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幼儿园怎样防止小学化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幼儿园怎样防止小学化毕业论文

学前 教育 越来越成为教育研究的重点。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论文的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论文篇1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论文 摘 要:在对幼儿教育研究方面的 报告 表明,对幼儿教育实行“小学化”能够给幼儿教育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这个阶段的幼儿身心发展,阻碍了他们的思维活跃性和思想创造能力发展。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始终关注这个阶段 儿童 的身心健康问题以及为他们建立一个良好价值观的雏形,为将来的小学教育进行过渡教育。 关键词:幼儿教育 小学化倾向 分析 1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透析 1.1 应试教育的影响 应试教育是我国比较独特的教育,是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发展而来的。 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升学入学的人数都非常庞大,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学校开始无法负担那么庞大的数量,导致了才去择优入取的原则,而成绩就成为了判断优秀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应试教育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满足成绩这一个方面而进行的培养,这也是社会导致的一种取向问题。 学生家长都想进好学校,好学校自然就像吸收优秀学生,这样的供给需求就造成了幼儿园教育过早的进入了应试教育阶段,这样对这个阶段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1.2 幼儿教育自身存在的弊端 幼儿园的私有化,导致了幼儿园的盈利问题成为了其重要方面的内容,因此,在管理体制上和经费来源上和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不同级别的幼儿园的设施和师资也参差不齐,特别是民营幼儿园要负担非常大的成本,这样也导致了幼儿园教育的种种问题。 2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害无益,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孩子接受正规教育之前就对学习产生了畏惧心理,幼儿期的孩童处于懵懂阶段,在学习上不能够接受系统的教育,他们的心智还处于玩乐阶段,过早的对这个阶段的孩童进行小学化教育,无疑是给他们的内心深处造成了恐慌,加上学习能力低下无法接受这样的教育内容,导致了厌学的情绪,为将来的小学教育埋下了隐患。 (2)幼儿教育本应该是注重发掘孩子潜在兴趣的阶段,但是过早的小学化教育导致了他们快乐的童年时光被剥夺,失去童年应有的特征,细想当年我们的童年也不也是在玩乐中度过的吗,我们长大了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因此,给下一代开始提前的教育,这是我们一厢情愿的希望跳过某一个阶段,但是这是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行为,扼杀孩子的天性,让他们在机械的学习中度过,会影响他们将来的发展。 (3)幼儿身体尚处于发育阶段,过于强大的脑力符合会对他们的神经核机体造成损害,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会让他们的大脑得不到休息,心理压力也会增加。 视力、肢体等等都会随着长时间的学习而产生负面效应。 (4)幼儿的心理还处在完善阶段,过早的进行小学教育会对他们的内心发展产生阻碍作用,不利于他们的内心健康发展。 (5)个体的发育和发展应该是遵循自然规律的,不同阶段的孩童所需要接受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都不相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有幼儿、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这些不同的阶段,孩子的发展应该是遵循这样的一个发展规律,不可否认存在一些跳级的孩子,但是那都是个例,大多数的孩子都达不到那样的水平,那么我们就应该一级级的向上升,提前进行小学教育,或许在一二年级能够比其他孩子要优秀一些,但是未来的发展则不一定,幼儿教育对其将来的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内心潜意识的影响。 (6)扰乱小学教学秩序,幼儿园现在就开始开展各项小学教育的课程,那么等到他们进入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会产生问题。 一些过早接受小学教育的孩子认为这些都是学过的内容,渐渐的开始分心,如果按照高水平的学生来进行讲课,那么对没有接受过小学教育的孩子来说又过于深奥。 这样水平差别过大的情况让小学教育的统一教学变得非常的困难,而且幼儿教育阶段养成的一些不良习惯很难被纠正。 3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的遏制和预防 第一,关于如何预防幼儿教育小学化这个问题,需要家长、社会和幼儿教育机构这三个方面共同努力。 家长不要对这个阶段的孩子要求过于苛刻,社会对优秀人才的定位应该更加的广泛化,而不是只限于成绩,幼儿教育机构则应该遵循幼儿教育规律和法则进行教课内容的安排,并且多给及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不是将深奥的内容让他们死记硬背,注重发掘孩子的兴趣和培养孩子的兴趣。 读书识字和算术都是小学阶段的内容,幼儿阶段是解放天性、鼓励天性的阶段,它是小学学前教育不是小学教育,因此,不能按小学的要求来要求他们。 第二,幼儿阶段的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是正常的,教师不能因为孩子活泼好动而扼杀了他们的天性,这对他们的未来是非常不利的。 轻松的游戏、 唱歌 、跳舞等等活动让学生常常的运动起来,而不是一直在小板凳上坐着,然后老师在那一个一个的教算术。 第三,教育部门对于幼儿教育机构的监管工作也应该到位,对幼儿园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监管,定期对幼儿园的资质进行检查,为他们开展各类相关的培训和讲座,以让幼儿园的校长和老师能够遵守幼儿教育 规章制度 ,重点建设几个优秀幼儿园,起到榜样作用,为幼儿的生长提供一个安全、稳定、适合他们的环境,保证他们身心健康的成长。 第四,必须树立正确的办园理念。 政府部门和监管部门应该为幼儿园的办园导向开展相关工作,并负起相关责任。 借助现代各种媒体介质来对目前的幼儿园教育弊端进行揭露和批评通报,借助社会舆论的力量来归正幼儿园的办园理念。 做好教师、教材等教学相关内容的监管工作,弱化各幼儿园之间比拼教学知识的竞争力,鼓励特色办园、以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第一要务的办园。 这些都依赖于政府部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出台,以扶正幼儿教育走向正途,努力将幼儿教育并入义务教育范围,让幼儿园的教师固定、教材固定,内容和编排符合幼儿身心发展。 第五,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引领和研培。 幼师是对幼儿教育起到决定性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要组建优秀的幼师队伍,对幼师定期开展各类研讨活动和交流活动,分享教学心得和教学体会。 先为幼儿园培养一批优秀专业的幼师队伍,让他们能够对后面的幼师提供教学帮助。 加强各幼儿园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去吸收其他优秀幼儿园的办园 经验 ,在办园内容上集思广益,开展各类丰富有特色的活动,鼓励幼师进行创新教育。 第六,走出幼小衔接的误区。 组织家长参加讲座,宣传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消除家长和幼师幼小衔接的错误观念。 让这些大人都明白,幼儿教育有幼儿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习多少知识,而是为了让其天性得到发挥,培养他们的兴趣,为将来的学习提供发展基础。 对幼儿园的大班学生开展特殊的内容,他们是即将参加小学教育的对象,因此,带他们去参观小学,讲解小学的教育和生活模式,适当的体验小学教育环境,让他们能够起到过渡适应的作用。 幼儿教育关系我们下一代的身心健康发展,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安排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我们都应该在做之前思考一个问题,这样做能不能对幼儿身心起到促进作用,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不应该是以大人的理想和希望为目的,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环境才是能够让幼儿健康成长的必要基础,自由、快乐、活泼才是幼儿应该具有的个性。 关于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论文篇2 学前教育的小学化危机探讨 摘 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意识的不断提高,很多家长对幼儿的教育要求也在逐年上涨,尤其是对于幼儿学前教育这一部分的教学活动,更是有着十分高的期望。不仅要让幼儿在知识水平上超越年龄,更是赋予了幼儿很多超出年龄的压力。本文就针对学前教育小学化谈一谈其中的危害。 关键词:学前教育;教育成人化;小学化教学;教学危害 学前教育越来越成为教育研究的重点,这一时期的幼儿身心发育完全依存着“本我”生理,追求对自己最有满足感的行为,尽管这样的行为在大人的眼里看起来都是“没用的”。事实上,幼儿正是在这种无意识的行为中进行对社会的完善认知和学习。当今教学中往往为了迎合“不让幼儿输在起跑线上”这个道理,强加给幼儿很多不符合年龄的东西。本文就针对学前教育小学化谈一谈其中的危害。 一、抹杀幼儿创造力 众所周知,幼儿的发展多数是通过游戏和亲身的体验进行的感性接受认知。幼教机构设置的游戏课程,都是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进行的有目的、有规划的游戏,在这个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可以学习和接触到很多基本的待人接物,并且发展自己的思想思维。然而学前教育的小学化,让学生由游戏转变成了要记忆“加减法”,甚至个别学校还开设了“学前考试”,对入园学生进行筛选。这样的行为,严重地阻碍了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可以说是将幼儿思维的“翅膀”生生折断,让幼儿固化了自己的认知,对以后的发展性学习十分不利。 二、降低教师职业技能 学前教师不同于小学教师的地方就在于,不能单纯地将知识积累程度作为授课的标志,更是应该注重本身的幼儿教学素养。小学教师可以偏重于知识教授,但幼教必须同时要学会绘画、钢琴、舞蹈等等一些其他艺术技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然而学前教育的小学化,则变相地阻滞了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而过于侧重教师知识层面的水平。这极不利于幼儿教学的长远发展,更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学前教育小学化,其实就是没有关注儿童的本位化思想。成人往往根据自身的经验,将自认为“有用”的“求知捷径”通过自己的手段强加给幼儿,并没有考虑到幼儿的接受能力和身心发展水平,这样的方式往往就适得其反。新时代的教学形式虽然对人才的要求有所提升,但是同样也注重幼儿的思维身心发展。笔者在这里也真心希望幼教机构能够合理规划授课内容,为幼儿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 参考文献: 刘莉.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的对策[J].当代幼教,2012(01).

幼儿 教育 是 儿童 正式接受学校教育前的准备阶段,良好的早期教育对于开发孩子智力,培养他们对事物的认知能力的作用重大。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论文篇一 《浅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对幼儿成长的危害》 [摘要]:近年来,在流行的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家长望子成龙,以为儿童智力早开发早得利的影响下,幼儿园教育出现了小学化倾向。本文就近年来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概念、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对幼儿成长危害进行了简单阐述。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对我们的孩子百害而无一利,这种违背幼儿教育规律,损害儿童身心健康的做法,务必引起各级领导、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广大幼教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还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 小学化 成长 危害 幼儿园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的任务是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协调发展,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概念 所谓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指一些幼儿园为了迎合部分家长错误需要,提前对幼儿进行小学教育的不良倾向,提前把汉语拼音、书写汉字、数学运算等一年级的部分教学内容纳入了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大部分民办幼儿园和相当一部分公立幼儿园中,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日趋严重,且呈加速蔓延之势。这种用小学教育的方式取代幼儿园教育的教育方式,是典型的“拔苗助长型教育”和“重复型教育”,严重的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损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现象 1、为了迎合家长的需要和教师专业能力的限制,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用识字、写字代替幼儿教育中的语言,用做几道数学题取代认知领域的数学认知,认为上幼儿园是来学习的,每天幼儿必须学会几个汉字、会几道数学题等来衡量幼儿园办园的质量。 2、在教育活动方式的组织上,不是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以游戏活动等方式组织教学活动,而是采用“黑板+粉笔式”的 教学 方法 ,严重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案例】一位幼儿园老师在组织大班语言活动时是这样做的,没有任何的材料教具准备,直接让小朋友坐在座位上听老师讲 故事 ,老师拿着一本故事书在前面念故事,《金鸡冠的公鸡》,讲完后问小朋友:“小朋友,今天我们听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有孩子回答:“金鸡冠的公鸡。”于是老师把故事的名字写在黑板上,然后指着黑板上的字,交孩子反复读故事的名字。 3、在对幼儿的评价方式上,不是按照幼儿的年龄层次,个体水平对幼儿进行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进行个体水平测查,而是以考试的分数来衡量和评价一个幼儿水平,严重扼杀了幼儿的发展和个性。如: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今天考试得了多少分,字写得如何等。完全用分数衡量幼儿在园的表现好坏。 4、给幼儿留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这个似乎在小学才会出现的词汇,近几年也悄然流行在各类幼儿园。 【案例1】某幼儿园的家长 广告 栏前,前来接幼儿离园的家长在抄录幼儿家庭作业。 温馨提示:今日家庭作业 小班:拼音b、p、m、f,各写10遍。 中班:人、口、手各写20遍。 大班:“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写10遍,拼音“ao、ou、iu”写20遍。 从家庭作业的内容来看,幼儿园所谓的家庭作业,指的主要是幼儿和家庭成员一起要完成的属于幼儿园之外的活动和合作。例如,亲子快乐阅读、亲子手工操作、亲子游戏、讲故事等。幼儿园的家庭作业强调的是亲子合作和亲子互动。 三、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危害 1、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 处在学龄前阶段的孩子,其大脑以及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发育还不完善,决定了他们还不能像小学生那样坐下来正规的学习。作为孩子的教育者──家长和老师,非要像对待小学生一样要求他们,这种违背规律的做法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是可想而知的。不管孩子年龄有多小一律要求他们写字、算数,如果写不好(这是必然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到能写好的年龄),家长呵斥、打骂,老师批评,孩子在这种小学化的教育过程中,得不到快乐,而得到的常常是消极的情绪体验,自然会认为学习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于是,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的心理,结果使孩子还未正式开始学习的过程,就已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才是最糟糕和可怕的事情! 2.扼杀了幼儿的天性,不利于幼儿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发挥。 幼儿天性是爱游戏的,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基本的形式,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因此,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更应该顺应幼儿的天性,一切活动都应该在游戏中进行。否则,就是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而小学化了的幼儿教育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只是单调的让孩子写字、算数,剥夺幼儿游戏的机会,泯灭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实质上,小学化的幼儿教育方式是使幼儿失去了学习、创造、和探索的机会,天才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3.危害了幼儿的身体健康,不利于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 学前阶段的幼儿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决定了他们还不是“坐下来学习”意义上的学生,如果强制幼儿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经系统的伤害,使孩子变得表情呆板;过早过多的进行规范性学习,不利于孩子肌肉、骨骼的发育,会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上的不良症状的产生,给幼儿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4、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不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 幼儿教育“小学化”过早的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按照小学生的标准要求幼儿学习、完成作业的做法违背了幼儿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让幼儿写、算,进行强制性的学习,他们“玩”的时间被剥夺了,没有一点自由,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无法发挥,孩子变得像“小大人”,呆头呆脑。幼儿过早的背上了沉重的课业负担,在成人的责备甚至打骂声中强制学习,活泼好动的个性受到压抑、摧残,心灵受到创伤,则难以形成开朗、积极、乐观、自强、自信、自尊等健全的人格,严重的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总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对我们的孩子百害而无一利,务必引起各级领导、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广大幼教工作者、家长的高度关注,还孩子一个快乐健康而有意义的童年。 参考文献 1、陶金玲.私营幼儿园课程小学化现象解析[J].学前课程研究,2007:(10). 2、__峰.重庆教委主任周旭祥解: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十种表现[N].重庆日报,2012-03-15. 3、张烁.三问“幼教小学化”[N].人民日报,2011-09-30(18). 4、曾天山.“幼教小学化”问题出在哪[N].人民日报,2011-09-30(18). (作者:王淑华)

幼儿园防止小学化论文题目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选题选的题目有很多,下面就学前教育的给些参考题目举例如下:

1、某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小学化”倾向研究

2、同伴冲突中教师介入行为的研究

3、同伴违反规则背景下幼儿的行为反应及其动机研究

4、退缩型幼儿的个案研究

5、文化变迁下离异家庭儿童的个案研究

6、小班幼儿绘画兴趣培养策略

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生活化研究--某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为

8、一线教师对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认知现状调查与分析

9、影响幼儿规则形成的因素研究

10、游戏教学活动中促进中班幼儿分享行为策略研究

11、幼儿教师对观察记录的运用现状研究

12、幼儿进餐拖延行为的个案研究

13、幼儿一日活动中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研究

14、幼儿园家园互动的现状调查

15、幼儿园民间美术教育活动的环境创设策略研究

16、幼儿园实习生教育效能感影响因素的研究

17、幼儿园小班游戏活动中教师管理行为的现状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同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幼儿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观察幼儿、分析幼儿的基本能力以及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

3、具有编制具体教育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初步能力。

4、熟悉国家和地方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前教育

幼儿 教育 “小学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幼儿教育“去小学化”也必将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教育去小学化问题探讨论文,欢迎阅读!

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当然幼儿教育“去小学化”的论述却不断在展开,各种教育理念都在自述各自的观点。因此在不同幼教理念面前家长却存在各种担心与质疑,家长们分为几个派别的担心,其一就是认同孩子玩,不需要过早接触 文化 知识,害怕过早的 智力开发 。其二,担心只玩不学,是否影响孩子以后,更担心的是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的孩子。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0到6岁的表现,就可以奠定终身,孩子的成长是通过各个敏感期来发展的。

在3-6岁之间,孩子的敏感期包括:空间的敏感期、秩序的敏感期、完美和审美的敏感期、音乐和绘画的敏感期、人际关系的敏感期、婚姻的敏感期、语言与朗读的敏感期、执拗(孩子的成长与妈妈期待不一致)的敏感期、情感(表现欲)的敏感期、身份确认(奖励和赞美)的敏感期、数学及符号与自然的敏感期、性别和出生的敏感期。

如果家长把每个敏感期所需的东西赋予实践并参与这些实践,您的孩子肯定与别人的孩子不同。尤其到了上小学,您就会发现孩子的心理、情绪、感觉、精神,都是非常健康而且出众。

下面就从五个方面论述“去小学化”

一学语言:

早期语言技能越好,后期学术能力越高

大量研究表明,孩子入学准备水平对后期学业成就和学校适应具有预测作用,入学准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后续水平。但入学准备不是提前学习小学的内容,入学准备不能错误地等同于识字、算数。有研究发现,孩子早期的语言技能(如字母识别能力和语音敏感性)越好,后期学术能力越高。因此,在孩子0-6岁,培养孩子语音敏感性很重要,但不是指让孩子多识字、写字,而是要让孩子听到各种声音、各种语言,鼓励孩子唱诵歌谣、复述 故事 ,培养孩子的语音意识和正确发音能力,培养孩子对语言理解的能力,特别是说和听方面的能力。从数学学习的角度,不是要求孩子会算多难的加减法,会做多少题目,而是要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玩具和活动,帮助孩子在玩中学,掌握生活中简单的数学知识,如对数、量、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二学习惯:

培养行为习惯,孩子没有朋友比成绩差更糟糕

良好的习惯对幼儿身心的健康、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将伴随幼儿一生,使幼儿终身受益。 家庭教育 ()要有意识促进孩子的生活、学习、思维、 人际交往 等行为习惯的养成。亲子关系也显得尤为重要,幼儿园举办亲子活动也是注重培养亲子关系,同时加强幼儿园与家长的沟通.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提出明确合理的要求,注意做到内容具体明确、语言通俗简练。根据幼儿能力,提出的要求逐步提高。特别是孩子从以玩为主的幼儿园生活过渡到以学习为主的学习生活,其中的学习目的不同,教育方式和要求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因此,孩子需要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具备一定的独立意识和任务意识(听得懂任务要求、能自始至终完成一项任务),会遵守规则等。这些素养和能力的培养将会为孩子后续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后劲。有研究发现,入学后,没有朋友比成绩差更糟糕,被拒绝的孩子容易出现社会适应不良、心理失调、学习成绩不佳等现象。因此,入学准备很重要,需要引起家长的关注与重视。

三学好奇心:

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与 想象力

好奇心是人们积极观察世界、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因,是 儿童 学习的重要动力来源,也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在儿童的日常生活学习中激发其好奇心是让幼儿轻松接受新鲜事物和学习新知识不可或缺的途径。儿童的好奇心具有幼稚性、情境性、广泛性和探索性等特点。好奇心强的幼儿接触新事物时注意力集中、爱提问、爱探索。面对孩子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父母应合理对待,采用合适的方式实事求是地回答。父母要善待孩子的如把玩具拆开等“破坏行为”,满足孩子主动探索的心理,鼓励孩子对新异事物和未知事物的好奇与关注。

四学独立性:

3-4岁是儿童行为独立性快速发展阶段

幼儿期的儿童自主意识开始发展,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开始自主做一些决定与行动。3-4岁时儿童行为独立性快速发展,为今后其情感独立和认知独立的发展奠定基础。4-5岁的孩子随着道德感和 自我评价 能力的发展,儿童逐渐明白了随意发脾气等行为是不正确的,学会对情绪的调节和自控,有了自己的同伴和感兴趣的活动,在情感上逐渐消除对父母的依赖。3-5岁儿童的认知独立水平一直在提高,开始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进行思考,有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所以,家长可以依据孩子的独立性发展特点,创立宽松的环境氛围,让其愉快地玩耍,自由地交流,自己做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五学运动能力:

在玩耍与游乐中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

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让孩子认读汉字和感受数学、使用数学解决问题,选择图文并茂、图画为主、文字为辅、内容丰富、贴近生活的图书,通过讲故事、亲子共读故事的方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与习惯。同时,可以在玩耍与游乐中培养孩子的绘画、音乐与 体育运动 能力。并采用图片、画报等直观形象的方式加强孩子对危险情境及事故原因以及后果的认识,提升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另外,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儿童获得成功的社交技巧,能使儿童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有利于儿童社会价值的获得以及认知和健康人格的发展。因此,父母在鼓励与同伴交往的同时要引导孩子学会合作与分享、处理同伴矛盾,学会社会交往技能以及发展友谊。

因此许多孩子的家长错误的认为“去小学化”是不学习任何文化知识,只是让孩子玩。真正的“去小学化”是:孩子在玩中学(各种竞技比赛游戏),掌握生活中简单的数学知识,如对数、量、图形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朗读唱诵歌谣、复述故事(锻炼如字母识别能力和语音敏感性)培养孩子语音敏感性以及语言理解的能力。通过各种学习型的游戏以及竞技比赛,潜移默化的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语言能力,独立性。通过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不断自我探索世界发现世界。同时家长们通过亲子训练、亲子竞技、亲子关系能够形成亲子之间的相互认同、相互鼓励、相互欣赏、共同加油的成长方式和成长习惯。因为在生活中我们发现,你对孩子的一次小小表扬与认同感之后孩子是表现的多么开心。希望在有正确认识的同时家长们也能付之行动,带领孩子健康的发展。

下一页更多精彩“幼儿教育去小学化问题探讨论文”

幼儿园小学化论文

幼儿 教育 小学小学化,简单地说,就是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将幼儿置于和小学一样的教育环境中,运用小学的教学方式,提前教授小学内容,进行小学化教学。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论文,欢迎阅读!

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大自然希望 儿童 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我们身边的儿童,在幼儿园里真的像大自然中的蝴蝶一样,无拘无束,自由成长吗?媒体调查发现,近年来,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游戏少了,作业多了,考试更频繁,升学压力层层传递到幼儿身上。有研究者认为,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实际上是应试教育前移的表现。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一情形的产生?它会带来哪些危害?

幼教“小学化”的表现

“学前教育‘小学化’,简单地说,就是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将幼儿置于和小学一样的教育环境中,运用小学的教学方式,提前教授小学内容,进行小学化教学。”相关教育专家讲解了当前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十种表现形式。

学前教育“小学化”首先表现为,分学科学习小学内容,开设写字、拼音、算术、英语等课程,教授珠脑心算、诵经等幼儿难以理解的,甚至提出“认读1000个汉字,背诵60首古诗,熟练进行100以内加减运算”等教学目标。

近年来,各地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愈演愈烈。有调查显示,部分小学九成以上新生都在幼儿园阶段学习过小学课程。幼儿园这种“超前教育”不仅对幼儿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也阻碍了国家推进素质教育的努力。

据了解,目前绝大多数民办幼儿园和部分公办幼儿园,均普遍开设了“幼小衔接班”、“学前专业班”、“特长班”等,幼儿教育“小学化”已经成为常态。北京某双语幼儿园针对幼儿开设了包括剑桥少儿英语、拼音识字、超级心算、幼小衔接等十多门课程。老师要求幼儿上课必须挺直腰板端坐、双手放在背后,上课不许插嘴等。

隐性的危害不容忽视

随着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越来越明显,不少教育专家已经注意到其中藏匿的隐患。“幼儿教育遵循的最重要原则,就是从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出发,因材施教,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专家表示,将小学教育提前到幼儿阶段违背教育规律,是在拔苗助长,不利于孩子今后的健康发展。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重复型教育,严重危害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幼儿教育“小学化”从根本上忽视了幼儿身心特点,扭曲甚至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影响了幼儿心理健康。超负荷或超年龄段的学习内容和教育会给孩子心理带来压力,有损孩子心理健康,至少会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反感和厌倦。

同时,“幼儿教育‘小学化’剥夺了幼儿游戏和动手操作的机会,也就剥夺了幼儿大脑神经元受到丰富刺激的机会,阻碍了神经元和突触的生长形成,进而阻碍了幼儿大脑发育。”过于超前的训练所获得的即时效应意义不大,这种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和所运用的强制性 方法 反而会使孩子的兴趣被压抑,致使幼儿产生紧张焦虑的心情,或者把爱玩爱跳的孩子弄得像小大人似的,全无阳光、活泼可谈,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健康。

相关专家曾表示,对幼儿进行“小学化”教育只会事倍功半。对于幼儿超前学习,去年,中国社会调查所曾对武汉、北京等地500位幼儿家长和100位幼儿教师进行调查,七成教师明确表示超前传授知识不利于孩子成长,提前加压还会抹杀孩子的 想象力 。幼儿的身体机能和神经系统都很脆弱,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害无益。

有研究显示,孩子年龄越小专注力时间越短:3岁约为9分钟,4岁约为12分钟,5岁约为14分钟。如果长时间注意力太集中,大脑易疲劳,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伤害。孩子们的智力水平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过早强制灌输,会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对此,专家认为,教育是有规律的,比如教育大纲规定幼儿早期教育达到的目标为“幼儿在各种游戏中欢度幸福童年”。当孩子对汉字、诗词还没有感兴趣的时候就强行让他们学,一旦到孩子上了小学真正开始接触这些知识的时候,就开始厌倦,提早学习会挫伤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一个游戏、一件小事都是在学习

专家表示,学前教育“小学化”让孩子过早学习 文化 ,丧失了想象力的培养。有资料表示,澳大利亚幼儿园对儿童的培养非常人性化,也非常自由。幼儿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让孩子在幼儿园里玩得开心,从而培养他们独立的人格,帮助他们更好地与同龄人建立伙伴关系。除了教师之外,还有幼儿护理助理来协助教师的工作,负责照顾幼儿的饮食起居。幼儿园通过游戏和寓教于乐的方式来认知这个世界。

在日本的幼儿园里,一大特点就是进行各种各样的户外活动,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通过玩乐来培养他们健康的身心和与人相处的能力。日本也比较注重对父母的教育方式的指导,比如开办母亲班、双亲班等。学习班分两种,一种是以婴幼儿的父母为对象的学习班,另一种是以即将做父母的人为对象的学习班。学习内容大致是幼儿心理学、生理卫生、 家庭教育 原理等。

美国幼儿园给孩子设置的学习课程不多,而以动手制作手工和户外活动居多。在9月份新学年开始之前,各幼儿园是夏令营期,与平时相比增加了不少集体户外活动。

“我们每天都会带孩子做游戏,但是家长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就玩了,什么都没有学到。有的家长一见到孩子就会问今天学什么了,孩子回答不上来,家长就会觉得这一天浪费了,什么都没学到。”某幼儿园李园长说,实际上孩子在幼儿园阶段的活动和各种游戏都是对他们某种能力的一种培养。“我们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游戏都是有一定的意义的。”李园长说,有时会组织一些互动活动,让孩子有这种合作、相互帮助的意识。

重视培养儿童的自主学习能力

专家指出,小学化倾向的出现、各种专业机构之所以生意火爆,无非是利用了家长内心的追梦情结,一些家长甚至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劝学格言,误读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谆谆教诲。

改变这一倾向有什么办法呢?专家呼吁,政府应加强幼儿园管理,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通过宣传,普及幼儿教育的科学方法,让人们以终身学习、持续发展的观点看待学前教育,而不是看孩子究竟能够学会多少字词,也不是看孩子能够写几十个还是几百个字,会做多少算术题,而是帮助儿童在人生的最初阶段学会学习,掌握自主学习的基本技能。

很多人从小就有一个宿敌——别人家的孩子,在家长眼里别人家的孩子处处优秀,天天就知道读书,门门功课第一……家长为了不让自己孩子落后,想方设法给自己孩子灌输知识,甚至在刚刚启蒙的幼儿教育时期,就将很多学习压力施加在孩子身上,学拼音、做算术、背唐诗成为许多幼儿的必修课,家长恨不得让三、四周岁的孩子具备十八般武艺,幼儿时期即掌握小学一二年级的知识,生怕孩子从小就输给别人。

小学化屡禁未止家长成重要推手?

对孩子从小过多的期望导致目前许多“幼小衔接班”报名火热,“幼儿教育不宜小学化”的规定再次被重视起来。严防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国家层面早已出台多个规定。2010年11月《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2014年11月,教育部等三部委《关于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指出,坚持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

尽管规定很多,但小学化的教学仍不稀奇,这背后许多家长成为重要推手。据《南方都市报》报道,一名陈姓家长打电话到报社投诉幼儿园不教写字,他的孙子飞飞已上一年幼儿园了,却还不会写字,也不懂加法和减法之类的算术,每天只是在幼儿园玩耍,他很担心幼儿园误人子弟,再这样下去,就要给孩子换一家幼儿园了。

这样的家长投诉与抱怨不在少数,不少家长对幼儿园“小学化”的教育方式仍表赞同。正如新闻中这位陈姓家长,认为幼儿园每天带着孩子跑跑闹闹,对不起他每学期交的几千块学费。幼儿园如何做好幼儿教育实属为难,如若按照规定不“小学化”,恐怕会遭遇极低的入园率,而过多教授孩子科学知识又怕折煞孩子的天性。

部分幼儿园以“小学化”迎合家长

正如 文章 开篇所说的报名火热的“幼小衔接班”,这成为部分私立幼儿园迎合家长需求,投机挣钱的一种途径。据报道,在塘沽中心北路附近的一家私立幼儿园,打出“幼小衔接”的醒目 广告 标语 ,该园“幼小衔接”班学制半年,面向5周岁孩子招生,每人每月学费1200多元,不少家长争相报名,甚至选择让在公立幼儿园就读的孩子退学到这里学习。

一位私立幼儿园老师讲述了与公立幼儿园的比较“优势”:可以让孩子提前学习更多知识。而这恰恰迎合了不少家长的心理。这位老师以数学举例:公立幼儿园主要教10以内简单加减法,在这儿则可以学习到50以内加减法和复合运算。园内聘有外教教孩子 英语单词 ,还开设了拼音课程。

有业内人士表示,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容易误导社会教育风气。幼儿园“小学化”满足了部分家长的一时需求,又使另一部分家长唯恐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投入幼儿园“小学化”的队伍中。如此恶性循环,不仅会影响家长正确的教育观念,也会对学前教育整体健康持续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下一页更多精彩“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论文”

幼儿 教育 小学化主要是以小学生的教育方式、内容和理念来教育幼儿。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日益严峻,严重危害到幼儿的成长和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论文,欢迎阅读!

摘要:幼儿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幼儿教育的良好与否对 儿童 的发展具有直接影响。但是,近年来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的小学化倾向日益严峻,危害到幼儿的成长和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本论文旨在反映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状,探寻其成因,分析其危害,进而提出改善对策。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对策

所谓幼儿教育小学化,具体是指幼儿园在幼儿教学实践过程中,将小学教育的办学宗旨、教育理念、课程资源、教学模式、管理 方法 、评估方式以及教学规范等应用在其中,使小学教育的内容在幼儿教育中趋于常规化、状态化、普遍化的教育现象。人在每个不同时期的成长特点以及发展规律是不同的,与之相应的教育模式及管理方法也应是不同的,幼儿教育小学化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教育趋势,不仅不利于幼儿基础知识的培养,还会影响到幼儿的未来发展。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现状

1.教学内容“小学化”。《纲要》中明确提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应该是全面的、启蒙的,可划分为健康、社会、语言、艺术、科学五个领域,可有的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为书写拼音、汉字、念英语、加减法的运算等,如有的幼儿园无视幼儿的发展水平,把小学的内容提前到幼儿园学习,甚至选用小学低年级的教育材料,把 文化 知识作为幼儿的主要学习对象。在拼音方面,要求幼儿掌握声母与韵母、能拼读、能书写;在计算方面,要求幼儿进行较大数位的加减运算;在汉字学习上,要求幼儿会读、能写。这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内容是不相符的。

2.教学形式“小学化”。有的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表现与小学教师无异,幼儿在学习中的表现与小学生无异,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幼儿端坐静听,教师始终处于讲解的状态。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成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造成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

1.家长对幼儿发展的错误评价。自古以来,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都希望自己的儿女比他人的儿女聪明、优秀。基于此,家长的愿望以及需求对于幼儿教育小学化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社会及经济的发展,家长对于儿女教育的重视度日益提高,加之受“早期教育决定论”观点的影响,片面地认为幼儿教学越早越好、教学的内容越多越好。因此,习惯以幼儿在幼儿园认识多少字、会数多少数来判断幼儿园办园质量。为了迎合家长的心理,许多幼儿园的教学任务主要强调在一学期要教给孩子多少个汉字、多少首古诗、会算10以内的加减法等,做出了具体要求。幼儿园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考核也主要对幼儿掌握上述内容的多少、好坏等作为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家长对于幼儿教育的功利化观念是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催化剂。

2.幼儿园大班化。公办幼儿园办园相对规范,收费又低,受到很多家长的青睐。但是公办园数量很少,规模也不大,大家又都想上。君不见,到了幼儿园招生的时候,幼儿园门前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结果幼儿园多招了好多孩子,造成幼儿园大班。按标准,每班幼儿数不得超过35人,可一些幼儿园招生数竟达50人以上。这样的大班,做游戏都非常困难。一些教师怕担安全责任,省事省心,让学生坐在座位上,按小学的方法进行教学。有的民办幼儿园为了节省成本,每个班只配一名教师,只有一位教师的班级,实施“小学化”是最省劲,也是最安全的。

3.教师观念和专业素质的束缚。经笔者调查,幼儿教育的师资构成主要分为几类:第一类,招聘一些只有初中或高中学历的人来任教,或是由于紧缺幼儿教师,很多院校的幼教专业的学生在未 毕业 就被人招聘,这部分教师占了幼儿教师师资中的较大比例。近来,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力度不够,投入的资金严重不足,这类教师人员的教育观念及业务素质长期得不到改变和提高。第二类,小学教师转岗的幼儿教师。由于长期从事的是小学教育,当他们来从事幼教工作时,进行“小学化”教育成了他们的拿手好戏。第三类,从不是幼教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中招聘少部分人员来担任幼儿教师。这些年轻教师,刚从学校毕业,没有许多实践 经验 ,已会有一些“从众”心理,会自然而然地步入后尘,走到“小学化”教育的队伍里来。

4.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的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有机组成部分,其性质是面向全体的、普及性的,并非选拔性的。但是,长期以来,在我国应试教育模式下,形成了以知识评价为主流的考试制度和升学制度。不少高质量的公办小学为了优质教育资源而进行了入学考试或入学 面试 。在这些入学压力面前,幼儿园成了小学的预备班,成为小学教育向幼儿阶段的延伸。

三、对策与建议

1.家长需要调整教育幼儿的教育观念,要从幼儿成长的长远发展考虑。科学的幼儿教育建立在科学的儿童观的基础上。作为家长,要提高对幼儿教育的认识水平,通过网络、书籍、幼教专家讲座等方式,学习幼儿教育的科学知识,从而淡化“望子成龙需尽早”的功利心态。同时,幼儿园要组织各种形式的家长参与活动,引导家长认识到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科学的、适合幼儿的教育。第一,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通过一系列专业教育知识的学习,并辅之以一些实例,让家长看到急功近利的拔苗助长方式并不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第二,多举行一些诸如家长开放日或其他形式的开放活动,吸引家长参加,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家长真切地感受到幼儿在情感、态度、能力多方面的逐步提高,更坚信幼儿园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权威性,从而能更主动地配合幼儿园以正确的教育观对孩子实施教育。第三,不定期地针对一些家长感兴趣的热门话题、教育难点问题,展开家长论坛、教师论坛等活动。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态度和长远的眼光,使家长和幼儿园达成对幼儿教育的共识,使幼儿园改变小学化教育的做法得以持续进行。

2.加强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也对防止幼儿园课程的小学化倾向有着积极作用。幼儿教师要改变陈旧呆板、生搬硬套的教学方式,要大胆尝试创立新颖奇特、直观具体、趣味式激励式的方式方法。各地培训机构要加强对教师的业务管理和培训,加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的紧密联系。认真学习《纲要》精神,将全体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彻底扭转过来,与时俱进,使之适应幼儿园素质教育的需要。对于小学或是其他专业转岗的新教师,因为新老师们难免会遇到困难不知该如何进行下去,这时候就要给他们以专业上的支持,这种支持可以是来自本幼儿园的园长、教学主任等管理者,也可以是来自园外的专家同行。通过发挥幼教骨干教师作用,以点带面,帮助新教师无论是教育观念还是教育方法上,都能适应幼儿素质教育的需要。幼儿园还应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把教研组建设成为教师成长的摇篮、岗位练兵的基地,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通过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从观念和实践上,克服幼儿小学化。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专业素养和指导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幼儿教育健康发展,幼儿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

3.进一步加大教育部门对幼儿园指导、监督、管理的力度,控制班额。教育部门的态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对幼儿园评价的取向。因此,教育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幼儿园指导、监督、管理的力度。在幼儿教育评比和职称评定中,必须考察其教育思想是否端正,是否有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并且把每年的评优评先、职称评聘与其挂钩。要强化评估年审机制,在幼儿园年度评估审验时,调整对幼儿园的考核评价标准,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的幼儿园实施诫勉或警告,限期要求整改,对整改达不到要求的,应取消其办园资格。要通过明查暗访、定期座谈、接受投诉等方式,强化对幼儿园的监督。要经常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予以指导,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工作,要求幼儿园端正办园宗旨。此外,对于幼儿园大班额,要严格控制班级人数,狠抓办园规范,加大监管力度,出台相关政策严格控制班额人数,确保教育和管理水平,确保幼儿健康成长。

作者:张钰君 单位:广州警备区幼儿园

下一页更多精彩“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论文”

幼儿园小学化的毕业论文

幼儿 教育 小学化主要是以小学生的教育方式、内容和理念来教育幼儿。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日益严峻,严重危害到幼儿的成长和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论文,欢迎阅读!

摘要:幼儿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幼儿教育的良好与否对 儿童 的发展具有直接影响。但是,近年来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的小学化倾向日益严峻,危害到幼儿的成长和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本论文旨在反映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状,探寻其成因,分析其危害,进而提出改善对策。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对策

所谓幼儿教育小学化,具体是指幼儿园在幼儿教学实践过程中,将小学教育的办学宗旨、教育理念、课程资源、教学模式、管理 方法 、评估方式以及教学规范等应用在其中,使小学教育的内容在幼儿教育中趋于常规化、状态化、普遍化的教育现象。人在每个不同时期的成长特点以及发展规律是不同的,与之相应的教育模式及管理方法也应是不同的,幼儿教育小学化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教育趋势,不仅不利于幼儿基础知识的培养,还会影响到幼儿的未来发展。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现状

1.教学内容“小学化”。《纲要》中明确提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应该是全面的、启蒙的,可划分为健康、社会、语言、艺术、科学五个领域,可有的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为书写拼音、汉字、念英语、加减法的运算等,如有的幼儿园无视幼儿的发展水平,把小学的内容提前到幼儿园学习,甚至选用小学低年级的教育材料,把 文化 知识作为幼儿的主要学习对象。在拼音方面,要求幼儿掌握声母与韵母、能拼读、能书写;在计算方面,要求幼儿进行较大数位的加减运算;在汉字学习上,要求幼儿会读、能写。这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内容是不相符的。

2.教学形式“小学化”。有的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表现与小学教师无异,幼儿在学习中的表现与小学生无异,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幼儿端坐静听,教师始终处于讲解的状态。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成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造成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

1.家长对幼儿发展的错误评价。自古以来,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都希望自己的儿女比他人的儿女聪明、优秀。基于此,家长的愿望以及需求对于幼儿教育小学化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社会及经济的发展,家长对于儿女教育的重视度日益提高,加之受“早期教育决定论”观点的影响,片面地认为幼儿教学越早越好、教学的内容越多越好。因此,习惯以幼儿在幼儿园认识多少字、会数多少数来判断幼儿园办园质量。为了迎合家长的心理,许多幼儿园的教学任务主要强调在一学期要教给孩子多少个汉字、多少首古诗、会算10以内的加减法等,做出了具体要求。幼儿园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考核也主要对幼儿掌握上述内容的多少、好坏等作为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家长对于幼儿教育的功利化观念是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催化剂。

2.幼儿园大班化。公办幼儿园办园相对规范,收费又低,受到很多家长的青睐。但是公办园数量很少,规模也不大,大家又都想上。君不见,到了幼儿园招生的时候,幼儿园门前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结果幼儿园多招了好多孩子,造成幼儿园大班。按标准,每班幼儿数不得超过35人,可一些幼儿园招生数竟达50人以上。这样的大班,做游戏都非常困难。一些教师怕担安全责任,省事省心,让学生坐在座位上,按小学的方法进行教学。有的民办幼儿园为了节省成本,每个班只配一名教师,只有一位教师的班级,实施“小学化”是最省劲,也是最安全的。

3.教师观念和专业素质的束缚。经笔者调查,幼儿教育的师资构成主要分为几类:第一类,招聘一些只有初中或高中学历的人来任教,或是由于紧缺幼儿教师,很多院校的幼教专业的学生在未 毕业 就被人招聘,这部分教师占了幼儿教师师资中的较大比例。近来,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力度不够,投入的资金严重不足,这类教师人员的教育观念及业务素质长期得不到改变和提高。第二类,小学教师转岗的幼儿教师。由于长期从事的是小学教育,当他们来从事幼教工作时,进行“小学化”教育成了他们的拿手好戏。第三类,从不是幼教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中招聘少部分人员来担任幼儿教师。这些年轻教师,刚从学校毕业,没有许多实践 经验 ,已会有一些“从众”心理,会自然而然地步入后尘,走到“小学化”教育的队伍里来。

4.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的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有机组成部分,其性质是面向全体的、普及性的,并非选拔性的。但是,长期以来,在我国应试教育模式下,形成了以知识评价为主流的考试制度和升学制度。不少高质量的公办小学为了优质教育资源而进行了入学考试或入学 面试 。在这些入学压力面前,幼儿园成了小学的预备班,成为小学教育向幼儿阶段的延伸。

三、对策与建议

1.家长需要调整教育幼儿的教育观念,要从幼儿成长的长远发展考虑。科学的幼儿教育建立在科学的儿童观的基础上。作为家长,要提高对幼儿教育的认识水平,通过网络、书籍、幼教专家讲座等方式,学习幼儿教育的科学知识,从而淡化“望子成龙需尽早”的功利心态。同时,幼儿园要组织各种形式的家长参与活动,引导家长认识到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科学的、适合幼儿的教育。第一,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通过一系列专业教育知识的学习,并辅之以一些实例,让家长看到急功近利的拔苗助长方式并不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第二,多举行一些诸如家长开放日或其他形式的开放活动,吸引家长参加,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家长真切地感受到幼儿在情感、态度、能力多方面的逐步提高,更坚信幼儿园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权威性,从而能更主动地配合幼儿园以正确的教育观对孩子实施教育。第三,不定期地针对一些家长感兴趣的热门话题、教育难点问题,展开家长论坛、教师论坛等活动。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态度和长远的眼光,使家长和幼儿园达成对幼儿教育的共识,使幼儿园改变小学化教育的做法得以持续进行。

2.加强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也对防止幼儿园课程的小学化倾向有着积极作用。幼儿教师要改变陈旧呆板、生搬硬套的教学方式,要大胆尝试创立新颖奇特、直观具体、趣味式激励式的方式方法。各地培训机构要加强对教师的业务管理和培训,加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的紧密联系。认真学习《纲要》精神,将全体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彻底扭转过来,与时俱进,使之适应幼儿园素质教育的需要。对于小学或是其他专业转岗的新教师,因为新老师们难免会遇到困难不知该如何进行下去,这时候就要给他们以专业上的支持,这种支持可以是来自本幼儿园的园长、教学主任等管理者,也可以是来自园外的专家同行。通过发挥幼教骨干教师作用,以点带面,帮助新教师无论是教育观念还是教育方法上,都能适应幼儿素质教育的需要。幼儿园还应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把教研组建设成为教师成长的摇篮、岗位练兵的基地,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通过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从观念和实践上,克服幼儿小学化。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专业素养和指导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幼儿教育健康发展,幼儿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

3.进一步加大教育部门对幼儿园指导、监督、管理的力度,控制班额。教育部门的态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对幼儿园评价的取向。因此,教育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幼儿园指导、监督、管理的力度。在幼儿教育评比和职称评定中,必须考察其教育思想是否端正,是否有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并且把每年的评优评先、职称评聘与其挂钩。要强化评估年审机制,在幼儿园年度评估审验时,调整对幼儿园的考核评价标准,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的幼儿园实施诫勉或警告,限期要求整改,对整改达不到要求的,应取消其办园资格。要通过明查暗访、定期座谈、接受投诉等方式,强化对幼儿园的监督。要经常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予以指导,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工作,要求幼儿园端正办园宗旨。此外,对于幼儿园大班额,要严格控制班级人数,狠抓办园规范,加大监管力度,出台相关政策严格控制班额人数,确保教育和管理水平,确保幼儿健康成长。

作者:张钰君 单位:广州警备区幼儿园

下一页更多精彩“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论文”

幼儿 教育 “小学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幼儿教育“去小学化”也必将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教育去小学化问题探讨论文,欢迎阅读!

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当然幼儿教育“去小学化”的论述却不断在展开,各种教育理念都在自述各自的观点。因此在不同幼教理念面前家长却存在各种担心与质疑,家长们分为几个派别的担心,其一就是认同孩子玩,不需要过早接触 文化 知识,害怕过早的 智力开发 。其二,担心只玩不学,是否影响孩子以后,更担心的是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的孩子。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0到6岁的表现,就可以奠定终身,孩子的成长是通过各个敏感期来发展的。

在3-6岁之间,孩子的敏感期包括:空间的敏感期、秩序的敏感期、完美和审美的敏感期、音乐和绘画的敏感期、人际关系的敏感期、婚姻的敏感期、语言与朗读的敏感期、执拗(孩子的成长与妈妈期待不一致)的敏感期、情感(表现欲)的敏感期、身份确认(奖励和赞美)的敏感期、数学及符号与自然的敏感期、性别和出生的敏感期。

如果家长把每个敏感期所需的东西赋予实践并参与这些实践,您的孩子肯定与别人的孩子不同。尤其到了上小学,您就会发现孩子的心理、情绪、感觉、精神,都是非常健康而且出众。

下面就从五个方面论述“去小学化”

一学语言:

早期语言技能越好,后期学术能力越高

大量研究表明,孩子入学准备水平对后期学业成就和学校适应具有预测作用,入学准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后续水平。但入学准备不是提前学习小学的内容,入学准备不能错误地等同于识字、算数。有研究发现,孩子早期的语言技能(如字母识别能力和语音敏感性)越好,后期学术能力越高。因此,在孩子0-6岁,培养孩子语音敏感性很重要,但不是指让孩子多识字、写字,而是要让孩子听到各种声音、各种语言,鼓励孩子唱诵歌谣、复述 故事 ,培养孩子的语音意识和正确发音能力,培养孩子对语言理解的能力,特别是说和听方面的能力。从数学学习的角度,不是要求孩子会算多难的加减法,会做多少题目,而是要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玩具和活动,帮助孩子在玩中学,掌握生活中简单的数学知识,如对数、量、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二学习惯:

培养行为习惯,孩子没有朋友比成绩差更糟糕

良好的习惯对幼儿身心的健康、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将伴随幼儿一生,使幼儿终身受益。 家庭教育 ()要有意识促进孩子的生活、学习、思维、 人际交往 等行为习惯的养成。亲子关系也显得尤为重要,幼儿园举办亲子活动也是注重培养亲子关系,同时加强幼儿园与家长的沟通.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提出明确合理的要求,注意做到内容具体明确、语言通俗简练。根据幼儿能力,提出的要求逐步提高。特别是孩子从以玩为主的幼儿园生活过渡到以学习为主的学习生活,其中的学习目的不同,教育方式和要求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因此,孩子需要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具备一定的独立意识和任务意识(听得懂任务要求、能自始至终完成一项任务),会遵守规则等。这些素养和能力的培养将会为孩子后续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后劲。有研究发现,入学后,没有朋友比成绩差更糟糕,被拒绝的孩子容易出现社会适应不良、心理失调、学习成绩不佳等现象。因此,入学准备很重要,需要引起家长的关注与重视。

三学好奇心:

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与 想象力

好奇心是人们积极观察世界、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因,是 儿童 学习的重要动力来源,也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在儿童的日常生活学习中激发其好奇心是让幼儿轻松接受新鲜事物和学习新知识不可或缺的途径。儿童的好奇心具有幼稚性、情境性、广泛性和探索性等特点。好奇心强的幼儿接触新事物时注意力集中、爱提问、爱探索。面对孩子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父母应合理对待,采用合适的方式实事求是地回答。父母要善待孩子的如把玩具拆开等“破坏行为”,满足孩子主动探索的心理,鼓励孩子对新异事物和未知事物的好奇与关注。

四学独立性:

3-4岁是儿童行为独立性快速发展阶段

幼儿期的儿童自主意识开始发展,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开始自主做一些决定与行动。3-4岁时儿童行为独立性快速发展,为今后其情感独立和认知独立的发展奠定基础。4-5岁的孩子随着道德感和 自我评价 能力的发展,儿童逐渐明白了随意发脾气等行为是不正确的,学会对情绪的调节和自控,有了自己的同伴和感兴趣的活动,在情感上逐渐消除对父母的依赖。3-5岁儿童的认知独立水平一直在提高,开始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进行思考,有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所以,家长可以依据孩子的独立性发展特点,创立宽松的环境氛围,让其愉快地玩耍,自由地交流,自己做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五学运动能力:

在玩耍与游乐中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

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让孩子认读汉字和感受数学、使用数学解决问题,选择图文并茂、图画为主、文字为辅、内容丰富、贴近生活的图书,通过讲故事、亲子共读故事的方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与习惯。同时,可以在玩耍与游乐中培养孩子的绘画、音乐与 体育运动 能力。并采用图片、画报等直观形象的方式加强孩子对危险情境及事故原因以及后果的认识,提升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另外,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儿童获得成功的社交技巧,能使儿童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有利于儿童社会价值的获得以及认知和健康人格的发展。因此,父母在鼓励与同伴交往的同时要引导孩子学会合作与分享、处理同伴矛盾,学会社会交往技能以及发展友谊。

因此许多孩子的家长错误的认为“去小学化”是不学习任何文化知识,只是让孩子玩。真正的“去小学化”是:孩子在玩中学(各种竞技比赛游戏),掌握生活中简单的数学知识,如对数、量、图形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朗读唱诵歌谣、复述故事(锻炼如字母识别能力和语音敏感性)培养孩子语音敏感性以及语言理解的能力。通过各种学习型的游戏以及竞技比赛,潜移默化的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语言能力,独立性。通过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不断自我探索世界发现世界。同时家长们通过亲子训练、亲子竞技、亲子关系能够形成亲子之间的相互认同、相互鼓励、相互欣赏、共同加油的成长方式和成长习惯。因为在生活中我们发现,你对孩子的一次小小表扬与认同感之后孩子是表现的多么开心。希望在有正确认识的同时家长们也能付之行动,带领孩子健康的发展。

下一页更多精彩“幼儿教育去小学化问题探讨论文”

幼儿园是否小学化毕业论文

学前 教育 越来越成为教育研究的重点。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论文的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论文篇1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论文 摘 要:在对幼儿教育研究方面的 报告 表明,对幼儿教育实行“小学化”能够给幼儿教育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这个阶段的幼儿身心发展,阻碍了他们的思维活跃性和思想创造能力发展。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始终关注这个阶段 儿童 的身心健康问题以及为他们建立一个良好价值观的雏形,为将来的小学教育进行过渡教育。 关键词:幼儿教育 小学化倾向 分析 1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透析 1.1 应试教育的影响 应试教育是我国比较独特的教育,是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发展而来的。 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升学入学的人数都非常庞大,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学校开始无法负担那么庞大的数量,导致了才去择优入取的原则,而成绩就成为了判断优秀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应试教育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满足成绩这一个方面而进行的培养,这也是社会导致的一种取向问题。 学生家长都想进好学校,好学校自然就像吸收优秀学生,这样的供给需求就造成了幼儿园教育过早的进入了应试教育阶段,这样对这个阶段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1.2 幼儿教育自身存在的弊端 幼儿园的私有化,导致了幼儿园的盈利问题成为了其重要方面的内容,因此,在管理体制上和经费来源上和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不同级别的幼儿园的设施和师资也参差不齐,特别是民营幼儿园要负担非常大的成本,这样也导致了幼儿园教育的种种问题。 2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害无益,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孩子接受正规教育之前就对学习产生了畏惧心理,幼儿期的孩童处于懵懂阶段,在学习上不能够接受系统的教育,他们的心智还处于玩乐阶段,过早的对这个阶段的孩童进行小学化教育,无疑是给他们的内心深处造成了恐慌,加上学习能力低下无法接受这样的教育内容,导致了厌学的情绪,为将来的小学教育埋下了隐患。 (2)幼儿教育本应该是注重发掘孩子潜在兴趣的阶段,但是过早的小学化教育导致了他们快乐的童年时光被剥夺,失去童年应有的特征,细想当年我们的童年也不也是在玩乐中度过的吗,我们长大了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因此,给下一代开始提前的教育,这是我们一厢情愿的希望跳过某一个阶段,但是这是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行为,扼杀孩子的天性,让他们在机械的学习中度过,会影响他们将来的发展。 (3)幼儿身体尚处于发育阶段,过于强大的脑力符合会对他们的神经核机体造成损害,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会让他们的大脑得不到休息,心理压力也会增加。 视力、肢体等等都会随着长时间的学习而产生负面效应。 (4)幼儿的心理还处在完善阶段,过早的进行小学教育会对他们的内心发展产生阻碍作用,不利于他们的内心健康发展。 (5)个体的发育和发展应该是遵循自然规律的,不同阶段的孩童所需要接受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都不相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有幼儿、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这些不同的阶段,孩子的发展应该是遵循这样的一个发展规律,不可否认存在一些跳级的孩子,但是那都是个例,大多数的孩子都达不到那样的水平,那么我们就应该一级级的向上升,提前进行小学教育,或许在一二年级能够比其他孩子要优秀一些,但是未来的发展则不一定,幼儿教育对其将来的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内心潜意识的影响。 (6)扰乱小学教学秩序,幼儿园现在就开始开展各项小学教育的课程,那么等到他们进入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会产生问题。 一些过早接受小学教育的孩子认为这些都是学过的内容,渐渐的开始分心,如果按照高水平的学生来进行讲课,那么对没有接受过小学教育的孩子来说又过于深奥。 这样水平差别过大的情况让小学教育的统一教学变得非常的困难,而且幼儿教育阶段养成的一些不良习惯很难被纠正。 3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的遏制和预防 第一,关于如何预防幼儿教育小学化这个问题,需要家长、社会和幼儿教育机构这三个方面共同努力。 家长不要对这个阶段的孩子要求过于苛刻,社会对优秀人才的定位应该更加的广泛化,而不是只限于成绩,幼儿教育机构则应该遵循幼儿教育规律和法则进行教课内容的安排,并且多给及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不是将深奥的内容让他们死记硬背,注重发掘孩子的兴趣和培养孩子的兴趣。 读书识字和算术都是小学阶段的内容,幼儿阶段是解放天性、鼓励天性的阶段,它是小学学前教育不是小学教育,因此,不能按小学的要求来要求他们。 第二,幼儿阶段的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是正常的,教师不能因为孩子活泼好动而扼杀了他们的天性,这对他们的未来是非常不利的。 轻松的游戏、 唱歌 、跳舞等等活动让学生常常的运动起来,而不是一直在小板凳上坐着,然后老师在那一个一个的教算术。 第三,教育部门对于幼儿教育机构的监管工作也应该到位,对幼儿园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监管,定期对幼儿园的资质进行检查,为他们开展各类相关的培训和讲座,以让幼儿园的校长和老师能够遵守幼儿教育 规章制度 ,重点建设几个优秀幼儿园,起到榜样作用,为幼儿的生长提供一个安全、稳定、适合他们的环境,保证他们身心健康的成长。 第四,必须树立正确的办园理念。 政府部门和监管部门应该为幼儿园的办园导向开展相关工作,并负起相关责任。 借助现代各种媒体介质来对目前的幼儿园教育弊端进行揭露和批评通报,借助社会舆论的力量来归正幼儿园的办园理念。 做好教师、教材等教学相关内容的监管工作,弱化各幼儿园之间比拼教学知识的竞争力,鼓励特色办园、以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第一要务的办园。 这些都依赖于政府部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出台,以扶正幼儿教育走向正途,努力将幼儿教育并入义务教育范围,让幼儿园的教师固定、教材固定,内容和编排符合幼儿身心发展。 第五,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引领和研培。 幼师是对幼儿教育起到决定性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要组建优秀的幼师队伍,对幼师定期开展各类研讨活动和交流活动,分享教学心得和教学体会。 先为幼儿园培养一批优秀专业的幼师队伍,让他们能够对后面的幼师提供教学帮助。 加强各幼儿园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去吸收其他优秀幼儿园的办园 经验 ,在办园内容上集思广益,开展各类丰富有特色的活动,鼓励幼师进行创新教育。 第六,走出幼小衔接的误区。 组织家长参加讲座,宣传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消除家长和幼师幼小衔接的错误观念。 让这些大人都明白,幼儿教育有幼儿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习多少知识,而是为了让其天性得到发挥,培养他们的兴趣,为将来的学习提供发展基础。 对幼儿园的大班学生开展特殊的内容,他们是即将参加小学教育的对象,因此,带他们去参观小学,讲解小学的教育和生活模式,适当的体验小学教育环境,让他们能够起到过渡适应的作用。 幼儿教育关系我们下一代的身心健康发展,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安排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我们都应该在做之前思考一个问题,这样做能不能对幼儿身心起到促进作用,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不应该是以大人的理想和希望为目的,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环境才是能够让幼儿健康成长的必要基础,自由、快乐、活泼才是幼儿应该具有的个性。 关于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论文篇2 学前教育的小学化危机探讨 摘 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意识的不断提高,很多家长对幼儿的教育要求也在逐年上涨,尤其是对于幼儿学前教育这一部分的教学活动,更是有着十分高的期望。不仅要让幼儿在知识水平上超越年龄,更是赋予了幼儿很多超出年龄的压力。本文就针对学前教育小学化谈一谈其中的危害。 关键词:学前教育;教育成人化;小学化教学;教学危害 学前教育越来越成为教育研究的重点,这一时期的幼儿身心发育完全依存着“本我”生理,追求对自己最有满足感的行为,尽管这样的行为在大人的眼里看起来都是“没用的”。事实上,幼儿正是在这种无意识的行为中进行对社会的完善认知和学习。当今教学中往往为了迎合“不让幼儿输在起跑线上”这个道理,强加给幼儿很多不符合年龄的东西。本文就针对学前教育小学化谈一谈其中的危害。 一、抹杀幼儿创造力 众所周知,幼儿的发展多数是通过游戏和亲身的体验进行的感性接受认知。幼教机构设置的游戏课程,都是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进行的有目的、有规划的游戏,在这个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可以学习和接触到很多基本的待人接物,并且发展自己的思想思维。然而学前教育的小学化,让学生由游戏转变成了要记忆“加减法”,甚至个别学校还开设了“学前考试”,对入园学生进行筛选。这样的行为,严重地阻碍了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可以说是将幼儿思维的“翅膀”生生折断,让幼儿固化了自己的认知,对以后的发展性学习十分不利。 二、降低教师职业技能 学前教师不同于小学教师的地方就在于,不能单纯地将知识积累程度作为授课的标志,更是应该注重本身的幼儿教学素养。小学教师可以偏重于知识教授,但幼教必须同时要学会绘画、钢琴、舞蹈等等一些其他艺术技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然而学前教育的小学化,则变相地阻滞了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而过于侧重教师知识层面的水平。这极不利于幼儿教学的长远发展,更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学前教育小学化,其实就是没有关注儿童的本位化思想。成人往往根据自身的经验,将自认为“有用”的“求知捷径”通过自己的手段强加给幼儿,并没有考虑到幼儿的接受能力和身心发展水平,这样的方式往往就适得其反。新时代的教学形式虽然对人才的要求有所提升,但是同样也注重幼儿的思维身心发展。笔者在这里也真心希望幼教机构能够合理规划授课内容,为幼儿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 参考文献: 刘莉.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的对策[J].当代幼教,2012(01).

幼儿 教育 是 儿童 正式接受学校教育前的准备阶段,良好的早期教育对于开发孩子智力,培养他们对事物的认知能力的作用重大。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论文篇一 《浅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对幼儿成长的危害》 [摘要]:近年来,在流行的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家长望子成龙,以为儿童智力早开发早得利的影响下,幼儿园教育出现了小学化倾向。本文就近年来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概念、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对幼儿成长危害进行了简单阐述。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对我们的孩子百害而无一利,这种违背幼儿教育规律,损害儿童身心健康的做法,务必引起各级领导、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广大幼教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还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 小学化 成长 危害 幼儿园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的任务是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协调发展,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概念 所谓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指一些幼儿园为了迎合部分家长错误需要,提前对幼儿进行小学教育的不良倾向,提前把汉语拼音、书写汉字、数学运算等一年级的部分教学内容纳入了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大部分民办幼儿园和相当一部分公立幼儿园中,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日趋严重,且呈加速蔓延之势。这种用小学教育的方式取代幼儿园教育的教育方式,是典型的“拔苗助长型教育”和“重复型教育”,严重的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损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现象 1、为了迎合家长的需要和教师专业能力的限制,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用识字、写字代替幼儿教育中的语言,用做几道数学题取代认知领域的数学认知,认为上幼儿园是来学习的,每天幼儿必须学会几个汉字、会几道数学题等来衡量幼儿园办园的质量。 2、在教育活动方式的组织上,不是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以游戏活动等方式组织教学活动,而是采用“黑板+粉笔式”的 教学 方法 ,严重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案例】一位幼儿园老师在组织大班语言活动时是这样做的,没有任何的材料教具准备,直接让小朋友坐在座位上听老师讲 故事 ,老师拿着一本故事书在前面念故事,《金鸡冠的公鸡》,讲完后问小朋友:“小朋友,今天我们听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有孩子回答:“金鸡冠的公鸡。”于是老师把故事的名字写在黑板上,然后指着黑板上的字,交孩子反复读故事的名字。 3、在对幼儿的评价方式上,不是按照幼儿的年龄层次,个体水平对幼儿进行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进行个体水平测查,而是以考试的分数来衡量和评价一个幼儿水平,严重扼杀了幼儿的发展和个性。如: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今天考试得了多少分,字写得如何等。完全用分数衡量幼儿在园的表现好坏。 4、给幼儿留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这个似乎在小学才会出现的词汇,近几年也悄然流行在各类幼儿园。 【案例1】某幼儿园的家长 广告 栏前,前来接幼儿离园的家长在抄录幼儿家庭作业。 温馨提示:今日家庭作业 小班:拼音b、p、m、f,各写10遍。 中班:人、口、手各写20遍。 大班:“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写10遍,拼音“ao、ou、iu”写20遍。 从家庭作业的内容来看,幼儿园所谓的家庭作业,指的主要是幼儿和家庭成员一起要完成的属于幼儿园之外的活动和合作。例如,亲子快乐阅读、亲子手工操作、亲子游戏、讲故事等。幼儿园的家庭作业强调的是亲子合作和亲子互动。 三、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危害 1、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 处在学龄前阶段的孩子,其大脑以及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发育还不完善,决定了他们还不能像小学生那样坐下来正规的学习。作为孩子的教育者──家长和老师,非要像对待小学生一样要求他们,这种违背规律的做法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是可想而知的。不管孩子年龄有多小一律要求他们写字、算数,如果写不好(这是必然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到能写好的年龄),家长呵斥、打骂,老师批评,孩子在这种小学化的教育过程中,得不到快乐,而得到的常常是消极的情绪体验,自然会认为学习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于是,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的心理,结果使孩子还未正式开始学习的过程,就已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才是最糟糕和可怕的事情! 2.扼杀了幼儿的天性,不利于幼儿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发挥。 幼儿天性是爱游戏的,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基本的形式,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因此,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更应该顺应幼儿的天性,一切活动都应该在游戏中进行。否则,就是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而小学化了的幼儿教育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只是单调的让孩子写字、算数,剥夺幼儿游戏的机会,泯灭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实质上,小学化的幼儿教育方式是使幼儿失去了学习、创造、和探索的机会,天才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3.危害了幼儿的身体健康,不利于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 学前阶段的幼儿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决定了他们还不是“坐下来学习”意义上的学生,如果强制幼儿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经系统的伤害,使孩子变得表情呆板;过早过多的进行规范性学习,不利于孩子肌肉、骨骼的发育,会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上的不良症状的产生,给幼儿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4、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不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 幼儿教育“小学化”过早的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按照小学生的标准要求幼儿学习、完成作业的做法违背了幼儿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让幼儿写、算,进行强制性的学习,他们“玩”的时间被剥夺了,没有一点自由,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无法发挥,孩子变得像“小大人”,呆头呆脑。幼儿过早的背上了沉重的课业负担,在成人的责备甚至打骂声中强制学习,活泼好动的个性受到压抑、摧残,心灵受到创伤,则难以形成开朗、积极、乐观、自强、自信、自尊等健全的人格,严重的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总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对我们的孩子百害而无一利,务必引起各级领导、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广大幼教工作者、家长的高度关注,还孩子一个快乐健康而有意义的童年。 参考文献 1、陶金玲.私营幼儿园课程小学化现象解析[J].学前课程研究,2007:(10). 2、__峰.重庆教委主任周旭祥解: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十种表现[N].重庆日报,2012-03-15. 3、张烁.三问“幼教小学化”[N].人民日报,2011-09-30(18). 4、曾天山.“幼教小学化”问题出在哪[N].人民日报,2011-09-30(18). (作者:王淑华)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