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食品加工行业营销问题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食品加工行业营销问题研究论文

食品加工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是保障企业产品质量安全符合质量标准的关键、是维护企业市场信誉的关键,是企业在现代激烈市场竞争中赢得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食品加工论文,供大家参考。

食品加工论文 范文 一:食品工业泡沫分离技术的应用

泡沫分离又称泡沫吸附分离技术,是以气泡为介质,以各组分之间的表面活性差为依据,从而达到分离或浓缩目的的一种分离 方法 [1].20世纪初,泡沫分离技术最早应用于矿物浮选,后来应用于回收工业废水中的表面活性剂.直到20世纪70年代,人们开始将泡沫分离技术应用于蛋白质与酶的分离提取[2-3].目前,在食品工业中,泡沫分离技术已经应用于蛋白质与酶、糖及皂苷类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由于大部分食品料液都有起泡性,泡沫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1泡沫分离技术的原理及特点

1.1泡沫分离技术的原理

泡沫分离技术是依据表面吸附原理,基于液相中溶质或颗粒之间的表面活性差异性.表面活性强的物质先吸附于分散相与连续相的界面处,通过鼓泡形成泡沫层,使泡沫层与液相主体分离,表面活性物质集中在泡沫层内,从而达到浓缩溶质或净化液相主体的目的.

1.2泡沫分离技术的特点

1.2.1优点

(1)与传统分离稀浓度产品的方法相比,泡沫分离技术设备简单、易于操作,更加适合于稀浓度产品的分离.(2)泡沫分离技术分辨率高,对于组分之间表面活性差异大的物质,采用泡沫分离技术分离可以得到较高的富集比.(3)泡沫分离技术无需大量有机溶剂洗脱液和提取液,成本低、环境污染小,利于工业化生产.

1.2.2缺点

表面活性物质大多数是高分子化合物,消化量比较大,同时比较难回收.此外,溶液中的表面活性物质浓度不易控制,泡沫塔内的返混现象会影响到分离效果[4].

2泡沫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2.1蛋白质的分离

在分离蛋白质的过程中,表面活性差异小的蛋白质,吸附效果受到气-液界面吸附结构的影响,因此蛋白质表面活性的强度是考察泡沫分离效果的主要指标.谭相伟等[5]研究了牛血清蛋白与酪蛋白在气-液界面的吸附,并发现酪蛋白对牛血清蛋白在气-液界面处的吸附有显著影响.此后,Hossain等[6]利用泡沫分离技术对β-乳球蛋白和牛血清蛋白进行分离富集,结果得到96%β-乳球蛋白和83%牛血清蛋白.Brown等[7]采用连续式泡沫分离技术从混合液中分离牛血清蛋白与酪蛋白,结果表明酪蛋白的回收率很高,而大部分的牛血清蛋白留在了溶液中.Saleh等[8]研究了利用泡沫分离法从乳铁传递蛋白、牛血清蛋白和α-乳白蛋白3种蛋白混合液中分离出乳铁传递蛋白,在牛血清蛋白和α-乳白蛋白的混合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乳铁传递蛋白,并不断改变气速,优化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得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87%的乳铁传递蛋白留在溶液中,98%牛血清蛋白和91%α-乳白蛋白存在于泡沫夹带液中.由此可见,利用泡沫分离法可以有效地从3种蛋白质混合液中分离出乳铁传递蛋白.Chen等[9]利用泡沫分离技术从牛奶中提取免疫球蛋白.考察了初始pH值、初始免疫球蛋白浓度、氮流量、柱的高度及发泡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泡沫分离方法可以有效地从牛奶中分离出免疫球蛋白.Liu等[10]从工业大豆废水浓缩富集大豆蛋白,最佳工艺条件:温度为50℃,pH值为5.0,空气流量为100mL?min-1,装载液体高度为400mm,得到大豆蛋白富集比为3.68.Li等[11]为了提高泡沫析水性,研发了一种新型的利用铁丝网进行整装填料的泡沫分离塔,利用铁丝网整体填料塔泡沫分离法对牛血清蛋白进行分离.通过研究填料对气泡大小、持液量、富集比和在不同条件下以牛血清蛋白水溶液作为一个参考物的有效收集率的影响,评价填料的作用.结果表明,填料可以加速气泡破裂、减少持液量、提高泡沫析水性和牛血清蛋白的富集比.研究表明,在积液量为490mL,空气流速为300mL?min-1,牛血清蛋白初始浓度为0.10g?L-1,填料床高度为300mm和初始pH值为6.2的条件下,最佳的牛血清蛋白富集比为21.78,是控制塔条件下富集比的2.44倍.刘海彬等[12]以桑叶为原料,采用泡沫分离法对桑叶蛋白进行分离,并分析了影响分离效果的主要因素,结果测得桑叶蛋白回收率为92.50%、富集比为7.63.由此可见,利用泡沫分离法对桑叶进行分离可得到含量较高的桑叶蛋白.与传统的叶蛋白分离方法如酸(碱)热法、有机溶剂法相比较[13-14],泡沫分离法分离效果好,避免了加热导致蛋白质变性以及减少有机溶剂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李轩领等[15]以亚麻蛋白浓度、NaCl浓度、原料液pH值以及装液量为主要考察因素,用响应面法优化了从未脱胶亚麻籽饼粕中泡沫分离亚麻蛋白的工艺条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95.8%的亚麻蛋白质,而多糖的损失率仅为6.7%.可见,采用泡沫分离技术可以从未脱胶亚麻籽饼粕中有效分离出亚麻蛋白.

2.2酶的分离

蛋白质属于生物表面活性剂,包含极性和非极性基团,在溶液中可选择性地吸附于气-液界面.因此,从低浓度溶液中可泡沫分离出酶和蛋白质等物质.Linke等[16]研究了从发酵液中泡沫分离胞外脂肪酶,考察了通气时间、pH值及气速等主要因素对回收率的影响,研究得出通气时间为50min、pH值为7.0及气速为60mL/min时,酶蛋白回收率为95%.Mohan等[17]从啤酒中泡沫分离回收酵母和麦芽等,结果表明,分离酵母和麦芽所需的时间不同,而且低浓度时更加容易富集.Holmstr[18]从低浓度溶液中泡沫分离出淀粉酶,研究发现在等电点处鼓泡,泡沫夹带液中的淀粉酶活性是原溶液中的4倍.Lambert等[19]采用泡沫分离技术考察了β-葡糖苷酶的pH值与表面张力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纤维素二糖酶和纤维素酶的最佳起泡pH值分别为10.5和6~9.Brown等[7]利用泡沫分离技术对牛血清蛋白与溶菌酶以及酪蛋白与溶菌酶的混合体系分别进行了分离纯化的研究.结果表明,溶菌酶不管与牛血清蛋白混合还是与酪蛋白混合,回收率都很低,但是由于溶菌酶可提高泡沫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牛血清蛋白与溶菌酶的回收率.Samita等[20]对牛血清蛋白与酪蛋白、牛血清蛋白与溶菌酶两种二元体系分别进行了研究,发现在牛血清蛋白与酪蛋白的蛋白质二元体系中酪蛋白在气-液界面处的吸附占了大部分的气-液界面,从而阻止了牛血清蛋白在气-液界面处的吸附.而在牛血清蛋白与溶菌酶的二元体系中,研究表明溶菌酶提高了牛血清蛋白的回收率,同时提高了泡沫的稳定性.针对这种现象,Noble等[21]也采用泡沫分离法分离牛血清蛋白与溶菌酶的二元体系,研究发现泡沫夹带液中存在少量的溶菌酶,提高了泡沫的稳定性,牛血清蛋白溶液在低浓度下本来不能产生稳定泡沫,溶菌酶的存在使得其也能产生稳定的泡沫.这些研究表明,泡沫分离技术可以在较低的浓度下分离具有表面活性的蛋白质,为泡沫分离技术在蛋白质分离中的应用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国内泡沫分离技术已应用在酶类物质分离中,范明等[22]设计了泡沫分离装置,利用泡沫分离技术分离脂肪酶模拟液和实际生产生物柴油的水相脂肪酶溶液,对水相脂肪酶进行回收并富集.考察了通气速度、进料酶浓度及水相脂肪酶溶液中pH值等主要因素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当通气速度为10L/(LH)、进料酶浓度为0.2g/L、pH值为7.0时,蛋白和酶活回收率接近于100%,富集比为3.67.研究表明,初始脂肪酶浓度对泡沫分离的富集比和蛋白回收率有显著影响,pH值对富集比、蛋白和酶活回收率无显著影响,而气速是影响蛋白回收速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回收水相脂肪酶的过程中酶活性无损失.可见,泡沫分离是一个回收液体脂肪酶的有效方法[22].

2.3糖的分离

糖一般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体内,可根据糖与蛋白质或者其他物质的表面活性差异性,利用泡沫分离技术对糖进行分离提取[23].Fu等[24]采用离心法从基隆产的甘薯块中分离提取可溶性糖和蛋白,得到的回收率分别为4.8%和33.8%;而采用泡沫分离法时,可溶性糖和蛋白的回收率分别为98.8%和74.1%.Sarachat等[25]采用泡沫分离法富集假单胞菌生产的鼠李糖脂,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鼠李糖脂97%,富集比为4.__洲[26]利用间歇式泡沫分离法从美味牛肝菌水提物中分离牛肝菌多糖,考察了pH值、原料液浓度、空气流速、表面活性剂用量及浮选时间等主要因素对分离效果的影响,以回收率为指标评价分离的效果,并优化了分离牛肝菌多糖的工艺条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牛肝菌多糖回收率为83.1%.国内关于食用菌多糖的提取一般利用水提醇析法,但是该法需要消耗大量的乙醇,操作周期长,能耗大[27-28],而泡沫分离法具有快速分离、设备简单、操作连续、不需高温高压及适合分离低浓度组分等优势,因此间歇式泡沫分离法是提取食用菌多糖的一种有效方法.

2.4皂苷类有效成分的分离

皂苷包含亲水性的糖体和疏水性的皂苷元,具有良好的起泡性,是一种优良的天然非离子型表面活性成分,因此可采用泡沫分离法从天然植物中分离皂苷[29].泡沫分离法已广泛用于大豆异黄酮苷元、人参皂苷、无患子皂苷、竹节参皂苷、文冠果果皮皂苷等有效成分的分离.

2.4.1大豆异黄酮苷元的分离Liu等[10]

采用泡沫分离与酸解方法从大豆乳清废水中分离大豆异黄酮苷元,指出从工业大豆乳清废水中提取的异黄酮苷元主要以β-苷元的形式存在,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发现大豆异黄酮和大豆蛋白以复合物的形式存在.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泡沫分离技术可以从大豆乳清废水中有效地富集大豆异黄酮,分离出大豆异黄酮苷元和β-苷元.

2.4.2无患子总皂苷的分离魏凤玉等[30]

分别采用间歇和连续泡沫分离法分离纯化无患子皂苷,利用正交试验,考察了原始料液浓度、气体流速、温度、pH值等因素对无患子皂苷回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泡沫分离最佳工艺条件.林清霞等[31]采用泡沫分离技术分离纯化无患子皂苷,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无患子皂苷含量,通过富集比、纯度及回收率判断分离纯化的效果.在进料浓度为2.0g/L、进料量为150mL、气速为32L/h、温度为30℃、pH值为4.3时,得到富集比为2.153,纯度与回收率分别为74.68%和79.19%.研究结果表明:无患子皂苷的回收率随着进料浓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气速、进料量的增大而增大;富集比随着进料浓度、气速及进料量的增大而减小,pH值对富集比的影响较小;纯度随着进料浓度、气速的增大而降低,进料量、pH值对纯度的影响较小.

2.4.3竹节参总皂苷的分离

竹节参的主要成分皂苷是一种优良的天然表面活性剂,而竹节参中的竹节参多糖、无机盐及氨基酸等是非表面活性剂,因此可根据表面活性的差异,采用泡沫分离技术对竹节参皂苷进行分离纯化[32-34].张海滨等[35]考察了气泡大小、pH值、原料液温度及电解质物质的量浓度等主要因素对泡沫分离竹节参总皂苷的影响,以富集比、纯度比及回收率等为指标分析分离纯化的效果,得出最佳工艺条件:气泡直径为0.4~0.5mm,pH值为5.5,温度为65℃,电解质NaCl浓度为0.015mol?L-1.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总皂苷富集比为2.1,纯度比为2.6,回收率为98.33%,能够得到较好的分离.张长城等[36]研究了利用泡沫分离技术对竹节参中皂苷进行分离纯化的方法与条件,指出泡沫分离技术分离纯化竹节参皂苷具有产品回收率高、工艺简单、能耗低及不使用有机溶剂等优点,为竹节参皂苷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2.4.4文冠果果皮皂苷的分离

文冠果籽油是优质的食用油,含油率达35%~40%[37],同时可作为生物柴油的原料.文冠果果皮含有皂苷1.5%~2.4%.研究表明,文冠果果皮皂苷具有抗肿瘤、抗氧化及抗疲劳等功效[38].文冠果果皮皂苷的开发利用带来的附加价值可以有效地降低生物柴油的生产成本.在生产生物柴油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大量的果皮,因此需要寻求一种简单可行、成本低、收率高以及对环境污染小的皂苷分离方法.吴伟杰等[39]使用自制起泡装置,研究了泡沫分离技术分离文冠果果皮总皂苷的可行性及最佳反应条件.研究得出泡沫分离文冠果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气体流速为2.5L?min-1,初始浓度为2mg?mL-1,温度为20℃,pH值为5.与泡沫分离人参、三七等皂苷的气体流速相比较,文冠果果皮的气体流速较低,这样可以更大限度地降低能耗、节约成本.同时,泡沫分离文冠果果皮皂苷可在室温条件下进行,降低了加热所需的能耗.此外,由于文冠果果皮皂苷的水溶液pH值在5左右,泡沫分离时无需调节pH值.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富集比为3.05,回收率为60.02%,纯度为63.35%.研究表明,泡沫分离文冠果果皮皂苷可以达到较高的富集比、回收率和纯度,对于大力开发利用生物能源、综合利用文冠果以及降低生物柴油的成本有着重要意义.

3展望

泡沫分离技术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新型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今后在天然产物及稀有物质的分离提取等方面有着更加广泛的应用.同时,泡沫分离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促进泡沫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发展,应该在以下方面进行深入研究:(1)对泡沫分离复杂物料实际分离过程的泡沫形成情况建立理论模型,对标准表面活性剂的分离提取建立标准数据库,对标准表面活性剂和非表面活性物质间的分离建立指纹图谱;(2)如何减少泡沫分离非表面活性物质时的表面活性剂消耗量;(3)如何解决泡沫分离高浓度产品时回收率低的问题;(4)目前泡沫分离设备存在局限性,应研究开发新型的适合食品工业分离的泡沫分离设备,提高泡沫分离的效果[40].

食品加工论文范文二:食品工业废水处理节能研究

食品工业包括制糖、酿造、肉类、乳品加工等,食品工业的废水主要来源于原料的处理、洗涤、脱水、过滤、脱酸、脱臭和蒸煮过程中产生的,这些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蛋白质、有机酸和碳水化合物,具有很强的耗氧性,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会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从而造成水体缺氧,造成水生生物的死亡。食品工业废水油脂含量高,多伴随大量悬浮物随废水排出,其中动物性食品加工排出的废水还可能含有病菌,此外,这些废水还含有铜、锰、铬等金属离子。近年来,随着食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每年由此产生的废水量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许多废水未经有效处理便被直接排放,给环境产生了十分严重的破坏。因此,探讨食品工业废水处理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食品工业废水处理工艺现状

目前,国内外对于食品工业废水的处理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生物处理工艺,其中主要包括有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厌氧生物处理工艺,以及由好氧生物处理工艺与厌氧生物处理工艺相结合的处理工艺。在好氧生物处理工艺方面,主要有活性污泥法(目前实际应用较为广泛的主要有SBR法)和生物膜法(具有代表性的是曝气生物滤池法)。由于厌氧生物处理工艺相较于好氧生物处理工艺无论在后期的运行管理费用还是前期的基建投资方面的费用都有较大优势,其中比较具有典型的处理工艺有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EGSB)工艺、第三代厌氧处理工艺———厌氧内循环反应器(IC)被广泛应用到了食品工业废水处理中。此外,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在处理食品工业废水方面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1]。

2各种工艺特点及应用效果分析

目前国内外,食品工业废水的处理以生物处理[2]为主。在实际中运用较广,技术较为成熟的主要有厌氧接触法、厌氧污泥床法、浅层曝气、延时曝气、曝气沉淀池法等等。

2.1好氧生物处理工艺

好氧生物处理是在不断供氧的环境中,利用好氧微生物来氧化有机物。在好氧过程中,微生物对复杂的有机物进行分解,一部分被转化为稳定的无机物CO2、H2O和NH3,一部分则由微生物合成为新细胞,最后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

2.1.1SBR法,即间歇式活性污泥系统(又叫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法)。SBR法目前在国内外应用较为广泛,生物反应池中集中了生物降解过程、沉淀过程以及污泥回流功能为一体,这种工艺比较简单,它是在以前间歇式活性污泥工艺基础上发展来的一种新工艺,采用SBR法处理废水的运行过程一般包括了进水、充氧曝气、静止沉淀、排水和排泥五个步骤。与连续性活性污泥工艺相比,该工艺具有的有点主要有:曝气池兼具二沉池的功能,不设二沉池,也没有污泥回流设备,系统结构简单,易于管理;耐冲击负荷,一般无需设置调节池;反应推动力大,较为简便的得到优质出水水质;污泥沉淀性能好,SVI值较低,便于自控运行,后期维护管理也较为简便。居华[3]通过SBR法在酱油、酱菜食品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后得出,原废水CODcr在2000mg/L~4000mg/L范围内,经SBR法处理后出水水质得到了二级标准,去除率达96%以上,没有出现污泥膨胀现象,而且操作管理方便,占地面积小,运行的费用也低。

2.1.2BAF法,即曝气生物滤池法。这种工艺最早可以追溯上个世纪80年代,是由欧美等国家应用和发展起来的,大连马栏河污水处理厂是我国最早采用BAF工艺。该工艺是在生物接触工艺基础上,在滤池中填装陶粒、石英砂等粒状填料,以填料及其附着生产生物膜为介质,发挥生物的代谢功能,通过物理过滤功能,发挥膜和填料的截留吸附作用从而实现污染物的高效处理。廖艳[4]等采用混凝—ABR与曝气生物滤池(BAF)联合处理工艺,对某市肉联厂高浓度废水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去除研究后发现,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去除效果从原水时的1500mg/L~4500mg/L、30mg/L~85mg/L,经处理后出水COD<100mg/L,氨氮<50mg/L,达到了国家一、二级排放标准,取得良好的环境和社会效益。

2.1.3MBR法,即膜生物反应器法。是上个世纪9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废水处理技术,该工艺是将膜组件替代传统的二沉池,实现固相和液相分离。其实质是把细菌和微生物以生物膜的方式附着在固体表面上,以污水中的有机物为营养物进行新陈代谢和生长繁殖,从而达到实现净化污水的效果。该工艺具有较强的抗冲击力,对水质和水量变化具有较强适应性;污泥产量较低且沉降性能优,易于固液分离;对于低浓度污水也可以进行处理,在正常运行时可以把原水中的BOD5由20mg/L~30mg/L降至5mg/L~10mg/L;运行费用也不高,管理方便。张亮平,王峰[5]以MBR在湖北某食品厂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为例进行研究后发现,采用MBR-活性炭-杀菌联合工艺,出水COD和BOD的去除率达到了99%以上,系统工艺能耗低,运行稳定。

2.2厌氧生物处理工艺

在食品废水处理过程中,厌氧处理法与好氧处理法相比由于产生的污泥少,动力流耗小,管理简便,既能节能又能降低成本,逐渐在高浓度有机废水行业———食品工业广泛推崇。

2.2.1UASB法,即升流式厌氧污泥床法。该种工艺是由高活性厌氧菌体构成的粒状污泥,在UASB装置内随上升的气流呈向上流动的状态。处理效率高、性能可靠、能耗低,也不需要填料和载体,运行成本低等优点,既可以处理高负荷废水,也不会产生堵塞等优点。也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高速反应器之一。王炜,何好启[6]研究发现,食品废水经由UASB+接触氧化法工艺处置后,CODcr、BOD5、SS和植物油由原水浓度的1170mg/L、570mg/L、600mg/L、150mg/L,处置后的效果为60.2mg/L、15.5mg/L、40mg/L和3mg/L,出水水质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且工程的经济运行效益也良好,总运行费用约为0.54元/m3,工艺占地小,处理成本低,运行方式灵活,值得推广。

2.2.2EGSB反应器,即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该工艺是在UASB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厌氧工艺,与UASB工艺相比,EGSB增加了出水的回流,提升了反应器中水流的速度,其速度可以达到5m/h~10m/h,比UASB的0.6m/h~0.9m/h高出近10倍。李克勋[7]等以天津某淀粉厂采用EGSB处理淀粉废水为例,EGSB的厌氧反应器对COD的去除率超过了85%,出水水质达到了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大量有机物被去除,后续单元的处理压力被减轻,此外,厌氧反应器的介入使用,可以产生沼气作为能源进行二次利用,降低运行费用(总运转费用为0.73元/m3?d),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2.2.3ASBR法,即厌氧序批式活性污泥法。ASBR厌氧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最早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是在SBR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工艺的显著特点是以序批间歇运行,按次序分为进水、反应、沉淀和排水四个步骤,与连续流厌氧反应器相比,该工艺由于不需要大阻力的配水系统,因此极大地减少了系统的能耗,也不会产生断流和短流,运行灵活,抗击能力较强,实现厌氧功能,也同时兼有了SBR的优点。

3厌氧生物处理工艺优势分析

与好氧生物处理工艺相比,在食品工业废水处理方面,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具有很多优势:工艺运行时污泥的剩余量非常少,由于不需要附加氧源而降低运行管理费用;食品工业废水有机物浓度高,而厌氧生物处理工艺拥有良好的抗高浓度有机物的冲击负荷力优势,能够做到间接性排放;另外,厌氧生物处理工艺能够产生沼气,实现资源的二次利用,真正实现了 变废为宝 ,降低能耗,因此,厌氧处理工艺在食品工业废水处理中是一种节能型废水处理工艺。作为低能耗而且能够产生二次能源的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必将成为食品工业废水处理的主流方向[8]。

浅谈餐饮企业的整合营销策略的论文

近年来,随着餐饮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餐饮市场营销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浅谈餐饮企业的整合营销策略的论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内容摘要 】

整合营销战略对于企业来说尤其重要,现在整合营销战略在我国的应用主要局限于大企业,且主要应用于企业形象塑造、品牌传播、市场营销要素的组合等领域,整合营销战略作为一项营销的手段,既是企业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的利器,也是企业管理中整合各种有效资源,实现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在企业中,营销策略是以顾客作为出发点的,根据已有的经验来获得顾客的需求量以及顾客购买力的一些信息和商业界的期望值,以此有计划的组织一些各项经营活动,通过一些渠道策略、产品策略、促销策略以及价格策略等。为广大的顾客提供良好的服务和商品去实现企业目标的一些过程。

【关键词】

整合营销策略;大众化;企业经营

近年来,随着餐饮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餐饮市场营销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下面我谈点餐饮企业的整合营销策略的体会,供参考。整合营销策略主要是指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餐饮企业需要为自己的产品确定精准的品牌定位和目标市场;找出产品的核心卖点是什么;提炼出产品好的广告语,如何进行品牌传播以及进行全面的销售体系规划等等。它是是利用多种营销传播手段的有机、系统结合运用(如:广告、宣传、文化、人员推销等)而不是单一的营销手段。因此,餐饮企业要想在激烈竞争中胜出,应该采用整合营销传播的组合拳战略。

一、餐饮营销的现状与重要性

餐饮经营的中心是市场,目标是顾客,作为餐饮行业来说市场营销的基础是我们的菜肴、服务、环境和气氛。酒店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首先要把这些工作做扎实。也就是说不仅能满足消费者的物质和生理需求,还能满足顾客许多心理上和精神上的需求。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培训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稳定的员工队伍。酒店环境一般来说既定的,要改变往往要有较大的投入;但菜肴、服务、环境是不要多大投入,且见效最快、最明显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努力使酒店在具备——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的基础上,还要做到——个性化、特色化、形象化。客人的心理总是求新、求异、求变的。我们通过不断的创新水平来提升广大的宾客对我们酒店的好感度,从而增加可客源量。

(一)、餐饮消费的市场定位是营销的根本

通常的市场定位主要反映在菜系和价格上,以此通过市场细分来吸引各种消费层次和口味的顾客。除此之外,不妨增加一些文化定位等。当今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个地方都有其独具个性的人文景观或文化遗产。谁会利用和开发这座文化宝库为经营所用,谁就能赢得商机。

作为现代餐饮企业的营销战略的核心是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紧抓市场发展的命脉以顾客的需求为中心。餐饮经营者只有及时跟上顾客的变化,才能跟上市场,留住和赢得更多的顾客。我个人认为现在顾客的消费理念的关键词是:理性、绿色、文化、休闲、营养、安全。根据这几个原则,确立自己的主题,形成自己的特色。

近几年应市场的需求,一些主题特色的餐厅发展迅猛,把这些理念发挥到极致。无论是在装饰风格、功能设计,还是经营的菜系上均体现出一定的主题和文化内涵。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表达和推销技巧,增强顾客对我们的印象。另外,餐厅还根据市场确定菜单定价,选定广告渠道,统一菜品、服务和餐厅设计,完成市场细分。所谓市场细分,是指按照消费者需求把一个总体市场划分成若干具有共同特征的市场。通过细分市场,可以让餐饮企业有准确地选择目标市场,集中力量提供有特色的产品和服务,更好地为目标客户服务。如:肯德基在进入中国市场时,将其目标客户定位在儿童青少年消费阶层,他的一切经营活动大多都是围绕儿童青少年这个消费群体展开,而且效果非常好。

(二)、大众化经营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近年来餐饮业提出的大众化经营是适应餐饮市场变化而做出的积极反应。

(1)环境因素的影响

环境因素对餐饮业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正是因为环境因素,改变了大多数人自己内心的看法,从而有的甚至盲目跟风,消费者对新有的产品的跟风,从而导致原有的产品供给远远大于原有的市场需求,使饭店无法按原定的方针经营。所以得调整市场定位,通过产品更新、经营方式创新来吸引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行业竞争加剧

目前国内餐饮业竞争非常激烈,各种大小餐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且其价格实惠,规模庞大,菜肴特色突出,更贴近国民不同水平的消费需求。于是,鲜明的主题特色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分散了饭店餐饮的客源。

(3)政策和观念的转变

由于我国国民旅游计划的开展,使得国内的旅游业快速的发展,广大群众消费的意识也在进一步的提升着,还有就是由于新的工作时间制和国家规定的法定长假日的实行,使许多适合中下阶层消费的各项市场更加活跃起来,中低档的消费顾客逐渐成为了市场的主体了,真正符合我国广大民众的消费形态将会成为主流。饭店是餐饮供给的主要生力军,也应大力拓展内需市场。

二、餐饮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在饮食企业发生质的变化的同时,国内餐饮市场竞争正变得日益激烈,很多餐饮业在这场激烈的生死搏斗中纷纷倒闭,这种优胜劣汰的的生存竞争是自然的法制,本亦无可厚非。然而,当前市场竞争中的我们有必要探究其存在的原因。

(一)品牌定位不准确

我国是拥有五千年文化底蕴的国家,我国餐饮市场的发展也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在餐饮业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在各式各样的餐厅餐时,是否想过,遍布了中国大江南北的餐饮品牌有几家是中国自己创造的。我国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餐饮业缺乏对自身酒店进行市场分析及市场定位,或分析不够深入,定位不准,使品牌营销策略模糊,不知道自家的优势在什么地方,进入营销盲区,营销无从谈起。餐饮业缺乏长远的品牌发展规划。

(二)营销意识差

一部分总是按照传统方法进行营销,总是认为“酒香不怕巷子深”,主要精力放在菜肴、服务、环境上,拼装潢环境、拼菜肴、拼服务,不注重营销意识的提高,逐渐形成了“闭关自守”,使自己客源市场人为变小。

(三)营销手段单一

长期以来,餐饮业的营销主要凭借口头传播、签协议或简单的推销、打价格战等传统营销手段上来建立声誉。随着人们的消费需求向个性化和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如果我们还依靠传统营销手段已经不适应酒店的生存与发展,这就需要观念的`转变、整合餐饮企业的营销策略。

三、整合餐饮企业的营销策略

整合营销,是指突破原有企业独自发展、单一的模式,通过不断的挖掘自身的潜力和创新营销手段,把资源进行整合,实现联动营销,总的来说,这种整合营销,包括包全方位整合、多层次扩张、营销行。企业内部中,营销传播的一致性的保证就是一致性和连贯性。正式因为这样,所以有必要对企业的内部资源进行的一些适当的调整。让企业转向以客户,消费者为导向,因此,企业有必要建立与其对应的组织机构,从而保证整合营销的正常实施。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确立使大多的客户正确结识品牌的关键点所在。我们把这些关键点作为广大客户或一些潜在客户更好的了解这些信息。同事还要注意一些产品的包装,手册和询问时间等等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企业的增长。同时,如果内外营销传播计划不一致的话,还会造成大量的营销花费所带来的浪费。

(一)强化产品印象营销

应针对目标市场,定位清晰。如:针对高消费者的菜肴、服务高档的商务餐厅;针对大众消费的环境温馨、服务周到、菜肴实惠的家居型餐厅等,并以巩固消费者的形象为突破口,强化产品在消费者中的印象。营销途径有:利用新闻媒体即电视、电台、报纸等。目的在于扩大品牌知名度,树立餐饮企业形象,它是一种信息传播手段,可以指导消费,刺激需求,扩大销售。争取做一些让消费者受益,难以忘怀的活动,以确实提升企业形象,得到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二)节假日特色营销

在一年的各种节日里,如圣诞节、春节、情人节、端午节、六一儿童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等都可以举办各种活动。节日餐饮是以普通百姓为主体的市场.特点是人员多.流动量大。餐饮业可以根据节假日特点,可开展特色营销,如推出“传统名菜名点“、推出“特色鲜明的创新宴席”,形成节日品牌。

(三)绿色餐饮营销

由于现在的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一些生活观念也因此改变了,人们更加注重的是自己的的生活健康,还有身边的生活环境,所以许多的人追求绿色生活,食品方面更加注重绿色化,对自身的保健也变得更加的重视了。。这也给我们的营销思路增加了越来越多的新内容。就是因为这种变化,众多的餐饮企业为了适应这种变化,都逐渐的推出了有自己特色的绿色食品,并且对此增加了许多的保健设施等等。最近几年,人们对保健已经有了很大的认识,而药膳无疑成了许多人心中的理想保健措施。因此,药膳在许多餐厅也开始逐渐推广,并且其形式也越来越多,众多新的药膳食品的推出,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眯。同时餐馆应适应市民消费需求的变化,推出各种精工细作的野菜时蔬。

(四)扩大经营规模,实行连锁经营

能够快速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实行餐饮企业的规模经营,同时,不能只注重于扩大规模经营,还要注重其质量,如果既要注重质量又要规模经营话,必须通过一些措施来提高效益。比如烹饪,服务态度,操作程序,以及资金的运转方面都得处理好。扩大经营规模还可以实行连锁经营。这种方式既扩大了经营规模,还可以使餐厅的特色能够更好的推广。可以在城市的不同地区,经营一个同样有特色的餐厅,也就是人们说的分店,这样能够更好的使餐饮大众化。

(五)餐厅形象营销

对餐厅的形象进行设计策划,比如在店徽的设计、餐厅主题的选择、餐厅的装饰格调、家具、布局、色彩灯饰等方面下功夫,使之起到促销的功用。一个好的餐厅形象,能使人觉得舒心,更能使消费者对餐厅有一个好的印象。

结束语

目前我国餐饮企业正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市场竞争,同时这也意味着更广阔的市场。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企业成本控制就显得愈加重要。企业应从人力资源、采购等多方面加强成本控制,并及时更新成本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餐饮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并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卓越的餐饮业服务管理》闫治民,中国营销传播网

[2]《2010年中国餐饮市场研究预测报告》

[3]钱文锦《餐饮营销初探》【期刊】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12月

[4]王德利《浅谈餐饮营销》【期刊】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8年11月

[5]王燕《浅析饭店营销管理》【期刊】管理观察,2009年

1、全职人员5人,老师30多人。 多年成功运作经验 2、诚信服务,信誉至上,保证质量,不满意免费修改。 3、性价比在同行中最优 一定会让你满意的

食品行业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

肯德基能在中国快速发展和其网络化、标准化的连锁经营是密不可分的,肯德基在连锁经营模式上,实施 直营连锁 与 特许连锁 两条腿齐头并进的提速战略。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肯德基 市场营销 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肯德基在中国的快速扩张和发展,已使其成为了中国快餐行业的毫无争议的领跑者。对此,笔者试着从快速扩张策略、本土化经营等方面简单剖析肯德基在中国营销策略上的成功之道。

【关键词】肯德基;营销;快速扩张;本土化

从近几年的经营业绩不难发现,“山德士上校”这个白胡子爷爷与青壮年的“麦当劳叔叔”相比,不仅宝刀未老,而且更具扩张意识和发展活力。从1987年11月第一家肯德基分店入驻北京起,2001年10月中国肯德基第500家餐厅落户上海,2004年1月中国肯德基第1000家餐厅落户北京,2007年11月中国肯德基第2000家餐厅落户成都,2010年6月中国肯德基第3000家餐厅落户上海……这种疯长式的扩张过程使肯德基成为中国快餐行业无所争议的行业魁首。“美味安全、高质快捷;营养均衡、健康生活;立足中国,创新无限。”中国肯德基的本土化发展模式不仅使自己“入乡随俗、融入中国”,而且经过20多年的苦心经营,也使肯德基成为中国民众饮食及 文化 生活中的重要部分。无怪中国百胜餐饮集团的当家人苏敬轼说,“中国肯德基是中国人的肯德基”。通过分析肯德基在中国的成功 经验 ,我们可以获得不少借鉴。笔者认为肯德基在中国的成功营销离不开如下几点:

一、以快速扩张为导向的经营策略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餐饮集团“百胜”公司的知名品牌,肯德基(Kentucky Fried Chicken)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3.3万家,而中国肯德基的利润则占到全球肯德基利润的三分之一。针对中国快餐市场这块巨大的“ 蛋糕 ”,它选择了快速渗透、不断扩大市场份额的经营策略,这一切都体现在它惊人的扩张速度上。为了促进这种快速扩张,肯德基采用了以快速扩张为导向的经营策略。

在企业人员方面,1987年,中国肯德基的员工不到百人;而截止2006年底,肯德基在全国的员工超过12万人,其时中国肯德基分店数量为1800家;按照最新3000家分店的情况分析,其麾下员工数量保守估计已不下20万人。面对如此巨大数量的人才需求,肯德基采用了员工本地化策略,着力培养、提拔和使用本地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熟悉政策环境和市场特点的优势,并且采用标准化系统化的人员培训模式,采用有效的员工绩效评价和职位提升体系。这套模式使企业汇集了强大的凝聚力,为其迅速扩张奠定了内部基础。

在原料供应上,为了满足巨大的生产需求,肯德基采取了本土化供应策略。截止至2006年底,肯德基共有550多家国内原料供应商,订购了从鸡肉,蔬菜,面包到包装箱,设备,建筑材料等原料,占中国肯德基采购总额的90%。1997年,肯德基将其在全球运用的专业供应商星级评估系统带入中国,该评估系统能够从五个方面对供应商进行评估测试,并帮助供应商提高自己产品的质量。这些行动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其原料供应问题,而且带动了一批中国企业的健康发展,为其赢得了不俗的口碑。

对待加盟商,肯德基在中国采取“不从零开始”的特许经营模式。“不从零开始”的特许经营,就是将一家成熟的肯德基餐厅整体转让给通过了资格评估的加盟申请人,同时授权其在原餐厅位置使用肯德基品牌继续经营。这种特许经营方式,不仅使肯德基有效地降低了运行成本,而且能够借助加盟商所具备的本地化优势来降低经营风险,提高经营业绩。

二、融入企业的本土化营销

与麦当劳不同,在全球各地推出适合当地人口味的产品,是肯德基一贯的策略。“立足中国、融入生活”,肯德基在坚持“炸鸡、薯条、汉堡包”的西式快餐老三样的同时,大力发扬产品本土化策略,研发适合中国老百姓口味的产品。以需求为导向,不断推陈出新,推出地区化特色产品,如“安心油条”、“皮蛋瘦肉粥”、“老北京鸡肉卷”、“四季鲜蔬”、“芙蓉鲜蔬汤”等专门针对中国消费者口味推出的新品已渐渐成为顾客的重要选择。同时,在 广告 宣传上,肯德基在自身“世界著名烹鸡专家”的企业形象上不断融入中国元素,甚至在2003年 春节 ,肯德基的山德士上校在中国170个城市的800余家分店统一换上唐装迎接顾客,在文化上巧妙而精准的实现了西式快餐中国化的“土洋结合”,让肯德基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

三、健康积极的生活理念

提供“健康美味”的食品一直是快餐业的目标,而肯德基在“营养均衡、健康生活”打出的一套套“组合拳”,更是在公众心中树立了品牌绿色健康的良好形象。肯德基将中国的均衡膳食健康理念运用到产品的开发上,消除人们对快餐食品的健康疑虑。不仅在烹饪上突破油炸,推出“烤”、“煮”、“凉拌”等制法,而且还改进产品的营养成分,推出了16种不同的 植物类 产品及多种中式新产品。在2000年中国肯德基成立了食品健康咨询委员会,并在2004年、2005年,先后发布了《中国肯德基食品健康政策白皮书》的第一版和第二版,对肯德基倡导的“营养均衡、健康生活”食品健康政策做了清晰阐述。而且在此基础上提出“天天运动,健康一生,让我们动起来”的 口号 ,搭建平台,举办肯德基全国青少年三人 篮球 冠军挑战赛、肯德基全国青少年校园青春 健身操 大赛等全国赛事。

四、友善正面的企业形象

肯德基一直坚持友善政府、友善民众、关爱社会的战略,努力塑造中国公众接受和喜爱的企业形象。它积极倡导社会慈善救济,近年来不断为玉树等受灾地区进行捐款。作为“世界饥饿救济”项目在中国的一部分,其携手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连续两年开展“捐一元,献爱心,送营养”募捐活动,为四川地震灾区小学生提供为时一年的营养补助。两年来项目累计募款总额达到1000多万元人民币,公众参与人数超过650万人。

作为肯德基主要顾客群体的青少年,肯德基对他们投入了巨大的关注。其所设立的中国肯德基曙光基金,一期已在全国42所大学实施,有2820人次大学生接受了资助。基金以学业资助、餐厅实践和社会服务三者为结合,受资助者不仅可以得到在肯德基进行勤工俭学的机会,而且将成为“曙光公社”的成员,参加相关活动回馈社会。2010年肯德基和中国青年报联合举办了“2010肯德基对话90后”活动。给“90后”青少年们提供了一个展露出他们特有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的舞台,充分而自由地展现他们真实而饱满的形象,让社会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群落的人,都能有机会与“90后”对话和交流,并重新审视他们给“90后”张贴的各种标签的真伪虚实,也让“90后”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身为社会一份子而应有的责任与担当。这些动作都使肯德基在公众中树立了良好形象,并得到了青少年巨大的认同。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因素成为制约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肯德基作为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典型代表,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成功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在跨文化环境下经营的企业,只有在文化差异战略上获得成功,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本文作者从跨文化角度,以4Ps市场营销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肯德基在中国市场的营销策略,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肯德基,跨文化营销,营销策略

一、引言:

1939 年哈兰·山德士上校创建了闻名遐迩的肯德基快餐店,从此开创了“一条鸡腿走天下”的经营壮举。现在肯德基已经是分店遍布全球的世界最大炸鸡快餐连锁企业,在世界各地80多个国家拥有超过1.1万多家的餐厅。1992 年肯德基在中国餐厅总数为10家;到1995年,发展到71家。1996年6月25日,肯德基中国第100家店在北京成立。而今肯德基在大陆已拥有1400 家分店,利润率占全球肯德基的1/3。且每年还在以很高的比例递增。可见,中国已成为肯德基的最大市场。

二、肯德基的产品策略

霍夫斯泰德把个人主义定义为只关心自己和自己家人的倾向,集体主义则指人们更倾向于强调自己属于某个群体,并通过相互关照来换取相互之间的忠诚。中国是一个集体主义倾向较浓的社会,人们对中国传统的文化和食品有很高的认同感,通过这种认同感,用西方吃法的“皮”包住中国传统餐饮文化的“芯”,体现了肯德基跨文化营销在产品创新方面的成功策略。从颠覆汉堡的“墨西哥鸡肉卷”到饱含中国特色的“老北京鸡肉卷”,肯德基的产品不断地在结合中国文化特色的方面进行突破和创新,为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也给快餐行业带来了多元化的竞争,并在这种竞争中逐步扩大并巩固了自身在中国快餐行业的领先地位。

三、肯德基的定价策略

权力距离指的是一个组织或群体中的等级地位的差别以及人们特别是地位低下的成员对权利分配不平等这一事实的接受程度。接受程度高的国家权力距离大,社会层级分明;接受程度低的国家和民族,权力距离则小,人和人之间比较平等。

从跨文化的角度来分析,中国是一个权力距离较大的社会,人们很看重消费场所的价格与个人形象之间的关系。肯德基维持不变的价格,有利于保持其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不会随着价格的波动而波动;同时作为一种西式快餐,肯德基考虑到中国人的集体主义倾向的消费习惯,通过推出“外带全家桶”这样的方式进行促销而不是像麦当劳进行单品促销,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肯德基的分销策略

从跨文化营销的角度去分析,抛开肯德基本身可能存在的流程设计上的缺陷不谈,由于中国较大的权力距离和男性化倾向,中国的员工普遍存在一种浮躁的倾向,难以踏实认真地去完成一些看起来很细微很琐碎的事情,而对于食品业而言,这一点是致命的。“苏丹红“事件给跨国企业在中国的一个教训:如何真正地把很好的制度贯彻到企业中的关键,并不在于高管如何卖力,而在于基层的素质如何。也就是说,跨国公司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在一个普遍存在浮躁倾向的国家招聘到一些沉稳耐心而且细心的员工进行质量把关。

五、肯德基的公关策略

1 充分利用媒介资源,使用“首脑公关”。

在“苏丹红”事件中,肯德基数次召开记者招待会,连一向低调的中国百胜餐饮集团总裁苏敬轼也特地赶赴北京,亲自到肯德基餐厅就餐。在权力距离较大的中国采用这种办法,就是在给消费者吃“定心丸”,对恢复消费者信心有很大作用。

2 寻找源头,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欲。

在这次事件中,肯德基在一方面检讨自身的供应链管理,另一方面协助国家相关部门逐步追查,最后成功找到了“苏丹红”的源头。在中国这样一个男性化倾向明显的社会,人们喜欢寻根究底,既然找到了并且不是肯德基的自身的问题,人们也就把矛头更多地指向了肯德基的供应商们而不是肯德基了。

3 敢于剖析自己,承认错误,利用权威部门的证明。

3月22日,肯德基在全国发出通告,称对“苏丹红”的调查已全面完成,有问题的调料都已排除,并得到妥善处理,经检验不含“苏丹红”的替代调料也已准备就绪。同时,肯德基再次强调,“所有相关产品都已送交国家认可专业机构进行全面检测,化验结果确认所有产品都不含“苏丹红”成分。请广大消费者放心食用。”在不确定性避免倾向较高的中国人心中,使用国家相关部门的证明和 报告 说服消费者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也能最迅速地让消费者安心。

六、结论和建议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如下几点建议:1) 正确的品牌定位;2) 及时推出适合国人口味的新产品;3) 恰当的营销 渠道 和公关活动。

在跨文化市场营销背景下, 现代企业应关注同世界文化的融合, 加强现代企业在产品文化、品牌文化、 企业文化 及本土文化等诸多方面的营销建设, 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企业跨 出国 门, 并在应对世界诸国和民族不同价值观的复杂国际市场竞争中, 保持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作者单位:天津商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菲利普·科特勒 .科特勒市场营销教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2]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 理查德·D·刘易斯.《文化的冲突与共融》[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4] 谢扬林.物流中心失职肯德基身陷“苏丹红”危机[N].中国经营报,2005

[5] 张兆响,司千字.《管理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企业之间对市场份额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是企业十分关心的问题。市场营销是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科学合理的市场营销策略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从而使得企业获得长远的发展。本文以新形势下的企业市场营销策略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四个角度对其进行了探讨,首先发掘市场潜在需求, 确立消费者品牌归属感;其次明确市场细分目标, 树立营销新理念;再次整合营销资源,实现市场优势最大增值;最后转换营销模式,建立立体化营销体系。

一、发掘市场潜在需求,确立消费者品牌归属感

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需要环境的依托,企业制定市场营销策略主要依据是市场定位战略,市场定位战略为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指明了方向。市场营销策略的作用对象是广大消费者,因此营销策略必须秉承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原则。

市场营销策略是企业营销活动中非常关键的一步,企业不惜紧跟时代的步伐,对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进行切实的了解,同时了解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从而更好的把握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这样企业才能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此外,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时应该注重创新,通过一系列和定价以及促销等相关的创新活动来吸引更多的潜在的消费者,不断加深消费者对自身品牌的归属感。

二、明确市场细分目标,树立营销新理念

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离不开营销人员的支持,为了激发营销人员的工作热情和斗志,企业需要制定一些有效的激励制度,从而调动营销人员的积极性。在新的发展形式下,制定科学合理的市场营销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市场营销目标的制定必须以消费者为导向,总的说来对企业产品价格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消费者对该产品的价值认知。

制定营销目标既包括长期目标,也包括中期和短期目标,并且制定短期目标的主要依据就是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制定短期目标的作用主要是动态的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并且不断的激发新的消费需求。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消费者对某一类产品的选择是多种多样的,如何吸引消费者,如何构建有效的品牌效应是企业十分关心的问题。市场营销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市场营销策略包含很多内容,如价格策略等。

三、整合营销资源,实现市场优势最大增值

在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时,营销人员需要充分考虑企业的整体战略,营销策略是为企业整体战略服务的。合理的市场营销策略指的就是那些能够通过相对较少的营销成本投入来换取企业最大经济效益的策略。

营销人员在制定营销策略时需要对各种营销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比较常见的营销资源主要有:营销环境、产品品牌、企业服务、营销渠道等。就营销环境而言,营销人员需要对其进行透彻的了解,明确其中的危险因素;就产品品牌而言,目前品牌效应是营销人员需要重点关注的,品牌可以说是一个企业的代表;就企业服务而言,服务是产品销售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产品服务必须能够让消费者满意,从而加强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就营销渠道而言,这是影响营销工作质量的关键因素,在信息化的今天,营销人员应该充分利用多样化的营销渠道,对不同渠道进行有效的整合。

四、转换营销模式,建立立体化营销体系

市场营销存在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主要和消费者有关。在开展市场营销工作时,营销人员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对营销市场进行透彻的了解,主要包括:该产品营销市场的规律性;市场的大小;市场的变化趋势等。现阶段的营销市场处于动态变化状态,传统的营销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营销人员应该转换营销模式,紧跟营销市场的步伐。

当今时代的营销市场属于买方市场,消费者占据主体地位,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和要求也逐渐提高。这就要求企业确定市场营销模式时充分考虑上述因素,以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为导向。

企业应该构建立体化的市场营销体系。在产品营销中,关注产品的文化内涵,通过文化内涵来凸显企业的竞争优势。市场营销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这主要体现在,和其他地区相比,某一地区的消费者可能会对某一特定产品产生较大的需求,营销人员在制定策略时应该考虑这一问题。

当今,在企业的营销活动中,公益营销行为逐渐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创新 措施 。作为营销方式的其中一种,公益营销在商业活动中产生了显著的效果。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加多宝 市场营销 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 要】通过对目前的饮料行业面临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了解中国饮料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再对加多宝的概况进行介绍,并介绍了加多宝与王老吉的商标之争。分析了该企业所处的宏微观环境以及SWOT分析,并着重分析包括产品、价格、 渠道 和促销为中心的营销策略以及策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策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饮料;SWOT分析;营销策略

一、中国饮料行业现状及对加多宝的简介

(一)国内饮料市场的发展现状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中国本土的饮料市场已经进入百事可乐、可口可乐、康师傅、统一、王老吉、加多宝、娃哈哈等行业巨头争霸的时代。近几年,各大企业大幅增加投资,扩张规模,国内外的各大企业纷纷加大在华的投资规模和产能扩张。

竞争加剧。虽然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中国本土诞生的饮料行业已经诞生众多饮料品牌,并都有各自比较稳定的产品消费群。但是中国消费者对饮料产品的品牌忠诚度较低,只是注重口味的新鲜感和多元化。这造成中国饮料市场呈现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特点。

(二)加多宝简介

1.加多宝集团的简介

加多宝集团是一家香_资、以广州为大陆总部的国内大型专业饮料、矿泉水生产及销售企业。加多宝旗下产品包括红色罐装、瓶装“加多宝”和“昆仑山天然雪山矿泉水”。加多宝出品的凉茶依据传统配方,采用上等本草材料配制,秉承传统的蒸煮工艺,经由现代科技提取本草精华、悉心调配而成;其内含菊花、甘草、仙草、金银花等具有预防上火作用的本草植物。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加多宝出品的正宗凉茶能预防上火,有益身体健康。

2.加多宝与王老吉商标之争

2012年5月11日,广药集团收到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日期为2012年5月9日的裁决书,广药胜诉,加多宝败诉。加多宝集团就开始推出自己的凉茶品牌加多宝。提出跟以前的红罐凉茶王老吉还是一样的配方,还是一样的味道。而广药为了享受加多宝多年经营的结果,就也借机推出了红罐王老吉,其实并非以前的王老吉。

二、加多宝营销环境及目标市场分析

(一)环境分析

1.供应商

就原材料而言,凉茶产业的供应商地位不是那么高,而且对于原材料的供应,原材料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所以这个时候凉茶的生产厂商才是主导者,供应商几乎没有讨价还价的能力。对于凉茶的市场而言,凉茶的生产厂商就是凉茶市场的供应商,它的讨价还价能力就很高,因为作为凉茶市场的主导者,其价格定位决定了凉茶市场的销售价格,同时决定了凉茶市场利润率。

2.经销商

加多宝定位的成功,使它一时间成为了国内关注度最高的饮料。所以更多的代理商,经销商加入到销售行列,代理商、经销商只需要其摆到销售的地方,那么顾客就会购买,这样一来,就加快了经销渠道的扩张,同时加快了资金的回笼。

3.消费者

加多宝的王老吉在市场上如此受欢迎,最重要的原因是它当初打着预防上火的 广告 ,这条广告深入人心,红色包装也容易吸引顾客的眼球。

4.竞争者

加多宝在国内的销售量已经超过了饮料巨头可口可乐。而在凉茶领域,不管是达利的和其正,还是京都的念慈庵都是无法与之抗衡的,就2008年整年的销售额来看同比增长了35%,占到了市场份额的35%~45%。

(二)SWOT分析

1.优势分析

加多宝公司将王老吉发展壮大,凉茶加多宝产品的配方和王老吉一样,而这种凉茶始祖依据传统配方采用上等草本材料配制的功能性饮料早已深受消费者喜爱。即使改名加多宝,因其正宗熟悉的口感也吸引着许多消费者。

2.劣势分析

加多宝与广药集团的关系错综复杂,2012年加多宝集团因为贿赂事件败诉讼于广药集团,最终失去了王老吉这个商标而是用加多宝这个品牌,这种负面的报道会给加多宝带来不好的口碑。

3.机会分析

现如今人们的健康意识增强,具有健康价值的功能性饮料,茶饮料和果汁饮料将更有市场,而加多宝作为去火功能明确的功能性饮料同时也是凉茶企业的领导者,是饮料市场的强有力竞争者,市场的需求对于加多宝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发展机会。

4.威胁分析

广药的王老吉是加多宝品牌的最大威胁,王老吉品牌已经先入为主。普遍被消费者所接受,占领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如何抢占其市场份额,最加多宝来说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在和王老吉的抗争中,其余的低成本的竞争者的趁虚而入也是加多宝销售市场的一个威胁,比如和其正凉茶、顺牌凉茶以及老翁凉茶等,虽然知名度、销售量和市场份额都不如加多宝,但是这些品牌既然能在市场上有立足之地说明也是不容小觑的。

三、加多宝的营销策略分析

(一)产品策略

目前,加多宝集团只推出310ml包装规格的红色罐装加多宝凉茶,与可口可乐相比,加多宝是非常简单的,加多宝集团坚持王老吉作为凉茶专家,而不是一个品牌推广到饮料全能王。一个品牌,有可能引入不同形式的产品或服务,称为不同的项目。

(二)价格策略

高价策略。消费者对一新的品类价值判断,往往通过价格达到。如加多宝本身作为一类新的品类在消费者面前,适当的高价有利于顾客看好凉茶这一品类,也有利于相对较小的目标人口。加多宝罐装饮料,零售价为3.5元/罐,价格较高,高出代表主流饮料罐可乐75%,这配合了它高端消费人群的营销,建立高档饮料形象,保持客户的认可程度。

(三)渠道策略

1.主要渠道

现代渠道主要包括大卖场和超市等,其中仓储超市主要依附于大型商业集团,具有广泛的品牌影响力和令人信服的金融信贷。现代渠道将越来越受到重视,获得市场的认可,成为现代渠道红罐是最好的选择。

2.常规渠道

加多宝常规渠道成员主要包括经销商、批发商、制造商和许多小店。加多宝通过分区域、分渠道的 方法 涵盖了商店、餐厅和专用终端店,形成了完整的销售网络。

3.餐饮渠道

加多宝紧紧围绕预防上火的市场定位,选择湖南菜、四川菜和火锅店为加多宝诚意合作店,投资基金和联合促销,把消费这些终端网站已成为重要的地方广告。设计电子显示屏和红灯笼等宣传促销品免费赠送,让消费者享受加多宝的味道,宣传其祛火的功能,同时培养目标消费者。

(四)促销策略

持续巨额的广告投入不仅为加多宝凉茶迅速走向全国市场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广告投入和商业收入往往成正比,这有利于巩固消费者心中的加多宝凉茶预防上火效应和中国最受欢迎的饮料罐头的地位。

促销活动。加多宝采取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促销方法,一方面鼓励现有的消费者购买来增加销售,另一方面吸引更多的新客户,抢占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开展国家主题和节日促销活动,节日期间在超市或者商业地段开展买送礼品等活动,同时还让利销售,刺激消费者购买。赞助体育赛事娱乐活动,加多宝赞助了中国好声音,还曾是第16届广州亚运会高级合作伙伴,赞助爱情巨片《绿茶》,而且现在赞助了多家地方卫视。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加多宝品牌营销策略进行研究,概括出一个包含理论前提、营销组合、策略启示等的基本框架。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品牌营销策略的成熟,品牌竞争将市场经济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品牌不仅是企业市场营销的锐利武器,是一个企业经营管理实力的代表,也是市场经济成熟度的一项指标。同时它还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标志,是一项具有战略价值的经济资源。加多宝正是通过一系列品牌营销策略来打造成中国第一凉茶品牌的代表,加多宝凉茶通过分析消费者对王老吉原有的认知,重新投入巨额的广告,加大宣传,成功得做到了去王老吉化,使得加多宝这个品牌深入人心,为企业带来了巨额的收益。加多宝实施品牌策略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与企业的发展策略相融合,制定一个持之以恒的长期计划,是实施品牌策略的关键所在。

摘 要:作为中国“正宗凉茶”第一品牌,加多宝成为广大消费群体喜爱的凉茶饮料,不仅在于其产品本身的品质,更在于其对市场的掌控和消费需求的科学分析与因此实施的营销策略。产品品质最优化是其吸引消费群体的先决条件;明确品牌定位、构建独特价值,是其力拼凉茶群雄的宏伟战略;牢牢把握市场、树立自身形象,是其稳中求胜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加多宝;营销

一、引言

1995年加多宝集团成立伊始,便在广东推出了第一批红色罐装“正宗凉茶”。2007年―2011年加多宝红色罐装“正宗凉茶”连续5年荣获“中国饮料第一罐”,成为中国广大消费者最喜爱的凉茶饮料。随着市场的稳定和消费群体的日益扩大,加多宝集团经过详尽的市场调研、分析后,于2011年4月果断推出“瓶装版”,并于2012年2月在全国上市;2012年5月,加多宝推出自有品牌加多宝凉茶,以满足国内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作为国内凉茶饮料市场第一领导品牌,加多宝一路走来,给了我们消费者太多惊喜:加多宝用五年多的时间,实现了从一亿到五十亿的销量;用短短一年多时间,便完成了从五十亿到百亿的华丽跨越。加多宝在饮料行业销售情况实在是一个奇迹。

二、优化产品品质,加强舆论造势

1.产品品质最优化

任何一款产品,即使其商标能被复制、共享甚至收回,但产品本身的品质是无法被复制的,这是关键。对于加多宝来讲,被消费者接纳和认可的是其改良后的配方。所以当加多宝产品本身没有改变甚至是比之前的口感更好,换句话说就是品质更优,再通过媒体的造势,那么加多宝等同于或者更优于先前王老吉的事实,得以在广大消费者心中生根发芽,这是实质营销核心要素的第一个关键。一方面要对自己的产品有充分的信心,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技术进步优化产品自身品质,早早对正宗凉茶的配方进行改良与深加工,打造产品实质内涵。

2.加强广告宣传和舆论造势

广告宣传的目的是告诉消费者企业当前有什么行动。消费者最初对加多宝还很陌生,要将王老吉“怕上火”的心智资源移植到加多宝上,就必须非常讲究广告宣传的策略、技巧。广告宣传能够让品牌更具有可信度,尤其是改名重新塑造一个凉茶品牌,更需要让消费者相信其代表凉茶领导品牌。

由公关活动促引,加多宝选择赞助“中国好声音”以扩大自身宣传。“中国好声音”演绎了一场“原创”声音。随着主持人的反复播报,冠名赞助的加多宝掀起“红色旋风”,并蔓延至场外。加多宝成为2012年最火爆的音乐真人秀“中国好声音”的特约赞助商,是经典红罐凉茶更名为加多宝凉茶之后的首项重大举措。加多宝集团品牌管理部副总经理王月贵认为,加多宝凉茶与“加多宝中国好声音”都具有原汁原味、正宗的品牌内涵,这是加多宝凉茶与中国版“THEVOICE”的结合点。正是借“好声音”,加多宝从战略上实现了重塑凉茶领导者的品牌目标。

利用媒体和消费者来宣传自己的产品,是营销策略的重要方面。在同王老吉的舆论之争中,加多宝就是用好了舆论的力量和消费者的力量,展开了关于“生母”和“养母”之间的争夺。人们的同情心普遍倾向于将孩子拉扯大、付出大量心血的“养母”,而不是只“生”没“养”的“生母”,将人们的道德认同感充分转用到市场营销战略中。加多宝联合了自己忠实的消费者的力量和忠实的经销商的力量,向社会说明了情况,赢得了大量有力的支持,在舆论造势之争中获得了胜利。

三、加多宝的品牌营销策略

1.大力进行品牌推广

(1)“加多宝”的广告轰炸

事实上,对于全国消费者而言,2012年加多宝还是一个陌生的新名字、一个突然冒出来的品牌。当然,这并未影响加多宝集团一贯的广告轰炸方式。首先,加多宝集团在所有广告中特别强调“加多宝”三个字,并且通过“全国销量领先”来让消费者相信它是一个有实力的品牌。通过持续不断的重复曝光,大力进行品牌推广,使“加多宝”很快被消费者熟知,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它是一种凉茶饮品,且有了消费的冲动。其次,“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加多宝”的广告词,将红罐加多宝与原来的红罐王老吉之间有意识地画上了等号,这一招让青睐红罐王老吉的原有消费者们明白,除了名称发生改变以外,“加多宝”其实就是“王老吉”,“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实质没有改变,其依然是送礼佳品、餐饮伴侣和下火良药,这样就达到了留住原有消费群体的目的,实现了更名不失销售额的目的,称得上是一次营销策略上的巨大胜利。

(2)釜底抽薪,与王老吉分道扬镳

面对王老吉的磨刀霍霍、现实挑战,加多宝不能也不可能坐以待毙。可以说“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加多宝”的广告词,实在是精明透顶。一方面告诉人们,大家熟知的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王老吉”已经更名“加多宝”了,以后大家消费的“加多宝”就是现在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另一方面,还告诉消费者一个信息:以后大家再见到红罐王老吉,肯定不是我们现在的“加多宝”,而是另外一种产品,将不再是原先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这则改名广告其实就是“釜底抽薪”的招数,它像一块盾牌一样将自己的基本盘牢牢保护起来,同时彻底与王老吉分道扬镳,不仅使消费者能很自然的从王老吉过渡到加多宝,牢牢吸引住原有消费群体,积极吸纳更广泛的消费群体,更重要的是,加多宝同时从本质上实现了“去王老吉化”。

(3)高度重视公益营销

高度重视公益、积极参与公益是加多宝承担社会责任、反哺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其公益营销策略。

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加多宝第一时间向灾区捐赠数千件货物;2008年5月18号,在中央电视台《爱的奉献》捐赠晚会上,加多宝更是做出了捐赠亿元的壮举;还号召集团员工给灾区捐款上百万。2010年4月,向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款1亿2千万人民币。2011年,向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区捐款2000万,用于推动全民公益行动的发展及舟曲等灾区恢复生产。2013年4月,雅安地震发生后,加多宝集团第一时间紧急调集1000箱加多宝凉茶与1000箱昆仑山矿泉水奔赴灾区;24日又调集2000箱加多宝凉茶,缓解灾区用水燃眉之急。2013年4月26日,在中国扶贫基金会主办的“有你就有力量-四川芦山地震救援行动”再捐1亿人民币给雅安地区,用于赈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另外还有2009年成立“加多宝扶贫基金”;12年的“加多宝?学子情”爱心助学等公益活动。 进行公益活动,主要在于活动效果和声势。增加几十万的公益投入和 热点 软活动的效果,远胜于上亿的单一硬广告投入和商业性娱乐化的方式和效果。加多宝进行的公益营销活动,并不是硬拼投入,而是用同样的费用,办好更多的实事,做好更多的活动,产生更大的效果。

2.确定营销目标和市场定位

(1)确定营销目标

加多宝是一款“功能饮料”,购买红色加多宝真实动机是用于“预防上火”。品牌定位―“预防上火的饮料”,其独特的价值在于:喝红色加多宝能预防上火,让消费者无忧地尽情享受生活。作为红色加多宝的战略目标,其就是让消费者在消费加多宝的同时,享受生活、享受健康。

作为饮品,加多宝要为广大消费者喜爱,必须加入到“饮料”行业的竞争中去。那么,它就有众多的竞争对手―其他各种饮料。加多宝为了在与其他对手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选用了消费者认为日常生活中最易上火的五个场景:吃油炸食品薯条、吃烧烤、吃火锅、通宵看球赛和夏日阳光浴等进行宣传与销售。尤其是通过开拓餐饮场所,在一批酒楼打造旗舰店的形象。其营销目标,就是要让加多宝进入寻常百姓家。

(2)准确市场定位

截至2002年底,加多宝的销售已近8年,但其从未进行过品牌定位。加多宝集团无法回答加多宝究竟是什么,广大消费者完全不清楚为什么要买它。这个问题不解决,无论你的广告拍得多么有“创意”,投入有多大,都无济于事。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说过,一个广告活动的效果取决于你的产品定位,而不是你的广告创意。因此,加多宝的销售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对自己的品牌定位。在经过一番沟通后,加多宝决定对加多宝进行品牌定位。通过对消费者的认知和购买消费行为的调查分析,加多宝认识到,消费者对加多宝的需求,是需要一个功能型饮料,其购买加多宝的真正的动机在于“预防上火”,而非真正“上火”了需要加多宝来治疗。研究人员对加多宝集团及产品本身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认知的研究结果显示,加多宝凉茶始祖的身份,独特的中草药配方,多年的历史早已成为中国凉茶行业的创造者和领导者。凭借“预防上火”的功效,抓住了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如此有利于加多宝在原有市场的巩固和加强,进而开发新市场;相关信息和专家访谈的研究表明,中医药祛火的概念已经在全国广泛流行,“上火”也逐步深入人心,这使得加多宝凉茶能突破地域限制。研究人员表示,只要做好了凉茶概念的宣传,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一定能看到加多宝的存在。品牌定位已经逐步在消费者头脑中存在,接下来最重要的任务是推广品牌,真正得到人心,使消费者都知道,“预防上火”首选加多宝。

3.改善物流管理

在物流管理上,加多宝原先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采购、生产、销售没有取得一个良好的平衡,贯穿整个 企业运营 体系的物流管理制度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人员的专业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物流管理人员时有缺勤发生,物流管理人员技能训练不够;物流管理程序要求不严,检查工作不够完善;仓储管理工作有待提高;车辆管理及装载率方面做的不完善,车辆装载率可以再提高,物流成本可以进一步降低。针对这些问题,加多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了改进和完善。一是建立完善的营销渠道管理系统,健全和完善办事处的各项制度,充分发挥其职能;加强办事处的 财务管理 ;加强办事处的业务人员绩效管理;优化办事处的营销渠道营销,从而建立完善营销渠道系统。二是实施客户管理。重新确定客户档案。建立信息中心,将客户档案输入该中心,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信息收集、反馈、整理和处理运作体系,及时为公司决策层决策和业务部门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依据。三是实现信息渠道的扁平化,提升渠道资源意识,树立绿色渠道意识等。

4.高度重视消费者,重视终端和渠道

快速消费品营销对终端渠道的渗透力犹为重要。终端执行强度的强弱,关系到重新塑造品牌的成败。虽然终端不为加多宝所控制,但是其通过自身的渗透力超强的终端执行,将凉茶终端争夺战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各大卖场,绝大多数的客户都已经被加多宝所控制。而对于企业而言,重要卖场就是营业面积,客流量和发展潜力三大方面的终端。例如国际著名的零售商沃尔玛、家乐福、华联等。加多宝业务团队不断的加大人员投入,拼命的张贴海报,包装终端形象,买赠等活动。目的就是将加多宝品牌渗透到各个地方。此外,加多宝还安排了大量人手在各大型超市向消费者解释,以应对消费者对加多宝新品牌的困惑。从而使得加多宝重新塑造凉茶品牌水到渠成。

广告打的再多,如果把消费者和渠道合作者放在一边,等待他们的自然选择,而不是有效引导和联合他们的力量,其实是把自己和对手放在了一条起跑线,没有用好原本属于自己的资源和优势。任何抛开消费者的产品都不会销的很好,没有系统做渠道营销和终端营销的产品也不会有很好的战绩。得消费者得渠道者为王,这是营销的真理。

四、结论

纵观加多宝走过的历程我们发现,品牌思路的定位、营销策略的成功、慈善事业的大气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在我们回顾自己用品类 营销策划 过程之中,可以忽略品牌的本身,却不能忽略品牌给我们打来的价值,只有得到消费者心中的认可,品牌的价值才能发挥到极致。同样,没有价值的品牌,也无法得到消费者心里的认知,品牌的价值也自然无法得到体现。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让品类代表品牌,让品类达成消费者心理的认知。

参考文献:

[1]庄贵军.王桂林.《营销渠道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黄静.《品牌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6.

[3]高源.加多宝应该如何去王老吉化[C].2010.

[4]何晓.好声音成功VS加多宝的成功,[J].医药经济报,2009.10.

[5]李开君,王锡高.把投身公益事业当作 企业 文化 .中国汽车报[N],2009.10.

[6]胡其辉.《市场营销策划》[M].北京:高等 教育 出版社,2011.8.

加多宝市场营销论文相关 文章 :

1. 加多宝的渠道策略

2. 市场营销论文案例分析

3. 关于市场营销策略论文

4. 市场营销

5. 市场推广营销策略分析

1、全职人员5人,老师30多人。 多年成功运作经验 2、诚信服务,信誉至上,保证质量,不满意免费修改。 3、性价比在同行中最优 一定会让你满意的

品牌营销问题研究论文

茶叶企业品牌营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茶叶企业品牌营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国茶品牌营销现状,分析了造成当前中国茶品牌营销问题的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如下:转变观念,联合发展;提高产品品质;加大对品牌的投入;营造企业文化。

关键词:中国茶叶企业;品牌营销;问题与对策

“品牌”一词是个舶来语,最早源自北欧的挪威,但当时这个单词的本义为“灼烧”,是一个广泛应用于从古到今畜牧业的传统行业手法———将灼烧至足够烫的金属符号烙印在牲畜的皮肤上,以此确认此牲畜为xx人所有。这其实是一种划分所有物的通行作法,因此当社会发展到了手工业的阶段时,在手工作坊里生产出的产品上也会出现类似的符号或文字,例如中国古代的制瓷匠人往往在瓷器的底部刻上诸如“江西景德镇”或“xx制”的纹样。PhilipKotler(美国营销学家)对“品牌”的定义为“所谓品牌,就是一个称谓、名字、符号、设计等,抑或是以上的集合。”制作品牌的目的在于使自己生产的产品能够区别于其他的同质竞争者。

1中国茶品牌营销现状

1.1品牌虽多,却不够大

中国作为茶的原始产地不仅拥有世界上已知的几乎所有的茶叶品种,而且茶叶年产量近世界四分之一,更是有着“十大名茶”的优势,茶叶种类囊括了白茶、绿茶、花茶、红茶、青茶、黄茶、黑茶等全部类型。但是,中国年出口茶叶却常年维持在世界约10%左右,甚至落后于非洲的肯尼亚和东南亚的斯里兰卡。不仅如此,中国茶在世界茶产品市场的销售价位也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极不匹配,中国茶在国际市场的均价仅为肯尼亚茶产品均价的一半,是印度与斯里兰卡茶产品均价的三分之二。在中国国内的茶产品品牌多如牛毛,仅在“龙井”一个品牌下就衍生出“西湖龙井”、“狮峰龙井“、“杭州龙井”等若干分支,目前中国国内茶产品品牌数量已经突破一千,完全算得上“繁花似锦”。可就在这样“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茶品牌阵列中,却难以异军突起足够数量能衬托中国强劲经济实力的国际品牌来。比如一提到红茶的品牌,无论中国还是外国消费者头脑中总是率先浮现出“立顿”的品牌,可这个品牌却是由国内根本不自产茶叶的英国创立,不能不说是对中国这个茶的“老祖宗”的一大讽刺。

1.2品牌营销措施不力

国内茶产品品牌在推广营销时明显缺乏高屋建瓴的战略统筹眼光,各家茶企对自家茶叶品牌的推广策略几乎无一例外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茶文化。然而如此众多同质化的品牌营销手段中却又难得见到能够与其他同类产品有明显差别的品牌内涵,消费者面对大量似是而非的茶产品品牌时犹如雾里看花,只恨不能“借一双慧眼”来把这些堆砌的茶品牌看个真切、明白。久而久之,在无法清晰地划分出各个品牌的本质分界线后,国内消费者只能弃品牌而转向实物,曾有研究人员统计,当前国内茶产品消费者选择某一类型或品牌茶叶的途径中近四成是通过亲友的介绍,其余渠道则是商场促销或各类广告等不一而足,茶企全面和系统的品牌营销则被排在靠后的位置。

2造成当前中国茶品牌营销问题的根源

2.1茶产品自身品质问题

营造一个知名品牌的前提条件是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比如“可口可乐”,尽管现在几乎人人都将其划为非健康饮品的行列,但不可否认的是,可口可乐凭借其神秘配方和始终如一的质量监控体系从其诞生之初至今仍然保持了相同的品质与口感,成为国际饮品市场上截止目前仍然很难被撼动的知名饮料品牌。而茶叶作为农产品的特性却决定了品质难有保障的缺陷,从客观条件上讲,不同地区气温、降水、日照、土壤营养成份、酸碱比例、病虫害类型以及茶树品种的本质差异等都决定了茶作为农产品而很难维持一个相对恒定的品质标准;从主观条件上讲,我国几千年来种茶、制茶的传统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茶产品生产制作的小规模、小作坊、不定的标准等模式,也让国内茶生产者多数维持在家庭式、小集体式。如此主客观条件的局限决定了我国茶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种种影响质量与品质的不当环节,也就使我国的茶与世界先进的茶生产标准化要求之间产生了难以逾越的鸿沟,影响了国内茶产品知名大品牌的构建。

2.2生产经营者的问题

从前面提到的“龙井”一个品牌下出现若干分支品牌的问题不难看出,国内茶企在品牌营销时也时常陷入与其他行业品牌建造类似的怪圈———“内斗”严重之中。中国同类产品企业之间相互竞争十分激烈,只想着如何将对手置于死地,很难考虑与竞争对手联盟合作将品牌做大做强。也有茶企投资品牌意识不足,认为国内的茶消费市场已经是个足够大的市场,自己企业的茶产品能够占据其中小小一点份额已经足够生存。于是“小富即安”,随即不思进取,满足于在一小片区域中稳定少量的消费群体,缺乏创立一个世界性大品牌向国际市场开拓进军的.野心和勇气。另一方面,产品品牌的建立、发展、闻名的过程是一个投入多、风险大的现实问题,当前中国不少茶企自身规模、资金、人、财、物等远远达不到维持一个国际知名品牌需要具备的雄厚实力,因而也有不少茶企处于“有心无力”的困境中无法开展确有成效的品牌营销战略。

2.3茶叶消费者的问题

国内茶产品品牌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和当前我国多数消费者的茶产品消费体验停留在初级阶段犹如一片树叶的两面。消费者对自己国家流传几千年的传统饮料已经处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境界”里,由于太过习惯和熟识而很难跳出思维惯性、对茶产品形成品牌意识。绝大多数习惯于饮茶的国内消费者日常购买茶产品基本上都维持着“去一个去惯了的地方,买自己喝惯了的茶”的循环中。对年长的消费者而言,几十年喝茶的经验很难改变,年轻的消费者则往往受到家中长辈的影响而延续老一辈人购茶、选茶的习惯,因此茶产品的品牌营销在一个消费惯性过于强大的市场中也常常陷入步履维艰的境地。

3解决问题的对策

3.1转变观念,联合发展

营销品牌的前提首先应当是茶产品生产经营者能够从意识深处认同品牌价值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尤其是创立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影响。国内茶企应当勇于突破现状,主动打破因循守旧、随遇而安的消极经营思想。市场化经济欢迎的是国际竞争、是开拓进取,而不是知足常乐、见好就收。国内茶企在品牌营销中应当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走一条“无内耗、同发展”的大品牌营销道路。

3.2提高产品品质

品质是品牌安身立命的根,营销品牌的出发点仍然是质量,当前国内茶产品品质难以适应国际标准的缺陷也是大品牌营销困难的局限之一。分散式、小集体式生产经营和相对落后、陈旧的生产工艺、设施设备都使我国茶产品品质与国外规模化、集团化大企业生产茶产品质量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就拿东南亚发展中国家印尼为例,印尼国内年产茶1500吨的茶企用工数量仅仅26人,而我国同类型茶企用工数量是印尼的三倍。这说明了一个相当现实的问题———用工数量少意味着机械化、程序化的普及,意味着标准化、现代化生产方式的应用,也就意味着产品品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提高茶产品品质是国内茶企应当时刻牢记的生产经营根本理念,加快茶叶生产的现代化、标准化是营销品牌的前提与先决条件。

3.3加大对品牌的投入

“放长线、钓大鱼”既是俗语,也是营销品牌必须经历的过程。从品牌创立到消费者形成牢固记忆之间有着一条漫长而艰巨的道路,茶企需要为之有足够的投入和耐心的经营。急功近利对于一个国际知名品牌的产生与维护并不适用,纵观当今国际各大品牌商品走过的成长道路无一不是经历了“积少成多、水滴石穿”的过程,持之以恒的投入和经营犹如“春生”与“夏长”,只有经过了耕耘,才能获得“秋收”与“冬藏”。对于茶叶生产企业,尤其是众多民营企业来说,“酒好不怕巷子深”的传统观念在现代市场经济营销中已经过时了,再好的“酒”也需要大张旗鼓地宣传才能让别人知道。正所谓“有舍才有得”,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缺少投入就无法营销出具有足够影响力的大品牌、好品牌。茶企在不断提高品牌意识和产品品质的同时更要有一双敏锐的市场的眼,随时观察市场出现的机遇与缝隙,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宣传、推广自己的品牌,创新营销渠道与手段,不断强化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通过对消费者持续的强化刺激加深其对企业品牌的消费记忆,而当品牌记忆在消费者群体中相对固化之日,也就是一个知名品牌从此为世人瞩目之时。

3.4营造企业文化

表面上看“文化”这种理念似乎与崇尚实际的生产经营风马牛不相及,但没有“文化”的企业即使能有一时的繁荣,却终会因为内核的松散而穷途末路,相反,有“文化”的企业是有向心力的企业,哪怕前进路途中遭遇挫折,也会因为有这样内在的“力”而使企业获得重新聚集和振作的机会,比如“苹果”的创新,“大众”的严谨等。文化是能够持续滋养企业这棵“大树”的土壤,文化作为精神层面的养料对人的创造力、能动力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人则是现代企业最具活力的资本。优秀的企业文化在凝聚人心的同时也如同灯塔照亮品牌前进的方向,使企业“内力”得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让品牌得以茁壮成长,实现企业与品牌的同生共长。

4结束语

中国茶企的品牌营销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与国际同行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是多年传统式生产经营惯性的影响。在商品消费已经转入“品牌”这一范畴的时候,加强品牌营销并不只会单纯地对茶叶销售起到促进作用,而是对茶企未来可持续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这应当引起国内各茶叶生产经营者高度的重视。

作者:蒋思

单位:潍坊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龚永新.弘扬茶文化,推动茶文化产业建设[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4):97-99

[2]范增平.茶文化在茶叶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及意义[J].农业考古,2006(2):22-25

当今,在企业的营销活动中,公益营销行为逐渐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创新 措施 。作为营销方式的其中一种,公益营销在商业活动中产生了显著的效果。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加多宝 市场营销 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 要】通过对目前的饮料行业面临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了解中国饮料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再对加多宝的概况进行介绍,并介绍了加多宝与王老吉的商标之争。分析了该企业所处的宏微观环境以及SWOT分析,并着重分析包括产品、价格、 渠道 和促销为中心的营销策略以及策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策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饮料;SWOT分析;营销策略

一、中国饮料行业现状及对加多宝的简介

(一)国内饮料市场的发展现状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中国本土的饮料市场已经进入百事可乐、可口可乐、康师傅、统一、王老吉、加多宝、娃哈哈等行业巨头争霸的时代。近几年,各大企业大幅增加投资,扩张规模,国内外的各大企业纷纷加大在华的投资规模和产能扩张。

竞争加剧。虽然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中国本土诞生的饮料行业已经诞生众多饮料品牌,并都有各自比较稳定的产品消费群。但是中国消费者对饮料产品的品牌忠诚度较低,只是注重口味的新鲜感和多元化。这造成中国饮料市场呈现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特点。

(二)加多宝简介

1.加多宝集团的简介

加多宝集团是一家香_资、以广州为大陆总部的国内大型专业饮料、矿泉水生产及销售企业。加多宝旗下产品包括红色罐装、瓶装“加多宝”和“昆仑山天然雪山矿泉水”。加多宝出品的凉茶依据传统配方,采用上等本草材料配制,秉承传统的蒸煮工艺,经由现代科技提取本草精华、悉心调配而成;其内含菊花、甘草、仙草、金银花等具有预防上火作用的本草植物。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加多宝出品的正宗凉茶能预防上火,有益身体健康。

2.加多宝与王老吉商标之争

2012年5月11日,广药集团收到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日期为2012年5月9日的裁决书,广药胜诉,加多宝败诉。加多宝集团就开始推出自己的凉茶品牌加多宝。提出跟以前的红罐凉茶王老吉还是一样的配方,还是一样的味道。而广药为了享受加多宝多年经营的结果,就也借机推出了红罐王老吉,其实并非以前的王老吉。

二、加多宝营销环境及目标市场分析

(一)环境分析

1.供应商

就原材料而言,凉茶产业的供应商地位不是那么高,而且对于原材料的供应,原材料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所以这个时候凉茶的生产厂商才是主导者,供应商几乎没有讨价还价的能力。对于凉茶的市场而言,凉茶的生产厂商就是凉茶市场的供应商,它的讨价还价能力就很高,因为作为凉茶市场的主导者,其价格定位决定了凉茶市场的销售价格,同时决定了凉茶市场利润率。

2.经销商

加多宝定位的成功,使它一时间成为了国内关注度最高的饮料。所以更多的代理商,经销商加入到销售行列,代理商、经销商只需要其摆到销售的地方,那么顾客就会购买,这样一来,就加快了经销渠道的扩张,同时加快了资金的回笼。

3.消费者

加多宝的王老吉在市场上如此受欢迎,最重要的原因是它当初打着预防上火的 广告 ,这条广告深入人心,红色包装也容易吸引顾客的眼球。

4.竞争者

加多宝在国内的销售量已经超过了饮料巨头可口可乐。而在凉茶领域,不管是达利的和其正,还是京都的念慈庵都是无法与之抗衡的,就2008年整年的销售额来看同比增长了35%,占到了市场份额的35%~45%。

(二)SWOT分析

1.优势分析

加多宝公司将王老吉发展壮大,凉茶加多宝产品的配方和王老吉一样,而这种凉茶始祖依据传统配方采用上等草本材料配制的功能性饮料早已深受消费者喜爱。即使改名加多宝,因其正宗熟悉的口感也吸引着许多消费者。

2.劣势分析

加多宝与广药集团的关系错综复杂,2012年加多宝集团因为贿赂事件败诉讼于广药集团,最终失去了王老吉这个商标而是用加多宝这个品牌,这种负面的报道会给加多宝带来不好的口碑。

3.机会分析

现如今人们的健康意识增强,具有健康价值的功能性饮料,茶饮料和果汁饮料将更有市场,而加多宝作为去火功能明确的功能性饮料同时也是凉茶企业的领导者,是饮料市场的强有力竞争者,市场的需求对于加多宝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发展机会。

4.威胁分析

广药的王老吉是加多宝品牌的最大威胁,王老吉品牌已经先入为主。普遍被消费者所接受,占领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如何抢占其市场份额,最加多宝来说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在和王老吉的抗争中,其余的低成本的竞争者的趁虚而入也是加多宝销售市场的一个威胁,比如和其正凉茶、顺牌凉茶以及老翁凉茶等,虽然知名度、销售量和市场份额都不如加多宝,但是这些品牌既然能在市场上有立足之地说明也是不容小觑的。

三、加多宝的营销策略分析

(一)产品策略

目前,加多宝集团只推出310ml包装规格的红色罐装加多宝凉茶,与可口可乐相比,加多宝是非常简单的,加多宝集团坚持王老吉作为凉茶专家,而不是一个品牌推广到饮料全能王。一个品牌,有可能引入不同形式的产品或服务,称为不同的项目。

(二)价格策略

高价策略。消费者对一新的品类价值判断,往往通过价格达到。如加多宝本身作为一类新的品类在消费者面前,适当的高价有利于顾客看好凉茶这一品类,也有利于相对较小的目标人口。加多宝罐装饮料,零售价为3.5元/罐,价格较高,高出代表主流饮料罐可乐75%,这配合了它高端消费人群的营销,建立高档饮料形象,保持客户的认可程度。

(三)渠道策略

1.主要渠道

现代渠道主要包括大卖场和超市等,其中仓储超市主要依附于大型商业集团,具有广泛的品牌影响力和令人信服的金融信贷。现代渠道将越来越受到重视,获得市场的认可,成为现代渠道红罐是最好的选择。

2.常规渠道

加多宝常规渠道成员主要包括经销商、批发商、制造商和许多小店。加多宝通过分区域、分渠道的 方法 涵盖了商店、餐厅和专用终端店,形成了完整的销售网络。

3.餐饮渠道

加多宝紧紧围绕预防上火的市场定位,选择湖南菜、四川菜和火锅店为加多宝诚意合作店,投资基金和联合促销,把消费这些终端网站已成为重要的地方广告。设计电子显示屏和红灯笼等宣传促销品免费赠送,让消费者享受加多宝的味道,宣传其祛火的功能,同时培养目标消费者。

(四)促销策略

持续巨额的广告投入不仅为加多宝凉茶迅速走向全国市场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广告投入和商业收入往往成正比,这有利于巩固消费者心中的加多宝凉茶预防上火效应和中国最受欢迎的饮料罐头的地位。

促销活动。加多宝采取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促销方法,一方面鼓励现有的消费者购买来增加销售,另一方面吸引更多的新客户,抢占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开展国家主题和节日促销活动,节日期间在超市或者商业地段开展买送礼品等活动,同时还让利销售,刺激消费者购买。赞助体育赛事娱乐活动,加多宝赞助了中国好声音,还曾是第16届广州亚运会高级合作伙伴,赞助爱情巨片《绿茶》,而且现在赞助了多家地方卫视。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加多宝品牌营销策略进行研究,概括出一个包含理论前提、营销组合、策略启示等的基本框架。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品牌营销策略的成熟,品牌竞争将市场经济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品牌不仅是企业市场营销的锐利武器,是一个企业经营管理实力的代表,也是市场经济成熟度的一项指标。同时它还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标志,是一项具有战略价值的经济资源。加多宝正是通过一系列品牌营销策略来打造成中国第一凉茶品牌的代表,加多宝凉茶通过分析消费者对王老吉原有的认知,重新投入巨额的广告,加大宣传,成功得做到了去王老吉化,使得加多宝这个品牌深入人心,为企业带来了巨额的收益。加多宝实施品牌策略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与企业的发展策略相融合,制定一个持之以恒的长期计划,是实施品牌策略的关键所在。

摘 要:作为中国“正宗凉茶”第一品牌,加多宝成为广大消费群体喜爱的凉茶饮料,不仅在于其产品本身的品质,更在于其对市场的掌控和消费需求的科学分析与因此实施的营销策略。产品品质最优化是其吸引消费群体的先决条件;明确品牌定位、构建独特价值,是其力拼凉茶群雄的宏伟战略;牢牢把握市场、树立自身形象,是其稳中求胜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加多宝;营销

一、引言

1995年加多宝集团成立伊始,便在广东推出了第一批红色罐装“正宗凉茶”。2007年―2011年加多宝红色罐装“正宗凉茶”连续5年荣获“中国饮料第一罐”,成为中国广大消费者最喜爱的凉茶饮料。随着市场的稳定和消费群体的日益扩大,加多宝集团经过详尽的市场调研、分析后,于2011年4月果断推出“瓶装版”,并于2012年2月在全国上市;2012年5月,加多宝推出自有品牌加多宝凉茶,以满足国内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作为国内凉茶饮料市场第一领导品牌,加多宝一路走来,给了我们消费者太多惊喜:加多宝用五年多的时间,实现了从一亿到五十亿的销量;用短短一年多时间,便完成了从五十亿到百亿的华丽跨越。加多宝在饮料行业销售情况实在是一个奇迹。

二、优化产品品质,加强舆论造势

1.产品品质最优化

任何一款产品,即使其商标能被复制、共享甚至收回,但产品本身的品质是无法被复制的,这是关键。对于加多宝来讲,被消费者接纳和认可的是其改良后的配方。所以当加多宝产品本身没有改变甚至是比之前的口感更好,换句话说就是品质更优,再通过媒体的造势,那么加多宝等同于或者更优于先前王老吉的事实,得以在广大消费者心中生根发芽,这是实质营销核心要素的第一个关键。一方面要对自己的产品有充分的信心,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技术进步优化产品自身品质,早早对正宗凉茶的配方进行改良与深加工,打造产品实质内涵。

2.加强广告宣传和舆论造势

广告宣传的目的是告诉消费者企业当前有什么行动。消费者最初对加多宝还很陌生,要将王老吉“怕上火”的心智资源移植到加多宝上,就必须非常讲究广告宣传的策略、技巧。广告宣传能够让品牌更具有可信度,尤其是改名重新塑造一个凉茶品牌,更需要让消费者相信其代表凉茶领导品牌。

由公关活动促引,加多宝选择赞助“中国好声音”以扩大自身宣传。“中国好声音”演绎了一场“原创”声音。随着主持人的反复播报,冠名赞助的加多宝掀起“红色旋风”,并蔓延至场外。加多宝成为2012年最火爆的音乐真人秀“中国好声音”的特约赞助商,是经典红罐凉茶更名为加多宝凉茶之后的首项重大举措。加多宝集团品牌管理部副总经理王月贵认为,加多宝凉茶与“加多宝中国好声音”都具有原汁原味、正宗的品牌内涵,这是加多宝凉茶与中国版“THEVOICE”的结合点。正是借“好声音”,加多宝从战略上实现了重塑凉茶领导者的品牌目标。

利用媒体和消费者来宣传自己的产品,是营销策略的重要方面。在同王老吉的舆论之争中,加多宝就是用好了舆论的力量和消费者的力量,展开了关于“生母”和“养母”之间的争夺。人们的同情心普遍倾向于将孩子拉扯大、付出大量心血的“养母”,而不是只“生”没“养”的“生母”,将人们的道德认同感充分转用到市场营销战略中。加多宝联合了自己忠实的消费者的力量和忠实的经销商的力量,向社会说明了情况,赢得了大量有力的支持,在舆论造势之争中获得了胜利。

三、加多宝的品牌营销策略

1.大力进行品牌推广

(1)“加多宝”的广告轰炸

事实上,对于全国消费者而言,2012年加多宝还是一个陌生的新名字、一个突然冒出来的品牌。当然,这并未影响加多宝集团一贯的广告轰炸方式。首先,加多宝集团在所有广告中特别强调“加多宝”三个字,并且通过“全国销量领先”来让消费者相信它是一个有实力的品牌。通过持续不断的重复曝光,大力进行品牌推广,使“加多宝”很快被消费者熟知,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它是一种凉茶饮品,且有了消费的冲动。其次,“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加多宝”的广告词,将红罐加多宝与原来的红罐王老吉之间有意识地画上了等号,这一招让青睐红罐王老吉的原有消费者们明白,除了名称发生改变以外,“加多宝”其实就是“王老吉”,“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实质没有改变,其依然是送礼佳品、餐饮伴侣和下火良药,这样就达到了留住原有消费群体的目的,实现了更名不失销售额的目的,称得上是一次营销策略上的巨大胜利。

(2)釜底抽薪,与王老吉分道扬镳

面对王老吉的磨刀霍霍、现实挑战,加多宝不能也不可能坐以待毙。可以说“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加多宝”的广告词,实在是精明透顶。一方面告诉人们,大家熟知的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王老吉”已经更名“加多宝”了,以后大家消费的“加多宝”就是现在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另一方面,还告诉消费者一个信息:以后大家再见到红罐王老吉,肯定不是我们现在的“加多宝”,而是另外一种产品,将不再是原先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这则改名广告其实就是“釜底抽薪”的招数,它像一块盾牌一样将自己的基本盘牢牢保护起来,同时彻底与王老吉分道扬镳,不仅使消费者能很自然的从王老吉过渡到加多宝,牢牢吸引住原有消费群体,积极吸纳更广泛的消费群体,更重要的是,加多宝同时从本质上实现了“去王老吉化”。

(3)高度重视公益营销

高度重视公益、积极参与公益是加多宝承担社会责任、反哺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其公益营销策略。

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加多宝第一时间向灾区捐赠数千件货物;2008年5月18号,在中央电视台《爱的奉献》捐赠晚会上,加多宝更是做出了捐赠亿元的壮举;还号召集团员工给灾区捐款上百万。2010年4月,向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款1亿2千万人民币。2011年,向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区捐款2000万,用于推动全民公益行动的发展及舟曲等灾区恢复生产。2013年4月,雅安地震发生后,加多宝集团第一时间紧急调集1000箱加多宝凉茶与1000箱昆仑山矿泉水奔赴灾区;24日又调集2000箱加多宝凉茶,缓解灾区用水燃眉之急。2013年4月26日,在中国扶贫基金会主办的“有你就有力量-四川芦山地震救援行动”再捐1亿人民币给雅安地区,用于赈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另外还有2009年成立“加多宝扶贫基金”;12年的“加多宝?学子情”爱心助学等公益活动。 进行公益活动,主要在于活动效果和声势。增加几十万的公益投入和 热点 软活动的效果,远胜于上亿的单一硬广告投入和商业性娱乐化的方式和效果。加多宝进行的公益营销活动,并不是硬拼投入,而是用同样的费用,办好更多的实事,做好更多的活动,产生更大的效果。

2.确定营销目标和市场定位

(1)确定营销目标

加多宝是一款“功能饮料”,购买红色加多宝真实动机是用于“预防上火”。品牌定位―“预防上火的饮料”,其独特的价值在于:喝红色加多宝能预防上火,让消费者无忧地尽情享受生活。作为红色加多宝的战略目标,其就是让消费者在消费加多宝的同时,享受生活、享受健康。

作为饮品,加多宝要为广大消费者喜爱,必须加入到“饮料”行业的竞争中去。那么,它就有众多的竞争对手―其他各种饮料。加多宝为了在与其他对手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选用了消费者认为日常生活中最易上火的五个场景:吃油炸食品薯条、吃烧烤、吃火锅、通宵看球赛和夏日阳光浴等进行宣传与销售。尤其是通过开拓餐饮场所,在一批酒楼打造旗舰店的形象。其营销目标,就是要让加多宝进入寻常百姓家。

(2)准确市场定位

截至2002年底,加多宝的销售已近8年,但其从未进行过品牌定位。加多宝集团无法回答加多宝究竟是什么,广大消费者完全不清楚为什么要买它。这个问题不解决,无论你的广告拍得多么有“创意”,投入有多大,都无济于事。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说过,一个广告活动的效果取决于你的产品定位,而不是你的广告创意。因此,加多宝的销售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对自己的品牌定位。在经过一番沟通后,加多宝决定对加多宝进行品牌定位。通过对消费者的认知和购买消费行为的调查分析,加多宝认识到,消费者对加多宝的需求,是需要一个功能型饮料,其购买加多宝的真正的动机在于“预防上火”,而非真正“上火”了需要加多宝来治疗。研究人员对加多宝集团及产品本身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认知的研究结果显示,加多宝凉茶始祖的身份,独特的中草药配方,多年的历史早已成为中国凉茶行业的创造者和领导者。凭借“预防上火”的功效,抓住了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如此有利于加多宝在原有市场的巩固和加强,进而开发新市场;相关信息和专家访谈的研究表明,中医药祛火的概念已经在全国广泛流行,“上火”也逐步深入人心,这使得加多宝凉茶能突破地域限制。研究人员表示,只要做好了凉茶概念的宣传,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一定能看到加多宝的存在。品牌定位已经逐步在消费者头脑中存在,接下来最重要的任务是推广品牌,真正得到人心,使消费者都知道,“预防上火”首选加多宝。

3.改善物流管理

在物流管理上,加多宝原先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采购、生产、销售没有取得一个良好的平衡,贯穿整个 企业运营 体系的物流管理制度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人员的专业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物流管理人员时有缺勤发生,物流管理人员技能训练不够;物流管理程序要求不严,检查工作不够完善;仓储管理工作有待提高;车辆管理及装载率方面做的不完善,车辆装载率可以再提高,物流成本可以进一步降低。针对这些问题,加多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了改进和完善。一是建立完善的营销渠道管理系统,健全和完善办事处的各项制度,充分发挥其职能;加强办事处的 财务管理 ;加强办事处的业务人员绩效管理;优化办事处的营销渠道营销,从而建立完善营销渠道系统。二是实施客户管理。重新确定客户档案。建立信息中心,将客户档案输入该中心,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信息收集、反馈、整理和处理运作体系,及时为公司决策层决策和业务部门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依据。三是实现信息渠道的扁平化,提升渠道资源意识,树立绿色渠道意识等。

4.高度重视消费者,重视终端和渠道

快速消费品营销对终端渠道的渗透力犹为重要。终端执行强度的强弱,关系到重新塑造品牌的成败。虽然终端不为加多宝所控制,但是其通过自身的渗透力超强的终端执行,将凉茶终端争夺战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各大卖场,绝大多数的客户都已经被加多宝所控制。而对于企业而言,重要卖场就是营业面积,客流量和发展潜力三大方面的终端。例如国际著名的零售商沃尔玛、家乐福、华联等。加多宝业务团队不断的加大人员投入,拼命的张贴海报,包装终端形象,买赠等活动。目的就是将加多宝品牌渗透到各个地方。此外,加多宝还安排了大量人手在各大型超市向消费者解释,以应对消费者对加多宝新品牌的困惑。从而使得加多宝重新塑造凉茶品牌水到渠成。

广告打的再多,如果把消费者和渠道合作者放在一边,等待他们的自然选择,而不是有效引导和联合他们的力量,其实是把自己和对手放在了一条起跑线,没有用好原本属于自己的资源和优势。任何抛开消费者的产品都不会销的很好,没有系统做渠道营销和终端营销的产品也不会有很好的战绩。得消费者得渠道者为王,这是营销的真理。

四、结论

纵观加多宝走过的历程我们发现,品牌思路的定位、营销策略的成功、慈善事业的大气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在我们回顾自己用品类 营销策划 过程之中,可以忽略品牌的本身,却不能忽略品牌给我们打来的价值,只有得到消费者心中的认可,品牌的价值才能发挥到极致。同样,没有价值的品牌,也无法得到消费者心里的认知,品牌的价值也自然无法得到体现。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让品类代表品牌,让品类达成消费者心理的认知。

参考文献:

[1]庄贵军.王桂林.《营销渠道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黄静.《品牌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6.

[3]高源.加多宝应该如何去王老吉化[C].2010.

[4]何晓.好声音成功VS加多宝的成功,[J].医药经济报,2009.10.

[5]李开君,王锡高.把投身公益事业当作 企业 文化 .中国汽车报[N],2009.10.

[6]胡其辉.《市场营销策划》[M].北京:高等 教育 出版社,2011.8.

加多宝市场营销论文相关 文章 :

1. 加多宝的渠道策略

2. 市场营销论文案例分析

3. 关于市场营销策略论文

4. 市场营销

5. 市场推广营销策略分析

商品新经济时代的企业营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如何建立和管理企业的品牌。谁拥有强有力的品牌,谁就拥有了竞争的资本,未来的营销是品牌的战争。企业的品牌从默默无闻发展成为一个著名的成功品牌,是一个从小到大的过程,是和企业成长的生命周期密切相关的。企业处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面临的经营环境、经营战略重点各不相同,相应的品牌战略的重点和特色也有所不同。一、品牌促进企业成长的机理认识作为企业声誉与信息的组合体,品牌是企业及其产品所包含的技术、质量、功能、文化、市场地位等引发形成的信息系统,是企业及其产品识别的符号系统。品牌通过其内涵的信息系统及市场对它的反应评价,影响市场的行为,产生有利于该企业的行为偏好,并进一步区别于有形要素的存在,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而发挥功能,实现其经济价值,推动企业的成长。大量中外企业的实践证明,品牌是促进企业成长的主要动力,而且品牌对企业的贡献随着企业的成长日益扩大。(一)通过影响顾客的购买心理和购买选择偏好,扩大产品的销售。品牌在顾客心目中是企业和产品的标志,代表着产品的品质、特色,代表着企业的经营特色、质量管理要求等。顾客通过品牌可以非常容易地获取和辨别有关的信息,获取信息成本的下降意味着顾客购买成本的下降。而顾客熟悉的品牌或者知名度较高的品牌,又使顾客的购买风险感觉系数下降。这两个方面的综合作用使顾客的购买心理和购买行为形成了对某种品牌产品的选择偏好,从而扩大了产品的销售。(二)通过提高品牌的认知,创造产品的附加价值。品牌知名度可以通过广告迅速建立,但品牌的认知则需企业投入不懈的努力。品牌认知是通过顾客对品牌品质的一种主观判断建立的。顾客对品牌的感觉品质与产品的实际品质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当顾客对品牌的感觉品质超过了产品的实际品质,就能使产品增加价值。由于感觉品质的提高可以使产品的附加价值相应地得到提高,导致产品具有较大的边际利润,在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反应缺乏弹性,价格下降时则富有弹性,这也是名牌产品之所以能够获得比一般产品更高利润空间的原因所在。(三)通过强化顾客对品牌的联想和忠诚,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当顾客对品牌有了整体认知了以后,企业可以通过强化顾客对品牌的联想和忠诚进一步推动品牌对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企业可以借助已经成名的品牌,利用顾客的品牌联想,成功地进行品牌延伸,扩大企业的产品组合或延伸产品线,推出新产品,提高竞争力。顾客的品牌忠诚一旦形成就会很难受到竞争产品的影响。当市场趋向成熟,市场份额相对稳定时,品牌忠诚是抵御同行竞争者攻击的最有力的武器,品牌忠诚为其他企业进入构筑壁垒。品牌忠诚形成了一批忠诚的顾客和稳定的市场,直接结果便是市场份额的扩大,从而使企业的销售额增长、交易成本降低,从而使企业获得额外的利润,所以,品牌可以看成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一种强有力工具。二、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品牌策略企业在其不同成长阶段有各自的成长特点,那么企业在实施其品牌战略时也应针对这些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品牌策略,以适应企业成长各阶段的不同要求,达到企业品牌战略的目标。(一)创业期的品牌策略。创业期建立品牌的一个基本要求是企业自身实力较强,有发展前途,产品的可替代性很高,即竞争产品之间的差异性非常小,理性的利益驱动不足以改变顾客的购买行为。如果企业选择建立自己的品牌,那就要在创业一开始就树立极强的品牌意识,对品牌进行全面的规划,在企业的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维护等多方面都以创立品牌为目标,不仅仅是依赖传统的战术性的方法,如标志设计和传播、媒体广告、促销等,而是侧重于品牌的长远发展。许多国内企业总想一蹴而就,把品牌战略简化成如何尽快打响品牌知名度的问题,利用知名的商业媒体在短时间内造就一个又一个知名度很高的品牌,但大多数却是昙花一现,究其原因在于企业在建立品牌过程中没有对品牌进行全面的规划,确定品牌的核心价值。因此,企业在创业期创立品牌,除了要尽快打响品牌的知名度以外,关键的问题是要确立品牌的核心价值,给顾客提供一个独特的购买理由,并力争通过有效的传播与沟通让顾客知晓。尽管品牌化是商品市场发展的大趋向,但对于单个企业而言,是否要使用品牌还必须考虑产品的情况和顾客的实际需要,尤其对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来说,受企业规模、人员、资金、时间的制约,对于在生产过程中无法形成一定特色的产品,或由于产品同质性很高,顾客在购买时不会过多地注意品牌的产品,无品牌化策略不失为一个可选的方法,这样可以节省费用,扩大销售。企业在创业期,如果既想使其产品具有品牌效应的优势,又不想花很多的精力创立品牌的话,那借用零售商品牌的策略是一条捷径。企业采用中间商品牌,可以降低成本,赢得价格优势,利用中间商的优势,省去寻找分销渠道和促销等大量工作。但对一个目标远大,力创自己名牌的企业,使用中间商品牌只能是权宜之计。(二)成长期的品牌策略。当企业步入成长期时,提高品牌的认知度、强化顾客对品牌核心价值和品牌个性的理解是企业营销努力的重点。品牌认知度不等同于品牌知名度。品牌知名度只是反应了顾客对品牌的知晓程度,但并不代表顾客对品牌的理解。顾客通过看、听,并通过对产品感觉和思维来认识品牌。建立品牌认知,不仅仅是让顾客熟悉其品牌名称、品牌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更进一步地是要使顾客理解品牌的特性。目前中国的众多产品是有知名度,但品牌认知度整体上十分低,即顾客对国产品牌的整体印象远不如对国外品牌的认知度高,很重要的原因是企业没有传递给顾客一个清晰的,能满足顾客需求的核心价值和品牌个性。要提高品牌认知度,最重要的途径是加强与顾客的沟通。顾客是通过各种接触方式获得信息的,既有通过各种媒体的广告、产品的包装、商店内的推销活动,也有产品接触、售后服务和邻居朋友的口碑,因此,企业要综合协调的运用各种形式的传播手段,来建立品牌认知,为今后步入成熟期打下良好基础。建立、提高和维护品牌认知是企业争取潜在顾客、提高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步骤。成长期的企业由于资源相对于消费需求的多样性和可变性总是有限的,不可能去满足市场上的所有需求,因此企业必须针对某些自己拥有竞争优势的目标市场进行营销。品牌定位是企业为满足特定目标顾客群的,并与产品有关联的独特心理需求为目的,并在同类品牌中建立具有比较优势的品牌策略。通过锁定目标顾客,并在目标顾客心目中确立一个与众不同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和位置,连接品牌自身的优势特征与目标顾客的心理需求。在当今这个信息过度膨胀的社会里,只有有效地运用定位这种传播方式和营销策略,才能使品牌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这样,一旦顾客有了相关需求,就会开启大脑的记忆和联想之门,自然而然地想到该品牌,并实施相应的购买行为。(三)成熟期的品牌策略。企业进入成熟期,在市场已经站稳了脚跟,但由于竞争者的大量加入和产品的普及,竞争变得尤为激烈。因此,企业应该根据成熟期的市场、产品、竞争特点,提高企业品牌的忠诚度,进行适当的品牌延伸。品牌忠诚度是顾客对品牌感情的量度,反映出一个顾客转向另一个品牌的可能程度,是企业重要的竞争优势。它为品牌产品提供了稳定的不易转移的顾客,从而保证了该品牌的基本市场占有率。因此,培育品牌忠诚度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最好的广告就是满意的顾客”,如果企业能在创业期和成长期注意宣传该品牌,并提供给顾客的一个完整的从选择原材料,到为顾客提供的售后服务的一系列责任的价值体系,在企业和顾客之间建立融洽的关系,那么,在成熟期企业可运用顾客对该品牌的忠诚来影响顾客的行为。顾客的品牌忠诚一旦形成就会很难受到竞争产品的影响。品牌忠诚是品牌资产中的最重要部分,品牌资产最终是体现在品牌忠诚上,这是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根本目标。然而,消费者的品牌忠诚绝不是无条件的,它根源于企业对该品牌严格的技术要求,即该品牌有卓越的品质保证。品牌延伸是将现有成功的品牌用于新产品或经改进的产品上的一种策略。品牌延伸并非只借用表面上的品牌名称,而是对整个品牌资产的策略性使用,是企业实现品牌无形资产转移、发展的有效途径。采用品牌延伸,企业不仅可以保证新产品投资决策的快捷准确,而且有助于减少新产品的市场风险,节省新产品推广的巨额开支,有效地降低新产品的成本费用。通过品牌延伸,企业可以强化品牌效应,增加品牌这一无形资产的经济价值和核心品牌的形象,提高整体品牌组合的投资效益。尤其在新技术环境条件下新延伸的品牌,不仅在时间上可以根据市场变化迅速推出与之相适应的产品,而且改变了传统品牌以往单纯依靠自我的力量发展和延伸品牌的策略,与其他行业在技术应用、市场推广和新产品开发方面共同寻求产品创新联合发展的道路,以图摆脱单纯价格竞争的桎梏,适应新经济环境下市场的变化。企业在成熟期由于竞争者的大量涌入,因此,通过建立品牌组合,实施多品牌战略,能尽可能多地抢占市场,避免风险。实行多品牌,可以使每个品牌在顾客心里占据独特的、适当的位置,迎合不同顾客的口味,吸引更多的顾客,能使企业有机会最大限度地覆盖市场,使得竞争者感到在每一个细分市场的现有品牌都是进入的障碍,从而限制竞争者的扩展机会,有效地保证企业维持较高的市场占有。但是企业实施多品牌,有可能会面临跟自己竞争的危险,抢自己原有品牌所占的市场份额。因此最有成效的多品牌策略是使新品牌打入市场细分后的各个细分市场中。这种策略的前提是市场是可以细分的,一个成功的企业往往会利用市场细分,去为重要的新品牌创造机会。(四)衰退期(二次创业期)的品牌策略。在这个阶段,企业应着眼未来,退出衰退期产品的竞争,把精力投入到二次创业上。企业可实施品牌重新定位、品牌创新等策略重新进入市场。一种品牌在市场上最初的定位可能是适宜的、成功的,但是到后来企业可能不得不对其重新定位。品牌需要重新定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竞争者可能推出类似定位的品牌,抢夺企业的市场份额;顾客偏好也会转移,对企业品牌代表的产品需求减少;或者企业决定进入新的细分市场。在这时期,企业的原有产品技术走下坡路,销售额下降。在做出品牌再定位决策时,企业首先应考虑将品牌转移到另一个细分市场所需要的成本,包括产品品质改变费、包装费和广告费。一般来说,再定位的跨度越大,所需成本越高。其次,要考虑品牌定位于新位置后可能产生的收益。收益大小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某一目标市场的顾客人数;顾客的平均购买率;在同一细分市场竞争者的数量和实力,以及在该细分市场中为品牌再定位要付出的代价。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和顾客需求的变化。品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也要不断变化发展,以适度顺应消费者求新求变的心理。企业在进入衰退期后,由于内部和外部原因,企业品牌在市场竞争中必然出现知名度、美誉度下降,销量、市场占有率降低等品牌失落的现象,因此只有不断设计出符合时代需求的品牌,品牌才有生命力。品牌创新是品牌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克服品牌老化的唯一途径。现代社会,技术进步愈来愈快,一些行业的产品生命周期也越来越短,同时,社会消费意识、消费观念的变化频率也逐步加快,这都会影响到产品的市场寿命。因此,必须不断更新品牌的内涵、保持品牌的生命力。如可口可乐,从 1886年创立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它之所以能够保持长盛不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不断地给自己的品牌注入新的内涵。它至今已采用过30多个广告主题,90多句广告标语,目的就是一个,不断地适应和满足新的需求。

食品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论文

找正三企业咨询吧,他们做了十几年了,自己百度联系方式

食品工厂设计可行性报告没有,但有银杏果叶饮料项目可行性报告 ,希望对你有帮助!!银杏果叶饮料项目可行性报告一、产品设计1992年我国卫生部确定银杏为药食同源物质。本项目是以银杏果仁、叶作主要原料,制成的天然营养保健饮料。产品有五种:第一种是银杏果汁,是以银杏果汁经提取、分离、调配等工序制成,具有银杏的天然风味,含磷、铁、钾等矿物质、维生素 A、C及烟酸等;第二种是银杏露,是银杏果肉经磨浆、均质调配、解决分层问题制作而成;第三种是利用银杏叶开发银杏叶茶饮料,含有银杏黄酮甙和银杏内酯;第四种是银杏悬浮饮料,是以可食性凝胶为囊材,以银杏果仁肉为心材,制成多孔网状结构的球形小胶囊,能悬浮于饮料中,具有较好的观赏性和咀嚼性。第五种为银杏果奶,即在奶中加入银杏配料。第四种银杏悬浮饮料中的银杏果仁肉来自第一种银杏果汁饮料加工银杏汁时的残存固状物,因此同时生产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本项目产品的外包装有三片罐装、玻璃瓶装及纸袋装三种,原则上第一种饮料多用三片罐装。二、现有条件1、项目资源优势银杏是中国的特产,资源占全世界70%以上,而我们地区是中国五大银杏生产基地之一,年产银杏果1000吨,占全国总量的60%。“出门无所见,满目银杏园,风动白果雨,雁鸣金沙滩”是古代诗人对我们地方的赞誉,反映出悠久的银杏栽培历史,现拥有百年以上挂果树1.5万株,5年以上挂果树200万株,年产银杏果600吨。银杏干青叶5000吨。综上所述银杏产业的开发,我们拥有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和商贸优势。2、地理位置优势我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捷。310国道贯穿境内,东接欧亚大陆桥桥头堡连云港,西靠五省通衢的历史名城徐州,距两地机场均70公里。距京沪高速10公里。3、政策优势我们地区政府规定凡前来办企业者,第一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税费,第二、第三年减半征收。固定资产投资200万元以上者无偿提供土地,并为投资者解决住宿、子女上学等多方面问题。4、技术优势银杏保健作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功能性保健食品,已普遍被国内外专家和消费者认可。银杏果、叶饮料项目我们已经和重点院校进行了两年多研制,有成熟的技术。三、市场情况分析1、国内外市场调查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心脑血管系列疾病率居各类疾病之首,而且发病的人群范围不断扩大,不但是中老年的长见病、多发病,现在连中青年人的发病比例也在上升。特别是近十多年,国内外医学界、科研机构纷纷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苦心钻研寻找治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用食品,尤其把预防和治疗此类疾病的功能性食品的研究放在重要位置。经过多年研究终于发现银杏功能性食品较为理想,因为它疗效显著、温和持久、标本兼治、无毒副作用。而且生产的银杏功能性食品不象生产药品那样工艺技术高,质量要求严,所以银杏系列产品成本低、销价低,适合广大消费者、患者的消费水平,在美国、新加坡、泰国、加拿大等国家及东南市场行情看好。在国内外,银杏系列产品市场正在培育中,今后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养生欲望的提高,银杏果、叶饮料作为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逐步被人们普遍接受,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将无法估量。2、市场销售预测由于银杏的保存期短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银杏果、叶经过处理制成饮料,延长了保质期,更易使广大消费者接受,作为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两重用途,将使消费领域更为广阔,潜力巨大。据专家估算全世界银杏系列产品年销售额超过30亿美元。3、产品方案、建成规模和销售预测本项目采用国内最先进的工艺技术,选择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在产品投产时,就高标准、严要求为创名牌,打入国际市场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鉴于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规模经济要求,按建设一条年产1500万罐、袋、瓶的生产线设计。年产值3000万元。四、基本工艺带壳白果→洗果→干燥→破壳→去壳→加热→冷却→去皮→磨浆→过滤→贮存→配料→均质→脱气→灭菌→罐装或瓶装→封盖→打码→抽检→入库银杏果肉渣(由以上工艺过滤获得)→配料→装入囊材→瓶装→灭菌→封盖→打码→抽检→入库水→水处理设备→水处理→贮存待用瓶或罐→清洗机→清洗→烘干→待用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形态:银杏果汁为澄亮透明高级新型果汁,符合目前果汁发展方向,属于新型产品;银杏露为乳白色,均匀一致,100小时内无明显沉淀现象;银杏悬浮饮料为圆形颗粒,均匀悬浮于饮料中,色泽美观,100小时内无明显分层现象。2、口感:味清香,可察觉有银杏汁原味。3、银杏果汁饮料,可溶性固形物6-8%;悬浮饮料的心材中银杏果含量≥70%。4、氢氰酸≤0.003kg,重金属和微生物指标符合食品卫生要求。六、设备及生产条件1、设备金额及主要设备名称生产线设备总金额240万元(含运保费及安装调试费,含化验设备仪器)。主要设备有:洗果机、干燥机、破壳机、壳肉分离机、去衣机、磨浆机、过滤器、贮放器、配料罐、均质机、脱气机、超高温灭菌机、洗罐机、造粒机、灌装机、封盖机、印码机、水处理设备。2、技术工艺五种饮料技术软件总金额为30万元,内容包括:工艺文件、质量标准、设备清单、厂房平面布局设计等。3、厂房面积1700平方米(其中主车间1000平方米,高度5-6米,跨度约7米,中心车间为二层约100平方米)。辅助用房700平方米(含办公房、原料库、成品库)。4、电:150千瓦。5、人员:管理人员及操作工人不少于50人。七、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1、环境保护本项目建成投产后,整个生产过程不使用也不排放有毒物质。废水、废气通过处理,符合环保要求。生产线没有大型振动设备,没有强电磁波源,设备运转的噪音,保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会造成任何环境污染。2、劳动保护和安全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易燃、易爆及强酸、强碱、有毒有害物质。根据劳动保护条例和不同工种,配备适当的劳保用品,工人在正常操作时不会发生有害人体健康或安全事故。加强防火工作,按防火规范的要求配备灭火消防器材,可防止火灾发生。八、投资估算根据食品卫生法的要求,在厂房建设进,要考虑采光、通风、封闭等因素,虽然生产银杏功能性食品,在工艺布置和工艺卫生等方面要按《药品生产合理规范》进行设计和建设。据估算,本项目占地20亩,需建厂房1000平方米,辅助用房700平方米,加上设备等总投资369万元。估算如下:1、计算依据:根据建筑材料价格,投资方向调节税按固定资产投资5%计算,不可预见费用按投资额10%计算2、投资估算:根据有关技术资料和计算依据编制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说明:配套流动资金未列入表内。九、经济社会效益分析1、银杏系列饮料产品开发后,能促进当地银杏生产,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及相关产业的振兴。2、年产值3000万元,成本2100万元,年利税900万元,项目实施周期为五个月,因此,该项目正常投产后一年即可收回投资。饮料行业属高利润产业,投入小,见效快,如营销火爆(重点要搞好市场营销,把潜在的市场引导起来),年产值可望达到1500万。十、结论我国是银杏主产区,占世界的70%以上,是心脑血管病、老年痴呆症等有效的药食同源用品,经常食用可使肌肤丰润,温肺益气,降血压,软化血管,可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目前国内尚未见同类型产品,因此,大力开发银杏果、叶饮品是当前市场的新项目,市场广阔,商机无限。效益预测 见简介项目概述 银杏果叶饮料项目可行性报告一、产品设计1992年我国卫生部确定银杏为药食同源物质。本项目是以银杏果仁、叶作主要原料,制成的天然营养保健饮料。产品有五种:第一种是银杏果汁,是以银杏果汁经提取、分离、调配等工序制成,具有银杏的天然风味,含磷、铁、钾等矿物质、维生素 A、C及烟酸等;第二种是银杏露,是银杏果肉经磨浆、均质调配、解决分层问题制作而成;第三种是利用银杏叶开发银杏叶茶饮料,含有银杏黄酮甙和银杏内酯;第四种是银杏悬浮饮料,是以可食性凝胶为囊材,以银杏果仁肉为心材,制成多孔网状结构的球形小胶囊,能悬浮于饮料中,具有较好的观赏性和咀嚼性。第五种为银杏果奶,即在奶中加入银杏配料。第四种银杏悬浮饮料中的银杏果仁肉来自第一种银杏果汁饮料加工银杏汁时的残存固状物,因此同时生产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本项目产品的外包装有三片罐装、玻璃瓶装及纸袋装三种,原则上第一种饮料多用三片罐装。二、现有条件1、项目资源优势银杏是中国的特产,资源占全世界70%以上,而我们地区是中国五大银杏生产基地之一,年产银杏果1000吨,占全国总量的60%。“出门无所见,满目银杏园,风动白果雨,雁鸣金沙滩”是古代诗人对我们地方的赞誉,反映出悠久的银杏栽培历史,现拥有百年以上挂果树1.5万株,5年以上挂果树200万株,年产银杏果600吨。银杏干青叶5000吨。综上所述银杏产业的开发,我们拥有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和商贸优势。2、地理位置优势我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捷。310国道贯穿境内,东接欧亚大陆桥桥头堡连云港,西靠五省通衢的历史名城徐州,距两地机场均70公里。距京沪高速10公里。3、政策优势我们地区政府规定凡前来办企业者,第一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税费,第二、第三年减半征收。固定资产投资200万元以上者无偿提供土地,并为投资者解决住宿、子女上学等多方面问题。4、技术优势银杏保健作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功能性保健食品,已普遍被国内外专家和消费者认可。银杏果、叶饮料项目我们已经和重点院校进行了两年多研制,有成熟的技术。三、市场情况分析1、国内外市场调查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心脑血管系列疾病率居各类疾病之首,而且发病的人群范围不断扩大,不但是中老年的长见病、多发病,现在连中青年人的发病比例也在上升。特别是近十多年,国内外医学界、科研机构纷纷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苦心钻研寻找治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用食品,尤其把预防和治疗此类疾病的功能性食品的研究放在重要位置。经过多年研究终于发现银杏功能性食品较为理想,因为它疗效显著、温和持久、标本兼治、无毒副作用。而且生产的银杏功能性食品不象生产药品那样工艺技术高,质量要求严,所以银杏系列产品成本低、销价低,适合广大消费者、患者的消费水平,在美国、新加坡、泰国、加拿大等国家及东南市场行情看好。在国内外,银杏系列产品市场正在培育中,今后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养生欲望的提高,银杏果、叶饮料作为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逐步被人们普遍接受,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将无法估量。2、市场销售预测由于银杏的保存期短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银杏果、叶经过处理制成饮料,延长了保质期,更易使广大消费者接受,作为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两重用途,将使消费领域更为广阔,潜力巨大。据专家估算全世界银杏系列产品年销售额超过30亿美元。3、产品方案、建成规模和销售预测本项目采用国内最先进的工艺技术,选择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在产品投产时,就高标准、严要求为创名牌,打入国际市场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鉴于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规模经济要求,按建设一条年产1500万罐、袋、瓶的生产线设计。年产值3000万元。四、基本工艺带壳白果→洗果→干燥→破壳→去壳→加热→冷却→去皮→磨浆→过滤→贮存→配料→均质→脱气→灭菌→罐装或瓶装→封盖→打码→抽检→入库银杏果肉渣(由以上工艺过滤获得)→配料→装入囊材→瓶装→灭菌→封盖→打码→抽检→入库水→水处理设备→水处理→贮存待用瓶或罐→清洗机→清洗→烘干→待用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形态:银杏果汁为澄亮透明高级新型果汁,符合目前果汁发展方向,属于新型产品;银杏露为乳白色,均匀一致,100小时内无明显沉淀现象;银杏悬浮饮料为圆形颗粒,均匀悬浮于饮料中,色泽美观,100小时内无明显分层现象。2、口感:味清香,可察觉有银杏汁原味。3、银杏果汁饮料,可溶性固形物6-8%;悬浮饮料的心材中银杏果含量≥70%。4、氢氰酸≤0.003kg,重金属和微生物指标符合食品卫生要求。六、设备及生产条件1、设备金额及主要设备名称生产线设备总金额240万元(含运保费及安装调试费,含化验设备仪器)。主要设备有:洗果机、干燥机、破壳机、壳肉分离机、去衣机、磨浆机、过滤器、贮放器、配料罐、均质机、脱气机、超高温灭菌机、洗罐机、造粒机、灌装机、封盖机、印码机、水处理设备。2、技术工艺五种饮料技术软件总金额为30万元,内容包括:工艺文件、质量标准、设备清单、厂房平面布局设计等。3、厂房面积1700平方米(其中主车间1000平方米,高度5-6米,跨度约7米,中心车间为二层约100平方米)。辅助用房700平方米(含办公房、原料库、成品库)。4、电:150千瓦。5、人员:管理人员及操作工人不少于50人。七、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1、环境保护本项目建成投产后,整个生产过程不使用也不排放有毒物质。废水、废气通过处理,符合环保要求。生产线没有大型振动设备,没有强电磁波源,设备运转的噪音,保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会造成任何环境污染。2、劳动保护和安全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易燃、易爆及强酸、强碱、有毒有害物质。根据劳动保护条例和不同工种,配备适当的劳保用品,工人在正常操作时不会发生有害人体健康或安全事故。加强防火工作,按防火规范的要求配备灭火消防器材,可防止火灾发生。八、投资估算根据食品卫生法的要求,在厂房建设进,要考虑采光、通风、封闭等因素,虽然生产银杏功能性食品,在工艺布置和工艺卫生等方面要按《药品生产合理规范》进行设计和建设。据估算,本项目占地20亩,需建厂房1000平方米,辅助用房700平方米,加上设备等总投资369万元。估算如下:1、计算依据:根据建筑材料价格,投资方向调节税按固定资产投资5%计算,不可预见费用按投资额10%计算2、投资估算:根据有关技术资料和计算依据编制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说明:配套流动资金未列入表内。九、经济社会效益分析1、银杏系列饮料产品开发后,能促进当地银杏生产,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及相关产业的振兴。2、年产值3000万元,成本2100万元,年利税900万元,项目实施周期为五个月,因此,该项目正常投产后一年即可收回投资。饮料行业属高利润产业,投入小,见效快,如营销火爆(重点要搞好市场营销,把潜在的市场引导起来),年产值可望达到1500万。十、结论我国是银杏主产区,占世界的70%以上,是心脑血管病、老年痴呆症等有效的药食同源用品,经常食用可使肌肤丰润,温肺益气,降血压,软化血管,可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目前国内尚未见同类型产品,因此,大力开发银杏果、叶饮品是当前市场的新项目,市场广阔,商机无限。

食品加工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是保障企业产品质量安全符合质量标准的关键、是维护企业市场信誉的关键,是企业在现代激烈市场竞争中赢得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食品加工论文,供大家参考。

食品加工论文 范文 一:食品工业泡沫分离技术的应用

泡沫分离又称泡沫吸附分离技术,是以气泡为介质,以各组分之间的表面活性差为依据,从而达到分离或浓缩目的的一种分离 方法 [1].20世纪初,泡沫分离技术最早应用于矿物浮选,后来应用于回收工业废水中的表面活性剂.直到20世纪70年代,人们开始将泡沫分离技术应用于蛋白质与酶的分离提取[2-3].目前,在食品工业中,泡沫分离技术已经应用于蛋白质与酶、糖及皂苷类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由于大部分食品料液都有起泡性,泡沫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1泡沫分离技术的原理及特点

1.1泡沫分离技术的原理

泡沫分离技术是依据表面吸附原理,基于液相中溶质或颗粒之间的表面活性差异性.表面活性强的物质先吸附于分散相与连续相的界面处,通过鼓泡形成泡沫层,使泡沫层与液相主体分离,表面活性物质集中在泡沫层内,从而达到浓缩溶质或净化液相主体的目的.

1.2泡沫分离技术的特点

1.2.1优点

(1)与传统分离稀浓度产品的方法相比,泡沫分离技术设备简单、易于操作,更加适合于稀浓度产品的分离.(2)泡沫分离技术分辨率高,对于组分之间表面活性差异大的物质,采用泡沫分离技术分离可以得到较高的富集比.(3)泡沫分离技术无需大量有机溶剂洗脱液和提取液,成本低、环境污染小,利于工业化生产.

1.2.2缺点

表面活性物质大多数是高分子化合物,消化量比较大,同时比较难回收.此外,溶液中的表面活性物质浓度不易控制,泡沫塔内的返混现象会影响到分离效果[4].

2泡沫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2.1蛋白质的分离

在分离蛋白质的过程中,表面活性差异小的蛋白质,吸附效果受到气-液界面吸附结构的影响,因此蛋白质表面活性的强度是考察泡沫分离效果的主要指标.谭相伟等[5]研究了牛血清蛋白与酪蛋白在气-液界面的吸附,并发现酪蛋白对牛血清蛋白在气-液界面处的吸附有显著影响.此后,Hossain等[6]利用泡沫分离技术对β-乳球蛋白和牛血清蛋白进行分离富集,结果得到96%β-乳球蛋白和83%牛血清蛋白.Brown等[7]采用连续式泡沫分离技术从混合液中分离牛血清蛋白与酪蛋白,结果表明酪蛋白的回收率很高,而大部分的牛血清蛋白留在了溶液中.Saleh等[8]研究了利用泡沫分离法从乳铁传递蛋白、牛血清蛋白和α-乳白蛋白3种蛋白混合液中分离出乳铁传递蛋白,在牛血清蛋白和α-乳白蛋白的混合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乳铁传递蛋白,并不断改变气速,优化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得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87%的乳铁传递蛋白留在溶液中,98%牛血清蛋白和91%α-乳白蛋白存在于泡沫夹带液中.由此可见,利用泡沫分离法可以有效地从3种蛋白质混合液中分离出乳铁传递蛋白.Chen等[9]利用泡沫分离技术从牛奶中提取免疫球蛋白.考察了初始pH值、初始免疫球蛋白浓度、氮流量、柱的高度及发泡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泡沫分离方法可以有效地从牛奶中分离出免疫球蛋白.Liu等[10]从工业大豆废水浓缩富集大豆蛋白,最佳工艺条件:温度为50℃,pH值为5.0,空气流量为100mL?min-1,装载液体高度为400mm,得到大豆蛋白富集比为3.68.Li等[11]为了提高泡沫析水性,研发了一种新型的利用铁丝网进行整装填料的泡沫分离塔,利用铁丝网整体填料塔泡沫分离法对牛血清蛋白进行分离.通过研究填料对气泡大小、持液量、富集比和在不同条件下以牛血清蛋白水溶液作为一个参考物的有效收集率的影响,评价填料的作用.结果表明,填料可以加速气泡破裂、减少持液量、提高泡沫析水性和牛血清蛋白的富集比.研究表明,在积液量为490mL,空气流速为300mL?min-1,牛血清蛋白初始浓度为0.10g?L-1,填料床高度为300mm和初始pH值为6.2的条件下,最佳的牛血清蛋白富集比为21.78,是控制塔条件下富集比的2.44倍.刘海彬等[12]以桑叶为原料,采用泡沫分离法对桑叶蛋白进行分离,并分析了影响分离效果的主要因素,结果测得桑叶蛋白回收率为92.50%、富集比为7.63.由此可见,利用泡沫分离法对桑叶进行分离可得到含量较高的桑叶蛋白.与传统的叶蛋白分离方法如酸(碱)热法、有机溶剂法相比较[13-14],泡沫分离法分离效果好,避免了加热导致蛋白质变性以及减少有机溶剂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李轩领等[15]以亚麻蛋白浓度、NaCl浓度、原料液pH值以及装液量为主要考察因素,用响应面法优化了从未脱胶亚麻籽饼粕中泡沫分离亚麻蛋白的工艺条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95.8%的亚麻蛋白质,而多糖的损失率仅为6.7%.可见,采用泡沫分离技术可以从未脱胶亚麻籽饼粕中有效分离出亚麻蛋白.

2.2酶的分离

蛋白质属于生物表面活性剂,包含极性和非极性基团,在溶液中可选择性地吸附于气-液界面.因此,从低浓度溶液中可泡沫分离出酶和蛋白质等物质.Linke等[16]研究了从发酵液中泡沫分离胞外脂肪酶,考察了通气时间、pH值及气速等主要因素对回收率的影响,研究得出通气时间为50min、pH值为7.0及气速为60mL/min时,酶蛋白回收率为95%.Mohan等[17]从啤酒中泡沫分离回收酵母和麦芽等,结果表明,分离酵母和麦芽所需的时间不同,而且低浓度时更加容易富集.Holmstr[18]从低浓度溶液中泡沫分离出淀粉酶,研究发现在等电点处鼓泡,泡沫夹带液中的淀粉酶活性是原溶液中的4倍.Lambert等[19]采用泡沫分离技术考察了β-葡糖苷酶的pH值与表面张力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纤维素二糖酶和纤维素酶的最佳起泡pH值分别为10.5和6~9.Brown等[7]利用泡沫分离技术对牛血清蛋白与溶菌酶以及酪蛋白与溶菌酶的混合体系分别进行了分离纯化的研究.结果表明,溶菌酶不管与牛血清蛋白混合还是与酪蛋白混合,回收率都很低,但是由于溶菌酶可提高泡沫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牛血清蛋白与溶菌酶的回收率.Samita等[20]对牛血清蛋白与酪蛋白、牛血清蛋白与溶菌酶两种二元体系分别进行了研究,发现在牛血清蛋白与酪蛋白的蛋白质二元体系中酪蛋白在气-液界面处的吸附占了大部分的气-液界面,从而阻止了牛血清蛋白在气-液界面处的吸附.而在牛血清蛋白与溶菌酶的二元体系中,研究表明溶菌酶提高了牛血清蛋白的回收率,同时提高了泡沫的稳定性.针对这种现象,Noble等[21]也采用泡沫分离法分离牛血清蛋白与溶菌酶的二元体系,研究发现泡沫夹带液中存在少量的溶菌酶,提高了泡沫的稳定性,牛血清蛋白溶液在低浓度下本来不能产生稳定泡沫,溶菌酶的存在使得其也能产生稳定的泡沫.这些研究表明,泡沫分离技术可以在较低的浓度下分离具有表面活性的蛋白质,为泡沫分离技术在蛋白质分离中的应用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国内泡沫分离技术已应用在酶类物质分离中,范明等[22]设计了泡沫分离装置,利用泡沫分离技术分离脂肪酶模拟液和实际生产生物柴油的水相脂肪酶溶液,对水相脂肪酶进行回收并富集.考察了通气速度、进料酶浓度及水相脂肪酶溶液中pH值等主要因素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当通气速度为10L/(LH)、进料酶浓度为0.2g/L、pH值为7.0时,蛋白和酶活回收率接近于100%,富集比为3.67.研究表明,初始脂肪酶浓度对泡沫分离的富集比和蛋白回收率有显著影响,pH值对富集比、蛋白和酶活回收率无显著影响,而气速是影响蛋白回收速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回收水相脂肪酶的过程中酶活性无损失.可见,泡沫分离是一个回收液体脂肪酶的有效方法[22].

2.3糖的分离

糖一般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体内,可根据糖与蛋白质或者其他物质的表面活性差异性,利用泡沫分离技术对糖进行分离提取[23].Fu等[24]采用离心法从基隆产的甘薯块中分离提取可溶性糖和蛋白,得到的回收率分别为4.8%和33.8%;而采用泡沫分离法时,可溶性糖和蛋白的回收率分别为98.8%和74.1%.Sarachat等[25]采用泡沫分离法富集假单胞菌生产的鼠李糖脂,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鼠李糖脂97%,富集比为4.__洲[26]利用间歇式泡沫分离法从美味牛肝菌水提物中分离牛肝菌多糖,考察了pH值、原料液浓度、空气流速、表面活性剂用量及浮选时间等主要因素对分离效果的影响,以回收率为指标评价分离的效果,并优化了分离牛肝菌多糖的工艺条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牛肝菌多糖回收率为83.1%.国内关于食用菌多糖的提取一般利用水提醇析法,但是该法需要消耗大量的乙醇,操作周期长,能耗大[27-28],而泡沫分离法具有快速分离、设备简单、操作连续、不需高温高压及适合分离低浓度组分等优势,因此间歇式泡沫分离法是提取食用菌多糖的一种有效方法.

2.4皂苷类有效成分的分离

皂苷包含亲水性的糖体和疏水性的皂苷元,具有良好的起泡性,是一种优良的天然非离子型表面活性成分,因此可采用泡沫分离法从天然植物中分离皂苷[29].泡沫分离法已广泛用于大豆异黄酮苷元、人参皂苷、无患子皂苷、竹节参皂苷、文冠果果皮皂苷等有效成分的分离.

2.4.1大豆异黄酮苷元的分离Liu等[10]

采用泡沫分离与酸解方法从大豆乳清废水中分离大豆异黄酮苷元,指出从工业大豆乳清废水中提取的异黄酮苷元主要以β-苷元的形式存在,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发现大豆异黄酮和大豆蛋白以复合物的形式存在.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泡沫分离技术可以从大豆乳清废水中有效地富集大豆异黄酮,分离出大豆异黄酮苷元和β-苷元.

2.4.2无患子总皂苷的分离魏凤玉等[30]

分别采用间歇和连续泡沫分离法分离纯化无患子皂苷,利用正交试验,考察了原始料液浓度、气体流速、温度、pH值等因素对无患子皂苷回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泡沫分离最佳工艺条件.林清霞等[31]采用泡沫分离技术分离纯化无患子皂苷,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无患子皂苷含量,通过富集比、纯度及回收率判断分离纯化的效果.在进料浓度为2.0g/L、进料量为150mL、气速为32L/h、温度为30℃、pH值为4.3时,得到富集比为2.153,纯度与回收率分别为74.68%和79.19%.研究结果表明:无患子皂苷的回收率随着进料浓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气速、进料量的增大而增大;富集比随着进料浓度、气速及进料量的增大而减小,pH值对富集比的影响较小;纯度随着进料浓度、气速的增大而降低,进料量、pH值对纯度的影响较小.

2.4.3竹节参总皂苷的分离

竹节参的主要成分皂苷是一种优良的天然表面活性剂,而竹节参中的竹节参多糖、无机盐及氨基酸等是非表面活性剂,因此可根据表面活性的差异,采用泡沫分离技术对竹节参皂苷进行分离纯化[32-34].张海滨等[35]考察了气泡大小、pH值、原料液温度及电解质物质的量浓度等主要因素对泡沫分离竹节参总皂苷的影响,以富集比、纯度比及回收率等为指标分析分离纯化的效果,得出最佳工艺条件:气泡直径为0.4~0.5mm,pH值为5.5,温度为65℃,电解质NaCl浓度为0.015mol?L-1.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总皂苷富集比为2.1,纯度比为2.6,回收率为98.33%,能够得到较好的分离.张长城等[36]研究了利用泡沫分离技术对竹节参中皂苷进行分离纯化的方法与条件,指出泡沫分离技术分离纯化竹节参皂苷具有产品回收率高、工艺简单、能耗低及不使用有机溶剂等优点,为竹节参皂苷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2.4.4文冠果果皮皂苷的分离

文冠果籽油是优质的食用油,含油率达35%~40%[37],同时可作为生物柴油的原料.文冠果果皮含有皂苷1.5%~2.4%.研究表明,文冠果果皮皂苷具有抗肿瘤、抗氧化及抗疲劳等功效[38].文冠果果皮皂苷的开发利用带来的附加价值可以有效地降低生物柴油的生产成本.在生产生物柴油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大量的果皮,因此需要寻求一种简单可行、成本低、收率高以及对环境污染小的皂苷分离方法.吴伟杰等[39]使用自制起泡装置,研究了泡沫分离技术分离文冠果果皮总皂苷的可行性及最佳反应条件.研究得出泡沫分离文冠果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气体流速为2.5L?min-1,初始浓度为2mg?mL-1,温度为20℃,pH值为5.与泡沫分离人参、三七等皂苷的气体流速相比较,文冠果果皮的气体流速较低,这样可以更大限度地降低能耗、节约成本.同时,泡沫分离文冠果果皮皂苷可在室温条件下进行,降低了加热所需的能耗.此外,由于文冠果果皮皂苷的水溶液pH值在5左右,泡沫分离时无需调节pH值.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富集比为3.05,回收率为60.02%,纯度为63.35%.研究表明,泡沫分离文冠果果皮皂苷可以达到较高的富集比、回收率和纯度,对于大力开发利用生物能源、综合利用文冠果以及降低生物柴油的成本有着重要意义.

3展望

泡沫分离技术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新型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今后在天然产物及稀有物质的分离提取等方面有着更加广泛的应用.同时,泡沫分离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促进泡沫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发展,应该在以下方面进行深入研究:(1)对泡沫分离复杂物料实际分离过程的泡沫形成情况建立理论模型,对标准表面活性剂的分离提取建立标准数据库,对标准表面活性剂和非表面活性物质间的分离建立指纹图谱;(2)如何减少泡沫分离非表面活性物质时的表面活性剂消耗量;(3)如何解决泡沫分离高浓度产品时回收率低的问题;(4)目前泡沫分离设备存在局限性,应研究开发新型的适合食品工业分离的泡沫分离设备,提高泡沫分离的效果[40].

食品加工论文范文二:食品工业废水处理节能研究

食品工业包括制糖、酿造、肉类、乳品加工等,食品工业的废水主要来源于原料的处理、洗涤、脱水、过滤、脱酸、脱臭和蒸煮过程中产生的,这些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蛋白质、有机酸和碳水化合物,具有很强的耗氧性,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会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从而造成水体缺氧,造成水生生物的死亡。食品工业废水油脂含量高,多伴随大量悬浮物随废水排出,其中动物性食品加工排出的废水还可能含有病菌,此外,这些废水还含有铜、锰、铬等金属离子。近年来,随着食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每年由此产生的废水量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许多废水未经有效处理便被直接排放,给环境产生了十分严重的破坏。因此,探讨食品工业废水处理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食品工业废水处理工艺现状

目前,国内外对于食品工业废水的处理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生物处理工艺,其中主要包括有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厌氧生物处理工艺,以及由好氧生物处理工艺与厌氧生物处理工艺相结合的处理工艺。在好氧生物处理工艺方面,主要有活性污泥法(目前实际应用较为广泛的主要有SBR法)和生物膜法(具有代表性的是曝气生物滤池法)。由于厌氧生物处理工艺相较于好氧生物处理工艺无论在后期的运行管理费用还是前期的基建投资方面的费用都有较大优势,其中比较具有典型的处理工艺有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EGSB)工艺、第三代厌氧处理工艺———厌氧内循环反应器(IC)被广泛应用到了食品工业废水处理中。此外,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在处理食品工业废水方面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1]。

2各种工艺特点及应用效果分析

目前国内外,食品工业废水的处理以生物处理[2]为主。在实际中运用较广,技术较为成熟的主要有厌氧接触法、厌氧污泥床法、浅层曝气、延时曝气、曝气沉淀池法等等。

2.1好氧生物处理工艺

好氧生物处理是在不断供氧的环境中,利用好氧微生物来氧化有机物。在好氧过程中,微生物对复杂的有机物进行分解,一部分被转化为稳定的无机物CO2、H2O和NH3,一部分则由微生物合成为新细胞,最后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

2.1.1SBR法,即间歇式活性污泥系统(又叫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法)。SBR法目前在国内外应用较为广泛,生物反应池中集中了生物降解过程、沉淀过程以及污泥回流功能为一体,这种工艺比较简单,它是在以前间歇式活性污泥工艺基础上发展来的一种新工艺,采用SBR法处理废水的运行过程一般包括了进水、充氧曝气、静止沉淀、排水和排泥五个步骤。与连续性活性污泥工艺相比,该工艺具有的有点主要有:曝气池兼具二沉池的功能,不设二沉池,也没有污泥回流设备,系统结构简单,易于管理;耐冲击负荷,一般无需设置调节池;反应推动力大,较为简便的得到优质出水水质;污泥沉淀性能好,SVI值较低,便于自控运行,后期维护管理也较为简便。居华[3]通过SBR法在酱油、酱菜食品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后得出,原废水CODcr在2000mg/L~4000mg/L范围内,经SBR法处理后出水水质得到了二级标准,去除率达96%以上,没有出现污泥膨胀现象,而且操作管理方便,占地面积小,运行的费用也低。

2.1.2BAF法,即曝气生物滤池法。这种工艺最早可以追溯上个世纪80年代,是由欧美等国家应用和发展起来的,大连马栏河污水处理厂是我国最早采用BAF工艺。该工艺是在生物接触工艺基础上,在滤池中填装陶粒、石英砂等粒状填料,以填料及其附着生产生物膜为介质,发挥生物的代谢功能,通过物理过滤功能,发挥膜和填料的截留吸附作用从而实现污染物的高效处理。廖艳[4]等采用混凝—ABR与曝气生物滤池(BAF)联合处理工艺,对某市肉联厂高浓度废水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去除研究后发现,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去除效果从原水时的1500mg/L~4500mg/L、30mg/L~85mg/L,经处理后出水COD<100mg/L,氨氮<50mg/L,达到了国家一、二级排放标准,取得良好的环境和社会效益。

2.1.3MBR法,即膜生物反应器法。是上个世纪9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废水处理技术,该工艺是将膜组件替代传统的二沉池,实现固相和液相分离。其实质是把细菌和微生物以生物膜的方式附着在固体表面上,以污水中的有机物为营养物进行新陈代谢和生长繁殖,从而达到实现净化污水的效果。该工艺具有较强的抗冲击力,对水质和水量变化具有较强适应性;污泥产量较低且沉降性能优,易于固液分离;对于低浓度污水也可以进行处理,在正常运行时可以把原水中的BOD5由20mg/L~30mg/L降至5mg/L~10mg/L;运行费用也不高,管理方便。张亮平,王峰[5]以MBR在湖北某食品厂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为例进行研究后发现,采用MBR-活性炭-杀菌联合工艺,出水COD和BOD的去除率达到了99%以上,系统工艺能耗低,运行稳定。

2.2厌氧生物处理工艺

在食品废水处理过程中,厌氧处理法与好氧处理法相比由于产生的污泥少,动力流耗小,管理简便,既能节能又能降低成本,逐渐在高浓度有机废水行业———食品工业广泛推崇。

2.2.1UASB法,即升流式厌氧污泥床法。该种工艺是由高活性厌氧菌体构成的粒状污泥,在UASB装置内随上升的气流呈向上流动的状态。处理效率高、性能可靠、能耗低,也不需要填料和载体,运行成本低等优点,既可以处理高负荷废水,也不会产生堵塞等优点。也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高速反应器之一。王炜,何好启[6]研究发现,食品废水经由UASB+接触氧化法工艺处置后,CODcr、BOD5、SS和植物油由原水浓度的1170mg/L、570mg/L、600mg/L、150mg/L,处置后的效果为60.2mg/L、15.5mg/L、40mg/L和3mg/L,出水水质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且工程的经济运行效益也良好,总运行费用约为0.54元/m3,工艺占地小,处理成本低,运行方式灵活,值得推广。

2.2.2EGSB反应器,即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该工艺是在UASB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厌氧工艺,与UASB工艺相比,EGSB增加了出水的回流,提升了反应器中水流的速度,其速度可以达到5m/h~10m/h,比UASB的0.6m/h~0.9m/h高出近10倍。李克勋[7]等以天津某淀粉厂采用EGSB处理淀粉废水为例,EGSB的厌氧反应器对COD的去除率超过了85%,出水水质达到了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大量有机物被去除,后续单元的处理压力被减轻,此外,厌氧反应器的介入使用,可以产生沼气作为能源进行二次利用,降低运行费用(总运转费用为0.73元/m3?d),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2.2.3ASBR法,即厌氧序批式活性污泥法。ASBR厌氧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最早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是在SBR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工艺的显著特点是以序批间歇运行,按次序分为进水、反应、沉淀和排水四个步骤,与连续流厌氧反应器相比,该工艺由于不需要大阻力的配水系统,因此极大地减少了系统的能耗,也不会产生断流和短流,运行灵活,抗击能力较强,实现厌氧功能,也同时兼有了SBR的优点。

3厌氧生物处理工艺优势分析

与好氧生物处理工艺相比,在食品工业废水处理方面,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具有很多优势:工艺运行时污泥的剩余量非常少,由于不需要附加氧源而降低运行管理费用;食品工业废水有机物浓度高,而厌氧生物处理工艺拥有良好的抗高浓度有机物的冲击负荷力优势,能够做到间接性排放;另外,厌氧生物处理工艺能够产生沼气,实现资源的二次利用,真正实现了 变废为宝 ,降低能耗,因此,厌氧处理工艺在食品工业废水处理中是一种节能型废水处理工艺。作为低能耗而且能够产生二次能源的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必将成为食品工业废水处理的主流方向[8]。

食品加工论文研究方向

食品工艺的最好是实验类的,开始也不会,还是学长给的莫文网,相当快速就给我了马铃薯淀粉生产废水处理工艺研究苦杏仁脱脂方法及其精油脱毒工艺研究粉蒸肉加工工艺及其产品特性的研究虾保鲜冰制备工艺的优化研究谷物挤压膨化机工艺参数的试验研究乳蛋白酶解肽苦味脱除工艺研究小麦麸皮中阿魏酸提取与纯化工艺研究大豆多肽车间工艺设计研究年产5万吨CO_2回收工艺的设计与计算咸干花生微波焙烤工艺研究与品质评价茶氨酸保健功效研究及其保健食品开发结冷胶的生产菌种选育及发酵工艺的研究色谱分析在化工过程中的研究与应用板栗微波脱壳机理及加工工艺研究莲子饮料稳定性及其加工工艺研究淫羊藿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研究可食性乳清蛋白膜工艺及复合膜抑菌性研究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中药的筛选及降血糖效果观察不同原料烟熏液的制备、精制及灌肠液熏工艺的研究腊鱼中优势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直投式生产工艺研究油炸卤制草鱼粒的加工工艺及贮藏稳定性研究栀子成分综合提取工艺及色素的稳定性研究叶黄素的微胶囊制备及其稳定性的研究平阴玫瑰花花色苷提取工艺及性质的研究转基因食品传播推广中的文化影响因素研究

LZ你好;希望以下这篇文章能够帮助你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涉及到食品加工,食品品质安全,食品检测等等方面。 (一)食品加工 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食品工业生产中所用的加工方法、过程和装置,她是食品生产工艺和设备的设计基础,涉及化学、物理、农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化学工程、生化工程、机械工程、人体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环境治理与工程等各门学科。它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肉制品加工、乳制品加工、饮料加工、果蔬加工等等,加工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原料的品质和维持原料的品质,如课堂上提到的营养品质,感官品质。 (二)食品品质安全 由于最近频频发生的食品危害的重大事件,如2005年因为食物中添加含有致癌物质苏丹红色素,由此引发中国对肯德基等食品的苏丹红一号追杀令,2008年的三鹿奶粉导致婴儿肾结石事件等弄得人心惶惶。因此食品安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个专业也增加了食品安全的相关内容,学习食品的一些专业知识,更加贴近社会,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食品检测 说到食品品质安全,不能不提的就是食品安全问题日趋严重,食品检测就扮演了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我看来,食品检测与食品专业密切相关,它包括各种食品基本营养成分测定,它的存在与否关系到人们切身的安全,专业针对性较强的毕业后具备食品检验员资格,可以到食品企业或政府机关的相关检测部门就业,比如现场质检人员或化验员等,就业前景相当乐观,前来介绍经验的师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本人当初并不了解食品安全与检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两个专业的具体分别,而且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包括了食品安全与检测专业的。再经本专业的师姐的经验,她是在佛山西樵检测站工作的介绍,所以本人认为食品科学与工程和食品安全与检测没有多大的界限。 (四)食品专业与市场营销 在佛科院,经过食品教研组的仔细研究,市场营销作为一项新的内容增加到食品专业里,自然有它独到的优势。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社会对食品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加,食品就业的竞争也越来越大,如果我们仅仅只懂得一些专业的技术而对营销方面了解甚少,这样的话,我们也将面临被社会淘汰的危机,毕竟食品的市场很大,懂得如何将它销得更好更有品质也是一门很高的学问。而且,我们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增加了食品安全内容,开创了专业实践课程,还复合了经济管理专业内容,优势显而易见。因为如师兄所说,技术与市场营销有这千丝万缕的关系。当你了解,懂得更多的专业技术,做起市场营销来也更加得心应手,而只懂得市场营销,对专业技术没多大了解的话,做起市场营销来很大机会只碰得一鼻子灰。 (5)食品的发展趋势 食品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专业也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借鉴基因技术的发展成果,研制出营养更加丰富、味道更加鲜美、保质期更科学的食品。比如,科学家正在试图把鱼的基因和西红柿的基因结合,培养一种更富营养的新品种。 但食品专业的学生就业的定位不一定就是只涉及食品制造方面,董华强教授在课上介绍过,可以银行里工作。为什么呢?因为一些客户是食品行业领域的,而银行工作人员是食品专业的,双方谈起业务来,总会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还有科研,国际贸易等等方面的工作,我们食品专业的学生也是有立足之地的,前来介绍经验的方师兄就在一家外企,做市场营销的工作。 食品科学虽为一门年轻的技术学科,但是它在现代社会早已成为经济发展、文明程度提高的主要标志。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在2003年才正式开设这门学科,算是很新的一门专业,但在佛科院食品系各级领导的带领下,它逐渐完善并开始走向成熟,培养出一批批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由此可见,它实力非凡! 要使食品专业发扬光大,为其配备更充足的弹药,身为食品专业的学生,定当给自己一个4年的大学成长规划。毕竟本科四年时间看来很长,但如果用来学习专业知识,锻炼好自身的能力,是十分的短时间的。所以我们要把握好四年宝贵的时间。对四年宝贵的时间作出合理的展望与安排,之后用坚持不懈的毅力把安排变为行动,把理想变成事实,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不然最后碌碌无为,对不起的不单单是自己,还对不起我们的食品专业。 这时我个人的规划 第一年, 尽早熟识本学校、本专业、大学的学习方法。多做实验,多跟老师沟通,还可从中学习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技巧,方法;修好公共课程,力保不掉科。思考该留下还是该转专业。 第二年,想定了专业,努力读好该专业:加强为人处世的能力、学习能力;培养实践能力。 第三年,认真学习专业知识,锻炼实践能力。期间要想清楚考研或是就业和创业。 第四年,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把三年学到的应用到实践中。 经过一个月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对本食品系的了解,与董教授、伍班主任的交流,使我对我的前途充满希望,对食品专业更加充满热情。希望在今后的四年大学生活中,能够更好地与更高一层的老师、教授、领导沟通学习,学会做人,能在思想上成熟,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接受到更加高等的教育,将来能看的更远;得到更多的实践机会与锻炼。记得采纳啊

关于食品的毕业论文题目

你是不是需要了解关于食品的毕业论文题目,下面我为大家介绍关于食品的毕业论文题目,希望能帮到大家!

一、电子鼻在食品微生物污染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二、利用语义网技术实现的分布式异构食品微生物数据整合

三、食品中重金属元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四、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构建研究

五、企业参与食品可追溯信息共享的机理研究

六、中国食品安全危机背景下的底层食物自保运动

七、我国转基因食品法律界定研究

八、中国食品安全指数指标体系的构建

九、食品真空冷冻联合干燥技术研究进展

十、美国食品安全规制研究

十一、毛细管电色谱-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法分析食品中的生物胺

十二、媒体传播对食品安全风险感知影响的定量研究

十三、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的评价及预测

十四、大学生转基因食品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十五、WHO食品安全事故管理制度探析

十六、动物源性食品中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检测

十七、测定大米粉中镉的质量控制与不确定度评价

十八、食品及食品包装材料中塑化剂的检测研究进展

十九、食品过敏原标签要求及生产过程控制初探

二十、食品中菊酯类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二十一、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发对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影响

二十二、食品流通环节安全保障策略研究

二十三、转基因食品舆情现状分析及新型科普模式的探究

二十四、基于背景值研究的湖北省香菇重金属风险评估

二十五、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路径选择

二十六、北京市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发展研究

二十七、信息不对称环境下有机食品消费行为分析

二十八、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协调发展与竞争优势保持研究

二十九、林下规模化生态养殖模式研究进展

三十、畜禽养殖中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措施探讨

三十一、浅析网络购物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三十二、对农资经营和监管问题的思考

三十三、浅谈饲料生产监管

三十四、论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制度的立法完善

三十五、对转基因食品产业的认知与科普对策研究

三十六、食品中的食用盐含量分级方法

三十七、食品中罗丹明B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

三十八、塑化剂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三十九、我国食品检验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十、微生物防腐剂在食品保鲜上应用

四十一、源于食品加工副产物纳米纤维素晶体的制备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四十二、中国食品安全犯罪的刑事政策研究

四十三、HPLC测定食品包装用胶黏剂中5种树脂酸含量

四十四、食品包装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的迁移规律研究

四十五、英美加三国食品监管法规及监督检查现状

四十六、食品安全信息获取渠道的选择影响分析

四十七、“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四十八、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和原因

四十九、杭州市余杭区高中生食品安全知信行现状

五十、食用农产品包装接触用粘合剂安全管理探讨

五十一、当前我国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五十二、我国绿色食品及有机农产品权威性和影响力提升策略

五十三、食品接触材料中全氟和多氟化合物风险与管理

五十四、销售环节食品安全信息透明度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五十五、食品安全信息需求服务与信息保障对策研究

五十六、网络食品交易平台提供者的侵权责任研究

五十七、一种基于555集成电路的粮食水分检测技术的'分析

五十八、谷朊粉的添加量对青稞面条品质的影响

五十九、社会共治理念下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基于对胶水牛排事件的法律思考

六十、我国与国际组织航空食品法规标准的对比及分析

六十一、基于用户需求的食品包装扁平化设计

六十二、网络食品安全监管研究

六十三、无损快速检测技术在生鲜食品品质鉴定中的应用

六十四、食品快检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的探讨

六十五、大理州市售食品细菌性污染情况分析

六十六、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六十七、荞麦酸奶的制备及工艺研究与分析

六十八、对创新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的思考

六十九、技术创新背景下食品工程的发展与演变

七十、绍兴地区粮谷类食品中铅镉和总汞含量的监测及暴露水平评估

七十一、食品安全标准的私法效力及其矫正

七十二、我国食品监管法律制度的历史演变和启示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