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测控技术杂志2020年5期

发布时间:

测控技术杂志2020年5期

这个杂志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科技核心期刊。这里是 品优刊 为您解答望采纳!祝你成功

不是核心期刊,不在统计源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目录里如帮到你,望采纳

太原工业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2020283意思是这个仪器是2020年的第几期机器。测控技术与仪器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仪器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该专业以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为基础,研究物质世界中信息获取、处理、传输和利用的理论、方法和实现途径,运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等方法。

焊接技术杂志2020年09期

《焊接》《焊接技术》都是中文核心,《焊接学报》稍微好一点,是cscd,也是ei。这几个杂志都不被sci收录。你要是第一次的话投《焊接学报也不错,审稿还是比较快的,而且很专业。》

《焊接技术》、《电焊机》、《焊接学报》、《焊接》、《焊管》都是焊接类专业核心期刊杂志

世界焊接发展史话公元前3000多年埃及出现了锻焊技术。公元前2000多年中国的殷朝采用铸焊制造兵器。公元前200年前,中国已经掌握了青铜的钎焊及铁器的锻焊工艺。1801年:英国H.Davy发现电弧。1836年:Edmund Davy 发现乙炔气。1856年:英格兰物理学家James Joule 发现了电阻焊原理。1959年:Deville和Debray发明氢氧气焊。1881年:法国人 De Meritens 发明了最早期的碳弧焊机。1881年:美国的R. H. Thurston 博士用了六年的时间,完成了全系列铜-锌合金钎料在强度与延伸性方面的全部实验。1882年:英格兰人Robert A. Hadfield发明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奥氏体锰钢获得了专利权。1885年:美国人Elihu Thompson 获得电阻焊机的专利权。1885年:俄罗斯人 Benardos Olszewski 发展了碳弧焊接技术。1888年:俄罗斯人H.г.Cлавянов 发明金属极电弧焊。1889—1890年:美国人C. L. Coffin首次使用光焊丝作电极进行了电弧焊接。1890年;美国人C. L. Coffin提出了在氧化介质中进行焊接的概念。1890年:英国人Brown 第一次使用氧加燃气切割进行了抢劫银行的尝试。1895年:巴伐利亚人 Konrad Roentgen 观察到了一束电子流通过真空管时产生X射线的现象。1895年:法国人 Le Chatelier 获得了发明氧乙炔火焰的证书。1898年:德国人Goldschmidt发明铝热焊。1898年:德国人克莱菌.施密特发明铜电极弧焊。1900年:英国人Strohmyer发明了薄皮涂料焊条。1900年:法国人 Fouch 和 Picard制造出第一个氧乙炔割炬。1901年:德国人Menne 发明了氧矛切割。1904年:瑞典人奥斯卡.克杰尔贝格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电焊条厂—ESAB公司的OK焊条厂。1904年:美国人Avery 发明了便携式钢瓶。1907年:在美国纽约拆除旧的中心火车站时,由于使用氧乙炔切割节省工程成本的20%多。1907年:10月 瑞典人O. Kjellberg 完善了厚药皮焊条。1909年:Schonherr 发明了等离子弧。1911年:由Philadelphia & Suburban气体公司建成了第一条使用氧溶剂气焊焊接的11英里长管线。1912年:第一根氧乙炔气焊钢管投入市场。1912年:位于美国费城的Edward G. Budd 公司生产出第一个使用电阻点焊焊接的全钢汽车车身。大约1912:年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为了生产著名的T型汽车,在自己工厂的实验室里完成了现代焊接工艺。1913年:在美国的印第安纳波利斯 Avery 和 Fisher完善了乙炔钢瓶。1916年:安塞尔.先特.约发明了焊接区X射线无损探伤法。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使用电弧焊修理了109艘从德国缴获的船用发动机,并使用这些修理后的船只把50万美国士兵运送到了法国。1917年:位于美国麻萨诸塞州的Webster & Southbridge 电气公司使用电弧焊设备焊接了11英里长、直径为3英寸的管线。1919年:Comfort A.Adams组建了美国焊接学会(AWS)。1924年美国焊接协会活动时纪念照片1919年:C.J.Halslag发明交流焊。1920年:Gerdien发现等离子流热效应。1920年:第一艘全焊接船体的汽船 Fulagar号在英国下水。大约1920年:开始使用电弧焊修理一些贵重设备。大约1920年:使用电阻焊焊接钢管的生产方法(The Johnson Process)获得了专利。大约1920年:第一艘使用焊接方法制造的油轮Poughkeepsie Socony号在美国下水。大约1920年:药芯焊丝被用于耐磨堆焊。1922年:Prairie 管道公司使用氧乙炔焊接技术,成功地完成了从墨西哥到德克撒斯的直径为8英寸,长达140英里的原油输送管线的铺设工作。1923年:斯托迪发明堆焊。1923年:世界上第一个浮顶式储罐(用来储存汽油或其他化工品)建成;其优点是由焊接而成的浮顶与罐壁组成象望远镜一样可升高或降低的储罐,从而可以很方便的改变储罐的体积。1924年:Magnolia 气体公司使用氧乙炔焊接技术建成了14英里长的全焊结构的天然气管线。1924年:在美国由H.H.Lester首先使用X光线照相术,为Boston Edison 公司的发电厂检验蒸汽压力为8.3Mpa的待安装的铸件质量。1926年:美国Langmuir发明原子氢焊。1926年:美国Alexandre发明CO2气体保护焊原理。1926年:由美国的A.O.Smith公司率先介绍了在电弧焊接用金属电极外使用挤压方式涂上起保护作用的固体药皮(即手工电弧焊焊条)的制作方法。1926年:铬钨钴焊材合金获得了第一份关于药芯焊丝的专利。1926年:美国人M.Hobart和 P.K.Devers获得了使用氦气作为电弧保护气体的专利。1927年:由Lindberg单独驾驶Ryan式单翼飞机成功地飞过了大西洋,该飞机机身是由全焊合金钢管结构组成的。1928年:第一部结构钢焊接法规《建筑结构中熔化焊和气割规则》由美国焊接学会出版发行,这部法规就是今天的《D1.1结构钢焊接规则》的前身。1930年:Georgia 铁路中心为了在两条隧道中铺设铁路采用了连续焊接的方法。焊接轨道在两年后线路贯通时投入使用。1930年:前苏联罗比诺夫发明埋弧焊。1931年:由焊接工艺制造全钢结构组成的帝国大厦建成。1933年:第一条使用电弧焊工艺焊接的接头采用无衬垫结构的长输管线铺成。1933年:当时世界上最高的悬索桥旧金山的金门大桥建成通车,她是由87750吨钢材焊接拼成的。1934年:巴顿焊接研究所成立。巴顿所创始人叶夫金·奥斯卡洛维奇·巴顿欧洲最大的全焊接第涅伯河上铁桥—巴顿桥1934年:非加热压力容器规范由API—ASME合作出版发行 。1935年:美国的Linde Air Products公司完善了埋弧焊技术。1936年:瑞士Wasserman发明低温钎焊。1939年:美国Reinecke发明等离子流喷枪。1940年:第一艘全焊接船Exchequer号在美国的Ingalls 船坞建成下水。1941年:美国人Meredith 发明了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氦弧焊)。1941年:二次世界大战时舰艇、飞机、坦克及各种重武器的制造采用了大量的焊接技术。1943年:美国Behl发明超声波焊。1943年:飞机的制造者们首次使用原子氢焊、埋弧焊和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焊接飞机钢制螺旋桨的空心叶片。1944年:英国Carl发明爆炸焊。1947年:前苏联Bopoшeвич(沃罗舍维奇)发明电渣焊。1949年:第一台使用弧焊和电阻焊工艺制造的全焊结构的FORD牌汽车下线。1950年:美国人Muller,Gibson和Anderson三人获得第一个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喷射过度的专利。1950年:德国F.Buhorn发现等离子电弧。大约1950年:在前苏联首次把电渣焊用于生产。1953年:美国Hunt发明冷压焊。1953年:前苏联柳波夫斯基、日本关口等人发明CO2气体保护电弧焊。1954年:自保护药芯焊丝在美国Lincoln电气公司投入生产。1954年:第一艘采用焊接工艺制造的核潜艇The Nautilus号开始为美国海军服役。1954年:贝纳德发明了管状焊条。1955年:美国托姆.克拉浮德发明高频感应焊。1956年:中国成立了哈尔滨焊接研究所1956年:前苏联楚迪克夫发明了摩擦焊技术1957年:法国施吉尔发明电子束焊。1957年:前苏联卡扎克夫发明扩散焊。1957年:《焊接》创刊,这是中国第一本焊接专业杂志。大约1957年:美国、英国和前苏联都在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短路过度工艺中使用了CO2作为保护气体。1960年:美国Maiman发现激光,现激光已被广泛的应用在焊接领域。1960年:美国的Airco 推出熔化极脉冲气体保护焊工艺。1962年:气电立焊的专利权授予了比利时人Arcos。1962年:电子束焊接首先在超音速飞机和B-70轰炸机上正式使用。1964年:热丝焊接方法和协调控制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接方法的专利权授予了美国人Manz。1965年:焊接而成的Appllo 10号宇宙飞船登月成功。1967年:日本荒田发明连续激光焊。1967年:世界上第一条海底管线在墨西哥湾铺设成功,它是由美国的Krank Pilia公司使用热螺纹工艺及焊接工艺制造而成的。1968年:在芝加哥的 John Hancock 中心的22层以上焊接而成了世界上最高的锐角形钢结构,高度达到1107英尺。1969年:美国的Linde公司提出热丝等离子弧喷涂工艺。1970年:晶闸管逆变焊机问世。1976年:日本荒田发明串联电子束焊。1980年左右:半导体电路和计算机电路被广泛的用来控制焊接与切割过程。1980年左右:使用蒸汽钎焊焊接印刷线路板。1983年:航天飞机上直径为160英尺的瓣状结构的圆形顶部是使用埋弧焊和气保护焊方法焊接而成的,使用射线探伤机进行检验的。1984年:前苏联女宇航员Svetlana Savitskaya在太空中进行焊接试验。1988年:焊接机器人开始在汽车生产线中大量应用。1990年左右:逆变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结果使得焊接设备的重量和尺寸大大的下降。1991年:英国焊接研究所发明了搅拌摩擦焊,成功的焊接了铝合金平板。1993年:使用机器人控制CO2激光器成功的焊接了美国陆军 Abrams型主战坦克。1996年:以乌克兰巴顿焊接研所B.K.Lebegev院士为首的三十多人的研制小组,研究开发了人体组织的焊接技术。2001年:人体组织焊接成功应用于临床。2002年:三峡水轮机的焊接完成,是已建造和目前正在建造的世界上最大的水轮机。

测控技术杂志社

我09年投过一篇,当时录用就通知版面费了今年又投一篇,10月底录用,到现在还没通知版面费

这种情况是正常的。测控技术杂志审稿投稿后收到回复一般一个月左右,最多两个月。《测控技术》创刊于1982年,是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主管,北京长城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主办的中央级科技期刊。《测控技术》重点介绍各种类型传感器、智能化仪器仪表、现场总线技术、计算机数据采集与处理、集散式控制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模块化技术、各种网络技术、楼宇自动化技术、多媒体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模糊控制技术、通信技术、仿真与虚拟现实、机电一体化以及工控组态软件等技术的开发应用、科研成果推广、使用经验介绍等方面的实用技术性文章以及测控技术知识讲座等。

《测控技术》杂志社投稿须知

1 论文内容应反映当前国内外测控技术及其应用方面的先进理论、技术成果或发展趋势。具有实际应用背景,并有相应的实验结果,未在国内外期刊上公开发表过的有创新性的科技论文。2 征稿范围各类传感器、智能化仪器仪表、现场总线技术、计算机数据采集与处理、集散式控制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模块化技术、各种网络技术、楼宇自动化技术、多媒体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模糊控制技术、通信技术、仿真与虚拟现实、机电一体化以及工控组态软件等技术的开发应用、科研成果推广、使用经验介绍等方面的实用技术性文章以及测控技术知识讲座等,并特别欢迎测控技术在农林牧渔、医药卫生、环境保护、体育健身、节能降耗、安全防护等领域成功应用的科技论文。3 论文格式具体要求3.1 中英文题目(1)题目简明扼要,不要太长,题目所用每一个词语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中文题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外文题目一般不宜超过10个实词。如果题目语意未尽,则可用副标题。副标题与题目之间,可用破折号分开。题目应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或公式等。(2)英文题目和副标题的每个实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小写。英文题目的第一个词应避免使用冠词。(3)题目内不应列入非公知公用的符号、代号,以及数学公式、化学结构式等。3.2 中英文作者姓名和工作单位(1)作者姓氏在前,全大写。名字在后,首字母大写,双名连写,其间加半字线。多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隔开。如果有国外作者:西文作者,仍按西方习惯,名先姓后;非西文作者,同时提供他们的原国籍语言姓名和英文姓名,且英文姓名按西方习惯,名先姓后。姓和名的第一个字母均大写,其余小写。(2)中文工作单位要写全称,写出一、二级单位,城市名和邮政编码。英文工作单位结尾处还应注明国籍。3.3 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要准确反映论文要点,按科技论文摘要的写作特点(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将论文的目的(Purposes) 表达清楚;紧扣主题重点描述研究过程(Procedures)及所采用的方法(Methods),突出创新性及特色;由此得到的主要结果(Results)和得出的重要结论(Conclusions)及其应用范围和应用情况做简要描述)修改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字数不超过300字。尽量避免使用“首先”、“然后”、“最后”等词语。另外,英文摘要按EI对英文摘要的写作要求进行修改和规范。关键词4~5个。英文摘要长度一般不超过200 words,少数情况下可以例外,视原文文献而定。(1)缩短摘要的方法a.取消不必要的字句:如“It is reported... ”,“Extensive investigations show that…”,“the author discusses…”,“This paper concerned with…”等;b.对物理单位及一些通用词可以适当进行简化; c.取消或减少背景信息(Background Information);d.限制摘要只表示新情况、新内容,过去的研究细节可以取消;e.不说无用的话,如:“本文所谈的有关研究工作是对过去老工艺的一个极大的改进”等词句;f.作者在文献中谈及的未来计划不纳入摘要;g.尽量简化一些措辞和重复的单元,如:不用 at a temperature of 250℃ to 300℃,而用 at 250℃-300℃;h.摘要的第一句应避免与题目 (Title) 重复。 (2)摘要文体风格a.摘要叙述要完整、清楚、简明; b.尽量用短句子并避免句形单调;c.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工作, 用现在时态叙述作者结论;d.可用动词的情况尽量避免用动词的名词形式;e.能用名词做定语不用动名词做定语,能用形容词做定语不用名词做定语;f.注意冠词用法,不要误用、滥用或随便省略冠词; g.避免使用一长串形容词或名词来修饰名词,可以将这些词分成几个前置短语,用连字符连接名词组,作为单位形容词(一个形容词);h.尽量用简短、词义清楚并为人熟知的词; i.慎用行话和俗语; j.语言要简练,但不得使用电报型语言;k.词要纯朴无华, 应避免多姿多态的文学性描述手法;l.组织好句子, 使动词尽量靠近主语;m.删繁从简,如用increased代替has been found to increase ;n.摘要中涉及其他人的工作或研究成果时,尽量列出他们的名字;o.摘要中的词语拼写,使用英美拼法都可以,但在每篇文章中须保持一致; p.摘要中不能出现“图××”、“方程××”和“参考文献××”等句子。 (3)摘要中的特殊字符特殊字符主要指各种数学符号、上下脚标及希腊字母,它们无法直接输入计算机,因此都需转成键盘上有的字母和符号。希望在摘要中尽量少用特殊字符及由特殊字符组成的数学表达式。因为它们的输入极为麻烦,而且极易出错,影响摘要本身的准确性和可读性,应尽量不用,改用文字表达或文字叙述。更复杂的表达式几乎难以输入,应设法取消。(4)缩写字及首字母缩写(Abbreviations and Acronyms)对那些已经为大众所熟悉的缩写词,如CAD等,可以直接使用。对于那些仅为同行所熟悉的缩略语,应在题目、摘要或关键词中至少出现一次全称。3.4 请写明中图分类号来稿请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写明中图分类号。因本刊报道内容主要涉及计算机3.5 篇幅要求综述性文章字数要求在6000字以内,其他技术论文要求在5000字以内,典型图表一般不超过5幅,图表中如有英文一定要译成中文。外文字母分清大小写,物理量用斜体,文中科技词语、计量单位与符号应符合国家公布的标准要求。3.6 参考文献给出必要的参考文献,并在文内用上角标标出。新理论、新观点应给出出处。参考文献内容包括:主要责任者、文献题目、刊名(及期、卷号)、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时间等项。每项之间用“.”分开。同时在文献题目后面注明“[文献类型标识]”:专著为M,论文集为C,报纸文章为N,期刊文章为J,学位论文为D,报告为R,标准为S,专利为P。如果是电子参考文献类型,则要在文献题目后面注明“[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联机网上数据库为DB/OL,磁带数据库为DB/MT,光盘图书为M/CD,磁盘软件为CP/DK,网上期刊为J/OL,网上电子公告为EB/OL。参考文献的英文题名的第一个词首字母用大写,其余(专有名词除外)用小写。刊名可全写或简写,除连词和介词,每个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4 涉密稿件的注意事项涉及国防机密、商业秘密、知识产权等重要内容的文章,属保密部分,请作者提高保密意识,必须通过原单位审查,并开具稿件的保密审查证明,文责自负 。注:保密审查证明材料中的第一作者姓名及其所在单位名称和加盖在红章,必须与文章中的第一作者署名及其单位名称一致。5 稿件的录用来稿一律不退,请自留底稿,超过3个月未收到审稿结果者请另行投稿到其他刊物,录用稿编辑部有删改权。录用稿件将酌情收取少量版面费,稿费从优。6 审稿周期我刊审稿周期为50天。7 注明所投栏目来稿请注明所投栏目:★ 综述——报道国内外测控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大家论坛——及时报道知名专家、院士、学者对测控技术发展的论述;★ 智能感知与仪器仪表——涵盖的学科及专业:传感器技术、仪器仪表技术、自动化仪器仪表与装置等;★ 数据采集与处理——涵盖的学科及专业: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等;★ 计算机与控制系统——涵盖的学科及专业: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学科、计算机系统结构、控制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过程控制、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 理论与实践——涵盖的学科及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源技术等;★ 试验与测试技术——涵盖的内容:设备性能试验及测试等;★ 网络技术及应用——涵盖的内容:RFID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通信网络技术、互联网与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网络及设备安全、工业以太网技术等;★ 人工智能——涵盖的内容:机器学习、机器感知与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知识表示与处理、智能系统与应用、认知与神经科学启发的人工智能、类脑计算、脑机接口与神经工程等;★ 机器人技术及应用——涵盖的内容:智能感知在机器人上的应用、机器人驱动系统、机器人控制系统、机器人的轨迹规划、各种机器人的应用等;★ 虚拟现实技术——涵盖的内容:计算机图形学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人机交互技术、显示技术、网络并行处理技术等;★ 飞行器控制技术——涵盖的内容:飞机及其控制技术、无人机技术、卫星及导航技术、导弹及其控制技术等;★ 兵器科学技术与运用——涵盖的内容:探测识别、发射运载、终端毁伤控制等技术。8 注明资助项目若课题受到资助,请注明资助项目名称及代号。9 作者简介给出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职称、学位、研究方向、现从事的研究工作、曾获得的奖项;并给出详细通信地址、邮编、电话及E-mail信箱,以便联系。

金融电子化杂志2020年5期

比特币它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没有中间机构的 P2P ,或者说的更专业一点,比特币就是一个去中心化的 P2P。

国家级。金融电子化杂志期刊,级别为国家级期刊,出刊周期为月刊。所以金融电子化杂志的奖,属于国家级别的奖项。金融电子化是中国人民银行主管、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主办的学术性期刊。

你好,比特币是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其他

这个的话应该很简单,你就让自己做都可以了,你要自己多的话你就可以变聪明了

图书馆杂志2020年5期的作者

1. 李桂华著.信息服务设计与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2. 李桂华,陈可君.基于提问内容分析的数字参考咨询需求研究.情报学报,2008,63. 李桂华,曾庆苗.基于日志的青少年信息需求规律及结构研究.情报学报(待版)4. 李桂华,张晓林,党跃武.论知识服务的营销战略问题.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4 (该文被收入吴建中编《战略思考——图书馆管理的10个热门话题》)5. 李桂华.面向服务细分的公共图书馆用户结构研究.图书情报工作(待版)6. 李桂华,余伟萍.信息用户研究的理论进化.情报理论与实践(待版)7. 李桂华.基于聚类分析的公共图书馆潜在用户结构研究.图书馆杂志,2009,58. LiGuihua,Cheng Xueqiao. A Study of Changing Information Needs of Contemporary Public Library Users in China.中国文献情报(英文版),2009,29. 李桂华.与教师合作:高校图书馆服务开发的新路径.图书情报工作,2007,410.李桂华.我国市民信息需求十三年变迁.情报资料工作,2008,411. 李桂华,陈雪樵.公共图书馆用户需求结构研究:现实需求的调查分析.图书馆杂志,2008,412. 李桂华.从人文关怀到人文操作:人文关怀语境下的图书馆学研究探索.图书馆建设,2007,313. 李桂华.国外公共图书馆的“关注用户”传统及其研究实践,图书情报工作,2007,1214. 樊戈,李桂华.残疾用户信息需求调查与服务对策思考.图书馆.2009,115. 杨雅,李桂华.基于意义构建理论的农民工信息需求研究.图书馆(已录用,待版)16. 李桂华,苏华.我国东西部公共图书馆用户需求结构比较.图书与情报,2008.617. 李桂华.基于用户需求分析的公共图书馆价值定位探索:以都市公共图书馆为例.载于《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论文集:2008年卷》.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18. 李桂华,张晓林,党跃武.知识服务之运营方式探索.图书馆,2001,1(《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图书馆学、信息科学、资料工作》2001年6期转载)19. 李桂华.服务战略——图书馆经营管理的核心战略.图书情报工作,2000,1(《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图书馆、信息科学、资料工作》2001年4期转载)20. 李桂华,张晓林,党跃武.新价值定位下对信息服务评估问题的再认识.情报理论与实践,2001,5(《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图书馆、信息科学、资料工作》2002年1期转载)21. 李桂华.美国高校图书馆网上信息服务的调查及分析.图书情报工作.2002,722. 李桂华,党跃武.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现状分析.图书馆杂志2002,1223. 李桂华.有形展示策略在图书情报机构中的运用.大学图书馆学报,2000,324. 李桂华.流水线法与授权法.图书馆论坛,2000,325. 张晓林,党跃武,李桂华.网络化数字化基础上的新型学术信息交流体系及其影响.图书馆,2000,326. 党跃武,张晓林,李桂华.塑造有利于知识服务的图书情报机构发展环境,图书馆,2001,627. 党跃武,张晓林,李桂华.开发支持知识服务的现代图书情报机构组织管理机制,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128. 张晓林,李桂华,彭原.市民信息查找过程的跟踪分析(一):研究构想和信息查找过程分析.图书情报工作,1995,529. 张晓林,彭原,李桂华.市民信息查找过程的跟踪分析(二):影响信息查找的因素分析.图书情报工作,1995,630. 张晓林,李桂华,彭原.市民信息需求与利用行为的调查分析.情报学报,1995,431. 李桂华.论图书情报机构的用户调查.四川大学学报丛刊.图书情报学论丛(第3辑):四川大学学报编辑部,199532. 李桂华.树立正确的用户观 激活参考咨询服务——关于参考咨询工作用户观念的个案研究.四川图书馆学报,1996.133. 李桂华.图书情报系统信息开发的时效性初探.高校信息学刊.1994,434. 余伟萍,庄爱玲,李桂华.员工情绪对灾区企业重建的影响和对策探析.中国应急管理.2009,234.李桂华.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中的资源选择.载于《网络资源的组织与管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535.张晓林,党跃武,李桂华编.走向知识服务:21世纪中国学术信息服务的挑战与发展.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

简介:林海音是我国著名的作家,一九一八年生于日本,她的原名与之谐音相近,叫林含英。因为从小生活环境的原因,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后来一英子的视角不但描写了自己的生活,也描写了北京平民阶层形形色色的小人物。

林海音的父亲林焕文是台湾人,祖籍广东,出身书香门第,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也是林海音在后来成为优秀作家的原因之一。

林海音的父亲于一九三一年病逝,也有人说是被毒死。林焕文是著名爱国分子,而一九三一中日关系紧张,他很可能是为了破坏掉反日爱国势力的影响才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林海音的父亲去世后,使林海音变得更加独立有担当,间接地培养了一个优秀的作家。

林焕文离世后,林海音承担起家庭的部分重任,13岁的林海音早早地成为一个勇敢的小大人。从她的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中,能够看到一个小女孩的城长变化。林海音的父亲虽然去了,但是留下了一位优秀的作家。

林海音(1918年-2001年),台湾苗栗县头份镇人,祖籍广东蕉岭,著名作家。

1921年林海音随父母返回台湾。1923年随父母迁到北京,定居城南。1948年回到台湾,开始文学创作。曾担任《世界日报》记者、编辑,主持《联合报》副刊10年。

一生创作了多部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林海音于1994年荣获“世界华文作家协会”及“亚华作家文艺基金会”颁赠的“向资深华文作家致敬奖”,于1998年获“世界华文作家大会”颁“终身成就奖”。其自传体长篇小说《城南旧事》,于1999年获第二届五四奖“文学贡献奖”,德文版获瑞士颁赠“蓝眼镜蛇奖”。

她所创立的纯文学出版社(1968-1995)堪称中国第一个文学专业出版社,曾出版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书 。

参考资料:林海音-百度百科

图书馆杂志由上海市图书馆学会与上海图书馆合办,1982年1月创刊。初为季刊,1987 年起改为双月刊,1999年起改为月刊。1997年起,每年增发30万字的“理论学术年刊”,2003年起“年刊”采用书号方式正式出版。《图书馆杂志》刊名由著名古籍版本目录学家、书法家顾廷龙先生题写。封面由著名艺术家钱君陶设计,并由其学生谷华协助细部绘制。对称斜列周代金文“图书”二字,每字环以早期青铜器上嵌填族徽类所用之亚字型图案。整体设计显示了庄重淳朴的古典美与推陈出新的时代感 。

郑振铎

笔 名: 西谛、郑源新、落雪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898-1958

民 族: 汉族

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又是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也是国内外闻名的收藏家。原籍福建省长乐县,生在浙江省永嘉县(今温州市)。1917年入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学习。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同时与沈雁冰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曾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小说月报》主编,上海大学教师,《公理日报》主编,1927年旅居英、法,回国后历任北京燕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上海暨南大学教授,《世界文库》主编,1937年参加文化界救亡协会,与胡愈之等人组织复社,出版《鲁迅全集》,主编《民主周刊》,1949年后历任全国文联福利部部长,全国文协研究部长、人民政协文教组长,中央文化部文物局长,民间文学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文联全委、主席团委员,全国文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19年开始发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8年10月17日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翌日因飞机失事突然遇难殉职。

著有专著《文学大纲》、《俄国文学史略》、《中国文学论集》、《中国俗文学史》、《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基本建设及古文物保护工作》、《域外所藏中国古画集》、《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伟大的艺术传统图录》、《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版画史图录》,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取火者的逮捕》、《桂公塘》,散文集《佝偻集》、《欧行日记》、《山中杂记》、《短剑集》、《困学集》、《海燕》、《民族文话》、《蛰居散记》,译著《沙宁》、《血痕》、《灰色马》、《新月集》、《飞鸟集》、《印度寓言》,《郑振铎文集》、《郑振铎选集》,编辑《中国短篇小说集》、《北平笺谱》(与鲁迅合编)等。其中《猫》入选人教版初中教材。

是笑言天涯网站的驻站作家 落雪

简单介绍下自己吧,我,笔名“落雪”,01年开始接触写作,以后一发不可收拾,陆续有发表,可能是比较随性的缘故,风格上没有严格的区分,或许说是有了一些大众的、生活的、本源的东西在里面,所以有时候有人读我的文字会说像谁写的谁写的,可有些作家的名字我都没听过呢,现在写手这么多,纯熟巧合,哈哈。总之,我爱文字,为文字而生,写文字是一种本能和业余爱好,也是心灵皈依的好方式。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