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土木工程文献检索论文报告编写

发布时间:

土木工程文献检索论文报告编写

论文开题报告基本要素

各部分撰写内容

论文标题应该简洁,且能让读者对论文所研究的主题一目了然。

摘要是对论文提纲的总结,通常不超过1或2页,摘要包含以下内容:

目录应该列出所有带有页码的标题和副标题, 副标题应缩进。

这部分应该从宏观的角度来解释研究背景,缩小研究问题的范围,适当列出相关的参考文献。

这一部分不只是你已经阅读过的相关文献的总结摘要,而是必须对其进行批判性评论,并能够将这些文献与你提出的研究联系起来。

这部分应该告诉读者你想在研究中发现什么。在这部分明确地陈述你的研究问题和假设。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研究问题应该足够广泛,而次要研究问题和假设则更具体,每个问题都应该侧重于研究的某个方面。

我们对一个问题研究之后,如何将其展现于众人面前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在这里我们结合具体的事例,给大家介绍科研的一个重要部分枣论文的一般格式及其注意事项。当然,要写出一篇好的论文,绝不是单单这么一个简要的介绍就够了,还需自己多写、多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涉及到学术论文的写作领域,那么怎样写学术论文、学术论文写作是怎样要求的、格式如何,下面就介绍一下学术论文的写作,希望能对您论文写作有所帮助。 (一)题名(Title,Topic) 1、论文格式的论文题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论文题目是一篇论文给出的涉及论文范围与水平的第一个重要信息,也是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不达意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 论文题目十分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有人描述其重要性,用了下面的一句话:论文题目是文章的一半。 对论文题目的要求是:准确得体;简短精炼;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醒目。对这四方面的要求分述如下。 1.准确得体 要求论文题目能准确表达论文内容,恰当反映所研究的范围和深度。 常见毛病是:过于笼统,题不扣文。关键问题在于题目要紧扣论文内容,或论文内容民论文题目要互相匹配、紧扣,即题要扣文,文也要扣题。这是撰写论文的基本准则。 2.简短精炼 力求题目的字数要少,用词需要精选。至于多少字算是合乎要求,并无统一的硬性规定,一般希望一篇论文题目不要超出20个字,不过,不能由于一味追求字数少而影响题目对内容的恰当反映,在遇到两者确有矛盾时,宁可多用几个字也要力求表达明确。 若简短题名不足以显示论文内容或反映出属于系列研究的性质,则可利用正、副标题的方法解决,以加副标题来补充说明特定的实验材料,方法及内容等信息使标题成为既充实准确又不流于笼统和一般化。 3.外延和内涵要恰如其分 外延和内涵属于形式逻辑中的概念。所谓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每一个对象;而所谓内涵,则是指对每一个概念对象特有属性的反映。 命题时,若不考虑逻辑上有关外延和内涵的恰当运用,则有可能出现谬误,至少是不当。 4.醒目 论文题目虽然居于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醒目位置,但仍然存在题目是否醒目的问题,因为题目所用字句及其所表现的内容是否醒目,其产生的效果是相距甚远的。 有人对36种公开发行的医学科持期刊1987年发表的论文的部分标题,作过统计分析,从中筛选100条有错误的标题。在100条有错误的标题中,属于省略不当错误的占20%;属于介词使用不当错误的占12%)。在使用介词时产生的错误主要有: ①省略主语枣第一人称代词不达意后,没有使用介词结构,使辅助成分误为主语; ②需要使用介词时又没有使用; ③不需要使用介词结构时使用。属主事的错误的占11%;属于并列关系使用不当错误的占9%;属于用词不当、句子混乱错误的各占9%,其它类型的错误,如标题冗长、文题不符、重复、歧意等亦时有发生。 (二)作者姓名和单位(Author and department) 这一项属于论文署名问题。署名一是为了表明文责自负,二是记录作用的劳动成果,三是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及文献检索(作者索引)。大致分为二种情形,即:单个作者论文和多作者论文。后者按署名顺序列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厖。重要的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工作与论文撰写实际贡献最大的列为第一作者,贡献次之的,列为第二作者,余类推。注明作者所在单位同样是为了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 (三)摘要(Abstract) 论文一般应有摘要,有些为了国际交流,还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他用是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 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 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 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 论文摘要虽然要反映以上内容,但文字必须十分简炼,内容亦需充分概括,篇幅大小一般限制其字数不超过论文字数的5%。例如,对于6000字的一篇论文,其摘要一般不超出300字。 论文摘要不要列举例证,不讲研究过程,不用图表,不给化学结构式,也不要作自我评价。 撰写论文摘要的常见毛病,一是照搬论文正文中的小标题(目录)或论文结论部分的文字;二是内容不浓缩、不概括,文字篇幅过长。 (四)关键词(Key words) 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中的一类。主题词除关键词外,还包含有单元词、标题词的叙词。 主题词是用来描述文献资料主题和给出检索文献资料的一种新型的情报检索语言词汇,正是由于它的出现和发展,才使得情报检索计算机化(计算机检索)成为可能。 主题词是指以概念的特性关系来区分事物,用自然语言来表达,并且具有组配功能,用以准确显示词与词之间的语义概念关系的动态性的词或词组。 关键词是标示文献关建主题内容,但未经规范处理的主题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要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篇论文可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 关键词或主题词的一般选择方法是: 由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纵观全文,先出能表示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或词汇,这些住处或词江,可以从论文标题中去找和选,也可以从论文内容中去找和选。例如上例,关键词选用了6个,其中前三个就是从论文标题中选出的,而后三个却是从论文内容中选取出来的。后三个关键词的选取,补充了论文标题所未能表示出的主要内容信息,也提高了所涉及的概念深度。需要选出,与从标题中选出的关键词一道,组成该论文的关键词组。 关键词与主题词的运用,主要是为了适应计算机检索的需要,以及适应国际计算机联机检索的需要。一个刊物增加关键词这一项,就为该刊物提高引用率、增加知名度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五)引言(Intorduction) 引言又称前言,属于整篇论文的引论部分。其写作内容包括: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预期的结果及其在相关领域里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引言的文字不可冗长,内容选择不必过于分散、琐碎,措词要精炼,要吸引读者读下去。引言的篇幅大小,并无硬性的统一规定,需视整篇论文篇幅的大小及论文内容的需要来确定,长的可达700~800字或1000字左右,短的可不到100字。 (六)正文(Main body) 正文是一篇论文的本论,属于论文的主体,它占据论文的最大篇幅。论文所体现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结果,都将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因此,要求这一部分内容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力,主题明确。为了满足这一系列要求,同时也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人成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自然段。每一逻辑段落可冠以适当标题(分标题或小标题)。段落和划分,应视论文性质与内容而定。 编写要求 页面要求:毕业论文须用A4(210×297)标准、70克以上白纸,一律采用单面打印;毕业论文页边距按以下标准设置:上边距为30mm,下边距为25mm,左边距和右边距为25mm;装订线为10mm,页眉16mm,页脚15mm。 页眉:页眉从摘要页开始到论文最后一页,均需设置。页眉内容: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类本科毕业论文,居中,打印字号为5号宋体,页眉之下有一条下划线。 页脚:从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开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页码编写方法为:第×页共×页,居中,打印字号为小五号宋体。 前置部分从中文题名页起单独编页。 字体与间距:毕业论文字体为小四号宋体,字间距设置为标准字间距,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20磅。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土木工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就是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在保证工程质量、工期等方面满足合同要求的前提下,为确保项目在批准的成本预算内尽可能好地完成而对所需的各个过程进行管理。对项目实际发生的费用支出,采取一系列监督措施,极时纠正发生的偏差,各项费用支出控制在计划成本规定的范围内,以保证成本计划的实现。成本管理贯穿整个项目的施工期,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自接到工程项目招标信息起,即开始了该项目的施工成本管理。因此,企业一定要逐步建立并完善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的各种制度,尽最大可能降低施工成本。我国传统的项目成本管理研究主要侧重于工程项目的成本确定和控制,而忽视了对成本计划、核算和分析的研究。近年来,随着现代项目管理对项目内涵的不断拓展,以及实践经验的不断总结,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的成本管理是不全面的,加强了对工程项目成本全过程、责任成本以及成本信息化等的研究。

目前,我国学者己经对工程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对成本管理的思想和做法进行了创新,但由于起步较晚,对于能够有效、全面地指导实际的成本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距离。同时,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业主要求的不断提高,施工企业迫切需要一个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对项目的成本目标实行系统的全面的现代化的管理,从而顺利达到完成工程并盈利的目的。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项目成本管理方法比较系统化、现代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项目全面成本管理以及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三种。

20世纪60年代,美国国防部首先提出了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思想。近年来,随着工程项目全寿命期集成管理理论的发展,成本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一个内容,其全寿命周期的管理思想、理论也在不断地创新和提高。

项目全面成本管理思想是国际全面成本管理促进会前主席R.K.Westney先生借助“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提出的,他在1991年5月发表了《九十年代项目的发展趋势》一文,给全面成本管理下了定义,:通过有效地使用专业知识和专一技术去计划和控制项目资源、成本、赢利和风险。在建筑领域,实行工程项目的全面成本管理,也就是实行全项目、项目全员参加、项目施工全过程的成本管理。

对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The Whole Process of Project Cost Management)的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该管理思想认为,项目成本管理应该是贯穿项目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全过程、全方位的工作。因为项目的投资要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而且项目实施之前的决策和设计方案对投资的影响最大,因此,成本管理的关键在于采取经济技术手段,以设计阶段为重点,对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管理。

(三)做好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的意义:

1、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施工项目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施工项目成本的降低,表明施工过程中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的节约。加强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可以及时发现施工项目生产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措施,充分利用人力和物力,降低施工项目成本。

2、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有利于项目经理项目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在项目经理项目承包责任制中,规定项目经理必须承包施工质量、安全生产、施工工期、文明施工和项目成本五大约束性目标。其中成本目标是经济承包目标的`重点和综合体现,因此,项目经理要较好地实现经营承包责任制,就必须充分利用生产要素市场机制,管好项目,控制投入,降低消耗,将质量、工期和成本三大相关目标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的控制。

3、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增加企业利润、扩大社会积累最主要的途径。在施工项目价格一定的前提下,成本越低,盈利也相应地越高。施工企业以施工为主营业务,因此其施工利润是企业经营利润的主要来源,也是企业盈利总额的主要构成部分,故降低施工项目成本即为施工企业实现盈利的关键所在。

二、论文提纲

一、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概念及意义

(一)、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概念

(二)、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的意义

二、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经营思想上存在的问题

(二)、组织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三)、施工方案上存在的问题

三、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方法的改进措施

(一)、建立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保证体系

(二)、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保证体系的实施

四、案例分析-以某集团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模式为例

(一)、某集团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二)、某集团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对策建议

五、结语和展望

三、参考文献

[1]庞峋,李书源.施工企业项目法施工.中国铁道出版社,20xx

[2]叶毅等.项目法施工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

[3]王生谦.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初探.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xx.4

[4]孙慧:《项目成本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

[5]池仁勇:《项目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

[6]王又庄:《现代成本管理》,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7

[7]万寿义:《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研究》,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xx

[8]郭继秋、唐慧哲:《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xx

[9]唐著著:《建筑工程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

[10]李书源、高晓兵:《工程项目经济核算与成本控制》,中国铁道出版社,1993

[11]石新武:《论现代成本管理模式》,经济科学出版社,20xx

[12]徐大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土木工程论文的写作要求、流程与写作技巧广义来说,凡属论述科学技术内容的作品,都称作科学著述,如原始论著(论文)、简报、综合报告、进展报告、文献综述、述评、专著、汇编、教科书和科普读物等。但其中只有原始论著及其简报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创造发明等知识产权的。其它的当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发展的、为特定应用目的和对象而撰写的。下面仅就论文的撰写谈一些体会。在讨论论文写作时也不准备谈有关稿件撰写的各种规定及细则。主要谈的是论文写作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和经验,是论文写作道德和书写内容的规范问题。论文写作的要求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现在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三)论文——引言 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四)论文——材料和方法 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 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五)论文——实验结果 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六)论文——讨论 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 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七)论文——结语或结论 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八)论文——参考义献 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一篇论文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如论文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 论文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果或观点等。一切粗心大意,不查文献;故意不引,自鸣创新;贬低别人,抬高自己;避重就轻,故作姿态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而这种现象现在在很多论文中还是时有所见的,这应该看成是利研工作者的大忌。其中,不查文献、漏掉重要文献、故意不引别人文献或有意贬损别人工作等错误是比较明显、容易发现的。有些做法则比较隐蔽,如将该引在引言中的,把它引到讨论中。这就将原本是你论文的基础或先导,放到和你论文平起平坐的位置。又如 科研工作总是逐渐深人发展的,你的工作总是在前人工作基石出上发展起来做成的。正确的写法应是,某年某人对本题做出了什么结果,某年某人在这基础上又做出了什么结果,现在我在他们基础上完成了这一研究。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表述丝毫无损于你的贡献。有些论文作者却不这样表述,而是说,某年某人做过本题没有做成,某年某人又做过本题仍没有做成,现在我做成了。这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有时可以糊弄一些不明真相的外行人,但只需内行人一戳,纸老虎就破,结果弄巧成拙,丧失信誉。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不少见的。(九)论文——致谢 论文的指导者、技术协助者、提供特殊试剂或器材者、经费资助者和提出过重要建议者都属于致谢对象。论文致谢应该是真诚的、实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谢、不要只谢教授不谢旁人。写论文致谢前应征得被致谢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十)论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简要地概括论文全文。常放篇首。论文摘要需精心撰写,有吸引力。要让读者看了论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论文的缩影,或者看了论文摘要就想继续看论文的有关部分。此外,还应给出几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写出真正关键的学术词汇,不要硬凑一般性用词。

土木工程文献检索论文报告怎么写

首先老师应该会给你一份任务书,开题报告的模板,大概像这个样子,我列举一个框架结构的例子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综合楼在使用功能上为综合性的,结构上也是综合性的。房屋在使用功能上为综合楼的指:商业、办公室、会议室、多功能大厅等。其特点是该建筑中间层或顶层都具备有“多功能大厅”。可见于学校,企业,医院等建筑群中。随着城市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楼也在快速的发展并在商业在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与此同时,它的市场价值也越来越大。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中最后的一个主要教学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目的是通过毕业设计这一时间较长的教学环节,培养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综合应用所学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及专业课知识和相关技能,解决具体问题的土木工程设计问题所需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设计要求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系统的完成一项工程设计,解决与之有关的所有问题,熟悉相关设计规范、手册、标准图以及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方法,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强的显著特点。因而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其他教学环节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同时,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还要求我们同时运用感性和理性知识去把握整个建筑的处理,这其中就包括建筑外观和结构两个方面。还要求我们更好的了解国内外建筑设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更多的关注这方面的学术动态,以及我们在以后的土木工程专业方向有更大的造诣。此外,在设计中涉及到很多计算机软件如:绘图软件AutoCAD和天正、办公软件、结构设计计算的PKPM等软件,通过这些软件的运用,更能提高我们的计算机运用能力,这对我们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们通过它来检查和提高我们对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及综合运用的实践能力。二、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 随着现代传感技术、计算机与通讯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技术及结构动力分析理论的迅速发展,人们提出了结构健康监测的概念,给土木工程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结构健康监测系统通过在结构上安装各种传感器,自动、实时地测量结构的环境、荷载、响应等,对结构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科学有效地提供结构养护管理的决策依据,确保结构安全运营,延长结构使用寿命。 近年来,大型土木工程特别是大跨度桥梁结构的健康监测技术成为国内外工程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通过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国内外近年新建的许多大型桥梁都安装了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深知土木工程设计范围之广,以及和社会生活联系之密切。我们在校只是学习了土木工程这一个小的分支并且着重学习了工民建部分。工民建方面就结构布置部分有以下几种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板柱-剪力墙结构、框架-支撑结构、筒体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巨型结构等等。就此次的设计题目,以及结合任务书所给定的各项条件,选择了框架结构比较合理并且切合实际。(1)人性化及网络化受到广泛关注 综合楼设计需要考虑多方面的问题,涉及科学、技术、人文、艺术等诸多因素。间室内设计的最大目标就是要为员工创造一个舒适、方便、卫生、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这一目标在当前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显得更加重要。其中“舒适”涉及建筑声学、光学、热工学、环境心理学、人类工效学等多方面学科;“方便”涉及功能流线分析,人类工效学等方面的内容;“卫生”涉及绿色材料、卫生学、给排水工程等方面的内容;“安全”问题则涉及建筑防灾,装饰构造等方面的内容等等。例如,欧美一些前沿写字楼产品中越来越多地将私人办公室设置在大楼的中心地带,以使在开敞的公共区域办公的员工能够直接享受到自然光线和风景。 (2)服务设施综合配套化日趋重要 高档综合楼之间的竞争已经从单纯比造价、比高度、向比配套、比服务、比管理方面倾斜,这同样也是发达国家高档综合楼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对于以租赁和出售为主要开发目的高档写字楼项目而言,必须具备一定的整体规模。例如,以建筑综合体的综合优势体显项目的高档品质,这类产品通常是将城市中商业、办公、居住、酒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化娱乐等多种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合理组合,并在各部分之间建立一种互相依存、互补、互助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复杂而有机统一的综合体。(3)生态节能型写字楼为未来发展主方向在全球范围内,建筑生态智能化有两大发展趋势:一是调动一切技术构造手段,达到低能耗、减少污染并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二是在深入研究室内热功环境(光、声、热、气流等)和人体工程学(人体对环境生理、心理的反映)的基础上,创造健康舒适而高效的居住空间。高舒适度、低能耗是国际发展趋势,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和中国能源上的紧缺都使得建筑能耗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05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公共建筑节能标准要求强制执行,对于新一代写字楼产品来说,有了更为严格的限制。

建造一项工程设施一般要经过勘察、设计和施工三个阶段,需要运用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勘察、工程测量、土力学、工程力学、工程设计、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工程机械、建筑经济等学科和施工技术、施工组织等领域的知识 ,以及电子计算机和力学测试等技术。因而土木工程是一门范围广阔的综合性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程实践的发展,土木工程这个学科也已发展成为内涵广泛、门类众多、结构复杂的综合体系。 土木工程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所建造的工程设施反映出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面貌,因而土木工程也就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之一。 远古时代,人们就开始修筑简陋的房舍、道路、桥梁和沟澶,以满足简单的生活和生产需要。后来,人们为了适应战争、生产和生活以及宗教传播的需要,兴建了城池、运河、宫殿、寺庙以及其他各种建筑物。 许多著名的工程设施显示出人类在这个历史时期的创造力。例如,中国的长城、都江堰、大运河、赵州桥、应县木塔,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巴台农神庙,罗马的给水工程、科洛西姆圆形竞技场(罗马大斗兽场),以及其他许多著名的教堂、宫殿等。 产业革命以后,特别是到了20世纪,一方面社会向土木工程提出了新的需求;另一方面,社会各个领域为土木工程的前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而这个时期的土木工程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世界各地出现了现代化规模宏大的工业厂房、摩天大厦,核电站、高速公路和铁路、大跨桥梁、大直径运输管道长隧道、大运河、大堤坝、大飞机场、大海港以及海洋工程等等。现代土木工程不断地为人类社会创造崭新的物质环境,成为人类社会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土木工程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学科。在早期,土木工程是通过工程实践,总结成功的经验,尤其是吸取失败的教训发展起来的。从17世纪开始,以伽利略和牛顿为先导的近代力学同土木工程实践结合起来,逐渐形成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岩体力学,作为土木工程的基础理论的学科。这样土木工程才逐渐从经验发展成为科学。 在土木工程的发展过程中,工程实践经验常先行于理论,工程事故常显示出未能预见的新因素,触发新理论的研究和发展。至今不少工程问题的处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靠实践经验。 土木工程技术的发展之所以主要凭借工程实践而不是凭借科学试验和理论研究,有两个原因:一是有些客观情况过于复杂,难以如实地进行室内实验或现场测试和理论分析。例如,地基基础、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受力和变形的状态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至今还需要参考工程经验进行分析判断。二是只有进行新的工程实践,才能揭示新的问题。例如,建造了高层建筑、高耸塔桅和大跨桥梁等,工程的抗风和抗震问题突出了,才能发展出这方面的新理论和技术。 在土木工程的长期实践中,人们不仅对房屋建筑艺术给予很大注意,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且对其他工程设施,也通过选用不同的建筑材料,例如采用石料、钢材和钢筋混凝土,配合自然环境建造了许多在艺术上十分优美、功能上又十分良好的工程。古代中国的万里长城,现代世界上的许多电视塔和斜张桥,都是这方面的例子。 土木工程的发展趋势 现代土木工程的特点是:适应各类工程建设高速发展的要求,人们需要建造大规模、大跨度、高耸、轻型、大型、精密、设备现代化的建筑物。既要求高质量和快速施工,又要求高经济效益。这就向土木工程提出新的课题,并推动土木工程这门学科前进。 高强轻质的新材料不断出现。比钢轻的铝合金、镁合金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已开始应用。对提高钢材和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已取得显著成果 ,而且还仍继续进展。 建设地区的工程地质和地基的构造 ,及其在天然状态下的应力情况和力学性能,不仅直接决定基础的设计和施工,还常常关系到工程设施的选址、结构体系和建筑材料的选择,对于地下工程影响就更大了。工程地质和地基的勘察技术,目前主要仍然是现场钻探取样,室内分析试验,这是有一定局限性的为适应现代化大型建筑的需要,急待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创造新的勘察方法。 以往的总体规划常是凭借工程经验提出若干方案,从中选优。由于土木工程设施的规模日益扩大,现在已有必要也有可能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以提高规划水平。特大的土木工程,例如高大水坝会引起自然环境的改变,影响生态平衡和农业生产等,这类工程的社会效果是有利也有弊。在规划中,对于趋利避害要作全面的考虑。 随着土木工程规模的扩大和由此产生的施工工具、设备、机械向多品种、自动化、大型化发展,施工日益走向机械化和自动化。同时组织管理开始应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日益走向科学化;有些工程设施的建设继续趋向结构和构件标准化和生产工业化。这样,不仅可以降低造价、缩短工期、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可以解决特殊条件下的施工作业问题,以建造过去难以施工的工程。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运用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信息科学等基础科学知识,力学、材料等技术科学知识以及相应的工程技术知识来研究、设计和建造工业与民用建筑、隧道与地下建筑、公路与城市道路以及桥梁等工程设施的学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和计算机技术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工程规划与选型、工程材料、工程测量、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结构分析与设计、基础工程与地基处理、土木工程现代施工技术、工程检测与试验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了解工程防灾与减灾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以及建筑设备、土木工程机械等基本知识。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地进行土木工程勘测与设计的能力;具有解决施工技术问题、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进行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分析的初步能力;具有进行工程检测、工程质量可靠性评价的初步能力;具有应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与辅助管理的初步能力;具有在土木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革新与科技开发的初步能力。成为能在房屋建筑、隧道与地下建筑、公路与城市道路、桥梁等领域的设计、施工、管理、咨询、监理、研究、教育、投资和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土木工程类论文写作方法是:先结合案例具体的,根据案例来阐述自己提出的理论和方法,然后根据正文来写摘要,再写结束语,最后写引言研究背景,其实写作很讲求方法和技巧的,你百度下:普刊学术中心,很多论文写作类视频教程值得学习下

土木工程有下述四个基本属性。综合性 建造一项工程设施一般要经过勘察、设计和施工三个阶段,需要运用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勘察、工程测量、土力学、工程力学、工程设计、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工程机械、建筑经济等学科和施工技术、施工组织等领域的知识以及电子计算机和力学测试等技术。因而土木工程是一门范围广阔的综合性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程实践的发展,土木工程这个学科也已发展成为内涵广泛、门类众多、结构复杂的综合体系。例如,就土木工程所建造的工程设施所具有的使用功能而言,有的供生息居住之用,以至作为“入土为安”的坟墓;有的作为生产活动的场所;有的用于陆海空交通运输;有的用于水利事业;有的作为信息传输的工具;有的作为能源传输的手段等等。这就要求土木工程综合运用各种物质条件,以满足多种多样的需求。土木工程已发展出许多分支,如房屋工程、铁路工程、道路工程、飞机场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及地下工程、特种工程结构、给水和排水工程、城市供热供燃气工程、港口工程、水利工程等学科。其中有些分支,例如水利工程,由于自身工程对象的不断增多以及专门科学技术的发展,业已从土木工程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体系,但是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仍具有土木工程的共性。社会性 土木工程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所建造的工程设施反映出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面貌,因而土木工程也就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之一。远古时代,人们就开始修筑简陋的房舍、道路、桥梁和沟洫,以满足简单的生活和生产需要。后来,人们为了适应战争、生产和生活以及宗教传播的需要,兴建了城池、运河、宫殿、寺庙以及其他各种建筑物。许多著名的工程设施显示出人类在这个历史时期的创造力。例如,中国的长城、都江堰、大运河、赵州桥、应县木塔,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巴台农神庙,罗马的给水工程、科洛西姆圆形竞技场(罗马大斗兽场),以及其他许多著名的教堂、宫殿等。产业革命以后,特别是到了20世纪,一方面是社会向土木工程提出了新的需求;另一方面是社会各个领域为土木工程的前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例如建筑材料(钢材、水泥)工业化生产的实现,机械和能源技术以及设计理论的进展,都为土木工程提供了材料和技术上的保证。因而这个时期的土木工程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世界各地出现了现代化规模宏大的工业厂房、摩天大厦、核电站、高速公路和铁路、大跨桥梁、大直径运输管道、长隧道、大运河、大堤坝、大飞机场、大海港以及海洋工程等等。现代土木工程不断地为人类社会创造崭新的物质环境,成为人类社会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性 土木工程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学科。在早期,土木工程是通过工程实践,总结成功的经验,尤其是吸取失败的教训发展起来的。从17世纪开始,以伽利略和牛顿为先导的近代力学同土木工程实践结合起来,逐渐形成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岩体力学,作为土木工程的基础理论的学科。这样土木工程才逐渐从经验发展成为科学。在土木工程的发展过程中,工程实践经验常先行于理论,工程事故常显示出未能预见的新因素,触发新理论的研究和发展。至今不少工程问题的处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靠实践经验。土木工程技术的发展之所以主要凭借工程实践而不是凭借科学试验和理论研究,有两个原因:一是有些客观情况过于复杂,难以如实地进行室内实验或现场测试和理论分析。例如,地基基础、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受力和变形的状态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至今还需要参考工程经验进行分析判断。二是只有进行新的工程实践,才能揭示新的问题。例如,建造了高层建筑、高耸塔桅和大跨桥梁等,工程的抗风和抗震问题突出了,才能发展出这方面的新理论和技术。技术上、经济上和建筑艺术上的统一性 人们力求最经济地建造一项工程设施,用以满足使用者的预定需要,其中包括审美要求。而一项工程的经济性又是和各项技术活动密切相关的。工程的经济性首先表现在工程选址、总体规划上,其次表现在设计和施工技术上。工程建设的总投资,工程建成后的经济效益和使用期间的维修费用等,都是衡量工程经济性的重要方面。这些技术问题联系密切,需要综合考虑。符合功能要求的土木工程设施作为一种空间艺术,首先是通过总体布局、本身的体形、各部分的尺寸比例、线条、色彩、明暗阴影与周围环境,包括它同自然景物的协调和谐表现出来的;其次是通过附加于工程设施的局部装饰反映出来的。工程设施的造型和装饰还能够表现出地方风格、民族风格以及时代风格。一个成功的、优美的工程设施,能够为周围的景物、城镇的容貌增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反之,会使环境受到破坏。在土木工程的长期实践中,人们不仅对房屋建筑艺术给予很大注意,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且对其他工程设施,也通过选用不同的建筑材料,例如采用石料、钢材和钢筋混凝土,配合自然环境建造了许多在艺术上十分优美、功能上又十分良好的工程。古代中国的万里长城,现代世界上的许多电视塔和斜张桥,都是这方面的例子。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或水中 ,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例如房屋、道路、铁路、运输管道、隧道、桥梁、运河、堤坝、港口、电站、飞机场、海洋平台、给水和排水以及防护工程等。 建造工程设施的物质基础是土地、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和施工机具。借助于这些物质条件,经济而便捷地建成既能满足人们使用要求和审美要求,又能安全承受各种荷载的工程设施,是土木工程学科的出发点和归宿。

土木工程学报编委

1920年6月11日 生于湖南长沙,祖籍浙江绍兴。1939-1940年湖南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1940-1943年 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1943-1947年 交通部桥梁设计处等单位任职。1947-1951年 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学习,获博士学位。1951-2004年 唐山工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任教至今。回国第一年任副教授,后为桥梁工程教授及博士生导师。1952-1954年 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土木系钢筋混凝土结构教研室主任。1979-1984年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学会副理事长。1984-1988年土木工程学会理事。1980-1985年 《土木工程学报》编委会委员。1985-2002年 西南交通大学唐山分校名誉校长。1990-2000年 中国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预应力技术专家。1993年 被土木工程学会授予“荣誉会员”(终生)。1993-2004年 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会员。1988-1993年 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北省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1998-2002年 唐山高等专科学校专家组名誉组长。2002-2004年唐山学院(唐山地震后新建校名)专家组名誉组长。2004-2012年 唐山学院专家组顾问。2012年6月27日因病逝世,享年92岁。

周镜,1925年12月21日生于江西省南昌市,籍贯江苏宜兴。194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1949年春在美国俄亥俄州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后在该州公路局材料研究所工作。周镜的青少年时期,正处于中国被列强欺凌、统治阶层腐败无能,日寇侵略的动乱时代。他和当时全国大多数青少年一样,有着朴素的爱国思想和对统治政权不满的情绪。在美国三年,看到美国的种族歧视和对有色人种的偏见,更进一步认识到,如果祖国不富强,中国人就永远站不起来,在国外就不会被人尊重。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当时大洋两岸音信不通,交通阻断。到1950 年秋,香港短期开放,允许中国留学生过境回国,他抓住这个机会,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怀着满腔的热情回国参加经济建设。周镜回国后,在铁道研究所(今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从事铁路路基土工方面的科研和工程技术工作,硕果累累。50年来,为我国铁路建设和土力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回国初,他和卢肇钧等人一起在艰苦的条件下创建了我国铁路系统第一个土工试验室,并组织编写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土工试验》规程。改革开放后,周镜除了参加铁路系统的科技工作外,还积极参与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岩土工程咨询开发工作。他是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的专家之一,参与了多数大型飞机场地基的立项评审。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周镜还热心于社会与学术团体的工作。自1991年至1995年期间,他被推选为第三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理事长。为推动土力学的发展,为促进海峡两岸及国际学术交流,他默默地做了许多工作。他还曾担任中国《土木工程学报》主编,《岩土工程学报》编委会主任。他现为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顾问,中国铁道学会常务理事。

土木工程学报主编

1.主要学报论文:(1) 谢新宇,谢永利,潘秋元. 饱和土体一维大变形固结理论研究.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 1996, 16(4): 14-18(2) 谢新宇,朱向荣. 静压桩的挤土效应及现场监测. 浙江大学学报, 1997, 31(增刊3): 243-267(3) 谢新宇,朱向荣,谢康和,潘秋元. 饱和土体一维大变形固结理论新进展. 岩土工程学报, 1997, 19 (4): 30-38(4) 朱向荣,潘秋元,娄建民,谢新宇. 深厚软土大型油罐搅拌桩复合地基试验研究. 建筑结构学报, 1997, 18(5) : 66-73(5) 蒋军,谢新宇,潘秋元,曾国熙. 含竖向增强体复合土体的极限承载力. 岩土工程学报, 1998, 20(2): 55-58(6) 谢新宇,夏建中,朱向荣,潘秋元. 饱和土体一维大变形固结系数研究.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32(3):202-208(7) 谢新宇,王奎华,陈春雷,吴延平,黄学标. 温州城南立交桥引桥软基加固工程实例分析. 中国公路学报, 1998, 11(3): 62-69(8) 应宏伟,谢新宇,谢康和,潘秋元. 软土深基坑开挖的有限元分析. 建筑结构学报, 1999, 20(4): 59-64(9) Xie Kang-He, Xie Xin-Yu, Gao Xiang. Theory of one dimensional consolidation of two-layered soil with partially drained boundaries. 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 1999, 24(4): 265-278(10) 谢新宇,朱向荣,潘秋元,曾国熙. 舟山机场场道软基超载预压加固效果分析. 土木工程学报, 2000, 33(3): 60-6511) 谢新宇,刘育民,潘秋元. 渗透系数变化对一维大变形固结性状的影响. 岩土工程学报, 2000, 22(4): 509-511(12) 王林玉,谢新宇,朱向荣,曾国熙. 循环荷载作用下道面和软土地基共同作用变形数值分析.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3): 1-4(13) 谢新宇,应宏伟,夏建中. 振冲碎石桩加固高层建筑粉砂土地基实例分析. 建筑结构学报, 2001. 22(1): 88-92(14) 张继发,谢新宇,曾国熙. An analytical approach to one-dimensional finite non-linear consolidation by Lie group transformation(李群变换求解一维非线性有限变形固结问题). 岩土工程学报, 2001, 23(5): 639-642(16) 谢新宇,张继发,曾国熙. 半无限体地基一维非线性大变形固结解析分析方法研究. 水利学报, 2002, 7: 16-22(17) 谢新宇,张继发,曾国熙. 饱和土体一维主固结解析分析方法研究.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2, 36(4): 347-351(18) 谢新宇. 考虑变形耦合的饱和土体一维大变形固结分析.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2, 36(5): 544-548(19) 谢新宇,张继发,潘林有,曾国熙. 静水沉降激波模型及其解答. 岩土工程学报, 2002, 24(5): 633-635(20) 谢新宇,刘开富,张继发,曾国熙. 一维大应变固结理论的对称性及Lie群变换求解. 科技通报, 2003, 19(5): 351-354(21) 张继发,谢新宇,郑俊杰,曾国熙. 一维大应变固结理论的一类解析解. 固体力学学报, 2003, 24(4): 384-390(22) 张继发,谢新宇,曾国熙. 考虑土层厚度随时间增加的大变形固结问题. 水力发电学报, 2003, (4): 38-44(23) 杨红坡,谢新宇,张继发,曾国熙. 潜水一维非稳态运动的解析理论及应用. 水科学进展, 2004, 15(1): 85-89(24) 曹秀娟,刘开富,谢新宇,刘一林. 深厚软土地基沉桩挤土效应防治及现场监测. 工业建筑, 2004, 34(6): 55-58(25) 潘林有,谢新宇. 用曲线拟合的方法预测软土地基沉降. 岩土力学, 2004, 25(7): 1053-8(26) 孙举,刘开富,谢新宇,朱向荣. 沉管干振挤密碎石桩的承载力分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July, 23(增刊1): 4568-72(27) 施尚伟,谢新宇,应宏伟,朱向荣. 振动挤密砂石桩加固大型油罐砂性地基效果评价.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July, 23(增刊1): 4576-80(28) 杨红坡,谢新宇,谢康和. 双层地基一维固结平均固结度敏感性分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July, 23(增刊1): 4581-5 ( EI)7(29) 杨红坡,谢新宇,张继发,谢康和. 双层地基一维固结的空间概率特性.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4, 38(9): 1166-69(30) 朱向荣,谢新宇,王朝晖,方鹏飞. 杭州天子岭垃圾填埋体土工性状试验研究. 土木工程学报, 2004, 37(10): 52-58(31) 杨红坡,谢新宇,谢康和. 饱和土体一维固结三参数概率特性研究. 岩土力学, 2004, Nov, 25 (增刊2): 47-51(32) 潘林有,谢新宇,罗昕,曾国熙. 软土地基实测沉降的拟合和预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4, 36(11): 1474-5-1570(33) 刘开富,谢新宇,张继发,郑麟,朱向荣. 沉管干振挤密抗拔防浮碎石桩的抗拔承载力计算分析. 岩土力学, 2004, 25(12): 1937-41(34) 刘开富,谢新宇,张继发,朱向荣,郑麟. 沉管干振挤密抗拔防浮碎石桩抗拔试验研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24(3): 507-512(35) 刘海涛,谢新宇,程功,刘一林. 刚-柔性桩复合地基试验研究. 岩土力学, 2005. 26(2): 303-306(36) Zhang Y Q, Liu G R, Xie X Y. Free transverse vibrations of doub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using a theory of nonlocal elasticity. Physical Review B, 2005, May, 71(19): Art. No. 195404(37) 谢新宇,孙智,王奕,李红军. 锚杆静压桩与注浆技术在桩基补救工程中的应用. 建筑结构, 2005, 35(7): 39-40谢新宇,张继发,曾国熙. 饱和土体自重固结问题的相似解. 应用数学和力学, 2005, 26(9): 1061-66谢新宇,刘开富,张清华,施尚伟,应宏伟. 温州粮库水泥搅拌桩联合加筋垫层复合地基性状分析. 岩土工程学报, 2005, 27(12): 1468-71萧琳琛,谢新宇,曹秀娟. 考虑土体结构性损伤的沉桩挤土效应解析分析. 岩土力学 2006, October, 27(增刊1): 59-64施尚伟,徐力,谢新宇. 预制管桩-搅拌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分析. 岩土力学,2006, October, 27(增刊1): 889-892刘开富,陈阶亮,谢新宇,朱向荣. 基坑放坡开挖破坏性状大变形有限元分析. 岩土工程学报,2006, November, 28(增刊): 1406-1410胡庆红,张土乔,谢新宇. 深厚软土中大直径灌注扩底桩受力性状试验研究. 土木工程学报,2007,40(4): 87-91谢新宇,杨相如,施尚伟,朱向荣. 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性状分析. 岩土力学, 2007, 28(5): 877-882谢新宇,陈洪波,夏建中,施尚伟,郎庆善,预制管桩-搅拌桩组合加固深厚软基性状分析,建筑结构学报, 2007, 28(4): 123-127孙举,谢新宇,谢康和. 半透水边界的双层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固结解析.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41(9): 1467-1471韩冬冬,贾敏才,刘开富,谢新宇. 条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数值分析. 岩土力学, 2007, 28(10): 2209-2214主要论文集论文朱向荣,谢新宇,潘秋元,大型油罐软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理论与实践,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426-431谢新宇,朱向荣,潘秋元,由实测沉降过程分析未打穿竖井地基固结参数,第三届全国青年岩土力学与工程会议论文集,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8: 62-66谢新宇,谢康和,潘秋元,饱和土体大变形固结理论的若干问题,第三届全国青年岩土力学与工程会议论文集,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8: 57-61张继发,谢新宇,曾国熙,一维非线性有限应变固结方程的完整解析解—Lie群变换法,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172-175谢新宇,张芳军,刘开富,卞守中,潘秋元,某多层住宅的地基加固和顶升纠倾实例分析,地基处理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315-319.编著:(1) 潘秋元,谢新宇,应宏伟(主编).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的理论与实践.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9年1月, 第一版, 755千字(2) 潘秋元,朱向荣,谢新宇(主编). 土力学及岩土工程的理论与实践. 西安:西安出版社, 2000年10月, 第一版, 634千字(3) 朱向荣,谢新宇,应宏伟,王文军(主编). 土力学及岩土工程新进展.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4(4) 谢新宇(参编). 岩土工程治理手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5) 谢新宇,俞建霖(主编). 特种基础工程.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周镜,1925年12月21日生于江西省南昌市,籍贯江苏宜兴。194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1949年春在美国俄亥俄州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后在该州公路局材料研究所工作。周镜的青少年时期,正处于中国被列强欺凌、统治阶层腐败无能,日寇侵略的动乱时代。他和当时全国大多数青少年一样,有着朴素的爱国思想和对统治政权不满的情绪。在美国三年,看到美国的种族歧视和对有色人种的偏见,更进一步认识到,如果祖国不富强,中国人就永远站不起来,在国外就不会被人尊重。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当时大洋两岸音信不通,交通阻断。到1950 年秋,香港短期开放,允许中国留学生过境回国,他抓住这个机会,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怀着满腔的热情回国参加经济建设。周镜回国后,在铁道研究所(今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从事铁路路基土工方面的科研和工程技术工作,硕果累累。50年来,为我国铁路建设和土力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回国初,他和卢肇钧等人一起在艰苦的条件下创建了我国铁路系统第一个土工试验室,并组织编写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土工试验》规程。改革开放后,周镜除了参加铁路系统的科技工作外,还积极参与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岩土工程咨询开发工作。他是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的专家之一,参与了多数大型飞机场地基的立项评审。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周镜还热心于社会与学术团体的工作。自1991年至1995年期间,他被推选为第三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理事长。为推动土力学的发展,为促进海峡两岸及国际学术交流,他默默地做了许多工作。他还曾担任中国《土木工程学报》主编,《岩土工程学报》编委会主任。他现为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顾问,中国铁道学会常务理事。

在《土木工程学报 》、《施工技术》、《工业建筑 》、《重庆大学学报 》(英文版)、《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城市问题 》、《水泥技术》、《施工企业管理 》、《建筑技术开发》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国际学术会议论文2篇; 主持和参加各类科研项目十余项,曾获武汉科技大学科研二等奖,理论研究三等奖,一项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达国内先进水平。主编教材:1《工程经济学》(21世纪土木工程实用型本科规划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建设项目管理》(土木工程精品系列教材)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3《<建筑施工实习指南》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文献检索土木工程论文模板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土木工程对整个经济发展和建筑行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土木工程本科的毕业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论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

摘要: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是一个全面的建筑体系设计工作,需要通过扎实的理论基础,之后加入灵活的创新思维,以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完成整个设计过程。土木工程设计过程中要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安全性。根据平时工作中的设计、建设经验来完成整个设计过程。我国目前的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在设计策略和设计安全性考量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根据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意见,使土木工程设计在合理性和安全性上更好的适应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安全性

1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概述

土木工程的结构设计在设计过程上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结构方案阶段、结构测算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在结构方案阶段中,主要是根据要施工的地区的地质勘测报告设计相应的工程公安,包括抗震防裂程度、工程高度、工程结构形式等等。当工程设计方案相对确认下来狗,就根据方案的具体要求进行下一步的布置和测算工作。在结构测算过程中,主要是对工程负载的情况进行计算。包括外部负载和内部负载的计算。负载的计算主要根据负载的要求确定相应工程配件的使用,根据组合值系数和标准值系数的测定来确定施工参数,构造施工措施要求。对于内力的测算,来完成构件截面参数的确定。内力的测算要根据构件截面、负载值确定。这包括弯矩、剪力、扭矩等等。

最后,根据构建的计算、要根据之前确定的内力计算的要求,保证测算构件是否达到了相关要求。这时也可针对需求对构件截面参数加以调整。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就是根据前两步的结构方案设计阶段、结构测算阶段,进行施工图的设计。在此过程中要将设计者的要求和设计意图通过图纸表达出来,施工图是施工的依据,施工图中要包括建设项目各部分工程的详图以及零件使用、、结构部件明细表、验收标准方法等。民用的工程施工图应具备设计图纸、包括图纸目录必要的设备、材料表、工程预算书。施工图设计文件,应满足设备材料采购,非标准设备制作和施工的需要。

2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专业角度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安全角度的问题,下面将分别从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从专业角度来说在土木工程设计中,箱、筏基础底板挑板的设计过程、梁、板的跨度计算、摩擦角区域的处理、抗震缝距离的设计、基础板厚度的确定都需要进行测算考量。

对于箱、筏基础底板挑板的设计,首先要假设出挑板可以将边跨底板钢筋进行调整,出挑板后,能降低基底附加应力,当基础形式处在天然地基和其他人工地基的坎上时,加挑板就可能采用天然地基。从土木工程建设角度来说,如果取消挑板,能够方便柔性防水的处理,在建设多层建筑时,结构设计中可兼顾到下层建筑。梁、板的跨度计算中,梁、板的跨度计算计算跨度,又叫计算长度,应当根据计算时要求、构件的组成形式、支承端约束刚度、支承反力等因素综合考虑,摩擦角区域的处理,内摩擦角,是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是工程设计的重要参数。

基层开挖时,会应用到摩擦角区域处理的问题,如果魔草叫区域中边基地的土会受到影响较小,不会反弹。但中心部位,基土反弹情况较为明显,回弹部分需要人工进行清除。抗震缝距离的设计中,主要通过增加抗震缝的距离来对地震时产生的结构碰撞的风险降低。基础板厚度的确定要根据房间设计的不同大小来选定相应的基础板厚度。如果基础板的厚度都按照大房间的标准进行设计、势必会造成浪费。如果都按照小房间的标准进行设计则会造成安全问题。所以实际的应用中,通常是在大房间中垫聚苯,小房间设定基础板的厚度。

从安全角度来说,目前土木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有:(1)工程设计规范的安全水平比较低,与国际同类作业相比,由于没有设定规范的视屏问题,会造成工程施工的进行难度的加大,最终导致了施工质量较低;(2)工程设计规范的整体牢固性差;(3)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安全性差、正确使用与维护意识相对较差。

3加强土木工程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从具体而言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考虑:从设计的安全性上,应从管理首要保证设计的安全性,尽量选择资质等级较高、管理先进、实力雄厚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这样就可以掌握先进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设计设备也会较好、设计人员的素质和专业能力强、设计经验丰富,设计出的建筑安全性较高。再设计时也要加强理论学习,使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对于设计理论和设计标准能够很好的掌握。对于设计过程中,涉及到工程造价、工程量的统计、计算、所以在此类工程量计算过程中,要严谨、认真,对于每一笔数据都要认真核对。设计图纸要详细,以便施工者能够根据设计图纸准确掌握设计意图,从而进行施工,这样能够降低因图纸问题造成的施工不明确的现象,避免了事故的产生。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过程监管,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要保持联系,对于设计图纸中不明确的问题,要进行及时的沟通和设计核对,以便发现错误。设计人员对于施工人员提出的建议,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从土木工程行业标准角度来说,要根据全面性因素来对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方案进行评估。因为土木工程的方案是工程实施的基础,对设计方案的评估要满足安全性、经济型合理性。等等。可通过对设计方案屏蔽、论证的方法,提高设计的水平。设计过程中,不一味的追求标准图,虽然采用标准图能够减轻工作量,加快设计进度,但为了保证设计的安全性,设计人员应该认真的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核,对于可能存在压缩费用的过程进行仔细的成本核算,在保证基础、满足行业标准的前提下,保证设计的合理性、高效性、创新性。

4总结

本文首先对土木工程设计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概要阐述,根据工程设计的几个阶段展示了土木工程的工作范围和工作要求。之后提出了现阶段我国土木工程设计中还存在的问题,从具体设计过程和安全性两个角度提出了相关的问题。最后在此基础上,根据存在的具体问题对土木工程的建设提出了建议和相应的对策。本文的研究对我国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高宇.我国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2005.

[2]张林.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J].高新技术,2006.

[3]侯力更主编.砌体结构设计[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4]张吉人.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施工质量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5]沈蒲生.楼盖结构设计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下页带来更多的土木工程本科的毕业论文范文

土木工程论文提纲

导语:土木工程论文提纲写好了,才可以让我们在写作中掌握全篇论文的基本骨架,论文得以更好的完成。下面我整理了土木工程论文提纲,欢迎参考借鉴!

摘要 3-5

ABSTRACT 5-7

1 绪论 11-27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4

1.1.1 论文研究背景 11-13

1.1.2 研究意义 13-14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24

1.2.1 碎石土散体材料特性研究 14-17

1.2.2 渗流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17-23

1.2.3 研究进展评述 23-24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24-27

1.3.1 研究目的 24-25

1.3.2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5-27

2 库区重庆碎石土路基渗水破坏类型及特征 27-41

2.1 三峡库水位变化及地质灾害分布 27-29

2.1.1 库水消落区分布及库水调度 27-28

2.1.2 库区重庆地质灾害分布 28-29

2.2 库区重庆区域地貌及地质特征 29-34

2.2.1 库区重庆区域地貌 29-30

2.2.2 重庆库水影响区载地质特征 30-34

2.3 库区重庆公路碎石土灾害类型及诱因分析 34-40

2.3.1 重庆公路概况 34-37

2.3.2 库区重庆公路路基灾害诱因 37

2.3.3 库区重庆公路碎石土路基灾害类型 37-40

2.4 本章小结 40-41

3 路基碎石土物理力学特性及其渗水强度参数研究 41-81

3.1 碎石土材料特性 41-42

3.2 路基碎石土基础参数测试 42-49

3.2.1 路基碎石土颗粒级配 42-43

3.2.2 碎石土试验级配的确定 43-45

3.2.3 碎石土物理参数 45-47

3.2.4 试验结果及分析 47-49

3.3 碎石土压缩模量梯度变化规律 49-54

3.3.1 试验设计 49-52

3.3.2 压缩试验结果及分析 52-54

3.4 碎石土抗剪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54-67

3.4.1 试验设计 54-56

3.4.2 P-S 曲线及试验值 56-59

3.4.3 细粒土百分含量对抗剪强度的影响 59-61

3.4.4 细粒土含水量对抗剪强度的影响 61-63

3.4.5 细粒土百分含量及其含水量对 C、φ的影响 63-65

3.4.6 室内试验与现场大剪试验的对比 65-67

3.5 碎石土三轴试验 67-74

3.5.1 试样制作及试验设计 67-68

3.5.2 碎石土三轴 CD 试验曲线 68-72

3.5.3 试验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72-74

3.6 现场静载荷试验 74-77

3.7 库区碎石土参数区域特征 77-78

3.8 本章小结 78-81

4 库区公路碎石土路基流-固耦合分析 81-95

4.1 路基碎石土渗透特性影响因素 81-82

4.2 路基碎石土渗透特性试验分析 82-87

4.2.1 达西渗流定律 82-83

4.2.2 碎石土渗透试验参数 83-87

4.3 公路碎石土路基流-固耦合计算 87-93

4.3.1 碎石土流-固耦合的计算模型 87-92

4.3.2 碎石土渗流系数的动态函数 92-93

4.4 本章小结 93-95

5 库区公路碎石土路基渗流弱化稳定性分析 95-117

5.1 含水量对路基碎石土力学特性影响分析 95-102

5.1.1 含水量对碎石土力学特性的影响 95-101

5.1.2 库水对碎石土抗剪强度的影响 101-102

5.2 库水位下降碎石土路基浸润线的确定 102-111

5.2.1 潜水非稳定渗流计算模型的建立 102-104

5.2.2 库水位下降时滑体内浸润线的求解 104-106

5.2.3 计算公式的简化求解 106-109

5.2.4 稳定库水斜倾浸润线的.计算 109-110

5.2.5 库水位下降倾斜隔水层浸润线的计算 110-111

5.3 库水位影响下的路基弱化计算 111-114

5.4 碎石土路基边坡算例分析 114-116

5.5 本章小结 116-117

6 巫山某公路碎石土滑坡稳定性分析 117-131

6.1 碎石土滑坡区域概况 117-119

6.2 滑坡区区域工程地质 119-121

6.2.1 地层岩性及水文地质条件 119-120

6.2.2 地下水类型及分布 120

6.2.3 地质构造与地震 120-121

6.3 公路碎石土滑坡形成机制 121-123

6.3.1 滑体形态 121-122

6.3.2 滑坡成因 122-123

6.4 滑体物质组成及物理参数 123-125

6.4.1 滑体组成 123

6.4.2 滑体物理参数取值 123-125

6.5 碎石土滑坡稳定性分析 125-130

6.5.1 滑坡渗流数值计算 125-127

6.5.2 碎石土典型渗水滑面稳定性计算 127-130

6.6 本章小结 130-131

7 结论和建议 131-133

7.1 主要结论 131-132

7.2 建议与展望 132-133

致谢 133-135

参考文献 135-145

附录 145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145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145

熟知土木工程论文提纲的写作模板,才能进行借鉴,从而更好的理解写作的关键点,写好该部分内容。对此一些学生并不了解,对其土木工程论文提纲写作的步骤方法更是掌握不熟练,这样是难以写好提纲,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的。笔者上文分享了土木工程论文提纲模板实例和范文推荐,当然还有一切方法技巧,希望大家看完能够有所收获和启发。

土木工程论文提纲模板

所谓论文提纲,是指论文作者动笔行文前的必要准备,是论文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构思谋篇是指组织设计毕业论文的篇章结构,以便论文作者可以根据论文提纲安排材料素材、对课题论文展开论证。下面我为大家推荐2篇关于土木工程论文提纲的模板,希望大家喜欢!

土木工程论文提纲模板一

摘要 3-5

ABSTRACT 5-7

1 绪论 11-27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4

1.1.1 论文研究背景 11-13

1.1.2 研究意义 13-14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24

1.2.1 碎石土散体材料特性研究 14-17

1.2.2 渗流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17-23

1.2.3 研究进展评述 23-24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24-27

1.3.1 研究目的 24-25

1.3.2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5-27

2 库区重庆碎石土路基渗水破坏类型及特征 27-41

2.1 三峡库水位变化及地质灾害分布 27-29

2.1.1 库水消落区分布及库水调度 27-28

2.1.2 库区重庆地质灾害分布 28-29

2.2 库区重庆区域地貌及地质特征 29-34

2.2.1 库区重庆区域地貌 29-30

2.2.2 重庆库水影响区载地质特征 30-34

2.3 库区重庆公路碎石土灾害类型及诱因分析 34-40

2.3.1 重庆公路概况 34-37

2.3.2 库区重庆公路路基灾害诱因 37

2.3.3 库区重庆公路碎石土路基灾害类型 37-40

2.4 本章小结 40-41

3 路基碎石土物理力学特性及其渗水强度参数研究 41-81

3.1 碎石土材料特性 41-42

3.2 路基碎石土基础参数测试 42-49

3.2.1 路基碎石土颗粒级配 42-43

3.2.2 碎石土试验级配的确定 43-45

3.2.3 碎石土物理参数 45-47

3.2.4 试验结果及分析 47-49

3.3 碎石土压缩模量梯度变化规律 49-54

3.3.1 试验设计 49-52

3.3.2 压缩试验结果及分析 52-54

3.4 碎石土抗剪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54-67

3.4.1 试验设计 54-56

3.4.2 P-S 曲线及试验值 56-59

3.4.3 细粒土百分含量对抗剪强度的影响 59-61

3.4.4 细粒土含水量对抗剪强度的影响 61-63

3.4.5 细粒土百分含量及其含水量对 C、φ的影响 63-65

3.4.6 室内试验与现场大剪试验的对比 65-67

3.5 碎石土三轴试验 67-74

3.5.1 试样制作及试验设计 67-68

3.5.2 碎石土三轴 CD 试验曲线 68-72

3.5.3 试验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72-74

3.6 现场静载荷试验 74-77

3.7 库区碎石土参数区域特征 77-78

3.8 本章小结 78-81

4 库区公路碎石土路基流-固耦合分析 81-95

4.1 路基碎石土渗透特性影响因素 81-82

4.2 路基碎石土渗透特性试验分析 82-87

4.2.1 达西渗流定律 82-83

4.2.2 碎石土渗透试验参数 83-87

4.3 公路碎石土路基流-固耦合计算 87-93

4.3.1 碎石土流-固耦合的.计算模型 87-92

4.3.2 碎石土渗流系数的动态函数 92-93

4.4 本章小结 93-95

5 库区公路碎石土路基渗流弱化稳定性分析 95-117

5.1 含水量对路基碎石土力学特性影响分析 95-102

5.1.1 含水量对碎石土力学特性的影响 95-101

5.1.2 库水对碎石土抗剪强度的影响 101-102

5.2 库水位下降碎石土路基浸润线的确定 102-111

5.2.1 潜水非稳定渗流计算模型的建立 102-104

5.2.2 库水位下降时滑体内浸润线的求解 104-106

5.2.3 计算公式的简化求解 106-109

5.2.4 稳定库水斜倾浸润线的计算 109-110

5.2.5 库水位下降倾斜隔水层浸润线的计算 110-111

5.3 库水位影响下的路基弱化计算 111-114

5.4 碎石土路基边坡算例分析 114-116

5.5 本章小结 116-117

6 巫山某公路碎石土滑坡稳定性分析 117-131

6.1 碎石土滑坡区域概况 117-119

6.2 滑坡区区域工程地质 119-121

6.2.1 地层岩性及水文地质条件 119-120

6.2.2 地下水类型及分布 120

6.2.3 地质构造与地震 120-121

6.3 公路碎石土滑坡形成机制 121-123

6.3.1 滑体形态 121-122

6.3.2 滑坡成因 122-123

6.4 滑体物质组成及物理参数 123-125

6.4.1 滑体组成 123

6.4.2 滑体物理参数取值 123-125

6.5 碎石土滑坡稳定性分析 125-130

6.5.1 滑坡渗流数值计算 125-127

6.5.2 碎石土典型渗水滑面稳定性计算 127-130

6.6 本章小结 130-131

7 结论和建议 131-133

7.1 主要结论 131-132

7.2 建议与展望 132-133

致谢 133-135

参考文献 135-145

附录 145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145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145

土木工程论文提纲模板二

摘要 3-4

Abstract 4-5

第一章 绪论 8-22

1.1 课题背景 8-10

1.2 材料与构件受荷载和腐蚀环境作用研究 10-17

1.2.1 材料与构件受荷载和腐蚀环境作用研究内容 10

1.2.2 材料与构件受荷载和腐蚀环境作用理论研究 10

1.2.3 材料与构件受荷载和腐蚀环境作用试验研究 10-17

1.3 钢筋混凝土构件疲劳性能研究 17-19

1.3.1 混凝土构件疲劳断裂基础研究 17-18

1.3.2 疲劳损伤累积理论研究 18-19

1.4 钢筋混凝土梁腐蚀疲劳问题研究 19-20

1.4.1 钢筋混凝土梁疲劳腐蚀断裂机理 19

1.4.2 腐蚀和疲劳耦合作用研究意义 19-20

1.5 论文研究工作 20-22

第二章 试验设计 22-33

2.1 引言 22

2.2 试验梁设计和材料试验 22-24

2.2.1 钢筋混凝土试验梁设计 22-23

2.2.2 材料试验 23-24

2.3 试验梁制作 24-26

2.4 试验梁荷载与腐蚀试验设计 26-28

2.4.1 承载力试验 26

2.4.2 恒定荷载和氯盐环境耦合作用试验 26-27

2.4.3 交变荷载和氯盐环境耦合作用试验 27-28

2.5 测点布置和数据采集方法 28-30

2.6 试验梁氯离子浓度测试方法 30-32

2.6.1 混凝土粉末取样方法 30-31

2.6.2 氯离子含量测试 31-32

2.7 本章小结 32-33

第三章 恒定荷载和腐蚀环境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梁试验研究 33-42

3.1 引言 33

3.2 承载力试验 33-37

3.3 恒定荷载和腐蚀环境耦合作用梁性能试验研究 37-41

3.3.1 试验加载过程 37-39

3.3.2 试验梁挠度结果分析 39-41

3.4 本章小结 41-42

第四章 交变荷载和腐蚀环境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梁试验研究 42-64

4.1 引言 42

4.2 试验概述 42-44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4-57

4.3.1 试验过程和破坏形态 44-47

4.3.2 疲劳梁荷载挠度曲线分析 47-52

4.3.3 相同荷载幅值不同环境梁混凝土应变分析 52-54

4.3.4 相同荷载幅值不同环境梁混凝土裂缝分析 54-56

4.3.5 相同荷载幅值不同环境梁固有频率分析 56-57

4.3.6 腐蚀试验梁钢筋锈蚀电位分析 57

4.4 腐蚀环境下混凝土梁氯离子扩散规律分析 57-61

4.4.1 腐蚀疲劳梁氯离子含量 57-59

4.4.2 恒载和交变试验梁氯离子含量对比 59-61

4.5 腐蚀疲劳特征分析 61-62

4.6 本章小结 62-64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64-66

5.1 引言 64

5.2 基本结论 64-65

5.3 展望 65-66

参考文献 66-69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69-70

致谢 70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