更别提说普通话了。从小学到初中,也没有遇到一个能说普通话的老师,他们自己都不懂,甚至连拼音都读不清楚,怎么辅导学生呢?而且在那个时候,由于农村经济条件落后,连看电视、听广播的机会都没有。所以,可以说在初中以前,我们完全没有接触过普通话。记得我刚到毕节读师范的时候,由于方言太重,随时都会引来同学们的笑声。但是,通过三年的努力,通过刻苦的学习和不断的练习,我的普通话水平终于有了一定的提高。参加工作以后,我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对普通话的学习。去年暑假,我还有幸参加了省级普通话培训,虽然以一分之差而没有考上省测员,但我对普通话的热爱不仅丝毫未减,反而更加强烈,对普通话的学习也更加刻苦、更加努力。现在,我的很多朋友都会说:你的普通话怎么进步那么多呀?这时,我会自豪的告诉他们:因为我在不断的学习!因此,我要告诉大家:不管你是什么样的文化,也不管你的普通话基础如何,只要你想学,只要你努力的去学,就能提高自身的普通话水平。那么,我就自己的一些经验和体会,谈一谈关于怎样学习普通话,提高普通话水平的一些方法。一、藐视难度,重视学习。尽管方言口音较重,尽管学习好普通话的难度很大,但是,我们要从思想上藐视这个“敌人”,而不要害怕,正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而在学习方面又要十分重视,不能不以为然,听之任之,认为学不学都无所谓,这样肯定是学不好普通话的。二、找出问题,整理对应。找出本地方言存在的问题,整理方言口音和普通话之间的对应关系。1、舌位靠前。例如,“吃”在普通话里应读舌后音(即翘舌音)chi,而在我们的方言里却读成舌前音(即平舌音)ci。“床”在普通话里应读后鼻音和翘舌音chuang,而在我们的方言里却读成前鼻音和平舌音cuan。 2、没有边音。例如,“刘”在普通话里应读边音liu,而在我们的方言里却读成鼻音niu。3、合口呼音发成撮口呼。例如,“胡”在普通话里应读合口呼hu,而在我们的方言里却读成撮口呼fu,等等。类似这样的情况,都一一列出,整理成方言和普通话词汇对照表。这样便于记忆和纠正方言的不规范读音。 三、看电视,听广播。多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播报或收听广播。电视台、广播电台等新闻节目和其他类节目,一般都是使用很标准的普通话。通过经常收听、收看节目,对学习好普通话有很大的帮助。 四、正确模仿。可以模仿专业的普通话教师、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发音,或者用正规的普通话语音教材跟读,也可利用录音、录像等音像电子资料(MP3、光盘、磁带等)--普通话教学以及朗读、朗诵、故事、相声、小品、 快板、评书等,进行模仿。五、反复实践。 1、用标准音熟读、背会一些名篇佳作,这样,有利于提升自己的语感。2、积极参加朗读朗诵、演讲 、歌唱、话剧、播音、主持等语言艺术训练及活动。这不仅能够训练我们的心理素质,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语音标准度。但需要注意的是,学习朗诵朗读和播音主持的必要前提是普通话发音标准。千万不要在尚未学好发音时就急于反复练习篇章内容,否则会把发音错误巩固为难以矫正的顽疾。3、尽量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普通话, 多用普通话与人交流,因为普通话除了要说得标准,还要说得流畅、自然。这就需要我们多说、多练,说得多了,说的时间长了,自然也就说得惯了。4、还可以通过一些绕口令增加自己的口舌灵活度,根据我们方言存在的问题,我给大家推荐以下几条绕口令,可供大家参考。平、翘舌音练习:(1)三山撑四水,四水绕三山,三山四水春常在,四水三山四时春(《三山撑四水》)。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以不知为知之,不以知之为不知,唯此才能求真知(《知之为知之》)。前、后鼻音练习: (3)陈庄程庄都有城,陈庄城通程庄城。陈庄城和程庄城,两庄城墙都有门。陈庄城进程庄人,陈庄人进程庄城。请问陈程两庄城,两庄城门都进人,那个城进陈庄人,程庄人进那个城??(《陈庄城和程庄城》) (4)那边划来一艘船,这边漂去一张床,船床河中互相撞,不知船撞床,还是床撞船(《船和床》)。 (5)杨家养了一只羊,蒋家修了一道墙。杨家的羊撞倒了蒋家的墙,蒋家的墙压死了杨家的羊。杨家要蒋家赔杨家的羊,蒋家要杨家赔蒋家的墙(《杨家养了一只羊》)。边音练习: (6)六十六岁刘老六,修了六十六座走马楼,楼上摆了六十六瓶苏合油,门前栽了六十六棵垂杨柳,柳上拴了六十六个大马猴。忽然一阵狂风起,吹倒了六十六座走马楼,打翻了六十六瓶苏合油,压倒了六十六棵垂杨柳,吓跑了六十六个大马猴,气死了六十六岁刘老六(《六十六岁刘老六》)。轻声练习: (7)一个大嫂子,一个大小子。大嫂子跟大小子比包饺子,看是大嫂子包的饺子好,还是大小子包的饺子好,再看大嫂子包的饺子少,还是大小子包的饺子少。大嫂子包的饺子又小又好又不少,大小子包的饺子又小又少又不好(《大嫂子和大小子》)。 六、养成习惯 。1、在尽可能多的场合说普通话,作为老师的我们,学校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练习普通话的地方,不管是课上、课间、还是课后,只要是面对学生,都尽量使用普通话,时间长了,也就形成了一种习惯,老师和学生的交流都会自然的使用普通话。2、自言自语、自我纠正。随便拿着一本书、一张纸、或者是一段文字,只要有汉字,我就会用普通话把它念出来。有些时候,就算是思考问题,我也会用普通话的语音去思考,甚至用普通话自言自语的说出来,发现哪个字音发得不准或者错误,就会立刻纠正。3、随时随地测评。虽然自己的普通话说得不是很标准,但是我们也可以把自己当作测评员,测评他人,测评自己。如果我们能够听出别人的错音并给予指出和纠正,我们自己也就记住了这些读音。如果我们能够找出自己的错误和缺陷,再有针对性地加以纠正和训练,效果会更明显。七、注重积累。普通话不仅是一种优美的语言,也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它需要长时间的学习、训练和积累,即使是汉语言专家和普通话的最高等级,也不可能记住所有的语音、语法和词汇,更别说是我们一般的人了。因此,不论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都要注重积累。遇到不熟悉的或者是发音不肯定的汉字,不要蒙混过去,而要立刻查字典弄清楚,并且记下来。另外,在我们的方言里,还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没有轻声和儿化音。因此,平时只要遇到轻声和儿化的词语,就有意识的把它记下来,这样,下一次再遇到这个词的时候,你就能自然的把它读成轻声或者儿化音了。八、有条件的话,尽可能地参加或组织比较正规的普通话培训,让大家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这些都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经验和感悟,其实,学习普通话的方法还有很多,那么,每一位老师或者是热爱普通话的朋友们,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学、去练、去探索、去研究,相信每个人都能学习普通话,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参考文献:1、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编制,《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商务印书馆2004年于北京出版。2、刘照雄主编,《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11月第一版。3、叶蜚声、徐通锵著,《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4月第三版,新华书店发行。4、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汉语语言文字基本知识读本》,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于北京出版。2010.10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各方言区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也是我国各民族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即我们国家的通用语言。 1955年,“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这两个会议确定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名称、定义和标准,将它正式定名为“普通话”,意思是“普通”“共通”的语言,同时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确定了普通话的内涵,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同学,你的题目太大了。你看看普通话的定义,其中包括了语音和语法。若只是“论普通话”,10本书也写不完。如果你想要更详细的回答,最好先完善一下你的问题。 另外,最好解释一下你为什么需要这篇论文。你是语言专业的学生,还是相关行业的工作者?这关系到这篇论文将采取何种角度分析,请务必认真作答。 你可以讨论一下普通话与本地方言的差异,从语音和语法的角度。 另外,忍不住提一句,你居然提出了这样一个模糊的问题,可见你对普通话的基础知识并不太了解。孩子,努力啊!建议你学习一下《现代汉语》。

国务院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一九五六年二月六日)汉语是我国的主要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并且是世界上最发展的语言之一。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也是社会斗争和发展的工具。目前,汉语正在为我国人民所进行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学好汉语,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由于历史的原因,汉语的发展现在还没有达到完全统一的地步。许多严重分歧的方言妨碍了不同地区的人们的交谈,造成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许多不便。语言中的某些不统一和不合乎语法的现象不但存在在口头上,也存在在书面上。在书面语言中,甚至在出版物中,词汇上和语法上的混乱还相当严重。为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防的进一步发展的利益,必须有效地消除这些现象。汉语统一的基础已经存在了,这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在文化教育系统中和人民生活各方面推广这种普通话,是促进汉语达到完全统一的主要方法。为此,国务院指示如下:(一)从1956年秋季起,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在全国小学和中等学校的语文课内一律开始教学普通话。到1960年,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中学和师范学校的学生都应该基本上会说普通话,小学和师范学校的各科教师都应该用普通话教学,中学和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师也都应该基本上用普通话教学。各高等学校的语文教学中也应该增加普通话的内容。中等学校、高等学校的就要毕业的学生和高等学校的青年教师、助教,如果还不会说普通话,应该进行短期的补习,以便于工作。教育部和高等教育部应该分别定出大力加强各级学校汉语教学、促进汉语规范化的专门计划,报国务院批准施行。(二)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文化教育中的语文课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所属各级学校的语文课,都应该用普通话教学。战士入伍一年之内,各级军事学校学员入学一年之内,都应该学会使用普通话。各机关业余学校中的语文教学,也都应该以普通话为标准。(三)青年团的各地支部和工会的各地组织,都应该采用适当的和有效的方式,在青年中和工人中大力推广普通话。青年团员在学习和推广普通话方面应该起带头作用。工厂(首先是大工厂)中的文化补习学校、文化补习班和农村中的常年民校的高级班,都应该尽可能地、逐步地推广普通话的教学。(四)全国各地广播电台应该同各地的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合作,举办普通话讲座。各个方言区域的广播站,在它们的日常播音节目中,必须适当地包括用普通话播音的节目,以便帮助当地的听众逐步地听懂普通话和学习说普通话。全国播音人员、全国电影演员、职业性的话剧演员和声乐(歌唱)演员,都必须受普通话的训练。在京戏和其他戏曲演员中,也应该逐步地推广普通话。(五)全国各报社、通讯社、杂志社和出版社的编辑人员,应该学习普通话和语法修辞常识,加强对稿件的文字编辑工作。文化部应该监督中央一级的和地方各级的出版机关指定专人负责,建立制度,训练干部,订出计划,分别在2年到5年内基本上消灭出版物上用词和造句方面的不应有的混乱现象。(六)全国铁路、交通、邮电事业中的服务人员,大城市和工矿区的商业企业中的服务人员,大城市和工矿区的卫生事业中的工作人员,大城市和工矿区的警察,司法机关中的工作人员,报社和通讯社的记者,文化馆站的工作人员,县级以上的机关、团体的工作人员,都应该学习普通话。上述各有关机关应该分别情况,订出关于所属工作人员学习普通话的具体计划,井负责加以执行,使它们所属的一切经常接近各方面群众的工作人员在一定时期内都学会普通话。(七)一切对外交际的翻译人员,除了特殊的需要以外,应该一律用普通话进行翻译。(八)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应该在1956年上半年完成汉语拼音方案,以便于普通话的教学和汉字的注音。(九)为了帮助普通话的教学,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应该在1956年编好以确定语音规范为目的的普通话正音词典,在1958年编好以确定词汇规范为目的的中型的现代汉语词典,并且会同教育部和高等教育部,组织各地师范学院和大学语文系的力量,在1956年和1957年完成全国每一个县的方言的初步调查工作。各省教育厅应该在1956年内,根据各省方言的特点,编出指导本省人学习普通话的小册子。教育部和广播事业局应该大量灌制教学普通话的留音片。文化部应该在1956年内摄制宣传普通话和教学普通话的电影片。(十)为了培养推广普通话工作的干部,教育部应该经常举办普通话语音研究班,训练各地中学和师范学校的语文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各机关、团体、部队也应该派适当的干部参加受训。同样,各省、市和县的教育行政机关也应该普遍地举办普通话语音短期训练班,训练各地中、小学和师范学校的语文教师,当地机关、团体、部队也应该派适当的干部参加学习。(十一)国务院设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国的推广普通话工作。它的日常工作,由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教育部、高等教育部、文化部、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分工进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负责整个工作的计划、指导和检查;教育部和高等教育部负责全国各级学校和业余学校的普通话教学的领导,普通话师资的训练和普通话教材的供应;文化部负责出版物上的语言规范化工作,有关普通话书刊的出版和留音片、电影片的生产;语言研究所负责普通话语音、词汇、语法的规范的研究和宣传。各省、市人民委员会都应该设立同样的委员会,并以各省、市的教育厅、局为日常工作机关。(十二)各少数民族地区,应该在各地区的汉族人民中大力推广普通话。各少数民族学校中的汉语教学,应该以汉语音通话为标准。少数民族地区广播电台的汉语广播应该尽量使用普通话。各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可以根据需要设立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以便统一领导在各自治区的说汉语的人民中推广普通话的工作。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还有推广普通话宣传提纲和宣传口号——全国推普周领导小组办公室2005年修订1. 推广普通话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普及普通话的需求日益迫切。推广普及普通话,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利于促进人员交流,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培育统一的大市场。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语言文字能力是文化素质的基本内容,推广普及普通话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贯彻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有利于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信息技术水平是衡量国家科技水平的标志之一。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是提高中文信息处理水平的先决条件。推广普及普通话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有利于推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总之,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需要,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具体行动。2. 推广普通话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二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第三条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第四条规定:“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条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第五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第十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第十一条规定:“汉语文出版物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 第十二条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第十三条规定:“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第十四条规定:“广播、电影、电视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第十八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 《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初等教育应当进行汉语拼音教学。”第十九条规定:“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影视话剧演员、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对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的,分别情况进行培训。”第二十条规定:“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 ( 班级 ) 和其他教育机构,有条件的应当采用少数民族文字的课本,并用少数民族语言讲课;根据情况从小学低年级或者高年级起开设汉语文课程,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第四十九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教育和鼓励各民族的干部互相学习语言文字。汉族干部要学习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干部在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同时,也要学习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六条规定:“学校应当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可以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规定:“ 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各种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和各种活动应当使用普通话。”《扫除文盲工作条例》第六条规定:“扫除文盲教学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幼儿园管理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幼儿园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第十四条规定:“民族乡的中小学可以使用当地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同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3. 推广普通话的方针和政策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1986 年国家把推广普通话列为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首要任务,1992 年确定推广普通话工作方针为“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在强化政府行为,扩大普及范围,提高全民普通话应用水平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民族语言平等共存,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的自由。国家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使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教学的学校开设的汉语课程应当教授普通话,少数民族自治地方需要使用汉语的场合要使用普通话。正确处理普通话与汉语方言的关系,坚持社会语言生活主体化与多样化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使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尊重方言的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推广普通话不是消灭方言,是使公民在使用方言的同时也掌握国家通用语言,并在正式场合和公共交际场合自觉地使用普通话。4. 推广普通话工作的目标2010 年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普及,交际中的方言隔阂基本消除,受过中等或中等以上教育的公民具备普通话的应用能力,并在必要的场合自觉地使用普通话;本世纪中叶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交际中没有方言隔阂。经过未来四、五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国民语文素质大幅度提高,普通话的社会应用更加适应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需要,形成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相适应的良好语言环境。5.推广普通话工作的基本思路推广普通话工作要紧紧围绕社会需求,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遵循语言自身发展规律,依法强化政府行为。要以学校为基础,以党政机关为龙头,以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为榜样,以公共服务行业为窗口,并逐步向广大农村地区拓展,向更宽的领域延伸,逐步实现全社会普及普通话。6. 推广普通话工作的基本措施推广普通话工作以实行目标管理、量化评估,实施普通话水平测试和开展以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为中心的宣传教育为基本措施,不断加大依法推进的力度, 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7. 推广普通话工作基本要求推广普通话要努力做好四个重点领域的工作:第一,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城镇学校和幼儿园要实现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要把普及普通话的要求纳入培养目标,纳入管理常规,纳入教师基本功训练,渗透到德智体美和社会实践等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要积极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培育一批普及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出色的示范学校。第二,党政机关要率先垂范,把普通话作为公务用语,并督促和带动全社会推广普及普通话。公务员的普通话水平要达到规定等级。第三,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要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播音员、节目主持人要成为全社会说好普通话的榜样。第四,提倡商业、旅游、邮政、电信、铁路、民航、金融、卫生等行业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鼓励从业员工努力提高普通话水平。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要以普通话为工作用语,帮助干部战士努力提高普通话水平。8. 推广普通话宣传口号(1) 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2) 积极普及民族共同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3) 爱国旗,唱国歌,说普通话(4) 四海同音,万众一心(5) 普通话:神州音,华夏情(6) 普及普通话,四海是一家(7) 面向现代化,推广普通话(8) 积极普及普通话,齐心协力奔小康(9) 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10) 推广普通话,公务员要带头(11) 新闻媒体要成为推广普通话的榜样(12) 普通话是我们的校园语言(13) 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14) 普通话: 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15) 说普通话,迎四方宾客;用文明语,送一片真情(16) 沟通——从普通话开始(17) 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18) 说普通话,从我做起(19) 说好普通话,朋友遍天下请评为最佳答案(20) 普通话,使你我靠得更近(21) 普通话——时代的需求,时尚的追求(22) 普通话——让生活更精彩,让社会更温馨(23) 普通话同青春携手,文明语和时尚并肩(24) 文明语深入男女老少心,普通话融汇东西南北情(25) 心相印,语相通,共奔小康乐融融(26) 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

普通话论文格式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可行之路根据人才培养新规格,调整教学计划.依据当代人才培养新规格及当前和未来的就业形势,我们必须对本科教学计划的内容作实质性的调整.一是真正实施学分管理体制,强化学分、学位理念,淡化修业年限和学历意识.允许学生只要拿到了足够的学分就可以提前毕业或推迟毕业,这样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家庭情况做出适当的选择,既鼓励那些特别优秀的学生及早成才,同时又使那些学习勤奋刻苦但家境贫寒的学生在弹性机制下获得边学习边工作的机会,缓解一部分经济压力.尽管这会增加教学管理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成本,但这却是新的人才培养规格所要求的.二是增设创新学分,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进行文学艺术创作和发表论文.这样可以促使那些拔尖人才脱颖而出.三是加重对传统文化和外语、计算机等课程所占学分的比重,这对塑造健康人格和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四是在注重专业基础学习的同时,突现实践性强的教学环节.像读书报告、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专业调查等都应该纳入正常的考核范围,应该与期末考试那种"终结式考核"方式结合起来,并予以同等对待.五是根据当代就业新形势,提前开展毕业论文的准备工作,我们认为在大三下学期就可以进行选题、资料积累和导师选择工作了.这样一来,那种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现象可望有所改善.按照时代提出的新要求,完善课程设置.根据新时代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我们必须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课程设置.首先,我们应改革课程体系.现有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通常由公修课、专业课(含基础课、限选课和任选课)和实践课三个部分构成.粗粗一看,这种课程设置在大的框架方面并无任何不妥,但是其中却蕴涵着重专业、轻素质,厚基础、轻应用的弊端.因此,我们建议将课程的板块构成改为综合公修课程(如大学英语、体育、两课等)、文理基础课程(如自然科学简史、当代科技概观、中国古代经典著作精读等)、专业课程(含基础课、限选课、任选课)、毕业实践课程(主要为论文写作和专业实习)等四部分组合;建议学分比例设置为3∶1.5∶4.5∶1.其次,我们要完善选修课程设置.选修课是专业课程中最能体现教育改革观念和学科发展趋势的课程部分,限选课一般说来可动的空间不大,但任选课却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我们应该严把课程设置和开设门坎,既不因人设课,也不因人撤课,采取按课群设置,适时增加应用型课程分量的举措,并保持课群的相对稳定性.最后,我们要给新学科预留课程空间.对于那些与专业相关的新学科,我们应在每次修订教学计划时,保留2~3门新开选修课程,使诸如"文艺生态学"、"网络文学"、"影像文化"、"广告语言学"等一些课程有迅速进入课堂的机会.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认真研究中学语文和大学课程之间的衔接,研究本专业各课群之间的互补与衔接,避免课程简单重复.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将"双语课程"纳入正常教学体系之中,以增强学生的外语能力,适应本专业对外交流的需要.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依据现代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也是本专业教育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一要变过去那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为教与学双向互动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改变过去那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采取讲授、引导、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积极发挥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双向互动功能,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直至最后解决问题.有些比较容易的章节甚至可以组织学生自主教学,以增加他们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二要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进行现代化教学改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适时适度地采用多媒体教学,将知识性、形象性、趣味性和信息的密集性融为一体.三要以情景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在有些课程的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就语言和文学中的热点问题,设置一定的情景,引导他们参与讨论、分析和评价,使他们的心理、思维、想象、表达、普通话等综合素质和能力都能在这一过程中得到较大的提高.依据系统、科学的原则,确立考核评估新标准.一要改善考核方式.如前所述,传统教育采取的期末考试定终身的"终结式"考核评估方式,已经严重滞后于教育理念的变革,它虽然操作起来简便易行,但却因其固有的僵化模式,并不能真正检测出学生的实际水平,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在考试时产生投机的心理,平时不认真学习,单靠考前临时突击达到考试过关的目的.我们应采用"质量标准多样化"的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重视对"过程"的全面考察,将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创新成绩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标准便于教师评分时进行科学、简便的操作,避免印象分、人情分等不良现象的出现.建议将平时分提高到50%,其中25%为书面作业分,25%为问答、讨论、辩论分,同时对期末考试的内容严把质量关,加大对知识运用题目的考核力度.二要改善学分结构,通过学分结构体现人才评价新理念.建议将考核学分内容设置为必修课学分、选修课学分、活动课学分、专业实习课学分四大块,必修课和必选课的学分设定为一个基数.如总学分为100分,必修课、必选课的学分设定为60分,实习成绩设定为10分,85分为及格分,选修课一门1学分,特长课一门2学分.那么,剩下的15个以上的学分,可供学生自由选择,既可以通过选修课获得,也可以通过发表文学作品、发表科研论文获得,还可以通过参加各种活动以荣誉奖励的方式获得.这种考评方式将改善目前人才评价不合理的方式,使学生的创造性和综合能力获得充分肯定.立足教育新理念,改革教师管理制度.实施本科教育改革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教育教学主体---教师来完成,因此我们必须改革教师管理制度.一要改变过去那种重科研、轻教学的传统做法,对教学一线的任课教师,实行教学、科研并重的办法,使其各占年度工作考核成绩的50%,刺激教师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二要改变过去那种只看重学历,轻视能力的做法,将学历和能力并重,同时更看重能力,使真正有能力的人活出滋味.三要对任课教师制定新的考评办法,对教师的业绩考核,可以采取听取所在班级学生、同专业教师、教学专家意见的方法,结合科研成果,将考核结果纳入教师的评优、评先、工资晋升、职称评聘等项目中去.四要关心教师的继续教育问题,对各种职称段,各种年龄段的教师都要纳入继续教育计划,着重加强专业知识更新和教育理念转化方面的培训,使之成为业务素质高,又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和心理发展动态的专家.来自:标准论文网,原文:

论文格式对于论文是很重要的,这会直接影响学校论文查重检测的结果,如果担心自己完成之后,达不到学校要求的重复率,推荐大家在》》》知网检测系统进行论文查重检测修改。如果是初稿的话,还是建议使用Paperfree论文查重工具,实用又方便。

1.汉语言文学论文正文内容格式,一律用小四号,宋体。

2.汉语言文学论文正文标题格式:三号黑体。

3.汉语言文学论文内容摘要和关键词的内容格式用五号,楷体。“内容摘要”和“关键词”这几个字用黑体五号。

4.目录格式:列出正文一、二级小标题。论文中标题序号一般是四级:一、二、……;(一)(二)……;1、2……;(1)、(2)…… 以此类推。论文如果只有两级小标题,就用一、二、……和1、2……。并以虚线注明所属之页码。

5.页码格式:从正文开始。

6.注释格式:标明引文出处,凡引用他人的话语必须标明出处。

7.参考文献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格式: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汉语言专业培养具备汉语及语言学、中国文学等方面的系统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相关部门从事汉语言文字的教学科研、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文字管理及语言应用方面实际工作的语言学高级专门人才。

该专业侧重于在汉语和对外汉语方面的教学和研究,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文字运用能力,以及广博的文、史、哲的知识基础。

论文格式 1、毕业论文格式的写作顺序是:标题、作者班级、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中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摘要及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2、毕业论文中附表的表头应写在表的上面,居中;论文附图的图题应写在图的下面,居中。按表、图、公式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分别编号。 3、毕业论文中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严格按以下顺序:序号、作者姓名、书名(或文章名)、出版社(或期刊名)、出版或发表时间。 4、论文格式的字体:各类标题(包括“参考文献”标题)用粗宋体;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摘要、关键词、图表名、参考文献内容用楷体;正文、图表、页眉、页脚中的文字用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5、论文格式的字号:论文题目用三号字体,居中;一级标题用四号字体;二级标题、三级标题用小四号字体;页眉、页脚用小五号字体;其它用五号字体;图、表名居中。 6、格式正文打印页码,下面居中。 7、论文打印纸张规格:A4 210×297毫米。 8、在文件选项下的页面设置选项中,“字符数/行数”选使用默认字符数;页边距设为 上:3厘米;下:2.5厘米;左:2.8厘米;右:2.8厘米;装订线:0.8厘米;装订线位置:左侧;页眉:1.8厘米;页脚1.8厘米。 9、在格式选项下的段落设置选项中,“缩进”选0厘米,“间距”选0磅,“行距”选1.5倍,“特殊格式”选(无),“调整右缩进”选项为空,“根据页面设置确定行高格线”选项为空。 10、页眉用小五号字体打印“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2002级XX专业学年论文”字样,并左对齐。 11、使用软件:Microsoft Word 2000以上版本。在网上找的资料,不知道对你有没有用~

自考毕业论文格式规范 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系统训练和考察过程。毕业设计报告(或论文,下称报告)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所从事工作和取得成果的完整表述。报告的撰写是学生基本能力训练的过程,应当符合国家及有关行业(部门)指定的有关标准,符合汉语语言规范。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指导,严格把关,制定本规范。 一、报告的结构与要求 报告包括标题、内容摘要、索引关键词、目录、正文、后记、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全文专业技术类不少于12 000个汉字(含较简单的图表、程序段等),经济管理和文法类不少于10 000个汉字。报告一律打印,不得手写。 1.报告标题 报告标题应当简短、明确,有概括性,符合毕业设计任务的要求。报告标题应能体现报告的核心内容、专业特点和学科范畴。报告标题不得超过25个汉字,不得设置副标题,不得使用标点符号,可以分二行书写。报告标题用词必须规范,不得使用缩略语或外文缩写词。 2.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应扼要叙述报告的主要内容、特点,文字精练,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包括主要成果和结论性意见。摘要中不应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并应避免将摘要撰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内容摘要一般不超过200个汉字。 3.索引关键词 索引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够覆盖报告主要内容的通用专业术语(参照相应的专业术语标准),一般列举3~5个,按照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并应出现在内容摘要中。 4.目录 目录应独立成页,包括报告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和所在页码。 5.正文 正文包括绪论、报告主体和结论等部分。正文必须从页首开始。 绪论一般做为专业技术类报告的第一章,应综述前人在本领域的工作成果,说明毕业设计选题的目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文献资料情况以及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经济管理类和文法类报告的绪论即全文的开始部分,不编写章节号。一般包括对写作目的、意义的说明,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问题。 报告主体是全文的核心部分,应结构合理,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文字通顺简练。 结论是对主要成果的归纳,要突出创新点,以简练的文字对所做的主要工作进行评价。结论一般不超过500个汉字。 正文一级及以下子标题格式如下: 专业技术类:第一章;1.1;一、;1.;(1);①; 经济管理、文法类:1;1.1;一、;(一);①。 6.后记 对整个毕业设计工作进行简单的回顾总结,对导师和对为毕业设计工作、报告撰写等提供帮助的组织或个人表示感谢。内容尽量简洁明了。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报告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毕业设计工作中取材的广博程度。参考文献应以近期发表或出版的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学术著作和学术期刊文献为主。参考文献数量专业技术类不少于10篇,经济管理和文法类不少于15篇。 产品说明、技术标准、未公开出版或发表的研究报告等不列为参考文献,有确需说明的可以在后记中予以说明。 网上参考文献应注明准确的网页地址。 8.附录 对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对报告确有作用的材料(如外文文献的复印件和中文译文、公式的推导过程、较大型的程序流程图、较长的程序代码段、图纸、数据表格等),可以编制成报告的附录。附录字数不计入报告应达到的文字数量。 二、打印要求 报告必须使用标准A4打印纸进行打印,页面上、下边距各2.5厘米,左右边距各2.2厘(报告所附的较大的图纸、数据表格及计算机程序段清单等除外),并按报告装订顺序要求如下: 1.封面 见附件《报告封面、指导教师意见页、系部答辩委员会意见页》。 2.内容摘要 摘要标题按照正文一级子标题要求处理,摘要内容按照正文要求处理。内容摘要不设页码。 3.索引关键词 索引关键词与内容摘要同处一页,位于内容摘要之后,另起一行并以“索引关键词:”开头(字体加粗),后跟3~5个关键词(字体不加粗),词间空1字,其他要求同正文。 4.目录 目录列至报告正文的二级及以上标题所在页码,内容打印要求与正文相同。目录页不设页码。 5.正文 正文必须从正面开始,并设置为第1页。页码在页末居中打印,其他要求同正文(如正文第5页格式为“―5―”)。 报告标题为标准二号宋体字,居中,单倍行间距; 报告一级子标题为标准四号黑体字,居中,单倍行间距; 报告二级及以下子标题为标准小四号黑体字,左起空两个字打印,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 正文一律使用标准小四号宋体字,段落开头空两个字,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 正文中的公式原则上居中。如公式前有文字(如:“解”、“假定”等),文字应与正文左侧对齐,公式仍居中,公式末尾不加标点。公式序号按章编排,如第二章的第三个公式序号为“(2—3)”,附录2中的第三个公式序号为“(②—3)”等; 正文中的插图应与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内容正确,绘制规范。插图按章编号并置于插图的正下方,插图不命名,如第二章的第三个插图序号为“图2—3”,插图序号使用标准五号宋体字; 正文中的插表不加左右边线。插表按章编号并置于插表的左上方,插表不命名,如第二章的第三个插表序号为“表2—3”,插表序号使用标准五号宋体字。 6. 后记 后记独占一页,标题按照正文一级子标题要求处理,内容按照正文要求处理。 7. 参考文献 按照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的格式打印,内容打印要求与报告正文相同。参考文献从页首开始,著录格式如下: 7.1 著作图书文献 序号 作者.书名.版次(第一版省略).出版者,出版年份:引用部分起止页码 7.2 译著图书文献 序号 作者.书名.译者.版次(第一版省略).出版者,出版年份:引用部分起止页码 7.3 学术刊物文献 序号 作者.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引用部分起止页码 7.4 学术会议文献 序号 作者.文章名.编者名.会议名称,会议地址,年份.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码 7.5 学位论文类参考文献 序号 作者.学位论文题目.学校和学位论文级别.答辩年份:引用部分起止页码 7.6 西文文献 著录格式同中文,实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 参考文献作者人数较多者只列前三名,中间用逗号分隔,多于三人的后面加“等”字(西文加“etc.”)。 学术会议若出版论文集者,在会议名称后加“论文集”字样;未出版论文集者省去“出版者”、“出版年”项;会议地址与出版地相同的省略“出版地”,会议年份与出版年相同的省略“出版年”。 8. 附录 按照正文一级子标题以下格式打印,每个附录均从页首开始,并在附录起始页的左上角用标准小四号黑体字注明附录序号。 9. 评定意见页 见附件《报告封面、指导教师意见页、系部答辩委员会意见页》。 三、范文示例 (报告标题:永久性载人空间站对接技术研究) 封面(略去) (另起一页) 内 容 摘 要 本报告通过对目前世界上正在使用的永久性载人空间站之间或与运载飞行器之间的交会对接技术的对比研究,提出了…… 索引关键词:空间技术 飞行器 空间站 交会对接 (另起一页) 目 录 第一章 绪 论…………………………………………………………………………… 1 1.1 课题背景………………………………………………………………………… 1 1.2 交会对接技术发展现状………………………………………………………… 1 第二章 ………… 2.1 ………… 后 记………… 参考文献………… 附录1………… ============论文格式,供你参考。

普通话与方言论文文献综述

讲讲普通话的重要性,以及不会讲时遇到的笑话也好从反面衬托啊,祝你好运!!!!!!!!!!!!

方言(英文:topolect、dialect)一词最早出自汉扬雄(前53—18)的《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一书。

“方言”在不同的人群中指代不同,中国人口中所称“方言(Topolect)”是一个政治学概念,实为“地方语言”,又称“白话(Vernacular)”、“土话”或“土音”,指的是区别于标准语的某一地区的语言,这种叫法不考虑语言间的亲属关系。

根据欧洲人的理解,一种语言中跟标准语有区别的、只通行于一个地区的语言,那就是方言。

语言的地方变体。一种语言中跟标准语有区别的、只通行于一个地区的话。晋葛洪《抱朴子·钧世》:“古书之多隐,未必昔人故欲难晓,或世异语变,或方言不同。”唐皇甫冉《同诸公有怀绝句》:“移家南渡久,童稚解方言。

界定

一些语言学者认为,所谓“方言”和“语言”的区别基本上是任意的,遭到其他很多语言学者反对,并提出种种不同的判断标准,这些不同的判准却常常会产生不一致的结论。

一般来说,所有的方言实际上都可以被称作或视作语言(相互之间关系亲缘较近的语言可以互称为对方的方言,而相互之间亲缘关系遥远,在形成和发展历史上相关性较小的语言则不可互称为对方的方言。)

在实际操作中,个别语言之所以为“方言”,通常是由于以下的原因:

缺少适当的书面语,语言未达到准确描述的程度;语言使用者没有属于自己的国家;同一民族(或国家)拥有多个语言系统。

以下对语言学者几种比较常用的“方言与语言比较”的判别方式进行讨论,并进一步指出这些判准在实际应用上的困难。在一些情况之下,对于语言和方言的界定,已不仅是语言学层面上的问题了。

注意:“所谓“方言”和“语言”的区别基本上是任意的”,指的是,一种语言(口音),如济宁话,可以称其为一种方言。

也可以称其为一种语言,而不可理解为,任何一种语言,可以称作另一种语言的方言,判定一种语言是否另一种语言的方言,要从语系归属,语法,同源词等多方面考量,同时兼顾一些政治等其他因素。

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关系,论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关于方言保护的论文,普通话与方言的共性,推广普通话的难点,方言话与普通话的区别,普通话的方言版,方言和普通话的笑话,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摘要普通话作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在中国现代社会的交流、沟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方言是我国汉民族聚集区的某一区域的语音,是该区域内的本地人沿袭下来的,并长期共同使用的一种有独特发音特点且有别于其他区域发音特点的语音。其特点是:

具有区域性;是某一区域内地当地人的通用语;具有区域独特性;方言的发音有区域特色,山西方言平翘不分,前后鼻音部分一律发后鼻音等;沿袭了古代汉语的发音特点;具有排他性;不同方言区的人员在口语交流中会有听不懂或误解情况的发生。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白话文作品为语法规范汉民族的共同语言,同时又是全国各地区和各族人民的通用语。其特点是:具有法律地位;具有融合性;具有传承性;具有通用性;

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和区别;普通话的基础词汇是由北方方言构成的。北方方言区一共有四大方言区。华北、东北次方言区;西北次方言区;西南次方言区;江淮次方言区。

扩展资料

方言一词最早出自扬雄《_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一书。“方言”在不同的人群中指代不同,中国人口中所称“方言(”是一个政治学概念,实为“地方语言”,又称“白话”,指的是区别于标准语的某一地区的语言,这种叫法不考虑语言间的亲属关系。

普通话现代标准汉语的另一个称呼,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以北方话(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通用语。

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人为地消灭方言,主要是为了消除方言隔阂,以利社会交际  。普通话作为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外国人学习中文的首选语言。

截至2015年,中国70%人口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尚有约4亿人只局限于听懂的单向交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实施方案》计划“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体为全国普通话普及率平均达到80%以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方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普通话

关于普通话论文的参考文献

讲讲普通话的重要性,以及普通话的好处~~!

可以先介绍一下普通话的由来,然后邪普通话的重要性,及其意义~~普通话的由来 “普通话”,是清朝末年“切音字运动”的积极分子朱文熊提出来的。他在1906年写了一本叫《江苏新字母》的书,把汉语分成三类,其中之一就是“普通话”。他还注明:普通话是“各省通用之话”。当时人们又称“普通话”为“蓝青官话”。元、明、清以来,北京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各地赴京应考、做官、经商的人很多,天长日久,他们也学会了普通话,但他们的北京话,却又多少杂有地方口音,人们就用“蓝青”比喻它(“蓝青”比喻不纯粹)。开始,这种话只能在官场使用,所以称“官话”。后来,会说官话的人越来越多,称官话不合适了,民国初年又有了一个新名,叫“国语”。 “国语”的名称出世不久,就有人反对。1931年,瞿秋白曾反对国语一词,并且对“普通话”做了比较科学的解释。全国解放以后,政府非常关心汉字改革工作,不仅使“普通话”成了有严格定义的学术名词(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而且把推广“普通话”作为文字改革的一项任务。 普通话的意义 普通话,看似很平凡,可其中的作用却是很大的,它可称之为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桥梁,听我讲解后,你就会明了。 普通话,在我们生活中是不大常见的,大家全讲的是方言,如果你是一个山东人,不会杭州话,来杭州旅游,在宾馆的电视上看《阿六头说新闻》上面讲:更朝早让得,欲一部桑塔纳2000来哒庆春路高得熄火的类……这样的节目讲的全是杭州话,外地人根本听不懂嘛,所以我建议改一改。 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型规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它是文字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还是全民族共同了解、共同使用的民族共同语。1955年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规定: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 如果我们大家都学普通话,用普通话与大家交流,彼此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那么普通话就是我们友谊的桥梁。 普通话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如果,你到外地去,大家对你说的都是方言,你一句也听不懂,这时,普通话就该挺身而出了,用它来解决沟通上的问题是再好不过的了。 普通话还是一种对长辈很尊敬的语言,使长辈听了容易听懂,否则你很容易被认为不尊敬长辈。“语同音”是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杨光: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国家,历史原因造成的语言障碍,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一个统一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语言通用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种通用的语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在我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党的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决策后,商品市场繁荣兴旺,流动人口数量增多,信息交流空前活跃,这一切大大促进了普通话的普及。比如一亿多农民工进城,对语言交流的需求客观推动了普通话的普及。当然国家语言政策的引导推动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刘照雄:推广普通话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人口流动和交流的条件。封建制度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社会生产方式一直维持着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状态,加上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情况复杂,造成各地方言分歧。但工业的发展要求大市场的形成,其前提必须普及国民教育,而普及国民教育的重要条件则是语言和文字的统一。早在秦朝我国就实现了“书同文”,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实现“语同音”。陈章太:近20年,普通话得到迅速普及。首先人们的语言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普遍认为普通话好听、便于交流,以会说普通话为荣,自觉学习使用普通话。其次,社会语言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普通话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发挥主导作用,学校教学、广播电视播音一般使用普通话,大部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使用普通话。方言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越来越多的人既使用汉语方言或民族语言,也使用普通话,普通话已真正成为全国通用的语言。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普通话已经基本普及,会说普通话的人已达百分之八十,小城镇会说普通话的人也达百分之三、四十,农村及边远地区会说普通话的人越来越多。我国1982年制定的《宪法》中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2000年国家又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用法律形式确定普通话在全国通用的地位,再加上开展大规模的推普周和推行普通话水平测试等措施,普通话正在全国各地逐渐普及。胡洁:语言是教师工作的载体。普通话的培训一直是教师必不可少的一种职业技能培训。教师这个行业承担着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任务,当然也承担着普及通用语言的任务。在孩子眼里,教师的语言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是正确的。所以在普及普通话这件事上,学校和教师都责无旁贷。

国务院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一九五六年二月六日)汉语是我国的主要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并且是世界上最发展的语言之一。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也是社会斗争和发展的工具。目前,汉语正在为我国人民所进行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学好汉语,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由于历史的原因,汉语的发展现在还没有达到完全统一的地步。许多严重分歧的方言妨碍了不同地区的人们的交谈,造成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许多不便。语言中的某些不统一和不合乎语法的现象不但存在在口头上,也存在在书面上。在书面语言中,甚至在出版物中,词汇上和语法上的混乱还相当严重。为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防的进一步发展的利益,必须有效地消除这些现象。汉语统一的基础已经存在了,这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在文化教育系统中和人民生活各方面推广这种普通话,是促进汉语达到完全统一的主要方法。为此,国务院指示如下:(一)从1956年秋季起,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在全国小学和中等学校的语文课内一律开始教学普通话。到1960年,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中学和师范学校的学生都应该基本上会说普通话,小学和师范学校的各科教师都应该用普通话教学,中学和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师也都应该基本上用普通话教学。各高等学校的语文教学中也应该增加普通话的内容。中等学校、高等学校的就要毕业的学生和高等学校的青年教师、助教,如果还不会说普通话,应该进行短期的补习,以便于工作。教育部和高等教育部应该分别定出大力加强各级学校汉语教学、促进汉语规范化的专门计划,报国务院批准施行。(二)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文化教育中的语文课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所属各级学校的语文课,都应该用普通话教学。战士入伍一年之内,各级军事学校学员入学一年之内,都应该学会使用普通话。各机关业余学校中的语文教学,也都应该以普通话为标准。(三)青年团的各地支部和工会的各地组织,都应该采用适当的和有效的方式,在青年中和工人中大力推广普通话。青年团员在学习和推广普通话方面应该起带头作用。工厂(首先是大工厂)中的文化补习学校、文化补习班和农村中的常年民校的高级班,都应该尽可能地、逐步地推广普通话的教学。(四)全国各地广播电台应该同各地的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合作,举办普通话讲座。各个方言区域的广播站,在它们的日常播音节目中,必须适当地包括用普通话播音的节目,以便帮助当地的听众逐步地听懂普通话和学习说普通话。全国播音人员、全国电影演员、职业性的话剧演员和声乐(歌唱)演员,都必须受普通话的训练。在京戏和其他戏曲演员中,也应该逐步地推广普通话。(五)全国各报社、通讯社、杂志社和出版社的编辑人员,应该学习普通话和语法修辞常识,加强对稿件的文字编辑工作。文化部应该监督中央一级的和地方各级的出版机关指定专人负责,建立制度,训练干部,订出计划,分别在2年到5年内基本上消灭出版物上用词和造句方面的不应有的混乱现象。(六)全国铁路、交通、邮电事业中的服务人员,大城市和工矿区的商业企业中的服务人员,大城市和工矿区的卫生事业中的工作人员,大城市和工矿区的警察,司法机关中的工作人员,报社和通讯社的记者,文化馆站的工作人员,县级以上的机关、团体的工作人员,都应该学习普通话。上述各有关机关应该分别情况,订出关于所属工作人员学习普通话的具体计划,井负责加以执行,使它们所属的一切经常接近各方面群众的工作人员在一定时期内都学会普通话。(七)一切对外交际的翻译人员,除了特殊的需要以外,应该一律用普通话进行翻译。(八)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应该在1956年上半年完成汉语拼音方案,以便于普通话的教学和汉字的注音。(九)为了帮助普通话的教学,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应该在1956年编好以确定语音规范为目的的普通话正音词典,在1958年编好以确定词汇规范为目的的中型的现代汉语词典,并且会同教育部和高等教育部,组织各地师范学院和大学语文系的力量,在1956年和1957年完成全国每一个县的方言的初步调查工作。各省教育厅应该在1956年内,根据各省方言的特点,编出指导本省人学习普通话的小册子。教育部和广播事业局应该大量灌制教学普通话的留音片。文化部应该在1956年内摄制宣传普通话和教学普通话的电影片。(十)为了培养推广普通话工作的干部,教育部应该经常举办普通话语音研究班,训练各地中学和师范学校的语文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各机关、团体、部队也应该派适当的干部参加受训。同样,各省、市和县的教育行政机关也应该普遍地举办普通话语音短期训练班,训练各地中、小学和师范学校的语文教师,当地机关、团体、部队也应该派适当的干部参加学习。(十一)国务院设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国的推广普通话工作。它的日常工作,由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教育部、高等教育部、文化部、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分工进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负责整个工作的计划、指导和检查;教育部和高等教育部负责全国各级学校和业余学校的普通话教学的领导,普通话师资的训练和普通话教材的供应;文化部负责出版物上的语言规范化工作,有关普通话书刊的出版和留音片、电影片的生产;语言研究所负责普通话语音、词汇、语法的规范的研究和宣传。各省、市人民委员会都应该设立同样的委员会,并以各省、市的教育厅、局为日常工作机关。(十二)各少数民族地区,应该在各地区的汉族人民中大力推广普通话。各少数民族学校中的汉语教学,应该以汉语音通话为标准。少数民族地区广播电台的汉语广播应该尽量使用普通话。各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可以根据需要设立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以便统一领导在各自治区的说汉语的人民中推广普通话的工作。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还有推广普通话宣传提纲和宣传口号——全国推普周领导小组办公室2005年修订1. 推广普通话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普及普通话的需求日益迫切。推广普及普通话,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利于促进人员交流,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培育统一的大市场。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语言文字能力是文化素质的基本内容,推广普及普通话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贯彻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有利于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信息技术水平是衡量国家科技水平的标志之一。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是提高中文信息处理水平的先决条件。推广普及普通话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有利于推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总之,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需要,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具体行动。2. 推广普通话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二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第三条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第四条规定:“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条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第五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第十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第十一条规定:“汉语文出版物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 第十二条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第十三条规定:“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第十四条规定:“广播、电影、电视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第十八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 《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初等教育应当进行汉语拼音教学。”第十九条规定:“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影视话剧演员、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对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的,分别情况进行培训。”第二十条规定:“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 ( 班级 ) 和其他教育机构,有条件的应当采用少数民族文字的课本,并用少数民族语言讲课;根据情况从小学低年级或者高年级起开设汉语文课程,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第四十九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教育和鼓励各民族的干部互相学习语言文字。汉族干部要学习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干部在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同时,也要学习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六条规定:“学校应当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可以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规定:“ 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各种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和各种活动应当使用普通话。”《扫除文盲工作条例》第六条规定:“扫除文盲教学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幼儿园管理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幼儿园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第十四条规定:“民族乡的中小学可以使用当地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同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3. 推广普通话的方针和政策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1986 年国家把推广普通话列为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首要任务,1992 年确定推广普通话工作方针为“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在强化政府行为,扩大普及范围,提高全民普通话应用水平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民族语言平等共存,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的自由。国家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使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教学的学校开设的汉语课程应当教授普通话,少数民族自治地方需要使用汉语的场合要使用普通话。正确处理普通话与汉语方言的关系,坚持社会语言生活主体化与多样化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使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尊重方言的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推广普通话不是消灭方言,是使公民在使用方言的同时也掌握国家通用语言,并在正式场合和公共交际场合自觉地使用普通话。4. 推广普通话工作的目标2010 年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普及,交际中的方言隔阂基本消除,受过中等或中等以上教育的公民具备普通话的应用能力,并在必要的场合自觉地使用普通话;本世纪中叶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交际中没有方言隔阂。经过未来四、五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国民语文素质大幅度提高,普通话的社会应用更加适应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需要,形成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相适应的良好语言环境。5.推广普通话工作的基本思路推广普通话工作要紧紧围绕社会需求,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遵循语言自身发展规律,依法强化政府行为。要以学校为基础,以党政机关为龙头,以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为榜样,以公共服务行业为窗口,并逐步向广大农村地区拓展,向更宽的领域延伸,逐步实现全社会普及普通话。6. 推广普通话工作的基本措施推广普通话工作以实行目标管理、量化评估,实施普通话水平测试和开展以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为中心的宣传教育为基本措施,不断加大依法推进的力度, 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7. 推广普通话工作基本要求推广普通话要努力做好四个重点领域的工作:第一,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城镇学校和幼儿园要实现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要把普及普通话的要求纳入培养目标,纳入管理常规,纳入教师基本功训练,渗透到德智体美和社会实践等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要积极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培育一批普及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出色的示范学校。第二,党政机关要率先垂范,把普通话作为公务用语,并督促和带动全社会推广普及普通话。公务员的普通话水平要达到规定等级。第三,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要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播音员、节目主持人要成为全社会说好普通话的榜样。第四,提倡商业、旅游、邮政、电信、铁路、民航、金融、卫生等行业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鼓励从业员工努力提高普通话水平。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要以普通话为工作用语,帮助干部战士努力提高普通话水平。8. 推广普通话宣传口号(1) 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2) 积极普及民族共同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3) 爱国旗,唱国歌,说普通话(4) 四海同音,万众一心(5) 普通话:神州音,华夏情(6) 普及普通话,四海是一家(7) 面向现代化,推广普通话(8) 积极普及普通话,齐心协力奔小康(9) 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10) 推广普通话,公务员要带头(11) 新闻媒体要成为推广普通话的榜样(12) 普通话是我们的校园语言(13) 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14) 普通话: 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15) 说普通话,迎四方宾客;用文明语,送一片真情(16) 沟通——从普通话开始(17) 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18) 说普通话,从我做起(19) 说好普通话,朋友遍天下请评为最佳答案(20) 普通话,使你我靠得更近(21) 普通话——时代的需求,时尚的追求(22) 普通话——让生活更精彩,让社会更温馨(23) 普通话同青春携手,文明语和时尚并肩(24) 文明语深入男女老少心,普通话融汇东西南北情(25) 心相印,语相通,共奔小康乐融融(26) 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