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防灾科技学院报期刊

发布时间:

防灾科技学院报期刊

学院位于河北 廊坊,归北京市管辖。电话等是北京市的:咨询电话:学院办公室:010-61596029招生就业处:010-61591235学生工作处:010-61596076 开车来院路线:1.从北京市内到八王坟上京通快速路(大约14公里)在北关环岛上京哈高速(大约11公里)从白庙收费站直行下高速,遇第一个红绿灯(燕灵路口)左转,再从第二个路口(学院街)右转,前行50米即到。2.从京外来校,进京后经四环、五环换到京通快速路,或者经六环换到京哈高速,再按前面路线行进即可。乘坐公共汽车来我院路线:1.从北京火车站下车,到北京站口乘坐1路公共汽车到八王坟站,换乘到燕郊的930路公共汽车(由于930路公共汽车支线较多,请在上车前询问售票员是否到“学院街”站),在学院街站(930路到校历时约45分钟)下车后,向东步行50米即到。2.从北京西客站下车,从西客站乘坐特1路公共汽车到八王坟站,换乘到燕郊的930路公共汽车(由于930路公共汽车支线较多,请在上车前询问售票员是否到“学院街”站),在学院街站(930路到校历时约45分钟)下车后,向东步行50米即到。3.从北京市内乘坐地铁,到地铁1号线大望路站下车,走上地面换乘到燕郊的930路公共汽车(由于930路公共汽车支线较多,请在上车前询问售票员是否到“学院街”站),在学院街站(930路到校历时约45分钟)下车后,向东步行50米即到。防灾科技学院始建于1975年,隶属于中国地震局,位于北京东燕郊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我国仅有的以防灾减灾高等教育为主,具有理、工、经、管、文等学科门类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2011年被教育部列为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建设单位和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000余人。 防灾科技学院始建于1975年,隶属于中国地震局,位于北京东,燕郊经济开发区学院街,是我国仅有的以防灾减灾高等教育为主,具有理、工、经、管、文等学科门类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2011年被教育部列为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建设单位和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000余人。 防灾科技学院校徽学院现占地面积600余亩、建筑面积16万多平方米,现有教职工500余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5000多万元,图书馆藏书88万余册、拥有17个数据库和2个资源搜索平台,体育场馆和设施齐全。学院立足行业、面向社会,以防灾减灾类特色专业群建设为核心,初步形成了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和经济学等五大学科门类,涉及地球物理学类、仪器仪表类、电气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土木类、测绘类、地质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以及金融学类等16个专业类,现有20余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专科教育、成人学历教育、行业技术培训等并存的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体系。学院现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防灾减灾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高地、1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和3个院级重点建设学科。近几年,先后承担了各级科研、教研课题,在城市防震减灾规划编制、地震前兆观测数据处理、城市震害预测、应急科普等领域,以及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国内重大地震灾害应急与科考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学院学生在全国性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在“2010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荣获国家一等奖。建校三十多年来,学院秉承“崇德博智,扶危定倾”校训,发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团结奉献”的优良传统,立足行业、面向社会,坚持特色立校、质量强校、和谐兴校,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求真务实、潜心育人,成功实现了由中专到大专再到本科的大跨越、大发展。学院已为地震系统和社会培养了3万余名毕业生,许多校友已经成为技术骨干、地震台台长、地震监测预测专家或厅局级领导干部,为防震减灾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得到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好评,多人获得各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及全国和省级劳动模范称号,学院因此被誉为“地震系统的黄埔军校”。学院现有南北两个校区,占地600余亩,建筑面积16万多平方米,拥有实验室63个,校外实习基地76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5000余万元,其中地震监测预测实验设备在国内高校中处于领先水平,能开出一批独具防震减灾特色的实验项目。同时,学院是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的节点单位,可实时享用翔实的地震监测数据。学院藏书88万余册、拥有17种电子文献数据库、面积 13000余平方米的现代化图书馆,学院30000余平方米的标准化运动场,新建的13000多平方米的体育馆、游泳馆和13000平方米的学生食堂,以及即将竣工的20000平方米的实验楼,可为师生提供优越的学习、生活和健身条件;多次改造升级、方便快捷的校园网则促使学院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不断朝着科学化、信息化、高效化、绿色化的更高水平迈进。学院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现有专职教师300余名,其中,教授、副教授近100名,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专职教师200余名,在防灾减灾部分学科领域拥有国内一流水平的专家学者。近年来,院所台合作办学的模式不断深化,学院与中国地震局各研究所及全国地震台站对口共建,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聘请了地震系统5位院士为学院顾问,17位研究员、教授为学院客座教授,引进了包括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损失评估首席专家袁一凡在内的10余名专家教授在校任教。学院立足防震减灾事业,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在不断加强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上,以科研促教学、以服务求发展,不断提高科研和社会服务水平。学院教师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行业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一大批高水平项目,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达200余项,获多项省部级奖励;公开发表论文千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近500篇,被SCI、EI等收录20余篇。《防灾科技学院学报》被列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遴选)刊物。在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中,受中国地震局和教育部指派,学院先后派出4批人员进行现场救援、科学考察、灾害损失评估以及中小学房屋破坏情况考察工作,圆满完成任务。学院还承担了西昌市防震减灾规划项目等社会服务工作。

1.“我国先进制度技术发展的管理环境及其优化”,《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1期;2.“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问题与对策”,《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4期;3.“主管质量及非均衡条件下的质价关系机理的讨论”,《经济学管理学前沿》,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期;4.“交通运输市场化经济理论分析框架”,《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2年5期;5.“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机理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9期;6.“西藏的经济竞争力的变化及其与交通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当代经济研究》,2002年增刊;7.“工业企业竞争力的DEA评价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11期;8.“产业空洞化对一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国际贸易问题》,2002年11期;9.“北京为何向电动自行车说‘不’”,《综合运输》,2002年11期;10.“企业成长分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1期;11.“制度安排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作用研究”,《西藏研究》,2003年3期;12.“战略性贸易政策中的产业政策及其绩效”,《中国软科学》,2003年3期;13.“藏区交通发展与制度的关系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4期;14.“环境成本内部化与我国对外贸易环境竞争力”,《经济与管理》,2003年4期;15.“试论‘后非典时期’的政府危机管理”,《学术论丛》,2003年6期;16.“交通向度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经济论坛》,2003年增刊;17.“公共政策框架下的北京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9期;18.“北京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战略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11月;19.“邮政市场引入竞争的经济学分析”,《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2期;20.“非正式制度变迁的实证方法研究——以西藏为例”,《凉山大学学报》,2004年2期;21.“精益供应及其启示”,《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2期;22.“中国应对WTO贸易技术壁垒的管理政策研究”,《亚洲商务论坛》,2004年会论文;23.“战略性贸易政策下的关税保护理论与实证分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3期;24.“基于经济发展战略角度的城乡收入差异分析”,《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3期;25.“‘无为而治’与现代行政管理”,《晋阳学刊》,2004年4期;26.“基于‘链理论’的汽车产业政策链探析”,《学术论丛》,2004年6期;27.“对当前价格传导受阻现象的解析”,《价格月刊》,2004年11期;28.“汽车产业的政策链理论初探”,《经济师》,2005年1期;29.“汽车产业政策的国际比较与启示”,《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年1期;30.“对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构想”,《陕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1期;31.“浅析我国的金融制度供给”,《经济瞭望》,2005年1期;32.“提高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开发能力的政策选择”,《山西科技》,2005年3期;33.“提高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选择”,《太原科技》,2005年6期;34.“对中国汽车发展自主品牌的思考”,《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6期;35.“基于可竞争市场理论的中国MP3产业‘游击战’思考”,《南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6期;36.“对中国汽车发展自主品牌的思考”,《生产力研究》,2005年7期;37.“从产业链‘微笑曲线’看北京汽车工业的发展策略”,《改革与战略》,2005年11期;38.“我国汽车工业与国民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北京汽车》,2005年12期;39.“对提升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思考”,《学习论坛》,2006年1期;40.“对提升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思考”,《学习论坛》,2006年1期;41.“BDA级和产业群:开拓产业机群理论新视野”,《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1期;42.“青藏铁路的建设与对西藏发展的影响”,《中国藏学》,2006年2期;43.“基于地区专业化指数的北京优势产业分析”,《商场现代化》,2006年2期;44.“物流系统中要素冲突问题研究”,《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6年3期;45.“创新招商引资模式与提升机和产业机群效应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06年4期;46.“服务链理论研究”,《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4期;47.“国外知识重用研究述评及新进展”,《情报科学》,2006年5期;48.“基于产业价值链理论的北京汽车服务业发展研究”,《北京汽车》,2006年5期;49.“物流网络模式研究”,《商品储运与养护》,2006年5期;50.“服务链结点相关性理论在区域产业规划中的应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5期;51.“基于产业价值链的北京汽车服务业发展研究”,《北京汽车》,2006年5期;52.“基于价值链的物流企业组织模式的探讨”,《改革与战略》,2006年8期;53. “中国供应链管理发展分析与展望”,《金融经济》,2006年8期;54.“基于链理论的服务业运行机理初探”,《管理科学文摘》,2006年9期;55.“北京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改革与战略》,2007年1期;56.“企业绩效评价研究概况分析”,《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1期;57.“全流程核电经济性评价系统的探讨”,《能源工程》,2007年2期;58.“核电经济性评价中的流程问题”,《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2期;59.“从委托代理视角看企业绩效评价指标演进”,《商业时代》,2007年3期;60.“城市汽车服务链节点最优选址与规模”,《统计与决策》,2007年4期;61.“The Construction of the Qinghai Tibet Railway and It’s Impact on Tibetan Development”,《China Tibetology》No.1March2007;62.“企业管理变革下的业绩评价创新趋势”,《商业时代》,2007年4期;63.“基于区位商的中国汽车产业结构研究”,《经济论坛》2007年7期;64.“基于常规电力的核电发展经济性研究”,《中国电力》,2007年9期;65.“北京市企业技术创新现状与对策研究”,《经济论坛》,2007年11期;66.“熵思想下的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模型探讨”,《工业技术研究》,2008年2期;67.“运用汽车报废推导汽车产业需求规模”,《企业经济》2008年5期;68.“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来选取与汽车保有量有关的因素”,《北京汽车》2008年6期;69.“中国汽车产业市场集中度与市场绩效关系研究”,《商场现代化》,2008年3期;70.“美国机场时刻分配政策演变的经济学分析”,《综合运输》,2008年7期;71.“基于行业性质的出租汽车产业结构分析”,《综合运输》,2008年8期;72.“出租汽车司机收入相对偏低的原因分析 以北京市为例”,《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年5期;73.“北京出租汽车行业管制的关键问题”,《综合运输》,2008年9期;74.“我国电线电缆行业现状与发展研究”,《电器工业》,2008年第2期;75.“北京如何发展可持续的都市型工业”,《经济导刊》,2008年第2期;76.“后工业经济时期北京都市工业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分析”,《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第2期;77.“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分析”,北方经济,2008年第8期;78.“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选取与汽车保有量相关的因素”,《汽车工业研究》2008年第7期;79.“后工业经济时期首都产业结构优化研究”,《商业时代》,2008年第22期;80.“罢运风波呼唤出租车管理模式的变革”,《综合运输》,2008年第12期;81.“工业节能降耗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研究”,《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2008年第4期;82.“北京城市生活垃圾物流系统研究”,《时代经贸》,2008年第S3期;83.“基于熵视角的价值理论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9期;84.“论产品族生产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年第2期;85.“出租车市场的利益分配格局及对策”,《综合运输》,2009年第4期;86.“综合运输的价值链与价值链治理”,《综合运输》,2009年第12期;87.“耗散结构理论与都市圈发展演化过程”,《经济论坛》,2009年第5期;88.“都市圈演进中的产业空间影响机理”,《经济论坛》,2009年第4期;89.“都市圈内区际差异及度量方法”,《新西部》,2009年第1期;90.“产品族的作业成本法核算模型初探”,《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4期;91.“基于网络分析的什邡市灾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92.“西藏草地畜牧业现代化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年第9期;93.“基于信任机制的复杂网络知识传播模型的研究” 《价值工程》,2009年第12期;94.“产品族设计的成本测算研究”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增刊)》,2009年第5期;95.“台海两岸物流合作方式研究”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96.“基于公共经济视角的北京市郊铁路资源整合”,《综合运输》,2010年第1期;97.“铁路改革中公益性问题的解决途径”,《综合运输》,2009年第11期;98.“基于灰色预测的生态足迹方法研究”,《中国市场》,2010年第49期;99.“西藏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特区经济》,2010年第5期;100.“印度农业地下水灌溉用电电价研究”,《中国物价》,2010年第4期;101.“农村地区水权管理研究”,《北京水务》,2010年第5期;102.“农民在灌溉系统管理转移中的作用研究”,《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0年第10期;103.“基于区位熵理论的北京第三产业发展研究”,《中国市场》,2010年第13期;104.“基于环境经济协调度模型的草场生态系统协调性评价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9期;105.“草场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 以西藏那曲地区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7期;106.“磁浮交通技术应用中的路径依赖及对策”,《综合运输》,2010年第9期;107.“海峡两岸经济整合的驱动机制研究”,《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108.“西藏经济增长:事实、机理及政策选择”,《中国藏学》,2010年第1期;109.“西藏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特区经济》,2010年第5期;110.“中小学建筑抗震设防情况的抽样调查与分析”,《结构工程师》,2010年第2期;111.“草场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 以西藏那曲地区为例(英文)”,《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2010年第1期;112.“城乡统筹发展中农村人口流动的复杂网络分析 以南磨房乡为例”,《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113.“社会网络分析法在农转非中的实证研究 以朝阳区南磨房乡为例”,《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114.“A Contrastive Study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glev and High-Speed Wheel-Rail”,第十届“交通运输领域华人学者国际会议”(ICCTP 2010,2010.08.04);115.“基于公共经济视角的北京市郊铁路资源整合”,《综合运输》,2010年第1期;116.“市郊铁路参与城市交通的冲突及其治理机制”,《中国铁路》,2010年第4期;117.“市郊铁路参与城市交通的合作机制研究”,《综合运输》,2010年第11期;118.“Research on the Nonlinear Pricing of Transportation: Based on ConsumerHeterogeneity for Passenger-dedicated Lines”,10th International Chinese Conference of Transportation Professionals2010卷1579页;119.“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 Bases to the Decision Making of Railway Traffic Safety in China”,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cience(MASS 2010),2010卷/年2期97页;120.“Team Decision Making of Scientific Research Organization Based on Knowledge Management”,IEEE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Management Science (ICAMS 2010),2010卷/年1期252页。121.“交通规则形成的演化博弈分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122.“面向市政管理的不良信息传播仿真模型”,《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123.“城市交通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铁道运输与经济》,2011年第4期;124.“北京市交通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价格月刊》,2011年第1期;125.“城市公共交通技术应用的探讨”,《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1年第1期;126.“西藏普兰县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第3期;127.“高寒草原圣域区保护与发展模式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128.“‘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概述”,《全球定位系统》,2011年第1期;129.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及因果关系分析,《现代管理科学》,2011年第10期;130.“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分析产业集群组织内部企业边界”,《企业活力》,2011年第11期;131.“房地产投资对北京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1年第11期;132.“基于BA模型的朝阳奥运功能区产业优化模式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年第12期;133.“中国各行政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对应分析”,《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第2期;134.“关于完善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思考”,《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第2期;135.“基于自组织的台海两岸经济系统演化机制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2年第1期;136.“北京市私人小汽车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及因果关系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137.“美国富人利己政治隐藏在“占领华尔街”身后的真正祸根”,《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2年第1期;138.“西藏普兰县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分析”,《软科学》,2012年第1期;139.“企业战略联盟博弈策略选择分析”,《企业活力》,2012年第2期;140.“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分析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第4期;141.“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制度及谈判进展分析”,《绿色科技》,2012年第3期;142.“民族手工企业盈利能力差异研究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分工理论的视角”,《中国商贸》,2012年第11期;143.“外部冲击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效应分析基于VAR模型”,《中国证券期货》,2012年第4期;144.“不完全契约视角下的生态工业园区企业共生研究”,《商业时代》,2012年第13期;145.“人力资本专用性视角下的农村池塘闲置研究(英文)”,《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2年第5期;146.“新加坡城市固体废弃物管理的经验”,《亚太经济》,2012年第3期;147.“美军基于网络空间战的空袭作战信息指挥系统效能浅析”,《飞航导弹》,2012年第6期;148.“人力资本专用性视角下的农村池塘闲置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第19期;149.“网络结构对集体行动合作决策扩散影响的仿真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2年第7期;150.“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缘何陷入困境?基于博弈论的视角”,《当代教育论坛》,2012年第4期;151.“基于“交通—经济”大系统环境下的交通投资预测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2年第8期;152.“交通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模型研究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实证分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防灾科技学院在天津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49、录取位次为31652,在河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12、录取位次为30910。防灾科技学院注册地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八里桥迤东,法定代表人为任云生。经营范围包括培养高等学历人才,促进科技文化发展。 金融学专业、地球物理学专业、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土木工程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高等本科学历教育 理学类、工学类、经济学类、管理学类、教育学类、文学类、法学类高等专科学历教育 科学研究 相关继续教育、远程教育、专业培训、学术交流与技术服务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出版防灾科技学院对外投资1家公司。

孤山——黄帝铸鼎之地                     陈振民        《史记. 孝武本纪》曾有“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之下”的记载。        名叫荆山的山,湖北、安徽、河南、陕西都有,而《史记》这儿说的荆山,经我的研究,则应是山西万荣的孤山。         不过首先提出这一看法的并不是我,而是万荣荆村已故老人王宗序先生。鉴于史载黄帝曾到古汾阴今万荣河汾交汇处的陆岛脽上祭祀后土(见《平阳府志. 卷十》、《蒲州府志. 卷二十三》),而这位后土的人格原型学界已共识为女娲;又鉴于鼎是古代祭祀时用作烹煮牺牲的的金属器皿,故他在《汾葵与宝鼎》一文中说,黄帝到脽上祭后土女娲要用鼎,鼎由铜铸,附近古名首山的中条山产铜著名,而孤山又位于脽上与中条铜矿中途,故黄帝在中条山采铜于孤山铸鼎,再带到脽上祭祀后土女娲最合理不过。他还根据《史记.夏本纪》说的“道(导)九山: 汧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之语,在黄河流域的晋、陕、豫数了九个山,说孤山即最后一山,故孤山即“汧及岐至于荆山”的荆山。既然孤山即荆山,那么黄帝铸鼎的荆山也就是孤山了。         但他这样说有个大问题——抛开了夏禹在全国治水的大格局,未看到所谓“道九山”即在全国开通九条山间水路。         《史记.夏本纪》在这方面的原文是:         “道九山:汧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壶口、雷首至于太岳;砥柱、析城至于王屋;太行、常山至于碣石,入于海;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熊耳、外方、桐柏至于负尾;道嶓冢,至于荆山;内方至于大别;汶山之阳至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         显然,“道九山”三个字的的意思,是对全国大范围内的九条山路体系的开导。而王老却只从黄河沿岸强数所谓九座山,并对个别山名有所改变,这就大差了。所以他的研究被有的学者予以否定,并另行主张黄帝铸鼎之地当在河南灵宝,因那儿也有荆山及铸鼎之说。         我认为王宗序先生对“道九山”的理解及论证方法固有严重错失,但其关于《史记.夏本纪》这条资料所说的荆山实即孤山的终极观察,还是应予赞成。因为我想到,不用其法论证,而专注于这条资料中的“逾于河”三字,也能得出“荆山即孤山”的结论。理由如下——         汧与岐二山均在陕境,其境固然也有荆山,但“逾于河”三字却否定了“至于荆山”的荆山即陕境的荆山。原因是按全句之意,“逾于河”三字是对荆山地望的说明性文字,亦即括号里边的文字。现不妨将此句重新标点如下:         “ 汧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         这样,其意思就明显是说“至于荆山”的荆山是指过了河的荆山。而从地图上看,汧与岐均在陕西中部,往东曲折延伸至河——即黄河(1)——对应的正是山西运城地区的临猗与万荣一带,从这里过了黄河,正好能看到迎面之山唯只万荣孤山。所以荆山即孤山。         倘使一定要说此荆山即陕境的荆山,那么陕境的荆山既为汧歧二山之间水路延伸的终至之处,后边何必有“逾于河”三字?而且“逾于河”之后,再无其它地名坐实其所至,此路岂非茫无所向且渺无所限了?这明显不合《史记.夏本纪》所载的大禹治水规划。         倘使又认为“逾于河”是指大禹本人行动,但原文却无大禹过河之后下步奔向的行动,岂非又止步不前了?续后的诸条治水路线又如何去开?         ‌还有,《史记.夏本纪》所载大禹的另一治水路线,在表述上与上述“汧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类同,谓之“太行、常山至于碣石(入于海)”。这“入与海”意即这条水路要“至于碣石”,就须“入于海”,因为碣石位处渤海沿岸之处(见《水经注》和《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所以“入于海”三字也是括号中解释“至于碣石”的。若是把它看成大禹本人行动,他既已把路线开到碣石了,还“入于海”干什么?没必要啊!         这样参照分析,两者道理相同,故上述“逾于河”三字必系括号中解释水路所至的文字。古时文字没有标点,我们现在应深入体会古人文意而还原其本来的内涵。         ‌如此务实分析一番,前文所谓过了河的荆山就必指孤山。         那么,孤山位处万荣这个黄土高原,它有可能通水吗?很有可能。古今地形地势因地壳运动而有一定变化已是常识,故洪荒时代与现在的地貌大有不同。大禹治水已说明当时水漫四野,孤山半腰有的沟崖横面至今还能见到水滤层,从下至上的大石层、碎石层、粗沙层、细沙层沉淀分明,曾引起游客慨叹:  这地方竟也发过大水!  读过著名《山海经》的人,对此种状况当不惊奇        这里还须说到的是,前边所列的“道九山”的九条山间水路中,有一条是“道嶓冢,至于荆山”,嶓冢是陕南一山,它所“至于”的“荆山”之后再无说明性文字,所以应该即陕境的荆山;也正因它的存在,“汧及岐,至于荆山”的“荆山”,就与它成了两个荆山了,《史记》作者司马迁为了不使读者头脑中产生两个荆山实即一山的误会,便特地将“汧及岐,至于荆山”的“荆山”加了“逾于河”的说明,意即此荆山乃过了黄河之荆山,非陕西境内之荆山也。这正是司马迁构思的精细之处。这种精细,又是说明我的认识的一条有力旁证。 ‌        说此荆山必指孤山,还有一个理由是:《山海经.中山经》有句云“荆山之首曰景山”,而孤山正与景山有关。孤山顶峰法云寺曾出土清代康熙年间古碑一座,碑文有句曰: “孤峰,《山海经》云景山是也。”据查《山海经》所云“荆山之首曰景山”本指湖南保康而言,但山西万荣之孤山既有景山之称,山根又有荆村、荆淮二村都带荆字,其况与湖南保康类似,说明两者有一定联系。尤其学术界关于《保康关山千家坪——荆山之首景山》的研究纵述中提出一个重要观点:  “荆山为四方所宗”,这就更说明了保康荆山与全国各地荆山的源流关系。当然,这并非指保康荆山实体脉系的延伸,而是指其名称的流布。而根据惯例,这种名称流布的根本原因,应是其本土跑到各地的移居者,缘于不忘故园,通过以李代桃的方法,将移居地的山名予以改称的结果。据有关研究资料,秦汉时期是水灾高发期,竞达119次之多,汉高后三年(前158)夏,江水汉水溢,流民4000余家。汉代共移民120余万,光是汉武帝有一次就北移10万难民。保康地势甚低,全县大小河流248条,长江支流沮河、南河、蛮河穿越其境,每遇发水,必出洪灾。此际大量难民或自发逃荒,或由政府组织,都往高处的北方走。最远二三千公里,直至黄河河套一带(2)。在这种情况下,山西万荣这一黄土高原自然成其选居之地;孤山之地尤高,当为首选。在此定居后,他们出于对故土的怀念,便将老家的景、荆山名冠于孤山上下了。这便是山的首峰名景山,山之整体即荆山的原故。山根荆村、荆淮两个带荆字的村落,当即古时荆楚移民聚居地之遗存。孤山周围竟还有阎景、西景、东景、南景诸村都带景字,应当也与保康当年的移民有关。         ‌至此,《史记.孝武本纪》的“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之下”一语中的荆山系指万荣孤山,万荣孤山乃黄帝为祭祀后土女娲而铸鼎之地,自为水到渠成之结论了。         哪么,孤山有没有关于黄帝的遗迹呢?有,孤山东坡下半腰柏林庙旁的“昆仑台”就是。优秀“社科”期刊《社会科学论坛》在北京大学著名教授陈平原主持下,于2017年2月发表了上海学者张远山的文章《昆仑台传播史——解密华夏核心奥密:昆仑之谜》,据该文研究,“昆仑台”实即伏羲与女娲测日影、观天象之台,黄帝曾经“仿建”而用于祭祀。上为“圆形三层”,“上有楼…拜祠上帝”;下为“方形三层”,“祠后土于下房”。孤山“昆仑台”县志有载,并有若干古代文人吟咏(见民国版《万泉县志.卷之六与卷之八》),其遗址在孤山柏林庙南面偏下,应该就是黄帝铸鼎之地;所谓“祠后土于下房”,则应是铸鼎成功之后在此先行试祭,而后又到脽上正式祭祀(3)。再后,昆仑台的“祠后土”就如各地后土庙一样,成为乡民祭祀之所了。       至于有的学者说河南灵宝荆山也有黄帝铸鼎的遗迹和故事之类,我觉得应视为人们对古圣先贤事迹的多元信仰与其地好事者率先作为所致。诚如后土与关公之庙宇在各地也多有所见一样。而且,鼎在古代是用于祭祀的,黄帝于首山(中条山)采铜,到孤山铸鼎,最后带至脽上祭祀后土,无论在地望上,还是在用途上都最合逻辑,因而最有说服力。而灵宝荆山所谓的铸鼎却是图了为民煎药治病;何况据其传说,鼎刚铸成黄帝就升天了,并未给民治病。灵宝附近虽亦有首山,并被称为黄帝采铜之处,但此首山史上向非产铜胜地,著名八大铜乡并无其名,而亦名首山的中条山铜矿却赫然在八大铜乡之列(4)。这些都说明黄帝于中条采铜、孤山铸鼎、脽上祭祀后土女娲之说,较之灵宝铸鼎之说,在理据上显然更胜一筹。当然,从这类多元信仰有利于培育人们道德观念上考虑,我们也不否认灵宝铸鼎之说的社会价值。由于现实中消费黄帝铸鼎传说的群体有所不同,两地如能强化自身传说的个性,使之在发展上有鲜明的差异,实现各自价值的最大化,就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要。         在这方面很引人深思的是: 我们若能仿效灵宝先贤在这种敬祖设施上捷足先登的作法,也在孤山的昆仑台周围营造起具有自己特色的黄帝铸鼎的纪念性建筑,想来对弘扬尊祖重土的后土文化,对增强后土旅游事业的市场吸引力,无疑是有深远的现实意义的。 注: (1)古籍所谓河,只要前边不带其它主词或定语,均专指黄河。释见《辞源》、《词海》。 (2)见《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6月版所载《秦汉时期水灾与荒政述论》和百度网。 (3)据张远山之文的研究,昆仑台在其它一些地方也有,这应该是后土与黄帝信仰在社会上泛化的表现。作者研究的也是这种普遍现象。由于孤山的昆仑台与后土女娲居地脽上及后土祠同在汾阴境内,相距最近,而黄帝到汾阴脽上祭祀后土又是最早的祭祀,故孤山昆仑台应是最初始的昆仑台。 (4)百度网说中国著名八大产铜地是—— 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 江西铜业集团公司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 金川集团有限公司 大冶有色金属公司 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公司 白银有色金属公司 烟台鹏晖铜业公司               2018.8.8——11.15 ‌作者系1937年生,万荣人大退休干部,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后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后土文化》杂志原主编 手机: 地址: 万荣县警苑小区一号楼一单元二层东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贴吧

1.“我国先进制度技术发展的管理环境及其优化”,《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1期;2.“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问题与对策”,《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4期;3.“主管质量及非均衡条件下的质价关系机理的讨论”,《经济学管理学前沿》,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期;4.“交通运输市场化经济理论分析框架”,《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2年5期;5.“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机理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9期;6.“西藏的经济竞争力的变化及其与交通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当代经济研究》,2002年增刊;7.“工业企业竞争力的DEA评价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11期;8.“产业空洞化对一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国际贸易问题》,2002年11期;9.“北京为何向电动自行车说‘不’”,《综合运输》,2002年11期;10.“企业成长分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1期;11.“制度安排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作用研究”,《西藏研究》,2003年3期;12.“战略性贸易政策中的产业政策及其绩效”,《中国软科学》,2003年3期;13.“藏区交通发展与制度的关系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4期;14.“环境成本内部化与我国对外贸易环境竞争力”,《经济与管理》,2003年4期;15.“试论‘后非典时期’的政府危机管理”,《学术论丛》,2003年6期;16.“交通向度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经济论坛》,2003年增刊;17.“公共政策框架下的北京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9期;18.“北京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战略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11月;19.“邮政市场引入竞争的经济学分析”,《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2期;20.“非正式制度变迁的实证方法研究——以西藏为例”,《凉山大学学报》,2004年2期;21.“精益供应及其启示”,《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2期;22.“中国应对WTO贸易技术壁垒的管理政策研究”,《亚洲商务论坛》,2004年会论文;23.“战略性贸易政策下的关税保护理论与实证分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3期;24.“基于经济发展战略角度的城乡收入差异分析”,《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3期;25.“‘无为而治’与现代行政管理”,《晋阳学刊》,2004年4期;26.“基于‘链理论’的汽车产业政策链探析”,《学术论丛》,2004年6期;27.“对当前价格传导受阻现象的解析”,《价格月刊》,2004年11期;28.“汽车产业的政策链理论初探”,《经济师》,2005年1期;29.“汽车产业政策的国际比较与启示”,《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年1期;30.“对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构想”,《陕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1期;31.“浅析我国的金融制度供给”,《经济瞭望》,2005年1期;32.“提高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开发能力的政策选择”,《山西科技》,2005年3期;33.“提高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选择”,《太原科技》,2005年6期;34.“对中国汽车发展自主品牌的思考”,《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6期;35.“基于可竞争市场理论的中国MP3产业‘游击战’思考”,《南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6期;36.“对中国汽车发展自主品牌的思考”,《生产力研究》,2005年7期;37.“从产业链‘微笑曲线’看北京汽车工业的发展策略”,《改革与战略》,2005年11期;38.“我国汽车工业与国民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北京汽车》,2005年12期;39.“对提升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思考”,《学习论坛》,2006年1期;40.“对提升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思考”,《学习论坛》,2006年1期;41.“BDA级和产业群:开拓产业机群理论新视野”,《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1期;42.“青藏铁路的建设与对西藏发展的影响”,《中国藏学》,2006年2期;43.“基于地区专业化指数的北京优势产业分析”,《商场现代化》,2006年2期;44.“物流系统中要素冲突问题研究”,《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6年3期;45.“创新招商引资模式与提升机和产业机群效应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06年4期;46.“服务链理论研究”,《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4期;47.“国外知识重用研究述评及新进展”,《情报科学》,2006年5期;48.“基于产业价值链理论的北京汽车服务业发展研究”,《北京汽车》,2006年5期;49.“物流网络模式研究”,《商品储运与养护》,2006年5期;50.“服务链结点相关性理论在区域产业规划中的应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5期;51.“基于产业价值链的北京汽车服务业发展研究”,《北京汽车》,2006年5期;52.“基于价值链的物流企业组织模式的探讨”,《改革与战略》,2006年8期;53. “中国供应链管理发展分析与展望”,《金融经济》,2006年8期;54.“基于链理论的服务业运行机理初探”,《管理科学文摘》,2006年9期;55.“北京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改革与战略》,2007年1期;56.“企业绩效评价研究概况分析”,《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1期;57.“全流程核电经济性评价系统的探讨”,《能源工程》,2007年2期;58.“核电经济性评价中的流程问题”,《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2期;59.“从委托代理视角看企业绩效评价指标演进”,《商业时代》,2007年3期;60.“城市汽车服务链节点最优选址与规模”,《统计与决策》,2007年4期;61.“The Construction of the Qinghai Tibet Railway and It’s Impact on Tibetan Development”,《China Tibetology》No.1March2007;62.“企业管理变革下的业绩评价创新趋势”,《商业时代》,2007年4期;63.“基于区位商的中国汽车产业结构研究”,《经济论坛》2007年7期;64.“基于常规电力的核电发展经济性研究”,《中国电力》,2007年9期;65.“北京市企业技术创新现状与对策研究”,《经济论坛》,2007年11期;66.“熵思想下的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模型探讨”,《工业技术研究》,2008年2期;67.“运用汽车报废推导汽车产业需求规模”,《企业经济》2008年5期;68.“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来选取与汽车保有量有关的因素”,《北京汽车》2008年6期;69.“中国汽车产业市场集中度与市场绩效关系研究”,《商场现代化》,2008年3期;70.“美国机场时刻分配政策演变的经济学分析”,《综合运输》,2008年7期;71.“基于行业性质的出租汽车产业结构分析”,《综合运输》,2008年8期;72.“出租汽车司机收入相对偏低的原因分析 以北京市为例”,《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年5期;73.“北京出租汽车行业管制的关键问题”,《综合运输》,2008年9期;74.“我国电线电缆行业现状与发展研究”,《电器工业》,2008年第2期;75.“北京如何发展可持续的都市型工业”,《经济导刊》,2008年第2期;76.“后工业经济时期北京都市工业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分析”,《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第2期;77.“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分析”,北方经济,2008年第8期;78.“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选取与汽车保有量相关的因素”,《汽车工业研究》2008年第7期;79.“后工业经济时期首都产业结构优化研究”,《商业时代》,2008年第22期;80.“罢运风波呼唤出租车管理模式的变革”,《综合运输》,2008年第12期;81.“工业节能降耗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研究”,《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2008年第4期;82.“北京城市生活垃圾物流系统研究”,《时代经贸》,2008年第S3期;83.“基于熵视角的价值理论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9期;84.“论产品族生产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年第2期;85.“出租车市场的利益分配格局及对策”,《综合运输》,2009年第4期;86.“综合运输的价值链与价值链治理”,《综合运输》,2009年第12期;87.“耗散结构理论与都市圈发展演化过程”,《经济论坛》,2009年第5期;88.“都市圈演进中的产业空间影响机理”,《经济论坛》,2009年第4期;89.“都市圈内区际差异及度量方法”,《新西部》,2009年第1期;90.“产品族的作业成本法核算模型初探”,《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4期;91.“基于网络分析的什邡市灾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92.“西藏草地畜牧业现代化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年第9期;93.“基于信任机制的复杂网络知识传播模型的研究” 《价值工程》,2009年第12期;94.“产品族设计的成本测算研究”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增刊)》,2009年第5期;95.“台海两岸物流合作方式研究”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96.“基于公共经济视角的北京市郊铁路资源整合”,《综合运输》,2010年第1期;97.“铁路改革中公益性问题的解决途径”,《综合运输》,2009年第11期;98.“基于灰色预测的生态足迹方法研究”,《中国市场》,2010年第49期;99.“西藏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特区经济》,2010年第5期;100.“印度农业地下水灌溉用电电价研究”,《中国物价》,2010年第4期;101.“农村地区水权管理研究”,《北京水务》,2010年第5期;102.“农民在灌溉系统管理转移中的作用研究”,《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0年第10期;103.“基于区位熵理论的北京第三产业发展研究”,《中国市场》,2010年第13期;104.“基于环境经济协调度模型的草场生态系统协调性评价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9期;105.“草场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 以西藏那曲地区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7期;106.“磁浮交通技术应用中的路径依赖及对策”,《综合运输》,2010年第9期;107.“海峡两岸经济整合的驱动机制研究”,《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108.“西藏经济增长:事实、机理及政策选择”,《中国藏学》,2010年第1期;109.“西藏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特区经济》,2010年第5期;110.“中小学建筑抗震设防情况的抽样调查与分析”,《结构工程师》,2010年第2期;111.“草场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 以西藏那曲地区为例(英文)”,《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2010年第1期;112.“城乡统筹发展中农村人口流动的复杂网络分析 以南磨房乡为例”,《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113.“社会网络分析法在农转非中的实证研究 以朝阳区南磨房乡为例”,《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114.“A Contrastive Study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glev and High-Speed Wheel-Rail”,第十届“交通运输领域华人学者国际会议”(ICCTP 2010,2010.08.04);115.“基于公共经济视角的北京市郊铁路资源整合”,《综合运输》,2010年第1期;116.“市郊铁路参与城市交通的冲突及其治理机制”,《中国铁路》,2010年第4期;117.“市郊铁路参与城市交通的合作机制研究”,《综合运输》,2010年第11期;118.“Research on the Nonlinear Pricing of Transportation: Based on ConsumerHeterogeneity for Passenger-dedicated Lines”,10th International Chinese Conference of Transportation Professionals2010卷1579页;119.“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 Bases to the Decision Making of Railway Traffic Safety in China”,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cience(MASS 2010),2010卷/年2期97页;120.“Team Decision Making of Scientific Research Organization Based on Knowledge Management”,IEEE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Management Science (ICAMS 2010),2010卷/年1期252页。121.“交通规则形成的演化博弈分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122.“面向市政管理的不良信息传播仿真模型”,《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123.“城市交通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铁道运输与经济》,2011年第4期;124.“北京市交通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价格月刊》,2011年第1期;125.“城市公共交通技术应用的探讨”,《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1年第1期;126.“西藏普兰县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第3期;127.“高寒草原圣域区保护与发展模式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128.“‘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概述”,《全球定位系统》,2011年第1期;129.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及因果关系分析,《现代管理科学》,2011年第10期;130.“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分析产业集群组织内部企业边界”,《企业活力》,2011年第11期;131.“房地产投资对北京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1年第11期;132.“基于BA模型的朝阳奥运功能区产业优化模式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年第12期;133.“中国各行政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对应分析”,《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第2期;134.“关于完善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思考”,《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第2期;135.“基于自组织的台海两岸经济系统演化机制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2年第1期;136.“北京市私人小汽车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及因果关系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137.“美国富人利己政治隐藏在“占领华尔街”身后的真正祸根”,《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2年第1期;138.“西藏普兰县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分析”,《软科学》,2012年第1期;139.“企业战略联盟博弈策略选择分析”,《企业活力》,2012年第2期;140.“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分析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第4期;141.“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制度及谈判进展分析”,《绿色科技》,2012年第3期;142.“民族手工企业盈利能力差异研究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分工理论的视角”,《中国商贸》,2012年第11期;143.“外部冲击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效应分析基于VAR模型”,《中国证券期货》,2012年第4期;144.“不完全契约视角下的生态工业园区企业共生研究”,《商业时代》,2012年第13期;145.“人力资本专用性视角下的农村池塘闲置研究(英文)”,《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2年第5期;146.“新加坡城市固体废弃物管理的经验”,《亚太经济》,2012年第3期;147.“美军基于网络空间战的空袭作战信息指挥系统效能浅析”,《飞航导弹》,2012年第6期;148.“人力资本专用性视角下的农村池塘闲置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第19期;149.“网络结构对集体行动合作决策扩散影响的仿真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2年第7期;150.“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缘何陷入困境?基于博弈论的视角”,《当代教育论坛》,2012年第4期;151.“基于“交通—经济”大系统环境下的交通投资预测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2年第8期;152.“交通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模型研究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实证分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肯定是防灾科技学院好了,学校是直属于中国地震局的院校,是全国仅有的以防灾减灾高等教育为主,理、工、经、管、文等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我就是防灾的。呵呵呵。

1999-2000年在中科院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做高级访问学者。2004-2005在英国Cranfield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曾任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受聘为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硕士点领衔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为防灾科技学院副院长、教授,《防灾科技学院学报》主编、《工程勘察》编委,受聘湖南师范大学和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多地下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多孔介质流体动力学、地震地下流体等方面教学研究。曾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及教育部高级访问学者基金等多项课题研究;在国内主流刊物《水利学报》、《土壤学报》、《工程地质学报》、《水土保持学报》和英文刊物《Mine Water and the Environment》、《Soil Science》、《Pedosphere》等发表论文60多篇;在国家核心期刊《工程勘察》上发表“地下水系统规划与管理”学术讲座4讲(1995);出版专著《地下水系统规划与管理优化模型》(中南大学出版社,1995)和大学教材2部;主编全国高中实验教材《环境保护》(2004);曾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湖南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中国地理学会、水利学会等多项奖励。现参与科技部支撑项目、主持科技部行业专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于2013年2月1日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防灾科技学院副院长刘春平教授当选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知网

孤山——黄帝铸鼎之地                     陈振民        《史记. 孝武本纪》曾有“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之下”的记载。        名叫荆山的山,湖北、安徽、河南、陕西都有,而《史记》这儿说的荆山,经我的研究,则应是山西万荣的孤山。         不过首先提出这一看法的并不是我,而是万荣荆村已故老人王宗序先生。鉴于史载黄帝曾到古汾阴今万荣河汾交汇处的陆岛脽上祭祀后土(见《平阳府志. 卷十》、《蒲州府志. 卷二十三》),而这位后土的人格原型学界已共识为女娲;又鉴于鼎是古代祭祀时用作烹煮牺牲的的金属器皿,故他在《汾葵与宝鼎》一文中说,黄帝到脽上祭后土女娲要用鼎,鼎由铜铸,附近古名首山的中条山产铜著名,而孤山又位于脽上与中条铜矿中途,故黄帝在中条山采铜于孤山铸鼎,再带到脽上祭祀后土女娲最合理不过。他还根据《史记.夏本纪》说的“道(导)九山: 汧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之语,在黄河流域的晋、陕、豫数了九个山,说孤山即最后一山,故孤山即“汧及岐至于荆山”的荆山。既然孤山即荆山,那么黄帝铸鼎的荆山也就是孤山了。         但他这样说有个大问题——抛开了夏禹在全国治水的大格局,未看到所谓“道九山”即在全国开通九条山间水路。         《史记.夏本纪》在这方面的原文是:         “道九山:汧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壶口、雷首至于太岳;砥柱、析城至于王屋;太行、常山至于碣石,入于海;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熊耳、外方、桐柏至于负尾;道嶓冢,至于荆山;内方至于大别;汶山之阳至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         显然,“道九山”三个字的的意思,是对全国大范围内的九条山路体系的开导。而王老却只从黄河沿岸强数所谓九座山,并对个别山名有所改变,这就大差了。所以他的研究被有的学者予以否定,并另行主张黄帝铸鼎之地当在河南灵宝,因那儿也有荆山及铸鼎之说。         我认为王宗序先生对“道九山”的理解及论证方法固有严重错失,但其关于《史记.夏本纪》这条资料所说的荆山实即孤山的终极观察,还是应予赞成。因为我想到,不用其法论证,而专注于这条资料中的“逾于河”三字,也能得出“荆山即孤山”的结论。理由如下——         汧与岐二山均在陕境,其境固然也有荆山,但“逾于河”三字却否定了“至于荆山”的荆山即陕境的荆山。原因是按全句之意,“逾于河”三字是对荆山地望的说明性文字,亦即括号里边的文字。现不妨将此句重新标点如下:         “ 汧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         这样,其意思就明显是说“至于荆山”的荆山是指过了河的荆山。而从地图上看,汧与岐均在陕西中部,往东曲折延伸至河——即黄河(1)——对应的正是山西运城地区的临猗与万荣一带,从这里过了黄河,正好能看到迎面之山唯只万荣孤山。所以荆山即孤山。         倘使一定要说此荆山即陕境的荆山,那么陕境的荆山既为汧歧二山之间水路延伸的终至之处,后边何必有“逾于河”三字?而且“逾于河”之后,再无其它地名坐实其所至,此路岂非茫无所向且渺无所限了?这明显不合《史记.夏本纪》所载的大禹治水规划。         倘使又认为“逾于河”是指大禹本人行动,但原文却无大禹过河之后下步奔向的行动,岂非又止步不前了?续后的诸条治水路线又如何去开?         ‌还有,《史记.夏本纪》所载大禹的另一治水路线,在表述上与上述“汧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类同,谓之“太行、常山至于碣石(入于海)”。这“入与海”意即这条水路要“至于碣石”,就须“入于海”,因为碣石位处渤海沿岸之处(见《水经注》和《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所以“入于海”三字也是括号中解释“至于碣石”的。若是把它看成大禹本人行动,他既已把路线开到碣石了,还“入于海”干什么?没必要啊!         这样参照分析,两者道理相同,故上述“逾于河”三字必系括号中解释水路所至的文字。古时文字没有标点,我们现在应深入体会古人文意而还原其本来的内涵。         ‌如此务实分析一番,前文所谓过了河的荆山就必指孤山。         那么,孤山位处万荣这个黄土高原,它有可能通水吗?很有可能。古今地形地势因地壳运动而有一定变化已是常识,故洪荒时代与现在的地貌大有不同。大禹治水已说明当时水漫四野,孤山半腰有的沟崖横面至今还能见到水滤层,从下至上的大石层、碎石层、粗沙层、细沙层沉淀分明,曾引起游客慨叹:  这地方竟也发过大水!  读过著名《山海经》的人,对此种状况当不惊奇        这里还须说到的是,前边所列的“道九山”的九条山间水路中,有一条是“道嶓冢,至于荆山”,嶓冢是陕南一山,它所“至于”的“荆山”之后再无说明性文字,所以应该即陕境的荆山;也正因它的存在,“汧及岐,至于荆山”的“荆山”,就与它成了两个荆山了,《史记》作者司马迁为了不使读者头脑中产生两个荆山实即一山的误会,便特地将“汧及岐,至于荆山”的“荆山”加了“逾于河”的说明,意即此荆山乃过了黄河之荆山,非陕西境内之荆山也。这正是司马迁构思的精细之处。这种精细,又是说明我的认识的一条有力旁证。 ‌        说此荆山必指孤山,还有一个理由是:《山海经.中山经》有句云“荆山之首曰景山”,而孤山正与景山有关。孤山顶峰法云寺曾出土清代康熙年间古碑一座,碑文有句曰: “孤峰,《山海经》云景山是也。”据查《山海经》所云“荆山之首曰景山”本指湖南保康而言,但山西万荣之孤山既有景山之称,山根又有荆村、荆淮二村都带荆字,其况与湖南保康类似,说明两者有一定联系。尤其学术界关于《保康关山千家坪——荆山之首景山》的研究纵述中提出一个重要观点:  “荆山为四方所宗”,这就更说明了保康荆山与全国各地荆山的源流关系。当然,这并非指保康荆山实体脉系的延伸,而是指其名称的流布。而根据惯例,这种名称流布的根本原因,应是其本土跑到各地的移居者,缘于不忘故园,通过以李代桃的方法,将移居地的山名予以改称的结果。据有关研究资料,秦汉时期是水灾高发期,竞达119次之多,汉高后三年(前158)夏,江水汉水溢,流民4000余家。汉代共移民120余万,光是汉武帝有一次就北移10万难民。保康地势甚低,全县大小河流248条,长江支流沮河、南河、蛮河穿越其境,每遇发水,必出洪灾。此际大量难民或自发逃荒,或由政府组织,都往高处的北方走。最远二三千公里,直至黄河河套一带(2)。在这种情况下,山西万荣这一黄土高原自然成其选居之地;孤山之地尤高,当为首选。在此定居后,他们出于对故土的怀念,便将老家的景、荆山名冠于孤山上下了。这便是山的首峰名景山,山之整体即荆山的原故。山根荆村、荆淮两个带荆字的村落,当即古时荆楚移民聚居地之遗存。孤山周围竟还有阎景、西景、东景、南景诸村都带景字,应当也与保康当年的移民有关。         ‌至此,《史记.孝武本纪》的“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之下”一语中的荆山系指万荣孤山,万荣孤山乃黄帝为祭祀后土女娲而铸鼎之地,自为水到渠成之结论了。         哪么,孤山有没有关于黄帝的遗迹呢?有,孤山东坡下半腰柏林庙旁的“昆仑台”就是。优秀“社科”期刊《社会科学论坛》在北京大学著名教授陈平原主持下,于2017年2月发表了上海学者张远山的文章《昆仑台传播史——解密华夏核心奥密:昆仑之谜》,据该文研究,“昆仑台”实即伏羲与女娲测日影、观天象之台,黄帝曾经“仿建”而用于祭祀。上为“圆形三层”,“上有楼…拜祠上帝”;下为“方形三层”,“祠后土于下房”。孤山“昆仑台”县志有载,并有若干古代文人吟咏(见民国版《万泉县志.卷之六与卷之八》),其遗址在孤山柏林庙南面偏下,应该就是黄帝铸鼎之地;所谓“祠后土于下房”,则应是铸鼎成功之后在此先行试祭,而后又到脽上正式祭祀(3)。再后,昆仑台的“祠后土”就如各地后土庙一样,成为乡民祭祀之所了。       至于有的学者说河南灵宝荆山也有黄帝铸鼎的遗迹和故事之类,我觉得应视为人们对古圣先贤事迹的多元信仰与其地好事者率先作为所致。诚如后土与关公之庙宇在各地也多有所见一样。而且,鼎在古代是用于祭祀的,黄帝于首山(中条山)采铜,到孤山铸鼎,最后带至脽上祭祀后土,无论在地望上,还是在用途上都最合逻辑,因而最有说服力。而灵宝荆山所谓的铸鼎却是图了为民煎药治病;何况据其传说,鼎刚铸成黄帝就升天了,并未给民治病。灵宝附近虽亦有首山,并被称为黄帝采铜之处,但此首山史上向非产铜胜地,著名八大铜乡并无其名,而亦名首山的中条山铜矿却赫然在八大铜乡之列(4)。这些都说明黄帝于中条采铜、孤山铸鼎、脽上祭祀后土女娲之说,较之灵宝铸鼎之说,在理据上显然更胜一筹。当然,从这类多元信仰有利于培育人们道德观念上考虑,我们也不否认灵宝铸鼎之说的社会价值。由于现实中消费黄帝铸鼎传说的群体有所不同,两地如能强化自身传说的个性,使之在发展上有鲜明的差异,实现各自价值的最大化,就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要。         在这方面很引人深思的是: 我们若能仿效灵宝先贤在这种敬祖设施上捷足先登的作法,也在孤山的昆仑台周围营造起具有自己特色的黄帝铸鼎的纪念性建筑,想来对弘扬尊祖重土的后土文化,对增强后土旅游事业的市场吸引力,无疑是有深远的现实意义的。 注: (1)古籍所谓河,只要前边不带其它主词或定语,均专指黄河。释见《辞源》、《词海》。 (2)见《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6月版所载《秦汉时期水灾与荒政述论》和百度网。 (3)据张远山之文的研究,昆仑台在其它一些地方也有,这应该是后土与黄帝信仰在社会上泛化的表现。作者研究的也是这种普遍现象。由于孤山的昆仑台与后土女娲居地脽上及后土祠同在汾阴境内,相距最近,而黄帝到汾阴脽上祭祀后土又是最早的祭祀,故孤山昆仑台应是最初始的昆仑台。 (4)百度网说中国著名八大产铜地是—— 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 江西铜业集团公司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 金川集团有限公司 大冶有色金属公司 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公司 白银有色金属公司 烟台鹏晖铜业公司               2018.8.8——11.15 ‌作者系1937年生,万荣人大退休干部,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后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后土文化》杂志原主编 手机: 地址: 万荣县警苑小区一号楼一单元二层东

防灾科技学院是一所很好的高等院校,学校无论从专业开设、学校环境、学科建设等方面表现的都很出色,具体为:

1、专业开设。有本科专业32个, 包括防灾减灾核心类专业11个、防灾减灾支撑类专业13个、防灾减灾拓展类专业8个(金融学、投资学、会计学、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英语),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和经济学等五大学科门类。

2、学校环境。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完备,建有现代化图书馆、网络信息中心、室内体育馆、游泳馆、高标准运动场等设施。图书馆纸介藏书近100万余册,并拥有“中国知网”“维普”等30多个电子资源数据库。

3、学科建设。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部级教学团队11个;承担省级防灾减灾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高地、省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发展学科、省部级重点建设实验室、国际合作实验室等项目。

防灾科技学院简介。

防灾科技学院隶属于中国地震局,是全国仅有的以防灾减灾救灾高等教育为主、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始建于1975年,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9000余人。

学校立足防灾减灾行业,面向应急管理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体,硕士研究生教育、成人学历教育、行业培训等多层次、多类型并存的现代办学体系。

以上内容参考 河北防灾科技学院——学校简介

防灾科技的学院代码为:11775。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代号编排

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

学院介绍

防灾科技学院(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是中央部属高校(中国地震局),位于河北省廊坊市燕郊,毗邻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以防灾减灾高等教育为主、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列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学院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应急管理学院建设首批试点学校、河北省省级硕士立项建设单位。

截至2020年12月,有全日制在校生9000余人。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设有14个学院(部),开设32个本科专业。

历史沿革

学院始建于1975年,其前身是国家地震局天水地震学校,1985年升格更名为“地震技术专科学校”,1992年更名为“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2月升格更名为“防灾科技学院”。

教学建设

截至2018年4月,该校被教育部批准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单位;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批准为“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该校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防灾减灾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高地、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省级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省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等各类“质量工程”项目。获得第五届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以及第六届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

截至2022年6月,学校有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科建设

截至2013年11月,该校专业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和经济学等五大学科门类。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列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工作单位。拥有省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发展学科。

学术科研

截至2018年4月,该校建有省部级重点建设实验室(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规划与地震应急救援重点实验室),与危机响应与管理信息系统国际研究协会签署合作共建灾害信息与应急管理系统国际合作实验室。建有高教研究所、综合减灾研究所等研究机构。

截至2018年4月,该校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科技攻关计划项目、“863”计划课题、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等多项高水平应用研发项目,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防震减灾科技成果奖等)。

2013年,该校共获得各类科研项目8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中国地震局教师科研基金21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教师资助计划26项、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中国地震局政策法规研究课题8项、河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科技类)5项、河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人文类)8项、廊坊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自筹经费项目2项。

截至2013年11月,有49项科研项目通过评审验收,其中地震行业科研专项1项、技术服务项目1项、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2项、中国地震局教师科研基金21项、河北省高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项、防灾减灾青年科技基金6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15项。获得专利17项。

师资力量

截止2021年2月,学校教师队伍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9.4%,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3.7%。学院拥有一批包括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地震系统先进工作者、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省级优秀教师等在内的专家和教授。同时,学院作为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培训基地,与中国地震局各研究所及全国地震台站对口共建,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引进了包括汶川地震灾害损失评估首席专家袁一凡在内的10余名专家教授到校任教,聘请了地震系统5位院士为学院顾问,17位研究员、教授为学院客座教授。

学术资源

截至2019年底,图书馆纸介藏书达97万余册,藏书以地球科学、工业技术、自然科学、文化科学教育、经济、社会科学类为主,同时还适当采集哲学、心理学、政治法律、文学、艺术等多种学科类文献。2020年,图书馆订阅期刊1688种、报纸102种。

图书馆购置了“中国知网”“维普”“EBSCO”“汇雅书世界”“库克数字音乐图书馆”“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台湾学术文献数据库”等30余个电子资源数据库,包括92万种中外文电子图书、12000余种电子期刊,560余万篇博硕士论文、450万篇会议论文。图书馆自建了长达4000小时的视频资源数据库并投入使用。

校训

崇德博智,扶危定倾

“崇德博智”,出自防灾减灾鼻祖张衡之《应间》:“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意为崇尚道德、博取智慧,取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之意,寓含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办学理念。

“扶危定倾”,原意谓匡救危急倾覆中的国势。《周书·梁御传》:“宇文夏州英姿不世,算略无方,方欲扶危定倾,匡复京洛”。既寓含办学理念——培养经世安邦的栋梁之才(原义),又凸显了办学特色——防灾减灾、扶危救难(引申义)。训导师生巩固专业思想、立志献身防灾减灾事业,报效国家、服务人民。

特色专业及学科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地球物理学、地质学、测控技术与仪器、网络工程、地质工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地球物理学、勘查技术与工程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地球物理学

河北省高校新增重点发展学科:固体地球物理、地质工程

学风不错如果你想来这个学校好好学习还是可以的我就是这个学校的要是你学地质类的话防灾是最好的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审稿

学院位于河北 廊坊,归北京市管辖。电话等是北京市的:咨询电话:学院办公室:010-61596029招生就业处:010-61591235学生工作处:010-61596076 开车来院路线:1.从北京市内到八王坟上京通快速路(大约14公里)在北关环岛上京哈高速(大约11公里)从白庙收费站直行下高速,遇第一个红绿灯(燕灵路口)左转,再从第二个路口(学院街)右转,前行50米即到。2.从京外来校,进京后经四环、五环换到京通快速路,或者经六环换到京哈高速,再按前面路线行进即可。乘坐公共汽车来我院路线:1.从北京火车站下车,到北京站口乘坐1路公共汽车到八王坟站,换乘到燕郊的930路公共汽车(由于930路公共汽车支线较多,请在上车前询问售票员是否到“学院街”站),在学院街站(930路到校历时约45分钟)下车后,向东步行50米即到。2.从北京西客站下车,从西客站乘坐特1路公共汽车到八王坟站,换乘到燕郊的930路公共汽车(由于930路公共汽车支线较多,请在上车前询问售票员是否到“学院街”站),在学院街站(930路到校历时约45分钟)下车后,向东步行50米即到。3.从北京市内乘坐地铁,到地铁1号线大望路站下车,走上地面换乘到燕郊的930路公共汽车(由于930路公共汽车支线较多,请在上车前询问售票员是否到“学院街”站),在学院街站(930路到校历时约45分钟)下车后,向东步行50米即到。防灾科技学院始建于1975年,隶属于中国地震局,位于北京东燕郊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我国仅有的以防灾减灾高等教育为主,具有理、工、经、管、文等学科门类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2011年被教育部列为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建设单位和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000余人。 防灾科技学院始建于1975年,隶属于中国地震局,位于北京东,燕郊经济开发区学院街,是我国仅有的以防灾减灾高等教育为主,具有理、工、经、管、文等学科门类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2011年被教育部列为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建设单位和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000余人。 防灾科技学院校徽学院现占地面积600余亩、建筑面积16万多平方米,现有教职工500余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5000多万元,图书馆藏书88万余册、拥有17个数据库和2个资源搜索平台,体育场馆和设施齐全。学院立足行业、面向社会,以防灾减灾类特色专业群建设为核心,初步形成了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和经济学等五大学科门类,涉及地球物理学类、仪器仪表类、电气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土木类、测绘类、地质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以及金融学类等16个专业类,现有20余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专科教育、成人学历教育、行业技术培训等并存的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体系。学院现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防灾减灾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高地、1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和3个院级重点建设学科。近几年,先后承担了各级科研、教研课题,在城市防震减灾规划编制、地震前兆观测数据处理、城市震害预测、应急科普等领域,以及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国内重大地震灾害应急与科考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学院学生在全国性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在“2010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荣获国家一等奖。建校三十多年来,学院秉承“崇德博智,扶危定倾”校训,发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团结奉献”的优良传统,立足行业、面向社会,坚持特色立校、质量强校、和谐兴校,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求真务实、潜心育人,成功实现了由中专到大专再到本科的大跨越、大发展。学院已为地震系统和社会培养了3万余名毕业生,许多校友已经成为技术骨干、地震台台长、地震监测预测专家或厅局级领导干部,为防震减灾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得到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好评,多人获得各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及全国和省级劳动模范称号,学院因此被誉为“地震系统的黄埔军校”。学院现有南北两个校区,占地600余亩,建筑面积16万多平方米,拥有实验室63个,校外实习基地76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5000余万元,其中地震监测预测实验设备在国内高校中处于领先水平,能开出一批独具防震减灾特色的实验项目。同时,学院是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的节点单位,可实时享用翔实的地震监测数据。学院藏书88万余册、拥有17种电子文献数据库、面积 13000余平方米的现代化图书馆,学院30000余平方米的标准化运动场,新建的13000多平方米的体育馆、游泳馆和13000平方米的学生食堂,以及即将竣工的20000平方米的实验楼,可为师生提供优越的学习、生活和健身条件;多次改造升级、方便快捷的校园网则促使学院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不断朝着科学化、信息化、高效化、绿色化的更高水平迈进。学院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现有专职教师300余名,其中,教授、副教授近100名,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专职教师200余名,在防灾减灾部分学科领域拥有国内一流水平的专家学者。近年来,院所台合作办学的模式不断深化,学院与中国地震局各研究所及全国地震台站对口共建,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聘请了地震系统5位院士为学院顾问,17位研究员、教授为学院客座教授,引进了包括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损失评估首席专家袁一凡在内的10余名专家教授在校任教。学院立足防震减灾事业,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在不断加强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上,以科研促教学、以服务求发展,不断提高科研和社会服务水平。学院教师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行业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一大批高水平项目,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达200余项,获多项省部级奖励;公开发表论文千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近500篇,被SCI、EI等收录20余篇。《防灾科技学院学报》被列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遴选)刊物。在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中,受中国地震局和教育部指派,学院先后派出4批人员进行现场救援、科学考察、灾害损失评估以及中小学房屋破坏情况考察工作,圆满完成任务。学院还承担了西昌市防震减灾规划项目等社会服务工作。

1.“我国先进制度技术发展的管理环境及其优化”,《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1期;2.“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问题与对策”,《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4期;3.“主管质量及非均衡条件下的质价关系机理的讨论”,《经济学管理学前沿》,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期;4.“交通运输市场化经济理论分析框架”,《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2年5期;5.“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机理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9期;6.“西藏的经济竞争力的变化及其与交通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当代经济研究》,2002年增刊;7.“工业企业竞争力的DEA评价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11期;8.“产业空洞化对一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国际贸易问题》,2002年11期;9.“北京为何向电动自行车说‘不’”,《综合运输》,2002年11期;10.“企业成长分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1期;11.“制度安排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作用研究”,《西藏研究》,2003年3期;12.“战略性贸易政策中的产业政策及其绩效”,《中国软科学》,2003年3期;13.“藏区交通发展与制度的关系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4期;14.“环境成本内部化与我国对外贸易环境竞争力”,《经济与管理》,2003年4期;15.“试论‘后非典时期’的政府危机管理”,《学术论丛》,2003年6期;16.“交通向度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经济论坛》,2003年增刊;17.“公共政策框架下的北京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9期;18.“北京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战略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11月;19.“邮政市场引入竞争的经济学分析”,《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2期;20.“非正式制度变迁的实证方法研究——以西藏为例”,《凉山大学学报》,2004年2期;21.“精益供应及其启示”,《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2期;22.“中国应对WTO贸易技术壁垒的管理政策研究”,《亚洲商务论坛》,2004年会论文;23.“战略性贸易政策下的关税保护理论与实证分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3期;24.“基于经济发展战略角度的城乡收入差异分析”,《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3期;25.“‘无为而治’与现代行政管理”,《晋阳学刊》,2004年4期;26.“基于‘链理论’的汽车产业政策链探析”,《学术论丛》,2004年6期;27.“对当前价格传导受阻现象的解析”,《价格月刊》,2004年11期;28.“汽车产业的政策链理论初探”,《经济师》,2005年1期;29.“汽车产业政策的国际比较与启示”,《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年1期;30.“对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构想”,《陕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1期;31.“浅析我国的金融制度供给”,《经济瞭望》,2005年1期;32.“提高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开发能力的政策选择”,《山西科技》,2005年3期;33.“提高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选择”,《太原科技》,2005年6期;34.“对中国汽车发展自主品牌的思考”,《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6期;35.“基于可竞争市场理论的中国MP3产业‘游击战’思考”,《南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6期;36.“对中国汽车发展自主品牌的思考”,《生产力研究》,2005年7期;37.“从产业链‘微笑曲线’看北京汽车工业的发展策略”,《改革与战略》,2005年11期;38.“我国汽车工业与国民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北京汽车》,2005年12期;39.“对提升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思考”,《学习论坛》,2006年1期;40.“对提升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思考”,《学习论坛》,2006年1期;41.“BDA级和产业群:开拓产业机群理论新视野”,《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1期;42.“青藏铁路的建设与对西藏发展的影响”,《中国藏学》,2006年2期;43.“基于地区专业化指数的北京优势产业分析”,《商场现代化》,2006年2期;44.“物流系统中要素冲突问题研究”,《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6年3期;45.“创新招商引资模式与提升机和产业机群效应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06年4期;46.“服务链理论研究”,《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4期;47.“国外知识重用研究述评及新进展”,《情报科学》,2006年5期;48.“基于产业价值链理论的北京汽车服务业发展研究”,《北京汽车》,2006年5期;49.“物流网络模式研究”,《商品储运与养护》,2006年5期;50.“服务链结点相关性理论在区域产业规划中的应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5期;51.“基于产业价值链的北京汽车服务业发展研究”,《北京汽车》,2006年5期;52.“基于价值链的物流企业组织模式的探讨”,《改革与战略》,2006年8期;53. “中国供应链管理发展分析与展望”,《金融经济》,2006年8期;54.“基于链理论的服务业运行机理初探”,《管理科学文摘》,2006年9期;55.“北京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改革与战略》,2007年1期;56.“企业绩效评价研究概况分析”,《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1期;57.“全流程核电经济性评价系统的探讨”,《能源工程》,2007年2期;58.“核电经济性评价中的流程问题”,《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2期;59.“从委托代理视角看企业绩效评价指标演进”,《商业时代》,2007年3期;60.“城市汽车服务链节点最优选址与规模”,《统计与决策》,2007年4期;61.“The Construction of the Qinghai Tibet Railway and It’s Impact on Tibetan Development”,《China Tibetology》No.1March2007;62.“企业管理变革下的业绩评价创新趋势”,《商业时代》,2007年4期;63.“基于区位商的中国汽车产业结构研究”,《经济论坛》2007年7期;64.“基于常规电力的核电发展经济性研究”,《中国电力》,2007年9期;65.“北京市企业技术创新现状与对策研究”,《经济论坛》,2007年11期;66.“熵思想下的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模型探讨”,《工业技术研究》,2008年2期;67.“运用汽车报废推导汽车产业需求规模”,《企业经济》2008年5期;68.“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来选取与汽车保有量有关的因素”,《北京汽车》2008年6期;69.“中国汽车产业市场集中度与市场绩效关系研究”,《商场现代化》,2008年3期;70.“美国机场时刻分配政策演变的经济学分析”,《综合运输》,2008年7期;71.“基于行业性质的出租汽车产业结构分析”,《综合运输》,2008年8期;72.“出租汽车司机收入相对偏低的原因分析 以北京市为例”,《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年5期;73.“北京出租汽车行业管制的关键问题”,《综合运输》,2008年9期;74.“我国电线电缆行业现状与发展研究”,《电器工业》,2008年第2期;75.“北京如何发展可持续的都市型工业”,《经济导刊》,2008年第2期;76.“后工业经济时期北京都市工业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分析”,《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第2期;77.“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分析”,北方经济,2008年第8期;78.“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选取与汽车保有量相关的因素”,《汽车工业研究》2008年第7期;79.“后工业经济时期首都产业结构优化研究”,《商业时代》,2008年第22期;80.“罢运风波呼唤出租车管理模式的变革”,《综合运输》,2008年第12期;81.“工业节能降耗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研究”,《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2008年第4期;82.“北京城市生活垃圾物流系统研究”,《时代经贸》,2008年第S3期;83.“基于熵视角的价值理论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9期;84.“论产品族生产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年第2期;85.“出租车市场的利益分配格局及对策”,《综合运输》,2009年第4期;86.“综合运输的价值链与价值链治理”,《综合运输》,2009年第12期;87.“耗散结构理论与都市圈发展演化过程”,《经济论坛》,2009年第5期;88.“都市圈演进中的产业空间影响机理”,《经济论坛》,2009年第4期;89.“都市圈内区际差异及度量方法”,《新西部》,2009年第1期;90.“产品族的作业成本法核算模型初探”,《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4期;91.“基于网络分析的什邡市灾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92.“西藏草地畜牧业现代化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年第9期;93.“基于信任机制的复杂网络知识传播模型的研究” 《价值工程》,2009年第12期;94.“产品族设计的成本测算研究”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增刊)》,2009年第5期;95.“台海两岸物流合作方式研究”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96.“基于公共经济视角的北京市郊铁路资源整合”,《综合运输》,2010年第1期;97.“铁路改革中公益性问题的解决途径”,《综合运输》,2009年第11期;98.“基于灰色预测的生态足迹方法研究”,《中国市场》,2010年第49期;99.“西藏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特区经济》,2010年第5期;100.“印度农业地下水灌溉用电电价研究”,《中国物价》,2010年第4期;101.“农村地区水权管理研究”,《北京水务》,2010年第5期;102.“农民在灌溉系统管理转移中的作用研究”,《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0年第10期;103.“基于区位熵理论的北京第三产业发展研究”,《中国市场》,2010年第13期;104.“基于环境经济协调度模型的草场生态系统协调性评价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9期;105.“草场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 以西藏那曲地区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7期;106.“磁浮交通技术应用中的路径依赖及对策”,《综合运输》,2010年第9期;107.“海峡两岸经济整合的驱动机制研究”,《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108.“西藏经济增长:事实、机理及政策选择”,《中国藏学》,2010年第1期;109.“西藏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特区经济》,2010年第5期;110.“中小学建筑抗震设防情况的抽样调查与分析”,《结构工程师》,2010年第2期;111.“草场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 以西藏那曲地区为例(英文)”,《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2010年第1期;112.“城乡统筹发展中农村人口流动的复杂网络分析 以南磨房乡为例”,《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113.“社会网络分析法在农转非中的实证研究 以朝阳区南磨房乡为例”,《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114.“A Contrastive Study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glev and High-Speed Wheel-Rail”,第十届“交通运输领域华人学者国际会议”(ICCTP 2010,2010.08.04);115.“基于公共经济视角的北京市郊铁路资源整合”,《综合运输》,2010年第1期;116.“市郊铁路参与城市交通的冲突及其治理机制”,《中国铁路》,2010年第4期;117.“市郊铁路参与城市交通的合作机制研究”,《综合运输》,2010年第11期;118.“Research on the Nonlinear Pricing of Transportation: Based on ConsumerHeterogeneity for Passenger-dedicated Lines”,10th International Chinese Conference of Transportation Professionals2010卷1579页;119.“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 Bases to the Decision Making of Railway Traffic Safety in China”,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cience(MASS 2010),2010卷/年2期97页;120.“Team Decision Making of Scientific Research Organization Based on Knowledge Management”,IEEE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Management Science (ICAMS 2010),2010卷/年1期252页。121.“交通规则形成的演化博弈分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122.“面向市政管理的不良信息传播仿真模型”,《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123.“城市交通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铁道运输与经济》,2011年第4期;124.“北京市交通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价格月刊》,2011年第1期;125.“城市公共交通技术应用的探讨”,《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1年第1期;126.“西藏普兰县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第3期;127.“高寒草原圣域区保护与发展模式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128.“‘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概述”,《全球定位系统》,2011年第1期;129.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及因果关系分析,《现代管理科学》,2011年第10期;130.“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分析产业集群组织内部企业边界”,《企业活力》,2011年第11期;131.“房地产投资对北京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1年第11期;132.“基于BA模型的朝阳奥运功能区产业优化模式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年第12期;133.“中国各行政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对应分析”,《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第2期;134.“关于完善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思考”,《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第2期;135.“基于自组织的台海两岸经济系统演化机制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2年第1期;136.“北京市私人小汽车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及因果关系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137.“美国富人利己政治隐藏在“占领华尔街”身后的真正祸根”,《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2年第1期;138.“西藏普兰县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分析”,《软科学》,2012年第1期;139.“企业战略联盟博弈策略选择分析”,《企业活力》,2012年第2期;140.“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分析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第4期;141.“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制度及谈判进展分析”,《绿色科技》,2012年第3期;142.“民族手工企业盈利能力差异研究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分工理论的视角”,《中国商贸》,2012年第11期;143.“外部冲击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效应分析基于VAR模型”,《中国证券期货》,2012年第4期;144.“不完全契约视角下的生态工业园区企业共生研究”,《商业时代》,2012年第13期;145.“人力资本专用性视角下的农村池塘闲置研究(英文)”,《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2年第5期;146.“新加坡城市固体废弃物管理的经验”,《亚太经济》,2012年第3期;147.“美军基于网络空间战的空袭作战信息指挥系统效能浅析”,《飞航导弹》,2012年第6期;148.“人力资本专用性视角下的农村池塘闲置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第19期;149.“网络结构对集体行动合作决策扩散影响的仿真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2年第7期;150.“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缘何陷入困境?基于博弈论的视角”,《当代教育论坛》,2012年第4期;151.“基于“交通—经济”大系统环境下的交通投资预测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2年第8期;152.“交通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模型研究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实证分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