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英语论文优秀期刊推荐

发布时间:

英语论文优秀期刊推荐

科研出版社,这个出版社很多英文期刊都还不错,你可以试试,希望能帮到你

现代语言学啊

有一个《海外英语》,还有《青春岁月》这两个刊物可以刊出全英文稿件,除此以外,英语专业的也可以考虑,比如《校园英语》之类

《校园英语》省级知网跨库,是12月出刊,可以收全英文文章2版4600字符或9200英文字符起发。

《海外英语》省级知网首页可查,只收21年上半年的加急版面(注意截止到2020年9月3日,他还是只收加急的上半年版面)。

《英语广场》省级知网首页可查,SCD期刊,目前正常收21年2-3月的刊期,另外有个别年内版面可以免费加急到年底出刊,注意他的版面是按字算,不是字符。

《现代英语》万方收录的期刊,只收英语高教的文章。如果是文学的,如果必须是年内的。

《青年文学家》《作家天地》《今古文创》《文化学刊》也可以考虑去发心理学专刊《心理月刊》。

英文期刊:

《有机化学》创刊于1975年,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期刊。

主要刊登有机化学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原始性研究成果。设有综述与进展、研究论文、研究通讯、研究简报、学术动态、研究专题、亮点介绍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中国国内外化学工作者。

《物理学报》由中国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物理学中文学术期刊,为半月刊,被SCI-CD、SCI-E、Scopus、EI、CA、INSPEC、JICST、AJ、MR等国际核心检索系统收录。

主要栏目有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发文领域包括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和光物理、统计物理、非线性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粒子物理与核物理、物理学交叉学科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是1981年创办的中文学术期刊,月刊,中国光学学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

主要刊登激光光谱测量、红外、拉曼、紫外、可见光谱、发射光谱、吸收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激光显微光谱、光谱化学分析、国内外光谱化学分析最新进展、开创性研究论文、学科发展前沿和最新进展、综合评述、研究简报、问题讨论、书刊评述。

《无机材料学报》是1986年创办的中文学术期刊,月刊,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主办,中国科学院主管。

主要刊登包括纳米无机材料、功能陶瓷(铁电、压电、热释电、PTC、温敏、热敏、气敏等)、高性能结构陶瓷、功能晶体材料、能源材料、生物材料。

无机薄膜材料、特种玻璃、环境材料、特种无机涂层材料以及无机复合材料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上述材料性能的最新检测方法以及获得上述材料的新工艺等。

《金属学报》创刊于1956年,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金属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承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材料冶金领域的学术性期刊。主要刊登冶金科技和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具有创新性的原始学术论文和高水平的综述性文章。设置有原始论文、短文快报、综合评述等栏目。

英语期刊推荐

不少学生或者人员都需要进行英语论文的发表,和中文论文相比较,不仅是内容所用语言的区别,还有很多不同之处。发表论文之前也需要仔细比较期刊,我们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英语论文发表的常见期刊。

英语论文发表常见国内期刊有哪些——期刊推荐

1、《外语界》,ISSN:1004-5112

2、《外语教学与研究》,ISSN:1000-0429

3、《现代外语》,ISSN:1003-6105

4、《中国外语》,ISSN:1672-9382

5、《外语研究》,ISSN:1005-7242

6、《外语学刊》,ISSN:1000-0100

7、《上海翻译》,ISSN:1672-9358

8、《校园英语》省级知网跨库,是12月出刊,可以收全英文文章2版4600字符或9200英文字符起发。

9、《海外英语》省级知网首页可查,只收21年上半年的加急版面(注意截止到2020年9月3日,他还是只收加急的上半年版面)。

关于英语期刊排行榜如下:

各学科的世界顶级权威期刊都有哪些各领域的大拿,能说说自己领域里面比较认可的国际、国内期刊都有哪些吗?理学方面,比如数学、物理、化学…除了数学之外,arxiv也包括了其他的研究领域,例如物理,计算机科学,生物等方向的论文也能够在arxiv上面找到。

世界10大著名学术期刊2015-03-07国际学术三大顶期刊科学自然细胞含金量哪个大学上的最多802017-04-21世界著名的社会学人类学学术期刊有哪些2009-02-03谁知道世界3300种著名学术刊物名录吗?62010-11-01世界权威学术杂志有哪些?2013-05-02兰台世界是学术期刊么

世界最好的科学杂志top9《科学美国人》《科学美国人》(英文原名:ScientificAmerican,缩写:SciAm)是美国的一本科普杂志,始于1845年8月28日,起先是每周出版,后改为每月出版;作为《自然》的姐妹出版物,《科学美国人》涵盖的受众包括企业主、高级经理人、决策者和意见领袖,与《自然》的

是专业潮流时尚网站,囊括每季国际时装发布和潮流趋势解读,专注于潮流服饰、流行服装、美容美体、护肤彩妆、珠宝配饰、奢侈品、名表、手袋、鞋靴等时尚领域,报道重大时尚事件、国际时装周、新品发布、明星时尚、名流派对、珠宝展会、腕

全球十大时尚杂志排行NO.1《VOGUE》《VOGUE》期刊是由美国康泰纳仕集团出版发行的一本期刊。创刊于1892年,是世界上历史悠久广受尊崇的一本综合性时尚生活类杂志。杂志内容涉及时装、化妆、美容、健康、娱乐和艺术等各个方面,被奉为世界的。

必克英语中国比较知名英语学习网站之一,是中国排名较高的教育类网站之一.它包括了学习,讨论,电子杂志,语音聊天,资料下载,学习专题,学友俱乐部等栏目。.该网站为不同层次的英语学习者提供了各种学习资料,是一个英语学习的好帮手。.英语之声是

英语阅读期刊推荐

美国主流杂志,综合类周刊。

《英文杂志》1915年1月创刊于上海,又名The English Student,月刊,属于教育类刊物。发行人为印有模,吴继杲、胡哲谋等曾先后担任主编。

初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地址在上海北河南路北首宝山路,后由英文杂志社发行,地址在上海闸北宝山路华字十五号。具体停刊时间及原因不详,馆藏最后一期为1927年12月1日发行的第十三卷第十二号。

刊登内容

刊载英语的学习体会及学习方法、英语练习题、英语短文、英语知识介绍等,以供读者更好的学习英语,内容十分丰富。前页载有英文目录,有关翻译的内容既有英译汉又有汉译英,其题材以文学、时论以及小说为主,一般都为中英文对照,便于读者阅读与学习。

英文内容主要目的以增进英文知识为主,有英文作文以及对英文文法的学术研究以及读书时的体会等,还刊登有一些英文诗歌的翻译。中英文对照翻译中,中文部分既有文言文也有白话文,在文后还有对其中出现的专有名词的详细解释。

该刊还曾举办“三十字夺取锦标”的征文大赛,是以三十字为限的英文作文为题,录取标准有思想、词句、书法三项。许多文章的内容中出现的较难的英语词汇或人名都配有中文翻译,以供读者参考学习。

该刊还登载有许多与英语学习有关的杂志及书籍的广告,如《英文典大全》等,对这些书籍的简要介绍也都为英文。

考研英语应该看的杂志有《英语文摘》,《中国日报》,《自然》,《发现》,《时代周刊》。

1、《英语文摘》

《英语文摘》里面文章后的单词、短语注释可以扩大词汇量。科技方面的文章可以补充一些科技知识,能让心里感到很踏实,在做科技方面的阅读时,理解文意也容易一些。

在“精读”栏目中,除了文章正文前详细的译者点评外,文后与主题相关的词汇的总结便于同类单词的记忆。此外,文摘中严格的中英对照也有助于练习考研英语的翻译题型。

2、《中国日报》

《中国日报》增加了一些从不同视角来介绍中国的栏目,如“BeijingWeekend(北京周末)”和“BizChina(中国财经)”。

3、《自然》

《自然》杂志于1869年在英国创立,在学术界享有盛誉,常与美国《科学》杂志并称为世界两大顶级学术刊物。

自创刊以来,它始终如一地报道自然科学领域中的一些最重要的发现,直到今天(截至2012年)它仍然是世界上影响因子最高的科学期刊。

4、《发现》

国家级大型综合性月刊。创刊于1988年,秉承“传播最新观念,引发头脑风暴”的办刊宗旨,定位于四新——“管理新理念”、“经营新智慧”、“科学新思维”、“生活新格调”。

始终把目光聚焦于中外最新观念的传播上,发行量居同类杂志前茅。

5、《时代周刊》

《时代周刊》,创刊于1923年,是近一个世纪以来最先出现的新闻周刊之一,特为新的日益增长的国际读者群开设一个了解全球新闻的窗口。

《时代》是美国三大时事性周刊之一,内容广泛,对国际问题发表主张和对国际重大事件进行跟踪报道。

1.纽约时报/四六级阅读来源占比22%

《纽约时报》是美国高级报纸、严肃刊物的代表,1851年9月18日创刊,长期以来拥有良好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他最初的名字是《纽约每日时报》。因为风格古朴严肃,有时被称为“The Gray Lady”。报道的可靠性非常高,因此往往被世界上其他报纸和新闻社直接作为新闻来源。

2.经济学人/四六级阅读占比17%

《经济学人》是一份由伦敦经济学人报纸有限公司出版的杂志,创办于1843年9月,创办人詹姆士·威尔逊。杂志主要关注政治和商业方面的新闻,但是每期也有一两篇针对科技和艺术的报导,以及一些书评。《经济学人》的文章用词准确、简练,且注重在最小篇幅内告诉读者最多的信息。使用大众能够读懂的语言来写文章,所以其内容本身并不复杂,且具有很强的易读性。所以很多人都推荐《经济学人》作为深入学习英语的材料。

3.大西洋月刊/四六级阅读来源占比17%

《大西洋月刊》是美国最受尊敬的杂志之一,一本有关文学、政治、科学与艺术的杂志,第一期出版于1857年11月。坚持无党派、无偏见原则,对于任何事物采取一种超然、充满智力型、幽默的、有艺术感的态度。经常发表非专业撰稿人的文章。一直是政治人物的必读刊物,不少美国总统、副总统都是其订阅者。

4.时代time。com/四六级阅读来源占比17%

5.新闻周刊newsweek.com/四六级阅读来源占比12%

6.卫报/四六级阅读来源占比12%

7其他报刊/四六级阅读来源3%

会议优秀论文推荐期刊论文

会被退稿的。会议论文推荐到期刊也可能会被退稿。因为有的会议级别不高,论文质量并不一定很高,所以不一定符合你所投的期刊的质量要求。

先发到会议,再发到期刊。

如果给你发到期刊上了 当然算期刊论文了 如果发在论文集里 那就只能算会议论文了

还没有,只是可能

优秀文章推荐ppt

在百度里去搜索一个漂亮的PPT文档模板下载下来再搜索一篇《走一步,再走一步》的WORD文档然后你把WORD的段落复制进PPT里面就好了

写文章还是要有一定的阅读量和自己独到的见解。如果你是写考场作文还需要足够清晰的结构,每段开头第一句可以写上这一段的中心句。因为阅卷老师是决不会去细品正文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记叙文说实话在考场上并不是非常有优势,当然如果你是初中生,就还是以写记叙文为主吧,特别是你比较擅长记叙文的情况下。对于记叙文,需要情节,但切忌在考场上玩深沉,还是要以清晰为主,适当有些迂回。不过我个人认为,在快速阅卷的过程中,语言永远是最重要的。如果你用散文式的语言流畅地写出一片记叙文,那给人的感觉是十分清晰的。建议你多看经典的作品,看完之后再写,就会觉得语言有了感觉,像是受到了牵引在中考中无论怎样变换形式,记叙文体仍然是主流。写好记叙文特别注意内容、语言、篇章结构这三方面。在中考评分细则中,对这三点的要求是很明确的。一类卷要求:(1)须切题,中心突出,内容具体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2)行文流畅,语言生动准确,表达好。(3)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构思新颖、巧妙。好的记叙文必须是复杂记叙文,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① 记人叙事不再是单项,而是多项至少两项以上。② 要在记叙文这个“尺水”中“兴波”,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跌宕起伏的文章最耐读。③ 主题由简单记叙文的单一性转变为多元性,所涉及的问题应是有哲理的问题,有文化内涵的问题,主旨需深刻,见解应独到。④ 表达方式不再是单一记叙,而应为多种方式综合运用,夹叙夹议,相辅相成。⑤ 记叙内容应做到生动具体,因为记叙文的写作目的是通过对具体事件的描绘寄托作者一定的情感,使读者受到教益。如果内容空洞,就达不到这样的目的。⑥ 写好开头和结尾,注意过渡和照应。⑦ 文章真情实感最动人。真挚的情感能化平凡为神奇,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但切忌无病呻吟,生拼硬凑,要有感而发,感于时代,感于生活。 第一,在弄清“题意”后,围绕“题意”在考场上迅速过一下自己的“人生电影”(以近期为主)。譬如写《尝试》,考生可以这样问自己:这些时候,我有哪些“尝试”?熟悉的人中间有哪些“尝试”?这些“尝试”中,有哪几个最令我动感情?其中,又是哪一个最令我心潮起伏,在考场上想起来都很激动?于是,你就锁定“这一个”!这叫做“糊涂识别”,在走马观花中选定最惹眼、最勾魂摄魄的“生活之花”;也就是说,要在快速选材中丢弃“芝麻”抱“西瓜”。记叙文必须以情动人。考生自己不动情,写出来的文字焉能打动阅卷老师?1988年考《习惯》,许多优秀记叙文写了千差万别、各具光彩的“好外婆”和“好奶奶”。这些考生的选材很聪明。他们在感情的“敏感区”中进行了快速“优选”——爸爸,不如妈妈亲,“世上只有妈妈好”;妈妈,不如妈妈的妈妈、爸爸的妈妈亲,因为隔代之间的情感格外无功利,格外刻骨铭心!从“宣传”效果上讲,这种“材料”也容易让阅卷老师为之共鸣,因为大部分中年老师会由此想到自己逝去或将要逝去的奶奶和外婆,心弦的共振便可想而知了!当然,我不是在此号召江苏考生都扑向“好外婆”、“好奶奶”。我强调的是,要快速捕捉人类感情汪洋大海中最耀眼的“浪花”。其他如“乡情”“师生情”“同窗情”“手足情”等等,亦是考生们值得去搜索和觅取的“领域”。第二,不要回到古代,不要复述经典。这一问题,我在2004年阅卷结束后就强调过了。然而后来仍然有相当多的考生重蹈覆辙。为什么呢?一个直接原因乃是,如此操作相当省事,相当方便。你考《山的沉稳,水的灵动》,我就从近年来学过的《语文》教材和辅助教材中找,立马召唤到许多古代的山、古代的水,一会儿是李清照的“水”,“到黄昏点点滴滴”;一会儿是李太白的“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一会儿是苏东坡的“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写来写去,就是没有自家的“自来水”,没有家前屋后清澈的、或者被污染了的“水”1 2005年考“豹尾”,成千上万的考生一齐追捧一位古代大明星——项羽,他的乌江自刎确实是人生的“豹尾”。可惜,大家都写得大同小异,阅卷者很快产生了“心理疲劳”,一看到“项羽”就发“毛”!近些时候,我发现有些同学依然喜欢到现代文阅读、古代文阅读、名言名句中找“材料”。甚至到本试卷的现代文阅读中找“材料”。这是很不明智的,这些“材料”多为经典,它可以帮助你提高综合素养,提高审美水平,但不能拿来“改造”为临场记叙文。如果这么做了,一个直接的后果是选材“撞车”,再一个后果是隔靴搔痒,融不进自我,无法产生动情效应(譬如被某些考生视为“终南捷径”的“故事新编”)。拿来作议论文的“事实论据”如何呢?也不行。因为这些“材料”你知、我知,考生皆知,英雄所见略同,篇篇作文皆“点”此“睛”,这个“将”在阅卷老师的眼里便很快贬为“小卒”了。我在七八年前提醒过考生,万万不可找那些“名人”(如袁隆平、王选)来“帮忙”;因为他们有名,一定会造成“追星族”,而“追星族”永远是没有个性的“陪衬”而已。现在,这个问题还得再认真讲述一番,特别要讲给那些选择写议论文的考生朋友们听。 第三,如果你的生活中只有“青菜”“萝卜”,那么,你一定得设法放一点“生活的味精”——生动的、感人的细节描写,否则,一锅“青菜萝卜汤”,谁喝了也乏味。那年考《战胜脆弱,选择坚强》,要求考生必须联系“自己”,同学们无法再求助古代名人或当代名人了。于是“实话实说”,数以万计的考生老老实实地写了自己面临的最大“压力”——考试。结果很不理想,几乎千篇一律:快要考试了,本人挑灯夜读,全家轻手轻脚,妈妈送夜宵,爸爸关了电视机,“拜拜”足球赛,终于考完了,成绩不理想,老师在叹气,同学翻白眼,妈妈哭鼻子,爸爸吹胡子,于是我痛苦,要振作,要坚强……”这种作文,分明清汤寡水,很没味道。怪考生吗?不能全怪,因为他们的生活面就是这么大,他们面临的“压力”的确是“考试”。那么,怎样才能别开生面、使“大路货”显出一点新光彩来呢?我曾经举过一个例,再复述一次。一位考生也写“考试”压力,也写挑灯夜读,明显地落入了俗套。然而,机智地增加了一点“味精”——夜读中的“我”,突然发现书桌上的时钟已经快要耗尽电池,那根长长的、瘦弱的秒针,正爬到“45分”那一格,再也爬不上去了;但是,它仍然在顽强地颤动、颤动,企图向上攀升……啊,我就是这根长长的、瘦瘦的、生命不息、攀登不止的伟大的秒针啊!读到这儿,阅卷老师的心弦被打动了,眼眶甚至有点湿润。这就是作文中的“起死回生”,这就是颇有动情力的细节描写,这就是奇妙的写作“味精”,这就是我经常讲到的高考作文中的“亮点”。有了“亮点”,你才能摆脱“随大流”的困境,向“发展等级分”进军!说到这儿,同学们会问了:何老师,这“味精”从哪里觅取呢?我想,前面提及的古今经典、教材名篇、名言名等等,只要你平时多读、多记、多品味,它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之中给你提供“灵感”,提供“机智”。再者,在平时生活中,多一点爱心,多一点热情,多一点荣誉感,多一点责任感,你就会觉得生活是有“味儿”的,你的记忆仓库中就会有一些“芝麻虽小、香气扑鼻”的有趣的生活细节,到时候快速“优选”,它们会呼之即出的。第四,原汁原味地展示高三学生的生活画面、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这里强调的是“原汁原味”,不是过分理性地提炼出来的“蒸馏水”。就是说,哪怕带有某些杂质、某种污染,也比那种纯而又纯的“H2O”好!我曾经戏说:撇开写作技巧、知识面和词汇量不论,高中生的记叙文不如初中生,初中生的记叙文不如小学生。为什么?因为人长大了,就会多一些顾忌,多一些俗套,多一些粉饰,多了些“欲说还休”。所以,我不喜欢高三学生把自己装扮成相当“成熟”的“小老头”“小老太”。应当充分展现一个本本色色、活蹦乱跳、童心未泯、当代风味、可亲可爱的“你”。你们的审美取向、思维节奏、情感色彩、文字风貌,是你们“这一代”的。我们这些老、中、青阅卷者,十分珍视高三“小朋友”们的个性风采,哪怕有些“另类”,也能颔首而对之。举一个例。1999年考《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一位考生这么写:进人高中了,不断考试,痛苦不堪,于是设法移植了一位老教授的记忆,从此柳暗花明,考试不在话下,顺利考入了重点大学。(按:写到这儿,很是一般,许多考生都这么构思,“撞车”了!)进入大学之后,头一桩重大事儿是什么呢?就是找一个漂亮的女朋友!(按:这在80年代阅卷时,肯定会引起反感,太不守学生的本分了!)终于如愿以偿,明日要和女朋友约会了。谁知前一天夜里,老教授突然思维活跃,不停思考,害得我彻夜未眠,第二天一觉睡到下午,错过了约会的良机。我责问老教授,他说:“科学的灵感稍纵即逝,我得抓紧它,这也是为你今后的发展着想啊!”第二次又约会了。老教授没有误我。我准时见到了美丽的姑娘,正欲张开口,说出全世界爱情领域最经典的三个字,突然,老教授又发威了,使我吐出来的不是那三个字,而是公式、定理和概念……姑娘一听,白了我一眼,说:“有毛病啊……”扬长而去。我立马同老教授算账。教授说:“看来咱俩的关系得调整调整了,应当以你为主,以我为客,客随主便,主取客长,方能和谐,方能进步。”我听了,拍手叫好,从此咱俩配合默契、相辅相成,一片和谐……面对这种记叙文,我已无须再作评点了,读者们肯定会会心一笑,肯定会喜欢这一老一少。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