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在写论文时引用文献的规则

发布时间:

在写论文时引用文献的规则

第一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不能乱写,需要用正确的格式引用参考文献才不会查重系统检测到,这样才能达到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引用的目的。

第二引用信息必须准确且完整,不能写错,例如文章的期刊名称、作者姓名、出版年限等必须准确。部分的学生还会在论文中引用几篇文献,这时需要附上具体网址。一般格式顺序如下:[序号]作者.论文名称[J].期刊名称,发表年份,卷数(第几期):页码.以上信息,缺一不可,否则即为不合格。作者不超过三位的应该全部标注,超过三位的一般只标注前三位,第三位以后的作者,一概用“等”替代。

第三参考文献的标点符号的位置、中英文状态等,也是一定要仔细检查的。特别是句点,在引用参考文献时是没有句号的,只有句点,也就是英文状态下的句号。不能使用中文的句号,不然会影响查重系统的判断,可能会导致系统将引用文献判断为正文。这样可能会导致论文重复率变高。

引用文献的规范格式:

[序号]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序号]专著作者.书名[M].版次(第一版可略).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序号]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序号]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序号]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序号]报告作者.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序号]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

引用文献注意事项

首先,注意引文的数目。引文数目太多时,可以通过引用综述性论文或者引用含有文献综述的论文来减少参考文献数目。

第二,区别文献的新旧。不能有太多的陈旧文献,除非陈旧文献是开创性文献、重要节点文献或者你使用了其结果的文献。

第三,权衡自引与他引。不能过多引用自己的文献,在一般情况下,不要只引用一组学者的文献。

第四,尽可能引用原始文献。引用谁的工作时就引用谁的文献,即引用原始文献。如果二手文献对原始文献中与你相关的内容有提升或者写得更清楚,则可以引用二手文献。

另外,如果你无法得到原始文献,也可以引用看过的二手文献,但引用时需要采用“见某某文献”等方式引用,表明你看了二手文献。

第五,引用那些自己读过的文献。引用阅读过的文献。最不恰当的方式是,你看到别人引用了某些文献,你直接拷过来加以同样引用,而不去阅读那些被引用的文献。

别人引用某些文献时是围绕他们自己的目的,而我们引用时有不一样的目的。如果目的不一样,挑选文献中的材料的方式与侧重面就应该不一样,因此必须自己亲自阅读了才能引用。

论文查重规则引用规则

论文重复率检测是很多同学毕业季最担心的问题,很多学生着急写毕业论文,最后发现自己的时间不够用,于是投机取巧,去抄袭别人的论文,由于抄袭别人的论文,在进行论文查重的时候,发现论文重复率非常的高,这时候,我们了解论文查重的相关原理,这样写作的时候,就算存在一部分引用,也是可以规避论文重复率的。1.论文查重系统一般采集用的算法是模糊算法,目前是比较先进的算法,在进行论文查重的时候,会把论文机构打乱,然后逐句进行检测,如果句子中存在跟别人的论文连续重复。就会被查重系统查出来认为重复。2.论文查重要求将整篇论文都上传,论文上传到查重系统以后,论文查重系统会对论文的目录进行识别检测,把重复的地方进行标注为红色,正常的部分,不标注,并计算出重复率。根据查重报告,我们还可以看到重复来源等信息。3.论文查重系统一般不查重参考文献,但是要求我们对参考文献进行正确的标注。参考不进行标注也会进行查重,就算进行了标注,如果参考文献引用过多,也会计算重复率。我们在写作论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上就是papertime小编给大家对论文查重系统原理规则的介绍,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文查重是借助论文查重系统进行的,论文作者只需要把论文上传到查重系统,系统会根据论文目录进行分段查重。

1、在查重报告中,标黄色的文字代表这段话被判断为“引用”,标红色的文字代表这段话被判断为“涉嫌剽窃”。

2、查重是以“连续13个字重复”做为识别标准。如果找不到连续13个字与别人的文章相同,就检测不到重复。

3、论文中引用的参考文献部分也是会计算相似度的。

4、在知网的对比文库中,外文资料相对较少。

5、对比文库里不包括书籍,教材等。但有一个问题要注意,当你“参考”这些书籍教材中的一些经典内容时,很可能别人已经“参考”过了,如果出现这样子的情况,那就会被检测到相似。

6、检测系统对论文的分节是以“章”作为判断分节的。封面、摘要、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等等这样一系列的都会各自分成一个片段来检测,每一个片段都计算出一个相似度,再通过这样每章的相似度来计算出整篇论文的总重复率。

7、当查重系统识别到你论文中有某句话涉嫌抄袭的时候,它就会对这句话的前面后面部分都重点进行模糊识别,这个时候判断标准就变得更严格,仅仅加一些副词或虚词(比如“的”、“然后”、“但是”、“所以”此类词语)是能够识别出来的。

8、在查重进行中,检测系统只能识别文字部分,论文中的图片、word域代码、mathtype编辑的公式、是不检测的,因为检测系统尚无法识别这些复杂的内容格式。可以通过[全选]——[复制]——[选择性粘贴]——[只保留文字]这样步骤的操作来查看具体的查重部分。另外,在编辑公式时,建议使用用mathtype,不要用word自带的公式编辑器。

9、在论文提交到学校之前,一定要自己先到网站查一下,如果有检测出来相似度较高的片段,自己先改一改。 论文修改一次以后,不要以为就肯定能过了,因为系统会根据论文内容的不同自动调整着重检测的段落,所以有时候第一次查重的时候是正常的,一模一样的句子,第二次检测的时候会判断为“抄袭”。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只能多查多改。

10、官方检测系统不对个人开放,学生自己是无法自行到知网去检测论文的,只能通过第三方检测平台进行。

论文查重的相关说明

论文查重,不同学校要求也不同,当然对于硕博与本科等区别也比较大;本科院校30%以内的也有,15%的也有;硕博的10%内的也有,所以同学们在查重前咨询下学校的要求,这样才能够有把握。

对于查重的原理基本上是一致的,没有区别;但是对于投稿的论文查重,建议使用跟杂志社要求的系统一致,比如知网期刊;如果需要排除作者自己的论文,那么只有查知网的才可以,其他的系统无法进行排除。

对于论文查重系统,并不是什么内容都查的出的,主要看文献库是否收录了当前内容,如果没有,那么就是查不出的。

对于论文查重系统来说并没有那么神秘的地方,同学们查重完成后,只要根据查重报告好好的修改,基本上都是没问题的。

复率太高,会造成严重后果,轻则延迟毕业,重则会取消学位。具体规则如下:

1、杜绝一大段或一句一字的模仿,这是一种标准的模仿行为。有些同学甚至只是修改了论文的题目和摘要,把主体部分一字不变,这种情况不仅属于模仿,而且属于侵权行为,特别是那些连原文中的图表和照片都用过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2、对他人文字及其他内容的使用,未在标注中体现,严重者视为侵权。

3、将别人的各篇论文结合起来,通过分解组装的方式组合而成的论文,一般被视为模仿。通常模仿是大幅度使用别人的论文,一点也不修改。查重率大于60%,这种论文肯定是不合格的。但是,有一点可以放心。少量的句子和文字重复不是抄袭。

论文查重注意事项:

引用或参考他人文献是论文查重规则的关键,必须注意使用的字数。一般来说,论文引用和标注的参考文献也需要控制,否则也会计算重复率相信通过以上具体介绍,大家对查重规则都很清楚,所以掌握了这个规则之后,写论文的时候一定不要违反这些规则。

这方面的修改工作必须在查重前完成,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对于一些免费的查重软件来说,是不可信的,不仅效果不好,还可能泄露论文的内容。到时候会因为小失大。建议你花一点钱使用正规的查重系统,保证自己的权益不受侵犯。

1、论文包含目录、摘要、正文、参考文献、附录,检测内容根据学校的要求来提交,目录和参考文献格式正确被系统识别到了的话系统是不参与检测,所以目录和参考文献的格式一定要正确;2、论文检测系统是以“连续13个字重复”做为识别标准。如果找不到连续13个字与别人的文章相同,就检测不到重复。3、检测查重报告解读,全文标明引文中标黄色的文字代表这段话被判断为“引用”,标红色的文字代表这段话被判断为“涉嫌剽窃”。4、论文重复率要求:本科院校一般是15%-30%之间;硕博要求一般是5%-10%,所以同学们在查重前咨询下学校的要求,这样才能够有把握。5、检测系统多少还是会有一点浮动,同学为了保险起见提交到学校之前用定稿系统检测一遍比学校要求底个5%最为保险6、知网查重价格和次数都有一定的限制,同学在初稿检测的时候可以用paperfree系统检测,这个系统有免费检测的次数,关键是方便修改。

论文引用文献标注的规则

首先,论文先根据自己学校的要求,其次本文作为参考。论文必须要列参考文献,以说明著述内容的科学根据和出处,进而方便读者扩展性阅读的查找。若引用他人成果,应列出引文出处,以尊重他人的科学研究成果。参考文献的重要性参考文献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论文的起点和深度。方便论文作者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方便读者检索和查找有关资料。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计量学研究。顺序编码体系参考文献标著录有如下4种体系:著者-出版年体系(Harvard体系),顺序编码体系,数字字母混合体系和出版年顺序体系。举例,如果本科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标注采用顺序编码体系。即参考文献以文献在整个学位论文中出现的次序用[1]、[2]、[3]…形式统一排序、依次列出,置于文中提及的文字末尾的右上角,视引文表标注情况,置于标点符号前或后。正文中引用文献的标注方法正文中引用文献的标示应置于所引内容最后一个字的右上角,所引文献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方括号“[ ]”中,用小4号字体的上角标引用单篇文献时如例1所示;引用两篇文献时,各篇文献序号置于同一个方括号内,其间用逗号(不是顿号)分开,如例2所示如果连续序号多于两个以上时,可用范围号“~”(中文还可用全身“—”,外文用en-dash“-”)连接起讫序号,如例3所示如果文献序号作为叙述文字的一部分,则文献号与正文平排,并且每条文献都要加方括号,如例4和例5所示;如果同一文献在文中不同处被重复引用,全文只在其第一次出现时标应标的序号,以后各处均标这同一序号;若必须标出引文页码,可把页码标在方括号外,如例6所示,也可用其他明确的方式标出。文后参考文献表的著录方法按论文中引用的顺序号排列参考文献,不按著者,不分语种。多著者时,著者间用西文逗号隔开,只列前3人,后加“等(et al.)”。在句中,凡是西文符号后应空半格。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严格按照以下形式书写(含标点符号):参考文献著录时还应注意:参考文献中的外文作者名、外文刊名的缩写一律不用缩写点。外文著者一律用姓在名前,采用首字母缩写(中国人用全名不缩写)。姓和名之间不加逗号,名2个以上大写首字母,2名间空一格。文献作者3名以内全部列出,4名以上则列前3人,后加“et al”。各著者间不加“and”、“和”等,应用逗号分开。外文题名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其余单词(专有名词除外)均不大写。外文刊名应按国际标准规定缩写,不加缩写点。特别提醒,对西文作者,正文中引用时应遵循西文规范,即名在前姓在后,缩写部分要加缩写点。以参考文献[10]为例,其参考文献条目为:如何标注首先我们需要在word文档中打开我们编辑好的内容,之后在里面我们在需要添加标注的地方点击一下鼠标,然后我们在软件中找到引用-插入尾注。3.点击之后我们会在鼠标定位处看到一个小1的出现,并且在文章的尾段还会看到一个小1,这里就是我们添加备注的地方了,在里面我们可以标注引用的来源。4.如果我们不喜欢默认的这个标注的样式的话,我们还可以对其进行修改,我们在里面找到这个标注,点击一下右键,然后选择脚注和尾注。5.之后我们在打开的窗口中找到里面的格式,然后选择方括号样式,在里面我们可以调整样式了。

论文中的参考文献怎么标注?如果你不知道的话就来看看我的分享吧!以下是详细步骤,希望对你有所帮助。1.首先打开需要添加需要标注的文献文章,并且选择需要添加文献的段落。2.随后点击菜单栏里的引用选项。3.紧接着再点击插入尾注。4.插入尾注后,可以看到注释用的是“i”,我们可以对它进行更改。5.然后再点击脚注6..随后再点击脚注和尾注下面的倒三角。7然后点击编号格式,选择数字形式。8.点击“应用”,更改后就可以变为数字。然后按Ctrl+H,打开查找和替换菜单。输入替换的内容完成后点击“全部替换”即可。9.最后标注就已经添加完成了

论文引用文献标注方法如下:

1、在桌面打开word,输入一篇带有需要标注句子的文档。

2、在需要标注的句子后边打上中括号,并在中括号中编号。

3、长按鼠标左键对中括号及里边的编号进行全选,然后点击鼠标右键,点击字体。

4、在弹出的窗口中,把效果中上标前面的对号点上,然后点击确定。

5、可以看到中括号及编号已经成功标注在句子后边,只不过这种方法的标注内容需要你在文章最后总结出来。

论文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ùn wén,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2020年12月24日,《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提出,本科毕业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抽检比例原则上应不低于2% 。

论文格式:1. 纸张为A4纸,页边距上2.5cm,下2.5cm,左3.0cm,右2.5cm。

2.论文由内容摘要与关键词、论文正文和参考文献组成。一级标题“一、”;二级标题“(二)”;三级标题“3.”。

3. [内容摘要]和[关键词]均为宋体小四号加粗,内容宋体小四号,行距1.25cm。

4.正文:

(1) 标题:黑体二号居中,上下各空一行。

(2) 正文:小四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行距为多倍,1.25。

(3) 一级标题格式:一级标题:序号为“一、”,小三号黑体字,独占行,起首空两格,末尾不加标点。

(4) 二标题序号为“(一)”,四号宋体,加粗,独占行,起首空两格,末尾不加标点。

(5)三级标题:序号为“1.”,起首空两格,空一格后接排正文,小四号宋体,加粗。

(6) 四、五级标题序号分别为“(1)”和“①”,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可根据标题的长短确定是否独占行。若独占行,则末尾不使用标点,否则,标题后必须加句号。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

(7) 注释 (根据需要):正文中需注释的地方可在加注之处右上角加数码,形式为“①、②……”(即插入脚注),并在该页底部脚注处对应注号续写注文。注号以页为单位排序,每个注文各占一段,用小5号宋体。

书写格式

1.参考文献标注的位置。

2. 参考文献标标注方法和规则。

3. 参考文献标标注的格式。

2007年8月20日在清华大学召开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编排规范研讨会”决定,2008年起开始部分刊物开始执行新的规范“综合性期刊文献引证技术规范”。该技术规范概括了文献引证的“注释”体例和“著者—出版年”体例。不再使用“参考文献”的说法。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学术论文的引用规则

直接引用指逐字逐句,一字不差,一字不漏地引用。

直接引用可以证明观点或文字的权威性,可以保留所引内容的原始文字,也可以强调所引内容的准确性。直接引用时,引文要尽可能简短,如果引文过长,即超过半页,要把引文放到附录部分,并在文中说明。

直接引用是引用原话,必须用引号,并且除了标明作者和出版年以外,还要标明具体页码,p.与数字之间有空格,如下所示:Darwin used the metaphor of tree “to express the other form of interconnectedness — genealogical rather than ecological” (Gould, 1989, p. 14). 如果在正文中提到你要引用的作者,而且是直接引用,则需紧随其姓氏后用括号标明出版年,然后在引用的引号后用括号标明具体页码,如下所示:Gould (1989) explains that Darwin used the metaphor of the tree of life “to explain the other form of interconnectedness — genealogical rather than ecological—and to illustrate both success and failure in the history of life” (p. 14).直接引用注意事项1、双引号表示直接引语,单引号只用来标注引语中的引语,如下所示 正确:Researchers claim that the “question of indefiniteness does not arise for non-referential noun phrase” (Thompson, 1981, p. 129). 错误:Researchers claim that the 'question of indefiniteness does not arise for non-referential noun phrase' (Thompson, 1981, p. 129). 2、引语不得使用斜体或粗体来表示。3、引文出处使用括号夹注的方法(一般不使用脚注或者尾注)。

4、短于三行的一句或者短于一句的引语应该写入正文,并且用双引号标明。正文中,括号夹注放在句末标点以内,但不得放在引文的引号以内。

规范:Her idea is further confirmed that “people think her odd and that nobody loves and admires her” (Fountain, 1988, p. 33). 不规范:Her idea is further confirmed that “people think her odd and that nobody loves and admires her.” (Fountain, 1988, p. 33) Her idea is further confirmed that “people think her odd and that nobody loves and admires her (Fountain, 1988, p. 33).” 扩展资料: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 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参考文献的作用是:1、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2、著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

3、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4、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

5、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摘计量学研究。要求1、在文后的参考文献表中,各条参考文献应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排序。

注意一定要按在文中出现的顺序编号。2、文后参考文献表中的中文参考文献请改为中英文对照。

3、文后期刊类、会议论文集中的参考文献表中的英文期刊名称、会议论文集名请写全称。4、各类参考文献请严格按照“二、各类参考文献写法”中的标点符号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论文格式。

学术论文格式要求 1、文稿 应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书写工整规范,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

2、题目 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不用非公知公认的缩写或符号,尽量避免用英文缩写。

3、作者、单位和脚注 作者姓名居题目下方,单位名称用括号注于作者下方,写至具体科室并注明城市和邮政编码。稿件首页的脚注处用中(英)文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简介,包括学历、职称、学衔(如院士、博导、硕导或其他学术头衔)、研究方向、本研究的基金资助项目与编号(附基金证书复印件,将优先发表)、联系电话、传真、E-mail等。

作者姓名的排列顺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再更动,作者应是:①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②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它主要内容者;③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均需具备,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也不宜列为作者。

对文章的各主要结论,均必须至少有1位作者负责。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对该文负责的关键人物(通讯作者);其他对该研究有贡献者应列入志谢部分。

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有证明信或本人签名。 4、摘要 本版采用结构式摘要(讲座与综述可不按此结构书写),摘要的内容应客观真实,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作者”等主语,前三部分切忌掺杂作者的主观见解、解释和评论。

非公知公认的符号或术语第一次出现时应写全称。 5、关键词 论著需标引2~8个关键词。

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主要的自由词和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也可作为关键词标出。

如果最新版MeSH中尚无相应的词,处理办法有:①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②可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③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并排列于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如“HBsAg”应标引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用“;”隔开。

6、序号及标题层次 文中的各种序号,全部用阿拉伯数字按顺序左起顶格书写。标题层次不宜过多,有标题才有序号,标题层次按第一层1,第二层1.1,第三层1.1.1,第四层1.1.1.1的顺序逐级标明,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加下圆点相分隔,最后一位数字后面不加标点,写法如下: 1△△△△(章的标题,顶格,占一行) 1.1 △△△△(条的标题,顶格,占一行) 1.1.1 △△△△(顶格,接正文) 1.1.2 △△△△(顶格,接正文) 7、图表 每幅图表附在文中,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

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

本版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等),则在这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线条图应墨绘在白纸上,高宽比例约为5:7左右。

以计算机制图者应提供激光打印图样。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

图中需标注的符号(包括箭头)请用另纸标上,不要直接写在照片上,每幅图的背面应贴上标签,注明图号、作者姓名及图的上下方向。图片不可折损。

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

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

8、单位 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请参照199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合使用,如ng·kg-1天-1应改为ng·kg-1·d-1;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用ng·kg-1·min-1的形式;组合单位中余线和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如前例不宜采用ng/kg·min-1的形式。

在叙述中,应先列出法定计量单位数值,括号内写旧制单位数值,如 10kPa ( 75mmHg ),但如同一计量单位反复出现,可在首次出现时注出法定计量单位与旧制单位的换算系数,然后只列法定计量数值。 9、数字 执行GB/T 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

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不要写成5~95%,(50.2±0.6)%不要写成50.2±0.6%。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3 cm*5 cm,而不写成4*3*5cm。

10、统计学符号 统计学符号按国家标准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 (1) 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 表示(中位。

论文书写要求与格式 一.封面(纸张大小:A4) 封面应由以下几个部分顺序组成: 论文题目(居中,2号字,黑体) 作者姓名(居中,4号字,黑体) 指导教师姓名(居中,4号字,黑体) 单位(居中,4号字,黑体) 论文完成日期(居中,5号字,黑体) 二.论文主体(纸张大小:A4) 论文主体应由以下几个部分顺序组成: 论文中文题目(居中,2号字,黑体) 作者中文姓名(居中,4号字,黑体) 作者中文通讯地址(居中,5号字,宋体) 指导教师中文姓名(居中,4号字,黑体) 中文摘要(30-50字,小4号字,宋体) 中文关键词(3-5条,小4号字,宋体) 正文(3000-5000字,4号字,宋体,可分成若干部分) 参考文献(按文章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列出,给出编号,并在文章中引用的地方使用此编号)[(书)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日期,页码/(杂志)作者,文章题目,杂志名,卷(期)(年),页码] 56。

参考文献及注释

凡有直接引用他人成果(文字、数据、事实以及转述他人的观点)之处的均应列于参考文献中或加以注释,参考文献按文中出现的顺序列出。论文分章节的,每章结束后都应该注明本章参考文献,不分章节的在文后统一注明。注释统一按分页下注的方式进行。

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应符合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各类引用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如下:

(1)学术期刊文献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2)学术著作

[序号]作者.书名[M].版次(首次免注).翻译者.出版地:出版社, 出版年: 起-止页码

(3)有ISBN号的论文集

[序号]作者.题名[A].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5)专利文献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6)技术标准

[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7)报纸文章

[序号]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报告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9)电子文献

[序号]作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文献网址或出处,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设定好文章的目录结构后,突然发现中间要添加或者删除一个章节,添加删除容易,可是其后遗症就是后面的编号都要跟着变动。

比如要删除第二章,那么原理的第三章就要改为第二章,后面的要跟着动,添加也一样,很麻烦。 第二个情况就是参考文献的上标问题。

硕士论文参考文献都有好几十个,一般论文会要求按照论文的引用顺序列出参考文献。如果需要添加新的参考文献,那么这些参考文献的上标号又会跟着变动。

目录自动生成简单说下,将文档切换到大纲视图,然后设置你要设定成目录的文字的大纲级别。如果将大纲级别设定为1级,那么就是1级目录,一般我们会设置到3级,这样会生成1、2、3级目录。

设定好后,在要插入目录的地方,点击“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就可以了。格式在另外设置下就行了。

现在来说说这两个的简单解决办法。 首先都要设置成段落编号。

将你要设定的一级目录设定成一级编号,二级目录设定成二级编号等等。参考文献一样,设置成段落编号。

设定成段落编号有一个非常大的好处,就是插入或者删除其中的某个项目时,其后面的变好会跟着变动,所以这就解决了因添加删除中间的项目,而要同时修改后面的编号问题了。 目录的更新,只需要在“大纲视图”下点击更新目录,或者在页面视图的目录上,点击右键,选择“更新域”即可。

将参考文献设置成段落编号后,在需要插入参考文献引用的地方,点击“插入”-->“引用”-->“交叉引用”,找到相应参考文献的编号就可以了。然后再自己设置一下格式。

还有几种方法,从网上摘录下来的。 (一)采用书签、交叉引用方法:参考文献的编号和引用步骤如下:(1)在word文档末尾添加几个文献,如:[1] 杨秀章.Word 2000中文版使用速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2] Peter Weverka. Diane Poremsky.中文Word 2002专家.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注意,输入时应采用word的自动编号。

如果word没有自动编号,可自己插入(这个就不用细说了。)(2)给每个文献制作成书签。

如,选择“杨秀章.Word 2000中文版使用速成”,插入——书签,输入书签名(杨秀章_Word 2000中文版使用速成),然后添加。注意书签名必须以字母开头,可包含数字但不能有空格,可以用下划线字符来分隔文字,否则可能无法插入。

书签名最好与文献名一致,这样在它位置变化后,你仍能识别它。(图1) (3)在需要引用文献的位置,执行插入——引用——交叉引用,类型选择书签,选择需要引用的项目,内容选择“段落编号”。

至此,引用完成!(图2) 在全篇文档编完后,全选,右键选择“更新域”,编号就会改变成文献的最新位置。 还有一个通过插入脚注的方式引用参考文献。

1. 光标移到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菜单中“插入”——“脚注和尾注”。(已搜索,无重复)2.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编号方式选“自动编号”,所在位置建议选“节的结尾”(对论文而言)。

3.如“自动编号”后不是阿拉伯数字,选右下角的“选项”,在编号格式中选中阿拉伯数字。4.确定后在该处就插入了一个上标“1”,而光标自动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个上标“1”,这就是输入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地方。

5.将文章最后的上标“1”的格式改成正常(记住是改格式,而不是将它删掉重新输入,否则参考文献以后就是移动的位置,这个序号也不会变),再在它后面输入所插入的参考文献(格式按杂志要求来慢慢输,好像没有什么办法简化)。6.对着参考文献前面的“1”双击,光标就回到了文章内容中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可以继续写文章了。

7.在下一个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再次按以上方法插入尾注,就会出现一个“2”(Word已经自动为你排序了),继续输入所要插入的参考文献。8.所有文献都引用完后,你会发现在第一篇参考文献前面一条短横线(页面视图里才能看到),如果参考文献跨页了,在跨页的地方还有一条长横线,这些线无法选中,也无法删除。

这是尾注的标志,但一般科技论文格式中都不能有这样的线,所以一定要把它们删除。9.切换到普通视图,菜单中“视图”——“脚注”,这时最下方出现了尾注的编辑栏。

10.在尾注右边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这时那条短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11.再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这是那条长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12.切换回到页面视图,参考文献插入已经完成了。这时,无论文章如何改动,参考文献都会自动地排好序了。

如果删除了,后面的参考文献也会自动消失,绝不出错。13.参考文献越多,这种方法的优势就体现的越大。

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我就是用这个方法分节插入参考文献的,具爽!存在一个小问题:如果同一个参考文献两处被引用,只能在前一个引用的地方插入尾注,不能同时都插入。这样改动文章后,后插入的参考文献的编号不会自动改动。

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于选择关键词和分类号。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

在每篇文章首页下以脚注形式注明文章收稿日期,如收稿日期:2006-05-20。

文章均应有作者署名。作者姓名置于篇名下方,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如下写法: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复姓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字名中间不用连字符。姓名均不缩写。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引述别人的观点,可以直接引用,也可以间接引用,这两种引用方式都要加上相应的注释,用来注明所引文字的作者和出处。

2、直接引用指逐字逐句,一字不差,一字不漏地引用。直接引用可以证明观点或文字的权威性,可以保留所引内容的原始文字,也可以强调所引内容的准确性。直接引用时引文要尽可能简短,如果引文过长,即超过半页,要把引文放到附录部分,并在文中说明。

3、直接引用是引用原话,必须用引号,并且除了标明作者和出版年以外,还要标明具体页码,p.与数字之间有空格。

4、如果在正文中提到要引用的作者,而且是直接引用,则需紧随其姓氏后用括号标明出版年,然后在引用的引号后用括号标明具体页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引文网络

在学术论文写作中,合理选择并引用参考文献非常重要。选择参考文献需要遵循哪些塬则?会犯哪些常见错误?应该如何规范地引用和列出参考文献?本文针对参考文献这一庞大而复杂的领域为您作简要概述。 参考文献的重要作用 在学术论文中正确使用参考文献,能够起到以下几个重要作用: 遵守研究道德,尊重他人成果和智慧财产权,明确区分他人的贡献和自己的贡献; 促使自己深入广泛地瞭解学科领域的文献情况,并在论文中依靠对文献的引用来展示较高的学术水准; 确保论文精炼,不赘述他人已发表的细节内容代之以引文,从而节省篇幅; 帮助读者溯本求源,便于查找相关科研成果; 为论文的编辑人员提供同侪审稿人的线索; 使期刊评价机构能够通过引文频次计算,对参考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准确评估期刊的影响力。 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的引用 参考文献包括一次文献(primary sources)和二次文献(secondary sources)。一次文献包括公开发表的图书、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科技报告、专利、技术标准、产品资料、政府出版物、规章制度、统计调查资料等,以及不公开发表的文献、实验记录、日记、内部报告、技术档案等。一次文献是由作者归纳自身经验总结得出的塬创性文本。二次文献是非塬创的,是对一次文献内容的引用、诠释、归纳或描述,例如综述文章、记录片等。二次文献一般是由编纂者撰写而成。学术论文的参考文献主要是公开发表的一次文献,以及综述性的二次文献。 需要注意的是,二次文献在文献学中还指目录、索引、检索类期刊、文摘型资料库等文献类型。这类二次文献是将大量分散凌乱的一次文献进行整理和编排,形成便于检索使用的文献,透过它能够方便地找到一次文献。着名的二次文献资料库包括SCOPUS、工程索引(EI)等。 选择参考文献的塬则 时效性:参考文献应当以近年和当年的文献为主,应尽量少引用10~20年前的科技文献。 相关性:参考文献应当与论文主题密切相关,而不应为了凑数罗列不相关文献。而且需要注意避免学术不端的滥引。另外,参考文献应当是作者真正阅读过的,而不应该是不经查看就直接转引他人提及的参考文献。 代表性:参考文献应当包括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相关文献,而不应主次不分地大量堆砌。 可靠性:参考文献必须真实可靠,着录专案齐全,便于检索查证,避免错误引文。不宜使用来源不可靠或内容有疑问的网路文章。 客观性:科技论文的参考文献应当客观公正。在引用时,应当对出于某种意见而带有偏见性的观点或出于某种利益而带有倾向性的观点予以甄别和评论,以便维护学术氛围公正。 权威性:权威性体现在参考文献的作者和发表期刊。参考文献的权威性塬则是一把双刃剑。正确的做法是既要注意引用与自己论文相关的权威作者的论着,使得研究具有较高的起点和较广的深度,也要注意避免“崇引”,即不宜将不太相关的知名论着强拉硬拽过来作为展示重要性的门面点缀。另外,参考文献应尽量来自具有良好学术声誉的出版机构。 参考文献的引用方法 参考文献的引用分为指示性引用、继承性引用和批判性引用。指示性引用是指作者没有引用参考文献中的具体结果和结论,只是给出专业背景说明。继承性引用是指作者引用他人的具体结果和结论,目的是为自己的研究结果或论点提供证据。批判性引用是指作者否定他人的研究成果或结论,目的是提出不同的观点或纠正他人的错误。 引文应在论文中的引用处和全文最后的参考书目(References)处注明。参考文献的引用和开列格式在国家标准和期刊标准中均有明确规定。不同的期刊对于文献类型、起止页码、标点符号、作者姓名等格式具有不同的要求。研究显示,论文作者除了经常在前述的文献选择塬则上出错,还经常在引用格式上出错,而且容易忽视标准化格式的重要性。论文的引用格式包括很多种,例如MLA格式、APA格式()、哈佛格式、芝加哥格式。MLA是美国现代语言协会(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制订的论文引用格式,其特徵是引用作者加页码。APA格式是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制订的论文撰写格式,其特徵是引用作者、年份加页码。哈佛格式采用作者-日期法。芝加哥格式有时也被称为杜拉宾引注格式,主要使用上标数码、注脚、章节附注、作者-年份等形式引注。这些不同的形式可以归纳为以下叁种格式:注释-参考文献表制、着者制、顺序编码制。

学位论文引用规则

引用硕士或博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的格式规范是使用英文标点.

[序号]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如:[3]张筑生. 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 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

参考文献格式:

[序号] 专著作者.书名[M].版次(第一版可略).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序号] 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 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I.Gordon.;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学位论文引用格式如下:

学位论文引文格式

引文包括以下3种情况:

1.直接引用文献原文

2.引用文献的大意

3.引用文献的观点、数据

引文出处采用脚注方式,即在本页末加注。格式同参考文献格式(见下文)。

序号格式为。

每页引文序号均从[1]开始,不与前页的引文连续编号。

学位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是论文写作时阅读参考的文献,置于正文的末尾,分著作、论文、网络文献三类,每类下按时间顺序排列。

参考文献常用的著录格式有著作著录格式、期刊论文著录格式、报纸论文著录格式、网络文献著录格式。以下分别介绍。

1、著作著录格式

著作包括一般著作及以著作形式出版的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等其著录格式为:[序号] 著者姓名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1]彭坤明知识经济时代与教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85~99.如参考全书,则不标明页码

例: [1] 刘兹恒.信息媒体及其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格式为:

[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例:[1] 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烧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85~89.

2、期刊论文著录格式

期刊论文著录格式为:

[序号]著者姓名篇名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3、报纸论文著录格式

报纸论文著录格式为:

[序号] 著者姓名篇名报纸名称,出版年-月-日(版次)例:金善宝情报信息是建设现代文明的一大支柱.光明日报,1993-02-05如果月或日到达两位数,则前面不加0直接标明月或日数

4、网络文献著录格式

为便于读者阅读网络参考文献,应详细著录网络文献所在网页的IP地址有责任者、篇名的,应著录其责任者、篇名、该网页的IP地址、阅读日期。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