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情境教学法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情境教学法研究论文

浅谈情境教学法在法学教育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情境教学,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影响于学生的。本论文主要研究情境教学法在法学教育中的运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论文摘要: 在法学教学方法改革中引入情境教学法可以培养和开发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综合判断和组织协调能力,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动力。对法律实践教学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法学教学中正确应用情境教学法将会有效地提高法学教学的质量和适应法学教育的发展。

论文关键词: 情境教学法 法学教育 构建 应用 创新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和法制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法学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态势。现代法学教育旨在培养专业化、宽口径、复合型法律人才。然而,目前我国法学教育体制、教学计划和教学模式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对此,法学教育者必须清楚地认识,时刻关注法学教育的发展趋势,理清法学教育改革的思路,注重研究如何运用良好适当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实践教学无疑是法学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方向,它能培养和开发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综合判断和组织协调能力,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动力。

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反思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的活动方式的总称。”传统的法学教育主要采用讲授法,教师的课堂讲授为核心,同时有一些课堂提问、疑难解答、阅读辅导、论文写作指导等,基本是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把法学教育权当是基础理论和学术教育。在法学教育日趋职业化的今天,我们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对它存在的弊端进行充分的认识。

1.传统教学方法造成了教与学的惰性无论是法学教师还是学生,都已习惯了长期形成的老师灌学生听的模式,这种方式相对简单,教师依靠一份教案承担了全部的课堂讲授,学生做得更多的事情就是埋头快速地抄笔记,在匆忙的记录中无暇去思考,做到的只是把知识留在本子上,久而久之学生认为自己的角色就是听,有的甚至都懒得听,无参与感,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重视平常的课堂面授,学习能力很难真正提高。而教者只管自己讲,学生听了多少不关己;会使老师认为现在的学生轻视学习,讲再多的知识也没用的认识,从而导致教师对教学内容不进行深入探究,对教学改革不进行全面研究以及可能会引起教学态度的懈怠。这种教与学的不良现象将影响着法学教师与学生的进步,也会妨碍法学教育的革新。

2.传统教学方法与法律职业化相分离。忽略了学生法律素养和法律技能的培养对传统教学方法的过度依赖造成了法学教育重知识、轻能力的后果,学生们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难以得到快速提升。翻而法律问题都是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一种系统的法律职业能力去解决,这就要求法学教育应着眼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也只有密切同实践相结合,理论的发展创新才有可能。法学是立足于社会现实的科学,而不是纯粹的规范科学,法学教育实质上应是一种职业教育。应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注重提高学生的法律信仰、职业伦理、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的培养,做到职业伦理教育和职业技巧教育并重。

3.传统的教学方法制约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成为法科学生就业难的内因传统教学方法中侧重理论知识,学生几乎没有实践的机会,对司法实践不了解,很难做到学以致用,进入社会发现理论与实务脱节,缺乏基本的实际运用能力。进入实务部门不能马上处理各类法律事务,适应期过长,从而加剧了法科毕业生求职难的问题。

针对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迫切要求我们对法学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改变以理解法律概念,传授法律知识为宗旨的.教学模式,加强法律实践教育的比重,重点培养和开发学生自己消化知识的能力,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综合判断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开拓创新等综合能力。为此,需要一系列的教学改革,高度重视课堂教学,而情境式教学方法的引入将是改变和影响课堂教学,提高法学教育职业化的重要路径。

情境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构建

1.情境教学法的概念和理论基础在法学教育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就是要营造一个适当的法律行为或法律事件,让学生在此扮演具体的角色,实施具体的行为,参与处理具体的模拟事件,通过生动具体的情境或亲身经历,使学生学会站在不同的法律关系主体的角度思考问题,使学生学到许多重要的、无法从抽象的案例分析和传统教学中学到的技巧。

情境教学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而产生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及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2.情境教学法对法律实践教学的意义情境教学法使学生从平面、书面接触法律转向立体运用法律,充满形象感和实用性,在法学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吸引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更具探索精神。情境教学法改变了以往过多的阐述理论,法条枯燥无味的现象,在教师和学生的配合下模拟出各种情境,形象地显现了法律事件或行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把枯燥的法律规定运用到实际的法律问题解决中;把一些法学理论带到具体案例中去学习;学生可以在情景模拟中体验多样性的角色进行不同的角度思考,在多样性的思考中获得多重的收获。可以使学生全方位地认识法律的存在,不仅仅是书本中的法,还有法官的法、当事人的法、社会的法等等。这样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也使教学方式更具活力,学生可参与其中进行实际操作,解决具体的法律问题。通过亲身的实践和处理,激发了学生法律学习和探讨的热情。

(2)培养了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法律素养,增强了学生对法律精神、法律价值的认可。传统的教学方法极易使人们形成对法律认识的错误心态:一是法律工具主义,二是法律虚无主义。法律工具主义认为法律无非就是管理与统治的工具,人们服从法律是被动的、强制的。认为权大于法,法律是给无权的人制定的,使人们失去了对法律的信仰,动摇了法律的权威性。法律虚无主义无视法律的存在,依然我行我素,不以法律规定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削弱了法律的尊严。 “ 通过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价值理论,提高学生的法律信仰,认识到法律是公平公正的保证,懂得用法律规范行为、用法律解决问题;明确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法治是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有效保证。

(3)为学生构筑了理论与实务相联系的桥梁,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法学的学习中,除了基础理论的学习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引入情境教学法后,把社会的现实问题,学生知道的具体事例引入课堂,让学生参与其中承担角色,演绎过程,进行实际的法律应对和处理。使学生学习了基础理论后运用法律来解决实际的问题。做到了真正的理论与实务的联系,不仅丰富了学生法学基础知识,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4)培养和锻炼了法律思维方式,提高了法学教师的人格魅力。法律思维方式是指依赖法律的基础原理、规范性法律文件及法律精神,思考、分析、判断、处理问题的习惯和思维取向。一个人是否习惯于法律思维方式是和他的法律素养、对法律价值认可的程度有关的。情境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和可能,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法律思维方式,增强了学生的法律信仰。由于新的教学方法引入,增加了教与学的互动,增强了师生间的配合,融洽了师生关系。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动性,、教师用自己较高的专业理论探索精神影响着学生,提高了自身的人格魅力,获得了学生更多的尊敬与爱戴,为法学课堂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情境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

法学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既要为学生提供了解法律实务的必备知识,同时又需要培养学生判断、评价、分析法律事件的思维能力。为了让学生联系实际,身临其境地解决实际案例,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在法学教育中采用情境教学法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1.选定主题.

创设情境情境教学法的重心是要提供学生建构和应用知识的机会。在法学课堂教学中,并非所有的内容都需要或适合采用情境教学。由于课时及教学内容的限制,教师应进行选择,实务性很强或技能性很高的内容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进行教学。法律情境的创设方式很多:可以由教师单方面、师生配合设置或学生单方面进行剧情表演;可以放视频短片或展示图片资料等。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需要注意情境的设计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社会生活的实际,贴近教学目标,从学生的能力和兴趣人手,结合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使其自然融人情境之中,这样更具感染力,启发性,更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产生心灵的震动,加深对法律精神的理解。

2.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情境创设中。

教师的角色只是一个导演,按惯性思维引导学生走进情境,再把他们推出来。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把学生看成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当学生真正发挥其主体性时,教育才会取得成效。坚持学生在情境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就是要从主体的选择、方案的规划,案情的设计、课堂的互动表演和分析,学习结果的总结,都要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充分达到教学目的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及团队精神。

3.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在导入上。

教师精彩有趣且具启发性的引导使学生明确每个情境所必须包含的专业知识点,是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调动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其次,在课堂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记录,控制创设情境的发展,使其不偏离教学目的的轨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最后,在课堂情境表演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使学生把课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教师要根据课程要求,对学生在情境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和得失进行点评,对学生实践性角度问题的解决方法和职业知识、技能运用进行总结和提升。

4.情境反馈。

巩固提高情境反馈主要是要求一次情景教学后,要求学生除了在课堂总结外,还要求学生写出体会、感受,以便交流和探讨。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法律规定的认识和理解,建立正确的法律知识体系;还可以深化学生对法的精神和价值的认识,认真体会法律所讲的公正与公平,树立对法的高度责任心和信任依赖感。

现代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多元化,我们确立多元的培养目标体系,因此要求引入以法律职业训练为核心的实践教学方法,情境教学通过典型材料,创设特定环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知识再生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一定会满足法律人才多元化需求的。

参考文献:

[1]李剑萍,魏薇主编.教育学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6 .

[2]薛刚凌,李媛.论法学教学方法的改革[I].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7,1:105.

[3]胡玉鸿.国家司法统一考试与法学教育模式的转轨叫.法学,2001(9).

[4]袁振国.'-3代教育学f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5]王丽萍.成人教育中尚法理念培育实践探讨[U].中国成人教育,2010(9).

情景教学法在药剂学实践教学的应用论文

摘要 :情景教学法是现代教学中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本文以安瓿剂的灌封为例,展示了情景教学法在高职药学专业药剂学实践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探讨了情景教学法在药剂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采用情景教学法,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药剂学;实践教学;情景教学法

1情景教学法在药剂学教学中运用的积极意义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技术科学,是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任务是培养具备药学专业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能在药物制剂领域从事药物制剂生产、工艺技术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1〕。药剂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掌握药物制剂生产技术和工艺环节的质量控制以及常用制剂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具备从事常见药物剂型生产岗位操作的职业能力。药剂学课程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理论实践一体化。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技能培训为核心,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突出高职药学教育特色,结合药学工作实际,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和实践性环节的教学,注重学生的单元操作、综合技能训练。为此,作者所在的药剂教研室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如案例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等,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情景教学法是现代教学中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20世纪初,帕尔默等人通过长期的科学化、系统化的外语教学研究后提出了情景教学法〔2〕。情景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的引入或创设具体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感官体验,从而以更直观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获取知识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在动态与氛围中获得发展的方法。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创设具体情境,可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具体的知识技能,提升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让他们乐于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对不熟悉的知识感到耳目一新,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上课效率,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本文以安瓿剂的灌封为例,探讨情景教学法在高职药学专业药剂学实践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2情景教学法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为创设安瓿剂的生产场景,我们在药物制剂实训车间中进行安瓿剂的灌封。药物制剂实训车间于2007年建成,建筑面积达1000余平方米。实训车间模拟GMP的要求进行设计和建设,具有高度的仿真性。车间建有男女更衣室以及制水、发酵、提取、固体制剂制备、包装、安瓿剂制备等30余个单元操作间,配备了常用的制药机械设备,可用于培训学生单元操作技能和综合实训。在药物制剂实训车间采用现场教学的模式,一方面提高学生对单个设备的操作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完整的制剂生产项目实训,让学生了解生产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最终生产出合格产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工作情景,从工作任务着手,学会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手段,寻找产生的原因。使学生掌握药物制剂中的必备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2.1学习安瓿剂灌封岗位职责

首先,教师先介绍安瓿剂灌封岗位职责,包括进岗前的着装准备以及进岗后的生产前准备工作。强调灌封过程中要根据生产指令,严格执行《安瓿剂灌封标准操作规程》和《拉丝灌封机标准操作规程》,按规定程序配制液体,在灌封过程中严格检查安瓿剂的装量、外观、澄明度,确保注射液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灌封完毕后,要按规定进行清场处理。认真填写生产记录和清场记录,做到准确无误、及时清楚,并做到记录全、记录清,并按时上交给车间管理人员。强调工作期间严禁脱岗、串岗,不做与岗位工作无关之事,提高安全意识,随时检查设备运转情况,操作时发现故障应及时上报。工作结束或更换品种时,严格按本岗位清场SOP清场,经质监员检查合格后,挂标识牌。教师充分强调岗位职责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灌封岗位的工作内容及岗位要求。

2.2生产前准备

在教师带领下,学生进入实训车间灌封岗位进行操作。首先带领学生进行生产前准备,包括领取批生产记录(含指令)和空白状态标识,依次检查灌封室、ALG系列安瓿拉丝灌封机和容器具、工器具是否有已清洁状态标识并在效期内,检查温度和相对湿度并记录等系列操作。检查合格后,取下现场状态标识牌,换上生产运行中和设备运行中状态标识,标明本岗位需要生产的药品品名、批号、规格、生产批量、生产岗位、生产日期、操作人、复核人。

2.3教师讲解演示

完成生产前准备后,教师现场讲解ALG系列安瓿拉丝灌封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并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开机前先用75%乙醇溶液清洁、消毒灌封机的进料斗、出料斗、齿板及外壁,进而安装灌注系统。随后开机操作,将合格的'安瓿放入进料斗,打开燃气阀、点燃火焰并调整火焰,启动电机,进行试开机。调整针头位置,检查针头插入安瓿的深度和位置是否合适并调节装量。将灌封机各部运转调至生产所需标准后开始灌封。灌封时,每隔20~30min检查一次装量。用镊子随时挑出灌封不良品。灌封结束后,关闭燃气阀、关闭电源、拔下电源插头,拆卸灌注系统,按“灌封机清洁消毒程序”进行清洁和消毒。

2.4学生分组操作

两名学生为一组进行操作,教师进行现场指导。

2.5清场及讨论

生产结束后,学生清场,教师带领学生对所生产的安瓿剂的质量进行质量判断,引导学生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完成实验报告。采用情景教学法授课的关键是情景设定。《药剂学》的大部分实践课程所需要的情景,就是学生将来要工作的药厂。因此,授课教师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管理要一致,要按照药厂的管理模式对实验课进行管理:其次,程序要一致,授课教师在提出任务时尽可能描述真实的工作氛围,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按照药厂的工作流程,从生产任务的下达,到原辅料的领取,再到开机生产,都要尽可能符合药厂的要求;最后,产品质量尽可能与药厂的要求保持一致。只有满足了这3个要求,我们的情景式教学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3情景教学法在药剂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发现,在实施情景教学法时也有一定的难度。

3.1师资力量

因情景教学法特别需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互动交流,若学生数过多,老师则分身乏术,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最好对学生进行分小组(4-6名学生为一组)指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动手操作,变“眼观”为“手动”。但目前实验课所配备的师资力量不足,且教学课时数有限,影响实际授课效果。

3.2硬件条件

为保证授课效果,所创设的情景要力求接近实际生产条件。以安瓿剂的灌封为例,本课程在药剂学的实训车间的灌封间进行,但实训车间是为了配合实践教学设计的,生产条件与药厂仍有一定差距,生产的安瓿剂成品质量无法保证。药剂学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极强、跟企业生产结合极其紧密的学科。在当前就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职业院校必须对教学进行改革,增加学生对药剂学课程的兴趣,提高药剂学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努力为相关药品生产企业培养综合能力较强的技能型人才,为学生赢得就业竞争的机会。在药剂学实践课程中采用情景教学法,可提升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上课效率。在加强师资力量、增加教学课时数,提升硬件条件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情景教学法对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柯萍,潘雪英,谢燕,等.高职药学专业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职教论坛,2013,(14):43-45.

〔2〕鲁家皓,刘瑞新,张捷.浅析“情景性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时空,2009,5(3):86-87.

情境教学法研究现状论文

情景教学法在药剂学实践教学的应用论文

摘要 :情景教学法是现代教学中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本文以安瓿剂的灌封为例,展示了情景教学法在高职药学专业药剂学实践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探讨了情景教学法在药剂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采用情景教学法,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药剂学;实践教学;情景教学法

1情景教学法在药剂学教学中运用的积极意义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技术科学,是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任务是培养具备药学专业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能在药物制剂领域从事药物制剂生产、工艺技术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1〕。药剂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掌握药物制剂生产技术和工艺环节的质量控制以及常用制剂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具备从事常见药物剂型生产岗位操作的职业能力。药剂学课程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理论实践一体化。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技能培训为核心,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突出高职药学教育特色,结合药学工作实际,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和实践性环节的教学,注重学生的单元操作、综合技能训练。为此,作者所在的药剂教研室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如案例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等,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情景教学法是现代教学中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20世纪初,帕尔默等人通过长期的科学化、系统化的外语教学研究后提出了情景教学法〔2〕。情景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的引入或创设具体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感官体验,从而以更直观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获取知识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在动态与氛围中获得发展的方法。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创设具体情境,可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具体的知识技能,提升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让他们乐于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对不熟悉的知识感到耳目一新,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上课效率,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本文以安瓿剂的灌封为例,探讨情景教学法在高职药学专业药剂学实践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2情景教学法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为创设安瓿剂的生产场景,我们在药物制剂实训车间中进行安瓿剂的灌封。药物制剂实训车间于2007年建成,建筑面积达1000余平方米。实训车间模拟GMP的要求进行设计和建设,具有高度的仿真性。车间建有男女更衣室以及制水、发酵、提取、固体制剂制备、包装、安瓿剂制备等30余个单元操作间,配备了常用的制药机械设备,可用于培训学生单元操作技能和综合实训。在药物制剂实训车间采用现场教学的模式,一方面提高学生对单个设备的操作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完整的制剂生产项目实训,让学生了解生产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最终生产出合格产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工作情景,从工作任务着手,学会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手段,寻找产生的原因。使学生掌握药物制剂中的必备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2.1学习安瓿剂灌封岗位职责

首先,教师先介绍安瓿剂灌封岗位职责,包括进岗前的着装准备以及进岗后的生产前准备工作。强调灌封过程中要根据生产指令,严格执行《安瓿剂灌封标准操作规程》和《拉丝灌封机标准操作规程》,按规定程序配制液体,在灌封过程中严格检查安瓿剂的装量、外观、澄明度,确保注射液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灌封完毕后,要按规定进行清场处理。认真填写生产记录和清场记录,做到准确无误、及时清楚,并做到记录全、记录清,并按时上交给车间管理人员。强调工作期间严禁脱岗、串岗,不做与岗位工作无关之事,提高安全意识,随时检查设备运转情况,操作时发现故障应及时上报。工作结束或更换品种时,严格按本岗位清场SOP清场,经质监员检查合格后,挂标识牌。教师充分强调岗位职责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灌封岗位的工作内容及岗位要求。

2.2生产前准备

在教师带领下,学生进入实训车间灌封岗位进行操作。首先带领学生进行生产前准备,包括领取批生产记录(含指令)和空白状态标识,依次检查灌封室、ALG系列安瓿拉丝灌封机和容器具、工器具是否有已清洁状态标识并在效期内,检查温度和相对湿度并记录等系列操作。检查合格后,取下现场状态标识牌,换上生产运行中和设备运行中状态标识,标明本岗位需要生产的药品品名、批号、规格、生产批量、生产岗位、生产日期、操作人、复核人。

2.3教师讲解演示

完成生产前准备后,教师现场讲解ALG系列安瓿拉丝灌封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并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开机前先用75%乙醇溶液清洁、消毒灌封机的进料斗、出料斗、齿板及外壁,进而安装灌注系统。随后开机操作,将合格的'安瓿放入进料斗,打开燃气阀、点燃火焰并调整火焰,启动电机,进行试开机。调整针头位置,检查针头插入安瓿的深度和位置是否合适并调节装量。将灌封机各部运转调至生产所需标准后开始灌封。灌封时,每隔20~30min检查一次装量。用镊子随时挑出灌封不良品。灌封结束后,关闭燃气阀、关闭电源、拔下电源插头,拆卸灌注系统,按“灌封机清洁消毒程序”进行清洁和消毒。

2.4学生分组操作

两名学生为一组进行操作,教师进行现场指导。

2.5清场及讨论

生产结束后,学生清场,教师带领学生对所生产的安瓿剂的质量进行质量判断,引导学生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完成实验报告。采用情景教学法授课的关键是情景设定。《药剂学》的大部分实践课程所需要的情景,就是学生将来要工作的药厂。因此,授课教师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管理要一致,要按照药厂的管理模式对实验课进行管理:其次,程序要一致,授课教师在提出任务时尽可能描述真实的工作氛围,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按照药厂的工作流程,从生产任务的下达,到原辅料的领取,再到开机生产,都要尽可能符合药厂的要求;最后,产品质量尽可能与药厂的要求保持一致。只有满足了这3个要求,我们的情景式教学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3情景教学法在药剂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发现,在实施情景教学法时也有一定的难度。

3.1师资力量

因情景教学法特别需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互动交流,若学生数过多,老师则分身乏术,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最好对学生进行分小组(4-6名学生为一组)指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动手操作,变“眼观”为“手动”。但目前实验课所配备的师资力量不足,且教学课时数有限,影响实际授课效果。

3.2硬件条件

为保证授课效果,所创设的情景要力求接近实际生产条件。以安瓿剂的灌封为例,本课程在药剂学的实训车间的灌封间进行,但实训车间是为了配合实践教学设计的,生产条件与药厂仍有一定差距,生产的安瓿剂成品质量无法保证。药剂学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极强、跟企业生产结合极其紧密的学科。在当前就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职业院校必须对教学进行改革,增加学生对药剂学课程的兴趣,提高药剂学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努力为相关药品生产企业培养综合能力较强的技能型人才,为学生赢得就业竞争的机会。在药剂学实践课程中采用情景教学法,可提升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上课效率。在加强师资力量、增加教学课时数,提升硬件条件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情景教学法对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柯萍,潘雪英,谢燕,等.高职药学专业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职教论坛,2013,(14):43-45.

〔2〕鲁家皓,刘瑞新,张捷.浅析“情景性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时空,2009,5(3):86-87.

浅谈情境教学法在法学教育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情境教学,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影响于学生的。本论文主要研究情境教学法在法学教育中的运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论文摘要: 在法学教学方法改革中引入情境教学法可以培养和开发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综合判断和组织协调能力,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动力。对法律实践教学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法学教学中正确应用情境教学法将会有效地提高法学教学的质量和适应法学教育的发展。

论文关键词: 情境教学法 法学教育 构建 应用 创新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和法制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法学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态势。现代法学教育旨在培养专业化、宽口径、复合型法律人才。然而,目前我国法学教育体制、教学计划和教学模式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对此,法学教育者必须清楚地认识,时刻关注法学教育的发展趋势,理清法学教育改革的思路,注重研究如何运用良好适当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实践教学无疑是法学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方向,它能培养和开发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综合判断和组织协调能力,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动力。

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反思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的活动方式的总称。”传统的法学教育主要采用讲授法,教师的课堂讲授为核心,同时有一些课堂提问、疑难解答、阅读辅导、论文写作指导等,基本是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把法学教育权当是基础理论和学术教育。在法学教育日趋职业化的今天,我们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对它存在的弊端进行充分的认识。

1.传统教学方法造成了教与学的惰性无论是法学教师还是学生,都已习惯了长期形成的老师灌学生听的模式,这种方式相对简单,教师依靠一份教案承担了全部的课堂讲授,学生做得更多的事情就是埋头快速地抄笔记,在匆忙的记录中无暇去思考,做到的只是把知识留在本子上,久而久之学生认为自己的角色就是听,有的甚至都懒得听,无参与感,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重视平常的课堂面授,学习能力很难真正提高。而教者只管自己讲,学生听了多少不关己;会使老师认为现在的学生轻视学习,讲再多的知识也没用的认识,从而导致教师对教学内容不进行深入探究,对教学改革不进行全面研究以及可能会引起教学态度的懈怠。这种教与学的不良现象将影响着法学教师与学生的进步,也会妨碍法学教育的革新。

2.传统教学方法与法律职业化相分离。忽略了学生法律素养和法律技能的培养对传统教学方法的过度依赖造成了法学教育重知识、轻能力的后果,学生们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难以得到快速提升。翻而法律问题都是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一种系统的法律职业能力去解决,这就要求法学教育应着眼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也只有密切同实践相结合,理论的发展创新才有可能。法学是立足于社会现实的科学,而不是纯粹的规范科学,法学教育实质上应是一种职业教育。应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注重提高学生的法律信仰、职业伦理、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的培养,做到职业伦理教育和职业技巧教育并重。

3.传统的教学方法制约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成为法科学生就业难的内因传统教学方法中侧重理论知识,学生几乎没有实践的机会,对司法实践不了解,很难做到学以致用,进入社会发现理论与实务脱节,缺乏基本的实际运用能力。进入实务部门不能马上处理各类法律事务,适应期过长,从而加剧了法科毕业生求职难的问题。

针对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迫切要求我们对法学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改变以理解法律概念,传授法律知识为宗旨的.教学模式,加强法律实践教育的比重,重点培养和开发学生自己消化知识的能力,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综合判断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开拓创新等综合能力。为此,需要一系列的教学改革,高度重视课堂教学,而情境式教学方法的引入将是改变和影响课堂教学,提高法学教育职业化的重要路径。

情境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构建

1.情境教学法的概念和理论基础在法学教育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就是要营造一个适当的法律行为或法律事件,让学生在此扮演具体的角色,实施具体的行为,参与处理具体的模拟事件,通过生动具体的情境或亲身经历,使学生学会站在不同的法律关系主体的角度思考问题,使学生学到许多重要的、无法从抽象的案例分析和传统教学中学到的技巧。

情境教学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而产生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及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2.情境教学法对法律实践教学的意义情境教学法使学生从平面、书面接触法律转向立体运用法律,充满形象感和实用性,在法学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吸引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更具探索精神。情境教学法改变了以往过多的阐述理论,法条枯燥无味的现象,在教师和学生的配合下模拟出各种情境,形象地显现了法律事件或行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把枯燥的法律规定运用到实际的法律问题解决中;把一些法学理论带到具体案例中去学习;学生可以在情景模拟中体验多样性的角色进行不同的角度思考,在多样性的思考中获得多重的收获。可以使学生全方位地认识法律的存在,不仅仅是书本中的法,还有法官的法、当事人的法、社会的法等等。这样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也使教学方式更具活力,学生可参与其中进行实际操作,解决具体的法律问题。通过亲身的实践和处理,激发了学生法律学习和探讨的热情。

(2)培养了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法律素养,增强了学生对法律精神、法律价值的认可。传统的教学方法极易使人们形成对法律认识的错误心态:一是法律工具主义,二是法律虚无主义。法律工具主义认为法律无非就是管理与统治的工具,人们服从法律是被动的、强制的。认为权大于法,法律是给无权的人制定的,使人们失去了对法律的信仰,动摇了法律的权威性。法律虚无主义无视法律的存在,依然我行我素,不以法律规定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削弱了法律的尊严。 “ 通过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价值理论,提高学生的法律信仰,认识到法律是公平公正的保证,懂得用法律规范行为、用法律解决问题;明确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法治是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有效保证。

(3)为学生构筑了理论与实务相联系的桥梁,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法学的学习中,除了基础理论的学习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引入情境教学法后,把社会的现实问题,学生知道的具体事例引入课堂,让学生参与其中承担角色,演绎过程,进行实际的法律应对和处理。使学生学习了基础理论后运用法律来解决实际的问题。做到了真正的理论与实务的联系,不仅丰富了学生法学基础知识,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4)培养和锻炼了法律思维方式,提高了法学教师的人格魅力。法律思维方式是指依赖法律的基础原理、规范性法律文件及法律精神,思考、分析、判断、处理问题的习惯和思维取向。一个人是否习惯于法律思维方式是和他的法律素养、对法律价值认可的程度有关的。情境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和可能,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法律思维方式,增强了学生的法律信仰。由于新的教学方法引入,增加了教与学的互动,增强了师生间的配合,融洽了师生关系。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动性,、教师用自己较高的专业理论探索精神影响着学生,提高了自身的人格魅力,获得了学生更多的尊敬与爱戴,为法学课堂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情境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

法学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既要为学生提供了解法律实务的必备知识,同时又需要培养学生判断、评价、分析法律事件的思维能力。为了让学生联系实际,身临其境地解决实际案例,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在法学教育中采用情境教学法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1.选定主题.

创设情境情境教学法的重心是要提供学生建构和应用知识的机会。在法学课堂教学中,并非所有的内容都需要或适合采用情境教学。由于课时及教学内容的限制,教师应进行选择,实务性很强或技能性很高的内容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进行教学。法律情境的创设方式很多:可以由教师单方面、师生配合设置或学生单方面进行剧情表演;可以放视频短片或展示图片资料等。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需要注意情境的设计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社会生活的实际,贴近教学目标,从学生的能力和兴趣人手,结合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使其自然融人情境之中,这样更具感染力,启发性,更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产生心灵的震动,加深对法律精神的理解。

2.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情境创设中。

教师的角色只是一个导演,按惯性思维引导学生走进情境,再把他们推出来。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把学生看成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当学生真正发挥其主体性时,教育才会取得成效。坚持学生在情境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就是要从主体的选择、方案的规划,案情的设计、课堂的互动表演和分析,学习结果的总结,都要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充分达到教学目的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及团队精神。

3.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在导入上。

教师精彩有趣且具启发性的引导使学生明确每个情境所必须包含的专业知识点,是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调动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其次,在课堂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记录,控制创设情境的发展,使其不偏离教学目的的轨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最后,在课堂情境表演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使学生把课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教师要根据课程要求,对学生在情境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和得失进行点评,对学生实践性角度问题的解决方法和职业知识、技能运用进行总结和提升。

4.情境反馈。

巩固提高情境反馈主要是要求一次情景教学后,要求学生除了在课堂总结外,还要求学生写出体会、感受,以便交流和探讨。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法律规定的认识和理解,建立正确的法律知识体系;还可以深化学生对法的精神和价值的认识,认真体会法律所讲的公正与公平,树立对法的高度责任心和信任依赖感。

现代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多元化,我们确立多元的培养目标体系,因此要求引入以法律职业训练为核心的实践教学方法,情境教学通过典型材料,创设特定环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知识再生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一定会满足法律人才多元化需求的。

参考文献:

[1]李剑萍,魏薇主编.教育学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6 .

[2]薛刚凌,李媛.论法学教学方法的改革[I].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7,1:105.

[3]胡玉鸿.国家司法统一考试与法学教育模式的转轨叫.法学,2001(9).

[4]袁振国.'-3代教育学f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5]王丽萍.成人教育中尚法理念培育实践探讨[U].中国成人教育,2010(9).

情境教学法国内外研究状况论文

目前,国内学界对英语口语情景教学的研究比较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外语教学步入后教育时代,情景教学法作为其中一种重要的成果受到广泛关注。在我国,这种教学方法虽然目前还没有独立开来作为一种系统的教学法,但在情景中掌握语言知识,从而理解和表达,培养交际能力,这已是外语教学中使用相当广泛的一种教学模式,而情景在交际语言学中显得更具优势,体现了现今所提出的新课程理念。在国外研究中, Richard, J.C. 和Rodgers, T.S.等学者对情景教学法的理论和实践有初步的探索,其后,在众多学者的研究中,以Brumfit在其著作 The Functional-Notional Approach :From Theory to Practice中对情景教学法有更深一步的分析最具代表。在国内,学者常林在《中国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命题教学与素质教育》中明确引进这一重要的教学法并提倡运用,教育工作者刘勇,孙书霞等对其进行运用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效。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情境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是: (一)情感和认知活动相互作用的原理 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至少有动力、强化、调节三方面的功能。动力功能是指情感对认知活动的增力或减力的效能,即健康的、积极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起积极的发动和促进作用,消极的不健康的情绪对认知活动起阻碍和抑制作用。情境教学法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情感对认知活动的增力效能,给我们解决目前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以新的启示。情感的调节功能是指情感对认知活动的组织或瓦解作用,即中等强度的、愉快的情绪有利于智力操作的组织和进行,而情绪过强和过弱以及情绪不佳则可能导致思维的混乱和记忆的困难。情境教学法要求创设的情境就是要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心平气和、耳目一新,促进学生心理活动的展开和深入进行。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也使人深深感到:欢快活泼的课堂气氛是取得优良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学生情感高涨和欢欣鼓舞之时往往是知识内化和深化之时。 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功能,左右两半球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大脑左半球是掌管逻辑、理性和分析的思维,包括言语的活动;大脑右半球负责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包括情感的活动。传统教学中,无论是教师的分析讲解,还是学生的单项练习,以至机械的背诵,所调动的主要是逻辑的、无感情的大脑左半球的活动。而情境教学,往往是让学生先感受而后用语言表达,或边感受边促使内部语言的积极活动。感受时,掌管形象思维的大脑右半球兴奋;表达时,掌管抽象思维的大脑左半球兴奋。这样,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抑制或同时兴奋,协同工作,大大挖掘了大脑的潜在能量,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因此,情境教学可以获得比传统教学明显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认识的直观原理 从方法论看,情境教学是利用反映论的原理,根据客观存在对儿童主观意识的作用进行的。而世界正是通过形象进入儿童的意识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情境教学所创设的情境,因其是人为有意识创设的、优化了的,有利于儿童发展的外界环境,这种经过优化的客观情境,在教师语言的支配下,使儿童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不仅影响儿童的认知心理,而且促使儿童的情感活动参与学习,从而引起儿童本身的自我运动。 300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这种论述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情境教学法使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就是通过给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包括直接和间接形象),一则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二则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的、自觉的活动。 应该指明的是,情境教学法的一个本质特征是激发学生的情感,以此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进行。而演示教学法则只限于把实物、教具呈示给学生,或者教师简单地做示范实验,虽然也有直观的作用,但仅有实物直观的效果,只能导致学生冷冰冰的智力操作,而不能引起学生的火热之情,不能发挥情感的作用。 (三)思维科学的相似原理 相似原理反映了事物之间的同一性,是普遍性原理,也是情境教学的理论基础。形象是情境的主体,情境教学中的模拟要以范文中的形象和教学需要的形象对对象,情境中的形象也应和学生的知识经验相一致。情境教学法要在教学过程中收入或创设许多生动的场景,也就是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感知对象,使学生大脑中的相似块(知识单元)增加,有助于学生灵感的产生,也培养了学生相似性思维的能力。 (四)人的认知是一个有意识心理活动与无意识心理活动相统一的过程 众所周知,意识心理活动是主体对客体所意识到的心理活动的总和,包括有意知觉、有意记忆、有意注意、有意再认、有意重现(回忆)、有意想象、有意表象(再造的和创造的)、逻辑和言语思维、有意体验等等。但遗憾的是,包含如此丰富内容的意识心理活动仍然不能单独完成认识、适应和改造自然的任务。情境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正在于诱发和利用无意哀心理提供的认识潜能。 自弗洛伊德以来,无意识心理现象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重视。所谓无意识心理,就是人们所未意识到的心理活动的总和,是主体对客体的不自觉的认识与内部体验的统一,是人脑不可缺少的反映形式,它包括无意感知、无意识记、无意再认、无意表象、无意想象、非言语思维、无意注意、无意体验等等。该定义强调无意识心理活动具有两个方面的功能: ①对客体的一种不知不觉的认知作用。如我们在边走路边谈话时,对路边的景物以及路上的其他东西并未产生有意识的映象,但我们却不会被路上的一堆石头绊倒。原因就是“石头”事实上引起了我们的反映,并产生了“避让”这种不自觉的、未注意的、不由自主的和模糊不清的躯体反应; ②对客体的一种不知不觉的内部体验作用。常言的“情绪传染”就是无意识心理这一功能的表现。例如我们会感到无缘无故的快活、不知不觉的忧郁,这往往是心境作用的结果。心境本身就是一种情绪状态,它能使人的其他一切体验和活动都染上较长时间的情绪色彩。 研究表明,无意识心理的上述两个功能直接作用于人的认知过程:首先它是人们认识客观现实的必要形式;其次它又是促使人们有效地进行学习或创造性工作的一种能力。可见,无意识心理活动的潜能是人的认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能量源泉。情境教学的目的就在于尽可能地调用无意识的这些功能,也就是强调于不知不觉中获得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 (五)人的认知过程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或理智活动与惰感活动)统一的过程 教学作为一种认知过程,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统一在其中。否则,人们常言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就失去了理论依据。在教学这种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由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构成,其中师生间存在着两条交织在一起的信息交流回路:知识信息交流回路和情感信息交流回路。二者相互影响,彼此依存,从不同的侧面共同作用于教学过程。知识回路中的信息是教学内容,信息载体是教学形式;情感回路中的信息是师生情绪情感的变化,其载体是师生的表情(包括言语表情、面部表情、动作表情等)。无论哪一条回路发生故障,都必然影响到教学活动的质量,只有当两条回路都畅通无阻时,教学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运用情境教学首先需用“着眼发展”的观点,全面地提出教学任务,而后优选教学方案,根据教学任务、班级特点及教师本人素质,选择创设情境的途径。 创设情境的途径初步归纳为以下六种: 1.生活展现惰境 即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2.实物演示情境 即以实物为中心,略设必要背景,构成一个整体,以演示某一特定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时,应考虑到相应的背景,如“大海上的鲸”、“蓝天上的燕子”、“藤上的葫芦”等,都可通过背景,激起学生广远的联想。 3.图画再现情境 图画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课文插图、特意绘制的挂图、剪贴画、简笔画等都可以用来再现课文情境。 4.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往往使人心驰神往。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用音乐渲染情境,并不局限于播放现成的乐曲、歌曲,教师自己的弹奏、轻唱以及学生表演唱、哼唱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关键是选取的乐曲与教材的基调上、意境上以及情境的发展上要对应、协调。 5.表演体会情境 情境教学中的表演有两种,一是进入角色,二是扮演角色。“进入角色”即“假如我是课文中的××”;扮演角色,则是担当课文中的某一角色进行表演。由于学生自己进入、扮演角色,课文中的角色不再是在书本上,而就是自己或自己班集体中的同学,这样,学生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 6.语言描述情境 以上所述创设情境的五种途径,都是运用了直观手段。情境教学十分讲究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的结合。在情境出现时,教师伴以语言描绘,这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起着一定的导向性作用。语言描绘提高了感知的效应,情境会更加鲜明,并且带着感情色彩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学生因感官的兴奋,主观感受得到强化,从而激起情感,促进自己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 情境教学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陶冶功能和暗示(或启迪)功能。 1.情境教学能够陶冶人的情感,净化人的心灵 在教育心理学上讲陶冶,意即给人的思想意识以有益或良好的影响。关于情境教学的陶冶功能,早在春秋时期的孔子就把它总结为“无言以教”、“里仁为美”;南朝学者颜之推进一步指明了它在培养、教育青少年方面的重要意义:“人在少年,精神未定,所与款押,熏清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易暗化,自然拟之。”即古人所说的“陶情冶性”。 情境教学的陶冶功能就像一个过滤器,使人的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它剔除情感中的消极因素,保留积极成分。这种净化后的情感体验具有更有效的调节性、动力性、感染性、强化性、定向性、适应性、信号性等方面的辅助认知功能。 2.情境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启迪,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 众所周知,人的社会化过程即形成“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实际上完全是环境——社会、家庭、学校、种族、地理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影响作用有的被我们感知到,但更多的则是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我们。因此,保加利亚暗示学家G·洛扎诺夫指出:“我们是被我们生活的环境教学和教育的,也是为了它才受教学和教育的。” 人要受环境的教学和教育,原因就在于人有可暗示性。这是心理学和暗示学研究所共同证明了的。A·比耐的实验证明在儿童身上天然存在着接受暗示的能力,接受暗示是人的一种本能。因而在他的《可暗示性》一书中,“可暗示性”就成了“可教育性”的同义语。其实,这些结论在社会学的背景上也是成立的:既然“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必然要受到一切社会关系的影响,“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情境教学,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影响于学生的。诸如榜样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课内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绘画、体操、音乐欣赏、旅游观光等等,都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着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 换言之,情境教学中的特定情境,提供了调动人的原有认知结构的某些线索,经过思维的内部整合作用,人就会顿悟或产生新的认知结构。情境所提供的线索起到一种唤醒或启迪智慧的作用。比如正处于某种问题情境中的人,会因为某句提醒或碰到某些事物而受到启发,从而顺利地解决问题。 为了使情境教学更好地发挥上述两种功能,提出以下几个重要的使用原则: 1.意识与无意识统一原则和智力与非智力统一原则 这是实现情境教学的两个基本条件。无意识调节和补充有意识,情感因素调节和补充理智因素。人的这种认知规律要求在教学中既要考虑如何使学生集中思维,培养其刻苦和钻研精神,又要考虑如何调动其情感、兴趣、愿望、动机、无意识潜能等对智力活动的促进作用。教师在鼓励学生要刻苦努力时,很可能已经无意识地暗示了学生:你能力不行,所以要努力。这样就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畏难情绪。如果我们能意识到这一点,就会把学生视做理智与情感同时活动的个体,就会想方设法地去调动学生身心各方面的潜能。 无意识与意识统一,智力与非智力统一,其实就是一种精神的集中与轻松并存的状态。这时,人的联想在自由驰骋,情绪在随意起伏,感知在暗暗积聚,技能在与时俱增。这正是情境教学要追求的效果。 2.愉悦轻松体验性原则 该原则根据认知活动带有体验性和人的行为效率与心理激奋水平有关而提出。该原则要求教师在轻松愉快的情境或气氛中引导学生产生各种问题意识,展开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寻求答案,分辨正误,这一原则指导下的教学,思维的“过程”同“结果”一样重要,目的在于使学生把思考和发现体验为一种快乐,而不是一种强迫或负担。 3.师生互信互重下的自主性原则 该原则强调两个方面:一是良好的师生关系,一是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情境教学的基本保证。教学本是一种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情境教学更强调这一点。只有师生间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教师对学生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前文所述的两条信息回路才有畅通的可能。这意味着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学生也必须充分了解教师,彼此形成一种默契。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自主性侧重于教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新精神。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在情境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得到如何做人的体验。它意味着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学生积极、主动和快乐的基础上。 实际上,上述几个原则是密不可分的,它们有机地统一在整个情境教学之中。

高职英语情景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摘要: 研究旨在通过情景教学这一课堂干预,一方面转变英语听说课堂教学环境,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另一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课上课下的自主学习,从而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听说技能,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关键词: 情景教学;高职;听说

1研究背景

1.1高职英语听说教学现状

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而目前高职英语听力课堂仍采用单一教学模式,学生课前缺乏准备,难以把握需要捕捉的听力目标,听力课堂教学效果欠佳。口语教学亦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而不能有效展开,教师难以有序高效地组织课堂口语活动,老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减少,影响了口语教学的效果。就学生而言,造成高职学生英语“听不懂”“说不出”的因素:一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二是高职学生的生源复杂,有高中毕业生和中专、技校毕业生、分类招生等。由于各类学校的教学目标定位有很大差异,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三是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积极性不高。在进入高校后,大部分学生没有及时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基于以上情况,仅靠课堂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要改变老师和学生在听说课堂上的这种被动局面,就要从英语学习本身特殊的规律出发,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入手,改变单一的听说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1.2情景教学简介

情景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需要创设具体生动的一连串有联系的场景,以某人或某物为主线贯穿整堂课的教学活动,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并提高其学习成绩。情景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强调听说方面的能力。在主张情景教学的学者看来,口语是第一性的,是笔头语的基础,是在教学中应强调的方面。情景教学的优点在于它有利于真正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教师精辟简练的讲解指引下,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内容所需要的、特定的语言情景,通过师生或学生之间的交互协作,进行主题学习或专题讨论、会话或自主学习等。

2情景教学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实施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学生喜欢的多种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比如通过播放录音或者影片,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地道的英语,感受到浓厚的语言氛围。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置身于具体的情景中,演练会话,启发学生进行表达。具体实施过程如下:课前准备:每次听说课前,教师选好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主题,说明本节课的课堂教学目的和要求、注意事项及评价原则和标准,确定表现主题的活动形式,比如对话、角色扮演、ppt演示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利用图书馆、计算机网络搜寻大量与主题相关的资料。目前我们仍采用新编实用英语和新编实用英语视听说等教材,听说部分的材料倾向于生活化、场景化和口语化,教学采取先呈现图片,提供一些背景材料或提示信息,给学生适当地提示启发性的问题,激发他们听的兴趣和说的欲望,主动进行思考和联想。课堂活动:为了营造丰富多样的课堂环境,可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把每个班级的学生分为小组,开展不同主题和任务的多样化活动。比如听力阶段要集中思想,利用预测的信息把握重点,尽可能地去理解句子或短文的.大意。边听边记,做到听与思考及记忆相结合。另外,进行组员讨论,发言人代表小组回答问题,复述内容等。课后总结:运用多媒体快速点评听说内容和任务,对出现的问题予以订正。然后由教师、小组按照制定的评价标准对每个小组以及小组成员做出评估,提出有待改进之处,为下一次活动做准备。

3情景教学在高职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实施效果分析

3.1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整个教学环节,教师都要注意情景设置,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呈现新单词,比如在进行新课介绍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相关视频,之后边播放各种图片边呈现新单词,再通过Pairwork或Groupwork熟悉和练习新句型等。利用实物和多媒体课件等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对新授知识的期待和学习热情,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幅度提升。

3.2有利于提高英语听说课堂的教学效率

情景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课前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在课堂教学中按照任务有序进行,一方面使教师在备课中充分预测教学中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学步骤会安排的更加严谨;另一方面学生分工明确,能够按时完成任务,因此极大地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3.3有利于促进教师提升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实施情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掌握与工作、学习、生活各方面相关的知识,还要运用多媒体,语言实验室、视听设备等电化教育手段,因此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4结论

在英语听说课程中运用情景教学能使课本教材变成活生生的语言,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英语环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通过对学生听说方面的引导,使学生对英语的听力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得到提升,使学生在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方面有所提高,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情景教学是英语听说课堂的一种有益尝试,不排除其他有效的教学模式,而是应该取长补短,综合运用。

参考文献:

[1]Richards,JackC,TheodoreS.Rodgers.ApproachesandMethodsinLanguageTeaching[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0.

[2]陈曦.高职院校英语听说能力的现状及改革[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4):168-169.

[3]何广铿.英语教学法教程[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4]胡玉辉,罗忠民.构建新型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7).

[5]李洁.新教学模式下英语听说教学体验[J].中国外语,2005(4).

[6]倪玉莹.大学英语教学中听说能力的培养[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4(5).

[7]王瑜.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英语情景教学法应用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4):176-177.

[8]魏少敏.中西方教育差异与高校英语教学改革[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4(12).72

情境教学法毕业论文

(英语系毕业论文)浅析“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英语系毕业论文)中学英语教学中课堂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英语系毕业论文)大学英语与高中英语教学的过渡与衔接(英语系毕业论文)课堂英语教学与网络英语教学的对比(英语系毕业论文)浅谈多媒体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英语系毕业论文)报刊杂志词频分析与大学英语教学中词频分析的比较(英语系毕业论文)快乐教学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英语系毕业论文)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英语情景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摘要: 研究旨在通过情景教学这一课堂干预,一方面转变英语听说课堂教学环境,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另一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课上课下的自主学习,从而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听说技能,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关键词: 情景教学;高职;听说

1研究背景

1.1高职英语听说教学现状

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而目前高职英语听力课堂仍采用单一教学模式,学生课前缺乏准备,难以把握需要捕捉的听力目标,听力课堂教学效果欠佳。口语教学亦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而不能有效展开,教师难以有序高效地组织课堂口语活动,老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减少,影响了口语教学的效果。就学生而言,造成高职学生英语“听不懂”“说不出”的因素:一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二是高职学生的生源复杂,有高中毕业生和中专、技校毕业生、分类招生等。由于各类学校的教学目标定位有很大差异,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三是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积极性不高。在进入高校后,大部分学生没有及时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基于以上情况,仅靠课堂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要改变老师和学生在听说课堂上的这种被动局面,就要从英语学习本身特殊的规律出发,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入手,改变单一的听说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1.2情景教学简介

情景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需要创设具体生动的一连串有联系的场景,以某人或某物为主线贯穿整堂课的教学活动,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并提高其学习成绩。情景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强调听说方面的能力。在主张情景教学的学者看来,口语是第一性的,是笔头语的基础,是在教学中应强调的方面。情景教学的优点在于它有利于真正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教师精辟简练的讲解指引下,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内容所需要的、特定的语言情景,通过师生或学生之间的交互协作,进行主题学习或专题讨论、会话或自主学习等。

2情景教学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实施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学生喜欢的多种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比如通过播放录音或者影片,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地道的英语,感受到浓厚的语言氛围。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置身于具体的情景中,演练会话,启发学生进行表达。具体实施过程如下:课前准备:每次听说课前,教师选好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主题,说明本节课的课堂教学目的和要求、注意事项及评价原则和标准,确定表现主题的活动形式,比如对话、角色扮演、ppt演示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利用图书馆、计算机网络搜寻大量与主题相关的资料。目前我们仍采用新编实用英语和新编实用英语视听说等教材,听说部分的材料倾向于生活化、场景化和口语化,教学采取先呈现图片,提供一些背景材料或提示信息,给学生适当地提示启发性的问题,激发他们听的兴趣和说的欲望,主动进行思考和联想。课堂活动:为了营造丰富多样的课堂环境,可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把每个班级的学生分为小组,开展不同主题和任务的多样化活动。比如听力阶段要集中思想,利用预测的信息把握重点,尽可能地去理解句子或短文的.大意。边听边记,做到听与思考及记忆相结合。另外,进行组员讨论,发言人代表小组回答问题,复述内容等。课后总结:运用多媒体快速点评听说内容和任务,对出现的问题予以订正。然后由教师、小组按照制定的评价标准对每个小组以及小组成员做出评估,提出有待改进之处,为下一次活动做准备。

3情景教学在高职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实施效果分析

3.1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整个教学环节,教师都要注意情景设置,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呈现新单词,比如在进行新课介绍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相关视频,之后边播放各种图片边呈现新单词,再通过Pairwork或Groupwork熟悉和练习新句型等。利用实物和多媒体课件等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对新授知识的期待和学习热情,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幅度提升。

3.2有利于提高英语听说课堂的教学效率

情景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课前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在课堂教学中按照任务有序进行,一方面使教师在备课中充分预测教学中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学步骤会安排的更加严谨;另一方面学生分工明确,能够按时完成任务,因此极大地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3.3有利于促进教师提升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实施情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掌握与工作、学习、生活各方面相关的知识,还要运用多媒体,语言实验室、视听设备等电化教育手段,因此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4结论

在英语听说课程中运用情景教学能使课本教材变成活生生的语言,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英语环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通过对学生听说方面的引导,使学生对英语的听力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得到提升,使学生在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方面有所提高,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情景教学是英语听说课堂的一种有益尝试,不排除其他有效的教学模式,而是应该取长补短,综合运用。

参考文献:

[1]Richards,JackC,TheodoreS.Rodgers.ApproachesandMethodsinLanguageTeaching[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0.

[2]陈曦.高职院校英语听说能力的现状及改革[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4):168-169.

[3]何广铿.英语教学法教程[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4]胡玉辉,罗忠民.构建新型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7).

[5]李洁.新教学模式下英语听说教学体验[J].中国外语,2005(4).

[6]倪玉莹.大学英语教学中听说能力的培养[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4(5).

[7]王瑜.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英语情景教学法应用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4):176-177.

[8]魏少敏.中西方教育差异与高校英语教学改革[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4(12).72

情境教学论文研究准备

高职英语情景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摘要: 研究旨在通过情景教学这一课堂干预,一方面转变英语听说课堂教学环境,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另一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课上课下的自主学习,从而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听说技能,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关键词: 情景教学;高职;听说

1研究背景

1.1高职英语听说教学现状

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而目前高职英语听力课堂仍采用单一教学模式,学生课前缺乏准备,难以把握需要捕捉的听力目标,听力课堂教学效果欠佳。口语教学亦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而不能有效展开,教师难以有序高效地组织课堂口语活动,老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减少,影响了口语教学的效果。就学生而言,造成高职学生英语“听不懂”“说不出”的因素:一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二是高职学生的生源复杂,有高中毕业生和中专、技校毕业生、分类招生等。由于各类学校的教学目标定位有很大差异,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三是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积极性不高。在进入高校后,大部分学生没有及时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基于以上情况,仅靠课堂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要改变老师和学生在听说课堂上的这种被动局面,就要从英语学习本身特殊的规律出发,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入手,改变单一的听说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1.2情景教学简介

情景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需要创设具体生动的一连串有联系的场景,以某人或某物为主线贯穿整堂课的教学活动,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并提高其学习成绩。情景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强调听说方面的能力。在主张情景教学的学者看来,口语是第一性的,是笔头语的基础,是在教学中应强调的方面。情景教学的优点在于它有利于真正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教师精辟简练的讲解指引下,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内容所需要的、特定的语言情景,通过师生或学生之间的交互协作,进行主题学习或专题讨论、会话或自主学习等。

2情景教学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实施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学生喜欢的多种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比如通过播放录音或者影片,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地道的英语,感受到浓厚的语言氛围。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置身于具体的情景中,演练会话,启发学生进行表达。具体实施过程如下:课前准备:每次听说课前,教师选好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主题,说明本节课的课堂教学目的和要求、注意事项及评价原则和标准,确定表现主题的活动形式,比如对话、角色扮演、ppt演示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利用图书馆、计算机网络搜寻大量与主题相关的资料。目前我们仍采用新编实用英语和新编实用英语视听说等教材,听说部分的材料倾向于生活化、场景化和口语化,教学采取先呈现图片,提供一些背景材料或提示信息,给学生适当地提示启发性的问题,激发他们听的兴趣和说的欲望,主动进行思考和联想。课堂活动:为了营造丰富多样的课堂环境,可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把每个班级的学生分为小组,开展不同主题和任务的多样化活动。比如听力阶段要集中思想,利用预测的信息把握重点,尽可能地去理解句子或短文的.大意。边听边记,做到听与思考及记忆相结合。另外,进行组员讨论,发言人代表小组回答问题,复述内容等。课后总结:运用多媒体快速点评听说内容和任务,对出现的问题予以订正。然后由教师、小组按照制定的评价标准对每个小组以及小组成员做出评估,提出有待改进之处,为下一次活动做准备。

3情景教学在高职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实施效果分析

3.1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整个教学环节,教师都要注意情景设置,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呈现新单词,比如在进行新课介绍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相关视频,之后边播放各种图片边呈现新单词,再通过Pairwork或Groupwork熟悉和练习新句型等。利用实物和多媒体课件等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对新授知识的期待和学习热情,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幅度提升。

3.2有利于提高英语听说课堂的教学效率

情景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课前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在课堂教学中按照任务有序进行,一方面使教师在备课中充分预测教学中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学步骤会安排的更加严谨;另一方面学生分工明确,能够按时完成任务,因此极大地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3.3有利于促进教师提升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实施情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掌握与工作、学习、生活各方面相关的知识,还要运用多媒体,语言实验室、视听设备等电化教育手段,因此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4结论

在英语听说课程中运用情景教学能使课本教材变成活生生的语言,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英语环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通过对学生听说方面的引导,使学生对英语的听力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得到提升,使学生在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方面有所提高,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情景教学是英语听说课堂的一种有益尝试,不排除其他有效的教学模式,而是应该取长补短,综合运用。

参考文献:

[1]Richards,JackC,TheodoreS.Rodgers.ApproachesandMethodsinLanguageTeaching[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0.

[2]陈曦.高职院校英语听说能力的现状及改革[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4):168-169.

[3]何广铿.英语教学法教程[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4]胡玉辉,罗忠民.构建新型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7).

[5]李洁.新教学模式下英语听说教学体验[J].中国外语,2005(4).

[6]倪玉莹.大学英语教学中听说能力的培养[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4(5).

[7]王瑜.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英语情景教学法应用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4):176-177.

[8]魏少敏.中西方教育差异与高校英语教学改革[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4(12).72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在调查教师创设教学情境现状的前提下,从教学情境创设的角度建构有效教学的分析框架,梳理并探索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并建立较完整的操作体系。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和教师自身的专业化成长,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课题研究的内容1、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现状的调查研究。2、从环节(课前引入、自主探究、实践应用)、内容(概念、计算、图形、统计、应用)和学段(高、中、低)等不同层面,深入研究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和原则。3、现行小学数学教材中教学情境的分析、调整、补充和整合。三、课题研究的措施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认知水平。(1)提供学习材料。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有关“课程标准”和“教学情境”方面一些有价值的资料。(2)开展读书活动。课题组要求研究教师参与“三个一”的读书行动,即:广读一批教学期刊,研读一本教学专著,撰写一定的读书心得。2、增强课题意识,深入课题研究。(1)每学期举行两次大型课题研讨活动。期中考试前后各一次。每次活动都围绕研究重点设置一个研讨的主题(按教学内容设置),安排1~2节课题研究课和课题研讨。让每次研究主题在理念与实践的碰撞中,在个体与群体的交融中得到深化。(2)专题研讨贯穿研究过程的始终。一方面,针对教材中教学情境的分析、调整、补充和整合等问题的集中研究,放在每学期的两次大型活动中进行,即:每次活动的课题研讨,都会安排一定的时间对此展开交流和探讨。另一方面,针对教学环节层面的研究,在对内容层面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每月最后一次教研活动时间安排专题研讨,提炼出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和原则。3、严格考勤,保障研究实效。(1)以每次活动为界,每位研究教师在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上交三份材料:选择一篇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章,摘抄一篇与本课题有关的经典案例,撰写一篇教学案例、或论文。(2)每次大型活动,每位研究教师必须围绕研究主题充分准备,力争在课题研讨中发言。另外,上课教师上交经过反思的教学设计和精彩案例,其他教师上交精彩案例、论文。(3)每学期末,课题组要把研究材料进行整理、入盒。四、课题研究的步骤(一)研究准备阶段十一月份:1、承接本课题的区级研究任务。2、确立课题组的领导机构与核心成员。3、组织课题组的核心成员学习本课题的“课题研究计划。4、完成课题核心组成员研究任务的具体分工。十二月份:1、制定本课题研究计划。2、组织课题组成员搜集、学习相关理论。3、设置四个档案盒(计划与总结、学习资料、教学案例与设计、成果资料),收集、整理过程性资料。(二)研究实施阶段二月份:1、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本学期课题研究计划。2、各人制定子课题研究计划和本学期研究计划。3、组织实验教师参加理论学习。4、举行第一次课题研究沙龙,主题是:我看“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反思、梳理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现状,并修订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三月份:1、组织实验教师学习相关理论,对本课题的研究进行指导、引领。2、搜集、学习有关“教学情境”和“教学有效性”方面的资料。四月份:1、筹备第一次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主题:概念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2、举行第一次研究论文评选。即:围绕第一次研究主题,组织实验教师认真撰写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或教学论文,在评选、修改的基础上,上报参评或发表。3、收集、整理三、四月份的过程性资料(案例、设计、等)。五月份:1、举行第一次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主题:概念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2、围绕第一次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的主题,组织课题组教师撰写心得,每位实验教师上交一篇案例、或论文。3、针对第一次课堂研讨活动中暴露出的问题,深入展开研究。六月份:1、撰写本学期的研究报告。2、撰写总课题第一阶段的研究报告。3、收集、整理过程性资料,入盒、入档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