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伦理杂志是什么

发布时间:

伦理杂志是什么

1985年英国医学伦理学研究所创办的杂志是《医学伦理学杂志》。其研究前沿主要是由"基因伦理"、"临床试验"、"知情同意"、"器官移植"等八个知识群组成;其学科基础是由《正义论》、《生物伦理学》等经典著作和《新英格兰医学期刊》、英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等期刊的里程碑式论文构成;其相关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医学伦理学是运用一般伦理学原则解决医疗卫生实践和医学发展过程中的医学道德问题和医学道德现象的学科,它是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医学伦理学是运用伦理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医学领域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问题的一门学问。

目前最有影响的生命伦理学学术杂志是《美国生命伦理学杂志》,是伦理学领域国际影响因子最高、最权威的顶级期刊。该杂志关注生命科学和医学发展带来的伦理和社会影响。

伦敦动物学杂志是什么级别

一类期刊是国家级的核心期刊,二类的是除国家级核心期刊之外的其它核心期刊,三类的就是普通期刊。

按这个分的基本是地方性的机构的一种分法,每个地方的分类不太一样。

一般期刊等级的划分1、按期刊的主管部门分级2、期刊是否公开出版分级3、以期刊质量分级

扩展资料

期刊分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从所有的期刊中提取突显少数优秀的重点期刊,故一般分级层次不多,大多为2--3级,少数在4级以上。

如:2级:核心期刊--非核心期刊来源期刊--非来源期刊

3级:国家期刊奖--国家期刊奖提名奖--非获奖期刊(以获奖与否划界,也可看作是2级)一级期刊--核心期刊--其它期刊一级期刊--二级期刊--三级期刊

4级: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双十佳--全国高校社科学报百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学报--其它社科学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未获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类期刊

我分了一下

一类期刊:

科学通报(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国科学院)

二类期刊:

1. 综合类:自然科学进展

2. 数学类:数学学报、数学进展、数学年刊、应用数学学报、高校应用数学学报

3. 物理学类:物理学报、高能物理与核物理、天文学报、半导体学报、金属学报

4. 化学类:化学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化工学报

5. 生物类: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动物学报、遗传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6. 地理类: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

7. 计算机技术类: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8. 电子、电工、自动化类:自动化学报、电子学报、电工技术学报

一类期刊,二类期刊,三类期刊,代表着刊物不同的水准。通常情况下一类期刊的质量是最高的。

希望可以帮到你E-mail: QQ:735191219

什么是杂志

一种刊物,时尚,科普,游戏,体育 都有,现在大部分都是电子版的了。

我觉得一般是指宣传材料。

这种是包含了各种实时信息资讯的东西,你所举的例子它的内容主要就是介绍关于海贼王最新的漫画。动漫。以及周边的发售情况。周刊就是每周发售一次的相关刊物,楼主如果想要日本原装期刊可以上淘宝订购。过期期刊也可以找到。

“杂志”,又称期刊,是一种定期出版物,有固定名称,并用期号连续不断的形式,间隔地、不断的出版。 “杂志”一词,源自法文,本意是仓库。 “杂志”的形成于罢工、罢课或战争中的宣传小册子。这种类似于注重报纸的时效的手册,兼顾了更加详尽的评论。所以一种新的媒体随着这样特殊的原因就产生了。 “杂志”这个词第一次被用以称为刊物,是1931年在伦敦出版的《绅士杂志》,后来就正式被沿用为杂志的通称。在最初,杂志和报纸的形式差不多,极易混淆。后来,报纸逐渐趋向于刊载有时间性的新闻,杂志则专刊小说、游记和娱乐性文章,在内容的区别上越来越明显。在形式上,报纸的版面越来越大,为三到五英尺,对折,而杂志则经装订,加封面,成了书的形式。此后,杂志和报纸在人们的观念中才具体地分开。

生态伦理的论文格式是什么

关于生态文明的论文

论文摘要: 生态文明是相对于工业文明导致的种种弊端而提出的新的文明观,我国严重的生态危机需要生态文明的化解,它要求我们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和谐发展中。生态文明是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选择。

论文论文关键词: 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关系;生态伦理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生态文明是相对于工业文明导致的种种弊端而提出的新的文明观,它要求我们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和谐发展中。它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构建和谐社会不仅仅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良性互动,还要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良性循环。

一、基于生态危机的反思要求人类做出新的文明选择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着人类文明进步的程度

文明本身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它表征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着人类文明进步的程度。纵观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人类依赖自然→畏惧自然→征服自然的变化,相应地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诸阶段。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它是人类历经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所要建立的新型的人类文明形态。反思人类发展史,虽然社会的文明程度越来越高,但是文明的脚步却是以自然为人类工具进而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

在远古时期,人是自然的弱者,必须匍匐在苍穹之下,在自然的风雨中寻找最起码的生活条件。人对自然物的图腾崇拜,是对不可战胜的大自然的顶礼膜拜。在农耕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上是和谐的。虽然人类也不断向自然索取,但在整个农耕文明时代,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在总体上还没有超出自然界自我调节和再生的能力,自然的秩序没有发生紊乱,生态环境也没有失去平衡。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标志着人类步入工业文明时代。在这个时代,工业文明极大地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是,工业文明人们所崇尚的世界观与核心理念是培根、笛卡儿提出的“人要驾驭自然作自然的主人”的机械论思想。其误导人类认为大自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应运用各门科学去发现、认识、研究以至征服它们,以期向它们无限索取来满足人类日益扩大的物欲。于是,人类大量地毫无顾忌地开采资源,排出有毒有害物质,以追求利润而不考虑后果和长远影响。在工业社会,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显著提高,人类活动范围已扩张到全球的各个角落,并且不再局限于地球表层,已拓展到地球深部及外层空间,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并极大地提高了认识自然和改变自然的能力,但是,全球性的人口急剧膨胀,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不和谐。当前大规模的、无序的人类活动已打破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结构,正深刻地影响和改变地球生态系统的演变路径和方向,对人类生存安全构成了极其严峻的挑战。可见,传统的工业文明是一种物质至上、经济活动高于一切的文明。

(二)全球化的生态危机要求人类做出新的文明?选择?

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了大规模的征服自然的时代,对自然认识的深化,在加快了人类对自然索取的同时,也使人类产生了主宰自然、奴役自然、支配自然的行为哲学,人类俨然成了自然的主人。诚然,工业文明的兴起,使整个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仅仅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生产力水平远远超过了以往社会生产力的总和,但是,工业化在给世界带来福音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物种每日都在减少,许多城市的空气质量恶化,保护地球的臭氧层变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在整个地球的大气层形成温室效应……正如日本著名思想家堺屋太一指出:“自从中世纪末期起,全世界各先进国家的历史是追求物质财富的历史,它的价值观念及美学意识和伦理观念都是和增加物质财富联在一起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先哲们开始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省,20世纪6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广泛兴起与蓬勃发展,可以说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质的飞跃,它既是划时代的发展观,又是崭新的世界观、文明观和自然观,它深刻地揭示了经济社会繁荣背后的人与自然冲突,对传统的“征服自然”等不可持续发展观提出了挑战。1992年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8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102位国家首脑出席了这次“地球高峰会议”,会议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它标志可持续发展观被全球持不同发展理念的各类规矩所普遍认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人类的共同使命。在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的同时,生态伦理也应运而生了。

西方传统哲学认为,只有人是主体,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是人的对象;因而只有人有价值,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没有价值;因此只能对人讲道德,无需对其他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这是工业文明人统治自然的哲学基础。而生态伦理强调的却是自然与人相等同的地位和权利,强调人在地球这样一个巨大的有机生态系统中,人和自然物都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与传统道德相比,这是一种全新的道德观念,利奥波德在其《沙乡年鉴》中提出,必须重新确定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人类不是自然界的征服者和统治者,不是自然界的主人,而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员。194自然是包孕万有、化生万物的无限存在,人类永远都是一种有限的存在者,尽管人类追求无限,也就是说有限性是人类的本体论特征,而追求无限是人类的价值论特征。在本体论上有限的存在者却想凌驾于本体论上无限的自然之上,这是人类狂妄的根源。地球是人类的生存家园,但大自然才是人类的生存之根。本体论上有限的人类必须重回大自然的怀抱才能找到自己的生存之根,才能保住自己的生存家园。人类虽是地球生物共同体的最高存在者,但不是宇宙中的最高存在者,自然之剑永远高悬于人类的头顶之上。“为走出生态危机,人类必须根本改变文明的发展方向,即改变资本主义方向和工业主义方向。资本主义物欲的无止境膨胀推动着人们无止境的追求经济增长,无止境的经济增长要求无止境的榨取地球。所以,抑制贪欲是人类走出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人类不应再一味地追求征服自然的力量,而应追求正确使用自己力量的智慧。”如今,环境恶化和人的精神失落明显地表明了工业文明的局限性,迫切要求人类做出新的文明选择。

二、我国严重的生态危机需要生态文明的化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路。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经济总量的快速增加,满足人们必要的物质要求,便成了当时最紧迫、最重要的中心任务。我国改革开放29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国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相对过剩的经济替代了过去的短缺经济,全国人民总体上过上了小康的生活水平。为此,基于物质短缺而引发的社会问题相对减少,而由其他因素引发的社会问题则相对较多,特别是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尤为突出。我们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能源消耗较高、生态环境破坏较大的基础之上的。无论是维系人们基本生存的耕地、淡水,还是支撑经济持续增长的能源和矿产资源都相对短缺,如人均矿物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淡水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耕地资源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且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据记载,我国的环境问题已到了非常严峻的程度,由于长江两岸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严重,1998年,我国长江中下游洪水泛滥,损失巨大。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的沙尘暴天气,几十年来愈演愈烈,20世纪60年代出现8次,70年代13次,90年代20多次,从2000年春天起,我国西北东部、东北西南部、华北北部多次出现大风扬尘和沙尘暴天气。 2011年1月至4月,我国共出现11次沙尘天气过程,涉及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以及江淮和长江中下游共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给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这些都源于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如北方一些地区过度开垦荒地,草原地带过度放牧,农灌区过度引用江河水,超采地下水,直接导致大面积的草场沙化,大量的农田被沙漠吞蚀,防风林带枯萎死亡而失去涵养水分、保护表土的功能。在资源方面,我国的过度消耗是惊人的。2003年,中国GDP占全球的4%,但消耗了全球55%的水泥,36%的钢铁,30%的煤炭,25%的铝。中国每创造1美元GDP所耗能源,是美国的 4.3倍,是日本的11.5倍。

同时,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3,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速度还在加剧,每年沙漠化土地达到3460平方公里,相当于每年损失掉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大江大河输沙量增加,河水变浑,河床抬高,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我国生态建设要求更加迫切。生存环境恶化,自然资源枯竭,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这一矛盾在今后一个时期将会更加突出。无数事实证明,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健康和谐的社会生活,更谈不上人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不能继续走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而必须重新审视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而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就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和首要任务。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宁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直接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存在问题,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考察有助于我们从更宏观的角度来认识社会的发展水平,认识人类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因此,xx报告提出的生态文明是当代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为代表的现代文明相结合的理念,使我们更明确了人类的现实困境和摆脱困境的出路,以弥合并化解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三、生态文明是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选择

(一)科学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在地球上耕耘劳作,自然界的博大富饶养育了人类文明。然而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人类社会开始了恶性发展。从18世纪初到20世纪末,工业革命在200多年的突飞猛进中已经达到了它的顶点,工农业的发展早已突破了增长的极限,科技的进步也基本上达到了极大放飞人类想象力的地步,但是它并没有始终给人类社会带来福音,它如同一柄“达摩克利斯利剑”正高悬在人类的头顶。人类一方面竭尽全力地攫取自然资源,另一方面,人类在拼命地制造种类日益繁多、成分日益复杂的各种废弃物。人类的活动已经破坏了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使整个地球陷入了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危机。F?卡特在《表土与人类文明》中写道:“文明之所以会在孕育这些文明的故乡衰落,主要是由于人们糟蹋或者毁坏了帮助人类发展文明的环境”。根据著名的“罗马俱乐部”预测,如果人类找不到可替代能源,并固守现有的生活方式,地球将会在21世纪中后期的某一天,耗尽最后一滴石油,经济增长将戛然而止,人类社会将不可避免地陷入衰退。

马克思、恩格斯是较早反思并科学认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圣者,他们一方面欢呼新的文明时代的到来,另一方面又把批判这个制度的腐朽性、不合理性,建立理想社会和新的文明形态作为自己毕生追求的目标。恩格斯毫不客气地抨击人类的幼稚和狂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和谐的统一,即提倡把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统一起来的自然观。人类发展到今天,应该而且已有能力主动调整自身行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从深层次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看到,虽然现代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但人始终是自然环境的产物,人的生存、繁衍、发展,要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与能量。人与自然应始终保持共存共荣关系。

(二)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

人是生命的存在体,自然生态也是作为“生命存在体”而存在的。一方面,自然生态具有自身不断进化的生命过程;另一方面,人作为客观现实世界的一员,其生命状态与自然生态的生命状态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自然生态的死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的衰竭。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首先应当是一种生命维系的关系。基于这种认识,著名学者施韦兹和莱昂波特创立了“生态伦理学”,他们认为生命是自然界的伟大创造,对人类和自然的生命都要给予极大尊重,那种“将生命分为价值高的(人的生命价值)和价值低的(自然生物的生命价值)的做法”是片面的。因此,应该将“善”的观念加以扩展,应当从自然界而不是局限于人类来认知人们行为的正误,把善的观念扩充到自然界中去,“凡是有助于维护生物群落的完整性、稳定性的行为,就应是正当的、善良的、美好的”。一种伦理理论如果不包括人影响自然的行为规范,不确认人和生态是一种特别亲密、生死攸关的关系,就不能算是完善的伦理理论。因此,应当用生命的纽带把人与自然有机联系起来,把生命的完善和正常运转视做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内在要求。人类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员;人类应该成为这个大家庭中的善良公民。大自然中的生物,并不是人类的奴隶,不是为人类而诞生的,它们理应是大自然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只注意人类自然利益而关心生态平衡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确立一种新型的伦理体系,建立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坚持反对“人类沙文主义”。不仅承认人的价值,而且要承认生物的和一切自然物的价值;不仅承认人类的权利,而且要承认生物的乃至一切自然物的权利。看似没有感觉的树木、花草、河流、海洋,都有自己的需要和生存权利。它们的价值和权利不是根据对人类有用无用确定的,而是作为一种自然界的平衡链所固有的。自然生物同人的基本需要乃是相类似的,都需要水分、氧气和营养,因此,人类决不应凌驾于自然平等地位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互为依存。如果一味只想“主宰”、 “统治”自然,势必人为破坏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瓦解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人类与生态都将遭受灭顶之灾。

(三)生态文明是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选择

自然是人类之本、人类之根,是人类的起点与归宿。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的发展相和谐的思想,表达了对人与自然的本原性和谐的向往和追求。15生态文明所提供的基本观念是全球生态环境系统整体观念和系统中诸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念。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以损害自然界的生物种群来满足人类无节制的需求,只能导致整个生态环境资源的破坏和枯竭,最终危害人类自身。因此,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重新认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从自然的角度说,人与自然是平等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更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与工业文明相比,生态文明所体现的是一种更广泛更具有深远意义的平等,即人与自然的平等、当代人之间的平等、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平等。人与自然的平等意味着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人类不仅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还要遵循大自然的发展规律。因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必然受自然界的约束和反作用。所以人类必须摒弃过去那种“人类在自然之上”、“人类可以任意主宰自然”的观念,保护好大自然,使人与自然平等相处。当代人之间的平等、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平等就是指自然界的资源和环境是属于全人类的,当代人以及后代人都平等地享有自然界的资源和环境。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能以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为代价维持其经济发展。并且当代人也不能肆意挥霍资源、践踏环境,必须留给子孙后代一个生态良好、可持续发展的地球。也就是说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应该既关心人,又关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携手,生物与非生物的共进,过去与现在的统一,现在与未来的对话,时间与空间的协调。在维护人类自身发展的同时,又维护自然的平衡,确保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协调发展。所以,生态文明是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选择。

一、论文的书写格式规范化要求论文本身由论文题目、作者、中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几部分组成。1、论文题目:简明、确切地表述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一般不超过25个字,可分两行书写。2、作者:处于论文题目正下方,须写明院系、专业、年级、班别、学号、姓名。3、摘要:摘要应反映文章的主要观点,重点表述研究内容及结论,必须重点突出、文字简练,中文摘要字数不超过300字。4、关键词:要符合学科分类及专业术语的通用性,并注意与国际惯例一致,中文关键词限制在3~8个。5、正文:论文的主体。论文须符合学术论文的格式,正文要标明各级标题,设计合理,文稿中应采用规范化名词术语。6、参考文献:必须是本人真正阅读过的,应选用公开发表的资料。以近期发表的学术期刊文献为主,图书类文献不能过多,且要与论文内容直接相关,像中科知库的论文参考格式就比较好,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引用出现的顺序列全。

《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论文摘要: 生态学的核心内容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内容也是自然观的基本观点之一,它的提出和论证始见于马克思的(1844年学——手稿》。马克思在这部手稿中确立了自然界的先在性和客观性的认识论基础,阐明了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奠定了生态伦的基调。这一自然观克服了旧哲学之与人分离的自然观的缺陷,又匡正了当代绝对人类中心主义之盲目开发自然的偏颇。

论文关键词: 人;自然;道德关系;生态伦理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生态伦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我们目前所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形成阶段的一部重要著作,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在对制度进行批判的同时,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问题虽然着墨不多,却集中清晰地反映了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思想,这一独具特色的自然观,如同他的其他学说一样,是人类思想史上和哲学史上的宝贵财富。它对我们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亦将有助于拓宽我们从伦理之维思考环境问题的视域,加深理论研究的深度。

一《手稿>中生态伦理思想的认识论基础

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念吸取了人类哲学史上自然观的优秀成果,它是在对论自然观与德国自然哲学批判和超越的基础上创立的,是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状况的现实把握而作出的对自然科学认识的哲学概括。马克思以人类的实践活动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提出了人与自然之间辨证地对立与统一的新的认识理论。

(一)人与自然是对立的 自然相对于人具有先在性。一切唯物主义理论,包括马克思唯物主义理论的基石,就是承认物质世界的第一性。马克思承认自然与人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并承认自然相对于人的先在性,即在人类出现之前,在人具有意识之前,在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之前,自然就客观自在地存在了。当然,这里所说的自然是人类世界产生前的先在的自在的自然,即“第一自然”。马克思明确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我们连同肉.血和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并存在于其中的。”此处所谓的“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似乎表达了这样两层意思;其一是说,人起源于自然界,是原本的自然界的存在物;其二是说,人存在于自然界中,是真实的自然界的存在物。因此,无论是从起源上看还是从存在方式上看,人都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是人和自然关系的出发点。既然自然界是先在于人类的,在人类出现以前,它就形成了一定的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运行,人类以及人类的活动也要遵循自然规律,受自然规律的制约。“人作为自然的、有形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即使是在人类已有很大发展的今天,人类在许多方面已经征服了自然,并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然而在对自然界耀武扬威的时候,人类的活动仍然要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人类活动必然会对人类自身造成威胁。

(二)人与自然又是统一的 马克思在坚持自然的先在性和客观性的前提下又肯定人与自然界是密切联系的。因为对人和社会具有现实意义的自然界不是那种与人无关的、孤立存在的自然界,而是与人息息相关的、成为人的对象世界的自然界。马克思反对像费尔巴哈那样将自然界看成是脱离人的纯粹的自然,而认为现实自然的本质是“人化自然”。他指出:“被抽象地孤立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这里所说的“无”,显然不是指自然界的不存在,而是说与人分离的或与人无关的自然界对人无意义。

首先,人依靠自然界而存在。人是自然界演化发展的特定阶段产生的,人离不开自然界。马克思指出:“没有自然界,没有外部的感性世界,劳动者就什么也不能创造。自然界一方面在这样一种意义上给劳动提供生活资料,即如果没有借以进行劳动的对象,劳动便不能生存;另一方面,自然界也在种较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即提供劳动者本身的肉体生存所需的资料。”这段话强调了自然界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

其次,人是自然界的需要。自然界作为与人类交往的现实世界,离不开人。马克思强调指出,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人比动物更具普遍性,人更加“万能”,马克思说:“无论是在人那里还是在动物那里,类生活从肉体方面说来就在于: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而人比动物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人的万能正是表现在他把整个自然界——首先就它是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而言,其次就它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工具而言——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这意味着自然界同自身不可分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二《手稿》中生态思想的几个主要内容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是人与人的关系 在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中,在确认“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的辨证关系的前提下,马克思从主体的角度即从作为创造者的人的形成和发展方面,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在《手稿》第75页,他作出了这样的精辟论述:“自然界的属人的本质只有对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着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对人来说是人与人间关系的纽带,才对别人说来是他的存在,或对他说来是别人的存在,才是属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表现为他自己的属人的存在的基础。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才成为人的属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成为人。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本主义。”这个论述的核心思想是:在人的发展的意义上,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与人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马克思的这个思想:首先,社会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人与人的关系之中。离开社会,既不会有人的生成,也不会有“人化自然”的生成,不会有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劳动则是人改造自然的社会性活动。离开社会性劳动,不可能形成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次,自然界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我们这里所说的自然是属人的自然,即“第二自然”,是人的作品和人的现实,是固定在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是人的劳动的对象化,所以从人类整体来说,人类面对自然,就是面对人类自己的创造物,就是面对人类自己的劳动、智慧和价值,实际上就是面对人类自己。第三,自然是联结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和媒介,人在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中;不仅生产出人们生存和社会生活所必须的劳动产品同时生产出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也就是说,人类的劳动不仅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意味着建立与这种关系相适应的社会结合形式。

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在对自然资源进行肆无忌惮的掠夺与破坏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破坏了人与自身之间、人与他人之间、人与人类整体之间天然和谐的生态伦理关系。,

(二)在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中,自然是基础和本源 古希腊家普罗泰戈拉提出一个著名的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就把人类看作判断一切事物是否存在的评判者,是绝对的“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只是对人而存在,只有人才能得到道德上的关怀和尊重,道德义务也只有对人而言才应该承担,在人类生活之外不存在道德关系。因此,强调人对自然的权利,人是宇宙之灵,万物之主,太阳为人而生,星斗为人而亮,自然为人而存在,人是自然的主人,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一切为人的利益服务。对此,马克思毫不犹豫地给予了反驳,在他看来,“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如果把工人看作一般意义上的人,并且人的实践本质就在于劳动创造,那么,若没有自然界,人就没有了创造的对象,从而人的实践就无法显现。不但如此,马克思还进一步分析说:“自然界一方面在这样的意义上给劳动提供了资料,即没有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就不能存在;另一方面,自然界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即提供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所需要的资料。”由此可见,没有自然界,人就无法进行劳动,而不能劳动,人就丧失了人之为人的实践本质;没有自然界,或自然界失去了给人提供生活资料的功能,人就别说不能劳动,就连自身的肉体生存都无法维持。从这两个方面看,马克思所注重的自然界对人的本源性可谓昭然若揭。

(三)对自然只能实行“人道”的占有 在剖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以及自然对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基础作用后,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人类作为自然物质形态的进化的最高产物,应在充分重视自然的前提下,通过“人道”的手段逐渐将自然的财富转化为充实和丰富人的取之不尽的源泉,“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在这里,马克为综合解决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其内涵有三:第一,生产者必须联合起来,共同控制自然;第二,合理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这是共同控制自然的途径;第三,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原则,—是最小消耗,二是合乎人本性。所以,在当代社会,在人类发展的新的时期里,人类一方面要整合社会内部的关系,另一方面要继续改造自然、人化自然,使自然与人不断整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理想形态——共产主义将实现改造自然与改造人类的统一,“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

三《手稿》中生态思想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手稿》中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思想不仅为唯物史观的创立奠定了基础,也为我们当今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锁钥”。马克思的《手稿》距今已160多年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人类依仗着科学技术和科技刺激下日益发达的生产力,移山填海、呼风唤雨、点石成金,“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真胃扬眉吐气、威武雄壮。人类坚信科技是万能的,却忽视它正成为一匹脱缰的烈马,难以驾驭。科技虽然使人类的财富猛增,解除了自然对人类的沉重压迫,但却膨胀了人类的野心与欲望,造成了人对自然的极大威胁,反过来使自然对人类加倍报复。对此,恩格斯早就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在第一线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线和第三线都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它常常把第一个结果重新消除。”遗憾的是恩格斯的忠告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只是当生产力的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负效应已经威胁到人类生存、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一而再、再而三地大规模出现时,人们才被迫不得不重视自然界与人类相异化的关系,开始反思“人权”的主体地位,批判“人类中心主义”、逐步接受“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那么,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不是就无法解决呢?对此,我们仍然可以在马克思的《手稿》中找到答案,《手稿》认为,人作为“能动的存在物”,“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最高级的理性“存在物”,具有自我调节以及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能力。尽管在不同发展水平国度及不同所有制、不同利益共同体共存的情况下,不可能从根本上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但是在维护人类整体利益的前提下,按照联合国确定的人类“可持续发展”原则,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将社会发展对人类生存产生的负面效应限制在一定范围内,逐步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异化”和矛盾,还是可以做到的。首先,尊重自然,承认自然对人类的先在性。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自然界的阳光、温度、水和空气等条件,也离不开各种动植物和各种矿物质等资源,人类在谋求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帝嗅地处理与自然界的关系,放弃那种以人为主体的单向的对象性的见解,去踏踏实实地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对自然界倍加呵护和精心;承认自然生态的利益高于一切个别物种的利益,当然也包括人类自身的利益,人类必须履行作为地球普通公民应履行的生态义务;改变历史上对自然的傲慢态度,以伦理的的态度对待自然,不要把自然看作是被人类随意征服和利用的对象,而是看作人类价值的源泉。

其次,确立科学的发展观。“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形影不离的身体”,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实质上已经涉及到生态的核心思想: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来生活,人类社会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保证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面对日益加剧的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面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我们在改造自然界的活动中,应放弃那种以经济增长为唯一目的的传统发展观,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类改造自然的目的,在充分考虑地球资源制约和生态容量的基础上追求充分而有意义的生活,建立起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经济社会形式。这就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放弃那种依靠高消耗、高投人、高污染和高消费来促进经济高增长的发展模式,在生产中,做到尽可能地少投人、多产出,在消费时尽量地多利用、少排放,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促进经济的增长。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经济增长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轻环境的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提高全人类的生态文明意识,加快建立和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地球的生态平衡是地球上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生存和发展的共同的前提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依靠全人类的力量。我们除了牢固树立呵护自然、保护环境的道德意识,还应该通过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来限定人类对自然界能做些什么和不能做些什么,即人在对待非人类的生命和存在物的行为上有哪些道德约束和限制。这方面的规范可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约束集体、团体、企业、公司、、国家的行为的,它有比较软性的宣言、呼吁、声明等,也有比较硬性的如各种保护环境的公约、条例、法规等;二是约束个人行为的规范,除了纳入对违反者将给予惩罚的法律,如对捕猎某些野生动物的禁止,还可以纳入对一种绿色生活的提倡。建立这些规范的主要目的就是把自然作为一个价值之源,进而明确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极力倡导从自然共同体的高度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综上所述,要真正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把发展科技与生产力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地统一起来,把人类生活需要的内在尺度与生态环境规律的外在尺度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人类利用自然的科学性与道德性,协调人类改造自然的行动,调整好人类改造自然的方向,既不要像古代那样做自然界的奴隶,也不要像革命以来那样做自然界的敌人,而应该做自然界的朋友,爱护自然,培育自然,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实施可持续,采取“人和自然协调与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努力开创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人类社会和谐、自由、全面发展。

论文相关查阅: 毕业论文范文 、 计算机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 行政管理论文 、 毕业论文

1、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

2、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100到200字。

3、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到5个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

4、写出目录,标明页码。

5、正文,专科毕业论文正文字数应在3000字以上。

6、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7、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8、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

9、谢辞,简述自己通过做毕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毕业论文的基本教学要求是: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处理数据和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3、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文献资料收集、阅读和整理、使用;提出论点、综合论证、总结写作等基本技能。

voguefilm是什么杂志

VOGUE 内容更适合成熟些的年龄层看Vogue ME 是Vogue的衍生刊物Vogue Me的人群是90后或者更年轻的读者群,内容更加年轻化2016年4月号 创刊号人物 鹿晗 & 水原希子 & Pyper America Smith

其实主要还是因为现在的王一博流量是非常高的,甚至在整个娱乐圈当中都是屈指可数的,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也很正常。

vogue me 就是流量上的多的

发展方向不同,朱一龙现在作品沉淀,王一博现在这个年纪真是需要流量的时候,人红了也得有规划不能一直消费流量不是?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