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示范
论文参考文献,相信是一个困扰了很多毕业生的问题,下面特意为大家收集了一篇《管理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示范》,供大家参考。
[1] 阿尔钦,德姆塞茨.生产、信息成本和经济组织:企业的经济性质[M].上海财
经大学出版社,2000
[2] 陈清泰,吴敬琏.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法规政策研究报告[M].中国财政经济出
版社,2001
[3] 陈树文,刘念贫; 上市高新技术企业高管人员持股与企业绩效关系实证分析
[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2): 137-143
[4] 陈志广.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2,(5):32-35
[5] 谌新民,刘善敏.上市公司经营者报酬结构性差异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
2003,(8):55-63
[6] 程国平.经营者激励[M].经营管理出版社,2002
[7] 邓莉.股票期权在美国“失宠” [J].经营与管理,2006,(6):21-22
[8] 付强,吴娓.限制性股票奖励、激励性股票期权与企业薪酬制度的选择[J].
财会月刊,2005,(11):47-48
[9] 顾斌,周立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研究 [J];会计研究;
2007,(2):79-84
[10] 郭福春.股权激动机制的理论基础及效应介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2002,(9):45-48
[11] 国资委.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J].2006.12.6
[12] 黄俊峰,股权激励:证券市场新期待[J].中国证券报, 2006.12.11
[13] 黄湛冰,万迪日方.期权和限制性股票的行为因素比较分析[J].预测,2005,
(6):37-39
[14] 蒋文杰.回归模型中虚拟变量的设定与应用[J].探索争鸣,2007(2):12-13
[15] 隽娟.管理层持股与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来自深市的经验证据[J].市场论
坛,2007,(2):64-65
[16] 李广林,周来振.国有企业产权的改造与激励[M].南海出版公司,2004
[17] 李维友.中国实行经理人股票期权可行性研究[N]. 中国证券报 2001-7-26
[18] 李 曜 .股权激励与公司治理案例分析与方案设计[M].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1
[19] 李增泉.激励机制与企业绩效— 一项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
究,2000(1):41-45
[20] 梁洪学,李慧燕.七种股权激励模式的利弊分析[J].税务与经济,2003(5):
32-34
[21] 米红,张文璋.实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spss应用[M].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0:121-193
[22] 宁相东.公司治理理论[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23] 潘颖.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于公司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J].西北大学硕
士学位论文,2007,(6)
[24] 彭祥敏.股权激励模式效果比较的实证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004
[25] 少波.黄欣.企业激励机制创新-对三种股权激励模式选择的研究[J].财经
理论与实践,2002,(4):27-28
[26] 沈沛.中国资本市场前沿理论研究文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7] 沈学军.我国实施股权激励主要模式的分析与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硕士
学位论文,2004
[28] 石建勋.中国企业家的股权革命[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9] 童晶骏.关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应的实证分析[J],理论探讨,2003,
(5):48-51
[30] 魏刚.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绩效[J].经济研究,2000(3):32-39
[31] 吴叔平,虞俊健.股票激励[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
[32] 徐振斌,方宇.股权激励要慎用限制性股票[J].中国改革报,2007-2-13
[33] 许晔 珉 .股票期权:一把双刃剑[J].新理财,2006,(3):27-27
[34] 杨贺,柯大钢,马春爱,等.经理层持股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相互作用机制
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 ,2005,(1):24-26
[35] 杨红炳.委托代理理论与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的建[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6,(8):42-43
[36] 杨家亲.对股票期权及其会计处理的系统认识[J].会计研究,2000,(12):
34-37
[37] 杨志刚.股票期权方案一枝独秀--股权激励方案综述[J] ,中国证券
报:2006-05-31
[38] 于东智,谷立日.公司的领导权结构与经营绩效[J].中国工业经济,2002,
(2):70-78
[39] 于武等.国有企业经营者物质激励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1999,(7).21-24
与经济管理,2000,(5):40-45
[40] 岳旭琴.期权期股两种股权激励方式的比较及其在我国的运用[J].市场周
刊.财经论坛,2002,(1):41-42
[41] 张俊瑞,赵进文.,张建,等.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相关性
的实证分析.会计研究,2003,(9):29-34
[42] 张培刚.微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M].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
[43] 张维迎.产权、激励与公司治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44] 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45] 张湛彬.股票期权与国有企业激励制度[M].辽海出版社,2002[46] 证监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 [J].2005年12月31日
[47] 周建波,孙菊生.经营者股权激励的.治理效应研究[J].经济研究,2003(5):
74-82
[48] 周璐 高管人员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实证研究[J].内将科技,2006(5):
32-33
[49] Aggarwal, R. K. and A. A. Samwick. Executive Compensation, Relative P
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Strategic Competition: Theory and Evidence[J].
Journal of Finance, 54(6), 1970-1999, 1999b.
[50]Berle, A. A., and G. C. Means. The Modern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Prop
erty[M].New York, 1932.
[51] Core, John and Wayne Guay. The Other Side of the Tradeoff: The Impac
t of Risk on Executive Compensation–A Comment[J]. forthcoming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02.
[52]Garen, John E.. Executive Compensation and Principal-Agent Theory[J]. Jou
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2(6), 1175-1199, 1994.
[53]Hermalin, B. and M. Weisbach. The Effects of Board Compensation and D
irect Incentives on Firm Performance[J]. Financial Management 20, 101-11
2, 1991.
[54]Hubbard, R.G., and D. Palia. Executive Pay and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
m the U.§.Banking Industry[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39, 105-13
0, 1995.
[55]Incentiv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I,1990,(8):225-264
[56]Jensen, Michael C., Kevin J. Murphy.Performance Pay and Top- Management
La Porta, R. , F. Lopez2de2Silanes, A. Shleifer and R. W. Vishny. 2000.
[57]M. C. Jensen, K. J. Murphy. 1990. Performance Pay and Top2manangement
Incentiv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A2p ril, Vol. 98, No. 2, p225~264
[58]McConnell, J. J., and H. Servaes. Additional evidence on equity ownership
and corporate value[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 27, 595-612, 1990.
[59]Morck, R., A. Shleifer, and R. W. Vishny. Management Ownership and M
arket Valuation:An Empirical Analysi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 293-315, 1988.
[60]Palia, Darius. The Endogeneity of Managerial Compensation in Firm Valuat
ion: A Solution[J].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14, 3, 735-764, 2002.
[61]Ross, S. A. . 2004. Compensation, Incentives, and the Duality of Risk Aversion
and Riskiness. Journal of Finance. 59:207~225.41
[23] 潘颖.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于公司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J].西北大学硕
士学位论文,2007,(6)
[24] 彭祥敏.股权激励模式效果比较的实证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004
[25] 少波.黄欣.企业激励机制创新-对三种股权激励模式选择的研究[J].财经
理论与实践,2002,(4):27-28
[26] 沈沛.中国资本市场前沿理论研究文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7] 沈学军.我国实施股权激励主要模式的分析与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硕士
学位论文,2004
[28] 石建勋.中国企业家的股权革命[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9] 童晶骏.关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应的实证分析[J],理论探讨,2003,
(5):48-51
[30] 魏刚.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绩效[J].经济研究,2000(3):32-39
[31] 吴叔平,虞俊健.股票激励[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
[32] 徐振斌,方宇.股权激励要慎用限制性股票[J].中国改革报,2007-2-13
[33] 许晔 珉 .股票期权:一把双刃剑[J].新理财,2006,(3):27-27
[34] 杨贺,柯大钢,马春爱,等.经理层持股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相互作用机制
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 ,2005,(1):24-26
[35] 杨红炳.委托代理理论与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的建[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6,(8):42-43
[36] 杨家亲.对股票期权及其会计处理的系统认识[J].会计研究,2000,(12):
34-37
[37] 杨志刚.股票期权方案一枝独秀--股权激励方案综述[J] ,中国证券
报:2006-05-31
[38] 于东智,谷立日.公司的领导权结构与经营绩效[J].中国工业经济,2002,
(2):70-78
[39] 于武等.国有企业经营者物质激励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1999,(7).21-24
与经济管理,2000,(5):40-45
[40] 岳旭琴.期权期股两种股权激励方式的比较及其在我国的运用[J].市场周
刊.财经论坛,2002,(1):41-42
[41] 张俊瑞,赵进文.,张建,等.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相关性
的实证分析.会计研究,2003,(9):29-34
[42] 张培刚.微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M].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
[43] 张维迎.产权、激励与公司治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44] 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45] 张湛彬.股票期权与国有企业激励制度[M].辽海出版社,200240
参考文献
[1] 阿尔钦,德姆塞茨.生产、信息成本和经济组织:企业的经济性质[M].上海财
经大学出版社,2000
[2] 陈清泰,吴敬琏.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法规政策研究报告[M].中国财政经济出
版社,2001
[3] 陈树文,刘念贫; 上市高新技术企业高管人员持股与企业绩效关系实证分析
[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2): 137-143
[4] 陈志广.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2,(5):32-35
[5] 谌新民,刘善敏.上市公司经营者报酬结构性差异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
2003,(8):55-63
[6] 程国平.经营者激励[M].经营管理出版社,2002
[7] 邓莉.股票期权在美国“失宠” [J].经营与管理,2006,(6):21-22
[8] 付强,吴娓.限制性股票奖励、激励性股票期权与企业薪酬制度的选择[J].
财会月刊,2005,(11):47-48
[9] 顾斌,周立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研究 [J];会计研究;
2007,(2):79-84
[10] 郭福春.股权激动机制的理论基础及效应介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2002,(9):45-48
[11] 国资委.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J].2006.12.6
[12] 黄俊峰,股权激励:证券市场新期待[J].中国证券报, 2006.12.11
[13] 黄湛冰,万迪日方.期权和限制性股票的行为因素比较分析[J].预测,2005,
(6):37-39
[14] 蒋文杰.回归模型中虚拟变量的设定与应用[J].探索争鸣,2007(2):12-13
[15] 隽娟.管理层持股与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来自深市的经验证据[J].市场论
坛,2007,(2):64-65
[16] 李广林,周来振.国有企业产权的改造与激励[M].南海出版公司,2004
[17] 李维友.中国实行经理人股票期权可行性研究[N]. 中国证券报 2001-7-26
[18] 李 曜 .股权激励与公司治理案例分析与方案设计[M].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1
[19] 李增泉.激励机制与企业绩效— 一项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
究,2000(1):41-45
[20] 梁洪学,李慧燕.七种股权激励模式的利弊分析[J].税务与经济,2003(5):
32-34
[21] 米红,张文璋.实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spss应用[M].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0:121-193
[22] 宁相东.公司治理理论[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更多论文参考文献请访问:
[1] 宋霞,税收筹划,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x0d\x0a[2] 郭丽梅,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创新对策探究.财经界(学术版),2013.(22).\x0d\x0a[3] 国家税务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1993.12.1.\x0d\x0a[4] 章映红,企业财务集中核算模式下的税务风险及对策[J].会计之友,2012(12).117-119.\x0d\x0a[5] 盖地,避税的法理分析[J].会计之友,2013(26). 6-9.\x0d\x0a[6]谢影,从白酒企业的反避税征管谈税收筹划的原则[M].科技致富向导,2014,(08)\x0d\x0a[7]黄齐朴.和丽仙,白酒类生产企业消费税的税务筹划方案研究[J].金融经济,2013,(08).\x0d\x0a[8]林洁,浅析中小型白酒企业营销管理模式——以泸州中小型白酒企业为例[M].商场现代化,2012,(36).\x0d\x0a[9]温慧媛.张素梅.魏敏,浅谈企业税收筹划[J].企业研究,2014,(05).\x0d\x0a[10]林锦,企业税收筹划内部控制设计的探讨[J].会计师,2013,(23).
[ 1 ] 崔玉敏. 小公司病.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01;[ 2 ] 刘志远. 候青川. 财务管理.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0. 01;[ 3 ] 袁建国. 财务管理.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07;[ 4 ] 李海波. 财务管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08;[ 5 ] 梁继先. 中小企业如何加强财务管理[ 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报, 2005, ( 03);[ 6 ] 李冬梅. 中小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河北职业技术学院报, 2005, ( 04);[ 7 ] 张树森. 浅谈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于对策[ 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报, 2008, ( 01);[ 8 ] 何学红.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J ]中国西部科技,2008, ( 10);[ 9 ] 王沛宁.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J ]甘肃亚盛集团,2008, ( 03);[ 10 ] 曹伟. 我国利润分配会计的几个问题研究[ J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2004, ( 02)
财务管理是企业执行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管理内容,下面是由我整理的,谢谢你的阅读。 篇一 [1]丁兆君.我国财政权力结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 [2]邓峰,丁小浩.中国教育收益率的长期变动趋势分析[J].统计研究.201307 [3]白彦锋,俞惠.我国财政性三级教育支出分配结构探究[J].财经理论研究.201302 [4]邓峰,丁小浩.人力资本、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性别收入差距[J].社会学研究.201205 [5]祝接金,胡永平. *** 教育支出、人力资本异质性与地区经济增长[J].统计与决策.200806 [6]姚先国,黄志岭.职业分割及其对性别工资差异的影响--基于2002年中国城镇调查队资料[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7]魏巨集聚.1986-2006,我国20年义务教育经费政策变迁特征审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05 [8]皮拥军.OECD国家推进教育公平的典范--韩国和芬兰[J].比较教育研究.200702 [9]蒲蕊.公共利益:公共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01 [10]杨旭辉.基于CAS的地方 *** 固定资产投资系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 [11]张洪刚.政治关联与财政补贴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4 [12]胡俊杰.法治视角下的财政支出监督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4 [13]王蓓.中国国有企业亏损补贴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 [14]张车伟.人力资本回报率变化与收入差距:“马太效应”及其政策含义[J].经济研究.200612 [15]王广深,王金秀.我国教育财政支出结构分析及政策调整[J].改革与战略.200801 [16]褚巨集启,杨海燕.教育公平的原则及其政策含义[J].教育研究.200801 [17]丁小浩,余秋梅,于洪霞.本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居民教育收益率及其变化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211 [18]李莹.我国公共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财政性教育支出的视角[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106 [19]孟艳艳.论建立有限 *** 的必要性[J].法制与社会.201106 [20]徐健.财政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002 [21]包桂荣.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国际比较--以日本、美国为例[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002 [22]钱争鸣,易莹莹.中国教育收益率统计估计与分析--基于引数和半引数估计方法的比较[J].统计研究.200907 篇二 [1]刘彬彬.辽宁高职院财务管理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9 [2]张玉.国企高管与主管官员的合谋及防范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12 [3]胡晓丹.我国民营企业扩张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9 [4]郭晓明.上市公司财务核心能力理论与综合评价研究[D].东北大学2005 [5]王丽.东北地区上市公司短期信贷融资效率的实证分析[D].东北大学2005 [6]王春婷.实际控制人掏空与支援行为研究[D].东北大学2009 [7]孙烨歆.基于债务结构的控股股东利益侵占约束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10 [8]王江涛.基于供应链战略联盟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研究[D].东北大学2008 [9]陈丽荣.宁夏电信公司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D].东北大学2007 [10]吕青军.债务契约对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选择的影响研究[D].东北大学2012 [11]宋泉.宁夏电信SHLR专案的计划与风险管理方案设计与实施[D].东北大学2007 [12]柏晓峰.基于融资约束的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问题实证研究[D].东北大学2008 [13]尤美.东北地区上市公司长期负债融资效率研究[D].东北大学2007 [14]曹培成.长庆油田矿区事业部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D].东北大学2009 [15]范丽.基于控制权收益的债务结构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8 [16]李阳.基于债务结构的终极控制人利益侵占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10 [17]张秋华.基于成本、需求的债务布置结构选择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10 [18]李玲.公安部沈阳消防研究所财务管理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8 [19]王惠波.我国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5
企业税务风险的应对分析论文
摘要 :企业在发展进程中,需要缴纳一定的税金,这是企业财务运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元素。在企业管理体系中,税务风险时常会出现,也是企业必须要承担的,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为降低税务风险的发生,必须及时采取一定的措施,增强相关人员对税务风险的认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进行应对,保证企业健康、高效的运行。为此,本文就企业税务风险分析与应对进行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 :企业;税务风险;成因;应对
企业在发展与经营过程中,需要向税务部门缴纳税务款项,结合国家在税务政策上的变化,经营项目类型不同,企业在税务缴纳上会存在一定的差异。缴纳税务时,极易出现各类风险问题,一旦发生税务风险,就会对企业的经济利益构成威胁,影响企业的规范化发展。为保证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应重视对税务风险的分析,及时了解税务风险的成因,进而提出科学有效的应对方案。
一、企业税务风险主要类型
1.操作风险
开展税务筹划工作,其中涉及到企业的生产、投资、经营与理财等多个环节,税务筹划对企业税务所产生的影响也具有系统性与整体性的特点。只有在某种特定环境下,才能及时落实好税务筹划的基本方案,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若企业仅仅是为了降低税款而开展筹划工作,极易产生操作上的风险问题。例如,在《税法》中要求企业在对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将负债的利息予以扣除,虽然负债融资行为存在节税效应,但是仅仅在负债成本比息税前投资效益低时才能发挥价值意义与实际效果。
2.政策风险
实施税务筹划时,还容易发生政策性风险,主要表现为政策选择性风险与政策变化性风险。所谓的政策选择性风险就是企业在开展税务筹划工作时,为对税收政策进行全面而系统了解,最终导致思想与认知上的偏差,进而会对税收筹划工作构成威胁。政策变化性风险就是国家经济的发展,会使得在发展进程中产生政策的改动,这对企业的税务筹划工作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与风险。
3.经营风险
由于税务筹划工作都是提前开展的,等到真正进行税务处理时,时常会受到突发情况的影响,使得企业出现经营上的风险,制约着企业的高速发展。例如,前期所制定的税务筹划方案不科学,与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不相符,无法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会令企业陷入到经营风险内,成为当前企业税务管理中需要注意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另外,实施税务筹划工作时,工作人员未对企业实际运行系统进行科学评估,筹划工作不到位,导致税务筹划工作无法做到按计划行事,进而产生额外的成本与支出。
二、企业税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1.经营者风险意识问题
企业发展进程中,法人变更、股权转让等都是不可避免的。为提升企业的行业竞争力与发展实力,需要转变经营策略,及时对内部经济结构体予以转变。但是,在实际运行中,由于经营者缺乏一定的风险意识,未了解到企业税务体系不健全所带来的风险,进而出现税务管理不到位、税务风险丛生的问题,会威胁企业的健康运营。
2.企业管理问题
企业在财务管理上,内部财务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财务制度建设与成本核算工作上,此项工作开展的目的在于实现对企业成本的控制,进而降低企业在生产与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若在企业管理上,企业未按照国家规定来予以实施,就会出现严重的偷税与漏税现象。例如,企业为了逃税,会将实际运营中所获得的部分成本额度换算成餐饮费与车费等,用作抵销处理,进而达到逃税的目的,这从根本上违反了国家税法,然而企业并未意识到此行为的不当,仍旧存在大量此类行为,最终会为企业带来极大的税务风险。
3.会计核算问题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会计核算工作很是关键,其对企业后期的财务工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开展会计核算工作时,应及时了解国家税法,结合税法标准来计算出企业应缴纳的税款额度,因此,核算时,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很是关键。然而,就目前企业在税务管理的实况来看,了解到企业在开展会计核算工作时,以关注利益分配与企业成本为主,同时,会计人员素质存在问题,素质层次不齐,进而使得会计核算工作产生严重问题,就是会计数据不真实、不精准,无法真实、有效的反映现阶段企业的发展与经营实况,进而统一滋生税务风险。
三、企业税务风险的应对措施
1.增强经营者的税务风险意识
而今,为全面提高企业的发展水平,应重视企业税务风险的科学性开展,及时增强经营者的税务风险意识,及时将税务筹划工作视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从根本上降低税务风险,经营者必须摆正态度,不可为了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出现逃税、漏税现象,进而做出一系列的正确决策,以保证整个税务工作开展的高效性,以降低税务风险,是保证企业财务健康运行的重要条件。
2.全面把握税收法律与政策
企业在开展税收筹划工作时,是结合现有的税收政策与法律法规而提出的,制定科学、合理的筹划方案就需要在了解相关法律与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政策与法律的变动进行税务筹划工作的调整。为降低税务风险,企业要结合发展实况来把控目前税收政策的具体内容与含义,明确好税法的界限,进而目标性的对税收筹划方案予以调整,以求最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经济损失,保证基本经济效益。对此,其一,企业应保证税务筹划工作开展的科学性与合法性,保证全部工作人员都要掌握税务知识与财务管理知识,了解与把握最新税收政策与法律文件的变化,以便做出快速调整,将税收筹划工作的实际效果予以体现。其二,企业还要组织财务人员、工作人员进行税法与税务知识等的学习,结合最新的税收政策来进行调整,以降低税务风险系数。开展税务筹划工作,工作人员应及时企业发展实况出发,借助税收政策与经济变化程度,找准税收的利益增长点,以求帮助企业最大程度上获取利润。然而,企业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要科学、全面的把握好税收政策,不可以偏概全,把握好新出台的税法与政策文件,打造税收筹划信息化系统平台,进而及时了解最新的税收政策以及了解税收调整与筹划的具体方案,这样是保证税收合法性的关键条件。
3.优化税务风险评估体系
为降低企业税务风险的发生概率,必须优化整个税务风险评估体系,及时处理好税务筹划问题,以防止为企业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应充分利用好网络设备,构建快捷、科学的税务筹划系统,对税务筹划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予以评估、预测,且要做到事前评估、事中调节与事后控制,进而最大程度上实现对风险的遏制。此外,还要构建专项税务筹划风险预测与控制体系,以形成纳税风险控制效果,以达到规避风险的效果。与此同时,应构建税务筹划部门,主要对纳税筹划方面的相关事宜进行科学处理与统一化协调。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在发展进程中难免会遇到税务风险,导致此类风险发生的原因角度,如经营者税务风险意识不强、企业管理不到位、会计核算不科学等,都可引发税务风险。为应对当前问题,应重视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增强经营者对税务的重视程度,增强对税法与政策的把握与认知,构建相配套的税务风险评估机制,及时对一系列的税务风险予以规避,进而打造更为完善的税务风险应对机制,进而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利.浅议石油工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分析与决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6,07:337+339.
[2]方伊.我国中小企业的税务风险及其应对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6,07:312.
[3]张佑玲.试述企业税务风险与之应对措施[J].财会学习,2016,10:151+153.
[4]陈彤童.企业税务风险及防控措施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5,05:196+200.
[5]华挺.大企业税务风险识别与应对机制研究[J].财会通讯,2015,32:96-98.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问题及策略
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不仅仅需要财务人员进行重视,而且还需要引起企业各部门领导人员的重视,税务风险管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市场体制也在不断的进行优化和改善,同时随着依法治税工作的不断推进,企业也逐渐认识到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且需要对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创新。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优化税务风险管理。基于此,现对我国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问题;优化;策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也在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并且随着依法治税工作的大力推进,给企业的税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在新环境的背景下,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依然存在大量的问题,企业如果不及时的.采取措施来进行预防和解决,则直接影响企业的良性发展。因此,我国需要重视企业税务管理工作中问题的分析和研究,这样才能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缺乏税务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意识
目前,我国现有的大多数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并没有重视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并且也缺乏对税务知识的了解,更不懂得税务风险给企业所带来的风险和危害。这种缺乏税务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意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严重损失企业的利益。
(二)缺乏确切的量化指标
当前,我国企业税务信息主要借助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表、营业税额、所得税费用等栏目,但没有对企业的税务信息进行反馈。虽然,企业每年都会向税务局提供审计报告,但是与财务报告进行比较,缺乏科学性的指标来对税务风险管理中的绩效进行衡量,从而无法有效的将企业的税务风险价值体现出来。企业在对税务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过程中,由于缺乏量化的指标来对其进行衡量,使得税务风险难以有效的进行控制。
(三)企业在税务风险控制缺乏有效力度
企业在对税务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并没有设置专业的部门来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使得税务风险难以有效的进行控制和管理,无法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一旦出现税务纠纷的现象,则无从查起,并且没有将税务风险进行精确化,使得税务风险管理的后续工作也显得无能无力。
二、企业完善税务风险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加强对税务风险管理与控制工作的重视
企业在实际的运行中,税务风险是必然存在的,因此,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税务风险的管理意识,杜绝风险的出现。只有不断的增强对税务风险的管理意识,才能提高警惕,及时发现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风险,并且积极的提出有效的措施和方案。企业的管理人员不仅仅需要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及时处理税务风险,而且还需要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对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需要积极做好税务风险的宣传工作,不仅仅是财务工作人员需要重视税务风险,而且其他的工作人员还需要提高税务风险管理意识,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使用科学的量化评价指标
企业可以借助金额、损失或者罚款的方式开对税务风险管理的绩效进行衡量,主要的评价指标为税务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税务风险事件对企业造成的损失程度等。在对税务风险进行评价时,除了依靠指标数据,还需要对上季度或者往年的税务风险管理数据进行分析,从中发现差异,更加直观的发现税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比如,甲企业对2015年的税务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从往年的3‰降低为1.5‰。在采取定量评价的过程中,还可以使用专家评议的方式来对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计划、决策情况、税务损失、管理方式的创新等项目进行定性和综合性的分析评判,从而得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水平等级。
(三)加强对企业税务风险的控制力度
企业在加强税务风险控制时,需要确定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对现有的税务风险防范体系进行完善和优化,将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工作融入企业管理工作中,通过对税源进行监控、对纳税情况进行评估以及对税务工作进行检查等,并且及时、客观的处理税务风险。除此之外,还可以有针对性对不同等级的税务风险制定不同的风险管理方案,来有效的解决税务风险问题。企业还可以借助资金储备的方式来对税务风险进行管理。在发生税务风险时,借助资金储备来缓解资金紧张的压力,并且,企业还需提高在银行的信用度,才能确保资金的流动性,缓解资金紧张问题。
三、结束语
总之,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不仅仅需要财务人员进行重视,而且还需要引起企业各部门领导人员的重视,税务风险管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需要重视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对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创新,并且,企业、银行等各个部门需要加强对税务风险的关注,才能不断提高税务风险管理的水平,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宏.试论国内企业税务风险控制与防范策略[J].商场现代化,2015(24):193-194.
[2]彭喜阳.我国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问题刍探--基于对长沙、上海、广州、深圳、北京、西安六市有关单位的调查[J].湖湘论坛,2014(2):56-63.
[1]杨华.浅议企业的税务筹划[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7,(01).[2]马慧.税务筹划浅谈[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01).[1]李莹莹.集团公司税收筹划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1]薛武昭.浅议税收筹划在企业收益分配决策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08,(01).[1]邵凌云.税收筹划:宏观、中观和微观分析[J].滁州学院学报,2008,(05).[2]秦莉.税收筹划与纳税新课题[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8,(04).[3]何霞.纳税筹划在企业利润分配中的应用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4]李倩.税收筹划的成本分析[J].甘肃农业,2006,(07).[5]刘涛,孟卫东.企业税收筹划的组合效应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3).[6]张磊,邵伟才.不确定性视角下的企业税收筹划研究[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5).[7]赵珊花.企业税务筹划风险与控制[J].财会月刊,2005,(14).[8]彭海艳.浅谈固定资产的税收筹划[J].财经科学,2003,(S1).[9]姚琴,张锐.税收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J].财经科学,2002,(S2).[10]马强.企业纳税筹划成本收益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2).[1]鹿美遥.有效税收筹划框架的概述及其启示[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5,(05).[2]范宝学.关于企业税收筹划的探讨[J].中国财政,2003,(03).
[1] 宋霞,税收筹划,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x0d\x0a[2] 郭丽梅,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创新对策探究.财经界(学术版),2013.(22).\x0d\x0a[3] 国家税务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1993.12.1.\x0d\x0a[4] 章映红,企业财务集中核算模式下的税务风险及对策[J].会计之友,2012(12).117-119.\x0d\x0a[5] 盖地,避税的法理分析[J].会计之友,2013(26). 6-9.\x0d\x0a[6]谢影,从白酒企业的反避税征管谈税收筹划的原则[M].科技致富向导,2014,(08)\x0d\x0a[7]黄齐朴.和丽仙,白酒类生产企业消费税的税务筹划方案研究[J].金融经济,2013,(08).\x0d\x0a[8]林洁,浅析中小型白酒企业营销管理模式——以泸州中小型白酒企业为例[M].商场现代化,2012,(36).\x0d\x0a[9]温慧媛.张素梅.魏敏,浅谈企业税收筹划[J].企业研究,2014,(05).\x0d\x0a[10]林锦,企业税收筹划内部控制设计的探讨[J].会计师,2013,(23).
1/100.我国企业税务会计问题研究.王欣欣.经济研究导刊.2007(8): 35-36.2/100.对税务会计的再认识.林淑玲 刘小娜.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9(4): 44-46.3/100.我国实行混合型税务会计模式的必要性及完善措施.岳蕊.商场现代化.2007(08Z): 340-341.4/100.试论新形势下企业税务会计的独立性.刘福生 康伟平 吴桂山.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17): 222-222,200.5/100.从税务会计的产生看其职能发展.郭恒泰.发展.2007(7): 78-78.6/100.高职《税务会计》教学模式的探讨.龚永丽.经济师.2007(7): 158-158.7/100.论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李辉.经济师.2007(7): 241-241.8/100.浅谈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张燕珍.技术与市场.2007(5): 58-59.9/100.中国的税务会计财务会计分离的必要性.黄彩云 李婧.集团经济研究.2007(06S): 228-228.10/100.设立企业税务会计的必要性.王向丽.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3): 55-55,59.11/100.关于我国税务会计模式的思考.周洪艳.时代经贸:下旬.2007(05Z): 116-116,118.12/100.浅谈企业税务会计的建立和应用.谭健.山东纺织经济.2007(3): 31-32.13/100.略论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王蕾.商场现代化.2007(04Z): 321-322.14/100.浅析我国税务会计模式的建立和完善.郑宝凤.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2): 94-96.15/100.论企业税务会计管理的若干理论问题.何建荣.商场现代化.2007(03S): 377-378.16/100.刍议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分离.秘琳.北方经济:学术版.2007(2): 114-115.17/100.税务会计模式的国际比较.郭小东.涉外税务.2007(3): 68-71.18/100.浅谈高职会计类专业《税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郑宝凤.中国教育与教学.2007,5(2): 57-59.19/100.设立我国企业税务会计探析.杨小燕.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4): 21-22.20/100.税务会计的独立性探讨.朱杰 朱彬.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5): 40-40.21/100.试论企业税务会计的几个问题.乔敏 焦跃军.经济师.2007(1): 251-252.22/100.从税务会计的定位看会计信息的失真问题.白彦锋.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7,20(1): 77-80.23/100.在我国建立税务会计的必要性之理论探索.沈群.集团经济研究.2007(01S): 251-251.24/100.税务会计在我国的前景展望.徐林峰.铜陵学院学报.2006,5(6): 23-24,48.25/100.中国的税务会计财务会计:分离还是合并.程六满 杨文静.决策探索.2006(09B): 55-56.26/100.浅议税务会计.梅亮.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9(4): 27-28,30.27/100.浅析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陈顺显.商业会计:下半月.2006(12): 61-61.28/100.税务会计的独立性探讨.郭晓玲.事业财会.2006(6): 43-44.29/100.设立我国企业税务会计探析.李波.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6): 187-188.30/100.设立企业税务会计的必要性.王慧彬.西部财会.2006(11): 43-44,45.31/100.浅谈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潜在差异与联系.初传敏 杨会玲.齐鲁粮食.2006(11): 37-38.32/100.论我国税务会计模式的选择.田璇 耿贵彬.商场现代化.2006(11Z): 336-337.33/100.促销税务会计处理.凌辉贤.财会研究(甘肃).2006(11): 32-32,44.34/100.从增值税看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潘松涛.辽宁经济.2006(10): 103-104.35/100.企业税务会计初探.张惠锋.商业会计:下半月.2006(10): 44-45.36/100.论现代企业制度下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黄海梅.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3): 80-83.37/100.纳税会计的定义及与税务会计的区别研究.王树锋 马丽亚.集团经济研究.2006(10S): 276-277.38/100.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戴荆陵.机械管理开发.2006(5): 143-144.39/100.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分离的必要性及完善措施.翟英敏 侯秀华.商场现代化.2006(09Z): 306-307.40/100.浅议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问题.杜婷玉.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3): 438-439.41/100.关于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的探讨.张菊.电子财会.2006(9): 4-5.42/100.我国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关系.刘姣.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10): 112-113.43/100.会计信息市场约束下的税务会计模式选择.孔念虹.煤炭经济研究.2006(8): 57-59.44/100.浅论税务会计理论结构.李玉萍.财务与会计.2006(9): 24-25.45/100.对企业税务会计要素的若干思考.徐丽盈.莆田学院学报.2006,13(4): 13-17.46/100.新会计规范下对我国税务会计的重新审视.金治军.商业会计.2006(08S): 6-8.47/100.企业设立税务会计的必要性.刘晓宇.甘肃科技纵横.2006,35(4): 105-106.48/100.税务会计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启示.易雄军 昌灿云.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4): 83-85.49/100.税务会计调整核算探析.邓中华.财会通讯.2006(8): 37-38.50/100.建立企业税务会计的必要性.张霆军.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4): 71-72.51/100.上市公司收入确认的税务会计问题.李瑞.会计之友.2006(08S): 15-16.52/100.加快建立我国税务会计的思考.李庆卫.现代农业.2006(8): 78-79.53/100.我国设立企业税务会计的必要性.秦小冬.决策探索.2006(06A): 58-59.54/100.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分离.李秀迎.决策探索.2006(06A): 73-74.55/100.设立企业税务会计初探.饶和辉.法制与经济.2006(07X): 93-95.56/100.我国税务会计模式的选择与协调.邢启亮.财会研究(甘肃).2006(7): 28-29,42.57/100.浅析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吕小丽.商场现代化.2006(07S): 323-323.58/100.我国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趋同的依据与设想.伍冬凤.科技创业月刊.2006,19(7): 48-50.59/100.试论企业税务会计设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芦茂季.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1(2): 32-34.60/100.税务会计的前瞻性思考.高素芬.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6(7): 67-68.61/100.关于《税务会计》教学几个问题的探讨.罗先锋.职业教育研究.2006(7): 91-92.62/100.关于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关系的思考.王子朋 苗俊杰 邹钰.商业经济(哈尔滨).2006(7): 33-34.63/100.关于税务会计的再认识.吴萍.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8(3): 71-72.64/100.浅谈税务会计的设立.胡小荣.山西财税.2006(4): 35-36.65/100.商业银行税务会计核算问题的探讨.曹彦婷.商业会计.2006(05S): 53-54.66/100.浅析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田晓明.甘肃农业.2006(4): 152-152.67/100.税务会计调整核算的方法及特点.邓中华.事业财会.2006(2): 16-18.68/100.从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看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关系.盖地.财会学习.2006(1): 46-49.69/100.有关税务会计的几个问题.高萍萍 宋迎红.现代审计与会计.2006(4): 10-10.70/100.我国税务会计独立成科的理论依据与设置思路.方存强 侯伟.铜陵学院学报.2006,5(1): 33-34,37.71/100.关于我国税务会计的研究.刑利 孙德升.税务研究.2006(4): 70-72.72/100.论电子商务对现行税务会计的影响.康世硕.财会研究(甘肃).2006(4): 20-21.73/100.税务会计原则、财务会计原则的比较与思考.盖地.会计研究.2006(2): 40-46.74/100.跨国经营企业的税务会计方法选择.戴晓星.商业会计.2006(01S): 42-44.75/100.论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适度分离.侯金平 张晓莉.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18(2): 26-28.76/100.我国设立企业税务会计的必要性.牟伟明.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6(3): 53-53.77/100.试论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刘桂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 138-139.78/100.税务会计若干问题探析.刘爱玲.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01X): 55-56.79/100.税务会计独立成科的必要性分析.张国义.会计之友.2006(02B): 18-19.80/100.构建我国税务会计范式与模式探讨.盖地.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6,26(2): 25-29.81/100.建立企业税务会计是当务之急.叶里.上海企业.2006(2): 58-60.82/100.浅议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付洁.商场现代化.2005(12X): 337-337.83/100.浅谈我国应设立企业税务会计.李改香 王子静.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24): 145-146.84/100.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和差异探讨.吕成 姜丙华.商场现代化.2005(10): 161-162.85/100.视同销售业务有关税务会计处理的探讨.江希和.财会月刊:综合版.2005(11): 39-40.86/100.企业税务会计处理的改进建议.葛敏超.财会月刊:会计版.2005(10): 40-41.87/100.论建立税务会计的客观必然性.王红.事业财会.2005(6): 6-8.88/100.税务会计目标与理论结构探讨.盖地.现代会计.2005(5): 1-2.89/100.我国税务会计模式的选择和完善.成骏.煤炭经济研究.2005(11): 10-12.90/100.税务会计刍议.杨梅.财会研究(甘肃).2005(12): 14-14,18.91/100.我国应当逐步推行税务会计.王永红 李涛.价格月刊.2005(12): 78-79.92/100.论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卓越.审计与理财.2005(11): 35-36.93/100.建立税务会计的迫切性.林德俊.商业经济(哈尔滨).2005(10): 44-45.94/100.对协调企业会计与税务会计关系的几点认识.朱芹香.经济论坛.2005(19): 135-136.95/100.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差异及其统分问题的分析.杨青.林业财务与会计.2005(11): 7-8.96/100.关于我国税务会计发展问题.陈勇.引进与咨询.2005(11): 8-9.97/100.急议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魏玲丽.集团经济研究.2005(09X): 203-203.98/100.试论税务会计的独立性问题.王淑媛.农业科技与信息.2005(10): 42-43.99/100.设立企业税务会计的必要性及原则.李振朝.西部财会.2005(9): 43-44.100/100.建立独立税务会计的思考.郭叶飞 屠丽霞.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3(3): 24-26..
1/100.我国企业税务会计问题研究.王欣欣.经济研究导刊.2007(8): 35-36.2/100.对税务会计的再认识.林淑玲 刘小娜.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9(4): 44-46.3/100.我国实行混合型税务会计模式的必要性及完善措施.岳蕊.商场现代化.2007(08Z): 340-341.4/100.试论新形势下企业税务会计的独立性.刘福生 康伟平 吴桂山.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17): 222-222,200.5/100.从税务会计的产生看其职能发展.郭恒泰.发展.2007(7): 78-78.6/100.高职《税务会计》教学模式的探讨.龚永丽.经济师.2007(7): 158-158.7/100.论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李辉.经济师.2007(7): 241-241.8/100.浅谈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张燕珍.技术与市场.2007(5): 58-59.9/100.中国的税务会计财务会计分离的必要性.黄彩云 李婧.集团经济研究.2007(06S): 228-228.10/100.设立企业税务会计的必要性.王向丽.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3): 55-55,59.11/100.关于我国税务会计模式的思考.周洪艳.时代经贸:下旬.2007(05Z): 116-116,118.12/100.浅谈企业税务会计的建立和应用.谭健.山东纺织经济.2007(3): 31-32.13/100.略论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王蕾.商场现代化.2007(04Z): 321-322.14/100.浅析我国税务会计模式的建立和完善.郑宝凤.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2): 94-96.15/100.论企业税务会计管理的若干理论问题.何建荣.商场现代化.2007(03S): 377-378.16/100.刍议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分离.秘琳.北方经济:学术版.2007(2): 114-115.17/100.税务会计模式的国际比较.郭小东.涉外税务.2007(3): 68-71.18/100.浅谈高职会计类专业《税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郑宝凤.中国教育与教学.2007,5(2): 57-59.19/100.设立我国企业税务会计探析.杨小燕.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4): 21-22.20/100.税务会计的独立性探讨.朱杰 朱彬.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5): 40-40.21/100.试论企业税务会计的几个问题.乔敏 焦跃军.经济师.2007(1): 251-252.22/100.从税务会计的定位看会计信息的失真问题.白彦锋.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7,20(1): 77-80.23/100.在我国建立税务会计的必要性之理论探索.沈群.集团经济研究.2007(01S): 251-251.24/100.税务会计在我国的前景展望.徐林峰.铜陵学院学报.2006,5(6): 23-24,48.25/100.中国的税务会计财务会计:分离还是合并.程六满 杨文静.决策探索.2006(09B): 55-56.26/100.浅议税务会计.梅亮.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9(4): 27-28,30.27/100.浅析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陈顺显.商业会计:下半月.2006(12): 61-61.28/100.税务会计的独立性探讨.郭晓玲.事业财会.2006(6): 43-44.29/100.设立我国企业税务会计探析.李波.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6): 187-188.30/100.设立企业税务会计的必要性.王慧彬.西部财会.2006(11): 43-44,45.31/100.浅谈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潜在差异与联系.初传敏 杨会玲.齐鲁粮食.2006(11): 37-38.32/100.论我国税务会计模式的选择.田璇 耿贵彬.商场现代化.2006(11Z): 336-337.33/100.促销税务会计处理.凌辉贤.财会研究(甘肃).2006(11): 32-32,44.34/100.从增值税看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潘松涛.辽宁经济.2006(10): 103-104.35/100.企业税务会计初探.张惠锋.商业会计:下半月.2006(10): 44-45.36/100.论现代企业制度下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黄海梅.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3): 80-83.37/100.纳税会计的定义及与税务会计的区别研究.王树锋 马丽亚.集团经济研究.2006(10S): 276-277.38/100.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戴荆陵.机械管理开发.2006(5): 143-144.39/100.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分离的必要性及完善措施.翟英敏 侯秀华.商场现代化.2006(09Z): 306-307.40/100.浅议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问题.杜婷玉.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3): 438-439.41/100.关于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的探讨.张菊.电子财会.2006(9): 4-5.42/100.我国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关系.刘姣.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10): 112-113.43/100.会计信息市场约束下的税务会计模式选择.孔念虹.煤炭经济研究.2006(8): 57-59.44/100.浅论税务会计理论结构.李玉萍.财务与会计.2006(9): 24-25.45/100.对企业税务会计要素的若干思考.徐丽盈.莆田学院学报.2006,13(4): 13-17.46/100.新会计规范下对我国税务会计的重新审视.金治军.商业会计.2006(08S): 6-8.47/100.企业设立税务会计的必要性.刘晓宇.甘肃科技纵横.2006,35(4): 105-106.48/100.税务会计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启示.易雄军 昌灿云.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4): 83-85.49/100.税务会计调整核算探析.邓中华.财会通讯.2006(8): 37-38.50/100.建立企业税务会计的必要性.张霆军.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4): 71-72.51/100.上市公司收入确认的税务会计问题.李瑞.会计之友.2006(08S): 15-16.52/100.加快建立我国税务会计的思考.李庆卫.现代农业.2006(8): 78-79.53/100.我国设立企业税务会计的必要性.秦小冬.决策探索.2006(06A): 58-59.54/100.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分离.李秀迎.决策探索.2006(06A): 73-74.55/100.设立企业税务会计初探.饶和辉.法制与经济.2006(07X): 93-95.56/100.我国税务会计模式的选择与协调.邢启亮.财会研究(甘肃).2006(7): 28-29,42.57/100.浅析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吕小丽.商场现代化.2006(07S): 323-323.58/100.我国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趋同的依据与设想.伍冬凤.科技创业月刊.2006,19(7): 48-50.59/100.试论企业税务会计设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芦茂季.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1(2): 32-34.60/100.税务会计的前瞻性思考.高素芬.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6(7): 67-68.61/100.关于《税务会计》教学几个问题的探讨.罗先锋.职业教育研究.2006(7): 91-92.62/100.关于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关系的思考.王子朋 苗俊杰 邹钰.商业经济(哈尔滨).2006(7): 33-34.63/100.关于税务会计的再认识.吴萍.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8(3): 71-72.64/100.浅谈税务会计的设立.胡小荣.山西财税.2006(4): 35-36.65/100.商业银行税务会计核算问题的探讨.曹彦婷.商业会计.2006(05S): 53-54.66/100.浅析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田晓明.甘肃农业.2006(4): 152-152.67/100.税务会计调整核算的方法及特点.邓中华.事业财会.2006(2): 16-18.68/100.从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看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关系.盖地.财会学习.2006(1): 46-49.69/100.有关税务会计的几个问题.高萍萍 宋迎红.现代审计与会计.2006(4): 10-10.70/100.我国税务会计独立成科的理论依据与设置思路.方存强 侯伟.铜陵学院学报.2006,5(1): 33-34,37.71/100.关于我国税务会计的研究.刑利 孙德升.税务研究.2006(4): 70-72.72/100.论电子商务对现行税务会计的影响.康世硕.财会研究(甘肃).2006(4): 20-21.73/100.税务会计原则、财务会计原则的比较与思考.盖地.会计研究.2006(2): 40-46.74/100.跨国经营企业的税务会计方法选择.戴晓星.商业会计.2006(01S): 42-44.75/100.论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适度分离.侯金平 张晓莉.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18(2): 26-28.76/100.我国设立企业税务会计的必要性.牟伟明.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6(3): 53-53.77/100.试论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刘桂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 138-139.78/100.税务会计若干问题探析.刘爱玲.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01X): 55-56.79/100.税务会计独立成科的必要性分析.张国义.会计之友.2006(02B): 18-19.80/100.构建我国税务会计范式与模式探讨.盖地.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6,26(2): 25-29.81/100.建立企业税务会计是当务之急.叶里.上海企业.2006(2): 58-60.82/100.浅议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付洁.商场现代化.2005(12X): 337-337.83/100.浅谈我国应设立企业税务会计.李改香 王子静.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24): 145-146.84/100.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和差异探讨.吕成 姜丙华.商场现代化.2005(10): 161-162.85/100.视同销售业务有关税务会计处理的探讨.江希和.财会月刊:综合版.2005(11): 39-40.86/100.企业税务会计处理的改进建议.葛敏超.财会月刊:会计版.2005(10): 40-41.87/100.论建立税务会计的客观必然性.王红.事业财会.2005(6): 6-8.88/100.税务会计目标与理论结构探讨.盖地.现代会计.2005(5): 1-2.89/100.我国税务会计模式的选择和完善.成骏.煤炭经济研究.2005(11): 10-12.90/100.税务会计刍议.杨梅.财会研究(甘肃).2005(12): 14-14,18.91/100.我国应当逐步推行税务会计.王永红 李涛.价格月刊.2005(12): 78-79.92/100.论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卓越.审计与理财.2005(11): 35-36.93/100.建立税务会计的迫切性.林德俊.商业经济(哈尔滨).2005(10): 44-45.94/100.对协调企业会计与税务会计关系的几点认识.朱芹香.经济论坛.2005(19): 135-136.95/100.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差异及其统分问题的分析.杨青.林业财务与会计.2005(11): 7-8.96/100.关于我国税务会计发展问题.陈勇.引进与咨询.2005(11): 8-9.97/100.急议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魏玲丽.集团经济研究.2005(09X): 203-203.98/100.试论税务会计的独立性问题.王淑媛.农业科技与信息.2005(10): 42-43.99/100.设立企业税务会计的必要性及原则.李振朝.西部财会.2005(9): 43-44.100/100.建立独立税务会计的思考.郭叶飞 屠丽霞.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3(3): 24-26..
[1] 宋霞,税收筹划,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x0d\x0a[2] 郭丽梅,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创新对策探究.财经界(学术版),2013.(22).\x0d\x0a[3] 国家税务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1993.12.1.\x0d\x0a[4] 章映红,企业财务集中核算模式下的税务风险及对策[J].会计之友,2012(12).117-119.\x0d\x0a[5] 盖地,避税的法理分析[J].会计之友,2013(26). 6-9.\x0d\x0a[6]谢影,从白酒企业的反避税征管谈税收筹划的原则[M].科技致富向导,2014,(08)\x0d\x0a[7]黄齐朴.和丽仙,白酒类生产企业消费税的税务筹划方案研究[J].金融经济,2013,(08).\x0d\x0a[8]林洁,浅析中小型白酒企业营销管理模式——以泸州中小型白酒企业为例[M].商场现代化,2012,(36).\x0d\x0a[9]温慧媛.张素梅.魏敏,浅谈企业税收筹划[J].企业研究,2014,(05).\x0d\x0a[10]林锦,企业税收筹划内部控制设计的探讨[J].会计师,20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