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一教师被指致学生流产,抄袭论文,网上流传的一份举报材料称南京大学教师周恒存在致女学生怀孕流产,硕士论文、博士论文抄袭等问题。学校回应已成立专班调查核实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查重率:
1、查重率小于百分之十
学位评估委员会则将论文视为通过并且可以直接提交审查答辩;
2、查重率在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之间
指导老师应该将论文中核心章节的文字重复率与其他相关情况结合考虑,以此来审查确定学位论文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根据判定结果,指导老师可以在修改送审前作出具体详细的处理建议,修改后再次对论文查重;
3、查重率在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三十之间
学位评估委员会则将介乎论文核心章节的重复率来确定学位论文中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的类型和性质,需自己填写重新修改申请表,修改后重新查重,情节严重的延期答辩;
4、查重率大于百分之三十
学位评估委员会则将结合论文核心章节的重复率等处理意见,来确定论文中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的类型和性质,一般来说,原则上是会推迟半年答辩,要自己申请重新修改论文,查重通过后才能答辩,情节严重的取消答辩资格。
继翟天临学术造假事件后,教育部要花800万抽检博士论文
教育部日前公布了“2019年部门预算”,其中提到,按照《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要求,2019年拟抽检学位论文约6000篇,抽检比例为上一学年度授予博士学位数的10%左右。每篇学位论文送3位同行专家进行通讯评议,如3位专家中有1位专家评议意见为“不合格”的.学位论文,将再送2位专家进行复评。
在预算安排上,2019年学位论文抽检预算为800万元,全部用于委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开展博士学位论文抽检通讯评议,主要包括专家评审费和相关工作经费。
继翟天临学术造假事件后,不断有关于学术造假的新闻曝光。
4月2日晚,湖南大学官微公布了关于刘梦洁硕士学位论文涉嫌学术不端问题的调查处理说明,撤销了该同学硕士学位,导师洪源被警告处分,并取消导师资格,调离教学岗位。湖南大学称,经查认定刘梦洁的硕士学位论文《腐败对我国企业逃税的影响研究》存在抄袭,构成学术不端行为。
教育部4月3日在其官网公开曝光了南京大学教师梁莹学术不端问题,据悉,南京大学教师梁莹违反教学纪律,敷衍教学;违反学术规范,研究生在读期间抄袭、重复发表多篇论文,使用抄袭的论文作为自己的成果,在职称申报中弄虚作假。
这种情况一旦属实的话,他的这种行为就已经构成了利用手中权力威逼他人,而且构成了抄袭,每一种行为都已经构成了犯罪,也是需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相应的法律代价。
论文被查出学术不端 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应该会取消你的 自个儿吧 所以就等着几年之后再考
论文被检测出学术不端的话,是需要进行教程处理的,可以把重复率较高的段落进行修改。
全文重复率在30%一下(而有的学校,本科是20%)。每章重复率应该没有要求,这个每个学校会出细则的,并且学校也出给出他们查重复率的地方——基本都是中国知网。具体打电话问老师,每界每个学校要求都不一样相关查重系统名词的具体作用: 查重率的具体概念就是抄袭率,引用率,要用专业软件来测试你的文章与别人论文的相似度,杜绝抄袭。基本就这意思。 一个是自写率 就是自己写的一个是复写率 就是你抄袭的还有一个引用率 就是那些被画上引用符号的 是合理的引用别人的资料修改重复率或抄袭率论文的经验: CNKI是连续的字数相同不能超过13个字,万方是连续的字数相同不能超过15个字。否则就会标注出来,算进重复率。我们学校规定是CNKI检测重复率不能超过30%.两种数据库检测重复率会有结果上的误差,一般CNKI会更严格一点,先在用万方检测一下,然后对照重复段落,句子反复修改一下,最后用CNKI检测一下,就放心了。 现在是学生写作毕业论文的关键时期,许多学生在论文写作中要利用一些文献资料,这样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如何应用别人的文献资料,如何形成一个良好的学术规范,避免抄袭。这在现在是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但是我们许多同学缺乏严格的训练,也不知道什么情况下是抄袭,什么情况下是引用别人的文章。在这里我想对这个问题作出一个简单的讨论。这仅仅只能算是个抛砖引玉而已,目的是想和大家一起讨论这个话题。 什么是抄袭行为?简单地说就是使用了别人的文字或观点而不注明就是抄袭。“照抄别人的字句而没有注明出处且用引号表示是别人的话,都构成抄袭。美国现代语言联合会《论文作者手册》对剽窃(或抄袭)的定义是:‘剽窃是指在你的写作中使用他人的观点或表述而没有恰当地注明出处。……这包括逐字复述、复制他人的写作,或使用不属于你自己的观点而没有给出恰当的引用。’可见,对论文而言,剽窃有两种:一种是剽窃观点,用了他人的观点而不注明,让人误以为是你自己的观点;一种是剽窃文字,照抄别人的文字表述而没有注明出处且用引号,让人误以为是你自己的表述。当然,由于论文注重观点的原创性,前者要比后者严重。至于普及性的文章却有所不同,因为并不注重观点的原创性,所以并不要求对来自别人的观点一一注明,因此只看重文字表述是否剽窃。” 那么如何使用别人的文献资料呢?美国哈佛大学在其相关的学生手册中指出,“如果你的句子与原始资料在观点和句子结构上都非常相似,并且结论与引语相近而非用自己的话重述,即使你注明出处,这也是抄袭。你不能仅仅简单改变原始资料中的几个词语或者对其进行摘要总结,你必须用你自己的语言和句子结构彻底地重塑你的总结,要不就直接引用。”(引自哈佛大学的相关规定,该原文是我1年前看到的,现在找不到出处了)。 可见,对别人的内容的使用必须进行全面的重写,否则就有抄袭的嫌疑。但这里要避免胡乱拼凑和揉合。 总之来说,我们必须尊重别人的智力成果,在文章中反映出哪些是你做的哪些是别人做的。 当然现在做到这些还很难,但我想我们至少要有这个意识,因为在剽窃的概念里,除过强调未注明这点外,还强调不是成心的。我们许多人写东西,正是因为不知道什么是抄袭,如何避免抄袭才犯了错误,所以明确什么是抄袭非常重要。从现实来看,我们的同学要写一篇10000字左右的没有任何抄袭嫌疑的毕业论文是很困难的,但是我们至少应该从主观上尽可能的避免出现严重抄袭行为,逐步形成好的习惯。在国内就是知网/维普/万方这三大系统,这里面的资源是不断更新的,每一年毕业生的论文除有保密要求外的基本上都是收这三大系统收录作为比对资源库,所以你就可不能大意啊!!国内就是三大系统,知网/维普/万方知网不对个人开放,维普及万方对个人开放万方不检测互联网及英文,知网及维普都检测互联网及英文。现在,所有学校对于硕士、博士毕业论文,必须通过论文检测查重才能算合格过关。本科毕业生,大部分211工程重点大学,采取抽检的方式对本科毕业论文进行检测查重。抄袭或引用率过高,一经检测查重查出超过百分之三十,后果相当严重。相似百分之五十以下,延期毕业,超过百分之五十者,取消学位。辛辛苦苦读个大学,花了好几万,加上几年时间,又面临找工作,学位拿不到多伤心。但是,所有检测系统都是机器,都有内在的检测原理,我们只要了解了其中内在的检测原理、系统算法、规律,通过检测报告反复修改,还是能成功通过检测,轻松毕业的。大概当今所有的研究生毕业论文都会经过中国知网的“学术不端检测”,即便最后不被盲审。这个系统的初衷其实是很好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即将踏入中国科研界的硕士研究生们一个警示作用:杜绝抄袭,踏实学问。但正所谓“世界万物,有矛就有盾”的哲学观,中国知网的这个“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并不是完善的。原因有二,其一是目前的图文识别技术还不够先进;其二是目前的机器识别还达不到在含义识别上的智能化。求索阁一贯的观点就是“战略上蔑视,战术上重视”和“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要破敌,必先知敌;要过学术检测这一关,当然必先了解这一关的玄机。一、查重原理 1、知网学位论文检测为整篇上传,格式对检测结果可能会造成影响,需要将最终交稿格式提交检测,将影响降到最小,此影响为几十字的小段可能检测不出。对于3万字符以上文字较多的论文是可以忽略的。对比数据库为: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专利全文数据库,个人比对库,其他比对库。部分书籍不在知网库,检测不到。 2、上传论文后,系统会自动检测该论文的章节信息,如果有自动生成的目录信息,那么系统会将论文按章节分段检测,否则会自动分段检测。 3、有部分同学反映说自己在段落中明明引用或者抄袭了其他文献的段落或句子,为什么没有检测出来,这是正常的。中国知网对该套检测系统的灵敏度设置了一个阀值,该阀值为5%,以段落计,低于5%的抄袭或引用是检测不出来的,这种情况常见于大段落中的小句或者小概念。举个例子:假如检测段落1有10000字,那么引用单篇文献500字以下,是不会被检测出来的。实际上这里也告诉同学们一个修改的方法,就是对段落抄袭千万不要选一篇文章来引用,尽可能多的选择多篇文献,一篇截取几句,这样是不会被检测出来的。 4、一篇论文的抄袭怎么才会被检测出来?知网论文检测的条件是连续13个字相似或抄袭都会被红字标注,但是必须满足3里面的前提条件:即你所引用或抄袭的A文献文字总和在你的各个检测段落中要达到5%。 1)知网查重时,黄色的文字是“引用”,红色的文章是“涉嫌剽窃”。 (2)知网查重时,只查文字部分,“图”、“mathtype编辑的公式”、“word域代码”是不查的(要想知道知网到底查那些部分,可以“全选”——“复制”——“选择性粘贴”——“只保留文字”)。建议公式用mathtype编辑,不要用word自带的公式编辑器。 (3)word、excel编辑的“表”是可以查出来的。在某些被逼无奈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把表截图放到论文里边去!作者亲眼见过有同学自己编的系数,查出来居然跟人家重了,数据决定了系数还不能变,欲哭无泪…… (4)参考文献的引用也是要算重复率的(包括在学校要求的X%以内)!所以引用人家文献的时候最好用自己的话改写一下。 (5)知网的查重是以“章”为基本单元的。比如“封面”、“摘要”、“绪论”都会作为单独的一章,每一章出一个检测结果,标明重复率。每一章有单独的重复率,全文还有一个总的重复率。有些学校在规定论文是否通过查重时,不仅要求全文重复率不能超过多少,还对每章重复率也有要求。 (6)知网查重的确是以“连续13个字与别的文章重复”做为判断依据的,跟之前网上一些作者说的情况一致。如果你能够把论文改到任何一句与别的文章保证任意连续13个字都不一样,知网是查不出来的。 (7)但是,如果你有一处地方超过13个字与别的文章重复,知网的服务器都对这处地方的前后进行模糊搜索,那些仅仅是简单的加了一些“的”、“在……时”、“但是”等词语来隔断13个字多数情况是会检测出来的。这些模糊搜索有时候非常傻,可能会把一篇写如何养猪的文章跟你的那篇写建筑的文章关联到一起,说你涉嫌抄袭!遇到这种情况,你就自己”呵呵“吧! (8)书、教材在知网的数据库里是没有的。但是,copy书的同学需要注意,你copy的那部分可能已经被别的文章抄过了,检测的时候就重复了。这样的情况经常出现,尤其是某些经典理论,用了上百年了,肯定有人写过了! 当然,有些同学觉得用自己的话改写一下就ok了。但现实情况是:这些经典理论用自己的话写了也一样有”标红“的可能,因为这些经典的理论已经被人翻来覆去写了N遍了!会不会”标红“就看你人品了!作者查重时,曾出现过一段话用自己的语言翻来覆去改了三遍仍然”标红“的情况,让人哭笑不得。只能说作者当时人品衰得没办法了,但愿现在发的这篇文章能攒些人品,以待来日! (9)网络上的某些内容也是在知网的数据库里的。比如:“百度文库”、“道客巴巴”、“豆丁网”、“互动百科”、“百度百科”。作者查重的时候,甚至还遇到很多奇葩的网站,神马“东方财富网博客”、“ 人大经济论坛”。所以,选择网上的内容时要慎重。 (10)外文文献,知网数据库里存储较少。鼓励大家多看外文文献,多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知识、工程技术,翻译过来,把它们应用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论文中来! (11)建议各位学校查重前,在网上先自费查一遍。检测报告会对重复的地方”标红“,先修改一遍。 (12)检测一遍修改完成后,同学们不要掉以轻心。因为知网查重最变态、最令人愤怒的地方来了:第一次查重没有“标红”的地方,第二遍可能会出现“标红”,说你是抄袭。舍得花钱的话,在网上花钱再查一遍,直到低于学校要求的重复率。 (13)网上现在常用的查重有”万方“、”知网“、”paperpass“,paperpass最松,万方居中,知网最严。 万方的数据库不全,查出来重复率会低于知网5%,知网是以”连续13个字一样“就算重复,所以查出来重复率较高! 最好选择用万方先预查,改完的通过率一般较高。 1、如果是引用,在引用标号后,不要轻易使用句号,如果写了句号,句号后面的就是剽窃了(尽管自已认为是引用),所以,引用没有结束前,尽量使用分号。有些人将引用的上标放在了句号后面,这是不对的,应该在句号之前。2、可以将文字转换为表格,将表格边框隐藏。3、如果你看的外文的多,由外文自己翻译过来引用的,个人认为,不需要尾注,就可以当做自己的,因为查重的数据库只是字符的匹配,无法做到中文和英文的匹配。4、查重是一个匹配的过程,是以句为单位,如果一句话重复了,就很容易判定重复了,所以:的确是经典的句子,就用上标的尾注的方式,在参考文献中表达出来,或者是用:原文章作者《名字》和引号的方式,将引用的内容框出来。引号内的东西,系统会识别为引用如果是一般的引用,就采用罗嗦法,将原句中省略的主语、谓语、等等添加全,反正哪怕多一个字,就是胜利,也可以采用横刀法,将一些句子的成分,去除,用一些代词替代。或者是用洋鬼子法,将原文中的洋名,是中文的,就直接用英文,是英文的直接用中文,或是哦中文的全姓名,就用中文的名,如果是中文的名,就找齐了,替换成中文的姓名。故意在一些缩写的英文边上,加上(注释)(画蛇添足法),总之,将每句话都可以变化一下,哪怕增加一个字或减少一个字,都是胜利了。特别注意标点符号,变化变化,将英文的复合句,变成两个或多个单句,等等,自己灵活掌握。因为真正写一篇论文,很罕见地都是自己的,几乎不可能,但大量引用别人的东西,说明你的综合能力强,你已经阅读了大量的资料,这就是一个过程,一个学习、总结的过程。所有的一切,千万别在版面上让导师责难,这是最划不来的。导师最讨厌版面不规范的,因为他只负责内容,但又不忍心因为版面问题自己的弟子被轰出来。5、下面这一条我傻妞试过的,决对牛B:将别人的文字和部分你自己的文字,选中,复制(成为块,长方形),另外在桌面建一个空文件,将内容,复制到文件中,存盘,关闭。将这个文件的图标选中,复制,在你的正文中的位置上,直接黏贴,就变成了图片了,不能编辑的。这个操作事实上是将内容的文件作为一个对象插入的,所以是图片。这个操作事实上是将内容的文件作为一个对象插入的。所以是图片。 结论:本文的写作纯属作者个人理解、心得体会,不能保证全文100%的准确性,有人因为采用了本篇文章中的某些方法而论文没通过学校检测,作者概不负责。本文是为了让广大同学了解知网查重的一些特点,而不是鼓励大家抄袭他人文章,建议大家自己写作,支持原创!祝各位同学顺利毕业,大好的工作、大把的妹纸在前方等着你,骚年!师兄只能帮你倒这儿了 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面总结几个常见问题:一、有些书籍的年份久远,知网等检测系统没有收录这些材料,大段大段的copy是不是很安全?也有同学认为,数据库大多是往届学生论文和期刊的文章,书本和政府工作报告等暂未入库,直接抄书一般也不会“中招”。答:这些做是存在风险的。第一,虽然中国知网没有收录书籍,但是可能存在a同学或者老师,他同样也抄了同样的内容,并且已经将其抄书的论文发表了,中国知网能数据库全文收录a的文章,那么你再抄同样的内容,在进行论文检测的时候,很可能指向a的文章,将会被认定为抄袭。“但如果所抄书本,前几年有人抄过,还是会被测到,因此大家会选择最近两年出版的新书来抄。”但是,新书也可能存在抄别人或者被别人抄的现象。另外,在论文评审的时候,评审专家的经验和理论水平比较丰富,你大段的引用可能被这些老专家们发现,到时候结果就很悲催了!二、现在有些网页上也有很多相关材料,撰写论文能不能复制上面的内容?比如百度文库、豆丁?”。答:也是很危险的。网页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期刊网,不少文章是摘抄期刊网上的文章,通过n篇论文粘贴复制而成。另外有些数据库已经将互联网网页作为数据库的组成部分之一。 连续13个字相同,就能检测出来你可以把原文的内容,用新的文字表达出来,意思相似就可以了,最好用联想法,就是看一遍用自己的语叙述出来,但要做到专业性,就是同义词尽量用专业术语代替,要做到字不同意思相同。例如主动句改成被动句,句式换了,用同意词或是用专业术语代替等等。还要注意论文框架。降低抄袭率率的方法:1划分多的小段落来降低抄袭率。 2.很多书籍是没有包含在检测数据库中的 ,比如论著。可摘抄3.章节变换不可能降低复制率4.论文中参考文献的引用符号,但是在抄袭检测软件中,例如一篇文章有5000字,文章的1%就是50字,如果抄袭了多于50,即使加了参考文献,也会被判定为抄袭。 只要多于20单位的字数匹配一致,就被认定为抄袭修改方法:首先是词语变化。文章中的专业词汇可以保留,尽量变换同义词;其次,改变文中的描述方式,例如倒装句、被动句、主动句;打乱段落的顺序,抄袭原文时分割段落,并重组。
如果这样,问题就严重了,那么以后你的职称晋升将非常困难了,因为总有人拿这说事。
研究生论文查重规则多少字以上是重复的?
知网一般是13个字符以上是重复。
具体的可以参考一下南京大学的要求: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查重率:
1、查重率小于百分之十
学位评估委员会则将论文视为通过并且可以直接提交审查答辩;
2、查重率在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之间
指导老师应该将论文中核心章节的文字重复率与其他相关情况结合考虑,以此来审查确定学位论文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根据判定结果,指导老师可以在修改送审前作出具体详细的处理建议,修改后再次对论文查重;
3、查重率在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三十之间
学位评估委员会则将介乎论文核心章节的重复率来确定学位论文中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的类型和性质,需自己填写重新修改申请表,修改后重新查重,情节严重的延期答辩;
4、查重率大于百分之三十
学位评估委员会则将结合论文核心章节的重复率等处理意见,来确定论文中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的类型和性质,一般来说,原则上是会推迟半年答辩,要自己申请重新修改论文,查重通过后才能答辩,情节严重的取消答辩资格。
通常情况下,在申硕考试通过后,大家即可申请南京大学在职研究生学位论文创作,之后提交论文,在半年时间内,必须完成答辩。只有答辩及格,大家才能获得南京大学在职研究生学位证书。另外,五月同力统考允许专科学力人员报考,因此,拥有专科学历的在职人员,可直接参加南京大学在职研究生课程班学习,课程完成后,获得南京大学颁发的结业证书,因为无法申硕,所以是不需要参加论文答辩的。
最终这个大学生被开除了学籍,而且也拒绝给他颁发相关的证书了,他也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相应的代价。
这些事情最终的结果就是这个学生的硕士头衔被取消了。这个学生导师也跟着受到了影响。
既不是个案,也不是湖大一家之问题,抄袭零容忍,该取消取消,该严查严查,该改善改善。
事实上,诚信不仅是在生活中,在各种场合如何时候我们都应该有诚信意识。进入社会很可能遇到的杂琐小事非常多,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是有些小事情对你其实很重要。有多少次,你仅仅因为一件小事而失去自己的诚信,甚至在编造原因的过程中,你的诚信将完全消失。
在学校里,实际上,对于诚信问题,在论文学术不端现象是比较普遍的。比如说你在大学不去上课的那些学生突然给老师一份很完美的论文阐述时,导师就会怀疑是否是抄袭的,随后就需要将论文通过知网的论文检测。
诚信,并不总是反映在各处。事实上,面对毕业的学生,这也是一种考验。因为在撰写论文时,学校要求原创性。由于缺乏诚信,学生在撰写论文时过度抄袭他人的论文,甚至一些学生也不会修改和重新阐述就直接写入自己的论文的中。这是一种经常发生的现象。
因此,学校也开始使用论文检测系统来检测论文,以便及时了解论文的查重率,也可以及时修改。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高查重率的原因是和平时的积累和使用。
对于学校使用的检测系统,应注意平时的论文素材的积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新的知识。对于这些信息,可以去看看小编撰写的其他文章,有关于论文抄袭的,这些知识使我们能够远离这种学术不端行为,对论文的完整性原创性有自己的看法,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学校都是一件好事。
会影响毕业,有的学校对于抄袭论文的人会进行惩罚,对自己的学业不好,抄袭论文也会影响到学业,抄袭论文让学习生涯不利,后果还是非常严重的,情况严重的话会直接被学校开除,会影响自己之后的发展,留在档案里面。
1. 核心期刊核心期刊:某学科(或某领域)的核心期刊,是指那些发表该学科(或该领域)论文较多、使用率(含被引率、摘转率和流通率)较高、学术影响较大的期刊。目前,在国内一共有7大核心期刊遴选体系:①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②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③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STPCD)”;④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HSSCD)”;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⑥武汉大学“中国核心期刊目录(RCCSE)”;⑦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CCD)”。接下来岛主为大家详细介绍中文核心期刊体系~(1)文科类① 南大核心(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全称为“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缩写为CSSCI,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数据库。目前收录包括法学、管理学、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在内的25大类的500多种学术期刊。图源官网截图②北大核心北大核心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主导制作并发布的一份期刊收录建议。从影响力来讲,其等级属同类划分中较权威的一种,是除南大核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以外学术影响力最权威的一种。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和社科文献计量评价中心共同建立的核心期刊,简称社科院核心。通俗讲,是指文科类的核心期刊。Ps:文科类的核心期刊,从认可度上来说,通常来讲,最高的是CSSCI,其次是北大核心,最后是社科院核心。同时,这三种核心目录里面,有许多刊物其实是是重合的。(2)理科类①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的学科范围:数学,物理学,力学,化学,天文,地球科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环境,管理科学。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是(SCI)平台上第一个非英文语种的数据库。②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STPCD)《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按照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期刊引证报告》(JCR)的模式,确定了在中国出版的1405种科技期刊作为统计源期刊,简称科技核心。通俗讲,是理工类的核心期刊(包括农学、医学类等)。(3)综合类①中国核心期刊目录(RCCSE)RCCSE是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Science Evaluation的缩写。指的是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是一个文理交叉的跨学科的学术机构。②中国引文数据库(CCD)《中国引文数据库》是依据CNKI收录数据库及增补部分重要期刊文献的文后参考文献和文献注释为信息对象建立的、具有特殊检索功能的文献数据库。源数据库包括: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等。2. 普通期刊对核心期刊来说,非核心期刊都是普通期刊,核心期刊的分量远远大于普通期刊,发表核心期刊难度很大。省级期刊,国家级期刊都是普通期刊。省级期刊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各部门、委办、厅、局、所,省级社会团体和机构以及各高等院校主办,在新闻出版部门有登记备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但是,以上仅是说一般情况,还有许多地方上的、有较高学术价值、影响较大的刊物也是属于国家级刊物。如《云南植物研究》《华中建筑》《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等。可参见有关政府权威部门公布的文件。二、国外期刊/会议(1)文科类①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即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内容覆盖包括人类学、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心理学等55个领域。收录文献类型包括:研究论文,书评,专题讨论,社论,人物自传,书信等。图源百度百科Ps:SSCI数据库中有一部分内容与SCI重复,这是因为学科之间本身有交叉,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跨学科的研究在文献中的自然反映。②A&H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创刊于1976年,是艺术与人文科学领域重要的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据ISI网站最新公布数据显示:A&HCI收录期刊1160种,数据覆盖了考古学、建筑学、艺术、文学、哲学、宗教、历史等社会科学领域。此外还从近7000种科学和社会科学期刊中挑选相关资料收录,主题包括艺展评论、戏剧音乐及舞蹈表演、电视广播等。收取期刊的官方语言主要为英文,但由于其领域的文化取向,如《亚洲艺术》、《中国史研究》和《当代中国思潮》等中文期刊也被此索引收录。图源官网截图Ps:①A&HCI的重点收录方向为文学和艺术领域,其在SSCI中也有出现,但在A&HCI中更加细化。 ②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的四大期刊库分别是:SCIE(即SCI网络版)、SSCI、A&HCI、ESCI(SCI预备役,无影响因子)。(2)理科类①SCI自然科学索引SCI即《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简称ISI)创建的。SCI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3700多种。1976 年,ISI在SCI基础上引出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JCR),提供了一套统计数据,展示科学期刊被引用情况、发表论文数量以及论文的平均被引用情况。在 JCR 中可以计算出每种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影响因子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期刊的影响力。JCR分区是把某一个学科的所有期刊的上一年的影响因子按降序排列,然后进行等分,分为四个区,每个区所占的比例是相等的,均为25%。一区前25%;二区25%~50%;三区50%~75%;四区75%~100%。图源百度Ps:打开“Web of Science”在“基本检索栏”中输入期刊名称,检索类型选择“出版物名称”点击“检索”,即可查询期刊的JCR分区。②EI工程索引《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是供查阅工程技术领域文献的综合性情报检索刊物。内容包括全部工程学科和工程活动领域的研究成果。EI 对稿件内容和学术水平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的工程论文,对中国来说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科技攻关项目、“八六三”高技术项目等,论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果有创新。EI不收录纯基础理论方面的论文。图源官网截图EI属于国际核心期刊,主要分为会议论文和期刊论文。以下是二者的区别:①文章质量不同:EI期刊的文章质量比EI会议的文章质量要高。因此,二者单位认可度不同,在一般高校单位中,一般EI期刊被划分为A类型,EI会议只能划分C类,可见单位对此的重视,奖励不一样。②国际期刊号不同:正式发行的EI期刊都会有国际期刊号。EI会议中有一些学术会议,在会前就有论文集,有一些是在会后正式出版论文集,同时也具备出版社和ISBN号,没有国际期刊号。③提交方式不同:EI期刊是以投稿方式提交到EI数据库,属于JA(Journal article)方式。EI会议是以会议方式提交到EI数据库,属于CA(Conference article)方式。④审稿时间:EI期刊的审稿周期长,会议的审稿周期短。(3)综合类ISTP国际核心期刊,中文名叫《科技会议录索引》,英文名字叫( 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 ,简称 ISTP)。该刊主要录用方向生命科学、物理与化学科学、农业、生物和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和应用科学等学科的会议文献,包括一般性会议、座谈会、研究会、讨论会、发表会等。CPCI在2008年左右,ISTP被划分到CPCI中的一个子库。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基于Web of Science的检索平台,将ISTP和ISSHP(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会议录索引)两大会议录索引集成为ISI Proceedings,即现在的CPCI检索。ISTP(CPCI)的网络版已与SCI合并,通过ISI的Web of Science Proceedings来检索,检索方法与SCI网络版基本相同。图源官网截图上述都是一些收录很多论文的数据库。SCI、EI和中文核心期刊没有任何关系,三个都是不同的收录系统。SCI主要偏重理论性研究。SSCI是社会科学期刊数据库。EI偏工程应用。CSCD和南大核心、北大核心都是中国的数据库。以上都是期刊论文,ISTP(CPCI),EI(CA)是会议论文数据库。目前世界上的论文权威性等级大致是这样划分的:SCI源刊(SSCI源刊)>EI源刊>中文核心(南大核心-CSSCI、北大核心)>EI会议、CPCI会议>国际级、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其他普刊在基础学科领域,SCI期刊在国内的认可度较高,而在工程技术领域EI认可度相对较高。相对中文核心期刊,SCI、EI国际认可度更高一些。
南京大学仙林国际化校区图书馆,地处校区心脏地带,位于校园礼仪大道北端,正对校区主入口,依山傍水,是仙林国际化校区的标志性工程,与周围的公共教学楼、基础实验 楼、国际学院、行政楼、综合体育馆、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共同构成校园核心景观区。 南京大学仙林国际化校区图书馆占地近13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51223.8 平方米。外部造型独特,风格庄重典雅,局部又跳动着引人注目的“音符”;建筑共分五层,以阅览空间和书库为主,同时配套设置目录厅、出纳厅等设备和办公辅助用房,整体布局紧凑合理;采用人性化设计的馆内水平和垂直通道将各类用房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科学安排编 、藏、阅之间的运行路线,使读者、工作人员、书刊运输路线便捷通畅、互不干扰,形成高效的整体,既为学校未来发展预留了一定的发展空间,又凸显国际化校区图书馆多功能 、现代化、休闲化和个性化服务的人文理念。设计馆藏300万册,建成后不仅将成为南大师生学习、研究的文献中心,也可为在宁高校、江苏乃至全国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对于提高整个高校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信息保障能力、加速高等教育信息化进程和南京大学国际化进程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采访部132 室:文献出版信息收集、整理;读者需求与馆藏利用信息分析;各种载体文献的选择、采集、馆藏分配 ;采集方式与渠道的确定,各种文献的订购;国内外文献交换与赠送;馆藏文献剔除。编目部122 室1. 分类编目组:负责中、西、日、俄文新书的查重、分类及主题标引、编目、校对、提交 CALIS 等工作。2. 典藏加工组:负责中外文新书的验收、分配、调拨,管理库藏和分系帐目,办理院系图书交接,以及加工卡片、书标、磁条等工作。3. 回溯建库组:负责旧书的书目数字化回溯工作,充分揭示大馆及院系的馆藏资源,方便读者OPAC检索,为实现校内通借通还提供数据库保障。信息咨询部(工具书阅览室) 102 室教育部部级科技查新工作站设于本部门,是直接为读者提供高层次文献信息服务的部门。在网络环境下,信息咨询部以现代化手段为读者服务。信息咨询部暨查新站在情报检索和情报分析方面已有非常丰富的工作成果和实践经验。多媒体阅览室401 室电子阅览室提供两项服务:有偿服务区:配有 90 台上网计算机供师生使用。采用有偿服务的方式,读者可自己在多媒体网站上操作,此外,为社团、协会提供多媒体资源鉴赏服务。教学服务区:配有 70 台计算机,提供主页提供的各种数据库的学术信息检索。流通阅览部流通阅览部是图书馆主要公共服务部门,承担师生员工教学、科研、学习等知识获取的重任,并为江苏省各高校文献资源共享提供保障。下设中外文图书借阅室、期刊借阅室、外文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样本图书阅览室、期刊典藏室、证件管理处。南京大学图书馆现当代地方文献特藏样本图书阅览室 421 室收藏了 30 余万种中文保留本图书,采用闭架室内阅览,读者填写索书单交工作人员索取图书;教师也可入库查阅图书。外文阅览室(外国教材中心、文科信息中心) 215 室由文科文献信息中心、外国教材中心和外文借书处合并而成,现藏有 4 万余册外文图书。中文借阅室302 室图书借阅室( 302 室) 是图书馆主要的图书借阅场所,提供普通中外文图书的外借与阅览,并与浦口分馆,各院、系、所实行联机联网操作。该室开架陈列的图书达 45 万余册,总书库中的 150 余万闭架藏书也在该室借书台办理借书手续。期刊阅览室206 室期刊阅览室( 206 室) 提供中外文现刊、报纸和过刊的阅览。开架陈列近 5 年的中文过刊,室内为 2002 年 -2006 年的过刊。同时陈列常用的 10 多种英文期刊和 11 种大报的合订本。古籍特藏部古籍阅览室505 室古籍阅览室收藏有 古籍线装书、大型影印古籍丛书、新修方志、文史资料、台湾乡邦文献、碑帖、字画、 1949 年以前金大中大论文、西文古籍、部分民国图书等共计 40 余万册件。古籍特藏部港台书刊阅览室 406 室收藏港台版社科类书籍 5 万多册 , 合订本期刊 1 万多册。其中现刊 288 种,过刊 300 余种,订阅港台报纸 9 种。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港台地区各主要哲学、社会科学的核心期刊,也有比较完整的收藏。对研究生和教师开放。古籍特藏部艺术图书阅览室414 室该阅览室收藏艺术类图书近二万册,主要是南大法 L 类、中图法 J 类的图书,内容涉及绘画、书法、音乐、建筑、摄影、戏剧等方面,对师生开放。数字化建设部423 室成立于2003 年,负责在建馆藏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工作,承担数字化项目的协调管理、资源选择、组织及制作任务。主要是通过对珍贵特藏、古籍文献、民国书刊、博硕士学位论文和南京大学文库的数字化建设,重点解决社会科学文献相对短缺问题的同时使图书馆珍贵文献得到保护,最终在校园网上提供全文服务。技术部316 室负责南京大学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管理。保障整个系统(包括浦口分馆、各系分馆)的正常运作和数据安全。负责管理、保障各项信息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相关的硬件、机房设备、网络设施的日常维护和财产管理。参与图书馆的网络建设规划。CALIS/JALIS中心118 室负责 CALIS 和 JALIS 所规划的各项任务在本地区的实施与组织工作。负责 CALIS 、 JALIS 与各项工作的协调。保障 CALIS 、 JALIS 的各项服务工作(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服务)的正常开展。组织有关的业务培训。江苏省图工委秘书处228 室在江苏省教育厅、全国高校图情工委的领导下,负责 其所规划的各项任务在江苏地区的实施与组织工作。负责 与其他省、市高校图工委的协调与合作。通过所属专业委员会,推进全省高校图书馆在各个业务领域的合作。行政办公室229 室办公室是图书馆的行政业务办公机构,协助馆领导处理图书馆日常事务,收集各种信息,协调内外工作,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做好图书馆后勤保障,保证馆内各项工作正常运转,更好地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负责各种行政、业务文件的传递、归档保管及印章管理工作。复印室 113 室 服务时间咨询复印室。物业值班室一楼大厅 上午7:00 - 晚22:00。安全值班室 128 室 晚上 22:00 - 晨7:00。消防值班室 101 室 24小时有人值守。 一、图书馆借阅处文明阅读须知1.鼓楼校区图书馆三楼图书借阅处是读者办理图书借阅手续和室内阅读图书合二为一的场所,请读者自觉遵守室内公共秩序,文明阅读图书。请勿在阅览室内长时间讨论,保持室内安静,入室后,请将手机调至振动档,在阅览室内尽量不拨打或接听手机。2.请勿将图书随意乱放、堆砌在书架上或塞在阅览桌的抽屉里。阅后请将图书自觉地摆放在书车上。3.任何引起警报鸣叫的书籍请勿带入室内。请将贵重物品自行保管,以免丢失。4.请勿用物件空占阅览座位。若座位只放物件而无人就座超过30分钟,其他读者可以使用该座位。图书馆对占位物品不负保管责任。5.为了让大家拥有一个清洁卫生的良好阅览环境,请勿乱丢垃圾和随地吐痰。请勿携带食品、饮料等进入借阅处。6.请自觉爱护图书馆公共图书和设施设备,请勿随意涂画和损坏。7.注意安全,严禁在室内吸烟、用火;禁止携带易燃、易爆以及有腐蚀性化学物品入馆。二、图书借阅违规的处理1.逾期处理:外借图书超过借阅期限,又未及时办理续借手续,归还图书时须交纳逾期费,0.02元/天。(读者所借图书归还日期逢寒暑假,可顺延至新学期开学后办理归还手续)。2.遗失赔偿:遗失赔偿:书刊遗失,请尽量购买原版图书抵还,或按图书馆相关规定予以赔偿。3.损毁书刊:涂画、污损、撕毁图书,或遗失书后的条形码,均按有关规定予以赔偿。4.盗窃图书:读者离馆时,将未经办理借阅手续的馆藏图书藏于身上、书包或其他物品内,一经发现,即被视为盗窃图书,将根据图书馆有关规定予以处理。三、借阅规则1、工具书、报刊、保留本图书及特藏书只阅不借,其他图书均可外借。2、最大借书量:本科生8册(拔尖计划与匡亚明学院12册) ,研究生12册。期限为1个月。3、所借图书可续借1次,期限1个月。过期图书未还、超期费未缴纳者不得续借。4、读者可预约已被他人借去的图书,最多只能预约2册。5、所借图书超期须支付超期费;所借图书遗失或损毁须赔偿:可买同样的图书(理科图书可以买新版本,文科图书必须购买原版本图书),或现金赔付。6、异地借书,可携本人校园卡及检索到的该书信息(索书号及书名)去服务台办理委托借阅手续,最多可借2册。 在南京大学图书馆史上,曾有诸多名家学者主持过馆务工作。如国内著名图书馆学家刘国钧、李小缘、施廷镛,国学大师胡小石, 知名英国文学专家范存忠等。他们都为南京大学图书馆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 刘国钧,(1899-1980)2. 施廷镛,(1893-1983)3.洪有丰,(1893-1963)4.桂质柏,(1900-1979)5. 张江树,(1898-1989),1951年-1959年主持馆务,任馆长。6.胡小石,(1888-1962),1952年-,任馆长。7. 李小缘,(1897-1959),1952年-1959年主持馆务,任副馆长。8. 范存忠,(1903-1987),1977年起主持馆务,任馆长(副校长兼)。9.周伯埙,(1920-),1986年-1989年主持馆务,任馆长。10.包忠文,(1932-),1989年-1996年主持馆务,任馆长。11.张永桃,(1943-),1996年-1997年主持馆务,任馆长(副校长兼)。12.张异宾,(1956-),1997年-2003年主持馆务,任馆长(校长助理兼)。13.钱乘旦,(1949-),2003年-2006年主持馆务,任馆长。14.洪修平,(1954-),2006年起主持馆务,任馆长。
你好,你如果只是索引查找的话,直接到中国知网搜索关键词就可以了。如果需要下载,可以到学校图书馆网站,内网登录,里面有很多检索库的入口,比如知网,万方等等那里搜索的可以直接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