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9年最新评审条件作参考:
(一)熟练掌握所从事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有跟踪所从事专业科技发展趋势的能力,熟练运用专业技术标准和规程开展工作,经验丰富,绩效明显。
(二)长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能独立或参与解决技术创新、专利、成果转化、技术推广、标准制定等应用领域的关键性技术难题。
(三)具有博士学位,取得工程师或相应职业资格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2年;或具有硕士学位或硕士研究生学历,取得工程师或相应职业资格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4年;或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取得工程师或相应职业资格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5年;或具有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15年,且取得工程师或相应职业资格满5年;或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学历,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20年,且取得工程师或相应职业资格满5年。
(四)担任工程师职务或取得相应职业资格后,业绩成果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三等奖以上1项(须取得个人奖励证书,下同)或市级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1项;
2. 作为主要发明人(排名前3,下同),取得所从事专业的发明专利2项,或作为第一发明人取得所从事专业的实用新型专利3项,且已开发实施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3. 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省部级1项或市厅级2项重点工程(含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下同)、重大科研(含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重点科研项目等,下同)、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含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制、开发及推广等,下同)建设或研究,且经第三方评价处于国内较高水平,或经市级以上主管部门鉴定、验收;
4. 主持市厅级重点工程、重大科研、重大技术攻关项目1项,且经第三方评价处于国内较高水平,或经市级以上主管部门鉴定、验收;
5. 作为主要参编者参与编制省级以上技术标准、技术规范2项,或作为第一参编者参与编制省级施工工法4项,且通过省级以上主管部门审定并颁布实施。
(五) 在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上发表与所从事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2篇;或作为主要作者公开出版与所从事专业相关的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学术、技术著作1部,本人撰写部分不少于5万字并标注。
中国铁建是部级单位,有自主考核工程师职称的权利,所以他所评定的职称是获得国家承认的,可以在社会上使用的。
央企的职称评定和人事部门的一样,需要全国统考的,都是考试通过才能参评。比如会计专业初中级,就算是参加全国统考过了,获得财政部的证书,没有参加评审,央企单位才能承认,在地方的话,只要拿到考试通过的证书就行了。
扩展资料:
职称的取得方式
职称的取得可通过包括认定、评审、国家统一考试(以考代评)、职业资格对应等方式。
职称评审
职称评审是指已经经过初次职称认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在经过一定工作年限后,在任职期内完成相应的继续教育学时,申报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须在专业期刊发表论文并且经过一些基本技能考试,向本专业的评审委员会评委提交评审材料,经过本专业的专业评委来确定其是否具备高一级职称资格。
以考代评
“以考代评”是指,在全国已实施相应级别专业技术资格统一考试实行以考代评的系列(卫生、会计、审计、统计、经济、计算机软件、翻译、出版、土建),不再进行相应系列(专业)和级别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认定、评审工作,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一律参加考试获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
职业资格与职称对应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16〕77号) [2] (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减少重复评价,降低社会用人成本,健全职称制度体系。就此多个省份纷纷发文强调了职业资格与职称的对应关系。
等级对比
国家职业资格等级与专业技术资格等级对比:
取得中级技能(中级工)资格,相当于技术员待遇;
取得高级技能(高级工)资格,相当于助理工程师待遇;
取得技师资格,相当于工程师待遇;
取得高级技师资格,相当于高级工程师待遇。
一些工业发达地区,因为高级技工奇缺,有些人员的待遇福利甚至接近公司高管水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职称
人社部有文件
一、职称评审系列说明及岗位相关要求,不得申报与从事岗位无关的系列。
二、提高职称评审重视程度,积极参评。做好基础工作,坚决杜绝因粗心造成的各类问题。
三、提高论文质量。对于发表的论文刊物提出了具体要求,必须有国家统一认可的刊号。发表电子刊物不具备职称评审的条件。
四、做好准备工作。此次职称评审相关准备工作必须在12月底之前全部完成,公司初级评审会3月底前召开。时间的提前,主要是为了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确保明年职称评审通过率。
五、加大奖罚力度,严要求。职称评审与工资福利、职务晋升有直接关系。为的是每一个同事负责,对于上报资料有明显问题的抓典型,进行通报。
人力资源部副部长何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参培人员进行了详尽的讲解:
一
职称评审的条件、政策
结合股份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暂行规定》(中国铁建人[2008]52号)文件,以工程系列为例,详细讲解了职称评审条件。
(一)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条件
1.申报条件:依据中国铁建《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暂行规定》执行。
(1)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申报具体条件如下:
①第一学历为全日制普通高校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任高级工程师5年以上;
②直接从事施工、设计、勘察、科研的专业技术人员;
③任现职以来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省部级(含中国铁道学会、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股份公司级(中国爆破协会、中国岩土学会、中国施工管理企协)科技进步一等奖及以上的主要获奖人;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股份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的主要获奖人;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银奖(包括优秀工程勘察、优秀工程设计、优秀工程建设标准设计、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计算机软件,简称“四优”,下同),省部级、股份公司勘察设计“四优”一等奖及以上、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及以上的主要获奖人;
④对少数不具备规定学历,但确有真才实学,成绩显著、贡献突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及以上的主要获奖人,可以破格申报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但申报学历必须为大学本科以上,并符合上述其它条件。
⑤近5年内在国内外重点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上,其中参评论文必须为独著,且为国内核心期刊。
为统一考核评价标准,严格条件,科学量化,教授级高工评审前考核采用《集团公司教授级高工评审评分细则》(附后)。
(2)高级专业技术资格:
本科毕业后,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五年以上;硕士研究生毕业,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四年以上;博士研究生毕业,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二年以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有统一刊号)的专业、行业刊物发表过1篇以上具有较高价值的本专业学术论文,参评论文必须为独著。
(3)中级专业技术资格:
专科毕业后,任助理级专业技术职务四年以上;本科毕业后,任助理级专业技术职务四年以上;双学士、研究生班毕业后,任助理级专业技术职务三年以上;硕士研究生毕业,任助理级专业技术职务二年以上。有1篇以上本专业的学术论文。
(二)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及专科毕业生不再纳入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引导和鼓励他们参加相应专业的职业技能鉴定或通过取得住建部注册类执业资格后再纳入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一、二级建造师,注册安全工程师等)。经集团公司批准调入的劳务派遣员工,在调入前已经取得集团公司批准的相应资格的,调入后各公司根据岗位需要及时实施聘任,且承认调入前任职年限,未经单位许可在集团公司外部评审取得的资格一律不承认。
(三)考试取得经济、会计(中、初级)资格人员,必须符合相应任职资格的学历、履职年限要求,经审查通过后,方可取得任职资格。申报高级会计师专业技术职务必须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的高级会计实务考试。
(四)执业资格考试
1.对通过考试取得下列各执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可视为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受聘资格,但任职年限和学历必须满足要求。取得房地产估价师、注册资产评估师、造价工程师和司法考试合格的人员,可视为具有经济师职务受聘资格;取得造价工程师、安全工程师、一级建造师等执业资格的人员,可视为具有工程师专业技术职务的受聘资格。
2.取得以上资格人员,只提供相应毕业证书、资格证书、资格登记表、任职文件(复印件)、评审表等,可不提交论文。
(五)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要坚持从事专业、工作岗位、和参评系列相一致原则,严格按专业和岗位对应评审,不得评审与从事专业、工作岗位不相关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对从专业技术工作岗位和经营管理工作岗位交流到思想政治工作岗位或者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岗位交流到专业技术工作岗位和经营管理工作岗位的人员,任职年限可连续计算。
(六)符合外语免试条件的,可不参加职称外语考试。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暂不作为申报专业技术资格的必要条件,视为重要参考条件。
(七)档案、卫生等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需要评审的,委托有评审资格的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
二
保证论文质量
培训主要从论文发表要求及论文质量要求进行了详细讲解。
(一)论文发表要求
1.工程系列:参评教授级高工的,近5年内要在国内外重点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上,其中参评论文必须为独著,且为国内核心期刊;参评高工的,要在行业刊物发表过1篇以上具有较高价值的本专业学术论文,参评论文必须为独著,国家级、省部级工法、股份公司优秀论文可视为公开发表论文;参评工程师的,要准备1篇以上本专业的学术论文(不需发表)。
2.政工系列:参评高级政工师的,要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有统一刊号)的专业、行业刊物独立发表过2篇以上具有较高价值的本专业学术论文;参评政工师的,要准备1篇以上本专业的学术论文(不需发表)。
(二)论文质量要求
1.参评论文要严把质量关,必须由本人撰写,严禁抄袭现象。对抱有应付心态,整篇抄袭、大篇幅引用已发表论文或技术方案的,一律不予通过,并且给予处分。本人必须在“paperpass”网站(http://www.paperpass.com/)进行论文检测,提供检索证明,重复率超过30%的不得提交。
2.参评论文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与本人所经历的施工项目无关的不予通过。
3.物资管理类论文不得参评。
4.必须保证论文质量。参评高工和高政的人员,不能以发表论文为目的。论文发表前必须经本项目技术负责人或项目书记严格把关、认真修改。
(三)考试取得经济、会计中级资格人员,必须符合相应任职资格的学历、履职年限要求,经集团公司经济、会计审查小组审查通过后,方可取得中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申报高级会计师专业技术职务必须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的高级会计实务考试。
(四)对通过考试取得下列各执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可视为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受聘资格,但任职年限和学历必须满足要求。取得房地产估价师、注册资产评估师、造价工程师和司法考试合格的人员,可视为具有经济师职务受聘资格;取得造价工程师、安全工程师、一级建造师等执业资格的人员,可视为具有工程师专业技术职务的受聘资格。
取得以上资格人员,按要求可不提交论文。
工程建设、建材发展导向 、建筑科技等都是可以的 带刊号的?CN是国内刊号 ISSN是国际刊号 还有一个是邮发代号 是值这个能在邮局订阅的 只要是正规期刊都是有CN和ISSN 都是有刊号的 没有的话就是假刊呀 你有问题的话可以给我留言
期刊就多了,档次划分有中文核心期刊,科技核心期刊,南大核心期刊,普刊等等。如果你找不到合适的期刊,可以百度搜下:普刊学术中心,有很多合作的期刊可以供你选择。当然如果你要发表高级别的论文,建议可以发发EI会议论文,百度搜下:EI学术会议中心,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写作技巧以及知识讲解。
随便说说都要几十个,要看方向的,老师评职称的总不好发到医学期刊上吧。所以建议你根据自己情况详细问~!会有多点选择!
(1)适合高工发的期刊很多,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都可。(2)要看看你们单位对于论文发表的期刊要求是什么,一般来说高工,两篇质量比较好的省级或者国家级期刊就可以。但是必须是知网收录的,不然那种水刊是肯定过不了的。核心期刊当然更好,但是核心期刊绝大多数人发不上去,太难了。(3)一般投稿的话,审核周期是1-2个月,发表周期是7-12个月,这是普刊。高工一般普刊就够了。如果你自己投稿嫌慢,你可以找淘淘论文网这样的专业机构帮忙发表,最快可2-3个月发表出来。我之前是通过这个渠道发表的。如果时间不急,就用找他们了。
一、中英文对照要求每篇论文题名、摘要、(中文100字~300字)、关键词(3个~8个)、作者工作单位名称必须有中英文对照。二、参考文献著录要求参考文献是著录最必要,最新的且在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图书、报刊文章或电子文献等,要求项目齐全,文中应标出文献序号),常用文献请按以下格式著录编排: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不可缺少其中任何一项)。2.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除未设卷号的可不标注以外,其他不可缺少任何一项)。3.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4.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5.电子文献:主要责任人、题名、其它题名信息、出版地、出版年,获取和访问路径。三、文中的物理量(含下标)符号和单位符号的大小写、正斜体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范和法定计量单位。已停止使用的非法定单位或已被替代的标准不得使用,必须用现行的法定计量单位和标准。四、第一作者简介内容要求【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何省何县人),职称,从事的研究方向或工作领域,(电子信箱)。并附详细通信地址和联系电话及网址。《工程建设与设计》期刊创刊于1953年10月,是工程设计行业创刊时间最早的科技期刊。期刊由国家机械工业局工程建设中心、中国机械勘察设计协会、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联合主办。期刊连续获得部级优秀期刊称号,同时作为中国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根据中国科学文献计量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期刊在总被引用频次统计进入建筑类(建筑结构)期刊的前5名,影响因子排位一直居于同类期刊前10名。期刊发行至21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美国国会图书馆、东京大学、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法国国防部等国外高端用户和国内上千家工程设计单位。《工程建设与设计》编辑部现编有《工程建设与设计》(月刊)、《北京勘察设计》(季刊)、《地源热泵导刊》(双月刊)三本期刊,下属北京麦迪赞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期刊除出版工作之外还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和协会组织举办多种行业活动,是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一份重要的媒体。
属于国家级别。中国地名工程与建设主要研究工程建设研究的成果、科技创新、技术创新的成果。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为学术期刊。
《钢铁》、《中国冶金》、《炼铁》、《炼钢》、《连铸》、《轧钢》、《烧结与球团》、《金属检验》、《冶金管理》、《世界金属导报》、《中国冶金报》
《钢铁》,《中国冶金》,《炼钢》,《连铸》,《炼铁》,《烧结与球团》,《冶金管理》,《轧钢》,《钢铁分析》,《金属与金相》,《钢铁检验与化验》。
1、cta materialia 材料学报 751C0006 英国 2 、Synthetic metals 合成金属 751LD053 瑞士 3、 Scripta materialia 材料学刊 751C0009 英国 4、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应用表面科学 539LB051 荷兰 5 、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A,Physical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nce 冶金学与材料汇刊.A辑,物理冶金学与材料科学 751B0002-1 美国 6、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合金与化合物杂志 764LD001 瑞士 7、 International materials reviews 国际材料评论 751C0011 英国 8、 Intermetallics 金属间化合物 751C0069 英国 9、 Materials transactions 日本金属学会材料汇刊 751D0055 日本 10、 JOM 矿物、金属与材料学会会刊 764B0001 美国 11、 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B,Proces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processing science 冶金学与材料汇刊.B辑,生产冶金学与材料处理科学 751B0002-2 美国 12、 Zeitschrift fÜr Metallkunde 金属学杂志 751E0003 德国 13、 ISIJ international 日本钢铁学会杂志国际版 752D0054 日本 14、 日本金属学会志日本金属学会志 751D0053 日本 15、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actory metals and hard materials 国际高熔点金属与硬质材料杂志 751C0019 英国 16、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 材料特性 751B0010 美国 17、 Hydrometallurgy 湿法冶金学 75lLB001 荷兰 18 、铁と钢 铁和钢 752D0001 日本 19、 Journal of phase equilibria and diffusion 相平衡与扩散杂志 751B0012 美国 20、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wder metallurgy 国际粉末冶金杂志 751B0007 美国 21、 Ironmaking &steelmaking 钢铁冶炼 752C0003 英国 22、 Powder metallurgy 粉末冶金学
本论文采编指导中心可常年满足全国各类人员申报职称和研究生发表论文之需要,包括政治、经济、财会、法律、医学、教育、管理、建筑等。还可联系多种全国中文核心和CSSCI期刊和学报发文。欢迎广大专家、学者及科研工作者踊跃投稿。同时,本采稿中心还可按照作者的思路帮助、指导写作,确保及时发表!
发表论文的话一般看期刊类别,按高级等级分为1类,2类到5类。一般发表在3类以上就不错了。像这样的期刊很多,我仅就三类的列出来,当然只是自然科学版的,(社科版的如果需要再说):ISTP收录、国外刊物,自然科学进展,天津大学学报(原名为: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原名为: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理工大学学报,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工业大学学报,西北工业大学学报,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方交通大学学报,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太原理工大学学报,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海军工程大学学报,吉林工业大学学报.工学版,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上海理工大学学报,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甘肃工业大学学报(改名为:兰州理工大学学报),桂林工学院学报,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四川大学学报(工学科学版),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高技术通讯,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海大学学报,中国科学基金,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应用科学学报,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昌大学学报(理学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版),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应用数学和力学,应用概率统计,工程数学学报,运筹学学报,数学的实践与认识,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应用数学,数学杂志,生物数学学报,数学研究与评论,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固体力学学报,力学与实践,应用力学学报,实验力学,力学季刊,模糊系统与数学,系统工程,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系统科学与数学,量子光学学报,高能物理与核物理,强激光与粒子束,物理,工程热物理学报,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量子电子学报,液晶与显示,波谱学杂志,应用声学,计算物理,原子核物理评论,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红外与毫米波学报,高压物理学报,低温与超导,低温物理学报,声学技术,质谱学报,噪声与振动控制,光子学报,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环境化学,分析试验室,化学通报,色谱,分子催化,功能高分子学报,物理化学学报,催化学报,燃料化学学报,电化学,有机化学,分析测试学报,化学试剂,无机化学学报,煤炭转化,化学研究与应用,结构化学,生物多样性,昆虫学报,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动物学研究,遗传,水生生物学报,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兽类学报,人类学学报,植物生理学通讯,实验生物学报,植物学通报,植物研究 ,菌物系统(改名为:菌物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微生物学通报,武汉植物学研究,西北植物学报,广西植物,生命的化学,植物分类学报,动物学杂志,云南植物研究,昆虫分类学报 ,植物生理学报,四川动物,动物分类学报,新型炭材料,复合材料学报,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玻璃钢/复合材料,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材料导报,稀土,材料热处理学报,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艺,稀有金属,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宇航材料工艺,材料保护,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材料,耐火材料,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煤炭学报,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湘潭矿业学院学报,中国钨业 ,煤田地质与勘探,金属矿山,矿山机械,煤炭科学技术,铀矿冶,煤矿自动化,矿业研究与开发,理化检验——化学分册,钢铁,粉末冶金工业,北京科技大学学报,钢铁研究学报,矿冶工程,硬质合金,冶金自动化,冶金能源,铁合金,焊接学报,特种铸造及有色金属,机械科学与技术,铸造,机械设计,金属热处理,机械传动,振动与冲击,无损检测,制造技术与机床,真空,机械设计与研究,机械强度,传感技术学报,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光学技术,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润滑与密封,液压与气动,铸造技术,工具技术,低温工程,继电器,热加工工艺,机床与液压,流体机械,机械设计与制造,锻压技术,模具工业,压力容器,变压器,焊接,起重运输机械,轴承,工程机械,仪表技术与传感器,内燃机学报,电网技术,电池,电力自动化设备,微特电机,华北电力大学学报,中国电力,动力工程,电力电子技术,电气传动,高电压技术,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燃烧科学与技术,微电机,水力发电学报,电气自动化,高压电器,电机与控制学报,车用发电机,中小型电机,热能动力工程,低压电器,电工技术杂志,汽轮机技术,水力发电,大电机技术,机器人,制造业自动化,光电子•激光,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电波科学学报,探测与控制学报,激光杂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信号处理,压电与声光,应用激光,电子技术应用 ,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红外技术,光电工程,电子元件与材料,光通信技术,微波学报,弹箭与制导学报,激光技术,现代雷达,红外与激光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动化学报,半导体技术,半导体光电,通信技术,微电子学,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管理版),微电子学与计算机,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计算机应用,中文信息学报,计算机与应用化学,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计算机工程与应用,计算机应用研究,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计算机工程与设计,计算机工程,微型机与应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中国塑料,塑料工业,合成树脂及塑料,塑料,现代化工,膜科学与技术,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工业,化学工程,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硅酸盐通报,无机盐工业,合成橡胶工业,日用化学工业,涂料工业,过程工程学报,林产工业,农药,中国医药工业杂志,北京化工大学学报,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橡胶工业,离子交换与吸附,海湖盐与化工,中国陶瓷,棉纺织技术,中国粮油学报,食品科学,印染,制冷学报,中国造纸,中国乳品工业,中国油脂,纺织学报,中国皮革,粮食与饲料工业,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丝绸,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酿酒技术,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城市规划汇刊,建筑结构,给水排水,暖通空调,工业建筑,工程勘察,建筑科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建筑机械,施工技术,建筑技术,四川建筑科学研究,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水处理技术,应用生态学报,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化工环保,环境科学研究,生态学杂志,工业水处理,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资源科学,海洋环境科学,环境科学与技术,农业环境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环境工程,环境与健康杂志,环境污染与防治,中国环境监测,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西北地震学报,地震研究,地球物理学进展,地球科学,地学前缘,地球化学,第四纪研究,地球学报,地球科学进展,古生物学报,中国沙漠,地质科技情报,地质与勘探,现代地质,成都理工学院学报,高校地质学报,地层学杂志,矿物岩石,岩石矿物学杂志,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国岩溶,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干旱区地理,冰川冻土,地理学与国土研究,山地学报,地理科学进展,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干旱区研究,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中国药理学通报,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中国新药杂志,中国抗生素杂志,中国药房,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沈阳药科大学学报,中国药科大学学报,华西药学杂志另外,团IDC网上有许多产品团购,便宜有口碑
《材料科学与工艺》《材料热处理学报》《金属学报》SCI《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SCI《中国有色金属学报》《材料工程》《材料研究学报》《复合材料学报》《功能材料》《无机材料学报》《冶金分析》《航空材料学报》《航空学报》《航空动力学报》《宇航学报》
钢铁研究 双月刊世界钢铁 双月刊《中国钢铁业》杂志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主管主办,全国钢铁行业唯一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月刊。国际刊号:ISSN1672-5115 国内刊号:CN11-5016/TF。本刊将坚持为企业服务、为钢铁产品用户服务的根本宗旨,充分发挥其工作导向性、政策导向性、技术导向性和市场导向性作用。努力成为在反映中国钢铁行业经济运行、技术进步、行业发展等方面具有影响力的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