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的性质与特点 水和水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纯净的水是由H2O分子组成,而水体则含有多种物质,其中包括悬浮物、水生生物以及基底等。水体实际上是指地表被水覆盖地段的自然综合体,包括河流、湖泊、沼泽、水库、冰川、地下水和海洋等。水资源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人类把水作为维持生活的源泉,人类在历史发展中总是向有水的地方集聚,并开展经济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类对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 水资源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大的资源。水覆盖着地球表面70%以上的面积,总量达15亿立方千米;也是世界上开发利用得最多的资源。现在人类每年消耗的水资源数量远远超过其他任何资源,全世界用水量达3万亿吨。 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很不均匀,各地的降水量和径流量差异很大。全球约有三分之一的陆地少雨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在多雨季节易发生洪涝灾害。例如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占全国的82%以上,耕地占36%,水多地少;长江以北地区,耕地占64%,水资源不足18%,地多水少,共中粮食增产潜力最大的黄淮海流域的耕地占全国的41.8%,而水资源不到5.7%。 水资源的利用现状 我国水资源总量虽然较多,但人均量并不丰富。水资源的特点是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年内分配集中,年际变化大;连丰连枯年份比较突出;河流的泥沙淤积严重。这些特点造成了我国容易发生水旱灾害,水的供需产生矛盾,这也决定了我国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江河整治的任务十分艰巨。 1.水资源的利用与供需矛盾 我国地表水年均径流总量约为2.7万亿立方米,相当于全球陆地径流总量的5.5%,占世界第5位,低于巴西、前苏联、加拿大和美国。我国还有年平均融水量近500亿立方米的冰川,约8000亿立方米的地下水及近500万立方千米的近海海水。目前我国可供利用的水量年约1.1万亿立方米,而1980年我国实际用水总量已达5075亿立方米,占可利用水资源的46%。 建国以来,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江河整治及防治水害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较大的成绩。 在城市供水上,目前全国已有300多个城市建起了供水系统,自来水日供水能力为4000万吨,年供水量100多亿立方米;城市工矿企业、事业单位自备水源的日供水能力总计为6000多万吨,年供水量170亿立方米;在7400多个建制镇中有28%建立了供水设备,日供水能力约800万吨,年供水量29亿立方米。 农田灌溉方面,全国现有农田灌溉面积近7.2亿亩,林地果园和牧草灌溉面积约0.3亿亩有灌溉设施的农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8%,但它生产的粮食却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74%。 防洪方面,现有堤防20万多千米,保护着耕地5亿亩和大、中城市100多个。现有大中小型水库8万多座,总库容4400多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约150万平方千米。 水力发电,我国水电装机近3000万千瓦,在电力总装机中的比重约为29%,在发电量中的比重约为20%。 然而,随着工业和城市的迅速发展,需水不断增加,出现了供水紧张的局面。据1984年196个缺水城市的统计,日缺水量合计达1400万立方米,水资源的保证程度已成为某些地区经济开发的主要制约因素。 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既受水资源数量、质量、分布规律及其开发条件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各部门对水资源需求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制约。 我国水资源总量不算少,而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却很贫乏,只有世界人均值的1/4(我国人均占有地表水资源约2700立方米,居世界第88位)。按人均占有水资源量比较,加拿大为我国的48倍、巴西为16倍、印度尼西亚为9倍、前苏联为7倍、美国为5倍,而且也低于日本、墨西哥、法国、前南斯拉夫、澳大利亚等国家。 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地区分布差异很大。黄河流域的年径流量只占全国年径流总量的约2%,为长江水量的6%左右。在全国年径流总量中,淮、海河、滦河及辽河三流域只分别约占2%、1%及0.6%。黄河、淮河、海滦河、辽河四流域的人均水量分别仅为我国人均值的26%、15%、11.5%、21%。 随着人口的增长,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造成了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加剧。从本世纪初以来,到70年代中期,全世界农业用水量增长了7倍,工业用水量增长了21倍。我国用水量增长也很快,至70年代末期全国总用水量为4700亿立方米,为建国初期的4.7倍。其中城市生活用水量增长8倍,而工业用水量(包括火电)增长22倍。北京市70年代末期城市用水和工业用水量,均为建国初期的40多倍,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省的城市用水量,到70年代末期都比建国初期增长几十倍,有的甚至超过100倍。因而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就异常突出。 由于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首先是对工农业生产影响很大,例如1981年,大连市由于缺水而造成损失工业产值6亿元。在我国15亿亩耕地中,尚有8.3亿亩没有灌溉设施的干旱地,另有14亿亩的缺水草场。全国每年有3亿亩农田受旱。西北农牧区尚有4000万人口和3000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其次对群众生活和工作造成不便,有些城市对楼房供水不足或经常断水,有的缺水城市不得不采取定时、限量供水,造成人民生活困难。其三,超量开采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资源枯竭,在27座主要城市中有24座城市出现了地下水降落漏斗。 2.水利建设与洪涝灾害 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和气候的影响,我国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尤其是洪涝灾害长期困扰着经济的发展。据统计,从公元前206年至1949年的2155年间,共发生较大洪水1062次,平均两年即有一次。黄河在2000多年中,平均3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仅1887年的一场大水死亡93万人,全国在1931年的大洪水中丧生370万人。建国以后,洪涝灾害仍不断发生,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因此,兴修水利、整治江河、防治水害实为国家的一项治国安邦的大计,也是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 我国40多年来,共整修江河堤防20余万千米,保护了5亿亩耕地。建成各类水库8万多座,配套机电井263万眼,拥有6600多万千瓦的排灌机械。机电排灌面积4.6亿亩,除涝面积约2.9亿亩,改良盐碱地面积0.72亿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1万平方千米。这些水利工程建设,不仅每年为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提供5000亿立方米的用水,解决了山区、牧区1.23亿人口和7300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而且在防御洪涝灾害上发挥了巨大的效益。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和对水土资源不合理的利用,导致水环境的恶化,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发生。特别是1991年入夏以来,在我国的江淮、太湖地区,以及长江流域的其他地区连降大雨或暴雨,部分地区出现了近百年来罕见的洪涝灾害。截至8月1日,受害人口达到2.2亿人,伤亡5万余人,倒塌房屋291万间,损坏605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约3.15亿亩,成灾面积1.95亿亩,直接经济损失高达685亿元。在这次大面积的严重洪灾面前,应该进一步提高对我国面临洪涝灾害严重威胁的认识,总结经验教训,寻找防治对策。 除了自然因素外,造成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有: (1)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尤其是滥伐森林,破坏水土平衡,生态环境恶化。如前所述,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建国以来虽已治理51万平方千米,但目前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60万平方千米,每年流失泥沙50亿吨,河流带走的泥沙约35亿吨,其中淤积在河道、水库、湖泊中的泥沙达12亿吨。湖泊不合理的围垦,面积日益缩小,使其调洪能力下降。据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调查,70年代后期,我国面积1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约有2300多个,总面积达7.1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0.8%,湖泊水资源量为7077亿立方米,其中淡水2250亿立方米,占我国陆地水资源总量的8%。建国以后的30多年来,我国的湖泊已减少了500多个,面积缩小约1.86万平方千米,占现有湖泊面积的26.3%,湖泊蓄水量减少513亿立方米。长江中下游水系和天然水面减少,1954年以来,湖北、安徽、江苏以及洞庭、鄱阳等湖泊水面因围湖造田等缩小了约1.2万平方千米,大大削弱了防洪抗涝的能力。另一方面,河道淤塞和被侵占,行洪能力降低,因大量泥沙淤积河道,使许多河流的河床抬高,减少了过洪能力,增加了洪水泛滥的机会。如淮河干流行洪能力下降了3000立方米/秒。此外,河道被挤占,束窄过水断面,也减少了行洪、调洪能力,加大了洪水危害程度。 (2)水利工程防洪标准偏低。我国大江大河的防洪标准普遍偏低,目前除黄河下游可预防60年一遇洪水外,其余长江、淮河等6条江河只能预防10~20年一遇洪水标准。许多大中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差,经常处于一般洪水的威胁之下。广大江河中下游地区处于洪水威胁范围的面积达73.8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7.7%,其中有耕地5亿亩,人口4.2亿,均占全国总数的1/3以上,工农业总产值约占全国的60%。此外,各条江河中下游的广大农村地区排捞标 准更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远不能满足目前防洪排涝的要求。 (3)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使受灾程度加深。一方面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受到削弱,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却使受灾程度大幅度增加。建国以后人口增加了一倍多,尤其是东部地区人口密集,长江三角洲的人口密度为全国平均密度的10倍。全国1949年工农业总产值仅466亿元,至1988年已达24089亿元,增加了51倍。近10年来,乡镇企业得到迅猛发展,东部、中部地区乡镇企业的产值占全国乡镇企业的总产值的98%,因经济不断发展,在相同频率洪水情况下所造成的各种损失却成倍增加。例如1991年太湖流域地区5~7月降雨量为600~900毫米,不及50年一遇,并没有超过1954年大水,但所造成的灾害和经济损失都比1954年严重得多。此外,各江河的中下游地区一般农业发达,具有众多的商品粮棉油的生产基地,一旦受灾,农业损失也相当严重。 3.水体污染及其危害 水是最重要的天然溶剂,因此极易污染。常见的水体污染有下列几类。 (1)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有机污染类型,由于过多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天然水体而恶化水质。施入农田的化肥,一般情况下约有一半氮肥未被利用,流入地下水或池塘湖泊,大量生活污水也常使水体过肥。过多的营养物质促使水域中的浮游植物,如蓝藻、硅藻以及水草的大量繁殖,有时整个水面被藻类覆盖而形成“水花”,藻类死亡后沉积于水底,微生物分解消耗大量溶解氧,导致鱼类因缺氧而大批死亡。水体富营养化会加速湖泊的衰退,使之向沼泽化发展。 海洋近岸海区,发生富营养化现象,使腰鞭毛藻类(如裸沟藻和夜光虫等)等大量繁殖、密集在一起,使海水呈粉红色或红褐色,称为赤潮,对渔业危害极大。近年来渤海北部和南海已多次发生。 (2)有毒物质的污染 有毒物质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指汞、镉、铝、铜、铅、锌等重金属;另一类则是有机氯、有机磷、多氯联苯、芳香族氨基化合物等化工产品。许多酶依赖蛋白质和金属离子的络合作用才能发挥其作用,因而要求某些微量元素(例如锰、硼、锌、铜、钼、钴等),然而,不合乎需要的金属,例如汞和铅,甚至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的量过多,如锌和铜等,都能破坏这种蛋白质和金属离子的平衡,因而削弱或者终止某些蛋白质的活性。例如汞和铅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某些酶类结合的趋势十分强烈,因而容易引起神经错乱,如疯病、精神呆滞、昏迷以至死亡。此外,汞和一种与遗传物质DNA一起发生作用的蛋白质形成专一性的结合,这就是汞中毒常引起严重的先天性缺陷的原因。 这些重金属与蛋白质结合不但可导致中毒,而且能引起生物累积。重金属原子结合到蛋白质上后,就不能被排泄掉,并逐渐从低剂量累积到较高浓度,从而造成危害。典型例子就是曾经提到过的日本的水俣病。经过调查发现,金属形式的汞并不很毒,大多数汞能通过消化道而不被吸收。然而水体沉积物中的细菌吸收了汞,使汞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汞和甲基团结合产生了甲基汞(Hg-CH3)的有机化合物,它和汞本身不同,甲基汞的吸收率几乎等于100%,其毒性几乎比金属汞大100倍,而且不易排泄掉。 有机氯(或称氯化烃)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中一个或几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这种化合物广泛用于塑料、电绝缘体、农药、灭火剂、木材防腐剂等产品。有机氯具有2个特别容易产生生物累积的特点,即化学性质极端稳定和脂溶性高,而水溶性低。化学性质稳定说明既不易在环境中分解,也不能被有机体所代谢。脂溶性高说明易被有机体吸收,一旦进入就不能排泄出去,因为排泄要求水溶性,结果就产生生物累积,形成毒害。典型的有机氯杀虫剂如DDT、六六六等,由于它们对生物和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已被许多国家所禁用。 (3)热污染 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余热散发到环境中,会把环境温度提高到不理想或生物不适应的程度,称为热污染。例如发电厂燃料释放出的热有2/3在蒸气再凝结过程中散入周围环境,消散废热最常用的方法是由抽水机把江湖中的水抽上来,淋在冷却管上,然后把受热后的水还回天然水体中去。从冷却系统通过的水本身就热得能杀死大多数生物。而实验证明,水体温度的微小变化对生态系统有着深远的影响。 (4)海洋污染 随着人口激增和生产的发展,我国海洋环境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损害。 1980年调查表明,全国每年直接排入近海的工业和生活污水有66.5亿吨,每年随这些污水排入的有毒有害物质为石油、汞、镉、铅、砷、铝、氰化物等。全国沿海各县施用农药量每年约有四分之一流入近海,约5万多吨。这些污染物危害很广,长江口、杭州湾的污染日益严重,并开始危及我国最大渔场舟山群岛。 海洋污染使部分海域鱼群死亡、生物种类减少,水产品体内残留毒物增加,渔场外移、许多滩涂养殖场荒废。例如胶州湾,1963~1964年海湾潮间带的海洋生物有171种;1974~1975年降为30种;80年代初只有17种。莱州湾的白浪河口,银鱼最高年产量为30万千克,1963年约有10万千克,如今已基本绝产。 水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编辑本段] 1.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建立节水型经济 缓解我国水资源紧缺的局面,关键在于提高用水效率,建立节水型经济。节水型经济的主要标志应该是,发展素质好、产值高、用水少和排污少的产业,并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工业布局要适应水资源条件;要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发展用水少的作物;要使工农业产品用水定额与排水定额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普及先进的生活节水设备;加强水的多次重复利用,发展污水资源化等。搞好工业节水,既减少了新水取用量,自然也减少了工业废水量。工业节水的指标通常用水的重复利用率来表示,我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较低。在80年代初期,全国平均只有20%左右,仅有少数城市达到40%。我国农业用水占全国取水量的88%,和美国49%、前苏联59%、日本46%、法国47%等相比差距很大,这同现代化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极不相称。今后应该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发展符合水质标准的有机污水的农业灌溉,培育并推广耐旱作物,以获得稳产高产。 2.建立污水处理系统 建立污水处理系统,使污水资源化随着工业三废的治理和控制,重金属对水体的污染将趋缓和,而有机污水的治理日益突出,在城市中更显得重要。 利用污水处理厂是工业化国家治理有机污水的主要途径。美、英、法、德国等,平均每1~1.5万人就有一座污水处理厂。但是这些厂只能解决生物降解有机物,而不能去除氮、磷及非生物降解有机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转向发展旧有的土地处理和生物塘(氧化塘)等自然净化方法,利用生态系统对有机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如美国密执安州马基斯根的生态工程是由贮水塘、曝气塘和灌溉田所组成,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威里比牧场则利用氧化塘、农田和牧场所组成的处理系统。通过环境生态工程使污水资源化而获得再生水源,用于扩大供水,一定程度上能缓和局部地区的水资源紧缺的状态。 3.开发和利用天空水资源 天空水(即空气中的含水量)只有28万亿吨,仅占全球总水量的0.002%,但是在天气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天空水中,95%为水汽,云和降水云层只占5%。天空水总量虽少,但其循环很快,循环周期仅8.7天,而地下及地表水循环周期为400年,也就是说,一年里天空水可以循环42次,一年中天空水量就有1176万亿吨,远远超过地表水的总量。 开发利用天空水资源首先是调查研究本地区的天空水资源状况,包括天空水汽、云和雨雪的时空分布,气候特征和变率,天空水资源的可用率等。其次是在用水紧缺地区开展人工降水,世界各国40多年来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合适的云层条件下,用正确的催化方法,人工增加降水一般平均可达10~30%。我国从1958年开始也进行了多次试验,福建古田水库1975~1986年的12年试验结果,平均增加降水量为23.8%,仅以发电一项计算的投资效益比就达1∶50。 4.防洪减灾的主要对策 洪涝灾害是一种自然社会现象,其成因既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影响。作为一种自然灾害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但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人类对灾害的发生规律、演变过程的认识会不断提高和深化,通过灾前预报、预警和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灾害所带来的损失。为此,要把防治洪涝灾害作为全国国土整治的中心任务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出全国的长期性洪涝治理总体规划,并通过立法予以实施。同时有必要制定防洪法规,实行以法治水,强调实行统一管理。加速洪涝灾害的预测预报、报警和灾情评估的研究工作。产业布局要适应水环境的变化,通过各种措施,如保持水土、修建蓄水工程,建筑堤坝,疏浚河道,灌溉排水,设立滞蓄洪区等,使水环境向有利的方向转变,以获得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的三峡工程是一项以防洪、发电为主的大工程,如能建设成功,对防洪减灾和经济建设均有巨大的作用。 我国节约水资源现状 [编辑本段]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按人均水资源量计量,人均占有量为2500立方米,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世界排名第110位,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目前,全国668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缺水,年缺水量60多亿立方米。长期以来受“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价值观念影响,水资源被长期无偿利用,导致人们的节水意识低下,造成了巨大的水资源浪费和水资源非持续开发利用。水资源日益短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人类共同的使命。 水资源危机将会导致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为了取得足够的水资源供给社会,必将加大水资源开发力度。水资源过度开发,可能导致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水污染的严重,既是水资源过度开发的结果,也是进一步加大水资源开发力度的原因,两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通常认为,当径流量利用率超过20%时就会对水环境产生很大影响,超过50%时则会产生严重影响。目前,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19%,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倍,个别地区更高。如1995年松花江、海河、黄河、淮河等的开发利用率就已达50%以上,其中淮河流域达98%。此外,过度开采地下水会引起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海水倒灌等环境问题。 一、 我国节水现状 在生活节水方面,目前全国所有城市和绝大部分市镇,基本做到了安装计量水表收费,基本取消了居民生活用水包费制。 在工业节水方面,目前全国用水重复利用率普遍比80年代初提高了40%以上,万元产值取用水量比80年代减少5成,1983年到1995年累计节水量近200亿立方米,减少排污量近150亿立方米,沿海城市利用海水量近65亿立方米。 在农业用水方面,近些年在全国建设了3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209个高标准节水增效示范区,并对99个大型灌区及40个中型灌区进行以节水灌溉为中心的续建配套和更新改造,建设了一批国家级节水示范区,1998年底,全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达2.285亿亩,其中喷、滴灌和微喷灌面积2600万亩,管道输水灌溉面积7800万亩,渠道防渗节水灌溉面积1.3亿亩。另外,推广非工程措施节水面积2.24亿亩。 二、 我国节水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足。 节水是一项具有广泛社会性和区域性的工作,搞好节水需要社会的理解和支持,特别是要通过节水来缓解华北地区和黄河下游断流这类区域性缺水和水环境问题,更需要全区域(或全流域)社会成员和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的共同努力才可能见成效。而我国人民群众对节水的认识普遍不高,节水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 2、投入不足 。节水工作面广、量大,情况复杂多样,需要大量投入和一定的先进技术,像工业用水,一般可分成冷却用水、锅炉用水、洗涤用水,工艺用水等等,其中节约冷却用水相对比较容易,而节约洗涤用水、工艺用水则相对较难。但不管要节约哪种工业用水,都需要更新改造用水设备,有的甚至要更新改造工艺设备。这就需要大量的投入。随着节水量的加大、用水重复利用率的提高,单方节水投资会愈来愈大,技术要求也愈来愈高。目前我国从上到下工业节水尚无固定投资渠道,节水工程一般是争取一个上一个。农业节水投入近些年有所加强,但力度不够,投入不足与技术落后使我国工农业用水水平与国际差距拉大。 3、机制不力 。当前节水工作还没有一套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水价太低是主要原因,许多节水工程直接经济效益有限,更多地体现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上,而国家又缺乏优惠发展政策。这些原因的存在,致使许多用水大户节水积极性不高,节水并没有真正变成企业、农户的自发行动,节水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4、法制不强 。节约用水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单靠政府行为,没有市场推动,节水必然动力不足;单靠市场推动,没有政府引导,节水也必然难见成效。抓好节水必须充分考虑节水工作的特点,既要靠市场推动,也要加强政府行为。强有力的政府推动和切实有效的广大用水户的积极自觉行动相结合,才可能促进我国的节水工作跃上一个新台阶。
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的存在,可见水资源的重要性。地球的储水量是很丰富的,共有14.5亿立方千米之多。地球上的水,尽管数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却少得可怜。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饮用,不能浇地,也难以用于工业。其次,地球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2.5%,而在这极少的淡水资源中,又有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7%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26%。全球淡水资源不仅短缺而且地区分布极不平衡。面临这严峻的水资源形势,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去保护水资源呢?1、要有惜水意识。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资源是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知道爱惜水资源,有的甚至将水白白浪费。例如:洗手、洗脸、刷牙时,让水一直流着;设备漏水,不及时修好等等。这使水资源越来越紧缺,自来水更加来之不易。爱惜水资源是节水的基础,只有意识到“节约水光荣,浪费水可耻”,才能时时处处注意节水。2、不污染水资源。现在生活上总是存在着污染水资源的情况:如农药、重金属、化学物质、油类以及各种垃圾被人为的排入水中;大量的生活污水也被排入河流,造成水域的污染,就连地下水也难逃厄运,而且排放的生活污水还大大超出了水本身的自净能力,于是水污染就越发的严重。因此,为了防止水污染,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使用无磷的洗衣粉、……当我们看见破坏水资源的行为时,还要积极的向有关部门举报。3、使用节水器具。家庭节水除了注意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以外,采用节水器具很重要,也最有效。可是为了省钱,很多人宁可放任自流,也不肯更换节水器具。其实,据统计:一个使用节水器具的家庭,比不使用节水器具家庭平均一年内所节省的水,足够1亿个成年人喝2~3个月!所以,我们也应该尽可能的把家里都换上节水器具!4、多宣传。长期以来,大多数人有节约用水的理念,但缺少具体的行动,大手大脚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因此,我们更要大力宣传水资源的保护知识,并树立起好榜样,让广大市民都模仿去做!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因为保护水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Cherish the water Good afternoon!my dear ladies and gentalman!today,I am glad to stand here to give you a speech and thank you giving me such a chance,I will not disappoint you. we all know that we can not live without water,although there is much water on the earth, but the water which we can drink ,it is very litte .It just occunt for thirty percent ,the other seventy percent is seawater.and the seventeen percent of the thirty percent is on the north pole and south pole's glancier.so we can't drink it maybe someone will ask me why we don't drink the seawater ? there is much seawater on the earth ,isn't there?Yes,I have to admit that is truth,but do you know why we can't drink the seawater? Because the seawater include much poisonous thing and saltcontant it's bad for our health. Now, because humankind built a lot of fictory on the earth, it made the water became yellow from green and the sky became grey from blue, the north pole and south pole's glancier has began to thaw,and the sealelvel and temperature has razen up. when I was a child , there is a river in my hometown, at that time ,there are many frogs and fishs in the river ,when spring come ,many frogs sang songs onthe bank ,many children swam in the river, it made the river full of vim .but now it has chenged , it became dirty and smelly,fishs and frogs disappear from this river ,it just leave much rabbish and weast-products in the river.accroding to this rivers experence ,I think if we don't control it .we will distroy ourselves. maybe someone will laugh at me and think I say frighting thing just to cause alarm,but we all know that the weather is more and more hot and arid,many river has began to dried-up, and many place became desert. so, ladies and gentalman, we must cherish the waterand protect our environment or it will do harm to us. thanks for listening !
信息的收集。 2012年洪水资料在网上搜索。从本书中,检查的天气,暴雨,洪水,自然环境,生活环境。 大致确定的主题。 XXX洪涝灾害的预防策略。根据收集的信息,您可以调整。 大致确定了部分的文件。 1,概述。北京XXX天然的地理环境,经济和文化状况。 2洪水的形成。说几种类型,书上说,北京是什么类型。 3洪水因素。这是灾害,膨胀系数和北京XXX面积,例如,映射列表。 4的预防策略。气候,网站建设,预测,工程,河道清淤,引,堵,楚,机制和计划。 结论
收集资料。在网上查2012年洪水资料。从书上查有关天气、暴雨、洪水、自然环境、居住环境资料。大致确定题目。北京市XXX地区洪水灾害的预防策略。根据你收集资料情况,可作调整。大致确定论文章节。1概述。北京市XXX地区自然地理人文经济情况。2洪水的形成。按书上说的,多说几种类型,确定北京是什么类型。3洪水灾害的因素。哪些是扩大灾害的因素,以北京XXX地区为例,列表作图。4预防策略。气候类的,建站点、预报等,工程类的,疏、引、堵、储等,机制类的,预案等。5结论。
在世界各地,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在我们中国,也常有多种自然灾害发生,威胁着我们人类的生存,引起多发伤员死亡,家园被毁的事件。远的不说,就说我的家乡吧!我的家乡是美丽富饶的东莞,这里人杰地灵,山川秀丽。但有许多自然灾害光临这可爱的地方,这里经常有台风来袭,出现寒露风、高温、暴雨洪涝、低温阴雨和倒春寒等自然灾害。这些灾害在我国也时有出现,我们东莞则是个多发地区,主要是因为我们东莞的地理位置。在东莞,最常发生的就是暴雨洪涝了。暴雨是指降水强度很大的雨。日降雨量(20-20时)大于49.9毫米定义为暴雨。暴雨是引致辞洪涝灾害的直接因素。在全球范围内,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水发生,我国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涝灾害发生。我市是中国东南部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区,地势低洼,靠近海洋,所以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多,有源源不断的水汽输送与积聚,为暴雨的形成提供非常大的条件。并且地处珠江三角洲的东莞市,虽然大部分区域江河交错,但由于城市建设等诸多因素,使得暴雨引发内涝积水而致灾的个案时有发生。其原因一是本地区在雨季雨量集中,降雨强度大,出现连续性暴雨以上降水,使低洼地区水浸而成灾;二是由于受台风袭击风大雨猛,若恰逢大潮期使沿海堤漫顶或决堤成灾。在东莞近代有许多的典型暴风致灾个案。例如,2005年4月25日一小时降雨达109毫米,破历史记录,使得多处房屋受淹,汽车被浸等。在2005年8月19日受高空低槽呵南海热带辐合带北抬的影响,除虎门、沙田、麻涌等少数镇区外,我市大多数镇区遭遇今年以来最强降水袭击,石龙气象自动站测得(即从19日9时到20日8时)366毫米的降水量,为我市历史上第二最大日降水量,仅次与1981年我市录得的日最大降水量367.8毫米的历史记录。这次降雨,石龙镇主要街道绿化路呵兴龙路遭受严重水浸,街道水深约50公分左右,沿街商铺受到水浸,部分物品损坏,交通受阻,上午10时左右大部分街道水位逐渐回落。市委、市政府面对灾害性天气,高度重视,以充分的思想准备,有力的防御措施,有效的抢险手段,抗击暴雨带来的灾害。我市按时保质全面完成东莞大堤达标建设、挂影洲围达标建设呵小型水库达标建设的基础上,还进行新一轮水利防灾减灾工程,重点是堤围、排站建设,工程总投资概算为17.17亿元。全市计划投入资金8.75亿元,计划完成工程135宗,江河堤围242.69公里,新建、改建或加固水闸45座,新建或改建排站27座,新增装机容量18365千瓦,改善灌溉面积11.24万亩,改善治洪涝面积62.35万亩。为了东莞市民生活得更舒适更有家的感觉,在此,我提出一些小小的建议与自己的设想:①建筑高层台阶,防范水浸水渗入家庭住宅②街道旁多种树,有个美好的绿带③多开通地下渠道,教育人们思想理念,要畅通渠道,做到不堵塞不将废物垃圾扔在渠里④洪泛区的土地管理;⑤建立洪水预警系统;⑥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等
信息的收集。 2012年洪水资料在网上搜索。从本书中,检查的天气,暴雨,洪水,自然环境,生活环境信息。 大致确定的主题。北京XXX洪水灾害的预防策略。根据收集信息的情况下,你可以调整。 大致确定了论文的章节。 1,概述。北京XXX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文化的经济形势。 2洪水的形成。说几种类型,书上说,北京是什么类型。 3洪水因素。这是灾害时的膨胀的因素,和北京XXX区域,例如,一个列表的映射。 4的预防策略。气候,网站建设,预测,工程,疏,引,堵,楚,机制,计划等。 结论。 (案例)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了61年以来的最大暴雨,气象部门发布橙色警报预警。这次强降雨的平均降水量达到170毫升,最大降雨点房山区河北镇达460毫升,经统计,北京市“7.21”暴雨灾害死亡人数达78人,其中67名以确认身份的死者中:溺水50人,触电7人,房屋倒塌3人,泥石流2人,创作性休克2人,高空坠物2人,雷击1人,缺氧死亡1人。这次强降雨中,北京受灾面积达1.6万平方公里,受灾人口约190万人,其中房山区占约80万人,经济损失近百亿。 这场暴雨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造成了78位生命的离开,这场暴雨淹没了北京,也给其他城市敲响了警钟,城市在面对暴雨的时候显得如此脆弱,你所在的城市(或城镇,或乡村),也会受到暴雨灾害的危害吗?请结合所给的案例,以“暴雨洪水灾害”为主题,选择你感兴趣的研究问题,完成一篇研究报告。【研究报告应包括以下几点:1、研究的动机(即:为什么选择这个研究问题)。2、研究的目的。3、研究的方法。4、研究的内容。5、研究的心得(或体会)。】
《北京水务》杂志上面有很多
你要这个论文做什么,需要论文还是自己动手编写。
从6月22日至7月4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派出来自烧伤科、消化科、呼吸科、普外科、急诊科、传染科、儿科、皮肤科、心血管内科、药剂科及后勤保障部门等17个科室的2批27名抗洪救灾医疗队员,增援抚州抗洪医疗救治工作。在灾区工作条件恶劣的环境下,医疗队员不顾个人安危,不计个人得失,把鲜红的院旗、闪光的党员先锋岗,留在了抚州体育馆、江西中医药专科学校、南昌大学抚州分院3个受灾群众安置点;在灾区工作任务繁重的情况下,他们无偿接诊受灾群众3800多名,发放消化、传染、呼吸、皮肤、儿童等药品8000余元。行动迅速、技术高超、救治有力、服务热情,一附院抗洪救灾医疗队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健康卫士的神圣职责,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受灾群众的交口称赞。医疗队员在抚州最大的受灾群众安置点巡诊医疗队员为患儿治疗精心治疗生病老人党员先锋岗为受灾群众服务不仅是率先抵达灾区一线的省级医疗队,还是主动请战驻守受灾群众最多、救治任务最重安置点的医疗队6月21日傍晚,抚州唱凯堤决堤,10万受灾群众受困。6月22日凌晨2时30分,万籁寂静,一附院院长及医务科负责人手机同时骤响,省卫生厅紧急通知:迅速组织医疗队!兵贵神速,医院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从医务科长到院长,从院长到医护人员,从机关到后勤,电话铃声声声相连。没有豪言壮语,没有紧急动员,短短时间内,一支抗洪救灾医疗队整装完毕,人员、药品、车辆、通讯系统全部到位。作为第一支进入抚州的省城医疗队,一附院医疗队队长、院长助理曾元临得知抚州市体育馆容纳了6000多名受灾群众,是当时最大的受灾群众安置点时,坚定地说:“我们一附院是省里最大的医院,任务最重的安置点就交给我们吧,我们有能力完成救治任务!”6月22日上午8时医疗队进驻安置点时,面对不少受灾群众在洪水中受伤,不少受灾群众被暴雨淋浸后生病,且患者以老人和小孩居多,群众焦急地等待救治的情况下,曾元临安抚受灾群众时说:“我们是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医疗队!我们是省委、省政府派来帮助大家的,有伤病的人都可以免费看!我们会尽一切可能帮助大家解决病痛。”这些话语有效地缓解了受灾群众的焦急情绪。听说来了省城医疗队,伤病的受灾群众便源源不断往医疗点涌,不一会儿就里三层外三层把队员们围住了。队员们顾不上休息片刻,没等队长分配任务就都忙开了,大家不分内科、外科,不管大人还是小孩,只要患者来了,队员们就仔细诊治,有的护士连口罩都来不及戴,就开始给群众上药水、涂伤口。当天医疗队就诊治受灾伤病群众600多名,安置点群众的情绪也平静了许多。曾元临说:“我们医疗队除了帮受灾群众看病,更重要的是要安抚民心。”不仅最早在安置点发现腮腺炎传染病病例,并在第一时间建议设立专门收治医院,为控制安置点疫情扩散起到了关键作用遭受洪灾后的抚州,空气燥热而潮湿,数千名受灾群众集中在安置点很容易暴发传染病。及时发现传染病病例,也就成了医疗队工作的重点。刚开始,队员们接诊的主要是以皮肤病、感冒、发烧为主。但后来医疗队员、急诊科主任医师张慧俐发现,一天之内收治到了四五个发烧、两边腮帮肿胀的孩子。经验告诉她,这是丙类传染病腮腺炎。张慧俐向曾元临报告发现传染病疫情后,曾元临一边立刻对已感染的患者进行隔离治疗,一边迅速向上级汇报,建议立即设立传染病专门收治医院。随后,抚州市第六医院旧址被设立为洪灾期间传染病临时医院,为我省防控洪灾区疫情扩散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6月23日上午11时,正在灾区一线指挥抗洪抢险战斗的省领导来到受灾群众安置点,了解到一附院医疗队不仅救治了800多名患者,更重要的是及时发现了传染病疫情动向、并采取有效措施阻止其蔓延时,他动情地说:“感谢你们这些白衣天使,你们总是在最困难的时候出现!你们不但给灾区人民看病,治疗洪涝相关疾病,还早期发现传染病等次生灾害,并及时处理隔离,阻止了疾病的传播。江西人民感谢你们,你们辛苦了!”早上诊、晚下诊,医疗队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实实在在送给受灾群众“早点,早点,再早点;晚点,晚点,再晚点”,这不是顺口溜,而是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批医疗队员在抚州灾区抗洪救灾的作息特点。根据受灾群众前来医疗点看病时间的变化,第二批医疗队队长许飞果断地调整工作时间,采取了弹性工作制,以尽可能多地接诊需要医治的受灾群众,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实实在在地送到受灾群众的心坎上。工作时间调整的第一项是“早上诊”。医疗队第一天是安排8时到医疗点,结果发现已经有许多受灾群众在排队候诊,因此医疗队决定早点来。第二天7时30分,当医疗队到达医疗点时,发现仍有许多群众在排队,于是第三天7时不到,队员们就来到医疗点,这回终于是医疗队员在等受灾群众了。工作时间调整的第二项是“晚下诊”。医疗队发现,到了傍晚快下诊的时候,来看病的受灾群众越来越多,队员们又把下诊时间一推再推。原来,由于那些天天气开始放晴,洪水渐渐退去,许多安置点的群众一早要赶回家中清理房子,下午要很晚才能回到安置点,导致早、晚看病的人特别集中。于是队长许飞立刻决定,提早上诊时间,推晚休息时间。这样一来,除正常轮班的队员外,其他队员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5小时以上。第二批医疗队到达灾区后,雨水少了,气温高了。每天上午10时后,来医疗点看病的人明显少了很多,队员们就在队长许飞的安排下分为两组,顶着烈日,冒着酷暑,下到安置点为受灾群众巡诊,宣讲灾后防疫防病知识,赠送防暑药品。就这样,早、晚间医疗队就在医疗点工作;中午炎热之时,医疗队就主动上门送医送药,让受灾群众切身感受到了一附院医疗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受灾群众都竖起大拇指对医疗队员们说:“一附院的医生就是好。”带病坚持工作,过家门而不入,医疗队用爱心和忠诚服务受灾群众由于灾情突发,一附院组建医疗队的时候,很多队员都是紧急调配的,有的刚下大晚班,有的刚下小晚班,有的还处在哺乳期,有的正在外地休假……但他们没有一句怨言,以最快的速度到医院集合。来到灾区后,队员们全身心扑在受灾群众的身上,自己生了病也一声不吭,打着点滴还在给受灾群众看病。第二批医疗队来到灾区才两天,包括队长、副队长在内的一些队员就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皮肤瘙痒等症状,但队员们没有一个提出休息,坚持带病工作。队长许飞因为感冒发烧,边打吊针边给患者看病。副队长、消化科徐龙博士,虽然腹泻严重,也只是利用中午患者少的时间接受静脉输液治疗。肿瘤科主管护师周爱珍和重症监护室护士许单,老家都在抚河决堤的唱凯镇。周爱珍的家中有哥嫂等10余人,灾后一直没有联络上,她虽然心中焦急,但从未提出回家看看。队员许单的爷爷年过80岁,在洪水里守着自己的家不肯离开。许单来到抗洪一线后,从没向队长提起过此事,直到第一批医疗队临撤退的那天,许单才把脚伤的爷爷接到医疗点来医治。在医疗点看望队员的医院党委书记刘天礽,感动地对许单的妈妈说:“我代表医院感谢你,你养了一个好女儿啊!”皮肤科医生褚昕是奋战在抗洪一线时间最长的队员,从作为第一批医疗队的增援队员,到继续留下来成为第二批医疗队的队员,他在一线连续工作了11天。作为一个仅8个月大的孩子爸爸,他没有任何抱怨。急诊科护士徐洁接到命令时还在深圳休假,为了及时赶到医院随队出发,自己掏钱买飞机票连夜赶回来。中医科护士余六秀,奶奶过世了也没有提出回家要求,一直坚持工作。普外科的万仁华曾参加过四川汶川大地震医疗救援,消化科朱勇曾参加1998年洪灾救援,有着丰富的应急救援经验,成为队员们工作和生活中的大哥。药剂科的盛向远、心内科的彭小平等,每一位队员都饱含着对灾区人民的深情,默默无闻为灾区人民服务。递交入党申请,重温入党誓词,党员、党旗在灾区医疗点熠熠生辉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表现在哪里?在抗洪救灾一线,一附院党员形象处处熠熠生辉。共产党员、院长助理、第一批医疗队长、外科专家曾元临教授,从赶到医疗点开始,就没怎么合过眼。一边指挥调度医疗队,一边参与救治外伤患者。累了、困了,就躺在旁边的方便面纸盒上休息片刻,成为医疗队当之无愧的“主心骨”。急诊科副主任、共产党员张慧俐,就是第一个发现传染病病例的专家。在她的精心诊治和温言抚慰下,一个个患者的病情得以缓解,一张张紧张的表情得以放松。“彭医生,抚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有个心血管方面的危重患者要我们去看一下。”凌晨4点,队员彭小平接到队长的电话。虽然抚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不是医疗队负责的受灾群众安置点,但他顾不上多想就赶赴医院。吸氧、静脉推注药物、反复监测血压……半小时后,胸闷气逼的患者终于有所缓解。由于医院没有监护仪,彭小平就一直守在患者床旁,监测各项指标。妇产科蔡丽萍主任虽然不是医疗队员,却主动要求当起了志愿者。她利用双休日时间来到医疗点,为队员们买齐了生活用品,还主动要求留下来当队员。“谢谢省城来的专家,你们不但治好了我的外伤,把我原来的老病也治好了。”罗针镇下顾村的周二金老人,已经77岁了,因为洪水围困摔伤,是共产党员、普外科主任医师万仁华的精心治疗,让她的身心得以康复。……党员在抗洪救灾一线的先锋模范作用,鼓舞和激励着其他队员。医疗队员朱勇说:“在灾区工作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党员队友的先锋模范形象,我们深受教育,更加深了对党的认识,更加坚定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第一批医疗队撤离抚州前,朱勇和刘瑜、危芬芬、许单、余六秀5名医生、护士,郑重地向临时党支部书记曾元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第二批医疗队队员徐洁一回到医院,就“偷偷”向队员彭小平咨询如何申请入党。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89岁生日。在这特殊的日子里,在这特别的岗位中,在抚州灾区救灾防病的第二批医疗队,7名党员和1名入党积极分子特意聚在一起,展开党旗,庄严地重温了一遍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遵守党的章程……”誓词声久久回荡在每个党员心中,党员们的先锋模范作用看在队员们眼里,激发着每个队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产党员、医疗队员彭小平感慨地说,参加救灾,可以增强我们的服务意识,“照”出自己工作中许多不到位的地方,思想得到了净化,心灵得到了升华。靠前指挥,科学调度,协作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处处闪现抗洪救灾期间,医院主要领导第一时间靠前指挥,科学调度。院长魏云峰6月22日凌晨接到增援医疗救治任务后,凭着丰富的救灾组织经验,立即向省卫生厅建议,第一批医疗队以内科医生为主。医疗队出发前,院长魏云峰和党委书记刘天礽要求队员们牢固树立公立医院服务意识,发扬救死扶伤精神,维护一附院良好形象,让队员们精神饱满地踏上救灾之路。救灾期间,魏云峰、刘天礽、常务副院长吕农华多次深入灾区,或带队增援,或送药送物,与队员同吃同住同战斗,不断激励和鼓舞医疗队士气。各职能部门团结协作,保障有力。得到指令后,医务科、护理部、院办、总务科、工会、药剂科等部门负责人都连夜赶到医院,确定、通知医疗队员,通报科主任;准备灾区必备的常用药,队员们的工作和生活用品。因为有丰富的救灾经验,本着“自己解决困难、不麻烦当地政府”的原则,考虑到灾区可能住宿困难,医院还安排了两部车,可供男女医疗队员分别住宿。医院的人性化管理,带来的是整个医疗队的协作和乐观主义精神。出发那天队长曾元临爱人刚好出差,他只能牵着还在上小学的儿子,凌晨来医院集合队伍,并调侃说是要让儿子这个接班人接受锻炼,只到临上车前才托付给同事照顾;队员彭小平不仅看病是一把好手,还是一名文艺宣传骨干,一有空就当起了“战地记者”,向医院输送大量“战地”新闻;第二批医疗队设在不同的两个点,哪个队一有空闲,就马上打电话给另一队,问要不要帮忙。队长要巡视安置点了,就叫一声:谁跟我一起去当巡视员呀?回答的是一片“我去、我去”的声音。儿科病人多,队员刘赟到灾区的当天就连轴转了十个多小时,澡没洗衣没脱,回到住处后一头倒在床上。醒来后他高兴地说:“从来没睡过这么香的觉,我来灾区是来对了!”到灾区当天,医院带去的药品很快就用完了,灾区需要什么药,多少量,每天调多少,就是药剂师盛向远大显身手的时候。他把每天的药品配置得不多不少,实现了“零库存”。一附院医疗队的良好形象、优质服务和技术水平,感动了安置点所在单位的领导。队员们返程前,省中医药专科学校负责人专程来到医疗队,把队员们的电话一一留了下来,称医疗队为学校学生这群未来医务工作者作出了榜样。7月9日下午,省中医药专科学校负责人还专程到一附院送锦旗,感谢一附院派出了一支优秀的医疗队,协助学校安全、顺利地完成了受灾群众安置工作。
浅议黄河洪水资源化及其保障措施论文
摘要:
洪水给人类带来过巨大灾难,但其本身并不单具有灾害属性,在某种程度上还具有资源属性,即具有水害和水利双重特性。黄河水资源紧迫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多视角、全方位寻求开源、节流措施,洪水资源化可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开源效果。本文根据对洪水资源化的理解,探讨了黄河洪水资源化的几种可能途径,并对洪水资源化的保障措施也略加讨论。
关键词: 洪水资源化防洪调度黄河
1、引言。
洪水给人类带来过巨大灾难,但其本身并不单具有灾害属性,在某种程度上还具有资源属性,即具有水害和水利双重特性。随着水资源短缺的加剧,愈来愈多的水利专家学者开始关注洪水资源化问题,并取得一些初步研究成果[1]。
黄河为中国的第二大河,但河川径流量仅为全国河川径流量的2%,流域内耕地亩均占有河川径流量和人均占有河川径流量分别为全国平均数的16%和25%。如果扣除调往外流域的100多亿m3水量,流域内人均和耕地亩均水量则更少,黄河水资源则更加短缺[2]。近年来,不断扩大的供水范围和持续增长的供水需求,超过了黄河水资源的承载能力,造成供需矛盾尖锐、河道断流频繁,严重制约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并威胁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安全。黄河水资源紧迫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多视角、全方位寻求开源、节流措施。从洪水的水害和水利的双重属性来看,黄河洪水是可以资源化的,黄河流域历史上就有引洪淤灌的洪水资源化例证。面对科技发达但水资源短缺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研究黄河洪水资源化,或许会起到预想不到的开源效果。
黄河流域洪水集中在汛期,中下游洪水尤其集中发生在7、8月份,洪水量级大,三门峡(陕县)站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22000m3/s(1933年),花园口实测最大洪峰流量22300m3/s(1958年),1982年8月,花园口发生15300m3/s的大洪水,东平湖分滞洪区分洪运用[3]。为了防御大洪水,目前黄河已初步建成“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工程体系,并有与之相应的防洪调度原则:充分使用水库拦蓄洪水;在确保大堤安全条件下,尽量利用河道排泄洪水;相机运用分滞洪区分滞洪水[4]。这种防洪调度原则是把洪水作为一种自然灾害来对待,是以把洪水灾害减至最小为目标而制定的,没有考虑到洪水的资源特性。黄河的河川径流主要集中在汛期,干流及主要支流7月至10月径流量一般占年径流量的60%以上,这为洪水资源化客观上提供了很好物质基础。目前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基本形成,特别是小浪底水库的建成,将为洪水资源化提供必要的调控手段。
本文根据对洪水资源化的理解,探讨了黄河洪水资源化的几种可能途径,并对洪水资源化的保障措施也略加讨论。
2、黄河洪水资源化几种可能途径。
黄河流域洪水集中在汛期发生,各地区的较大洪水多发生在7至9月份,上游地区以7月和9月居多,中游地区则主要集中于7、8两月。花园口以上的大洪水和特大洪水主要来自黄河中游,上游兰州以上洪水仅组成花园口大洪水和特大洪水的基流。黄河中游洪水根据不同的来源区分为“上大洪水”和“下大洪水”,“上大洪水”来源于河口镇至三门峡区间,洪水具有洪峰高、洪量大、含沙量大的特点;“下大洪水”来源于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洪水涨势猛、洪峰高、洪量集中、含沙量小。[3]
根据黄河洪水特性,洪水的资源化有以下几个途径:
(1)通过水库蓄水,将汛期洪水转化为非汛期供水。
水库是调节水资源分配的重要工程措施,适当抬高水库的汛限水位,多蓄汛期洪水,是确保黄河下游河道不断流的一个有力途径。适当抬高水库的汛限水位包括两种方法:
一是根据近年来黄河来水量偏小的趋势,适当抬高水库汛期的防洪限制水位。
二是由于黄河中下游洪水主要集中于7、8月,9、10月份洪水明显小于7、8月份,根据洪水分期的特点,可以抬高9、10月份(后期)水库的防洪限制水位,使水库多拦蓄汛期的洪水,提高水库非汛期蓄水的保证率,充分发挥水库的综合利用效益。
(2)利用洪水输送水库和河道泥沙,将洪水作为输沙用水。
黄河的关键问题是“水少沙多,水沙不平衡”,造成下游河道的淤积,河床不断淤高[5],利用洪水将水库和河道的泥沙多输送入海、输送入田,减少下游河道淤积,是确保下游河床不抬高的有效措施。
目前,三门峡水库采用“蓄清排浑”的运用方式,拦蓄非汛期的来水、来沙,汛期水库敞泄运用,将非汛期的泥沙集中在汛期排泄[5],这实际上就是把洪水作为输沙用水,汛初三门峡水库排沙时经常出现小水排大沙的情况,致使下游河道淤积严重。“96·8”洪水花园口洪峰流量为7860m3/s,洪水位却高达94。73m,创历史最高,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汛初三门峡水库排沙,造成“96·8”洪水前期河床集中淤积[6]。
将洪水用于输沙,可以考虑几种方式,一种是蓄小水,放大水。对于1500m3/s—3500m3/s之间的“上大洪水”由于其含沙量大,可将其拦蓄于水库,待蓄水量达到一定数值或发生更大洪水时以5000m3/s——6000m3/s左右的流量排向下游,同时保证流量持续的时间并控制下游的引水量。另一种是发生“下大洪水”时,排泄水库泥沙。用含沙量小的下大洪水稀释水库的高含沙洪水,既排出了水库的泥沙,又减小了下游河道的淤积。还有一种是对泥沙进行多年调节,在平水、枯水年蓄水拦沙,在丰水年进行集中泄空冲刷,形成大流量高含沙洪水输沙[7]。
(3)将汛期洪水用于补源和灌溉用水。
黄河防洪工程和引黄灌溉工程的存在,为洪水安全合理的运用提供了条件,发生一定量级的“下大洪水”或洪水含沙量较小时,利用防洪工程将洪水引于渠系河网,一方面洪水可以用于灌溉,另一方面上游水库控制运用,延长洪水的发生时间,采用深沟远引的方式,将洪水远距离输送到引黄补源灌区,补充当地地下水资源,或利用河口地区平原水库,对其补水。 3洪水资源化对防洪调度的要求
洪水资源化对防洪调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洪水资源化的实现使得防洪调度将要承受更大的风险,洪水资源化和防洪调度恰如兴利与防洪一样是相互矛盾的,如何达到矛盾的统一,并把风险降到最小,是防洪调度要解决的新课题。
首先洪水资源化要求防洪调度应针对不同的来水情况制定不同的防洪调度原则,不是像以往那样,单一的以防御大洪水为原则尽量把洪水排泄入海,而是要有放、有调、有蓄,作到汛期洪水的“综合利用”。
从来水的量级来说,可以把洪水分为大洪水、中等洪水和小洪水。对大洪水,防洪调度应侧重防洪安全,在可能的条件下与输沙用水和补源用水相结合;对中等洪水,防洪调度时应以用洪为重,主要考虑将洪水用于水库输沙和补源灌溉用水;对于小洪水,可将其拦蓄于水库,即减少下游河道淤积又提高水库的蓄水保障。
从不同的来源可以把洪水分为“上大洪水”和“下大洪水”,对“上大洪水”因其含沙量大,防洪调度时可主要考虑洪水与输沙用水相结合,而“下大洪水”因其含沙量小,防洪调度时还要适时考虑防洪与补源灌溉相结合。
其次,根据黄河洪水发生的时间特点,不同的时期可以有不同的防洪调度原则。7、8月份尤其是7月下旬到8月上旬黄河发生大洪水的几率最高,这一时期的防洪调度还应以防御大洪水为主。9、10月份,洪水相对较小,这时要以蓄洪为主防洪为辅,尽量为非汛期多蓄水,缓解下游水资源短缺的局面。
另外,洪水资源化要求在防洪调度中,不仅要考虑水量的调度,还要考虑沙量的调度,对不同的库区淤积、不同的下游河道情况、不同含沙量的洪水应有不同的调度方式。
4、洪水资源化的保障措施。
(1)实现洪水的资源化,要求防洪调度更细化、更灵活。
根据水沙的具体情况实施不同的调度方式,同时,洪水的资源化对预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把洪水资源化的'风险降到最小,必需要有完善的预报系统与其相适应。适当抬高水库的汛限水位后,水库的防洪调度必然要承受更大的风险,准确及时的洪水预报可以降低水库的防洪调度风险。水库根据大洪水预报可预泄水库蓄水,降低水库蓄水位,腾出更多的库容防洪;若预报来水量级不大,水库可及时进行资源化调度。
为了使防洪调度做到洪水资源化,不仅要做来水预报,还要做来沙预报,实现水沙统一调度;不仅要做短期预报,还要做水沙量的中期、长期预报,使水量、沙量的多年调节成为可能。防洪调度与来水预报紧密结合,实现黄河防洪的预报调度。
(2)实现洪水的资源化,要求汛期不仅要做防洪调度,还要做水量调度,使洪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对用于下游补源和灌溉的洪水,防洪调度和水量调度要紧密联系、相互兼顾,水量调度视具体情况确定引黄补源、灌溉的地点和水量,防洪调度根据洪水情况和水量调度的要求,调控各水利防洪工程,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同时尽量满足下游的水量调度,使黄河洪水安全、合理成为可利用的水资源。
(3)汛期洪水输沙与小浪底水库的调水调沙运用相结合,突破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运用与防洪调度运用分离的局面。
目前小浪底水库是以调控库容8亿m3(正常运用期的调控库容为10。5亿m3)、调控上限流量2600m3/s作为调水调沙运用的控制条件,汛期用于调水调沙的库容只有8亿m3,洪水大时就转入防洪运用[8],这对水库和下游河道输沙并不是最有利的。洪水用作输沙用水时,则可以综合考虑调水调沙与洪水输沙运用,把调水调沙库容和一定的防洪库容相结合,以最优的流量和方式输送黄河泥沙,提高输沙率、节约输沙用水。
5、结语。
任何事物都有双重特性,洪水能给人类带来灾害,也可以为人类所利用。黄河水资源匮乏的现实,要求我们转变对待洪水的态度,积极研究洪水资源化问题。洪水资源化的实现要求防洪调度突破对洪水以排为主的局面,做到有排、有调、有蓄,这样才能解决防洪调度与洪水资源化的矛盾。洪水的资源化要遵循普遍联系的原理,防洪调度要与水量调度、沙量调度相结合,综合考虑统筹兼顾,最终达到矛盾的统一,既保证黄河的防洪安全,又能充分利用洪水缓解黄河下游的水资源问题和泥沙淤积问题。
参考文献:
[1]向立云,姜付仁,洪水资源与洪水资源化刍议[J],中国水科院学报,2000(1)
[2]席家治,黄河水资源[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6
[3]史辅成等,黄河流域暴雨与洪水[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7
[4]2001年黄河下游洪水处理预案,黄河防汛总指挥部办公室,2001
[5]赵业安等,黄河下游河道演变基本规律[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8
[6]黄河下游“96。8”洪水综合分析报告汇编,黄河防汛总指挥部办公室,1997
[7]齐璞等,黄河小水大灾的形成原因及解决途径,第二界多沙河川整治与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9
[8]小浪底水库初期以防洪减淤运用为中心的综合利用调度方式研究,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2001
洪水资源与洪水资源化刍议向立云 一、洪水的资源特性 洪水的资源特性指洪水所具备的提供水土资源、生态环境资源的属性。 在人类文明尚未形成之前,河道洪水不受人类的干预,自然泛滥时洪水携带的大量泥沙、养分和物种广泛落淤繁衍于流域中下游,形成了广袤、肥沃、物种繁多的流域中下游平原和大面积沿河湿地。得益于这一资源,人类文明得以发足、扩张和进步。 随着人类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洪水在提供资源的同时,也给生命和生产构成威胁,造成损失。人类为了发展,建堤防洪、与水争地在所难免,在减轻灾害的同时,也遏制了洪水资源特性的发挥。进入工业社会之前,人类控制洪水的能力有限,所能保护的仅是占流域很小部分的居住地与耕地,由于防洪能力低下,受保护的耕地时常被淹,防洪工程对洪水资源特性的影响不大。 防洪工程技术发展到今日,控制洪水能力空前提高,制约了洪水资源特性的发挥。例如,流域中下游平原河道因高大堤防的修建,致使原有千百年来形成的生态与环境资源十分丰富的湿地大面积萎缩,在一些流域甚至已不复存在;在北方一些流域由于洪水泛滥机会锐减,平原地下水补给的一项重要来源趋于中断;洪水所携带的大量养分,或被上游水库截留,或直接输送入海,失去了滋养洪泛区的土地和湿地的功能。 防洪和洪水的资源特性的发挥是一对矛盾,在没有洪水利用措施的情况下,防洪标准与洪水资源特性发挥的几率成反比。 在没有防洪工程或防洪标准低下的地区,通常,洪水给人类造成的灾害远大于洪水所提供的资源利益,较高标准的防洪工程则为洪水的安全利用提供了条件。 二、洪水利用与洪水资源化 (一)洪水资源化的历史 洪水资源化,自古有之。利用于军事上以水代兵,屡见不鲜,最早一次记载是在公元前359年,当时楚国曾决黄河南岸大堤借助洪水攻城淹军,直到蒋介石决花园口,放黄河洪水阻挡日军,这种手段仍在运用。 战国时期李冰父子兴建都江堰是古代利用洪水的典范。洪水利用的同时,由于消减了河道的洪水流量,因此,洪水利用工程兼有兴利与防洪的双重功效。 从明代起,在黄河上有引导地利用洪水,束水攻沙、分洪淤滩的治河方略形成,认为“以人治河,不若以河治河也。夫河性急,借其性而役其力,则浅可深,治在吾掌耳(引自《中国水利史稿》)”,办法是“如欲深北,则南其堤而北自深;如欲深南,则北其堤而南自深;如欲深中,则南北堤两束之,冲中间焉,而中自深(出处同上)”如要淤滩固堤,则将此法“反而用之”。到清康熙年间,经靳辅、陈潢在明潘季驯治河基础上的发展与完善,黄河上形成了以缕堤束水攻沙,遥堤防洪,结合隔堤、滚水坝、减水坝(闸)的有控制的利用洪水刷槽淤滩的治河防洪体系。这一防洪方略至今仍在沿用。 海河流域在近代也曾进行过洪水利用的实践。1927年永定河大洪水后,大量泥沙流入海河干流,造成河床有数处淤高至大沽零点,泄洪及航运受到极大影响。1929年将永定河的洪水导入北运河以东的低洼地带,使停滞落淤,泥沙沉淀后的清水,泄入金钟河,以减轻干流淤积,同时又使洼地淤高,形成淀北放淤区,使十万余亩的碱地贫田变成沃壤。 1932~1939年8年间,永定河向淀北放淤区放淤11次,向淀南放淤4次。淀南和淀北的淤积量分别为8,142万m3和1,116万m3,合计为9,258万m3。淀内地面(759km2)一般淤高1~2m,减轻了海河干流淤积,维持了海流干流的泄洪及航运功能。 民国期间,据35年资料统计,在桑干河上的大同、阳高、朔县、应县、天镇、山阴等地共建有放淤减洪工程35处,淤灌面积达200多万亩。这不仅减少了永定河上游的来沙量,还减削了洪水。 民国李仪祉先生曾著《沟洫》、《利用洪水与蓄水地下》等文,专论洪水利用和洪水资源化,认为北方地区历来苦于干旱,丰欠不保,而每逢大雨,则河流陡涨,较平时水量大数倍、十数倍、数十倍不止,任其顺河道直泻大海,殊为可惜;若洪水破堤而出,无所约束,危害更大。平原地区若经营沟洫,其利有五:①减少涝灾;②减少水土流失;③蓄水于地下,以备旱时利用;④引河道洪水和养分入田间,或回灌地下;⑤大洪水时,有引导地分杀水势,减轻洪水威胁或洪水灾害。文中还对沟洫的规制、建设、管理维护及效益作了较详细的论述。由于当时防洪标准低下,控制引导洪水的能力不强,大规模经营沟洫体系尚无条件,而到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有能力修建高坝大库防洪兴利,大量抽取地下水用于生产与生活,李仪祉所提倡的沟洫体系并未得到广泛施行。 (二)国外对防洪与洪水利用关系的认识与调整 洪水在提供资源的同时,也对人类文明的成果造成了灾害,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自然因素之一。进入工业化和现代文明时期,洪水灾害影响加剧,限于对资源与生态环境的认识水平和对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能力的充分自信,针对洪水及其负面影响,世界各国相继开展了以控制洪水为目标的大规模的防洪工程建设。 美国是进入现代文明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受洪水灾害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为消除洪水灾害的影响,美国政府自19世纪中叶起大规模介入防洪事业。19世纪60年代,美国陆军工程兵团提议沿密西西比河两岸大规模修建堤防,以改善航运和控制洪水。这种唯堤论(levees only),即将洪水束缚于两堤之间,成为美国当时大江大河主要的防洪方略。到20世纪初期,密西西比河两岸布满了联邦设计并投资建设的堤防体系。 1927年密西西比河下游发生大洪水,淹没土地约2万平方英里(约合518万公顷),70万人背井离乡,200多人死亡,13.5万座建筑物倒塌或损坏,为美国最严重的洪水之一。这促使1928年的密西西比河下游防洪法的迅速出台。该防洪法授权修建水库大坝、整治河道、设置滞洪区、开辟泄洪道控制洪水,结束了唯堤政策。另一方面,在1927年以前,美国政府认为防洪主要是地方政府的责任,1928年之后,防洪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控制”洪水成为国家政策问题及联邦政府责任。 30年代的大洪水促使一些人(吉尔伯特·怀特为其代表)开始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洪水灾害进行研究,倡导防洪工程的建设应考虑洪水风险,应辅之以土地利用管理、预报与预警系统和洪水保险,以适合当地的地理和经济环境。这种多元化的管理思路体现在1968年的国家洪水保险法与国家洪水保险计划(NFIP)当中,构成了国家防洪政策和防洪安全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非工程”的基于风险理论的洪泛区管理和洪水保险。这种防洪策略虽并未明确考虑洪水资源的利用,但由于放弃了单纯依赖工程控制洪水的观念,客观上为洪水资源特性的发挥提供了条件。 随着人们对洪水及其环境及生态作用的认识不断加深,美国1993年大水之后,在人烟稀少、资产密度较低的高风险区没有对水毁堤防加固或重建,让洪水迂回滞留于曾经被堤防保护的土地中,既利用了洪水的生态环境功能,同时减轻了其它重要地区的防洪压力。1995出台的全国洪泛区综合管理计划中更将恢复洪水高风险区的生态环境功能作为未来30年洪泛区管理的四大目标之一。 日本自60年代起,力图实现“安全确保”的防洪方略,经过30多年的经营,建立起了较高标准的防洪工程体系,近来认识到通过防洪工程确保安全既不可能也不经济,防洪观念转变为以一定防洪标准下的“风险选择”策略。在利用洪水方面采取了雨洪就地消化,洪水资源化利用,在原渠道化的河道上人为造滩、营造湿地、培育水生物种以求形成类似于自然状态的“多自然河川”等措施。 (三)海河流域洪水利用设想 中国于50年代起,在各大流域开始了大规模的整治,控制洪水成为流域治理的主要目标。目前,全国水库已达8.6万座,平原河道几乎尽受堤防约束,常遇洪水得到控制,与此同时,防洪工程的负面影响也渐次凸现,在海河流域表现得尤为突出。 海河流域经50年代和1963年大水后的数十年防洪工程体系建设,水库已可控制山区径流的80%以上,海河流域整体可防御50年一遇洪水。进入70年代,流域下游平原原有的大面积洼淀湿地迅速萎缩消失。上游径流的拦截,致使下游河道普遍断流,用水主要依赖于地下水。起初,地下水位较高,储藏量丰富,清洁卫生,就地采用,便利经济,不仅可满足生产生活之用,而且灌溉面积不断增加。同时,伴随地下水位逐渐降低,大面积盐碱地得以改良,成为高产稳产良田。70~80年代,海河流域处于枯水期,中下游平原外无洪水威胁,内有地下水供给,一片升平景象。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用水量随之剧增,浅层地下水已不敷使用,机井普遍深入难以再生的深层地下水。海河流域原本降水不足,加之地下水告罄,水资源短缺年甚一年,直接威胁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因河道断流和水资源不足引致的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日趋严重,工业和生活废水长期滞留于业已断流的河道之内,污染物日积月累,向地下渗透;农业灌溉大量使用河道内废水,使污染向土地与食物中扩散;河道断流和湿地消失,使依赖于此的生物灭绝,流域长期形成的生物链于此中断。目前对此虽未作专门研究,但可以预见,其生态环境影响将是深刻和长远的,甚至不可逆转。 海河流域降水年际变化很大,丰水年降水量可达700mm以上,枯水年不到400mm。丰水年时,暴雨洪水造成流域大面积淹没和巨大损失,排之惟恐不及;而遇枯水年,则旱情严重,苦于无水可用。 60年代前,海河流域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尚不突出,当时由于防洪能力低下,洪水对流域发展和生命财产的危害最大,为流域治理的主要目标,防洪工程按“以排为主”的方针规划,以图将洪水尽数排泄入海,免除洪水灾害。时隔不足20年,流域情况发生巨变,防洪能力已大幅度提高,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已严重威胁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洪水问题纵使不可忽视,也只是短期的影响,对北方干旱缺水的地区,洪水的发生还有改善生态环境、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功效。 1996年海河流域发生了自1963年大水以来的最大洪水,虽然洪水量级远不及63年,洪水仍造成了巨大损失。此次洪水在演进和泛滥过程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景象:地表径流沿程大量损失,洪水演进到下游,远小于预估的量级,到达时间也明显延迟。由于地下水的超采,地表吸纳径流的能力和地下的蓄水能力剧增,据洪水过后估计,径流系数仅为1963年大水期间的一半,为0.24,渗入地下的水量达80亿m3之多,平原地区地下水位平均埋深比汛前上升了2.02m,比上年同期上升0.84m,补大于采。另外,洪水冲涤了流域内多年存积的废渣、废水等污染物,使环境景观得到较大的改善。96年之后,河北省农业连续3年大丰收,这与96年大水后地下水得到大量补充,缺水矛盾得到缓解不无关系。 海河流域50~60年代为丰水期,70年代为丰枯过度期,80~90年代为枯水期。据预测,21世纪初,将再次进入丰水期,如何抓住机遇,在防洪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利用洪水的资源特性,缓解流域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对流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历史上,由于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尚未建成,常遇洪水也难防御,洪水利用和洪水资源化无从谈起,虽然现有较高标准的防洪体系对洪水生态和资源特性的发挥有影响,但由于其基本可以保证重要地区的安全,并有较高的调度控制洪水能力,从而为洪水的安全合理利用提供了条件。 针对海河流域的现状,笔者建议洪水利用和洪水资源化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①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高水库汛限水位或蓄洪水位,多蓄洪水。海河流域的水库主要是在50~60年代大规模群众兴修水利运动中建成的,存在质量和保坝标准不高等问题。经80年代以来的不断除险加固,大部分水库已达部颁标准,经“96·8”洪水的考验,提高某些水库的汛限水位,甚至超蓄洪水是可行的。至于汛限水位和防洪库容提高到什么程度,需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 ②在洪水发生时,利用洪水前峰,清洗河道污染物。近20年来海河流域处于枯水期,又值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阶段,用水量急剧增加,许多河道断流,大量未经处理的生产与生活废弃物长期滞留于河道之内,造成严重污染。“96·8”洪水后,由于洪水的清洗与稀释自净作用,受洪水影响水系,水质普遍得到明显改善,洪水的环境效益显著。洪水利用不仅需发挥其改善环境的功效,还要发挥其弥补水资源不足和修复流域生态的特性,因此不宜将一场洪水尽数排放入海,原则上应以洪水前峰的水量清洗河道,改善环境,而尽量利用其余部分补充水资源,修复流域生态。清洗河道,改善环境所需的洪水量,建议由水利部门与环境保护部门合作开展专题研究确定。 ③建设洪水利用工程,引洪水于田间,回灌地下水。“96·8”洪水使海河流域地下水得到82亿m3的补充,比多年平均增加一倍左右,除河道、滞洪洼淀、当地降雨下渗外,洪水漫流淹没虽造成较大损失,亦补充了相当数量的地下水。1996年流域平均降水量为600mm,统计1956~1998年43年间的年均降水量,大于600mm的年份有10年,丰水期的1956~1970年的15年间,年均降水量大于600mm的年份有5年,大于700mm的年份更有3年。在流域现状下,粗略估计年均降雨量大于600mm时,地下水补充量级为80亿m3以上,大于700mm时,地下水补充量级为150亿m3以上(据河北省防办94年所作的“63·8”暴雨重演研究,流域河北省境内补充地下水量即达146 m3,当年降雨量为673mm)。为充分利用洪水资源,回灌补充地下水,可借鉴李仪祉先生所设计的洪水利用沟洫体系,结合分洪闸门、滚水坝、滞洪洼淀等工程,引导洪水于广大平原地区纵横交错的沟洫内,可望使地下水补给量进一步增加,其五个方面的主要功效如前所述。 ④恢复部分洼淀。70年代以前,海河流域洼淀星罗棋布,既是调蓄洪水的场所,也是流域长期形成的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70年代以后,由于流域进入枯水期,且流域用水量剧增,除个别洼淀外,相继干涸,成为农业生产用地,洼淀生态环境功能基本丧失,调蓄洪水的作用也有较大程度降低。因常年蓄水洼淀既有改善生态环境、调蓄洪水的功效,又有供水、水产养殖和旅游等效益,与作为农业用地相比,可能更为有利。考虑到流域将会再次进入丰水期并且南水北调工程即将实施,建议在有条件(例如,上有调节水库或靠近南水北调干渠,生态环境改善功能较强,调蓄洪水效果较好,移民较易安置)的洼淀开展洼淀蓄水的前期准备,包括进行移民安置规划、蓄水工程建设与完善,制定与水有关产业培植计划等工作,一旦进入丰水期,则有计划地相机蓄水,恢复并维持洼淀水域,实现由干淀向蓄水洼淀的平稳过渡。 ⑤利用流域河网的调蓄功能,使洪水在平原区滞留更长的时间。经过大规模的防洪工程建设,海河流域已形成了几个既有各自入海通道,又有内陆河道连接的相对独立的水系,在大洪水时可分别排洪入海,而在中小洪水时则可通过河网的调度相对集中地入海,使洪水在平原地区滞留时间增加,更多地回灌地下水,结合以上③④所述的措施,达到充分利用洪水的目的。 三、结论 洪水资源化自古有之,在防洪能力较低的时期,洪水利用只是局部零星的。随着人类控制洪水能力的提高、对水资源需求量的增加和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较大规模安全合理地利用洪水不仅可能,而且急需。洪水利用和洪水资源化在水资源相对紧缺的北方地区显得尤为重要。因对洪水利用与洪水资源化问题近来才着手研究,文中针对海河流域提出的充分利用现有水库河道蓄滞洪水、利用洪水前锋清洗污染、引洪水于田间、恢复洼淀等洪水利用建议,尚嫌粗浅,供参考。 (参考文献及表略,可参阅《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院报》2000年第1期)
浅议黄河洪水资源化及其保障措施论文
摘要:
洪水给人类带来过巨大灾难,但其本身并不单具有灾害属性,在某种程度上还具有资源属性,即具有水害和水利双重特性。黄河水资源紧迫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多视角、全方位寻求开源、节流措施,洪水资源化可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开源效果。本文根据对洪水资源化的理解,探讨了黄河洪水资源化的几种可能途径,并对洪水资源化的保障措施也略加讨论。
关键词: 洪水资源化防洪调度黄河
1、引言。
洪水给人类带来过巨大灾难,但其本身并不单具有灾害属性,在某种程度上还具有资源属性,即具有水害和水利双重特性。随着水资源短缺的加剧,愈来愈多的水利专家学者开始关注洪水资源化问题,并取得一些初步研究成果[1]。
黄河为中国的第二大河,但河川径流量仅为全国河川径流量的2%,流域内耕地亩均占有河川径流量和人均占有河川径流量分别为全国平均数的16%和25%。如果扣除调往外流域的100多亿m3水量,流域内人均和耕地亩均水量则更少,黄河水资源则更加短缺[2]。近年来,不断扩大的供水范围和持续增长的供水需求,超过了黄河水资源的承载能力,造成供需矛盾尖锐、河道断流频繁,严重制约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并威胁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安全。黄河水资源紧迫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多视角、全方位寻求开源、节流措施。从洪水的水害和水利的双重属性来看,黄河洪水是可以资源化的,黄河流域历史上就有引洪淤灌的洪水资源化例证。面对科技发达但水资源短缺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研究黄河洪水资源化,或许会起到预想不到的开源效果。
黄河流域洪水集中在汛期,中下游洪水尤其集中发生在7、8月份,洪水量级大,三门峡(陕县)站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22000m3/s(1933年),花园口实测最大洪峰流量22300m3/s(1958年),1982年8月,花园口发生15300m3/s的大洪水,东平湖分滞洪区分洪运用[3]。为了防御大洪水,目前黄河已初步建成“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工程体系,并有与之相应的防洪调度原则:充分使用水库拦蓄洪水;在确保大堤安全条件下,尽量利用河道排泄洪水;相机运用分滞洪区分滞洪水[4]。这种防洪调度原则是把洪水作为一种自然灾害来对待,是以把洪水灾害减至最小为目标而制定的,没有考虑到洪水的资源特性。黄河的河川径流主要集中在汛期,干流及主要支流7月至10月径流量一般占年径流量的60%以上,这为洪水资源化客观上提供了很好物质基础。目前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基本形成,特别是小浪底水库的建成,将为洪水资源化提供必要的调控手段。
本文根据对洪水资源化的理解,探讨了黄河洪水资源化的几种可能途径,并对洪水资源化的保障措施也略加讨论。
2、黄河洪水资源化几种可能途径。
黄河流域洪水集中在汛期发生,各地区的较大洪水多发生在7至9月份,上游地区以7月和9月居多,中游地区则主要集中于7、8两月。花园口以上的大洪水和特大洪水主要来自黄河中游,上游兰州以上洪水仅组成花园口大洪水和特大洪水的基流。黄河中游洪水根据不同的来源区分为“上大洪水”和“下大洪水”,“上大洪水”来源于河口镇至三门峡区间,洪水具有洪峰高、洪量大、含沙量大的特点;“下大洪水”来源于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洪水涨势猛、洪峰高、洪量集中、含沙量小。[3]
根据黄河洪水特性,洪水的资源化有以下几个途径:
(1)通过水库蓄水,将汛期洪水转化为非汛期供水。
水库是调节水资源分配的重要工程措施,适当抬高水库的汛限水位,多蓄汛期洪水,是确保黄河下游河道不断流的一个有力途径。适当抬高水库的汛限水位包括两种方法:
一是根据近年来黄河来水量偏小的趋势,适当抬高水库汛期的防洪限制水位。
二是由于黄河中下游洪水主要集中于7、8月,9、10月份洪水明显小于7、8月份,根据洪水分期的特点,可以抬高9、10月份(后期)水库的防洪限制水位,使水库多拦蓄汛期的洪水,提高水库非汛期蓄水的保证率,充分发挥水库的综合利用效益。
(2)利用洪水输送水库和河道泥沙,将洪水作为输沙用水。
黄河的关键问题是“水少沙多,水沙不平衡”,造成下游河道的淤积,河床不断淤高[5],利用洪水将水库和河道的泥沙多输送入海、输送入田,减少下游河道淤积,是确保下游河床不抬高的有效措施。
目前,三门峡水库采用“蓄清排浑”的运用方式,拦蓄非汛期的来水、来沙,汛期水库敞泄运用,将非汛期的泥沙集中在汛期排泄[5],这实际上就是把洪水作为输沙用水,汛初三门峡水库排沙时经常出现小水排大沙的情况,致使下游河道淤积严重。“96·8”洪水花园口洪峰流量为7860m3/s,洪水位却高达94。73m,创历史最高,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汛初三门峡水库排沙,造成“96·8”洪水前期河床集中淤积[6]。
将洪水用于输沙,可以考虑几种方式,一种是蓄小水,放大水。对于1500m3/s—3500m3/s之间的“上大洪水”由于其含沙量大,可将其拦蓄于水库,待蓄水量达到一定数值或发生更大洪水时以5000m3/s——6000m3/s左右的流量排向下游,同时保证流量持续的时间并控制下游的引水量。另一种是发生“下大洪水”时,排泄水库泥沙。用含沙量小的下大洪水稀释水库的高含沙洪水,既排出了水库的泥沙,又减小了下游河道的淤积。还有一种是对泥沙进行多年调节,在平水、枯水年蓄水拦沙,在丰水年进行集中泄空冲刷,形成大流量高含沙洪水输沙[7]。
(3)将汛期洪水用于补源和灌溉用水。
黄河防洪工程和引黄灌溉工程的存在,为洪水安全合理的运用提供了条件,发生一定量级的“下大洪水”或洪水含沙量较小时,利用防洪工程将洪水引于渠系河网,一方面洪水可以用于灌溉,另一方面上游水库控制运用,延长洪水的发生时间,采用深沟远引的方式,将洪水远距离输送到引黄补源灌区,补充当地地下水资源,或利用河口地区平原水库,对其补水。 3洪水资源化对防洪调度的要求
洪水资源化对防洪调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洪水资源化的实现使得防洪调度将要承受更大的风险,洪水资源化和防洪调度恰如兴利与防洪一样是相互矛盾的,如何达到矛盾的统一,并把风险降到最小,是防洪调度要解决的新课题。
首先洪水资源化要求防洪调度应针对不同的来水情况制定不同的防洪调度原则,不是像以往那样,单一的以防御大洪水为原则尽量把洪水排泄入海,而是要有放、有调、有蓄,作到汛期洪水的“综合利用”。
从来水的量级来说,可以把洪水分为大洪水、中等洪水和小洪水。对大洪水,防洪调度应侧重防洪安全,在可能的条件下与输沙用水和补源用水相结合;对中等洪水,防洪调度时应以用洪为重,主要考虑将洪水用于水库输沙和补源灌溉用水;对于小洪水,可将其拦蓄于水库,即减少下游河道淤积又提高水库的蓄水保障。
从不同的来源可以把洪水分为“上大洪水”和“下大洪水”,对“上大洪水”因其含沙量大,防洪调度时可主要考虑洪水与输沙用水相结合,而“下大洪水”因其含沙量小,防洪调度时还要适时考虑防洪与补源灌溉相结合。
其次,根据黄河洪水发生的时间特点,不同的时期可以有不同的防洪调度原则。7、8月份尤其是7月下旬到8月上旬黄河发生大洪水的几率最高,这一时期的防洪调度还应以防御大洪水为主。9、10月份,洪水相对较小,这时要以蓄洪为主防洪为辅,尽量为非汛期多蓄水,缓解下游水资源短缺的局面。
另外,洪水资源化要求在防洪调度中,不仅要考虑水量的调度,还要考虑沙量的调度,对不同的库区淤积、不同的下游河道情况、不同含沙量的洪水应有不同的调度方式。
4、洪水资源化的保障措施。
(1)实现洪水的资源化,要求防洪调度更细化、更灵活。
根据水沙的具体情况实施不同的调度方式,同时,洪水的资源化对预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把洪水资源化的'风险降到最小,必需要有完善的预报系统与其相适应。适当抬高水库的汛限水位后,水库的防洪调度必然要承受更大的风险,准确及时的洪水预报可以降低水库的防洪调度风险。水库根据大洪水预报可预泄水库蓄水,降低水库蓄水位,腾出更多的库容防洪;若预报来水量级不大,水库可及时进行资源化调度。
为了使防洪调度做到洪水资源化,不仅要做来水预报,还要做来沙预报,实现水沙统一调度;不仅要做短期预报,还要做水沙量的中期、长期预报,使水量、沙量的多年调节成为可能。防洪调度与来水预报紧密结合,实现黄河防洪的预报调度。
(2)实现洪水的资源化,要求汛期不仅要做防洪调度,还要做水量调度,使洪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对用于下游补源和灌溉的洪水,防洪调度和水量调度要紧密联系、相互兼顾,水量调度视具体情况确定引黄补源、灌溉的地点和水量,防洪调度根据洪水情况和水量调度的要求,调控各水利防洪工程,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同时尽量满足下游的水量调度,使黄河洪水安全、合理成为可利用的水资源。
(3)汛期洪水输沙与小浪底水库的调水调沙运用相结合,突破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运用与防洪调度运用分离的局面。
目前小浪底水库是以调控库容8亿m3(正常运用期的调控库容为10。5亿m3)、调控上限流量2600m3/s作为调水调沙运用的控制条件,汛期用于调水调沙的库容只有8亿m3,洪水大时就转入防洪运用[8],这对水库和下游河道输沙并不是最有利的。洪水用作输沙用水时,则可以综合考虑调水调沙与洪水输沙运用,把调水调沙库容和一定的防洪库容相结合,以最优的流量和方式输送黄河泥沙,提高输沙率、节约输沙用水。
5、结语。
任何事物都有双重特性,洪水能给人类带来灾害,也可以为人类所利用。黄河水资源匮乏的现实,要求我们转变对待洪水的态度,积极研究洪水资源化问题。洪水资源化的实现要求防洪调度突破对洪水以排为主的局面,做到有排、有调、有蓄,这样才能解决防洪调度与洪水资源化的矛盾。洪水的资源化要遵循普遍联系的原理,防洪调度要与水量调度、沙量调度相结合,综合考虑统筹兼顾,最终达到矛盾的统一,既保证黄河的防洪安全,又能充分利用洪水缓解黄河下游的水资源问题和泥沙淤积问题。
参考文献:
[1]向立云,姜付仁,洪水资源与洪水资源化刍议[J],中国水科院学报,2000(1)
[2]席家治,黄河水资源[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6
[3]史辅成等,黄河流域暴雨与洪水[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7
[4]2001年黄河下游洪水处理预案,黄河防汛总指挥部办公室,2001
[5]赵业安等,黄河下游河道演变基本规律[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8
[6]黄河下游“96。8”洪水综合分析报告汇编,黄河防汛总指挥部办公室,1997
[7]齐璞等,黄河小水大灾的形成原因及解决途径,第二界多沙河川整治与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9
[8]小浪底水库初期以防洪减淤运用为中心的综合利用调度方式研究,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2001
2009年第4期 (总第64期) 边疆经济与文化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 URE No 1412009General 1No 164 【农民・农村・农业】 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气象灾害分析 孙杭生, 徐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南京210044) 摘要:我国是气象灾害的多发区, 气象灾害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较大。气象灾害的类型有:原生气象 灾害、次生气象灾害和气象衍生灾害。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干旱、洪涝、低温冷冻、灾害。 关键词:气候变化; 气候变暖; 气象灾害; 中图分类号:P 458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 203 。它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I PCC (, 过去50年发生的气候变化有90%以。近百年来, 我国年平均气温增加015~018℃, 。我国地处东亚季风区, 历来就是气象灾害严重多发地区, 气候变暖。在全国每年自然灾害导致的损失中, 气象灾害占71%, 高居自然灾害首位。据统计, 我国每年因各种气象灾害造成的农田受灾面积达5000万公顷, 直接经济损失占G DP 总值的3%左右, 占G DP 增加值的10%以上。 一、气象灾害类型分析 原生气象灾害通常就叫气象灾害, 是大气因子直接作用于受害体(人类的生命、财产等) 产生的灾害, 例如干旱、洪涝、低温冷冻害、寒潮、冰雹、台风、干热风、雷电、高温热害, 沙尘暴、以及大风、大雾等。从词语学的意义讲, “次生”就是“再次生成”、“第二次生成”的意思。次生气象灾害就是再次生成的灾害, 是大气因子作用于非气象因子而间接地对受害体造成的损害, 它与原生气象灾害具有某种共生共存的关系。例如, 暴雨(气象因子) 作用于山坡(非气象因子) 而引发泥石流所谓“衍生”就是“嬗变生成”、“演变生成”的意思。气象衍生灾害是由于原生、次生气象灾害的发生而嬗变生成的灾害, 从严格意义上讲, 灾害的属性已经发生异变, 之所以仍然包括在气象灾害中, 是因为气象因子是气象衍生灾害的成因和条件。气象衍生灾害与原生、次生气象灾害之间并没有共生共存的必然关系。如:雪灾引起环境污染等。 二、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 我国是气象灾害多发地区, 由于气候变暖, 致使极端气象灾害频发, 对我国农业生产特别是对粮食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低温冷冻害、风雹、台风以及干热风。 (一) 干旱 干旱是我国最为严重的农业气象灾害, 在各种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中, 旱灾造成的损失达62%。农业干旱是指由外界环境因素(长期无雨或降水显著偏少) 造成作物体内水分失去平衡, 引起生长滞缓、萎蔫、落花、落果、干枯死亡, 进而导致减产或绝收的现象。我国各地根据农业生产的习惯和特点, 按干旱出现的季节, 将干旱分为春旱、夏旱和秋旱。春旱发生在3—5月份, 该时期气温上升快, 空气相对湿 收稿日期:2008211207 基金项目:国家气象局2008年度软科学基金项目(QR2008-37) ) , 男, 安徽黟县人, 教授, 博士、硕士生导师, 江苏省高等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作者简介:孙杭生(1949 从事产业经济研究。 B I A N J I A N G J I N G J I Y U W EN HUA 1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第4期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 No 14, 2009度低, 土壤水分丧失快, 春旱主要发生在我国黄淮流域。夏旱多发生在7—8月, 是我国气温最高时期, 蒸发快, 且由于作物正处于生长旺盛时期, 所以危害较大。而秋旱在处暑到秋分这一时期, 我国北方干燥少雨, 它直接影响对作物的浇灌和播种。我国长江流域、江淮和江南地区以夏旱为主, 有时伴有秋旱。农业干旱对我国粮食生产影响的程度最大, 区域最广, 发生的频率也最多, 具有以下特征: 11旱灾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 但分布不均匀。黄淮海地区每年受旱灾面积占全国受旱灾面积的50%左右, 此外, 长江中下游也是多旱灾地区, 仅这两个地区就占全国旱灾总面积的60%以上。全国范围内, 内蒙古、黑龙江、河北、山东、河南、吉林这六个省(区) 年平均受灾面积均在150万公顷以上, 属于旱灾最严重区; 河南、山西、陕西、辽宁、甘肃、安徽、湖北7省, 年均受灾面积介于100~150万公顷之间, 属于旱灾较重区。 21旱灾出现频繁且往往持续时间较长。在我国, 局部性或区域性的旱灾每年都有发生, 从干旱持续时间看, 许多地区是春夏连旱或夏秋连旱, 甚至春夏秋三季连旱现, 致使旱情加重, 这种情况在长江流域伏旱期最为明显。带来巨大的损失。1978—2006251959—1961、1972、1978、1997和1999—20013351万公顷, 成灾2001万公顷, 绝收39518万公顷, , 其中黄淮、华北、东北、, 50~70天, 局部地区长达一百多天; 年我国出现全国性干旱, 先后有二十多个省、自治区、2—7月的春夏大旱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旱情严重, 华北、; 全国受旱面积高达4054万公顷, 为建国以来之最, 其中成灾2678万公顷, 绝收800, 因旱灾损失粮食近600亿公斤, 经济作物损失510亿元, 其影响超过了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干旱年份。 (二) 洪涝 我国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 年际变化十分明显, 洪涝灾害较为频繁, 是影响作物产量的又一重要气象灾害, 对农业的影响程度达24%。洪涝灾害多数是由于持续性暴雨、特大暴雨造成江河洪水泛滥, 淹没或冲毁作物, 导致减产或绝收。我国洪涝区主要分布在东南部, 集中分布在长江和黄淮河流域。1978-2006年我国平均每年洪涝受灾面积为86812万公顷。上世纪90年代是我国建国以来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十年(见表1) , 每年平均洪涝受灾面积高达153114万公顷, 成灾面积为87212万公顷。其中1991是建国以来涝灾最严重的年份, 全国涝灾受灾面积245916万公顷, 成灾面积146114万公顷, 水灾漫及全国24个省、自治区, 其中以安徽、江苏、湖北、河南等八个省灾情最为严重, 直接经济损失达779108亿元。1998年大洪水漫及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其中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内蒙古、吉林等受灾最重。表1 年份 受灾面积(万公顷) 成灾面积(万公顷) [***********]0年以来我国大涝年受灾情况(单位:万公顷) [***********][***********][***********][***********][***********]22819资料来源:中国农业统计年鉴。 (三) 低温冷冻害 低温冷冻灾害分为冷害和冻害。冷害是指在作物生产期内, 因温度偏低, 影响正常生产, 或者使作物的生殖生产过程发生障碍, 导致减产的农业气象灾害。冻害是在植物越冬期间, 在低于0℃严寒条件下, 作物体原生质受到破坏, 导致植株受害或死亡的现象。冻害包括霜冻害和寒潮冻害。冻害一般发生时间是秋、冬、春季, 冷害则发生在春、夏、秋季, 由于不同地区作物的种类不同, 在某个发育期对温度条件要求的差异, 因此, 冷害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亦有不同的灾害名称, 如“倒春寒”、“夏季低温”、“秋季低温”以及“冬季寒害”等。 我国冷冻害偏重的年份有1993、1998和1999年。1993年和1998年的冷冻害主要发生在江淮和江汉、江南、华北地区, 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分别为47118和86615万公顷, 成灾面积分别为22310和31013万公顷, 绝收5010和5211万公顷; 1999年的冷冻害主要发生在华南和西南地区, 全国有66217万公顷农作物遭受冷冻害, 其中成灾26910万公顷, 绝收6415万公顷, 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80亿元。2008年1月中下旬出现历史同期罕见的大范围持续性低温、冰冻、雨雪天气, 其中湖南、湖北、贵州、江西、安徽等省受灾最为严重。 2B I A N J I A N G J I N G J I Y U W EN HUA 孙杭生, 徐芃: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气象灾害分析 (四) 风雹灾 我国是世界上雹灾较多的国家之一, 分布特点总体上来说是山区多于平原, 内陆多于沿海, 中纬度地区多于高纬度或低纬度地区。青藏高原和祁连山区是我国雹日最多、范围最广的地区。从青藏高原雹区往东, 可分成南北两个多雹带:南方多雹日带包括四川、重庆、广西、云南、贵州、安徽、江苏、江西、湖南、湖北等地区; 北方多雹日带包括内蒙古、黑龙江、辽宁、吉林、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地区。根据一年中各地降雹的时期不同, 又可归纳为四类:春雹区, 长江以南广大地区, 每年以3—5月降雹最多, 占全年雹日的70%以上; 春夏雹区, 在长江以北、淮河流域、四川盆地以及南疆地区, 每年以4—7月降雹最多, 占全年雹日的75%以上; 夏雹区, 主要在青海和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 以6—10月为最多, 占全年雹日的85%~90%; 双峰型雹区, 主要在四川西北部和东北的东部地区, 每年雹日最多出现在5—6月及9—10月, 占全年雹日的70%以上。夏雹区是中国降雹日最多、雹期最长的区域, 也正是农作物生长的季节, 雹害最大。1993和2002年是我国风雹灾较为严重的两年, 年全国约有800多县(市) 出现风雹, 受灾面积66218万公顷, 成灾36316万公顷, 绝收8610, 其中受灾程度较重的有四川、河北、山东、吉林、湖北、广东、山西等省(五) 干热风 在华北地区一般称为“火风”、“旱风”或;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称为“南洋风”, 主要危害水稻。:。作物在生长发育期间同时受高温、, ; 二是雨后热枯型, 由于雨, 是我国北方麦区小麦开花灌浆期间的一种、河西走廊和新疆三个地区。干热风出现的时间一般从57月为止, 由东南向西北推迟。危害冬小麦的干热风一般出现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 冀中南、豫北、豫南以及鲁西等地是重灾区, 这些地区有一半的年份受到干热风天气的影响; 危害春小麦的干热风一般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 重灾区是新疆的吐鲁番盆地和塔里木盆地, 该区域内有的地方几乎每年都有干热风灾害出现。 (六) 台风 台风是发生在北太平洋西部的热带气旋。我国是世界上遭受台风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平均每年登陆我国的台风有7个, 最多的年份达12个(1971年) 。台风登陆的地区几乎遍及我国沿海地区, 但主要集中在浙江以南沿海一带, 其中又以登陆广东省的为最多。我国台风灾害较为严重的年份有1971、1990、1994和1996年。其中, 1971年有12个台风在我国沿海登陆,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多的一年; 1990年我国台风灾害也较为严重, 全国受灾面积5162万亩, 倒塌房屋357300间, 死亡700多人,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多亿元, 其中受灾最重的是闽、浙、苏三省。 上述几种农业气象灾害是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 其中, 干旱和洪涝又是对我国经济发展、尤其是对农业发展影响最大的农业气象灾害。当然, 除了这些气象灾害外, 泥石流、滑坡、山洪爆发等次生气象灾害以及由气象灾害引发的瘟疫、环境污染、虫灾、森林草原火灾等气象衍生灾害都是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辛吉武, 许向春. 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J ].灾害学, 2007, 22(3) . [2]成兆金, 赵再全, 靳会梅, 等. 气候变化对莒县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及对策[J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23(8) . [3]杨尚英, 张梅梅, 杨玉玲. 近10年来我国农业气象灾害分析[J ].江西农业学报, 2007, 19(7) :106-108. [4]张养才, 何维勋, 李世奎. 中国农业气象灾害概论[M].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1. [5]刘玲, 沙奕卓, 白月明. 中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区域分布与减灾对策[J ].自然灾害学报, 2003, 12(2) :91-971 [6]唐蓉. 我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灾害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29) . Ana lyze the I nfluence of our Agr i cultura l Producti on ’sW ea ther D is a ster S UN Hang 2sheng, XU Peng (N anjing Infor m ation Engineering U niversity, Econo m ic M anage m ent College, N anjing 210044, China ) Abstract:China is a weather disaster area . It has great influence on agriculture . The weather disaster has several styles, as:original, secondary and derivati on . D r ought, fl ood, cold and snow are the main weather disasters influence our agricultural p r oducti on . Key words:weather change; war m; weather disaster; original weather disaster 〔责任编辑:遇永仁〕 B I A N J I A N G J I N G J I Y U W EN HUA 3
专业书啊,“测绘”你有没有介绍? 信息如下:上的的状态的的的技术应用程序的中国遥控器传感的的的现状与发展资料来源:互联网责编:的大的嘴作者:郑立,中国遥感技术应用现状 1957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标志着男人进入了太空时代,从一个新的视角人类开始重新认识我们这个星球的生存。 ,测绘与空间地理的信息GEOMATICS&是一个新兴的的在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的的科学和技术的,远程传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是一个重要的的的用于地球观测的手段。作者:的远程传感科技在中国是一个从上世纪70'S开始,经过十年的的艰苦努力,已经被开发的到的的阶段的的的电流的实用的使用和国际化的的,具体表现在因素,有一个了实际的抗老化能力,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并在所有方向上开展国际合作,使其国际化能力的世界。 1青岛的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的决策提供了科学基础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并上的全国的更多的比的资源与环境在任何时间的的人口增长在在上的的的历史中。若要状况进行动态监测的国土资源的的的是的的问题,“我们的的的的的国家”政府一贯重视。 ?土地和资源的大面积,类型,遥感技术有很大的优势和潜力的城市往往是土地和资源的动态监测,在1980至1985年期间,中国已经使用的Landsat MSS数据全国土地资源调查在1:50万比例尺的地图,宏观反映的基本情况,中国的稀土资源,1984年,由国土厅领导了全国土地资源详查工作,利用航拍照片和地面实地测量1:10000比例尺地图的使用方法农地,林地和草地利用航拍照片和陆地卫星数据在西部地区1:5万比例尺制图结合1:100,000比例尺的地图。然而,由于大范围的区域,实施该项目历时10年,该国的国土资源大调查实施是一个迫切需要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据估计,整个土地面积?600景TM影像,SPOT卫星影像超过6000王,可见在中国的传感覆盖有一个大的市场,因此,尽快推出我们自己的资源卫星,是摆在我们面前十分紧迫的任务。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的科学院和教育部,农业部,国家资源与环境宏观调查和动态的”1992年至1995年三年期间,球队完成了国家资源与环境调查结果显示,一个完整的的的资源的数据库,与过去的的全国资源与环境,以随身携带出一个单一的的专题的调查历时5至10年相比,的成立的是了很大的进步。在所有实施的项目,20世纪90年代获得了最新的TM影像为主要信息源,而且还推出的星星越多,资源调查卫星的高分辨率图像山,秦岭,横向的山脉以东选线1:25万的规模,这条线以西1:50尺度遥感图像解译,制图和数据库工作。为了达到这个年底,它被须,以完成该国的土地的一部分,的近500张地图格式的的调查结果显示,映射和数据分析的的国际标准的。除了全国土地资源调查,各主要城市,如北京,天津,浙江,陕西,内蒙古等省区开展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 在此外,中的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三北”的重点防护林体系与集成的远程传感在的黄土高原远程的传感的调查和远程西藏自治县地区的的传感技术在中的调查和土壤侵蚀的,土地使用调查项目是主要的的远程的传感项目。不过,从在国民经济建设的角度来看,需求的大型工程项目是相似的在全国土地资源调查和上应增加了能力至的的动态监测,例如作为的在的的一部分,我们的的的郊野地区东部地区中的应该年度调查中一旦一个的是,西部地区每隔五年一次。可见,我们面临的任务是艰巨的,遥感应用市场是非常广泛的。 2 OAE动态监测和评估重大自然灾害灾害的频繁和严重的自然灾害,每年因灾害造成的损失高达数千亿元。动态监测,灾害评估等重大灾害,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的一个重要领域?遥感技术的应用。 在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在中国建立重大自然灾害(洪水,森林大火,干旱,地震,雪灾等)遥感监测和评价体系。洪水多度:三-维的监测工具包括的陆地颗卫星,气象卫星能力和气象观测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的网机载合成孔径雷达遥感 - ,在内的而不是不仅还具有监控的宏的动态观测能力的,但还可以通过的机 - 星级 - 实时-的时间的传输系统在实时-的时间的图像中的在转移到中央司令部的部门的的一个及时的的方式中的灾难。自1987年以来,中国方面拥有在的永定河中,的黄河河,本长江流域,淮河河地区的,以随身携带出一个大型-规模的防汛遥感试验,1994年在福建,广东西江,北江,1995年在鄱阳湖,洞庭湖和辽河流域洪水监测和评价工作,在岷江洪水和成品评估的初步评估时间压缩到2天2周的方法和流程,对整个技术已达到实用水平。在1991年太湖流域洪涝灾害遥感监测使用多时NOAA卫星图像,TM影像和侧视雷达图像,多时空遥感复合准确的数据灾难。1987年在中国东北,第一个发现火灾NOAA气象卫星图像。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连续接收中转气象卫星和陆地卫星图像在火灾爆发,火灾每天的面积,火的变化,试图定位点的新的防火和灭火措施和其他方面的信息的有效性。火灾之后,在1988年和1989年利用陆地卫星TM影像还开展了的远程的传感在火烧迹的复苏的的调查,来实现的早期的的的的早期预警的的森林火灾中,的接受调查的的远程传感的动态的的动态监测在的在的-的灾难中中的观察的复牌的,灾后损失评估,以及后者的一部分的生态,一直是非常高的国家评估的领导人。另外,我们使用的方法相结合的气象卫星遥感数据和地面气象黄黄淮海平原干旱监测和评价体系,农业管理中的数据,合理的灌溉提供了决策依据。总之,尽可能在中国的自然灾害,极大的伤害是惊人的,效果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减灾显着,同时应用潜力是巨大的。3 OAE利用遥感技术开展农作物估产和林业资源调查我国是农业大国,粮食问题是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作为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经济委员会的支持下,中国国家气象局已经着手对冬小麦产量北方10省试验,这标志着开始气象卫星非工程应用领域的气象,中国首次开展大规模的产量估计,农作物估产气象卫星应用已推广深化,形成业务手段,扩大玉米,水稻等农作物。“八五计划”期间,中国已经建立了粮食主产区冬小麦产量估计对象的主要的作物(小麦,大米,玉米)屈服估计信息系统的。了大面积的的的遥感吗?,吗?冬季的小麦产量估计运行系统是的产物,一个的远程的传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组合,各种的经营方面的它的整个遥感估算生产包括在计算机系统中运行,这样,整体的数字化经营能力,并能输出多种估产结果,1992年至1995年,近三年在黄淮海地区冬小麦产量估计测试结果表明即使用的远程传感技术的为了大面积的吗?吗?的作物的产量估计精度可以达到更多的大于95%,没有无论如何大型的区域或子-各省(市,自治区)的估计“,可以以达到所需的的的准确度规格。随着累计系统运行使用寿命的产量估计的准确性将逐步改善,也降低了经营成本将逐年种植面积估计为国家迫切需要了解的变化。在农业种植结构和监测生长和产量模型建立的要求,开展的产量估计中国的主要农作物,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构成的作物估计生产系统的实际操作。此外,其他如大米,玉米等农作物都在南部的太湖平原和三江平原东北估产信息系统建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995年组织力量,国家遥感中心完成“中国的农业阿特拉斯的我们的的”,使用的的的组合的图表的方式的的,的形象直观地查看的事务的,的的的的全面的的水平的的的状态的的的的中国的农业的发展,的,作为以及粮食,棉花,油料,以及其他方面的形势和变化,揭示了在农业发展面临的耕地减少等问题,中央和地方政府开展宏观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工作的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4 OAE地质矿产资源资源遥感调查中国的矿产资源丰富,遥感技术的进行的应用程序的的一个非常广阔的前景,的远程的传感技术在对的的区域的地质的映射图进行的的的的方面中的应用程序被一直是相对比较成熟,,,并已取得了非常良好的的结果。1:50,000的地图,负债表32 ?在内蒙古,山东,江西,四川等省开展地质测绘工作,利用遥感技术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映射,并保存映射成本,实际成本需要占常规方法费用的三分之二的区域地质映射的工作的承德地区使用TM影像进行了1:25万规模的每幅图除了遥感地层单位线的建立与1:25的地质填图单元之外的技术要求,000个区域,在该方面的地质结构和矿物研究也有更多的发现,大大缩短周期,节约了资金,这为我国实施势必在本世纪内,完成了2000000平方公里1:5万区域地质填图和全国升:一季度一万区域地质填图图项目中发挥重要作用。遥感技术在我国在地质矿产资源调查,开发间接检测直接检测阶段,如在新疆准噶尔分部红外多光谱扫描技术直接检测岩金矿蚀变带,利用遥感技术,也要看它直接金矿,并取得了显着的进步,中国也用短波红外成像光谱仪扫描远程检测直接检测试验在新疆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使用信息的增强和提取的遥感影像数据,捕捉到表面微烃异常导致泄漏的石油和天然气储层,从而实现直接的目的在塔里木盆地,新疆生产试验多次在该项目的检测。已证实,这些技术的成功应用,为加快中国西部大开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干涉雷达技术的发展,近期有应用在环境监测中的大型项目,如长江三峡大坝,以及石油和天然气领域,如地面沉降显示出巨大的潜力。二,中国遥感技术应用前景“的”九五计划在此期间,中国国家科委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综合应用研究”列为“九个五-年份的”国家科学和技术的的顶级优先级的项目,带来的远程的的感测的信息技术有四个连续的的为期五年-的被包含在的国家优先项目计划,国家的重视到导致的远程传感的原因的计划,以。它可以被预测,该项目的的实施情况,高-高科技的的的广泛应用于在国家的经济建设的的各种方面的中,,,以走上路径上的的工业发展。该关注的焦点的都是远程感测在在此次的“第九届五”的期间-年份计划“的时候的1 OAE,以促进的远程的的传感,这是的操作信息全面的服务系统的的形成的的是科学和技术的的研究的是的的资源与环境动态的信息服务方面,在以农业资源为主体,届时将建立一个国家级的宏观信息服务系统,在同一时间,使洪水,干旱和灾害的遥感监测及(1)国家基本资源与环境遥感动态信息服务系统的正常运行评价体系迈向建立我们将建立天基信息系统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土地资源和生态状况的的环境中,形成一次,动态地每年,一旦的能力,以更新的,并且,在的this中的基础上,的,,以,以上面它的的高级别的部门的的国家提交一份,,,以向您提供的数字的图主要是由...组成的枚在为了中,,以按国家90年农业统计土地资源,城市化的发展及其动态变化的,其他的东西,分为1:25万国的土地和子键的区域资源和生态环境背景图件和数据;重点发展地带和大城市周边地区1:10万图件和相应的数据库;每年一次的1:25万中国东部地区的耕地和城镇图件和数据库的动态变化;更完整的国家基本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背景数据库;国家资源的热点问题,如耕地动态变化,城市化,每年提供一份特别报告。按计划,1999年以前,我们将建立一个国家级的网络型的信息服务系统,为客户提供相应的资源和环境信息和辅助决策信息,确保系统连续稳定地运行。(2)监测和评估重大自然灾害操作系统完美洪涝和干旱灾害的监测和评价,业务系统运行综合监测和评价的重点将1999年建成并投入相关业务部门,从而使应急定期刊登在整个干旱,洪水和重大自然灾害监测和评估在任何时候响应能力。该系统具有以下特点:突如其来的洪水,淹没范围内的各类土地面积的2天之后系统进入了状态,在一个星期内提供一份详细的报告,受灾人口,淹没房屋,重点区域,实行有报天天洪水淹没的地区和领域的信息服务,提供实时的灾害现场在次危机,自1998年以来,在图像显示和注释;国家旱灾地区农田旱情,每5天一次,每10天报告的灾难监测数据;重大森林火灾和地震等自然灾害,并提供相关的在一个及时的的方式的详细信息,所以作为,以尽量减少所造成由自然灾害的的损失。2 OAE期间继续要赶上与该世界的遥控器传感前沿科学和技术的在的“之”的按照863计划的第九个五年计划期间将加大努力倾斜的地球观测系统的建设上,除了继续加强支持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原型开发,,但也的研究和发展的先进的机载观测系统。被目前海洋观测,监测是已被列入在863程序中,了了了的远程传感监测的海洋resources've的得到了了了了上粘伟大的的重要性的的政府的,我们的国家,它是一个重要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的,地球上的观察。我们将开发早期预警海洋灾害的急需的高科技监测海洋环境,并提供技术支持建立立体海洋监测系统,提高海洋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加速收敛的全球海洋观测系统,并力争到本世纪末,海洋观测系统,水下声学遥测海洋遥感技术的应用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九五计划在此期间,我们的国家也将支持如下四个方面新技术研究:识别,高分辨率的遥感信息为主的高光谱分辨率遥感测定转基因水稻的小块种植面积,以?以及长势的作物监测技术;雷达遥感技术在水稻和棉花,以及农业土地面积的识别云的天气条件估计,新的遥感技术快速处理大量的数据,分析和提取技术;新的遥感信息快速生成基于遥感信息提取的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处理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整合,更新技术的研究。
我国经过“八五”,“九五”的攻关研究,RS、GIS和GPS的综合配套发展能力开始形成,为3S走向实用奠定了基础。在应用方面, 3S技术已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尤其在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评估和资源调查等方面,为国家领导人和各级政府部门提供了大量科学的宏观辅助决策信息,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在技术应用逐步由国家行为向产业行业的转化过程中,有力地推动了国土、农业、林业等部门对这些新技术的认同和采用,越来越多的部门,已经正在将这些技术摆上部门业务化应用的日程,成为主管部门执法或制定产业政策、规范及行业技术改造的重要依据之一。 遥感技术集中了空间、电子、光学、计算机通信和地学等学科的最新成就,是当代高新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上遥感技术的发展,将在未来15年将人类带入一个多层。立体。多角度,全方位和全天候对地观测的新时代。各种高、中、低轨道相结合,大、中、小卫星相互协同,高、中、低分辩率互补的全球对地观测系统,将能快速、及时地提供多种空间分辩率、时间分辩率和光谱分辩率的对地观测海量数据。 1.建立了国家级资源环境宏观信息服务体系 该服务体系包括以中国1:25万土地利用数据为核心的国家资源环境空间数据库,二个部级服务系统,三个省级示范系统及五个县级服务系统,珠江三角洲地区“4D”(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库 DOQ,数字专题地图库DRG和数字专题信息DTI)技术系统以及全国资源环境信息技术系统。 2.建立了灾害遥感监测评估业务运行系统 该系统由三部分组成:灾害宏观动态监测系统、机载SAR数据实时传输系统、洪涝灾害测评估系统。 洪涝、干旱。林火和雪灾的宏观动态监测与评估系统,已具备针对中国范围内发生的洪涝、干旱、林火和雪灾等多种自然灾害的宏观动态监测和成灾区的区域覆盖评估的能力;系统通过网络通信同其它子系统实现产品传送和数据共享,并以VSAT和INTERNET网络通信方式向应用部门提供防灾减灾信息服务。 3.建立了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体系 作为一个海洋大国,我国天然海域达485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 18000公里。海洋及海岸带拥有丰富的资源,有12个省(市、自治区)处于沿海地带,全国50%的大城市,40%的中小城市也在这个地带,国民经济总值的60%来自沿海地区。因此,建立海洋环境监测体系是我国一项战略目标。在“九五”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支持下建立的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体系主要包括:近海环境自动监测技术、高频地波雷达海洋环境监测技术。海洋环境遥感监测应用技术、系统集成技术以及示范试验等。
浅议遥感技术在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论文
1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也时有发生。环境监测作为环境管理和污染控制的主要手段之一,正在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面积辽阔,地面环境监测网点分散,仅依靠现有的监测台站和传统监测技术方法不能满足连续、动态、宏观、快速监测环境污染的要求,也满足不了及时、准确地做出环境质量报告和污染预报的要求。因此,日益恶化的环境迫切需要实时、快速、宏观、准确的监测技术,以便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外大量实践表明,遥感技术是获取环境信息的强有力手段,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极其有效的技术。运用遥感技术监测环境污染及生态环境状况,正确评价环境质量,寻求改善生态环境的途径和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遥感技术具有监测范围广、速度快、成本低,且便于进行长期的动态监测等优势,还能发现用常规方法往往难以揭示的污染源及其扩散的状态,因此遥感技术正广泛地应用于监测水污染、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它不仅可以快速、实时、动态、省时省力地监测大范围的环境变化和环境污染,具有其它常规方法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也可实时、快速跟踪和监测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发展,并及时制定处理措施,减少污染造成的损失。因此,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遥感监测技术,建立重大环境事故的预报、预警和应急响应系统,对保护我国环境及发展经济都具有重要作用,能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2环境污染遥感监测技术
遥感技术是一种利用物体反射或辐射电磁波的固有特性,远距离不直接接触物体而识别、测量并分析目标物性质的技术。根据所利用的波段,遥感监测技术主要分为可见光、反射红外遥感技术,热红外遥感技术,微波遥感技术三种类型。当前,遥感的应用已深入到农业、林业、渔业、地理、地质、海洋、水文、气象、环境监测、地球资源勘探、城乡规划、土地管理、和军事侦察等诸多领域,从室内的工业测量到大范围的陆地、海洋、大气信息的采集以至全球范围的环境变化的监测。
遥感技术在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发展很快,现在已可测出水体的叶绿素含量、泥沙含量、水温、水色;可测定大气气温、湿度、CO、NOx、CO2、O3、ClOx、CH4等主要污染物的浓度分布;可测定固体废弃物的堆放量、分布及其影响范围等,还可对环境污染事故进行遥感跟踪调查,预报事故发生点、污染面积、扩散程度及方向,估算污染造成的损失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近几年来,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具有全球覆盖、快速、多光谱、大信息量的遥感技术已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监测中一种主要的技术手段。国际上相继提出了一系列的全球环境遥感监测计划,其中主要有美国宇航局(NASA)的对地观测计划(EOS)、欧空局的对地观测计划和日本的对地观测计划等。这些计划将极大地推动环境遥感技术的实用化和遥感技术的发展。
3遥感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3.1水环境污染遥感监测
对水体的遥感监测是以污染水与清洁水的反射光谱特征研究为基础的。总的看来,清洁水体反射率比较低,水体对光有较强的吸收性能,而较强的分子散射性仅存在于光谱区较短的谱段上。故在一般遥感影像上,水体表现为暗色色调,在红外谱段上尤其明显。为了进行水质监测,可以采用以水体光谱特性和水色为指标的遥感技术。
遥感监测视野开阔,对大面积范围里发生的水体扩散过程容易通览全貌,观察出污染物的排放源、扩散方向、影响范围及与清洁水混合稀释的特点。从而查明污染物的来龙去脉,为科学地布设地面水样监测提供依据。在江河湖海各种水体中,污染物种类繁多。为了便于遥感方法研究各种水污染,习惯上将其分为泥沙污染、石油污染、废水污染、热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等几种类型。
3.2大气污染遥感监测
大气遥感是利用遥感器监测大气结构、状态及变化。大气遥感器除了测量气温、水蒸汽、大气中的微量成分气体、气溶胶等的三维分布以外,还用来进行风的测量及地球辐射收支的测量等。
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气溶胶含量和各种有害气体。这些物理量通常不可能用遥感手段直接识别。水汽、二氧化碳、臭氧、甲烷等微量气体成分具有各自分子所固有的辐射和吸收光谱,所以,实际上是通过测量大气的散射、吸收及辐射的光谱而从其结果中推算出来的。通过对穿过大气层的太阳(月亮、星星)的直射光,来自大气和云的散射光,来自地表的反射光,以及来自大气和地表的热辐射进行吸收光谱分析或发射光谱分析,从而测量它们的光谱特性来求出大气气体分子的密度。测量中所利用的电磁波的光谱范围很宽,从紫外、可见、红外等光学领域一直扩展到微波、毫米波等无线电波的领域。大气遥感器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主动方式中有代表性的遥感器是激光雷达,被动式遥感器有微波辐射计、热红外扫描仪等。
4国内发展现状
我国环境污染遥感监测技术发展和应用的主要问题有:①环境污染遥感监测系统和技术方法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我国的遥感理论、技术和应用发展很快,但与国外相比差距甚大,在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基本还没有开展起来,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上没有建立起环境遥感的监测体系与系统。②对于环境监测而言,传感器的技术性能要求较高,不仅要求传感器能提供高分辨率的探测,而且要求具有全天候、全天时、大范围、多谱段和灵敏度高的特点,这样才能满足环境污染动态、实时、多样的监测需求。当前所用的高分辨率传感器基本上依靠进口,在地面和飞机上测量化学成分的遥感技术还处于实验室的摸索阶段,而在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基本空白。③遥感信息源缺乏。目前我国尚未发射自己的环境污染监测遥感卫星,遥感信息源主要来自于国外的相关卫星资料。同时国际上用于环境监测的遥感商业卫星寥寥无几,从而客观上制约了我国环境遥感监测技术和应用水平的发展。④新型遥感技术在环境污染监测上应用的理论和方法有待探索和发展,缺少环境污染遥感监测体系与系统。
5结论与展望
目前,遥感技术正从单一遥感资料的分析,向多时相、多数据源(包括非遥感资料数据)的信息复合与综合分析过渡;从资源环境静态分布研究,向动态过程监测过渡;从动态监测,向预测、预报过渡;从定性调查、系列制图,向计算机辅助的.数字处理、定量自动制图过渡;从对各种事物的表面性的描述,向内在规律分析、定量化分析过渡。就环境污染遥感监测技术而言,有待于在以下几方面加强研究:
(1)利用环境污染遥感监测技术,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实时监测和预警系统。通过集成多种遥感传感器,并结合地面环境监测网站的监测数据,进行多环境参数的自动监测,并实时监测各种指标的时空变化趋势,以便在某些指标刚刚接近警戒线时预报可能出现的危机,确定环境污染事故所在的空间位置,并提供其空间影响范围的模拟和模型方法,为突发性事故管理决策提供信息,实现连续、自动监测和总量控制。如利用环境污染遥感监测技术,通过建立城市大气环境质量预测预报系统,可以对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进行预报,并对可能发生的大气污染事件提出预警。
(2)高性能传感器的研制。重点发展能够选择监测某种或某类优先污染物(如氯苯和硝基苯等)浓度的遥感器。
(3)研制环境污染物的定量遥感监测技术。如利用水面反射光谱测量与水质参数进行回归分析,建立某一谱段上光谱反射率与某些水质参数的函数关系式。一般来说,水质参数中的透明度、固体悬浮物浓度、叶绿素含量和水面混浊度与光谱反射率或卫星影像的密度值之间往往存在比较明显的对应关系。
(4)将环境污染遥感监测技术与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ES(专家系统)技术集成。利用环境污染遥感监测集成系统,可以大大提高环境监测的科学性、合理性及智能化程度,从而大大扩展环境监测的应用范围。集成技术应用于环境污染遥感监测中的优越性具体体现如下:遥感监测技术为集成系统提供正确、迅速、宏观的环境污染监测数据,GIS可利用其强大的空间信息管理功能,建立各类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的理化特性数据库,有关自然、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数据库和图形库及模型库,同时可结合地面监测数据,经由GPS提供的精确位置信息,在ES技术支持下对监测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分析和计算并将综合数据以直观、形象的图形化方式输出或显示出来,从而使环境管理者迅速了解和掌握各类突发事故的多发地带、发生频率、潜在事故发生源的时空分布、事故发生后污染物的影响范围及时空变化,更好地实现事故的预防、应急处置和灾后恢复。
当前,我国环境污染遥感监测技术应依托我国的对地观测技术和对地观测系统的发展计划,同时充分利用国际上资源环境卫星系统,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大力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遥感监测技术,并充分利用现有的环境监测网点和常规监测方法,采用遥感技术与地面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我国的环境污染遥感监测系统。
1 信息获取技术的发展信息获取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各种类型遥感平台和传感器的出现现已发展起来的遥感平台有地球同步轨道卫星(3500km)和太阳同步卫星(600~1000km)。传感器有框幅式光学仪器,缝隙,全景相机,光机扫描仪,光电扫描仪,CCD线阵,面阵扫描仪,微波散射计,雷达测高仪,激光扫描仪和合成孔径雷达等。它们几乎覆盖了可透过大气窗口的所有电磁波段,而且有些遥感平台还可以多角度成像,如三行CCD阵列可以同时得到3个角度的扫描成像;EOS Terra卫星上的MISR可同时从9个角度对地成像。(2)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时间分辨率不断提高仅从陆地卫星系列来看,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发射的陆地卫星有4个波段(MSS),其平均光谱分辨率为150nm,空间分辨率为80米,重复覆盖周期为16-18天;80年代的TM增加到7个波段,在可见光到近红外范围的平均光谱分辨率为137nm,空间分辨率增加到30米;2000年后,出现增强型TM(ETM),其全色波段空间分辨率可达15米。法国SPOT4卫星多光谱波段的平均光谱分辨率为87nm,空间分辨率为20米,重复周期为26天;SPOT5空间分辨率最高可达2.5米,重复覆盖周期提高到1-5天。1999年发射的中巴资源卫星(CBERS)是我国第一颗资源卫星,最高空间分辨率达19.5米,重复覆盖周期为26天。1999年发射的美国IKONOS-2卫星可获得4个波段4米空间分辨率的多光谱数据和1个波段1米空间分辨率的全色数据。IKONOS发射稍后,又出现了空间分辨率更高的OrbView-3(轨道观察3号)和Quickbird(快鸟),其最高空间分辨率分别达1米和0.62米。(3)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兴起20世纪80年代遥感技术的最大成就之一是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兴起[1]。第一代航空成像光谱仪以AIS—1和AIS—2为代表,光谱分辨率分别为9.3nm和10.6nm;1987年,第二代高光谱成像仪问世,即美国宇航局(NASA)研制的航空可见光/红外成像光谱仪(AVIRIS),其光谱分辨率为10nm;EOSAM—1(Terra)卫星上的MODIS具有36个波段。如今的卫星高光谱分辨率可达到10nm,波段几百个,如在轨的美国EO-1高光谱遥感卫星上的Hyperion传感器,具有220个波段,光谱分辨率为10nm。我国“九五”研制的航空成像光谱仪为128个波段。1.2 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遥感信息处理技术最早为光学图像处理,后来发展成为遥感数字图像处理。1963年,加拿大测量学家R.F.Tomlinson博士提出把常规地图变成数学形式的设想,可以看成是数字图像的启蒙;到1972年随美国陆地卫星的发射,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才真正地发展起来。随着遥感信息获取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学基础科学等的发展,遥感图像处理技术也获得了长足的进展。主要表现在图像的校正与恢复,图像增强,图像分类,数据的复合与GIS的综合,高光谱图像分析,生物物理建模,图像传输与压缩等方面。其中图像的校正与恢复的方法已经比较成熟。图像增强方面目前已发展了一些软件化的实用处理方法,包括辐射增强,空间域增强,频率域增强,彩色增强,多光谱增强等。图像分类,是遥感图像处理定量化和智能化发展的主要方面,目前比较成熟的是基于光谱统计分析的分类方法,如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为了提高基于光谱统计分析的分类精度和准确性,出现了一些光谱特征分类的辅助处理技术,如上下文分析方法,基于地形信息的计算机分类处理,辅以纹理特征的光谱特征分类法等。近几年出现了一些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的新方法,如神经网络分类器,基于小波分析的遥感图像分类法,基于分形技术的遥感图像分类,模糊聚类法,树分类器,专家系统方法等[2]。在高光谱遥感信息处理方面,也发展了许多处理方法,如光谱微分技术,光谱匹配技术,混合光谱分解技术,光谱分类技术,光谱维特征提取方法等。这些方法均已在高光谱图像处理中得到应用。1.3 遥感技术应用现状 总体上说,遥感技术的应用已经相当广泛,应用深度也不断加强。目前,在地学科学、农业、林业、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环境监测、考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评价、牧场管理等各个领域均有不同程度的应用,遥感技术也已成为实现数字地球战略思想的关键技术之一。地球科学中的矿产勘查,地质填图等是较早应用遥感技术的领域,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其应用潜力还可以不断地挖掘;在精细农业、环境评价、数字城市等新领域,遥感技术的应用潜力巨大。此外,GIS技术,虚拟现实技术、GPS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的快速发展也无疑为遥感技术的更广、更深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总之,卫星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把人类带入了立体化、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和全天候地对地观测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