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研究生毕业论文大禹

发布时间:

研究生毕业论文大禹

毕业论文网: 分类很细 栏目很多

本论文为您写中国姓氏起源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中国姓氏起源、流变和姓氏学概述〔摘要〕中国姓氏起源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即母系氏族社会,先有姓。至父系氏族社会始有氏。此后至春秋时代,氏尊而姓微。战国时代姓与氏通用而不分贵贱。秦汉及以后,姓氏合二为一或并言。具体的姓氏来源成千上万。迄今姓氏有两万余个,按逻辑归纳有17类,其分布以中国为主,遍及世界193个国家。历代因门阀与赋税的需要,皆重姓氏学。姓氏学研究发轫于春秋(以《世本》为代表),兴起于两汉,继起于东晋南北朝(以南朝梁和北朝北魏为代表),兴盛于唐宋,复兴于明,鼎盛于清,全盛于当代(20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始)。《中国姓氏起源考与历史名人》一书具有四个特点和两大价值。值做到一读。〔关键词〕姓氏起源流变姓氏学姓氏辨类四个特点两大价值接到衡阳胡秀华先生送来的《中国姓氏起源考与历史名人》书稿将近一年了,我迟迟未敢下笔作序。这部书洋洋260余万言,是胡先生十几年心血的结晶,我如随意涂鸦,将有损本书的光彩。因此,当时我便建议他去请何光岳先生作序,他说是何光岳先生特别推荐来请我的。本书不但部头大,书中参考与征引书目多达150余种,需要稽核查证;本书对500个姓氏进行了概说与探源,并于每个姓氏后都编有名人传记,他所运用的资料覆盖了二十六史和历代的方志及私家着述,吾非博闻强志之人,许多地方都逼使我重温旧典。功课做完之后,尽管才疏学浅,我还做到写几句话以就教于读者诸君。一、姓氏起源、流变与姓氏学关于我国姓氏起源,古今许多姓氏研究的专书都有探讨。但其中存在一些问题,或纵不能达远古,或中不能明朝代,或源不能识类别,或横不能见联系,总之是不成系统,不够完善。胡秀华先生的这本书,于单个姓氏探源考订用心良苦,限于他本书的体例,也未便从总体上付诸系统的论述。我遂借弁言之机,对姓氏起源与流变,乃至姓氏学的情况,做一总体的鸟瞰。或略补姓氏研究之缺,亦祈于读者有所裨益。世界万事万物各有其本源与发展,但在地球上,如果没有人类对它们的关注,便都不会有文献历史。以此为前提,我们可以说,没有人就没有历史。文献历史,是通过文献记述的人及其与人相关联的事物的本源与发展。人是人类区别于低级动物的总称,每一个具体的人,都有其个性特征,但如果每一个具体的人没有一个专属于他的符号,便无法进入集体的劳动与生活,也无法进入文献历史,因此,姓名便应运而生。人类是先有姓而后有氏然后而有名字的。人的姓氏是随着从古猿到猿人,到智人(古人),到新人(现代人)的进化的需要而产生的。亚洲南部与非洲北部相邻地区的古猿,在适应自然界的变化的生存发展中,大约在七八百万年前有部分幸运者便变成了猿人。他们是“正在形成中的人”,是能够“拿棍棒的猿群”。这一时期,恩格斯称其为人类的童年,即“蒙昧低级阶段”(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描述他们“过着群团的生活,实行杂乱的,没有任何家族,在这里只有母权能够起某种作用。”(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云南省禄丰新生代上新世地层中发现的腊玛古猿头骨化石,距今约八百万年。说明中国也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在早更新世三百万年至中更新世二十至三十万年前,猿人为了生存,在劳动中改变了自身本质,已进化为直立人,即“完全形成的人”。这时的猿人能用火,制造劳动工具,血缘同辈通婚,它是人类蒙昧中级阶段。猿人从能够拿棍棒进化到直立行走、形成血缘家族,经历了漫长的七百七十多万年,考古学称之为旧石器时代早期。在《贺新郎》词中曾这样描述这一时期:“人猿相揖别,有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距今约二三十万年以前或稍后的更新世中期后一段时间,直立人已进化到智人(古人)阶段。血缘家族公社已发展到母系氏族公社阶段。陕西大荔人头骨化石即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在距今约五万年前,早期智人已发展到晚期智人阶段。这一时期母系氏族公社有了较大发展,由于地域和劳动形式的不同,人类不同肤色和种族也已形成。这一时期,广西柳江人、山西峙峪人、周口店山顶洞人、四川资阳人、内蒙古萨拉乌苏人(河套人)、广西来宾麒麟山人、山东新泰人、辽宁建平人、云南丽江人、台湾左旗人等,都有化石出土。从早期智人到距今一万年前的二三十万年间,智人的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劳动工具做到到改进,而且有了半地穴式的简陋房屋。考古学将这二三十万年称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夏以前,姓与氏是两回事,它们并没有同时产生,而是先有姓后有氏。姓与氏的贵贱,也发生过翻天覆地的变化。母系氏族早中期,有姓无氏,姓是女人的尊荣,以“老祖母”为中芯,形成大小不同的氏族公社,男人是既没有姓也没有氏的。《国语·周语》云:“姓者生也,以此为祖”。“姓”字的象形字,是“女”在上而“生”在下,是女人撑开双腿,刚生出一个小孩的状态。“姓”字本身,就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产物。至母系氏族中后期,男人始有氏,但姓贵而氏贱。是所谓“男子称氏,妇人称姓。”(郑樵《通志·氏族略序》)至父系氏族时期,男女的地位反过来了,表现在姓氏上,则氏为贵,姓为轻。当时的庶民奴隶是既无氏也无姓的,他们只有名字。即“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而无氏”。(同上)那一段漫长时期的通婚状况是“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同上)历史发展到大禹时代,建立了中国一个奴隶制王朝———夏。它完成了由部落大联盟共主(酋长)的选举制度到君主世袭制度的蜕变,王权与男权一次达到顶峰时期。所有的官爵、土地、人民都是君王的,所有的达官贵人的姓氏也全由君王赐予。所谓“胙之土而命之氏”(《左传·隐公八年》),就是这个意思。“胙土命氏”对姓氏发展的贡献,是开启了中国以官为氏、以国为氏、以地为氏、君王和主人赐氏的先河。夏、商、周三代历经约14个世纪(据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辞海》所附三代的世系表),48位王者,但一直沿袭着“胙土命氏”(或曰“胙土分封”)的制度。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也带来了姓氏的稳定和发展。它的发展特征主要表现为,一、父系“氏”的不断强盛和母系“姓”的逐渐衰微。到了周代,姓氏已开始混淆,而以男子的氏为贵。如《仪礼·士昏礼》云:“祝告称妇女之姓,曰:‘某氏来妇。’”前说称道妇女之专用“姓”,而祝告时却称的是妇女之父亲男性专用的“氏”。这为以后的姓、氏合一奠定了基础。春秋时的“赵太后”等,则是直接以她曾经依附的男性的氏为称谓了。二、君王所赐氏的氏族做到到迅速发展。除了王族之氏和王族尊崇的古来姓族外,其他的一切官名、地名、国氏、族氏,皆为君王所赐。三、以国为氏、以地为氏的支裔氏族日益增长。如夏之后封于杞,杞又分出娄、楼、鲍等支裔。如商封子族于宋,宋又分出戴、微、衍、边、向、起、合、宣、牛、皇甫、司徒、萧、穆、完、乐、正等等支族。周分封亲族诸侯80余国,各诸侯的支裔繁衍达2000余氏,人口几占中国之半。中国姓氏起源论文范文结:关于中国姓氏起源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中国姓氏起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1、中国近代史论文3000字2、中国校外教育杂志社3、中国社会科学期刊4、中国现代医学杂志5、中国畜牧杂志6、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论文

如果没时间或者没头绪,可以和这边的老师探讨一下.

大禹文化研究论文综述

一件记述大禹治水故事约2900年前铸有98字长篇铭文的西周(suí)公盨,近日入藏保利艺术博物馆并对外展出。其上铭文记述了“大禹治水”与“为政以德”等内容,文辞体例前所未见,被学者们称誉为“金文之最(*)”。它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关于大禹及德治的文献记录,将极大推动中国古史研究,堪称近年来重大文物考古新发现。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禹贡》一书就是一本专门记述地理情况的书。该书以大禹治水的故事为依托,按“九州”的地理区域,对中国的山脉、河川、疆界、贡赋等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历史事实被记录在很多古籍中,《尚书》以及《史记》中的《五帝本纪》《夏本纪》等记载非常详细。《史记·夏本纪》“予娶涂山”,“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司马贞索隐:“《系本》曰‘涂山氏女名女娲’,是禹娶涂山氏号女娲也。”亦称“ 女娇”、“ 女趫”。《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岛。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禹治洪水,通轘辕山,化为熊。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坐熊,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尚书·虞书·益稷》篇云:“予创若时,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孟子·膝文公上》:“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吕氏春秋》曰:“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华阳国志·巴志》:“ 禹娶于涂,辛、壬、癸、甲而去,生子启呱呱啼不及视,三过其门而不入室,务在救时,今江州涂山是也,帝禹之庙铭存焉。”《庄子·天下篇》:“昔者,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三百,《尚书》所述的,是禹娶涂山氏之女为妻,新婚仅三四天,便出发治水,儿子夏启呱呱堕地,他没有见过一面。孟子说,“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史记》中所载,是“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都表示出大禹在治水中表现的艰苦卓绝的作风,和间在外治水,无暇顾及家庭,顾及儿女私情。

神话的考古学:鲧禹的家事与天下事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 田兆元 古史研究和神话研究,有一个话题是绕不过的,这就是鲧禹问题。鲧禹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显赫的地位,但是却众说纷纭。他们是人还是神?他们是父子关系吗?还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真就是像有些人说的,是在外面有了女人?这些问题,值得好好讨论。 鲧禹故事是蕴含着丰富历史信息的神话传说。在中国的历史文献中,鲧禹一直作为历史人物记载。过去,神话学界把这种现象称为“神话历史化”,想把这部分内容剥离出来,还原为历史是历史、神话是神话的状态。这番努力,人们是不怎么认同的。过去一旦把某个对象指为神话,那意义就下降了,因为不真实。而作为中国儒家代表人物的叙事如果不真实,大家不愿意接受。人们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变为神话的,只有那些在历史上惊心动魄的事件,以及伟大的人物,奇特的自然现象才会变成神话的叙事。神话是历史的一种叙事形式,有的学者将其称为神话历史。神话的情节本身可能是不真实的,但是神话的文化基因是真实的,神话蕴含的民族感情是真实的,神话表达的理想是真实的。因此,神话是古代人民的思想观念的真实写照,是对于历史的真实评价。神话是解读历史、建构历史的方式,但是神话不是仅仅为历史而生的。神话为信仰而生,为现实而生,为理想而生,是一种为了生存发展神圣的叙事。我们纠结神话的真与假,却没有弄清楚神话何以真,何以假。结果演绎出一批人想通过否定大禹的真实存在来动摇中国文化的根基,而一批人试图通过考据恢复真实的大禹来维护文化传统。大家当时都不太明白:神话传说本身就是文化传统,神话传说是文化的根。由于不明白这样的道理:鲧禹的故事就成为学说纷争的对象。 神话考古研究不是要去现场考古,挖出大禹的骨头来,通过基因分析,说是大禹的墓地找到了,这根本就不可能。神话的考古学是对于神话知识的发生与建构的分析,对于神话与当下的联系的分析,是对于神话作为中国文化之本的认同过程的讨论,是对于神话与民俗融合进入日常生活的讨论,当然也包括历史还原的讲述与建构。禹是一条虫? 禹是一个人还是一个神?这是鲧禹研究争论的大问题。我们还是先看看鲁迅的小说《理水》里所影射的描写,可以看得更加直观:“这这些些都是费话,”又一个学者吃吃的说,立刻把鼻尖胀得通红。“你们是受了谣言的的。其实并没有所谓禹,‘禹’是一条虫,虫虫会治水的吗?我看鲧也没有的,‘鲧’是一条鱼,鱼鱼会治水水水的吗?”他说到这里,把两脚一蹬,显得非常用劲。 “不过鲧却的确是有的,七年以前,我还亲眼看见他到昆仑山脚下去赏梅花的。” “那么,他的名字弄错了,他大概不叫‘鲧’,他的名字应该叫‘人’!至于禹,那可一定是一条虫,我有许多证据,可以证明他的乌有,叫大家来公评……”这是鲁迅小说《理水》描述的一场争论,懂得背景的人一定知道,这是在讽刺当时的一个史学派系:古史辨学者群及其北平的一些学者。在日本已经占领东北,国破家亡的时刻,这些学者所讨论的问题,与日本学者的“尧舜禹”否定论构成了事实上的呼应,在动摇中国文化的根基,所以被大家同声声讨。当然,关于大禹是虫、鲧是鱼的问题,是一个科学的学术问题。相关人士拿这个学术问题来批评中国儒学传统虚假是不恰当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否定顾颉刚先生等对于鲧禹的讨论的学术意义。 上古世纪前期,顾颉刚先生有几封关于夏禹问题的通信,大体上是说禹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条虫,或者一个神,从而揭开了现代古史讨论辩伪的序幕。后来一发不可收,不仅否定尧舜禹的真实性,对于殷商的历史也开始神话化的解读,并对于汉代的所谓造假进行了深度批判。顾颉刚先生提出了古史的“层累的构成”观点,即时间越晚,古史的历史越长,因此,古史是后代建构起来。这些讨论有一定的意义,让人们认识到历史的主观性一面,但其结论太武断,并不具有普遍性。 其实,说禹是一条虫,并不是顾颉刚先生的发明。早在东汉时期的文字学家许慎,在其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中就说:“禹:虫也。从厹,象形。”拿一个动物的名字来命名也是很寻常的时期,比如,我们现在还有很多人取名叫什么龙、凤、骏、虎的,并不是自己就是一只虎,一匹马,而是以物自况,或者某种文化追求。清代的段玉裁在为《说文解字》给“禹”做注释的时候就说过:“夏王以为名,学者昧其本义。”批评了当时人们不明古义的问题。 如同禹的本义是虫,鲧的本义也真是鱼。《说文解字》说:“鲧,鱼也。”鲁迅描述的那批学者的讨论,本来是一个古老的,到现在还在延续的中国人的命名问题。 鲧是鱼、禹是虫是文字的本义问题,可是他们为何要拿动物来给自己命名呢?我们一般解释这是古代社会的图腾崇拜问题。 严复于上个世纪初在《社会通诠》一书把西方人类学的“图腾”概念引入中国,后来摩尔根等人的图腾观念也进入了中国的学术话语。图腾,大体上是说,古代氏族认为自己的来源与某种动物、植物、其他自然物或者神物有关,那个带来氏族生命的对象一般就作为氏族的崇拜对象,这个崇拜对象,在国外的学术话语中被称为“图腾”。图腾在中国古代称为什么呢?可以对应的就是“姓名”或者“姓氏”。我们发现,古代有鲧、禹这样的姓名,也有姜(羊-炎帝)、舜(草)这样的姓名,到现在我们的姓名中还有龙、马这样一些姓名存在。中国姓氏与图腾关系很密切,当然远比图腾复杂。所以鲧的图腾是鱼,禹的图腾是虫的说法就成为标准的解读方式了。 研究者指出,鲧、禹并不是一人的姓名,应该是一个氏族的姓名,应该称鲧族、禹族更合适。一个人一代人是做不了那么大的事业的。比如禹,他定九州,治理那么多的河道,一个群体一代人是没有办法完成的。我们看他治理冀州这样恢弘的工程,很难一代人完成。《史记—夏本纪》这样记载: 禹行自冀州始。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覃怀致功,致于衡漳。其土白壤。赋上上错,田中中。常、卫既从,大陆既为。鸟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海。 从壶口开始,一路到大海,沿途山河治理,岂是十三年可以完成?这还仅仅是冀州,还有其他八州呢?所以定九州是鲧禹族世世代代的治理山水的功业。 禹这个虫是什么虫呢? 虫是古代对于走兽爬虫的统称。比如,我们把老虎也叫做虫。但是大禹族的虫,是龙。闻一多先生在其名著《伏羲考》中指出:龙在中华民族中具有优势地位,是华夏族的图腾,以及很多民族的共同图腾。夏族就是龙族,闻一多先生列出七条证据来论述之。段玉裁根据禹的古文,认定那个虫是四足,这也与龙四足相吻合。夏族禹族为龙基本上是学界的共识。 古文禹是一条虫,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禹是一条龙。鲧禹什么关系? 鲧禹什么关系,似乎是地球人都知道的秘密:他们是父子关系。《史记-夏本纪》这样记载:“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这是说得明明白白,本应该没有问题好说。 既然是父子,鲧是一条鱼,禹是一条龙,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怎么图腾都不一样呢? 鲧禹故事,很好地诠释了古代的婚姻形态:外婚制。按照图腾内婚禁忌,龙族是不能与龙族婚配的,这样是乱伦。母系氏族时代,氏族内只有血亲的母子母女与血亲的兄弟姐妹居住在一起,因此是不能氏族内部婚配的,外婚制度就是必然选择,否则血亲乱伦就会造成氏族的退化衰败。甲氏族的同辈男子,是乙氏族的同辈女子的共同的丈夫;反过来,乙氏族的同辈男子,也是甲氏族同辈女子的共同丈夫。这是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描述的“普那路亚”婚姻形式,这是不能乱的规矩。中国也有所谓“同姓为婚,其生不蕃”的规定。从这一点看,人类的看法基本上是共同的,当然不排除有部分的例外。 我们看鲧族与禹族的婚姻,就知道这是两个部落的联姻。鲧禹之间,有父子关系的个案,但是整体上,却是婚姻互换的两亲家关系。禹族的孩子,父亲一定是鲧族的,那么禹的父亲是鲧;鲧族的孩子,其父亲则是来自禹族的,这样,禹也可以说成是鲧的父亲。一般说,氏族是两两比邻而居,即所谓两合氏族,为了婚姻的需要,必须有这样的婚盟。 鲧是一条什么鱼呢? 据《史记正义》注引《帝王世纪》等文献,知道鲧是甲鱼族,即龟鳖族,并且是一个三足鳖。龟鳖本是神圣之物,被人玩坏,此是后话这里不讨论。 鲧的婚配是谁?《史记》三家注引文献说,禹的父亲鲧,娶了修巳为妻。长蛇修巳、禹、虫,三者都是龙。这个材料真是很有意思,证明了鲧禹族婚配的事实。修巳就是长蛇,这不就是龙吗?所以初期禹继承的是母亲的长蛇修巳龙图腾姓氏,而不是父亲的龟鳖图腾。 我们都知道所谓的四灵,即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我们也知道那个玄武是龟和蛇缠绕在一起的。有学者指出,这就是鲧禹族联姻的一个图腾。我本人是支持这个观点的,并认为《楚辞-天问》的“虬龙负熊”就是鲧禹联姻图腾的描绘。古文记载说,鲧治水不力被杀,化为了黄熊。据古人解释,这个“熊”下面应该是三点,或者就是“能”,就是三足鳖。“能”字本身是头顶一只脚,右边两只脚,就是一个三足鳖的象形字。后人写错了,写成了熊字。所以虬龙负熊就是虬龙负能,即长蛇与龟鳖缠绕,即玄武图像。所以,鲧禹关系,有父子关系的个案,但整体上是姻亲关系,两个氏族的关系。 鲧被杀,也是整个氏族被惩罚,鲧族衰弱。所以禹族有与他族联姻的迹象。如有“禹生于石”的传说,那就是禹族一支与山石族建立了婚姻联系了。大禹与涂山氏的婚姻,就是禹族一支与山石族的婚姻联盟的开始。 鲧禹的这种关系,由于当时的民俗文化与今天不一样,所以迷惑了许多人。假如我们从民俗学的角度来解释,很多的疑问便冰释了。神话蕴含的历史信息厚重,没有民俗学的理论,这团乱麻是很难解开的。涂山氏: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 涂山氏与禹的情感故事感动着世世代代的人。史书上说,因为大禹治水,兢兢业业,大公无私,所以三过家门而不入。最初是《孟子》在讲述这个故事,后来《史记》进一步阐述,所以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便成为中国大公无私的经典故事。大禹治水对于这个故事,前些年有一位老师在百家讲坛说,大禹在外另有女人了,所以不回家。引起社会上的强烈不满。但是,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叙事,可能也真的不完全是为了治水。本人曾经是这样解释的:大禹时代处在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转型期,其中最为重要的婚姻形式改变就是从女居要改变为从夫居,子女的继承权由母系转向了父系。大禹是父系观的主张者,而涂山氏坚持母系主张,两人有矛盾,大禹涂山氏故事就是社会转型的一出凄婉的悲剧。今天的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九尾白狐,就借鉴了其中的一些符号与情节。 据屈原《楚辞·天问》:“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四方。焉得彼涂山女,而通之于台桑?”说是大禹治水,四处行走,碰到涂山女了,就和她在台桑交合,算怎么回事?当然屈原是有些不满。说他快“朝饱”,不负责任。屈原那时也是不明白一千年前的婚俗。 《吕氏春秋》记载,这个涂山氏和禹交合一番,过了四天大禹就离开了,涂山氏便天天去眺望,盼望大禹归来,因为思念,涂山氏作了一首歌:“候人兮猗”!闻一多先生称为“候人歌”,据说这是南音之始。我曾经在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说到,这个等待情人的歌谣传承了四千年,今天还在以不同形式在唱诵,如流行歌曲《你知道我们在等你吗?》就是这一旋律的变种。可见爱情的等候是何等重要的主题。 可是,有迹象表明,两人观点不一样,禹追求的是父系权利,涂山氏坚守的是母系传统。我们继续看他们的故事。可能涂山氏有所妥协,跟大禹去了,变从妻居为从夫居。还为治水的大禹送饭。《山海经》有一段这样的记载: 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禹治洪水,通轘辕山,化为熊。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为熊,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 我们看这个故事的意蕴: 第一是涂山氏去为大禹治水做饭去了,体现出涂山氏对于从夫居住婚姻模式的妥协,对于大禹治水事业的支持。可见涂山氏是重感情的。 第二是禹化为熊,其实也是那个“能”,三足鳖。禹为什么要化为三足鳖呢?显然他是在怀念鲧族,自己不再追从母族的长蛇图腾,而是追从父族的三足鳖图腾。这个“化”是什么意思呢?我想这是治水工程工地上的旗帜,或者相关标识,上面已经不是修巳长蛇形象,而是一个熊(能-三足鳖)形象,化是改变的意思。涂山氏感觉这个不尊重他们新的婚盟关系,并且大禹自己都要改变曾经的母系信仰,所以真的难以接受,所以逃走。 第三是涂山氏化为石,标识了她的母系山石图腾。而大禹的“归我子”三个字,突出地表现了子女属于父系的时代变迁。 所以我们就会理解,禹事实上把王位传给了启,改变了中国早期国家制度的形式,是父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鲧禹的家事是当时天下社会变迁大事的缩影。处在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型的时期,社会冲突激烈,两性爱情也被迫卷入了社会变迁的洪流之中。 大禹治水的大公无私故事,大禹传启家天下的有私故事,奇妙地交织在他身上。以至于后代的家天下带有天下为公的理想,这就是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社会,将天下视为自己的家,又把天下治理视为统治合法性的表现。尧舜的故事,是圣人故事,统治者不愿接受,因为他们不愿意把自己的王位拿出来,选贤授能,禅让出去。但是大禹故事不一样,王位给了儿子,他们喜欢——这是家天下。但是像大禹那样天下为公,统治者是否做到了呢?这是一个问题。我们把鲧禹故事视为鲧禹联盟两代人治理洪水的英雄传奇,鲧在治理过程中出现问题被杀死了,也是很多人惋惜并为之打抱不平的。治水的故事与家庭的变故联系在一起,因此,这个神圣的叙事,本身就是一段家庭与社会的传奇。 今天,大禹作为中华民族的圣贤,国内许多的地域景观都在讲述纪念这位伟大的传奇人物。在浙江绍兴,在安徽涂山,在湖北武汉,在四川汶川,在山西夏县等等地域,都有鲧禹、大禹涂山氏的故事流传,说明了该神话强大的活力。大禹还是许多民族的祖先,如匈奴等。无论是神话变成了历史,还是历史变成了神话,鲧禹故事都是中国历史与现实生活中最具影响力的神圣的叙事,是中华民族甚至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文化遗产。 大禹本来继承了龙族母系传统,又传承了父系玄武之龙龟一体的图腾,这样两处的龙图腾融合一体,融合成以龙为核心图腾标识的华夏主体民族。鲧禹家事真正成了天下大事。

禹羌文化如下,禹,又称大禹、夏禹,生活在4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是继炎、黄之后的又一人文始祖,因为制服泛滥于神州大地的滔天洪水并创建我国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而彪炳史册。据古代文献记载,这个受到全民尊崇的伟大人物就诞生在北川。 关于大禹的诞生地,最早见于战国时的《孟子》一书。《〈史记.六国年表〉集解》引用《孟子》中的一句佚文称:“禹生石纽,西夷人也。”说大禹是夷人,即现在所说的少数民族,其降生地叫石纽。战国时的《竹书纪年》中也有类似的记载,说禹母修巳在石纽生下了大禹。 到了汉代,正统文献如《史记》等,都说禹生西羌,而蜀地的学者杨雄等人则指出大禹降生的石纽在汶山郡广柔县。“西羌”泛指羌人或羌人生活的地域,范围相当广阔,汉代北川境域属西羌之地,归汶山郡广柔县管辖,境内有石纽山,所以当时文献实际上肯定了北川是大禹故里。 唐代初年,在今北川县禹里设置石泉县,自此以后的一千多年中,《新唐书》、《郡国志》、《职方书》、《禹庙记》、《大明统一志》、《大清统一志》、《四川通志》、《龙安府志》、《石泉县志》、《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等文献典籍皆一致称石泉(北川)为大禹诞生地。

因为大禹文化符合后来帝位治理国家的需要和理念,大禹真是作为帝王带领百姓治水成功。

邓嗣禹先生学术论文选集

19.5亿的战争赔款不包括被掠夺的无数珍宝

王夫之(1619-1692)明末清初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衡阳市人;字而农,号姜斋;中年称“一瓠道人”、“更名壶”;晚年仍用旧名。因隐居衡阳县曲兰乡(今船山乡)石船山,故自号船山老人、船山病叟,后人称船山先生。顺治11年8月,因清兵搜捕,王夫之被迫离家,流亡于零陵、郴州(郴州兴宁山)、耒阳、常宁一带,曾变姓名为瑶人,寄居荒山破庙中,后移居常宁常宁市洋泉镇西庄源,并开始授徒著书(在此寓居3年)。这段时间,先后写出哲学著作《周易外传》《老子衍》(初稿)及重要政治著作《黄书》。在政治思想方面,提出“循天下之公”、“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一人。”主张选贤使能,“以天下之禄位,公天下之贤者”。在哲学思想上,辟朱(熹)程(程颐,程颢)“理在气先”、“道在器先”和陆王“心学良知”之说,提出“天下唯器”、“理不先而气不后”的理论,而归于躬行实践,强调知行统一。凡此,对近代思想均有重大影响,如魏源、唐鉴、陶澍、贺长龄、曾国藩、左宗棠、郭嵩涛、彭玉麟、谭嗣同(“五百年来,真通天下之故者,船山一人而已。”)、梁启超、邹容、杨度、陈天华、宋教仁、章太炎(当清之季,卓然兴起顽儒,以成光复之绩者,独赖而农一家言而已)、杨昌济、毛泽东、蔡和森等。秦三元(1831─1901)湖南常宁洋泉严冲人。清末将领,少因家贫没读书,投军任伙夫。因偶救清末四大中兴名臣之一将胡林翼而得胡赏识器重,累迁至岳州参将,湖北抚标中营参将,授花翎副将衔,享二品顶戴,封振威将军。胡知其纯朴忠义,免予打仗, 特于岳阳设参将府署,置有鼓乐,显赫一时。秦甚至己缺文化,抽闲聘名师教授。便通晓诗文,从文盲而成儒将矣!有两个故事为证:一次、众官设宴饯行一官员,有倡赋诗送别,有意难秦。秦氏从容口占:诸位吟诗来送别我攀杨柳将枝折 隔江一片蓼花红尽是离人眼中血。奉虎满(?-1395)洋泉人。明初农民起义领袖,明代初期瑶民与朝廷还相安无事。随着经济的发展,朝廷对瑶民的盘剥和禁令逐渐加重,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也逐渐尖锐起来,瑶民的反抗斗争亦随之增强。明洪武三年(1370年),奉虎满联合三洞蛮(指今常宁桃园洞、神仙洞、黄洞的瑶族先民)瑶民举旗起义,杀官军,占村寨,朝廷派兵,讨伐不克。朝廷再调瑶官邓良平奉虎满,邓良洪武甲子举人,邓乃一介儒生,自思武都斗难胜,心生诱杀之计,买通和奉虎满的至交好友,诱奉出溪洞,用酒灌醉后,擒拿斩首。邓良因功留镇溪洞,世袭抚瑶宫,为黄洞邓姓始祖。传奉虎满曾在洋泉泉峰观下寨子岭扎寨议事。后人将其神化,传其在山上操练茅兵数万,修得神箭三支,神赐宝马一匹。后被其母错断,茅兵全毙,三支神箭射向金銮殿,又因定时不确,未能中的。邓嗣禹(1905年7月25日~1988年4月5日)字持宇,常宁洋泉黄洞人,国际著名历史学家,汉学家、图书文献目录学家,中国科举制度与朝贡制度理论研究的奠基者与创始人。1932年燕京大学毕业后,留学哈佛大学,与林语堂 、陈寅恪等同为哈佛燕京学社成员,师从国际汉学泰斗费正清先生,于1942年获博士学位,曾任芝加哥大学东方研究院院长、印第安纳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并被哈佛等名校聘为客座教授,是尼克松1972年首次访华时的代表团成员之一。除发表在国内外学术论坛的百十篇专论,主要著述有《中国考试制度史》、《通俗汉语(附文法注释)》、《太平天国起义的新见解》、《太平天国起义与捻军运动》、《清朝政治制度》、《太平天国起义史编纂》、《现代通俗汉语》、《太平天国起义和西方政权》、《文化革命后中国的教育》等。有些论著已成为欧美各大学研究中国近代史所必备的参考书。与费正清合著的《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一书,被剑桥、马萨诸塞、哈佛等大学用作教材。邓受谷(1900~1927年6月21日)常宁市洋泉黄洞人,出生于黄洞一户农民家庭。1915年毕业于常宁县合江学校后,先后考入长沙达材法政学校、北京燕京大学。1924年加入中国国民党。曾多次参加北京学生组织的反帝反封建活动,并于1926年在北洋军阀政府制造的镇压学生爱国示威游行活动“三一八”惨案中身受重伤。同年4月,受命回常宁发展国民党基层组织,任国民党常宁县党务指导委员会常务委员。后任国民党常宁县党校校长。此期间,积极与共产党人合作,开展工农运动和培训工农运动骨干,先后被推选为县农民协会执行委员,县总工会执行委员。1927年6月21日,被背叛革命的国民党反动军警杀害于常宁县黄洞古塔边。邹文辉,男,汉族,常宁市洋泉杉树人,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1965年2月生。1983年7月参加工作,198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研究生。历任常宁县财政局长,衡阳市财政局长,衡阳市人民政府秘书长、中共衡阳县委书记、衡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湖南省人民防空办公室副主任。现任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秦振衡,男,1965年3月出生,常宁市洋泉兴源人,衡阳市财政局局长,党组书记。1984年8月参加工作,198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湖南师范大学成教学院政治专业本科学历。现任衡阳市财政局局长。历任常宁县财政局干部、衡阳市财政局办公室副科级干部,1996年2月任衡阳市财政局办公室副主任,1997年3月任衡阳市财政局预算科科长,2000月12月任衡阳市财政局副局长、党组成员,2009年9月任衡阳市财政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2013年6月任衡阳市物价局局长、党组书记;2015年5月任衡阳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曹道民,1963年2月生,常宁市洋泉镇人,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数学家,博士生导师。1979年9月至1986年7月先后就读于湘潭大学数学系基础数学专业和计算数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86年9月在中科院武汉数学物理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1989年6月毕业后留院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92年10月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996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到中科院应用数学所工作;2003年调任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所长。兼任《应用数学学报》副主编、《数学物理学报》、《JonrnalofPartialDifferentialEquations》、《系统科学与数学》执行编委。1999年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一等奖,2004~2006年连续三年获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奖。共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其中50多篇在国外学术刊物发表,其余均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其论文得到世界著名数学家的赞扬和引用,其科研项目多次获得中科院和省部委的奖励。吴鸿骞 (1888-1929)湖南常宁洋泉东桥人,日本政法大学毕业,同盟会员。民国9年(1920)便被选为湖南省参议,历任国民党湖南省党部监察委员、省政府委员、省高等检察厅长、代理湖南省首席检察官。民国16年(1927)出任湖南省特别法庭审判委员,审判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多次训令全省司法检察部门保护农民运动,同时也制止乱捕滥杀,他在特别法庭时批准杀了军长叶开鑫的父亲湖南省著名士绅叶德辉。农运失败被捕,后乘机逃出赴武汉转上海租界后,被仇人暗杀,连头也被取去,不知去向。尸身运回用木头做了个假头,以成全尸,成了一个无头政治家之谜。李继圣(生卒不详)字希天,号振南,自谓抱雄儿,湖南洋泉人。雍正二年(1724)举人,曾游历大半个中国,历任江西万年、广丰知县,辞官后著述和讲学过完下半生,晚年应聘掌教石鼓书院。著作有《春秋今古合解》、《奇男女衍义》、《尚论篇》、《寻古斋诗文集》,所著《窑金论》被选入《皇朝经世文选·社政》中,为清代著名学者邓显鹤所编《沅湘耆旧集》入选诗文最多的一位。湘学泰斗王闿运在《寻古斋集》所作序言中评价他:“振南文雅澹有品……独先知姜斋(王夫之)而称道之。唐玉凤, 1957年11月出生,教授,湖南常宁洋泉人,中共党员,企业管理硕士生导师。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党委书记,主持全院党务工作。主要学术兼职有:湖南省行政管理学会理事、湖南省管理科学学会理事、湖南省职业教育管理学会理事。,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生导师。1982年1月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原湖南农学院)农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从事党务工作和教学工作至今。

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自唐武德四年(621年)创立,至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废止,在我国历史上共存续1300多年。在此期间,科举考试成为一种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考试制度。 科举制度作为朝廷选拔官员的主要手段,在巩固统治、安定社会、维护统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封建社会成熟时期出现的选拔方法,科举考试与封建时代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步骤是一致和适应的,是上层建筑的一种体现形式,因此对其历史作用不能抹杀。 首先,科举制度使统治基础下移,真正做到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知识分子的特权地位,虽然有部分是依靠财富获取的,但更多的是通过科举获取功名而形成的。因此,大量出身低微贫寒的士子,可以通过科举使本人以及家庭的社会地位晋升。科举提供了一条在最大可能的范围内选拔人才的途径,也为社会下层分子提供了一条上进的途径,使社会不断进行阶级的对流,对巩固地主阶级封建统治、稳定政治和社会产生了积极作用。 其次,科举选士制度的确立、健全与完善,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官队伍的建立和世界上最早、最完善的文官政治的形成。 再次,科举考试制度,严格奉行“三公”原则,即“公开考试”、“公平竞争”和“公正录取”。这是中国人才选拔方式长期演变的结果,它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世界文明的一部分。 科举取士确是封建时代所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竞争机制,是选官任能的最佳形式和途径,保证了封建国家的政治需要。正因为如此,早期以传教士为主的西方人士来华后都对科举制度大加褒赏,向西方予以介绍,并希望为西方所采用。18世纪前后的西方有识之士极力推崇中国的科举考试和文官政治,并在此后相继仿效中国的办法,推行了文官考试制度。 一、科举制在西方的传播过程 (一)科举制最早在西方的传播 西方人中,到底谁最早提到了中国的科举制?根据美国学者邓嗣禹在1943年哈佛亚洲研究学报上的说法,关于中国科举制的最早记载见于加斯帕德·达·克鲁兹的著述。他曾于1548年航抵东印度,1556年(明嘉靖三十五年)前往中国;是到中国的第一个传教士。1569年他回到葡萄牙,1569至1570年间,他用葡萄牙文写作的游记手稿在威尼斯以意大利文首次出版。R·威尔斯将其译为英文,以“来自中国行省的报告”为题,收入里查德·艾登的《东印度群岛及其他国家旅行记》一书。克鲁兹在文中说中国官员们“必须有那项功名或头衔……他们效忠皇上,不避危难。他们奉行‘学而优则仕’。”文中还简要地提到了硕士、博士的情况。而另一种说法是,尚在克鲁兹之前,就至少有两位葡萄牙人或多或少地提到了中国的科举取士。而这两位葡萄牙人,竟然曾经是中国监狱的囚犯,一个叫维埃拉(Vierira),另一个是盖略特·伯来拉,他们都是葡萄牙人。维埃拉是一支由费尔隆·伯列士·德·安德拉吉率领的葡萄牙舰队的成员,1517年到广州,在粤停留三年后赴京,因葡萄牙人不懂得为皇帝举哀期间(明武宗朱厚照在1521年即正德十六年去世)暂停海外交易的中国规矩,1521年9月被送到广州拘捕,1524年(明嘉靖三年)从广州监牢中维埃拉(Vierira)发出信函回国。他在信中就中国的外交、社会关系、吏制等发表了不少看法,其中说到:中国的法官都是来自文人学士,“获得一种学位的每位文人学士,起初做做小官,以后再升任到高级职务上”。盖略特·伯来拉1549年(明嘉靖二十八年)被中国海防军俘获,他虽不是当年葡俘中惟一写出自身经历的人,但他有关科举制的叙述可以说是最详尽的一个,这在其著作《南明行记》中有所体现。据他所说,察院要审讯囚犯和授予学衔。察院年年巡视,被选拔来充任要职的人则每三年会聚一次,在为他们准备的大堂里受到考试。向他们提出许多问题,如回答合格,够得到学衔,那察院不久就授予他们;但那些要当“老爷”的,在皇帝批准之前,不得使用帽子和腰带。考试完毕,测验通过后,要为那些得到学衔的人举行隆重仪式,经常要共同盛宴庆祝。更令人惊讶的是,当这位葡萄牙囚犯知道了中国考生是在严密监视的条件下进行考试时,也戏称中国应试者为“囚犯”,将他们等待金榜题名的人生得意之际,则称为“等待判决”。而且,他还发现同牢的中国“难友”中,竟有因考试落榜而蹲监狱者。 对科举制度记载更为详细的、对西方影响更大的是圣奥斯丁会修士儒安·贡查列斯·德·门多萨编写整理的著作。门多萨的著作首次于1585年(明万历十三年)在罗马出版,目前在中国的中译本名为《中华大帝国史》。门多萨的《中华大帝国史》文中除了介绍了科举的竞争性,还介绍了如何授予学位,以及是如何庆贺的,对中国的科举极具赞美之意,他写道:“在当今世界上为人所知的国家中,这个庞大的王国是治理最佳的一个。”但应该说门多萨对中国事物具有一种近乎于不切实际的信心与心有灵犀的理解力。他在零乱的资料中敏锐地发现中国教育与统治制度之间的关系和中国文明对知识特有的尊重。在那里只有饱学博闻的人通过国家考试才能成为官吏参与管理政府事务,任何一个人在学识上的努力都可以使他进入社会上层,这就意味着一种平等与竞争的健康的社会机制。这一发现对16世纪末西方封建等级社会是一大震惊,同时也预示着以后一个多世纪里西方对中国科举与文官制度的利用。 (二)西方传教士笔下的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随着西方传教士(尤其是耶稣会会主)一批批前往中国,他们在中国传播西方科学,同时又向自己的国家介绍中国的哲学和许多奇闻轶事,其中也包括科举制度。在这些耶稣会会士中,最有名的是意大利人利玛窦。利玛窦在明朝末年以传教士身份来到中国,自明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至明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在中国生活了28年,并被任命为帝国政府的高级官员,他在《书信集》中,有不少关于科考的记载。例如在1597年9月9日的一封长信中,利玛窦应一位神父的要求,介绍了当月在南昌举行的乡试情况。他说:现在我就开始介绍中国科举,也希望您把这种制度介绍给您目前服务的公侯,要他们知道这在中国与意大利各邦所推行的有多大的区别!在管理、政治与秩序等方面,中国的确超过其他民族。利玛窦作为在中国度过了后半生的耶稣会传教士,晚年时(他于1610年5月去世)以十分赞赏的态度高度评价了中国科举选士制度形成的文官政治,他认为:“标志着与西方的一大差别而值得注意的另一重大事实是:他们全国都是由知识阶层,即一般称为‘哲学家’(指儒生知识分子)的人来治理的,井然有序地管理整个国家的责任完全交付他们来掌理”(《利玛窦中国札记》第1卷第6章)。利玛窦这段话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他认为中国当时的文官政治优于当时的西方;二是间接地评价了科举取士制度。 利玛窦的中国札记中甚至将府试的日期都能写得清清楚楚,他对中国的考场(贡院)的描写更是极为详尽,将小单间大小、构造都描绘得如此细致,甚至注意到了小单间有防止考试舞弊的功能:“在每个大城市都有一座专门为这一考试而修建的宽阔无比的宫殿,四周围以高墙。考场内有许多套间隔绝外务,专供上面提到的考官讨论呈交上来的手稿。在这座宫殿的中心有四千多个小单间,每间只够放下一个人用的一张桌和一把椅。小单间构造得使相邻的人不能谈话甚至见面。当本地考官和朝廷考官到达这个城市时,立即被带到这座宫殿里各就各位,而不得与任何人谈话。甚至在评阅考卷时他们也不准彼此交谈。这段特殊时期日夜都有地方官的和军队的警卫不断在巡逻,以防宫殿内工作的人和外边的人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进行任何接触。”“在第三天,要从指导行政的计划时将会出现的各种可能性中抽出三道难题或策论进行考试。答卷仍要写成一式三份,各份都说明作者对解决他选择来讨论的争论所要提供的判断。当各个候选人选定他要进行讨论的论题并记牢以后,他就进入负责官员指定给他的房间,默默地进行写作;每个人都必须把他的手稿再抄入一本特别带来的纸本上,在文章的最后除了自己的姓名以外,还要写明他祖上三代的姓名。然后这个纸本也要加封,只有负责人才能启封。每个人这样的手抄本可以随他用多少,并把它们亲手呈交负责人。这些抄本由专门指定的书记或抄手再重新抄过。为了防止任何徇私,抄本上都用红笔写上一个特别的字,然后再送交呈考官,而作者的笔迹则全部消除。这些不留笔迹的手稿才是送交考官评定的试卷。本人手迹本则编号与送呈考官的试卷上的符号相对应。遵循这种方法是要防止识别手稿并从书写的字体中隐瞒作者本人及其笔迹。”在文中利玛窦准确地介绍了中国科举考试为防止徇私舞弊而采取的弥封、红号和誊录制度。利玛窦对于中进士后的士子将会得到如何地位也进行了极为详尽的描写,他惊叹中国简直是一个“文凭社会”。 在新教徒中,另外一个较早到中国的是马利逊。他于1807年受伦敦会派遣,1809年受任为东印度公司翻译。1817年(清嘉庆十三年),他作为翻译随阿美士德勋爵到北京。1824年他返回英国,带去大批汉文书籍。他的代表作是汉英字典,在这部字典中他根据中文的原始材料,精辟详尽地描述了中国的科举制。他的记述迄今仍是有关科举制最重要的英文史料之一。 而奥伐罗·塞默多,汉名曾德昭,他是继利玛窦之后通晓中国语言文学的欧洲人。他将中国的文化思想、哲学历史等通过《大中国志》(葡文名为《中国及其附近地区宣教史》)介绍到欧洲,引起一场中学西渐的浪潮。正如英译本序言所说:“他的辛勤撰述,已被译成多种他国文字,且为若干作家引用,在欧洲诸国深受欢迎。”曾德昭在其《大中国志》中给中国教育描绘了一幅理想的图画。他注意到了在德行、善举、孝顺等方面进行道德教育的早期作用,曾德昭很推崇这种教育方式,特别是在道德方面的开发,这点至关重要,因为品行不良的人是不允许参加科举考试的。曾德昭在《大中国志》中对考生进行考试的小房间作了详尽的介绍:它有4.5英尺长、3.5英尺宽、一人高,以及上面是如何的脏不可言。每个小房间里有一张桌子用作写字和吃饭,还有一把椅子。曾德昭强调小房间的“小”,突出了考生们进出通道的狭窄,也谈到了中国的三级考试,即学士(秀才)、硕士(举人)、博士(进士),还介绍了一甲三名的状元、榜眼、探花。 17、18世纪,随着一批批来华传教士的宣传和媒介作用,中国已在西方国家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的科举制已为西方文化输进新鲜的血液,而中国的科举制度已被当时的欧洲各国广为赞誉。笔者认为中国的科举制首先对法、德两国发生了深刻的作用,而且可能最早受到中国科举制影响的是德国。 二、科举制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 (一)对法国和德国的影响 中国与欧洲尤其是与法国之间,从17世纪末开始,出现了长达一百多年极不寻常的以西方效法中国为其显著特征的文化交流史。 从伏尔泰的诗歌和其他作品中,我们知道他是中国文明最真诚而热切的崇拜者,是所有的“爱慕中国”者中最狂热的一位学者。伏尔泰认为,中国自平民选择优秀人才为政府服务的方法很值得欧洲各国模仿。对中国文明始终加以赞扬的伏尔泰,对中国的科举制度也赞不绝口,不过伏尔泰美化中国科举制,其目的是利用中国来攻击法国封建王朝的专横。 一般而言,孟德斯鸠对中国是持批判态度的,但他却用中国的科举取士谴责法国的以财富买官。孟德斯鸠读过不少欧洲汉学著作和中国典籍的译作。他从他的中国朋友黄嘉略处获知了许多有关中国的材料,并将他们之间的谈话做成笔记,内容涉及中国宗教、政治和法律、历史、文字、民俗等。他在与黄嘉略的谈话中认为中国历代帝王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中国没有世袭的官吏和贵族,皇帝通过科举等途径选拔官吏。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如何,都有经过科举考试成为官吏的机会。考试的内容是儒家经典,这有助于以儒家思想治国。除科举外,地方官吏还可以向朝廷荐举品德高尚的人充任官员。这种制度有利于提高官吏的素质。而法国实行卖官鬻爵制,宫廷以此作为重要的收入来源,其结果是官员极端无能,唯以敛财为目的,百姓深受其害,而且代代相传,遗患无穷。 魁奈作为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和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在其著作《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中专有一节介绍中国的科举制度:“中国人一旦获得进士的荣耀称号,即无必要再为贫困而担忧,对他来说,这个称号本身就是一种保障。除了他能从亲戚和朋友那里收到不计其数的馈赠礼品以外,他肯定会被任命在最重要的政府机构任职……。” 从以上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法国教育受中国竞争性文化考试原则影响很大,而从竞争性考试中选拔文职官员的制度通过学者们(尤其是伏尔泰)的宣传,在法国已是众所周知。 除了法国以外,德国也是较早提到中国的科举制并加以采用的西方国家,而且可能是最早吸收中国科举制的合理内核--平等竞争、公开考试的国家。德国著名的数学家、哲学家,欧洲重视研究中国的著名学者之一莱布尼兹(Gottfried Wilhelm.Leibniz,1646-1716年)是一个有远见的学者,他在《中国新志》一书的序言中提出中西文化应相辅相成的见解。曾多次建议西方君主向中国的科举制学习。德国哲学家康德(1724-1804年)的著作中也有类似反映。正是这些学者的大声疾呼,于是在德国大地上还是小邦林立、战火纷飞之时,威廉占据普鲁士王权后就实行了一种“开明专制”的统治,并着手对官吏制度进行改革。当时考试制度已在普鲁士运用,如挑选军队中的军法官,就必须采用考试的方法。1713年,威廉一世规定所有的法官、律师等都必须经过国家统一考试后任命。1737年,考试的范围又扩大了,规定凡与司法行政有关的官吏都必须事先通过考试才能任命。1743年,菲特烈大帝规定凡到政府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先进行实习,期满1年后经过考试,合格的才可正式录用。1770年,政府又颁布法令,对考试内容、范围及其它方面加以补充,规定凡要在政府部门担任高级官员的,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凭,而且还要经过政府部门的考试。从这些措施我们可以看出,18世纪时,德国的文官制度已初具规模了。而其官吏制度的核心就是考试制度的运用,无疑是借鉴了中国的传统科举制度,吸收了中国科举制度的精髓--平等竞争、公开考试。此后,德国的文官制度虽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行之有效的文官制度并未作多大变动,德国的魏玛宪法对此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虽然法国、德国早期就吸收中国科举制精髓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但是较不稳定和正规,对其他国家影响也较小。而英国在16世纪处鼎盛时期,号称“日不落帝国”,它于1855年以后所实行的文官考试制度又较系统而卓有成效,因而后来被其他欧美国家和日本等国所仿效。英国成为中国科举制度对欧美文官考试制度影响的典型国家和重要中介。难怪孙中山先生在《五权宪法》中说:“英国行考试制度最早,美国行考试制度才不过二三十年,英国的考试制度就是学我们中国的。中国的考试制度是世界上最好的制度。” (二)对英国的影响 G·L·斯当东爵士在《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一书中写道:“中国的考试据说永远公开举行。监考人员以及到场的长官和地方官员不许存一点偏见私心。举子得参加笔试及口试两种,这一点同英国大学考试制度有些近似。录取的人不止于取得一个科名,而且是做官的必要途径。即使考试落第的人,只是由于他参加了考试,有助于社会文化,也可以取得从事若干职业的身份。这种考试制度对社会上所有阶层的人都是公开的和平等的,没有人被排斥在这种机会之外。但事实上富人子弟受教育的机会比穷人子弟多,自然录取的机会也比穷人子弟多。虽然如此,有些天才的穷人子弟还是可以通过这种制度脱颖而出。至少有这种可能性对穷人来说就是一个安慰。官的权势是由自己的功名得来的,这也增加官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除非考试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有学问和才干的人是有一定的保证的。除非有特殊原因使人不顾一切铤而走险,这种制度对维持社会秩序是有利的”。他赞扬了中国的科举制和中国政府。 英国人麦杜思在中国封建制度已进入晚期,科举选士这一政治制度也已严重腐朽、凝固僵化了的19世纪中叶,在他撰写于1847年间的《留华札记》中,仍极力主张西方国家仿行中国的“公职竞争的考试制度”,高度赞誉:“中国的国脉之所以历久不坠,纯粹地完全是由于政治修明,政治之所以修明是由于能起用贤能有学问的人。”对于麦杜思对科举选官制度的这一评估是否具有科学性,当然还要作具体分析和进一步的研究。实际上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国家管理人才也不都是最优秀的人才,读书人中的精英豪杰也未必如唐太宗所标榜的“尽入吾彀中”。诚然,即使在现代社会,也还没有哪个国家有哪种人才选拔制度能够确保这一点,毫无遗漏地把所有优秀人才“入彀”,为国家所用。要求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完全做到“野无遗贤”是不可能的。从这个角度审视,麦杜思的评估是有道理的。 应该说在英国有着一大批中国的崇拜者。其中密迪乐最为持久并几乎是狂热地鼓吹实行中国科举制,他坚持认为:“中华帝国之所以长治久安,其原因仅仅是也完全是因为它有个只提拔德才兼备者的好政府。”他强烈呼吁建立起向全体英国臣民开放的竞争性的考试制度,从而提高英国行政官员的水平,并促进大英帝国的团结。而英国人约翰逊更认为:“知识和显赫是一回事,升迁是品德和能力提高的结果。”科举制使任何人都只能依靠自己的学识和才具取得官职,即使皇亲国戚也是这样。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英国学者强调的不是中国科举制的具体实施的细节,而是合乎人类社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内核和竞争的精神,这就是考试制度,公开竞争。一般学术界、教育界人士都认为,英国18世纪开始实行的考试制度是直接模仿中国的。《大英百科全书》就曾指出:“在历史上,最早的考试制度出现于中国。它用考试来选拔行政官员(据公元前1115年的记载),并对已经进入仕途的官员实行定期考核(据公元前2200年的记载)。” (三)对美国的影响 美国文官制度是在英国文官制度的基础上,经过多次改革逐步建立起来的。但仍有详尽的证据表明美国文官制度受到了中国科举制的重要影响。 美国在1776年宣布独立后,联邦政府任用官员的制度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从华盛顿总统到亚当斯总统,任用官员的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人的品格;第二时期是从杰克逊总统到1883年,任用原则是“政党分赃”;第三时期是从1883年现代文官制度确立以后,任用原则是“竞争择优”。 1868年10月,在中国京师同文馆任总教习的美国人马丁博士(中文名丁韪良),出席了在波士顿召开的“美国东方学会”会议,并宣读了题为《关于中国的竞争考试》的论文,在文中他极力建议美国政府应该像新近实行文官考试的英、法、德等国一样建立文官考试制度,并向长期有效地实行科举制的中国学习,其中说到:“在中国这种制度最为成功,如果此次能从他们的经验中获益,那么这不是第一次获益也决不会是最后一次,和火药、造纸术一样,这也会是我们大的获益的经验。他们的这些贡献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之一影响了现代社会彻底变革,其他的对经济文化同样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样应该承认,如果我们采用了他们的测试候选人能力及为政府提供最佳人才的方法,那么我们心中的获益绝不会比刚才提到的那些发明对我们的影响少。” 另一位美国人施惠廉写了一本《最古老与最年轻的帝国--中国与美国》,在书中也极度赞美中国的科举制度,推荐美国政府采用。终于,任用制度的改革开始了,首先是从举行考试开始的。1853年,国会对一项拨款法案作了修正,要求“通过考试”来挑选政府工作人员,以使他们不致因无能而坏事。考试在这里一举而被提出了。然而,那时参加考试的往往只限于被提名的少数人,所以仍不能保证最合格的人入选。1870年内政部长D·科克斯发出行政命令,要求用公开竞争考试作为挑选政府工作人员的基础。1871年国会通过了一项至今有效的法案,授权总统制定有关美国文官的规程以提高行政效率。格兰特总统仿效英国建立了一个文官事务委员会,协助起草有关规程,并监督公开竞争考试的进行。这个委员会做了很多工作,后来因为国会不予拨款而于1873年中止了活动。但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国会终于在1883年通过了《调整和改革美国文官制度的法案》,即《彭德尔顿法》。从而确立了美国公务员制度的功绩制原则,奠定了美国公务员制度的基础。 综上所述,中国的科举制在16世纪就为西方国家所悉,西方人把中国看成是西方文官制度的故乡,这是符合历史事实的。科举制度作为我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一项选官制度之所以盛行一千多年,原因就在于它留下合理的内核和竞争的精神,这就是考试制度和公开竞争。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形态变迁了,合乎人类社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潮流即考试、竞争制度却长期被推行。科举制度在中国的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它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世界文明的一部分。应该说西方文官政体是西方各国结合本国国情所创立的一种崭新的政治制度,西方文官政体源于中国的科举制,而又在中国的科举制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科举制作为一种社会权力精英的选选机制对近代西方文官政体的形成与发展具有直接的。深刻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科举制仍然具有借鉴意义。科举制具有恒久的价值。我们更需从科举制中吸收其合理的内核--“公开考试,平等竞争”的精神,以期获得启迪和收益。

历次战争后清政府的对外赔款数额(1)第一次鸦片战争赔款,含《广州和约》规定的赎城费600万银元,英国商馆损失费62372银元;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的鸦片烟价600万银元、商欠300万银元、军费1200万银元。(2)第二次鸦片战争赔款关平银1600万两,含中英《北京条约》中规定的英军军费银600万两、商亏银200万两;中法《北京条约》中规定的法军军费银700万两、商亏及抚恤费银100万两。(3)1874年琉球事件赔款①库平银50万两,含中日《北京专条》中规定的日本修道筑房费40万两、抚恤费10万两。(4)1876年马嘉理事件赔款②关平银20万两,含中英《烟台条约》中规定的军费、商欠、抚恤费。(5)1881年伊犁事件赔款900万银卢布,含中俄《改订条约》中规定的军费、商亏、抚恤费。(6)1895年甲午战争赔款库平银23150万两,含中日《马关条约》中规定的军费2亿两、威海卫驻军费150万两;《辽南条约》中规定的赎辽费3000万两。(7)1901年庚子赔款,含《辛丑各国和约》中规定的偿付诸国赔款关平银4.5亿两;地方赔款16886708两。(8)1906年拉---萨事件赔款,含中英《续订藏印条约》中规定的250万银卢比。以上共计八大笔。近代中国战争赔款总值约为库平银956814007两,合关银941375451两,合1326323847银元。相当于1901年清政府财政收入的11倍。查看全部4个回答拉网展架 专业制作公司北京拉网展架 专供,我们拥有优秀的制作拉网展架 写真...北京廷恩展览展示广告 纹身清洗 2019新方法,超有效 -...纹身清洗?2019上海皮肤科医院排名_...免费咨询:纹身一般价格多少上海江城皮肤病医院广告 相关问题中国两次鸦片战争赔钱折现在人民币多么元中国两次鸦片战争赔钱折现在人民币980亿元 1、两次鸦片战争赔款: 在中国近代史上,一共有两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而且第二次鸦片战争还有两个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两次赔款。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英签订《南京条约》,约定:清政府须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600万元(银元),商欠300万元,水陆军费1200万元,共计2100万元。如果算上广州赎城费600万元,则总价可达2700万元。 第二次鸦片战争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英法联军攻占广州(掳走清两广总督叶名琛,并成立以原广州将军穆克德讷和广东巡抚柏贵为首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傀儡政权,统治广州4年之久,直至《北京条约》签订方才撤出),中外签订《天津条约》,规定:对英赔款400万两(白银),对法赔款200万两;第二阶段战争再兴,英法联军直接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中外再订《北京条约》,规定:对英赔款军费600万两,商损200万两,对法赔款800万两。 2、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150至220元左右 清初的银两购买价值稍低于明朝,至清朝中晚期由于大量外国银两涌入中国,银两的货币价值下降到不到明朝的三分之一,即一两银子约相当于200元人民币左右。 3、两次鸦片战争赔款合计4900万两白银*200元/两=980亿元。7浏览838鸦片战争和甲午海战,清政府各赔偿白银多少两?各约占国库的百分之几?鸦片战争赔款一项是2100万银圆。 清政府还能负担,毕竟当时清朝年财政收入为5000万两白银。 甲午海战 赔款总共2。3亿两白银,其中2亿量是初期日本的要求,后期3000万两是“赎辽费”。 2。3亿两白银清朝根本无法支付,只能通过向外国借高利贷,借款的期限短的10年,长期的99年,签定各种不平等条约来还,包括日本在中国内地工厂的免税优惠,移交海关关税,由日本企业来承建满汉铁路,平汉铁路等等。 实际上中国即使到七七事变,都没有还清赔款,而列强并不是真的对中国还清赔款抱有希望,而是更看中通过赔款长期控制中国。1浏览172中国两次鸦片战争的赔款分别是怎样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规定: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其中600万银元赔偿被焚鸦片,1200万银元赔偿英国军费,300万银元偿还商人债务。其款分4年交纳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则酌定每年百元应加利息5银元。 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规定:中国给英国和法国赔偿军费各白银200万两,赔偿英商损失白银200万两。《北京条约》规定: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扩展资料: 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1840~1842年爆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也被称为第一次中英战争。1856~1860年爆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实质上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由于中国“闭关锁国”的思想,当时的满清正处于世界落后地位,为了打开中国对外的贸易大门,英国开始将大量鸦片输入中国。 十九世纪初期被输入中国的鸦片达到4000多箱,由于鸦片不断的输入,中国出现了鸦片烟毒泛滥的的情况,越来越多的人吸食鸦片,越来越多的人被鸦片所侵蚀。 这也使得当时中国白银大量向外流出,也使得吸食者在身体上以及精神上都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同时也破坏了中国的社会生产力,造成清政府部分地区工商业经济萧条。因此清政府不得不采取措施禁止吸食鸦片。 1839年6月,清朝钦差大臣林则徐发起禁烟运动,顿时广州城沸腾了,在做好一切准备之后,立即下令要求外商交出全部鸦片,在林则徐的严令要求下,鸦片商只好交出鸦片。这项禁烟运动总共缴获了三百多万斤鸦片。林则徐当即下令在虎门进行鸦片销毁,这就是著名的虎门销烟。 在这场长达 6年的鸦片战争中,由于中国处于落后的状态,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了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自此开始清政府向外割地,赔偿,迫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 第二次鸦片战争又称为英法联军之役或第二次中英战争,清政府战争伤亡人数约200000人,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战争最终以失败告终,战争之后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等条约,迫使中国丧失了东北以及西北地区总共150多万拼房公里的领土。 在这次战役中,英法联军在北京洗劫和烧毁了圆明园,摧毁了融合中外建筑特色的圆明园。战争之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闭关锁国并且自给自足的国家,而战争后,中国的主权受到了严重的侵害。与外界通商,大大影响了中国的主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一次鸦片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二次鸦片战争1浏览3801 2019-04-25为何鸦片战争后,中国流失的是大量白银而不是黄金?1、白银在清朝是主要流通货币。这是中国元明时期近300年对外贸易发展获得的。清初,白银大量从国外流入中国,大部分是外国银元。中国攒了几百年的从外国赚来的白银,因此这时白银成为中国主要的流通货币。当然,客观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中国的黄金储备基础; 2、在汉代,是铜钱和黄金作为主要流通货币。《史记》中没有白银的说法,陈平用的黄金贿赂敌方,西汉官员的俸禄用的是粮食,而不是流通货币。所以,许多不同朝代的影视作品中都以白银作为主要流通货币是不正确的。9浏览1413在鸦片战争中中国条约一共赔了多少钱在中国近代史上,一共有两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而且第二次鸦片战争还有两个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两次赔款。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英签订《南京条约》,约定:清政府须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600万元(银元),商欠300万元,水陆军费1200万元,共计2100万元。如果算上广州赎城费600万元,则总价可达2700万元。 第二次鸦片战争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英法联军攻占广州(掳走清两广总督叶名琛,并成立以原广州将军穆克德讷和广东巡抚柏贵为首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傀儡政权,统治广州4年之久,直至《北京条约》签订方才撤出),中外签订《天津条约》,规定:对英赔款400万两(白银),对法赔款200万两;第二阶段战争再兴,英法联军直接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中外再订《北京条约》,规定:对英赔款军费600万两,商损200万两,对法赔款800

苏大研究生毕业论文

是的。不论是哪个大学在毕业论文这一环节中都是随机分配老师的。毕业论文按一门课程计,是普通中等专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本科院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及研究生学历专业教育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

请进苏州大学研究生部的主页,在研究生培养中,呵呵,最好校内登陆

大学生毕业研究论文

大学生写毕业论文最重要的就是多多和指导老师交流。相对而言,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没那么严格。从选题的时候就要多和指导老师交流,实现选题有意义,论文结构完整,有创新点。这样,最终呈现出来的才是一篇合格的毕业论文。

本科和硕士论文认真对待,一般还是不难通过的。如何写好一篇毕业论文呢?下面我作为一名大四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提几点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选好题毕业论文的选题很重要,建议选题不宜太大,太大了无法驾驭。我是学管理的,我见过一些同学写的论文题目上来就是“我国企业XX分析”,显然这样的题目很难驾驭,文章也不太可能写好。建议选题开口小,容易下笔,比如说学工商管理的同学可以具体以企业为案例进行相关分析,这样容易写。

2、多参考相关文献现在要想毕业论文所有东西都是原创不可能,要多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多参考相关文献。我当时写硕士论文的时候,选好题后,人家的论文、专著、书籍参考了不少,认真阅读消化转换成自己的语言,用自己的逻辑框架写出来,这样就很好了。在写毕业论文时,多运用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参考相关文献,多阅读吸收非常有必要。

3、写正文之前要把论文框架和目录搭好要注重论文的目录和整体框架,正式写之前把目录搭好,目录就是整篇文章的框架结构和提纲,对写作起指导和统筹的作用,一定要重视。4、多和论文指导老师交流,多听取指导老师意见进行修改在论文写作时一定要多和指导老师沟通和交流,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很重要,如果导师对你的论文不满意那你肯定过不了。在论文的目录部分写好后、初稿完成后要及时发给指导老师,听取意见,并按照导师的意见修改完善。5、注意论文排版,做到格式规范、图文并茂毕业论文的排版是第一印象,也非常关键。要按照规定的字号、字体、间距等要求,做到格式规范。同时文章要做到图文并茂,适当的做一些表格和图表,不能一眼望去全是文字。总之,毕业论文很好写,认真对待都能过。

我表达我个人的看法啊,咱们先弄清楚一个大学生他大学四年门门优秀,但是毕业我们不达标,仅仅只是这一项,不仅没有学位证,连毕业证都没有,论文是一门最重要的必修课程。而且因为大家众所周知的原因,现在的毕业论文要求是更加的严格了,查重率和原创性都加强了,有盲审,有全网据对比,而且你的论文一旦通过存入档案。到你退休,有人考古发现你大学时的论文有问题,都会是致命打击,有这样的已经考上博士或者是工作的教授,因为被发现大学毕业论文有造假而一无所有,你们不关注这些高效八卦,所以我就在这里提醒你们,不要有非分之想。当然也不要灰心,我说完你就会有信心了。

有的同学说我不用做毕业论文,只需要有毕业设计,那我只能说你单纯的可爱啊,你还是需要写文字呀,不过就是多少而已。大学生在面对毕业论文仰天长啸,抱头痛哭,不是因为你们找不到心急的观点。说真的,你们要对自己抬杠的能力有信心,我这是非常正面的评价啊,其实呢咱们同学啊,你们的思想上,观念上经过大学教育后啊,无论是211还是高职专,你们已经具备了用辩论的视角看待问题的能力,你觉得课上老师层次低,觉得他的内容漏洞很多。

不是因为你已经有了自己的观点呀,那么为什么我们还是觉得论文难呢,难点在于憋不出来呢,8000,1万字,而不是在于观点的信息。说真的,在毕业论文之前,大部分同学从来没有写过这么多字,以后也很难会有那么人生唯一一次,所以应该痛苦也很正常,接下来我来教你如何划水写论文,我的个人观点。

我每次都会收整个年级的论文指导老师,只看他们小组几个学生的论文,而我看到的是全部的论文,所以我们感受就是真的能通过的论文和优秀论文都没有那么高大上,很多教授,学者对于大学生的论文落脚点太高了,总和你们说。把观点不够新,内容太单薄,其实我认为对于普通大学生,咱们论文的重点真的不是找新的观点,没错,你有,但是你说不清楚那个观点,其实有新观点也很单薄,而且学术界来说,你的观点其实可能只是你觉得新颖所以不要比拼观点会惨遭淘汰,这些观点可以用来作为你论文最后的升华,但他不该是你论文的主力,你的论文重点和主体应该是描述,你能把一个现状又学术语言描述清楚,说清问题就已经足够了。

先不要抬杠说,你说的只是这个人今天穿了蓝色的衣服,仅此而已,但我们扩展。这个博主在哪个平台?他穿的这件蓝色衣服是什么材质?配合了什么发型,背景是什么颜色?大概是什么材质?它和之前的穿着有什么不同诶,之前也是蓝色,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啊?我这么说呢?你大概了解解了一下,但是好像还是无从下手,没关系,现在开始多看去找论文,看以往论文你会发现很多相同观点的文章其实有很多,那为什么他们可以发表呢?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你如果能静下心来看8~10篇保底也要五篇你想要写的观点的论文,你就会梳理出其中的规律,然后你脑子里就有思路了。

不要担心今年和去年写同样的话题是没有问题的啊,因为今年和去年已经有很多不同呀。影响因素的你能说清楚就ok了。而如果你想要划水,数据也很重要。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理科生呢就是实验数据,文科生呢就是发放问卷,总结问卷,分析问卷,问卷现在也是很多网站都免费提供的,还有这些数据,你的论文就会显得更充实,甚至可以评优。

如何写论文?很多人都会告诉你,写论文的第一步是要先阅读大量文献。

为什么呢?你的导师身经百战阅文无数,他不会知道你连最起码的论文是什么东西都没搞清楚。但事实上大部分人第一次写毕业论文的时候,确实根本没搞明白论文是什么东西。甚至没见过一篇像样的论文。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祥衡看文献是只会耽误时间,而且看的越多越乱。

因为每一篇文献都很长,有很多论文用词语序又非常涩(可能是降重的后果),如果从头读到尾需要颂姿蚂花很长时间。再次,你如果从来没有写过论文,可能无法分辨论文中的垃圾和精华,知网上的论文多如牛毛,毫不夸张的说,很多垃圾文献,读完之后对你的研究成果毫无帮助。就隐清好比,你从来没进过厨房,连菜都不会选不会切,就开始看研读大厨的猜中菜谱,准备做一道大菜了,是不是感觉少了什么步骤?

因此,在你弄清论文结构之前,千万不要贸然下载一堆文献(讲真下载了你也看不下去)。因此建议写论文的第一步:你需要搞清楚一篇合格毕业论文的结构是什么。不管你是本科还是研究生,不管是文科商科还是理工科,毕业论文都穗备山有着相对固定的结构。毕业论文一般分为5-6个章节。(根据每个学校或学科的要求可能有些差异,但万变不离其宗,基本都是这个结构)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理论基础(或文献综述)第三章:研究假设第四章:论证过程第五章:研究结论第六章:研究不足与展望虽然每个学科的标题和内容不完全一样,但体都是这个思路,并且这几个章节环环相扣,每一章都需要有前一章的佐证。

第一章:绪论第一章一般包含几个二级标题:分别为: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论文结构等……一听标题你就应该知道,这一部分基野埋本都是空话套话,主要讲的是研究背景和目的,你既然选了这个选题,这些内容闭着眼都能写出来,建议先做到脑中有个初步思路即可,不用着急写,建议放在论文的最后谨携做时间来写。(不建议论文按照章节顺序来写,比如绪论部分就可以放在偏后的位置。)关于写作顺序我会在第二步氏信握说。

第二章:理论基础(或叫文献综述)部分相对还是比较重要的,因为写论文与写其他文章最大的不同就是你的每一句观点和结论都必须有出处一要么通过你自己的实验论证,要么需要有前人的研究成果作为支持。因此这一部分的歼庆内容相当于盖楼的地基。但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一部分正因为是前人研究基础,很大一部分内容都是引用文献,基本上初稿都不用自己写的,所以也不用花太多时间,最后降重即可严格意义上说,必须是先有了理论基础才能往下一步进行的,但今天如果需要按常理出牌,我就不用来写回答了。既然说的是以毕业为目的完成论文,我给的技巧是:这一步可以放在核心部分之后写。(第二步中我会详细介绍写作顺序)。这里插一句引用文献,关于引用格式可以参考每个学校的引文标注规范。可以边写边标注,也可以写完再统一标注。

第三章:提出研究假设。它和第四章是全文写作的核心!请注意我说的是写作的核心,并非答辩和整个论文的核心(整个论文的核心一般是第坦猛三章和第五章),但是对于写论文来说,这两个章节是我建议必须最先完成的。因为学科不同,这两个章节的差异册扮较大,但是总的方向一致。我就拿我自己的论文(社会学类)举例吧。我的第三章内容是实证分析,包含的二级标题是访谈调研、研究假设与模型的建立、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简而言之第三章一般是在第二章的理论基础上论述你提出了怎样的研究假设。也是你整篇文论的核心观点。

第四章:论证过程。一般是在第三章提出研究假设的基础上,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分析的过程,以验证你的假设是否成立。这个滚穗部分一般在需要花的时间一般比较长(但非写作时间,而是研究的时间),因为会有计算或者研究的过程。(而且如果做出来验证结果有问题,还得反复重新做)

第五章:研究结论。这一部分其实在整个论文中是极为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应用类的学科。因为他不仅阐述你的研究过程得出了怎样的结论,你在第三章中提的假设到底哪些成立哪些不成立?而且关系到你的研究成果或论文的成果到底有什么意义,有没有实用价值。请记住:在论文写作时,第五章研究结论是重点,但不是难点。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只要你第三章和第四章搞定了,第五章的研究结论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基本上可以一气呵成文思泉涌但如果第三章和第四章裹足不前,或出现种种错误,那第五章也不要想写的顺利进行。因此再次强调:第三章和第四章才是写作的重难点。

第六章:就更为简单了:研究不足与展望。这一部分个人认为无关紧要,因为每一篇论文都不是完美的,当你写作的时候你一定能找出一万个缺陷,所以最后自我批评的时候挑几个不那么原则性的问题说一说,比如:调研对象范围不够广,理论模型可以再细化等等希望后人可以继续研究等简单展望一下。这里可以参考借鉴一下别人的文献都是怎样我批评和展望的,基本上都是一个套路。讲到这里,相信你对每一个章节的大体内容已经了解了下面就可以进入第二步,也是学姐认为针对你们这个阶段,开始写论文前比较重要的一步:写作顺序和时间的分配“简单操作”第二步:在搞清楚结构的基础上,安排好每个章节写作的先后顺序和时间投入。为什么我说安排写作顺序和时间分配非常重要?但凡写过论文的同学自己心里应该有点数,即使给你留够一年的时间写论文,你也一定会拖到不能再拖为止所谓DDL是第一生产力,说你有本事提前半年开始每天匀速有条不素的写论文我是不信的,谁不是最后被DDL逼疯,每天不眠不休的赶进度呢?因此用这个骚操作顺序,合理分配好时间投入以后,即使时间比较紧张,也依旧能如期且出色的完成论文。效率最高的写作顺序如下:先简单说一下为什么这样安排顺序:首先前文已经闸述了,第三四五三个章节是整篇论文的核心。其实当你在你准备选题的时候,这三章的计划就应该早已经有了雏形。如果是有实验的研究,可能需要早就把实验做的差不多了。所以一定要趁着研究过程还热乎着赶紧把核心部分写出来,这时候是效率最高的。如果完成了这四个章节,那你的论文初稿基本已经完成90%了、最后两个章节,第一章绪论和第六章不足与展望,那就是洒洒水啦,绝对轻飘飘的搞定。最后说一下时间分配:时间分配上,按照刚才写的写作顺序的章节:第三章(提出假设)——第四章(论证过程)——第五章(研究结论)——第二章(理论综述)——其他(随意),依次送减。为什么这样安排时间呢?第一是重要性决定时间分配。这个上文已经阐述过了。第二是如果时间真的来不及,从第二章到最后的部分可以在查重前大段复制粘贴,先把初稿完成。再通过降重和修改的方式通过查重,以争取时间。第三步:下载相关文献阅读,只读核心部分虽然我不赞成一上来就阅读大量文献,但你完成了论文框架和第二步写作排序以后,就可以有针对性的下载和阅读文献了。但是阅读文献也是有技巧的:首先,通过前两步,你已经熟悉了论文的结构和套路,知道了每篇论文的核心在什么位置,那么你开始读文献的时候,一样只要看他的核心部分就可以了。一般先看摘要,大概只要花几分钟,如果觉得有点参考价值,先拉到第五章的研究结论,再看第三章的假设模型。基本这篇文章的核心内容就掌握了。通过筛选部分你认为有参考价值的文献,你只需要挑选几篇精华文章作为重点参考的内容。那你可能会问,自己写论文时需要的引用文献这么多,真的需要一一看完吗?嘿嘿,这里也分享一个技巧,你筛选的精华论文里,必然也有很多引用文章,所以你可以顺藤摸瓜,直接引用别人论文里引用的文献即可。第四步:按安排好的顺序开始写作。这一步其实已经在第二步中详细讲述了,这里只是提醒一下步骤,前面三步其实都是准备阶段,到这里才开始真正的动笔!第五步:交初稿初稿的写作是从0到1的过程,一定是痛且量大的,但记住,在初稿这个环节,因为工作量巨大,千万别追求完美,只要按我上面的方法,达到字数任务即可。这个时候完成比完美更重要!网上流传一句话:“当你把论文初稿糊完交上去的时候,你就成功的把痛苦转移到导师的身上了,因为他要愁怎么给你改论文。关于导师修改这个环节我不便多阐述,因为不同学校不同导师对论文的要求和审核程度天差地别,负责的导师会给你逐段批注修改,也有很多导师看都不会多看一眼。但不论是哪一种导师,你依然要切记,论文还是得靠自己。在这里非实名点赞我的导师,对我的论文修改十分仔细,甚至格式问题也都一一找出,让我在初稿后就不断优化细节问题,避免了不少麻烦。感动…….第六步:降重导师修改的差不多后,就是降重的环节了。写初稿时那时候糊弄的债要现在来偿还了,但不要被吓到,技术上并不是难事。建议第一遍降重的时候先从学校图书馆检测一下,会有详细的重复的地方标注,便于修改。如果学校提供的查重次数有限,也可以使用蝌蚪论文、维普等可靠的查重系统检测,然后根据查重报告进行修改降重。一般查重率最高的地方就是理论基础,因为可能存在大段大段复制粘贴的情况,以及引用内容较多。关于降重的方法,没有什么捷径,就是一句话一句话的修改,但是没有什么技术难度,只要用语文知识把别人的观点用自己的话重新阐述一遍就行了。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前面让大家把理论基础不要放这么前面的位置开始写,也不用花太多时间先复制粘贴就好,等降重的时候再逐句修改,但此时已经没有什么难度了,需要的只是一点点时间。下面给大家附上一篇之前总结的一些论文降重技巧。第七步:排版,调整细节,提交终稿——请追求完美。关于排版和细节调整,千万不要小看。虽然每个学校对排版和规范性的要求不完全一样,但严谨的排版和避免低级错误是学术规范的体现,也能最大程度上避免答辩时导师对你学术不严谨的挑刺。这方面一般学校都会有自己的规范手册,主要是细心细心再细心!并严格按照要求来修改规范化。最后祝大家顺利完成毕业论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