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个竞赛论文是国内办的还是国外?主办方对参考文献有没有什么要求?如果是国内办的,一般要求按GB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执行。给你举个例子吧:[1] 孙家广,杨长青.计算机图形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26-28.[1] Sun Jiaguang, Yang Changqing.Computer graphics[M].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1995:26-28.(in Chinese)
不需要,参考文献本来是什么样子就应该是什么样子。就好像你在中文论文中引用了外文文献一样,不是也没有都翻译成中文吗。一个道理。
fish010(站内联系TA)把期刊名翻成英文,然后后面标注in chinesecxksama(站内联系TA)每个中文期刊都有对应的英文名字和简写的 每个中文期刊都有对应的英文名字和简写的 不过尽量不要引用中文文章,这样别人难得找,找到了也看不懂。影响审稿。 对,我就曾经碰到审稿人说我引用的中文文献很难查到,即使查到了,也看不懂,结果我就直接把那文献删除了,呵呵。人家审稿很多时候要去查我们列举的参考文献的,所以尽量不要引用中文文献。如果你是从中文文献里看到的某种方法或者是什么阐述,要尽量到英文的文献里去找相对应的来引用。 其实我们看看就知道,在我们查阅的英文文献里,很少看到别国作者引用他们自己母语的文献吧?哪怕就是德国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的作者,也没几个引用日语或德语文献的。唉,没办法啊,英语是绝对的世界性交流和学术语言。
要按英文参考文献的格式将中文著作翻译成英文,且在参考文献后面加上(In Chinese).一般是:著作,著作名称,出版年份,出版社,出版社所在城市(In Chinese)
没关系,因为参考文献的列出是按照外国学者的姓首字母和中国学者的拼音先后来编排的,而不是按照引用顺序。按照先英后中的原则。如果老师要查阅会按照字母先后去寻找出处,没关系。
参考文献著录项目: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
书写技巧
把光标放在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在菜单栏上选“插入|脚注和尾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点击“选项”按钮修改编号格式为阿拉伯数字,位置为“文档结尾”,确定后Word就在光标的地方插入了参考文献的编号,并自动跳到文档尾部相应编号处请你键入参考文献的说明,在这里按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添加相应文献。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没关系,因为参考文献的列出是按照外国学者的姓首字母和中国学者的拼音先后来编排的,而不是按照引用顺序。按照先英后中的原则。如果老师要查阅会按照字母先后去寻找出处,没关系。
英文参考文献用英文状态,用半角;而中文参考文献用中文状态,用全角。
例如:
1、何龄修.读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2、OU J P,SOONG T T,et al.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uack Eng,1997,38(3):358-361.
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专著M ; 报纸N ;期刊J ;专利文献P;汇编G ;古籍O;技术标准S ;
学位论文D ;科技报告R;参考工具K ;检索工具W;档案B ;录音带A ;
图表Q;唱片L;产品样本X;录相带V;会议录C;中译文T;
乐谱I; 电影片Y;手稿H;微缩胶卷U ;幻灯片Z;微缩平片F;其他E。
参考文献可用符号:
“:”用于字幕、字幕、出版者、制作者、页码与连续出版物分开的文件;
“,”后续责任人使用的原文件名称、出版年份、生产年份、专利文件类型、专利国、卷号、零件号、连续出版的分离文件;
“;”用于序列号、序列号及后续“原位置”项;
“( )”用于确定者、发行号、零件号、报纸版本、生产地、生产者和生产年份;
“[ ]”用于作者编制的文件类型标识和说明内容;
“?”除上述项目外,其他说明项目后接“?”。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是要翻译成英文的,现在论文你就算投国内的期刊,也都会要求写英文题名,和英文摘要的,你就直接把那些照写上去就行了。至于作者名字你要看不同期刊写法要求会有些不同,有的是名只写首字母,有的是姓和名都全按拼音写就行,还有的姓的所有字母都大写,至于这个要看你投的期刊对作者姓名写法这方面的要求。
你这个竞赛论文是国内办的还是国外?主办方对参考文献有没有什么要求?如果是国内办的,一般要求按GB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执行。给你举个例子吧:[1] 孙家广,杨长青.计算机图形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26-28.[1] Sun Jiaguang, Yang Changqing.Computer graphics[M].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1995:26-28.(in Chinese)
有两种参考文献编码方式。1 作者年份 author-year编码法 在文中标注 张三等(2016),在结尾根据文献首字母排序2 顺序编码法 numeric在文中标注 张三等[2],结尾根据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两者不能混用,只能二选一。
同时有中英文参考文献如何只标中文参考文献序号方法如下:1、打开Endnote软件Open已经建立的Library>>Edit>>Preferences2、在EndnotePreferences面板的ReferenceTypes下拉列表中选择Unsed3、点击"ModifyReferenceTypes",对新的文献类型进行编辑。4、添加中文期刊文献,这里最好手动设置。其中,"SecondaryAuthor"直接复制粘贴"Author"字段中的内容。
没关系,因为参考文献的列出是按照外国学者的姓首字母和中国学者的拼音先后来编排的,而不是按照引用顺序。按照先英后中的原则。如果老师要查阅会按照字母先后去寻找出处,没关系。
参考文献著录项目: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
书写技巧
把光标放在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在菜单栏上选“插入|脚注和尾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点击“选项”按钮修改编号格式为阿拉伯数字,位置为“文档结尾”,确定后Word就在光标的地方插入了参考文献的编号,并自动跳到文档尾部相应编号处请你键入参考文献的说明,在这里按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添加相应文献。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格式不统一,按照学校的格式要求刷一遍就好。是查重吗?查重不用参考文献的啊。
大家都知道,每所高校都会对论文进行查重,如果学校对查重率要求较高,那么我们就必须要关注自己论文查重率的高低,了解论文查重相关的知识和信息。首先,论文中并不是不能够包含一些固有内容,也不是不能引用一些相关的文献,而是我们所引用内容的多少,或者是我们在表达形式方面的问题。如果我们在引用参考文献时是直接对全篇的去进行复制不进行更改的话,那么肯定会的对论文的查重率有很大的影响,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所以我们在写论文之前需要具有一定的论文写作基础,通过在学校期间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掌握或者是其他句式的表达来降低论文查重率。这是我们需要引用参考文献的时候可以选择的一种做法。但我们应该知道的是,如果一个人写作能力不强,或者是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掌握并不熟练的话,那么去进行一些相关专业内容的解释是非常困难的。例如:如果我们的专业是学术类或者是化工类。在进行专业解释时,需要我们对专业的掌握能力要求非常高,如果我们没有这方面的能力,那么去进行相关内容的解释就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或许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将论文的段落进行分类,也就是说,将一些重点的词句分开在每个段落当中进行体现,而不是将所有的内容都集中在一个段落之中,如果可以将这些内容进行分散性表达也可以降低论文的重复率。这是专业知识掌握不强的人可以选择的最简单的方法。当然现在是允许学生引用文献的,因此我们需要在论文结尾处进行补充说明,将准确引用的参考文献举例出来,也需要将引用的内容进行标注,这样也可能更好的避免引用的内容干扰到重复率。但是我们不能引用过度,太多的引用也是会直接导致论文不合格的,所以我们在搜集相关资料后,需要去了解这些信息中相关的论点和研究过程,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与方法。
你这问题,很多大学生都遇到过。网上有文章解释怎么处理这种情况,我没验证过,你可以尝试一下。第一,“参考文献”四个字设置为标题格式。第二,所有标点必须是英文格式,例如,.()[]。书名号《》基本可以直接删除。第三,不要出现年月日,直接删掉即可。例如2015年5月 改为 2015.05。最后,文献内容的顺序要正确。
论文中的参考文献应该按照相应的格式写。
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
常见的字体字号有两种:和正文文本保持一致,或者比正文文本字号小一号。
行距常见的有1.2倍、22磅、1.5倍。
缩进方式悬挂缩进、首行缩进、无缩进均有出现。
英文参考文献中的标点符号要用半角标点,并且按照英文输入的习惯,标点符号后应该加一个空格,中文文献中的标点,可以和英文文献保持一致,全部使用半角标点+空格的形式,也可以全部使用全角标点,标点后不加空格。
重点内容:
一般学术文章的参考文献数量以20-40篇为宜,综述类文章的参考文献一般会比研究类参考文献数量多。除综述外,其他文章的参考文献超过40则说明相对于你的研究结果而言,讨论和前言部分所涉及的内容有可能过多,需要删减。
正文中参考文献的引用格式以不同的学校要求为准,但不外乎数字编号和人名。数字编号比较简单,仅仅按照从前到后的顺序给所出现的文献一一编号即可。
当文内引用采用姓名和年份的方式,则以时间顺序在文内列出多个文献,再以字母顺序在文后列出这些文献。当文内引用采用文献号,则以数字顺序在文内和文后列出文献。
论文中参考文献引用的是国家颁布的文件或纲领政策,要用字母S表示。
例如:引用的是国家标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则,在参考文献中格式为:
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参考标准格式指的是写论文的引用已经发表的文献格式,根据资源的类型可分为这本书[M],[C]学报》发布会上,报纸文章[N],[J],期刊文章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一]学报文献、杂志[G]。
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报[EB]
电子文献载体类型:Internet[OL]、CD[CD]、磁带[MT]、磁盘[DK]。
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
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的刊物也将能指示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视为页码)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仅列数字,不加“p”或“页”等前后文字、字符;页码范围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并作上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