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美声歌剧的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美声歌剧的毕业论文

之前也是为论文苦恼了半天,网上的范文和能搜到的资料,大都不全面,一般能有个正文就不错了,而且抄袭的东西肯定不行的,关键是没有数据和分析部分,我好不容易搞出来一篇,结果还过不了审。 还好后来找到文方网,直接让专业人士帮忙,效率很高,核心的部分帮我搞定了,也给了很多参考文献资料。哎,专业的事还是要找专业的人来做啊,建议有问题参考下文方网吧 下面是之前文方网王老师发给我的题目,分享给大家: 从乐器研究到表演研究——丝绸之路上的抱弹类鲁特及其演奏传统 应尚能声乐表演艺术研究 论音乐美学在声乐学习中的应用价值 声乐教学理论与声乐艺术创新发展——评《声乐教学艺术新研究》 经典诗词诵读与声乐表演专业互促融合的实践教学研究 唱法融合在声乐表演人才培养中的意义 刍议戏曲表演技巧在民族声乐演唱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声乐歌曲美声演唱的技巧与情感表达——以《啊,我的虎子哥》为例 浅谈对声乐表演艺术的理解与认识 舞台表演艺术对民族声乐的作用分析 基于合唱的小学音乐训练探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声乐分级教学研究 浅谈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 谈建国初期的声乐教育及其成果 声乐演唱的跨界现象分析 神州音乐学人 浅谈视唱练耳学习对声乐表演的作用 当代影视歌曲对中国民族声乐的影响 戏曲文化融入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地方高职声乐教学改革的探究 浅谈声乐艺术的二度创作 声乐演唱技巧在合唱中的实践 试析声乐演唱中的审美想象与情感表现 声乐演唱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分析 简析高校声乐教育中创新实践人才培养 互联网与网络多媒体在声乐教学中应用 高职高专声乐教学中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探讨 高师声乐教学中唱歌风格个性化培养研究 谈民间歌剧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民族声乐演唱在“科学性”基础上如何体现“民族性”——以雷州方言表演唱《人龙魂》为例 新时代背景下声乐专业学生就业前景探析——夯实专业技能,让学生走向更广阔的人生舞台 传统声乐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 升腾艺术之翼 共绘发展蓝图——谈美声声乐艺术教育与区域音乐文化发展 基于大提琴演奏的声乐表演教学探究——评《高校声乐教学与音乐教育研究》 声乐表演审美特征及其艺术实践研究 “讲、学、演”三位一体高校声乐课教学模式研究 声乐表演的艺术风格 探析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 高校声乐专业多种风格演唱教学模式探讨 声乐表演的形体语言与美学意义研究 高校艺术教育中声乐表演与舞蹈的关系探究分析 关于声乐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心理能力的思考 管窥高师民族声乐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实施办法 试析高校声乐表演教学中的情感调控 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表演意识和能力 民族声乐演唱中形与神的关系处理研究 高校声乐重唱与表演结合下的学生培养模式应用 阿卡贝拉在中职合唱教学中的作用与实践初探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黄友葵声乐教学思想初探 声乐教学漫谈——培养学生重视音乐素养 民族声乐教学中向戏曲学习和借鉴的探究 中越跨界壮—岱/侬族群“乜末”仪式歌唱与表演的符号隐喻 巴托克为什么能成功?——兼谈我国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应尚能声乐表演艺术研究 能量的聚合与辐射——从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看中国电子音乐创作样态的发展 再谈音乐表演专业论文写作问题及对策——兼及音乐表演理论学科建设与发展 秦腔旦角表演风格分析 阎宝林的合唱训练与舞台表演艺术 音乐美学之欣赏圆号曲目 论音乐美学在声乐学习中的应用价值 桂北高师舞蹈教育的发展——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9-2019年为例 浅谈运用情绪增强舞蹈表演效果的方法 简析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意义及运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龙川马灯舞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广东汉剧剧目创新与发展探索 艺术院校音乐专业学术评价研究 一个梦想 三点思考:新时代中国歌剧、音乐戏剧发展的创新与超越 沈秉廉儿童歌舞剧《五蝴蝶在花园里》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音乐专业舞蹈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中国流行音乐节的发展特点与商业价值 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 唱法融合在声乐表演人才培养中的意义 歌剧《江姐》人物的音乐形象塑造 音乐剧舞台呈现形式之魅力——以音乐剧《阿拉丁》中茉莉公主唱段《These Palace Walls》为例 “萌”的表现性实践:社交媒体中90后女性青年的身体表演和媒介使用 论音乐剧唱段的演绎思维——基于戏剧表演的视角 欧洲歌剧的发展及其传承探究——以意大利歌剧为例 戏剧表演艺术对音乐舞台表演的影响分析 灯光在舞台表演艺术中的呈现价值探讨 肢体语言艺术在合唱指挥中的运用探讨 浅析影响男声四重唱舞台表现的因素 浅谈对声乐表演艺术的理解与认识 多元文化背景下多媒体音乐的艺术特征 音乐教育在舞蹈专业培养中的必要性 浅析无伴奏合唱中的训练技巧 高校钢琴教学中学生即兴伴奏能力提升策略探究 高胡伴奏在粤剧表演中应用技巧 钢琴艺术指导基本素养分析 探析古筝演奏艺术中的古典美 主要栏目 从《东京梦华录》看宋代市民音乐与宫廷音乐的融合 湖南民歌的域外传播研究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多元音乐视域下动漫音乐融入学前教育研究 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改革浅探 尝试监测背景下音乐课体验式课堂活动的开展 基于合唱的小学音乐训练探究 基于具身认知范式的音乐表演教学研究——以肖邦《降b小调第二谐谑曲》教学及舞台实践为例 浅谈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 声乐演唱的跨界现象分析

所谓流行音乐,是指那些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一时的甚至流传后世的器乐曲和歌曲。这些乐曲和歌曲,植根于大众生活的丰厚土壤之中。因此,又有"大众音乐”之称。 流行音乐起源于美国的爵士音乐。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一种由多民族文化汇集而成的爵士音乐。这种新兴音乐,以它独特的演奏(演唱)方式,刷新了听众的耳目,轰动了全美国,又很快传遍西欧各国。 在今天,流行音乐所包含的内容极其广泛。在器乐作品中,它包括丰富多彩的轻音乐、爵士乐、摇摆舞曲、迪斯科舞曲,探戈舞曲,圆舞曲以及各种不同风格的舞曲和各类小型歌剧的配乐等。 流行音乐中器乐作品的特点是:节奏鲜明,轻松活泼或抒情优美,演奏方法多种多样,音响多变,色彩丰富,织体层次简明,乐队规模不大,现代作品多使用电声乐器。声乐作品的特点是:生活气息浓郁、抒情、风趣、音域不宽,手法通俗、曲调顺口、易于传唱;歌词多用生活语言,浅显易,易为听者接受和传唱;歌手多是自成一格的流行歌星,发声方法各有千秋,不受声乐学派的约束,演唱时感情重于声音技巧,动和自由不羁,自然亲切,易引起听众的共鸣;小乐队的强声伴奏与歌声融为一体。由于流行音乐具备上述特点,所以就能够和群众连在一起,无论文化水平的高低,都易于接受。 流行音乐也就是通俗音乐,流行歌曲作为一种以消遣娱乐为主的大众文化现象,流行歌曲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脉络息息相关,俨然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尤其是90年代以后随著国家的政策开放,使得流行歌曲的内容形式更加的多元化,更加的深入人心,90年代的流行音乐变化较广,并且与我们的生长背景较为接近。然而流行歌曲不仅是艺术,也是娱乐、精神寄托,更是反应百姓生活的写实记录,甚至是大众思想、意识型态的指标。 现在我们所听的歌曲,像是周杰伦、蔡依林、张惠妹等等歌手,他们的歌都属于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与其它大众媒介的差异主要是流行音乐有三种特性: 1.流行音乐乃是一重复的形式:流行音乐的主题内涵不断的重复,而具有穿透阅听人之意识的能力。 2.流行音乐多属非叙述性的形式:其强调对接收者的身体、生理与感官能力之刺激。 3.流行音乐是一种经验上的形式:音乐是属于艺术而非科学的领域,是对某一经验之体验。 流行音乐的英文翻译:POP MUSIC流行音乐的发展 美国的流行音乐作为欧洲流行音乐的主体,主要是以欧洲及其它国家的传统音乐、民间音乐以及黑人音乐为基础,融合而发展起来的。随着逐渐演化和发展,又产生出新的种类形式,如爵士乐、廷潘胡同歌曲、乡村音乐、拉格泰姆布鲁斯、摇滚乐等。流行音乐是与严肃音乐相对而言的,它不同于严肃音乐,因为严肃音乐常具有较深的思想内涵和一些专门的知识层面,需要听众运用自己的知识和修养细细领悟、品味。而流行音乐对于听众来说,其形式短小、通俗,唱起来上口,并且对于听众不需要更多的专门仅依靠对音乐的心领神会与感性认识就能理解。 美国流行音乐具有更多的自娱性与商业性。其自娱性来自非洲的音乐传统。影响最大的,如爵士乐、布鲁斯、摇滚乐等,都起源于黑人音乐。 早年大部分移民从世界各地来到美国,一般地说是出自于自愿,他们基本上是愿意把自己的文化同美国文化融合在一起。但只有黑人例外。他们是作为奴隶被迫来到这个国家的。他们身上“除了锁链以外,一无所有,但他们的头脑中却牢记着非洲舞蹈和音乐的丰富传统。”黑人奴隶们在农场劳动时,不允许说话,但可以唱歌。他们依靠自人听不懂的劳动号子和歌曲相互传递信息,交流感情,通过这种表达方式,把他们郁积在心里的痛苦与不平喧泄出来,从而逐渐形成了具有黑人特点的黑人音乐。黑人音乐在形成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包括汲取白人音乐成分,产生了布鲁斯、爵士乐等形式。而最初的摇滚乐就是黑人音乐“节奏布鲁斯”,西方也有人把摇滚乐称作为“下层阶级反抗当局的一种形式”。

声乐毕业论文歌剧原野

^_^……祈祷老师不会仔细看吧 否则几百号人 都写同一份……所以我决定……跑题写论文 及格就行拉

中国歌剧创作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1987年,诞生了歌剧《原野》。它是根据著名话剧大师曹禺先生的同名话剧《原野》改编而来,由曹禺先生的女儿万方女士编剧,著名曲作家金湘先生作曲。从歌剧的整体分析,此部作品音乐表现方式新颖,大胆借鉴了西方作曲技法和乐队配置,题材和立意较之前有所拓展,它着力描绘人的心理冲突带来的性格的转变,以此暗示封建社会的黑暗,揭示出在暴戾的封建社会统治下农民阶级的悲惨遭遇——他们任何形式的反抗只能是徒劳并永远斗不过统治阶级,这也是歌剧《原野》能够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剧中女主角金子这一人物形象刻画很具特点,与话剧《原野》中金子的形象相比,有与之不同的典型性格特征,另外,编剧家和曲作家分别通过各种形式赋予金子极具个性和冲突的性格,使金子这一人物极具审美价值。所以,以歌剧《原野》中金子的形象为出发点做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在探析金子形象塑造手法之前,首先分析话剧《原野》与歌剧《原野》中金子形象的不同,交待出歌剧《原野》中金子形象分析的必要性。之后,分别从戏剧形象和音乐形象出发来分析金子。对于戏剧形象的分析,侧重于对歌剧剧本的理解,分幕来介绍,将金子在四幕歌剧中的形象作逐一探析,把金子概括为娇悍蛮横、倔强坚强、直爽豪放、善良机智、毫无畏惧、敢作敢当、坚决果断、执着理智、脆弱与坚强并存的戏剧形象。对于金子音乐形象的分析,则是结合《原野》的总谱,分析整个乐队的音乐,并与演唱声部作对比,理解曲作家的创作意图与音乐创作的动机,将金子概括为泼辣尖利又聪明、极具反抗精神、极度渴望爱情的形象。之后,针对金子的主要唱段,提出了“二度创作”的处理意见并分析了金子形象的艺术审美价值,逐一分析金子性格的真实美和悲剧美。通过本文的探析,期望辅助声乐演唱者更好的理解金子这一形象,并对形体表演和演唱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歌剧中这一有标志性的成功的典型作品,感受中国歌剧的魅力。 建工技术一班 不谢

随着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也日益增多,其研究也在不断拓展、深化和创新的过程中更显其丰富性。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声乐论文,供大家参考。

声乐论文 范文 一:音乐论文发表-平湖派

摘 要:在中国琵琶艺术众多的传统流派之中,平湖派陶染着中国传统音乐的典雅风韵,以较强的艺术生命力世代流传,极具研究价值。但在当下,其传承现状并不乐观,流派概念日渐淡化、承人的稀缺以及传谱的缺失等原因致使其艺术影响力甚微。本文基于田野调查,试图从平湖派琵琶艺术的历史起源、历代传人、发展过程、演奏风格和美学特点等方面入手,探究其传承现状并分析该流派的发展前景,进一步把握平湖派琵琶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平湖派;琵琶;传承

在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中,弹拨乐器琵琶具有极为悠久的历史,因其所代表的 文化 内涵典雅深厚、演奏技法独特多元、艺术作品华美丰富而长久流传于世。自魏、晋时期,琵琶首次传入中国以后,乐器本身所具有的西域色彩与东方文化特点,交融凝结为现今中国民乐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角色”。在琵琶艺术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各大传统流派的产生与演进可谓是异彩纷呈。

在琵琶艺术众多的传统流派中,平湖派隶属近代琵琶四大流派、江南地区琵琶五大传派之一,与之同具艺术影响力和研究价值的琵琶流派还有无锡派、浦东派、崇明派、汪派、瀛洲派。平湖派琵琶艺术曾在我国具有极高的艺术地位,甚至曾一度名扬海外。

但近年来,平湖派琵琶艺术的传承现状并不乐观,流派本身所具有的艺术影响力日渐削弱,流派的概念也渐趋于淡化,民众普及度较低,甚至在流派的发源地平湖,也是少人问津。琵琶艺术最直观的传播方式即口传心授的教学,教学对象主要针对青少年人群,然而目前各地音乐院校或艺术 教育 机构所开设的琵琶课程,层次高低不等,但大多都以常规性的教学为主,根据难易程度开展教学活动,基本没有以流派为主的教学。在普通民众间,社会新兴文化日趋直上,对 传统文化 的承袭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当代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关注日趋淡化,平湖派的传播途径又相对较为狭窄,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流派的传承与发展随之遇到了较大的阻碍。从流派本身传承条件来说,传人严重稀缺,传谱在发展过程中也未得到完整的保存,一些传统独特的演奏技巧无成文记录可考,难以承袭。如此历史悠久的民间流派若最终走向陨落,将是艺术领域的一件憾事。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平湖派琵琶艺术的承袭与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将具有百年悠久而深厚积淀的平湖派琵琶文化继承下来,帮助古老的民间传统流派,拂去旧尘,重放光彩。

一、平湖派琵琶的历史脉络

明清时期,由于方兴未艾的戏曲艺术的持续发展,促使多种乐器从伴奏地位不断向独奏艺术演化。而随着市民音乐艺术的崛起,器乐独奏艺术逐渐在城市节日庙会以及各种游乐场所中迅速地兴盛了起来。民间器乐别树一帜,各领域乐者演奏技艺超凡。在此时期内迅速兴盛起来的民间器乐艺术中,琵琶演奏艺术无疑代表了这一时期器乐独奏艺术的最高成就,开创了了器乐独奏艺术发展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①

在这一时期,琵琶演奏领域虽是名家辈出,琴技绝伦,但是却未曾出现成文的琵琶 曲谱 ,也未曾有古书文籍专门对特定的琵琶演奏风格进行记录与区分,因此在当时未产生清晰的各家流派。清末,琵琶演奏家李芳园(1850—约1901年),将家中流传的所有琵琶乐曲进行系统地归纳整理,谱写成《南北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该曲谱的刊印,也代表着琵琶演奏流派,“平湖派”的诞生。

早在清乾隆年间,浙江平湖李氏家族就是琵琶艺术世家。自李延森起,开启了李氏家族琵琶世代相传的历史。李延森(约1771年生)为平湖琵琶有史可考的最早的起始者,他“举业之暇,性耽音乐,而尤爱琵琶,研究古曲,各极其妙”②。在此之后,李延森又传于其子李煌,李煌实则子承父业,以此而尽孝行,使双亲可听其琴音,取乐于此。在李煌之后,又传于其子李绳墉。后又传于其子李南棠,据《南北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记载,李南棠素嗜琵琶, 同时也非常地擅长琵琶演奏。但囿于当时的文化环境,旧俗所限下,李氏前三代都仅限于家中承袭,不可外传。因此,李氏琵琶也并未扬名于社会。直到传至李南棠后,才开拓了崭新的、更为广阔的承袭局面。到了李南棠的青壮年时期(1850—1876年),正值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侵入中国疆土。以经商为业的李氏,经常来往平湖、上海之间。他见多识广、思想开明。愿交乐友,广师求益。1850年,李南棠与张子房、俞芝山“携谱奉访,杯酒论交”,1856年与故友郁谷园、姚飞泉、姚松斋等进行切磋。“先世遗谱相与参考,按节挥弦各有心得”。1876年,与陈子敬、周厚卿、黄梅汀、周蓉江等“见访”。③而陈子敬即当时极有名望的一位琵琶名家,颇受清光绪皇帝生父醇亲王的赏识,还曾受其“天下第一琵琶”的封号。在与众多琵琶演奏名家切磋琢磨的过程中,李氏琵琶开始摆脱原本封闭的、家族内部承袭的局面,同时,李南棠在此交流借鉴之中,也吸收了许多新的元素,更加丰富了家传演奏技法。

在李南棠之后,又传于其子李芳园(1850—约1901年)。李芳园出生于如此几代相传的琵琶艺术世家,从小积久陶养,兴致浓厚且天赋过人。他在对于李氏琵琶的承袭有着极大的贡献。他不仅自身琴技过人,而且善于博采众长,对民间各家琵琶演奏流派都有吸收借鉴,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李氏琵琶的演奏风格与曲目。对于社会文化领域风气不佳的时局,李芳园欲为琵琶艺术的发展寻求新的方向,故而整理归纳了家中流传的曲谱,并融合民间各派的演奏特点,同时吸收了一些优秀的民歌作品,将其系统地谱写,最终编撰成《南北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

该曲谱的刊印,也代表着中国近代琵琶四大流派,“平湖派”的正式诞生。

二、平湖派琵琶的主要传人

(一)第六代传人朱英

朱英(1889—1954年)字荇青,号杏卿,浙江省平湖市当湖镇(今当湖街道)人,据相关研究者考证,在五十年代,他曾居住于原城关镇骑塘浜十号。朱英是平湖派琵琶艺术继李芳园之后的第六代传人。朱英儿时师从平湖派琵琶第五代传人李芳园。在李芳园私塾学习期间,最初是李芳园的学生吴柏君为其授课,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李芳园本人才开始为其授课,在此期间,朱英勤学苦练,深得李氏琵琶的精髓。1927年,朱英受到北大校长蔡元培的举荐,到成立不久的上海国立音乐学院(现为上海音乐学院)任职。受时局所迫,1948年,爱国的朱英不愿为日本人演奏琵琶,毅然决定回到家乡,在平湖县(今平湖市)初级中学教授语文。朱英在其工作期间,仍坚持学习琵琶以及专业音乐理论知识,这也为原本狭窄的民间流派创造了更多对外发展的空间与可能性。

朱英先生对平湖派琵琶的演奏技巧和教学都具有自身独到的一面,他为继承和发展平湖派琵琶艺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创立的许多琵琶演奏技巧至今仍为琵琶演奏家所使用。朱英首次将平湖派琵琶艺术引入高等学府的课堂,1927年,他任教于上海国立音乐学院(现为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琵琶。第一,在这期间,朱英第一次把流传在民间的平湖派琵琶艺术引入到高等学府,在任教的十七年间,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平湖派琵琶继承人:谭筱麟、丁善德、蒋凤之、樊伯炎、陈恭则、杨少彝、江容琛、程午嘉等。第二,朱英提倡“文武合套”的演奏理念,他在平湖派琵琶的演奏风格中提倡“文武合一”,打破了文曲、武曲的界限;第三,创新琵琶演奏技法,首创左手五指并用;第四,他继承和发展了记谱特色,在原本的李氏工尺谱中,用短线标注节奏,并标出详细的演奏标记;第五,创作了一批平湖派琵琶的演奏作品,《五卅惨案》、《难忘曲》、《秋宫怨》、《长恨曲》、《枫桥夜泊》、《海上之夜》等数首作品。④

(二)第七代传人杨少彝

朱英的学生杨少彝(1913—1974年),我国著名的平湖派琵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1931年开始师从朱英,学平湖派琵琶,琴技绝伦,深得老师朱英的认可,为平湖派琵琶的第七代传人。在1958年以“民间艺术家”的身份被西安音乐学院引进。

他在西安音乐学院任教期间,培养了任鸿翔、何明威、王天建等一大批优秀的琵琶演奏家。在杨少彝毕生的教学过程中,他并不墨守成规,而是勇于为传统艺术开拓发展的新局面,为古老流派的传承做出了许多努力。后为时局所害,蒙难弃世。

(三)第八代传人杨毓荪

杨少彝之子杨毓荪(1950- ),自幼师从其父,学平湖派琵琶。在父亲早逝后,更加坚定了承袭父亲夙愿的决心。此后师从中央音乐学院浦东派琵琶演奏家林石城。杨毓荪不仅精于琴艺,还坚持致力于提高平湖派琵琶艺术地位的工作,整理并出版其父杨少彝生前所留曲谱,为平湖派琵琶的研究者和学习者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理论依据。在移民后,他也未曾停止对平湖派琵琶艺术的传播工作。

三、平湖派琵琶代表传谱

《南北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的刊印标志着琵琶演奏流派“平湖派”的诞生,该曲谱融合了平湖派的主要代表作品、演奏技法、演奏符号等,是流派学习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平湖派琵琶保存相对完整的传谱,由清代平湖派琵琶艺术的创始人李芳园整理编辑家传琵琶乐曲编撰而成。“窈念家君究心于此四十余年,方参透其中三味,尝因时尚艳曲淫声,风气愈趋愈下,欲著斯谱,为指南要法。自慨有志未遂,棻承先业,惟湮没是虞。于是发奋朝夕,汇集古曲十三套,按节寻声,一一参考默识”

(一)代表曲目《阳春古曲》

全曲共计十个段落,根据《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所记,十个部分分别为“春景阳和”、“锦园小憩”、“遍地花开”、“独占鳌头”、“风摆荷花”、“玉版参禅”、“道院琴声”、“一轮明月”、“东皋鸣鹤”、“铁策版声”。

(二)代表曲目《淮阴平楚》

该作品是平湖派典型武曲套曲的类型,全曲风格雄壮伟岸,大气磅礴,演奏者须表现出战争史诗般地宏伟场景。在演奏中,多使用满轮、绞弦、扫弦、轮拂、并弦、拍等技巧。⑤

(三)代表曲目《平沙落雁》

该曲由“雁阵横空”、“霜天雁叫”、“平沙扑翅”、“高翔千仞”、“衡阳万里”、“逐队分飞”、“一行归影”七部分组成。为表现文曲悠远淡泊的艺术意境,演奏中应注意运用弹挑、滚奏、双弹、轮指、扫弦以及推、拉、吟、揉的技法。

四、平湖派琵琶的演奏风格

平湖派琵琶的演奏极富地方特色,也正是因为它独具匠心、丰富多元的演奏技法,才使得它清晰地有别于其他民间流派,以较高的艺术影响力长久流传于世间。本文在此,将进行简短论述。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中的手法、指法备载仿刻华君秋苹谱,惟有新增手法每曲详注逐段工尺旁。其中,右手的轮指技法是平湖派琵琶演奏特点的主要体现。轮指,是指琵琶或吉他的一种典型演奏指法。在琵琶演奏中,几乎所有的乐曲都要使用该演奏指法,由轮指汇成的指法特别繁多,例如带轮、扫轮、满轮等等,在此不一一详述。

轮指主要分为上出轮和下出轮两类。上出轮即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顺时针依次弹下,后接拇指挑上;下出轮即是无名指、中指、食指顺次弹下,后接拇指挑上。在平湖派琵琶的演奏中,多用下出轮手法,偶尔根据乐曲需要兼用上出轮手法。如代表作品《满将军令》的弹奏技法为先以食、中、名、禁四指,此第弹下,然后大指挑上,其声缓且长而易圆,须要连而勿断,断不可用上出轮。⑥平湖独创的演奏技法有“蝴蝶双飞”、“抹复扫”、“七操”、“马蹄轮”、“挂线轮”,上述技法演奏难度颇大,掌握者甚少。

平湖派琵琶艺术最初起源时,属于文人音乐,供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知识阶层人士自娱自乐。“古之学问为己,今之学问为人”,也许当今社会人们习音律,一般是为学习掌握一种演奏的技巧,但对于先者来说,怡养性情、修身静心。由此可见,平湖派琵琶艺术所蕴藏的文化内涵是极为深厚的,耐人寻味的。自古文曲宜静,以平湖派代表曲目《青莲乐府》为例,此曲由“举杯邀月”、“雨打芭蕉”、“风入松”、“石上流泉”四段联缀而成,犹如以泼墨画式的笔触,描绘出古代文人墨客“起舞弄清影”一般的古朴典雅之景,给人以空灵舒畅、意境深远之感。中国古典音乐文化多倡导悠然心会,超乎功利,象征着高洁、寂寥、含蓄、典雅的君子品质。曲中始终激荡着一种至高的审美情趣,让听者在袅袅琴音中,洞悉艺术的真谛所在。

声乐论文范文二:校园音乐剧;创新实践

摘 要:社会在不断发展变迁,人们对高雅艺术展开追求同时,还希望艺术可以是通俗易懂的,音乐剧中流行音乐元素大胆实践创新,也恰好满足大众这种审美情趣,也使得一部又一部的经典作品横空出世。作为音乐剧中一类独特创作特征的流行音乐元素,也需要我们不断进行学习与研究,本文对校园音乐剧中流行音乐元素该特殊创作特征加以深入分析,希望为促进校园音乐剧向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作出一份贡献。

关键词:流行音乐元素;校园音乐剧;创新实践

音乐剧对流行音乐元素作用是深远的,本文主要围绕校园音乐剧和流行音乐元素关系展开,而流行音乐是当前覆盖面最广,比较流行歌曲表达形式,容易获得大众接受通俗演唱 方法 ,同音乐剧两者有机融合,促使音乐剧与流行音乐两者都获得了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特别当今科技突飞猛进发展,新兴事物逐渐涌现出来新时期,人类各方面均已取得质的飞跃,时代发展同大家坚持不懈努力存在密切关系,科技发展与艺术创新二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也更带有新时代的气息。

一、校园音乐剧概述

校园音乐剧为一类小型音乐剧,音乐剧是一种有机融合了歌唱、舞蹈和戏剧表演的综合性表演。历经一个世纪发展阶段,音乐剧在发达国家备受追捧,让人感到满意却又不置可否缔造艺术和商业间统筹兼顾的双重利益,但是在我国存在的历史并不是很久。顾名思义,音乐剧表演应该具有的特征是戏剧性、整合性、风格化差异化和三项全能特征。正是这些特征使音乐剧从诸多表演艺术门类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代舞台剧美学综合性的最高标准。相对来讲,音乐剧这一名词还比较新鲜时髦。最近几年,伴随音乐剧持续升温,国内音乐剧相关文字,乐谱还有音像材料等量日益增加,而且我国诸多校园也开始让师生尝试音乐剧编排与创作。音乐剧一大特征便是通俗性,这也是它同歌剧间最大差异①。绝大部分歌剧对于受众审美水平有极高要求,但音乐剧则恰好相反,其大众性特征异常鲜明,掌握起来也更为容易,从多角度考虑,音乐剧较歌剧都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学生学习热情也会更高。另外,艺术与娱乐两点音乐剧中均具备,所以对学生课余生活也起到很好丰富作用。特别是当今,综合素质教育在我国大行其道,众多中小学也陆续开展艺术综合教学,音乐剧这一良好载体备受瞩目,对音乐剧中流行音乐元素这一独特创作特征加以研究,对我国全面开展综合素质教育意义重大。

二、流行音乐元素在校园音乐剧中的创新与实践

首先,震撼人心视听效果。很多音乐剧成功之处便在于在音乐剧作品中不单融入法国大型歌剧,浪漫主义还有英国民谣等古典音乐元素,还融入大量流行音乐元素,这些音乐节奏平稳、旋律简单。配合旋律特征方面,作曲家偏向流行歌曲创作风格特点,促使受众可以单纯由音乐当中体会音乐真谛;配器特征方面,把流行爵士音乐、电声等元素融入管弦乐中,制作出使人眼前一亮音色效果。各类形式流行元素有机融合,创作出无与伦比动人曲调,让观众享受一场别开生面视听大餐②。其次,寓教于乐大众情趣。将流行音乐元素融于音乐剧中,对所有学生受众都具有不可替代重要作用。音乐剧中侧重流行风格作品,因其优美动人,朗朗入口特征变成学生生活娱乐重要组成,也成为其情感寄托与生活写照,让广大师生学习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为一种不可多得的调味剂。该类音乐对压力较大及学业繁重学生来讲,也不失为一类娱乐消遣好办法;音乐剧中各类西洋乐器伴奏,促使音乐渲染力加强,对学生陶冶情操及拓宽视野非常有利;另外音乐剧中多一些比较夸张的呐喊、尖叫等声音异化处理,充分调动其学生们的好奇心,让他们由精神与心理双方面得到刺激快感。再次,雅俗共赏审美品质。校园音乐剧会沿用很多古典歌剧段落,采取宣叙调、咏叹调或古典音乐背景,也说明其在追求通俗性和娱乐性同时,仍然要维系其自身高洁品质。优秀音乐剧作品需要充分打破雅俗对立状态,拉近雅俗间距离,达到雅俗共赏交融情境③。相比 其它 古典音乐剧来讲,校园音乐剧桥段融入更多流行音乐元素,这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感到更亲切,更容易接受,另外学生审美水平与音乐素养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或在音乐剧享受过程中不断得到培养。

三、 结语

假使说八二年由中央歌剧院《我们现在的年轻人》视作富有我国特色音乐剧,定义成我国当代自创音乐剧,则中国音乐剧也不过短短二十来年时间。但通过国人不断摸索,我国文艺与教育工作者的持之以恒,近年来我国自创剧目越发增多, 经验 积累也越发丰富。无论歌剧话剧,舞蹈影视,亦或是戏曲艺术,都有对音乐剧的不断考量,音乐剧越发让人欲罢不能,尤其年轻受众,尤其是近些年开展的如火如荼的校园音乐剧,更是让青少年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不断成长,让流行音乐元素融入于校园音乐剧当中,并不断加以创新与实践,这势必会让我国校园音乐剧未来呈现出一幅更加美好的画卷。

歌剧《原野》1987由中国歌剧舞剧院在文化部举办的第一届中国艺术节上首演,当时即轰动京城,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赞许,一举成为中国民族歌剧复兴的里程碑。20年来,这部中国歌剧精品在全国及国际乐坛相继上演并广泛传播, 国内外众多的文艺评论家和媒体在谈及该剧的巨大成功时,称《原野》为“震撼西方舞台的第一部中国歌剧”。在二十多年的中国歌剧创作中,像《原野》这样既能够取得国内外一致的艺术认同与好评,又能够经得起较长时间舞台考验的歌剧作品,少之又少。

歌剧魅影毕业论文

“太多人争着挤上地铁,每个人都在赶路,每个人都心情不好。你不能跟陌生人说话。 当你独自走在人行道上,旁边车水马龙,感觉有一百万人在街上一比如在高峰期的牛津街上没有一个人会给你让路。然后你要开始走得越来越坚定,越来越强硬。 你必须使用这样的态度:我就是要直走,要让路的人是你。最后,这样的态度就变成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你完全不跟任何人产生眼神接触。 你看起来就是不开心。你在伦敦住久了,就一定会形成这种态度。” 这是《伦敦人》中的一段独白。 这是我对伦敦最初的印象,也是我对伦敦最终的印象。 撇开我在伦敦实习的那三个月,前前后后,我也去过伦敦有五六次。 牛津街,中国城,考文特花园,是我每次都会去的地方。 直到今天,我都很想念考文特花园那个翻唱“The Blower’s Daughter”的街头艺人,那大概是我在英国听到过的最打动我的歌声,没有之一。 后来实习的时候,我也常常会经过那里,却再也没见过那个歌手,也没有再听到有人唱过“The Blower’s Daughter”。 和大多数美好的记忆一样,在它发生的当下,我总以为只是不值一提的平凡的一天,可怎么就在后来的日子里一次又一次想起那个短暂的片段呢? 我对伦敦的喜爱是后知后觉的。 我不免俗的在最后一次快要离开时,慢慢察觉到了对这里的迷恋。 但也是到很后来的日子才明白,当我终有一日觉得这座城市变得珍贵起来,是我在这里留下了念想。 和朋友没喝尽兴的酒,没看够的演出,没逛够的美术馆,没能一一喝完的咖啡厅,关注了很久却没能碰面的花店老板娘,还有一个个细细碎碎没能都实现的小心愿。 总之,当我感受到我还想再一次次的回到这个地方,我也明白了伦敦之于我,再也不是一座只是路过的城市了。 最初的我,对于伦敦的喜爱是肤浅的。 在那时候我的眼里,伦敦和我念书的卡迪夫最大的不同在于,伦敦好像总是热闹的。 卡迪夫过了傍晚六点,市中心的圣大卫街道就开始慢慢安静下来了。可伦敦不一样,伦敦的夜生活这时候才刚刚开始。 观光客们钟爱的牛津街和中国城也好,LGBT和蹦迪狂魔们日常出没的soho也好,音乐剧迷们钟爱的西伦敦也好,总之,就像塞缪尔在书中说的那样,伦敦可以给你想要的一切。 我也曾经幻想过,所谓“伦敦生活”的模样。 早上十点的时候在Covent Garden的Abuelo不紧不慢的吃一顿brunch,无花果吐司配卡布奇诺。下午的时候到Orchidya插一束花,如果天气好的话,找一片草坪躺着翻会儿书。晚上约上朋友一起到女王剧院再刷一次《歌剧魅影》。已经烂熟于心的剧情,还是可以津津有味讨论很久。 总之,伦敦的节奏之于英国或许是快的,但它也有着它悠闲与轻松的模样。 可我的伦敦生活好像不是这样的。 我想起八月在我终于找好在伦敦的住所后,我拉着朋友陪我先一起去看一眼房子。结果到了公寓楼下,看见一群体格壮硕的黑人小伙子们,吸着烟,嘴里时不时地念着F words,姿态夸张地聊着天。 我和朋友当时很害怕,根本不知道该怎么上楼。 后来我才发现, 害怕竟然成为了我在伦敦生活的那段时间里大多数时候的情绪。 熟悉的朋友基本都回了国,或者留在卡迪夫。阿呆陪我住了一阵子也先回国了。我在伦敦唯一的那位朋友那段时间在忙着她的毕业论文,我们住的地方离得很远,平时几乎见不上面。 我那时候还不熟悉伦敦的街道,环境。 在没有信号的地铁里很没有安全感,从地铁出来回公寓的路很长,而大多时候我回来已经是晚上了,路上也没个人影。偶尔有个塞着耳机嘴里哼着rap,突然从我旁边跑过去的人都会把我吓得半死。 这大概是我出生以来第一次深切的感受到,所谓一个人在陌生的大城市里打拼时的孤独。 那时候,理想容易慢慢变得渺小起来,而当下对于生活的恐慌会被无限放大。 我记得在我刚彻底搬去伦敦的第一周,我不小心被100度的泡面汤给烫坏了左手。当时正在毕业设计最后收尾的阶段,当下我就崩溃了。 那几天我一边用冰块敷着左手,一边用右手在电脑上疯狂的敲击修改论文的终稿,修改剪辑的视频。 我的伦敦生活开始的一点也不美丽。 就像《伦敦生活》里的Fleabag一样,生活的糟糕从来都是一整个箩筐杂向你,所有的不顺利接踵而至, “我只想哭,不停的哭。” 一直未谋面的女房东终于回来了。回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我上班的时候给我给我发了一条手机一屏都读不完的短信。 提醒我浴室里不要有头发,毛巾挂回自己的房间,晚上十点后不要洗澡,不要在房间大声讲话,不要使用她厨房里的灶台,只可以用我自己的锅。 总之,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觉得我的女房东是个嗜酒如命,患有轻度躁郁症和强迫症的工作狂。 直到有一次我下班回来的时候她也刚好到家,她那天似乎心情不错。突然拉住我问觉得她的睫毛怎么样。我自然的答复了一句look nice,她笑着说她今天刚接完睫毛。 Wow,我第一次知道,原来欧洲人也需要接睫毛。 后来我和房东慢慢熟悉起来才知道,原来她也不是伦敦人。她来自英格兰北边的一个小镇,名字我已经记不清了。 这个公寓本来是她和未婚夫一起买来当婚房的,可后来那个男人半路跑了。她一个人的能力很难还房贷,所以才租了一间出来。 她在伦敦工作五年了,是一个银行的经理,因为工作压力大,喝酒成了她比较习惯的解压方式。她清楚的知道这一片所有好喝的酒吧。 她也会感到孤独,关系不错的朋友都住在西伦敦,大家平时工作很忙,也很难见上面。 我问她会一直留在伦敦吗? 她说,应该不会。因为在这里,始终没有归属感。 伦敦大概真的如此,待得越久,就会越深刻的感觉到,我们都是外来人,都是看客,都无法真正的融入这里。 在我实习接近尾声的时候,当我慢慢熟悉这座城市的时候,伦敦开始变得可爱起来了。 我似乎慢慢在这座城市里找到了自己的节奏。 我也习惯于在没有信号的地铁里看小说写东西,不再害怕走夜路。 一个人逛街,吃饭,看展。坐在美术馆里看一下午墙上的画,看一下午旁边的人临摹墙上的画。即使我根本看不懂这幅画,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也会觉得很满足。 朋友交完论文后,从学校搬来了我这里。她带着我在伦敦一条街一条街的走,有她熟悉的有她不熟悉的。 九月的伦敦已经开始冒着凉意了。晚上的时候,我们只想钻进一家热气腾腾的日式拉面馆,找一个靠窗的座位。一边欣赏着伦敦醉人的小夜晚,一边说着些细碎的无趣的冗长的故事哈哈大笑。 但就像我的女房东的感受一样,我们终究不属于这里。 伦敦的每个人都在争着挤上地铁,都在赶路,都心情不好。 这个场景是我后来回忆伦敦时,最常出现的画面。 但这个画面里,没有我。 就好像很多很多年前,我第一次以游客的身份来上海的时候。我赶上了早高峰的地铁,周围的男人孩子,踩着高跟鞋的女人们,都飞速从我身边穿过,手里拎着豆浆油条或者麦当劳的咖啡,丝毫没有犹豫地往前冲。 只有我是悠哉悠哉的等着电梯,等着下一班地铁。 那时候真切的感觉到,自己之于上海,就是个游客。 后来的我之于伦敦,也不过是个游客。 但我始终记得我第一次去伦敦时,在baker street的地铁站里读到过一句话, “Don’t be a tourist, be an explorer.” 这大概成为了后来我在英国学习生活时的一个信念。 重要的从来不是我去了几个景点,打卡了几家网红餐厅,买到了多少想买的东西。 重要的是我在这座城市里记住了什么,发现了什么,经历了什么,让这座城市,让伦敦之于我,成为了只属于我独一无二的伦敦。 我想我还会再去的,以不一样的身份,不一样的姿态,回到那个我脑海里的伦敦。 -END-

厨具!刀,双立人的刀,国内来的人都是一搬一箱子,就知道有多好用了。这里说一句,买双立人的刀,同样款式,一般上面印有made in Germany的贵不少,但是这个是真正德国产的。什么都没有印的,多半国内产的,WMF的锅,榨汁机…谁用谁知道,剃须刀,博朗的各种系列,价格不同,但是物超所值!

我觉得就是歌剧魅影Kryolan,1945年最时尚的专业彩妆品牌歌剧魅影成立于德国,近六十年来以产品的完整度隐居彩妆界领导地位,深获好莱坞巨星的青睐,屡被指定为必备彩妆造型品:质感多样化的粉底,庞大齐全的彩妆色库,更被专业model与彩妆师肯定。

我觉得一些泡腾片补VC的也很好用,很便宜,两三欧一筒。还有就是给四岁以上小孩吃的钙片,我哥哥家的两个小孩,国内的钙片都不爱吃,口感不好,这边带回去的钙片他们说像汽水糖,每天都爱吃!如果经常用眼看书看电脑,推荐护眼素,我写毕业论文那段时间每天对着电脑屏幕十多个小时,受不了,眼睛发红肿,同学推荐护眼素吃了好很多!

声乐小青的歌毕业论文

之前也是为论文苦恼了半天,网上的范文和能搜到的资料,大都不全面,一般能有个正文就不错了,而且抄袭的东西肯定不行的,关键是没有数据和分析部分,我好不容易搞出来一篇,结果还过不了审。 还好后来找到文方网,直接让专业人士帮忙,效率很高,核心的部分帮我搞定了,也给了很多参考文献资料。哎,专业的事还是要找专业的人来做啊,建议有问题参考下文方网吧 下面是之前文方网王老师发给我的题目,分享给大家: 从乐器研究到表演研究——丝绸之路上的抱弹类鲁特及其演奏传统 应尚能声乐表演艺术研究 论音乐美学在声乐学习中的应用价值 声乐教学理论与声乐艺术创新发展——评《声乐教学艺术新研究》 经典诗词诵读与声乐表演专业互促融合的实践教学研究 唱法融合在声乐表演人才培养中的意义 刍议戏曲表演技巧在民族声乐演唱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声乐歌曲美声演唱的技巧与情感表达——以《啊,我的虎子哥》为例 浅谈对声乐表演艺术的理解与认识 舞台表演艺术对民族声乐的作用分析 基于合唱的小学音乐训练探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声乐分级教学研究 浅谈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 谈建国初期的声乐教育及其成果 声乐演唱的跨界现象分析 神州音乐学人 浅谈视唱练耳学习对声乐表演的作用 当代影视歌曲对中国民族声乐的影响 戏曲文化融入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地方高职声乐教学改革的探究 浅谈声乐艺术的二度创作 声乐演唱技巧在合唱中的实践 试析声乐演唱中的审美想象与情感表现 声乐演唱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分析 简析高校声乐教育中创新实践人才培养 互联网与网络多媒体在声乐教学中应用 高职高专声乐教学中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探讨 高师声乐教学中唱歌风格个性化培养研究 谈民间歌剧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民族声乐演唱在“科学性”基础上如何体现“民族性”——以雷州方言表演唱《人龙魂》为例 新时代背景下声乐专业学生就业前景探析——夯实专业技能,让学生走向更广阔的人生舞台 传统声乐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 升腾艺术之翼 共绘发展蓝图——谈美声声乐艺术教育与区域音乐文化发展 基于大提琴演奏的声乐表演教学探究——评《高校声乐教学与音乐教育研究》 声乐表演审美特征及其艺术实践研究 “讲、学、演”三位一体高校声乐课教学模式研究 声乐表演的艺术风格 探析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 高校声乐专业多种风格演唱教学模式探讨 声乐表演的形体语言与美学意义研究 高校艺术教育中声乐表演与舞蹈的关系探究分析 关于声乐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心理能力的思考 管窥高师民族声乐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实施办法 试析高校声乐表演教学中的情感调控 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表演意识和能力 民族声乐演唱中形与神的关系处理研究 高校声乐重唱与表演结合下的学生培养模式应用 阿卡贝拉在中职合唱教学中的作用与实践初探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黄友葵声乐教学思想初探 声乐教学漫谈——培养学生重视音乐素养 民族声乐教学中向戏曲学习和借鉴的探究 中越跨界壮—岱/侬族群“乜末”仪式歌唱与表演的符号隐喻 巴托克为什么能成功?——兼谈我国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应尚能声乐表演艺术研究 能量的聚合与辐射——从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看中国电子音乐创作样态的发展 再谈音乐表演专业论文写作问题及对策——兼及音乐表演理论学科建设与发展 秦腔旦角表演风格分析 阎宝林的合唱训练与舞台表演艺术 音乐美学之欣赏圆号曲目 论音乐美学在声乐学习中的应用价值 桂北高师舞蹈教育的发展——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9-2019年为例 浅谈运用情绪增强舞蹈表演效果的方法 简析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意义及运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龙川马灯舞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广东汉剧剧目创新与发展探索 艺术院校音乐专业学术评价研究 一个梦想 三点思考:新时代中国歌剧、音乐戏剧发展的创新与超越 沈秉廉儿童歌舞剧《五蝴蝶在花园里》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音乐专业舞蹈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中国流行音乐节的发展特点与商业价值 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 唱法融合在声乐表演人才培养中的意义 歌剧《江姐》人物的音乐形象塑造 音乐剧舞台呈现形式之魅力——以音乐剧《阿拉丁》中茉莉公主唱段《These Palace Walls》为例 “萌”的表现性实践:社交媒体中90后女性青年的身体表演和媒介使用 论音乐剧唱段的演绎思维——基于戏剧表演的视角 欧洲歌剧的发展及其传承探究——以意大利歌剧为例 戏剧表演艺术对音乐舞台表演的影响分析 灯光在舞台表演艺术中的呈现价值探讨 肢体语言艺术在合唱指挥中的运用探讨 浅析影响男声四重唱舞台表现的因素 浅谈对声乐表演艺术的理解与认识 多元文化背景下多媒体音乐的艺术特征 音乐教育在舞蹈专业培养中的必要性 浅析无伴奏合唱中的训练技巧 高校钢琴教学中学生即兴伴奏能力提升策略探究 高胡伴奏在粤剧表演中应用技巧 钢琴艺术指导基本素养分析 探析古筝演奏艺术中的古典美 主要栏目 从《东京梦华录》看宋代市民音乐与宫廷音乐的融合 湖南民歌的域外传播研究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多元音乐视域下动漫音乐融入学前教育研究 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改革浅探 尝试监测背景下音乐课体验式课堂活动的开展 基于合唱的小学音乐训练探究 基于具身认知范式的音乐表演教学研究——以肖邦《降b小调第二谐谑曲》教学及舞台实践为例 浅谈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 声乐演唱的跨界现象分析

随着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也日益增多,其研究也在不断拓展、深化和创新的过程中更显其丰富性。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声乐论文,供大家参考。

声乐论文 范文 一:音乐论文发表-平湖派

摘 要:在中国琵琶艺术众多的传统流派之中,平湖派陶染着中国传统音乐的典雅风韵,以较强的艺术生命力世代流传,极具研究价值。但在当下,其传承现状并不乐观,流派概念日渐淡化、承人的稀缺以及传谱的缺失等原因致使其艺术影响力甚微。本文基于田野调查,试图从平湖派琵琶艺术的历史起源、历代传人、发展过程、演奏风格和美学特点等方面入手,探究其传承现状并分析该流派的发展前景,进一步把握平湖派琵琶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平湖派;琵琶;传承

在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中,弹拨乐器琵琶具有极为悠久的历史,因其所代表的 文化 内涵典雅深厚、演奏技法独特多元、艺术作品华美丰富而长久流传于世。自魏、晋时期,琵琶首次传入中国以后,乐器本身所具有的西域色彩与东方文化特点,交融凝结为现今中国民乐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角色”。在琵琶艺术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各大传统流派的产生与演进可谓是异彩纷呈。

在琵琶艺术众多的传统流派中,平湖派隶属近代琵琶四大流派、江南地区琵琶五大传派之一,与之同具艺术影响力和研究价值的琵琶流派还有无锡派、浦东派、崇明派、汪派、瀛洲派。平湖派琵琶艺术曾在我国具有极高的艺术地位,甚至曾一度名扬海外。

但近年来,平湖派琵琶艺术的传承现状并不乐观,流派本身所具有的艺术影响力日渐削弱,流派的概念也渐趋于淡化,民众普及度较低,甚至在流派的发源地平湖,也是少人问津。琵琶艺术最直观的传播方式即口传心授的教学,教学对象主要针对青少年人群,然而目前各地音乐院校或艺术 教育 机构所开设的琵琶课程,层次高低不等,但大多都以常规性的教学为主,根据难易程度开展教学活动,基本没有以流派为主的教学。在普通民众间,社会新兴文化日趋直上,对 传统文化 的承袭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当代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关注日趋淡化,平湖派的传播途径又相对较为狭窄,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流派的传承与发展随之遇到了较大的阻碍。从流派本身传承条件来说,传人严重稀缺,传谱在发展过程中也未得到完整的保存,一些传统独特的演奏技巧无成文记录可考,难以承袭。如此历史悠久的民间流派若最终走向陨落,将是艺术领域的一件憾事。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平湖派琵琶艺术的承袭与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将具有百年悠久而深厚积淀的平湖派琵琶文化继承下来,帮助古老的民间传统流派,拂去旧尘,重放光彩。

一、平湖派琵琶的历史脉络

明清时期,由于方兴未艾的戏曲艺术的持续发展,促使多种乐器从伴奏地位不断向独奏艺术演化。而随着市民音乐艺术的崛起,器乐独奏艺术逐渐在城市节日庙会以及各种游乐场所中迅速地兴盛了起来。民间器乐别树一帜,各领域乐者演奏技艺超凡。在此时期内迅速兴盛起来的民间器乐艺术中,琵琶演奏艺术无疑代表了这一时期器乐独奏艺术的最高成就,开创了了器乐独奏艺术发展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①

在这一时期,琵琶演奏领域虽是名家辈出,琴技绝伦,但是却未曾出现成文的琵琶 曲谱 ,也未曾有古书文籍专门对特定的琵琶演奏风格进行记录与区分,因此在当时未产生清晰的各家流派。清末,琵琶演奏家李芳园(1850—约1901年),将家中流传的所有琵琶乐曲进行系统地归纳整理,谱写成《南北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该曲谱的刊印,也代表着琵琶演奏流派,“平湖派”的诞生。

早在清乾隆年间,浙江平湖李氏家族就是琵琶艺术世家。自李延森起,开启了李氏家族琵琶世代相传的历史。李延森(约1771年生)为平湖琵琶有史可考的最早的起始者,他“举业之暇,性耽音乐,而尤爱琵琶,研究古曲,各极其妙”②。在此之后,李延森又传于其子李煌,李煌实则子承父业,以此而尽孝行,使双亲可听其琴音,取乐于此。在李煌之后,又传于其子李绳墉。后又传于其子李南棠,据《南北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记载,李南棠素嗜琵琶, 同时也非常地擅长琵琶演奏。但囿于当时的文化环境,旧俗所限下,李氏前三代都仅限于家中承袭,不可外传。因此,李氏琵琶也并未扬名于社会。直到传至李南棠后,才开拓了崭新的、更为广阔的承袭局面。到了李南棠的青壮年时期(1850—1876年),正值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侵入中国疆土。以经商为业的李氏,经常来往平湖、上海之间。他见多识广、思想开明。愿交乐友,广师求益。1850年,李南棠与张子房、俞芝山“携谱奉访,杯酒论交”,1856年与故友郁谷园、姚飞泉、姚松斋等进行切磋。“先世遗谱相与参考,按节挥弦各有心得”。1876年,与陈子敬、周厚卿、黄梅汀、周蓉江等“见访”。③而陈子敬即当时极有名望的一位琵琶名家,颇受清光绪皇帝生父醇亲王的赏识,还曾受其“天下第一琵琶”的封号。在与众多琵琶演奏名家切磋琢磨的过程中,李氏琵琶开始摆脱原本封闭的、家族内部承袭的局面,同时,李南棠在此交流借鉴之中,也吸收了许多新的元素,更加丰富了家传演奏技法。

在李南棠之后,又传于其子李芳园(1850—约1901年)。李芳园出生于如此几代相传的琵琶艺术世家,从小积久陶养,兴致浓厚且天赋过人。他在对于李氏琵琶的承袭有着极大的贡献。他不仅自身琴技过人,而且善于博采众长,对民间各家琵琶演奏流派都有吸收借鉴,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李氏琵琶的演奏风格与曲目。对于社会文化领域风气不佳的时局,李芳园欲为琵琶艺术的发展寻求新的方向,故而整理归纳了家中流传的曲谱,并融合民间各派的演奏特点,同时吸收了一些优秀的民歌作品,将其系统地谱写,最终编撰成《南北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

该曲谱的刊印,也代表着中国近代琵琶四大流派,“平湖派”的正式诞生。

二、平湖派琵琶的主要传人

(一)第六代传人朱英

朱英(1889—1954年)字荇青,号杏卿,浙江省平湖市当湖镇(今当湖街道)人,据相关研究者考证,在五十年代,他曾居住于原城关镇骑塘浜十号。朱英是平湖派琵琶艺术继李芳园之后的第六代传人。朱英儿时师从平湖派琵琶第五代传人李芳园。在李芳园私塾学习期间,最初是李芳园的学生吴柏君为其授课,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李芳园本人才开始为其授课,在此期间,朱英勤学苦练,深得李氏琵琶的精髓。1927年,朱英受到北大校长蔡元培的举荐,到成立不久的上海国立音乐学院(现为上海音乐学院)任职。受时局所迫,1948年,爱国的朱英不愿为日本人演奏琵琶,毅然决定回到家乡,在平湖县(今平湖市)初级中学教授语文。朱英在其工作期间,仍坚持学习琵琶以及专业音乐理论知识,这也为原本狭窄的民间流派创造了更多对外发展的空间与可能性。

朱英先生对平湖派琵琶的演奏技巧和教学都具有自身独到的一面,他为继承和发展平湖派琵琶艺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创立的许多琵琶演奏技巧至今仍为琵琶演奏家所使用。朱英首次将平湖派琵琶艺术引入高等学府的课堂,1927年,他任教于上海国立音乐学院(现为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琵琶。第一,在这期间,朱英第一次把流传在民间的平湖派琵琶艺术引入到高等学府,在任教的十七年间,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平湖派琵琶继承人:谭筱麟、丁善德、蒋凤之、樊伯炎、陈恭则、杨少彝、江容琛、程午嘉等。第二,朱英提倡“文武合套”的演奏理念,他在平湖派琵琶的演奏风格中提倡“文武合一”,打破了文曲、武曲的界限;第三,创新琵琶演奏技法,首创左手五指并用;第四,他继承和发展了记谱特色,在原本的李氏工尺谱中,用短线标注节奏,并标出详细的演奏标记;第五,创作了一批平湖派琵琶的演奏作品,《五卅惨案》、《难忘曲》、《秋宫怨》、《长恨曲》、《枫桥夜泊》、《海上之夜》等数首作品。④

(二)第七代传人杨少彝

朱英的学生杨少彝(1913—1974年),我国著名的平湖派琵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1931年开始师从朱英,学平湖派琵琶,琴技绝伦,深得老师朱英的认可,为平湖派琵琶的第七代传人。在1958年以“民间艺术家”的身份被西安音乐学院引进。

他在西安音乐学院任教期间,培养了任鸿翔、何明威、王天建等一大批优秀的琵琶演奏家。在杨少彝毕生的教学过程中,他并不墨守成规,而是勇于为传统艺术开拓发展的新局面,为古老流派的传承做出了许多努力。后为时局所害,蒙难弃世。

(三)第八代传人杨毓荪

杨少彝之子杨毓荪(1950- ),自幼师从其父,学平湖派琵琶。在父亲早逝后,更加坚定了承袭父亲夙愿的决心。此后师从中央音乐学院浦东派琵琶演奏家林石城。杨毓荪不仅精于琴艺,还坚持致力于提高平湖派琵琶艺术地位的工作,整理并出版其父杨少彝生前所留曲谱,为平湖派琵琶的研究者和学习者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理论依据。在移民后,他也未曾停止对平湖派琵琶艺术的传播工作。

三、平湖派琵琶代表传谱

《南北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的刊印标志着琵琶演奏流派“平湖派”的诞生,该曲谱融合了平湖派的主要代表作品、演奏技法、演奏符号等,是流派学习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平湖派琵琶保存相对完整的传谱,由清代平湖派琵琶艺术的创始人李芳园整理编辑家传琵琶乐曲编撰而成。“窈念家君究心于此四十余年,方参透其中三味,尝因时尚艳曲淫声,风气愈趋愈下,欲著斯谱,为指南要法。自慨有志未遂,棻承先业,惟湮没是虞。于是发奋朝夕,汇集古曲十三套,按节寻声,一一参考默识”

(一)代表曲目《阳春古曲》

全曲共计十个段落,根据《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所记,十个部分分别为“春景阳和”、“锦园小憩”、“遍地花开”、“独占鳌头”、“风摆荷花”、“玉版参禅”、“道院琴声”、“一轮明月”、“东皋鸣鹤”、“铁策版声”。

(二)代表曲目《淮阴平楚》

该作品是平湖派典型武曲套曲的类型,全曲风格雄壮伟岸,大气磅礴,演奏者须表现出战争史诗般地宏伟场景。在演奏中,多使用满轮、绞弦、扫弦、轮拂、并弦、拍等技巧。⑤

(三)代表曲目《平沙落雁》

该曲由“雁阵横空”、“霜天雁叫”、“平沙扑翅”、“高翔千仞”、“衡阳万里”、“逐队分飞”、“一行归影”七部分组成。为表现文曲悠远淡泊的艺术意境,演奏中应注意运用弹挑、滚奏、双弹、轮指、扫弦以及推、拉、吟、揉的技法。

四、平湖派琵琶的演奏风格

平湖派琵琶的演奏极富地方特色,也正是因为它独具匠心、丰富多元的演奏技法,才使得它清晰地有别于其他民间流派,以较高的艺术影响力长久流传于世间。本文在此,将进行简短论述。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中的手法、指法备载仿刻华君秋苹谱,惟有新增手法每曲详注逐段工尺旁。其中,右手的轮指技法是平湖派琵琶演奏特点的主要体现。轮指,是指琵琶或吉他的一种典型演奏指法。在琵琶演奏中,几乎所有的乐曲都要使用该演奏指法,由轮指汇成的指法特别繁多,例如带轮、扫轮、满轮等等,在此不一一详述。

轮指主要分为上出轮和下出轮两类。上出轮即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顺时针依次弹下,后接拇指挑上;下出轮即是无名指、中指、食指顺次弹下,后接拇指挑上。在平湖派琵琶的演奏中,多用下出轮手法,偶尔根据乐曲需要兼用上出轮手法。如代表作品《满将军令》的弹奏技法为先以食、中、名、禁四指,此第弹下,然后大指挑上,其声缓且长而易圆,须要连而勿断,断不可用上出轮。⑥平湖独创的演奏技法有“蝴蝶双飞”、“抹复扫”、“七操”、“马蹄轮”、“挂线轮”,上述技法演奏难度颇大,掌握者甚少。

平湖派琵琶艺术最初起源时,属于文人音乐,供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知识阶层人士自娱自乐。“古之学问为己,今之学问为人”,也许当今社会人们习音律,一般是为学习掌握一种演奏的技巧,但对于先者来说,怡养性情、修身静心。由此可见,平湖派琵琶艺术所蕴藏的文化内涵是极为深厚的,耐人寻味的。自古文曲宜静,以平湖派代表曲目《青莲乐府》为例,此曲由“举杯邀月”、“雨打芭蕉”、“风入松”、“石上流泉”四段联缀而成,犹如以泼墨画式的笔触,描绘出古代文人墨客“起舞弄清影”一般的古朴典雅之景,给人以空灵舒畅、意境深远之感。中国古典音乐文化多倡导悠然心会,超乎功利,象征着高洁、寂寥、含蓄、典雅的君子品质。曲中始终激荡着一种至高的审美情趣,让听者在袅袅琴音中,洞悉艺术的真谛所在。

声乐论文范文二:校园音乐剧;创新实践

摘 要:社会在不断发展变迁,人们对高雅艺术展开追求同时,还希望艺术可以是通俗易懂的,音乐剧中流行音乐元素大胆实践创新,也恰好满足大众这种审美情趣,也使得一部又一部的经典作品横空出世。作为音乐剧中一类独特创作特征的流行音乐元素,也需要我们不断进行学习与研究,本文对校园音乐剧中流行音乐元素该特殊创作特征加以深入分析,希望为促进校园音乐剧向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作出一份贡献。

关键词:流行音乐元素;校园音乐剧;创新实践

音乐剧对流行音乐元素作用是深远的,本文主要围绕校园音乐剧和流行音乐元素关系展开,而流行音乐是当前覆盖面最广,比较流行歌曲表达形式,容易获得大众接受通俗演唱 方法 ,同音乐剧两者有机融合,促使音乐剧与流行音乐两者都获得了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特别当今科技突飞猛进发展,新兴事物逐渐涌现出来新时期,人类各方面均已取得质的飞跃,时代发展同大家坚持不懈努力存在密切关系,科技发展与艺术创新二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也更带有新时代的气息。

一、校园音乐剧概述

校园音乐剧为一类小型音乐剧,音乐剧是一种有机融合了歌唱、舞蹈和戏剧表演的综合性表演。历经一个世纪发展阶段,音乐剧在发达国家备受追捧,让人感到满意却又不置可否缔造艺术和商业间统筹兼顾的双重利益,但是在我国存在的历史并不是很久。顾名思义,音乐剧表演应该具有的特征是戏剧性、整合性、风格化差异化和三项全能特征。正是这些特征使音乐剧从诸多表演艺术门类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代舞台剧美学综合性的最高标准。相对来讲,音乐剧这一名词还比较新鲜时髦。最近几年,伴随音乐剧持续升温,国内音乐剧相关文字,乐谱还有音像材料等量日益增加,而且我国诸多校园也开始让师生尝试音乐剧编排与创作。音乐剧一大特征便是通俗性,这也是它同歌剧间最大差异①。绝大部分歌剧对于受众审美水平有极高要求,但音乐剧则恰好相反,其大众性特征异常鲜明,掌握起来也更为容易,从多角度考虑,音乐剧较歌剧都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学生学习热情也会更高。另外,艺术与娱乐两点音乐剧中均具备,所以对学生课余生活也起到很好丰富作用。特别是当今,综合素质教育在我国大行其道,众多中小学也陆续开展艺术综合教学,音乐剧这一良好载体备受瞩目,对音乐剧中流行音乐元素这一独特创作特征加以研究,对我国全面开展综合素质教育意义重大。

二、流行音乐元素在校园音乐剧中的创新与实践

首先,震撼人心视听效果。很多音乐剧成功之处便在于在音乐剧作品中不单融入法国大型歌剧,浪漫主义还有英国民谣等古典音乐元素,还融入大量流行音乐元素,这些音乐节奏平稳、旋律简单。配合旋律特征方面,作曲家偏向流行歌曲创作风格特点,促使受众可以单纯由音乐当中体会音乐真谛;配器特征方面,把流行爵士音乐、电声等元素融入管弦乐中,制作出使人眼前一亮音色效果。各类形式流行元素有机融合,创作出无与伦比动人曲调,让观众享受一场别开生面视听大餐②。其次,寓教于乐大众情趣。将流行音乐元素融于音乐剧中,对所有学生受众都具有不可替代重要作用。音乐剧中侧重流行风格作品,因其优美动人,朗朗入口特征变成学生生活娱乐重要组成,也成为其情感寄托与生活写照,让广大师生学习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为一种不可多得的调味剂。该类音乐对压力较大及学业繁重学生来讲,也不失为一类娱乐消遣好办法;音乐剧中各类西洋乐器伴奏,促使音乐渲染力加强,对学生陶冶情操及拓宽视野非常有利;另外音乐剧中多一些比较夸张的呐喊、尖叫等声音异化处理,充分调动其学生们的好奇心,让他们由精神与心理双方面得到刺激快感。再次,雅俗共赏审美品质。校园音乐剧会沿用很多古典歌剧段落,采取宣叙调、咏叹调或古典音乐背景,也说明其在追求通俗性和娱乐性同时,仍然要维系其自身高洁品质。优秀音乐剧作品需要充分打破雅俗对立状态,拉近雅俗间距离,达到雅俗共赏交融情境③。相比 其它 古典音乐剧来讲,校园音乐剧桥段融入更多流行音乐元素,这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感到更亲切,更容易接受,另外学生审美水平与音乐素养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或在音乐剧享受过程中不断得到培养。

三、 结语

假使说八二年由中央歌剧院《我们现在的年轻人》视作富有我国特色音乐剧,定义成我国当代自创音乐剧,则中国音乐剧也不过短短二十来年时间。但通过国人不断摸索,我国文艺与教育工作者的持之以恒,近年来我国自创剧目越发增多, 经验 积累也越发丰富。无论歌剧话剧,舞蹈影视,亦或是戏曲艺术,都有对音乐剧的不断考量,音乐剧越发让人欲罢不能,尤其年轻受众,尤其是近些年开展的如火如荼的校园音乐剧,更是让青少年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不断成长,让流行音乐元素融入于校园音乐剧当中,并不断加以创新与实践,这势必会让我国校园音乐剧未来呈现出一幅更加美好的画卷。

红梅赞歌剧毕业论文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红梅赞》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昨晚去上海大剧院观看了大型现代舞表演《红梅赞》,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不足两个小时的演出,着实让我提前体验了一把党员先进性教育。

虽然,对于这种用肢体语言表达故事情节的演出看不太明白,但是因为对《红梅赞》的故事早就知道,所以看到人物江姐,小萝卜头,疯老头等等的舞蹈表现也能够领会精神了。

《红梅赞》和以前看过的《野斑马》完全是两种风格。《红梅赞》演员阵容不多,但是舞台背景和灯光效果极其棒。演员身上的铁链随着舞动声声作响,让我沉浸在他们的表演之中。

一进国家大剧院,出乎意料,人满为患,人头攒动。没想到来看红色经典舞剧的人还真络绎不绝。心中不免佩服杨威。

说起杨威,可能大家不是很熟。这部舞剧《红梅赞》总导演就是杨威,也是我的好朋友,我们是从残奥会开幕式一起走过来的,在创作过程中,杨导曾给予我很大的帮助与鼓励。对于杨导的艺术造诣,很是佩服。

走进大厅,就碰上了阿森,阿森在舞剧《红梅赞》里扮演江姐的爱人老彭。他很高兴的朝我走过来,没变,还是那么帅气,浑身的艺术气息迎面扑来,说心里话,很是感激他。因为时间关系,我们疾步检票,安检。

正当我们办完手续时,眼前一抹红色映入我的眼帘,背后是一袭齐身黑发,此人正在打电话。但是总感觉似曾相识。正当我准备回头进剧场时,她回过头来。啊,是杨导。“国辉。国辉”,还没当我叫杨导时,杨导大声喊出我的名字。我赶紧跑到杨导跟前,杨导没有很大变化,只是略微憔悴了。我很高兴,同时又很后悔,后悔今晚应该为杨导献上一束鲜花。

演出正式开始。舞剧《红梅赞》取材于20世纪40年代末,发生在重庆渣滓洞狱中的真实事件,是歌剧《江姐》的姊妹篇,是同一首主题歌繁衍的并蒂花。

大幕徐徐升起,粗重的锁链,黑暗的铁牢。不屈的志士在抗争。他们当中可以看到一对年轻的恋人,“小萝卜头”和他的妈妈,“监狱之花”的母亲(开场时是孕妇),“老大哥”、“齐晓轩、”成岗“和一位疯老头。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备受酷刑、坚贞不屈的江姐。当然也有在敌人威逼利诱下变节偷生的叛徒。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面对酷刑吊打和各种利诱,江姐她们大义凛然,刚毅顽强,叛徒则摇尾乞怜,为虎作伥。为给受刑昏迷的江姐送去各牢房凑集起来的一碗水,年轻志士竟被敌人摧残死去。

于是,各牢房团结一致,开展了义无反顾的绝食斗争,就连天真的孩子“小萝卜头”也忍住饥饿的煎熬,懂事的紧紧依偎在妈妈的身边,他小小心灵里憧憬的依然是那自由飞翔的蝴蝶。

在这与死亡相伴,艰苦卓绝的时刻,女青年思念着自己相依相恋的情侣,江姐思念着自己相爱相伴的丈夫老彭。

敌人末日临近,开始了疯狂的屠杀。

“小萝卜头”带着飞翔的梦幻和母亲一道含笑从容的走向了刑场;在屠杀的枪声里,“监狱之花”带着嘹亮的嘀鸣降临到人间,而他英雄的母亲却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舍身就义。

伴随着解放大军进军的炮声,志士们远隔云天地听到了开国大典隆隆的礼炮,新生儿的嘀哭代表了大家对胜利的强烈渴望。江姐带领难友们,用自己的忠贞绣成了红旗。

一排排倒下,一排排冲上来,理想,信念在胸中燃烧,志士们在烈火中永生。

当胜利的曙光照耀大地的时候,彩虹搭起了天梯,红日展开了笑脸,万里长空,忠魂起舞。为了新的世界,为了新的中国,无怨无悔。

“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唤醒百花齐放,高歌欢迎新春来。”

41年前,空政歌舞团演出歌剧《江姐》,一首“红梅赞”唱出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了革命事业粉身碎骨也心甘的铮铮铁骨;2001年,空政再续“红岩”魂,他们精心打造的大型现代舞剧《红梅赞》以极有冲击力的舞蹈语汇,在江姐身边树起了一排红岩烈士群像,凛然悲壮,“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2005年13日至17日,这部红色经典在上海大剧院隆重上演,《红梅赞》的编导杨威说,他想让观众感受到《红梅赞》对红岩烈士群像全新的解读。

从未看过舞剧,《红梅赞》却让我体会到了舞剧这种艺术的魅力:诗化的情节,舞化的人体,极具震撼力的艺术视听效果,给人以气势恢弘、荡气回肠之感。

黑暗的铁牢中,不屈的志士在英勇地抗争着。他们中有“疯老头”,一对年轻的恋人,“小萝卜头”和他的妈妈,临近分娩的孕妇,还有备受酷刑、坚贞不屈的江姐及在敌人威逼利诱下变节偷生的叛徒,等等。舞剧中,我们可以看到,面对酷弄吊打和各种利诱,江姐她们大义凛然,刚毅顽强,叛徒则摇尾乞怜、为虎作伥。在那阴暗的牢房中,他们团结一致,开展了义无反顽的绝食斗争。就连天真的孩子“小萝卜头”,也忍住饥饿的煎熬,懂事地紧紧依偎在妈妈身边。

在这与死亡相伴,艰苦卓绝的时刻,他们毫不畏惧,小萝卜头小小心灵里憧憬的依然是那自由飞翔的蝴蝶,女青年思念着自己相依相恋的情侣;江姐想念着自己相爱相伴的丈夫老彭……敌人末日临近,开始了疯狂的屠杀。英勇的志士舍生就义。之后,随着解放大军进军的炮声,仿佛志士们听到了开国大典隆隆的礼炮,新生婴儿的啼哭代表了大家对胜利的强烈渴望。理想和信念在胸中燃烧,志士们在烈火中永生。最后,胜利的曙光照亮了大地,万里长空,忠魂起舞。新中国欢庆。

该舞剧以生动的肢体语言和凝重的氛围,再现了江姐等烈士的英勇形象。其在人物塑造上极具特色,让我深受吸引。如一开始,一踩着疯疯癫癫步履的老人的出现,他古怪的行为举止自然而然让人想到他是个疯老头。再如叛徒动作设计中的颤抖、畏缩、连滚带爬的造型,清楚的展现了他激烈的思想斗争及最后的屈服,使人一目了然地感到贪生怕死的渺小与无耻嘴脸。而江姐充满激昂而坚贞人格的肢体语言动作,使技巧展现与人物性格塑造相得益彰。

剧中,小萝卜头面对死亡,向往自由飞翔的蝴蝶,狱中大屠杀的舞段设计等等,都使用了舞蹈本体艺术的方式,营造了催人泪下、英勇悲壮的艺术氛围,并展示了以江姐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为了崇高的理想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锋铸铁骨,生动地再现了先烈们不屈不挠、顽强刚毅的光辉形象和顽强斗争的“红岩”魂。正因为该剧在人物塑造上的个性化肢体语言的运用,使得感人的情节得以展现、演绎,让人为之撼动。

舞剧中让人映像深刻的道具——铁栏,它不仅隔绝了人与人,也在间隔时空上起了很好的作用。在剧中,他被推拉,折转,都让人感受到人物的愤慨之情。烈士们被杀害前告别难友及他们在牢狱中与敌人的抗争等情节都通过舞蹈得以淋漓尽致地自由表现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烈士们在牢中共同的心声。舞剧中夸张的肢体动作应用于舞蹈中,完美的呈现了一幅幅生动又感人的`画面。舞剧无法用旁白或歌唱来演绎故事情节,故在该舞剧中用一个个生动的舞蹈动作塑造了一位又一位的烈士形象,从而来诠释先烈们崇高的思想品质,亦是剧情很顺利地往下发展。

“红梅花儿开……香飘云天外,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一曲红梅赞,舞动了多少人的心。整台舞剧从一开始就灌入的崇高的思想理念——不屈不挠,视死如归、大义凛然,坚定胜利的到来;加上与众不同、巧妙的文学构思——一个接一个人物的刻画,展现其个性;伴随着舞剧音乐——采用奏鸣曲式,把交响乐、民族乐通俗地融在一体,以优美的舞蹈艺术,使舞剧的魅力发挥至了极致。

荡气回肠的歌声、刚劲有力的舞步、催人泪下的场景以及极具震撼力的视听效果,让我们领略到了红色经典那气势恢弘、荡气回肠的传奇故事。

“即使剪了翅膀,鹰,曾在哪一瞬忘记过飞翔!”蔡梦慰烈士的遗诗《黑牢诗篇》的句子敲击在人们的心上。大剧院舞台上凝重冰冷的铁链组成一道黑幕,一组浩然正气的英烈浮雕缓缓从网幕上“流过”,突然一段“铁墙”坍塌,一股红绸从天而降……

虽有歌剧《江姐》“花”开在先,并蒂而生的这支舞剧版“红梅”,同样傲压冰霜,花开更艳。该剧以独特生动的舞蹈语言,融合深情的音乐和逼真的舞美,艺术地展现了重庆渣滓洞死难烈士为革命事业不屈不挠斗争的革命精神,展现了以江姐为代表的红岩群英的铮铮铁骨。当小提琴奏响《红梅赞》主题变奏,酷刑之后的江姐颤抖着的尖尖十指,把观众的心揪到了半空。女主角李青从匍匐到挺立,一次次用足背站起前行到飞旋腾转,在满天雪花中舞出了那样一种动人的美:痛楚中的坚毅、悲愤中昂扬的理想……

仅此一段独舞,已为小说《红岩》所展开的艺术长卷中新添了一个舞动的经典。一批批烈士就义了,监狱里一个婴儿诞生了!那映照天地的红旗与响彻云天的主题歌,那伴随着解放军攻占重庆的炮声同时响起的开国大典的礼炮轰鸣,那忠魂起舞庆祝新春的红色浪漫之舞……

一步步撞击着观者的灵魂。当《绣红旗》的旋律响起,不少观众忍不住拭去眼角的泪水,人们在感叹:这是艺术家用灵魂和心血“绣”的精品,是“红色经典”穿越时空的恒久魅力!

同时,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应常常想到先烈的遗愿,常常警醒自我,我们还要继续呼唤着这个名字,讲述着这个故事,谨记着这段历史。

在歌剧《江姐》中,作曲家运用了多样化、丰富的音乐手段,对江姐的形象作了生动、细致的刻画。在《红梅赞》中,作者采用的作曲方法是音程大跳和一字多音,这样可以使江姐崇高的气质和优美、抒情的性格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红梅赞》这首歌曲是用傲然怒放的红梅来暗喻江姐的英雄形象,用红梅傲然挺立的气质和坚忍不拔的品格来表现一个女共产党员的博大胸怀和视死如归的态度以及对新中国成立的坚定信心。这首优美、抒情的主题歌的音调与昆曲十分相似,同时还带有一些四川民歌的曲调特征。

《红梅赞》是一首歌谣体唱段的七声徵调式作品,单二部曲式写成,全曲的结构方整对称。它用梅花不畏严寒风雪、傲然怒放的坚贞性格比拟江姐坚强不屈的革命气节,刻画出江姐崇高的革命形象。整首歌曲在作曲技巧上大量使用八度、七度的跳进音程,这样使得歌曲更加气势磅礴。在歌曲的旋律上采用了四川的民歌曲调和四川扬琴等戏曲音乐素材,并使二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演唱起来朗朗上口。在歌词上主要是以红梅来象征我们的同志。红梅的生长环境是十分险恶的,用它来象征着我们革命的艰难与不易。当时抗日战争时期与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的驻地就设在重庆,也就是在敌人的心脏。红梅生长在最险恶的地方,这就寓意着我们的同志像红梅一样也是在最危险的地方与敌人展开斗争工作的。红梅开在最危险的地方,但同时也象征着是凝聚了党的巨大革命精神的地方。正是因为生长在特殊的环境下才使红梅具有了坚忍不拔、不畏艰险、傲雪凌霜的品质。

即使是“三九严寒”和“千里冰霜”的恶劣环境,红梅也不会畏惧,也暗示出我们党的同志不畏惧环境的艰险,与敌人斗争在第一线,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为了革命的胜利甘愿把生命献出的伟大精神。《红梅赞》非常具有歌唱性,并且根据《江姐》这部歌剧剧情的发展变化贯穿于整部歌剧的音乐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成为盛唱不衰的经典之作。此曲在整部歌剧中一共出现了四次,每一次的出现都很恰当的根据剧情的发展和人物刻画的需要而加以变化,不拘以简单和一般的旋律重复,可以称得上是歌剧主题曲创作的典范。《红梅赞》旋律第一次出现是在第一场江姐要奔赴川北时,在朝天门码头与孙明霞一起唱的;第二次是在第二场中由男声伴唱唱出的,江姐正痛苦悲伤的回忆自己的丈夫老彭;第三次出现是在第七场江姐在刑场就义前,这时二胡独奏《红梅赞》主题出现;第四次是在剧终,江姐在准备就义时昂首挺立,面带笑容,视死如归,眼里充满了对新中国成立的向往,这时雄壮的合唱又一次将《红梅赞》主题曲引出。《红梅赞》曲调的每一次出现,都是作曲家根据剧情发展精心别致设计的,它会恰到好处地以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表现出江姐当时的内心感受与心理活动是怎样的。所以说《红梅赞》从主题思想上及音乐主题风格上都是全剧的集中体现者。

昨晚,在上海大剧场观看了空政歌舞团编导、演出的大型舞剧“红梅赞”,又一次受到革命传统的教育。舞剧以与话剧不同的表现形式展开剧情,在演出过程中虽然以肢体语言和音乐合成表达,少有对话和旁白,但观众依然能够解读个中深邃的涵义,那一场场、一幕幕,给人心灵以十分强烈的震撼。

山城重庆歌乐山下的白公馆和渣滓洞里,被当时的反动军警囚禁着数百名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他们在狱中失去了人生自由,忍受着非人的待遇,但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定不移,一直不屈不挠地同反动势力进行着顽强的斗争。

尤其在人民解放军兵临城下,他们明知国民党反动派会作最后的挣扎,会对他们举起屠刀,而自己看不到胜利的曙光时。依然威武不屈,保持革命气节,这确实令人肃然起敬。

《红梅赞》由阎肃作词,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并且作为歌剧《江姐》的主题曲自1964年问世,在大众中广为传唱,流传至今。这是一首携带着鲜明的时代色彩与深刻的革命烙印的红色歌曲,集中表现了以江姐为代表的革命党人面对革命斗争的严峻形势,奋力抗争、追求光明的革命精神。

《红梅赞》这首歌能够超越革命宣传的政治藩篱,穿越时空,拥有广泛的歌众,并在新时代新世纪的音乐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成为永恒的艺术经典,得益于歌曲自身具有的朴实婉转而又高亢坚定的曲调,以及规整洗练的歌词,而这正是其保持恒久生命力的核心原因所在。

作曲者之一的羊鸣最先写出一句主题旋律的雏形“红岩上红梅开”,触发金砂的灵感,在此基础上加上了甩腔唱法,大幅度拉开、压缩、加花、扩充,并融进一些江南滩簧音调,与四川的扬琴音乐相互渗透,刚柔并济,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红梅赞》主题曲。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红梅赞》取材于小说《红岩》,作者截取了小说中重庆歌乐山“白公馆”“渣滓洞”发生的惊心动魄的故事为创作背景,从共产党人的艺术形象入手,描写了以江姐(江竹筠)为代表的一批战斗在秘密战线和敌人狱中的共产党员英雄的一生, 是国共两党那场决定中国命运的生死搏斗的一部分。

在这个光明战胜黑暗的独特战场上, 面对叛徒的无耻出卖和敌人的威逼利诱, 江姐就像是一位通身透明的光明使者, 不畏敌人的严刑拷打, 不怕手指被钉竹签的残酷折磨, 仍然坚贞不屈, 并领导狱中的难友同敌人展开坚决的斗争。

1949年11月14日,当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江姐和渣滓洞里的难友们虽不知国旗的图案,却以憧憬的心情商议着绣制这面象征解放的旗帜。

但这时,年仅29岁的江竹筠被特务秘密枪杀,然后用镪水毁尸灭迹。江姐用铿锵誓言和沸腾热血谱写了中国共产党人生命的辉煌,在亿万中国人的心中,江姐是革命意志坚强的代表。

歌曲《红梅赞》是20世纪60年代创作的歌剧《江姐》的主题歌,“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 歌曲铿锵激昂、震撼人心,借赞扬红梅不畏冰霜、昂首怒放,歌颂了“江姐”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 《江姐》歌剧中的一曲主旋律《红梅赞》倾倒全国歌迷.它的产生却很偶然. 当时,刘亚楼司令员对江姐的创作,提出了8个字:精雕细琢,打造精品.在歌剧《江姐》中,开始没有想写主题歌,后来刘亚楼找到阎肃说:“我在莫斯科的时候,看歌剧《卡门》,他们都有主题歌,《江姐》也写一个好吗?” 阎肃写的词是:“行船长江上,哪怕风和浪……”刘亚楼觉得不满意,阎肃于是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稿纸,说:“这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同志请我写首歌词,原意是写梅花的,我取名《红梅赞》,你看行吗?”一看,都说好,就这样《红梅赞》成了《江姐》的主题歌. 作曲者之一的羊鸣最先写出一句主题旋律的雏形“红岩上红梅开”,触发金砂的灵感,在此基础上加上了甩腔唱法,大幅度拉开、压缩、加花、扩充,并融进一些江南滩簧音调,与四川的扬琴音乐相互渗透,刚柔并济,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红梅赞》主题曲.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