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学院王牌专业有经济学、税收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广告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专业。
学校设有14个二级学院(部),63个本科专业,拥有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广告学),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财务管理)、2个国家级一流课程(会计学基础、大学生创业基础)。
学校还有3个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12个省级特色专业、15个省级一流专业、13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等。编辑出版学术刊物《铜陵学院学报》。现有专任教师919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33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788人,外聘教师227人。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1335人,成人教育在籍生768人。
以上内容参考 铜陵学院——学校简介
铜陵学院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工学、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我国青铜文化发祥地之一,素有“中国古铜都”之称的区域交通枢纽、沿江生态山水名城——安徽省铜陵市,其前身为铜陵财经专科学校,2002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铜陵学院。2009年9月,被批准为安徽省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学院校园占地面积1328亩(约885357平方米),现有两个校区,主校区(翠湖校区), 位于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地段,老校区(育秀校区)位于铜陵市文化、商业繁华地段--铜陵市北京中路。学院现有教职工767人,其中专任教师618人,教授、副教授191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400余人。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2270人,成人教育在籍生2000多人。学院现有馆藏纸质图书80万册,中外文期刊1500余种,各类校舍面积33.5万㎡,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000多万元。学院现有12个系,34个本科专业,另设有体育教学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机构,设有光电子应用安徽省工程技术中心、教育教学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所、铜文化研究中心、铜刻艺术研发中心、有色金属与加工工程研究所、农村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现代财务与会计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编辑出版学术刊物《铜陵学院学报》。学院是安徽省财经类人才培养、培训的重要基地,形成了一定的财经教育办学特色。拥有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管理学》、《成本会计》、《税法学》等8门省级精品课程,会计实务实验室、自动化工程实验中心等多个省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为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需要,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阿根廷、智利等国高校建立正式交流与合作关系,并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联合成立了“安徽省西班牙语培训中心”。学院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促进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努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被列为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人才培养基地。近几年来,我院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安徽省同类高校中处于领先水平,2009年,学院文、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分别为510分、535分,分别超出安徽省二本线9分、15分。毕业生就业率连续4年达到95%以上,连续两年被评为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近年来,为实现学院科学发展上水平,学院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和发展思路,提出把学院建设成为一所高质量有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奋斗目标。为积极推进高质量有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学院坚持内涵发展,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充分借鉴国内外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坚持开放办学,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主动贴近地方,融入地方,深入开展校地、校企、校际合作,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四个中心”(地方政府决策咨询中心、地方产学研合作中心、地方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培训中心和地方文化教育中心)、“四个基地”(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共建教学基地、研究基地、毕业生就业基地和实习实训基地)。2008年12月,学院发起成立了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并担任首任轮值主席,积极推动联盟高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同时,学院还与合肥工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坚持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提高学院的办学水平,增强学院的办学实力,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省内先进、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有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学校地址:安徽省铜陵市北京中路297号(育秀校区)新校区:翠湖一路
对啊 您想问啥?
2006.1 高考参考书《色彩头像》 詹学军 独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6.7 高考参考书《美术鉴赏》 陈 琳 独 安徽美术出版社 2006.7 教材《印刷工艺》 孟卫东 第一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6.8 教材《插图艺术》 盛 容 第一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6.12 教材《巫俊画集》 巫 俊 独 安徽美术出版社 2006.12 画集2005年美术学院教师发表论文统计论文题目 作 者 作者名次 期刊名称或出版单位 年卷(期)页 期刊级别《艺术状态与艺术创作》 吴冬声 第一 《美术观察》 2005(6)98 E类《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几种倾向》 鹿少君 第一 《文艺研究》 2005(8)150 E类《幻想的浪漫——乔尔乔纳的画》 杜俊萍 第一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5(2)127-128 省级《浅论绘画风格的形成》 孟卫东 第一 《中国油画》 2005(4)79-80 国家级《明清徽商与新安画派》 李锦胜 第二 《造型艺术》 2005(3)18-23 国家级《创新思维的培养在设计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余 超 第二 《铜陵学院学报》 2005(1)126 省级《零距离接触中国前卫艺术》 孟卫东 第一 《巢湖学院学报》 2005,7(3)19-21 省级《浅析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断裂》 孟卫东 第一 《宿州学院学报》 2005,20(1)65-66 省级2006年美术学院教师发表论文统计论文题目 作 者 作者名次 期刊名称或出版单位 年卷(期)页 期刊级别《“意象油画”之我见》 翟 勇 第一 《美术》 2006(2)94-95 D类《罗工柳的绘画艺术》 巫 俊 第一 《文艺研究》 2006(10)156 E类《大编组站》 巫 俊 独创 《中国油画》 2006(5)专版介绍 国家级《寻找自我》 巫 俊 第一 《中国油画》 2006(5)51-54 国家级《探询、跨越《 巫 俊 第一 《中国美术教育》 2006(5)32 国家级《读<潇湘奇观图>——兼谈米氏山水模糊美》 李锦胜 第一 《国画家》 2006(5)66-67 国家级《梦境里的中国——谈巴尔蒂斯作品的东方意韵》 高 飞 第一 《美术》 2006(1)106-113 D类《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兼论董其昌艺术思想的现实意义》 高 飞 第一 《国画家》 2006(6)64-67 国家级《古雅娟秀 气韵超然——董其昌绘画中的笔墨之美》 高 飞 第一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06(6)692-698 省级《对高师素描教学个性化培养的思考》 高 飞 第一 《美术大观》 2006(12)140-141 省级《我以世界的变迁作为我的故乡——谈生活时域中艺术的有效性》 鹿少君 第一 《美术观察》 2006(5)113 E类《远去的颂歌:〈毛主席去安源〉》 鹿少君 第一 《文艺研究》 2006(7)143 E类《虹桥遗梦》 鹿少君 第一 《国画家》 2006(1)73-74 国家级《民艺文化在现代家居设计中的语境功能》 鹿少君 第一 《装饰》 2006(7)124 E类《论壁画设计的本质特点》 詹学军 第一 《美术大观》 2006(10)90-91 省级《论室内陈设艺术在徽州古民居的意义》 詹学军 第一 《巢湖学院学报》 2006(5)104-107 省级《中国近代美术教育兴起的意义》 于安东 第一 《巢湖学院学报》 2006(2)118-126 省级《中国画教学浅析》 吴冬声 第一 《皖西学院学报》 2006(1)143-144 省级《试论艺术创作中的“雅俗共赏”》 花 永 第一 《国画家》 2006(2)72 国家级《具象表现绘画方法的教学应用价值》 花 永 第一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06(3)366-368 省级《赛西莉·布朗——一个集智慧和勇气于一身的女画家》 贺 靖 第一 《世界美术》 2006(2)45-50 E类《色彩在教学中的运用——对高师美术院校色彩教学的一点思考》 贺 靖 第一 《中国教育导刊》 2006(11)33-34 省级《看杜马斯作品中的童话与电影》 贺 靖 第一 《新视觉艺术》 2006(1)44-46 省级《论确立艺术质量标准的四个前提》 余 超 第一 《艺术探索》 2006,20(2)37-38 省级《论数码插图艺术》 孟卫东 第一 《装饰》 2006(1)119 E类《查莱斯·帕切特的油画艺术》 陈克义 第一 《文艺研究》 2006(9)157 E类《少女》《穿红衣服的少女》(作品) 陈克义 创作 《文艺研究》 2006(10)插 E类《具像主义油画教学浅析》 陈克义 第一 《巢湖学院学报》 2006(5)108-111 省级《浅析公共艺术》 盛 容 第一 《雕塑》 2006(4)48-49 E类《浅谈皖南木雕与家具的修复》 盛 容 第二 《美术向导》 2006(2)78 省级《在继承传统中的求变化——画家朱宝善的成功之路》 盛 容 第一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6,8(3)93-94 省级《现代雕塑与刘开渠》 盛 容 第一 《中国教育》高教版 2006(4)89-90 省级《浅谈中国民间年画》 盛 容 第一 《安徽日报》 2006.3.1C4版 省级《现实主义与儒家思想》 陈 琳 第一 《金陵百家油画展高层论坛论文集》 2006年 省级《浅析西周青铜器装饰风格及其形成原因》 李 颖 第一 《皖西学院学报》 2006(1)145-147 省级《宋代江南地区慈善事业研究》 谭书龙 第二 《安徽史学》 2006(6)41-47 省级《南朝时期的水军和水战》 谭书龙 第一 《许昌学院学报》 2006(4)14-19 省级《空间》 吴同彦 第一 《国画家》 2006(6)发表作品 国家级2007年元月至7月美术学院教师发表论文统计论文题目 作 者 作者名次 期刊名称或出版单位 年卷(期)页 期刊级别《感悟“意象”》 翟 勇 独撰 《中国油画》 2007(2)36 国家级专版介绍作品 翟 勇 独创 《中国油画》 2007(1)69-70 国家级作品两幅 巫 俊 独创 《文艺研究》 2007(1)专版介绍 E类《董希文的油画艺术》 高 飞 独撰 《文艺研究》 2007(3)171 E类《欧洲之行叙画》 高 飞 独撰 《世界美术》 2007(2)86-88 E类《中国写实主义绘画发展历程》 陈克义 独撰 《文物天地》 2007(7) 省级《图示、品格和精神——三林的徽州梁柱系列》 陈克义 独撰 《美术时空》 2007(5) 省级《中国有没有后现代主义艺术》 陈克义 独撰 《滁洲学院学报》 2007(5) 省级《徐冰的版画艺术》 陈克义 独撰 《文艺研究》 2007(5)152 E类《镜子中的时空观念》 陈克义 独撰 《美术观察》 2007(5)112 E类《朱德群和抽象绘画艺术》 盛 容 独撰 《美术大观》 2007(2) 省级《笔底水彩放光华》 盛 容 独撰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7(5) 省级《文字创意设计中的“形”和“意”》 盛 容 独撰 《文艺研究》 2007(3) E类专版介绍作品(2幅) 盛 容 独创 《文艺研究》 2007(6) E类《拓展中国画笔墨表现新空间》 吴冬声 独撰 《国画家》 2007(3)78-79 国家级《论当代中国人物画创作》 桑建国 独撰 《国画家》 2007(1)36 国家级三整页彩图作品专题介绍 桑建国 独创 《国画家》 2007(1)8、20、21 国家级《康·麦·马克西莫夫与阶段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 于安东 独撰 《艺术与教育》 2007(1)16-23 国家级《中国美术教育中师范美术教育现状》 于安东 独撰 《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学报》——博士论文版 2007(1) 国家级《论当代中国的现实主义油画创作》 鹿少君 独撰 《新视觉艺术》 2007(1) 省级《论艺术设计与社会经济关系——艺术设计也是生产力》 鹿少君 独撰 《皖西学院学报》 2007(3) 省级《新现实主义油画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刘玉龙 独撰 《中国教育与管理》 2007(2) 省级《浅谈高校美术课堂教学中习作与创作的关系》 刘玉龙 独撰 《宿州学院学报》 2007(2) 省级《高等美术教学中创造性人才培养》 朱德义 独撰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07年(3) 省级《中国山水画生命精神探微》 宛俊勇 独撰 《安徽文学》 2007年(3) 省级《浅析中国风景画之美》 宛俊勇 独撰 《美术大观》 2007年(4) 省级
额你刚刚的问题——,现在这个问题不是应付你们班打比赛吧?我告诉你一些吧FOUL,2+1,3+1,假摔,肘子这都是犯规战术,造犯规也是,但是造犯规要造的真实,才能获得罚球,如果是替补不够的话,每个人的运动量就会加大,你尽量造犯规,然后于他方球员争吵,但是不要争得太厉害,只是为了拖延时间和让队员休息
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问题分析回答于2016-11-11摘要: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得信息最为主要的媒体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闻媒体的发展。但由于网络新闻媒体在传播时具备缺乏相应的规范制度和快速传播性,使得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问题也频频发生。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问题的出现,不仅仅是网络新闻媒体的责任,社会及政府也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共同建造良好的网络新闻环境。本文将就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问题的出现及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中图分类号:B8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209-01一、引言网络新闻媒体具有快速传播性,在商业化时代的今天有效促进了新闻媒体的繁荣发展,改变了媒体的传播方式与传媒理念。但网络新闻媒体同时也具有开放性、自由性和公共性,对阅读者的观念改变有着很大的影响。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问题给网络新闻媒体带来了一定的伦理危机,对社会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念造成很大的冲击。网络新闻媒体、政府和社会都必须正视这个问题并加以解决,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新闻环境。二、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体现与原因(一)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体现。新闻内容失真是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中最为常见的一个问题。真实是新闻的基础和价值,新闻媒体的责任只需要客观的将新闻报道出来。但有些媒体为了在短时间内获得大众的关注度与点击量,不惜夸大、编造,甚至是篡改新闻内容,以主观或片面的态度去对待、报道新闻消息,让文章失去最基本的客观性。有偿新闻是指新闻媒体工作者采用不正当的手段向被报道的对象索取物质或其他报酬的行为。有偿行为的实质是新闻工作者利用职务便当进行非常交易,让新闻失去应有的价值和客观性[1]。有偿新闻的主要体现有红包、车马费、赞助费、解决新闻工作者个人及家属非工作事宜等。新闻工作者受到报酬后,有意识的对其相关新闻进行夸大、篡改或隐瞒,将不利于被报道者的信息删除或隐藏,放大对被报道者有利的消息,误导公众。有偿新闻不仅违背新闻的客观性、公正性,还腐败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及职业精神。新闻内容非道德化是当前重视点击量的网络新闻媒体的必然产物。为了吸引大众的眼球,获得更多的点击量,一些新闻工作者不惜使用“少女”“女大学生”并配以一些着装过于暴露的图片,引发让人们产生联想。也有的新闻工作者为了获得更多的私利,在新闻中插入一些隐秘的商业广告或色情、暴力、等信息,利用网络新闻媒体的快速传播性快速传播。大大影响了网络新闻环境的洁净,危害了网络消费者的信息安全及身心健康(尤其是对未成年的网络新闻阅读者)。由于网络新闻具有开放性和公共性,因此一些偏差的价值观得到广泛的传播。网络新闻媒体具有很强的娱乐性,为了制作出轰动效应,一些网络新闻媒体一味的报道娱乐消息,对严肃的社会道德问题根本视而不见。在报道的过程中,为了迎合大众猎奇的心理,会故意导向一些偏差的价值观,导致道德虚无主义、拜金主义得到大肆传播。(二)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原因。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2]:(1)网络新闻工作人员失去正确的伦理判断。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新闻工作者的道德素质不足,及对新闻工作的精神理解不足。在一些新闻工作者看来,新闻报道只是一份工作,没有意识到该工作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新闻报道工作不仅仅是对新闻的客观、真实报道,还有引导社会舆论、宣传正确价值观的作用。新闻工作者如果仅仅只是将新闻报道作为一项谋生的工作,自然是没有办法体会其中的责任与意义,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2)网络新闻伦理审查不严。网络新闻在发布时是需要经过一定的审核。相关管理机构与政府部门没有做好新闻审查和监督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情况的发生。网络虽然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但与现实社会还是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相关管理机构及政府部分在网络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新闻出现后,没有及时的处理或是选择沉默,就是一种默认和允许。管理机构和政府部门应该认清自己在网络新闻环境中的责任与角色,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3)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目前我国还没有就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问题制定出有效分法律法规,致使在处理相关问题无法可依,无法可循。即便处罚,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起到震慑作用。三、有效控制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措施(一)注重提升网络新闻工作人员的道德修养。网络新闻媒体的直接参与者,必须拥有足够的到道德水平和教育程度。网络新闻工作者要明白自身所肩负的工作职责和社会责任。在日常工作,网络新闻媒体部门要对自己的员工进行思想教育,注重对新闻工作者的道德素质的提升,让新闻工作者任何到网络新闻传媒的重要性和社会责任。同时,网络新闻媒体部门也可以制定一系列相关的管理制度,约束新闻工作者的行为。(二)建立有效的网络新闻审查程序。网络新闻的相关管理机构及政府部门尽快建立出有效的网络新闻审查程序,让新闻伦理失范的新闻根本不能出现在网路传播平台上,在最短的时间内降低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情况。同时要监测发布网络伦理失范新闻的单位或个人的频率,给予相应的惩处。在建立良好的网络新闻传播环境时,相关管理机构及政府部门不仅要更新高端的网络设备,还要鼓励群众进行监督[3]。从现实和网络两处共同治理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情况。(三)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法律对于构建良好的道德环境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在网络新闻传播方面尚未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网络新闻伦理失范的情况。网络新闻活动在采集与传播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新的伦理问题,现有法律在处理时就会出现权责不明,界限不清的情况。如何细化对这个问题的处理,分清责任人并给予相关的惩处是完善相关法律首要解决的问题。其次,相关部门要保证法律落实到实处,做到违法必究,依法处置。只有保证执法过程的严谨与公正,才能发挥法律应有的震慑力,才能促进网络新闻伦理环境的建设。四、结论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根源是我国社会伦理道德的危机。在构建网络新闻伦理环境,新闻媒体部门、相关政府机构及社会人员都应该意识到自己在其中的角色与作用。而不是仅仅依靠某一单位或部门的努力。
篮球比赛犯规战术运用研究 作者:金加升,林文波, 期刊-核心期刊 体育科学SPORT SCIENCE 1999年 第02期 - 篮球比赛犯规战术行为的博弈分析 Analysis on Behavior of the Foul Tactics in Basketball Competition 作者:张才超,陈升, 期刊-核心期刊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GUANGZHOU SPORT UNIVERSITY 2008年 第03期 - 篮球比赛中犯规战术的运用 How to use foul strategy effectively in basketball match 作者:任明霞, 期刊-核心期刊 山东体育科技SHANDONG SPORTS SCIENCE & TECHNOLOGY 2009年 第02期 - 篮球比赛中运用频繁换人战术的作用 Analysis on the tactical use of frequent replacement in basketball competition 作者:王博武,赵巧, 期刊 山东体育科技SHANDONG SPORTS SCIENCE & TECHNOLOGY 2008年 第01期 - NBA、CBA比赛犯规特征的比较分析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eatures of fouls in NBA and CBA games 作者:贺智裕, 期刊-核心期刊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ANDONG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2009年 第03期 - 中国男子篮球队犯规问题的研究 Study on the Fouls of Chinese Man's Basketball Team 作者:陈京生, 期刊-核心期刊 体育科学SPORT SCIENCE 2002年 第06期 - 从篮球新规则实施和战术犯规谈罚球训练 作者:刘扬,梅玉萍, 期刊 辽宁体育科技LIAONING SP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3年 第03期 - 中国男篮在14届世界锦标赛中进攻速度、成功率的研究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Attacking Speed and Success Rate of Chinese Basketball Team on the 14th World Championship for Men 作者:潘四凤,张凤丽, 期刊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 OF LIANYUNGANG TEACHERS COLLEGE 2004年 第02期 - 全国男子篮球俱乐部联赛犯规次数与比赛成绩的分析研究 Analysis on the Foul Times and Performance of the National Men's Basketball League 作者:孙卫星,于扬,赵满霞, 期刊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BEI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2005年 第04期 - 2005年CUBA预选赛江西赛区男篮技术分析 Men's Basketball Technological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f CUBA Preliminary Match in 2005 in Jiangxi 作者:徐欣, 期刊-核心期刊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JOURNAL OF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2007年 第02期 - 浅谈罚球在篮球比赛中的应用 Discussion on Application of Penalty Shots in Basketball Competition 作者:车坦, 期刊-核心期刊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LANGFANG TEACHERS COLLEGE 2008年 第04期 - 十运会男子篮球决赛阶段犯规现象的分析 Analysis on Foul in Man's Basketball Final Phase in 10th National Games 作者:张雷, 期刊-核心期刊 中国体育科技CHINA SP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6年 第01期 - 试论当今篮球比赛中战术运用的特点与要求 On Current Tactics Appli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Requirements in Basketball Games 作者:冯子安, 期刊 湖北体育科技JOURNAL OF HUBEI SPORTS SCIENCE 2001年 第03期 - 篮球比赛中的"快攻"战术及运用 The Tactic of "Fast Break" in Basketball Match and Its Application 作者:邓文冲, 期刊 重庆工学院学报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5年 第06期 - 现代篮球快攻战术分析研究 Analysis of Modern Basketball Quick Offense Tactics 作者:胡桂花, 期刊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HEN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5年 第01期 - 如何掌握篮球比赛中身体接触的判罚尺度 On How to Grasp measurement of physical toueh In Basketball Games 作者:李学军, 期刊 零陵学院学报JOURNAL OF LINGLING UNIVERSITY 2003年 第05期 - 对篮球比赛中换人技巧的研究 A study on person- replacing technique in the basketball match 作者:杨玉霞,杨照亮, 期刊 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 OF ZHOUKOU TEACHERS COLLEGE 2002年 第02期 - 篮球选项课教学方法的实验与研究 Researching on Basketball Elective Course Teaching Method in Our University 作者:蔺华, 期刊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NATURAL SCIENCES) 2006年 第04期 - 对28届奥运会中国男篮进攻速度、成功率的比较研究 A Comparative Study of Offensive Speed and Success Rate of Chinese Men's Basketball Team in the 28th Olympic Games 作者:陈浩, 期刊 嘉兴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AXING UNIVERSITY 2005年 第03期 - 篮球比赛的换人技巧 作者:章晓平, 期刊-核心期刊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TONGLING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2007年 第04期
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问题分析回答于2016-11-11摘要: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得信息最为主要的媒体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闻媒体的发展。但由于网络新闻媒体在传播时具备缺乏相应的规范制度和快速传播性,使得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问题也频频发生。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问题的出现,不仅仅是网络新闻媒体的责任,社会及政府也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共同建造良好的网络新闻环境。本文将就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问题的出现及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中图分类号:B8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209-01一、引言网络新闻媒体具有快速传播性,在商业化时代的今天有效促进了新闻媒体的繁荣发展,改变了媒体的传播方式与传媒理念。但网络新闻媒体同时也具有开放性、自由性和公共性,对阅读者的观念改变有着很大的影响。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问题给网络新闻媒体带来了一定的伦理危机,对社会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念造成很大的冲击。网络新闻媒体、政府和社会都必须正视这个问题并加以解决,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新闻环境。二、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体现与原因(一)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体现。新闻内容失真是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中最为常见的一个问题。真实是新闻的基础和价值,新闻媒体的责任只需要客观的将新闻报道出来。但有些媒体为了在短时间内获得大众的关注度与点击量,不惜夸大、编造,甚至是篡改新闻内容,以主观或片面的态度去对待、报道新闻消息,让文章失去最基本的客观性。有偿新闻是指新闻媒体工作者采用不正当的手段向被报道的对象索取物质或其他报酬的行为。有偿行为的实质是新闻工作者利用职务便当进行非常交易,让新闻失去应有的价值和客观性[1]。有偿新闻的主要体现有红包、车马费、赞助费、解决新闻工作者个人及家属非工作事宜等。新闻工作者受到报酬后,有意识的对其相关新闻进行夸大、篡改或隐瞒,将不利于被报道者的信息删除或隐藏,放大对被报道者有利的消息,误导公众。有偿新闻不仅违背新闻的客观性、公正性,还腐败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及职业精神。新闻内容非道德化是当前重视点击量的网络新闻媒体的必然产物。为了吸引大众的眼球,获得更多的点击量,一些新闻工作者不惜使用“少女”“女大学生”并配以一些着装过于暴露的图片,引发让人们产生联想。也有的新闻工作者为了获得更多的私利,在新闻中插入一些隐秘的商业广告或色情、暴力、等信息,利用网络新闻媒体的快速传播性快速传播。大大影响了网络新闻环境的洁净,危害了网络消费者的信息安全及身心健康(尤其是对未成年的网络新闻阅读者)。由于网络新闻具有开放性和公共性,因此一些偏差的价值观得到广泛的传播。网络新闻媒体具有很强的娱乐性,为了制作出轰动效应,一些网络新闻媒体一味的报道娱乐消息,对严肃的社会道德问题根本视而不见。在报道的过程中,为了迎合大众猎奇的心理,会故意导向一些偏差的价值观,导致道德虚无主义、拜金主义得到大肆传播。(二)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原因。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2]:(1)网络新闻工作人员失去正确的伦理判断。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新闻工作者的道德素质不足,及对新闻工作的精神理解不足。在一些新闻工作者看来,新闻报道只是一份工作,没有意识到该工作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新闻报道工作不仅仅是对新闻的客观、真实报道,还有引导社会舆论、宣传正确价值观的作用。新闻工作者如果仅仅只是将新闻报道作为一项谋生的工作,自然是没有办法体会其中的责任与意义,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2)网络新闻伦理审查不严。网络新闻在发布时是需要经过一定的审核。相关管理机构与政府部门没有做好新闻审查和监督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情况的发生。网络虽然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但与现实社会还是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相关管理机构及政府部分在网络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新闻出现后,没有及时的处理或是选择沉默,就是一种默认和允许。管理机构和政府部门应该认清自己在网络新闻环境中的责任与角色,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3)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目前我国还没有就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问题制定出有效分法律法规,致使在处理相关问题无法可依,无法可循。即便处罚,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起到震慑作用。三、有效控制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措施(一)注重提升网络新闻工作人员的道德修养。网络新闻媒体的直接参与者,必须拥有足够的到道德水平和教育程度。网络新闻工作者要明白自身所肩负的工作职责和社会责任。在日常工作,网络新闻媒体部门要对自己的员工进行思想教育,注重对新闻工作者的道德素质的提升,让新闻工作者任何到网络新闻传媒的重要性和社会责任。同时,网络新闻媒体部门也可以制定一系列相关的管理制度,约束新闻工作者的行为。(二)建立有效的网络新闻审查程序。网络新闻的相关管理机构及政府部门尽快建立出有效的网络新闻审查程序,让新闻伦理失范的新闻根本不能出现在网路传播平台上,在最短的时间内降低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情况。同时要监测发布网络伦理失范新闻的单位或个人的频率,给予相应的惩处。在建立良好的网络新闻传播环境时,相关管理机构及政府部门不仅要更新高端的网络设备,还要鼓励群众进行监督[3]。从现实和网络两处共同治理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情况。(三)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法律对于构建良好的道德环境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在网络新闻传播方面尚未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网络新闻伦理失范的情况。网络新闻活动在采集与传播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新的伦理问题,现有法律在处理时就会出现权责不明,界限不清的情况。如何细化对这个问题的处理,分清责任人并给予相关的惩处是完善相关法律首要解决的问题。其次,相关部门要保证法律落实到实处,做到违法必究,依法处置。只有保证执法过程的严谨与公正,才能发挥法律应有的震慑力,才能促进网络新闻伦理环境的建设。四、结论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根源是我国社会伦理道德的危机。在构建网络新闻伦理环境,新闻媒体部门、相关政府机构及社会人员都应该意识到自己在其中的角色与作用。而不是仅仅依靠某一单位或部门的努力。参考文献:[1]陈静.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原因与对策[J].新闻窗,2015,01:95.[2]李文冰,强月新.传播社会学视角下的网络传播伦理失范治理[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13-18+148.[3]蔡培潇.网络媒体伦理失范的原因及对策[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72-74.作者简介:王精精(1994.04-),汉族,吉林大学,体育新闻。
林钟高,汉族,1960年9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经济学学士学位,教授职称。现任职务:安徽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林钟高先生1982年7月毕业于厦门大学会计学专业;1982年7月至1985年4月在江西财经大学任教的同时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学习;1985年至今在安徽工业大学任教并从事行政管理工作,1996年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 林钟高先生1999年4月至今在福州大学任兼职教授;1996年4月至今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任兼职研究员;1996年7月至今兼任中国中青年财务成本研究会理事;1998年至今任安徽省政协委员。
简介:铜陵学院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工学、文学、理学、法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我国青铜文化发祥地之一,素有“中国古铜都”之称的区域交通枢纽、生态山水名城——安徽省铜陵市。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310亩(约87.36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747人,其中专任教师600余人,教授、副教授近200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400多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3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4478人。学院现有馆藏纸质图书100万册,中外文期刊1500余种。各类校舍面积30多万㎡,教学仪器设备资产总值6000多万元。 学校现有12个系, 43个本科专业,另设有体育教学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机构。建有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皖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安徽省工程研究中心光电子应用安徽省工程技术中心、教育教学研究所等16个科研机构。编辑出版学术刊物《铜陵学院学报》。 学校是安徽省财经类人才培养、培训的重要基地,形成了一定的财经教育办学特色。拥有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金融学、市场营销等6个省级特色专业,会计实务实验室、经济管理实验实训中心等5个省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 为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需要,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韩国、阿根廷等国家和台湾地区高校建立交流与合作关系。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联合成立了“安徽省西班牙语培训中心”,与韩国又松大学开展了本科生“2+2”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 通过近年来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办学声誉不断提升,学校的招生、毕业生就业,以及各项办学指标均居于全省同类院校前列。2010年,省内文、理科本科专业招生录取线分别为545分、529分,分别超出安徽省二本线11分、22分。2011年,省内文、理科本科线分别为523分、502分,分别超出省控线13分和25分。在毕业生就业工作方面,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6年达到95%以上。 当前,学院已经确立了“十二五”发展目标,力争到2015年,把学院建设成为在校生为18000人左右、办学实力稳居省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财经特色鲜明、服务和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较强的高质量应用型本科高校,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提供强有力的人才、科技和智力支持。 铜陵学院信息一览表 1.学院领导班子 党委书记 储国定 副 书 记 院长 丁家云 副 院 长 王 刚 副 书 记 纪委书记 崔国发 副 院 长 倪国爱 副 院 长 冯德连 2.教学系部设置 会计学系、金融学系、公共管理系、工商管理系、经济贸易系、法政系(社会科学部)、外语系、文学与艺术传媒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电气工程系、机械工程系、土木工程系、体育部、继续教育学院 3.本科专业设置 财务管理、会计学、审计学、资产评估、金融学、保险、投资学、金融工程、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税务、工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统计学、法学、社会工作、英语、商务英语、美术学、广告学、艺术设计、音乐表演、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建筑学、土木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工程造价 4.科研机构设置 光电子应用安徽省工程技术中心、教育教学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所;农村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现代财务与会计研究所、公司金融研究所、公司法研究所、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所;青铜文化研究所、铜工艺品研发中心;人工智能研究所、信息技术与工程管理研究所;有色金属与加工工程研究所、自动化设计研究所、岩土研究所 5.定期出版的专业刊物 《铜陵学院学报》
(一)学术论文$ 核心期刊论文1、《转型期国家与农民关系的一项社会学考察——以安徽两村“环境维权事件”为例》,载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年第9期(CSSCI)2、《国内农民环境维权研究:回顾与前瞻》,载于《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专业期刊)3、《国外环境抗争研究述评》,载于《学术界》2011年第9期(CSSCI,中国人民大学C类核心期刊)4、《中国公众环境意识自觉与低碳社会建设》,载于《新疆社科论坛》2011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核心期刊)5、《宗族组织在乡村社会控制中的运作逻辑——以清代徽州宗族社会为中心的考察》,载于《江西社会科学》 2011年第2期(CSSCI,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核心期刊)6、《宗族制度控制与社会秩序——以清代徽州宗族社会为中心的考察》,载于《天府新论》2010年第5期(CSSCI扩展版),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10年第12期全文转载(中国人民大学C类核心期刊)7、《清代徽州宗族社会的组织控制》,载于《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CSSCI,北大中文核心期刊)8、《清代徽州宗族社会的道德控制》,载于《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北大中文核心期刊)9、《清代江南宗族在乡村社会控制中的作用》,载于《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其它论文1、《转型期农民环境维权原因探析——以安徽两村为例》,载于《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CSSCI扩展版)2、《论底层研究与结构—制度分析及其在农民环境维权研究中的应用》,载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3、《论从史出 审慎考察——评庄华峰<魏晋南北朝社会>》,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5月10日第17版4、《中国公众环境自觉的形成机制及其社会意义》,载于《天府新论》2011年第2期(CSSCI扩展版),该文被《新华文摘》2011年第12期论点摘编5、《高校学校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要求》,载于《社会工作》2010年第12期6、《1931年安徽水灾状况及救济考察》,载于《皖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第二作者)7、《50例问题大学生的挫折适应和支持网络》,载于《铜陵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8、《结构化理论视阈下的旅游者安全问题》,载于《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旅游管理》2007年第5期文摘转载9、《大学生素质培养的社会学思考》,载于《合肥工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10、《社会史与社会学成功嫁接》,载于《光明日报》2005年7月25日第6版11、《引导大学生培养积极心态的若干思路》,载于《芜湖师专学报》2004年第3期(二)著作/教材《个案工作》,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撰写10万字并担任主编之一
泉州哪里的啊?我也是泉州的!呵呵
对啊 您想问啥?
不可能是核心期刊,只能算是省级期刊罢了。只有少数工科二本学校学报才能评上核心期刊,这种地方性小学院学报根本不可能是中文核心期刊
铜陵学院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工学、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我国青铜文化发祥地之一,素有“中国古铜都”之称的区域交通枢纽、沿江生态山水名城——安徽省铜陵市,其前身为铜陵财经专科学校,2002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铜陵学院。2009年9月,被批准为安徽省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学院校园占地面积1328亩(约885357平方米),现有两个校区,主校区(翠湖校区), 位于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地段,老校区(育秀校区)位于铜陵市文化、商业繁华地段--铜陵市北京中路。学院现有教职工767人,其中专任教师618人,教授、副教授191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400余人。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2270人,成人教育在籍生2000多人。学院现有馆藏纸质图书80万册,中外文期刊1500余种,各类校舍面积33.5万㎡,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000多万元。学院现有12个系,34个本科专业,另设有体育教学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机构,设有光电子应用安徽省工程技术中心、教育教学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所、铜文化研究中心、铜刻艺术研发中心、有色金属与加工工程研究所、农村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现代财务与会计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编辑出版学术刊物《铜陵学院学报》。学院是安徽省财经类人才培养、培训的重要基地,形成了一定的财经教育办学特色。拥有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管理学》、《成本会计》、《税法学》等8门省级精品课程,会计实务实验室、自动化工程实验中心等多个省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为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需要,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阿根廷、智利等国高校建立正式交流与合作关系,并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联合成立了“安徽省西班牙语培训中心”。学院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促进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努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被列为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人才培养基地。近几年来,我院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安徽省同类高校中处于领先水平,2009年,学院文、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分别为510分、535分,分别超出安徽省二本线9分、15分。毕业生就业率连续4年达到95%以上,连续两年被评为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近年来,为实现学院科学发展上水平,学院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和发展思路,提出把学院建设成为一所高质量有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奋斗目标。为积极推进高质量有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学院坚持内涵发展,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充分借鉴国内外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坚持开放办学,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主动贴近地方,融入地方,深入开展校地、校企、校际合作,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四个中心”(地方政府决策咨询中心、地方产学研合作中心、地方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培训中心和地方文化教育中心)、“四个基地”(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共建教学基地、研究基地、毕业生就业基地和实习实训基地)。2008年12月,学院发起成立了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并担任首任轮值主席,积极推动联盟高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同时,学院还与合肥工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坚持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提高学院的办学水平,增强学院的办学实力,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省内先进、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有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学校地址:安徽省铜陵市北京中路297号(育秀校区)新校区:翠湖一路
关于学校查重率、相似率、抄袭率:各个学校不一样,全文重复率在30%一下(而有的学校,本科是20%)。每章重复率应该没有要求,这个每个学校会出细则的,并且学校也出给出他们查重复率的地方——基本都是中国知网。具体打电话问老师,每界每个学校要求都不一样相关查重系统名词的具体作用:查重率的具体概念就是抄袭率,引用率,要用专业软件来测试你的文章与别人论文的相似度,杜绝抄袭。基本就这意思。一个是自写率 就是自己写的一个是复写率 就是你抄袭的还有一个引用率 就是那些被画上引用符号的 是合理的引用别人的资料关于知网相关抽查规定:有规定的,可以进行第一次修改,修改之后通过就可以答辩,如果第二次不通过就算结业,在之后4个月内还要交论文或者设计的。这个是在抄袭30%的基础上的。 如果抄袭50%以上的话,直接结业 在之后4个月内还要交论文或者设计的。1.被认定为抄袭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包括与他人已有论文、著作重复总字数比例在30%至50%(含50%)之间的,需经本人修改。修改后经过再次检测合格后,方可参加学院答辩。再次检测后仍不合格的,按结业处理。须在3 个月后提交改写完成的毕业设计(论文),检测合格后再参加答辩。2.被认定为抄袭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且与他人已有论文、著作重复总字数比例超过50%的,直接按结业处理。须在4 个月后提交改写的毕业设计(论文),检测合格后再参加答辩。知网系统计算标准详细说明:1.看了一下这个系统的介绍,有个疑问,这套系统对于文字复制鉴别还是不错的,但对于其他方面的内容呢,比如数据,图表,能检出来吗?检不出来的话不还是没什么用吗?学术不端的各种行为中,文字复制是最为普遍和严重的,目前本检测系统对文字复制的检测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对于图表、公式、数据的抄袭和篡改等行为的检测,目前正在研发当中,且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欢迎各位继续关注本检测系统的进展并多提批评性及建设性意见和建议。2.按照这个系统39%以下的都是显示黄色,那么是否意味着在可容忍的限度内呢?最近看到对上海大学某教师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被撤消的消息,原因是其发表的两篇论文有抄袭行为,分别占到25%和30%. 请明示超过多少算是警戒线?百分比只是描述检测文献中重合文字所占的比例大小程度,并不是指该文献的抄袭严重程度。只能这么说,百分比越大,重合字数越多,存在抄袭的可能性越大。是否属于抄袭及抄袭的严重程度需由专家审查后决定。3.如何防止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成为个人报复的平台?这也是我们在认真考虑的事情,目前这套检测系统还只是在机构一级用户使用。我们制定了一套严格的管理流程。同时,在技术上,我们也采取了多种手段来最大可能的防止恶意行为,包括一系列严格的身份认证,日志记录等。4.最小检测单位是句子,那么在每句话里改动一两个字就检测不出来了么?我们对句子也有相应的处理,有一个句子相似性的算法。并不是句子完全一样才判断为相同。句子有句子级的相似算法,段落有段落级的相似算法,计算一篇文献,一段话是否与其他文献文字相似,是在此基础上综合得出的。5.如果是从相关书籍上摘下来的原话,但是此话已经被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也抄了进去,也就是说前面的文章也从相关书籍上摘了相同的话,但是我的论文中标注的这段话来自相关的书籍,这个算不算学术抄袭?检测系统不下结论,是不是抄袭最后还有人工审查这一关,所以,如果是您描述的这种情况,专家会有相应判断。我们的系统只是提供各种线索和依据,让人能够快速掌握检测文献的信息。6.知网检测系统的权威性?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并不下结论,即检测系统并不对检测文献定性,只是将检测文献中与其他已发表文献中的雷同部分陈列出来,列出客观事实,而这篇检测文献是否属于学术不端,需专家做最后的审查确认。修改重复率或抄袭率论文的经验:CNKI是连续的字数相同不能超过13个字,万方是连续的字数相同不能超过15个字。否则就会标注出来,算进重复率。我们学校规定是CNKI检测重复率不能超过30%.两种数据库检测重复率会有结果上的误差,一般CNKI会更严格一点,先在用万方检测一下,然后对照重复段落,句子反复修改一下,最后用CNKI检测一下,就放心了。在国内就是知网/paperpass/万方这三大系统,这里面的资源是不断更新的,每一年毕业生的论文除有保密要求外的基本上都是收这三大系统收录作为比对资源库,所以你就可不能大意啊!!国内就是三大系统,知网/paperpass/万方知网不对个人开放,paperpass及万方对个人开放万方不检测互联网及英文,知网及paperpass都检测互联网及英文。现在,所有学校对于硕士、博士毕业论文,必须通过论文检测查重才能算合格过关。本科毕业生,大部分211工程重点大学,采取抽检的方式对本科毕业论文进行检测查重。抄袭或引用率过高,一经检测查重查出超过百分之三十,后果相当严重。相似百分之五十以下,延期毕业,超过百分之五十者,取消学位。辛辛苦苦读个大学,花了好几万,加上几年时间,又面临找工作,学位拿不到多伤心。但是,所有检测系统都是机器,都有内在的检测原理,我们只要了解了其中内在的检测原理、系统算法、规律,通过检测报告反复修改,还是能成功通过检测,轻松毕业的。3、有部分同学反映说自己在段落中明明引用或者抄袭了其他文献的段落或句子,为什么没有检测出来,这是正常的。中国知网对该套检测系统的灵敏度设置了一个阀值,该阀值为5%,以段落计,低于5%的抄袭或引用是检测不出来的,这种情况常见于大段落中的小句或者小概念。举个例子:假如检测段落1有10000字,那么引用单篇文献500字以下,是不会被检测出来的。实际上这里也告诉同学们一个修改的方法,就是对段落抄袭千万不要选一篇文章来引用,尽可能多的选择多篇文献,一篇截取几句,这样是不会被检测出来的。4、一篇论文的抄袭怎么才会被检测出来?知网论文检测的条件是连续13个字相似或抄袭都会被红字标注,但是必须满足3里面的前提条件:即你所引用或抄袭的A文献文字总和在你的各个检测段落中要达到5%。1)知网查重时,黄色的文字是“引用”,红色的文章是“涉嫌剽窃”。(2)知网查重时,只查文字部分,“图”、“mathtype编辑的公式”、“word域代码”是不查的(要想知道知网到底查那些部分,可以“全选”——“复制”——“选择性粘贴”——“只保留文字”)。建议公式用mathtype编辑,不要用word自带的公式编辑器。(3)word、excel编辑的“表”是可以查出来的。在某些被逼无奈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把表截图放到论文里边去!作者亲眼见过有同学自己编的系数,查出来居然跟人家重了,数据决定了系数还不能变,欲哭无泪……(4)参考文献的引用也是要算重复率的(包括在学校要求的X%以内)!所以引用人家文献的时候最好用自己的话改写一下。(5)知网的查重是以“章”为基本单元的。比如“封面”、“摘要”、“绪论”都会作为单独的一章,每一章出一个检测结果,标明重复率。每一章有单独的重复率,全文还有一个总的重复率。有些学校在规定论文是否通过查重时,不仅要求全文重复率不能超过多少,还对每章重复率也有要求。(6)知网查重的确是以“连续13个字与别的文章重复”做为判断依据的,跟之前网上一些作者说的情况一致。如果你能够把论文改到任何一句与别的文章保证任意连续13个字都不一样,知网是查不出来的。(7)但是,如果你有一处地方超过13个字与别的文章重复,知网的服务器都对这处地方的前后进行模糊搜索,那些仅仅是简单的加了一些“的”、“在……时”、“但是”等词语来隔断13个字多数情况是会检测出来的。这些模糊搜索有时候非常傻,可能会把一篇写如何养猪的文章跟你的那篇写建筑的文章关联到一起,说你涉嫌抄袭!遇到这种情况,你就自己”呵呵“吧!(8)书、教材在知网的数据库里是没有的。但是,copy书的同学需要注意,你copy的那部分可能已经被别的文章抄过了,检测的时候就重复了。这样的情况经常出现,尤其是某些经典理论,用了上百年了,肯定有人写过了!当然,有些同学觉得用自己的话改写一下就ok了。但现实情况是:这些经典理论用自己的话写了也一样有”标红“的可能,因为这些经典的理论已经被人翻来覆去写了N遍了!会不会”标红“就看你人品了!作者查重时,曾出现过一段话用自己的语言翻来覆去改了三遍仍然”标红“的情况,让人哭笑不得。只能说作者当时人品衰得没办法了,但愿现在发的这篇文章能攒些人品,以待来日!(9)网络上的某些内容也是在知网的数据库里的。比如:“百度文库”、“道客巴巴”、“豆丁网”、“互动百科”、“百度百科”。作者查重的时候,甚至还遇到很多奇葩的网站,神马“东方财富网博客”、“ 人大经济论坛”。所以,选择网上的内容时要慎重。(10)外文文献,知网数据库里存储较少。鼓励大家多看外文文献,多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知识、工程技术,翻译过来,把它们应用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论文中来!(11)建议各位学校查重前,在网上先自费查一遍。检测报告会对重复的地方”标红“,先修改一遍。(12)检测一遍修改完成后,同学们不要掉以轻心。因为知网查重最变态、最令人愤怒的地方来了:第一次查重没有“标红”的地方,第二遍可能会出现“标红”,说你是抄袭。舍得花钱的话,在网上花钱再查一遍,直到低于学校要求的重复率。(13)网上现在常用的查重有”万方“、”知网“、”paperpass“,paperpass最松,万方居中,知网最严。万方的数据库不全,查出来重复率会低于知网5%,知网是以”连续13个字一样“就算重复,所以查出来重复率较高!最好选择用万方先预查,改完的通过率一般较高。1、如果是引用,在引用标号后,不要轻易使用句号,如果写了句号,句号后面的就是剽窃了(尽管自已认为是引用),所以,引用没有结束前,尽量使用分号。有些人将引用的上标放在了句号后面,这是不对的,应该在句号之前。2、可以将文字转换为表格,将表格边框隐藏。3、如果你看的外文的多,由外文自己翻译过来引用的,个人认为,不需要尾注,就可以当做自己的,因为查重的数据库只是字符的匹配,无法做到中文和英文的匹配。4、查重是一个匹配的过程,是以句为单位,如果一句话重复了,就很容易判定重复了,所以:的确是经典的句子,就用上标的尾注的方式,在参考文献中表达出来,或者是用:原文章作者《名字》和引号的方式,将引用的内容框出来。引号内的东西,系统会识别为引用如果是一般的引用,就采用罗嗦法,将原句中省略的主语、谓语、等等添加全,反正哪怕多一个字,就是胜利,也可以采用横刀法,将一些句子的成分,去除,用一些代词替代。或者是用洋鬼子法,将原文中的洋名,是中文的,就直接用英文,是英文的直接用中文,或是哦中文的全姓名,就用中文的名,如果是中文的名,就找齐了,替换成中文的姓名。故意在一些缩写的英文边上,加上(注释)(画蛇添足法),总之,将每句话都可以变化一下,哪怕增加一个字或减少一个字,都是胜利了。特别注意标点符号,变化变化,将英文的复合句,变成两个或多个单句,等等,自己灵活掌握。因为真正写一篇论文,很罕见地都是自己的,几乎不可能,但大量引用别人的东西,说明你的综合能力强,你已经阅读了大量的资料,这就是一个过程,一个学习、总结的过程。所有的一切,千万别在版面上让导师责难,这是最划不来的。导师最讨厌版面不规范的,因为他只负责内容,但又不忍心因为版面问题自己的弟子被轰出来。5、下面这一条我傻妞试过的,决对牛B:将别人的文字和部分你自己的文字,选中,复制(成为块,长方形),另外在桌面建一个空文件,将内容,复制到文件中,存盘,关闭。将这个文件的图标选中,复制,在你的正文中的位置上,直接黏贴,就变成了图片了,不能编辑的。这个操作事实上是将内容的文件作为一个对象插入的,所以是图片。这个操作事实上是将内容的文件作为一个对象插入的。所以是图片。结论:本文的写作纯属作者个人理解、心得体会,根据多年来的检测修改及学校系统规律所得,有人祝各位同学顺利毕业,大好的工作、大把的妹纸在前方等着你,骚年!师兄只能帮你倒这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