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人孝敬长辈,注重礼节,在路上遇见长辈,要侧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长辈走过再行;不但晚辈见了长辈要施礼,在同辈人中年轻的见了年长的也要施礼问候。亲友相见,除握手互敬问候外,有的还行抱腰接面礼。过春节时要拜两次年,年三十晚上拜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叫迎新春。 满族传统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开,西间称西上屋,中间称堂屋,东间称东下屋。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西炕为贵,北炕为大,南炕为小,来客住西炕,长辈多住北炕,晚辈住南炕。 忌讳:室内西炕不得随意坐人和堆放杂物;忌打狗、杀狗和忌食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忌 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
在东北地区仍可见到许多满族的风俗习惯。如食物中的酸汤子、酸菜、粘豆包、血肠、萨其马等。满族人禁忌狗肉,不吃狗肉,不打狗,不使用狗皮做的取暖物品。这与满族的犬图腾崇拜、祖先崇拜有关,也与狗在满族人生活、生产中曾起过重要作用有关,亦把满族人与其周边民族(例如:朝鲜族)分别开来。
风俗:满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也是一个富取博收外来文化并善于融汇创新的民族。满族的风俗习惯很有特点。
礼仪 满族是一个十分注重礼节的民族。满族人见面或拜见客人,有各种礼节,其中有打千礼、抚鬓礼、拉手礼、抱见礼、半蹲礼、磕头礼等。
服饰 满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其服饰高雅华丽,满族男人冬季穿长袍,有的加外衫,套马褂,穿皮、棉、毡单脸厚底鞋,戴毡帽头,三块瓦狐皮或羊皮皮帽,春、夏、秋三季穿长衫,外套单夹马褂,内穿汗褟、背心。女子冬穿棉旗袍、套坎肩,春、秋穿夹旗袍,罩坎肩。
饮食民俗 满族饽饽。满族人喜欢吃粘食,因为粘食耐饿,便于外出射猎活动。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制作精巧,风味独特的各种点心,统称为"满族饽饽",因此素有"满点汉菜"之说。
简介:满族人口总数为1068.2万人(2000年),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居第二位。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是满族的故乡,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逐步统一全国,从此开始了满族贵族对全国的统治,辛亥革命之后,清廷覆亡。
满族人口分布于全国各地,以辽宁、河北、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自治区、北京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多,其他散居于新疆、甘肃、宁夏、山东、湖北、贵州等省区及西安、成都、广州、福州等大中城市。
满族是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也是一个善于博收外来文化并融汇创新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富有民族特色的风俗文化,满族岁时风俗,多与汉族相近,但又保持着不少满族特色。
根据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显示,满族的人口数量为1041.0585万人,约占中国人口的0.77%,少数民族人口的9.28%。
由于历史的原因,满族散居全国各地,以居住在辽宁省的为最多,其他散居在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新疆、甘肃、山东等省区和北京、天津、成都、西安、广州、银川等大、中城市。形成大分散之中有小聚居的特点。主要聚居区已建立岫岩、凤城、新宾、青龙、丰宁等满族自治县,还有若干个满族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满族
满族的生育习俗与汉族的大体相同,但是由于地理环境、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的不同,满族的生育习俗中又保留了一些本民族特有的风俗。 满族信奉萨满教,因此,若三十而无子,则要请萨满求子。妇女怀孕时有诸多禁忌,不准坐锅台、窗台、磨台,不准...
1、《也谈对范文程的评价》,《社会科学》(沪)1984年第4期。2、《乾隆朝蠲免钱粮问题试探》,《南开史学》1984年第2期。3、《论〈圣谕广训〉与清代孝治》,《南开史学》1988年第1期。4、《士大夫与地方社会的结合体——清代“乡绅”一词含义的考察》,《南开史学》1989年第1期。5、《清代族正制度考论》,《社会科学辑刊》1989年第5期。(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1989、12转载)6、《试论中国族谱的社会史资料价值》,《谱牒学研究》第一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12月版。7、《中国族谱收藏与研究简说》,《谱牒学研究》第一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12月版。8、《清代族正问题的若干辨析》,《清史研究通讯》1990年第1期。(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1990、7转载)9、《清代族正问题的若干辨析》,《清史研究通讯》1990年第1期。(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1990、7转载)10、《试论乾隆朝治理宗族的政策与实践》,《学术界》1990年第2期。(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1990、6转载)11、《清代的岁时节日风俗》,《南开史学》1990年第2期。12、《试论明清时期的汉族火葬风俗》,《南开史学》1991年第1期。13、《最近の中国における明清社会史研究》,《中国——社会と文化》第6号,(日本)东京大学1991年6月。14、《论清朝推行孝治的宗族制政策》,《明清史论集》第2集,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15、《乾隆早期廷议粮价腾贵问题探略》,《南开学报》1991年第6期。16、《元代墓祠祭祖问题研究》,赵清主编《社会问题的历史考察》,成都出版社1992年版。17、《元代族谱研究》,《谱牒学研究》,第三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12月版。18、《明清时期祠庙祭祖问题辨析》,《第二届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3月版。19、《清代啯噜新研》,《清史论丛1993》辽宁古籍出版社1993年12月版。20、《论明代社会生活性消费风俗的变迁》,《南开学报》1994年第4期。(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史(二)》1995、10转载)。21、《论宋代“营妓”》,《历史月刊》(台湾)1997年第1期,总第108期。22、《中国社会史研究十年》,《历史研究》1997年第1期。(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1997、3)23、《清代治理“老瓜贼”问题初探》,《南开学报》1997年第3期。24、《禳灾之俗述丛》,《历史月刊》1997年第5期,总第112期(署名萧驷)。25、《中国古代对老年的界定》,《历史月刊》1997年第6期,总第113期。美国纽约华文《世界日报》1997年6月23、24日“上下古今”版并载。26、《中国古代礼遇老年的制度》,《历史月刊》1997年第6期,总第113期。27、《中国族谱的人物传记》,《历史月刊》1997年第8期,总第115期。28、《中国地方志人物传记述评》,《历史月刊》1997年第8期,总第115期(署名萧驷)。29、《清代孝治政策述略》,《南开大学历史系建系七十五周年纪念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版。30、《试论宋濂的宗族思想》,《东洋学研究》第四辑,韩国?东洋学研究会1998年6月版。31、《明代岁时节日生活》,《中国历史上的生活方式与观念》,台北?馨园文教基金会1998年10月版。32、《日本八十年代以来的明清地域社会研究述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2期 (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1998年第5期)33、《试论宋代以降的宗族之学》,《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一卷,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年8月版。34、《中国古代人日、天穿、填仓诸节新说》,《民俗研究》1999年第2期。35、《二十世纪的中国宗族研究》,《历史研究》1999年第5期。(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1999年第12期)36、《“虚耗”鬼的由来与禳除习俗——中国岁时节日体现的民众心态》,唐力行主编《家庭?社区?大众心态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黄山书社1999年10月版。37、《清代溺婴问题新探》,李中清、郭松义、定宜庄编《婚姻家庭与人口行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38、《明代宗族祠庙祭祖的发展》,《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二卷,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年4 月版。39、《罗钦顺的谱论与族论——以江西泰和及吉安为中心》,上海图书馆编《中华族谱研究——中国族谱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年11月版。.40、《20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周积明、宋德金主编《中国社会史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版。41、《清代的文昌诞节》,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论丛2000年号》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1月版。42、《明代宗族祠庙祭祖礼制及其演变》,《南开学报》2001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1年第5期)43、《明代福建兴化府的宗族祠庙祭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三卷,中华书局2001年6月版。44、《宋元时期徽州建祠祭祖的形式及其变化》,《徽学》2000年卷,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版。45、《乾隆前期治理僧道问题初探》,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论丛2002年号》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7月版。46、《明代家庙述论》,冯明珠主编《文献与史学-恭贺陈捷先教授七十嵩寿论文集》,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台北)2002年7月。47、《试论明代族规的兴起》,《明清人口婚姻家族史论》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9月。48、《明代溺婴问题初探》,《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四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10月。49、《宗族与农村基层社会控制的历史和现实——考察宋以后江西宗族的发展》,肖唐镖、史天健主编《当代中国农村宗族与乡村治理》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50、《明代方志所见岁时节日中的女性活动》,《中国史研究》(韩国)第20辑(中国女性史 特辑号),2002年10月。
瑶族文化的传承论文
瑶族人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应不断与时俱进,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那么,瑶族文化接下来要如何更好的传承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瑶族文化的传承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前言
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在中华民族这一个大家庭中,我们56个民族的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我们的民族文化在形成、发展过程中,不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演绎着自己灿烂的文明史和发展史,瑶族文化也是如此。地处粤北地区的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位于粤北南岭山脉南麓,是瑶族同胞的集中地,瑶族人口在当地占52.6%,在这一带,到处分布的是瑶寨,因此连南被称为“百里瑶山”。这里有极具原始风貌的自然风光和深厚历史的瑶族人文景和其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在这里瑶族历史文化悠久,瑶族风情独特,瑶山风光迷人。
二、连南瑶族文化的特点
民族文化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它全面反映了这个民族的历史来源、社会制度、经济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伦理道德、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等,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瑶族人也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1.建筑文化,种植文化。
独具风情的瑶家山寨,充分展现了瑶族同胞的智慧和勇气,他们一代接一代地开山辟岭,在明清时代修建的寨门、寨墙、石拱桥、石板道和青砖瓦房等,房屋排列整齐,村庄供水设施完善,并且他们千年瑶寨还是一处大“碉堡”。山寨建在易守难攻的半山腰,四处设防,壁垒森严,据说历史上曾多次抵挡住敌方的进攻,同时,他们开垦耕地,营造出一片又一片的梯田和森林,在崇山峻岭中构筑了一幅自给自足的山水田园风光的原始生活图景,令人向往和心旷神怡。
2.传统音乐、舞蹈。
瑶族歌谣其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形式多样,有讲述天地万物起源的创世歌;有记述民族历史的古歌;有狩猎歌和农事季节歌、爱情歌;祭祀歌、革命斗争歌,有“香哩”、“离惯”、“刮架”、“贵金钟”等数十种不同称谓的瑶族传统民歌等等。在民族起源的神话传说中,瑶族崇拜盘古,把盘古看作是开天辟地的人类始祖。其中《盘王歌》是经典歌谣,是瑶族人民的伟大艺术珍品。此外,还有史诗般优美的.传说、故事、谜语、谚语等,充分展示了瑶族人民的思想文化、道德观念和社会生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瑶族舞蹈与其民间歌谣一样,是瑶族同胞的生活组成部分。其着名舞蹈如长鼓舞、铜鼓舞,系祭祀盘王、密洛陀的大型舞蹈。民间盛行的舞蹈还有25狮舞、草龙舞、花棍舞、上香舞、求师舞等数十种。现在,瑶族的长鼓舞和铜鼓舞已搬上了舞台,深受广大群众欢迎。清远瑶族耍歌堂、瑶族长鼓舞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还有舞马鹿、凤舞、闹花灯、瑶族小长鼓舞、豆腐节、舞被狮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另外歌舞所用的牛角、铜锣、唢呐、芒笛、五月箫、长笛等民族民间乐器,有很强的民族艺术风格和很高的艺术价值。
3.传统民族节日。
瑶寨是歌舞之乡,节庆活动丰富多彩,瑶家有三月三的开耕节,六月六的尝新节,七月七的开唱节,十月十六的盘王节以及耍歌堂等盛大节日。其中,“耍歌堂”已成为连南瑶族自治县传统的民间盛会,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农历十月十六日举行的“耍歌堂”是瑶族最隆重最大规模的传统节日。“耍歌堂”也是瑶族人民传播历史知识和喜庆一年辛勤劳动获得丰收的传统节日。耍歌堂是连南排瑶纪念祖先、追忆历史、喜庆丰收、崇拜英雄、传播知识的隆重活动,同时也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和人们会亲结友的民间盛会,耍歌堂传诵的瑶经具有很高的民族学、社会学、民俗学的历史研究价值。
4.语言、服饰、宗教、婚俗等生活习俗文化。
瑶族的语言、服饰、婚姻和生活习俗等方面有各自典型的民族文化。如服饰,女着长裙,男着对襟服,皆有头饰、生活用品以及各种装饰品,都有式样多种、精致美观的图案花纹。传统工艺如挑花、织锦、编织、刺绣和蜡染。瑶族男女老幼都能出口成歌,而且歌词精练押韵性强,时逢喜庆佳节歌声遍野,令人神往。很多走出故乡的瑶胞都尽力保存着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和习俗。在婚俗上,茶山瑶是传统的男婚女嫁,提倡计划生育;而盘瑶则是“男嫁女招”,提倡多生,注重男女平等;花蓝瑶婚俗更为独特。另外瑶族也保留自己的祖图族谱、碑刻铭文、宗教经书、歌书信歌、医方炙语、契约账据。
三、瑶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策略
如何将瑶族传统文化和其瑶区独特的地理环境结合起来,建设特色的民族经济,这是连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树立正确的民族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
“民族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实现民族可持续发展目的的行动计划和纲领。民族可持续发展涉及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环境及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它的发展战略就是要使民族同与其相关的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尤其是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环境及自然生态环境的目标相协调。因此,应始终坚持以瑶族文化保护和瑶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双赢”为目的,瑶族传统文化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策略实施的前提,也是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最重要策略。
2.开发与保护相结合。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少数民族的节日礼仪、风俗习惯、宗教仪式等属精神文化因素。我们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时,必须要做到保存原文化的内在精神时,以防止传统文化形式的内含价值受到扭曲削弱。瑶胞都尽力保存着自己的传统文化,这些既是由民族感情决定的,也是由瑶族民间文化艺术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决定的。同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异彩纷程所在,瑶族人民的语言、服饰、婚姻和生活习俗等方面有各自典型的文化特征。比如在服饰上,瑶族服饰极具特色,在婚俗方面,提倡计划生育,注重男女平等,我们都要极力推崇,另外民间工艺历史悠久,如挑花、织锦、编织、刺绣和蜡染传统工艺,式样多种、精致美观的图案花纹,又如服饰、建筑、生活用品以及各种装饰品,都可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保留并遗传下来。在开发过程中,还包括瑶族农村的文化既包括村落的规划、各类建筑、历史遗址;也包括各类民俗、民族语言、生活民居、民间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武术、医药和各种传统技艺等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要加以很好的保护。同时,瑶族传统文化只要是有益于社会和人类事业进步的,都应积极的奉献于其他民族和外界,这也是瑶族人民本来就具有的传统美德。我们知道任何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对自己和对外界的宣传。一是尊重、保存、运用瑶族人民在长期社会劳动实践中的优秀成果;二是向外宣传,有利于吸引和增加其他民族对瑶族人民了解的欲望和关注,加强联系,吸收、利用其他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援,以利于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促进瑶族的经济建设。
3.民族性与创造性相结合。
民族性是建造瑶族文化博物馆,依据瑶族传统的文化和传统民居建筑特点而设计的,描述了瑶族悠久的历史、自然资源、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民族服饰、文化艺术、传统体育等部分。这样,该馆不仅可以成为保护瑶族文化的重要场所,并且可以成为清远重要的民族旅游景点。创造性是指人们利用现有的文明成果进行改进创新,使其更加科学、合理的造化。由于历史的原因,建国前瑶民过着迁徙不定的游耕生活。但是瑶族人民勤劳勇敢,适应环境的能力极强,每迁徙到新处都能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劳动果实生存下来,具有优秀的民族气节。瑶族人民不但适应环境,更应改变环境。特别是要有创造性地学习运用科学文化知识,尽快适应改革开放的新环境,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既要谋求生存,更要谋求发展。
4.融合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瑶族人民由于居住地理环境所限,发展不快,不注重吸收和运用其他民族和外界的优秀文化和科学技术,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但是,瑶族人民热情好客,内部团结、互助性强,中华民族在人类社会发展往来中不断吸收外来文明成果,瑶族人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应不断与时俱进,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他们不断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和发展,使其吸收各种民族的长处和优点,不断完善和进步,与汉族、其他民族不断融合和发展,使瑶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得以巩固和提高。
中国民俗文化 ——风水文化和风水建筑风水一说被大多数人视为无稽之谈。在科学发展的今天,从科学的角度来看,风水之说并不是一无是处。大多数人也将其看做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 《黄帝宅经》曰:地善,苗旺盛;宅吉,人兴隆。短短十个字就完全道出风水学的精髓。风水从字面上来理解,风是流动的空气; 水是大地的血脉, 万物生长的依靠。有风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和生气,万物就能生长,人群就能生活。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正因为有了空气与水和适宜的温度,地球上才有了生命。所以,风水一说也有正确所在,正因如此,在建筑中从古至今人们都十分重视风水一说。在中国有许多风水建筑,人们在建造房屋,选择家宅的时候会注意风水的好坏,讲究环境方位问题。人们也常以山水俊秀,地灵人杰等词语来赞美自己所在的地方。风水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那么,何为风水文化?它究竟是迷信还是科学呢?《葬书》最早提出风水一词, “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所谓的风水学便是:太极生两仪(阴阳、正负) ,两仪生四相(五行) ,四相生八卦,八卦生二十四山。通常人们将风水分为:龙、穴、砂、水、向、意、形、天。所有高等的风水师,都是按这些理去做,但要结合人命理,本性去计算;以前风水大师们的一句发家名言便是: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中国古人把风水称为堪舆,也叫地理,我们可以将其连起来读做:堪舆风水地理——堪(观察天) 、舆(勘察地)、风(空气空间) 、水(水文水质)、地(地形地质)理(的研究分析理论) 。在地球上, 水、 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是也是风 占最大体积的物质是风、 地。 (空气)、水、地(土地) 。在地球上除了由天体进来的物质之外,几乎所有物质都由风水地三者所承载所包含所孕育,当然也包括人类。可见古代人所说的风水,就是泛指地球中的所有物质,风水学就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微观物质(空气、水和土)和宏观环境(天地)的学说。 根据古人的感知,在大地上除了地和水之外,余下的就是空间了,空间里只有风了。古人认为,风和空间和天是联在一体的,风水学中所说的风,既是空气,也代表空间,同时也包含天。老子曾说过: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就是天,所以有天一生水之说,二就是地,三就是水。翻成白话文便是:天生地,天地生水,天地水生万物。 风水一词最早出于伏羲时代, 太昊伏羲根据自己研创的简易图, 推理出地球有过一段是风与水的时期。《简易经》里记载: “研地说:一雾水,二风水,三山水,四丘水,五泽水,六地水,七少水,八缺水,九无水。 ”这里所指的风水应该就是风水的原义了。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 风水一词是这样定义的: 指住宅基地、 坟地等的地理形势,如地脉,山水的方向等。在《辞海》中也是如是解释:风水,也叫“堪舆” 。旧中国的一种迷信。认为住宅基地或坟地周围的风向水流等形势,能招致住者或葬者一家的祸福。也指相宅、相墓之法。但其实这两种说法并不准确。其一,它将风水等同于一种迷信,没有肯定其科学的内涵;其二,没有把风水与风水术区别开来。风水是从古代沿袭至今的一种文化现象。从表面上讲,它是一种民俗,一种择吉避凶的术数;从本质上讲,它是古人研究人与环境之间关系 、的一门学问。简略地说,它与现代的“人类聚居学”“环境地理学”有些相似,但二者之间仍有本质的差别: 后者是建立在观察与实验基础上的一门科学; 而前者由于缺乏科学理论与实验基础, 夹杂着许多唯心主义的说法和迷信的内容, 以至于我们还不能将它作为一种科学,只能作为一种“术数” 。近年来,由于对传统文化研究不断深人,中外学者对风水的看法渐趋一致。他们认为:风水是中国古代为寻找建筑物吉祥地点而提出的一套景观评价系统, 是古人对居住环境进行选择、处理的方法与布局的艺术。风水的范围包含住宅、宫院、寺观、陵墓、村落、城市等许多方面,其中涉及死人葬地的称“阴宅风水” ,涉及生人居住地的称“阳宅风水”。风水有糟粕也有精华,不能简单地采用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的态度对待它。有的学者还认为,严格地讲,风水与风水术是有区别的。风水是一种客观存在,其本体是自然界;而风水术是主观对客观的活动,其本体是人。中国风水学是宇宙星体学、天文学、天体运行方位学、地球物理学、地磁方位学,水文学、地质地貌学、环境景观学、自然生态建筑学、社会伦理学、美学、人体信息学、气象学、空间选择学、时间选择学、民俗学、做人哲学、玄学、易学、预测学、阴阳学、五行学、形气学、理气学、日课学等等一门庞大的综合类学科。这是中国古人的伟大智慧的结晶,这是我们后人所应学习继承,应大力发扬光大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所有人都熟知的风水建筑可能非故宫和明十三陵莫属了。 北京有一条龙脉,贯穿故宫和明十三陵。 古代君王身前居住之所与身后安息之地皆在龙脉之上,受天神庇护。 故宫,距今已经有了 600 多年的历史。故宫的龙脉与昆仑山相通,而昆仑山与天上元气相通。故宫中的交泰殿是故宫的龙穴也是北京城的龙穴,同时也是全中国的龙穴。从静态风水来看,故宫后有景山,前有金水河,位于山水之间,镇山金水,处于山水的环抱之中,为延年穿宅之格。从后宫后寝分析,以前宫前三殿来论,主体建筑太和殿、中永殿、保和殿皆占吉星位置,以后寝、后三宫来论,朝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亦处于吉星位置,尤其是延年吉星得位,更主长久稳固。整个故宫是完全按照风水这个大体的格局来建造的。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十三陵亦是如此,它始建于永乐七年。为了求得吉祥的墓地,明成祖命江西风水师在昌平境内找到了这一片山地, 经朱棣亲自踏勘确认后并封为“天寿山”。以后的十二代明朝皇帝也相继把陵墓建造在这里,十三陵周围层峦叠嶂,秀美天成。十三陵所处的地形是北、东、西三面环山,南面开敞,山间众溪汇于陵前河道后,向东南奔泻而去。陵前神道两侧的两座小山,为“龙山”和“虎山” ,符合东青龙、西白虎的四灵方位格局;用风水理论来衡量,天寿山山势延绵, “龙脉”旺盛,陵墓南面而立,背后主峰耸峙,左右“护砂(山)”环抱,向南远处一直伸展至北京小平原,前景开阔。陵墓的“明堂” (基址)平坦宽广,山上草木丰茂,地脉富有“生气” ,着实是一处天造地设的帝陵吉地。这次在去北京的旅游途中,我还听说了北京另一特别知名的风水建筑——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大厦。此建行位于北京西二环金融街 25 号。“金融街”在元代被称为“金城坊” ,明、清两代是金铺、银号聚集之地;清末至民国,我国的大部分银行也多设于此,是历代各种金融机构垂青的风水宝地。“现在的‘金融街’始建于1993 年 8 月,至 2005 年全部完工。南起复兴门, 北至阜成门,东临太平桥,西沿二环路,占地总面积 103 公顷。这里云集了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中国工商银行总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总行、中行总行、农发行总行等国家级银行总部,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中保集团、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网通等一大批著名金融保险证券单位和电信企业入驻。马来西亚丰隆集团等国外的著名银行机构等 200多家国内外金融及非金融机构落户此地, 成为我国掌握国际最新金融信息, 了解世界金融动态的国家级金融中心。” 虽说在此块“风水宝地”之上,但建行总行却是“地处不兴” 。建行门前天桥斜去,呈虚水而走遇“天桥煞”,而其西北角又面对十字路口遭“路冲煞” ,皆为泄财之象。相传时任行长周小川为此请来了香港著名的风水大师为建行的设计出谋划策, 力图化险为夷。于是便有了这幢为北京人所津津乐道的“风水建筑” 。金融街上的建行大厦通体黑色,在世界建筑史上实属罕见,在风水学中,黑色属水,水亦表财,黑色不仅催财力量强而且可以化煞;在西北角的煞重之位,大厦被设计成两把尖刀状的化煞布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顶部,为四个形如水闸放水的旺财设计, 意为财源滚滚;十字路口与天桥的西北角也有一对号称中国最大的汉白玉貔貅来招财镇宅;在貔貅的正中,竖立三根旗杆,意为三根高香表示对天地神灵的敬畏。在如此风水建筑的庇佑之下,这几年来,建行蓬勃发展,成为了我国四大商业银行之楚翘;原行长周小川也官升三级,从总行行长之位扶摇直上至证监会主席、央行行长之高位。真正的中国古代风水学应该是一种古代人类繁衍生息,治国安民等社会活动所形成的生存知识;是一种研究大自然对人类作用的精深学问;是一种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是一种趋吉避凶的术数; 是一种流传了几千年的民俗活动;是一种中国独有的以天人合一阴阳调和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产物;是一种由实践积累起来的经验所形成的人居环境选择优化的实用技术;是一种由中国古人的唯物唯心学术混杂而形成的博大学派; 是一种科学与玄学相提并论的、精华与糟粕并存的、落后于现代技术的、超越于现代科学的的系统理论;是一种宝贵的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风水可以改天命而夺神功,这是古人对风水学的高度肯定。风水学告诉人们要能顺应自然规律,做到天人合一,要优化自然环境,这样就有了好的阴阳宅,有了好的风水地的吉气感应与荫庇,自己和后人即可以平安昌盛,所以丁财贵秀,百福臻临,如果人人家家都能获得好风水地而吉祥, 社会就会因人人平安幸福而和谐,民族国家也就会因人人有为家家发达社会和谐而兴旺,这就是风水学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所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风水不是万能的,风水也只是影响人生的一种力量。中国风水学虽博大但杂乱,虽精深但虚玄,虽可验证但少数据,虽有作用但多无科学根据,尚存在很多局限性,广而无边,深不见底,艰以学习,难以操作,尚泥古不化,裹足不前,为此,但愿风水同行们能摒弃成见,在考古践今的同时,努力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断地丰富它,充实它,完善它,提升它。是所至望!
民俗 文化 是千百年来历史的记忆,积淀着人类的生存智慧,代表着一个民族的信念,是一个民族的生活准则。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民俗文化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试论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
摘 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传统文化 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内容。我国由多个民族组成,传统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但是在现阶段外来文化的影响下,传统民俗文化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传统文化生存空间在不断的被压缩当中,如何保证民俗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成为了当代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对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民俗文化;当代;价值;思考
我国历史悠久,几千年的历史造就了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传统民俗文化是我国民族精神发展的源头,也是我国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外来文化对于我国传统的民俗文化造成了有力的冲击和影响,民俗文化的发展空间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在一点点的缩小,传统民俗文化的生存与发展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动力,只有对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保持认识,才能为传统民俗文化的发展指明合理的方向。
民俗文化因其核心要素民俗是集体遵从的、反复演示的、不断实行的,所以具有增强民族的认同,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的功能。与此同时,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差别,民俗常常会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特点,但其也有一些稳定的特征。一般民俗都具有社会性、地域性、变异性、转承性、规范性等特征。
民俗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民族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根源,是我国民族的根本。民俗习惯的不断传承,对于民俗文化的发展与繁荣理工了重要保证。另外,民俗文化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中,不断的受社会的影响。民俗文化的变迁与发展,是其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当代社会的需求。民俗文化对于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社会心理等多方面都有着影响,民俗文化是社会团结的重要根源,也是人们价值观的体现,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民俗文化是社会文化中的核心内容。
民俗文化对我国当代社会的发展也有重要的价值,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民俗是民间文化的载体,其包括民间的 传说 、戏曲、娱乐、技能、信仰、价值观等不同的内容,民俗具有丰富性,并且在传统的民间生活中得到传承与发展。只有弘扬民俗文化,才能延续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可以培养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的认同感。
在民间,各种民俗文化中蕴含着各种优秀的文化,并且形成了庞大的历史信息链。民俗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智慧与独特的精神,民俗文化有着独特的个性特征与启迪。民俗文化中承载着具有浓重色彩的情感,是我国传统文化有力的传承。民俗文化可以加强民族之间的团结,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民俗文化具有维系的功能,可以使我国不同民族之间保持良好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丰富的民俗活动,各种民俗活动的进行,可以让人们寄托民族情感,并且对生活和心理进行调剂。民俗文化中包含了传统的文化资源,是现代社会旅游业中的重要内容,民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可以为社会带来良好的效益,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我国民俗文化现阶段的现状不容乐观,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与推广,从而保证民俗文化得到良好的发展。我国目前民俗文化存在着变迁与消失的现象,民俗文化的发展变化中,消失和变迁是正常的现象,但是需要对其中变化存在的负面效应进行重视和解决。在民俗文化的变迁当中,传统文化价值存在着严重的流失情况。传统文化价值的流失包括有形的和无形两种流失的方面。传统文化无形流失的方面主要体现在 西方节日 在进入中国后, 中国传统节日 逐渐的被忽视,传统节日淡化,外来节日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传统文化价值流失的有形方面体现上,很多传统民俗文化形式和活动不断的减少甚至消失,年轻人缺乏参与的热情与兴趣,使得传统民俗活动越来越落寞。
另外,民俗文化的价值开发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我国对于民俗文化的价值开发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建立了很多的开发模式,促进了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但是在对于民俗文化价值开发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进行 反思 。
首先,对于民俗文化缺乏有力的保护,并且保护方式不够完善。民族文化保护的相关立法不足,民俗文化存在着后继无人的现象,很多保护 措施 的滞后性使得民俗文化难以得到良好的保护。
其次,民俗文化过分的受商业操作的影响,很多人在追求利益的同事,过分的利用民俗文化作为经济来源的措施,对民俗文化的长期发展会存在一定的危害。
最后,民俗文化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同化、破坏、伪造等现象。很多地区为了创造经济效益,模仿其他地区的民俗文化,并且采用各种封建迷信活动,影响了我国社会安定的发展。
民俗文化现阶段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各地区必须重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合理开发,才能达到弘扬民族文化的目的。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对民俗文化的立法等手段,为民俗文化的传承提供法律基础。在对于民间文化的发展上,要建立合理的人才库,避免出现人才断层,民俗文化失传的现象。另外,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上,要尊重民俗文化的内涵,禁止对民俗文化不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严谨各种基于民俗文化上的模仿、伪造等不良活动的开展。
民俗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础,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同事,需要对传统的民俗文化进行重点的保护,推进经济与文化的双重发展。在对于民俗文化的开发利用上,要提高其各种行为的规范性与合法性,从而保证相关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民俗文化对于当代社会的价值重大,只有充分的发展民俗文化,促进民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才可以达到精神文明建设的目的。在民俗文化的保护上,要加强相关立法,使得保护民俗文化的行为有法可依,促进民俗文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明,徐载娟,景成,王铁环,刘景慧.托口古镇民俗文化 调研 报告 [J].怀化学院学报,2010(04)
[2]吕红艳.保护与开发: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民俗生态旅游[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4)
[3]王晓洋.浅析名人故居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以苏州及其周边地区为例[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02)
[4]王新亮.保护视野下的淮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8)
浅谈民俗文化市场化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众的旅游消费需求进一步呈现出由低级向高级的趋向,大众的旅游活动形式已不再限于满足传统的有形的旅游产品,而是寻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愉悦和历史内涵,从消费有形的旅游产品转向消费无形的旅游文化。为迎合大众的这种需求,许多区域、城市、景区再次把目光移向曾经被冷落的精神性文化消费领域――民俗文化。
市场上开始出现所谓的“人造文化”,并有泛滥之势,许多学者、人士开始抨击、批判这种旅游文化市场化的行为,呼吁文化回归、保持原始状态。通过对民俗旅游文化现状的一些分析,从另一个角度指出文化商品化并非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一无是处,正当、适当的商业化手段对文化的传统和发扬还能起到促进作用。就此探究某些商业化的 市场营销 是有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民俗文化;商品化;庸俗化;内涵
1引言
随着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生活压力的增大,人们开始厌烦喧嚣的城市生活,渴望在闲暇之余呼吸一下清新的乡村空气和恬静特异的民族风情,这种对大自然和原始生态的回归动力,驱使着广大游客前往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地旅游,去民俗村寻求内心的渴望和满足对历史文化知识的渴求,这体现了游客的休闲需求,也说明当前民俗旅游文化正是在这种呼之欲出情况下逐渐呈现在广大民众视线之内。
正是基于此,我国的民俗文化成为旅游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近年来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及其发展都大有成效,然而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如何合理科学可持续地发展民俗旅游,在旅游发展的前提下。使民俗文化发扬光大,避免庸俗化、导致畸形发展,使其走上持续健康发展道路成为当前一个值的研究的 热点 。
2民俗旅游文化的内涵
2.1民俗文化的内涵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民俗文化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是在共同地域、共同历史作用下形成的积久成习的文化传统。其内涵包括饮食、服饰、家居等物质民俗}组织制度、人生礼俗等社会民俗;民间信仰、巫术禁忌、娱乐游艺、民间工艺等精神民俗;神话、传说、 故事 、民谣、 谚语 等语言民俗。这种民族的,时代的文化既有物质的标识,制度的规范,又有具体社会行为,风尚习俗的鲜活体现。
由此可见优良的民俗文化是对传统民俗事物和现象的梳理和检验后形成的。其表现形式多样,如今年开始实行的法定 清明 节、 端午节 、 中秋节 。在旅游中,民俗文化是很活跃的旅游资源,涉及旅游的行、游、住、食、购、娱的方方面面,由于各地的民俗对异地游客有一新奇感,激发民众的奇心,娱乐性、参与性也很强,对游客很有吸引力,游客为能亲身体验另一地域的文化特征,不惜奔走千里。如西藏香格里拉,云南西双版纳、云南大理丽江泸沽湖等地正是由于具有特有的民族风情村及少数民族习俗才闻名于世,吸引了广大国内外游客。
2.2民俗旅游的内涵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型旅游,它欣赏的对象为人文景观,而非自然景观,任何一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传统节日、建筑风格、民间歌舞都是民俗旅游的珍贵资源与欣赏对象。温锦英定义:民俗旅游就是借助民俗来开展的旅游项目,它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俗事项和民俗活动为旅游资源,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鲜明、突出的民族性和独特性,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新鲜感,它的魅力就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巴兆祥界定:民俗旅游是指游客被异域或异族独具个性的民俗文化所吸引,以一定的旅游设施为条件,离开自己韵居所,前往旅游地(某个特定的地域或特定的民族区域),进行民俗文化消费的一个动态过程的复合体,是人类文明进步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
民俗旅游的主要类型包括与山水风光相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民居及其他建筑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饮食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礼仪结合的民俗风情游、与喜庆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大型民族风情园景为产品的民俗风情游等六大种类。围绕以上不同类型,民俗旅游可以通过再现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民族的古老文、传统习俗,满足现代社会人们求新、求异、求同、求知的心里需要。因此,简单地说,民俗旅游就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特有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为载体开展的旅游活动。
作为以民俗文化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目的地,游客关注的是精神层次的消费,这和观光型景区截然不同。民俗旅游对旅游目的地来说,特有的民俗文化是一种极其有价值的旅游资源,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吸引了更多的游客,从而扩充了旅游地的客源和市场需求,增加了经济收入,提高了社会收益。
3我国旅游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我国旅游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
这些年来,我国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极为迅速。已经成为旅游中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很多地区都纷纷投资兴建民俗旅游度假村、民俗旅游专业村、农业民俗旅游村以及民俗旅游主题公园等,承办民俗旅游节日,举办大型民俗旅游活动。
如山西民居以及乔家民俗博物馆,赣南的客家民俗文化、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云南大理丽江泸沽湖、山东日照的渔家乐民俗旅游度假村等地推出各具特色的活动内容和民族风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游玩。如今,很多地区将旅游业看作扶贫行业,民俗旅游开发也作为发展地区经济的手段被滥用。不可否认民俗旅游作为旅游业中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促进了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激活了一些地区其他的行业,解决了社会就业问题。正是这个原因,有些不具备开发观光型旅游地的地方,基于发展经济为目的,盲目投资建立形式各样的民俗文化村,大打“民俗文化”牌子。
3.2民俗旅游存在的问题
(1)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力度过大。
民俗旅游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各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使得很多地方不顾自身环境条件的限制,盲目开发民俗旅游资源,致使当地民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无序,特别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严重破坏,长此以往,将损害整个民族旅游资源乃至文化传统传承。
(2)部分优秀的民俗文化庸俗化。
由于民俗旅游的经济效应较大,许多旅游景区片面注重对旅游景点的外观和形式的建造,不考虑当地的特色,只是想通过美观的造型来吸引游客的眼球。片面追求经理利益,导致民俗旅游被机械地舞台化,民俗文化被随意地庸俗化,从而失去了民俗的特色。
(3)特色不鲜明。
鲜明的地区特色是民俗旅游的主要依托。黄金周刚兴起时,国内许多城市对旅游业还不是很重视,有的地方甚至连像样的景点也没几家。近几年,各地都把旅游产业作为重要产业甚至支柱产业来抓,大抓特抓民俗旅游,民俗活动逐渐趋向同化。你敲锣打鼓,我也敲锣打鼓,你舞龙舞狮,我也舞龙舞狮。项目雷同,风格雷同,缺乏新意、创意与吸引力,民俗旅游正在失去特色。由此,我们务必要保留各
地民风质朴淳厚的特点,才能使民俗旅游项目持续吸引旅游者。
(4)内容肤浅,缺乏内涵。
由于经济利益的吸引,一些景区往往仿照那些做得不错的地方,别人有的全部照搬过来,这样,形式上完全一样,再没有其附合本地民情、风俗的内容,过多地附和旅游者的心理,甚至为了猎奇心理,急功近利于一味迎合游客,刻意追求表面的形式,失去了内涵。孰不知,来参加民俗旅游的游客关注更多的是这种文化的内涵,这种深层的东西才是吸引游客的根本,形式上的做 文章 对文化的传播和本地景点的长远发展很难起到良好的效果。
(5)缺乏要有科学、合理、系统的规划。
一些民俗旅游景区开发在实施过程中操之过急,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有些,如深圳民俗文化村和云南民族村投资均在1亿元左右,开业时间也十分接近,前者很快收回投资,后者则连投资的利息都难以偿还,除了经营管理原因之外,云南民族村的建设选址过于匆忙,没有统筹分析,前者处于口岸城市,经济发达,项目内容与现代化城市形成鲜明反差。昆明人口流量小,民族村项目地处少数民族实际分布区,具有原地浓缩式开发模式的弊端。对当地居民吸引力不大,也损失了一部分追求真实感和亲身体会身临其境的外地游客。正是这些原因造成了两个同质景点的不同结局,可见科学、合理、系统的规划在开发民俗旅游中必不可少。
(6)缺乏行之有效的市场运作手段。
如果说文化是民俗旅游发展的根本,科学有效的市场化的运作手段则是民俗旅游发展的保障。民俗旅游的发展不能单单从形式上考虑如何去作,去延续,还要从经济效益上去统筹,没有了收入作支撑,民俗的发展就失去了生存的基本保证。我国有很多优秀的民间艺术到今天都流失了,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们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致使那些拥有这些技艺的民间艺人为求生存而改从其他行业。民俗文化的发展如果不能很好的运用市场的手段运作,只是作为一个纯艺术形式也不可能长久存活。我们知道,旅游刚刚起步的时候,民俗旅游并没有引起很多人的注意,那时的民旅风情只是旅游中的一个小小点缀。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民族风情村成长起来,越来越多的异地民俗发展开来,最根本的原因是旅游的带动,从而使其找到了一个生存发展的基本裁体。但今天旅游中的到处泛滥的民俗村要求它自身的发展必须有一个有效的市运作手段作保障。张艺谋的《英雄》开创了我国影视市场成功商业化运作的典范。其“印象刘三姐”,“印象桂林”等系列,让桂林更是驰名中外,也让人们看到了民俗文化同样可以包装,而且精美的包装会带来更大的收益,科学正确的商业化会使传统的民俗文化发展更好。
4结论
总体来说,民俗文化有其地方的独特性,这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紧密相连,其发展以旅游业为经济依托,旅游的发展与当地可进人性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发民俗旅游时需要注重统一的规划和科学的市场营销。旅游中民俗文化的市场化、商品化并非一无是处,相反。纯粹的艺术形式的民俗文化的发展未必能够长久。笔者认为,民俗文化不存在所谓永远的原汁原味,只要社会在发展,民俗文化就在不断演变,也只有不断变化了的民俗文化才更具有生命力,旅游中的民俗文化市场化、商品化也是一种在社会前进中的必然现象,不可能人为的去阻止改变,但可以人为的引导其正确的发展。
因此,传统的民俗文化当前旅游中民俗文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应当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其本身的独特性,市场细分,对一些特色民俗文化进行精美包装,以经济带艺术,以艺术促经济协同发展。这样,也许很多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都可以如东巴文化一样发扬开来,再次张现其生命魅力。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特定的地理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影响。在中华民族不断走向世界的今天,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就显得非常有价值。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地理环境一、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地理生态环境,是指中国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的整个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即历史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包括两个主要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一般说来,自然地理环境,如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海陆分布等,发展变化的速度比较缓慢,有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为人们所觉察。但在某些阶段和某些局部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也可能发生得非常迅速,非常剧烈,造成巨大的影响。人文地理环境,如疆域、政区、民族、人口、文化、城市、交通、农业、牧业等方面,发展变化的速度比自然地理因素发展变化的速度要快得多。当然,这两方面的是相互作用,不能截然分开的。1、疆域、政区自秦至清的疆域范围,以鸦片战争前的清疆域为极盛。秦汉实行郡县制,唐朝逐渐演变为道-州-县三级制,宋朝主要为路-州-县三级制,元朝实行行省制,明清沿袭,基本形式为省-府-县。2、民族、人口中国历来是多民族国家,各族共同缔造中国,中国领土也由各民族共同开拓和巩固。公元初已有6000多万人口,几经起落,至19世纪中叶达4.3亿。人口分布极不均衡,迁移频繁,移民众多。3、地形、地貌一些湖泊消失,或发生巨大变化;水道、水系的变迁,如黄河改道,海河水系形成;海陆变迁,一些沿海地区陆续成陆,另一些地区又沦入大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地貌破碎;沙漠扩大或范围变动等。4、气候温度变迁,有过多次反复,由寒转暖,又由暖转寒;湿润状况的变迁,由湿润而逐渐干燥,旱情增加。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国传统文化诞生在中国这一特定的地理环境里,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性,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1、具有连续性和持久性在数千年的人类文明进程中,中国文化是唯一不曾中断的、具有连续性的文化,这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得不归功于中国拥有一块完整而广阔的地理环境。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周边... ...
1.礼节习俗:满族重视礼节。过去少辈对老辈是三天一小礼,五天一大礼。少辈每隔三天要给长辈打千请安,隔五天见长辈得叩头,打千的形式男女有别,男人哈腰,右手下伸左手扶膝,似抬物状,女人双手扶膝下蹲。路上遇见不相识的长者,要鞠躬垂手问“赛音”(满语,好的意思)。如骑马,要下马闪在路旁让路,等长辈过去,再上马赶路。远方亲友相见,不分男女皆行抱腰接面大礼。“2.婚嫁习俗:满族旧时婚姻重视门第,盛行早婚和娶大龄女。这与旗内男子当兵出征,希望早育子女有关。贵族官宦人家,盛行指婚,多由朝廷指定结婚对象,一般旗人也有由族长指婚的情况。清代宫廷的“选秀”,是为皇帝及亲王选妃,一般限定在八旗三品官内部遴选。八旗内男女年龄到十六、七岁,即可订婚,男子订婚与结婚年龄可能更小一些。婚姻由父母包办。3.饮食习俗:满族喜爱吃粟米,如糜子、粘谷、稗子、谷子等,喜粘食。粘食如大黄米干饭、大黄米小豆干饭、粘糕、油炸糕、粘火勺、粘豆包、豆面卷子、洒糕、苏子叶饽饽等。小米面饽饽有牛舌饼、碗坨;苞米面饽饽有“菠萝”叶饼、苞米饽饽;高粱米面甜饽饽。1.简介:满族人口总数为1068.2万人(2000年),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居第二位。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是满族的故乡,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逐步统一全国,从此开始了满族贵族对全国的统治,辛亥革命之后,清廷覆亡。2.分布:满族人口分布于全国各地,以辽宁、河北、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自治区、北京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多,其他散居于新疆、甘肃、宁夏、山东、湖北、贵州等省区及西安、成都、广州、福州等大中城市。3.评价:满族是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也是一个善于博收外来文化并融汇创新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富有民族特色的风俗文化,满族岁时风俗,多与汉族相近,但又保持着不少满族特色。,
手站立并和颜悦色地回答长者的问话。新媳妇不能同公婆、丈夫同桌吃饭。长辈在吃饭时,媳妇在旁伺候,否则就视为不敬不孝。妇女相见,兴手拉手之礼,至亲久别相见彼此抱腰接面,然后执手问安,是谓抱腰接面大礼。妇女怀孕后,不能到别人的产房去,不许大哭大笑,不准侍奉祖先神。婴儿出生的第三天要“洗三”,请儿女双全、德高望重的老太太给孩子沐浴,也称沐浴礼。满族是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风俗文化。
《民俗文化与宗教信仰》,由色音主编,收入了在中国昆明举行的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大会上发表的关于民俗文化、宗教信仰的论文,包括《元代蒙古族萨满教探析》《当代语境下的满族萨满教美术》《试析节日祭祀中的宗教文化内涵——以春节祭祀为例》《南岳信仰民俗初探》等。 民俗文化网 《民俗文化研究》,共收录论文12篇,从理论视野、器具民俗和民俗生活三方面对中外民俗文化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对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及其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民俗研究》,杂志创刊于1985年,是中国目前唯一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民俗学理论刊物。 《民俗研究》杂志向国内外读者全面介绍中国民俗和民俗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是国家确认的人文与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被认为是“能够代表中国民俗学最高学术水平的杂志。 季刊,每期272页,每季末月出版,全国邮局发行。
请问满族的民风民俗? 满族:挂旗过年 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节日期间,男孩成帮结伙地放鞭炮,或乘坐自制的各式各样的木爬犁,在山岗上、冰面上嗖嗖飞驰。少女和年轻的媳妇们穿着新做的花衣服,三五成群,分家合伙地玩嘎拉哈(猪或牛的膝关节骨)。从初一到初五的晚上,人们还自愿组织起来扭秧歌拜年,阵容较强的秧歌队,不仅在本村扭,还到外村去扭。围观的群众常常乐得前仰后合,忘记了疲劳和寒冷。甚至还有热心的观众―直尾随着秧歌队走乡串户,直到天明才归。 民风民俗的满族 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节日期间,男孩成帮结伙地放鞭炮,或乘坐自制的各式各样的木爬犁,在山岗上、冰面上嗖嗖飞驰。少女和年轻的媳妇们穿着新做的花衣服,三五成群,分家合伙地玩嘎拉哈(猪或牛的膝关节骨)。从初一到初五的晚上,人们还自愿组织起来扭秧歌拜年,阵容较强的秧歌队,不仅在本村扭,还到外村去扭。围观的群众常常乐得前仰后合,忘记了疲劳和寒冷。甚至还有热心的观众―直尾随着秧歌队走乡串户,直到天明才归。 满族的风俗和简介(都不超过100字的) 满族人孝敬长辈,注重礼节,在路上遇见长辈,要侧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长辈走过再行;不但晚辈见了长辈要施礼,在同辈人中年轻的见了年长的也要施礼问候。亲友相见,除握手互敬问候外,有的还行抱腰接面礼。过春节时要拜两次年,年三十晚上拜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叫迎新春。 满族传统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开,西间称西上屋,中间称堂屋,东间称东下屋。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西炕为贵,北炕为大,南炕为小,来客住西炕,长辈多住北炕,晚辈住南炕。 忌讳:室内西炕不得随意坐人和堆放杂物;忌打狗、杀狗和忌食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忌 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 写满族的风俗习惯 满族生活中有许多忌讳,犯忌则被视为无礼貌。满族不兴戴狗皮帽、吃狗肉,最忌讳别族人戴狗皮帽进家来。西炕不许随便坐人。院中有锁龙杆,不许拴牲口等。新媳妇不能同公公、婆婆、丈夫同桌吃饭。长辈在吃饭时,媳妇在旁伺候,否 则,就视为不敬不孝。大爷伯父辈不得同侄儿媳妇开玩笑。侄儿媳妇不许在大爷面前露胳膊露腿。过去满族妇女旗袍长至盖脚背,袖长至手背后,与今日之短袖旗袍大相径庭。 满族有敬老尊上的风尚。青年人见了长者要垂手站立并要和颜悦色地回答长者的问话。有人冲父母状况,子女必须起立回答。对老人,三天请小安,五天请大安。 请安礼,男有问安、打千儿、叩头。问安,是请小安,垂手站问好。打千儿是请大安,也叫单腿跪,满语为埃拉塔拉米,即先敏捷地掸下袖头,左腿前屈,右腿后蹲,左手扶膝,右手下垂,头与身略前倾。叩头礼,即磕头,一跪三叩或二跪六叩,新年请安首必四叩,至三则跪而昂首,若听命者然。尊长者以好话祝之,乃一叩而起,否则不起也(《柳边纪略》卷四)。 对神佛、祖先、帝王则三跪九叩。女人礼仪不同于男人,有蹲安礼,俗称半蹲儿,即双脚平行站立,两手扶膝一弓腰,膝略屈如半蹲状。妇女平日相见,以右手抚其额,点头为拜,俗称抚鬓儿,即手指从眉上额头鬓角连抚三下,随后点头目视。 妇女相见,兴手拉手之礼,俗称拉拉礼,与汉族妇女拜见礼有别。至亲久别相见彼此抱腰接面,然后执手问安,是谓抱腰接面大礼。如幼辈见长辈,两手抱其腰,长者用手抚其背。老年夫妻相见有顶头礼,老夫妇久别重逢,老伴迎上去用头顶住老头胸脯,老头轻轻抚摸几下老伴后脑勺或后脖颈。 满族人,路上遇见不相识的长者,要鞠躬垂手问赛音(满语,好的意思);如骑马,要下马闪在路旁让长辈先行。长者也很客气地说:谢谢阿哥,请上马先行,青年人才可上马赶路。 满族十分重视对子女的生育。妇女一旦怀孕,被视为全家吉事,这时婆母便告诉她一些保胎知识和传统禁忌。如:不准孕妇到别人的产房去,不准坐锅台、穿台。不许大哭大笑,不准侍奉祖先神。怀孕五月,不许去马棚,不许牵马等。 新年伊始,全家团聚吃团圆饺子,俗称”揣元宝”。煮饺子时,家主要吆喝:”小日子起来了吗?”其他人同时回答:”起来了!”他们把饺子从锅底浮起来比作日子起来了。然后让小孩爬上柜子上蹦三下,以示新日子”蹦个高”。 响棚 满族办喜事接新娘要选一个良辰吉日。吉日订妥后,在结婚前,男方要给女方家老酒一坛,肥猪一只作为女子宴请亲朋好友所用。 第一天,娶亲去的人为单数,即新郎、媒人、两个娶亲婆、一个压轿男孩。新郎到女方家,进院首先要到上屋面向西给老佛父叩头。然后有人陪着在一个单独的屋内住下。在这一天,新郎、新娘不能见面。 亮轿 第二天,选定良辰,请新娘上轿,新娘在鼓乐声中挥泪与家人告别,母亲则把新娘的洗脸水泼在花轿停放过的地方。 满族迎娶新娘时多用轿,但花轿不是用人抬的,而是用马拉的。花轿是在马车上扎成的,先固定好四框,然后用红绫子围上,上面也用红绫拉成翼状轿顶,轿门有红绫档帘。在轿顶上是有木刻的“麒麟送子”。 有的还在轿的两侧装上透明镜。迎娶时,轿内要有压轿......>> 满族人的风俗习惯? 1.饮食民俗 满族饽饽。满族人喜欢吃粘食,因为粘食耐饿,便于外出射猎活动。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制作精巧,风味独特的各种点心,统称为满族饽饽,因此素有满点汉菜之说。满族饽饽历史悠久,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栗子面窝窝头,也称小窝头。满族入关前有一种筵席叫饽饽席,每桌使用面粉80斤,可见规模之大。使用的面粉多为粘面,就是以糯米或大黄米、小黄米为主,掺入适量其他米碴,再用豆沙、果仁、白糖作馅。主要的品种有萨其玛、绿豆糕、苏叶饼、豌豆黄、牛舌饼、打糕、油炸糕、粘豆包等。每到冬天,满族人家一般都要做上几锅粘豆包,冻起来随吃随拿。现在沈阳冬天的集市上仍然经常可以听到粘豆包的叫卖声。菜肴。满族人特别喜欢吃猪肉、酸菜,而且烹调方法很多。比较有特点的菜肴有吃肉大典、白肉酸菜血肠、火锅、酸汤子等。遇到喜庆的事情或祭祀时,要设肉食大典。八人为一桌,席间主人端上一方方约十斤左右的猪肉和调好的肉汁,客人不用筷子,而是自己用刀将肉切成块或片,蘸肉汁吃肉,并依次捧碗喝酒,十分豪爽。白肉血肠是满族人宴请亲友的一道主菜。五花猪肉,切薄片,与细切的酸菜同时下锅,开锅后再投入已灌好、煮熟、切成小段的血肠。这道菜香而不腻,营养价值很高。现在沈阳的那家馆白肉血肠,风味绝伦,深受消费者欢迎。涮火锅是最为典型的满族饮食。这种饮食与当年满族人游猎生活方式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不论是原始的满族火锅,还是如今华夏大地随处可见的现代火锅,吃起来都会令人联想起噼啪作响的山林篝火,联想到吱吱作响的小吊锅。可以说满族火锅是如今风靡全国的火锅老祖。除菊花火锅外,比较有名的有什锦火锅和三鲜火锅。酸汤子是满族传统食品。秋季新粮成熟之后,农村几乎家家泡酸汤子。将新打下来的玉米整粒浸入缸中发酵,然后用清水冲洗,将酸味去除,磨成水面后,过滤去渣皮,即成汤面。食用的时候,锅内烧开水,用特制的汤子套,套在左手大拇指上,左手握一团汤面,用右手挤压,挤出的汤子条直接入锅煮熟,捞出来后,拌入肉炸酱、鸡蛋酱或葱花酱之类的佐料即可食用。 2.发式和服饰 (1)发式。满族人的发式继承了金代女真人之习俗,男子发式是半剃半留,即前剃后留,留下的头发编成发辫垂于脑后。辫子上可结有各种各样的装饰物,从装饰物上就可以基本判定其地位的高低和身份的尊卑。传说这种发式与女真族骑射的生产方式有关,主要是为避免前面的头发遮挡视线,影响猎射野物。六、七十年代,汉族农村的小男孩,为了好养活,仍有脑后留小辫的习俗,这不能不说是受满族风俗的影响。满族妇女对头发十分爱惜,对发式也十分讲究。满族妇女辫发盘髻的习俗,也是来自女真遗风。两把头是满族妇女最具有代表性的发式,就是把头发束在头顶上,分成两绺,结成横长式的发髻,高高的发髻最为流行;再将后面余发结成一个燕尾式的长扁髻,压在后脖领上,使脖颈挺直。满族女子身着旗袍,足蹬高底旗鞋,显得亭亭玉立,仪态万千,充分体现满族女子的端庄优雅。清代中期,满洲贵族妇女开始盛行旗头,也叫旗头板、大拉翅。就是以头顶发髻为座,上面放置旗头。旗头和我们在舞台上看到的差不多,......>> 满族风俗习惯 满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也是一个富取博收外来文化并善于融汇创新的民族。满族的风俗习惯很有特点。 服饰 满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其服饰高雅华丽,在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并对中国的服饰文化发展产生过很大影响。过去,满族男人冬季穿长袍,有的加外衫,套马褂,穿皮、棉、毡单脸厚底鞋,戴毡帽头,三块瓦狐皮或羊皮皮帽,春、夏、秋三季穿长衫,外套单夹马褂,内穿汗、背心。女子冬穿棉旗袍、套坎肩,春、秋穿夹旗袍,罩坎肩,普遍加绦子(右开襟)襟上,袖口镶五颜六色的双绦子。梳旗头、戴耳套、穿棉、单带脸勾云、绣花厚底鞋。满族姑娘临出嫁前绣门帘、枕头顶,做许多绣花鞋。 居住 满族早期多依山傍水而居,以方便和适应他们的生产生活习惯。满族农村房屋正房一般为三间或五间,坐北朝南便于采光,均在东端南边开门,形如口袋,俗称“口袋房”,便于聚暖。东西各有厢房,配以门房,这便构成通常所说的四合院。房屋多为起脊砖瓦房,俗称“海青房”。房柱皆插地,门向南开,高大宽敞。房内正对门一间谓堂屋,又称外屋,设厨灶锅台、水缸,灶通西内室火炕,火炕,满语称“土瓦”。从堂屋西墙开门为里屋,为南、北、西三面构成“万字坑”或“蔓枝炕”。满族尚右,西墙供祖宗牌位,不住人,下通烟道。南北对面炕。上铺炕席,或糊炕纸刷油。炕梢置衣柜,柜内装衣物,柜上叠置被褥、梳妆用品。夜间长辈居于西屋南炕,北炕分居兄弟子媳。为御北方寒冷,有的还建有火地。屋外西山墙头砌有圆形烟囱(满语称为呼兰),高出房檐数尺。烟囱根底有窝风窠,以挡逆风。南北墙上有窗,窗户纸糊在窗棂外,窗棂及门上亮子窗棂构成各种图案。窗户分上下两扇,上窗可用棍支起通风。 礼仪 满族是一个十分注重礼节的民族。满族人见面或拜见客人,有各种礼节,其中有打千礼、抚鬓礼、拉手礼、抱见礼、半蹲礼、磕头礼等。其中,打千礼、抱见礼、磕头礼主要为男人所用,其他则用于妇女。打千礼用于晚辈对长辈、下属对长官,抱见礼是平辈之间用,晚辈对长辈也可用,不过晚辈要抱长辈的腰,长辈抚晚辈的背,等等。现在,有些繁琐的礼节已被简化。 满族尊老敬上的传统更为明显。晚辈每日早晚要向父、祖问安,途中遇长辈人要让路,吃饭时长辈先坐先吃。满族重感情讲信义,对宾朋真诚相待,有客人必设宴招待,所允诺之事必全力去做。 婚姻 满族传统的婚姻仪式较为复杂,大致经过通媒、放定、纳彩、过箱、迎亲、拜堂、拜祖、分大小、回门等程序。 通媒即由男方家请媒人向女方家求婚,两家都同意后便放小定,即男方家赠如意或钗钏诸物为定礼。然后是定婚,即选择吉日,男方家及其亲戚往女家问名,女家设宴款待,男方家长致辞求婚,女方家同意后,才算定下婚事。此时男方要拜女方家神位及其长辈。定婚后要过礼,也是选择吉日,男方家送衣服、绸缎、羊、鹅等礼物。男方家还要赠银两钱财。此时要议定婚期。进入迎亲阶段,女方家在婚期前一天陪送嫁妆,俗称“过箱”,新郎要往女家致谢。迎亲时,新郎在迎亲队伍的陪伴下赶着彩车迎亲,在途中两车相错时,新娘的哥哥将新娘抱上新郎家的彩车,俗称“插车”。新娘至新郎家,换车乘轿,花轿落地,新郎要虚射三箭。新娘蒙红盖头下轿,与新郎站在事先摆在院中的天地桌前,向北三叩首,俗称拜北斗,即拜天地。拜完后撤天地桌,新娘进入临时搭的帐篷,谓之坐帐。坐帐时“开脸”,换头型。坐帐后,新娘跨过马鞍进洞房,新郎用秤杆揭去盖头扔到房檐上。夫妻饮交杯酒,吃合喜面、子孙饽饽,众人闹洞房。在婚日当天晚上,新郎新娘要拜祖宗。婚后第一天,新娘给夫家亲戚装烟敬茶,拜宗族,认明辈分,谓之分大小。一般在结婚三日之后,夫妻同回女方家,拜见娘家人并拜......>> 满族的民风民俗作文600字 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三省,以辽宁省最多。另外,在内蒙古、河北、山东、新疆等省、自治区以及北京、成都、兰州、福州、银川、西安等大中城市均有少数散居满族。 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人,其后裔一直生活在长白山以北、黑龙江中上游、乌苏里江流域。1644年清军入关,统一了中国,形成满汉长期杂居的局面。辛亥革命后,满洲族改称满族。 满族人孝敬长辈,注重礼节,在路上遇见长辈,要侧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长辈走过再行;不但晚辈见了长辈要施礼,在同辈人中年轻的见了年长的也要施礼问候。亲友相见,除握手互敬问候外,有的还行抱腰接面礼。 叩头礼常见于下级对上级、少辈对长辈。表示恭敬、侍奉、恳求之意,或春节拜年,均行叩头礼。行礼时,先脱帽,跪左膝,后跪右膝,马蹄袖一弹,双手着地,连叩三下头。此俗自建州女真时就有,《建州闻见录》云:将胡(指女真人为官者)之见奴酋(努尔哈赤),脱笠叩头,卒胡之于将胡亦然。祭祀时也叩头。 满族生活中有许多忌讳,犯忌则被视为无礼貌。满族不兴戴狗皮帽、吃狗肉,最忌讳别族人戴狗皮帽进家来。传说,当年汗王遭难时,狗有救驾之恩,满族视之为恩祖而加以保护和珍爱。西炕不许随便坐人。院中有锁龙杆,不许拴牲口。 还有尊卑、等级关系上的忌讳和规矩。新媳妇不能同公公、婆婆、丈夫同桌吃饭。长辈吃饭,媳妇在旁伺候,否则,就视为不敬不孝。大爷伯父辈不得同侄儿媳妇开玩笑。侄儿媳妇不许在大爷面前露胳膊露腿。过去满族妇女旗袍长至盖脚背,袖长至手背后,与今日之短袖旗袍大相径庭。 满族有敬老尊上的风尚。青年人见了长者要垂手站立并要和颜悦色地回答长者的问话。有人冲父母状况,子女必须起立回答。对老人,三天请小安,五天请大安。 请安礼,男有问安、打千儿、叩头。问安,是请小安,垂手站问好。打千儿是请大安,也叫单腿跪,满语为埃拉塔拉米,即先敏捷地掸下袖头,左腿前屈,右腿后蹲,左手扶膝,右手下垂,头与身略前倾。叩头礼,即磕头,一跪三叩或二跪六叩,新年请安首必四叩,至三则跪而昂首,若听命者然。尊长者以好话祝之,乃一叩而起,否则不起也(《柳边纪略》卷四)。 满族的民风民俗作文450字 “56个民族,56朵花”。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都有不同的特色民居,特色饮食,这就应了一句话“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而满族,就是这56 朵花中艳丽的一朵,满族的服饰特别有特色,下面,我就来简单的介绍一下。 满族妇女不缠脚,所有鞋子绣有漂亮的花饰,鞋底中央垫有10公分高的木质鞋跟。满族妇女穿着这样的鞋走起路来,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摇曳的步态。 旗袍是满族妇女的传统服饰。她们喜欢穿长及脚面的旗袍,或外罩坎肩。旗袍的特点是立领、右大襟、 紧腰身、下摆开衩。古旗袍有琵琶襟、如意襟、斜襟、滚边或镶边等。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经改进,腰身宽松,袖口宽大,长度适中,便于行走。已成为中国妇女较通行的服装。三十年代初受西方短裙的影响,长度缩短,几近膝盖,袖口缩小三十年代中又加长,两边高衩。四十年代缩短,出现短袖或无袖旗袍,外为流线型。继后,衣片前后分离,有肩缝和装袖式旗袍裙等。旗袍具有东方色彩,能充分显示依态雍容文雅,被认为是表现女性美的 典型民族服装。称誉世界。 妇女旗袍的装饰性比男性旗袍更强。领子、前襟和袖口都绣花装饰。镶嵌几道花纹或彩牙儿,俗称“画道儿”或“狗牙儿”。 满族妇女的服装十分漂亮,满族男子的服装也很不错。 历史上的满族男子多穿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 马褂是满族男子骑马时常穿一种褂子。马褂分为大襟、对襟、琵琶襟等多种形式。马褂后成为日常罩于袍子外面的服装。高领对襟,四面开禊,长及腰部,袖子稍短,袍袖可露出三、四寸,将袍袖卷于褂袖上面,即所谓大、小袖。现在许多满族人所穿的对襟小棉袄,就是从马褂演变过来的。为了骑马方便,在长袍的外边套一种身长至脐,四面开禊的短褂,以御风寒。 满族的男子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他们的衣服喜欢用青、蓝、棕等色的棉、丝绸、缎等各种质地的衣料制作,裤腿扎青色腿带,脚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制乌拉。顶上留辫子,剃去周围的头发。 满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一个少数民族,是一朵艳丽的奇葩。它有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俗,不同的特色,需要我们去慢慢了解,慢慢的认识。
阿里孔雀舞阿里孔雀舞发源于普兰县,流传在普兰和狮泉河等地区。这是当地群众逢年过节时跳的一种民间舞蹈,表达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跳时大多呈圆圈或半圆圈形,人数不限,无乐器伴奏,但有伴唱。孔雀舞的步伐较单调,但它是一种受人喜爱的民间舞蹈。基本步伐有“两步一跺”、“小踮步”。上身的动作较丰富,有“双摆手”、“抖肩”、“双叉腰”、“孔雀汲水”等。跳时都有唱词,舞蹈和唱词配合得非常紧密。舞者根据词意做各种动作,如:唱到孔雀如何摇头?舞者双手叉腰做“左右摇头”动作;唱到孔雀如何飞翔?舞者做“双摆手”动作表示飞翔。其中最有特点的动作就是“孔雀汲水”。动作做法:两脚脚掌合拢,两脚外侧着地,双膝向外打开向下深蹲,上身向前倾斜直到把地上的木碗用嘴叨起来后慢慢起来。双手则一直做飞翔动作“双摆”。看上去即优美又有特色。林芝孔雀舞林芝孔雀舞起源于林芝地区米林县扎西绕登乡,流传在米林县和扎西绕登乡。林芝孔雀舞也无乐器伴奏,常常是自唱自跳。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和集体舞等多种形式,男女均可。集体舞时为大圆圈队形,基本上在原地跳,有时也沿顺时针方向移动跳。林芝孔雀舞是当地群众在欢渡藏历年和参加其它民俗节日活动时跳的一种民间歌舞,届时,人民欢聚在一起喝酒,唱歌,跳“恰巴波”(林芝地区的一种民间歌舞),中间要穿插孔雀舞的表演。孔雀舞的表演属自娱性的歌舞。亦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孔雀舞的动作较简单,但歌词内容和舞蹈动作结合得非常密切。如唱到“孔雀你从何方来,孔雀我从东方的印度来”时,舞者做“围腰手”并接做“双摆手”表示飞翔。当唱到“孔雀你如何汲水?孔雀我这样汲水”时,舞者即做汲水动作:脚站小八字步,双手向斜后方伸出,双手腕向下摆动,示意在飞翔,全蹲,然后用嘴把地上的木碗衔起来。此动作需在二拍中完成,动作难度较大。孔雀舞的基本步伐和手势有“一步一跺”、“八字全蹲”、“孔雀汲水”、“孔雀飞翔”等。动作优美自如、形象逼真,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歌舞艺术。巴塘孔雀舞当地群众称它为“玛恰曲通”。“玛恰”即孔雀,“曲通”即汲水,意为孔雀汲水。该舞主要流传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地区和西藏拉萨等地。孔雀汲水只在逢年过节时才跳,是“巴谐”(巴塘弦子)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歌舞,也是当地群众最喜爱的歌舞。跳时呈大圆圈或半圆形,可移动。人数不限,男女各半或男女混合,来去自由,采用对唱对舞的形式。圆圈中央没有一个盛满酒或水的木碗,领舞者一人(男女均可)围着木碗舞动,众人和琴手伴舞。领舞者根据歌词内容模拟孔雀。如唱到“孔雀你从哪方来?是从印度方向来”时,领舞者做飞翔动作“双摆手”。当唱到“孔雀你喝的什么水?喝的是清凉泉水”时,领舞者做汲水动作,即:踏步全蹲,双臂伸向斜后方作向后的开合摆袖,同时用嘴把地上的木碗衔起来并将酒喝光。孔雀汲水的基本步伐和手势有“一步一点”、“一步一撩”、“三步一撩”、“三步一点”、“踏步全蹲”、“八字甩手”、“顺风旗”等。孔雀汲水姿态优美,婉转,轻盈,舒展,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良好祝愿。藏戏中的孔雀舞藏戏,藏语叫“阿吉拉姆”,是藏族人们喜闻乐见的古老剧种,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藏戏一般属歌舞范畴,系用歌舞形式表现文学内容的综合性艺术。除西藏外,在云南、四川、甘肃等藏族地区也普遍流行。藏戏是一种具有浓郁藏族特色的民间歌舞艺术,最初也是从民间说唱等形式发展起来的。公元14世纪时,由兴建铁索桥造福众生而闻名藏区的伟人珠钦·汤东杰布继承和发展,已为众所周知。藏戏分兰面具和白面具两种,白面具素称“扎西协巴”。藏戏表演分三大段:第一大段开场戏叫“温巴顿”,在剧中起介绍演员、招引观众、讲解正戏剧情的作用,为正戏演出作准备。第二大段正戏叫“雄”,开始由温巴用板式的念白介绍剧情和演员所扮角色,然后正式演出。第三大段“扎西”是演出结束前的尾声,和剧情没有什么关系,只是祝福祈祥仪式,接受观众的哈达和捐赠。藏戏的取材,大致来自民间故事、历史传说、佛教经典和世事人情等。主要剧目有《文成公主与尼泊尔公主》、《诺桑王了》、《苏吉尼玛》、《顿月顿珠》、《朗萨文波》、《卓瓦桑姆》、《白玛文巴》等。有的藏戏中有孔雀舞的舞蹈片段,利用孔雀的装束模拟孔雀舞姿。羌姆中的孔雀舞“羌姆”即跳或舞的意思,是藏传佛教各派僧众在自己寺院范围内举行隆重仪式时表演的一种宗教舞蹈艺术。场面壮观,气势宏大,集诵经、音乐、舞蹈为一体。内容主要是驱邪,迎祥,辞别旧岁月。各寺院按照藏历分别确定一天或若干天为表演日期,尔后连年如此,除此之外不得随意表演。“羌姆”的渊源多数专家认为起源于公元八世纪,但也有少数专家认为是起源于苯教时期。各说不一,有待进一步考证。“羌姆”演出程式中比较固定的角色一般都有神、神兵、妖魔、小丑和飞禽走兽等。在羌姆中穿插跳孔雀舞只能在扎什伦布寺表演《色莫庆姆》时才能见到。基本动作有“移动平步”、“小跑”、“左右摇头”、“伸缩脖子”等。动作虽不多,但在《色莫庆姆》中则是必不可少。艺术特点孔雀舞没有音乐旋律的伴奏。伴奏乐器虽然仅有象脚鼓、锣、钹等打击乐,但并不显得单调。象脚鼓的鼓点异常丰富,音响变化万千,表演者一般都要选一位很好的鼓手伴奏。这样,才能打出丰富多彩、激动人心的鼓点。同时能随着表演者的舞蹈动作和情绪的变化而灵活、巧妙地变换鼓点。木架上按大小顺序排列的锣虽然只打着单一的节奏,但也能随着表演者的舞蹈动作的节奏,但也随着表演的情绪和舞蹈动作的变化而有轻、重、快、慢之分。钹的打法也如此。当象脚鼓、锣、钹三种乐器很协调的齐奏时,即能够打击温柔抒情的鼓点,也能打电影[神话]中金喜善跳的孔雀舞击出欢腾奔放和浑厚有力的鼓点鼓点。鼓点激发起来演者的激情,同时,表演者精湛的表演艺术又感染了鼓手。围观群众在表演者跳到高潮时,由一人(可由鼓手或观众中的小伙子)带头喝彩:吾-吾或水-水。这时,就出现了一中短波百应的欢腾场面。瑞丽傣族孔雀舞以单人舞为主,也有双人孔雀舞。舞者以男性居多。孔雀舞有丰富多样的手形动作和跳、转等技巧,四肢和躯干的各个关节要重拍向下屈伸,全身均匀颤动,形成优美的三道弯舞姿。架子孔雀舞的舞蹈语汇尤为丰富,有飞跑下山、林中窥看、漫步森林、抖翅、点水等惟妙惟肖模拟孔雀神态的动作。 孔雀舞的分布地区较广,上部阿里三部,中部卫藏四翼,下部朵甘思六冈,都有表现孔雀的民间舞蹈。由于各地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的不同,孔雀舞的表演形式、风格特点、技巧难度、歌词大意、音乐风格亦有差异。为了说明各地孔雀舞的区别,现借用几种不同的孔雀舞加以比较和研究。
谈新时代民族舞蹈教学创新论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我整理的谈新时代民族舞蹈教学创新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摘要】 民族舞蹈是舞蹈课程体系当中的一项基础课,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流传下来的一种独特的舞蹈艺术形式。对民族舞蹈的教学,不能只把关注点放在形体舞态的教学指导上,还需要深层次挖掘民族舞蹈背后的文化,真正让舞蹈教育回归本真,优化学生的文化以及艺术体验。随着艺术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时代的民族舞蹈教学必须打破局限,加大创新力度,引入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同时注意将文化教育和民族舞蹈教学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对民族舞蹈进行传承与发扬,让学生在舞蹈表演上获得更加优秀的表现,彰显舞蹈作品的灵魂与内在精神。
【关键词】 新时代;民族舞蹈教学;创新;
民族舞蹈是一种来源于生活的舞蹈艺术,涉及到传统舞、现代土风舞等多个不同的舞蹈类别。它将富有生活气息以及本土文化特色的肢体动作语言进行艺术化加工与呈现,能够彰显民族艺术的独特魅力,在新时代也应该得到传承和发展。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舞蹈形式,丰富多彩的民族舞蹈构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民族舞蹈体系,同时也给当前的舞蹈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了满足新时期舞蹈艺术发展以及舞蹈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必须对传统的民族舞蹈教学策略进行改革创新,增进学生对舞蹈作品的理解,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用教学创新推动民族舞蹈的教学改革和持续性进步。
一、新时代民族舞蹈教学创新的内在要求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完善的文化艺术体系,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舞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的民族舞蹈传承和发展需要走上一条创新之路。相应的,通过教育途径进行民族舞蹈的传承和发扬,必须把教学创新作为重中之重,找到教学改革创新的正确道路。为确保民族舞蹈教学创新达到预期效果,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改变课程教学落后的局面。在开设民族舞蹈课程的过程中,不再只是将关注点放在舞蹈技巧教学和形体塑造上,还要重视学生的内在与主观情感,强化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教学创新的有效性。
二是提高对民族文化的渗透力度。民族舞蹈本身就是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机载体,让学生学习民族舞蹈,就不能够忽视民族文化的融入与渗透。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意识,并把传统文化要素融入到民族舞蹈教学的不同环节,辅助学生理解舞蹈作品的内在情感以及文化内涵,培养高素质的舞蹈艺术人才。
三是坚定舞蹈教学改革创新的决心。当前的民族舞蹈教学往往是为了教学而教学,没有把握教学的深层目的,再加上内外因素的双重作用,导致学校的民族舞蹈教学改革缺少决心,重量不重质。所以,创新民族舞蹈教学的关键,就是要坚定决心和信心,掌握民族舞蹈艺术特色,科学定制课程内容,保证创新成果。
四是重视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民族舞蹈教学既是对舞蹈艺术的传承,又是对民族文化的发扬和保护,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与组织者,必须充分发挥个人作用,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摆脱过去过于死板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能够在教师的辅助之下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展现出更好的艺术表现力。
二、新时代民族舞蹈教学创新的有效方法
(一)大力创新民族舞蹈教材
教材是课程教学的动力源泉和教学根本,教材的应用效果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水平。所以,对新时代的民族舞蹈教学进行创新的过程当中,必须把教材作为一个重要突破口,加大教材的创新改革力度。教材是权威机构精挑细选、同时又在教育实践当中归纳总结出来的产物,所以在教学当中备受重视。不过如今的民族舞蹈教学并没有系统性的教材,同时在教学内容上,不注意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变革进行内容的更新,导致学生的知识和技巧不能与时俱进。基于当前民族舞蹈教材建设当中存在的不足,教师需要结合地域情况,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同时联系民族舞蹈的发展动态,选择相应的教材,并对教材进行合理改进,给当前的实际课程教学提供便利。考虑到民族舞蹈种类众多,不同民族的舞蹈艺术也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所以在教材的选择和优化当中,教师需要做好分类,并对教材内容进行吸收和总结。比如,藏族舞蹈的教学要关注扶胯等经典体态内容,维吾尔族舞蹈要特别重视支字步等内容。针对各民族的舞蹈特点设计针对性强的教材,并与日常练习相配套,这样才能够让教学更加严谨,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
(二)改革民族舞蹈教学模式
新时代民族舞蹈教学任重道远,要真正完成这项系统性的大工程,保证教育改革创新的整体质量,为新时期的优秀人才培养提供更大的助力,必须将教学模式改革作为一个重要思路,运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确保改革效果。民族舞蹈涉及的知识内容比较复杂,同时也有很多抽象性理论以及难度较高的技术技巧,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思路,不再只用单一的示范教学方法,而是引入其他的先进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表现平台,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唤醒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实践当中有更加精彩的发挥。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法,用生动直观的方式把民族舞蹈对应的抽象民族文化及其发展概况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系统了解民族文化以及民族舞蹈的发展历程。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法进行高难度教学技巧的展示,通过视频资料演示出具体的表演细节,弥补教师单一示范的不足。例如在教授蒙古族的民族舞蹈时,教师可以在课程教学之前查找与该舞蹈有关的教学资料,然后结合图片与视频等素材,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以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基础动作与特殊动作,结合动作说明蒙古舞发展历程,并通过蒙古族服装、蒙古包等环境要素的介绍,让学生多角度了解蒙古族的优秀民族文化。这样学生就可以在现代化教学模式的支持下,顺利掌握民族舞蹈的理论以及实践技巧,提高学习效率。另外,教师还可以开展鉴赏教学,比如给学生播放经典的《红绸舞》《花鼓舞》《采茶舞》《绸舞》等作品,让学生在鉴赏学习当中提高审美水平。
(三)有效渗透民族舞蹈文化
民族舞蹈是历史文化沉淀、凝结的产物,在漫长的发展过程当中,经历了人口变迁,也历经了不同时代、不同信仰的变化,所以其中包含的民族历史与风俗文化是非常丰富的,有着很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教师要让学生真正掌握民族舞蹈作品的表现方法,把各种理论和技术技巧结合起来,就不能够忽视民族舞蹈的文化内涵,要让学生在文化熏陶之下,深入理解舞蹈作品背后的民族精神以及文化内涵,顺利把握舞蹈的艺术风格,给学生的舞蹈艺术学习增添更多的美感和文化价值。对此,教师在创新民族舞蹈教学时,要把民族舞蹈文化融入到教学当中,通过文化知识的补充以及研究,让学生把舞蹈动作和文化结合起来。比如在傣族舞蹈当中,大象舞和孔雀舞是非常重要的类别,而这两种舞蹈的产生和本地环境以及文化密切相关。孔雀是傣族人民心中幸福吉祥的象征,大象是五谷丰登的象征,人们通过编创孔雀舞以及大象舞,表达了对于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这样的舞蹈形式也是本地独特文化的发展成果。教师在教学当中,可以先为学生补充这些文化知识,最后让学生欣赏代表性的舞蹈,比如杨丽萍的《雀之灵》等,为课程教学画上圆满的句号,同时也带给学生更加深刻的学习体验。当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学习傣族舞蹈有关的'文化内容,然后把这些内容进行总结,思考舞蹈作品是如何融入以及表现文化的,让学生在接下来的舞蹈实践以及舞蹈创作当中,有意识地把文化和艺术结合起来,改变学生过去单一化学习的不良方式。
(四)变革民族舞蹈考核策略
素质教育强调在课程教学以及评价环节不能够单纯关注学生的期末成绩,因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势和长处,每个人在考试当中的表现也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果学生因为其他因素影响而没有展现出自己原本的水平,那么这样的评价结果就有失客观,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动力。只因为一次考核就确定学生的能力和层次显得非常草率,也无法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信赖。因此在民族舞蹈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把创新点放在考核模式上,注重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客观归纳和总结,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各种各样的测验与考核,到了期末阶段,则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在各个考点的表现。这样的考核方法有助于避免学生出现临阵磨枪的不良学习习惯,同时也有助于让学生纠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关注日常的学习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考核标准的设置上,教师既要关注学生对技术技巧的掌握,也要评估学生对文化内涵的理解,促使学生调整学习思路。比如在《高原红》的藏族舞蹈考核当中,教师可以把关注点放在三个部分,分别是理论知识、舞蹈表现力以及文化理解力,让学生在舞蹈演绎当中融入情感。
三、结语
舞蹈是艺术之母,民族舞蹈是各个民族文化与精神传承的有效载体,民族舞蹈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持续融合变革的过程,也会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新时代的民族舞蹈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和拓展,创新改革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和表现民族舞蹈艺术的独特魅力,为民族艺术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给我国的民族舞蹈艺术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动力。舞蹈教师需要将创新思想贯穿教育的整个过程,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了解社会对舞蹈艺术人才的要求,以便为我国的民族舞蹈艺术事业提供更多的人才。
四、参考文献
[1]林燕妮.简析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民间舞蹈的教学策略分析[J].黄河之声,2018,(17):61.
[2]秦滨.关于大学舞蹈教学中提升学生情感表现力的思考-以“民族舞蹈”为例[J].智库时代,2019,(17):192+196.
[3]赖程程.新时期高校民族舞蹈教育理论与实践探讨-评《民族舞蹈教育读本》[J].高教探索,2019,(08):129.
[4]王琳霭.浅析海南高职院校舞蹈教育对保护黎、苗民族舞蹈的问题及对策[J].艺术评鉴,2019,(08):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