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在线阅读

发布时间: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在线阅读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主办单位:教育部中央电化教育馆()主要栏目: 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教育与管理、教学与方法、职教与就业、教研与课标、区域与经济、文化与艺术、经营与管理、法制与社会、文秘与档案、金融与财务、领导与决策 、党建与政工、环保与绿化、建筑与工程、能源与交通、机械与电子、药物与临床、医疗与卫生、科技与创新等,刊物为国家级期刊。

教育部中央电化教育馆,北京中图联文化教育开发中心 月刊 国家级。一般教师职称论文都要求在知网上能检索到,但是能否达到你的职称要求,还要细咨询单位负责部门,刊物本身没有问题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的读者对象是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育科研人员、海外教育专家、教学设备采购人员、政府主管信息化人员、教育行业企业及其他相关人员。《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海内外公开发行,覆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辖市、县的教育主管机构:教育厅(局/委)、电教馆、教研室、教育技术装备中心(站)、各大中小学校。

中国出版总署查询最权威。

航海技术杂志在线阅读

波利尼西亚人在太平洋的航行及其定居点始于数千年前。太平洋岛屿上的居民一直在使用双独木舟或支腿航行在广阔的海水中航行,仅使用他们对星星的知识以及对海洋和风模式的观察来指导他们。 太平洋占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一,其偏远岛屿是人类最后到达的岛屿。这些岛屿散布在占地 1.6525 亿平方公里(6380 万平方英里)的海洋中。波利尼西亚人的祖先拉皮塔人于公元前 1100 至 900 年间从台湾出发并定居在偏远的大洋洲,尽管早在公元前 2000 年就有拉皮塔人在俾斯麦群岛定居的证据。拉皮塔人和他们的祖先是熟练的海员,他们记住航海指示,并通过民间传说、文化英雄和简单的口述故事将他们的知识传承下去。 波利尼西亚高度发达的导航系统给太平洋的第一批欧洲探险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时起,学者们一直在争论几个问题: 太平洋岛屿和偏远大洋洲的迁移和定居是偶然的还是有意的? 这些古代海员的具体航海技能是什么? 为什么大量的土著航海知识丢失了,可以做些什么来保存剩下的知识? 什么类型的帆船和帆用于穿越开阔的海洋? 太平洋的古代航行和定居 至少在 10,000 年前,人类已经迁移到大部分可以步行到达的宜居土地。剩下的就是最后的边疆——太平洋上的无数岛屿,需要开发能够进行远距离远洋航行的船舶技术和导航方法。在大洋洲附近,由新几内亚大陆及其周围岛屿、俾斯麦群岛、金钟群岛和所罗门群岛组成,定居在非洲以外的移民中。50,000 年前的更新世时期。这些太平洋的第一批定居者是美拉尼西亚人和澳大利亚原住民的祖先。大洋洲附近岛屿之间的距离很短,这意味着人们可以使用基本的远洋船跳岛。 所谓的第二波移民到偏远大洋洲一直是一个激烈争论的学术话题。偏远大洋洲是所罗门群岛以东的岛屿,如瓦努阿图、斐济、汤加、奥特阿罗(新西兰)、社会群岛、复活节岛和马克萨斯群岛。有争议的是公元前 1500-1300 年间在该地区定居的第一批人的起源,尽管人们普遍认为祖先的家园是台湾。挪威冒险家托尔·海尔达尔(Thor Heyerdahl,公元 1914-2002 年)持不同意见,他于公元 1947 年乘坐名为Kon-Tiki的轻木筏出发他希望这能证明太平洋岛民的南美血统。然而,考古和 DNA 证据有力地表明,海员起源于东南亚,他们说一组相关的语言,称为南岛语,他们在公元前 1300 年到达斐济和萨摩亚 c。公元前 1100 年。所有现代波利尼西亚语言都属于南岛语系。 这些人统称为拉皮塔人,是包括毛利人在内的波利尼西亚人的祖先,尽管考古学家使用拉皮塔文化复合体一词是因为拉皮塔人不是一个同质的群体。然而,他们是熟练的海员,他们引入了支腿和双独木舟,使穿越太平洋的长途航行成为可能,他们独特的陶器——拉皮塔陶器——早在公元前 2000 年就出现在俾斯麦群岛。拉皮塔陶器包括碗和盘子,上面有复杂的几何图案,由小齿印章压在粘土上。 之间 C. 公元前 1100-900 年,拉皮塔文化在太平洋的东南方向迅速扩张,这引发了有意迁移的问题。 意外或有意迁移? 被称为波利尼西亚三角洲的偏远大洋洲地理区域以奥特罗阿、夏威夷和复活节岛为角,包括 1,000 多个岛屿。在这个三角形中的一些岛屿之间,相距超过 1,000 公里(621 英里)。例如,从瓦努阿图北部到斐济的路程超过 800 公里(497 英里),要乘坐独木舟或支腿航行五到六周,才能到达理想的目的地,需要巨大的技巧和勇气。 有目的的太平洋人类定居问题的关键是波利尼西亚人民的寻路技巧。 欧洲盛行的观点是,任何迁徙都是意外风暴或洋流漂移的结果,而不是有目的的土著航行。例如,佩德罗·费尔南德斯·德奎罗斯(Pedro Fernandez de Queiros,公元 1563-1614 年)于公元 1595 年写信给秘鲁总督,表示怀疑没有地图或指南针知识的岛民,以及一旦他们起航就迷失了陆地,可以成功地航行了漫长的海上航行(刘易斯,11)。 然而,詹姆斯库克船长(公元 1728-1779 年)毫不怀疑土著导航展示了高度的技能。他在公元 1768-1771 年第一次前往南太平洋的日记中写道: ……这些人在那些海洋中从一个岛到另一个岛航行数百里,白天太阳为他们服务,晚上为月亮和星星服务。当这点得到证实时,我们将不再不知这些海中的岛屿是如何有人居住的了。(库克杂志) 考古学家帕特里克·基尔希 (Patrick Kirch) 指出,最有可能发生的是故意迁移 (Kirch, 137)。拉皮塔人可能已经能够在以野生鸟类和海鲜为生的偏远太平洋岛屿上生存数月,但任何长期定居的成功都需要运输农作物,如芋头和山药,以及家畜。甘薯进入波利尼西亚园艺系统 c.公元 1000 年,是波利尼西亚与南美洲接触的有力证据——与托尔·海尔达尔的主张相反。 最近在复制独木舟中的航行以及计算机模拟表明,由于漂移(导致单向航行)而导致意外迁移的可能性可以忽略不计。英国出生的新西兰医生和冒险家大卫刘易斯(公元 1917-2002 年)在他的著作《我们,航海者》中详细阐述了他在公元 1965 年乘坐双体船或waka katea(双独木舟)航行时使用的传统土著导航方法) 从大溪地到奥特阿罗阿。没有使用指南针、天文台、六分仪或无线电等现代仪器,他航行了 3603 公里(2239 英里),并以仅 41 公里(26 英里)的错误率登陆。 对于有目的的太平洋人类定居问题来说,至关重要的是波利尼西亚人的寻路技能,因为他们的导航技术使他们能够仅凭记忆就能穿越广阔的海洋。 土著导航技术 不幸的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大部分传统的波利尼西亚导航知识已经丢失: 大多数欧洲探险家对本土航海技能持怀疑态度,这源于当时西方叙事对技术优势的深刻认识。 土著航海知识是口头传统。它没有被系统地记录下来,也被认为是秘密知识,只有某些家庭知道,并且被严密保护。 欧洲航海技术成为主流。 然而,波利尼西亚的民间传说、文化英雄和简单的口述故事(aruruwow),保留了一些远洋航行信息和祖先知识。Kupe 的传说和他对 Aotearoa 的发现就是一个例子,它表明aruruwow是一种记忆辅助工具,其中包含用于到达特定目的地的编码指令。 由星星引导是最准确的技术,因为地平线上星星升起的点一年四季都保持不变。 在传统的毛利口述历史中,库佩是一位传奇人物和太平洋探险家(Te Moana-nui-a-Kiwa),他于公元 10 年左右从夏威夷启程。公元 1300 年在waka(独木舟)中发现地平线上的东西。夏威夷是毛利人的祖先故乡,被认为位于东波利尼西亚群岛。Kupe 的导航员 Reti 沿着星轨保持waka航向,直到它在 Aotearoa 北岛的 Whangaroa 登陆。库佩的传说有好几个版本,有些是库佩追逐一只巨大的章鱼 ( Te Wheke-o-Muturangi)到奥特阿罗阿海岸,但是这个aruruwow包含对几代航海家记忆的星星、风模式和洋流的引用。 星、海、风、鸟 波利尼西亚人知道星星的语言。他们拥有高度发达的导航系统,不仅可以在星星升起和穿越夜空时对其进行观察,还可以记住整个天空图。在整个太平洋,岛屿航海家向年轻人传授几代人获得的技能。航海知识在航海家家庭中是一个严密保密的秘密,教育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例如,在基里巴斯,课程是在maneaba(会议室)中进行的,在那里,椽子和横梁被分割成与夜空的一部分相对应。每颗星星在日出和日落时的位置以及岛屿之间的星轨都被铭刻在记忆中。石头和贝壳被放置在垫子上或沙子里来教授星星知识。卡拉基亚(祈祷)和口头故事包含对导航说明的引用。例如,Te Ika-roa 的意思是银河;Atua-tahi是 Canopus;Tawera是晨星金星;Meremere是晚星金星。以下是来自 Kupe 的导航说明: 当你去的时候,把独木舟的船头放在西南方向的云柱上。夜幕降临时,转向 Atua-tahi 之星。保持在 Mangaroa 的左侧并继续前进。天亮了,再次驶向云柱,继续前行。(引自埃文斯,49) 由星星引导是最准确的技术,因为地平线上星星升起的点在一年中保持不变,即使星星每晚升得更早。一系列十到十二颗星——一条星轨——足以引导航海者。例如,从提科皮亚(所罗门群岛的一部分)到阿努塔(所罗门群岛最东端的岛屿)的星轨有九颗星星。 土著航海者需要深入了解星星在夜空中的运动。一颗冉冉升起的星星在低点切割地平线,但只能在它升得太高之前用作定位参考,然后使用下一颗升起的星星来保持飞行器的航向。白天或晚上多云时,独木舟由多种技术组合而成。领航员坐在左侧,朝后方,有时会躺下感受海浪的涌动。波浪更短更陡峭,并且在靠近陆地的地方有一个破碎的波峰,而在海洋中,波浪被感觉为缓慢的波动。阅读海洋表面是一种视觉辅助导航器,用来估计瓦卡的侧向漂移. 白色的波浪帽表示洋中洋流的强度。例如,如果波浪的传播方向与风的方向相同,但水流却逆着它流动,那么波浪就会显得很陡峭。涌浪引导被用作解决强流和变化流的方法。 进一步的技术是: 观察云的颜色和形成。有时会在岛上看到 V 形云,土著航海家知道,云的黑色腹部是植被的反射,而白色的底部则表示沙子或珊瑚礁。 观察鸟类的定期迁徙或它们的聚集模式。例如,仙女燕鸥飞行距离陆地不超过 20-30 海里(35-55 公里)。 观察生物发光。活的海洋生物发出的光以条纹和闪光的形式出现。来自圣克鲁斯群岛的航海者将生物发光称为te lapa或水下闪电,它可以作为朝向陆地的指南针。靠近陆地,闪光的运动很快,一般表示独木舟距离陆地 128-160 公里(80-100 英里)。 航行独木舟和帆 波利尼西亚水手开发了双壳独木舟(也称为双体船)。他们的一些航行独木舟比库克的奋进号长约 30 米(98 英尺),尽管独木舟的平均长度为 15.2-22.8 米(50-75 英尺)。一侧带有支腿的独木舟在密克罗尼西亚(西太平洋地区)受到青睐。这些船只的承载能力相当可观。一艘汤加双人独木舟可搭载 80-100 人,而配备用于捕鱼或战争的 Marquesan 支腿则可搭载40-50 人。 库克观察到大溪地pahi可以比奋进号航行得更快:“......他们的大独木舟比这艘船航行得更快,我相信所有这些都是真的,因此他们每天可以轻松航行 40 里格或更多”(库克,会议记录杂志...)。 长途船是坚固的木板船,用编织的桑尼特或扭曲的椰子纤维绑在一起。面包果树胶等填缝材料使它们适合航海。波利尼西亚和密克罗尼西亚使用了不同类型的独木舟,但三种主要类型是pahi、tongiaki和ndrua。所述pahi是塔希提两去壳,双桅容器; 来自汤加的tongiaki是一种带有三角帆的双独木舟,被荷兰船长 William Schoeten(公元 1567-1625 年)误认为是三桅帆船;和ndrua是斐济使用的具有不等船体的双独木舟。波利尼西亚帆是顶端向下的三角帆;爪形或蟹爪形帆;晚帆或三角帆固定在两个长长的吊杆上。帆通常由编织露兜树叶制成。 保护土著知识 最近,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保存波利尼西亚人能够准确驾驶他们的船只穿越广阔的太平洋的非凡航海技艺,人们一直在努力。公元 1985 年,建造了一艘 22 米(72 英尺)的航行waka命名为夏威夷基努伊。它的双船体由两棵抗虫的新西兰totara树建造而成,waka使用传统的波利尼西亚导航技术成功地从塔希提岛航行到奥特阿罗阿。 公元 2018 年,一名年轻船员驾驶双壳航行waka从 Aotearoa 到澳大利亚东海岸的诺福克岛。虽然他们遇到了大浪和不利的风,但这次航行的目的是教年轻人如何通过星星导航和重新联系祖先的传统。波利尼西亚航海将通过教育和重新连接实现现代复兴。

《中国航海》编辑部于1965年11月27日成立。该刊1965年12月创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原因于1966年8月8日停刊,十三年后的1979年9月复刊。1965年12月,交通部副部长、中国航海学会筹委会主任委员于眉同志为《中国航海》创刊号题写刊名。1979年9月,交通部部长、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曾生同志为《中国航海》复刊号题写刊名。《中国航海》原为半年刊,2002年改为季刊。2014年1月起,《中国航海》和《航海技术》由上海海事大学(杂志总社)承办(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继续协办《中国航海》),编辑部设在上海海港大道1550号上海海事大学中远图书馆B5楼,市内办事处设在上海民生路600号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19号楼2楼。 至2008年底,《中国航海》已编辑出版了31卷77期,发表论文1100余篇,国内外近2500人次为《中国航海》撰稿。大部分作者系海事系统科研院校的专家学者,航运企业的船长和第一线的技术骨干,其中包括我国航海界的老专家学者和—些航运企业的重要领导人。作为我国航海界的主流媒体、高级学术期刊,《中国航海》编辑部始终坚持“反映我国航海科技领域的成果及水平,促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促进我国航海科技事业的发展的办刊方针”,在中国航海学会领导的直接关心指导下,在各海事大学、科研院所和航运企业的支持下,发扬“求实、创新”的工作精神,狠抓期刊质量,严格把握约稿、审稿、校对、出版等各个环节,使期刊的整体质量不断提高,特别是自2002起,期刊由半年刊改为季刊后,《中国航海》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根据近几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编辑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和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中心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统计,《中国航海》在水路运输与船舶期刊类中的各类指标一直是名列前茅。根据中国学术期刊文献评价统计分析系统统计,“中国之网”《中国航海》的机构用户数1245家,个人读者遍及世界17个国家和地区。2002年的《中国航海》影响因子为0.2436, 2003年为0.279,2004年为0.3818,2005年为0.397,2006年已达到0.51。《中国航海》基金论文比也在不断上升,2007年的基金论文比已超过35%,其中国家基金论文占39%左右,省市基金占61%左右。此外,《中国航海》网上的访问量也在不断增加,根据中国学术期刊文献评价统计分析系统的统计,《中国航海》的 访问6用户源已达世界17个国家,2005-2007年的访问量接近80000次,下载频次超过40000。根据需要,《中国航海》还编辑出版了数期增刊,2004年11月,为纪念《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式生效10周年、进一步提高我国海洋管理的水准,为我们有效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和环境,为我国从海洋大国迈向海洋强国做出更大贡献,中国航海学会和中国海事局联合在北京召开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10周年暨海事管理研讨会,为扩大这次研讨会的受益面,根据学会建议,本刊特将会议得奖论文汇编成册,以专刊形式出版,专刊发表论文51篇,50万字。

通常在临毕业之前,临高考之前,学校就会组织购买一些招生报考的杂志和书籍,省招考办下发的书籍和杂志上就有这些大学的专业代码。如果没有也可以上网查找,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网址,上面就自己大学的专业代码。还可以找到自己的老师,通常学校手里也有相关的报考指南,大学的专业代码也会有。

作为高考生,每所学校都会组织学生订阅省招办的招生考试指南书籍和杂志。那上面就有每所大学的专业代码,很详细,这些杂志和书籍的价钱也不贵,每个高考生都可以从学校订,最起码能够保证正规来源,因为是省招办下发的。高考前夕一定要为高考生扫清一切障碍。

我们家孩子是去年的高考,有一本杂志,学校里没有发到他手里,当时特别着急,后来有家长就说网上有卖的,我进去一看各种书籍都有,各种资料一应俱全。所以,各位家长和考生千万不要着急,凡是高考生和家长所需要的资料,在网上都可以查到也可以买到,只要告诉卖家你所在城市属于哪个省,卖家就会给你详细介绍。而且作为高考生需要的资料,卖家都是用最靠谱的快递寄达,非常人性化。

现在每所大学也特别人性化,把自己大学代码打出来,把各个专业代码也都打出来,就是为了方便考试,后面还有这所大学各个专业的详细介绍。因为看这个学校的网页,也就等于给这个学校在做宣传,同样是选择,当然是选择优秀的那所学校。

如果不知道大学的专业代码,可以去请教老师,你所就读的这所学校老师手里一定有资料。也可以请教同学,你没有并不代表着对方没有,你可以和他一起来研究,一起使用资源共享。这个时候就不要碍于面子,不好意思去请教别人,填报志愿时,几乎所有的家长和考生都非常有爱心,愿意帮助大家。

1、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重庆交通学院学报(改名为: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U2 铁路运输类核心期刊表1、铁道学报 2、中国铁道科学 3、铁道车辆 4、铁道标准设计 5、铁道工程学报 6、铁道运输与经济 7、铁道建筑 8、铁道机车车辆 9、机车电传动10、中国铁路 11、城市轨道交通研究U4 公路运输类核心期刊表1、中国公路学报 2、汽车工程 3、公路交通科技 4、公路 5、桥梁建设6、汽车技术 7、中外公路 8、现代隧道技术 9、世界桥梁 10、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U6 水路运输类核心期刊表1、中国造船 2、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3、中国航海 4、船舶力学 5、船舶工程6、水运工程 7、中国港湾建设 8、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9、航海技术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读后感

演讲稿以发表意见,表达观点为主,是为演讲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演讲稿的机会越来越多,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演讲稿很难写吧,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信息技术演讲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伴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也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渐渐走进了我们的校园,成为了我们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无庸质疑,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新兴的资源平台和教学手段,当把它应用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时,会让我们的教与学如虎添翼,教学相长,相得益彰。

在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下,多媒体技术日益频繁地运用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和老师打开了一扇心灵通向世界的窗口,透过这扇明亮的窗户,我们一起聆听鸟语花香;一起欣赏春花秋月;一起感受阳光的温暖;一起体味秋风的柔情。我们的课堂也因此而变得更加鲜活、真实而生动起来。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伙伴,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领者,而多媒体技术则是教师搭建在教与学之间一种有效的平台和载体。无论如何,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进行组织教学活动,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加积极有效地推动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精神。如果我们忽略了这个前提,我们的教学则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表面的繁盛和热闹,却难以掩盖其教学本质的空洞与脆弱。

诚然,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合理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开阔了彼此视野,陶冶了师生情操,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立体地参与并融入到教学之中,引领他们走进知识的殿堂,充分感受中华文化渊源流长的深刻内涵和博大精深的无穷魅力!

让多媒体这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走进我们七彩的课堂,走进学生多元的学习,走进我们沸腾的生活。让每一个心灵都感受熏陶的喜悦,让每一个年轻的生命都拥有执著与高尚,我们真诚地期盼着,从课堂里走出去的孩子不在单薄与贫乏,不在浮躁与空虚,永远守望着一生的纯真、美好与善良

3年来,在市教研室的指导下、在区教研室的支持和在座各位老师的帮助下、我区中小学信息技术各项教研工作以市教研室年度工作要点以及区教育中心中学教研室三年规划为导向,以“深化课堂教学、加强课题研究、提高专业素质”为研究重点,以近期教研目标为阶梯,结合本区信息技术教师和教学实际情况,创新教研模式,不断推进日常教学研究、教学指导和教学建设等服务工作,顺利完成区中小学信息技术的各项教研工作。现将具体做法向大家汇报如下:

一、转变观念,积极探求新的教研理念。

首先,转变观念,作新教育理念的追随者。

基础教育改革首先是思想观念的变革,只有教育理念彻底转变了,才能自觉指导教学行为,实现课程改革的目地。而许多教师多年来形成的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转变观念决非易事。因此,我感到作为教研员就必需站在这次课程改革大潮的前沿,带头学习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平时经常阅读《信息技术教育》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等专业杂志,经常到一些信息技术教学网站和论坛中去汲取新的理念、观点和案例等,并随时进行笔记摘抄,写下心得体会,同时将这些经验及时介绍给广大教师,充实、丰富老师们对新课程的了解,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新教育理念的追随者。

其次,转变观念,作教师教研工作的合作者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前,深刻认识到教研员不是所谓“专家”、 “领导”,而是与广大教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朋友”、“队员”。因此,平时通过深入学校听课调研,与一线教师进行平等对话,一起探讨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教师的思想状况,建立了我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档案袋库;同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与教师共同开展课题研究,一起切磋交流,共同探索适合的信息技术教学新模式。在指导教学中,和一线教师一起挖掘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实际灵活设计任务和活动,帮助老师上出自己的课,这样在与教师的积极互动中,在共同的教学反思中一起进步成长,成为教师教学的合作者。

二、积极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

为了使教研活动能真正解决一线教师的实际问题,提高教研活动质量,每学期初在介绍学期工作计划时,都要开展征求教研意见活动,让老师们谈出自己对学科工作计划的看法,说出自己本学期迫切想解决的问题,最后分类汇总,在与大家共同讨论后确定该学期工作目标,使工作目标有针对性和可行性。此外,在学期末,请老师以无记名填写教研活动反馈表的方式,反馈他们对本学期教研工作开展情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在对自己过去工作进行有效自查和评估的同时,及早地为下学期工作能收集到具有指导意义的第一手宝贵资料。

此外,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紧紧围绕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开展教研,灵活开展了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实践探索、分片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同时,不断创新教研方式,使教研形式多样化、系列化。通过采用“对话、交流、互动”的模式,实现了从专题的理论介绍到教师亲身的实践上课、集体反思评议的一系列教研活动组织;将备课、说课培训以及上课评课、教学案例评比等教师基本功培训、考核过程完整化、系统化。通过这些系列化、专题化的教研活动,使教师之间的讲、听、评、交流的机会增多,教师从中汲取新知识的机会增多,从而实现了教师间的资源共享,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的成长。

三、认真钻研,实现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

一方面科学、规范地开展课题实验工作,健全课题实验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通过不同形式的教研活动,来完善和推进课题研究;同时注重以应用性研究为主,加强课题研究的总结和推广。曾经承担了市教研室课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从选择学校建立课题组,到完成阶段性研究和结题工作,保证整个课题研究规范化、具体化和实效化,并与教研活动紧密联系,开展相关的理论学习、研究课、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小论文、阶段性总结等活动,不仅保证了课题的顺利结题,而且取得了点带面的作用。目前又参与了市级课题“中小学网络环境下教学设计资源库构建与优化研究”的研究工作。

四、加强骨干教师培养,以中心促全面。

由于学科特点,我区信息技术教师基本上都是青年教师,而且非专业、非师范的又占了近80%,教师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和教学监控的能力很薄弱,计算机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较差,因此加强青年教师的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为了尽快地使青年教师成熟起来,一方面通过调研听课,及时发现优秀教师,建立高中、初中、小学中心组,让骨干教师直接参与教研活动的组织、研究课实施、评课以及反思教学等活动,达到锻炼能力、提高教学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让教学能力突出的青年骨干教师现身说教,更容易在一线教师中产生共鸣,使之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例如在上学期由骨干教师们主持的“信息技术大讨论”,大家将自己在教学和计算机网络与机房维护中一些经验“共享”出来,使得在场的每一位老师都颇受启发,活动得到大家的好评。

五、构建网络、分级管理,建立网上教研新模式。

因为学科特点,大部分学校一般只有一位信息技术老师,平时缺少与同行教师的交流,不利于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建立“区————学片—————学校”三级教研网络,由中心组成员和骨干教师担当学片组长,对学片的教研活动进行组织、管理。而且,通过学科教研网络辐射到每一位教师,学片教师之间互相接成对子,大家互相帮助、共同探讨问题,推广优秀经验,使得教研活动打破了时间的限制。

在市教研室的倡议下,我们也建立了学科的网页,将教研通知、教研内容以及相关资料等补充到网页中,使得教研活动又打破了空间的限制,老师们可以随时通过网络掌握每一次教研活动的内容,同时网页中还对新课程理念、新课标解读、各省优秀教学设计以及专家理论等进行介绍,增加了老师们获取新的理念和经验的途径。

通过开展上述活动,取得以下点滴成绩:在两届中小学生电脑作品制作大赛中曾2人次获全国三等奖,1人次或全国优秀奖,4人次获市级一等奖,我区获市最佳组织奖;在信息学奥赛中2人次获市一等奖,本人撰写的3片论文获市级二等奖2篇,三等奖1篇。

以上是我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研工作的一点粗浅的经验和做法,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最后我想补充一下,以上所说的`所谓“经验”,其实在座的许多老师都在做,而且经验比我更丰富,作为一名教研员,我很年轻,很不成熟,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也在工作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其实,在这里最后我要说的是3年来,我工作的最大动力是来源于市教研室各位老师和在座老师们对工作的执着与热爱,正是这种热爱激励我努力工作,我想我以后也会在这种激励下继续做好本职工作。

同志们:

我局网络信息技术培训学习班今日正式开班了。本期培训学习在全年工作的冲刺阶段这个重要时期举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次培训学习旨在提高微机操作实际能力,实行公文网上传输、网上审批和个体执照网上办理,达到公文处理无纸化、办公自动化和管理网络信息化的目的。借此机会,我讲两点意见。

一、加强网络信息技术培训学习的重要意义

加强网络信息技术培训学习是落实上级精神和打造“电子工商”的需要。今年来,国家部局专门就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打造“电子工商”制定了五年计划,作了总体部署。省局、孝感市局也在这方面提了相关要求。国家总局提出了实施“金信工程”,以建设电子工商为重点,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办事成本,按照“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分步实施,梯度推进”的原则和五年工作目标,有计划分步骤地抓好实施,完善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系统、商标管理自动化系统、电子政务系统为重点,加强信息化建设。因此,加强网络信息技术培训学习是落实上级各部门关于建设“电子工商”的一个重要举措。

加强网络信息技术培训学习是我局实现管理网络信息化的需要。近年来,我局按照上级的要求,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建立了红盾局域网,为机关各科室、直属分局和基层各单位配齐了微机和打印机,初步实现了办公自动化,为今后实现无纸化办公、网上市场监管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我们应当清醒的看到,我局微机操作员的实际操作水平普遍不高,有的微机基础知识很差,有的只会一般的微机操作,离打造“电子工商”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需要加强网络信息技术培训学习,进一步提高微机实际操作水平。

二、抓住参加培训学习班学习的机遇,认真刻苦学习,切实取得实际的效果。

为了办好本次培训学习班,市局进行了认真充分准备,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并力所能及地为各位创造较好的学习条件。为了保证培训学习效果,我提三点要求:

一是要集中精力认真刻苦地学习。当前,正处于全年工作的冲刺阶段,任务重、压力大、时间紧,参加培训学习的同志大都是单位的报帐员,有的还分管一片工作,身上的担子不轻。现在市局专门拿出两天的时间把你们集中起来培训学习,局党组是下了很大决心的。希望各位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合理安排,正确处理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克服工作和学习的困难,集中精力投入学习。要自觉遵守纪律,完成好培训学习任务。培训学习期间,不得迟到、早退,无极特殊情况,一律不得请假。

二是要强化实践,提高微机操作实际能力。我们培训学习的目的是提高微机操作能力。因此,各位要理论联系实际,多动手,多操作,努力提高熟练程度和工作效率,为实现公文处理无纸化、办公自动化和管理网络信息化打下基础。

三是要发挥“传、帮、带”的作用。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场地条件有限,市局不可能进行全员培训学习。因此,各位回去后,一个重要的任务是要当好单位的“老师”,把所学的知识传授给其他同志们,达到人人会电脑操作的目的,为我局电脑普及作贡献。

最后,预祝这次网络信息技术培训学习圆满成功。

谢谢各位

伴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也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渐渐走进了我们的校园,成为了我们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无庸质疑,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新兴的资源平台和教学手段,当把它应用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时,会让我们的教与学如虎添翼,教学相长,相得益彰。

在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下,多媒体技术日益频繁地运用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和老师打开了一扇心灵通向世界的窗口,透过这扇明亮的窗户,我们一起聆听鸟语花香。一起欣赏春花秋月。一起感受阳光的温暖。一起体味秋风的柔情。我们的课堂也因此而变得更加鲜活、真实而生动起来。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伙伴,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领者,而多媒体技术则是教师搭建在教与学之间一种有效的平台和载体。无论如何,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进行组织教学活动,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加积极有效地推动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精神。如果我们忽略了这个前提,我们的教学则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表面的繁盛和热闹,却难以掩盖其教学本质的空洞与脆弱。

诚然,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合理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开阔了彼此视野,陶冶了师生情操,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立体地参与并融入到教学之中,引领他们走进知识的殿堂,充分感受中华文化渊源流长的深刻内涵和博大精深的无穷魅力!

让多媒体这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走进我们七彩的课堂,走进学生多元的学习,走进我们沸腾的生活。让每一个心灵都感受熏陶的喜悦,让每一个年轻的生命都拥有执著与高尚,我们真诚地期盼着,从课堂里走出去的孩子不在单薄与贫乏,不在浮躁与空虚,永远守望着一生的纯真、美好与善良

3年来,在市教研室的指导下、在区教研室的支持和在座各位老师的帮助下、我区中小学信息技术各项教研工作以市教研室年度工作要点以及区教育中心中学教研室三年规划为导向,以“深化课堂教学、加强课题研究、提高专业素质”为研究重点,以近期教研目标为阶梯,结合本区信息技术教师和教学实际情况,创新教研模式,不断推进日常教学研究、教学指导和教学建设等服务工作,顺利完成区中小学信息技术的各项教研工作。现将具体做法向大家汇报如下:

首先,转变观念,作新教育理念的追随者。

基础教育改革首先是思想观念的变革,只有教育理念彻底转变了,才能自觉指导教学行为,实现课程改革的目地。而许多教师多年来形成的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转变观念决非易事。因此,我感到作为教研员就必需站在这次课程改革大潮的前沿,带头学习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平时经常阅读《信息技术教育》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等专业杂志,经常到一些信息技术教学网站和论坛中去汲取新的理念、观点和案例等,并随时进行笔记摘抄,写下心得体会,同时将这些经验及时介绍给广大教师,充实、丰富老师们对新课程的了解,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新教育理念的追随者。

其次,转变观念,作教师教研工作的合作者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前,深刻认识到教研员不是所谓“专家”、“领导”,而是与广大教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朋友”、“队员”。因此,平时通过深入学校听课调研,与一线教师进行平等对话,一起探讨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教师的思想状况,建立了我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档案袋库。同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与教师共同开展课题研究,一起切磋交流,共同探索适合的信息技术教学新模式。在指导教学中,和一线教师一起挖掘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实际灵活设计任务和活动,帮助老师上出自己的课,这样在与教师的积极互动中,在共同的教学反思中一起进步成长,成为教师教学的合作者。

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

首先感谢学校给我提供了这次登台演讲,公开竞聘的机会。今天我要竞争的岗位是高中信息教研组组长。

首先,谈谈我的竞选优势:

1、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

信息技术是一门发展迅速、技术革新快的学科,为了保证自己能跟上现代教育的节奏,适应新课程的教改步伐,我始终坚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6年来,我兢兢业业、努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先后连续6年被授予“先进电教工作者”、连续5年被评为“教科研能手”、1次被评为“竞赛辅导能手”,3次被评为“阜宁县优秀团干部”。

2、有一定的科研和写作能力。

教科研工作是一项理论含量高,科学性较强的工作,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付出艰苦劳动的工作。为了真正将学习作为自我发展的途径,平时利用空闲,悉心钻研教学规律,撰写教学论文。自03年以来,在《中国电脑教育报》、《信息技术与教育》、《网管员世界》、《大众网络报》、《中小学电脑报》等多家国家级、省级杂志发表各类文章70多篇。参与编写了电脑图书3部。05年8月与盐城市一中老师合编的《网管自动化操作一条龙》一书,在当时的电脑图书市场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此外,在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论文和教学设计评选中,3次获省二等奖,1次获市一等奖。课件评选中获省三等奖1次。

3、有一定的管理和合作能力。

一花独放不是春,我个人认为,一名合格的教研组长,自己成功,自己成名不算本事,最重要的,要能团结和带领全体组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让每一个组员都能提高,都能受益。本人自进入阜中以来,有3年的学校团委工作经历,1年的电教处工作经历,我相信在教科处的指导下,在信息组11名同仁配合下,我有能力,也有信心把我们的教科工作也搞的卓有成效。

下面,我谈一下我的工作计划:

假如我今天能够竞聘成功的话,那么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做好领头羊。

教研组是一个集体,作为教研组长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职责,要时刻想到自己是一名组长,是教研组的核心和带头人,遇到事情要提前准备,积极主动。面临任务时有目的的做好计划并敢于挑重担,决不后退。

2、立足教学,提高教师科研素质。

信息技术的教学工作是依靠组内教师集体来完成的,提高教师素质的工作应该把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作为管理的主要目标,不定期的组织教师进行相互之间的业务素质交流,可以使教师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中应做出效力,在新课程大背景下,应该着重放在新课程的理念与实践教学教育的转变,使每一位教师真正能够在教研中成长。

3、发挥学科特色,挖掘每一位教师的潜力。

根据信息学科的特点,强化集体合作、共同研究,注重发挥每个教师的内在潜力,要把每一个老师学习和思考的成果融会到教研组整体的成果里面。比如:在信息技术省会考中,我们会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老师的专长,有计划的进行不同科目组的搭配,这样才能整体提高我校的信息技术会考合格率。另外,在信息技术竞赛方面,也要做出特色,要制定和出台一系列的竞赛辅导奖惩制度,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这里,我也坚信: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是一枚果实,都有无穷的潜力,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硕果累累、花香四溢。

谢谢大家!

教材分析

1.学习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知识。本课为教材的重点。为以后学习打好入门基础。

2.用powerpoint制作有关“中国四大高原”的幻灯片。(本教材重点内容,为以后学习打好入门基础)

学情分析

1、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浓厚,热情较高

2、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搜集各种信息的能力较差。

3、部分学生上机行为不够规范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使学生掌握使用空演示文稿创作幻灯片的方法。

2.使学生掌握如何向幻灯片中建立第二张幻灯片的方法。

技能方面:

1.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情感方面:

1.培养学生宣传自我、展示自我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制作幻灯片

难点:添加新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教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利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中国四大高原”幻灯片。

二、新课

1.创建一个新幻灯片

教师一边讲解一边演示创建新幻灯片的操作:

(1)启动PowerPoint后,在弹出的创建文稿对话框中选择“空演示文稿”。

(2)选择幻灯片版式,单击“确定”。

教师布置任务:创建“标题幻灯片版式”的演示文稿。

2.向幻灯片中添加文字

教师演示在标题处添加文字的方法。

教师布置任务:为“中国四大高原”幻灯片设计、添加标题和副标题。

3.建立第二张幻灯片

教师布置任务:上机实践,建立演示文稿,建立其他幻灯片

学生观看教师创建新幻灯片的操作。

学生上机实践,完成创建幻灯片的任务。

学生可以掌握创建一个新幻灯片的方法。

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完成创建新幻灯片的任务。

学生可以设计出多种多样的标题。

给学生创造一个展示自我的环境。

根据自己的感觉写啊

信息技术课程心得体会(精选6篇)

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我整理的信息技术课程心得体会(精选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今天,我参加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培训,对“整合”有了一些新的体会。

首先,我想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虽然才起步,虽然有一些人对此有这样那样的偏见,但任何新生事物都是这样过来的。我们既然已身处信息时代,身处网络时代,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应该是很自然的事。如果极而言之,我想可能我们的生活都在与信息技术整合呢!何况我们的教育,何况教育中的学科教学!

其次,今天听了贾老师的的课,理解了整合是有层次的。这样一想,想到我们虽然身处乡镇,网络条件也并不十分好,但也就敢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这样一个一般人认为十分新潮的问题了。我们研究的整合属于刚起步的,属于最低层的,所以我想,“整合是一个过程”“整合是有层次的”这样一个观念对我们很多教师来说是非常有用的,至少让我们信心增强了不少。

第三,我想整合除了是一些技术与方法问题之外,应该先是一个理念问题。有些事我们没有改变,有些问题我们无法解决,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停滞不前。技术问题、条件问题,我们可能没法一下子解决,但理念问题可能是我们可以先解决的问题。我们现在的教学强调了事实,忽视了问题。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强调解决问题,而不是去演示事实。

信息素养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利用 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包括选择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传递信息并创造信息的能力。师范生的信息素养是师范院校的学生根据社会信息环境和信息发展的要求,在接受学校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过程中形成的对信息活动的态度,以及利用信息和信息手段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既应该包括师范生对信息基本知识的了解,对信息工具使用方法的掌握以及在未来的教学中所具备的信息知识的学习,还应该包括对信息道德伦理的了解与遵守。具体来说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信息意识。

即人的信息敏感程度,是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现象、行为、理论观点等,从信息角度的理解、感受和评价。通俗地讲,面对不懂的东西,能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并知道到哪里、用什么方法去寻求答案,这就是信息意识。信息时代处处蕴藏着各种信息,能否很好地利用现有信息资料,是人们信息意识强不强的重要体现。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工作和生活问题的意识,这是信息技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点。

2.信息知识。

既是信息科学技术的理论基础,又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要求。通过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与应用它。它不仅体现着师范生所具有的信息知识的丰富程度,而且还制约着他们对信息知识的进一步掌握。

3.言息能力。

包括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处理和应用的能力,以及对信息系统与信息进行评价的能力等。这也是信息时代重要的生存能力。身处信息时代,如果只是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和丰富的信息常识,而不具备较高的信息能力,还是无法有效地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去搜集、获取、传递、加工、处理有价值 的信息不能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无法适应信息时代对未来教师的要求。信息能力是信息素质诸要素中的核心,师范生必须具备较强的信息能力,不然难以在信息社会中生存和发展下去。

4.信息道德。

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要让学生学会对媒体信息进行判断和选择,自觉地选择对学习、生活有用的内容,自觉抵制不健康的内容,不组织和参与非法活动,不利用计算机网络从事危害他人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这也是师范生信息素质的一个重要体现。信息素养的四个要素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信息意识是先导,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保证。师范生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师,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也是教育的最基本的需要。

前段时间,学校组织我们信息技术老师学习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这次学习使我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及未来的教学生涯有了更加深刻的意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一场全球性的教育信息化革命,正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全方位迅猛的展开。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应运而生。下面我就关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学习,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如今,其他学科课堂教学已逐渐从“以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纷纷进入了课堂,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主动创新营造了一个有利的环境。信息技术课教师是不是也要转变观念,转变教师角色呢?

首先,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今天的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是基于网络的,这就需要作为教学工作者的我们提供经过精心设计和开发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以让每一个学习者都能够有效地学习、自主地学习。在这个教学与学习的环境中,教师的“指导”就变得异常重要,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大,信息技术的基础不一,教师不能按照教学内容进行“整齐划一”的指导,而应该更具有针对性和个别性。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在学生学习了EXCEL电子表格的操作之后,对微软的其他办公软件如WORD、FrontPage、PowerPoint能进行自主学习和操作;又如,在学习下载了WinRAR软件并完成了安装之后,对一般软件的安装步骤和方法就能进行自主探索安装。

其次,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帮助”的需求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学科,也远远超过传统教学。在传统教学中,由于教师的“主导”,我们的学生更多的处于“半主动状态(积极参与)、半被动状态(教师牵引)”下,而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中,学生的主动性变大,学生遇到困难的可能性远远超过传统教学,因此,学生怎样取得及时的帮助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这关系到学生自主学习的推进。如今,学生对QQ、E—mail、BBS的欢迎程度已出乎我们的想象,因此,我们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把自己的QQ号、E—mail地址和校园BBS地址等告诉学生,提供“在线式”、“后援式”的帮助,促进学生的学习向纵深发展。

二、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兴的基础学科,是一门综合实践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信息技术课程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了达到这一培养目标,我们在讲授信息技术课程时,必须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以新的教学方法去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一)任务驱动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学习软件应用的初期采用。这是以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自觉完成学习任务为特点的教学模式。如在讲授《文稿的美化》这一课时,就采用了任务驱动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前先准备好这一部分内容的课件和已美化好的文稿。上课开始,教师先在多媒体教室向学生演示已美化好的文稿,通过漂亮的文稿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学习的欲望,然后教师向学生演示已制好的课件并告诉学生如何在学生机上使用,最后让学生一节课内利用模板、背景和插图将上节课制作的文稿修饰漂亮。这样,学生就可以利用教师的课件自主学习使用模板、设定背景、插入图片,自主确定学习的顺序和时间。

(二)自主化研究性学习模式

自主化研究性学习模式,实际是任务驱动、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教学模式的综合。它是学生在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方法后进行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发挥主动学习精神,以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和任务为目标,以小组协作方式进行创作和应用,以作品考核方式检测学习效果的一种学习方式。自主化学习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发现学习”,它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协作学习则通过学习间的交流、沟通、争论、协商,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选择、整合其他成员观点的能力,使学生获得与他人合作的技能。

(三)学科整合式研究性学习模式

这是一种新的教学学习模式,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使各科知识的学习、掌握、运用融为一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成对某个问题、某项专题或某一主题的了解、认识,其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研究、探索、找到方法、得出结论或规律的过程。这种模式如果运用得当的话,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将会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是应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而产生的。但是要将其理论充分地发展起来,还需要我们信息技术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发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信息领域的老师们,一起努力吧!

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旨在培养小学生的操作技能、探索创新精神和信息素养,使学生逐步具有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以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显得非常重要,如何更好的贯彻新课标理念上好信息技术课,是广大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所要思考的问题。下面我以自己从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一点体会,与同行一起探讨:

1、 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

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孔子就总结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样的名言。

我们学校的学生基本都是来自农村的孩子,对信息技术一无所知。那么,怎样才能引导他们打开信息技术的大门呢?那就要靠学习兴趣的激发。教学中我发现,信息技术对农村孩子来说既新鲜又好玩,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刚开始都非常想学。但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有的内容需要去记忆或机械重复训练,不仅枯燥无味且难度也增大了,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降温了。长此下去,必然给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不良影响。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活用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农村经济落后,学生家里既没电脑且接触信息技术的机会很少,学生上信息技术课时难免有陌生感,对教学内容也就掌握不好。如何培养学生兴趣呢?关键是要让学生了解、熟悉、喜欢信息技术。

①、搜集、整理、提炼资料,主办各种信息技术知识讲座。如我利用洪恩公司出品的“开天辟地”软件对学生进行电脑知识讲座,学生就非常感兴趣。

②、利用学校宣传橱窗开办信息技术知识专栏,吸引学生浏览。

③、定期举办“信息技术”知识竞赛,在学生中营造学习氛围。

3、以“玩”促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喜爱游戏是孩子的共性。配合教材内容,我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一些既适合小学生又具有很强趣味性的游戏软件应用于教学中,如:满堂彩、翻硬币、纸牌、弹珠等游戏。

例如在进行鼠标和指法练习的教学中,我在简单的演示后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玩中练、练中玩,利用“纸牌”、“扫雷”、“金山打字通”等游戏进行练习,充分动手实践。通过实践,学生在游戏中不但熟悉了鼠标和键盘的基本操作,使单一、乏味的指法练习得到极大改善,提高了学生击键的速度及准确性,而且大大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但游戏的取材和活动时间须严格控制,要选择优秀并适合学生的游戏,强调趣味、益智、学习的功能。

4、创设情境,保持学习情趣。

在教学中,可利用媒体创设、优化教学情境,借助美好事物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动手操作的欲望,产生探究学习的动机,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既明确了学习目标又指明了学习方向。使学生感到学习也是一种乐趣,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

新世纪之交,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根本任务;转变教育观念是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保证。课程的改革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其目的在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面对课改,我们教师能做到的,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跟从,我们应以这场波及全国的新课程标准改革为契机,使我们教育观念、教育行为更合符科学性,更利于培养适应时代需要和全面发展的人才。

作为一个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老师,首先要明确新课改的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方面目标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即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对教师来说有许多的压力,但我相信在新课标的指导思想下努力探索各种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结合新课程理念,大胆尝试各种教学设计,就一定能把新课改稳定的推向成熟阶段。以下是本人在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实践过程的一些体会。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课程观。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丰富学生的各种素养,新课改特别强调各地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落实地方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并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应编写具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相关教材。从某种程度上说,课程问题已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那么,我们所需要的新课程观是什么呢?本人认为,至少需要把握这几方面:

(1)真正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与主体意识的培育,强调对学生个体生命发展的关注,更多地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以及对学生人格的完善。

(2)明确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育活动的最主要依据,但并不是课堂教学模式化的“美丽借口”,教师必须把以新课程为依托的教育活动当成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使教学在创造中发展,在发展中创造,演绎出无穷的生命力。

(3)最为关键的是,在思想素质方面,教师应依托新课程中的人文因素,使教学中的情意因素和过程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以达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二、以兴趣为导向,用新课程的理念来主导学生主动学习。

新课程的理念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高中的信息技术新教材,已经向我们提出了挑战。教材里的内容,不再像以往的那种“软件说明书类型”的教材,而是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为主线,围绕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需求,强调信息技术与社会实践的相互作用,这给我们带来了很深的思考。这样的课程需要我们花更多精力去研究。但我想重要的一点还是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我们的教材和新课程标准,充分调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将这种兴趣迁移到如何学好课本的'知识点上,这样课堂效果会更好一些。当然这需要我们老师去发掘,去想象,拿出更多更好的办法来吸引学生。

三、形式多样、体验过程。

结合新课程的要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对课程充满着期待感。新课程带来了新颖的教材,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理念。每堂课都有固定的一些任务,如何让这些任务在规定的时间里圆满完成,是我们需要面临的问题。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演示法、任务驱动法、主题活动法等等,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解决实际中碰到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得知识技能。

三、正视差异、面向全体。

由于学生的家庭环境不同,有的同学家有电脑,对一些简单的操作、技能都已经自己学会了;但有一些同学是第一次接触到电脑,要在短短的45分钟里能完全掌握教学内容是不可能的,因此存在差异是可以理解的。

虽然新课程的到来给我们提出了难题,但是,只要我们能认真对待它,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认真总结,前面的路肯定会越走越平坦。

在2020寒假期间,我认真学习了《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学习过程中本人作了深入的思考,谈一下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其根本目的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建适合新一代儿童自主发展、自主成长的教育环境;其直接目的是建立既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又能体现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特点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一、信息技术技能训练中应维持学生的兴趣。

对于技能性很强的信息技术学科,需要对学生进行重复性的技能训练。但是,在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对信息技术掌握程度的差异性是必定存在的,简单的重复训练会引起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的反对,学习自然没有了兴趣,而如果只考虑有操作基础学生的学习进度,则更多的同学将跟不上,导致班级内的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程度差异进一步拉大。这就对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信息技术老师要更善于进行教学设计。通过独特的教学设计,引入更多学生感兴趣的教学任务,同时这些教学任务又包含着这一阶段的操作技能的重复训练。让学生在完成自己感兴趣的任务同时,不知不觉地进行着操作技能的重复训练。而不能用以前那种类似于软件应用说明快的操作方式来授课。

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课堂中教师为切实达成课时目标,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实践活动。在给出任务之后,通过组织学生共同研讨、分析任务,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步骤、策略与方法。还要引导学生对结果进行评价,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增强对信息技术发展变化的适应能力。教师应密切结合教学实际,收集、组织、开发必要的教学资源,建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资源库。在教学资源建设中,应面向学生的需要,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多的支持,应遵循相关技术规范,便于交流与共享,应充分利用网上资源,避免低水平重复开发。特别强调从问题解决出发,在学生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应用到实践中。

三、信息技术教学中应实施多元评价。

在交流合作中分享思想、共同提高,不仅体现于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更体现在学生参与的各种评价活动中。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利用学生的评价能力,适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组织学生互评,在互评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帮助学生学会未来社会的交流合作能力,以评价促学习,以评价促发展已成为信息技术课程目标达成、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确重要手段。实施多元评价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总结性评价(师评——自评——互评——展评——家长评)、过程性评价(电子学档——成长记录袋)。实施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不仅可以保障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使评价结果真正起到对教学活动的诊断和促进作用,而且多方位、多层次的评价,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各层次学生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知识技能和综合能力的提升,真正实现“以评促学”。

在教学论层面上,目前信息技术教师的核心问题是要改变基础教育中单纯传授知识的目标定位,把培养能自主生存、终身学习、和谐发展的人作为首要目标。而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真正予以落实,使课程改革的目标具体化、可操作化。

通过学习《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课程我更加充分的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优化了幼儿园美术活动,下面我以美术活动为例谈谈我的学习体会。

多媒体教学方式完全使美术教学从“教师为主,幼儿为辅”的教学模式,转换成“幼儿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模式,大大优化了幼儿园美术活动。多媒体教学方式有利于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幼儿园教学教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利用这一特点借助多媒体的直观性直接把内容传递给幼儿。可增强幼儿的直接感受,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如美术活动《热带鱼》,教师在活动前结合教学内容,在网上收集形态奇异,色泽鲜艳,体态活波,各种不同种类漂亮的热带鱼在荧屏中展现,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会集中起来。

在活动中通过声音、图形、等多媒体的结合,这一精美的画面和灵活的方法不但吸引了幼儿的学习美术的兴趣,同时还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了幼儿的色感,满足了幼儿的欣赏需要,因此,多媒体教学活动技术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贵州教育杂志在线阅读

贵州有游记投稿的刊物吗?

贵州省级报刊有:贵州日报,贵州都市报,贵州民族报,法制生活报等。

省级的报纸和报刊一般指的是省级别的单位以及相关省级别的行业或者相关的省级部门主管发行的报纸

贵州省级报刊登报公示可以在手机上办理了,办理流程以‘登天下’为例,流程如下:

登天下是一个线上办理报纸公告声明公示的登报平台,可以直接在线上办理登报业务。

登报声明的费用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和登报声明的字数有一定关系,刊登的遗失声明字数越多费用越高。

二、和选择刊登的报纸有关系,每个地区都有比较便宜的登报报刊

报纸在我们的平时的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媒体,有着广泛的传播和覆盖区域大,读者稳定的特性,报纸公告声明登报是指通过传统的报纸作为载体,在报纸的上刊登需要向公众进行公示或者告知的一直方法。

贵州教育是 贵州教育报刊社主办期刊,主管单位: 贵州教育报刊社 期刊CN号:52-1030/G4 是省级刊物

学术咨询服务学术咨询、出版出书、期刊推荐、sci/ssci/ei、翻译润色等咨询服务在线咨询咨询月期刊咨询网请输入关键词当前位置:首页>>期刊知识>>正文贵州有哪些教育杂志所属栏目:期刊知识发布时间:2018-03-20 10:06:34 更新时间:2018-03-21 15:24:02在每个省市中都会有相应的专业的期刊事项,就拿在贵州来说有:教育、农业、经济、建筑、环保、水利等等不同专业的期刊。在这里主要为大家介绍一下在贵州的一些影响较大的教育类的刊物,希望对于教学工作者朋友选择期刊上有所帮助。《贵州教育》杂志是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指导刊物,由教育部主管、 贵州省教育厅主办的全国性教育类学术期刊,于1938年创刊,是中文科技文献和中文人文社会科学数据库双源期刊,中国教育资讯全文收录期刊。本刊遵循“搜 寻教育视点、探求教育理论、传播教育信息、开掘教育实践”办刊宗旨。另外还有贵州师院学报,贵州体育科技,贵州大学学报等等。

教育研究杂志在线阅读

显然下面的是假的。教育研究是教育领域最核心的期刊,主要关注宏观的教育问题,每月一期,每期文章数量不多,大都是博导教授的文章,基本不发表微观的具体教学问题论文....“高三语文..."/"高中化学”等等论文题目就根本不符合教育研究的选题标准。另外,教育研究也很少在封二做广告,更不会广告与教育研究无关的学校....所以警惕不要上当。

《教育研究》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办单位: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国际刊号:ISSN 1002-5731,国内刊号:CN 11-1281/G4,期刊级别:北大核心/CSSCI期刊,期刊类型:月刊。投稿信箱: 工作QQ:2681773017,联系人:高编辑 ,欢迎订阅、投稿!

《教育研究》杂志是教育部主管、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综合性教育理论学术刊物,,是主要发表有关国内外教育信息的学术性刊物。据2020年6月中国知网显示,《教育研究》总被下载9088045次、总被引258746次,(2019)复合影响因子为4.487、(2019)综合影响因子为3.092。[1]据2020年6月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教育研究》下载量为24、被引量为172891;据2017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该刊影响因子为5.01,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670种)中排第17名。

《教育研究》杂志是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杂志,百度百科上面的图片上有个投稿邮箱,是,当时我看到了以为就是以这种邮件的方式投稿,于是就投稿了,没几天就被通知接收了,后来还汇了版面费过去,但是后来发现其实对方是个。百度百科的东西真不可信,百度百科要为此负责。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