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文字学方向的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文字学方向的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是研究中国词语、句法和传统的诗词、 散文 等文学作品的课程,是通过对其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来学习汉语言的主要能力,其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具有中国语言功底和写作能力,更是追求各种文字美的关键。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汉语言文学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范文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问题分析

一、研究背景

汉语言文学专业,也就是早年间人们口中的中文系。毋庸置疑,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着十分源远流长的教学历史,同时在时间的沉淀之下,也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教学传统。在新中国还没有成立时,也就是我国的民国时期,近代 教育 刚刚萌芽,中文系应运而生,这也就是现在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雏形。中文系承载着我国熠熠生辉的 传统 文化 ,蕴含着无数先人的人生菁华。即便是在战乱时期,也没有让一个个的热血青年放弃对中文的热爱。在不断的积累沉淀后,汉语言文学专业形成了自己稳定的教学模式,其教学内容也逐步固定下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高校招生比例非常大,同时就业率也相对较高。然而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社会上对于经济专业,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增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地位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至今汉语言文学专业仍然处于一个瓶颈时期,如何进行有效的转型成为了众多汉语言文学教育专家首要解决的问题。按照现代教育学理论来看,应用性是衡量一个学科教育模式是否先进,教学体制是否健全,教学发展水平高低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标准。而现在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恰恰缺乏的就是专业的应用性。显而易见,这是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历史决定,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足以适应如今社会的发展,就导致了近年来报考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大大减少,就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不少学生都是被调剂的,社会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认识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提高汉语言文学应用性俨然成为了奔赴在汉语言文学教育前线的工作者们的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教育学原来角度来看,一个学科的应用性指的便是该学科所涉及到的在实践过程中转变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者说指导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包括该专业的毕业生是否能够运用专业知识来发挥所长,狭隘的来讲,就是能否在工作中灵活运用自己专业的知识。笔者将以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来展开分析研究。

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现状特征

1、汉语言文学专业历史悠久,教学内容固定

在近现代高等教育刚刚产生之初,北京师范大学也就是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创建于1902年,随着学校的建立,汉语言文学专业也随之出现,至今已有110余年的历史,为国家建设培养了大批英才,也为二十世纪中文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鲁迅、钱玄同、刘半农、黎锦熙、沈从文、沈兼士、顾随、余嘉锡、吴承仕、黄药眠、钟敬文、谭丕模、穆木天、叶丁易、刘盼遂、李长之、李何林、陆宗达、萧璋、俞敏会通开新,炳耀学界;启功、郭预衡等先贤奠定了文学院稳重求实不务虚名、锐意创新不断进取,既坚守学术家园,又保持现实关怀的良好学风。

2、文学性人才多于实用性人才

长久以来,无论是在世人的眼中,还是事实上,汉语言文学专业已然成为了诗人的摇篮,知识分子的海洋,但是这些名号称谓都不能称之为社会意义上的职业,其应用性也相对较低。不少高校因此开具了新闻学,翻译学,对外汉语等专业,来平衡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与文学性。但是现实是残酷的,随着近年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率持续降低,为了躲避就业压力,不少学生都选择读研,而读研之后又不知何去何从。汉语言的文学性太强,以至于不少人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是贵族专业,是不愁吃穿,不担心就业的学生选读的专业。归根究底,便是课程设置方面文学内容连篇累牍,而实践性课程较少。

3、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性教学内容缺乏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内容缺乏是大多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短板。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国内数一数二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其研究水平和北京大学不相上下,也是北京师范大学的三大王牌专业之一。但其实践性课程较少却是不争的事实。语文教育学,创意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是为数不多的实践性课程,却是选修课程,并不能覆盖到全部学生。有的学生更偏重文学性,就会避开实践性的选修课,一定程度上讲,实践课程教学任务大于理论课程,这也就导致了学生尽可能地避免实践性课程的选择。笔者认为,可以给学生最大的自由,但是更应该给学生一个引导,可以让学生在实践课程的范围内,必须选定相应数量的课程来提高学生的实践性。

三、为什么要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

1、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

二十一世纪,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不仅仅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应用能力,综合性人才是当今社区缺乏的人才,也是我国高校需要重点培育的人才。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培养既具有文学性,又具备应用性的综合性人才,促进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更好地就业。

2、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是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

早年间,我国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在中小学开展综合培养,而在我国高校,也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目标便是提升我国预备人才的综合能力,使得学生全面发展。

四、如何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

1、推进学科教育体制建设

教育体制包括了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要想增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用性,就要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样式。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在2015年左右,进行了教学内容的大改革。将原有的大篇幅的文学史的教学,进行了压缩,设置了精读名著的单独课程,最大程度了满足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实现了学有所专,学有所用。并设立了导师制,学生参与到导师的教学研究中,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实践 经验 。由此可见,实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用性,就需要通过课程的设置,完善必修课和选修课的选定方式,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他们运用语言的实践能力。

2、改善陈旧的教学方式

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性,加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数众多,不少汉语言文学课堂充斥着满堂灌,照本宣科的状况。老师讲课是老师的事,学生听课是学生的事,教与学剥离开来。这种陈旧的教学方式,早就应该被高校淘汰。理科专业实用性强的一个原因,便是学生和老师一起进行实验研究。那么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用性,也需要教学相长,老师带领着学生一起研究,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来支持教学,是必经之路。

3、加强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技能便是语言运用能力,然而语言运用能力不仅仅包括写作,还包括口头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因此,高校不能够仅仅凭借写作能力来判断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低。这就需要,学校注重对各个方面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挥发所长,尽可能地让学生全面发展,具备过硬的综合能力。

4、树立创新的教学观念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转型势必要推陈出新。只有学校倡导教师和学生具有创新的观念,营造出思维活跃,百花齐放的自由的思想氛围,才能够让教师们解放思想,让学生们自由翱翔。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势在必行。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二: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1、前言

汉语言文学专业被誉为文科的万能专业,毕业生能够从事与社会人文领域相关的全部工作,但是随着市场化竞争的日益激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缺乏应用性,而人文应用型人才是指掌握一些实用技能及相应人文知识的人才,集应用性与人文性于一身,秉受人文精神,希望能够基于精神层面来对世界和社会予以改造,从而更好地为我国的文化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服务。本文就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究。

2、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从目前来看,各个行业、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日益增多,单纯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已经很难满足社会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入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基于不同行业、不同部门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来形成具有特色的培养模式。与此同时,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还应该具有熟练运用现代媒体的能力,以及过硬的听说读写能力,融合多种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

3、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措施

3.1合理设置人文应用型课程体系

基于市场经济的要求,应该要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建立起灵活多样、厚基础、因材施教、多方向的培养模式,实行“基础课程+提升课程+应用行文课程”三结合。

(1)基础课程基础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从事语言教育科研和语言教学的能力,可开设 演讲与口才 、现代职业礼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语文教学艺术、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育研究 方法 、 语文教材 篇目研究与教学设计、语文课件制作、教师发展研究等多门课程。

(2)提升课程提升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升造学生的综合能力,训练科研能力,提升专业理论,可开设外国文学专题、杂文创作艺术论、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研究、唐诗宋词、音韵学、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中国当代文学专题、修辞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文字学、中国语言学史、国外汉学研究、文献学、影视艺术欣赏、汉语语法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明清小说研究、逻辑学等多门课程。

(3)应用行文课程应用行文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从事机关文员的工作能力,可开设办公室礼仪、档案管理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应用写作、 人力资源管理 、公务员基础知识管理学、秘书学、 广告 学、行政法学、公共关系学、编辑与采访等多门课程。

3.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务必要坚持立足地方、面向基层,积极推进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结合社会、市场及行业发展需求突出培养特色,深化学分制改革,完善选课制、弹性学制,研制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校地合作、校企互动的实践教学模式,不断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全面联系与深度合作,使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3.3广建基地,深挖功能

为了进一步加强校地合作,拓展专业实习和就业 渠道 ,进一步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人文应用性,各高校应该应该要多与企业、地方合作建立起一批学生容纳能力强、专业对口性强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实习基地,倡导和鼓励大学生将实习与就业结合起来,避免为实习而实习,强调实习是就业的敲门砖,与此同时,还可以邀请实习基地领导来学校作就业指导讲座。一方面加大与实习单位产学研的合作,另一方面帮助.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感受就业氛围,调适就业心态,树立正确就业观念。

3.4全程辅助职业生涯规划

汉语言文学专业新生在入学教育时就应该被灌输 职业规划 的理念,积极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并且要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大学四年规划;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二学生,则应该对他们进行详实的就业形势分析,端正他们的就业观,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为就业必备的技能和素质做好准备;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三学生,则应该加强分类指导,帮助学生对未来的职业去向进行选择,是选择独立创业,还是选择去企事业单位工作,还是选择报 考公务员 ,亦或者去学校当老师教书育人,或者深造读研。针对学生的不同职业选择来集中资源优势进行分类指导;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四学生,则应该进一步加强其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

本科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相关 文章 :

1.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2.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3. 关于汉语言文学的毕业论文

4. 本科毕业论文 范文

5. 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6.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自述(通用6篇)

大学生活将要谢下帷幕,毕业前都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有计划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如何把毕业论文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自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尊敬的答辩委员会主席,各位答辩委员,以及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田所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田所班的田所。我的课题研究方向是语言文字学类,论文题目为《网络流行语刍议》。本篇毕业论文是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顺利完成的,在此谨向李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 下面,我就论文的写作情况做一个简要的陈述。

现今的社会是一个网络社会,上网聊天及获取信息,已成为广大网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网络交流中,网民创造出许多简洁形象、约定俗成的语言文字和表情符号,形成了便捷、生动的网络流行语,这些流行语给现代汉语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不仅大大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语汇和表达方式,还增强了现代汉语的表现力。同时,网络流行语在构词、语法上存在着不规范性,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现代汉语的健康发展。

作为一种新的语言形式,网络流行语是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之一,也是目前语言学的研究热点,正受到语言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网络流行语,可以推动语言学的发展,有助于对语言变化的考察,有助于我们形成对网络符号的深刻认识,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现代信息科技革命带来的成果。 本论文共分为六大部分,即引言、网络流行语的定义、分类、来源、健康发展和结语。其中,引言部分介绍了网络流行语的时代背景和研究现状。定义部分中以网络语言定义为基础,指明本论文中网络流行语的定义及研究范围。分类部分从字词的表意特征、修辞手法和符号特征对网络流行语进行详细的分类。这是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即举例分类的全面性。我充分收集相关资料,涉及期刊、杂志、专著以及网络。对最新的网络流行语进行详细的分类,除了举例汉字、符号、字母型的网络流行语以外,同时还引用了典型的网络实物图像。来源部分则从各方面对网络流行语的来源作了较全面的归纳。影响部分包括网络流行语对现代汉语造成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在健康发展部分,本论文指出了对待网络流行语的正确态度,提出了使网络流行语健康发展的三个策略,即研究、规范、引导。一要对语网络流行语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其发展规律;二要倡导语言规范,健全网络法规,根据不同的场合规范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三要引导人们不盲从网络潮流,正确选择、分析、判断网络流行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加强网民的网络道德自律,使其不盲目散播非健康的网络用语。这三个策略是针对网络流行语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和根据现实情况提出的,因此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意义。结语部分,指出了网络流行语的未来发展状况和今后我们应该认真研究网络流行语。本论文的研究对于今后网络流行语和现代汉语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另外,本次论文的写作,使我受益匪浅。×老师严谨求实的态度,踏踏实实的精神,一丝不苟的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同时,我感悟到论文的写作过程是真正的自己学习的过程和研究的过程。没有学习就不可能有研究的能力,没有自己的研究,就不会有所突破。由于本人能力有限,在论文的内容表述、论证和图片的引用格式上还存在不当之处,许多问题还待进行进一步思考和研究,借此答辩机会,诚请各位答辩委员给予批评指正! 我的论文自述完毕,谢谢!

老师对我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十分宝贵,我将虚心接受,并不断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学习,从而使该论文的到完善和提高!最后,我向各位答辩委员致以诚挚的谢意!

尊敬的评委老师:

我叫田所,0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员,在田所学校任教六年级语文,兼备课组组长。我所撰写的论文题目是:论《围城》方鸿渐形象的现实意义,我的指导老师是进修学校副校长田所老师。从确定选题、拟定题纲、完成初稿,到最后定稿,我得到了谌老师 精心 细致的指导,使我很快掌握了论文的 写作 方法,并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迅速完成论文的 写作 。不管今天答辩的结果如何,我都会由衷的感谢指导老师的辛勤劳动,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批评指正。

选择《围城》这本小说作为我的毕业论文的 写作 题材,一方面是因为我对这本小说比较的喜欢,包括由这本小说改 篇 而成的电视剧。的确,《围城》是一个富有人生哲理和重大社会意义的命题,它向人们说明40年代 中国 社会的动荡、黑暗和病态,使恋爱、结婚、家庭成为“鸟笼”和“城堡”,寓意只有冲破自身的局限和昏暗社会的“围城”,把个人的命运和整个民族、国家的命运结合在一起,才会有新的生路。《围城》不愧为一部寓意深刻、发人深省的好作品。另一方面,结合当今社会现实,许多的现象也与《围城》中的描写场景有一些的相似,揭示其中的联系,警示世人,以倡导真、善、美的人性和理性的人生,也是我想通过自己的 写作 给社会的一次贡献。

我在这 篇 论文中,主要采用了内容分析和现实对比的 写作 手法,各阶段安排依照先典型分析(即具体事例分析),具体对照现象,展现警示,再综合论述,阐明现实意义的层次进行。具体结构如下:

一、 方鸿渐“玩世不恭”的人生态度造成的影响对现实社会的警示意义 !

1、后果与不学无术

2、对爱情的“玩世不恭”造成的苦果与性开放

二、 方鸿渐复杂 思想 性格的现实指导意义

1、表现在爱情生活方面的复杂 分析及现实意义

2、表现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复杂 思想 性格的分析及现实意义

3、表现在事业方面的复杂性格的分析及现实意义。

第一个方面,着重从方鸿渐两件典型的事例(即田所和谈恋爱),联系到当今社会两种不良现象(即不学无术和性开放),以警示世人,这部分用词颇多, 篇 幅较长。第二个方面,综合阐述方鸿渐在社会大背景下的爱情、家庭、事业三个方面的 思想 性格,意图说明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如果缺乏主动性,缺乏自主有为的 精神 ,缺乏坚定的性格和健全的人格,是很容易被环境和他人左右的,一个人只有将自身的发展置于社会论文报告经济文化发展的大熔炉里,事业才会有所成功;一个家庭,只有在安定平和的社会大环境下,削除了社会的重压,家庭成员之间相互谅解,家庭生活才会真诚和自由。这部分语言精练,立意高远。

在提纲的完成过程中,我得到了谌老师的详细指导,观点进一步得到了提炼,对现实社会某些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也进一步深入。初稿完成后,谌老师又详细地审阅了全文,对一些用词不当的地方,观点不明朗的地方提出了指正。最后正式定稿后,谌老师又认真地提示了论文打印的格式以及一些注意事项。

正是在老师的着力指导下,在本人细致的研究下,我结合当今社会现实的某些现象,发现了《围城》所蕴含的警示意义和指导意义。关于《围城》的有关论著相当地多,但以其人物形象的现实融合来确定研究方向,应该是我的一个创新之点。

本 篇 论文已经完成,虽然不是很尽人意,还有许多的地方需要更全面的改进,但总的来说,在撰写的过程中,我真实地学到了许多东西,更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知识,自己的认识也有了相当的提高。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田所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1919级810班的学生张田所。我的论文题目是《卫斯理系列科幻小说的创作特点》。卫斯理系列科幻小说在科幻小说界的地位毋庸质疑,其奇特的构思、丰富的想象力,渊博的知识和深度的思考,深深地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读者。作为与金庸同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倪匡所缔造的“卫斯理”神话,有必要在文学界引起重视并加以研,但是当前而言,研究工作极其零散,毫无系统性,甚至可以说是空白。

在着手准备论文 写作 的时候,我重新大量阅读了卫斯理系列经典小说。对卫斯理系列科幻小说做进一步的了解,缕清思路的基础上,确定论文大致思路和研究方向。为了完成论文,本人收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其中主要来自 网 上的论文期刊、图书馆的书目、学习教材的理论资料和卫斯理中文 网 。

在邵子华导师的指导和帮助经过阅读主要 参考 资料,拟定提纲,写开题报告初稿,毕业论文初稿,修改等一系列程序,于XX年5月20日正式定稿。

具体来说,我的论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概述了卫斯理系列科幻小说审美特征上的通俗性,,在阐释上首先指出了科幻小说的审美特征,然后针对卫斯理系列科幻小说的审美特征做进一步探讨,得出其小说的幻想性远大于科学性的 写作 特点。

第二部分,针对卫斯理系列科幻小说的故事内容进行探讨,综合分析作者倪匡创作时在科学与幻想上的优劣,得出其在故事情节的创作上更具的特色,即其故事性强,背景宽广,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迷。

第三部分,主要是论述了卫斯理系列科幻小说中体现出来的新的 写作 手法,即“倪式故事新编”。本部分主要是通过对部分的卫斯理系列科幻作品展开分析, 总结 出这一创作特色。

第四部分,对卫斯理系列科幻小说的创作主题和作品中人物进行探讨,从三个小的方面具体分析得出卫斯理系列科幻小说作品主题复杂多样、主要人物的单一性、人物塑造各具特色。

第五部分,主要是深入挖掘作品在创作中体现出来的对自由平等及人性方面的思考,从小说 思想 意义的高度,对小说的创作进行分析。

经过本次论文 写作 ,我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由于学生能力不足,加之时间和精力有限,在许多内容表述上存在着不当之处,与老师的期望相差甚远,许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思考和探索,借此答辩机会,万分恳切的希望各位老师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多指出本 篇 论文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学生将虚心接受,从而进一步深入学习研究,使该论文得到完善和提高。

以上是我对本 篇 论文的简单的介绍,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谢谢!

尊敬的答辩委员会主席、各位答辩委员以及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酉阳电大20114年秋汉语言文学(本)学员田所。我的论文题目为《浅议新词语修辞方式造词法》。本 篇 毕业论文是在导师王平的悉心指导下顺利完成的,在此谨向王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

下面,我就论文的 写作 情况做一个简要的陈述。

动词的语义属性主要表现在动词对与之相关联的语义成分的支配能力和制约能力上。不同语义类型的动词其语法功能也各异。传统语法学上根据动词带宾语的方式把动词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两大类,但语法学家对动词及物与不及物的划分看法不一。另外,根据宾语的性质动词分类也有不同的标准, 本文 仅从宾语数量与功能两方面来讨论。按动词最多可带的宾语数量可分为单宾动词和双宾动词,按动词带宾语的功能可将动词分为名宾动词、谓宾动词和名谓宾动词,通过从语义和语法功能的角度对动词带宾语的情况进行分类使我们对动词有了更加深入系统的了解。

本论文共分为六大部分,

一、“根据动词带宾语的方式给动词分类,

二、主要根据语法功能来区分

三、根据意义来区分

四、完全根据能否带宾语来区分

五、根据动词所带宾语的性质给动词 分类

六、按最多可带的宾语数量给动词分类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

我是19班的学生田所,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你好田所》,我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是田所老师。本论文是在田所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再次谨向田所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中心的感谢!下面我就把论文选题背景, 写作 基本思路以及存在不足向各位老师作如下简要陈述:

近年来,随着教师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日益成为研究的新热点。作为教师信念的核心,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学校教学和教育革新的关键。研究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不仅能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自我,切实增强自信与教育的有效性,提高自身素质,促进教育能力的发展,而且能为研究者、行政管理者和教师培训者制定科学的教师培训 方案提供 有益的 参考 ,使之有助于从根本上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从而切实提高教育质量。

目前,我国对教师自我效能感问题的探讨,有介绍国外的研究成果,也有一些对我国教师进行的实证研究,这些研究中既有对教师自我效能感结构及与学校因素的关系的探讨,还有对 专家 、新手型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对比研究。但是,关于自我效能感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的研究资料匮乏。

因此,我对田所市小学教师自我效能感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考察该市小学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差异状况及其特点,并分析了自我效能感与小学教师专业的发展的密切关系。并结合调查研究,提出提高教师自我效能感以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希望能够 提供 给小学教师建议与 参考 。

全文共分四个部分,分别为教师自我效能感概述、阜新市小学教师自我效能感现状调查、提出相应策略和结论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及作用,旨在增加对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理解。

第二部分主要以XX市为例阐述了小学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现状,进而分析自我效能感与教师专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主要存在以下一些现状:阜新市小学教师自我效能感总体水平较高;在个人教学效能感方面有显著差异;学历因素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显著;教学效能感与教龄间有密切关系;与性别间有显著的相关存在,并对上述的现状进行了原因分析。

第三部分主要针对存在的现状提出以下策略:教师方面,培养教师角色意识;建立心理防御机制;不断提高文化素养;积极进行教学反思。学校方面,创设宽松的工作环境;减轻额外的工作负担;消除城乡教育的差距;改革现行学位要求,强调综合素质。

最后一部分是论文的结语,是对整 篇 论文主要观点的概括。

本文 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访谈调查法。

首先 本文 是在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和前人的研究情况下来进行 写作 的。

其次,本人对田所市部分小学教师进行了访谈调查,调查对象注意了市区与农村的地域代表性。

最后,对大量的资料和访谈调查的结果进行了归纳 总结 ,分析原因,并提出几点可行的建议。

本文 比较早的对田所市小学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第一次对存在现状进行了原因分析。 本文 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由于人力和时间有限,不能对各个地区进行更大范围的调查,并受条件限制,尚未采用问卷进行相关系数检验,标准化程度不高,有待在今后进一步改进与验证。

最后,我的论文是在田所老师的 精心 指导下完成的,他严谨治学的态度给了我潜移默化地影响。同时,在撰写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东西,丰富了自己的知识。

我的陈述完毕,希望各评委老师给予 评价 和指正。谢谢!

各位评委老师,同学们:

上午好!我是惠州学院中文系03本2班的学生陈xx。 我的毕业论文的题目是《再论苏轼寓惠散文》,我的指导老师是曹国安讲师。我当初之所以选择研究苏轼的寓惠散文,主要是因为苏轼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作家,他是我国文化发展史上一位多才多艺的全能式的通才,在散文创作方面,他更是是继欧阳修之后,宋代诗文运动的卓越 领导 者和文坛领袖,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他的散文代表了北宋古诗文运动的最高成就。在苏轼四十多年的文艺创作生涯中,他写了大量的散文,含括了众多的体裁品类 古典文学论文答辩稿 范文 古典文学论文答辩稿 范文 。苏轼在寓惠期间,不仅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同时也写了不少散文作品,包括书信在内共有326 篇 。这些寓惠散文作品便成了我研究此课题的最直接的文本基础。此外,在大学学习期间,我选修了苏轼寓惠研究方面的相关课程,对苏轼在贬谪惠州的相关事宜有一定的了解,也积累了一定的 写作 素材,有利于该课题的研究和 写作 工作的开展。

我的论文《再论苏轼寓惠散文》主要从苏轼的散文及其寓惠期间的时代背景入手,着手从苏轼的 思想 品格和人生哲学的角度,结合苏轼寓惠散文的具体作品进行分析,去探讨苏轼寓惠散文的内容题材和艺术特色,并尝试挖掘出苏轼寓惠散文的文化价值来。

注意事项:

克服紧张、不安、焦躁的情绪,自信自己一定可以顺利通过答辩。

注意自身修养,有礼有节。无论是听答辩教师提出问题,还是回答问题都要做到礼貌应对。

听明白题意,抓住问题的主旨,弄清答辩教师出题的目的和意图,充分理解问题的根本所在,再作答,以免答非所问的现象。

若对某一个问题确实没有搞清楚,要谦虚向教师请教。尽量争取教师的提示,巧妙应对。用积极的态度面对遇到的困难,努力思考做答,不应自暴自弃。

答辩时语速要快慢适中,不能过快或过慢。过快会让答辩小组成员难以听清楚,过慢会让答辩教师感觉答辩人对这个问题不熟悉。

对没有把握的观点和看法,不要在答辩中提及。

不论是自述,还是回答问题,都要注意掌握分寸。强调重点,略述枝节;研究深入的地方多讲,研究不够深入的地方最好避开不讲或少讲。

通常提问会依据先浅后深、先易后难的顺序。

答辩人的答题时间一般会限制在一定的时间内,除非答辩教师特别强调要求展开论述,都不必要展开过细。直接回答主要内容和中心 思想 ,去掉旁枝细节,简单干脆,切中要害。

药学方向毕业论文字数要求

想个论文题目。 然后去网上找相关资料. 不要全部模仿. 找你自己觉得可效仿的某部分,然后就自己写一部分出来

就业方向论文1000字

浅谈口腔医学生的就业问题为了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需要,近年来我国逐年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医学毕业生人数大 幅度增加,医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与挑战,口腔医 学曾作为朝阳专业也面临逐年走低态势。1 口腔医学生就业现状1.1 口腔医学毕业生持续增加,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口腔医学 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但与之相矛盾的是每年社会对口腔医学毕 业生的需求数量却增速有限。我校口腔医学本科是学校的朝阳专 业,每年招收人数由过去45人扩招到60余人,毕业后就业率95% 以上,但大多数毕业生却很难进入三甲医院,出现工作好找,好工 作难求的局面。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使各大医院、医疗单位用人自 主权增加,很多医院减员增效,靠提高质量增进效益来促进发展, 对人才质量的要求明显提高。近年来,各层次医学毕业生逐渐 呈现这样的趋势:硕博士就业基本持平,本科生就业已经出现供 过于求,专科生供远远大过于求;其中,重点院校比普通院校就 业率要高。口腔本科生很难进入二甲以上大医院3。因此,口腔 医学毕业生就业的难度在今后几年将会越来越大。1.2 大城市口腔医疗人才需求缩减,基层医院求贤若渴,但“门 可罗雀”:经过多年的不断培养,大城市的口腔医疗人才已经 到了基本饱和的状态,难以大量接受口腔毕业生,由于可供选择的毕业生较多,大医院 都基本上都要求具有硕士或博士以上学历。中小医院、偏远地 区医院对口腔本科生有强烈的需求,但由于条件相对较差,很 多口腔毕业生不愿去。如今招聘会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大城 市大医院招聘台前门庭若市;中小医院、偏远地区医院态度热 情、但无人问津。1.3 口腔医学生择业观念陈旧:过去几年口腔医学毕业生就业 形势较好,部分口腔医学毕业生由于专业优势缺乏竞争意识, 没有紧迫感。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部分口腔医学毕业 生的择业观念陈旧,追求高薪、舒适、名气的大医院,向往轻 轻松松地做一名口腔医务工作者,而没有把目光投向民营口腔 医疗机构或者口腔相关行业。2 口腔医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2.1 社会因素: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医学生就业选择 的偏差。随着农村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医生需求已经发生变 化:从城市转移到了农村,从大型医院转移到了基层医院。卫 生医疗机构的人事制度和用人机制改革的步伐相对较慢,导致 了就业中的“关系竞争”优于“素质竞争”,滋长了口腔医学 毕业生“一次择业定终身”的思想观念,间接导致了医学生就 业难的现状。而与此同时,用人单位的选才也存在人才浪费现 象,一味追求高学历,造成不必要的人才浪费。2.2 学校教育和口腔医学生个人因素:目前,绝大多数高等医 药院校的教育模式依然是强调医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的优 秀,忽视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随着扩招,医学院校的 口腔临床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口腔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操作机会 不断减少。部分医学院校对口腔医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相对滞后,这些都成为口腔医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医学生就业期望往往会 比用人单位提供的高,而就业前准备不足,专业知识不扎实, 就业期望值过高,个别医学生挫折耐受力低,还有部分医学生 把考取研究生当做唯一的就业途径,都会影响就业。3 解决口腔医学生就业的对策3.1 从社会角度出发,完善口腔医学生就业市场。逐步完善以“市 场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 大学生就业制度。按照医学毕业生就业的规律、特点来制定积极 的就业政策,调整学生的期望值,使有就业愿望的广大毕业生得 到充分就业,同时鼓励毕业生树立到基层去的就业思想。3.2 从学校角度出发,正确引导口腔医学生就业。 对医学生的就业教育应从入学教育开始抓起,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现状和前景等,意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 淡化“天之骄子”的意识。帮助医学生更新就业观念,树立“先 生存、后发展,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多次就业,不断提 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加强对口腔医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完善医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和心理咨询系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 技术,提高毕业生资源的配置效率,千方百计提高就业率。从口腔医学生自身角度出发,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调适就 业心理误区,拓宽就业思路。随着新医改方案的逐步实施,口 腔医学类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将发生变化,城市重点补充社区,农 村重点补充乡镇,整个就业重心将下移。降低就业层次,抢先到 那些目前经济虽然欠发达,但发展后劲足、有广阔发展空间的 城市去施展才华;拓展就业领域,不必拘泥于专业对口,敢于 到那些与口腔医学专业相近或相邻的新兴行业工作。今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口腔医学生的就业形势会相当严峻, 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学生、医院之间的互相配合、理解支持。 相信只要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各级政府职能部门、高校和学 生本人的共同努力,广大口腔医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浅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 要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毕业生就业方式的转变,大学生面临严峻考验,因此,对其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入手,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及建议以供借鉴。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问题 对策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毕业生就业方式的转变,大学毕业生面临着空前的就业压力。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除少数优秀大学生能成功就业外,大部分学生未能有充分时间规划自己的未来,毕业后无所是从,盲目就业、仓促就业的现象十分普遍;即使就业,也是不安现业、重新择业、频频跳槽;没法就业、暂时失业的大学生也比比皆是。面对这一现实,如何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显得尤为迫切。一、 职业生涯规划定义职业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起源于21世纪60、70年代的欧美发达国家,是指“个人在生涯发展历程中,对个人各种特质,以及职业与教育环境资料进行生涯探索,掌握环境资源,以逐渐发展个人的生涯认同,并建立生涯目标;在面对各种生涯选择时机时,针对各种生涯资料和机会进行生涯评估,以形成生涯选择或生涯决定;进而以择其所爱、爱其所择的心情进行生涯选择,承负生涯角色,以达到生涯适应和自我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不仅仅是帮助个人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进而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规划未来,拟定人生发展方向,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案。二、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意义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指“高等学校依据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通过系统性的教育内容、多种教育方法,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为其一生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适应当前就业形势﹑增强学生社会竞争能力的需要,能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特性和潜在优势,并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全面合理的定位,避免在择业过程中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是高等教育改革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高等教育的最终的目标是成才教育,对大学生来说,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决定其能否能够成才的关键。对事业的持衡热情、执著投入和高效工作是取得卓越成就的重要保证,而其背后的主观决定因素是能力、性向以及对从事的事业的意义的认知与该事业要求的适配性。当今择业者和从业者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知道自己适合和真正愿意做什么,而选择了某种职业或工作;好像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或感兴趣什么,而选择了什么;说不上适合和感兴趣做什么,只是在机会或条件的作用下被迫“选择”了某种职业或工作。在后两种情况下,成才的可能性低于第一种情况。因此,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提升高校的教育质量。三、 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一) 理念尚未普及目前,虽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并未得到广泛推广。对浙江大学的调查结果显示,在问及“学校是否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课程或讲座”时,13.68%的同学回答有,49.47%的同学回答无专门的课程但偶尔有讲座,还有36.84%的同学回答什么都没有;在问及“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主要从什么地方获得”时,回答主要从网络获得的占了51.3%,通过讲座获得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知识的占了34.26%,从课堂上获得的仅为9.26%,还有15.74%的同学认为是凭自己的经验知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此外,还有调查发现,还有很多高校没有开展给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工作,尤其是内地的一些高等专科院校和职业技术学院,有些学校虽有接触,但也没有真正开展起来。这些调查结果都反映出,一部分高校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和重要性没有向大学生进行有效地普及。(二)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制不健全就目前的情况看,承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任务的职能部门大多是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没有专门的师资和专职人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常常被安排在与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一起进行,有的甚至还被忽略。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除了就业指导课以外,主要的形式就是以集中突击教育为主,召开思想动员大会、宣传上级文件等。而现行的就业指导模式,学校只是起了一个信息平台的作用,只能视为毕业生在校期间“最后的晚餐”,无法完成对学生择业观、人生观和生涯设计的成功教育。(三)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严重不足目前,多数高校还没有专门的职业规划师,一般是由做学生工作的老师或者思想政治辅导员来兼任,高校职业规划指导人员普遍存在数量不足、经验不够、理论不深等问题,而这些指导者往往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众所周知,我国的教育体制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弊端,例如,高考志愿的选择由家长做主,学校和专业的选择没有考虑学生自己的意愿,因此,上大学后仍有相当的大学生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专业指导人员的缺乏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影响较大。(四) 时间安排不合理,缺乏系统性据对北京几所高校的就业指导调查显示,绝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对象集中在毕业年级,将低年级学生列为指导对象的相对较少。因为人们在认识上存在这样一个误区,认为只有毕业生才有必要接受就业指导,其他在校生没有必要进行这项工作。很多学生到毕业时才发现自己知识与能力的缺乏,而这些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是可以在学生一入校就安排的。由于没有全面而系统的并且适用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导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高校没有有效进行,同时也造成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概念模糊,因而也就不懂得怎样进行职业规划。四、 解决问题的建议(一) 理念的广泛普及学校要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发展、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并把它作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来开展,而不仅是形式主义;同时,相关部门要做好宣传工作,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活动;各学校间也要做好沟通和交流工作,相互借鉴,以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二) 成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与咨询机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就业指导侧重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事务性工作,应由就业指导部门负责。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侧重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为学生提供专业培训、咨询、服务等工作,应由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部门负责,从而实现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个性化、人本化,增强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专业性。同时还应设了咨询机构,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个性特征、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及职业倾向性等,以满足大学生的日益增长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需要。(三)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师资育队伍建设高校应进一步提高教育人员的素质,加强教育人员的专业化,对其进行系统的职业理论、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质测评、就业指导技巧等业务培训,强化其指导技能,积累指导经验,有条件的可以实行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从而使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队伍建设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四) 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实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应当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过程的始终,高校应当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系统教育。大一是适应期。高校应当首先抓好大一阶段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基础教育,引导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了解专业前景,树立职业规划意识。大二是积累期。主要任务是要引导学生完成职业生涯目标的确定,并在职业目标的指导下,自觉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大三是提升期。主要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职业技能,能促进大学生进一步积累职业经验。大四是冲刺期。除部分学生目标是考研外,大多数学生直接面临着择业和就业。因此,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顺利就业和成功就业是他们面临的主要矛盾。因此,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加强择业和就业观教育,强化毕业生就业心理素质教育。参考文献:[1] 朱宁,薛艳.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与择业心理调适[J] .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5(12) .[2] 隆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心理健康研究2005 (5) .[3] 杨芳.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民办教育研究,2010(3) .[4] 王征,陈国祥.职业生涯教育: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J] .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9) .[5] 白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与途径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2009(3) .[6] 赵戊辰.浅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J] .职业时空,2010(6) .[7] 牛瑞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与构建[J] .理论学报,2010(10) .[8] 林辉.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系统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8).[9] 曾平生.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几点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05(16).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的呼声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是大学生缺乏职业化素质、缺少职业规划意识而导致自身缺少市场竞争力。如何能在强手之中脱颖而出,撑起属于自己的一片天,这就需要我们思考怎样选择职业?怎样规划职业生涯?怎样使自己处于优势地位……我认为,只有做到个人选择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并拥有高度战略眼光和较强学习能力的大学生,才能在就业道路上走出一片天。一 个人选择与社会需要相辅相成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很多人才,社会需要决定着求职的环境。社会需要、市场需要,就是就业选择的方向。首先,一个职业的前途是与社会需要息息相关的,只有准确把握社会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选择的职业才有发展潜力,个人在职业方面的努力和投入才会增值,个人才能获得比较大的发展空间,自我发展才会有可靠的保障。其次,职业选择本身还是一种双向选择的过程,个人选择单位,单位选择个人。一个人在做职业选择时,还要考虑用人单位的需求,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这样才能跟单位配对成功。 再次,职业选择还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因此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和需求来选择职业。所以在选择职业时,不能完全凭主观意志和愿望行事。如果个人的择业脱离了社会和市场需要,他将很难被社会接纳。只有把社会需要与个人的理想、抱负和志趣结合起来,才有成功的希望!二 重视自我发展和职业前途调查显示,当代青年择业时更加重视自我发展机会和职业的前途。在调查中,许多大学生都认识到,“到一个前景不妙的企业工作,意味着今天就业明天便失业”。他们认为,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能给人信任感和拼搏的动力。如果一个企业前景不佳、缺乏后劲,即使工资收入暂时丰厚,也不能让员工有稳定感。而对于当前的大学生来说, 大学专业不一定成为你职业选择的方向。我认为,大学教育更多的是一种能力的培养。职业是为了个人生存、生活,获得持续活动的一个必要途径,职业的选择需要在社会上不断地磨练,慢慢选择的。职业内涵是没有高下贵贱,对社会有用的就可以,没有优劣之分。所以大学生在择业时,要用长远的战略眼光来审时度势,重视自我发展和职业前途,切忌“病急乱投医”,对待就业问题要更加理性。三 实力与努力并重要在事业的领域里飞翔,我认为,需要有一对翅膀——哲学和文学艺术。为什么呢?哲学给我们睿智,文艺给我们灵感。这是两种不同的智慧,哲学智慧是一种理性的智慧,文艺智慧是一种直接的智慧。有这两种智慧,我们就不怕不成功。 人文教育是人格塑造的工程,哲学和文艺是人生起飞的两个翅膀。,我认为,个人的发展是可以选择的,知识的储备决定了以后的发展道路。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已经历史性地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的教育阶段,然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何能在就业这条窄道上越走越宽?毫无疑问,实力与努力是你成功之路的领头兵。一个人只有实力而不努力,这个人太懒;一个人只会努力而没有实力,这个人太蠢。当一个人实力与努力并重时,成功之路也就离你不远了……总结如果说高考是万人过独木桥,那么大学生就业就像是在浩瀚无边的沙漠中寻找绿洲,机会到处都有,看你怎么把握。我想,只要我们把个人选择与社会需要相结合,用理性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在拥有实力的同时加倍努力,不断学习新事物,做到思路清晰,行动一致,没有什么不可以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

文艺学方向的论文研究方向

文艺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包括文学、美术、音乐等多个方向。文艺学的三个主要方向分别是:文学研究、艺术史研究和美学研究。1. 文学研究:文学研究是文艺学中最为重要的方向之一。它主要关注文学作品的创作技巧、意义、风格等方面。文学研究需要深入探究文学作品的背景、语言、格律、词汇等方面,以期能达到对文学作品的更深入的理解和解读。文学研究可以涉及各种文学流派,包括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小说、诗歌、戏剧等。2. 艺术史研究:艺术史研究主要关注艺术作品的历史流传和地位。艺术史研究包括对各种艺术流派的研究,例如绘画、雕塑、建筑、影像等不同艺术形式的历史性、技法和意义等方面的研究。艺术史研究需要综合考虑艺术作品的时间、地域、文化等因素,以达到对艺术历史的全面认识。3. 美学研究:美学研究是文艺学的另一个重要分支,主要关注美、艺术、审美等概念。美学研究需要对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美感体验、艺术理解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以了解美学的内涵和作用。美学研究可以涉及各种艺术形式、哲学思想、文化传统等方面,以形成深入的审美理论和美学思想。

儿童文学方向的毕业论文

一、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有天然的血缘关系 中外儿童文学发生和发展史都在不断地叙说着这一事实:儿童文学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儿童教育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 作为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分支,儿童文学的范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学的,二是儿童的。儿童文学与其他文学最大的差别在于其基本受众是儿童,因此,作家在下笔之时,必须顾及儿童的心理发展与理解能力。陈伯吹于1956年曾明白指出:“一个有成就的作家,能够和儿童站在一起,善于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以儿童的耳朵去听,以儿童的眼睛去看,特别以儿童的心灵去体会,就必然会写出儿童所看得懂、喜欢看的作品来。”由此可见,依据儿童的年龄特点,以儿童的立场创作作品,乃儿童文学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其最大的特色。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人类很早就发现文学是个很好的教育手段。凡属某国家某民族某地区儿童文学的发韧之作,大多因服从教育目的的需要而产生。最早可能产生于公元前1世纪的古代印度童话寓言故事集《五卷书》的序言中说:古代有一个国王有三个蠢笨的儿子。国王要他的丞相调教这三个儿子,但丞相却无能为力。后来一个年长的婆罗门愿承担这项教育任务,并保证在半年之内教会三个王子管理国家的才能。他以能吸引儿童的动物故事作为教材,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为此编成这部流传千古的故事书。17世纪被誉为“第一个为儿童写作的法国作家”费纳隆,为教育好自己的学生——王孙布哥尼公爵而写了《忒勒马科斯历险记》。……可以这样说,儿童文学的提倡是与儿童教育联系在一起的,儿童文学是因为儿童教育的需要才从大文学的母体里分离出来,并独立起来的。因此,儿童文学实际上应该是“成长文学”,可定义为“关注儿童成长,表现儿童成长,有助儿童成长的文学”。 二、儿童文学对儿童精神构建的重要性 “儿童文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在身体、精神、社会方面均未成熟的儿童培养引导为健全的社会人”。它在儿童的教育活动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1.儿童文学负有培养儿童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的重任 在社会道德价值上,儿童文学传达的多是人类共通的基本美德,如诚信、勇敢、合作、宽容等。当儿童为作品中的文学形象所吸引时,会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他们会下意识地站在各种不同的角色形象的立场来理解人与人的关系,体验各种道德情感,并随着作品的诱导作出道德判断。儿童在欣赏接受儿童文学作品时产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判断会对他们的伦理道德观念和行为产生影响。意大利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之所以成为世界儿童文学名著,一百多年来为世界各国儿童所喜爱,就是因为它塑造出勤奋坚韧的小抄写员叙利奥、跋涉三千里寻母的聪明勇敢的玛尔可等一系列的好少年形象,对儿童产生了很大很好的影响。茅盾上世纪30年代写的中篇儿童小说《少年印刷工》中,小主人公赵元生是个好学、能干、懂甘苦、自立奋斗的穷苦少年典型形象,为当时一大批由学生变为童工的少年儿童树立了独立谋生的榜样。苏联的卓娅、舒拉、铁木尔,我国的海娃、雨来、张嘎子等艺术形象引导着少年儿童走上正确的生活道路。张天翼笔下的三个栩栩如生的形象:贪玩好动的罗文应、懒惰好出风头的王葆、不动脑筋的赵大化,则从反面教育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因此,我们说儿童文学是爱的文学,它源于人类的爱与期待,爱是儿童文学最基本的美学元素;儿童文学是善的文学,以善为美,是儿童文学最基本的美学特征。世界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之所以具有永恒的魅力,就是因为它传达了深邃的爱的哲学,它具有引人向善的思想魔力。 2.儿童文学负有让儿童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自然的使命 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一样,是从整体上反映社会生活的,它包含丰富的思想内容以及作家的主观见解,也纳入不少社会、历史知识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它既能把孩子引向他们幼小的足迹难以到达的遥远国度,使之增加见闻,开阔眼界;又能促进他们对人生的哲理思考,使之懂得应怎样对待社会和人生;更能激励孩子对社会以及整个世界的热情关注,以加深他们对生活的了解和认识。比如,瑞典著名女作家拉格洛芙的童话《骑鹅旅行记》就在讲述童话故事的同时,又融进了许多有关瑞典的地理概貌、神话传说、文化古迹、工农业生产等知识。它不仅使瑞典的儿童可以从这个美妙的窗口了解自己的祖国,增长知识,而日世界各国的儿童也可以从中了解这个美丽国度。 儿童文学与其他文学相比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它更能引起儿童浓厚的认知兴趣。认知心理学认为:“当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来自外界环境中的新奇对象之间有适度的不一致时,个体就会产生‘惊讶’、‘疑问’、‘迷惑’和‘矛盾’心理,从而激发个体去探究。”儿童由于受知识所限,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这恰恰就成了儿童认知的动力。儿童文学能以其生动的形象、有趣的情节、活泼的笔法,把小读者引进那个他们欲探知的世界。未知的世界展现在具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小读者面前,就能大大激起小读者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兴趣。这种兴趣可以促使儿童积极地去探索新事物、新世界,培养儿童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新方法。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丹麦科学家玻尔就曾向人们说过:拉格洛芙的童话《骑鹅旅行记》对他走上科学道路有着深刻的影响。 3.儿童文学负有培育儿童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天职 “人类应当将最宝贵的赋予儿童”,这是联合国提出的原则。赋予儿童“最宝贵的”当然首先是美。“育人始于立美,立美始于儿童”。文学作为人类审美的最高形式之一,尤其应遵循美的规律进行创作。凡文学都应该是美的,没有美就没有文学。它应以美的光辉光照人类,以美的形态感化人心。曹文轩先生认为,“美感与思想具有同等的力量,甚至大于思想的力量”。他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不遗余力地浇灌出一朵朵善的花朵,用它们的美陶冶人们的心灵。儿童文学,除了具备一般文学的美学特征外,还具有其独特的美学特征。郭沫若在《儿童文学之管见》中对这个美妙无比的艺术世界作过形象的描绘:“儿童文学当具有秋空霁月一样的澄明,然而决不像一张白纸。儿童文学当具有晶球宝玉一样的莹澈,然而决不像一片玻璃。”这样的描述,形象而生动地说明了儿童文学所独有的美学魅力。儿童文学既是生活的真实反映,也是生活的审美反映。儿童文学作家在进步世界观的指导下,将生活中较粗糙、分散、处于自然形态的美的事物,形象地概括提炼为 更强烈、更丰满和更理想的艺术美,通过作品集中表现生活美、自然美与艺术美。像安徒生笔下的《海的女儿》、王尔德笔下的《快乐王子》等,尽管主人公的结局是悲惨的,但他们在读者的心里所激起的感情却愈来愈纯洁,愈来愈高尚,使读者从中获得了美的享受。同样,生活中的丑在作家笔下亦能变成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如《皇帝的新装》,就可以使读者在讥笑、否定丑恶的同时,更加神往生活中美的力量。杰出的儿童文学作家总是以适合儿童的优美形式和高度的艺术技巧,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儿童产生感情上的激动,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同时也以此影响儿童的思想感情,陶冶和培养儿童健康的生活情趣,发展他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4.儿童文学负有塑造儿童健全人格的任务 儿童文学作为儿童认识世界的另一扇窗口,能弥补儿童人格的某些缺憾。 首先,儿童文学有利于健全儿童的情感世界。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张之路先生认为“情感缺席”是现在孩子的一大问题,曹文轩先生也认为当今社会的儿童,“情感弱化已是令人忧心忡忡的问题”,他们都认为这与孩子的阅读有关联。曹文轩先生还认为:“解决这个问题,几乎是任何一种方式、任何一个部门都无法奏效的。最能治这个世纪病的,大概就是文学。文学几乎是唯一的良药。”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总是善于以细腻的笔调来展示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的诗意之美,从而给儿童以强烈的情感体验。如瑞典著名女作家林格伦的童话《住在屋顶上的小飞人》,写的是住在屋顶上的小飞人卡尔松与斯万特松家的小儿子小家伙相交往的有趣故事。小家伙是个自我感觉很孤独的普通小男孩,他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都很忙,家人既没时间陪他玩,也没人注意到他的感受。于是小飞人卡尔松出现了。小飞人填补了小家伙心里的孤独感,给小家伙带来了无尽的快乐。作品中对于两个小伙伴纯真友谊的描写,对于小家伙渴求亲情、友情的描写,给予现实生活中缺少情感交流的孩子们一种情感的补偿,使他们体验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愫。类似的作品还有《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彼得·潘》、《小熊温尼·普》、《玛丽·波平丝》、《洋葱头历险记》、《绿野仙踪》等,都是这方面有代表性的作品。情感的熏陶是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奉献给儿童的美味佳肴。 其次,儿童文学在树立儿童的自信心,培养儿童的自我意识,培养儿童敢于冒险、勇于进取的品格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如长篇童话《长袜子皮皮》塑造了一个聪明淘气、力大无穷,时常会搞些恶作剧的9岁小孤女——皮皮的童话形象。她的独立自信,她的个性十足,她的敢于冒险,处处都显示出这是一个被压抑着的、最狂野的儿童幻想的化身。这个童话形象使得现实中的孩子们被压抑的欲望得到了宣泄。感受着皮皮的自信、自立、自强、勇敢和冒险,生活中的儿童也会被激动着、鼓舞着。类似的作品还有:斯蒂文森的《金银岛》、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浸染在这样优秀的作品中,现实中的儿童的自信心、自我意识、勇于进取等个性品质就会受到一种积极的暗示,从而使儿童的这些个性特征得到启发、培养和加强。 再次,儿童文学在培养儿童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毅力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不畏困难,不屈不挠是使儿童能够保持持之以恒的注意力、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的重要保证。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可以鼓励和发展儿童的这些可贵品质。如曹文轩的“成长小说”《古堡》中,就塑造了两个逆流而上,经受住了生活摔打的“小小男子汉”形象。作者对小说主人公的开拓、进取,勇于搏击生活等阳刚气质的热情描写,对他们坚忍不拔、不畏艰难的顽强精神的礼赞,无疑对于克服儿童性格中的柔弱、驯良等缺憾有着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儿童文学如同孩子们心灵成长的养料,我们应充分认识儿童文学对于儿童精神建构的重要性。如果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得以广泛推广和阅读,儿童文学引导儿童亲近文学,提升儿童的精神就一定不是梦想。

新蕾出版社的全套国际大奖小说系列

评论中国儿童文学的现状,论述中国儿童文学前后五代人,写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儿童文学取得的进步,比较张天翼、严文井、陈伯吹、洪汛涛等老一辈儿童文学作家与郑渊洁、杨红樱等新一代儿童文学作家,赏析《神笔马良》、《宝葫芦的秘密》、《大林和小林》、《小溪流的歌》、《稻草人》、《萝卜回来了》、《雪孩子》、《没头脑和不高兴》、《小猫钓鱼》、《三个和尚》等经典儿童文学作品。 建议你看看儿童文学理论家、评论家束沛德、樊发稼、王泉根、谭旭东等人的文章,也许对你有帮助。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