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认为每个儿童都具有巨大的创造潜力,儿重的创造力需要解放和培养,研究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了解创造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对当前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关于陶行知创造教育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析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及启示》
摘 要:陶行知认为每个儿童都具有巨大的创造潜力,儿重的创造力需要解放和培养,并提出了“六大解放”的主张。研究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了解创造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对当前教育改革,实现“三个面向”,培养“四有”新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儿童教育 陶行知 创造教育理论 创造力 六大解放
陶行知(1891—1946)是我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理论体系——以生活教育为基础、以终身教育为纲的人民教育理论,其中,创造教育理论是其思想精华。研究这一理论,对指导我国当前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陶行知的儿童创造教育思想
(一)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陶行知认为,“人人是创造之人”,创造是人类祖先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是人类才华的精华。儿童一生下来就秉承了人类的创造潜能,一旦有适合的环境,其创造性就能萌芽、开花、结果。他的这一思想被众多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的研究证实。
游戏是儿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儿童在游戏中都能表现其创造力。例如,在成人眼里再普通不过的泥巴、沙子等自然材料,到了儿童手里就可变成娃娃、椅子、小凳、杯子、山洞、城堡;几块积木,可以变成他们的手枪、篮子、公园和机器人……儿童的创造性还表现为其巨大的想象力。他们可以想象自己和小花的对话“小花口渴了,我给她浇浇水”,还可以提出诸如“天空到底有多高呢?”“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像小鸟一样飞呢?”等千奇百怪的问题。
(二)儿童的创造力需要解放和培养
1.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陶行知提出了“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和时间。在他看来,儿童的创造力被固有的迷信、成见、曲解、幻想等层层裹头布包缠了起来。因此,发展儿童的创造力,首先要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
2.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陶行知认为,儿童的创造力需要及时、正确的培养。正如美国学者史蒂芬·利汉斯所说:“2—6岁是创造性发展的关键期,如果不能及时加以培养,那么创造性在以后的生活中很难再被激发出来。”曹冲称象,牛顿自制小水钟,爱迪生孵蛋,等等,这些杰出的创造性人才,在其童年时期就表现出了独特的创造力。然而,如果没有培养创造力的环境和教育,那么,即使是富有创造性的“小神童”,也很难成长为伟大的发明家。牛顿如此,爱迪生也如此。
二、陶行知儿童创造教育思想对我国学前儿童创造力培养的启示
(一)解放孩子的嘴和头脑——让幼儿插上腾飞的翅膀
陶行知说:“小孩子有问题要允许他们问。从问题的解答里,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孔子入太庙,每事问……但中国人一般习惯是不允许多说话;小孩子只有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通过营造氛围和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不受约束地探究思考,孩子们也就喜欢说,有机会说,还能勇敢地说,甚至“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这样就能让孩子们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和语言素养,并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解放孩子的眼睛——拓宽幼儿视野
鲜活的图片,动态的视频,胜过一切表述性的语言。陶行知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的触角应伸向主体和主体生活的大千世界,向我们的全部生活开放。而教师有责任解放孩子的眼睛,帮助幼儿把“眼睛”擦得更亮,让幼儿学会看世界,学会观察生活。教师要提供给幼儿更多的活动机会,让幼儿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引导他们观察沿途的交通信号,观察街道上各种各样建筑物、交通工具,探索秋天田野的神秘,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了解花、草、鸟、虫的特征,等等,以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增强幼儿的探索精神,点燃幼儿的创造火花。例如,我在一次带领大班小朋友们参观秋天的果园活动后,让他们画一画自己眼中的“秋天的果园”。结果,他们的画面上不仅有各种各样的果树,还有鲜艳的太阳、漂浮的云彩和飞翔的小鸟,有的甚至还画出了大人们忙碌采摘果子的身影,孩子们笑开花的小脸蛋和来回开往的大卡车,地上还放着一只只装满了的果筐。
(三)解放孩子的双手——创造力的开始
陶行知说:“解放学生的双手,就要让他们去做、去干。”要解决知识的抽象性和幼儿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就要更多地组织幼儿动手操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贯彻“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和方法,做到四个“尽可能”,即尽可能了解幼儿的活动兴趣,尽可能为幼儿准备较多的操作材料,尽可能让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索,尽可能把幼儿的兴趣延伸到生活中,做好学与用的结合,发展幼儿创造能力。如我在开展“小小投篮手”活动时,只对学生讲了“球”制作的要求。至于如何做和选用什么材料,我全没有讲,然后就鼓励幼儿自己找材料,亲手制作球。结果各种奇思妙想的球出现了:用布做成的布球、用废旧报纸做成的纸球、用存钱铁罐做成的球、用软泡沫做成的球等。后来,通过一系列的讨论和实验,孩子们用透明胶带将报纸裹起来,这样做成的“球”既结实又投得远,还可以反复利用。在这样一个有趣的活动中,幼儿不仅在动手制作中获得了乐趣,懂得了知识,更是创造能力的展现。
(四)解放孩子的空间、时间——拓展幼儿的天地
善于培养学生个性的老师,常常会突破狭小的课堂空间,把学生的视野引向万花筒般的大千世界。在实际工作、生活中,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要多给孩子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做到爱心、耐心、细心、多指导、多鼓励;要多给孩子任意发展的自由,不要过分强调课堂秩序和班级常规管理,教师应该以宽容之心对待孩子因“淘气”、“顽皮”、“不听话”而造成的混乱,以足够的耐心解答孩子提出的各种各样的荒诞的、离奇的问题。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 教育 家,他的教育思想杯广泛的应用于学生的教学中。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论文篇一:《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教育启示》 内容摘要: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将“做”放在教学的中心环节,突出“做”的重要性,同时又不否定教和学的作用,将知与行统一,教、学和实践相结合,强调“教学做合一”。这一教育思想对当前素质教育所强调的关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启示作用。 关键词:陶行知 教学做合一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的教学论部分,也是他教育理论的核心和杰出创造。在《教学做合一》一文中陶行知说:“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 方法 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是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同时,他又说到:“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是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 从陶行知对“教学做合一”思想内涵的规定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几点:1.“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即三者应该“合一”不应该分离。陶行知看到晓庄一位指导员的教学草案中把活动分为教的方面、学的方面、做的方面,认为这位指导员是把教学做分家,不是教学做合一。因而提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事实上,教学做是不能分家的,不然就教归教,学归学,做归做了。2.“教学做合一”强调必须以“做事”作为出发点。教师应该为教学生会做事、肯做事而教;学生应该为学会做事而学。所以“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否则教与学便没有明确的目标。3.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这是“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的必然,所以陶行知说:“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须做得好。”“‘做’成了学的中心即成了教的中心”,教与学在“做”中统一起来,这样的教才是真教,这样的学才是真学,正如陶行知所说的:“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真学。” 可以看出,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把“做”放在教学的中心环节,“做”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教和学都必须体现在学生的“做”上,否则就不是真教学。但是,陶行知并没有否定教和学的作用,也不是简单地以“做”来代替教和学。他明确指出:“我们要反对两种不正确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领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之错误倾向。”前者否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必然导致课堂教学的放任自流,后者则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置于被动位置。所以,教学活动中的“做”也不完全排除讲授、谈话、练习等方法。他只是针对“学非所用,用非所学”、重教轻学、重知轻行等传统教育的弊端,提出要把这些方法统一到实践上来,要求教与学都要与实践相结合,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在实践中求真知,在实际生活中探求真理检验真理。正如他所说:“我们不能说种稻是做,看书是学,讲解是教。为种稻而讲解,讲解也是做。为种稻而看书,看书也是做。”对此他还进一步从“知”与“行”的关系上进行了概括,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所说的“做”实际上是知与行的统一,是广泛意义上的生活实践、 社会实践 和科学实验活动,教学做合一也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在教学领域的具体运用,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面对传统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种种问题,国家提出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的重点而凸显出来,这启示着当前的教育者,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地从传统和现代的教育思想中去吸纳新的养分,以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步伐,为当前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陶行知说过:“最好的教育,要想让它有效,须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最有效力的法子。”“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强调以“做”为教学的中心,如果教学不与做相联系,就可能会出现教师教“死书”,学生读“死书”的现象。针对传统教育观念存在的种种弊端,陶行知的这种以“做”为中心、“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在解决当前素质教育提出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问题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启示: 首先,教法要以学法为基础而展开,做到因材施教。根据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教法要根据学法;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教学生学。因此,教师不但要研究教法,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学法;要在研究学法的基础上研究教法,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规律之后的教,才是真教。为此,在课堂的教学中,我们要实行民主,形成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解放学生的身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规律,做到因材施教,也只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才有可能培养起来,对此陶行知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 其次,教学要以做(实践)为中心,培养学生创造精神。陶行知认为:“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也是集中在‘做’之一字”。“做”的涵义,按照他的解释,“单单劳力,单单劳心,都不能算真正之做。真正之做须是在劳力上劳心。”。“‘做’”是在劳力上劳心。因此‘做’含有下列三种特征:(一)行动;(二)思想;(三)新价值之产生。”即“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产生新价值,这就是创造的过程”。“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实验,是建设,是生产,是破坏,是奋斗,是探寻出路。”所以他认为“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事实上也是如此,陶行知在回答朱端琰之问中说,就他所知,古今中外所发现第一流的真知灼见,无不是从做中得来。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是一部创造的史诗,是“做”出来的。由此可见,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成为创造性人才,我们在课堂中就要始终强调教学做合一,并且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 再次,教学要实行“六大解放”,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相信学生中隐藏着极大的创造潜能,在教学中头脑必须始终贯穿着这样一根主线,即时刻要注意在“教学做”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调动学生创新和实践的积极性,并让学生在做中去尝试创新,要坚信这是完全办得到的。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为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我们要:(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二)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说;(五)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六)解放他的时间,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知识,并且学一点自己渴望学的学问,干一点自己高兴干的事情。这也即是陶行知所强调的教学要实行“六大解放”。 最后,教育者要更新传统教育体制,建立人才创新环境。“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显然已经不同于传统教育方式,从教师的角度看,应该是创造性的教,或者说在创造性的做中教或教中做;从学生的角度看,教师要引导他们创造性的学,或者说在创造性的做中学或学中做。从理论与实践想结合的角度看,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不同层次,虽然它本身也包含着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但同时又超越于它。这里,我们所强调的“教学做合一”相对属于一个比较高的层次,针对当前素质教育提出的目标,从这个新的层次出发,我们必须更新相应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与 教学方法 ,与“应试教育”相联系的那套考试形式也必须扬弃,即教育者必须重新审视传统教育体制,要从当前的素质教育提出的目标重新设计教育体制,从而为创造性人才的塑造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 综上所述,陶行知“教学做合一”、中心在“做”的教学思想,把传统教学中的以书本为中心,以课本知识为中心转移到以实践为中心,以实际生活为中心,它克服了传统教育中重教不重学,重知不重行,重教师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及教与学脱节、学与用分离的弊端,有助于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教与学的结合,学与用的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从而真正地培养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编委会.陶行知全集(第一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2]陶行知全集编委会.陶行知全集(第五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3]陶行知全集编委会.陶行知全集(第二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4]陶行知全集编委会.陶行知全集(第七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论文篇二:《解读陶行知教育思想,弘扬素质教育》 摘要:解读陶行知“爱满天下”“教学做合一”“学生自治”“生活教育”“创造教育”的教育思想,惊叹于他不愧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今天,联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看当今的教育改革,仍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他的那些极具时代精神、创造精神,又极富人民教育思想的真知灼见,都体现了当今素质教育的精髓,成为教师不断汲取教育改革营养的源泉。 关键词:陶行知;爱满天下;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创造教育 《陶行知教育文集》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 文章 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爱满天下”“教学做合一”“学生自治”“生活教育”“创造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经过80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仍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解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惊叹于他不愧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今天,我们联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看当今的教育改革,仍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他的那些极具时代精神、创造精神,又极富人民教育思想的真知灼见,都体现了当今素质教育的精髓,成为我们不断汲取教育改革营养的源泉。 一、“爱满天下”是基础 爱就意味着奉献。从古到今,教育在人们眼中都是充满无私奉献精神的神圣职业。但令人遗憾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汹涌澎湃的今天,一些教育者自觉不自觉地习惯用商业化与功利化的眼光来衡量自己的职业,以致逐步丧失了最崇高的精神境界。麻木、冷漠或者虚伪、势利弥漫在一些教师、学生及其家长之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先生正是以他这一颗伟大的爱心滋润着无数颗童心,也培养出了无数的爱心。这样的爱心,正是我们今天每一个教育者所需要具备的。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就产生教育效果。 二、“创造教育”是精华 创造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华,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思想体系的主旨。陶行知先生认为,创造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是一个民族 文化 中的精髓。所谓创造教育,既是培养民族活力的教育,又是培养学生“独出心裁”能力的教育。他由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所言“恶是枯干”的话,引出他对创造教育的独到看法。 他认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创造教育的核心是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当今,我们正倡导建立“引导自学型课堂”这一教学模式,旨在把握新世纪课堂教学改革的脉搏,推动课堂教学的研究和完善,这一教学模式的思想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创设了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强调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其目标就是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做合一”是保障 陶行知先生说:“先生拿做来教,乃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这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新课程要求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从传统的、被动的、接受的、封闭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的、发现的、合作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与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创造性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明确指出:“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实学”。而“不能引导人做之教育,是假教育;不能引导人做之学校是假学校;不能引导人做之书本,是假书本”。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 经验 ,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如果教师只会用“旧瓶装新酒”,那就看不到新鲜的事物,教师只有不断研究,才能时常找到新理,只有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 四、“生活即教育”是核心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其内涵十分丰富,强调的是教育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脱离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联系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的教学应如陶行知主张的:人们应积极投入到生活中去,在生活的矛盾中和斗争中去选择和接受“向前、向上”的“好生活”。 “生活教育”理论,不仅在他所处的时代起过积极作用,就是对今天的教育和教学也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生活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合理的人生”。陶行知有句 名言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人求真,学做真人”是生活教育培养人的根本目标,所以说也是生活教育培养合理人生的最好注脚。“真人”的具体目标是:(1)做追求真理,为真理献身的人;(2)做人中人,而不是人上人;(3)做有道德的人;(4)做整个的人,即有健康身体,有独立思想,有独立职业,手脑双全、智仁勇合一的人;(5)做主人,即做自己的主人,做国家的主人,做大自然的主人;(6)做创造的人;(7)做现代人。可见,生活教育培养的合理人生就是全面发展、不断创造、不断前进的人生。《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两相对照,不难看出,生活教育培养的目标与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并不矛盾,是一致的。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的教育之路才刚刚在脚下展开,陶先生的教育思想自己也才刚接触冰山一角,让我们再次认真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弘扬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旗帜,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信念,将终生献给教育。 参考文献: [1]胡晓风.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01. [2]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论文篇三:《试谈陶行知的创造性教育思想》 摘 要:本文通过对陶行知创造性教育思想中给出的"六大解放"的具体分析,举例论证如何才能培养 儿童 的创造力。开始结合目前儿童教育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分析,进一步阐述了创造性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后,借助对陶行知的创造性教育思想的深入理解和 反思 ,探讨现行教育体制下创造性教育的可行性。 关键词:创造性教育 幼儿教育 在我看来,对幼儿的创造性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二十一世纪人才最宝贵的素质。正如前苏联教育家卡卢夫德斯基所说:“幼儿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勤奋的脑力劳动者,每个幼儿天生就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创造性的实验室,他们具有不受任何限制的 想象力 ,具有无穷的不可遏制的发展趋势。”的确,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学前期是创造能力的萌芽阶段,但还只是一种潜能,只有在正确的教育方法指导下,这种潜能才会得到进一步的挖掘。 在创立生活教育理论的过程中,陶行知提出了创造教育思想,他认为,“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应当解放和培养而不是压制甚至摧残儿童的创造力。因此,创造教育必须从儿童抓起。为了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他提出儿童创造教育的“六大解放”。 1.解放儿童的眼睛 首先,应明确观察目的,帮助孩子确定观察对象,鼓励孩子留心观察到底,不要轻易转移目标。 第二,有顺序、有步骤地观察。 第三,注意从多角度观察事物,不要局限于一个角度,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结果可能是不一样的。 第四,学会对同一事物、不同事物的比较,发现细微的差别,以提高观察能力。 总之,解放儿童的眼睛,就是鼓励孩子自由的,真实的去看呈现在他面前的真实的世界。 2. 解放儿童的大脑 有一位美国母亲拿了一个圆圈问自己的女儿,这是什么?已经上一年级的女儿非常肯定的回答这是“○”。而就是这个圆圈,在女儿上一年级前,这位母亲问同样的问题时,女儿有 “是太阳、是葡萄、象 乒乓球 ……”各种各样的答案。那么是什么禁锢了孩子的思维?后来,这位母亲毅然与学校对簿公堂,法院院判决学校败诉。 人们常说,思想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人的想象力可以使无边无际的。这些都在说明一个道理,一个人的成长或者成功,取决于他对事物的看法,同样的问题,有些人只能看到表象,逃离不了传统的思维定式。而有些人却能放飞自己的思维,发会丰富的想象,从而找到突破点,最终通过努力实践而成功。而这种超乎一般的思维能力,正是我们在儿童时代要大力倡导和培养的。 3.解放儿童的双手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一大家子人全部围着孩子转,过着“小皇帝”的生活。然而就在长辈为他们盛好每一次饭,洗好每一件衣服的时候,孩子却损失了一次次锻炼的机会。于是,就出现了学生能考上大学却不会独立生活的怪事。同样,高分低能的现象在中国 出国 留学 生中也普遍存在。这些学生大多文化成绩优异,但是缺乏实验室操作的经验,动手能力较差。所以,在现在的情形下提出解放学生的手显得尤为重要,什么事情都应该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一做。对于生活中的动手能力,陶行知直言“不会种菜,不是学生”。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更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的动手。例如:在教孩子如何认识长方体时,我们应该让孩子们自己动手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寓教育于动手之中,以动手促进动脑,这样的认识效果可能会更深刻。 4.解放儿童的嘴巴 在实际的生活中,很多大人甚至包括我自己对孩子漫无边际的发问而感到厌倦,在应付孩子的提问时,有时我们委婉点的回答“你现在还小,以后就明白了”,而大多时候,我们会毫不留情地拒绝孩子的提问,“小小年纪,问那么多干什么,教你怎样就怎样,要听话”。现在看来,对于孩子来讲,我们是多么的无情地扼杀了孩子探究的欲望。因此,创造性教育的实现,就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鼓励孩子开动嘴巴,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他们的疑问。也许,一个不经意的疑问会在若干年后成为人类伟大的发明和创造。 5.解放儿童的空间 不要把儿童关在家中,让他们到大自然,到社会中去扩大视野。解放空间,扩大学生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它包罗万象,奥秘无穷。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去体悟、去探寻,到社会中去磨炼是一条极好的丰富知识,开阔视野的途径。谁都明白要让学生知道春天的美丽,最有效的办法是走出学校,走进大自然,让他们亲身去体会。我想这样的感受效果是任何华丽的语言所难以达到的不说,枯躁乏味的讲解还会使学生对这门课越来越失去兴趣。马斯洛在论述人的创造力时说,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程度的创造力,而初始创造力常处于无意识状态,这种无意识能促进人发现与发明。因此,我们应该把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还给孩子。 6.解放儿童的时间 不要用功课填满孩子们的时间表,要给他们一些空闲时间消化学问,并想一些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现在的学生在“应试教育”“精英教育”社会环境下,学生压力空前之大,睡眠不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在1993年《夏令营中的较量》中指出中国 7-17岁的男女学生,平均身高、体重、胸围、肌肉、肺活量、耐力等指标都不及日本同龄学生。有关调查表明:80%以上的小学生每天的作业量为 2小时左右;我国中小学生平均锻炼的时间每天不超过半小时。有 46.9%的中小学生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睡眠标准( 9小时)。三分之一的学生感到睡眠不足, 71%的高三学生近视, 三分之二的学生感到考试压力大。然而,就在大喊“减负”的现在,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并没有真正减下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淹没了学生的星期天。 综上所述,只有对我们的孩子真正做到了以上“六个解放”,儿童的创造性教育才能实现,儿童的创造力才能发掘。 结束语 通过对陶行知先生教育理念的学习和探讨,我真正感受到创造性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深感其推行和实施的复杂性。但我坚信: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参考文献: 陶行知. 生活即教育(陶行知教育名篇).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陶行知. 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张传燧. 中国教育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1. 浅析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论文 2. 陶行知教育思想探究论文 3. 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教学有关的论文 4. 关于陶行知教育研究论文 5. 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论文
湖南题:根据意境诗句自由命题作文"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根据韩愈诗中你读出的意境和哲理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och 哭泣的草色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居然是韩愈的诗,猛一看既有�天街�又有�遥看�还以为是李白写的,透着一股飘然出尘,酒喝高了以为自己是神仙的味道。韩愈是民国的贫农吧,哎~~~~,生活在战乱万恶的旧社会,和卖火柴的小姑娘命运何其相似,小雨都能看成酥油茶,也不知几月没见油荤了。从侧面也能看出民国战乱的硝烟对环境的污染程度,雨里面有油渍,草皮被炸的稀稀拉拉,走近就看不清楚。我是实在人,觉得这两句诗实在没什么优美的意境。小雨象酥油一样泼在身上,汰渍、奇强、雕牌,你说哪个牌子能把衣服洗干净?淋着酥油就是为了去看那远看有近了却没有的草皮子,除了闲的发慌的文学青年,你说谁会去干这么傻的事情?从这诗看,韩愈这家伙就不是脚踏实地的安心过日子的人。生在那个时代不好好种地,深挖洞广藏粮,备战备荒,饭都没吃饱还去搞文学,对的起父母孩子吗,就算千字一万的稿费,这两句也没几个钱啊。�草色遥看近却无�,搞文学的一定会酸溜溜地说这句渲染出春天隐隐泛出的那一抹青青之痕。远远望去,是早春的草色,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明明是环境污染他们非要弄出哲理来。但哲理必从现实中锤炼,集万千智慧精粹而流传千古。不得不佩服出题老师,厉害啊,专挑人软肋捅。说起这诗的哲理,确实是很郁闷,因为我根本整不懂。天上的雨象酥油茶一样黑糊糊油腻腻,草皮东一块西一块炸滴稀巴烂,猛一看象描画南京大屠杀后的残垣断壁,又象实写纳粹集中营铁丝网隔出的空地上,夕阳照射天幕下血水沁活哭泣的杂草地。这诗如果非要说哲理的话:就是不要忘记战争的教训,祈祷世界和平。只有人类和谐相处,天上才不会掉黑油一样的雨,小孩才有完整的草皮踢足球,将来国足才有希望,再不会被人左边脸一耳光,右边脸一耳光打着玩。
在现代社会中,陶行知的爱的 教育 思想在至今的教育中有很大的意义。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有关陶行知爱的教育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陶行知爱的教育论文篇一:《践行陶行知爱的教育思想,用爱心塑造中职生的灵魂》 摘 要: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爱的教育将会使之枯燥,像山泉枯竭一样。”在教书育人中,育人是最根本的,这就要求教师有堪为人师的人格和品德,有着对学生的一种无私奉献的爱。爱也是中职生必备的重要道德品质,教师通过爱的教育,在学生心中培植爱的种子,激发爱的情感,塑造爱的灵魂,最终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关键词:爱的教育塑造灵魂道德情操 作者简介:陈春华,男,江苏省句容中等专业学校教师,长期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 温家宝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一切。”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对此感同身受。爱作为人的一种情感、品质,它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教育的产物。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所面对的是90后的中职生――85%都是独生子女,如果在教育工作中有效践行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那就能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教师通过爱的教育,可以在学生心中培植爱的种子,激发爱的情感,塑造爱的灵魂,最终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一、陶行知“爱满天下”教育思想的阐述 陶行知是我国“五四”以后最有影响的教育家。“爱满天下”是陶行知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为了孩子,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是陶行知的教育格言。在教育实践中,他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也是中小学教育的基本原则和 方法 。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这种师生互爱的关系中,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也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二、中职学生群体的主要问题 中职学生是处于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年龄在15~17岁之间的青少年群体。受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及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心理、思想、言行等方面都还不够成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认识判断能力较低,重朋辈友情。当学校的 规章制度 与“哥们”义气发生冲突时,部分学生会倾向于同学朋辈友情,或帮助犯错误的同学隐瞒真相,或协助同学甚至一起违反校纪、校规。(2)适应能力和自制力弱。对周围环境敏感,情绪易波动;注意力分散,组织纪律性差;争强好胜,易产生妒忌心理等。(3)专业思想不牢,部分学生对家长为其选择的专业存在逆反心理,课堂不专心,无学习兴趣。这些问题的存在,给日常教学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不小的难度。 三、中职传统德育工作的方式 长期以来,在中等职业学校,有些教师本身对学生就存在偏见甚至歧视,加上学生的自卑心理,以及对“知识接受者”这一角色单一认同的影响下,一些德育工作的方式阻滞了中职生道德情操的发展。 1.注入式 主要表现是把“法定”的政治主张、思想观点、道德规范乃至行为要求等灌进等待装载的心理和道德“洞穴”中去。这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想,窒息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2.教条式 主要表现是重理论、轻实际,重结论、轻过程,强调范式、反对逾越,崇拜条条,反对质疑。结果是束缚思想,束缚手脚,令学生无可避免地产生枯燥感、单调感和厌倦感,销蚀追求知识的激情。 3.苛严管束式 表现为只信强制,不信自觉,只讲约束,不讲自由,只讲严格,不讲宽容,乐于训导却不善鼓励,乐于指正却吝惜赞赏。师生关系多为管制和被管制的关系,处于这样的教育氛围中,学生几乎失去了独立性和自主性。 四、在中职教育中渗透爱的思想 1.以爱为核心,塑造高尚师魂 陶行知先生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在此我们可以延伸这句话:要想学生有爱心,必须先生有爱心。唯有爱满天下的先生才能教出爱满天下的学生。 “比教学艺术更为重要的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人格魅力的灵魂是一个‘爱’。爱就是一种教育,谁有爱心,谁就把握了教育的真谛。”当一位教师真诚地为学生付出自己的爱心以后,他可以真正的走进他的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使自己成为每一个学生的良师益友。而作为学生,他在感受教师对他的爱意与关怀时,他内心真正感受到的还有成人世界(社会)对他的肯定,必然会更加充满信心,努力向上。他们也会把这种美好而积极的情感体验迁移到对他人的信任、尊敬、关爱。此时,作为教师,他所完成的不仅仅是一项工作,给予学生的,也不仅仅是知识,还有爱,一种尊严的灵魂! 2.以爱为基石,平等对待每位学生 “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因此,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做到了如 谚语 所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她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理性要求相结合的产物。 以爱来平等对待学生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础。感情注入越多,对学生越爱,学生心灵就越会被你所征服。一位教师道出了真谛:“……师生关系紧张,表扬――学生认为是哄人;批评――学生认为是整人。在这里,表扬和批评都成了教育的障碍。所以,只有从真正的爱生之情出发,教育才是有效的。” 3.以爱为桥梁,沟通师生心灵 (1)倾听是沟通的起步 陶行知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的,才会打动心灵的深处。作为教师,倾听是爱的重要组成部分,倾听能够让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身体状况、情感波动乃至人生观、世界观的价值取向,能够获取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对工作的建议,更重要的是传达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以及无限的期待,给予学生无尽的信心与勇气,让学生也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 倾听,最重要的是营造平等和谐的氛围,要俯下身子,成为学生的真正朋友。即使学生的观点和意见不准确,也要认真倾听,努力包容不同的思想观念和意见。华南师范大学胡东芳教授在《对话与倾听》一文中指出,倾听需要做到三点:一是注意。用自己的眼睛注视说话的学生,将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学生谈话的内容上,不要轻易打断;二是接受。用点头、微笑等表示你对他的理解,即便不一定赞同,也要保持专注、尊重的态度;三是引申话题,用重述学生的意见、情感,或用恰当的提问,鼓励帮助学生完成他们的叙述。实际上,与专注的神情、尊重的态度相比,内心情感的体验更为重要。在学生倾诉时,我们应该与他“同命运,共呼吸”,分享他的快乐与痛苦,担忧他的困惑与彷徨,寻找他的需求与渴望……这样,我们才能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情感与理智世界,才能给予学生人性关怀和人性激励,让教育的精神得以实现。 (2)尊重是建立沟通的基础 孔子云:“敬人者人敬之。”要想赢得学生的喜爱和尊敬,只在口头上 说说 肯定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上要做到“润物细无声”。一个常体验到尊严的人,总是对自己更有信心,办事更有能力、更有效率。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这种尊重应该包含着真诚与信赖、宽容与激励,平等与友爱。据报载,在美国学校的低年级教室中,教师常常蹲下来与学生交流;在课堂上,教师也常常弯下腰为学生独特的发问而鼓掌。美国教师解释说:蹲下来交流,是因为学生个子矮,在与老师交流时,会产生压迫局促的感觉,这对于同成人一样具有独立人格的小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弯下腰鼓掌,是因为教师板直腰居高临下地拍拍手,小学生不认为老师的掌声是真诚的,只有弯下腰,两眼望着学生,融入学生中间,那掌声才是发自内心的。可见,“蹲下来”与“弯下腰”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肢体动作,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民主的思想。 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不但要给予某方面的领先者以尊重,表达自己的敬佩、赞美之情,更要给予落后者以尊重,捎去自己的宽慰与鼓励!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创设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改变那种过分强调统一的教育观念,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保护和弘扬学生的个性。 总而言之,师爱是一种激励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无可取代的教育力量。有了爱,师生之间才能以诚相见,心心相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生需要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教师通过爱学生来激发学生爱的情感,从而塑造爱的灵魂。 参考文献: 〔1〕石英 朱秀洁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科技信息》2009年36期 〔2〕孙芳芳 汤生玲《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与创新教育》――《职教通讯》2010年01期 〔3〕郁舒雯 《班主任工作与中职班级管理》――《职教通讯》2009年09期
爱满天下距离2010世博会只剩1一个月左右,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为世博加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一声声口号中,世博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走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世博明星——“海宝”在广告牌上的“海宝”正热情地向我们打着招呼,周围的人们个个热情高涨,迎接着2010年的到来。一大早,我背起书包,一边哼着小调,一边走出了家门。只见小区里的爷爷、奶奶们已经早早地出来锻炼身体:有的舞剑,有的打太极拳,有的则一边遛狗,一边散步,好热闹啊!我想到待会儿又能学到新的知识,说不定在世博会召开期间真能派上用场,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连走路的步伐也加快了。突然从我的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2010年就要在上海举办世博会了,全上海人民,甚至全中国的人民都在为世博做贡献,我想我也应该为世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可是我们中学生能做什么呢?有了,就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吧。比如,我们可以把身边的垃圾拣起来,把上海变成一个清洁美丽的城市,让来参加世博会的外国朋友,都能感受到上海的美丽。说干就干!放学后,我和几个朋友拿着垃圾袋,将小区里公路上、小路上、草丛里的零食包装袋、塑料袋、香烟纸盒子等垃圾,通通丢进垃圾袋中,我们不放过任何垃圾,仔仔细细的捡垃圾,忙乎了好几个钟头,终于捡完了,我们已经挥汗如雨,看着小区被我们清理得干干净净,我们脸上不禁露出了喜悦的笑容。我们正准备回家,看见一个捐款箱,上面写着“为灾区人民捐款,我摸摸口袋,只掏出了一个皱巴巴地1元纸币,小心翼翼地塞进箱子中。 啊,这一天过得多么有意义啊!为世博出一份力,献出我们真诚的爱,让爱满天下!
【长篇连载】《执着》 第一章、天堂的酒宴 在人间所传颂的九天之上,有一个盛满了光明的世界,世间最明媚温暖的光照着那里,霭霭祥云围绕着那里,五彩缤纷的永不凋谢的鲜花点缀着那里。那里就是天堂,人的心中最美好的地方。 那一座连神光都不能夺取其光芒,用世上最洁白的玉石垒成的宫殿,那用世上最纯的黄金铺成的台阶地面,那就是神殿,被称为是世界的统治者,天帝的居所。 神殿的华丽壮观不必细言,而在神殿的里面,高大的建筑耸立着它的威严,只是没有声息,也无任何的走动却使这神殿显得份外冷清。 神殿是巨大了一些,而坐在桌旁的三个人,也似乎是太寂静了一些。 天堂也有时间,时间如流水般滑过身边,只有切身体会的人才能嚼咀出其中的无奈,神也是一样。 天帝就那样的端着酒杯,酒杯举在胸前,他的目光落在酒杯上,这个姿态他已经停留了很长时间,却仍然不将酒饮尽,或者是放下酒杯。 天堂的光存在于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地方都是光明的,没有阴影处。 天帝的容貌就在光中展现,那一头灿烂的金发,总是闪动着耀人眼目的光泽,使他即使一动不动,而他的光芒依然四射。天帝的五官端正已极,也美丽已极,那五官并不柔美,也不棱角分明,那是一种精致,精致的五官有着慑人心神的美,一种人完全就想像不出来,也无法述说的美。只是,这美丽的脸上,眉宇之间,却笼罩着淡淡的寞落。 杯中有酒,酒质如甘露,如琥珀,晶莹剔透,闪去着诱人的光泽,而那飘逸而出的酒香,却足以勾引下神的馋涎。 “好酒!”酒香味占了上风,天帝说了一句,将酒一饮而尽,又赞道,“真是好酒!” 坐在桌旁的两个人互视一眼,神情中都有了一丝喜悦。 “死神的酒果然是世上最美的甘露,怪不得他。。。。。。他当年会大醉。。。。。。”天帝话说一半,眉宇间的沧凉之意更浓,他略略的侧头,似乎是想躲开这个话题。 “他醉得可是厉害,硬往孕妇的肚子里钻,占据了婴儿的身体就不让了,好不容易将他从婴儿的身体里赶出来,却又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生命女神开始说道,这件事情已经让她大笑了几千年,那个醉得一蹋糊涂的家伙,给她惹了那么大的麻烦,她本来是想好好的教训他一顿,比如说她和死神喝酒,却不让他喝。只是,那个灵魂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生命女神觉得这个气氛不太适合讲当年的事情,她停住了话。 生命女神有着一张动人的脸庞,脸上的神情温柔而充满了母性的慈爱,使她显得是那样的圣洁。生命女神的头发是那种象征着生命的绿色,长长的绿发间流动着无限的生命般的光芒。 生命女神看了死神一眼,天帝的寞落让她感到无可奈何,在发现自己没有那种可以劝动天帝的口才之后,她把这件艰难的任务交给了死神。 死神不像生命女神那样拥有活力四射的光芒,他有着一头死气沉沉般的黑发,一张并不弱于生命女神之美,却总是流露着无尽的哀伤和绝望的脸,紧闭的嘴唇显得他不是一个健谈的人。在看到生命女神的眼色之后,死神犹豫了一下,才说道:“天帝,你放心吧,虚无并不在死界。” 诚实到家的话,却听得生命女神皱了一下眉头。虚无神是混沌三神之一,死神又怎么会控制得了他?就算虚无神跑到了死神掌控世界,以虚无神和死神之间的交情(怎么说他们也是混沌三神,同别的神相比,他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更加亲密),死神也应该伸援手将虚无神救出来。【长篇连载】《执着》 第一章、天堂的酒宴 在人间所传颂的九天之上,有一个盛满了光明的世界,世间最明媚温暖的光照着那里,霭霭祥云围绕着那里,五彩缤纷的永不凋谢的鲜花点缀着那里。那里就是天堂,人的心中最美好的地方。 那一座连神光都不能夺取其光芒,用世上最洁白的玉石垒成的宫殿,那用世上最纯的黄金铺成的台阶地面,那就是神殿,被称为是世界的统治者,天帝的居所。 神殿的华丽壮观不必细言,而在神殿的里面,高大的建筑耸立着它的威严,只是没有声息,也无任何的走动却使这神殿显得份外冷清。 神殿是巨大了一些,而坐在桌旁的三个人,也似乎是太寂静了一些。 天堂也有时间,时间如流水般滑过身边,只有切身体会的人才能嚼咀出其中的无奈,神也是一样。 天帝就那样的端着酒杯,酒杯举在胸前,他的目光落在酒杯上,这个姿态他已经停留了很长时间,却仍然不将酒饮尽,或者是放下酒杯。 天堂的光存在于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地方都是光明的,没有阴影处。 天帝的容貌就在光中展现,那一头灿烂的金发,总是闪动着耀人眼目的光泽,使他即使一动不动,而他的光芒依然四射。天帝的五官端正已极,也美丽已极,那五官并不柔美,也不棱角分明,那是一种精致,精致的五官有着慑人心神的美,一种人完全就想像不出来,也无法述说的美。只是,这美丽的脸上,眉宇之间,却笼罩着淡淡的寞落。 杯中有酒,酒质如甘露,如琥珀,晶莹剔透,闪去着诱人的光泽,而那飘逸而出的酒香,却足以勾引下神的馋涎。 “好酒!”酒香味占了上风,天帝说了一句,将酒一饮而尽,又赞道,“真是好酒!” 坐在桌旁的两个人互视一眼,神情中都有了一丝喜悦。 “死神的酒果然是世上最美的甘露,怪不得他。。。。。。他当年会大醉。。。。。。”天帝话说一半,眉宇间的沧凉之意更浓,他略略的侧头,似乎是想躲开这个话题。 “他醉得可是厉害,硬往孕妇的肚子里钻,占据了婴儿的身体就不让了,好不容易将他从婴儿的身体里赶出来,却又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生命女神开始说道,这件事情已经让她大笑了几千年,那个醉得一蹋糊涂的家伙,给她惹了那么大的麻烦,她本来是想好好的教训他一顿,比如说她和死神喝酒,却不让他喝。只是,那个灵魂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生命女神觉得这个气氛不太适合讲当年的事情,她停住了话。 生命女神有着一张动人的脸庞,脸上的神情温柔而充满了母性的慈爱,使她显得是那样的圣洁。生命女神的头发是那种象征着生命的绿色,长长的绿发间流动着无限的生命般的光芒。 生命女神看了死神一眼,天帝的寞落让她感到无可奈何,在发现自己没有那种可以劝动天帝的口才之后,她把这件艰难的任务交给了死神。 死神不像生命女神那样拥有活力四射的光芒,他有着一头死气沉沉般的黑发,一张并不弱于生命女神之美,却总是流露着无尽的哀伤和绝望的脸,紧闭的嘴唇显得他不是一个健谈的人。在看到生命女神的眼色之后,死神犹豫了一下,才说道:“天帝,你放心吧,虚无并不在死界。” 诚实到家的话,却听得生命女神皱了一下眉头。虚无神是混沌三神之一,死神又怎么会控制得了他?就算虚无神跑到了死神掌控世界,以虚无神和死神之间的交情(怎么说他们也是混沌三神,同别的神相比,他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更加亲密),死神也应该伸援手将虚无神救出来。《境界》境界这种东西,实在难以言说,各人又有各人的境界。但论到境界,大家恐怕最先想到的便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说的好是好,但我觉得还没说尽。这第三种境界说的通俗点,类似于:‘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虽是说‘不费工夫’,但却是踏破了铁鞋的。这和‘寻他千百度’一样,仍然是一种‘求’的境界。打个比方吧,读百卷书和读千卷书的境界是不一样的,读千卷书和读万卷书的境界是不一样的,读万卷书和既读了万卷书又行了万里路的境界是不一样的。 这‘求’的境界仍然是掉在了自己筑的窠臼里。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里有说:“不慕名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他说的是‘不求’,但‘不求’不是真的不求,而是不刻意求,既没有‘众里寻他千百度’,也没有‘踏破铁鞋无觅处’,而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想这种境界,非不读破万卷书,非不经世事沧桑而不能到。后来世人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置可否,未免流于玄想。但是如有‘只求意会’的,那是大错特错了,‘只求意会’其实是‘只求不甚解’,求而失其真,自欺欺人而已。郑板桥曾写:“难得糊涂”,这‘难得糊涂’,照我看也是‘不求甚解’。所以我想王国维的第三境界,终究只是一种学者的境界,属于象牙塔里的最高一层,离开这塔,天空是很广阔的。 淘所采取的是一种超然的态度,未免有点消极,至少总不如‘众里寻他千百度’这么积极吧,所以这境界问题,可能不外乎是一个人生态度的问题。但是写下三境论的王竟是投湖死的,这种人生态度总不能说是积极吧。想到叔本华的生命意志说,约略讲来,大意为:人生而有欲,有欲望便有追求,这追求就是痛苦,人生就充满着痛苦,无追求则陷入无聊,所以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中交替着。淘无求无为,叔有求痛苦,我又不明白了,这王的第三境竟成了积极的痛苦。王陷于什么痛苦吗?他不知道该追求怎样的境界了?他是抱着学者‘求’的境界求死吗?反正肯定不是淘的超然。积极的求导致了幻灭,无为的不求达于方外。原来这境界也充满着矛盾。 写到这里你会认为,我所说的境界无非是‘不求’,我不想这么说,反正我的境界还差的远呢,就留个‘未完待续’,何人待续?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 教育 家,他的教育思想杯广泛的应用于学生的教学中。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论文篇一:《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教育启示》 内容摘要: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将“做”放在教学的中心环节,突出“做”的重要性,同时又不否定教和学的作用,将知与行统一,教、学和实践相结合,强调“教学做合一”。这一教育思想对当前素质教育所强调的关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启示作用。 关键词:陶行知 教学做合一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的教学论部分,也是他教育理论的核心和杰出创造。在《教学做合一》一文中陶行知说:“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 方法 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是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同时,他又说到:“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是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 从陶行知对“教学做合一”思想内涵的规定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几点:1.“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即三者应该“合一”不应该分离。陶行知看到晓庄一位指导员的教学草案中把活动分为教的方面、学的方面、做的方面,认为这位指导员是把教学做分家,不是教学做合一。因而提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事实上,教学做是不能分家的,不然就教归教,学归学,做归做了。2.“教学做合一”强调必须以“做事”作为出发点。教师应该为教学生会做事、肯做事而教;学生应该为学会做事而学。所以“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否则教与学便没有明确的目标。3.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这是“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的必然,所以陶行知说:“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须做得好。”“‘做’成了学的中心即成了教的中心”,教与学在“做”中统一起来,这样的教才是真教,这样的学才是真学,正如陶行知所说的:“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真学。” 可以看出,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把“做”放在教学的中心环节,“做”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教和学都必须体现在学生的“做”上,否则就不是真教学。但是,陶行知并没有否定教和学的作用,也不是简单地以“做”来代替教和学。他明确指出:“我们要反对两种不正确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领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之错误倾向。”前者否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必然导致课堂教学的放任自流,后者则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置于被动位置。所以,教学活动中的“做”也不完全排除讲授、谈话、练习等方法。他只是针对“学非所用,用非所学”、重教轻学、重知轻行等传统教育的弊端,提出要把这些方法统一到实践上来,要求教与学都要与实践相结合,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在实践中求真知,在实际生活中探求真理检验真理。正如他所说:“我们不能说种稻是做,看书是学,讲解是教。为种稻而讲解,讲解也是做。为种稻而看书,看书也是做。”对此他还进一步从“知”与“行”的关系上进行了概括,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所说的“做”实际上是知与行的统一,是广泛意义上的生活实践、 社会实践 和科学实验活动,教学做合一也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在教学领域的具体运用,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面对传统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种种问题,国家提出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的重点而凸显出来,这启示着当前的教育者,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地从传统和现代的教育思想中去吸纳新的养分,以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步伐,为当前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陶行知说过:“最好的教育,要想让它有效,须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最有效力的法子。”“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强调以“做”为教学的中心,如果教学不与做相联系,就可能会出现教师教“死书”,学生读“死书”的现象。针对传统教育观念存在的种种弊端,陶行知的这种以“做”为中心、“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在解决当前素质教育提出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问题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启示: 首先,教法要以学法为基础而展开,做到因材施教。根据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教法要根据学法;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教学生学。因此,教师不但要研究教法,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学法;要在研究学法的基础上研究教法,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规律之后的教,才是真教。为此,在课堂的教学中,我们要实行民主,形成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解放学生的身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规律,做到因材施教,也只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才有可能培养起来,对此陶行知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 其次,教学要以做(实践)为中心,培养学生创造精神。陶行知认为:“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也是集中在‘做’之一字”。“做”的涵义,按照他的解释,“单单劳力,单单劳心,都不能算真正之做。真正之做须是在劳力上劳心。”。“‘做’”是在劳力上劳心。因此‘做’含有下列三种特征:(一)行动;(二)思想;(三)新价值之产生。”即“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产生新价值,这就是创造的过程”。“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实验,是建设,是生产,是破坏,是奋斗,是探寻出路。”所以他认为“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事实上也是如此,陶行知在回答朱端琰之问中说,就他所知,古今中外所发现第一流的真知灼见,无不是从做中得来。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是一部创造的史诗,是“做”出来的。由此可见,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成为创造性人才,我们在课堂中就要始终强调教学做合一,并且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 再次,教学要实行“六大解放”,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相信学生中隐藏着极大的创造潜能,在教学中头脑必须始终贯穿着这样一根主线,即时刻要注意在“教学做”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调动学生创新和实践的积极性,并让学生在做中去尝试创新,要坚信这是完全办得到的。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为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我们要:(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二)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说;(五)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六)解放他的时间,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知识,并且学一点自己渴望学的学问,干一点自己高兴干的事情。这也即是陶行知所强调的教学要实行“六大解放”。 最后,教育者要更新传统教育体制,建立人才创新环境。“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显然已经不同于传统教育方式,从教师的角度看,应该是创造性的教,或者说在创造性的做中教或教中做;从学生的角度看,教师要引导他们创造性的学,或者说在创造性的做中学或学中做。从理论与实践想结合的角度看,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不同层次,虽然它本身也包含着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但同时又超越于它。这里,我们所强调的“教学做合一”相对属于一个比较高的层次,针对当前素质教育提出的目标,从这个新的层次出发,我们必须更新相应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与 教学方法 ,与“应试教育”相联系的那套考试形式也必须扬弃,即教育者必须重新审视传统教育体制,要从当前的素质教育提出的目标重新设计教育体制,从而为创造性人才的塑造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 综上所述,陶行知“教学做合一”、中心在“做”的教学思想,把传统教学中的以书本为中心,以课本知识为中心转移到以实践为中心,以实际生活为中心,它克服了传统教育中重教不重学,重知不重行,重教师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及教与学脱节、学与用分离的弊端,有助于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教与学的结合,学与用的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从而真正地培养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编委会.陶行知全集(第一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2]陶行知全集编委会.陶行知全集(第五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3]陶行知全集编委会.陶行知全集(第二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4]陶行知全集编委会.陶行知全集(第七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论文篇二:《解读陶行知教育思想,弘扬素质教育》 摘要:解读陶行知“爱满天下”“教学做合一”“学生自治”“生活教育”“创造教育”的教育思想,惊叹于他不愧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今天,联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看当今的教育改革,仍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他的那些极具时代精神、创造精神,又极富人民教育思想的真知灼见,都体现了当今素质教育的精髓,成为教师不断汲取教育改革营养的源泉。 关键词:陶行知;爱满天下;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创造教育 《陶行知教育文集》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 文章 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爱满天下”“教学做合一”“学生自治”“生活教育”“创造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经过80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仍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解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惊叹于他不愧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今天,我们联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看当今的教育改革,仍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他的那些极具时代精神、创造精神,又极富人民教育思想的真知灼见,都体现了当今素质教育的精髓,成为我们不断汲取教育改革营养的源泉。 一、“爱满天下”是基础 爱就意味着奉献。从古到今,教育在人们眼中都是充满无私奉献精神的神圣职业。但令人遗憾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汹涌澎湃的今天,一些教育者自觉不自觉地习惯用商业化与功利化的眼光来衡量自己的职业,以致逐步丧失了最崇高的精神境界。麻木、冷漠或者虚伪、势利弥漫在一些教师、学生及其家长之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先生正是以他这一颗伟大的爱心滋润着无数颗童心,也培养出了无数的爱心。这样的爱心,正是我们今天每一个教育者所需要具备的。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就产生教育效果。 二、“创造教育”是精华 创造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华,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思想体系的主旨。陶行知先生认为,创造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是一个民族 文化 中的精髓。所谓创造教育,既是培养民族活力的教育,又是培养学生“独出心裁”能力的教育。他由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所言“恶是枯干”的话,引出他对创造教育的独到看法。 他认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创造教育的核心是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当今,我们正倡导建立“引导自学型课堂”这一教学模式,旨在把握新世纪课堂教学改革的脉搏,推动课堂教学的研究和完善,这一教学模式的思想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创设了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强调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其目标就是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做合一”是保障 陶行知先生说:“先生拿做来教,乃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这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新课程要求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从传统的、被动的、接受的、封闭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的、发现的、合作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与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创造性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明确指出:“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实学”。而“不能引导人做之教育,是假教育;不能引导人做之学校是假学校;不能引导人做之书本,是假书本”。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 经验 ,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如果教师只会用“旧瓶装新酒”,那就看不到新鲜的事物,教师只有不断研究,才能时常找到新理,只有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 四、“生活即教育”是核心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其内涵十分丰富,强调的是教育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脱离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联系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的教学应如陶行知主张的:人们应积极投入到生活中去,在生活的矛盾中和斗争中去选择和接受“向前、向上”的“好生活”。 “生活教育”理论,不仅在他所处的时代起过积极作用,就是对今天的教育和教学也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生活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合理的人生”。陶行知有句 名言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人求真,学做真人”是生活教育培养人的根本目标,所以说也是生活教育培养合理人生的最好注脚。“真人”的具体目标是:(1)做追求真理,为真理献身的人;(2)做人中人,而不是人上人;(3)做有道德的人;(4)做整个的人,即有健康身体,有独立思想,有独立职业,手脑双全、智仁勇合一的人;(5)做主人,即做自己的主人,做国家的主人,做大自然的主人;(6)做创造的人;(7)做现代人。可见,生活教育培养的合理人生就是全面发展、不断创造、不断前进的人生。《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两相对照,不难看出,生活教育培养的目标与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并不矛盾,是一致的。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的教育之路才刚刚在脚下展开,陶先生的教育思想自己也才刚接触冰山一角,让我们再次认真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弘扬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旗帜,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信念,将终生献给教育。 参考文献: [1]胡晓风.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01. [2]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论文篇三:《试谈陶行知的创造性教育思想》 摘 要:本文通过对陶行知创造性教育思想中给出的"六大解放"的具体分析,举例论证如何才能培养 儿童 的创造力。开始结合目前儿童教育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分析,进一步阐述了创造性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后,借助对陶行知的创造性教育思想的深入理解和 反思 ,探讨现行教育体制下创造性教育的可行性。 关键词:创造性教育 幼儿教育 在我看来,对幼儿的创造性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二十一世纪人才最宝贵的素质。正如前苏联教育家卡卢夫德斯基所说:“幼儿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勤奋的脑力劳动者,每个幼儿天生就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创造性的实验室,他们具有不受任何限制的 想象力 ,具有无穷的不可遏制的发展趋势。”的确,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学前期是创造能力的萌芽阶段,但还只是一种潜能,只有在正确的教育方法指导下,这种潜能才会得到进一步的挖掘。 在创立生活教育理论的过程中,陶行知提出了创造教育思想,他认为,“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应当解放和培养而不是压制甚至摧残儿童的创造力。因此,创造教育必须从儿童抓起。为了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他提出儿童创造教育的“六大解放”。 1.解放儿童的眼睛 首先,应明确观察目的,帮助孩子确定观察对象,鼓励孩子留心观察到底,不要轻易转移目标。 第二,有顺序、有步骤地观察。 第三,注意从多角度观察事物,不要局限于一个角度,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结果可能是不一样的。 第四,学会对同一事物、不同事物的比较,发现细微的差别,以提高观察能力。 总之,解放儿童的眼睛,就是鼓励孩子自由的,真实的去看呈现在他面前的真实的世界。 2. 解放儿童的大脑 有一位美国母亲拿了一个圆圈问自己的女儿,这是什么?已经上一年级的女儿非常肯定的回答这是“○”。而就是这个圆圈,在女儿上一年级前,这位母亲问同样的问题时,女儿有 “是太阳、是葡萄、象 乒乓球 ……”各种各样的答案。那么是什么禁锢了孩子的思维?后来,这位母亲毅然与学校对簿公堂,法院院判决学校败诉。 人们常说,思想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人的想象力可以使无边无际的。这些都在说明一个道理,一个人的成长或者成功,取决于他对事物的看法,同样的问题,有些人只能看到表象,逃离不了传统的思维定式。而有些人却能放飞自己的思维,发会丰富的想象,从而找到突破点,最终通过努力实践而成功。而这种超乎一般的思维能力,正是我们在儿童时代要大力倡导和培养的。 3.解放儿童的双手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一大家子人全部围着孩子转,过着“小皇帝”的生活。然而就在长辈为他们盛好每一次饭,洗好每一件衣服的时候,孩子却损失了一次次锻炼的机会。于是,就出现了学生能考上大学却不会独立生活的怪事。同样,高分低能的现象在中国 出国 留学 生中也普遍存在。这些学生大多文化成绩优异,但是缺乏实验室操作的经验,动手能力较差。所以,在现在的情形下提出解放学生的手显得尤为重要,什么事情都应该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一做。对于生活中的动手能力,陶行知直言“不会种菜,不是学生”。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更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的动手。例如:在教孩子如何认识长方体时,我们应该让孩子们自己动手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寓教育于动手之中,以动手促进动脑,这样的认识效果可能会更深刻。 4.解放儿童的嘴巴 在实际的生活中,很多大人甚至包括我自己对孩子漫无边际的发问而感到厌倦,在应付孩子的提问时,有时我们委婉点的回答“你现在还小,以后就明白了”,而大多时候,我们会毫不留情地拒绝孩子的提问,“小小年纪,问那么多干什么,教你怎样就怎样,要听话”。现在看来,对于孩子来讲,我们是多么的无情地扼杀了孩子探究的欲望。因此,创造性教育的实现,就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鼓励孩子开动嘴巴,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他们的疑问。也许,一个不经意的疑问会在若干年后成为人类伟大的发明和创造。 5.解放儿童的空间 不要把儿童关在家中,让他们到大自然,到社会中去扩大视野。解放空间,扩大学生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它包罗万象,奥秘无穷。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去体悟、去探寻,到社会中去磨炼是一条极好的丰富知识,开阔视野的途径。谁都明白要让学生知道春天的美丽,最有效的办法是走出学校,走进大自然,让他们亲身去体会。我想这样的感受效果是任何华丽的语言所难以达到的不说,枯躁乏味的讲解还会使学生对这门课越来越失去兴趣。马斯洛在论述人的创造力时说,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程度的创造力,而初始创造力常处于无意识状态,这种无意识能促进人发现与发明。因此,我们应该把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还给孩子。 6.解放儿童的时间 不要用功课填满孩子们的时间表,要给他们一些空闲时间消化学问,并想一些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现在的学生在“应试教育”“精英教育”社会环境下,学生压力空前之大,睡眠不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在1993年《夏令营中的较量》中指出中国 7-17岁的男女学生,平均身高、体重、胸围、肌肉、肺活量、耐力等指标都不及日本同龄学生。有关调查表明:80%以上的小学生每天的作业量为 2小时左右;我国中小学生平均锻炼的时间每天不超过半小时。有 46.9%的中小学生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睡眠标准( 9小时)。三分之一的学生感到睡眠不足, 71%的高三学生近视, 三分之二的学生感到考试压力大。然而,就在大喊“减负”的现在,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并没有真正减下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淹没了学生的星期天。 综上所述,只有对我们的孩子真正做到了以上“六个解放”,儿童的创造性教育才能实现,儿童的创造力才能发掘。 结束语 通过对陶行知先生教育理念的学习和探讨,我真正感受到创造性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深感其推行和实施的复杂性。但我坚信: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参考文献: 陶行知. 生活即教育(陶行知教育名篇).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陶行知. 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张传燧. 中国教育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1. 浅析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论文 2. 陶行知教育思想探究论文 3. 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教学有关的论文 4. 关于陶行知教育研究论文 5. 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论文
《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
[摘要]陶行知(1891――1946),是我国“五四”运动以后最有影响的进步教育家,1917年留美回国后,积极提倡平民教育,认为以此可“推定国家的命运”,持“教育救国”论的思想。1927年创办晓庄学校,著名的生活教育理论就是在这个时候确立的。1936年后,他的思想发生了根本变化,从教育救国的道路走上了民族民主革命的道路,积极推行国难教育、抗战教育、民主教育。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
一、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
陶行知,原名文睿,安徽人。1910年秋进入南京金陵大学文科学习,改名“知行”。1914年赴美国留学,在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后,成了杜威的关门弟子。1917年秋回国,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讲授“教育学”、“教育行政”、“教育统计”等课程,介绍实用主义教育理论。1922年初,他被聘为“中华教育改进社”主任干事。1922年底,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并入东南大学,他任教育科主任。1923年,他辞去东南大学的职务,与朱其慧、晏阳初在北京发起组织“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专任教育改进社主任干事,积极提倡平民教育运动。这时,他认为“平民教育是改造社会环境的一个最重要方法”,可以“推定国家的命运”,幻想利用平民教育来“打通”贫富、贵贱的关系,从而来“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这种主张,无疑是一种“教育救国”的改良主义思想。在这个时期,他还经常在《新教育》上发表文章,批判旧传统教育,提出了改革教育的主张。
1926年,陶行知为“中华教育改进社”起草了《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提出要“筹募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并在1927年春,与赵叔愚在南京和平门外晓庄,创办了南京市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后改名为晓庄学校。他著名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理论,就是在这个时候确立起来的,并且在“晓庄”加以试验。1930年4月13日,国民党政府查封了晓庄学校,陶行知因受到通缉而逃亡日本。
1931年春,陶行知回到上海,从事科学普及教育,提倡“科学下嫁运动”,创办了“自然科学园”。1932年在上海郊区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提出“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主张把工场、学堂、社会打成一片。陶行知认为“中华民族的新生命是在工学团的种子里潜伏着”,“工学团是中华民族之救命圈”。1934年7月,陶行知发表了《行知行》的文章,正式改名为“行知”,以表示他坚信唯物主义认识论。
从1917年到1935年,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发展的前期阶段。他提倡鼓吹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和普及教育三大运动,其思想基本上是属于“教育救国”论范畴的。毋庸讳言,这是由于受到杜威思想的影响。
陶行知提倡乡村教育,创办晓庄学校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不仅在于创立了“生活即教育”理论,还在于他当时就看到了中国革命要靠农民,喊出了“唤醒锄头来革命”、“革命成功靠锄头”的口号。为了唤醒农民起来革命,所以要提倡乡村教育,办乡村学校。可以说,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提倡乡村教育、办乡村学校的先行者。
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后,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开始高涨,这对陶行知有极大的影响,他的教育思想有了很大的进步,他号召“山海工学团”师生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7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了培养人才幼苗的育才学校,它成了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主圣地”和“沙漠里的绿洲”,蜚声中外。育才的教育实践,大大地丰富了“生活教育”理论,从而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从1936年后,陶行知教育思想进入了后期的发展阶段,由一个改良主义的“教育救国”论者,转变成为一个“国难教育”、“抗战教育”、“民主教育”论的新民主主义教育家。在政治实践上,他积极地参加抗日斗争,坚决站在人民大众一边,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坚持斗争直至1946年7月25日去世。他的死,“是中国人民又一次不可补偿的损失”。
二、提倡为大众服务的普及教育
陶行知最大的心愿,是要在中国实现普及教育,把文化科学知识从少数人手里拿来交给大众,使“整个民族现代化”。1920年夏,他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时,就开办了暑期学校,亲自教居民、车夫、小商贩读书识字。在提倡平民教育运动时,他编写了《平民千字课》,举办平民读书处和平民学校,并到机关、工厂、商店、家庭、和尚庙乃至监狱里去教平民识字。1926年后,他又致力于乡村教育运动。他认为中国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85%,爱中华民族,就得爱“中华民族中最多而最不幸之农人”。
1931至1935年间,他又发起了普及教育运动。他说:“反动派在那里提倡生产教育,我们今天最迫切要做的事是使生产的劳苦大众受教育,不是生产教育而是生产者受教育。”他说,普及教育就是把文化知识变成空气一样,普及于众生,人人都得呼吸,人人不可少。普及教育要城市与乡村同时并进,成人教育和儿童教育“打成一片”。他明确地把普及教育的目的同保卫祖国领土主权的完整,争取中华民族之自由平等联系起来,认为“这才是我们所要普及的教育”。更可贵的是,他还把普及教育和控制人口的增长联系起来,否则“一万年教育也不会普及”。他主张普及教育必须“劝导与强迫并行”,把普及教育与教育立法联系起来,这在当时是很有远见的主张。
陶行知的普及教育思想,是从当时社会实际出发的。旧中国,文盲占了总人口的90%以上,而在经费、师资等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只能把普及教育的计划“建筑在极困难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用穷办法普及穷人所需要的“粗茶淡饭的教育”。
陶行知认为,普及教育专靠学校不行,要多种形式并举,要在学校之外,创造出一种较为自然的组织来补救,学校是文化的“旅馆”,只能暂住而不可久留。自学团、共学团、普及教育团、生活教育团、工学团“才是文化之活细胞”。
根据以上论述,可以把陶行知的普及教育思想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把普及教育的目的同保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争取民族的自由平等联系起来。
2.把普及教育和控制人口增长联系起来,否则“一万年教育也不会普及”。
3.把普及教育和教育立法联系起来,“劝导与强迫并行”。
4.普及教育应从群众的生活实际出发,因陋就简,用穷办法普及穷人所需要的“粗茶淡饭的教育”。
5.普及教育专靠学校不行,要多种形式并举。
陶行知的普及教育思想和实践,经历了一个探索、创造、前进、发展的过程。从推行平民教育、乡村教育、普及教育,而进入国难教育、战时教育、全面教育、民主教育等阶段,每一次的新探索,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并随着中国革命的深入而发展,沿着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方向前进。
三、提倡教育联系生活和劳动
陶行知竭力反对脱离生活、脱离劳动的传统教育,认为传统的“老八股”教育是为教育而办教育,用“大书呆子教小书呆子”的办法,把读书人引入“伪知识的圈套”,而成为废人。
陶行知批评传统教育是“先生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传统教育是“叫人分利不生利”,“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住房子不造林”,为教育而教育。他指出:“教育没有农业,便成为空洞的教育,分利的教育,消耗的教育。”因此,他大力提倡生活教育,主张教育联系生活、联系劳动。后来他进一步主张“把农民变成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变成农民,最后变成统一分子”。同时,他也反对“仪型他国”、全盘西化的“洋八股”教育。
陶行知的教育联系生活、联系劳动的主张,是他“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企图用教育的力量来提高农业生产,从而改善农民生活。后来由于他不断地和工农大众接触,特别是在他的政治思想水平提高后,他的劳动教育思想就有了新的发展,不再是单纯地为提高农民的生活,教农民读书识字,而是主张“把一般无用的知识分子变成参加生产的集团之成员,更进一步把农民变成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变成农民,最后变成统一分子”。虽然他这一主张在旧中国是无法实现的,但是他的教育思想中,已经意识到知识分子和农民最后变成“统一分子”,是要通过生产劳动教育来完成的,从而缓和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对立。陶行知的这一主张,确实是很有见地的。
四、“生活教育”论
“生活教育”论是陶行知整个教育思想的理论主体,它包括了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自身又不断发展前进的教育理论。陶行知创立“生活教育”论的原意,是由于推行平民教育运动的失败,“所找出来的新路”。同时也是出于对传统教育的憎恨,试图从“根本上”来改造传统教育。“生活教育”论主要内容有: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论的核心。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决定教育,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生活教育最初多侧重日常生活,遇到什么事,就受什么教育,但“生活”范围很大,处处有生活,处处要进行教育,便降低了教育的特殊职能,所以以后他把生活的范围概括为健康的、劳动的、科学的、艺术的、改造社会的五种。生活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它与生活同步,“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的目的是要用前进的生活引导落后的生活。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论的另一个重要主张。陶行知指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即是学校,生活即是教育。”他认为,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了,“一切都减少,校外有经验的农夫,就没人愿意去领教;校内有价值的活动,外人也不能受益”,从而批评“学校即社会”是鸟笼,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关在鸟笼里一样。而“社会即学校”则不然,是要把鸟笼里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任意翱翔,“是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展到大自然里去”,把整个社会作为教育的范围。他认为,“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要,便是盲目的教育”。传统学校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了一道高墙”,“社会即学校”就是为了冲破这堵“高墙”,从而把学校伸张到整个社会,在这所“伟大的学校”里,人人可以作先生,人人可以作学生,“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但他主张把“社会”和“学校”划上等号,抹煞了学校的特殊性。不过,以后在理论上又有所修正。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论的教学方法论。他认为,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个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他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而“做”是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即“做(既)是学的中心”,也就是“教的中心”。由于片面强调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把做的过程和教学过程等同起来,这就抹煞了教学过程的独特意义,使系统知识的传授降到次要的地位,这种思想在晓庄办学时得到充分体现,到1939年以后在办育才学校过程中才有所改变,重新重视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可见,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是针对注入式的“教授法”的。传统的教授法是以“教”为中心,完全没有学生的“学”。陶行知的教学实践就是从“教授法”到“教学法”,由“教学合一”到“教学做合一”,这一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一种重大的贡献。
总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有着许多有益的主张和有价值的见解。特别是他后期教育思想变化后,“生活教育”论也随之发展变化。后来他认为“生活教育”有六个特点: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和有历史联系的,从而把“生活教育”论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五、论教师
陶行知认为,我们对于自然的环境和人为的环境,都要有理想的安排。教育是实现理想社会的历程,假使理想社会里有不好的东西,我们就要运用教育力量去改变它;至于优良的虽在这社会之外,也要把它吸进来。教师应具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教师的生活是艺术生活。教师的职务也是一种手艺,应当亲自动手去干的。那些高谈阔论,妄自尊大,不屑与三百六十行为伍的都不是真教师。教师得人,则学校活,学校活,则社会活。教师是虚心的,好观察和尝试,教师对于科学和科学上其他的新发明,都应感到有浓厚的兴趣。
要热爱学生。教师要和学生打成一片,共事共学共修养;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他说,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的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他讲,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他还认为,一个不长进的人是不配教人,不能教人,也不高兴教人的。“后生可畏”不是一句客气话,而是一位教师受了大众的蓬蓬勃勃的长进的压迫之后,对于自己及一切教师提出的警告。只有不断的追求真理才能免掉这样的恐怖。作为教师,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要“爱满天下”。他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中华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
他认为,在共同生活中,教师必须力求长进。好的学生在学问和修养上,每每欢喜和教师赛跑。后生可畏,正是此意。我们极愿意学生能有一天跑在我们前头,这是我们对于后辈应有之希望。学术的进化在此。但我们确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师道之可敬在此。所以我们要一面教,一面学。不断学习,教师必须一面教一面学,“不是贩卖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
要追求真理,勇于创新。他指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人求真,学做真人,方是教师职业之真、人性之真。
主要参考文献:
1.《什么是生活教育》
2.《陶行知教育论文选辑》
3.《陶行知教育文选》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 教育 家,他的教育思想杯广泛的应用于学生的教学中。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论文篇一:《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教育启示》 内容摘要: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将“做”放在教学的中心环节,突出“做”的重要性,同时又不否定教和学的作用,将知与行统一,教、学和实践相结合,强调“教学做合一”。这一教育思想对当前素质教育所强调的关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启示作用。 关键词:陶行知 教学做合一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的教学论部分,也是他教育理论的核心和杰出创造。在《教学做合一》一文中陶行知说:“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 方法 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是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同时,他又说到:“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是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 从陶行知对“教学做合一”思想内涵的规定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几点:1.“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即三者应该“合一”不应该分离。陶行知看到晓庄一位指导员的教学草案中把活动分为教的方面、学的方面、做的方面,认为这位指导员是把教学做分家,不是教学做合一。因而提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事实上,教学做是不能分家的,不然就教归教,学归学,做归做了。2.“教学做合一”强调必须以“做事”作为出发点。教师应该为教学生会做事、肯做事而教;学生应该为学会做事而学。所以“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否则教与学便没有明确的目标。3.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这是“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的必然,所以陶行知说:“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须做得好。”“‘做’成了学的中心即成了教的中心”,教与学在“做”中统一起来,这样的教才是真教,这样的学才是真学,正如陶行知所说的:“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真学。” 可以看出,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把“做”放在教学的中心环节,“做”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教和学都必须体现在学生的“做”上,否则就不是真教学。但是,陶行知并没有否定教和学的作用,也不是简单地以“做”来代替教和学。他明确指出:“我们要反对两种不正确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领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之错误倾向。”前者否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必然导致课堂教学的放任自流,后者则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置于被动位置。所以,教学活动中的“做”也不完全排除讲授、谈话、练习等方法。他只是针对“学非所用,用非所学”、重教轻学、重知轻行等传统教育的弊端,提出要把这些方法统一到实践上来,要求教与学都要与实践相结合,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在实践中求真知,在实际生活中探求真理检验真理。正如他所说:“我们不能说种稻是做,看书是学,讲解是教。为种稻而讲解,讲解也是做。为种稻而看书,看书也是做。”对此他还进一步从“知”与“行”的关系上进行了概括,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所说的“做”实际上是知与行的统一,是广泛意义上的生活实践、 社会实践 和科学实验活动,教学做合一也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在教学领域的具体运用,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面对传统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种种问题,国家提出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的重点而凸显出来,这启示着当前的教育者,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地从传统和现代的教育思想中去吸纳新的养分,以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步伐,为当前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陶行知说过:“最好的教育,要想让它有效,须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最有效力的法子。”“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强调以“做”为教学的中心,如果教学不与做相联系,就可能会出现教师教“死书”,学生读“死书”的现象。针对传统教育观念存在的种种弊端,陶行知的这种以“做”为中心、“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在解决当前素质教育提出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问题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启示: 首先,教法要以学法为基础而展开,做到因材施教。根据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教法要根据学法;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教学生学。因此,教师不但要研究教法,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学法;要在研究学法的基础上研究教法,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规律之后的教,才是真教。为此,在课堂的教学中,我们要实行民主,形成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解放学生的身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规律,做到因材施教,也只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才有可能培养起来,对此陶行知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 其次,教学要以做(实践)为中心,培养学生创造精神。陶行知认为:“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也是集中在‘做’之一字”。“做”的涵义,按照他的解释,“单单劳力,单单劳心,都不能算真正之做。真正之做须是在劳力上劳心。”。“‘做’”是在劳力上劳心。因此‘做’含有下列三种特征:(一)行动;(二)思想;(三)新价值之产生。”即“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产生新价值,这就是创造的过程”。“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实验,是建设,是生产,是破坏,是奋斗,是探寻出路。”所以他认为“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事实上也是如此,陶行知在回答朱端琰之问中说,就他所知,古今中外所发现第一流的真知灼见,无不是从做中得来。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是一部创造的史诗,是“做”出来的。由此可见,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成为创造性人才,我们在课堂中就要始终强调教学做合一,并且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 再次,教学要实行“六大解放”,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相信学生中隐藏着极大的创造潜能,在教学中头脑必须始终贯穿着这样一根主线,即时刻要注意在“教学做”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调动学生创新和实践的积极性,并让学生在做中去尝试创新,要坚信这是完全办得到的。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为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我们要:(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二)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说;(五)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六)解放他的时间,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知识,并且学一点自己渴望学的学问,干一点自己高兴干的事情。这也即是陶行知所强调的教学要实行“六大解放”。 最后,教育者要更新传统教育体制,建立人才创新环境。“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显然已经不同于传统教育方式,从教师的角度看,应该是创造性的教,或者说在创造性的做中教或教中做;从学生的角度看,教师要引导他们创造性的学,或者说在创造性的做中学或学中做。从理论与实践想结合的角度看,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不同层次,虽然它本身也包含着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但同时又超越于它。这里,我们所强调的“教学做合一”相对属于一个比较高的层次,针对当前素质教育提出的目标,从这个新的层次出发,我们必须更新相应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与 教学方法 ,与“应试教育”相联系的那套考试形式也必须扬弃,即教育者必须重新审视传统教育体制,要从当前的素质教育提出的目标重新设计教育体制,从而为创造性人才的塑造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 综上所述,陶行知“教学做合一”、中心在“做”的教学思想,把传统教学中的以书本为中心,以课本知识为中心转移到以实践为中心,以实际生活为中心,它克服了传统教育中重教不重学,重知不重行,重教师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及教与学脱节、学与用分离的弊端,有助于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教与学的结合,学与用的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从而真正地培养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编委会.陶行知全集(第一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2]陶行知全集编委会.陶行知全集(第五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3]陶行知全集编委会.陶行知全集(第二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4]陶行知全集编委会.陶行知全集(第七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论文篇二:《解读陶行知教育思想,弘扬素质教育》 摘要:解读陶行知“爱满天下”“教学做合一”“学生自治”“生活教育”“创造教育”的教育思想,惊叹于他不愧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今天,联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看当今的教育改革,仍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他的那些极具时代精神、创造精神,又极富人民教育思想的真知灼见,都体现了当今素质教育的精髓,成为教师不断汲取教育改革营养的源泉。 关键词:陶行知;爱满天下;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创造教育 《陶行知教育文集》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 文章 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爱满天下”“教学做合一”“学生自治”“生活教育”“创造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经过80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仍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解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惊叹于他不愧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今天,我们联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看当今的教育改革,仍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他的那些极具时代精神、创造精神,又极富人民教育思想的真知灼见,都体现了当今素质教育的精髓,成为我们不断汲取教育改革营养的源泉。 一、“爱满天下”是基础 爱就意味着奉献。从古到今,教育在人们眼中都是充满无私奉献精神的神圣职业。但令人遗憾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汹涌澎湃的今天,一些教育者自觉不自觉地习惯用商业化与功利化的眼光来衡量自己的职业,以致逐步丧失了最崇高的精神境界。麻木、冷漠或者虚伪、势利弥漫在一些教师、学生及其家长之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先生正是以他这一颗伟大的爱心滋润着无数颗童心,也培养出了无数的爱心。这样的爱心,正是我们今天每一个教育者所需要具备的。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就产生教育效果。 二、“创造教育”是精华 创造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华,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思想体系的主旨。陶行知先生认为,创造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是一个民族 文化 中的精髓。所谓创造教育,既是培养民族活力的教育,又是培养学生“独出心裁”能力的教育。他由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所言“恶是枯干”的话,引出他对创造教育的独到看法。 他认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创造教育的核心是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当今,我们正倡导建立“引导自学型课堂”这一教学模式,旨在把握新世纪课堂教学改革的脉搏,推动课堂教学的研究和完善,这一教学模式的思想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创设了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强调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其目标就是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做合一”是保障 陶行知先生说:“先生拿做来教,乃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这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新课程要求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从传统的、被动的、接受的、封闭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的、发现的、合作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与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创造性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明确指出:“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实学”。而“不能引导人做之教育,是假教育;不能引导人做之学校是假学校;不能引导人做之书本,是假书本”。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 经验 ,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如果教师只会用“旧瓶装新酒”,那就看不到新鲜的事物,教师只有不断研究,才能时常找到新理,只有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 四、“生活即教育”是核心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其内涵十分丰富,强调的是教育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脱离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联系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的教学应如陶行知主张的:人们应积极投入到生活中去,在生活的矛盾中和斗争中去选择和接受“向前、向上”的“好生活”。 “生活教育”理论,不仅在他所处的时代起过积极作用,就是对今天的教育和教学也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生活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合理的人生”。陶行知有句 名言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人求真,学做真人”是生活教育培养人的根本目标,所以说也是生活教育培养合理人生的最好注脚。“真人”的具体目标是:(1)做追求真理,为真理献身的人;(2)做人中人,而不是人上人;(3)做有道德的人;(4)做整个的人,即有健康身体,有独立思想,有独立职业,手脑双全、智仁勇合一的人;(5)做主人,即做自己的主人,做国家的主人,做大自然的主人;(6)做创造的人;(7)做现代人。可见,生活教育培养的合理人生就是全面发展、不断创造、不断前进的人生。《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两相对照,不难看出,生活教育培养的目标与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并不矛盾,是一致的。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的教育之路才刚刚在脚下展开,陶先生的教育思想自己也才刚接触冰山一角,让我们再次认真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弘扬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旗帜,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信念,将终生献给教育。 参考文献: [1]胡晓风.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01. [2]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论文篇三:《试谈陶行知的创造性教育思想》 摘 要:本文通过对陶行知创造性教育思想中给出的"六大解放"的具体分析,举例论证如何才能培养 儿童 的创造力。开始结合目前儿童教育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分析,进一步阐述了创造性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后,借助对陶行知的创造性教育思想的深入理解和 反思 ,探讨现行教育体制下创造性教育的可行性。 关键词:创造性教育 幼儿教育 在我看来,对幼儿的创造性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二十一世纪人才最宝贵的素质。正如前苏联教育家卡卢夫德斯基所说:“幼儿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勤奋的脑力劳动者,每个幼儿天生就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创造性的实验室,他们具有不受任何限制的 想象力 ,具有无穷的不可遏制的发展趋势。”的确,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学前期是创造能力的萌芽阶段,但还只是一种潜能,只有在正确的教育方法指导下,这种潜能才会得到进一步的挖掘。 在创立生活教育理论的过程中,陶行知提出了创造教育思想,他认为,“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应当解放和培养而不是压制甚至摧残儿童的创造力。因此,创造教育必须从儿童抓起。为了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他提出儿童创造教育的“六大解放”。 1.解放儿童的眼睛 首先,应明确观察目的,帮助孩子确定观察对象,鼓励孩子留心观察到底,不要轻易转移目标。 第二,有顺序、有步骤地观察。 第三,注意从多角度观察事物,不要局限于一个角度,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结果可能是不一样的。 第四,学会对同一事物、不同事物的比较,发现细微的差别,以提高观察能力。 总之,解放儿童的眼睛,就是鼓励孩子自由的,真实的去看呈现在他面前的真实的世界。 2. 解放儿童的大脑 有一位美国母亲拿了一个圆圈问自己的女儿,这是什么?已经上一年级的女儿非常肯定的回答这是“○”。而就是这个圆圈,在女儿上一年级前,这位母亲问同样的问题时,女儿有 “是太阳、是葡萄、象 乒乓球 ……”各种各样的答案。那么是什么禁锢了孩子的思维?后来,这位母亲毅然与学校对簿公堂,法院院判决学校败诉。 人们常说,思想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人的想象力可以使无边无际的。这些都在说明一个道理,一个人的成长或者成功,取决于他对事物的看法,同样的问题,有些人只能看到表象,逃离不了传统的思维定式。而有些人却能放飞自己的思维,发会丰富的想象,从而找到突破点,最终通过努力实践而成功。而这种超乎一般的思维能力,正是我们在儿童时代要大力倡导和培养的。 3.解放儿童的双手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一大家子人全部围着孩子转,过着“小皇帝”的生活。然而就在长辈为他们盛好每一次饭,洗好每一件衣服的时候,孩子却损失了一次次锻炼的机会。于是,就出现了学生能考上大学却不会独立生活的怪事。同样,高分低能的现象在中国 出国 留学 生中也普遍存在。这些学生大多文化成绩优异,但是缺乏实验室操作的经验,动手能力较差。所以,在现在的情形下提出解放学生的手显得尤为重要,什么事情都应该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一做。对于生活中的动手能力,陶行知直言“不会种菜,不是学生”。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更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的动手。例如:在教孩子如何认识长方体时,我们应该让孩子们自己动手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寓教育于动手之中,以动手促进动脑,这样的认识效果可能会更深刻。 4.解放儿童的嘴巴 在实际的生活中,很多大人甚至包括我自己对孩子漫无边际的发问而感到厌倦,在应付孩子的提问时,有时我们委婉点的回答“你现在还小,以后就明白了”,而大多时候,我们会毫不留情地拒绝孩子的提问,“小小年纪,问那么多干什么,教你怎样就怎样,要听话”。现在看来,对于孩子来讲,我们是多么的无情地扼杀了孩子探究的欲望。因此,创造性教育的实现,就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鼓励孩子开动嘴巴,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他们的疑问。也许,一个不经意的疑问会在若干年后成为人类伟大的发明和创造。 5.解放儿童的空间 不要把儿童关在家中,让他们到大自然,到社会中去扩大视野。解放空间,扩大学生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它包罗万象,奥秘无穷。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去体悟、去探寻,到社会中去磨炼是一条极好的丰富知识,开阔视野的途径。谁都明白要让学生知道春天的美丽,最有效的办法是走出学校,走进大自然,让他们亲身去体会。我想这样的感受效果是任何华丽的语言所难以达到的不说,枯躁乏味的讲解还会使学生对这门课越来越失去兴趣。马斯洛在论述人的创造力时说,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程度的创造力,而初始创造力常处于无意识状态,这种无意识能促进人发现与发明。因此,我们应该把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还给孩子。 6.解放儿童的时间 不要用功课填满孩子们的时间表,要给他们一些空闲时间消化学问,并想一些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现在的学生在“应试教育”“精英教育”社会环境下,学生压力空前之大,睡眠不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在1993年《夏令营中的较量》中指出中国 7-17岁的男女学生,平均身高、体重、胸围、肌肉、肺活量、耐力等指标都不及日本同龄学生。有关调查表明:80%以上的小学生每天的作业量为 2小时左右;我国中小学生平均锻炼的时间每天不超过半小时。有 46.9%的中小学生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睡眠标准( 9小时)。三分之一的学生感到睡眠不足, 71%的高三学生近视, 三分之二的学生感到考试压力大。然而,就在大喊“减负”的现在,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并没有真正减下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淹没了学生的星期天。 综上所述,只有对我们的孩子真正做到了以上“六个解放”,儿童的创造性教育才能实现,儿童的创造力才能发掘。 结束语 通过对陶行知先生教育理念的学习和探讨,我真正感受到创造性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深感其推行和实施的复杂性。但我坚信: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参考文献: 陶行知. 生活即教育(陶行知教育名篇).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陶行知. 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张传燧. 中国教育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1. 浅析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论文 2. 陶行知教育思想探究论文 3. 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教学有关的论文 4. 关于陶行知教育研究论文 5. 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论文
陶行知认为每个儿童都具有巨大的创造潜力,儿重的创造力需要解放和培养,研究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了解创造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对当前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关于陶行知创造教育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析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及启示》
摘 要:陶行知认为每个儿童都具有巨大的创造潜力,儿重的创造力需要解放和培养,并提出了“六大解放”的主张。研究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了解创造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对当前教育改革,实现“三个面向”,培养“四有”新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儿童教育 陶行知 创造教育理论 创造力 六大解放
陶行知(1891—1946)是我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理论体系——以生活教育为基础、以终身教育为纲的人民教育理论,其中,创造教育理论是其思想精华。研究这一理论,对指导我国当前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陶行知的儿童创造教育思想
(一)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陶行知认为,“人人是创造之人”,创造是人类祖先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是人类才华的精华。儿童一生下来就秉承了人类的创造潜能,一旦有适合的环境,其创造性就能萌芽、开花、结果。他的这一思想被众多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的研究证实。
游戏是儿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儿童在游戏中都能表现其创造力。例如,在成人眼里再普通不过的泥巴、沙子等自然材料,到了儿童手里就可变成娃娃、椅子、小凳、杯子、山洞、城堡;几块积木,可以变成他们的手枪、篮子、公园和机器人……儿童的创造性还表现为其巨大的想象力。他们可以想象自己和小花的对话“小花口渴了,我给她浇浇水”,还可以提出诸如“天空到底有多高呢?”“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像小鸟一样飞呢?”等千奇百怪的问题。
(二)儿童的创造力需要解放和培养
1.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陶行知提出了“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和时间。在他看来,儿童的创造力被固有的迷信、成见、曲解、幻想等层层裹头布包缠了起来。因此,发展儿童的创造力,首先要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
2.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陶行知认为,儿童的创造力需要及时、正确的培养。正如美国学者史蒂芬·利汉斯所说:“2—6岁是创造性发展的关键期,如果不能及时加以培养,那么创造性在以后的生活中很难再被激发出来。”曹冲称象,牛顿自制小水钟,爱迪生孵蛋,等等,这些杰出的创造性人才,在其童年时期就表现出了独特的创造力。然而,如果没有培养创造力的环境和教育,那么,即使是富有创造性的“小神童”,也很难成长为伟大的发明家。牛顿如此,爱迪生也如此。
二、陶行知儿童创造教育思想对我国学前儿童创造力培养的启示
(一)解放孩子的嘴和头脑——让幼儿插上腾飞的翅膀
陶行知说:“小孩子有问题要允许他们问。从问题的解答里,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孔子入太庙,每事问……但中国人一般习惯是不允许多说话;小孩子只有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通过营造氛围和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不受约束地探究思考,孩子们也就喜欢说,有机会说,还能勇敢地说,甚至“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这样就能让孩子们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和语言素养,并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解放孩子的眼睛——拓宽幼儿视野
鲜活的图片,动态的视频,胜过一切表述性的语言。陶行知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的触角应伸向主体和主体生活的大千世界,向我们的全部生活开放。而教师有责任解放孩子的眼睛,帮助幼儿把“眼睛”擦得更亮,让幼儿学会看世界,学会观察生活。教师要提供给幼儿更多的活动机会,让幼儿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引导他们观察沿途的交通信号,观察街道上各种各样建筑物、交通工具,探索秋天田野的神秘,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了解花、草、鸟、虫的特征,等等,以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增强幼儿的探索精神,点燃幼儿的创造火花。例如,我在一次带领大班小朋友们参观秋天的果园活动后,让他们画一画自己眼中的“秋天的果园”。结果,他们的画面上不仅有各种各样的果树,还有鲜艳的太阳、漂浮的云彩和飞翔的小鸟,有的甚至还画出了大人们忙碌采摘果子的身影,孩子们笑开花的小脸蛋和来回开往的大卡车,地上还放着一只只装满了的果筐。
(三)解放孩子的双手——创造力的开始
陶行知说:“解放学生的双手,就要让他们去做、去干。”要解决知识的抽象性和幼儿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就要更多地组织幼儿动手操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贯彻“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和方法,做到四个“尽可能”,即尽可能了解幼儿的活动兴趣,尽可能为幼儿准备较多的操作材料,尽可能让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索,尽可能把幼儿的兴趣延伸到生活中,做好学与用的结合,发展幼儿创造能力。如我在开展“小小投篮手”活动时,只对学生讲了“球”制作的要求。至于如何做和选用什么材料,我全没有讲,然后就鼓励幼儿自己找材料,亲手制作球。结果各种奇思妙想的球出现了:用布做成的布球、用废旧报纸做成的纸球、用存钱铁罐做成的球、用软泡沫做成的球等。后来,通过一系列的讨论和实验,孩子们用透明胶带将报纸裹起来,这样做成的“球”既结实又投得远,还可以反复利用。在这样一个有趣的活动中,幼儿不仅在动手制作中获得了乐趣,懂得了知识,更是创造能力的展现。
(四)解放孩子的空间、时间——拓展幼儿的天地
善于培养学生个性的老师,常常会突破狭小的课堂空间,把学生的视野引向万花筒般的大千世界。在实际工作、生活中,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要多给孩子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做到爱心、耐心、细心、多指导、多鼓励;要多给孩子任意发展的自由,不要过分强调课堂秩序和班级常规管理,教师应该以宽容之心对待孩子因“淘气”、“顽皮”、“不听话”而造成的混乱,以足够的耐心解答孩子提出的各种各样的荒诞的、离奇的问题。
陶行知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 在批判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基础上,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主张,形成“生活教育”教育思想体系。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在陶行知看来,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他主张把教育与生活完全熔于一炉。“生活即教育”的核心内容是“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陶行知认为,人们在社会上生活不同,因而所受的教育也不同,“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过有目的的生活,便是受有目的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可见,陶行知所说的“教育”是指终生教育,它以“生活”为前提,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他坚决反对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 陶行知认为,“生活主义包含万状,凡人生一切所需皆属之”。“生活”不是人们通常狭义的理解,而是“包含广泛意味的生活实践的意思”。“生活”是包括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的总体,是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总称。“生活即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具体讲,教育的目的、内容、原则、方法均由生活决定;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整个的生活要有整个的教育;生活是发展的,教育也应随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教育改造生活是指教育不是被动地由生活制约,而是对生活有能动的促进作用。生活教育的实质体现了生活与教育的辩证关系。陶行知认为:“在一般的生活里,找出教育的特殊意义,发挥出教育的特殊力量。同时要在特殊的教育里,找出一般的生活联系,展开对一般生活的普遍而深刻的影响。把教育推广到生活所包括的领域,使生活提高到教育所瞄准的水平。”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来源于杜威的“学校即社会”,是在对杜威教育思想批判的基础上得出的。陶行知认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地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多起来。“社会即学校”是与“生活即教育”紧密相联的,是“生活即教育”同一意义的不同说明,也是它的逻辑延伸与保证。因为生活教育的“生活”是社会生活,所以“整个社会的运动,就是教育的范围,不消谈什么联络而它的血脉是自然相通的”。 “社会即学校”的根本思想是反对脱离生活、脱离人民大众的“小众教育”,主张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打通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创办人民所需要的学校,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真正把学校放到社会里去办,使学校与社会息息相关,使学校成为社会生活所必须。因此“社会即学校”的真正含义就是根据社会需要办学校。从教育内容说,人民需要什么生活就办什么教育;从教育形式来说,适宜什么形式的学校就办什么形式的学校。“社会即学校”不是学校消亡论,而是学校改造论,改造旧学校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学做合一 这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事怎样做便傅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值得指出的是:“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其次这个“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既以做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阳明东原的见解颠倒过来,成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认为“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可见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这些见解在认识论上具有唯物主义因素,因而“教学做合一”和主观唯心主义的“从保重中学”就有了区别。但是陶行知所说的“行”与我们现在所讲的实践还不同,他所说的“行”还只是个人狭隘的琐碎的活动。 陶行知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不把生活教育当作衡量教育、学校、书本甚至一切的标准。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生活教育理论在反传统的旧教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揭露并批评了旧教育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山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在当时的历史下,对普及识字教育、扫除文盲,在很多方面是适应的。如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要求“教”与“学”同“做”结合起来,同实际的生活活动结合起来,这对教师就有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尊重学生,注意教学之外的生活,指导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学好本领,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当时的教学方法的改革有积极作用,对我们现在的教学方式也有启发之处。
在现代社会中,陶行知的爱的 教育 思想在至今的教育中有很大的意义。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有关陶行知爱的教育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陶行知爱的教育论文篇一:《践行陶行知爱的教育思想,用爱心塑造中职生的灵魂》 摘 要: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爱的教育将会使之枯燥,像山泉枯竭一样。”在教书育人中,育人是最根本的,这就要求教师有堪为人师的人格和品德,有着对学生的一种无私奉献的爱。爱也是中职生必备的重要道德品质,教师通过爱的教育,在学生心中培植爱的种子,激发爱的情感,塑造爱的灵魂,最终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关键词:爱的教育塑造灵魂道德情操 作者简介:陈春华,男,江苏省句容中等专业学校教师,长期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 温家宝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一切。”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对此感同身受。爱作为人的一种情感、品质,它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教育的产物。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所面对的是90后的中职生――85%都是独生子女,如果在教育工作中有效践行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那就能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教师通过爱的教育,可以在学生心中培植爱的种子,激发爱的情感,塑造爱的灵魂,最终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一、陶行知“爱满天下”教育思想的阐述 陶行知是我国“五四”以后最有影响的教育家。“爱满天下”是陶行知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为了孩子,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是陶行知的教育格言。在教育实践中,他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也是中小学教育的基本原则和 方法 。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这种师生互爱的关系中,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也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二、中职学生群体的主要问题 中职学生是处于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年龄在15~17岁之间的青少年群体。受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及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心理、思想、言行等方面都还不够成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认识判断能力较低,重朋辈友情。当学校的 规章制度 与“哥们”义气发生冲突时,部分学生会倾向于同学朋辈友情,或帮助犯错误的同学隐瞒真相,或协助同学甚至一起违反校纪、校规。(2)适应能力和自制力弱。对周围环境敏感,情绪易波动;注意力分散,组织纪律性差;争强好胜,易产生妒忌心理等。(3)专业思想不牢,部分学生对家长为其选择的专业存在逆反心理,课堂不专心,无学习兴趣。这些问题的存在,给日常教学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不小的难度。 三、中职传统德育工作的方式 长期以来,在中等职业学校,有些教师本身对学生就存在偏见甚至歧视,加上学生的自卑心理,以及对“知识接受者”这一角色单一认同的影响下,一些德育工作的方式阻滞了中职生道德情操的发展。 1.注入式 主要表现是把“法定”的政治主张、思想观点、道德规范乃至行为要求等灌进等待装载的心理和道德“洞穴”中去。这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想,窒息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2.教条式 主要表现是重理论、轻实际,重结论、轻过程,强调范式、反对逾越,崇拜条条,反对质疑。结果是束缚思想,束缚手脚,令学生无可避免地产生枯燥感、单调感和厌倦感,销蚀追求知识的激情。 3.苛严管束式 表现为只信强制,不信自觉,只讲约束,不讲自由,只讲严格,不讲宽容,乐于训导却不善鼓励,乐于指正却吝惜赞赏。师生关系多为管制和被管制的关系,处于这样的教育氛围中,学生几乎失去了独立性和自主性。 四、在中职教育中渗透爱的思想 1.以爱为核心,塑造高尚师魂 陶行知先生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在此我们可以延伸这句话:要想学生有爱心,必须先生有爱心。唯有爱满天下的先生才能教出爱满天下的学生。 “比教学艺术更为重要的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人格魅力的灵魂是一个‘爱’。爱就是一种教育,谁有爱心,谁就把握了教育的真谛。”当一位教师真诚地为学生付出自己的爱心以后,他可以真正的走进他的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使自己成为每一个学生的良师益友。而作为学生,他在感受教师对他的爱意与关怀时,他内心真正感受到的还有成人世界(社会)对他的肯定,必然会更加充满信心,努力向上。他们也会把这种美好而积极的情感体验迁移到对他人的信任、尊敬、关爱。此时,作为教师,他所完成的不仅仅是一项工作,给予学生的,也不仅仅是知识,还有爱,一种尊严的灵魂! 2.以爱为基石,平等对待每位学生 “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因此,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做到了如 谚语 所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她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理性要求相结合的产物。 以爱来平等对待学生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础。感情注入越多,对学生越爱,学生心灵就越会被你所征服。一位教师道出了真谛:“……师生关系紧张,表扬――学生认为是哄人;批评――学生认为是整人。在这里,表扬和批评都成了教育的障碍。所以,只有从真正的爱生之情出发,教育才是有效的。” 3.以爱为桥梁,沟通师生心灵 (1)倾听是沟通的起步 陶行知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的,才会打动心灵的深处。作为教师,倾听是爱的重要组成部分,倾听能够让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身体状况、情感波动乃至人生观、世界观的价值取向,能够获取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对工作的建议,更重要的是传达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以及无限的期待,给予学生无尽的信心与勇气,让学生也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 倾听,最重要的是营造平等和谐的氛围,要俯下身子,成为学生的真正朋友。即使学生的观点和意见不准确,也要认真倾听,努力包容不同的思想观念和意见。华南师范大学胡东芳教授在《对话与倾听》一文中指出,倾听需要做到三点:一是注意。用自己的眼睛注视说话的学生,将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学生谈话的内容上,不要轻易打断;二是接受。用点头、微笑等表示你对他的理解,即便不一定赞同,也要保持专注、尊重的态度;三是引申话题,用重述学生的意见、情感,或用恰当的提问,鼓励帮助学生完成他们的叙述。实际上,与专注的神情、尊重的态度相比,内心情感的体验更为重要。在学生倾诉时,我们应该与他“同命运,共呼吸”,分享他的快乐与痛苦,担忧他的困惑与彷徨,寻找他的需求与渴望……这样,我们才能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情感与理智世界,才能给予学生人性关怀和人性激励,让教育的精神得以实现。 (2)尊重是建立沟通的基础 孔子云:“敬人者人敬之。”要想赢得学生的喜爱和尊敬,只在口头上 说说 肯定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上要做到“润物细无声”。一个常体验到尊严的人,总是对自己更有信心,办事更有能力、更有效率。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这种尊重应该包含着真诚与信赖、宽容与激励,平等与友爱。据报载,在美国学校的低年级教室中,教师常常蹲下来与学生交流;在课堂上,教师也常常弯下腰为学生独特的发问而鼓掌。美国教师解释说:蹲下来交流,是因为学生个子矮,在与老师交流时,会产生压迫局促的感觉,这对于同成人一样具有独立人格的小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弯下腰鼓掌,是因为教师板直腰居高临下地拍拍手,小学生不认为老师的掌声是真诚的,只有弯下腰,两眼望着学生,融入学生中间,那掌声才是发自内心的。可见,“蹲下来”与“弯下腰”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肢体动作,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民主的思想。 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不但要给予某方面的领先者以尊重,表达自己的敬佩、赞美之情,更要给予落后者以尊重,捎去自己的宽慰与鼓励!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创设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改变那种过分强调统一的教育观念,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保护和弘扬学生的个性。 总而言之,师爱是一种激励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无可取代的教育力量。有了爱,师生之间才能以诚相见,心心相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生需要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教师通过爱学生来激发学生爱的情感,从而塑造爱的灵魂。 参考文献: 〔1〕石英 朱秀洁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科技信息》2009年36期 〔2〕孙芳芳 汤生玲《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与创新教育》――《职教通讯》2010年01期 〔3〕郁舒雯 《班主任工作与中职班级管理》――《职教通讯》2009年09期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 教育 家,他的教育思想杯广泛的应用于学生的教学中。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论文篇一:《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教育启示》 内容摘要: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将“做”放在教学的中心环节,突出“做”的重要性,同时又不否定教和学的作用,将知与行统一,教、学和实践相结合,强调“教学做合一”。这一教育思想对当前素质教育所强调的关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启示作用。 关键词:陶行知 教学做合一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的教学论部分,也是他教育理论的核心和杰出创造。在《教学做合一》一文中陶行知说:“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 方法 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是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同时,他又说到:“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是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 从陶行知对“教学做合一”思想内涵的规定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几点:1.“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即三者应该“合一”不应该分离。陶行知看到晓庄一位指导员的教学草案中把活动分为教的方面、学的方面、做的方面,认为这位指导员是把教学做分家,不是教学做合一。因而提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事实上,教学做是不能分家的,不然就教归教,学归学,做归做了。2.“教学做合一”强调必须以“做事”作为出发点。教师应该为教学生会做事、肯做事而教;学生应该为学会做事而学。所以“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否则教与学便没有明确的目标。3.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这是“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的必然,所以陶行知说:“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须做得好。”“‘做’成了学的中心即成了教的中心”,教与学在“做”中统一起来,这样的教才是真教,这样的学才是真学,正如陶行知所说的:“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真学。” 可以看出,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把“做”放在教学的中心环节,“做”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教和学都必须体现在学生的“做”上,否则就不是真教学。但是,陶行知并没有否定教和学的作用,也不是简单地以“做”来代替教和学。他明确指出:“我们要反对两种不正确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领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之错误倾向。”前者否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必然导致课堂教学的放任自流,后者则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置于被动位置。所以,教学活动中的“做”也不完全排除讲授、谈话、练习等方法。他只是针对“学非所用,用非所学”、重教轻学、重知轻行等传统教育的弊端,提出要把这些方法统一到实践上来,要求教与学都要与实践相结合,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在实践中求真知,在实际生活中探求真理检验真理。正如他所说:“我们不能说种稻是做,看书是学,讲解是教。为种稻而讲解,讲解也是做。为种稻而看书,看书也是做。”对此他还进一步从“知”与“行”的关系上进行了概括,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所说的“做”实际上是知与行的统一,是广泛意义上的生活实践、 社会实践 和科学实验活动,教学做合一也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在教学领域的具体运用,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面对传统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种种问题,国家提出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的重点而凸显出来,这启示着当前的教育者,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地从传统和现代的教育思想中去吸纳新的养分,以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步伐,为当前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陶行知说过:“最好的教育,要想让它有效,须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最有效力的法子。”“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强调以“做”为教学的中心,如果教学不与做相联系,就可能会出现教师教“死书”,学生读“死书”的现象。针对传统教育观念存在的种种弊端,陶行知的这种以“做”为中心、“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在解决当前素质教育提出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问题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启示: 首先,教法要以学法为基础而展开,做到因材施教。根据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教法要根据学法;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教学生学。因此,教师不但要研究教法,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学法;要在研究学法的基础上研究教法,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规律之后的教,才是真教。为此,在课堂的教学中,我们要实行民主,形成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解放学生的身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规律,做到因材施教,也只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才有可能培养起来,对此陶行知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 其次,教学要以做(实践)为中心,培养学生创造精神。陶行知认为:“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也是集中在‘做’之一字”。“做”的涵义,按照他的解释,“单单劳力,单单劳心,都不能算真正之做。真正之做须是在劳力上劳心。”。“‘做’”是在劳力上劳心。因此‘做’含有下列三种特征:(一)行动;(二)思想;(三)新价值之产生。”即“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产生新价值,这就是创造的过程”。“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实验,是建设,是生产,是破坏,是奋斗,是探寻出路。”所以他认为“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事实上也是如此,陶行知在回答朱端琰之问中说,就他所知,古今中外所发现第一流的真知灼见,无不是从做中得来。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是一部创造的史诗,是“做”出来的。由此可见,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成为创造性人才,我们在课堂中就要始终强调教学做合一,并且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 再次,教学要实行“六大解放”,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相信学生中隐藏着极大的创造潜能,在教学中头脑必须始终贯穿着这样一根主线,即时刻要注意在“教学做”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调动学生创新和实践的积极性,并让学生在做中去尝试创新,要坚信这是完全办得到的。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为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我们要:(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二)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说;(五)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六)解放他的时间,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知识,并且学一点自己渴望学的学问,干一点自己高兴干的事情。这也即是陶行知所强调的教学要实行“六大解放”。 最后,教育者要更新传统教育体制,建立人才创新环境。“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显然已经不同于传统教育方式,从教师的角度看,应该是创造性的教,或者说在创造性的做中教或教中做;从学生的角度看,教师要引导他们创造性的学,或者说在创造性的做中学或学中做。从理论与实践想结合的角度看,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不同层次,虽然它本身也包含着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但同时又超越于它。这里,我们所强调的“教学做合一”相对属于一个比较高的层次,针对当前素质教育提出的目标,从这个新的层次出发,我们必须更新相应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与 教学方法 ,与“应试教育”相联系的那套考试形式也必须扬弃,即教育者必须重新审视传统教育体制,要从当前的素质教育提出的目标重新设计教育体制,从而为创造性人才的塑造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 综上所述,陶行知“教学做合一”、中心在“做”的教学思想,把传统教学中的以书本为中心,以课本知识为中心转移到以实践为中心,以实际生活为中心,它克服了传统教育中重教不重学,重知不重行,重教师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及教与学脱节、学与用分离的弊端,有助于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教与学的结合,学与用的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从而真正地培养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编委会.陶行知全集(第一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2]陶行知全集编委会.陶行知全集(第五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3]陶行知全集编委会.陶行知全集(第二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4]陶行知全集编委会.陶行知全集(第七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论文篇二:《解读陶行知教育思想,弘扬素质教育》 摘要:解读陶行知“爱满天下”“教学做合一”“学生自治”“生活教育”“创造教育”的教育思想,惊叹于他不愧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今天,联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看当今的教育改革,仍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他的那些极具时代精神、创造精神,又极富人民教育思想的真知灼见,都体现了当今素质教育的精髓,成为教师不断汲取教育改革营养的源泉。 关键词:陶行知;爱满天下;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创造教育 《陶行知教育文集》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 文章 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爱满天下”“教学做合一”“学生自治”“生活教育”“创造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经过80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仍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解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惊叹于他不愧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今天,我们联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看当今的教育改革,仍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他的那些极具时代精神、创造精神,又极富人民教育思想的真知灼见,都体现了当今素质教育的精髓,成为我们不断汲取教育改革营养的源泉。 一、“爱满天下”是基础 爱就意味着奉献。从古到今,教育在人们眼中都是充满无私奉献精神的神圣职业。但令人遗憾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汹涌澎湃的今天,一些教育者自觉不自觉地习惯用商业化与功利化的眼光来衡量自己的职业,以致逐步丧失了最崇高的精神境界。麻木、冷漠或者虚伪、势利弥漫在一些教师、学生及其家长之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先生正是以他这一颗伟大的爱心滋润着无数颗童心,也培养出了无数的爱心。这样的爱心,正是我们今天每一个教育者所需要具备的。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就产生教育效果。 二、“创造教育”是精华 创造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华,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思想体系的主旨。陶行知先生认为,创造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是一个民族 文化 中的精髓。所谓创造教育,既是培养民族活力的教育,又是培养学生“独出心裁”能力的教育。他由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所言“恶是枯干”的话,引出他对创造教育的独到看法。 他认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创造教育的核心是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当今,我们正倡导建立“引导自学型课堂”这一教学模式,旨在把握新世纪课堂教学改革的脉搏,推动课堂教学的研究和完善,这一教学模式的思想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创设了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强调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其目标就是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做合一”是保障 陶行知先生说:“先生拿做来教,乃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这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新课程要求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从传统的、被动的、接受的、封闭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的、发现的、合作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与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创造性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明确指出:“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实学”。而“不能引导人做之教育,是假教育;不能引导人做之学校是假学校;不能引导人做之书本,是假书本”。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 经验 ,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如果教师只会用“旧瓶装新酒”,那就看不到新鲜的事物,教师只有不断研究,才能时常找到新理,只有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 四、“生活即教育”是核心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其内涵十分丰富,强调的是教育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脱离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联系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的教学应如陶行知主张的:人们应积极投入到生活中去,在生活的矛盾中和斗争中去选择和接受“向前、向上”的“好生活”。 “生活教育”理论,不仅在他所处的时代起过积极作用,就是对今天的教育和教学也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生活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合理的人生”。陶行知有句 名言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人求真,学做真人”是生活教育培养人的根本目标,所以说也是生活教育培养合理人生的最好注脚。“真人”的具体目标是:(1)做追求真理,为真理献身的人;(2)做人中人,而不是人上人;(3)做有道德的人;(4)做整个的人,即有健康身体,有独立思想,有独立职业,手脑双全、智仁勇合一的人;(5)做主人,即做自己的主人,做国家的主人,做大自然的主人;(6)做创造的人;(7)做现代人。可见,生活教育培养的合理人生就是全面发展、不断创造、不断前进的人生。《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两相对照,不难看出,生活教育培养的目标与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并不矛盾,是一致的。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的教育之路才刚刚在脚下展开,陶先生的教育思想自己也才刚接触冰山一角,让我们再次认真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弘扬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旗帜,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信念,将终生献给教育。 参考文献: [1]胡晓风.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01. [2]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论文篇三:《试谈陶行知的创造性教育思想》 摘 要:本文通过对陶行知创造性教育思想中给出的"六大解放"的具体分析,举例论证如何才能培养 儿童 的创造力。开始结合目前儿童教育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分析,进一步阐述了创造性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后,借助对陶行知的创造性教育思想的深入理解和 反思 ,探讨现行教育体制下创造性教育的可行性。 关键词:创造性教育 幼儿教育 在我看来,对幼儿的创造性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二十一世纪人才最宝贵的素质。正如前苏联教育家卡卢夫德斯基所说:“幼儿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勤奋的脑力劳动者,每个幼儿天生就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创造性的实验室,他们具有不受任何限制的 想象力 ,具有无穷的不可遏制的发展趋势。”的确,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学前期是创造能力的萌芽阶段,但还只是一种潜能,只有在正确的教育方法指导下,这种潜能才会得到进一步的挖掘。 在创立生活教育理论的过程中,陶行知提出了创造教育思想,他认为,“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应当解放和培养而不是压制甚至摧残儿童的创造力。因此,创造教育必须从儿童抓起。为了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他提出儿童创造教育的“六大解放”。 1.解放儿童的眼睛 首先,应明确观察目的,帮助孩子确定观察对象,鼓励孩子留心观察到底,不要轻易转移目标。 第二,有顺序、有步骤地观察。 第三,注意从多角度观察事物,不要局限于一个角度,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结果可能是不一样的。 第四,学会对同一事物、不同事物的比较,发现细微的差别,以提高观察能力。 总之,解放儿童的眼睛,就是鼓励孩子自由的,真实的去看呈现在他面前的真实的世界。 2. 解放儿童的大脑 有一位美国母亲拿了一个圆圈问自己的女儿,这是什么?已经上一年级的女儿非常肯定的回答这是“○”。而就是这个圆圈,在女儿上一年级前,这位母亲问同样的问题时,女儿有 “是太阳、是葡萄、象 乒乓球 ……”各种各样的答案。那么是什么禁锢了孩子的思维?后来,这位母亲毅然与学校对簿公堂,法院院判决学校败诉。 人们常说,思想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人的想象力可以使无边无际的。这些都在说明一个道理,一个人的成长或者成功,取决于他对事物的看法,同样的问题,有些人只能看到表象,逃离不了传统的思维定式。而有些人却能放飞自己的思维,发会丰富的想象,从而找到突破点,最终通过努力实践而成功。而这种超乎一般的思维能力,正是我们在儿童时代要大力倡导和培养的。 3.解放儿童的双手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一大家子人全部围着孩子转,过着“小皇帝”的生活。然而就在长辈为他们盛好每一次饭,洗好每一件衣服的时候,孩子却损失了一次次锻炼的机会。于是,就出现了学生能考上大学却不会独立生活的怪事。同样,高分低能的现象在中国 出国 留学 生中也普遍存在。这些学生大多文化成绩优异,但是缺乏实验室操作的经验,动手能力较差。所以,在现在的情形下提出解放学生的手显得尤为重要,什么事情都应该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一做。对于生活中的动手能力,陶行知直言“不会种菜,不是学生”。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更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的动手。例如:在教孩子如何认识长方体时,我们应该让孩子们自己动手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寓教育于动手之中,以动手促进动脑,这样的认识效果可能会更深刻。 4.解放儿童的嘴巴 在实际的生活中,很多大人甚至包括我自己对孩子漫无边际的发问而感到厌倦,在应付孩子的提问时,有时我们委婉点的回答“你现在还小,以后就明白了”,而大多时候,我们会毫不留情地拒绝孩子的提问,“小小年纪,问那么多干什么,教你怎样就怎样,要听话”。现在看来,对于孩子来讲,我们是多么的无情地扼杀了孩子探究的欲望。因此,创造性教育的实现,就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鼓励孩子开动嘴巴,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他们的疑问。也许,一个不经意的疑问会在若干年后成为人类伟大的发明和创造。 5.解放儿童的空间 不要把儿童关在家中,让他们到大自然,到社会中去扩大视野。解放空间,扩大学生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它包罗万象,奥秘无穷。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去体悟、去探寻,到社会中去磨炼是一条极好的丰富知识,开阔视野的途径。谁都明白要让学生知道春天的美丽,最有效的办法是走出学校,走进大自然,让他们亲身去体会。我想这样的感受效果是任何华丽的语言所难以达到的不说,枯躁乏味的讲解还会使学生对这门课越来越失去兴趣。马斯洛在论述人的创造力时说,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程度的创造力,而初始创造力常处于无意识状态,这种无意识能促进人发现与发明。因此,我们应该把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还给孩子。 6.解放儿童的时间 不要用功课填满孩子们的时间表,要给他们一些空闲时间消化学问,并想一些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现在的学生在“应试教育”“精英教育”社会环境下,学生压力空前之大,睡眠不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在1993年《夏令营中的较量》中指出中国 7-17岁的男女学生,平均身高、体重、胸围、肌肉、肺活量、耐力等指标都不及日本同龄学生。有关调查表明:80%以上的小学生每天的作业量为 2小时左右;我国中小学生平均锻炼的时间每天不超过半小时。有 46.9%的中小学生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睡眠标准( 9小时)。三分之一的学生感到睡眠不足, 71%的高三学生近视, 三分之二的学生感到考试压力大。然而,就在大喊“减负”的现在,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并没有真正减下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淹没了学生的星期天。 综上所述,只有对我们的孩子真正做到了以上“六个解放”,儿童的创造性教育才能实现,儿童的创造力才能发掘。 结束语 通过对陶行知先生教育理念的学习和探讨,我真正感受到创造性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深感其推行和实施的复杂性。但我坚信: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参考文献: 陶行知. 生活即教育(陶行知教育名篇).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陶行知. 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张传燧. 中国教育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1. 浅析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论文 2. 陶行知教育思想探究论文 3. 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教学有关的论文 4. 关于陶行知教育研究论文 5. 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