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疫情期间信用债投资策略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疫情期间信用债投资策略研究论文

近期,华晨集团、永煤控股等几大主体陆续发生债券违约,债券市场产生剧烈波动。周末,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重磅发声,研究规范债券市场发展、维护债券市场稳定工作,使得债券市场信用风险再次成为市场焦点。 债券违约频发 信用风险定价将更趋市场化 多位投研人士分析,受今年宏观经济下行、新冠肺炎疫情,以及货币政策边际收紧影响,部分企业盈利和偿债能力削弱,尤其是部分高评级国企的违约,短期对市场情绪产生了冲击。但长期将有利于信用风险定价的市场化,那些信用研究能力和定价能力突出的机构有望受益。 经济下行叠加疫情冲击 企业偿债能力削弱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21日,今年以来新增违约债券117只,违约金额1348.56亿元。继2018年以来,今年已是连续第三年违约金额超过1200亿元,信用债违约常态化趋势日益凸显。 银华招利拟任基金经理邹维娜表示,在经济长周期下行趋势中,实体企业抗风险能力本就偏弱,而本次新冠疫情冲击面广,部分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进一步弱化;此外,当前监管环境依然偏严,资管新规过渡期逐渐临近尾声,信用利差长期扩大化的趋势尚未结束。 华富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尹培俊也表示,由于今年相较去年同期违约率并未显著抬升,本次信用风险潮被引发,主因是违约主体变化,部分高评级企业,尤其是国企接连发生违约或债券价格大幅下跌,违约领域向上游资源行业、基础设施行业延伸,分布更趋多元化,加剧了市场对风险深化的担忧。 尹培俊认为,本次信用违约潮在年末爆发,一定程度上也是疫情背景下的宽松政策正在逐步退出,货币政策自4月末以来持续边际收紧的结果。从近期接连出问题的企业来看,都具有债务负担重、盈利能力弱、债券到期压力大等特征,其自身信用瑕疵较为明显。 部分投资人士还特别指出,部分违约主体由于具备地方政府隐形担保,信用扩张较大,也为当前的信用债违约埋下隐患。 泓德基金副总经理温永鹏表示,近期债券市场违约事件频繁,原因较为复杂,主要是因为相关主体由于具有地方政府隐形担保,前期信用扩张程度较大,但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又比较弱,长期债务水平居高不下,当国企信仰、政府信仰被打破,市场信心下滑,企业进一步融资受阻,便出现了违约事件。 华南一家基金公司表示,本轮违约的AAA国企多为在上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经营红利中没有及时降低杠杆,因此呈现出 历史 包袱重,债务压力大,对债券市场依赖程度高等特征,所以其更容易在市场融资环境脆弱时受到冲击。 不过,在鹏扬基金信用策略总监林锦看来,当前我国信用债市场存量大约30万亿,已是全球第三大信用债市场,这么大的市场出现信用债违约个案属于正常状况。违约主要原因首先是企业自身资质弱;其次,部分企业债务结构中债券规模太大,公开市场再融资不顺利导致资金缺口;最后,目前信用债市场对发行人约束不足,违约成本低,违约了之后企业可能发现生产、经营压力反而减小了。 信用风险定价或更市场化 信用研究、定价能力突出机构将受益 多位投研人士认为,信用债违约短期内将对市场形成负反馈,但中长期将推动信用债市场打破国企信仰,真正走向市场化定价。那些信用研究、定价能力突出的机构将长期受益。 邹维娜表示,短期看,信用风险事件对市场构成了一定扰动,比如信用风险事件引发的市场担忧情绪影响范围较大,信用债一级市场融资难度增加,部分资管产品可能遇到赎回,加剧流动性摩擦等。但从中长期来看,未来的信用风险定价有望更为市场化,投资者对于信用风险的重视程度必然会显著提升,公募等专业化机构在信用研究与定价能力方面的优势将得到更明显体现。 温永鹏也认为,近期债券违约事件后,投资者需要提升对信用风险与信仰破灭的重视程度,用市场化的思维方式看待信用债市场,强化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投资研究。 “债市违约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正常现象,而有出清、有违约的市场才是一个成熟的、 健康 运转的、能对风险充分定价的市场。”招商基金固定收益投资部副总监马龙说。 博时基金固定收益总部相关人士也分析,由于信用债市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爆发信用事件时投资行为具有高度趋同性,债券集中挤兑易导致企业的短期流动性极度紧张,从而发生兑付困难问题。 尹培俊表示,违约潮的出现会引起部分踩雷的资管产品净值大幅下跌,引发赎回潮造成信用债集体被抛售,短期看会形成一定程度的负向循环。但长期看,因为本轮违约规模尚且可控,在投资人情绪趋于缓和后,市场还是会逐步消化冲击,回归稳定。 除了市场化定价外,更多的投研人士还认为,违约的常态化还将带来信用债市场的分化。 光大保德信固定收益部研究副总监、基金经理曾小丽、创金合信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助理闫一帆等认为,未来信用债市场和收益率将呈现更加分化的局面,具备财务杠杆高、借短投长、投融资激进、现金流持续紧张等特点的企业债券价格可能出现下跌,信用债投资或进一步向更加安全的品种倾斜。 博时基金上述固定收益总部人士、招商基金马龙也认为,本次信用风险事件的发生,弱化了“国企信仰”对投资主体的加持,长期来看信用分化成为必然趋势。比如违约事件未彻底解决前,违约区域的其他主体债券再融资和存量债券的估值面临较大冲击;而经济财政实力较强,信用记录较好的省份,信用资质好、经营稳健的主体会更受市场青睐。 林锦也分析,短期会导致同一区域、相近行业、相似企业受到冲击;但长期来看,投资者可能会更加理性,更加注重企业本身,而对股东、企业规模等因素淡化。另外,目前中国信用债市场基础设施仍有待完善,债券持有人保护机制也在 探索 建立。“近期的违约事件或推动相关领域的改革深化,促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 债市违约“常态化”或成趋势 布局重利率债品种、“固收+” 近期债券市场一片风声鹤唳,华晨、永煤违约等事件影响下,债券市场波动极大,同时让包括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普遍选择观望。 多位受访人士表示,未来债券市场违约或进入常态化,信用债有违约现象才是市场 健康 发展的前提,要更理性看到这一问题,信用资质良好的企业主体信用债仍有较好投资价值,而尾部主体违约风险出清将常态化。这也直接影响到基金公司后续固收类布局,部分公司计划将主推方向改为利率债产品、“固收+”、高收益债专户等产品上,也有公司直言会将更多元化布局债券产品。 尾部主体违约风险出清将进入常态化 债券市场频频暴雷引起市场担忧。“当前信用债违约事件主要发生在‘弱国企’层面,但超预期因素导致部分机构出现恐慌情绪,弱资质债券被抛售,债券市场的资金挤兑现象突出,短期弱资质瑕疵主体的风险仍会继续暴露,债务负担沉重的僵尸国企或再融资压力较大的激进民企仍可能会出现违约,加快尾部信用风险出清。”博时基金固定收益总部相关人士谈及目前市场表示。 上市人士表示,长期看,随着信用债市场的机制逐步健全,债券的定价体系更加成熟完善,国企信仰打破后投资者对发行人的研究甄别能力提高,弱资质企业债券发行困难,经营管理较好,信用资质良好的企业主体信用债仍有较好投资价值,形成良性的融资循环,信用债市场会呈现尾部主体违约风险出清的常态化过程。 “信用债有违约现象才是市场 健康 发展的前提,打破刚兑也是未来的趋势。”招商基金固定收益投资部副总监马龙也直言。 华富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尹培俊表示,短期信用债市场正面临一次“灰犀牛”式的冲击。中长期来看,信用债违约的现象会恶化还是好转,一方面取决于债券市场的制度建设、打破刚性兑付的推进。违约追偿机制、企业破产清算与重整制度、投资者保护制度的建立健全有助于债券市场的良性发展,这也是信用债市场 健康 发展的基石。另一方面信用违约也会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在信用扩张见顶后,宽信用到紧信用的收缩周期,信用违约风险往往会加速爆发。 泓德基金副总经理温永鹏也认为,未来信用债违约现象将进入一个常态化的过程,主要原因是过去市场融资环境较为宽松,部分企业在资金供给方的助推下,对自身的杠杆水平缺乏控制,投融资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在当下经济转型以及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相关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较弱的特点显露,融资渠道受限,未来企业融资政府背书意愿持续下降以及信用债市场逐步市场化的趋势下,信用债违约现象将处于常态化。 而对于短期市场反应,不少基金经理认为短期不会继续扩散。光大保德信固定收益部研究副总监、基金经理曾小丽认为,认为短期内不会继续扩散,原因是现在信用扩张叠加实体盈利改善,是偏积极的信用环境,市场会自发好转。但明年特别是明年年中之后的信用风险值得谨慎,原因是明年社融增速会回落,信用环境不如今年,违约概率会有所增加。鹏扬基金信用策略总监林锦还表示,债券违约导致整体债券都跌,很多中低等级债券跌幅较大。高等级信用债如果受到流动性冲击收益率大幅上升,会是一个配置的机会。 信用风险频发影响产品布局 更多看准利率债、“固收+”方向 信用债违约频发直接影响到基金公司后续固收类布局,部分公司计划将主推方向改为利率债产品、“固收+”、高收益债专户等产品上,也有公司直言会将更多元化布局债券产品。 招商基金固定收益投资部副总监马龙表示,未来固收大类产品的布局是更广泛、更全面开花的发展趋势,而不是简单的说应对某一种局限的市场环境或者应对违约事件专门去主推某一类产品,不同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对资产收益的预期千差万别,而各类固收产品,包括纯利率产品、高收益债产品,都丰富了整个固收投资产品的类别,是市场 健康 发展的应有之义。因此从产品层面要做的是打造更多元化的固收类产品,满足各类投资者的需求。 “随着信用债违约常态化,高收益债市场的规模更加庞大和成熟,如果有合适的负债端资金青睐高收益债策略,依托公司内部完善成熟的信用研究体系,未来会考虑适当布局此类产品。” 博时基金固定收益总部相关人士表示,当前信用边际收紧的大环境下,债券市场定价仍未反映充分,目前市场环境适合“固收+”产品的投资布局。 光大保德信固定收益部研究副总监、基金经理曾小丽也表示,未来信用风险和定价将更加分化,因此不同策略的产品未来都有市场空间,该公司将在利率债产品、固收多策略(固收+)品种上重点布局。 创金合信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助理闫一帆也表示,虽然近期频频违约,但信用债长期还会是债券基金的主要配置标的,基金投资需要符合客户的适当性要求,高收益债券基金从策略上来讲没有问题,最大的问题是目前普通投资者的接受度不足,也难以充分确认风险揭示和评估是否充分,短期看此类基金更适合有分析能力和风险接受度的机构投资者。 实际上,从今年新发债券产品上,早已经注意信用风险防范。几个月前监管层就从上报环节着手,要求新上报债基提交信用风险防范材料,强化抗风险能力,而在新发债券基金合同上对投资信用债级别有更细致表述。比如新上报的投资范围包含信用债的债券基金,合同里需要进一步细化信用债投资策略,明确各等级信用债投资比例、信用债风险管控制度等。未来债券类产品将更多元化、细分化。 公募基金多举措防范信用投资风险 着力构建行业生态 作为债券市场重要的机构主力军,多家基金公司也分享了过往在防范信用风险上的经验,受访基金公司人士建议,基金公司需在制度上建立完整的事前、事中、事后风险控制机制,对风险的防范打出提前量,降低组合信用风险暴露,最大限度防范信用风险。 对风险的防范要打出提前量 据银华招利拟任基金经理邹维娜介绍,银华基金在信用风险管理上,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其中,“自上而下”是指基于对经济形势、货币信用环境与监管政策等宏观因素的长周期判断,决定组合整体的风险暴露水平。这与银华基金做资产配置的思路一脉相承。 她更是强调,在债券市场尤其是信用债市场,由于整体流动性不强,不能指望自己“跑得比别人快”,对风险的防范要打出提前量。没有人可以一直精确的预测市场,如果某一种高风险情形发生的概率已经很大,即使感觉时间尚早,也应该及早躲避。“我们在2016年初和2018年初两次降低组合整体的信用风险暴露,在当时都显得有点过早,调仓时也相对容易。但巧合的是2016年4月和2018年4月市场都进入了信用风险爆发期,受益于前期已经调仓,我们组合受影响都比较小。如果等风险暴露后再作调整,可能难度就会大大增加,效果也会弱化。” 华富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尹培俊表示,所在固收团队主要通过制度和方法两个层面降低持仓债券的信用风险,公司管理的所有产品都从未踩雷。他称,首先,公司在制度上有完整的事前、事中、事后风险控制机制。其次,在方法上,对 历史 违约主体的研究分析中发现,违约概率较大的民企一般都具备“业务扩张激进但盈利能力未有显著改善”、“主体存在大存大贷”等共同特征。而违约概率较大的国企一般具有“股东成分比较虚”、“债务负担重”、“ 社会 重要性弱”等特质。在日常择券中,研究员需对个券进行综合分析,一旦出现违约预警信号,相关主体就被禁止入池,最大化降低持仓信用风险。 降低信用背书权重逐步消除信评泡沫 在近期信用债违约中,市场对“AAA”评级企业泛滥现象也比较反感,市场部分评级机构专业化程度低、盈利模式偏向企业端,企业评级也不够客观中肯,受到市场诟病。业内也对如何构建债券市场各类主体良性发展生态献计献策。 泓德基金副总经理温永鹏认为,过去信用评级偏向企业端的盈利模式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国内信评市场的泡沫,之前企业融资具有政府信用背书,评级机构在评级过程中赋予信用背书较高的权重,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机构在评级工作中应更加审慎,降低信用背书权重,逐步消除信评市场泡沫,助推市场各类主体良性发展。 创金合信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助理闫一帆观察到,外部评级虚高使得市场无法以外部评级为准绳,在投资中各家机构更多地使用内部研究的结果作为投资和风险控制的依据。”随着监管部门对中介机构的约束追责、外资评级机构准入的放开、国内第三方评级机构的逐步成长,我认为整个信用评价市场会逐渐趋于成熟。” 光大保德信固定收益部研究副总监曾小丽则建议,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规则,加大对发行人的现场检查力度,监督发行人在债券存续期内及时、充分、完整披露信息,提高对违规行为的处罚标准。此外,需加强对中介机构的规范和监督,督促评级机构、主承销商等履行相关责任,有效揭示风险,保障投资者利益。债券投资机构应该提高精细化研究能力,加强投资准入审批及存续期跟踪。 鹏扬基金信用策略总监林锦强调,需要落实好去年人民银行等四部委联合出台了《信用评级业管理暂行办法》,尤其是建立合理的双向激励约束机制。另外在发行及后续的跟踪辅导过程中,加强市场自律与他律监督,用市场的眼睛来规范发行环节。 本文源自中国基金报

产品投资安全性 该债基的资金主要用于投资信用债,包括金融债、企业债等,债券的投资比例高达94.72%。虽然债券的价格存在一定的波动性,导致该债基的风险水平要略高于货基,但由于并不涉及股票投资,安全性还是比较高的。 而且在过去的一年里,易方达信用债债券C仅有26天出现净值下跌,只要持有时间不少于1个月,基本上不会出现亏损。 总的来说,该债基的收益水平较高,风险水平较低。而且长期以来表现出。拓展资料易方达信用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是易方达发行的一个债券型的基金理财产品 。本基金的投资范围为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包括国内依法发行和上市交易的国债、地方政府债、金融债、次级债、央行票据、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资产支持证券、债券回购、银行存款等固定收益类资产以及法律法规或中国证监会允许基金投资的其他金融工具,但须符合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本基金不直接在二级市场买入股票、权证等资产,也不参与一级市场新股申购和新股增发。同时本基金不参与可转换债券投资。本基金将采取积极管理的投资策略,在分析和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金融市场运行趋势的基础上,确定和动态调整信用债券、非信用债券和银行存款等资产类别的配置比例;自上而下地决定债券组合久期及类属配置;同时在严谨深入的信用分析的基础上,自下而上地精选个券,力争获得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投资回报。本基金收益分配应遵循下列原则:1、本基金各基金份额类别在费用收取上不同,其对应的可分配收益可能有所不同。本基金同一类别的每一基金份额享有同等收益分配权;2、在符合有关基金分红条件的前提下,本基金每年收益分配次数最多为12次,每份基金份额每次分配比例不得低于收益分配基准日每份基金份额可供分配利润的60%,若《基金合同》生效不满3个月可不进行收益分配;3、本基金收益分配方式分两种:现金分红与红利再投资,投资者可选择现金红利或将现金红利自动转为基金份额进行再投资;若投资者不选择,本基金默认的收益分配方式是现金分红;4、基金收益分配后基金份额净值不能低于面值;即基金收益分配基准日的基金份额净值减去每单位基金份额收益分配金额后不能低于面值;5、法律法规或监管机关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写作思路:写下关于疫情的病理变化。

湿毒、风邪是本次COVID19的主要病理因素,其产生和流行也具有显著的自然、体质特征。在多种诱因的共同作用下,湿毒挟风邪致病具有传播迅速、毒性炽烈、病情缠绵、易于传变等特点,并与诱发轻型、普通型患者向重型、危重型转化的炎症风暴的产生密切相关。

本文研究COVID19的相关文献和病例报告,从“天人合一”理论出发,分析COVID19爆发流行的自然、体质因素,从湿毒挟风的病理性质和传变规律论述炎症风暴在COVID19病程演进过程中的病理变化,提出以清热宣肺、解毒辟秽、健脾除湿、疏风通络为主的COVID19治则。

扩展资料

2020年2月28日,世卫组织新冠肺炎情况每日报告,地区及全球风险级别均提升为最高级别“非常高”,与中国一致,此前地区及全球风险级别为“高”。

当地时间2020年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宣布,根据评估,世卫组织认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可被称为全球大流行(pandemic)。

疫情期间企业投资研究现状论文

在刚刚过去的一个多月里,深圳因遭受疫情冲击,全市经历了一场“疫情阻击战”,截至目前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然而,在本波疫情期间,深圳许多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了不小困扰。为进一步了解疫情对中小企业经营带来的影响和企业面临的困难和诉求,证券时报联合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开展了2022年疫情下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状况调查,通过对创投机构被投企业这一群体的调查来管窥当前疫情散发下的中小企业运行现状。本次接受调查并成功收回问卷的企业有97家,约43%为科技企业、29%为制造业企业,另有约23%的企业为消费、互联网和医疗健康类企业。在企业规模方面,有48%的企业员工人数为100~500人,另有26%企业的员工人数在500以上。从业务模式来看,55%的受访企业业务模式为纯线下业务,有38%的企业业务模式为“线上+线下”。调查结果显示,有高达93%的受访企业表示疫情对其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主要体现在停工停业拖延生产进度、原材料等供应链供给跟不上、订单执行延后等。问卷调查以外,证券时报记者还分别对医疗、消费、科技、高端制造、素质教育培训机构等行业做了访谈。接受记者访谈的企业,谈及当前面临的问题也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停工停产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二是市场需求一定程度上出现萎缩;三是有资金需求却融资难。企业呼吁,政府加大对中小企业、尤其是中小科创型企业的减税降费措施,从而缓解企业在科研投入方面的压力,此外,建议进一步推动银行对中小企业的纯信用贷款,缓解中小企业在发展阶段的融资难问题。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包括深圳多地政府纷纷出台纾困中小企业的措施,有力地维护和稳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秩序,并提振了市场主体的发展信心。停工停业拖累生产进度“疫情对我们的影响是最直接的,线下全部停课,课程内容也不适合线上授课,所以整个运营是完全停滞的。”UBTV小主播深圳前海&后海校区创始人何逸告诉记者,目前机构有学员300人左右,粗略统计,停课一周,损失大约五六万,停课一个月就要损失约30万元了。受到深圳年前年后的新一轮疫情冲击,何逸的培训机构今年以来没有开过张。她表示,如果3月份情况没有好转,就只好继续休息。按照劳动法规定,休息期所有员工工资第一个月全额发放,第二个月起按照深圳市基本工资标准发放基本工资。“我和房东沟通了,如果3月还不能上课的话,他可能会适当降租。”何逸表示,作为企业肯定会积极配合抗疫,但也希望政府能更加精准地防疫,逐步有序地放开,保证企业能正常运营。“我们没法停工太久,最多一两个月,否则之后很多东西要再调动起来就很麻烦,这个是重点。”陆女士是深圳石岩的一名外贸企业主,春节后因受深圳石岩片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她所在的工厂停工停产了十来天,直接经济损失大几十万,抛开人工房租这些,在停工期间,她最担心的是影响货品的交期,外贸订单完全按合约办事,没有回旋的空间,如果逾期将支付赔款甚至取消订单。因此在石岩2月中旬可以复工后,她迅速带上所有员工,再从劳务中介处请了临时工,夜以继日地生产,终于赶出了货,这才松了口气。陆女士与何逸持同样态度,她本人对疫情防控最主要的诉求是“要快”,出现问题后能尽快扑灭,如果时间拖长了,企业耗不起。她也听说一些底子较薄的同行,遭遇停工停产后处境非常困难,“因为疫情影响,我这几年在日常经营时要时时考虑风险管理的收益,重视现金流的管理,没有以前那么激进了。身边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朋友从求发展到求生存在转变。”深圳一手机产业链上游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他的工厂100多人,若停工一周,将损失200万的业绩,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如房租,人工等)。相比经济损失,他更担心的是流失客户,一旦他停工,客户会把订单转给其他同行生产,此前碰到这种情况时,即使不赚钱甚至赔本,他也会马上把订单发到其他没有停工的企业,“开发一个客户很难,流失一个客户却很容易。”该负责人表示。不过,停工停业毕竟非常态,大多数企业主认为,扛过去了又是“艳阳天”。何逸预计今年一季度仅能完成原计划营业收入的30%,但她对前景表示乐观,认为创业要看长远,需求和消费并没有减少,只是暂时延缓。“强者生存,近期我已经知道有一小部分机构关闭,意味着能活下来的机构竞争压力就会变小。而且,疫情期间,我们一直跟家长有很好的交流,信任度和口碑反而提高了。”需求萎缩业务拓展受阻相对于停工停业所带来的短期冲击,更令企业主担忧的是,疫情导致的长期需求萎缩。在某些行业,这种现象已经发生。“除了新冠检测相关的企业,整个体外诊断行业受疫情影响,全行业的业务应该萎缩了40%以上。”加美生物创始人刘小龙判断,这是一家成立于2017年的体外诊断(IVD)企业,2021年6月开始销售产品。刘小龙表示,疫情下医院服务受限,还有一些医院和科室出现阶段性停诊,医院病人因此减少许多,医院对体外诊断方面的医疗器械需求也相应减少。据记者了解,当前除与疫情相关的医疗器械及耗材需求大幅增加之外,医院对其他医疗器械的需求确实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成立于2017年的世格赛思,主要从事微创医疗器械研发、制造和销售,创始人冯耿超向记者表示,现在许多非急病、重病的患者都会延缓手术计划,外科手术量就出现下降,进而使得医院对外科手术耗材的需求量也减少了。“原来一个医院可能有100位住院病人,现在只有70~80位,需求确实是萎缩的。”而实际上,除了与疫情相关的医疗行业之外,许多行业都尚未从2020年疫情中完全恢复过来。“我以前每年换一个最新款的手机,但现在的手机已经用了3年了。”深圳的曾先生是一名消费电子产业链下游供应商,他所在的行业订单减少,从而导致竞争加剧,价格战激烈,与此同时,生产、服务研发、供应链等各方面成本却不断上涨,导致利润一降再降。曾先生告诉记者,反复爆发的疫情对各行各业都带来持续深远的影响,进而影响了人们的消费热情。由于消费需求不振,整个产业链都受到影响,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同时造成流动性紧张。他近期刚收到一张3个月的承兑汇票,是去年8月份就交货的订单,这意味着他从交货到收款,需要9个月时间,付款周期被拖得很长。为了应对付款周期拉长所造成的资金缺口,他已将家庭名下的所有商品房抵押贷款,他向记者表示:“目前仍有一定的资金需求,但信用贷款太贵,企业利润不足以支撑。即使是3.75%左右的经营抵押贷款,仍占了企业利润的绝大部分。”曾先生表示,目前大量商兑汇票横行,既没有提高社会效率,反而对企业的流动性带来严重的伤害。企业经营需要正常的现金流,对于很多稳健经营的企业来说,只要每月及时收回货款,基本不需要银行信贷支持,更不需要纾困。“我们的产品销售其中一个销售对象是民航业,如今疫情冲击最大的就是民航,这部分业务去年占比会有30%~40%,现在我们做了业务调整,目前只占10%左右了。”超节点创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刘晓涛对记者表示,民航业务板块的收缩,就必须扩大其他板块的业务量,才能保持整体业务量不下滑

新冠疫情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背景及现状:新冠疫情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是当前金融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新冠疫情的爆发,给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使得商业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研究新冠疫情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对于更好地了解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更好

您好,新冠疫情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背景及现状,近几个月来,新冠病毒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已经显现出来,其中商业银行也受到了影响。新冠疫情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新冠疫情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产生了影响,这是由于疫情导致的经济不稳定,使得商业银行的贷款和投资收益受到了影响,从而导致资产质量的下降。其次,新冠疫情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产生了影响,这是由于疫情导致的经济不稳定,使得商业银行的资金流动性受到了影响,从而导致流动性的下降。此外,新冠疫情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也产生了影响,这是由于疫情导致的经济不稳定,使得商业银行的贷款和投资收益受到了影响,从而导致盈利能力的下降。总之,新冠疫情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资产质量、流动性和盈利能力方面,这些都将对商业银行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商业银行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新冠疫情,以确保其正常运营。

新冠疫情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日益显著。国内商业银行组织面临的挑战多元化,既有受到宏观经济影响的各种业务减少的问题,也有就是新冠疫情下的企业或个人信贷风险管理和客户支持方面的挑战。通过现有的研究和调研,可以看出:一是商业银行开拓了大量新的支付服务,以此来帮助抗击病毒;二是商业银行把风险管理放在第一位,改进客户服务;三是商业银行采取激进政策,不断改进注册办法;四是商业银行采用多元金融措施,保护客户的利益。

疫情期间医药投资价值研究论文

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受疫情影响,超过5成的企业2020年营收下降20%以上。就现金维持时间而言,34.0%的企业最多维持1个月,33.1%的企业可以维持2个月,17.91%的企业可以维持3个月。

2020年爆发疫情之初,传统服务业几乎完全停摆,酒店旅游业整体上都已经处在停业的状态,而交通餐饮业也是如此,这些行业亏损都很大,都处在被动运行的阶段。由于疫情,不能出省甚至出市,有很多有疫情的地区采取就地隔离,对旅游业的经济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在当时的疫情之下,我国的制造业也面临巨大的困难。疫情先是降低国民的消费热度,比如疫情造成国内服装需求量减少,于是服装行业陷入困境。零售品销售额巨幅下降,轻工业受影响。从需求端来看,纺织服装,电子商品、家具、家电需求量下降,从供给端来看,厂房劳动密集型高,所在地处于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大省,这是制造业要面临的问题。

研究新冠肺炎对医药行业影响的目的和意义分两步。短期内,对医疗行业发展必定有强力推动作用,比如投入资金,改善医疗环境,基层的医疗防范等。另外,由于国家对医疗行业的重点关注以及经此疫情之后人民对医疗行业的不断关注,对其余疾病的研究也是有利的发展。1、认为会极力的促进医疗业的建设发展,尤其是对于新冠肺炎的防疫具有深远意义。

虽然疫情大规模爆发流行基本结束,防疫政策也做了重大调整,再论证疫情防控下的应急管理已没有意义,但论文如是追踪新冠病毒的可能变异方向,后果及相应的防控技术举措则是很有意义的。

如果论文选题是疫情防控下的应急管理工作由于现在防疫政策已做重下调整此论文就没有意义了。但如果论文是着眼以后新冠病毒可能的变异方式及相对应的结果及人类应采取的更科学的应对措施则还是很有远见的也很有意义。

疫苗行业投资策略研究论文

疫情之下疫苗迎来巨大发展机遇

近年来,我国疫苗批签发量整体呈波动态势。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新冠疫苗成为2020年市场最关注的领域之一。但实际上,除了新冠疫苗,国内疫苗行业也迎来了一轮景气期。

2020年,我国疫苗批签发量为6.5亿支,同比增长15%。根据中国疫苗行业协会会长透露,如果不含新冠疫苗,2020年国内疫苗的市场规模达到了350亿人民币。

新冠疫苗研发速度加快

自新冠疫苗上市以来,全球主要国家疫苗接种有序推进。截止2021年2月末,全球新冠疫苗接种量为2.44亿剂。其中,美国接种量最大,达7524万剂;其次是中国,接种量为4052万剂;欧盟以3274万剂的接种量排名第三。

但从接种率来看,以色列的接种率最高,每百人接种量高达93.50剂;其次是阿拉伯,每百人接种量为60.87剂。从国内生产企业来看,仅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的新冠灭活疫苗就已经在全球使用了4300多万剂次,其中国内超过3400万剂次。

(注:在每百人接种量中,中国数据截止2月9日,俄罗斯数据截止2月10日。)

从新冠疫苗研发来看,截止2021年2月底,全球在研新冠疫苗项目有256项,其中74个疫苗产品进入临床阶段。从国内来看,目前进入III期临床的新冠疫苗项目有北生研、武汉所和科兴的灭活疫苗、康希诺的腺病毒载体疫苗、智飞的重组蛋白疫苗。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疫苗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疫苗行业现在未来的发展是非常可观的,因为现在的疫情是非常严重的,研制的疫苗都是不同的,所以研制疫苗的前途是非常不错的

跨越数个世纪的疫苗发展历程

早期疫苗发展始于18世纪早期利用给人接种牛痘开展人体免疫试验,期间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目前全球疫苗能够预防疾病20余种,白喉、百日咳、破伤风、麻疹、脊髓灰质炎、结核病等传染性疾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21世纪的医学模式将从治疗疾病转向预防疾病为主,疫苗行业会迎来更加长足的发展。

美国疫苗专利申请数量全球第一

疫苗研发具有资金投入大、时间周期长、失败风险高的特征,因此技术专利的积累能够侧面反映当前的竞争力情况。从全球疫苗相关专利分布看,美国、中国和欧洲地区的专利申请数量最多,其中美国以41.79%的占比排名第一,中国和欧洲专利局疫苗相关专利占比分别为22.80%和11.25%。

注:专利数据通过智慧芽平台搜索“疫苗”、“免疫疫苗”、“DNA疫苗”等关键词获得,数据截止2022年3月22日。

默沙东HPV疫苗成为畅销单品

目前疫苗的作用仍以预防疾病为主,因此全球疾病预防受众最多的疫苗通常会有更大的需求。从2021年全球主要疫苗产品销售收入看,2021年全球主要疫苗产品中,默沙东的HPV疫苗,辉瑞的Prevnar系列肺炎疫苗以及赛诺菲的流感疫苗均业绩不俗,分别达成56.73亿美元、52.72亿美元以及31.11亿美元的收入。

注:英镑和欧元按照2021年平均汇率折算,1欧元=1.1837美元,1英镑=1.3764美元。

儿童疫苗市场份额较高

近年来,流感疫苗、宫颈癌疫苗、肺炎疫苗等领域发展迅速,全球成人疫苗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前瞻预估2021年的全球成人疫苗市场份额约为40%。儿童疫苗主要品种有肺炎疫苗、联合疫苗、水痘疫苗、肝炎疫苗、麻腮风疫苗等,其中肺炎疫苗占据主要市场份额,2021年的全球儿童疫苗市场份额约60%。

全球市场规模突破600亿美元

随着全球对疫苗接种日益增加的需求、政府及国际机构的支持以及研发新疫苗所推动,全球市场对疫苗的需求大大增加。按销售收入计,全球疫苗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429亿美元增加至2020年的57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5%,初步估算,2021年达602亿美元。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疫苗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目前,我国人均疫苗支出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公众疾病预防意识加强,政府公共卫生事业投入增加,以及更多创新疫苗加速上市,预计未来整体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尤其是二类疫苗(自费疫苗)市场将展现更大的市场潜力,外资和内资企业纷纷加码创新或独家疫苗的研发和管线布局。

此前,WHO预计2021年底前向世界提供20亿剂疫苗,其中50%将提供给中低收入国家。目前根据WHO估算,未来12个月需要313亿美元资金(其中181亿美元用于购买新冠疫苗),目前已募集34亿美元,还有279亿美元的资金缺口。

未来疫苗企业市场竞争分析,展望未来,伴随利好准入环境、民众疾病预防意识提升以及国家在公共卫生事业的持续投入,对高质量疫苗需求的增长,将不断推动中国疫苗市场的健康发展,但同时竞争也将随之加剧,疫苗企业“危”“机”并存。

世卫建议18岁以上接种2剂国药新冠疫苗:

世界卫生组织通过了中国国药集团新冠疫苗的紧急使用许可,国药疫苗现已加入世卫新冠疫苗实施计划可采购的疫苗清单中。国药疫苗成为受世卫认可的安全、有效、质量保证的第六支新冠疫苗。科兴生物公司生产的新冠疫苗也在世卫的审核过程中,有望尽快通过。

当地时间7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宣布,将中国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新冠疫苗列入“紧急使用清单”。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这是世卫组织认证的第六种安全有效的高质量疫苗,这将扩大“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可以购买的疫苗范围,同时让各国有信心加速其批准过程,以便进口该疫苗并进行接种。

世卫建议18岁以上接种2剂国药新冠疫苗。国药疫苗是列入世卫组织紧急使用清单的首款灭活疫苗。中国科兴公司研制的一款新冠疫苗也已进入世卫组织紧急使用授权评估的最后阶段。

以上内容参考 中研网-世卫建议18岁以上接种2剂国药新冠疫苗 疫苗行业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分析预测

出口企业疫情期间对策研究论文

2020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进出口总额、出口、进口分别同比下降6.3%、6.2%、6.4%。今年上半年货物贸易高速增长,确实存在去年同期低基数影响。但是,即使与2019年同期相比,进出口总额、出口、进口仍然分别增长28.9%、29.6%、28%。剔除2020年同期低基数影响,两年平均增速也达13.4%、13.8%、12.8%。后疫情时代全球货物贸易持续复苏、外需趋旺构成了我国货物贸易高速增长的重要背景。据WTO统计,2021年一季度全球货物贸易额增长15%,其中亚洲增长28%。2021年上半年美国、韩国贸易增速分别为24.0%、25.1%。2021年前5个月,欧盟、日本贸易增速分别为22.4%、14.7%。我国货物贸易量稳质升的供给侧有利因素在积淀01出口结构优化,部分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呈高速增长态势2021年上半年,我国汽车整车出口93.9万辆,金额146.9亿美元,增长113.6%、118%(前几大出口企业分别为上汽、奇瑞、长安、东风、长城等)。车用发动机等汽车零配件出口360.9亿美元,增长51.6%。集装箱、集装箱船出口92.2亿美元、18.2亿美元,增长260.8%、322.6%。家用电器出口475.9亿美元,增长46.9%。平板电脑出口147.4亿美元,增长48%。液晶显示板出口132.5亿美元,增长56%。医药材及药品出口229.7亿美元,增长109.7%。文化产品出口535.5亿美元,增长75.8%。02供给韧性增强2021年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218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9%。尽管受人民币升值、运费上涨等成本因素影响,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10312.9亿美元,增长34.7%。尤其是民营企业,表现出较强的灵活性和抗冲击能力,2021年上半年出口8650.5亿美元,同比增长46.1%,占我国出口总额的57%,较2020年同期上升3.1个百分点。03贸易新动能释放2021年上半年,市场采购方式出口654.6亿美元,同比增长61.4%。随着我国大力推动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产业园、海外仓,跨境电商迅猛发展,2021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出口60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1%。内需回暖,进口量价齐升01国内消费回暖2021年上半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904亿元,同比增长23%。消费品进口总额1325.1亿美元,同比增长31%。海南离岛免税销售火爆,前5个月海南免税品进口同比增长1.3倍。02中间品进口高增长工业企业经营状况改善,带动零部件进口增长。2021年上半年,我国中间品进口9703.1亿美元,同比增长37.7%。其中,6月中间品进口同比增长39.5%。03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大宗商品现货指数(CRB)从2021年1月4日的446.1攀升至8月18日的566。原油、铁矿砂、铜矿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刚需,近年来,原油、铜矿砂对外依存度超过7成,铁矿砂超过8成。2021年上半年,原油、铁矿砂、铜矿砂进口额增长26.1%、85.6%、58.2%,其中价格拉动29.1、82.9、52个百分点,进口量仅拉动-3、2.7、6.2个百分点。2021年上半年,我国粮食进口总量8436.3万吨,同比增长43.1%,进口价格上涨,但仍明显低于国内粮食价格。充分估计后疫情时代货物贸易形势的复杂及不确定性2021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快速增长,为全年外贸量稳质升奠定了良好基础。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普遍认为:一是全球货物贸易强劲复苏。二是下半年中国出口增速趋缓。展望下半年我国货物贸易形势,我们认为应考虑以下3点:一是国际市场持续复苏。二是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不确定性加剧,对下行压力要有充分的估计。三是充分考虑2020年下半年货物贸易基数较高的影响。有利因素01全球货物贸易将持续复苏世界银行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将达到5.6%左右,是50年来最快增速。2021年8月经合组织(OECD)发布的综合领先指标(CLI)读数为100.8,连续5个月超过100的基准线,预示着大多数经济体的复苏势头将持续稳定。WTO货物贸易晴雨表(WTOi)读数为110.4,达到历史高点,同比增长超过20点,反映了贸易复苏的力度,但增速放缓预示着贸易上升势头将达到顶峰。周边国家出口形势向好,韩国6月出口同比增长39.7%,增幅创下历年同月之最,日本6月出口同比增速高达48.6%。02全球供需缺口将持续存在2021年7月,美国、欧元区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分别为59.5、62.8,制造业活动连续数月处于扩张区间。美国正处于新一轮库存周期的起点,下半年将持续补库存。受印度新冠肺炎疫情扩散影响,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中国台湾疫情形势严峻,国际市场供需缺口将持续存在,电子、制药、服装、玩具等海外订单流入中国内地。2020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资下降35%,但中国实际利用外资却逆势增长6.2%,今年上半年持续增长28.7%。订单流入、外资流入,将持续驱动我国出口增长。03国内生产需求继续回升,投资和消费稳定恢复上半年我国GDP为53.2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工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9%,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增长,增加值同比增长22.6%。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05%、69.8%、48.1%。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6%,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3.5%,其中,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投资同比分别增长47.5%、3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3%,体育娱乐用品、通信器材、化妆品等消费升级类商品快速增长。不确定性因素01新冠肺炎疫情走势存在不确定性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德尔塔(Delta)变异毒株肆虐全球,目前已经在130多个国家(地区)传播,世界卫生组织科学家认为,全球疫情正处于“第三波浪潮的早期阶段”。美国单日新增人数超过10万人,巴西、英国单日新增人数超过3万人,泰国、马来西亚单日新增人数超过2万人。02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拜登政府发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临时指南》指出,中国已经超过俄罗斯,成为目前美国首要的竞争对手。为重塑全球领导力,美国蓄意制造意识形态对抗,搞零和博弈,美式霸权思想与冷战思维将严重影响中美之间的经贸合作。03防疫物资和“宅经济”需求放缓全球防疫物资市场竞争加剧,口罩、消毒水、洗手液、呼吸机供给充足,增长空间有限。疫情期间,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需求大涨,电子产品更换周期一般为2~3年,前期刺激政策提前透支了相关产品需求。04全球芯片短缺现象将持续较长时间个别芯片短缺现象,蔓延至多个行业,而且伴随着价格飞涨,对我国制造业出口形成巨大的供应链压力和风险。05国内经济恢复不均衡大中小企业景气度分化、上下游企业利润分化,中小企业经营恢复不牢固,叠加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成本抬升对下游、小企业利润压制尤其突出。2021年上半年,上游原材料制造业利润两年复合增长率为35.8%,而下游的消费品制造业利润两年复合增长率为17%。7月,大、中、小企业PMI分别为51.7%、50%和47.8%,中小企业PMI连续下滑。06运费高企仍制约出口今年6月,我国主要港口的空箱短缺量逐步缓解,但运价仍持续走高,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美西航线高达1971.5点,2020年同期仅为867.2点。在仓位高度紧张的情况下,运价升易降难。2020年下半年高基数影响后的贸易值估计综合上述有利因素及不确定因素,再考虑到2020年下半年高基数的影响,预计2021年我国货物贸易出口的全年增速将呈现前高后低的趋势。剔除2020年上半年低基数影响,以2019年上半年为基期,我国货物贸易今年上半年出口两年平均增速为13.8%。今年7月在去年同期基数抬高的情况下,出口仍然增长19.3%。但是,自5月以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制造业PMI新出口订单分项连续3个月落在收缩区间,从该指数下降到出口增速下滑大约3~4个月的时滞,预计9月后我国出口增速将受订单减少影响。我们以出口年均增速13.8%为基准,根据制造业PMI新出口订单数据对8~12月的出口增速进行估算调整。如果不出现特别极端的情况,预计2021年下半年出口额为16342.8亿美元,同比增长9.3%;全年出口额达31524.9亿美元,增速为21.7%。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预测,2021年全球货物贸易将增长19%。按此推算,今年我国货物贸易出口的国际市场份额将稳中有升,达到15.1%。从贸易高质量发展角度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约占全球3成,人口约占全球总人口两成。即使今年我国货物贸易的国际市场份额达到15.1%,从贸易高质量发展角度看,提高出口规模以及贸易增加值,仍有较大的作为空间。全球疫情持续演变,外部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经济恢复不均衡。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要着力做好跨周期政策设计,加强中长期政策和短期措施的统筹协调,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使政策措施既有利于当下又惠及长远。支持高端制造业出口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我国防控优势凸显,推动了汽车、集装箱船、平板电脑等高端制造业产品出口的高速增长。但全球疫情终将得到控制,我国如何占领全球供需缺口,将贸易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是推动我国外贸转型升级应关注的重要问题。建议:一方面,参照集成电路免税政策,加大对高端制造业关键技术研发企业的支持力度,对于研发设备给予免税政策支持,对于研发物料进行保税监管,激励、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另一方面,进出口银行进一步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给予高端制造业企业信贷支持,支持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提升企业加工制造能力,推动我国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积极拓展欧洲出口市场我国对欧盟出口增长空间巨大,在美国对我国实施全面打压战略的背景下,积极拓展欧洲市场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进出口数据分析发现,我国对欧盟出口在化学产品、橡胶及其制品、船舶和农产品上还有较大增长空间。建议:一是积极吸引巴斯夫等化工巨头来我国投资。对于纳入《鼓励外资投资产业目录》的化工投资项目用足用好优惠政策,并根据产业发展状况积极研究论证优化调整《鼓励外资投资产业目录》。二是建立面向企业的欧盟技术性贸易措施咨询服务体系,建设针对农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对欧盟最新法规、标准、措施实施跟踪,对其市场技术准入条件进行实时监测,动态评估出口商品技术竞争力,引导企业提高技术标准,提升产品质量。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民营企业是我国外贸第一大经营主体,我国中小企业绝大部分是民营企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对于稳就业、稳外贸意义重大。如果下半年出口走弱,出口型中小企业将面临成本上涨、销售下滑“两面夹击”的困境。建议:一是各金融机构要加强对中小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的了解,充分用好货币政策工具, 落实落细金融管理部门对服务中小企业的新要求、新举措,提升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能力,缓解中小企业面临的实际生产经营困难。二是政府及时跟踪产业链运行情况,做好风险评估,同时引导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应对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三是要健全政策支持体系,围绕《中小企业促进法》相关内容,在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权益保护、建立服务体系、提升创新能力等方面积极出台政策,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尽快推动运费合理回归由于国际贸易需求回暖,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物流循环不畅,造成运力紧张,海运运价持续上涨,对出口企业带来较大压力。建议:一是有关反垄断部门加强反垄断调查,依法打击哄抬运价行为。约谈主要的海运公司,破除垄断集团的价格同盟。二是铁路部门加强运力协调,科学制定列车开行计划,提升中欧班列运输能力,分担海运压力,降低企业运输成本。发布于 2021-10-19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新冠肺炎疫情是于2020年全球范围爆发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各国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冲击。疫情期间居民足不出户的生活方式给电子商务带来发展新可能。本文将从疫情带来的影响出发,切实分析电子商务当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从寻求政府扶持、完善供应链管理、探索零售新模式、谋求长期发展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电子商务长期发展的战略建议。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电子商务;跨境电商一、电子商务概况1.电子商务的概念电子商务是指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商务活动;也可理解为在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和增值网上以电子交易方式进行交易活动和相关服务的活动,是传统商业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以互联网为媒介的商业行为均属于电子商务的范畴。2.电子商务的关联对象电子商务主要有四方关联对象:交易平台、平台经营者、站内经营者、支付系统。(1)交易平台。交易平台即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其主要作用是联络沟通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买卖双方或多方,提供可靠的交易信息、交易记录、交易保障,是电子商务活动顺利进行所必须具备的平台、媒介。当下,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主要代表有淘宝、亚马逊、京东等。(2)平台经营者。平台经营者即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该类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需要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登记注册并持有营业执照。主要负责规范运营第三方交易平台并为交易双方提供特定服务。(3)站内经营者。站内经营者则是借助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完成交易及有关服务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4)支付系统。支付系统(亦称清算系统),主要包括完成支付指令传送和资金清算所必需的专业技术手段和提供特定支付清算服务的各类中介机构。支付系统的安全性、便捷性、完善性直接影响着电子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及后续发展。当下,随着各大互联网企业的创新发展,国内外支付系统的安全性均得到了质的提升,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电子商务的特点电子商务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商品交换形式。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电子商务的发展先后经历了萌芽引入、波动培育、激烈竞争和稳定发展四个阶段,体现出了强大的创造性和生命力。其主要有如下特点:(1)普遍性。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易方式,依托互联网技术迅速渗透扩散进广大民众的生活之中。将生产企业、流通企业以及消费者和政府带入了一个网络经济、数字化生存的新天地。(2)方便性。与传统的商务活动相比,电子商务环境摆脱了时间、地域的限制,使消费者能更快捷、方便地完成交易,同时也有助于商品信息的公开和企业服务水平的提高。(3)整体性。依托互联网技术,电子商务能够更高效智能地规范工作流程,实现人工操作和电子信息处理有机结合。这有助于提高系统运行的严密性和减少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4)安全性。安全性一直是电子商务的一个关键问题,它要求网络能提供一种端到端的安全解决方案。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交易的安全性也在不断提升。更完善的交易记录、第三方平台的参与、网上银行等的发展都使得电子商务的安全性得到了更好地保障,这也促进了人们在电子商务平台消费的热情。(5)协调性。协调性要求组成一项活动的各阶段、各环节衔接协调、配合有方。电子商务,作为一项商业活动,往往要求消费者与公司、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互相协调。通常情况下,电子商务的全过程是连贯的,其强调生产中心、物流中心、技术服务等众多部门的通力协作。4.电子商务的存在价值电子商务的存在价值表现在为客户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完善服务。通过网上购物、网上直播、网上支付等方式,尽可能地节省客户、企业、社会的时间和空间,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数字经济发展、信息多元化、社会节奏加速的21世纪,电子商务既是时代需求的产物又是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更好地方便消费者、与消费者互惠共赢应成为当下电子商务不断发展创新的目标和动力。二、新冠肺炎疫情概况新冠肺炎疫情是2020年在全球范围内爆发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各国居民生活和经济社会造成了巨大冲击。据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6月2日,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超过635万例,达到6353236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37.6万例,达到376759例。新冠肺炎疫情下,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方面,当下全球经济环境紧张、企业运营风险加剧。不少企业因不能正常开工,被迫取消大量订单,现金流周转困难。另一方面,在全国防控防疫的统筹安排下,人们居家隔离、网上消费、互联网娱乐、线上学习、远程办公等需求不断攀升,催生了大量线上新业态的迅速成长。直播带货、在线教育、生鲜电子商务、远程医疗等行业迅速发展,活跃指数快速上升。三、疫情给电子商务带来的发展机遇1.电子商务需求激增疫情的爆发,给人们带了一段较长的居家时间。线下消费受阻,使人们快速将消费主战场转移到了网购平台上,各大电子商务平台需求量和点击率均出现了大幅增长。国家商务部明确表示:电子商务企业在此次疫情中,对保障市场供应上起到关键性作用。这意味着当下电子商务正处于难得的红利期,各大电商企业有更多地机会被客户所了解,消费者消费习惯正在被培养、改变。此外,此次疫情中,需求增长红利不再被传统的商业巨头淘宝、京东等独占,随着一些新兴的电子商务行业顺势而生,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被更全面地覆盖、满足。其中以生鲜电子商务最为活跃,根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疫情期间盒马鲜生增速达到43.1%,叮咚买菜日均活跃增速达到93.1%。2.电子商务形式多元化疫情发生以来,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电子商务都在持续创新。各种新的跨界融合的新模式不断涌现,第127届广交会将于线上举办、线上教育“停课不停学”均为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尝试、新典范。此外,疫情期间人们将生活娱乐聚焦到了互联网,短视频软件成为新兴的电子商务行业带货能手。众多短视频软件中,抖音、快手占比半数以上,结合以李佳琦、薇娅为代表的带货主播的火爆走红,电子商务引流效果显著、业务订单迅速增加。一些小规模社区生鲜电子商务也正快速孵化、成长。居民线上预定蔬果,自提点自取的线上生鲜零售模式已基本形成。医药电子商务也纷纷实施送药上门举措,在疫情低迷之际为中国经济注入更多新鲜活力。3.跨境电子商务顺势崛起席卷全球的疫情,给我国外贸行业带来巨大压力。2020年3月中旬,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因订单严重不足接连倒闭了两家大型外贸公司,上千名员工被迫失业。在外贸经济下滑的萧瑟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业态却意外呈现上升态势。数据显示,2020年1~2月,广东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额同比增长33.4%,位居全国首位;海南跨境电子商务业务量增长也达到了5.5倍。天猫国际进口商品2月份的消费额同比增长超52%,京东国际、考拉海购等进口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订单也都大幅增长。此次疫情进一步释放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这有利于进口消费的常态化,有利于增强消费者与平台间的黏性,为跨境电子商务带来了新机会。跨境电子商务的崛起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疫情期间我国传统外贸行业的损失,为维持我国当下经济稳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4.疫情推动行业的成长和完善新冠肺炎疫情孵化了与电子商务密切相关的“懒人经济”,足不出户的环境有助于消费者线上消费习惯的养成。当电子商务日益显现出其突破时空限制、资源共享、便捷快速的根本优势时,更多忠实客户群就有望被搭建,市场规模便有望扩大。此外,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给许多电子商务企业带来了沉重的经验与教训,这迫使更多企业跳出经营舒适圈,思考电子商务未来发展新方向。当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了加强供应链管理、建立伙伴合作关系在抗击未来不确定风险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疫情虽给电子商务行业造成了难以量化的伤害,却也给予了该行业改革创新所必须的压力。这不仅有助于增强电子商务行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更推动了行业进一步的成长、完善。四、疫情给电子商务带来的挑战1.物流压力重,不确定性大国际空运市场、海运市场在疫情下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各国商品进出口限制加大、物流紧张。例如位于欧洲的亚马逊仓库,为遵守“一米社交距离”规矩,关闭了所有重量超过15公斤的货品的收发业务。因此目前亚马逊欧洲站不再支持15公斤以上的商品。此外,由于物流企业劳动力紧缺等因素,无论是从物流价格还是时效性上来看,当下我国的物流水平都难以满足消费者剧增的电子商务需求。众多卖家反映疫情期间物流价格波动大且呈现增长趋势,物流时效也大不如前,部分地区的疫情还导致了当地物流路线的变更,严重影响货物交付时效,这都给电子商务企业的正常经营造成了不利影响。2.货源紧缺,供应链考验升级疫情严峻形势下,众多工厂面临停工停产,加之疫情期间电子商务需求激增。二者直接导致了如今许多电子商务企业面临着货源紧缺、库存不足的问题。这是对商户供应链的稳定程度以及运行效率作出的考验。许多商户在疫情的冲击下暴露出了自身原本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的痛点和不足,被迫开始探索抗风险能力更强、更可靠的创新供应链模式。3.卖家现金流不足,营运风险高疫情下库存商品无法出售,积压货物的仓储、房租等费用和货品贬值损失不断累加,就有可能导致电子商务卖家出现严重的现金流不足。这部分资金短缺将会严重威胁一些小企业的运营,加剧市场端的优胜劣汰。有实力面对危机的商户和企业可能会留下来,没有实力的只能被淘汰,无法生存。4.劳动力紧缺,供应能力滞后疫情时期,一方面,电子商务企业需求上升,订单增加;另一方面,企业由于疫情影响面临着严重的劳动力紧缺。据有关数据显示,盒马鲜生春节期间的订单量同比增长了5~10倍,但由于员工复工较慢,商户、企业出现了“用工荒”的现象,使得用户需求无法得到妥善满足,大大降低了消费者购物满意度。为解决劳动力紧缺难题,一些企业开始延长员工加班时间,另一些短时间复工困难的中小企业将员工以共享模式进行短期人力输出。这些举措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力资源的再分配,缓解了一部分用工难的情况。但从线下供应效率、物流恢复程度来分析,劳动力紧缺造成的供应滞后问题仍没有被完全解决,企业仍面临着生产压力,难以收获疫情带来的需求增长红利。5.线下转型受限,电子商务创新受阻“新零售”概念的问世,引发了社会各个层面、特别是零售业的极大关注和参与,一方面,线上巨头在频频收购布局线下;另一方面,线下实体也在积极拥抱线上。“新零售”是一次创新,更是一场电子商务革命。而疫情更是对电子商务加速线下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当突发事件到来时,线上电子商务模式通常难以即刻解决用户诉求。此时线下门店更能快速、效率地解决问题,安抚客户情绪。然而当下,电子商务的线下转型正面临着疫情带来的资金不足、线下客户流量获取困难、劳动力不足等多重挑战。商户线下转型急需更多的创新思路、动力支撑和政府扶持。五、疫情下电子商务发展建议1.寻求政府扶持,缓解资金紧张新冠肺炎疫情下,许多企业面临着订单不足、资金困难的窘境。为稳定社会秩序、保障民众权益、推动经济复苏,全国各地政府均响应中央号召出台了一系列企业帮扶政策。电子商务企业应密切关注全国各地政府出台的疫情期间企业帮扶政策,积极与地方政府部门和银行金融机构沟通,在相应的政府政策帮助下努力降低仓储和营运成本,拓宽订单来源途径,进而缓解企业的现金流危机。2.完善供应链管理,提高抗风险能力疫情期间,电子商务需求量井喷式爆发,众多商户们出现原材料紧缺、库存不足、供货滞后的现象。企业的原材料供应、采购管理、生产复工以及供应链物流等都依赖于高效完备的供应链体系。各电子商务企业必须吸取经验教训、积极强调供应链管理、加紧完善供应链管理机制和预警体系。此外,企业还应坚持效益第一原则,灵活引进各种先进的采购理念和模式,设置科学、合理的采购组织架构,充分利用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找寻供应商,建立自己的供应链优势,逐步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3.注入创新活力,探索零售新模式当下,普通线上电子商务日益显现出购物体验不生动、客户交流不足等缺陷。单纯的线上电子商务已不再能够完全迎合顾客娱乐、社交的需求。因而只有将线上线下互相结合,才能达到1+1>2的效果,这便推动了电子商务行业向“新零售”模式的探索。新零售是指个人、企业通过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提升完善商品生产、流通及销售环节,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深度融合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的零售新模式。从零售到新零售,多的不仅是一个“新”字,增添的是新的企业形象、经营渠道、营销组合、企业客户联系及新的技术带来的革新。尽管当下疫情为“新零售”的发展增添了强劲的阻力,但价值导向的时代必将到来。电子商务产业应积极接受疫情大考,思考解决对策并探索线下转型的新途径、新可能。企业只有绷紧为消费者服务的弦,契合消费者心理,才能在疫情的风暴中找到一条生存途径、开辟适合自身发展的蓝海市场。4.巩固当下成果,谋求长期发展新冠肺炎疫情孵化了与电子商务密切相关的“懒人经济”,并在培育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同时扩大了电子商务市场规模。随着疫情的日益好转,一方面,企业应抓住发展机遇,不断完善产品和服务以获取更多长期的忠实客户群,巩固疫情期间的发展成果。另一方面,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企业应树立忧患意识,分析制定长期战略计划。在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的前提下,鼓励多元创新思维,引进高素质行业人才,逐步打造企业品牌。六、结语电子商务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快速成长,但存在物流受限大、供应链不稳定、购物体验不生动等问题,存在一定的发展瓶颈。企业需要清醒、全面、辩证、长远地看待疫情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电子商务企业应吸取疫情的经验教训,查漏补缺,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和自身核心竞争力;另一反面,电子商务企业还应积极顺应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新零售”趋势,巩固发展成果的同时制定长期发展战略,逐步开拓适合自身发展的蓝海市场。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的时间节点上,电子商务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各电商企业应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不断激活企业自身的“免疫系统”,持续释放新潜力、培育新动能、探索新模式、发展新经济,如此才能为国家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贡献力量,也方能实现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你好, 针对此题目: 你的目的不只是陈述,作为论文应该要分析出一个结果及对策出来(对你我来说不能说对策了,只能是希望XX),这个对策要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有意义。这样老师才能给你分。你先做个开题报告,再做例句文字填充。具体如下:1. 中英文 摘要, 这个是为了引出题目:主要写一些现状,不要做分析,分析是你正文要做的。2. 内容目录:做这个你应该会的吧:如:一, 1, 1) 。。。等等, 大小主题都列出来。就像小说的章节题目一样。这个不是关键。目标展示的是你都写了什么。 那写什么呢, 看下面:一, 你就开头据某某部门上半年报告或透露,出口企业报关情况如何如何。有大好情况如何,但也有什么什么大违雷锋思想或影响现代化建设的情况。我下面针对这些情况,产生原因,解决方法等方面做XX。加个关键词:如 现代化建设,出口报关及XX等。二,分几个大部分: 首先大部分是 现在的问题, 分段仔细写:如有违规操作,有操作程序上有什么什么影响现代化建设的现象。其次,分析原因,从企业方面,从政策法规方面,从从事人员思想教育方面,康师傅方便面方面等等。最后,出了窟窿你得补啊:补品有 进行大好经济法律洗脑教育, 某个操作步骤可简化以加速现代化等等。大概这样就可完成正文内容。三, 做个小姐,简短点。3. 要有事实依据,这个好搜集了,这些东西是充字数的好玩意。4. 参考文献资料就随便了。我想你应该知道如何在论文里标出这些文献中摘出部分吧。没有30分也有5分吧

我是刘振铎,自己写去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