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汉水文化研究论文索引

发布时间:

汉水文化研究论文索引

填写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论文检索情况是指论文被哪些有名的数据检索机构收录,一篇论文检索情况是与所在期刊的数据检索收录机构一致。

扩展资料:

论文索引情况都有一个论文都有一个论文的索引号:

论文检索号是在论文数据库中检索论文的具有唯一性的标识之一,也就是说,一篇论文在所收录的数据库中只有一个检索号,而且检索号不会重复,是论文在所收录数据库中的身份证号码。检索号的唯一性有利于有利于论文的检索。通常选用“入藏号(Accession Number)”作为检索号。

论文摘要的索引的其他注意点:

1、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

2、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比如一篇文章的题名是《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发生的研究》,摘要的开头就不要再写:“为了??,对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的发生进行了研究”。

3、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摘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按逻辑顺序来安排。句子之间要上下连贯,互相呼应。摘要慎用长句,句型应力求简单。每句话要表意明白,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但摘要毕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电报式的写法亦不足取。摘要不分段。

4、用第三人称。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

5、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

6、除了实在无法变通以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表格。

7、不用引文,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文格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文检索号

1,从文化结构学的角度看,汉水文化是沉积与辐射的统一,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具有开放性和广适性。2,从文化哲学和文化地理学的角度看,汉水文化是厚重与灵动的统一,根深蒂固,历久弥新,具有持久性和变化性。3,从文化发生学和文化本体学的角度看,汉水文化是独创性与兼容性的统一,厚积薄发,博大精深,具有丰富性和生长性。4,从文化风格学的角度看,汉水文化是醇厚中和与阳刚峻拔的统一,阴阳交合,刚柔并济,具有过渡性和和谐性。

作为一种独具特质的地域文化和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汉水文化是沉积与辐射的统一、厚重与灵动的统一、兼容性与独创性的统一、醇厚中和与阳刚峻拔的统一,具有开放性和广适性、持久性和变化性、丰富性和生长性、过渡性和和谐性等特征,与中华民族文化乃至所有人类文化一样,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方向性、支撑力、凝聚力、推动力的作用,不仅是汉水流域人民战天斗地、开辟未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法宝,也是全国人民走持续科学发展道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动力源泉的有机组成部分。首创首发、敢为人先汉水文化奋发图强、开辟创新的精神最典型的体现还在于她的一系列重大创造和突出成就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杰出贡献上。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但事实上远非如此。在这里,从汉水的纵深腹地莽莽林海走出了一代神农炎帝,成了中华农业、医药、纺织的开山祖师;春秋随国曾侯乙墓中精美绝伦的大型编钟,已被国内外考古学界公认是代表春秋音乐文化的绝响;鬼谷子揣摩天文地理、世风人情,穷尽人心机变,写就一部《鬼谷子》,玉成张仪和苏秦,搅乱战国走势,撼动天下风云;以楚辞及鲜明的楚地浪漫奔放民风为代表风格的汉水流域文化独领风骚,则构成先秦华夏文明色彩斑斓的一大板块。为发展农业,均州的郧乡县(今湖北郧县)兴修了与都江堰同时代的伍子胥堰,至今仍在完好有效地发挥作用。西汉的张骞,从汉水边的城固踏出了第一条通向世界的丝绸之路;东汉的蔡伦封侯于汉水边的龙亭铺,发明了造纸术;张衡发明了浑天仪,率先揭开了中国地震科学和遥测技术的篇章;刘邦崛起汉中,刘秀兴起南阳,诸葛卧龙腾起于襄阳、南阳之间,鞠躬尽瘁于汉中。张骞走出汉中,张衡跨出南阳,王粲求学于襄阳、南阳,随征于汉中,“丝绸之路”、“地动仪”和“建安文学”是他们留下的历史丰碑。滔滔东逝的汉江水将这三地的文化血脉溶通在一起,形成了两汉三国文化一脉相承的历史轨迹。公元前206年,刘邦被封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丞相萧何说:“汉中,语曰‘天汉’,其称甚美,愿王王汉中,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华阳国志·汉中志》)刘邦正是以汉中为基地,筑坛拜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击败项羽,建立西汉。逐渐形成汉水—汉中—汉朝—汉族—汉文化—汉学。这一系列“汉”之根就扎在汉水文化之中。兼容并包,有容乃大移民标志着文化的迁移和流动,移民的频繁和移民成分的复杂则意味着文化变迁的频繁和文化构成成分的复杂。由于多次大批的移民,使汉水流域文化积累深厚,层次丰富复杂。不仅巴蜀文化、秦陇文化、中原文化在这单交融汇集,而西域文化、岭南文化、闽浙文化、江淮文化,甚至域外佛教文化、基督教文化都在这单有典型的碰撞、沉淀和遗存。层次的深厚累积和来源的广泛复杂,使汉水文化极富开放性与兼容性、普适性与代表性。公而忘私,牺牲奉献公而忘私、牺牲奉献的精神,既体现在历史上精英人物和领导阶层身上,支援二线建设,数十万汉水流域人民,义无反顾地捐献出上白万亩良川,砍毁了上白万亩森林,离开了世世代代居住的祖屋,迁移到陌生的地方,重新创业。如今,将改变中国北方未来生态环境和水资源战略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己经启动,数十万汉水流域人民又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第一次移民,又将第一次离乡背井。为了国家战略,为了全局利益,他们无怨无悔。这里所体现的是典型的公而忘私、牺牲泰献的精神。这种精神使汉水文化极富凝聚力和亲和力、牵引力和推动力。太和博爱,厚德载物太和博爱、厚德载物的精神也体现在汉水文化析学上。提起汉水,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想起巍巍太和山和武当道教,是巍巍太和山和悠悠汉水直接承载和浇灌了中国道教,而中国道教也正是从这里兴起,然后播撒全国。道教文化精神的核心就在于太和!太和首先强调的是一种和,即崇尚天人合一,强调和谐一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道家也追求贵人重生,要求世人关注苍生万有、热爱一切生命,普施人间大爱。其实,武当山的别名“太和山'就是一个强有力的佐证。太,至高至大至重者也,和,和平和谐者也,“太和”,即至高至大至重的价值,就是和平和谐,此其一;如果直接按字面意思来解读,那么,“太和”,即太平和谐也—世界太平,社会和谐,此其一。这种太和博爱、厚德载物的精神使汉水文化极富人文性与和谐性。注重孝道,道德至上演唱丧歌是汉水文化习俗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最普遍的表现形式,几乎伴随着汉水流域民俗大礼一丧礼形式的每一过程。作为一个典型的汉水文化事象,汉水流域丧歌中蕴涵着丰富而典范的孝文化、乐感文化和伦理习俗文化等中国文化的核心内核。迎来送往、养生送死、慎终追远、追根溯源等传统道德标准是汉水流域丧歌创作和流传的最深刻文化动因,而其巨大的习俗传承价值、伦理教育价值、历史认识价值、社会心理价值和美学认同价值则是其长期而广泛流传的最直接的现实动因。这种注重孝道,道德至上的精神使汉水流域孝子密布、孝风浓重,使汉水文化极富传统伦理性和世俗持久性。

搜索引擎优化研究论文

浅谈百度搜索引擎的功能与服务特点百度 :百度公司(Baidu.com,Inc)是李彦宏先生及徐勇先生于1999年底创建于美国硅谷,他们在美国硅谷有多年成功经验。2000年1月,百度公司在中国成立了她的全资子公司--百度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百度的起名,源于"众 里寻她千百度"和突破"事儿做到九十九度就是做到头"的西方说法,百度就是想要力争做到一百度,做到顶上开花的境界。百度搜索使用了高性能的“网络蜘蛛”程序(Spider)自动的在互联网中搜索信息,可定制、高扩展性的调度算法使得搜索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收集到最大数量的互联网信息。百度搜索在中国和美国均设有服务器,搜索范围涵盖了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澳门、新加坡等华语地区以及北美、欧洲的部分站点。百度搜索引擎目前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中文信息库,总量达到6000万页以上,并且还在以每天超过30万页的速度不断增长。现在全国已有36家大型网站采用了百度引擎,包括新浪、搜狐、263,Tom,炎黄在线,Chinaren,赛迪网,清华大学,21CN,硅谷动力,PC-online,腾讯等, 可见其影响力。现在百度搜索中文有时较Google更有一定的优势。更新速度要快些。基本搜索进入百度主页后,输入框的上面有新闻、网页、贴吧、知道、MP3、图片和视频这几个基本选项;在百度一下的右边有帮助和高级两个选项;在输入框的下面有空间和更多两个选项。点击更多,在最上面一行出现试试看:百科 财经 百度工具栏 地图 视频 搜藏 影视 游戏频道 娱乐然后是具体的选项: 2008总动员New、 百度安全中心、 百度工具栏 立即下载、 百度游戏娱乐平台、百科、博客搜索……百度搜索引擎简单方便。仅需输入查询内容并敲一下回车键(Enter),即可得到相关资料。或者输入查询内容后,用鼠标点击“百度一下”按钮,也可得到相关资料。输入的查询内容可以是一个词语、多个词语、一句话。例如:可以输入[李白]、[mp3 下载]、[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百度搜索引擎严谨认真,要求“一字不差”。例如:分别搜索 [舒淇] 和 [舒琪] ,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因此在搜索时,您可以试用不同的词语。输入多个词语搜索。输入多个词语搜索(不同字词之间用一个空格隔开),可以获得更精确的搜索结果。例如:想了解北京暂住证相关信息,在搜索框中输入:北京 暂住证。获得的搜索效果会比输入 [北京暂住证] 得到的结果更好。 在百度查询时不需要使用符号"AND"或"+",百度会在多个以空格隔开的词语之间自动添加"+"。百度提供符合您全部查询条件的资料,并把最相关的网页排在前列。减除无关资料有时候,排除含有某些词语的资料有利于缩小查询范围。百度支持“-”功能,用于有目的地删除某些无关网页,但减号之前必须留一空格。例如,要搜寻关于“歌曲”,但不含“花儿乐队”的资料,可使用如下查询:歌曲 –花儿乐队相关检索如果您无法确定输入什么词语才能找到满意的资料,可以试用百度相关检索。您可以先输入一个简单词语搜索,然后,百度搜索引擎会为您提供“其它用户搜索过的相关搜索词语”作参考。您点击其中一个相关搜索词,都能得到那个相关搜索词的搜索结果。高级搜索、地区搜索和个性设置如果对百度各种查询语法不熟悉,可以使用百度集成的高级搜索界面,可以方便的做各种搜索查询。百度还支持对某个地区的网页进行搜索。进入高级搜索,进入地区搜索,选中希望查询的地区,就可以在该地区搜索了。您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改变百度默认的搜索设定,如每页搜索结果数量,搜索结果的页面打开方式等。先进入高级搜索,然后点击下方的"点击此处进入个性设置",就可以进行设定了。拼音提示如果只知道某个词的发音,却不知道怎么写,或者嫌某个词拼写输入太麻烦,该怎么办? 百度拼音提示能帮您解决问题。只要您输入查询词的汉语拼音,百度就能把最符合要求的对应汉字提示出来。它事实上是一个无比强大的拼音输入法。 拼音提示显示在搜索结果上方。 例如, 输入“taozhe”,提示如下: 您要找的是不是: 陶喆精确匹配——双引号和书名号如果输入的查询词很长,百度在经过分析后,给出的搜索结果中的查询词,可能是拆分的。如果您对这种情况不满意,可以尝试让百度不拆分查询词。给查询词加上双引号,就可以达到这种效果。书名号是百度独有的一个特殊查询语法。在其他搜索引擎中,书名号会被忽略,而在百度,中文书名号是可被查询的。加上书名号的查询词,有两层特殊功能,一是书名号会出现在搜索结果中;二是被书名号扩起来的内容,不会被拆分。 书名号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有效果,例如,查名字很通俗和常用的那些电影或者小说。天气查询使用百度就可以随时查询天气预报。再也不用四处打听天气情况了。在百度搜索框中输入您要查询的城市名称加上天气这个词,您就能获得该城市当天的天气情况。股票、列车时刻表和飞机航班查询在百度搜索框中输入股票代码、列车车次或者飞机航班号,您就能直接获得相关信息。也可以在百度常用搜索中,进行上述查询。此外,还有英汉互译词典、错别字提示、计算器和度量衡转换 、货币换算百度搜索引擎的功能特点 1. 基于字词结合的信息处理方式。巧妙解决了中文信息的理解问题,极大地提高了搜索的准确性和查全率。 2. 支持主流的中文编码标准。包括GBK(汉字内码扩展规范)、GB2312(简体)、BIG5(繁体),并且能够在不同的编码之间转换。 3. 智能相关度算法。采用了基于内容和基于超链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相关度评价,能够客观分析网页所包含的信息,从而最大限度保证了检索结果相关性。 4. 检索结果能标示丰富的网页属性(如标题、网址、时间、大小、编码、摘要等),并突出用户的查询串,便于用户判断是否阅读原文。 5. 百度搜索支持二次检索(又称渐进检索或逼进检索)。可在上次检索结果中继续检索,逐步缩小查找范围,直至达到最小、最准确的结果集。利于用户更加方便地在海量信息中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内容。 6. 相关检索词智能推荐技术。在用户第一次检索后,会提示相关的检索词,帮助用户查找更相关的结果,统计表明可以促进检索量提升10-20%。 7. 运用多线程技术、高效的搜索算法、稳定的UNIX平台、和本地化的服务器,保证了最快的响应速度。百度搜索引擎在中国境内提供搜索服务,可大大缩短检索的响应时间(一个检索的平均响应时间小于0.5秒) 8. 可以提供一周、二周、四周等多种服务方式。可以在7天之内完成网页的更新,是目前更新时间最快、数据量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 9. 检索结果输出支持内容类聚、网站类聚、内容类聚+网站类聚等多种方式。支持用户选择时间范围,提高用户检索效率。 10. 智能性、可扩展的搜索技术保证最快最多的收集互联网信息。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中文信息库,为用户提供最准确、最广泛、最具时效性的信息提供了坚实基础。 11. 分布式结构、精心设计的优化算法、容错设计保证系统在大访问量下的高可用性、高扩展性、高性能和高稳定性。每个部分均采用N+1的冗余设计,1台服务器时刻处于备用状态。因而整个系统能在99.9%的时间内提供高可用性和高稳定性的服务。 12. 高可配置性使得搜索服务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在搜索调度、相关性评价、内容过滤、显示方式等方面均为客户提供了可配置手段,使系统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ICP站点通过调用百度搜索引擎的应用编程接口(API)调用搜索服务,由他们自行决定搜索结果的显示方式,加入自己的广告和公司图标(logo)。 13. 先进的网页动态摘要显示技术。可以动态摘要显示网页中含有用户查询字串的任意位置文字,使用户阅读和判断搜索结果更方便更快捷。 14. 独有百度快照,巧妙解决了搜索用户经常遇到的死链接问题。百度搜索引擎已先预览各网站,拍下网页的快照,为用户贮存大量的应急网页。百度快照不仅下载速度极快,而且已将用户查询字串用不同颜色在网页中标记。 15. 支持多种高级检索语法,使用户查询效率更高、结果更准。已支持"+"(AND)、"-"(NOT)、"|"(OR)、"site:"、"link:",还将继续增加其它高效的搜索语法。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1、先分析一下网络营销的环境,比如说在搜索某一个关键词的时候,经过优化的网站其搜索排名会更考前2、导入到关键词的设定上,关键词的设定是关键,那就要看你服务的企业或者产品的主要消费群是谁,他们会搜索什么,结合这些关键词在进行论述

zhangpeng_159 您好! 建 议 楼 主 不 要 在 浪 费 时 间 了 , 直 接 看 一 下 这 个 吧 ! TyW 。gyv▓◣◥回█●⊙⊙▆█╚☆□目前我国90%的中小企业缺少网络营销专门人才,这也是出现上述五个问题的原因所在。当前企业开展网络营销工作主要有以下两种人才:一是计算机专业的人才,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但缺乏营销理念和管理者的思维,网站技术含量很高但脱离了营销的本质;二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具备营销理念,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非常欠缺,在网站推广和网站评价方面无能为力。 四、我国中小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的对策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中小企业网络营销水平较低,其存在的问题极大的制约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的发展,必须提出有针对性地解决对策。 1.更新营销观念,强化网络意识 企业的领导者要充分认识网络营销给中小企业发展带来的机会,把网络营销纳入企业总体营销战略中来。要加大对网络营销的投入,吸引网络营销的专业人才。不把网站当成时尚的摆设,要把企业网站视为企业开展营销活动的新平台,把网络营销视为提高营销水平、缩小与大企业差距的利器。 2.充分发挥网络营销的职能 企业产品和企业信息的发布只是网络营销最基本的职能,也是最低层次的职能,中小企业应该把网站看作为在服务方面、市场调研方面、客户关系方面缩小与大企业差距的重要渠道,应充分发挥网络营销在这些方面的职能,如:(1)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利用即时通信工具、论坛和email等工具开展个性化的、及时准确的客户服务,并及时妥善的处理客户的投诉或意见;(2)准确把握客户需求。利用网站和email定期的对客户需求和满意度进行网上调研,及时掌握客户需求情况以及需求的变化,为企业经营策略提供依据;(3)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考虑是否可开展电子商务。 3.采取合理有效的网站推广策略 搜索引擎是上网用户寻找信息的主要途径,因此,企业应该做好搜索引擎营销,使企业网站的信息很容易被用户搜到,从而使用户知道、了解、喜欢企业的网站,将用户发展成为企业网站的忠实用户。所以,企业要做好以下几点:(1)搜索引擎优化。针对企业网页中的TITLE、META、ALT等关键部分进行精心优化,并且制作企业网站的sitemap,增加企业网页被搜索引擎抓取并在搜索结果排名靠前的机会;(2)向搜索引擎提交网站。向搜索引擎的索引库和编辑员提交网站地址会使企业更显主动,网站推广的效果也更快;(4)购买关键词广告。关键词广告是需要向搜索引擎付费的,但效果最直接。企业应对关键词的选择和点击费的设定以及其后对关键词和点击费的调整进行精确的分析,保证推广效果。企业还可采用其他免费的网站推广手段,如:交换链接、病毒性营销等,与搜索引擎营销配合使用,从而达到最好的网站推广效果。 4.重视企业网站升级 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是网络时代的三个技术基础,这三类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技术很快就会被运用的网站建设和网站运营中去。中小企业应该抛弃网站建完就一劳永逸的观念,应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用户规模的扩大不断升级企业的网站,用新的技术不断完善和丰富网站的功能,以此为平台给用户提供稳定的、个性化的、高质量的服务。 5.建立有效的网络营销绩效评价体系 网络营销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应按照系统性和实用性原则,设计一个完整的、易于中小企业测评的评价体系,应该主要评价5个方面的绩效:网站推广绩效、网站设计绩效、网站内容绩效、网站服务绩效、营销绩效。 6.引进和培养网络营销专门人才 我国中小企业应该加大引进或培养网络营销人才的投入,只有拥有了既懂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又具有营销理念的专门的网络营销人才,企业的网站才不会成为一个摆设,网络营销才会为企业的发展真正发挥作用。 五、结论 我国中小企业自身的局限使得其在开展网络营销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的限制了中小企业网络营销功能的发挥。如果中小企业能够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那么网络营销一定会帮助中小企业提升企业营销能力,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旗林黎志成:网络营销的策略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3) [2]司林胜:网络营销绩效评价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3]刘新武祝伟明:网络营销现状及改进策略[J].企业经济,2005,11 如果你比较忙没有时间完成,可以找我Q

企业网站搜索引擎优化研究论文

WANDOT

企业网站搜索引擎优化要点:网站定位,网站布局,网站关键词选择,内容质量,内外链建设,代码优化、数据分析等方面。

一、精准的网站定位

网站定位主要是明确网站的目标客户,要展示什么样的产品、内容、服务给用户看,直接关系到网站优化、推广的方向,很多的时候,有些企业产品做的比较多,想像商城一样,什么产品都想往网上放,殊不知这些产品之间不相关,这种难以吸引潜在客户,什么产品都往网站上放,很难把一件事情讲清楚,更难留住用户,所以网站定位要明确,不关联的产品,要分开做网站,这样才能帮助网站提高转化,利于制定针对性优化方案。

二、合理的网站结构布局

1、栏目的设置。栏目设置合理化,不仅利于搜素引擎优化,还利于提升用户体验,这个时候可以参考优化做的好的同行,然后结合自己企业的需求在进一步的完善,切勿完全复制,一定要重视差异化营销的塑造。

2、首页要按照营销流程展示。首页做为网站优化的集中地,必须要重视营销布局,从用户进入网站的第一眼,就要明确用户是做啥的,在行业实力是怎样的,头部的定位于一定要清晰,接着就是企业的实力展现,在行业中的经验,产品的展示、服务优势、企业简介、合作过的大客户、行业证书等,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引导用户浏览想要看的内容。

3、列表页和详情页的优化。网站结构不要超过三层级,层架太深抓取困难,栏目分类要清晰,做好面包屑导航设置,完善内部结构。还有就是详情页的相关推荐、热门排行、上下篇、最新资讯等,这些都是有必要,完善内部链接,提升用户浏览深度,降低跳出率。

三、恰当的选取扩展挖掘网站关键词

做网站优化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优化关键词,对于关键词优化,一定要选择适合的精准关键词,很多企业在选择关键词时候,显得比较随意,没有认真考虑企业的网站定位、盈利模式、产品或者服务,就拿深度网来说,是做营销型网站的,这是网站建设中一种个性化定制网站,而在选择关键词的时候,肯定是不能以网站建设这种泛关键词,一定要以营销型网站为核心词拓词,这样的关键词进来的流量才有价值,并且相比网站建设这词更容易优化。所以在选择关键词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关键词的精准性、优化难易度、推广地域性,千万不要选择竞争力大,否则很难优化到首页,难以提升网站权重。

四、内容质量相关要求

搜索引擎越来越重视网站内容质量,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企业在更新文章的忽略了几个要点,内容与网站主题不相关,这种是没有什么价值的,更新的文章要考虑与网站主题相关性、文章原创性、用户关心的内容、热门话题等,能够帮助用户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标题一定要新颖,包含长尾关键词,帮助网站优化更多长尾关键词,获得潜在客户。

五、网站内外链建设

很多人认为外链对于优化没有多大的帮助性,干脆直接不去做外链。虽然百度搜索引擎申明降低外链对优化的作用,那是针对垃圾外链,优质的外链对于网站优化还是有帮助作用,能够引导蜘蛛抓取网站内容,推广企业品牌,获得潜在客户,所以外链这块不要像以前那样发些垃圾内容,一定要重视其质量度、相关性、广泛性,找多个高权重的平台去发布,并且坚持更新。

六、代码优化

网站优化效果好除了网站结构好、优化技巧的应用,还有网站内部标签的使用,比如导航栏、列表链接加上title属性,图片添加alt属性,h1、h2标签的使用合理化,锚文本链接使用合理化,nofollow标签,一些无关轻重的单页,直接屏蔽掉,不传递权重,比如招聘页面、联系我们页面,掌握好核心关键词的密度都是细节优化。少用JS,flash,代码优化,保证网站的打开速度。

七、数据分析

做网站SEO优化便离不开对网站数据分析,针对网站的具体数据确定未来的优化方向,以及发现网站的问题进行修改优化。如果不清楚这些的话,优化的工作就会很被动,因为你不知道你的哪些操作是有效的,哪些操作是不利于网站发展的。

总结:在布局一个企业网站的时候,一定要先做搜索引擎优化方案,企业网站SEO优化方案对于网站实施优化有很重要的帮助,在做方案的时候,一定要从网站用户体验、网站结构、网站优化、企业目标用户、网站推广等综合考虑,特别是用户需求,企业做网站的目的就是解决目标客户的问题,一切要以用户为中心,所以的网站优化工作也是如此,这样才能获得好的排名,转化更多的潜在客户,当然做好一个网站优化远不止这些,还需要大家多积累,多实践。

Abstract Along with Internet's fast development, the network promotion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but the search engine has become the customer understanding enterprise website main way, the cnnic report of investigation showed that 80% website current capacity come from the search engine, therefore the enterprise website optimizes in view of the search engine is the present enterprise quite commonly used promotion way. Seo is through understood how each kind of search engine does capture the Internet page, how to carry on the index as well as how to determine it to some specific key word's technologies and so on search result place, comes to the homepage to carry on the related optimization, makes it to enhance the search engine place, thus enhances the website visit quantity, promotes the website finally the marketing capacity or the propaganda ability technology. seo is an search engine marketing method, the search engine marketing is a network marketing method, the network marketing is a website operation part, the website operation final goal gains the profit, therefore the seo goal is causes the website to obtain the profit. The present paper from the seo definition, the principle of work, the technology and the cheating behavior, elaborated seo simply finally through a website case in the commercial website application. Key word |: seo Network promotion Search engine marketing commercial website

seo视频教程:企业网站如何做好优化

侗族研究论文索引

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服饰研究大致可分为五个发展阶段。1、第一个发展阶段(1950—1979),是少数民族服饰研究拓荒时期。这一阶段,以沈从文先生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1965)[3] 为少数民族服饰研究的起始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沈从文被安排到中国历史博物馆,从事文物、工艺美术图案及物质文化史的研究工作。1964年的时候,周恩来曾经交给他一个任务,即研究中国人的服装历史,追溯中国人的服饰辉煌。《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涉及的时期起自殷商迄于清朝,对三四千年间各个朝代的服饰问题进行了抉微钩沉的研究和探讨,其学术价值极高,填补了我国古代服饰研究的一项空白,在中国服装史研究上具开山地位。成书之后,作为中国的国礼,此书被送给日本天皇和美国总统,受到赞赏。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研究也起始于该书。因为沈老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不仅研究了汉族的服饰史,也包含了历史上各朝代的少数民族的服饰。在此之前,有关少数民族服饰的内容大都是零散叙述,成为其他主体研究内容的一个很小的部分。此外,上世纪50、60年代各民族的社会历史调查报告中都涉及到服饰这一物质文化;介绍各民族的民族志也包含服饰的内容。文化大革命十年,各项研究处于停滞状态,服饰研究更是如此。2、第二个发展阶段(1980—1989),少数民族服饰研究有了较大发展。这一时期的少数民族服饰研究的高潮是民族文化宫举办了两期大型的民族服饰展览,第一次于1985年举办《中国苗族服饰展览》,第二次是1987年的《中国彝族服饰展览》,作为新中国成立后举办的最大两次少数民族服饰展览,其影响可想而知。事后在此基础上分别出版了《中国苗族服饰》(1985)和《中国彝族服饰》(1990)。在展览的影响下,一些民族相继出版了专题服饰图集,如《凉山彝族文物服饰图谱》(1985)、《水族服装与银饰》(1986)、《中国四川羌族装饰图集》(1992),主要是展示服饰图案。此外,这一时期,影响较大的是1986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和香港和平图书公司联合出版的大型画册《中国民族服饰》,以画为主,兼有介绍性文字,后被译成英、德、日等文字。在香港和国外产生了很大反响。在香港举行首发式时,附带展出了56个民族的服饰,引来人们的惊叹之声。展览大厅内,不仅港人踊跃争购此书,而且小学生们还由老师带领前来参观,领略中国服饰文化之宏博,中国民族服饰展成为了解各民族的爱国主义教材[4]。1990年以前的画册或图集,虽然图文兼备,但大多主要是展示各民族的服饰美的画册,以图照为主,文字仅限于简单的描述民族志,没有形成专题研究。除画册外,对少数民族服饰的研究也有较大发展。如这一时期的相关研究有阳泉等:《丰富多彩的我国少数民族服饰》(1981)、罗庶长:《手印与方印— 白裤瑶服饰的来历》(1981)、王云英:《从〈红楼梦〉谈满族服饰》(1982)、文海:《清水江流域的苗族妇女服饰》(1982)、黄美椿:《略论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与头饰》(1982)、陶朝阳:《理县地区羌族的服饰》(1983)、王元辅:《滇人和白族的发式服饰比较研究》(1985)、龚友德: 《云南古代民族的衣著文化》(1987)等一批著述,对少数民族服饰有了初步研究成果。3、第三个发展阶段(1990—1999),少数民族服饰研究取得长足发展。从90年代末至2000年,是少数民族服饰研究的第三个发展阶段,服饰文化成为各民族物质文化研究的一个热点,形成第三次少数民族服饰研究高潮。一批论文和专著踊跃问世。一批学者分别在《民族研究》、《中央民族学院学报》和各地方研究刊物上发表了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服饰研究的论文。同期,相继出版了为数较多的服饰研究专著。如:天津南开大学安旭先生从美术研究的角度出版了《藏族服饰艺术》(1988)一书;冯敏的《凉山彝族服饰艺术》(1990);邓启耀的《民族服饰:一种文化符号》(1991);向翔、龚友德:《从遮羞板到漆齿文身》(1991);韦荣慧主编:《中华民族服饰文化》(1992);王君平等:《四川少数民族服饰艺术》(1992)、埃利亚德:《萨满服饰的象征意义》(1983)、郭殿忱:《女真服饰史论》、罗荣:《藏族服饰刍议》(1993)、玉时阶:《瑶族服饰图案纹样的文化内涵》(1994)、宋军:《试论少数民族服饰研究的主要思路》(1994)、陈晓红:《云贵高原民族服饰习俗文化类征》(1995)、傅安辉:《侗族的织绣艺术》(1995)、华梅:《人类服饰文化学》(1995)、祁春英:《中国少数民族头饰文化》(1996)、管彦波:《西南民族服饰文化的社会功能》(1997)、韦荣慧:《浅谈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的陈列艺术》(1997)、杨正文:《苗族服饰文化》(1998)、刘军:《中国少数民族服饰》(1999)、邓启耀:《中国西部民族服饰文化史论》(1999)等等。当然,上述仅为例举,是论著中极少的一部分。综而观之,这一时期的论著分别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和一个民族的服饰文化进行了论文与专著的专题研究。杨源编著的《中国民族服饰文化图典》(1989),收集了全国数十个民族的精彩、珍贵图片,图文并茂地展现了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悠久与风采。这一时期,形成了少数民族服饰从民族志描述到服饰文化研究的第三个热潮。具体表现在:其一,从研究的数量看,呈直线上升。据苑利、吴英对物质民俗研究论文索引统计[5],1980—1989年,共发表23篇少数民族服饰论文, 研究对象主要是西南少数民族的苗、彝、瑶、水、纳西、白等民族。其中有少量(2篇)的服饰史研究。到1990年—1999年,发表的有关论文及专著达 184篇、部,研究对象涵盖西南、 西北、东北、台湾等省区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其二,从研究内容看,研究领域大大拓展。不仅有服饰史、服饰文化、服饰工艺、服饰美学、服饰礼仪,还有跨地区的比较研究,如杨国的《苗族服饰与楚国服饰的比较研究》、戴平:《论中国古代民族服饰的跨文化传统》等。其三,从论文到专著,研究层次不断深入。显示出从宏观到微观不同层面、不同视角地研究中国服饰、民族服饰和服饰工艺。但是,这一阶段也表现出少数民族服饰研究发展程度的不平衡。总的说来是西南强于其他地区,而西南又以苗、彝、藏服饰研究为多。4、第四个发展阶段(2000—2004), 少数民族服饰研究由基础研究向应用研究发展。20世纪末,以2000年7月在云南昆明召开全国首届少数民族服饰博览会为标志,博展会通过服饰展示,展演,时装大赛,学术研讨等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示了中国各民族的服饰文化艺术,表现出服饰展的全面性、系统性、珍贵性、学术性。作为学术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是这次召开的民族服饰文化研讨会。研讨会组织了国内外服饰研究的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50多位海内外学者云集一堂,其论文内容覆盖了祖国西南、西北、东北、中南和台湾地区的汉、藏、回、瑶、苗、彝、羌、佤、满、畲、壮、黎、水、侗、白、傣、蒙古、布依、纳西、哈尼、裕固、东乡、保安、撒拉、朝鲜、僳僳、泰雅、阿美等20多个民族,专家学者的讨论广度与深度都有所进展。从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等视角的研究,拓展到服装设计与工艺特色、发展前景及中国民族服饰的产业化、现代化、国际化、市场化,以及民族服饰与旅游,民族服饰与生态环境等问题,对服饰文化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研讨。与会学者一致认为,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民族服饰,不仅具有文化价值、艺术价值,而且有可供开发利用的经济价值。系统地挖掘、研究、整理、开发传统民族服饰文化,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这次服饰研讨会,对服饰文化形成一个较高水平的研究,会后形成学术会成果——论文集:《新世纪的彩霞》,其内容不仅反映了服饰文化形成、特点、内涵、传承的各个方面,还就民族服饰如何适应社会发展,民族服饰与现实需要相结合进行了探讨,对民族服饰的继承、与时俱进有着重要意义。此后,少数民族服饰研究形成又一个高潮。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研究深入进行,又相继出版了一批相关论文和专著。例如,为配合服博会的召开,云南出版了《云南民族服饰文化学术论文集》(2000年);其后,戴平的《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研究》(2000);杨国的《符号与象征: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2000)。此外,各民族的服饰的专题研究有了显著进步,如杨国的《苗族服饰:符号与象征》和《苗绣》;陶红等著的《回族服饰文化》(2003) 等。此外,综合性研究的专著还有中国民族博物馆编的《中国民族服饰研究》论文集(2003),反映了近期以来对少数民族服饰的研究成果。进入21世纪后,少数民族服饰研究的发展不仅表现在文字研究上,而且表现在对珍贵服饰的抢救、收藏上。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北京服装学院博物馆和中央民族大学博物馆为代表的一批国家博物馆,抢救收藏了全国各民族的一批珍贵服饰文物。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值得特别提到的是,民族服饰文化研究的另一个新飞跃,是近期以来,专家学者们把服饰文化中的传统手工艺技能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范畴,并给予了高度重视。有的学者进行了抢救性的田野考察和影视图像资料拍摄,不失时机地为中国民族服饰领域留下了珍贵的历史遗产[6]。 这是对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保护一个质的飞跃,它将有利于有效地保护随着现代化进程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中这一极易被忽略和遗弃的弥足珍贵部分。在首届少数民族服饰博展会的影响下,不少地区对少数民族服饰进行专题表演,一批少数民族服饰研究的专集相继问世。比如,2004年,为了进一步弘扬彝族服饰文化,打造凉山彝族的服饰文化品牌,带动彝族服饰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举办了《中国·昭觉首届彝族服饰文化节》,会后出版了《彝族服饰文化研究论文专集》,且拟建立彝族服饰博物馆,把地方民族服饰文化研究和保护与服饰文化产业开发相结合,推动了服饰文化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发展。5、第五个发展阶段(2005年10月),少数民族服饰研究会成立, 是少数民族服饰研究发展的里程碑。2005年10月,少数民族服饰研究学会在北京服装学院挂牌正式成立。少数民族服饰研究学会的成立,是少数民族服饰研究发展的又一个勃起点。正如北京服装学院党委副书记杨绍文在该会闭幕式上所作指出的:“中国民族服饰研究会的成立,其本身就站在民族服饰研究的高端,立足于民族服饰发展的潮头,着眼于来自各方面有关专家们的智慧互补,着力于振兴民族服饰文化和服饰的一个重要阵地”,它必将推动少数民族服饰研究与开发的发展。同时,民族服饰研究学会的成立,将在以往少数民族服饰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学科建设,建构民族服饰研究的理论体系,使民族服饰研究步入专业学科门类的领域,并在各地区有组织、有计划地推进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基础研究与应用发展,为民族服饰文化迎来一个更加光辉的前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xiwang

就是写论文时候引用的文献,一般排在论文最后。文后索引的著录须一般按如下格式书写,主要有:a.专 著:[序号]著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b.期 刊:[序号]著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c.论文集:[序号]著者.篇名[A].会议名[C].开会地,开会年.起止页码.d.电子文献:[序号]著者.电子文献篇名[EB/OL].网址,发表日期.e.专 利:[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f.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复杂,民族众多。由于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生活在各自不同环境区域中的各族人民,身着各式各样的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无不体现着所处的地理环境特色和民族风情。总体可以概括为北边长南边短,北边宽南边窄,北边厚南边薄。 同时,不同民族、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异,反映在民族服饰情感语言文化方面具有各自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但都体现着实用文化与审美文化的集中统一,体现着各自民族符号性的文化选择。 青藏高原地区,主要人口为藏族,他们生活的地方,海拔高,气温低,冬季漫长,夏季短暂,因而他们一年四季都穿着长袍,冬季皮袍,夏季棉袍,袖长宽松,白天当衣,晚上当被。为了生活方便不论男女都将右膊裸露在外,袖子别在腰间。每逢节会,欢歌四起,长空舞袖。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这是黄土高原的真实写照。由于这种恶劣的地理环境和严酷的气候条件,使黄土地上人们的服装另有一番情景。冬天人们穿着老羊皮袄,头上裹着白羊肚手巾。夏季白布的尕汗褡儿,青布的黑夹夹儿,是这一地区典型的民族服装。 生活在新疆天山南北地区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俄罗斯等少数民族兄弟的服饰,则明显的带有西亚各国和俄罗斯的特色,这显然是由于地理环境因素而形成的。 例如:维吾尔族传统的民族服装为男子穿绣花衬衣,外套斜领、无纽扣的“裕袢”,“裕袢”身长没膝,外系腰带。在北疆因天气较寒冷,外套常常有纽扣,妇女则喜欢穿色彩艳丽的连衣裙,外面往往还套穿绣花背心。男女皆喜欢头戴绣花小帽,脚穿长筒皮靴。维吾尔族在此服装用料上喜欢选用纯毛、纯棉、真丝、真皮,妇女喜欢艳丽的衣物,并以耳环、戒指、手镯、项链等饰物点缀。手工刺绣是维吾尔族的传统工艺,衬衣、背心及小圆帽上所绣的花纹图案都十分精美。 居住在云贵高原的苗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水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服饰,也与他们生活的地理环境和传统文化习习相关。最具特色的是侗族,他们的蜡染闻名于世,成为贵州地区亮丽的风情线。由于这一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山大沟深,林木茂密,溶洞暗河遍布。长期以来与世隔绝,交通不便,为了生存,他们自己纺纱织布,加工洗染。这种用传统手工艺制作的布料厚实、美观、耐用,可穿、可佩、可戴、可提,不仅有实用价值,更有观赏价值,近年来又成为旅游开发项目之一。作为重要民族的傣族,他们的传统服饰,男子多穿对襟或大襟无领短衫,肥筒长裤,也有少数人穿深色筒裙,用白、青、浅蓝、淡黄色的布包头。女子服饰因地域不同而有明显差异。西双版纳的妇女上穿白色、绯色或淡绿色紧身窄袖短衫,下着各种花样的长及脚面的筒裙,束银腰带,喜欢留长发,并挽髻于顶,插上梳子或鲜花,典雅大方;也有用大布巾包头的。德宏和耿马的妇女上穿齐腰短衣,下着色彩艳丽的筒裙,发髻位于脑后,余发散拖一绺在背后。服饰衣料过去为土布,现多为丝绸、细花布,更显傣女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身材。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是千百年来人们对江南地区的形容和向往。河流密布,湖海相连,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地势平坦,植物茂盛。在这种地理环境中生活的各民族同胞,他们的服饰天人合一,环境造就,典雅别致,小巧玲珑,以薄、短、轻、柔、艳而著称。 彩云之南的傣族、僳僳族、白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由于生活在祖国的西南边疆,这里气候宜人,山川秀丽,天蓝水碧,风景如画。他们的服饰色彩艳丽,轻柔飘逸,女人们的裙子有摆裙,有长裙,有褶裙。特别是傣家妇女穿的筒裙,五颜六色,美丽得像孔雀开屏,不仅好看而且合身适用。由于这里地处边陲,过去封闭落后,观念保守,所以,很少有短裙。瓦族妇女的裙子也是筒裙,但没有傣族筒裙长,色彩以黑、红相间为主,这与她们生活的地理环境有关。 我国广大的平原和丘陵地区,是重要的农耕地带和人口集中区域,生活在这里的广大同胞以汉族为主,服饰介于高原和水乡之间。生活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渔民,服饰与其他各地区民族的服饰相比较,则是最简洁不过的了。渔民们长年生活在气候温热湿潮的水上作业,捕鱼打捞,穿着简练、轻便、易于晾晒的服装,这完全是由于地理环境而形成的。 贵州东南部地区的妇女,将多种图腾崇拜的形象融合于一体,以水牛的头和角、羊胡、虾须、蛇身、鱼尾等整合为意象中的“苗龙”形象,刺绣在自己的衣服和围裙上,表达自己的民族信仰。 这些视觉信息传达符号不仅对服装起着装饰美化的作用,使服装呈现千姿百态、靓丽夺目的艺术效果,同时更重要的是它以形象化的创造性语言,记录下了民族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民族情感世界的演变,为研究民族服饰艺术提供了极具史料价值的佐证。同时,这些信息符号也反映了勤劳智慧的苗族超凡的艺术概括和对装饰艺术的大胆追求。 我国北方民族喜欢在嫁妆的鞋垫、肚兜上刺绣鸳鸯戏水、喜鹊登梅、凤穿牡丹、富贵白头、并蒂莲、连理枝、蝶恋花及双鱼等民俗图案,以隐喻的形式,将相亲相爱、永结同心、白头到老的纯真爱情注入到形象化的视觉语言之中,反映了朴素纯洁的民俗婚姻观,同时,赋予纹样造型以生命的律动,表现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的勃勃生机。而方胜、如意纹、盘长等造型符号和纹样,则反映广大劳动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和真诚期盼,表达朴素纯真的审美情趣。 从上面这些我们可以看出服饰实际上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也代表了一个地区的形象。它的功能一是遮风祛寒,二是装饰美观。但是,由于受到地理环境和情感的影响,千差万别,千变万化,无不打上这一地区的烙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地理环境和情感造就了民族服饰。

杜甫研究论文索引

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 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载(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天宝五载至十四载,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六载曾应试“制举”;十载献“大礼赋”三篇得玄宗赏识,命宰相试文章;但均无结果。直到十四载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沉沦和个人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产生了《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样的不朽名篇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警世之句。此期流传下来的诗大约100首,其中大都是五七言古体诗。 肃宗至德元载(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房案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此时期的杜甫,对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先后写出了《悲陈陶》、《春望》、《北征》、《羌村》、“三吏”、“三别”等传世名作。759年,关辅大饥,杜甫对政治感到失望,立秋后辞官,经秦州、同谷,于年底到达成都。此期流传下来诗歌200多首,大部分是杜诗中的杰作。 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其间曾因乱流亡梓、阆二州。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因病滞留云安,次年暮春迁往夔州。768年出峡,辗转江陵、公安,于年底达岳阳。他生活的最后二年,居无定所。飘泊于岳阳、长沙、衡阳、耒阳之间,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到岳阳的船上,年59岁。逝世前作36韵长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有“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之句,仍以国家灾难为念。这11年,他写诗1000余首(其中夔州作430多首),占全部杜诗的七分之五强。多是绝句和律诗,也有长篇排律。名作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八首》、《登高》、《又呈吴郎》等。 杜诗现存1400多首。它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经历;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被后代称作“诗史”。但杜甫并非客观地叙事,以诗写历史;而是在深刻、广泛反映现实的同时,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段表达自己的主观感情。正如浦起龙所云:“少陵之诗,一人之性情,而三朝之事会寄焉者也”(《读杜心解》)。天宝后期以来,杜甫写了大量时事政治诗。短篇如《洗兵马》、《有感》、《丽人行》、《三绝句》、《病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又呈吴郎》,长篇如《夔州书怀》、《往在》、《草堂》、《遣怀》,虽内容各异,但都是个人情感与事实相结合,抒情色彩较浓。战争题材在杜诗中数量很大。杜甫对不同性质的战争态度不同。反对朝廷穷兵黩武,消耗国力的有《兵车行》、《又上后园山脚》等;支持平息叛乱,抵御外侮的有《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观兵》、《岁暮》等。《前出塞》、《后出塞》两组诗,既歌颂了战士的壮烈英勇,又谴责了君王拓边无厌和主将骄横奢侈;以一个战士的自白概括了无数英勇士兵的不幸命运。“三吏”、“三别”中,诗人同情人民的痛苦,愤恨野蛮拉丁;但大敌当前,兵源缺乏,他只能忍痛含泪劝慰被征者。表现出作者内心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杜甫有不少歌咏自然的诗。歌咏的对象,往往是既联系自己,也联系时事,是情、景与时事的交融,而不仅仅是情景交融。最具代表性的是《春望》、《剑门》。 杜甫还有些歌咏绘画、音乐、建筑、舞蹈、用具和农业生产的诗,同样贯注了作者的感情,具有时代特色。杜集中也有些诗,时代气氛不浓,个人感情较淡泊,尤其是在成都草堂写的一部分诗。这是他经过长期飘泊,得到暂时休息后心境的表现。在《屏迹》、《为农》、《田舍》、《徐步》、《水槛遣心》、《后游》、《春夜喜雨》等诗中,诗人对花草树木、鸟兽鱼虫的动态有细腻的观察,无限的喜爱和深刻的体会。体现了杜甫诗歌和为人的另一侧面。杜甫怀念亲友的诗,大都缠绵悱恻,一往情深。如《月夜》怀念妻子,《月夜忆舍弟》怀念弟弟。众多怀友诗中,以怀念李白的最为突出。从与李白分手直到晚年,追念或谈到李白的诗有15首。表现了他对李白的推崇和情谊。杜甫还以诗论诗,在《戏为六绝句》、《偶题》、《解闷十二首》(其四至其八)中,表达了“转益多师”、“别裁为体”,扬弃古今而自铸伟辞的艺术主张。在困守长安和飘泊西南时期,为求仕进和维持生计,杜甫也作过一些内容无聊、格调不高的投赠权贵、奉和应酬的诗。其中有不少五言排律。 杜诗体制多样,奄有众长,兼工各体,并能推陈出新,别开生面。其五言古诗融感事、纪行、抒怀于一炉;博大精深、无施不可,开唐代五古境界;代表作有《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羌村》、《赠卫八处士》、“三吏”、“三别”。七言古诗长于陈述意见,感情豪放、沉郁,风格奇崛拗峭;如《醉时歌赠郑广文》、《洗兵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岁晏行》等。其五、七言律诗功力极高;五律如《春望》、《天末怀李白》、《后游》、《春夜喜雨》、《水槛遣心》、《旅夜书怀》、《登岳阳楼》,七律如《蜀相》、《野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宿府》、《白帝》、《诸将五首》、《秋兴八首》、《登高》等;唐人律诗很少能超过它们。杜甫还有许多五言排律,几首七言排律,使排律得到很大的发展。其《秋日夔府咏怀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长达1000字。但杜甫排律亦多堆砌典故、投献应酬之作。其绝句即景抒情,反映时事,并开绝句中议论之体,别开异径,贡献颇大。杜诗内容广阔深刻,感情真挚浓郁;艺术上集古典诗歌之大成,并加以创新和发展;在内容与形式上大大拓展了诗歌领域,给后世以广泛的影响。杜甫也被后人尊为诗圣。杜甫一生潦倒,其诗“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杜甫《南征》)。但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倍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 近千年来,治杜之风不绝。宋代有许多杜诗的编年、分类、集注等专书,如王洙《杜工部集》、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鲁编次、蔡梦弼会笺的《杜工部草堂诗笺》、徐居仁编辑的《分门集注杜工部诗》。后世注释杜集的亦在百种以上,较流行的有钱谦益《笺注杜工部集》、仇兆鳌《杜诗详注》、杨伦《杜诗镜铨》、浦起龙《读杜心解》。新、旧《唐书》都有杜甫本传。两宋以后,诗话笔记中评点、解释杜诗的文字非常丰富。中华书局1964年编有《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杜甫卷》上编《唐宋之部》。明末王嗣有《杜臆》、清施鸿保有《读杜诗说》。另外,中华书局还将五四运动以来较重要的论文汇编成《杜甫研究论文集》。传记和新的研究专著有冯至《杜甫传》、萧涤非《杜甫研究》、傅庚生《杜甫诗论》、朱东润《杜甫叙论》。较详实的年谱有闻一多《少陵先生年谱会笺》和四川文史研究馆的《杜甫年谱》。

八月 我走进成都草堂 看见 唐朝清瘦瘦的目光 忧国忧民 透明锐利 悲愤而忧伤 穿梭时空的思维 在你的眼光里 我看见 盛唐的光辉 一闪即逝 在你的茅屋里 我听到 怒吼的秋风 冰冷剌耳 在你的诗句里 我读到 铮铮的白骨 呐喊千古 在你的草堂上空 我还看见 总有一只孤雁 成为太阳的影子 以及你那宽厚的布衣里 裹满了沧桑 而你 只用一滴眼泪 便把家园 淋湿 你的草堂 是民族精神的家园 伟人朱德的诗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便是最好的赞美 不能和你在草堂上 相遇相识 不能和你在茅屋里 饮酒交谈 惟有在你诗圣杜拾遗像前 用深情的目光怀念 思索你诗歌的精神 你在茅屋惨淡经营的诗句 那是在苦难艰难中挣扎 我知道 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八月 你家园的天空 秋风怒号 你和你的妻儿在黑暗和冰冷中 叹息 就是南村的孩子 都欺你老无力 今夕何昔了 我们的家园已充满温馨 我们的孩子已在千万间 用水泥和钢筋构筑的房屋里 用你的诗歌 取暖 读你的诗句 怀念 一位名叫杜甫的号称诗圣的 唐朝 诗人说到杜甫这个话题,应该说是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我到各个地方去参观一些历史名人遗迹的时候,非常注意观察各地的雕像。我觉得好的,在唐代诗人中间,一个是四川江油李白纪念馆李白的塑像,还有一个就是河南巩县杜甫陵园的杜甫的雕像。江油的那尊李白雕像雕的是李白青年时代,将要走出四川那样一种意气风发的形象,昂首阔步,非常像我们想像中间的李白;而巩县的杜甫雕像就像我们所想像的那样,是一个垂暮的老人,愁眉苦脸,往下怜悯地看着满目疮痍的大地,使人看了以后觉得很沉重。 我们说杜甫一生当然并不都是这样子,杜甫也有过他的青年时代,有过他的少年时代。我们在杜甫诗中间看到过他对自己青少年时代生活的种种回忆,譬如说,他在《壮游》这首诗里面,他回忆自己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山东、河南这一带游玩,他说是“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邱旁”。他春天那个时候在一个台上面唱歌,秋冬之季在村边上打猎,过着一种裘马清狂的生活。他甚至还有对更早年的生活的回忆,他在五十岁的时候写过一首诗,叫做《百忧集行》,回忆他十多岁时候的情况,他说“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大意是说,他十五岁的时候还像一个孩子那样活泼,心完全是一个孩子的心灵。像小牛犊子一样的健壮,跑来跑去。他的院子里面有梨树、枣树,到了秋天这些果实成熟以后,他一天爬上树去要一千回,不停地爬上去采着吃。我们可以看出杜甫在他35岁以前,曾经是一个裘马清狂的青年;在他十多岁的时候,曾经是一个活泼健壮的少年。但是假如我们现在有一位雕塑家,塑造一个青年时代裘马清狂的杜甫,像李白那样子,或者进而塑造一个少年时代的杜甫,爬在树上摘果子,然后给大家看说,这是诗人杜甫。尽管你说明这是青年杜甫,这是少年杜甫,我想大家都不会认可,因为我们认可的杜甫就是那样一种忧国忧民的形象。 宋代的黄山谷有一首诗写杜甫画像,里面有一句写得非常好,叫做“醉里眉攒万国愁”。就是杜甫即使在喝醉的时候,他对天下的忧虑,天下的一种忧愁都聚集在他的眉间。后人评黄山谷这一首诗说“状尽子美平生矣”,这一句话把杜甫一生都写透了。所以我想,杜甫他的形象已经被历史定格为一位忧国忧民的这样一种形象,那么杜甫这个话题必然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大家听了以后,也许会觉得有几份沉重,但是正像古人所说的,宋代的严沧浪在他的《沧浪诗话》里说,我们读有些作品需要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譬如说读《离骚》,怎样最好地读《离骚》呢?你一定要读到抑扬顿挫,读到涕泪满襟,读到你读了《离骚》以后,泪如倾盆雨,衣服都打湿了,这个时候,你才真正懂《离骚》了。我个人的阅读经验也是这样,我最喜欢读的诗,读了以后使我肝肠如火,使我热泪盈眶,那样一些诗,我觉得这个时候我受到最大的审美感动。所以我们今天尽管是讲这么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我希望大家还是能够耐下心来听我从容道来。 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大诗人,伟大的诗人。这一点似乎不用再讲,可以说地球人都知道。我们今天要讲的是杜甫在文化史上的意义,就是他的影响,他的意义,早就溢出于文学之外,溢出于诗歌之外,是在整个文化史上这样一个意义。那么这一点我们从哪里来看?我想我们首先从后人对杜甫的评价来看。 大家都知道,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是由宋代人开始奠定的。我们先从宋人看起,北宋有个政治家叫王安石,他是我心目中的人品最高尚的、理想最远大的一位政治家,真正是政治家而不是政客。王安石对杜甫就非常尊敬,他在一首题杜甫画像的诗里面,他就这样说,他说“推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从之游”。就是我推测一下您的这颗心灵是古代也非常少有的,非常高尚、非常伟大的一颗心灵。我非常希望您能够起死回生,让我跟您交友,让我做你的朋友。他对古代的杜甫非常仰慕。 我们再看一下南宋理学宗师朱熹的评价。大家都知道,理学家,尤其是南宋的理学家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是非常严格,甚至是苛刻的。朱熹就是这样,我们看一部《朱子语类》,里面不受到他批评的历史人物是非常少的。在他们这种非常严格的道德标准的审视之下,很多历史人物都被他们无情批评。但是朱熹认为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五位人物是伟大的人物,这五位人物是哪五位呢?第一是汉代的诸葛亮;然后是唐代的三位: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颜真卿,一个是韩愈;最后是北宋的范仲淹。诸葛亮和范仲淹这两位人物我想不用我多讲,大家都很熟悉。他们在政治上面,在道德上面有很高的建树,这是历史早有定评的。值得讨论的是唐代的三位,朱熹所提出来的,他把这五个人称为“五君子”。唐代的君子中间,第一位就是杜甫。第二位颜真卿,大家也许知道他是伟大的书法家,颜体的创始人,但是颜真卿也是一位著名的忠臣烈士,他是为了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坚决反对藩镇的叛乱割据而被杀害,被李希烈杀害。那么第三位韩愈,大家当然知道他是儒学史上的著名人物,他也是文学史上的大人物,“文以载道”的提出者,发动了唐代的古文运动。同时韩愈在他一生的政治行为中间,每当国家需要有人站出来说话的时候,他总是仗义执言,奋不顾身出来说话,多次被贬到南方荒远之地。这样几位人物,除了杜甫以外的四位,应该说他们生平在政治上面,在其他的行动上面都有很多建树。惟独杜甫应该说他不算是一个政治人物,杜甫一生在政治上的建树,几乎没有多少可以值得提起的东西,因为他根本没有得到过那样的机会。他要报效祖国,他要忠于朝廷,他反对叛乱,但是历史没有给他多少机会。他除了在肃宗朝里面偶然仗义执言,从此受到朝廷疏远以外,其他时候始终是默默无闻,甚至很多时候他是处于民间的。但是就是这样一位人物,为什么也得到了朱熹的高度赞扬,为什么在朱熹看来杜甫可以跟诸葛亮到范仲淹这样一张名单中间他能够占有一席之地?那么朱熹说得很清楚,关键在于他们五个人的共同点是都有一颗伟大的心灵,他们在道德上面,在人格上面,都有伟大的建树。朱熹的原话这样说,他们都是光明正大、磊磊落落,这样一种在人格上面成为楷模的人。这显然不是一种文学的评价,而是一种文化的评价。 再到后来,到了近代,闻一多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就叫做《杜甫》。闻一多先生是诗人,他的古典文学的论文不像我们今天的教授写得干巴巴、枯燥无味,他是用诗歌一样的语言来写的。在这篇《杜甫》的最后,闻一多这样说,他说杜甫这个人,他是我们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这是一种极高的文化上的评价。 到了现代,1961年,当时有一个国际组织叫世界和平理事会,那一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在瑞典的首都召开了一个主席团会。在那次会上确定次年,也就是1962年,号召全世界人民纪念四位世界文化名人,其中有一位就是我们的杜甫。由此可见,从宋代一直到现代,从中国到外国,人们都认可杜甫的意义,绝不是仅仅限于文学史。他确实是一个文化史上的伟大人物,他的意义是属于整个中华文化。 下面讲第二点。我们说为什么杜甫能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代表性的人物?他在哪些方面起了这种代表作用?这里我们必须要稍微推测一下中华文化的核心精神。我个人认为,中华文化虽然博大精深,内涵非常丰富,但是它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它的人本精神。它始终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以人为一切价值判断和出发点的这样的文化。这跟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是有一点区别的。所以在先秦的时代,虽然诸子百家争鸣得很厉害,各种思想流派各自提出不同的观念。但是我觉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就是当他们思考问题的时候,不管是社会还是自然,他们最后的落脚点都在人,他们的出发点也在人。这是一种人本的文化,人本的思想,先秦诸子百家中间大概对后代影响最大,也是对我们中华文化成为一个主流的,可能就是儒家和道家。这两派虽然互相论争,看上去好像水火不交融,但是它们的共同点就是非常重视人,所不同的是道家所重视的是个体的生命价值,而儒家更重视的是群体的利益。儒家在重视个体基础上面更重视群体,一个家族、一个宗族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利益。那么这一方面儒家跟道家是互补的,是相辅相成的。由于中国古代我们中华民族的先民们,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不是非常优越,他们不能像印度人那样,在热带地区谋生,维持生命。而我们在黄河流域,在那个水深土厚,气候也不是很温暖的地方,在这样一种自然环境下面,又有滔滔的大河需要治水,不治的话会有水患。所以对中华民族来说,完全太强调个体生命而忽视群体利益的话,这不利于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存和繁衍。因此以儒家为代表的这样一种伦理观念,这样一种道德理想,就历史地被选择为我们这个文化的核心。道家是一种补充,儒家是核心。这不是由于说孔孟怎么样怎么样宣扬,某个杰出人物奋斗的结果,这是一种自然的选择。换句话说,我认为在先秦时代只能这样选择,否则的话,中华民族就难以维持下来。到了后代,尽管我们中华文化不停地发展,不停地演变,也吸收了很多外来的新的养料,但是儒家思想在这一个变化的过程中间,始终占据着核心地位。儒家思想的丰富演变,基本上就是中华传统文化演变的一个主要的脉络。 我们从这个角度我们来看一看杜甫在这一个过程中间,他是起了什么作用或者说他有何种代表性?我们回顾儒学的发展史,基本上被认为主要有这么两大流派:一派被称为是汉学,一派被称为是宋学,这是清代的儒家提出来的。在这两个主要的高潮之间,唐代应该说是处于一个低潮阶段。不管看哪本思想史,哪本儒学发展史,唐代占的地位都不高的。唐代前不能比汉人,后不能比宋人。那么请问儒学的发展在唐代停顿了吗?唐代有没有值得注意的儒学的代表人物?钱穆有一个观点,钱穆在一本书里认为,唐代有的。唐代两个最主要的儒学代表人物: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韩愈。很有趣,两位都是文学家。韩愈我们不谈,我们看看杜甫。在何种意义上面,杜甫我们能够说他对于唐代的儒学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呢?大家一提到儒学的发展,提到唐代,马上就会想到唐初的《五经正义》。有的同学也许不同意我的观点,说唐代儒学有发展啊,我们的《五经正义》就是唐初编订的,孔颖达他们撰写的嘛。但是我想说《五经正义》尽管是长期以来在十三经注疏中间最重要的读本,但是《五经正义》中的观念,一些义理,基本上都是从汉儒那里来的,它没有很多地在学理上面新的阐发。也可以说,儒学的发展到了初唐,由于出现了《五经正义》以后,基本上停滞了。但是杜甫不然,杜甫是用他的一个生命,用他一生的实践、行为,来丰富、充实着儒家的内涵。儒家学说从本体上来说,它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它非常重视的是人的行为,人的实践。所以我们看孔子也好,孟子也好,青年时代,中年时代,当他们年富力强的时候都不写书了,不搞著作了,他们奔走于天下,主要是从实践的角度推行他们心目中间的道。等到最后觉得“道之不行,已知之矣”,道不行了,最后年纪也大了,才回过来写著作,把他们的学术用著述的方式流传后人,扩大影响。它从本质上最强调的是实践,强调的是人生前的行为,生前的一些建树。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说杜甫正是最好地体现着儒家,甚至是发扬着儒家这种精神的一个历史人物,。 我们举几个小例子。儒家重视仁政,重视仁爱思想,主张在天下推行仁政。那么杜甫用他的诗歌是“不遗余力”地在鼓吹这样一种思想,在宣扬这样一种理想。儒家谴责贫富不均,认为贫富不均是社会最大的危害。而杜甫对于这种现象也是进行了非常严厉的批判。尽管历代揭露民生疾苦,揭露贫富不均的好的文学作品相当多,但是我想大家肯定都认可杜甫的那两句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在这一方面描写得最为惊心动魄的名句,以至于我们凡是听到这方面的事情首先要想到这两个句子,他对这方面体会得最深切。 再譬如儒家强调夷夏之辨,儒家强调我们民族要有一个民族的尊严,要维护民族的利益,在跟外民族的关系中间,要注意维护本民族的利益,也要维护本民族的尊严,强调要反对侵略,维持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独立性。这一方面杜甫也是做得非常好。安史之乱以后,因为安史叛军很快就占领了长安,无数的唐朝的大官都投降了,都变节做了安史的叛军,做了一个伪王朝的伪官。包括当时的宰相陈希烈、驸马张垍等人都这样,杜甫的好朋友王维等人也这样做。惟独杜甫,惟独这个官居八品以下,真正是一个小官,芝麻绿豆官,这么一个小官的杜甫,他坚持了民族气节。当然杜甫在长安因为官太小,也没有受到安史叛军太多的注意,仅仅是把他关在那里。但是他却冒着生命危险逃出长安,逃过唐军跟叛军对峙的那样一片战场,然后逃回唐朝临时政府所在地,这样一个举动,当时其他人都没有过,只有一位杜甫这样。所以在这些方面杜甫确实是身体力行地体现儒家的精神,用他的实践展示着儒家的一种道德风范。所以我觉得我完全同意钱穆的那个观点,在唐代的儒学发展史上,杜甫是一个不可忽略的人物,他用他的行为来阐释着儒家的经义,说明儒家心目中间的道德规范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一方面,儒家非常重视修身养性,这一点因为长期受批判,大家觉得这好像是一个应该否定的命题。实际上不然,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在一个文明的高度发达的社会里面,它的基础是什么?应该是文明的个体,是一个有道德自觉的个体,个体不应该受到外在力量的强制,在做一些符合道德的举动,它应该发自内心的,内心的一种自律这样才好。所以儒家非常重视个体的一种道德建树,崇扬一种人格精神。在这一点上面杜甫可称是一个典范,我们看到在《孟子》中间所提出来的那样一种大丈夫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样的一种大丈夫精神,如果在历史上取一个名人来看,是谁呢?我觉得杜甫,杜甫非常好地实现了这一点,体现了这一点。在这里我想特别请大家注意杜甫的身份,中国历史上面仁人志士不少,我们可以开出一张长长的名单来。但是这张名单中间的大部分人,都是在政治上面有比较重要地位的那样一些人物。这些人物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承担起天下的责任,惟独杜甫是一个例外。杜甫一生基本上是一个平民身份,他经常称自己是“杜陵布衣”,“杜陵有布衣”,他又自称是“少陵野老”,布衣也好,野老也好,自己不过是民间的一个普通人,一个平凡的百姓。以一个布衣的身份展示了儒家所崇扬的一种人格典范,这一点我觉得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你如果号召大家学习诸葛亮,学习范仲淹,当然有意义,有价值。但是大家会觉得难以学,他们距离我们太远了,他们的地位太高了,而且我们一般人可能一辈子也没有那样的机会给我们展示这一方面的建树。一般人就是一个普通人过平凡的一生。普通人过平凡的一生,能不能实现道德人格的完善?可以,那就是杜甫。儒家本来是主张“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说凡是人都可以成为尧,成为舜,都可以成圣。为什么?因为人性善,人的本性就是善良的。到了后来,明代的王阳明甚至主张说“满街都是圣人”。看上去满街都是善良的人,这些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假如我们对圣人的这个定义取一个很严格的定义,很高的标准,像朱熹那样高的标准,也许有人会问王阳明,你说满街都是圣人,你给我拉一个出来看看,哪个是圣人?哪个用严格的标准能够称得上是圣人?我想,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至少可以请出一位人物来,那就是我们的杜甫。他就是平民中间的一位圣人,虽然本人主要是一种平民的身份,但是他是一位圣人。这是我要讲的第二点,在以人本精神为核心内涵的中国传统文化中间,杜甫是一个代表人物。 下面讲第三点,杜甫不仅仅是体现着儒家的一些道德伦理观念,他还用他的行为丰富了这种内涵,甚至使它变得更加切实可行。这也是对儒学,对传统文化的一个重大的贡献。说杜甫有仁爱之心,说杜甫忧国忧民,他关心人民,关心民族,关心国家,这个大家都知道。因为大家多少是从课本中间看到,大家在读杜诗的时候也深切地体会到,那么这一点我们不讲了。我们来看一看,杜甫的仁爱之心,还不止于此。他除了爱自己的家人,爱自己的朋友,爱自己的同胞之外,他的这个仁爱之心,还推而广之扩展到更大的范围。比如说爱其他民族的人。在盛唐时期,经常发生边境战争,以唐为一方,以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其他政权为一方之间发生战争。这些战争的性质很难确定,但是至少有几场可以肯定,唐帝国所发动的战争是非正义性质的。譬如说跟南诏的战争,盛唐时候讨伐南诏,南诏是在云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那一次不管从《新唐书》,还是《旧唐书》,还是从《资治通鉴》来看,应该说都可以肯定错在唐。那么唐对南诏发动战争以后,多次失败,打败仗,在这种情况之下,当时很多人,包括很多有名的诗人都被鼓起了一种谬误的爱国倾向。鼓吹我们要打南诏,要把它打败,这些诗歌的作者包括高适、包括储光羲都在内,都有类似的诗。惟独杜甫是非常清醒地看到了,这一场战争并没有正义性质,而且也只有他清醒地看到了这一场战争对于人民的和平生活,带来的巨大的破坏。所以他写出了《兵车行》,《兵车行》的诗在当时其他人都写不出来,只有杜甫就是他的仁爱精神,他觉得外民族异民族的人也是人,我们的仁爱之心也要施及于他们,我们应该跟他们之间保持和平,他是一种仁爱之心的推广。 那么除此以外,杜甫除了爱人以外,爱人本来是儒家所主张的,儒家认为仁是什么?仁就是爱人。杜甫除了爱人以外,他的同情心,他的仁爱心还推广到人以外的其他动物,推广到宇宙中间的一切生命。那么这一点也是非常突出的,我们在杜甫的诗中间无数次地看到他充满爱怜的描写,动物、植物,不但是那些外形是美的,外形是刚强的坚强有力的,比如马、鹰、松树,这些能够使人引起审美感崇高感的那样一些对象,甚至是一些细小的并不那么美的东西,杜甫在写到它们的时候也充满了爱心。杜甫看到江上面,横着一张密密的渔网,很多鱼都被那张网困住了,他就觉得很同情那些鱼。他说“物微限通塞,恻隐仁者心”。他认为生物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很细小的生物,它们的命运有的不好,有的好。但是人对它们都应该有一种关爱之心,我们知道“恻隐之心”本来是孟子提出来的,但是当孟子提出恻隐之心的时候,他关注的对象仅仅是人。他说有一个小孩子将要掉到井里去,那么我们大人看到都会产生恻隐之心。觉得一个小孩子快要掉下去,他关注的仅仅是人。而杜甫关注地却是推广到所有的生命,宇宙间一切的生命。 另外一点,杜甫也以他本人的行为和实践使儒学所提倡的那种仁爱之心变得更加切实可行。在这里我们要稍微把中国古代的仁爱、仁义精神跟西方的博爱等等稍微做一些对比。我个人认为西方的博爱精神,它最初的来源都是宗教,来源于宗教的博爱精神,本身当然是一种很可贵的价值观伦理观。但是我们推到它的最初的起源,最初为什么会有这种博爱精神?一个是服从于神灵的指点,是神灵叫你要博爱;还有一种是对于人类祖先所犯下的原罪——亚当、夏娃就犯了原罪——的一种赎买。当然还有一种等而下之的,境界比较低的,就是生前做善事,是为了死后进天堂,所以行善博爱之心是对于将来进入天国入场券的预付,我先付一张入场券在这里,死了以后可以进天国。但是中华民族的仁义之心不是这样,儒家强调,仁义理智根于心,都是从内心自然流露出来,自然生发出来的。孟子有一个很好的判断,他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我们的仁爱之心首先是由于我关爱自己的家人,我敬爱自己的老人,孝顺自己的老人,推而广之,我也爱其他人家的老人;我爱自己的孩子,推而广之,我也爱普天下的儿童。它是一种由近及远、由亲及疏这样的一种自然情感的流动。我觉得这样一种流动,在这个意义上面,生发出来的仁爱之心它更自然,更符合人的本性,也更切实可行。而杜甫他的诗篇,他的行为就很好地阐释了这样一种伦理价值观。我们看杜甫他在诗歌中间,有很多地方既写到他本人以及他的家庭所遭受到的一些不幸,他产生的一些痛苦,同时又延伸到普天下的百姓。当他到鄜县去探亲的时候,突然发现家里最小的儿子已经因挨饿而去世,饿死,他当然非常悲痛,一个小孩子饿死了,他也感到非常惭愧,觉得自己身为父亲,居然没有为他提供足够的食物,使他饿死,很痛苦。但是与此同时,他马上又想到了普天下还有很多比我更贫困的人,他们那些失业之徒。他说的失业之徒就是失去田地的农民。他还想到在边疆前线戍守的那些将士,他们遭受的痛苦比我更加厉害。所以他就把关怀之心从家庭扩展到整个民族,整个国家。当他自己在暴风骤雨之夜,他的茅屋被刮破了,雨漏下来了,自己不得安眠,床上都是潮的。这个时候他想到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他希望的是不仅仅是我一个人拥有一所牢固的、安稳的一所茅屋,有一个容身之地,更希望普天下穷人都能够有这样一个安居乐业的地方。所以他的仁爱之心是推广出来的。 我觉得最典型的作品是杜甫乾元年间在同谷写的那一组诗,那一组诗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那个时候杜甫从甘肃的天水向四川的成都逃亡,因为他生活过不下去了,想逃到成都去。途经同谷,同谷就是现在甘肃的成县,在宝成铁路上,我到那里去看过。那么杜甫到了同谷以后,正是寒冬腊月,他在那里停留了一个月,他的生活陷入了绝境。他在那里写了七首诗,我们看看这七首诗的顺序,第一首说“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就是说我有一个客人,他叫杜子美,他已经白发苍苍了,他生活非常潦倒;第二首就写到他的家人,写到他为了要给家人找一些东西充饥,他就拿了一个铁铲到冰天雪地中间去挖一种野生植物,叫黄独,把这个东西带回去给家人充饥。可惜没有挖到多少,回家以后是“男呻女吟”,就是一家老小都是饿着呻吟,靠在墙壁上面,说话都说不动。第二首写他对家人的关爱;第三首“有弟有弟在远方”,想念他离散在各地的弟弟;第四首“有妹有妹在钟离”,想到他的已经守寡,还拖着三个幼年孩子的妹妹,远在钟离;然后五、六、七这三首想到国家的命运,想到现在战乱不止,天下动荡。他的整个的思考的过程,他的感情流露的一个方向,也是由近及远、由亲及疏的这样一种情感流程。这样一种仁爱之心的发扬,我觉得是最符合人的本性,也是最切实可行、最自然的。因此在这点上面,杜甫堪称是儒家仁爱精神的一个杰出的阐释者

1、杜甫 简介2、1试论杜甫草堂诗内容之多样性2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3杜甫研究辨误三则——与萧涤非、丁启阵、肖文苑等先生商榷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01 4 浅说文本解读方法之“顾全法”——以杜甫《春望》的解读为例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0/02 5盛世中的反拨——杜甫与盛唐画风 名作欣赏 2010/08 6浅论杜甫的爱国思想 文教资料 7论杜甫“清词丽句”在唐诗中的演进 杜甫研究学刊 8论杜甫的悼友诗及其礼俗文化渊源 杜甫研究学刊 2010/01

关于杜甫的生卒年,在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和新、旧《唐书》本传等早期文献中,不但语焉不详,而且颇有龃龉。经过历代学者仔细甄别,总算把生年确定为公元712年。至于具体日期,从宋人吕大防、鲁訔、黄鹤,到清人钱谦益、仇兆鳌、杨伦,乃至近人闻一多、朱偰、冯至等,诸家所撰年谱、传记都因史料无征而付之阙如。直到1958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编纂的《杜甫年谱》,在“公元七一二年”条中才正式宣布:“正月一日,杜甫生于河南巩县东二里之瑶湾。据《京兆杜氏工部家诗年谱》:‘公生于是年正月。’天宝十载《杜位宅守岁》诗云:‘四十明朝过。’又大历三年正月《元日示宗武》诗云:‘赋诗犹落笔,献寿更称觞。’据此可定其生日是在元日。”这一年恰逢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如果杜甫真是在正月初一降生,那么宋人王禹偁所说的“子美集开新世界”(《日长简仲威》),无疑又将平添几分特殊的意味。在这本年谱前有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长刘孟伉所撰《简介》,称“此编于杜甫生平及杜诗各篇写作之时地,无不详加考订,期于至当,按年系谱,一目了然”,对自家人态度之谨严及考证之翔实都相当自信。《凡例》中也强调“编者写此初稿时,语语求其有根据,处处求其合史实,无可考者从阙,不可决者从疑”;特别批评前人“于杜甫之生日,皆付阙如”,而“兹编则于生日问题,依新提出之证据,已可能得一解决”。足见发现杜甫的生日,正是编纂者矜为创获的重要成果。在1961年召开的世界和平理事会主席团会议上,决定将杜甫列为第二年——也就是他诞辰一千二百五十周年——纪念的世界文化名人。编纂者虽不能预知此事,但能考证出确切的出生日期,实可谓躬逢其盛,与有荣焉。不过年谱的主要证据就来自杜诗,为何千百年来无人据此推阐,难免令人疑窦顿生。客居美国的洪业率先提出质问,他在1962年的《南洋商报》元旦特刊上发表《我怎样写杜甫》,介绍自己撰写《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哈佛大学出版社1952年版)的体会。在该书第一章中,他曾明确表示:“我们没法知道杜甫出生的月份、日期,甚至是季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曾祥波中译本)对新的发现当然会格外关注。可他并不赞同此说,认为《京兆杜氏工部家诗年谱》之类“稍加考证,便露出作伪的痕迹来”,而“正月初一日的拜寿,是‘天增岁月人增寿’的寿;不是母难、生日的寿”(此文已收入中译本附录),所以并不能采信。紧随其后,同年4月11日,《北京晚报》上刊登了萧涤非的《杜甫的生日是正月初一吗?》(后收入齐鲁书社1980年版《杜甫研究》修订本),和洪业的意见不谋而合,认为“证据还嫌薄弱,不能成为定论”。针对那两首杜诗,他又做了更细致的分析:“按照我国传统习惯,任何人只要一进入大年初一,就都等于大了一岁,所以凡是一入新年便算四十一岁的人,当除夕时他都有资格说‘四十明朝过’,不一定非正月初一的生日不可”;“在唐代,大年初一,大户人家照例要喝点酒。……称觞献寿,更是常规,丝毫也不能证明这一天就是杜甫的诞辰。……即使是平常宴饮,宾主之间也不免有祝寿的客套,何况是正月初一,而且又是儿曹,‘献寿’就更不足为奇了”。简而言之,进入新年例添一岁,元日饮酒祝寿祈福,原本都是古人习俗,而年谱却牵强附会,造成过度诠释。时隔多年,移居台湾的郑骞在1973年又写了一篇《杜甫的生日》(收入大安出版社1992年版《龙渊述学》),逐条批驳年谱所举证据:首先针对《京兆杜氏工部家诗年谱》,认为“书名似通非通,大概是取杜诗‘诗是吾家事’之意。此书从来没听说过,仅见《杜甫年谱》征引,确实是来历不明,面生可疑”;其次指出“四十明朝过”一句“乃是因为过年,与生日无关。《杜甫年谱》的作者,以近代传来的西洋习俗来解决中国古代的问题,是解决不了的”;接着分析“献寿更称觞”一句“是祝人长寿之意,并不是近代所谓拜寿、作生日”,且细读该诗全篇,“一点生日的意味都没有”;最后又考察了杜甫另一篇在元日创作的《元日寄韦氏妹》,强调其内容“也是丝毫没有提到生日的欣愉或感慨”,“可成为有力的反证”。较诸前人,其论述更为缜密周详。经过洪、萧、郑三位先后考辨,《杜甫年谱》所倡新说显然扞格难通。可事情的发展并未如人所料,仍有人对此坚信不疑。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71年出版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其中有《李白杜甫年表》,在“玄宗先天元年(712)”一栏就赫然写着:“杜甫以正月元旦生于河南巩县瑶湾。”虽然没有提到所依据的文献,但应该参考过那本年谱。洪、郑两位的批评意见,郭沫若或是未能见,或是未及见。未及见者可置勿论,未能见者也不必苛责。正如在他之后的郑骞,除了洪业以外,同样“未闻有人提出反对意见”,并不知悉萧涤非的看法。在交流不畅的年代,完全可以体谅。然而萧氏文章近在咫尺,郭沫若竟然也未曾留意,则让人殊感意外。这大概与《李白与杜甫》的撰述宗旨不无关联,他为了逢迎上意而对杜甫极尽嘲讽贬损之能事,对萧氏这样的杜甫专家,想必也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不屑一顾,自合情理。此外,萧氏的商榷未能引发相应关注还与当时的整体氛围有关,学术界正忙着举行一系列杜甫诞辰纪念活动,突然对其出生日期提出异议,明显不合时宜。为配合相关活动的开展,人民文学出版社从1962年起编辑出版过三辑《杜甫研究论文集》,第三辑的内容正是1962年1月至9月间发表的三十六篇论文,其中就有萧涤非的三篇,足证他在此领域中的影响。可书中并未选录在此期间撰写的《杜甫的生日是正月初一吗?》,甚至在书后所附同期报刊论文索引中也未见其踪影。是否为了维持和谐欢庆的局面而特意遮蔽掩盖呢?个中原委颇耐人寻味。以郭沫若在当时学术界的地位,他主张的意见毫无疑问更能得到普遍的认同。萧涤非所在的山东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后来曾集体编注过一本《杜甫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萧氏不仅参加撰写初稿,还审阅过部分二稿,只是未能参与最后定稿。而该书附录的《杜甫年表》居然也说杜甫生于“正月一日”,根本没把他的意见当回事。这本《杜甫年谱》在1981年一字未改地重版印行,又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尽管有个别学者如陈贻焮认为“不得遽定杜的生日在元旦,甚至在正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杜甫评传》第一章),但受此误导的仍不乏其人。周采泉的《杜集书录》甚至将其与闻一多《少陵先生年谱会笺》相提并论:“所有杜甫年谱除闻谱外,以此谱最为有据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虽未直接言及生日问题,但对此当持肯定意见。早年在西南联大受教于萧涤非的王士菁,后撰有《杜甫年谱简编》,相继收入其编著的《杜诗便览》(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和《杜甫词典》(河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虽未确指老杜生于元日,可还认为当在正月,依违两可,也没有尽奉师说。而近年来某些论著、选本依然言之凿凿地将正月初一视为杜甫生日,不明究竟的媒体则津津乐道,推波助澜。其实都只是辗转稗贩,以讹传讹。说到底,不知道杜甫的生日又能怎样?这丝毫无损于诗人彰显的博大胸襟与深沉气象,也根本不能阻碍我们继续研读那些生气淋漓、激荡人心的诗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