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古代文学对当代人的影响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古代文学对当代人的影响研究论文

古代文学作为我国文学教学学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个人素质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古代文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从类群的角度来划分 中国 古代 文学,长期以来我们看到的有民间文学、妇女文学、宫庭文学或者贵族文学等,还有臣妾文学和圣哲文学等提法。然而,一个十分显著的文学类群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就是帝王文学。不过,主要从 经济 效益着眼的世俗的看重如出版帝王诗集、文集的现象也有一些,但都谈不上深入的 理论 认识评价。在中国文学经二十世纪初开始质的大变革至今历经百年、正待飞跃 发展 为新的中国文学伟大形态的今天,应当从文学自身本质 规律 出发来解析这一独立于中国文学主流但又起着特殊作用的文学类群。

一、一种独特的中国古代文学类群中国古代帝王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类群是一种十分独特而又悠久的客观存在。

在先秦文学中,帝王文学的现象已经非常突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有名姓的文学作品竟然是帝王文学。《古诗源》一书的开头,第一篇作品就是舜帝的《南风歌》。还有这样一种说法是,伏羲“仰观天象,俯察地理",“画"出了我国 哲学 和文学融为一体的最早作品——八卦。在我国第一部 政治 议论 散文 集《尚书》中,收集了孔子这个伟大的 教育 家和编辑家之前历代帝王中产生的最有名的 文章 ,如《尧典》、《大禹谟》、《秦誓》等。而在孔子编辑的文学教材《诗经》中,包含了不少帝王所作的诗歌。

在中央集权制的封建 社会 中,皇帝重视“文武之道",大都有一定的文学创作能力。诗歌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表情达意的工具,作为“万物皆备于我"的帝王 自然 也不例外。从中国文学史上看,封建专制社会自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起,汉高祖刘邦、楚霸王项籍、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等有名的帝王,尽管“稍逊风骚"、“略输文采",但还是大都有诗歌创作传世。帝王之中,也应当包括农民起义领袖中自立为帝的黄巢、洪秀全等人。他们大都是书生出身,有一些“咏菊"之类霸气十足的“言志"诗作流传于世。

封建专制社会全盛时期的清代的皇帝更是接受了严格的孔孟之道的教育,讲究“文治",重视诗歌创作。据说乾隆皇帝是写诗最多的人,有四万多首,不过他的诗作质量不高。漫长中国封建社会中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可以说是 秘书出身,诗作颇有可观之处。至于那些“守业"的皇帝,在接受教育时都 学习 了诗教课程,在政治生涯中也就写出了不少的文学作品。

从上述认识已经可以看出,中国帝王文学是一个不容忽视却也没有得到应有重视的现象。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帝王文学还出现了中国文学中出类拔萃的作品。

中国帝王文学虽然大部分作品质量不高,但少数的一些文学精品却在各方面都达到一流的文学水平。特别突出的是魏晋时期三曹的诗歌散文。魏王、后被儿子追封为“魏武帝"的曹操,所作诗歌和散文在帝王文学中是非常显著的。他的作品,胸襟阔大,苍凉悲壮,其层次之高即使终生从事创作的“专职"文学家也很少人可以企及。他的大儿子、篡汉称帝的曹丕,不但是一个诗人,而且文学评 论文章更为知名。被封为王的曹植,诗歌尤其哀艳凄绝,水平高超。更为难得的是,作为中国文学史上唯一的现象——父子三人既是开基创业的帝王又是文名卓著的文学家,还竟然开创了一个 时代 的文学——建安文学。

南唐末代皇帝李煜,诗词达到一个高峰。作为退职的帝王却抹不去帝王的烙印,但在诗歌中也就没有了忠君爱国的传统和偏狭的政治志向,以致于上升到人生悲剧的哲理境界。由于帝王大都是出类拔萃的人物,只要他们认真去创作,其诗文同样的超拔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尽管如此,由于种种原因,帝王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无意中形成了一种被人们敬而远之的现象。人们不大愿意也不大敢于玩赏和评议帝王文学。帝王文学那股唯我独尊、凌驾群伦的雄风和霸气,使得处于弱者地位的人们在本能上就已经产生排斥拒绝的 心理。而封建等级观念重重束缚的臣民更不敢公开地指点评论,须知“大不敬"的罪名是要受到株连九族的处罚的。这就是帝王文学之所以没有得到正视的突出原因。

但是,模糊了帝王文学这一有机组成部分的中国文学,不是完善的文学系统。因而中国人的心理世界的反映也就明显地缺少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仅拿创作观念和主导思想来说,恰恰是帝王文学很少存在那种以孔孟之道为指导的封建观念。这样,人们常用不同的称呼的“龙凤文学"、“天子文学"、“政治文学"、“圣哲文学",其实也就是帝王文学,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正视了,进而还应认真地剖析它的本质。

二、畸形的阳刚文学的产生

在 中国 历史 上,所谓帝王这些极其重要的几百个人物,统治了世世代代的亿万臣民。以他们的名字作为皇朝的代号,本身就是文学 研究 中的一个重要的 社会 因素课题。而他们的文学作品,也成为一种独特的景观,需要认真对待。可以说,不认识中国帝王文学,便无从把握中国文学,也就无从深入地探究中国人的内心世界,无从建构新的中国文学和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笔者认为,中国帝王文学是一种畸形的阳刚的文学,其产生是一种中国社会特有的现象。

帝王文学反映了一种人类个体和群体生命所独有的精神现象。从精神上进行心理 分析 ,凌驾群伦的帝王文学表现了帝王作为个体对于群体无以复加的高傲心态,也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心理深处本能极度膨胀而又与封建理性高度统一的意识。古代中国 政治 心理的特点,是一种二律悖反,一方面是常规的理性即儒家的教化——对于帝王来说只是治理他人的工具,另

一方面是政治中心首脑的权力的无限制发挥和本能的极度发泄。与之相对,臣民只能有阴柔女性的态度,只能在自虐的俯首贴耳中产生“移情"式的或者阿Q式的精神满足。帝王则在俯视芸芸众生中得到人生无与伦比的快感。刘邦的回归诗句“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宋太祖的咏月诗句“未出海底千山黑,才到中天万国明",曹操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等等,都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帝王都是要统一天下的,正所谓“天下一家",而且都憧憬着“系之万世"。“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任何他们所知道的大地上的生物都要受到帝王的统治和宰割。在人类历史上,他们居然也能长达数百年地做到这一点。这样少见的古代文学所反映的心理现象,难道不应当进行认真的分析吗!须知,由中国特有历史性条件所决定的这种心理所 影响 的群体心态,今天仍然在中国人的意识中根深蒂固。

中国帝王文学有着一致公认的 理论 基础即孔孟之道。如果寻找中国帝王文学在理论层面的东西的话,那么只能说孔孟之道是其集中的 发展 形态。而反映帝王心态深处最本真的法家的帝王之道,在帝王的口头上也在文学的主张中一般是不会被明白道出的。尽管孔孟之道实际上只是帝王教育之道和辅弼帝王之道,但它确实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封建观念系统,如“内圣外王"等。封建帝王是很乐于表白自己符合这一儒家教条的。其实,真实的帝王之道是“道儒法并举"、“霸王道杂之"。道儒法的理论深处都存在着高人一等的统治、制约、教导民众的圣王心态,都属于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

中国封建社会特定的 经济 、政治、地理等条件产生了帝王文学。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是自耕自足的小农 自然 经济,但因此也就需要一个中央集权专制的皇帝来保障统一,消除战争。于是,帝王应运而出,他们的志向都是统一天下,传世无穷。他们的文学主要表达这种志向。在帝王之下,一切人都成为被统治的和被宰割的,包括文学家。这些文学家,都只能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臣服忠诚心理,或者只能在这种心理的前提下抒情言志。尤其是男性的文学家大都是如此。倒是个别的女作家,由于没有了政治发展的可能而注重人生的欲望和情性,反倒写出更多真实情性的日常生活题材的作品。

无论如何,应当承认中国古代帝王文学有充足的理由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类群受到重视。

三、帝王 文学的特征

中国 古代帝王文学有着显著的区别于其他中国古代文学的特质。当然,有的特点和一般文学的特点有相同之处,如 政治 性,但即使是政治性在帝王文学中也是更为突出的。

(一)政治化极强的文学 内容 。

这一点,与一般中国文学是相同的,只是帝王文学所反映的政治内容处于最高层次,无人敢于摹仿效法。帝王文学是 社会 政治需要即中央集权专制的政治愿望和统治内容的表达。“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早在黄帝 时代 就有了天下一家的政治主张。“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刘邦的诗歌,是当时任何人也不敢唱出来的。这种帝王政治,正如王夫之所说“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越是独裁专制,越是追求家族世袭,反而小农 经济 的社会越能长治久安,繁荣富强。因而,帝王的吼叫成为 历史 的巨响,这在文学中是独一无二的。在文学和政治关系上的认识上,同孔孟之道出于一辙,帝王们完全把文学当作政治的附庸。不过,文学家也大都是这样认识的,正像孔夫子一样他们毕生最愿从事的是政治事业而不是“雕虫小技"的文学。文学,对他们来说是政治事业的一个工具,不可能是一种专门的事业。这一点,也是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不同的地方。西方文学家将文学作为生命投入的人生大事业,这一事业在改造社会的人类大道上是和政治事业并驾齐驱的。

(二)唯我独尊的个体精神 心理现象。

佛罗伊德认为,人的意识最深处存在着本能核心。这种本能具有扩张性、残忍性、盲目性,以追求快感为最高真理。帝王在封建理性的辩证统一中,无限度地扩张其本能,以致明目张胆地认为自己——儒家也极力鼓吹——是天下一人,唯我独尊,凌驾群伦。宇宙万物尽为所驱,狂妄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中国帝王成为一种畸形大写的人。他们的诗歌,也表现了这种妄自尊大而又是社会需要的心态。霸王项羽狂歌:“力拔山兮气盖世……"魏王曹操吟诵:“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看来,此类人物都需要这样一种自大到了近乎疯狂的心态。而一般的文学,谁人敢于如此狂妄!

(三)主体表现的阳刚雄壮。

中国文学,已经有学者称为“臣妾文学"和“阴柔文学",笔者认为用“ 秘书文学"来称呼更为确切。秘书这种社会 组织的特定职务,具有从属性、服务性和被动性。几乎所有著名的文学家,都做过皇帝的秘书职务。第一个有名有姓的文学家屈原,诗歌成就最高的“诗仙"李白,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道儒佛并举的苏东坡等,都有正式的秘书职务。一般文学家,无不以秘书职务的获得为进取之道。因而,他们也就带上了秘书的特性。再加上,封建社会遵从孔孟之道,将文学作为政治的附属工具。这样一来,与欧洲文学家相比,中国文学家群体不能不表现出一种更为欠缺独立自主的弱势来。

就连称为豪放派的登上词作最高峰的辛弃疾都把自己比喻为受到皇帝冷遇的美女。他在《摸鱼儿》一词中写道:“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娥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年轻时自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杜甫也发出弃妇一样的哀叹:“日暮倚修竹,天寒翠袖薄。"。大诗人被称为“诗仙"、“诗鬼"、“诗圣"等,却没有像西方诗人那样被称作“诗帝"或“诗王"。而帝王文学却正好相反,其阳刚亢奋到了变态地步,为所欲为,不可一世。以“天子一怒,伏巳百万"的凶残,以抢夺“天下之妻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的淫威,以“宁可我负天下人"的告白,傲视着匍伏在脚下的臣民。 自然 而然,在文学中的表现,主体性最为强烈,阳刚与雄壮就“舍我其谁"了。

(四)符合 艺术 本质的自我表现。

帝王对于文学作品的 理论 认识以及艺术 分析 是很少的,但是他们流露出来的理论主张和艺术手法却往往符合艺术的本质,而文学成为他们的艺术表现。帝王文学的一个最为明显的理论主张是“诗言志"。 历代帝王所作诗歌,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言志"。这一理论出自于《尚书·尧典》,据说从舜帝那儿流传下来,为孔子所肯定并确定为正统诗歌的理论。言志说成为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定义,至今仍然有不少人认可。人们广泛认为它是对于诗歌的准确的理论认识。尤其是豪放潇洒的诗人们,无不以言志为自己诗歌创作的唯一主旨。直至毛泽东在五十年代给陈毅的一封信中仍然认为这是诗歌理论和创作的正宗,而他的诗歌也确实是“言志"的,气魄雄伟,有着前所未有的豪放潇洒。言志说抓住了诗歌的一种重要内容,即志。志,是一种人生对于事业、在大部分情况下是对于政治事业的远大而又执着的追求。也就是说,是一种特定的明显的心理活动。言志,对于诗歌创作来说在许多情况下是可行的。 但是,整体的诗歌不仅仅言志,有的是抒情的,有的是写诗人 其它 心理活动如感觉的。因此,言志说虽然在一定意义上是正确的,但对于诗歌整体来说又是片面的。特别是,一些政治性强的“志",是规范化的理性化的情感和认识,往往表现为社会化抒情化的议论,显得直白单调。我们所知晓的帝王诗歌,大都是“言志"的。但这也就避免了纯粹讲究“反映"社会生活的误区,使得诗歌更加主观化。

随之而来的是相应的表现手法。和一般文学相比,帝王文学在诗歌中更加突出地使用象征手法。“言志"的诗歌,主观性很强,所借助的形象十分单调,常常是人们熟悉的传统意象,例如日月、山河、草木等。帝王诗歌中很少铺陈式的细部描绘。与上述相联,帝王诗歌中的意象比较阔大。全部形象可以说是帝王意志所统治、所“照耀"的万物。从时间上看,往往是千年万载;从空间上看,常常是山河宇宙。不过如此一来,这些诗歌确实给作者和当时的人们以斗争的精神力量。

但是,帝王是从事政治的,日理万机的繁重政务使他们不可能将精力和时间更多地投入文学创作。偶有所作,也常常是有所为而作。这就使得帝王文学不能在艺术上产生突破。帝王文学属于传统的文学艺术,不重视艺术的创新。好在帝王文学的本意大多不在使用艺术来从事教化,这倒使得作品更多情性的表现,更接近于文学本质。

四、帝王文学与今天文学发展的关系

帝王文学,与今天的中国文学发展的关系是不容忽视的,然而却也被置之度外。中国文学的发展,需要批判地吸收帝王文学的一些宝贵的因素,甚至可以说,帝王文学会在一个新的阶段脱胎换骨,更生出来一个新的英雄文学的样式。在这21世纪古老中国仍然处于落后局面、忍辱负重、任重道远的时刻,我们需要这样雄壮激昂的文学来鼓舞中国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心志,正像我们永远需要原始神话及其英雄一样。

(一)帝王文学中进取的自尊的极致个性在新的中国文学中可以辩证发展。

帝王文学中的精神特质,能够更生为个体生命中的自由创造本质。这种新生命培育的文学“屠龙技"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应当批判地吸收帝王文学中进取有为的特质,映照其生命的大美。从“内圣外王"的传统主张,转换为个体生命自尊自爱同时又是雄心壮志的博大精神。

毛泽东诗词是继承创造中国古代帝王文学的一个最好的典范。毛诗中的诗句成为千千万万人的人生警铭。在困难的时候,在辗转奋斗的时候,现在处于中老年的人头脑中往往无意识地出现了毛泽东的诗词,顿时感到了精神的力量和生气。就像帝王文学一样,毛泽东诗词中也有一些缺点,如单调直白的 语言,重复使用的数字,普泛化的意象,确有一些单调、“张狂"和“霸气",甚至在晚年诗作中还出现了“戾气",但在整体上却有着前无古人的豪放潇洒,有着横绝千古的阔大境界。毛泽东的诗词,可以归属为浪漫主义文学。这种浪漫主义,是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世世代代所需要的。更可以说,毛泽东诗词渊源之一是帝王文学,它是一次帝王文学在新时代的迸发和新生,给我们后来的文学以宝贵启示。

再如鲁迅作品,也可以说是帝王文学的一种再生。不少人评论了鲁迅文学在心理本质上的“内圣外王"的潜意识情结。鲁迅作品改造国民性的伟大使命,的确是只有那种古代称为“圣王"或者“素王"的人才能担当得起。读了鲁迅的著作,世世代代的中国人都会像参与了中华民族的某种典仪一样,感到一种灵魂的新生,羞耻于那种心灵扭曲的荒诞的“阿Q精神胜利法"。

透过“世纪诗人"毛泽东和鲁迅的作品,我们看到天地间矗立着比起帝王还要伟岸的身影,不由人不去有意无意地效仿。只不过正像对待帝王一样,新的时代会有新的人的特质和要求而已。例如,无论对什么样的巨人,都会有 现代 公民的民主政治、人格平等的更加 科学 理性的要求。

(二)帝王文学的主体意识的吸取。

当代文学自八十年代以来,出现了几百年从未有过的繁荣和更生,但是大家仍然认为没有大师级的文学。其中一个原因,可以说是缺少那种“内圣外王"般的主体意识。在外国文学中,人的主体性非常突出。自亚里士多德起,“圣哲文学"独立自尊,有意识地俯瞰、隔离一般政务,整个人生都清醒地从事著述,与尘世君王比肩而立,耳提面命,甚至希望取而代之(柏拉图表述了“哲学王"统治“理想国"的政治幻想)的主体意识。这,确是中国文学所欠缺的。而在我国当代文学中,就连“内圣外王"的一般要求也因为其陈旧而被排斥。中国古代文学中主流的阴性化(表现为忠君)、作家最为追求政治及地位的人生,在新的时期有了极其类似的表现。看来,对整个社会的人文关怀、改造民族心理精神、人的个性自尊和公民权利等等认识,还需要强化——不但在文学评论中,还应该更多地进入文学家的心态。

(三)帝王文学显著地成为个体生命的表现,这是今天的文学应该强调的。

十分可悲的是,文学创作最基本的理论还没有澄清。文学究竟是反映、再现还是表现?帝王文学对于这一 问题 的答案是明白清楚的,即“诗言志"。今天的文学,不仅要“言志",而且要“言"自己的内在世界、生命本质及其投射下的外在世界。这样,文学才能承担起提高和美化个体生命以及人类整体生命的层次的任务。文学可以商业化、产业化,但不能以金钱为目的,要与人格化、理想化辩证统一。这就要求,作者要“善待"自己的生命,首先提高自己的生命境界和人生追求,在生命的表现——作品中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

帝王文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特有的成分,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了。与科学理性辩证一体的新文学,要想承担起创造新的一代中国人的伟大使命,就必须批判地继承这一遗产。

中国 素称「诗的国度」。这不仅是因为中国诗歌源远流长,诗人和作品流派林立,数量众多,而且诗歌在中国 社会 生活和 文化 发展 中一向占有特别和显著的地位。中国诗歌史的专著已有多种,但本篇的角度立意稍有不同。

大约十年以前,曾在荣宝斋看到启元白先生题的一幅字,记得是这样几句:

「唐以前的诗是长出来的,

唐诗是嚷出来的,

宋诗是讲出来的,

宋以后的诗是仿出来的。」

启功先生集大俗大雅于一身,他自己的诗词作品结集,也只以《启功韵语》名之。这几句白话,大约是他多年悟出的心得,言简意赅,可谓一部简明中国诗歌史。我的 体会,这是讲唐代以前是中国诗歌的发韧期, 自然 天籁,朴拙浑成;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期,直抒胸臆,而又各具面目;宋代是中国诗歌的转型期,思辨机趣,融情入理;宋代以后则是中国诗歌的滥觞期,流派繁多,然而缺乏原创。

我们不妨以此为线索,从社会文化史发展中撷取若干片断,来回顾一下中国诗歌的发展变化及其内在的缘由。

一,诗源于巫

诗歌和其他 艺术 的起源一样,是令艺术史家、 哲学 家和人类文化学家们颇伤脑筋的事情。上一世纪以来,便有「劳动」、「模仿说」、「游戏说」、「移情说」、「冲动说」等多种说法的争论,外人不足与论。中国典籍上,也恰好有帝舜时期的「击石拊石,以歌九韶,百兽率舞。」(《竹书纪年》帝舜元年条)「昔葛天氏之民,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吕氏春秋·古乐篇》)「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卜商《毛诗正义·诗序》)「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越绝书》)等等记载,以备各种阐发西来学说之某一派系的学人们共同征引,好在中国的 语言文字有着充分的模糊性。我揣测,这些争论也许永远没有结论,也许只有模糊的结论,也许结论是各种说法的中和。因为不管这些学科今后将以什么样的人类状态作为模型,是与世隔绝,至今仍然过着原始生活的部族呢,还是以婴幼儿的成长发育过程状态,这些实验和举证,都永远不可能确切模拟出人类原始创生 时代 的文化活动了。

这个 可以的吧 不难

当代设计对人民的影响研究论文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是指一批建筑师、设计师和理论家开始探求20世纪的新的审美观的运动。对大多数持这一审美观的实践者来说,它不单是风格,而是一种信仰。现代主义的主要特点是理性主义,以及从19世纪突然崛起的客观精神。除此之外现代主义另外一个关键的含义是:‘形式服从功能’。这一口号反映了此项运动理性的、有秩序的现代设计方式。进行现代运动的设计师想通过大规模的生产最终得出反对装饰风格的纯几何形式。最鲜明的代表就是包豪斯设计学校。他们致力于从事最新观念和最先进的设计,他们强调一种单一的现代运动的设计方法,即利用现代材料和工业生产技术,以原色红、蓝、黄和圆形以及方形为基础形成纯几何形式。在后来的发展中,现代设计也被称为国际风格。这是因为这一新方向产生的巨大影响而予以的美称。在现代设计运动中有一部分人是服从现代设计的规则的。而在同时期还有部分人并不愿意完全的服从这一当前比较流行的规则。服从规则的突出的代表有荷兰的风格派,俄罗斯构成派,斯堪的那维亚的阿尔多和阿斯普朗德的设计,还有 美国的流线型设计。尽管这些设计和制作展示出了复杂和多变性,但是他们其中始终有着共同的联系。例如,荷兰艺术和设计运动中的风格派,提倡严格的审美观,在创作中使用原色,平面和立体的造型都严格按照几何的式样。此次运动中法国和意大利也有杰出的代表。意大利未来派把自己和左翼法西斯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要利用工业文化建立一个全新的现代国家。法国勒.柯布西埃的建筑设计艺术也是把纯粹的现代主义精神具体化的杰出代表。其他国家的设计没有完全服从这一规则。例如瑞典和美国,创造了一种为一般民众所接受的流行的现代风格。斯堪的那维亚和英国更是不大喜欢走极端的方式,在材料的选择上,他们一般更喜欢使用天然的材料而不大喜欢过于几何形的。由于20年代后期的经济大萧条,美国出现的一小批工业设计先锋,把机械时代的设计应用到诸如火车、冰箱、真空吸尘器和汽车这样一批的产品上。虽然装饰的概念是现代设计运动极力反对的,但是在这段时期里装饰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流行设计经常使用建筑上的几何形式语言,创造了一种取得高度成功的风格。(如纽约克莱斯勒大厦)因为1925年巴黎的一个名字为‘装饰艺术展’的展览,这一风格被命名为装饰艺术。虽然评论家对次褒贬不一,但这并不影响装饰艺术在30年代的风行。但,即使是这样,现代主义者还是把它开除在外,并给它起了另外一个名称:Moderne 。Moderne指的是介乎艺术装饰风与现代主义之间的一种风格。在这个时期中,现代设计的思想已经成为了设计师的一种思维模式。这种思维体现在一切的生产和生活中。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当一个事物或一种思想不适合于当时的时代背景或是经济环境的时候。那么它就要被时代所遗弃了。所以,到了战后,被视为理所当然的现代主义和它的价值受到严峻的挑战。现代主义使用的方法太有限了,以至无法设计,它对机械的崇拜压制了人类思想的发明创造力。同时它忽略了给予物体个人的感情和复杂的意义,认为只有一种设计方法是对的和适当的,这种观念无疑是错误的。由于战后经济的停滞和人们需求的变化,在战争的压力下英国出现了实用主义。实用主义设计意味着给每个人相同的选择,按严格控制的定量计划消费。而欧洲其他地方则受到了纳粹和意大利法西斯提倡的古典风格的影响。纳粹分子把现代运动和同犹太人和公产主义象征联系起来,所以 现代运动在此时是不可接受的。与此同时为了恢复经济,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计划。在这些恢复经济的计划中,关键的战略是设计,是它在增加出口、促进贸易和生产中的作用。50年代的设计受到战争的影响,人们还处于物质短缺和定量配给的状态,但此时的设计观念却发生了全新的变化。人们把变化后的设计称为‘当代风格’,它不仅是一种新设计风格,更代表着未来的图景。战争给人们留下了重建未来的共同目标和事业,所以这种‘当代风格’并不是一种时髦的设计风格,而是实实在在为人服务的设计。同时这种设计也因为其形式借鉴于美术的发展而被称为‘有机设计’。这样的设计形式呈现出了新的面貌,变得灵活多变,由曲线装饰,而且具有表现意味。50年代设计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变化是重新出现明亮的色彩和粗犷的构图,这是对战争带来的物质短缺,定量供给以及束缚限制的自然反映。另外,科学的作用以及战后新的审美和新技术的应用也有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设计师们被科技进步带来的崭新的未来景象所打动,这种对技术新个态度促使了新材料和新技术的采用,也使设计从科学中吸取了营养得到了动力。此时,在20世纪初期支配国际设计局面的国家,如法国、德国,到了如今逐渐被意大利、美国和斯堪的那维亚国家代替了。斯堪的那维亚和意大利的设计有飞速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相比之下美国的成就更为突出。在50年代末期的美国一种异样的文化力量开始滋生,波普文化将推翻50年代设计的价值。

艺术设计从一开始出现就和生产密切相关,无论是“设计就是生产力”的提出,还是设计周期的改变与不完美设计的流行,都使全球化时代从事和关注艺术设计的人们切实感受到,艺术设计早已不是先前给产品赋予外形这么简单,还包含了生活方式的选择、审美趣味的彰显,甚至是个体性格和情感的表达。本报新推出的艺术设计版面,除了关注艺术设计界的产业、学术动态外,还会通过焦点话题讨论的方式,希图在设计与生活之间搭建一座桥梁,给我们琐碎的日常生活增添创意与色彩。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出现于后工业社会或消费社会的西方现代社会现象同样在中国当代城市中得到体现,今天的设计已不仅仅作为一种审美观念的阐释,而是在有效解决问题的同时更加重视对人类情感和行为模式的影响,以及对社会发展进程的预测与控制。一个以时尚文化为代表的新审美趣味和文化价值体系正在形成,对此进行有效的研究与把握,应成为中国设计界和设计教育中不可回避的一个课题。——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诸迪信息是创意领域的核心,这里面的一个优势是随着我们创造物理的产品,还会需要更多的信息技术的体验;设计和设计思维的集成,使其成

论本土文化与现代设计论文

【论文关键词】:文化;回归;承载

【论文摘要】:现代社会我们已经不能简单的把我们的作品作为一个工具或器物来看待,在强调产品实用性的同时,人们越来越注重产品可承载的情感内容,即希望通过产品获得某种情绪感受,满足特定的感情需要,如友情,亲情,寄托希望,向往;展示情趣,格调,追求自然,回归等。产品被要求蕴涵丰富的情感色彩,以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感情需要。

文化影响现代设计,现代设计传承并表现文化,设计是一个载体,设计体现文化的发展,设计的主观意志应体现在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认识与把握之上。

一、本土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设计,是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而艺术与科技,同属于广义的文化范畴,而本土文化本身即是本国人民历代在实践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结、归纳。具有不可逆的传承性。曾经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设计师都企图摆脱传统文化的阴影,但本土文化还是如影随形。因此,我们可以说,任何传统文化都必然对艺术与科学的发展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并且通过艺术与科技,都对现代设计产生连带的巨大作用。

在人类社会,各国的本土文化都在发挥其自身的功能--对现代设计的影响。在此我们仅以中国为例,以点窥面,从中发现其规律性。在当今世界里,像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也只有中华文化,所谓四大文明古国,也只有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一脉相承,不曾中断。也正是基于这一点,中国人对本土文化情有独钟。我们谈中国本土文化,大体离不开易学文化,离不开儒道,释文化,即儒学、道学、佛学。在东方,或者说主要在中国,各种文化相互通融,数千年相安无事,这本身就说明中华文化巨大的兼容性,也正是这种兼容性才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到了现代社会,中国的文化再传承,中国的设计也在延伸。

本土文化可谓是一脉相承的器物和习惯,就像一个家庭的传家宝和日常行为,站在历史的角度,传统文化即是物质与精神的沉淀,生产力的发展使得物质得到改进和创新,使人类有了新的征服自然和表述情感的工具,物质的变化,环境的变化,使得人在精神系统养成的习惯也发生了变化。设计,作为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活动,从宏观角度来看,国家一些政治改革,经济发展方面,都可以称之为设计,微观方面,人们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都包含其中。

设计是"以人为本",其中的人我们又可以分为两种人:主观形态的人[设计师]和客观形态的人[大众群体]。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设计引导人"与"人引导社会"这本身就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就像法国印象派兴起的时候,连街头擦鞋的姑娘也会谈论莫奈的油画,中国历史上也曾出现;类似情况,宋朝宋徽宗崇尚道教,导致了街上买烧饼的也回说道,这不也就说明了我们的设计在引导人的时候也在引导自己的方向,反过来,人引导设计的时候也在引导自己,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来看,物质是第一性,意识是第二性,物质影响意识,意识也影响物质。当人们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向前发展了,这时候用什么作为语言呢?无疑,最好还是本土文化。毕竟本土文化离我们较近,就好像中国人用筷子用惯了叫他用刀叉反倒还不习惯。这就是人的一种情怀,设计师如果把握好了这种情怀,一切问题就解决了。

陈汉民老师在设计王府井饭店的标志时,把传统的中国结与建筑墙壁上的装饰融合在一起,使我们看到这个标志时,既有中国情结,又具备现代设计的特点。

靳棣强老师在其招贴设计《自在》系列中,运用中国水墨画技法,融合了现代技术的特殊肌理效果,现代又不失传统。贝津铭先生更是世界公认的建筑大师,在做中国香山饭店运用江南水乡的青砖灰瓦白墙色调,使现代建筑加上文化情怀,形成一种共鸣。

他们这些大师自身都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挖掘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一种韵致。

现代设计的发展,不仅仅是设计师个人的`问题,寻找相同切如点,那么传统文化的介入应该来说对当代设计文化具有推动作用,这也就是传统文化对现代设计的最大意义了。

二、本土文化是现代设计的基石

之所以提出以上观点进行试析,其目的也就在于体现本土文化在现代设计所特有的分量,曾经全球十大营销公司世界伙伴公司的执行长说:"本土文化的广告要比国际化的广告效果至少强百分之三十"。因此,他们从来都和当地的营销公司平均持股,使命是增加本地代理商的力量,使之与全球传播集团的代理商抗衡。屡获广告大奖的NIKE广告创意掌门人说:"不管他们给不给你奖都别在乎,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广告来自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惟有从自己的文化和角度出发告诉世界其他角落的人什么是你所认为的广告。

以上两个观点告诉我们,使用本土话语言进行创作与设计,向世界呈现自己独特的文化视角其所具有的广告效应,商业价值是国际化的设计所不能抗衡的。现今社会都笼罩在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之下,可当文化也到了一体化的哪天,其实也就是文化的终结点,而设计作为文化发展的一个方面,将遭遇其同等命运。可这一切的操纵者、传承者、发展者皆为人,以人为核心进行外延,有什么样的需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设计。 人类最初的设计正是针对人们最普遍最基本的需要展开的,几千年来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的消费品蕴藏着不同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审美追求,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和人们对自我实现的不同追求,产品本土化设计符合不同民族需要民族识别,民族认同的亲情感要求,是民族表现欲不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民族识别的要求表现为不同的精神生活方式,即不同的风俗习惯、起居饮食、喜庆节日、信仰祭祀、婚姻家庭、文学艺术特点等等。民族认同表现为同个民族共同的民族心理素质,即在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中,感觉到大家都属于一个人们共同体的"自己人"的这种心理,这种心理强烈而集中的体现在共同的风俗习惯、情感需求。

设计需要创造,如果没有创造,世界将是一副模样,但创造是有基石的不同的地区有其地域环境,气候条件,经济情况,人文思想,民族习惯等等不同,表现在设计方面,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如法兰西民族,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良好的生活环境造就了法兰西民族追求美妙而浪漫的生活习惯,时尚成了这个迷人国度奉行的生活准则,时装、香水这些时尚的载体成了这个民族的代词,洛可可风格的延存与装饰艺术运动的渲染,形成一种华丽、经典的法国浪漫风格。德意志民族则不同,气候干燥,多山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严谨的德国人。因而,德国的设计体现了严谨、重功能的品质,就连较为倾向艺术性的平面设计在这里也自由不起来,包豪斯是其代表,乌尔姆设计学院提出的设计就是科学技术,从而形成重功能、技术缺乏艺术感的德国风格,与之相反,美利坚民族是个民族大融合,渴望自由的环境下造就了设计的幽默感与随意性,短暂的历史,自由的人性,使美国设计更具轻松、乐观的色彩。

社会文明的不断提高,使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了设计本土化的问题,设计必须融如当地本土文化中去才能得到持续发展,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处于东亚文化核心地位的国度里,更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设计的本土化并不是对本土中国文化的肤浅理解即"形"的简单融如进去,香港设计师靳棣强的成功,就是因为他懂得如何将浸淫五千年中国文化如中国水墨文化,儒家文化之精髓融如设计中,儒家的审美标准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和",体现包容性,包容性必然衍生多样性,而多样性也是造型与装饰在注重整体效果之上,就体现在形式与功能协调结合与造型的多样性。

综上所述,设计是一种把人们的思想赋予形态的工作,设计就是将所有的人造物赋予美好的目的并加以实现,优秀的设计是真善美的体现,设计从过去对功能的满足进一步把人们上升到了对人的关怀,这是在设计中融如文化,增强产品的文化附加值的根本所在,这是设计师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周末祥主编.《中国美术主潮》[M].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6.第一版.

[2]杭间.《艺术高度》[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1.第一版.

[3]徐俚.《创造与评价的人文尺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汉唐文化对当代人的影响研究论文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1、开通西域,形成一条贯穿中亚内地,进而连接欧洲及北非的交通干线,即丝绸之路,为中西文化的交流拉开了序幕。中国的张骞两次通西域,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2、大唐盛世时期,首都长安更是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搞“对外开放“的历史时期,现在国外的“唐人街”就是哪个时代文化交流,中国人定居所遗留的实物见证。3、汉唐文化时期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生活习俗(衣服、茶道)、钱币铸造、文字都对当今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影响,使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具有巨大历史贡献。

中华文化历经千年而不衰,它经得住历史的考验,如今形成独特的思想体系。中国的法治思想也是源远流长,有着很悠久的历史。在古代司法制度的构建中,法律始终离不开儒家思想的影响,这也使得法律逐渐儒家化,这也是古代法制的重要特征之一。汉朝时期董仲舒提出“春秋决狱”便是中华法律儒家化的重要标志,它对中国后世两千多年的法制的构建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所谓“春秋决狱”,也被称为“引经决狱”,它是指汉朝时期儒家学者们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结合国家法律,然后引用《春秋》等儒家经典作为审理案件的依据的司法活动。《汉书》中记载:“胶东董仲舒老病致仕,朝廷每有政议,数遣张汤,亲至陋巷,问其得失,于是作《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事,动以经对。”由于它体现和维护了“三纲”的要求,也符合国家认可的法律意识,所以得到统治者的肯定和提倡,这也使得“春秋决狱”得以广泛实施。

01“春秋决狱”产生的背景

春秋战国至秦朝时期,中原地区基本上以法家治国为主。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汉朝。由于多年战乱,使得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的破坏,百姓流离失所。统治者面对这也的严峻形势,最迫切要做的事情就是恢复生产、稳定社会和巩固统治。汉初,秦吏出身的萧何便参照秦朝律法来制定新的法典。并且王朝新立,统治集团也没有更多的精力来创新。

汉朝的法律基本上继承了秦律,但它们在本质上还是有所差别的,秦律更加注重严刑峻法,而汉朝律法则偏向于温和,这也是为了适应当时政治形势的需要。为了恢复生产,稳定社会,汉武帝时期直接采纳董仲舒提出的《春秋》大一统思想,并接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自此之后,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逐渐确立。

汉武帝时期,儒家学说开始实现官学化,在这一背景的影响下,儒家学者们开始利用自己的独特身份,直接参与案件的审理或讨论工作。汉朝时期的儒家学者,很多都是充当“法官”的身份来审理案件。汉初所制定的体现法家精神的汉律,由于他们不能及时修改刑律和曲解刑律,所以直接引用儒家经典作为案件审理的依据,这一行为促进了对国家司法活动的儒家化改造。

02“春秋决狱”的对后世的影响

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中,“春秋决狱”这一司法实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代统治者都开始重视儒家学说,儒家学说逐渐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心。唐朝著名的政治家韩愈曾在《复仇状》中提到:“经之所明者,制有司者也。丁宁其义于经,而深没其文于律者,其意将使法吏一断于法,而经术之士得引经而议也。”由此可见,唐朝时期儒家经典已经与国家律法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它对社会也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春秋决狱”直接开启了中华法律儒家化的道路,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出礼入法,礼法结合。法律的儒家化本质上就是礼法合一,它将道德伦理融入法律领域,使得道德与法律共同作用,直接服务于封建集团的统治。从汉朝开始,历代统治中都开始倡导“德治天下”,并且为后世王朝奠定了封建法律制度体系的基础,历代王朝都以此为样本,不断将它发展细化。

纵观古代法制的历史,从夏商周三代开始,刑法是主要的法律,并且原始的野蛮色彩非常浓厚,统治者往往实行严刑峻法,以残酷而着称,它主要达到震慑臣民的作用。西汉时期,统治者开始注重宽刑减罚,汉文帝和汉景帝着重对国家形制进行了改革,自此轻刑缓罚成为中国法治文明的重要特点之一。“春秋决狱”的基本精神是原心定罪,旨在根据主观因向来定罪和量刑,它将道德融入到司法理念中,使得恶法转化为良法,从而使得法律适用更加科学化。

中国司法体系的发展并不是一日之功,它是经过数千年的文化沉淀,从而慢慢形成的。不仅如此,它还在不断优化发展,现代法律体系的建设,基本上也是以古法为基础的。

董仲舒曾说:“《春秋》之听狱也,必本其事而原其志。志邪者不待成,首恶者罪特重,本直者其论轻。”“春秋决狱”的主张思想改变了法家主张的以客观方面为依据定罪量刑的标准,并主张“必本其事而原其志”,强调在司法审判的过程中注重罪犯的主观方面,这改变了当时法家严刑峻法的局面,严酷的司法局面得以缓解和改善。自此之后,古代司法审判的过程中开始考虑得更加全面,不仅考察客观事实,也会注重主观意识,这进一步完善了古代犯罪理论的构成。

03小结

中国传统的法律强调情法并立,并且在法与情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基本上都是“情让于法”。传统的法治思想的传承,必定是有其科学性的。“春秋决狱”有效地协调了国法与人情之间的关系,它使得“礼法合一”成为中国传统法律文明的真谛。当道德融入到国家司法中,这能够更加有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民众更加愿意去了解和学习法律。

中国有句老话叫:“法律不外乎人情。”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亲情才是最珍贵的情感。正因为“春秋决狱”主张的实施,才使得中国的法律内核思想更加全面,它所涵盖的面更广,包括人的情感。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如今我们所生活的社会也提倡“以人为本”。如今我们的法律体系的建设是礼与刑的高度结合的结果,我国正处于法治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更应该从传统的法律体系中提取精华的部分,来应用于现行的法律中,从而来实现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法制目标。

汉唐两朝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方面选择的不同路径,对我们思考地方权力在两朝盛世形成、持续中所起的作用极富启发意义。我们知道,西汉盛世的顶峰是汉武帝时期,但被后代史家津津乐道的“七十年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钜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汉书·食货志》)盛世局面,就主要出现在作为西汉盛世组成部分的“文景之治”时期以及汉武帝即位的初期,而此一阶段恰值汉代地方权力最为活跃和比较活跃的时期。我们还知道,唐王朝盛世的顶峰是唐玄宗时期,安史之乱导致由盛转衰,但唐王朝经济活跃、文化昌明、作为东亚文明中心和世界仰慕之国的地位继续保持了百年之久(直到黄巢起义以后才彻底衰弱),而此一阶段正是地方权力扩大而尚未失控的时期。所以,我们既要看到汉初地方分权曾经导致地方割据势力坐大、引发吴楚七国之乱等消极作用的一面,也要看到地方经济活跃带动整体经济繁荣,推动汉武帝鼎盛局面出现等积极作用的一面;既要看到唐后期地方分权化趋势最终造成了藩镇林立、叛乱频仍、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形成等消极作用的一面,也要看到地方权力扩大曾对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支撑中央权力、延续盛唐文明具有积极作用的一面。

宋代瓷器对现代的影响研究论文

浅析宋瓷茶盏淡雅之美宋代,饮茶之风盛行,茶盏成为宋代典型的饮茶器。唐盏多以紫金、白玉、水晶、玻璃等制作,“至宋,则瓷盏为斗茶之胜具矣”(朱琰《陶说》)。其造型新颖,精致高雅,造型、釉色、装饰均体现了一种温润而含蓄、简洁而质朴的美。1. 清丽挺拔的造型宋瓷茶盏造型清丽挺拨,体现了宋代自然淡雅的艺术观和尚意崇韵的审美意味,于有限的造型中体现了无限的韵外之致。自然生动之美。宋瓷茶盏从自然界的动物和植物等的形态中选取最生动、优美的部分形体,与固有的抽象几何形体相融合。它不是对自然形态的简单模仿,而具有更深的寓意。中华民族擅长于象形表意的思维方式,主张通过对自然事物的模拟、类比和象征,以体现形而上的“道”。花卉形象在宋瓷茶盏中十分常见,宋人用弧线将圆形或椭圆形的盏口分成若干等份,有四瓣、五瓣、六瓣甚至十瓣以上的花瓣口,从花瓣口延伸到碗底的弧线,使盏腹曲折起伏,形如花朵,极富圆润和韵律之美。典雅质朴之美。宋瓷器造型以简约见长,多有“天然去雕饰”的道家美学风范,且具高雅韵味。宋瓷茶盏以大口、深腹、小足为基本特征,在造型上具有不同于其他器物的简洁,曲与直的线条,组合成优美的造型,呈现出质朴无华、平淡自然的韵味。宋瓷茶盏,造型简约实用,线条流畅,独具一种难能可贵的简逸。如江西省博物馆藏的景德镇窑青白釉托盏,设计新颖,简洁大方,在单纯、质朴中体现素雅、平淡的理性精神。宋瓷茶盏的造型体现了宋人崇尚平淡自然、简洁明朗的精神气韵,从而达到典雅含蓄的美学意境。2. 淡雅自然的釉色美宋代的茶盏有黑、青、青白、白色等,色调含蓄莹润,其装饰效果主要体现在透明的釉层本身丰富细腻的变化效果,以及窑变所产生的肌理色彩变化。“尚玉”的意蕴。人们将玉与人之德相联系,玉被视为至清、至洁、至善理想美的象征。宋瓷茶盏受尚玉美学观的支配,追求温润如玉的色质感。景德镇窑青白瓷色质如玉,有“饶玉”之美称。宋人在釉质的变化中实现了崇尚“玉德”的理想追求。青瓷有着悠久的历史。青色是植物的色彩,也象征着天空、春天、水等,通常给人单纯、明朗、纯洁、雅静、幽玄的感觉,传统文化赋予青色以独特的意蕴。这种“崇青”心理,是与“尚玉”密切相关的。在宋代文人士大夫看来,青白瓷、青瓷和白瓷是点茶最合适的茶器。释惠洪有诗云:“盏深扣之看浮乳,点茶三昧须饶汝。”赞的是白瓷茶器。这些史料都证明了青、白等淡色茶盏在文人士大夫中广泛使用。“色贵青黑”。宋代盛行以建盏为代表的黑釉盏,“已发现的宋瓷窑址中,有三分之一以上都见到黑瓷,南北都产”。黑釉茶盏的兴起,与当时上层社会的斗茶风尚有直接关系。蔡襄在《茶录》里说,“茶色白,宜黑盏”,是说釉面亮黑如漆,便于斗茶时观茶色、验水痕。此外,中国古代崇尚黑色。从新石器时代的黑陶,到道家以玄黑主张色彩的平静,再到以墨代五色以及对水墨的崇尚都足以说明这一点。自然肌理之美。以窑变、开片等釉色自然变幻为美,是宋瓷茶盏的风格特点之一,是尚逸、天人合一思想影响的结果。《稗史汇编》载:“瓷有同是一质,遂成异质;同是一色,遂成异色者。是之谓窑变。数十窑中,千万品而一遇焉。”可见窑变的出现实属偶然,其自然变幻莫测的效果是刻意追求的人工修饰所无法比拟的,它所展示的是由意境所传达的一种含蓄而典雅的极致韵味。如宋钧窑月白釉紫斑莲花式碗,碗为十瓣花口,月白色的釉面上缀着不规则的紫色斑块,似空中浮云,若隐若现,给人以无限的想象。宋代还以开片为美,这些都是通过釉的工艺流程自然呈现的,切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美和本真美的追求。开片是由于胎、釉收缩率不一而在冷却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大小不等的裂纹,陶工却利用这一缺陷,使其成为一种自然天成、趣味无穷的装饰。窑变、开片犹如天成,千变万化,这些釉面装饰深化了自然天成和天人合一的审美情趣,充分表现出景有限而意无尽的韵味。3. 清新朴素的装饰美宋代制瓷艺人在充分考虑茶盏自身的适用性条件下,依据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社会风尚,适时地创造和发展了许多精湛的装饰技法和纹样。装饰手法多样。宋代茶盏多采用刻、划花和印花的装饰手法,线条流畅而富于深浅变化。如玉的釉色与刻、划、印花的结合,体现了淡雅的审美意境。印花是以有花纹的陶瓷质料的印具,趁陶胎尚未全干时印出花纹,或用有纹样的模子制坯印出花纹,再施釉入窑焙烧,具有浅浮雕的效果。如汝窑粉青釉印花盏托,盘心凸起,印莲花瓣纹。这种含蓄的装饰与淡雅的色泽相得益彰,进一步增添隐约朦胧的韵味,尽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含蓄之美。彩绘,也是宋瓷茶盏的装饰手法之一,有釉上描金、釉上红绿彩、釉下彩绘等技法。周密在《癸辛杂识》中说:“金花定碗用大蒜汁调金描画,然再入窑烧,永不得脱。”说的正是釉上描金彩绘。釉上红绿彩是在白釉上用红、绿等色彩勾画纹饰,红绿相间,鲜艳生动。这种在釉上进行彩绘的方法,对后世的影响很大。釉下彩绘,在坯体上先罩上一层底釉,然后在上面用各种颜色釉进行装饰,再加上一层透明釉。其画面黑白分明,主题突出,具有朴实自然的艺术效果。装饰纹样图案丰富。纹饰是装饰的主要内容,它不仅具有装饰功能,而且是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审美取向等的综合反映。宋茶盏的纹饰题材极为丰富,以花卉为主。花卉有牡丹、莲花、荷叶、菊花、梅花等,动物有龙、凤、孔雀、鹤、鸳鸯、喜鹊、鸡、蝶、鱼、海马、螺等,还有民俗风味极浓的婴戏图、剪纸贴花等。宋代对莲花纹饰的运用大大超过前代。莲花是佛教艺术中常见的图案,象征佛光普照,如意吉祥。随着佛教的世俗化,莲花成为纯洁、正直、高贵品德的象征,周敦颐的《爱莲说》使人们对莲花的喜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各大名瓷几乎都有莲花造型。上虞市文物管理所藏的青瓷莲花形盏托,形似盛开的莲花,足底有一孔,中间一盘为莲花瓣口,莲花上为直口,内饰莲蓬纹,其下刻覆莲瓣一周,釉色莹润,造型构思精妙,为越窑艺术之瑰宝。宋瓷花卉图案中,国色天香的牡丹后来居上,作为主题纹饰开始超过莲花。宋瓷茶盏造型简洁、优美,轻盈,装饰典雅含蓄,反映了两宋时期崇尚平淡质朴、清秀自然的社会审美情趣,在器物造型、装饰、纹饰等方面都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是后代学习的范本。宋瓷茶盏是宋代制瓷工艺与社会环境相结合的产物,茶盏已不单纯是盛贮之器,它体现生活品位和质量,融合了时人的审美、价值观等文化内涵,为研究宋代社会经济文化提供了物质载体。

影响太大了,以致现代的工匠都在仿制宋代五大名窑的产品。以陶瓷工艺论,中国两个顶峰在现代都无法超越,一是宋瓷以简洁著称,给人以平淡、宁静致远之感,虽经千年依然是中国陶瓷工艺表表者;另一个是清三代陶瓷以繁褥著称,色彩丰富、花样繁多,无论在造型、构图、制瓷工艺等都反映出当时领先世界的水平。现代仿宋陶瓷工艺有哥窑的花瓶、香炉、杯盆等都有,原本哥窑的“金丝铁线”是一种控制不好产生的缺憾美,但现代却花了工艺人无数时间去刻意仿造这种缺憾美,可以说是影响深远。另就近年仿烧成功的汝窑,最多的就是茶具的制作。

求“对于“宋瓷之美”你是如何体会的?”的一片期末考试论文。字数1500左右送你一朵玫瑰花,传情达意全靠它,送你一朵大桃花,时来运转有赖它,送你一碗豆腐花,要你一天到晚笑哈哈!

说宋瓷,要从五大名窑说起.中国宋代瓷器生产,以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五个窑口产品最为有名,后人统称其为“宋代五大名窑”。"汝窑"是北宋后期的宋徽宗年间建立的官窑,前后不足20年,窑址至今没有发现。为“五大名窑”之首。汝窑以青瓷为主,釉色有粉青、豆青、卵青、虾青等,汝窑瓷胎体较薄,釉层较厚,有玉石般的质感,釉面有很细的开片。汝窑瓷采用支钉支烧法,俗称“芝麻支钉”,瓷器底部留下细小的支钉痕迹。器、物本身制作上胎体较薄,胎泥极细密,呈香灰色,制作规整,造型庄重大方。器形多仿造古代青铜器式样,以洗、炉、尊、盘等为主。汝窑传世作品不足百件,因此非常珍贵。汝窑瓷器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其釉色。后人评价“其色卵白,如堆脂,然汁中榨眼隐若蟹爪,底有芝麻细小挣针”。可见汝窑烧制的青瓷确有独特魅力,被人们推举为五窑之首,名副其实。"宋官窑"青釉方花盆官窑是宋徽宗政和年间在京师汴梁建造的,窑址至今没有发现。官窑主要烧制青瓷,大观年间,官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于世。主要器型有瓶、尊、洗、盘、碗,也有仿周、汉时期青铜器的鼎、炉、觚、彝等式样,器物造型往往带有雍容典雅的宫廷风格。其烧瓷原料的选用和釉色的调配也甚为讲究,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绿三种颜色最为流行。官瓷胎体较厚,天青色釉略带粉红颜色,釉面开大纹片。这是因胎、釉受热后膨胀系数不同产生的效果。这是北宋官窑瓷器的典型特征。北宋官窑瓷器传世很少,十分珍稀名贵。宋代官窑瓷器不仅重视质地,且更追求瓷器的釉色之美。其厚釉的素瓷很少施加纹饰,主要以釉色为装饰,常见天青、粉青、米黄、油灰等多种色泽。釉层普遍肥厚,釉面多有开片,这种开片与同期的哥窑有很大不同,一般来说,官窑釉厚者开大块冰裂纹,釉较薄者开小片,哥窑则以细碎的鱼子纹最为见长。"宋哥窑"青釉鱼耳炉哥窑,确切窑场至今尚没有发现。据历史传说为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在两浙路处州、龙泉县各建一窑,哥哥建的窑称为“哥窑”,弟弟建的窑称为“弟窑”,也称章窑、龙泉窑。有的专家认为传世的宫藏哥窑瓷,实际上是南宋时修内司官窑烧制的。哥窑的主要特征是釉面有大大小小不规则的开裂纹片,俗称“开片”或“文武片”。细小如鱼子的叫“鱼子纹”,开片呈弧形的叫“蟹爪纹”,开片大小相同的叫“百圾碎”。小纹片的纹理呈金黄色,大纹片的纹理呈铁黑色,故有“金丝铁线”之说。其中仿北宋官窑的瓷器为黑胎,也具有“紫口铁足”。其胎色有黑、深灰、浅灰及土黄多种,其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以灰青为主。常见器物有炉、瓶、碗、盘、洗等,均质地优良,做工精细,全为宫廷用瓷的式样,与民窑瓷器大相径庭。传世哥窑瓷器不见于宋墓出土,其窑址也未发现,故研究者普遍认为传世哥窑属于宋代官办瓷窑。"宋钧窑"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钧窑分为官钧窑、民钧窑。官钧窑是宋徽宗年间继汝窑之后建立的第二座官窑。钧窑广泛分布于河南禹州市(时称钧州),故名钧窑,以县城内的八卦洞窑和钧台窑最有名,烧制各种皇室用瓷。钧瓷两次烧成,第一次素烧,出窑后施釉彩,二次再烧。钧瓷的釉色为一绝,千变万化,红、蓝、青、白、紫交相融汇,灿若云霞,宋代诗人曾以“夕阳紫翠忽成岚”赞美之。这是因为在烧制过程中,配料掺入铜的气化物造成的艺术效果,此为中国制瓷史上的一大发明,称为“窑变”。因钧瓷釉层厚,在烧制过程中,釉料自然流淌以填补裂纹,出窑后形成有规则的流动线条,非常类似蚯蚓在泥土中爬行的痕迹,故称之为“蚯蚓走泥纹”。钧窑瓷主要是供北宋末年“花石纲”之需,以花盆最为出色。"宋定窑"白釉孩儿枕定窑为民窑。定窑以烧白瓷为主,瓷质细腻,质薄有光,釉色润泽如玉。定窑除烧白釉外还兼烧黑釉、绿釉和酱釉。造型以盘、碗最多,其次是梅瓶、枕、盒等。常见在器底刻“奉华”、“聚秀”、“慈福”、“官”等字。盘、碗因覆烧,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泪痕之特点。花纹千姿百态,有用刀刻成的划花,用针剔成的绣花,特技制成的“竹丝刷纹”,“泪痕纹”等等。出土的定窑瓷片中,发现刻有“官”、“尚食局”等字样,这说明定窑的一部分产品是为官府和宫廷烧造的。宋代是中国的瓷器艺术臻于成熟的时代。宋瓷在中国陶瓷工艺史上,以单色釉的高度发展著称,其色调之优雅,无与伦比。当时出现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名窑和名瓷,被西方学者誉为“中国绘画和陶瓷的伟大时期”。在灿若繁星的宋代各大名窑中,景德镇青白瓷以其“光致茂美”、“如冰似玉”的釉色名满天下,而其中以湖田窑烧造的青白瓷最为精美,冠绝群窑。它的胎土采用当地高岭土,素白细密,洁净紧实,经过一道道繁复的工序,成就了冰肌玉骨,秀色夺人的艺术效果。烧造出的青白釉瓷器色泽莹润,清素淡雅,纯净细腻。宋代是中国陶瓷发展的辉煌时期,不管是在种类、样式还是烧造工艺等方面,均位于巅峰地位。难怪当代陶瓷收藏高手对手中的每一款宋代瓷器都会爱不释手:钧瓷的海棠红、玫瑰紫、好似晚霞般光辉灿烂,其“窑变色釉”釉色变化如行云流水。汝窑造型最丰富,来源于生活,如宫中陈设瓷,瓷釉显得晶莹柔润,犹如一盅凝脂。翠绿晶润的“梅子青”是宋代龙泉窑中上好的青瓷。被美术家誉为“缺陷美”和“瑕疵美”的宋代辞瓷(又名冰裂、断纹)令人玩味无穷,其“油滴”、“兔毫”“玳瑁”等结晶釉正是宋人的创举。宋代定窑的印花、耀窑的刻花是瓷器装饰手法的新贡献。唐、五代时期窑工们创造的越窑如冰似玉的“千峰翠色”、“秋色”和邢窑白瓷,已不能同宋瓷争高低了……

蒙学对现代教学的影响研究论文

“小学”的最初意义就是童蒙识字课本.中国最早的记录是在春秋战国之间秦国人教学童的《史籀篇》,之后又相继出现了多部给儿童识字用的读物.根据《汉书·艺文志》和《说文解字·序》可证,汉朝的法令规定:学童在十七岁以上,要经过考试,能“讽籀书”九千个字才可以担任官职.又试以“八体”,优良者可以做上书史.吏民上书给皇帝,写错了字,就被揭发判罪.可以想到当时的国家对语文教育的重视程度.南北朝的《千字文》以四言成句,对仗工整,琅琅上口的韵语,叙述有关自然、社会、历史、地理、伦理、教育、人物掌故等方面的知识,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儿童识字课本.而宋朝出现的《百家姓》与《三字经》,则同《千字文》合称“三、百、千”蒙学识字课本,流传甚广,基本上都是以韵语和部首为识字基础.至元朝出现《新编对相四言》,它以图文对照为基础,已经开始注意直观教学的问题.当然,中国古代的童蒙之学不仅仅是交会学童识记汉字,同时也在向他们传授着为人处世的生活哲理.往往短短几句浅显易懂的话却道出著书者的感悟,循循善诱的教导,传达着“仁、义、礼、智、信”的思想.古代在启蒙教学阶段,注重学生的识字数量.在入学之初集中力量学习,应当说是前人确立的既有目的又有方法的一条识字原则.古代童蒙读物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生活息息相关.将目光投向这些古典的童蒙读本,至少我们会获得这样一个启示:把各科知识融合起来,让知识与生活沟通起来.对比现代,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更多的是为了应试得高分,真正能教会学生的是什么?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不能学以致用,一旦考试完毕就全部还给了老师.《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古代童蒙读物已经不再广泛受到现代中小学教育的重视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做?重新拾起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珍宝,认真学习吸收.像《三字经》、《弟子规》这类教材,内容丰富,编排合理,朗朗上口,易记易诵,适合儿童的学习,它们的主要内容是依据典故和历史故事来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并由此延及到天文地理、人间伦理和动物草木之类的知识,篇幅虽短,内容却扎实有据.在孩子早期启蒙阶段,先读《三字经》再读《弟子规》,能起到“立本”的作用.教导儿童读经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但是作为老师,首先必须要熟读经文,而且不可以读错.重视文字的教育,教学生真正识记汉字,比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认字,要深究每一个汉字背后的意义;规范汉字读音、字形、字义也是不容忽视的.老师要明确自己的职责“教书育人”,要培养学生纯善之心;教育学生对人、对事、对物应有正确的态度.对人:要明白五伦关系,要知道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尊敬师长、体贴他人、互助合群的理念,培养宽厚待人的心性,懂得知恩报恩.对事:强调事虽小,勿擅为的重要性,注重礼仪,讲求信用,教育学生知过必改是善良的品性,培养孩子面对困难能冷静学习、如何解决问题的态度.对物:日常生活必须节约,晓喻物资来源的艰辛,感恩大自然的赐予.例如,长养慈爱心,爱护小动物,物有定位,对物品要有恭敬爱惜之心.培养学生对自我行为的约束能力.

我国自古以来都十分重视儿童教育,早在《周易·蒙卦》中记载:“匪我求蒙童,蒙童求我。”自先秦至清末,几千年蒙学教育绵延不绝,编写了大量文质兼美、适于教学的蒙学读物,如《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等。这些以儿童启蒙教育为编写出发点,充满丰富的人文精神,对儿童的成长教育大有裨益。历代蒙学读物累世选出,早在周代就有了读书、识字、习字用的字书,最早的《史籀篇》据传是周宣王时的太史所作,唐宋以后,随着蒙学教育的发展和印刷术的发明,出现了分门别类的蒙学专书,至明清时期,形成了包括识字教育、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的比较完整的蒙学教材体系。据最新统计,中国古代各类蒙学书目多达两千余种,其各类之多,数量之大,内容之丰富,堪称世界之最。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早期教育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决定性作用,故特别注重儿童少年期的早期教育。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颜氏家训》也提出:“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原因是“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大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教妇初来,教子婴孩”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孩子思想还没有散滥的时候,及早进行教育,易达到预期教育的目的,能够“绝恶于萌芽,起教于微妙”。蒙学教育的根本是道德教育蒙学德教为先首先表现在明人伦,教育蒙童明白人伦秩序,懂得长幼有别,树立正确的对待尊长的态度。《三字经》开卷便说:“人之初,性本善。”接着又提出“首孝弟,次见闻”的价值标准,接着又用典故加以强化“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值。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三字经》举黄香温席、孔融让梨这些故事,就是要从小培养孩子孝敬父母和敬爱兄长的品质。教育蒙童做人的基本道理。《弟子规》中也强调真诚与守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奸巧语,秽污语,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儿童天真纯朴,求知欲旺,但思维能力较弱,知识较少。故古人认为在启蒙教育阶段“只教之以事”。所谓的事,是指事亲敬长,是指洒扫应对进退,是指事父、事兄、处友、饮食、衣着等,归结一点是指童蒙日常生活中的规范。儿童可塑性强,“使之则为,使止则止”。传统蒙学强调从行为养成着眼、从生活细微处入手,逐渐反复强化形成习惯,朱熹讲到“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当所知。”在小学阶段就能“于洒扫进退之间,持守坚定,涵养纯熟”,长大以后,才能“穷就事理,通达事务”。儿童于性好动,喜欢嬉戏玩耍,单纯的道德说教、行为规范难于为儿童所接受,故蒙学教育十分重视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在蒙学读本中经常用一些典型生动孕含着哲理的故事来启发、引导蒙童的学习。《三字经》曰:“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逸。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孔子博学却还谦虚地拜学有专长的项橐为师,贫穷的温舒,把书抄在蒲草上阅读……这些朗朗上口的先贤事迹,很容易就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了蒙童的成长。“中国人追求的人生是一个从道德修养出发,经由道德的社会教化,最终实现‘化成天下’的道德价值的过程。学习经典、修身养性的最终目的并不仅仅是追求人格的完善(内圣),它还要指向建功立业(外功),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这一人生态度也在蒙学教材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三字经》中有:“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可以激发蒙童奋发图强、立志报效国家。传统蒙学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沃土中,具有鲜明的民族的人文特色,在其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弥久而常新,时至今日仍然对儿童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