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机械产品质量检测与控制论文

发布时间:

机械产品质量检测与控制论文

机械制造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案论文

摘要 :随着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国家在机械制造行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机械制造能力更是得到飞跃的进步,从而支持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在整个机械制造的过程中,会有各种因素对产品的质量造成影响,因此我们一定要在机械制造的过程中认真分析各种因素,努力做到全面把控进而提高机械制造的质量。笔者先简单地分析机械制造中对质量进行把控的重要性,在这一问题的基础上逐步分析影响机械制造质量各种因素,并针对这些具体的问题提出控制方法,希望可以对机械制造提高质量提供帮助。

关键词 :机械制造质量;控制策略;影响因素

在如今的时代中,机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同时每一个行业都和机械行业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他的质量同时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效率和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因为机械设备质量也是受制与制造过程。下面对于影响机械制造的具体因素进行分析。

1机械制造中对质量进行控制的影响

从工业革命以后,每个国家都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业技术,在这个背景下机械制造的能力也在不断地得到发展。但是随着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而提高的是人们对质量的要求。因此,在整个机械制造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特别关注产品的质量,努力分析影响制造的各种原因,在机械制造的过程中,使用质量管理控制的方法,提高产品的质量。在机械制造过程中采取切实可行的手段进行产品质量控制可以极大地提高及机械产品质量。机械产品的质量不仅关系着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还对提高制造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行业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技术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影响机械产品质量的原因也在不断增加,所以我们要不断增强对影响因素的控制手段的研究。利用新的管理技术和自己的实践情况,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2机械制造中的影响质量的要素

2.1加工精度

机械产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零件综合组装而成的,在整个机械制造和加工的过程中,每一个零件的质量都直接反应了产品的最终质量,每个零件的加工精度也是决定产品质量的重要部分。机械产品加工精度越高,相应的生产成本也就越贵,同时它的产量也就越少。所以适当的加工精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保障加工精度够用的情况下提高产品的生产量,降低企业的成本。

2.2加工误差

机械产品的整个过程是一个由机床、夹具、工件共同构成的一个整体的系统性的工艺系统。在加工过程中也会因为各种原因产生加工误差,同时整个生产工艺本身也存在误差因素,进而造成加工产品的整体误差,这些误差统称为原始误差。这一原始误差的产生,使得机械产品在初始的加工中便存在误差,并且将永远存在,进而影响产品的整体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2.3外部因素

在机械产品的加工过程中也会受到来自外部的因素影响,进而导致整个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在整个加工过程中,机械加工的工件经常会受到重力、切削力等作用,造成加工载体的产生变形,进而造成产品的加工精度受到影响,整体质量有所变化。温度在加工过程中也是经常出现的因素,主要是因为某些特定的材料对过热或者过低的温度都会产生质变,尤其是工业中经常会使用的材料由于其加工条件经常会处在高温下,进而受到影响。材料发生质变进一步影响产品的精度,严重的情况下会严重的损害制造企业的利益,造成产品的整体报废。

3机械制造中质量控制的策略

3.1加工精度的测算

机械产品中零件的加工精度对于整个机械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有些重要部位的零件加工精度甚至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和精度。零件的加工精度对产品的影响总的来说分为三大类。第一,尺寸精度。第二,形状精度。第三,位置精度。这3个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因此我们使用加工精度测算的方法,测算出每个零件的加工尺寸,保障机械零件的各项精度,从而提高机械产品的整体质量。

3.2工艺系统调整法

在整个机械产品的加工中,我们要对机械产品的工艺进行适当调整,在一般的情况下,机械产品的制造工艺的调整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是试切法,这种方法适合于小型的产品加工制造,它可以根据加工要求及时地调整各个部件的生产误差,进而调整机械位置,保障在生产工艺中可以满足产品的质量要求。第二是调试法,这种方法一般应用在批量比较大的机械产品中,在批量比较大的加工活动前,我们一定要根据产品或者零件的加工要求,去调整机器的各方面参数和灵敏度,保障整个机械制造过程不受工艺系统影响。

4机械制造过程质量控制策略

在机械制造的加工过程中,进行合适的质量控制可以有效地提高机械制造产品质量,同时也是机械质量在控制中的要点。所以我们在进行机械制造的过程时,必须采取适当的控制策略,现在对质量控制的策略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对机械产品的质量提高有所帮助。

4.1加工条件控制

在机械制造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严格控制机械制造的各项因素,尤其是对机械制造的加工条件,作业条件的好坏对整个机械制造的加工工具有着重要作用,在生产的.时候,一定要严密重视车间的工作环境,合理的安排加工制造的各项任务,充分达到加工的合理科学,为加工打下合理的基础,保障产品的质量。

4.2工序的控制和检查

在进行产品的加工中,一定要对加工的工序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检查。在通常情况下,机械制造的基本工序是铸造、锻造、机加工、焊接及组装等一系列的工序,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工序严格的控制,保障每一道工序都是按照预先安排好的进行合理施工,同时也要关注每一道工序的合理性,做到科学合理地安排工序,以达到工件的质量要求。在生产前要核对每一项步骤,对每一个机械也要进行核对,充分保障生产要求和现实情况的一致性,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工件的加工过程中,要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每一个工人是否按照加工工序对产品进行加工,要保证每一道工序合理合格产品符合质量要求之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对于一些重要的零部件也一定检查是否符合图纸设计跟加工要求,检查中也一定要对每个工序进行抽检和复检,确保每一个零件的合格,让每一个不合格的零件都在下一道工序前被检查出来,并根据要求进行整改,通过这样的手段来保证产品的质量。

4.3机械制造中的质量控制和零件变更

在机械产品加工中,我们要对产品的各种数据进行研究,在机械产品设计人员提出关于产品的修改意见时,我们一定要交给专业的审核人员进行审核,保证修改数据符合机械制造的施工工序,并且可以正常施工,不会影响产品的使用。同时在生产的过程中,假如发现设计的问题造成与加工的要求不符合影响产品的质量,我们要马上和产品的加工设计人员进行沟通,及时提出意见,做到发现问题马上修改,以免影响后面的加工和产品的整体质量。

4.4机械装配整体性能监测

在机械加工完工后,我们还要对产品的整体性能进行监督和评价,保障产品可以满足我们的质量要求,在出厂和运输的过程中我们都要对产品质量严格控制,充分确保出厂时的完好和运输中没有出现破损。结语通过对影响机械产品质量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确地了解到每一类问题的具体原因,通过笔者的分析希望可以帮助机械行业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努力达到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金秀坤.刍议影响机械加工中产品质量因素及控制措施[J].河南科技,2013(10):133-134.

[2]俞道龙,张颖.机械制造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策略[J].黑龙江科学,2017,8(6):128-129.

谈产品质量管理措施及其改进[摘要]现代社会机械产品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这里就针对产品质量的管理措施以及改进方案进行了探讨。[关键词]产品质量 质量管理 改进一、概述健全和完善质量体系并保持其有效运行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减少浪费,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要。要达到这一目标,主要途径和方法之一则是进行持续不断的质量改进,它包括对质量体系的改进和产品质量的改进。本文主要谈谈产品质量控制措施及其改进。二、产品质量控制措施(一)顾客要求按照ISO9000-2000,在质量管理八大原则中,第一大原则就是“以顾客为关注的焦点”。顾客的要求,包括对产品功能、性能的要求,目前的和未来需求都应予考虑。满足了顾客的要求,产品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质量。(二)法规要求产品的开发和制造,首先应注意到《安全规程》的要求。它是保障安全生产、职工人身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防止安全事故的重要法规。另外,还要注意国家环保法规对产品的要求。(三)标准要求产品的开发和制造必须遵循国标、行标的规定,并由国家授权的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批量生产和出售。(四)具体产品标准的控制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具体产品在没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情况下,应制定企业标准。该企业标准须报当地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产品标准是产品设计、开发、生产、验收的依据。产品标准在充分考虑顾客要求、法规规定和安全标准要求的基础上,还应考虑技术的先进性、经济的合理性和对环境的保护。(五)产品设计控制产品设计控制包括设计输入、设计输出及设计评审、设计验证、设计确认和设计改进控制。①设计输入控制,它是以产品标准为基础形成的文件。设计输入是产品满足顾客、法律、法规要求的根,所以设计输入应予评审,并有书面记录。②设计输出及设计评审控制,设计输出就是产品的设计图纸。对设计输出应进行评审。评审其与标准的符合性、技术的先进性、经济性、工艺性和标准化等。评审应有书面记录。设计输出应经批准后才能发布。③设计验证控制,在产品形成的适当阶段实施验证,证明与设计输入的符合性。④设计确认控制,以验证记录和实施运行,证明产品满足预期的要求。⑤送国家授权检验机构作审查。⑥设计更改控制,不论是来自外部的或内部的更改要求,都应进行评审和授权人批准,方可实施更改。(六)原材料质量控制①供应厂商的选定由技术部、工程部、采购部、质检部四家负责对供应厂商的考查、评估、确认、定点。②供应厂商必须具备有质量保证体系、供货能力、投诉处理及服务能力,才能列入被评估供应厂商。③通过评估资格的供应厂商采用送样、少量试用、小批量试用、中批量试用全部合格,并具备以上条件的供应厂商才能列入采购定点单位。④原材料进厂必须由质检部严格按采购清单及原材料检验技术标准进行验收并记录方可入库,杜绝不合格的原材料入库,流入生产线。⑤原材料做到合理、正确摆放,标示明确。遵守先进先出的原则,防止库存时间过长而变质。⑥保证仓库通风良好,并随时监测仓库的温度、湿度等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七)生产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①加工工艺文件控制,凡工艺的正确与否影响产品质量的,都应制定相应的作业指导书。作业人员应能方便地获得这些文件。②人员控制,凡特殊工艺须专门人员操作的,应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经考试合格者,持上岗证上岗操作。③设备工装控制,企业在生产制造过程中,设备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关系到产品质量控制和管理的关键所在。设备管理控制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的好坏和改进。对生产中使用的所有设备必须进行严格的控制,设备控制的要点是合理使用,精心保养,定期检查,即时维修,必要时还须调整和测定机械能力,使机械能力能够符合工序质量的要求。④工作质量的控制,工作质量的好坏,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所在。⑤工艺过程控制,工艺过程控制包括:配备符合要求的加工设备;配备必要的检验人员和检验设备;严格工艺纪律,制止不按工艺文件的操作;严格工序间的转序检验并记录;不合格件不得转序,并严格隔离。(八)质量检验控制①工序检验控制,严格每道生产工序的工序检验,并作记录、标识,必要时可以追溯。②成品检验控制,开发的产品应作型式检验。型式试验合格的产品,在型式试验有效期内,无特殊情况时,只作出厂检验。③出厂检验控制(C8),出厂检验必须在过程检验完成后进行。出厂检验合格者方可记账、入库。检验不合格者应隔离,等待处理。让步接受时,应有顾客签字并通知相关方。(九)成品仓库质量控制成品仓库保证通风良好,温、湿度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产品堆放整齐。仓库产品严格按先进先出的原则,杜绝存放时间过长,影响产品质量。产品包装必须符合运输要求。三、质量改进的管理(一)明确目标和要求要使有关部门和人员都有参与质量改进的准备,首先要确定质量改进的项目和目标,弄清质量改进活动有关的背景情况,并分析现状和实现的可能性,从而明确其需要、范围和重要性,然后才能实施质量改进。因此,需对被改进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例如某产品自设计定型后已生产二批,在生产过程中质量问题较多,产品可靠性水平不高,且生产周期长。交付用户使用后,用户反应比较大,主要表现在产品连续稳定工作时间较短,即可靠性水平不高(MTBF仅几十小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连续三次派出数十名技术人员,为用户进行现场技术服务和设备维修,经济损失比较大。为此,在单位领导的支持下,质量部门会同技术、生产等有关部门,就该产品用户反应的质量问题及生产中存在和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明确改进的项目、部位及目标和要求。(二)制定改进计划和措施根据需改进的项目、部位及目标和要求,制定改进计划和措施,并落实到人,限期完成。如(1)由产品负责人重新编制《产品质量保证大纲》,进一步明确生产过程各项质量控制措施和要求。强调加强上机使用元器件的老练筛选;电装要严格执行电装质量控制程序;调试要严格执行调试质量控制程序,并必须做好调试过程记录;单机调试完提交整机联试前进行环境应力筛选等。(2)对改进的项目制定改进实施方案,并组织同行专家对实施方案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方可组织实施。(3)严格生产制造过程工艺纪律,进一步加强工序管理和控制。在制造部门开展电装质量竞赛、电装焊接万点无差错竞赛活动,保证产品的电装质量。(4)由于有些质量问题的出现是因为用户使用不当造成的,因此,在对产品进行改进的同时,还应根据用户的情况,加强对用户的操作使用技术培训。在产品交付用户前,对用户进行操作使用技术培训,重点介绍产品的功能、原理、操作使用方法,以减少操作使用不当造成的质量问题。(三)对改进计划和措施的监督检查为使改进计划和措施有效实施,质量部门应加强生产过程的质量监控和检验把关,根据改进计划,有针对性地做好质量改进过程和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四)对检查结果的处理质量部门将检查情况及时反馈给生产部门,对改进工作过程中措施不力或调试、检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由质量部门会同生产等部门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分析,确定其是否属于“共性”的故障,若是,则重新制定改进计划和方案,继续进行改进。

质量检测与控制论文

药品生物测定的发展趋势 作者:吕会成 【关键词】 生物测定;药理;药品 [摘要] 生物测定是经典的药品检测专业之一,现代仪器分析的广泛应用,给其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机遇,面对目前的基本状况,阐明了生物测定专业在中药开发、新药研制、药物安全性评价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面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生物测定;药理;药品 药品是特殊商品,药品质量直接关系到用药者的安全和疗效。药品检测方法和检测水平随着制药工业的发展不断改进提高。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相邻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分析化学的发展经历了三次巨大的变革,使分析化学发展成为以仪器分析为主的现代分析化学。面对生命科学中复杂的分离分析任务,发展了色谱分析方法。结构分析、价态分析、晶体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又促进了光谱分析的发展。以计算机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时代的来临,仪器分析迅速发展,为药物检测提供各种非常灵敏、准确而快速的分析方法[1]。生物测定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其发展前景令我们从事药品生物测定工作者所关注。 1 药品生物的特点与业务范围 1.1 药品生物测定的定义与特点 药品生物测定(简称生测)是利用药品(或药品中的有害杂质)对生物(或离体器官及组织)所引起的反应来测定药品的含量或安全性的一种方法。 生测法的优点是测定的结果与医疗要求基本一致,能直接反映药品的效果或毒副作用,这是其他物理学方法或化学方法所不能达到的。因此,目前各国药典仍大都采用这一方法。 生测法的缺点是检验周期长,微生物有生长繁殖过程,动物有生理代谢过程,观察分析时间一般在2~7天,有些试验会更长。影响因素多,有生物差异性,也有系统操作误差和环境条件等造成的影响。用品用具、动物质量、仪器设备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2]。所以,以生测主检的品种在中国药典中逐版减少。 1.2 药品生物测定的业务范围 中国药典是法定的药品标准,它将药品质量控制项目归为四类:性状、鉴别、检查和含量。生测的业务主要涉及到中西药品的检查类和含量类。 其中作为药品安全性检查项目最多,包括:无菌、热原、细菌内毒素、异常毒性、安全试验、急性全身毒性、过敏物质、刺激性、溶血、降压物质、微生物限度等。含量(或效价)测定包括: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胰岛素、硫酸鱼精蛋白、缩宫素、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升压素等生物检定法。 2 药品生物测定的现状 由于现代化检测仪器的广泛应用,药品生物测定的品种和范围,方法和要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2.1 品种和范围的变化 抗生素的含量测定,最初大部分抗生素用微生物法测定含量。随着制药工业发展,提纯方法不断改进,有效组分更加明确,许多品种检测方法不断改为仪器测定和化学测定。例如:200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约219个抗生素品种,其中有15个原料药及其制剂从1995年版的化学法和微生物法改为高效液相色谱法(简称HPLC),使该法达到97种,微生物法仅有24个,其中9个品种是新增加的。有人预计本世纪初,HPLC法会发展成为中国药典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仪器分析法[3]。规定取消抗生素过期检验,抗生素微生物效价测定的业务工作量更是明显减少。 药品注射剂的热源检查。1942年美国首先将家兔法收入药典,相继世界各国药典均规定用该法。中国药典从1953年开始收载。自1973年以来,鲎试剂被证明是一种检测细菌内毒素(热原)存在的灵敏试剂。用鲎试剂要比家兔试验迅速、经济,所需样品量少,操作过程工作量小,每天可进行许多样品检测。1980年美国药典20版首载“细菌内毒素检查法”,1985年USP21版收载5种注射用水及40种放射性药品。1991年11月执行的USP22版第五增补版公布了185种药品删除家兔法,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1995年USP23版注射剂的热源项几乎都被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4]。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制备鲎试剂,1988年卫生部颁布细菌内毒素检查法,1993年中国药典第二增补本收载该法,但未涉及任何品种,1995年中国药典二部正式收载,并规定了注射用水、氯化钠注射液和二十多种放射性药品并删除热源检查,以内毒素代替。2000年版中国药典进一步扩大到68种。预计2005年版中国药典还要继续增加品种,热源项都将被内毒素代替。动物试验改为生化试验。 2.2 实验动物 生测离不开实验动物,在实验中,为了减少生物差异,提高动物反应敏感性,以最少的动物达到最满意的结果。国家非常重视实验动物,1988年国务院颁布了《实验动物管理条件》,对实验动物的饲管、管理、使用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实行达标认证制度,严格管理。按微生物控制程度把实验动物分为四级:普通动物、清洁动物、无特殊病原体动物和无菌动物[5]。一般动物实验必须达到清洁动物标准,种系清楚,不杂乱,无规定指出的疾病。动物级别越高,饲养管理条件越严,设施投资越大。实验动物是实验研究的活试剂,既要有纯度,也要有数量,背景明确,来源清楚,符合要求才能使用。(随着药品纯度的提高,凡是有准确的化学和物理方法或细胞学方法能取代动物实验,进行药品和生物制品质量检测,应尽量采用,以减少动物的使用。) 2.3 药品生物测定在方法上的改进与变化 为了缩短操作时间,减少实验误差,近年来生测方面也研制并投入使用了部分仪器设备,如:抗生素抑菌圈测定仪、微机热原测温仪、集菌仪、细菌数测定仪等,减轻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3 药品生物测定的发展趋势 生测作为经典方法沿用至今,表明它有其他方法不能替代的特点,在药品检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少老产品改为其他方法控制质量,也会不断有新产品离不开生测法,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它的优点,尽量克服它的不足,开拓新的业务范围。 3.1 微生物限度检查工作量大 为了控制药品染菌限度,1975年美国药典19版首载微生物限度检查,1980年英国药典收载,我国在1990年由卫生部颁布了药品卫生标准及检验方法,1995年版中国药典正式收载[6]。2000年版中国药典按剂型规定了微生物限度标准,执行范围除注射剂和中药饮片外几乎包括中西药的所有制剂和原料。该项检查成为药典品种适用最多的检查项目,占当前地市级药品检验所生测室业务工作量的80%以上。在这项检查中,有大量的业务技术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改进试验条件,使数据准确,探讨快速检测的新方法。药包材的检查,国家药监局已经发布试行标准,业务范围将更加扩大,这是我们进一步做好工作,努力探讨研究的新领域。 3.2 药品生物测定在中药开发中的作用 我国是中药王国,200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共收载920种,其中中成药398种。有含量测定的157种,仅占总数的17%,中药成分多,杂质和干扰物质很多。复方制剂,尤其大复方制剂专属性的检出处方中所含药材很困难,有大量的研究工作需要做。中成药中的杂质如重金属、残留农药等达到一定水平会产生毒副作用,影响药物安全性[7]。要让中药制剂打进国际市场,我们在检查类的控制项目和含量类的方法探讨方面有大量工作要做,生物测定可以在毒理、药理方面进行研究、探讨,逐步完善质量控制标准,提高制剂质量发挥更大的作用。 3.3 新药研制开发与安全性评价 新药研制开发是多学科合作的系统工程。在获得一个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后,研究开发组织者要在生物医学领域进行药物评价研究,首先必须组织药理学、毒理学、病理学、兽医学、遗传学、生物化学、药代动力学方面的专家进行合作研究,按药物非临床研究管理规范GLP进行管理。组织药理、毒理(包括一般毒理和特殊毒理)、病理、药代动力学和毒代动力学、药物分析、临床化学、实验动物、生物统计、质量保证等部门有关人员进行讨论,分阶段做出评价[8]。生测在这方面可以参加开发研究或进行技术指导。 综上所述,药品生物测定是药物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缺的检测专业,现代仪器的大量使用,不仅不会影响其发展,而是如虎添翼,让药品生物测定展示出新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倪坤义,田颂九,丁丽霞.21世纪药物分析学的发展趋势.中国药学杂志,2000,35(12):798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论文【1】

【摘要】 由于医学的快速发展与不断进步,临床检验技术也随着不断提高,其对疾病的临床诊疗和医学的检验结果起着不可或缺的影响。

临床医学检验是一种运用现代物理、现代化学方法,并通过医疗仪器和实验技术为临床治疗诊断所提供的学科。

其对于医疗工作具有深远的影响,对我国医疗事业将来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本文将针对我院临床医学检验工作进行分析,并通过分出的结论来探讨提高其检验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 临床医学;措施;检验质量控制

一 临床医学检验

临床医学检验不但能影响疾病的临床诊治,医学的检验结果。

同时,还可以使得人们加强对疾病的控制和治疗意识。

临床医学检验是疾病诊治的预防和诊治的重要手段,其对于整个医疗体系起着先导的作用。

医学检验技术是一门针对临床标本进行正确地收集和测定,让临床诊治能够利用这些结论正确的采取相应的诊治手段,达到良好的医疗目的。

医学检验是对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或脱落细胞等标本进行化验,以获得病原与病理变化等进行检查并提取资料的医学手段。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于临床检验工作乃至整个医疗事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临床检验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强。

二 临床医学检验中存在的问题

1、检验条件和技术配备不合理

对于临床医学检验,检验技术质量是关键,没有良好的检验技术,则后的任何检验都将可能存在误差问题。

加之设备的不先进以及老化问题,同样影响着医学检验的结论。

2、非病因素影响

非病因素中也存在着问题,因医护工作者未有及时告知患者,而造成的未能及时得到检验结果。

医师在标本采集过程中的不严格问题,采集方法,数量,时间和环境等存在规范问题,则会对检验结果产生严重影响,从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3、实验室室前检查不规范

室前检查同样影响着检验的结果。

具体体现在部分医师并未针对患者的病情申请送检,而且不少检查项目的检查目的性不强。

部分质量管理人员理论知识薄弱,运用不当的实际操作,也使得体统的误差判断不可避免。

4、文件管理出现规范性错误

文件管理,是对于进行各项检验工作的基本准则,唯有科学与规范的文件管理模式与制度才可以保证检验工作的正常运行,以及检验结果的有效性。

部分管理人员对于文件管理意识淡薄,对于其概念和意义并不熟悉,编写建立档案时存在分类不清,书写不规范,原始记录缺失等问题,其严重影响了错误发生的几率,以及失去补救的条件。

5、检验人员、患者、医师之间系不和谐。

当前,医患矛盾日益突出,尤其近段时间以来,社会上频繁发生医患纠纷的事件,有些甚至危及到了医生的生命安全。

同时检验人员和医师之间也会存在着不和谐因素,但因为其对于检验技术的非专业性,使得对于高度专业、高难度的检验手段不甚了解,容易出现混淆项目检测的现象。

检验人员却希望临床医生理解这些高难度的专业技术,双方缺乏良好的沟通,在检验工作中双方有着交流障碍,导致了检验工作出现矛盾,继而引发错误。

三 临床医学检验前的质量控制

检验前,应该首先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取样部位等相关的检查步骤进行核实,针对病患自身的情况提前告知其禁忌和相关注意事项。

同时样品采集控制,拿血液采集为例子,采集的时间通常为清晨,应当要空腹进行,空腹时间在16小时以内,血液采样时应当使患者保持坐位或者平躺,采集血样时,应当事先让患者休息5-10分钟,采样时,压脉要小于60秒。

应当维护检验仪器,随时查看检验仪器的运行状态如何。

日常保养以及日常维护也相当重要,定期检查仪器的功能性运动,保证每个仪器都可以正常进行使用,一旦出问题,应该及时停止使用,并且更换,避免影响检验工作。

在准备检测试剂时,要针对检验项目进行准备,确保流程。

在临床检验过程中,应该按照其必要的操作流程来进行检验。

四 临床检验工作中问题的措施

1、加强设备管理,改善检验环境。

应当加强设备管理并改善设备环境,根据技术要求,配备合适的仪器。

要紧追国际的技术发展,引进先进的技术,运用精度高的设备确保检验的有效性。

应当完善设备的管理,实行专人管理和维护。

检验室对检验人员严格进行操作规程,应当对检验人员进行严格管理,防止检验人员发生不必要的错误。

确保仪器的完整性和设备检测的准确率。

2、制定文件管理规范。

要制定严格的管理规范并且严格实行,实行专人负责制度、健全文案管理系统。

实施时,应当让有经验的医师进行检验单的填写,确保检验单的信息填写无误后方可提交签发,并且要经过检验科主任的亲自签发,方能递交到下一个环节。

检验结束后,应该对档案进行管理,确保档案无误。

3、完善实验室室前检查,提高质量

医师及检验人员应该提高自身素质,对临床医师要求提高相关知识,检验人员同样也得加强业务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对医疗突发事件,要有很好的应急能力,对于新知识、新设备应当尽快掌握。

强化标本采集能力,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采集工作,严格认真做好相关工作,减少操作中的检测结果误差,使得检验质量得以提升。

4、促进检验人员与临床医师之间的交流。

检验科室人员和临床医师之间应当多进行交流与互动,院方应定或不定期开展各科室之间的交流,举办相应联谊的活动。

活动中,提倡各科室之间多做工作汇报。

检验科人员和医师之间应该多互相学习和了解对方的专业知识,积累临床知识和工作经验,提升各方面能力。

5、对于非病因素的影响

非病因素的影响,应当及时告知患者检查结果,多了解病人的心情。

一切从病人出发,多和患者之间进行交流,多为患者着想。

应该时常提醒患者相关的禁忌,避免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错误的食用禁忌食物,服药过量,造成不必要的事故。

同时注重样本采集时间,方法,规范,确保医患之间有一个良好的配合。

参考文献

[1]周亦农.规范临床教学管理培养合格医学人才[J].医学信息.2010

[2]杨丹.案例教学法在外科实习教学中应用的初步探索[J].当代医学。2010.01.

[3]陈梅兰.新时期临床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09.10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论文【2】

【摘要】随着医学检验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疾病治疗必需以医学检验的结果作为基础,所以在临床医学的治疗中,医学检验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对于医学检验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否则会耽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间,所以医学检验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控制措施,严格保障质量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本文着重研究了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措施,详细阐述如下文所示。

【关键词】临床医学;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准确性

1临床医学检验中目前存在的问题

临床医学检验可以帮助一些对于医学并不是十分了解的人群正确的认识疾病的危害,并且帮助这些人群更正态度进行正确的治疗,同时临床的医学检验也是疾病正确诊治、正确预防、以及病愈后正确保健的根本依据,所以医学检验存在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保障医学检验的准确性十分必要,但是我国医院内仍旧是常常出现医学检验不准确的状况,主要的有一下几个原因:

1.1临床检验人员的因素这类原因主要是针对一些需要患者在检查前特别注意的事情,例如在检查前医护人员没有在对患者做好一些告知工作,使得患者在检验之前没有注意自己的饮食,服用药物甚至是没有注意情绪变化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对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结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此外,在医护人员对需要检验的部位进行样本采集的时候,由于一些没有注意的因素,例如:样本采集的方法,样本采集的时间,部位甚至是采集的环境不恰当,都会对医学检验的质量造成影响,严重时还可能造成延误患者的治疗,产生严重的医疗事故。

可见,医护人员在进行医学检验的准备工作的时候也是一个对于医学检验质量造成误差的步骤,需要广大医护人员提高注意力。

1.2医学检验人员的因素在进行医学检验的时候,个别检验人员知识力量和技术水平都不是很高,加上检验设备的'落后,极有可能造成检验质量不高,检验结果不准确。

1.3医学检验前不恰当的措施的因素在检验开始之前,需要收集详细的患者资料,患者需要检查的部位,以及患者在检验开始前需要注意的细节和做该项检验的禁忌,避免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

1.4维护医学检验的仪器临床检验的过程中,检验仪器是否正常运行对于医学检验结果的质量如何起着至关重要的,为此,倘若相关人员没有定期的对仪器进行保养和维护,就会造成检验仪器的功能下降,对检验结果造成不可预估的影响。

2如何有效的提高医学检验结果的质量

由于医学检验的结果对于患者的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减少了误诊的几率,提高了医疗的质量,保护了患者的利益,提高一个医院的社会声誉及经济效益,所以开展医学检验是必然发展的趋势,提高医学检验结果的质量也是必不可少的措施,为了实现双赢的目标,提高医学检验结果质量的措施必需加紧实施。

2.1医院首先要提高对医学检验的重视医院首先需要做的是在精神上加大对于医学检验的重视度,时刻的对医生和护士进行提高认识的教育,做到共同提高检验结果的质量。

维护人员加强对检验仪器的维护力度,提高检验室的检验水平,护士需要协助医生做好检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尤其是保证患者在检验前的状态是检验的最佳状态,医生在检验的过程中认真细心,将检验需要注意的各项细节认真的落实,认真的分析检验的结果,制定出符合患者身体状况的治疗方案。

可以说,只有所有的医护人员加强对于医学检验的重视,在心理和行为上真正做到对患者负责,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医学检验结果的质量。

2.2医院需要在多种途径上培训医护人员医学检验的所有参与人员是保障医学检验结果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为了提高检验结果的质量,医院首先就是要将参与到医学检验的所有的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提高到一定的高度,进行医学检验的人才培训,培训的内容包含了提高医护人员对于质量控制工作的认识,并在培训的过程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准,使得他们可以学习到一套关于质量控制的理论和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培训的途径可以包括自学,互相学习,医院组织培训班和组织进行实践学习等等。

为了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准,医院应该积极的进行此项活动的进行。

2.3医院应该加强对于医学检验的仪器的维护和保养医学检验仪器是否可以正常运行对于质量控制工作是否可以正常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所以对于检验室的环境要求也是很高的,例如检验室的环境是否干净,玻璃仪器以及检验仪器的清洁度是否会对样本造成影响,仪器设备是否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检验的方法是否会对检验的结果造成影响等等。

所以,为了保证质量控制工作顺利开展,需要医院做好检验室的准备工作,为医学检验提供一个最佳的环境。

3总结

临床医学的发展离不开临床医学检验事业的发展,为了保证二者以最佳的状态发展,需要充分的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抓住医学检验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在专业的水平之上进行规范的操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临床医学检验工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丛玉隆.《临床实验室分析前质量管理及对策》.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9:483-487.

[2]周琼仙.《实验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有效沟通,提高临床检验质量》.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2415-2416.

产品质量与检测论文

就是要围绕产品的原材料购入质量关,以及在加工车间的各种规范化的操作流程,成品后的质量检测工作,还有在包装,储藏,运输的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关键还在提高人员的操作水平,以及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从这些方面入手来做文章。麻烦采纳,谢谢!

谈产品质量管理措施及其改进[摘要]现代社会机械产品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这里就针对产品质量的管理措施以及改进方案进行了探讨。[关键词]产品质量 质量管理 改进一、概述健全和完善质量体系并保持其有效运行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减少浪费,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要。要达到这一目标,主要途径和方法之一则是进行持续不断的质量改进,它包括对质量体系的改进和产品质量的改进。本文主要谈谈产品质量控制措施及其改进。二、产品质量控制措施(一)顾客要求按照ISO9000-2000,在质量管理八大原则中,第一大原则就是“以顾客为关注的焦点”。顾客的要求,包括对产品功能、性能的要求,目前的和未来需求都应予考虑。满足了顾客的要求,产品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质量。(二)法规要求产品的开发和制造,首先应注意到《安全规程》的要求。它是保障安全生产、职工人身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防止安全事故的重要法规。另外,还要注意国家环保法规对产品的要求。(三)标准要求产品的开发和制造必须遵循国标、行标的规定,并由国家授权的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批量生产和出售。(四)具体产品标准的控制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具体产品在没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情况下,应制定企业标准。该企业标准须报当地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产品标准是产品设计、开发、生产、验收的依据。产品标准在充分考虑顾客要求、法规规定和安全标准要求的基础上,还应考虑技术的先进性、经济的合理性和对环境的保护。(五)产品设计控制产品设计控制包括设计输入、设计输出及设计评审、设计验证、设计确认和设计改进控制。①设计输入控制,它是以产品标准为基础形成的文件。设计输入是产品满足顾客、法律、法规要求的根,所以设计输入应予评审,并有书面记录。②设计输出及设计评审控制,设计输出就是产品的设计图纸。对设计输出应进行评审。评审其与标准的符合性、技术的先进性、经济性、工艺性和标准化等。评审应有书面记录。设计输出应经批准后才能发布。③设计验证控制,在产品形成的适当阶段实施验证,证明与设计输入的符合性。④设计确认控制,以验证记录和实施运行,证明产品满足预期的要求。⑤送国家授权检验机构作审查。⑥设计更改控制,不论是来自外部的或内部的更改要求,都应进行评审和授权人批准,方可实施更改。(六)原材料质量控制①供应厂商的选定由技术部、工程部、采购部、质检部四家负责对供应厂商的考查、评估、确认、定点。②供应厂商必须具备有质量保证体系、供货能力、投诉处理及服务能力,才能列入被评估供应厂商。③通过评估资格的供应厂商采用送样、少量试用、小批量试用、中批量试用全部合格,并具备以上条件的供应厂商才能列入采购定点单位。④原材料进厂必须由质检部严格按采购清单及原材料检验技术标准进行验收并记录方可入库,杜绝不合格的原材料入库,流入生产线。⑤原材料做到合理、正确摆放,标示明确。遵守先进先出的原则,防止库存时间过长而变质。⑥保证仓库通风良好,并随时监测仓库的温度、湿度等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七)生产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①加工工艺文件控制,凡工艺的正确与否影响产品质量的,都应制定相应的作业指导书。作业人员应能方便地获得这些文件。②人员控制,凡特殊工艺须专门人员操作的,应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经考试合格者,持上岗证上岗操作。③设备工装控制,企业在生产制造过程中,设备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关系到产品质量控制和管理的关键所在。设备管理控制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的好坏和改进。对生产中使用的所有设备必须进行严格的控制,设备控制的要点是合理使用,精心保养,定期检查,即时维修,必要时还须调整和测定机械能力,使机械能力能够符合工序质量的要求。④工作质量的控制,工作质量的好坏,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所在。⑤工艺过程控制,工艺过程控制包括:配备符合要求的加工设备;配备必要的检验人员和检验设备;严格工艺纪律,制止不按工艺文件的操作;严格工序间的转序检验并记录;不合格件不得转序,并严格隔离。(八)质量检验控制①工序检验控制,严格每道生产工序的工序检验,并作记录、标识,必要时可以追溯。②成品检验控制,开发的产品应作型式检验。型式试验合格的产品,在型式试验有效期内,无特殊情况时,只作出厂检验。③出厂检验控制(C8),出厂检验必须在过程检验完成后进行。出厂检验合格者方可记账、入库。检验不合格者应隔离,等待处理。让步接受时,应有顾客签字并通知相关方。(九)成品仓库质量控制成品仓库保证通风良好,温、湿度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产品堆放整齐。仓库产品严格按先进先出的原则,杜绝存放时间过长,影响产品质量。产品包装必须符合运输要求。三、质量改进的管理(一)明确目标和要求要使有关部门和人员都有参与质量改进的准备,首先要确定质量改进的项目和目标,弄清质量改进活动有关的背景情况,并分析现状和实现的可能性,从而明确其需要、范围和重要性,然后才能实施质量改进。因此,需对被改进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例如某产品自设计定型后已生产二批,在生产过程中质量问题较多,产品可靠性水平不高,且生产周期长。交付用户使用后,用户反应比较大,主要表现在产品连续稳定工作时间较短,即可靠性水平不高(MTBF仅几十小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连续三次派出数十名技术人员,为用户进行现场技术服务和设备维修,经济损失比较大。为此,在单位领导的支持下,质量部门会同技术、生产等有关部门,就该产品用户反应的质量问题及生产中存在和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明确改进的项目、部位及目标和要求。(二)制定改进计划和措施根据需改进的项目、部位及目标和要求,制定改进计划和措施,并落实到人,限期完成。如(1)由产品负责人重新编制《产品质量保证大纲》,进一步明确生产过程各项质量控制措施和要求。强调加强上机使用元器件的老练筛选;电装要严格执行电装质量控制程序;调试要严格执行调试质量控制程序,并必须做好调试过程记录;单机调试完提交整机联试前进行环境应力筛选等。(2)对改进的项目制定改进实施方案,并组织同行专家对实施方案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方可组织实施。(3)严格生产制造过程工艺纪律,进一步加强工序管理和控制。在制造部门开展电装质量竞赛、电装焊接万点无差错竞赛活动,保证产品的电装质量。(4)由于有些质量问题的出现是因为用户使用不当造成的,因此,在对产品进行改进的同时,还应根据用户的情况,加强对用户的操作使用技术培训。在产品交付用户前,对用户进行操作使用技术培训,重点介绍产品的功能、原理、操作使用方法,以减少操作使用不当造成的质量问题。(三)对改进计划和措施的监督检查为使改进计划和措施有效实施,质量部门应加强生产过程的质量监控和检验把关,根据改进计划,有针对性地做好质量改进过程和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四)对检查结果的处理质量部门将检查情况及时反馈给生产部门,对改进工作过程中措施不力或调试、检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由质量部门会同生产等部门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分析,确定其是否属于“共性”的故障,若是,则重新制定改进计划和方案,继续进行改进。

食品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论文

以下可以作为参考: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发展前景食品营养与检测就是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学科,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应用性,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它在增进人体素质、预防疾病、保护和提高人们健康水平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人们对食品营养与检测方面的专业人才的需求将大增。该专业开设院校主要有河北北方学院、吉林高专、信阳农专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基本理论知识,具备食品卫生与检测、食品质量控制与安全性评价、食品加工与保藏的生产、试验、研究及产品开发的技能;熟悉国际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及国内食品标准与法规;具有从事食品科学研究和食品质量与安全的检测、评价、控制、监督、执法、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职业规划:1.食品检测人员:随着绿色食品的发展与普及,绿色食品企业对人才的渴求程度更是日益凸现。许多大型的食品企业都需要相关的食品营养与检测的专业人员。你可以选择到食品工业企业、工商行政管理、商检、海关部门、食品质量监督机构、学校、大中型企业实验分析室,从事食品品质控制与检测、食品营养与开发、食品原料控制等技术分析工作和管理工作。2.营养师:据权威部门统计,75%以上的疾病、35%以上的肿瘤与饮食有关。国家即将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营养条例》明确规定,100人以上的食堂、餐饮单位,必须配备营养师, 300人以上的食堂、餐饮单位,必须配备营养管理师。老百姓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已迫在眉睫,营养师是目前最紧缺的职业之一。另外,私人营养保健顾问在北京和上海的金、白领中也比较流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这一职业势必迸发出勃勃生机。 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以化学、生物学、化学工程学为基础,研究现代食品加工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的交叉学科。我国的传统食品加工技术方面在国际上具有较高地位,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国民对于生活品质改善的愿望日益强烈,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对于食品开发与生产中应用现代加工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同时,通过现代加工理论与技术的融入,传统的食品加工技术概念已大为扩展,因而本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可广泛适应以各种生物材料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及相关行政、事业、科研、流通等部门。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化学、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工程原理和食品加工与贮藏技术方面的知识,能在现代食品加工及相关领域内从事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工程设计、设备管理等工作的食品科学与工程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肉品工艺学、乳品工艺学、果蔬加工工艺学、软饮料工艺学、焙烤食品工艺学、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原理、食品感观评价、食品包装学、食品机械学、食品工厂设计等。开设院校: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天津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职业规划:1.一是可从事营养师职业。2.一些自己想创业的学生,可开厂做食品企业老板。这话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假如条件成熟,或有资金做背景,加之你在学校学习的这些专业知识作为基础,开一个小小食品厂还是可以的,如专业课程就有肉类工艺学、现代食品加工艺术、食品工厂设计等。 食品加工技术 当我们在反季节里吃到新鲜的瓜果蔬菜、口味像新鲜水果的果酱、果汁,喝到具有“即榨”新鲜风味的橘子汁、葡萄柚时……毫无疑问,这些都是食品加工技术的“功劳”。食品加工技术是一门运用化学、物理、生物和高新工程技术等各方面基础知识,研究食品营养、功能开发和生产加工理论与技术的学科。其任务是探索实现食品资源生产合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的途径,并对食品结构与成分进行科学地调整与组合,为人类提供营养丰富、品质优良、种类繁多、食用方便、安全的食品。它像是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轻轻一点,就是一个大变身。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各类食品的需求旺盛。我国加入WTO也为食品工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许多城市都将食品工业作为本地的支柱企业。同时,食品的个性化、营养化、方便化、绿色化改造已成为食品工业的发展趋势和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而各类科技含量高的食品企业的迅速发展,也迫切需要一大批具有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工程原理和农产品加工与贮藏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现代食品加工及相关领域内从事教学、科研、产品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工程设计;具有食品贮藏,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能力的实用性人才。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就业领域为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技术和检测部门;食品冷藏、保鲜企业及产品营销企业;各食品超市、连锁店及大卖场;卫生监督所、疾病控制中心(防疫站)的理化、微生物检验部门;质量技术监督局的食品质量监督部门;外贸、海关的商品检验部门等。开设院校:吉林粮食高专、河北北方学院、信阳农专、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等。 粮食工程专业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粮食资源生产丰富,但现在的人们生活不仅仅满足于靠粮食吃饱肚皮,而是想方设法怎样才能把曾一度陷入低潮的粮食资源变为经济收入。有关调查表明,目前我国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缺乏严重,尤其是粮油加工工艺方面的人才。随着我国对粮食生产与加工的进一步重视,长期低谜的粮油加工高级人才将有较好的市场与就业前景。粮食工程本科专业曾一度被取消,今年,东北农业大学将正式恢复该专业。另外,吉林粮食高专曾一直设有粮食工程(专科)专业。培养目标:培养从事粮食加工、饲料加工、粮食制品及粮食储藏与运输的设计、科研、生产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就业方向:毕业生适宜在粮食加工、饲料加工、粮食制品的工业企业从事生产技术和工艺设计工作,也可在研究、设计、管理部门和学校从事科研、工艺设计、技术管理和教学工作,还可以到农牧林业、交通等部门从事相近专业的生产技术、企业管理、科研和教学工作。

你好,希望我们可以帮你。相关资料在知网,万维网能查到资料。论文不会写,最关键的是要把心态放正,一步步来,多看点范文,看看别人怎么写的,食品安全与检测方面论文是我们特长,我们的服务特色:支持支付宝交易,保证你的资金安全。3种服务方式,文章多重审核,保证文章质量。附送抄袭检测报告,让你用得放心。修改不限次数,再刁难的老师也能过。

农产品质量与检测论文

产品质量是顾客满意的基础,产品质量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一种方式。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产品质量论文,供大家参考。

1质量管理部的工作职责

组织公司全面展开质量考核、验收工作。负责严格执行质量检测制度,利用数据分析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研究解决出现或潜在的问题,制定改进 措施 并督促实施。

2企业质量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2.1立足本职、 爱岗敬业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善小事,何以成大器。”企业要想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企业的每位员工都必须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好,具备坚强的敬业精神,把个人利益和企业兴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企业的发展考虑、思进取,为企业尽到主人翁的最大职责。由于质量管理人员在企业的特殊性,质量管理队伍更应具备高度的敬业精神。

2.2具备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白酒生产质量管理工作贯穿于企业全过程,是一项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工作,在白酒生产过程中原辅材料的质量优劣、生产过程中控制指标的检测、成品质量的控制等均需质量管理人员通过严肃认真的工作,秉承公正、公平、公开、客观地反映出来,真正发挥企业“眼睛”的作用。如质量管理人员不严守职业道德、牟取私利、弄虚作假,会对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质量管理人员对待本职应严肃认真、实事求是、严守职业道德。

2.3质量管理员必须具备一定的 文化 素养和专业技术水平

具备文化素养和专业技术技能是开展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石。一个合格的质量管理员必须熟悉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要求、规范、标准、掌握质量管理基本理论、 规章制度 。一个不熟悉质量管理制度的人,不可能做一个合格的质量管理员。一个只知道管理条例而不知道质量规范标准的质量管理员,无法进行有效的过程检查与控制。质量管理员需要和工人直接打交道,就一定要知道该怎么干,干好的尺度标准是什么,这样才能够真正去管理,才容易让人接受你的管理。

2.4质量管理员应该养成好学的习惯,

善于分析 总结 ,持续改进社会在不断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在不断应用,新的规范、标准都需要质量管理人员去学习去认知,新颁布的质量管理国家法律法规等也需要学习、熟悉、掌握、应用。因此,在不断的竞争中,白酒质量管理队伍的学习就显得很重要了,不断的提高质量管理队伍的各方面技能,才会使企业多一道防线。质量管理人员养成好学的习惯,及时学习并掌握质量检验最新标准、 方法 与法规,并在工作中不断分析、总结、改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2.5质量管理员要善于团结同志

处理好人际关系质量管理员应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质量管理是最开放的管理系统,上至高管,下至一线、后勤工人,质量管理人员都要与之打交道。为推动全面质量管理的“三全”“(全过程”、“全企业”和“全员”)管理法,质量管理员开展工作必须与相关部门沟通和协调,搞好同事、部门、车间等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得到大家的支持和理解,要求质量管理员具有外向型的性格,开朗、活泼、主动、热情、善于交往。否则使自己陷于孤立,难以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面对的阻力就很难让自己很好地开展工作,陷于被动的境地。当然,搞好关系决不能放弃工作职责或降低质量标准。

2.6具有白酒生产工艺知识

要熟悉白酒的生产工艺流程,从原料到入池发酵,分级贮存,再到成品灌装等整个生产过程,各个工序的主要控制点都要掌握。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有时反映的是生产工艺的不合理性,只有熟悉白酒生产过程,才能发现问题所在,才能具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起到真正的生产的“眼睛”作用,指导生产。

2.7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

质量管理员工作具有特殊性,必须对每道工序的质量了然于胸。因此需具备决断能力、应变能力、承受压力能力。处理质量事故时能果断应变,有争议时能决断处理,对待非议能承受压力,时刻秉承公正、公平、公开的客观原则,真正发挥企业“眼睛”的作用。

3质量管理队伍的现状和提高途径

随着社会各界对白酒生产质量监督及食品安全的期望越来越高,对质量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质量管理队伍也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目前,白酒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人员大多是半路出家,很少经过专业知识的培训。既有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 经验 的高素质人才较缺,既有质量管理专业特长,又有其他相关方面业务特长的复合型人才尤其缺乏,远远不能适应新时期质量管理工作的要求。

3.1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素质

根据“花冠”的实际情况,通过外招、内选来补充新鲜血液,充实质量管理队伍;组织质量管理人员进行 教育 培训。以更新专业知识和提高业务能力为重点,有目的、有计划、分层次对质量管理队伍及其管理人员进行基础性、专业性的培训,提高检验、检测能力,为适应新时期的白酒质量管理工作提供高效的检验检测技术服务。多形式、多层次、多 渠道 开展质量管理干部岗位练兵活动,提高自己队伍的业务水平;引导质量管理人员,深入生产、销售一线,切实把握质量控制过程中的一切有效信息。

3.2加强适用人才的引进

在充分利用现有质量管理人才的基础上,注重质量管理队伍人才梯队建设,有计划地引进社会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补充质量管理队伍力量,提高自己队伍的整体水平。

3.3加强质量管理队伍的思想建设

积极探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新手段、新机制,不断强化质量管理队伍的政治素质。通过开展职业道德、职业作风、职业纪律教育并通过建立规章制度,加强考核,来规范工作作为,使质量管理人员牢固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科学公正、严格产品质量意识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形成良好的质量管理队伍道德风尚。

3.4加强质量管理队伍的制度建设

打造一流的质量管理队伍,必须有一套从严管理的制度。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内部管理,使各项规章都有据可查,有章可循。如:“花冠”建立了窖池档案、贮存档案、点检卡、破坏性检验、风险控制等质量控制制度,严格奖惩,狠抓落实,规范和约束人员行为,保证质量管理监督的公正、高效,提高质量管理队伍的战斗力。

4结束语

酒,名在质量,精在勾兑,细在工艺,贵在风格;在现代社会,企业的竞争实质是产品的竞争,而产品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质量上,白酒生产企业要大发展,必须要视产品质量为企业竞争的核心动力。一方水土酿一方美酒,滴滴花冠酒无一不注入了花冠人的心血与热情。记得刘总说过:“只有过硬的产品质量,才有市场,质量和生产能力是开拓市场的基石!”而花冠的质检人正是基石的奠基者。

1.前言

质量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消费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个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产品质量的提高可以给企业带来广阔的经济前景。质量与效益密切相关。一般来说,产品质量高则经济效益好,产品质量差则经济效益差,甚至无效益或发生亏损。但是,这并不是说,只要无限度的提高产品质量就能无限度的提高经济。在质量转换为效益的过程中,决不可忽视价值规律的作用,质、本、价、量、利是相互联系的,质量的变化会引起成本、产销量、价格的变化,并最终引起利润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质量的提高带来效益的增加,也可能是质量的不合理提高(如增加过剩功能或提高非符合性质量)而导致效益下降:也可能是质量的全理下降(剔除不必要的功能或过剩质量)带来效益的增加。现代质量经济控制是以产品质量的经济作为控制内容,运用科学的控制方法,从研究产品质、本、价、量、利的关系入手,通过控制质量的变化,来影响产品成本、价格、销售量和利润的变化,寻求以最小的成本支出,生产出适宜的产品质量(符合性产品质量),并为企业带来最好的质量效益。

2.电真空器件制造行业质量控制与质量经济现状

近年来,随着装备工程化、实用化、批量化的发展,国家对电真空器件提出了更高的质量与可靠性要求。不仅要求精度高、环境适应性强,而且要求“长寿命、高可靠”。目前,航天、航空等系统整机单位对重点型号的管理都比较规范,制定有相应的质量保证大纲和电真空器件控制要求。普遍要求装备用电真空器件优先选用国产,进口电真空器件选用比例也有一定的要求。而对于原材料、电真空器件配套生产单位要控制好产品质量,就相对困难得多。电真空器件配套生产单位一方面要研制生产电真空器件,需要采购原材料;另一方面也要研制生产一部分模块、组件,需要的电真空器件除自己生产外,还要外购。首先是单个订单数量少、金额小、要求高,在原材料、电真空器件采购和质量控制上就存在很大的困难。因为我国的基础工业相对比较薄弱,关键、重要类的原材料、电真空器件相当一部分要依赖进口才能解决,在采购数量少、质量要求高的情况下,很多时候还需供应商的协助才能完成;其次是电真空器件生产单位的复验检验条件不完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比较少,要对采购的原材料、电真空器件质量进行及时、全面、准确的评价,存在不小的困难;最后,由于关键、重要类原材料、电真空器件大部分采购都是通过经销商完成,时常有断货和更换渠道的可能,经销商的质量监督又很难落到实处,就很难保证采购产品质量。综上所述,我国电真空器件制造行业质量差,档次低的问题日渐突出,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成为了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影响整个经济运行质量的一个突出问题。近两年,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国家监督抽查产品质量合格率:大型企业93%、中型企业:70%,小型企业仅为:66%。而电真空器件因质量问题的返修率为43%,这即影响了品牌效益,又徒增成本,是质量与效益的典型反比差。

3.质量经济与质量控制

3.1质量经济的内涵

质量经济是质量经济效益的简称,所谓的质量经济效益就是产品质量改善所发生的费用与由此而产生的经济效益的比值。它是通过质量收益与质量成本的对比关系表现出来的。质量收益是指由产品质量方面所带来的收益。即出于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带来的总收入。对于企业来说,质量收益减去质量成本等于质量纯收益即质量利润,而质量收益除以质量成本则表现为质量效益。

3.2质量控制的内涵

本文探讨的质量控制实质就是产品最佳质量水平,产品最佳质量水平是指使企业经济效益达到最大时的那个质量成本决定下的质量水平,它的确定要从质量成本、质量指数及企业利润三者之间的关系出发。

3.3质量经济与质量控制的关联度

世界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J.MJuran)定义:产品质量就是产品的适用性。其实质反映了产品质量是一个发展的、变化的、动态的、相对的概念.由于各地区人文情况,风俗习惯,价值观、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等因素影响。一个地区或国家认为质量最好的产品,在另一地区、国家不一定有同样的认为。过去某时期普遍认为好用的产品,如今也不一定认为是好用的产品。产品质量的动态性、相对性决定了企业生产产品,要保证其质量必须注意强化员工质量意识。因为具有质量意识的员工,才具有创造性几主动性,才能自觉做好本职工作,并能善于总结过去经验,不断适应形势对产品质量方面提出的更高要求,从而保证生产的产品高质量。鉴于此,强化员工质量意识就成为企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据笔者的调查体会,企业要做好这项工作、完成此任务,除了领导要注意坚持长期努力开展工作外,还需要让员工了解、熟悉有关产品质量方面的知识。产品质量是企业非常重要的指标。企业生产产品考核的技术经济指标有很多,如产品产量、产品质量、产品消耗、工资支出、产品销售收入、企业利润、上缴税金等。在这些指标中,产品质量是核心指标,居中心地位,决定着 其它 一切指标。因为只有产品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满足用户的需要,产品产量才是实在的,产品消耗才是合理的,工资支付才真正体现了按劳付酬,产品销售才通畅,企业利润目标才能实现,上缴税金才有保证。

4.质量经济与质量控制的关系

4.1质量与效益是互相统一,互相关联的

在市场经济时代,产品的内在质量和企业经营管理服务的质量与它所产生的效益是紧密相联的,质量与效益既互相依托,互相影响,又互相制约,互相推动。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将自己的产品推向市场、占领市场并庶得经济效益,“质量第一”这一 口号 ,对精明的企业经营者来说,已经不再是墙上贴的和嘴上讲的,而是把它当作企业产品生产经营的首要工作,因为它是企业兴衰与存亡的关键。可以这么讲,如果说在计划经济年代,对质量的认识与管理采取的是“口号式”、“竞赛式”、“检查式”的行政手段的话,那么现在有所成效的企业经营者都相继突破那个年代 思维方式 和管理方式的框框,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即实施将质量管理与经营管理紧密结合,并始终以产品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以效益为目标的全新思路。

4.2质量与效益是互相依托,互相影响的

质量与效益在市场经济运作中始终是互相依托、互相影响的,若质量过剩,企业所支出的成本将过高,企业利润将相对减少;相反,若质量过次,导致失去用户,失去市场,造成产品积压,资金周转不畅,不但效益无从谈起,连简单的再生产也无法维持。因此,不论质量过剩还是过次,影响效益起主导作用的是质量。质量过剩导致的利润下降,究其原因是没有认识到如何从某一个档次的最高质量去满足用户所需,如果把产品在市场定位某一档次并供给某一层次的用户或消费者,那么就应该在这一档次内要求用最好的质量来满足用户需求,而不必用高一档次的产品质量来要求,以避免由于质量过剩造成的利润下降,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质量对于效益的影响,不论是正负效应,质量的作用应该说始终是处于主导地位。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业的服务质量好,市场占有率就高,用户和消费者就满意,企业的效益就好。反之,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差,市场占有率就低,无人光顾,效益自然就差,纵观许多企业的沉浮及企业经营者的成败无不证明这一点。

4.3质量与效益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

质量与效益还有相互制约和互相促进的作用,效益在经济运行中对质量也不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反过来,它也有很有力的促进作用。企业效益提高了.对质量的重视投人也加大了。质量提高了又反过来提高企业的效益,“创名牌”就是一个效益对质量促进作用的最好例证,当企业的产品在市场刚刚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产品的质量给企业初步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时,精明的企业经营者不会贪图眼前的一时之利,而是进一步加大投人把产品质量提高,把售后服务搞得更完善,有意识地使出以前抓质量为中心的“创名牌”各种招数,随之带来的“名牌效应”使企业乘风破浪驰骋于市场经济的浪潮之中.为企业燕得新的壮大与发展,当然,企业效益也将大幅度增长。因此,如果说企业的生存靠市场,那么市场的竞争靠的就是质量,而名牌是质量优良的最佳标志。

5.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只有具有强烈的质量意识,才能使企业的产品质量长期保持高水平。要提高企业质量经济,就必须强化企业质量控制,只有这样,企业才能靠质量振兴和保持可持续发展。

农产品检测专业的设备、配套的试剂价格昂贵,学校难以承受,而行业单位国家投入大,设备好,从业人员素质高,所以,把课堂引入企业,把教学放在现场,可实现校、企间实践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缓解学校资金难题;还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为企业储备人才。因此,辽宁职业学院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主动寻求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大胆尝试“走出去建专业”的新路子,创新“企业课堂”新形式,构建并实施“三结合、三阶段、专兼结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一、以“企业课堂”为载体构建的“三结合、三阶段、专兼结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辽宁职业学院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通过与铁岭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铁岭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等行企业合作,创新“企业课堂”新形式,构建了“三结合、三阶段、专兼结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辽宁农业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结合”,指的是学校、企业、政府三方联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探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培养学生素质,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行业达标的优秀人才。

“三阶段”,即把学生三年学生生涯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第一个学期,为“走入企业课堂”的职业体验阶段,学生主要是进行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学习的场所主要是校内的检测中心,其次是在社区、校外实习基地进行职业体验,熟悉岗位环境,感受 企业文化 。

第二阶段为第二、三、四学期,为“进入企业课堂”的职业训练阶段。针对相关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开设专业学习领域一般课程和核心课程。一般课程在校内实训场所完成。核心课程则引入“企业课堂”,组织学生直接到质量技术监督局等政府主管部门进行学习与实训。

第三阶段为第五、六个学期,为“融入企业课堂”的企业历炼阶段。学生进入合作行企业,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参与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实施全过程的“行企课堂”。

在三个阶段的学习中,完成专兼教师结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二、“企业课堂”的实施

1.建立“企业课堂”人才培养机制

成立由企业专家参与的校企合作理事会,以合作育人为目标,以合作就业为导向,以“企业课堂”为平台,建立“企业课堂、双向参与、育人主导、互助双赢”的人才培养机制。

2.确定“企业课堂”合作企业

经过对辽宁省铁岭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企业的认真考察与交流,最终选定铁岭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铁岭市畜产品安全检测站等10家行业作为“企业课堂”的合作企业。

3.设立“企业课堂”特聘兼职教师库

为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面向合作企业招聘了在相关企业领域享有较高声誉的“能工巧匠”,设立特聘兼职教师库,打造“专兼融合”的高素质、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4.商定“企业课堂”教学实训项目及时间

校企双方共同商定了“企业课堂”教学实训项目及实训时间。从2012年3月以来,先后安排2011、2012、2013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的160名学生分别完成了42个实训项目、160学时的职业训练教学任务及420学时的企业历炼实践训练任务。

5.实行“企业课堂”双教学管理

为了加强“企业课堂”期间教学实训管理,校企共同组建了校企双元教学实训工作管理小组,校企双方有关负责人担任组长,由校内任课教师及企业特聘实训指导教师任组员。校企共同制定“企业课堂”教学管理办法,共同管理学生,实施“企业课堂”全过程监控。

6.开展“企业课堂”考核评价体系

以行业单位对员工的要求为管理指标,以员工考核制度规定的内容、程序和方法为操作准则,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了“企业课堂”校企双主体共育、校企生三方参与的“全程式、多面化、立体式”考核与评价体系。

三、实施“企业课堂”效果

1.形成了“四双”策略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按照校企“双主体”共育的理念,形成“双地点授课”、“双教师教学”、“双管理育人”、“双考核检验”的“四双”策略,稳步推进“行企课堂”模式的实施,探索出实践育人新方式。

2.打造了“双能”教师

参加“企业课堂”的专任教师不仅辅助兼职教师管理学生,而且全程参与行企业检测工作。这样不仅提高了专任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而且还促进专任教师及时捕捉到行业发展动态和市场需求,提高了教学水平。

3.密切了校企联系

通过聘请校外兼职教师到学校授课和安排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 毕业 顶岗实习,使得校企间建立起了合作关系,有利于校企双方在办学、人才培养、科研等方面有更深更广的合作,促进校企间和谐和发展。

4.扩大了学校及专业影响

专任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参加“企业课堂”学习的同时,也向企业展示了学校和专业的办学实力、先进观点和师生风采,提升学校及专业在行企业的影响力。

5.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开展“企业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了企业的各种相关生产规章制度,明确了安全防范要点,熟悉了检测技术规范、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培养了学生遵守纪律、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等职业精神,实现了学生在校期间与企业、与岗位的零距离接触,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按照校企“双主体”共育的理念,通过采取“四双”策略,以“企业课堂”为载体,构建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食品及饲料行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了一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做到了企业化训练、素质化培养、高位化就业,实现了校企协同发展,互惠双赢的发展目标,达到在育人中创收、在创收中育人的效果,将产教结合,校企合一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1. 质量是企业生命文章

2. 产品质量保证书

3. 产品质量事故反思报告

4. 浅谈产品质量管理论文

5. 产品质量论文范文

在中国知网下一些论文作为参考,一般学校的校园网都可以登上去下的,或者问老师要一个帐号就可以了。论文也是分大致几块内容,一般有研究的意义、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具体过程,研究结论等等。。你首先要确定研究方向,你是做具体的某一种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还是研究农药残留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的重要性?或者是农药残留检测的常用的一些技术方法的对比?。。。。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