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论文参考文献地名格式

发布时间:

论文参考文献地名格式

格式为作品的“出版年份”或期刊的“年、卷(期)”+“:页码(或页数范围),”对于多个引用文件,每一引用文件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些出版物也将表示引用文件位置的信息作为页码)应分别列在每个引用文件的序号中,放在方括号后(仅列出编号,前面和后面的单词和字符,如“p”或“page”没有添加)和标记。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如下:

1、所列参考文献应为便于读者考证的官方出版物。

2、所列参考文献应当标明编号、书名、作者和出版信息。

扩展资料:

论文格式的注意事项:

1、打印要求

所有毕业论文均采用A4纸打印,上下边距2.5cm,左边距3cm,右边距2.5cm。行距为行距的倍数(设定值为1.25);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封面为教务处统一规定的封面。

2、字体要求

纸上使用的字体要求是宋体。

3、字号

第一级序、题为小三黑体;第二级序、题为小四黑体;第三级及以下序、题为小四宋体,正文与第二级相同。

4、页眉及页码

毕业论文每页为页眉,以宋体为中心,宋体5号,印有“XX大学X X X理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页码应按阿拉伯数字(小字体五字)在页脚内连续排列,中间书写。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论文格式

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专著、论文集、报告、期刊文章、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学位论文、报纸文章、电子文献。参考文献的标准格式:1、专著、论文集、报告。2、期刊文章。3、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4、学位论文。5、报纸文章。6、电子文献。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如下:

一、期刊类[J]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1】安心,熊芯,李月娥。7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特点[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0,12(06):75-80。

【举例2】[2]许竞。我国学历教育分化的证书制度溯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6):22-29。

二、专著类[M]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举例1】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42。

三、报纸类[N]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举例1】[1]葛剑雄,陈鹏。地名、历史和文化[N]。光明日报,2015-09-24(011)。

四、论文集[C]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

五、学位论文[D]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郝桂莲。反思的文学:苏珊·桑塔格小说艺术研究[D]。四川大学,2014。

六、研究报告[R]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9-10。

七、其他[N]

【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

参考文献标注的正确格式如下:1、参考文献格式为:[序号]+著作作者+篇名或书名等+参考文献的类型+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2、引用别人的毕业论文的标注格式为(毕业论文类型为学位论文[D]):[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3、举例如:[11]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1-7。

地球学报参考文献格式

陕西省地质局.1973.李四光同志著作和讲话选编(1928~1970)

程克明,王铁冠.1993.天然气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天然气地球科学,4(2):49~94

程克明,赵长毅.1997.吐哈盆地煤成油气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勘探家:石油与天然气,2(2):5~10,19

戴金星.1979.成煤作用中形成的天然气与石油.石油勘探与开发,3

戴金星.1980.我国煤系地层含气性的初步研究.石油学报,4

戴金星.1992.各类天然气的成因鉴别.中国海相油气(地质),6(1):11~19

戴金星.1996.中国大中型气田有利勘探区带.勘探家:石油与天然气,1(1):6~9

戴金星.2007.中国煤成气潜在区.石油勘探与开发,34(6):641~645,663

戴金星,李先奇.1986.中亚煤成气聚集域东部气聚集带特征:中亚煤成气聚集域研究.石油勘探与开发,22(5):1~7

戴金星,王廷栋.2000.中国碳酸盐岩大型气田的气源.海相油气地质,5(1):12~13

戴金星,桂明义,黄自林,等.1986.楚雄盆地中东部禄丰———楚雄一带的二氧化碳气及其成因.地球化学,1:42~49

杜金虎,易士威,卢学军,等.2004.试论富油凹陷油气分布的“互补性”特征.中国石油勘探,9(1):15~22

龚再升,王国纯.1997.中国近海油气资源潜力新认识.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1(1):1~12

顾家裕.1994.沉积相与油气.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何登发,赵文智.1999.中国西北地区沉积盆地动力学演化与含油气系统旋回.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181

侯启军,魏兆胜,赵占银,等.2006.松辽盆地的深盆油藏.石油勘探与开发,33(4):406~411

胡朝元.1982.生油区控制油气田分布———中国东部陆相盆地进行区域勘探的有效理论.石油学报,2

胡见义,黄第藩,等.1991.中国陆相石油地质理论基础.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黄第藩,李晋超,程中第,等.1983.旱2井岩石抽提物中未成熟和成熟芳烃系列化合物组成分布的比较.地球化学,1:32~40

黄第藩,李晋超.1982.干酪根类型划分的X图解.地球化学,1:21~30

黄汲清.1947.新疆油田地质调查报告.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

黄汲清,任纪舜,等.1980.中国大地构造及演化.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贾承造,宋岩,魏国齐,等.2005.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的地质特征及油气聚集.地学前缘,12(3):3~13

贾承造,赵文智,邹才能,等.2007.岩性地层油气藏地质理论与勘探技术.石油勘探与开发,34(3):257~272

贾承造,赵文智,邹才能,等.2008.岩性地层油气藏地质理论与勘探技术.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地质出版社,1~20

蒋有录,查明主编.2006.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11,140~160

金之钧,张金川,王志欣.2003.深盆气成藏关键地质问题.地质论评,49(4):400~407

李德生.1980.渤海湾盆地复合油气田的开发前景.石油学报,1(1):1~15

柳广弟主编.2009.石油地质学.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15

罗平,裘怿楠,贾爱林,等.2003.中国油气储层地质研究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沉积学报,21(1):142~147

罗志立.1989.中国寻找大气田的前景及方向.石油学报,10(3):20~30

邱蕴玉.1994.油气聚集保存的时间性和有效性分析———油气有效成藏期及有效成藏组合研究.中国海上油气(地质),8(5):289~300

邱中建.1974.加速渤海湾油气勘探的几点想法———复式油气聚集(区)带机理.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档案室

裘亦楠,薛叔浩,应凤祥.1997.中国陆相油气储集层.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史训知,戴金星,王则民,等.1985.联邦德国煤成气的甲烷碳同位素研究和对我们的启示.天然气工业,2

宋岩,戴金星.1998.中国大中型气田主要地球化学和地质特征.石油学报,19(1):1~5

宋岩,赵孟军,柳少波,等.2005.中国 3 类前陆盆地油气成藏特征.石油勘探与开发,32(3):1~6

孙肇才,郭正吾.1991.板内形变与晚期次生成藏———扬子区海相油气总体形成规律的探讨.石油实验地质,13(2):107~142

田在艺.1960.中国陆相沉积生油和找油论文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田在艺,王善书.1985.我国海域地质构造与含油气沉积盆地特征.石油学报,8(8):1~12

王昌桂,郭彦如.1993.吐鲁番坳陷天然气地质特征及成藏模式.新疆石油地质,14(2):117~125

王廷栋,王海清.1989.以凝析油轻烃和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判断气源.西南石油学院学报,11(3):1~15

翁文波.1948.从定碳比看中国石油远景

吴崇筠.1983.构造湖盆三角洲与油气分布.沉积学报,1(1):5~26

吴崇筠,薛叔浩,等.1992.中国含油气盆地沉积学.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吴河勇,梁晓东,向才富,等.2007.松辽盆地向斜油藏特征及成藏机理探讨.中国科学:D 辑,37(2):185~191

武守诚.1988.中国板块演化与油气盆地.石油实验地质,3(4)

袁选俊,谯汉生.2002.渤海湾盆地富油气凹陷隐蔽油气藏勘探.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3(2):130~133

翟光明,宋建勇,靳久强,等.2002.板块构造演化与含油气盆地形成和评价.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张厚福,方朝亮,高先志,等.1999.石油地质学.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张金川.2003.根缘气成藏主控地质因素.地球学报,z1:120~124

张恺.1995.论板块构造旋回与油气壳-幔深部成因说.新疆石油地质,16(1):1~9

赵文智,程克明.1995,吐哈盆地煤系地层油气聚集特征与勘探对策.天然气工业,15(4):13~17

赵文智,何登发,池英柳,等.2001.中国复合含油气系统的基本特征与勘探技术.石油学报,22(1):6~13

赵文智,何登发,等.2002.含油气系统术语、研究流程与核心内容之我见.石油勘探与开发,29(2):1~7

赵文智,汪泽成,张水昌,等.2007.中国叠合盆地深层海相油气成藏条件与富集区带.科学通报,52(1):9~18

赵文智,王红军,徐春春,等.2010.川中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藏大范围成藏机理与富集条件.石油勘探与开发,37(2):146~157

赵文智,王兆云,汪泽成,等.2005a.高效气源灶及其对形成高效气藏的作用.沉积学报,23(4):710~719

赵文智,王兆云,张水昌,等.2005b.有机质 “接力成气”模式的提出及其在勘探中的意义.石油勘探与开发,32(2):1~7

赵文智,张光亚,王红军,等.2003a.中国叠合含油气盆地石油地质基本特征与研究方法.石油勘探与开发,30(2):1~8

赵文智,邹才能,汪泽成,等.2003b.富油气凹陷 “满凹含油”论———内涵与意义.海相油气地质,8(3):130~142

邹才能,池英柳,李明,等.2004.陆相层序地层学分析技术:油气勘探工业化应用指南.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邹才能,陶士振,谷志东.2006.中国低丰度大型岩性油气田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地质学报,80(11):1739~1751

邹才能,陶士振.2007.大油气区的内涵、分类、形成和分布.石油勘探与开发,34(1):5~12

邹才能,陶士振,方向.2009a.大油气区形成与分布.北京:科学出版社,1~5

邹才能,陶士振,袁选俊,等.2009b.连续型油气藏形成条件与分布特征.石油学报,30(3):324~331

邹才能,袁选俊,陶士振,等.2010.岩性地层油气藏.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21~132

Ayers Jr W B.2002.Coalbed gas systems,resources,and production and review of contrasting cases from the San Juan and Powder river ba-sins.AAPG Bulletin,86(11):1853~1890

Cook T.2004.Calculation of Estimated Ultimate Recovery(EUR)for wells in assessment units of continuous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s,USGS Powder River Basin Province Assessment Team,Total Petroleum System and Assessment of Coalbed Gas in the Powder River Basin Province,Wyoming and Montana:U.S.Geological Survey Digital Data Series DDS-69-C,p.1~6

Crovelli R A.2004.Analytic resource assessment method for continuous-type petroleum accumulations—The ACCESS assessment method:USGS Powder River Basin Province Assessment Team,Total Petroleum System and Assessment of Coalbed Gas in the Powder River Basin Province,Wyoming and Montana:U.S.Geological Survey Digital Data Series DDS-69-C,p.1~12

Dow W G.1972.Application of oil correlation and source rock data to exploration in Williston basin

Gautier D L,Dolton G L,Takahashi K I,Varnes K L,eds.1995.1995 National Assessment of United States oil and gas resources—Results,methodology,and supporting data:U.S.Geological Survey Digital Data Series DDS-30

Hubbert M K.1953.Entrapment of petroleum under hydrodynamic conditions.AAPG Bulletin,37(6):1954~2026

Hunt J M.1990.Generation and migration of petroleum from abnormally pressured fluid compartments.AAPG Bulletin,7(1):61~69

Klett T R and Charpentier R R.2003.FORSPAN Model Users Guide:U.S.Geological Survey Open-File Report 03-354,p.1~35

Klett T R and Schmoker J W.2004.U.S.Geological Survey Input-Data Form and Operational Procedure for the Assessment of Continuous Petroleum Accumulations:USGS Uinta-Piceance Assessment Team,Petroleum Systems and Geologic Assessment of Oil and Gas in theUinta-Piceance Province,Utah and Colorado:U.S.Geological Survey Digital Data Series DDS-69-B,p.1~9

Law B E.2002.Basin-centered gas systems.AAPG Bulletin,86(11):1891~1915

Levorsen A I.1956.Geology of petroleum.W.H.Freeman and company,1~850

Magoon L B,Dow WG.1994.The petroleum system-from source to trap.AAPG Memoir 60,3~24

Magoon L B.1987.The petroleum system a classification scheme for research,resource assessment,and exploration,AAPG bulletin,71(5):587

Masters J A.1979.Deep basin gas trap,Western Canada.AAPG Bulletin,63(2):152~181

Nielson D H.1990.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hale gas recovery.United States Patent,No.4928765

Pan C H.1941.Nonmarine origin of petroleum in north Shensi,and the Cretaceous of Szechuan,China.AAPG Bulletin,25:2058~2068

Parker H W,et al.1970.Recovery of oil from oil shale,United States Patent,No.3528501

Perrodon A.1983.Dynamics of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s:Pua.Elf Aquitaine,187~210

Pollastro R M.2007.Total petroleum system assessment of undiscovered resources in the giant Barnett Shale continuous(unconventional)gas accumulation,Fort Worth Basin,Texas.AAPG Bulletin,91(4):551~578

Rose P R,Everett J R.1984.Merin I S.Possible basin centered gas accumulation,Roton Basin,Southern Clorado.Oil & Gas Journal,82(40):190~197

Schmoker J W.2002.Resource-assessment perspectives for unconventional gas systems.AAPG bulletin,86(11):1993~2000

Schmoker J W.1995,Method for assessing continuous-type(unconventional)hydrocarbon accumulations.In:Gautier D L,Dolton G L,Ta-kahashi K I,Varnes K L,eds.1995 National Assessment of United States oil and gas resources—Results,methodology,and supporting data:U.S.Geological Survey Digital Data Series DDS-30

Schmoker J W.1999.U.S.Geological Survey Assessment Model for Continuous(Unconventional)Oil and Gas Accumulations—The“FORSPAN”Model:US Geological Survey Bulletin 2168,p.1~9

Schmoker J W.2005.US geological survey assessment concepts for continuous petroleum accumulations:US Geological Survey Digital Data Se-ries DDS-69-D,p.1~9

SPE,AAPG,WPC,SPEE.2007.Petroleum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1~47

Tissot B P,Welte D H.1978.Petroleum formation and occurrence.New York,SpringerVerlag

安芷生等.1990.最近2万年中国古环境变迁的初步研究,刘东生主编,黄土、第四纪地质全球变化.北京:科学出版社

白润光.1986.泥炭形成水热系数指数,地理学报,(2):168~176

毕慕莹.1992.近40年来华北干旱的特点及成因,叶笃正,黄荣辉主编,旱涝气候研究进展.北京:气象出版社,23~32

陈方吉.1979.北京地区全新世地层及自然环境变化.中国科学,(9):900~907

陈宗宇,张光辉等.1998.华北地下水古环境意义及古气候变化对地下水形成的影响.地球学报,4:338~345

程汝楠.1988.应用天然水氢氧同位素示踪水量转换,刘昌明、任鸿遵主编,水量转换.北京:科学出版社,33~50

初朋文.1992.沧州地区浅层淡水及咸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研究.山东地质科技情报,22~27

冯炎.1993.中国江河防洪丛书(海河卷).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关秉钧等.1985.用环境同位素氚、碳-14、碳-13探讨北京地区地下水运动规律.水文地质技术方法,第十二辑,1~6

郭永海等.1996.河北平原京津以南深层地下资源形成规律的研究.地质论评,5:410~415

黄荣辉等.1989.华北降水的年代和年际变化及其对经济影响.北京:科学出版社,95~101

贾毅.1990.河北省城市形成发展因素分析.地理学与国土研究,(3)

孔昭宸等.1990.北京地区距今30000~10000年的植物群发展和气候变迁.植物学报,20:330~338

孔昭寰.1992.植物群的古气候变迁记录.北京:海洋出版社,155~177

孔昭寰等.1982.北京地区10000年以来的植物群发展和气候变化.植物学报,24(2):172~181

孔昭寰等.1990.中国某些地区全新世高温期植被和气候的初步认识.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0(1):99~102

李桂如等.1988.冀中坳陷岩溶水同位素组成及水动力条件.中国岩溶,4:307~311

李君亭.1991.地下水渗流数值模拟方法.北京:地质出版社

李克让等.1990.华北平原旱涝气候.北京:科学出版社,80~111,180~182

李世魁等.1988.中国北部半干旱地区农牧气候界限探讨.北京:科学出版社,105~131

李文绮等.1985.河北东部全新世温暖期植被与环境.植物学报,27(6):640~651

梁幼林等.1991.逐步判别分析在恢复气候上的应用.科学通报,(22):1731~1734

刘春蓁等.1991.华北地区水文循环特征.应用气象学报,2(2):289~293

刘存富.1990.地下水14C年龄校正方法——以河北平原为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3:4~8

满志敏等.1991.中国东部近4500年以来气候冷暖分期.北京:海洋出版社,21~35

施雅风等.1989.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与环境问题.北京:科学出版社,366~369

施雅风等.1995.气候变化对西北华北水资源的影响.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16~220,308~310

施雅风等.1996.中国历史气候变化.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5~40

汤仲鑫等.1984.京津冀地区近500年旱涝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

童国榜.1988.华北平原第四纪孢粉的数学地质分析.植物学报,30(3)

王恒纯.1991.同位素水文地质概论.北京:地质出版社,45~57

王会昌.1983.一万年来白洋淀的扩张与收缩.地理研究,8~17

王开发等.1978.根据孢粉分析推断上海地区近6000年以来气候变迁.大气科学,(2):139~144

王松海.1987.近5000年来我国中原地区气候在年降水量方面的变迁.中国科学(B辑),(1):104~12

卫克勤,林瑞芬.1994.祁连山敦德冰心氧同位素剖面的新解释.地球化学,3(2)

吴忱.1992.华北平原四万年来自然环境演变.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吴忱等.1989.古运粮河的形成与石家庄地区地理环境演变.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5(1)

吴忱等.1991.华北平原古河道研究.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吴锡浩等.1994.中国全新世气候适宜期东亚季风时空变迁.第四纪研究,1:24~37

吴祥定等.1994.历史时期黄河流域环境变迁与水沙变化.北京:气象出版社

徐纯性.1992.河北城市发展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许青海等.1988.白洋淀地区全新世以来植被演替和气候变化初步探讨.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5(3):193~202

许青海等.1992.海河流域全新世气候演变的初步认识.北京:海洋出版社,18~19

严富华等.1981.从花粉分析试论北京地区两泥炭矿的时代和形成环境.地震地质,3(1):51~65

燕子杰等.1991.山东旱涝气候变迁的五个阶段.大气科学,15(4):123~128

杨怀仁.1996.古季风、古海面与中国全新世大洪水,杨怀仁主编,环境变迁研究.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366~374

姚汉源.1987.中国水利史纲要.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

姚建文等.1996.气候变化对华北平原区地下水资源影响的初步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

姚足金.1995.华北地热水3万年以来的古气候记录.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4:383~388

叶笃正等.1996.黄河长江流域旱涝规律和成因研究.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于凤兰等.1994.海滦河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北京:科学出版社

张德二.1983.我国近500年各区域旱涝变化及其与冬季冷暖的关系.北京:气象出版社

张德二.1983.重建近500年气候系列的方法及其可靠性.北京:气象出版社

张光辉.1998.长江“暴怒”、黄河“绝食”这是气候人类叠加之结果———长江洪灾带来的思考(特约)·中国改革报,9月16日

张光辉.1999.跨世纪的中国水与环境问题及其对策探讨(特约).地质科技管理,第一期

张光辉等.1999.区域水循环过程与水资源演化规律.地球学报(增刊)

张光辉等.2000.华北平原地下水形成与区域水循环演化的关系.水科学进展,第4期

张光辉等.2000.全新世以来太行山前倾斜平原地下水演化规律.地球学报,第2期

张光辉等.2000.水文循环演化中熵理念及其应用.勘察科学技术,第1期

张光辉等.2004.海河平原地下水演化与对策.北京:科学出版社

张兰生.1980.我国晚更新世最后冰期气候复原.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101~118

张子斌等.1981.北京地区13000年来自然环境的演变.地质科学,(3):259~268

张宗祜等.1997.论华北平原第四系地下水系统之演化.中国科学,2:168~173

章新平,姚檀栋.1995.青藏高原降水中δ18O与温度和降水量的关系.地理学报,15(1)

郑克琰等.1989.北京地热田极其外围地区天然水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地热专辑,第二辑.北京:地质出版社,163~170

周昆叔等.1982.初论我国黄土的气候.北京:科学出版社

周炼,刘存富,王佩仪.1998.河北平原第四系咸水同位素组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3:4~8

周炼,刘存富.1996.河北沧州地区天然水的氯同位素组成.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5

朱宣清等.1992.白洋淀环境演变及预测.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82~118

左大康等.1985.华北平原水量平衡与南水北调研究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68~182

Barnett TP et al..1989.The effect of Eurasian snow cover on regional and globa1 climate variations,Journal of the Atmospheric Sciences,46(5),661~685

Barry RG.1984.Possib1e Co,induced warming effects on the cryosphere climatic changes on a yearly tomi11ennia1 basis(N A Mourner and W Kar1en eds.), 571~604

Brad1ey,R S and Jones P D.1992.When was the“Little Ice Age”,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Little Ice Age Climate( ed.T'miami) Tokyo,1~4

Carrara P A and Andrews J T.1978.Problems and applications of Lichenometry to geomorphic studies,San Juanmountains,Colorado,Arctic and Alpine Research,5(4),373~384

Chang A T C,Foster J L and Ha1l D K.1987.Nimbus-7 SMMR derived global snow cover parameters,Annals of G1aciology,9:39~44

Chen J and Ohmura A.1990.Estimation of A1pine glacier water resources and their change since 1870s,IAHS,Pub.(193),127~135

Clime K.1980.Geomorphologica1 evidence of Holocene climatic change in Northernmongo1ia,geographic Policing,(43),101~110

COHMAP Members,1988.Climatic changes of the last 18000 Years:observations andmodel simulations,Science,241,1043~1052

David N C I.1987.C1imatic f1uctuations and runoff from glcierised alpine basin IAHS,168,77~89

Denton G H and Karolin W.1978.Holocene c1imatie variations-their pattern all Possible eases,Quaternary Research,3(2),155~205

Dickinson R E.1989.Water and Energy Exchange,NOARmS.601,88~02

F1ohn H.1973.Actual paleoclimatic problems from a Climato1ogist viewpoint,Paleoclimatic Research and Models( A Ghazi ed.), 17~33

Fisher D A.1979.Comparison of 100000 years of oxygen isotope and in solub1l Impurity profile from the Devon Island all Camp Century Ice Core, Quaternary Research,18 (3),299~305

Frenzel B.1991.Climates about 7000 to 6500a,B P,Explanatory Note of Atlas Paleoclimates and Paleoenvironments of the North Hemisphere,Georgia.Inst.Hungarian Academy of Science, Budapest,128~130

Gleick P H.1987.The deve1opment and testing of a water balance model for climate impacts assessment:modeling the Sacramento Basin,Water Resources Research,23 (6),1049~1 061

Gleick P H.1986.Methods for evaluating the regional hydro1ogic impacts of global climatic changes,Journal of Hydrology,88,99~116

Gleick P H.1989.Climate Clang'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Review of Geophysics,27 (3),329~344

Grove J m.1987.Glacier fluctuation and hazards,Geographical Jouma1,153,351~369

Houghton J T,Jenkins G J.1990.Climate Change:The IPCC Scientific Assessmen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

IPCC.1992.Climate change:The IPCC 1990and 1992 Assessments,WMO/UNEP

Iwasaki T.1991.Year-to-year variation of snow cover area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Journal of Meteorology Society of Japan,69 (2),209~217

Jones P D,WigIey TM L and Wright P B.1986.Globa1 temperature variations between 1861and 1984,Nature,322 (6078), 430~434

Jones P D.1988.Hemispheric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variations,recent trends and an unapt to 1987, Journal of C1imate,(1):654~660

Karl T R and Ribosome W.1989.The impact of decade fluctuations inmean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on runoff:a sensitivity study over the United States,C1imatic Change,15(3),423~447

Kazimierz Rozanski et al..1992.Relation between long-term trends of Oxygen-18 isotope composition of precipitation and climate.Science,258(6),981~984

Kruss P D and Smith I N.1982.Numerical modelling of the Vernagtferner and its fluctuations,Z.Glets.Glazial.,18(1),93~106

Kruss P D.1983.Climate change in East A Erica,A numerical simulation from the 100 years of terminus record at Lewis Glacier,mount Kenya,Z.Glets, Glazi,19(2),43~60

Kuo C.1990.Conference established between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and Global temperature,Nature,343,709~713

Kutzbach JE and Gutter P J.1986.The influence of changing orbital parameters and surface boundary conditions on climate simulations for the past18000 years,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43(16),1726~1759

Kutzbach JE.1981.Monsoon climate of the early Holocene,climatic experiment With the earth's orbital Parameters for 9000 years ago,Science,214 (4516),59~61

Lai Zuming.1982.A study on the variation coefficient of annual runoff of the rivers in northwest China,Hydrological Aspects of A1pine and Highmountain Areas,IAHS Pub1,(138),285~294

Liu Chunzhen,Tian Yuying.1990.The Impact of climatic change on the hydrological regime for basins in three different c1imate regions of China Proc.Symp.IAHS,pub.,369~376

Liu Chunzhen.1991.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y on the Hydrological cycle in North China.IAHS press,(201),149~151

Liu Chunzhen.1992.The characteristics of hydrological cycle in China,IGBP Bu1letin,55~63

Liu Chunzhen.1993.A climatic method for estimating water resource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water and heat balance,IAHS,(212),97~102

Liu Cunfu and Wang Peiyi.1992.The environment significance of isotope composition in groundwater of Hebei Plain.The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groundwater and environment,Beijing,382~386

Liu Xinren.1989.A Conceptual mode1 simulating the hydrological processes on a drainage basin in a plain area,Proc.of Baltimore Symp.,IAHS,Pub1.,(181),195~202

Porter SC.1986.Pattern and forcing of Northern Hemisphere glacier variations During the test Millennium,Quaternary Research,26(1),27~48

Probst JL and Tarody Y.1987.Long ranges streamflow and wor1d continental runoff fluctuations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is century,Journal of Hydrology,94(4),289~311

Robinson DA,Dewey K F.1990.Recent secu1ar variations in the extent of Northern Hemisphere snow cover,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17(10),L557~1560

Robinson DA.1991.Recent variations in Northern Hemisphere snow cover,Proceedings of the 15th Annual Climate Dishonesties Workshop.NOAA.219~224

Rothlisberger F and Geyh M A.1985.Glacier variations in the Hlinalaya and Karakoram,Z.Glets.Glazgial,21 (1),237~249

Scheck JC,Liu CZ.1989.Deve1opment and app1ication of simple water balance model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imate and water resources in new directions for surface watermodeling,Proc.Baltimore Symp.,IAHS,Pub.,(183),343~352

Schlesinger M E.1986.Co,-induced changes in seasonal snow cover simulated by OUS coupled atmos-phereocean general circulationmodel.In:Snow Watch 85',Glaciological Data Report,GD-l8,249~270

Shiklomanov L H and Stakhiv L.1990.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The IPCC impacts assessment 4-1~4-42,WMO/UNEP,Australian Government Publishing Service, Canberra

Siegel D I.1991.Evidence for dilution of deep,confined ground water by vertical recharge of isotopically heavy Pleistocene water,Geology,19,433~436

Stone W J et al..1992.Paleohydr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some deep soil water chlorid profiles,murray basin,South Australia,J.Hydrol.132,201~223

Stroeven.A.1989.Historic front variations of the Rhone Glacier:simulation with an ice flowmodel,Glacier fluctuations and climatic change (J Edemas ed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391~405

T Gundertrup,N.,Wu,X.,Klein,L., Xie,Z.,1989.Holocenelate Pleistocene c1imatic ice core records from QinhaiTibetan plateau,Science,246 (4929),474~477

Thwaitq C W and Matber J R.1991.Instructions and tables for computing potentia1 evapotranspiration and the water balance,In:Publications in C1imatology,10 (3),311

Velichko A A, K1imanov V A and Borzenkoya I I.1991.Climates between 6000and 5500aBP,Explanatory Note of Atlas of Palicoc1imates and Paleoclimates of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eds.by A A Velichko,B Frenze1,M Pecsi),131~132,published by Geography Institute of Hungarian Accede.Sciences, Budapest

Vinnikov K.1990.The empirical data on modern global climate changes(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Journal of C1imate,3,662~677

Wa1ton WC.1989.Analytical Groundwater Modeling,Eloisa Publishers

Waggoner P E.1990.Climate change and U-S.Water Resources,John wiley,New York, 477

Wang Shaowu.1991.Reconstruction of temperature series of North China from 1380s to 1980s,Science in China,34 (6),751~759

Wing Suming,Wang Yunfei.1991.Qinghai Lake fluctuation and climatic change since the last Glaciation,Chinese Journal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9 (2),170~183

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怎么写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工业10-2 姓名:朱少栋 学号:10024090245美国与俄罗斯的能源战略摘要:一直以来,美国都是世界上石油消费最大的国家,目前平均每天消耗将近全球1/4的石油供应。因此发展替代能源一直是美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能源战略的基本宗旨是确保能源安全,减少石油进口,保护环境,维护经济繁荣与国家安全。从《2005年能源政策法》到2007年的《能源独立与安全法案》,再到《2009年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来看,美国出台的主要政策法规都有各自配套的激励措施和投资计划。相比之下,俄罗斯是一个石油、天然气资源蕴藏极为丰富的世界能源强国,依靠最近几年的能源出口致使经济得以快速增长。与此同时,世界能源处于“卖方市场”,许多国家都希望与俄开展能源合作。关键词:美国、俄罗斯、能源、政策、外交美国的能源战略 美国是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国、第一大原油进口国,同时也是拥有最多先进能源技术的大国。确保美国的能源安全,减少石油进口,保护环境,维护美国经济繁荣与国家安全是美国能源战略的基本宗旨。美国一直实行全球性的能源战略,凭借其超级大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通过“开源”和“保源”,确保能源供应安全。美国在外交上,加强与石油生产大国的对话;在军事上,依靠军事力量保护石油运输通道安全;在对外贸易关系上,美国鼓动产油国开放能源行业,主张减少能源贸易和投资壁垒;在石油储备方面,美国不断增加战略石油储备的数量,并严格限制战略石油储备的动用,以应对严重的石油供应中断。小布什政府任内通过的《2005年能源政策法案》,该法案的基本宗旨是确保美国的能源供给、保护环境,维护美国的经济繁荣与国家安全,其主要内容为1、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扩大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和使用,保障能源供应;3、增加财政拨款,促进能源科学研究4、改进汽车燃油利用状态。《能源独立和安全法案》的出台标志着美国能源改革拉开了序幕。其规定了汽车工业的能耗标准,推广可再生能源,减少对石油进口的依赖,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制订更为严格的能效标准。虽然也采取了一系列鼓励节能和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措施。但是事实上,小布什政府对节能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重视的程度并不高。奥巴马上台后,一改小布什政府的做法,将能源改革放在其各项政策的优先位置上,提出通过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来实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能源安全并刺激经济增长的能源政策新目标。2009年,奥巴马政府向国会提交了《清洁能源安全法案》草案,旨在通过节能增效、发展智能电网{智能电网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控制方法以及决策支持系统,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和环境友好,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允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并高效运行。}和推广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手段,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摆脱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并规划未来新能源经济的发展。该法案不仅是新世纪美国能源战略的第一个最重要的法律文件,而且是美国第一个关于温室气体减排的法案。这是首次对企业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做出限制,同时要求逐步提高来自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电力供应,对排放指标、分配额度做出了规定,并引入排放配额交易制度。俄罗斯能源战略俄罗斯是一个石油、天然气资源蕴藏极为丰富的世界能源强国,依靠最近几年的能源出口致使经济得以快速增长。与此同时,世界能源处于“卖方市场”,许多国家都希望与俄开展能源合作。从俄罗斯独立开始,俄罗斯政府就对发挥能源优势、振兴能源和发展能源赋予了头等战略意义,并将能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能源产业现代化、国内能源安全和国际能源大国地位确立与科学合理的能源战略紧密联系在一起。俄罗斯的能源战略有以下几个要点:1、利用地缘关系控制里海和中亚石油输出;2、实行石油出口多元化战略;3、加强国家对石油开发的控制,削弱私营公司力量。在里海和中亚地区,俄罗斯充分利用自身地缘政治优势。这些地区没有出海口,地理位置封闭。产油国家的石油和天然气只能通过俄罗斯输往外地。但这些国家不仅在石油出口上依赖俄罗斯,而且在政治、经济和安全上都不能摆脱与俄罗斯的干系。俄罗斯政府利用这种特殊关系积极推行能源外交和能源战略,进一步控制相关国家的能源和油气输出管道。俄罗斯致力于出口市场的扩大。用了近4年时间来稳定西欧石油市场,同时在中东欧输出管线,以扩大市场。俄罗斯石油业决心到2010年保障美国13%的石油需求,4家俄罗斯公司筹划的可直通美国的“新西伯利亚—摩尔曼斯克输油管”项目也在加紧进行。保持能源出口的力度对俄罗斯的经济意义重大。由于油价上涨,俄罗斯2002年的盈余达到了50亿美元。俄罗斯主导下的俄罗斯石油战略不允许出现不同的声音。当国内石油私营公司与国家石油战略发生利益冲突时,他们必须绝对服从国家。尤科斯显然是一个代表。俄罗斯能源战略中的两个倾向“加大国家对资源的控制”以及“扶持国有企业,削弱私营企业”已显露无遗。俄罗斯为使能源综合体得到健康发展,担当保证国家能源安全、振兴国家经济大任,综合国内外各种因素,先后制订出台了《2010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和《俄罗斯联邦2020年前能源发展战略》。从俄罗斯不同时期出台的能源战略来看,尽管具体的产出指标预测以及不同时期的战略重点和政策措施有所变化,但俄罗斯将油气产业的稳健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复兴支柱和重新崛起的引擎的愿望和雄心却是不变的主题。美国与俄罗斯资源上的比较美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是真正的地大物博的国家,能源资源比如石油资源非常丰富。2008年07月15日...据美国能源部情报局公布的统计数字,美国已探明石油储量超过209亿桶,居世界第11位;2007年美国石油日产量达510万桶,居世界第三。但是同时,美国是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国、第一大原油进口国,也是拥有最多先进能源技术的大国。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国,也是世界上第一大石油进口国。据统计,2007年美国日均石油消费2069.7万桶,日均进口石油1221万桶,一半以上依赖海外石油。减少石油进口、增加能源安全,一直是美国朝野都赞成的能源政策尽管美国近海富含油气资源,但美国国会1981年通过的近海石油禁采法律,以及1990年老布什总统签署的行政禁采令,却使美国近海油气开采被完全冻结。美国在石油自给问题上“自废武功”,有其多重考虑。相比美国对能源进口的依赖,俄罗斯是能源资源极丰富的国家,是世界能源生产和出口大国。据俄罗斯的新能源战略评估,俄罗斯境内集中了世界石油储量的1/10。从已探明储量来看,俄罗斯的石油资源保障能力在25~30年之间,预测储量可保障70年左右。根据《2020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基本纲要》的预测,俄罗斯的石油储量大约为440亿吨,可在主要石油开采国中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俄罗斯每年向非独联体国家出口1亿吨原油,占世界贸易总量的大约6%。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天然气储量,境内集中了世界天然气储量的1/3,按照天然气探明储量,其保障能力在90年左右,预测储量将超过100年。尽管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储量丰富,但出于长远考虑俄罗斯仍将核能等新型能源的开发视作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俄罗斯境内共有10座核电站、30个正运行的核反应堆,占俄罗斯能源产量比重的15%左右。根据规划,俄今后10年将投资数百亿美元新建10个核反应堆以增加核能产量。但在发展核能的过程中,俄遇到了铀矿相对匮乏这一瓶颈的制约。俄以60万吨的铀矿储量居世界第七,但具有开采价值的铀矿仅占28%。俄每年消耗铀矿1.5万吨,但开采量却只有0.33万吨,需要大量进口。为保持核能利用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俄一直尝试购买和垄断哈、乌等中亚国家的铀矿开采权,其中储量世界第三的哈萨克斯坦是俄首要关注目标。俄哈核能合资公司今年4月成立,两国联手在哈开采、加工铀矿。俄的战略目标是,极力排挤美、欧、日等国,以期望更大程度地拥有哈的铀矿资源。 为应对地球能源日益枯竭局面,俄还制定了到月球求能源的雄心勃勃的计划。俄“能源”火箭航天集团打算耗资高达20亿美元,在月球提炼出用作清洁、安全和高效的核聚变发电燃料——氦-3。虽然在能源战略的大方向上迥异,但不可否认的是,俄罗斯与美国都是全球矿产资源品种较全、储量丰富、人均占有储量较多的国家。俄罗斯的能源强国与美国的新能源战略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动力资源是俄罗斯特有的禀赋竞争优势和实现经济腾飞的潜能所在。对于需要在一年大部分时间里保持不间断供暖和供热的国家来说,能源供给对于国家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燃料动力部门是国家经济中的支柱行业,创造国家1/3的产出、65%的出口和50%的联邦政府预算收入。由于能源综合体在俄罗斯经济中的地位如此重要,保持能源综合体稳定、持续发展,不仅关系到俄罗斯国内经济正常运转与否,还是俄罗斯大国复兴和赶超发展的引擎。俄罗斯的能源强国战略分为以下几部分:能源主导外交 在里海和中亚地区,俄罗斯充分利用自身地缘政治优势。这些地区没有出海口,地理位置封闭。产油国家的石油和天然气只能通过俄罗斯输往外地。但这些国家不仅在石油出口上依赖俄罗斯,而且在政治、经济和安全上都不能摆脱与俄罗斯的干系。普京利用这种特殊关系积极推行能源外交和能源战略,进一步控制相关国家的能源和油气输出管道。且致力于出口市场的扩大。用了近4年时间来稳定西欧石油市场,同时在中东欧输出管线,以扩大市场。俄罗斯石油业决心到2010年保障美国13%的石油需求,4家俄罗斯公司筹划的可直通美国的“新西伯利亚—摩尔曼斯克输油管”项目也在加紧进行。保持能源出口的力度对俄罗斯的经济意义重大。建立国内油气工业垄断与竞争的基本规范与监督机制 俄罗斯能源战略规定,充分利用世界能源科研成果,实施国家能源科技优先发展项目,发展能源创新,促进能源工业现代化,注重生态安全。如要求提高石油产品质量,保证能源使用效率;控制能源开发、运输和消费对环境的污染,利用经济杠杆刺激无污染生产,建立国家燃料动力平衡系统,使初级能源、热能、电力、工艺、设备和服务等供求平衡。尽管俄罗斯油气等能源储量丰富,但为应对未来地球能源日益枯竭的局面,俄罗斯仍把水利资源、核能、开发月球能源等新型能源的开发视为长期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制订战略实施的配套政策 为给矿藏开采者创造合适的法律环境,俄罗斯不断修订完善油气法律,调整产品分成协议的实施政策,调整石油税收、公司政策和对外合作政策等。利用税收杠杆调节国家与企业间的关系。逐步提高国内市场天然气的价格,以便保障天然气市场各主要主体自负盈亏。相比俄罗斯的能源强国战略,本国能源充足却过度依赖进口能源的美国却将大方向指向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扩大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和使用,开发全新能源,降低对石化能源的依赖。从布什政府的《2005年能源政策法》开始,美国能源战略便是确保美国的能源供给、保护环境,维护美国的经济繁荣与国家安全,其主要内容为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扩大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和使用,保障能源供应;增加财政拨款,促进能源科学研究;改进汽车燃油利用状态。奥巴马上台后,美国政府更是将能源改革放在其各项政策的优先位置上,提出通过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来实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能源安全并刺激经济增长的能源政策新目标。2009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中也提出了通过节能增效、发展智能电网和推广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手段,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摆脱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并规划未来新能源经济的发展。参考文献:1、《从“能源救国”到“能源强国” 俄罗斯能源战略大延伸》中国财经报2008-07-232、《大国石油战略之俄罗斯:玩转石油筹码》2005-03-073、《美国能源战略现重大转折20余年禁采令终结》经济参考报2010-04-06这是我的一部作品,希望能给你点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中杂志名称格式

期刊文献的参考文献格式为分为期刊、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专利文献、国际、国家标准、报纸文章、电子文献。具体如下:

(1)期刊

[序号]主要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2)专著

[序号]著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论文集

[序号]著者。文献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5)报告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6)专利文献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7)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8)报纸文章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9)电子文献

[序号]作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的期号/引用日期(任选)。

参考文献根据参考资料类型可分为:

1、纸质文献类型:专著[M],会议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杂志[G]。

2、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

3、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

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

因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各刊不尽相同,投稿前作者应注意杂志稿约的有关规定,至少得先看看有关期刊发表的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如何标注的,以了解有关期刊的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以免出错。许多作者投递的稿件书写格式包括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与杂志所要求的不同。

坦率地讲,编辑和审稿专家也是人,工作中多少也有感情因素。如果拿到手中的是一篇书写格式不合要求的文章,别的暂且不论,就书写格式不规范这一条,就足以给编辑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让编辑做出退稿的决定。

就算最后没有被退稿,此类稿件较书写格式规范的稿件被录用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其实作者犯的是一个很低级的错误,让编辑很自然地联想到,该作者不太尊重期刊,还有期刊的编辑以及审稿专家。

因此,作者在投稿前一定要注意期刊参考文献的著录方式,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其实,并不复杂,只要稍稍留意即可。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是指为了撰写论文而引用已经发表的文献的格式,根据参考资料类型可分为专著[M],会议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杂志[G]。

1、期刊论文类

一般格式如下:

作者.论文名称[J].期刊名称,发表年份(第几期):页码.

注意:一般而言,参考文献里的标点符号用的是英文状态下输入的标点符号。输完汉字要切换到英文状态,再输入相应的标点符号。

示例:沈延生.村政的兴衰与重建[J].战略与管理,1998(6):1-34.

2、学位论文类

一般格式如下:

作者.论文名称[D].毕业院校所在城市:毕业院校,论文提交年份:页码.

示例:

刘杨.同人小说的著作权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2:12-15.

3、书籍著作类

一般格式如下:

作者.著作名称[M].出版社所在城市:出版社名称,出版年份:页码.

示例:金太军.村治治理与权力结构[M].广州:广州人民出版社,2008:50.

扩展资料

最主要的是根据载体把文献分为印刷型、缩微型、机读型和声像型。

(1)印刷型:是文献的最基本方式,包括铅印、油印、胶印、石印等各种资料。优点查可直接、方便地阅读。

(2)缩微型:是以感光材料为载体的文献,又可分为缩微胶卷和缩微平片,优点是体积小、便于保存、转移和传递。但阅读时须用阅读器。

(3)计算机阅读型:是一种最新形式的载体。它主要通过编码和程序设计,把文献变成符号和机器语言,输入计算机,存储在磁带或磁盘上,阅读时,再由计算机输出,它能存储大量情报,可按任何形式组织这些情报,并能以极快的速度从中取出所需的情报。出现的电子图书即属于这种类型。

(4)声像型:又称直感型或视听型,是以声音和图像形式记录在载体上的文献,如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科技电影、幻灯片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文献格式的快速引用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的类型(即引文出处)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在文献名后并以方括号括起,具体类型标识如下:

M ——专著、普通图书 C ——论文集 N ——报纸文章 J ——期刊文章

D ——学位论文 R ——研究报告 S ——标准 P ——专利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实例,专著类。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举例】[1] 张志建.严复思想研究[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 [英]蔼理士.性心理学[M]. 潘光旦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论文参考文献人名太多格式

文献的作者太多时,可以注明两到三名作者,然后在其后加“等”字。

拓展资料:

注意引用参考文献时有几种常见的错误做法:

1、引用连自己都没看过的二手文献,虽然很省事,不过引用是否准确恰当很难保证。

2、参考文献的内容和论文正文引用的内容不一致,具体表现为论文正文标注引用的内容和参考文献中的内容对不上,驴唇不对马嘴。

3、切记不要只引用自己的论文,这样的作者是存在的,对于国内的期刊而言也许会给这样的作者修改补充的机会,对于国外期刊往往直接是退稿的,只引用自己的论文,无论你在所涉领域有多么高的成就也要谦虚,对于编辑和审稿人看来,往往认为该作者对其研究领域的进展不够了解,研究课题也没有引起同行的关注。

4、参考文献引用过多,时间长。大家都知道应该使用和引用参考文献,但切记并不是参考文献引用得越多越好,参考文献的数量应该和论文的信息量成正相关。

随着信息全球化的进步,许多前沿期刊会被国内作者看到,并第一时间引用,因此在引用文献的时候如有条件可引用近一两年的国际前沿研究成果。

5、对于国内期刊而言,有些作者阅读了比较偏冷的英译版的文献,在引用的时候却是英文原著的,这样是不可取的,可以直接引用中文译著的。

6、参考文献引用类型太过单一。

参考资料:文献-百度百科

参考文献多个人名用逗号符号,参考文献作者大于三个时,题录中只列出前三位。如果是中文的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作者超过3位时,只列前3位、后面加“等”字,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分开。

按照字面的意思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然而,按照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

相关知识: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按照字面的意思,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论文参考文献多名作者格式

格式是:原作者姓,原作者名首字母(原著作出版年)。翻译之后的书名 (翻译者名首字母,翻译者姓)。出版地:出版社(翻译本出版年)。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

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扩展资料:

2007年8月20日在清华大学召开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编排规范研讨会”决定,2008年起开始部分刊物开始执行新的规范“综合性期刊文献引证技术规范”。

该技术规范概括了文献引证的“注释”体例和“著者—出版年”体例。不再使用“参考文献”的说法。这两类文献著录或引证规范在中国影响较大,后者主要在层次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得到了应用。

1、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为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适用于“著者和编辑编录的文后参考文献,而不能作为图书馆员、文献目录编制者以及索引编辑者使用的文献著录规则”。

2、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专著M,报纸N,期刊J,专利文献P,汇编G,古籍O,技术标准S,学位论文D ,科技报告R,参考工具K ,检索工具W,档案B,录音带A ,图表Q,唱片L,产品样本X,录相带V,会议录C,中译文T,乐谱I, 电影片Y,手稿H,微缩胶卷U,幻灯片Z,微缩平片F,其他E。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如下:

1、参考文献与正文相对应。

2、所有汉语著作名,文章名,论文名等都不用书名号,且不用斜体。

3、汉语两个以上的作者名字中间用“、”隔开,英语的用“﹠”连接。

4、所有的标点符号均为英文输入状态下的标点。

5、英语作者所有的名都只取首字母,姓用全名。

6、英语多个作者,除了第一个是姓前名后,其余的`都是正常顺序,明前姓后。

7、英语期刊内文章名,论文集内论文名等都不用斜体,且仅仅首单词首字母大写,期刊名,论文集名要斜体大写。

参考文献需要注意以下6点

1.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应选择著者-年制。该种格式具有简单明了的对应关系,文献作者、出版年份等均一目了然。

2.为遵照著作权法,应当列出全部的文献作者。当前常用的GB/T 7714-2015 格式要求列出的文献作者不得超出3人,若作者人数超过3人,在列出前3位之后添加“等”或“et al.”即可。

3.若引用的西文文献中存在华人作者,应当对其姓与名均进行全拼处理。

4.参考文献的起止页码与卷号之间,一律使用冒号隔开。

5.引用的参考文献要具有选择性,切忌堆砌过多的参考文献。

6.注意区别参考文献的年份,尽量少引用陈旧文献。

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怎么写

在正文书写完毕后,空两行(宋体小四号),再书写“参考文献”四个字(居中),“参考文献”使用宋体四号加粗,前后两个字之间不空格。“参考文献”书写完毕后空一行(宋体小四号)再书写参考文献的具体内容。

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书写,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参考文献只列出作者已直接阅读,在撰写论文过程中主要参考过的文献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论文参考的先后顺序排列,参考文献一律书写在论文正文结束后,不得放在各章(节)之后。

参考文献引用的技巧

如果我们在论文中有引用了他人的学术观点、数据、材料、结构等,就一定要记得详细的标注出来的。我们引用参考文献也应该要规范,如果我们在论文中标注的参考文献不规范,也从侧面反映出论文写作者的水平和态度。

参考文献不宜过多,文献的多少能体现出论文占有资料的程度。一般情况下,中文论文的参考文献偏少,但也不能简单以文献引用量达到多少简单划分,不同性质的论文引用参考文献的多少页相差很大。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