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学是为以后读书进行准备,但主要的学习任务不是学专业知识,而是培养幼儿的情感、性格和人格。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教师教育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幼儿教师教育论文篇一:幼儿游戏教学的重要性 幼儿教学是为以后读书进行准备,但主要的学习任务不是学专业知识,而是培养幼儿的情感、性格和人格,在集体生活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识别能力、集体观念,锻炼他们的语言功能,培养他们的数学概念。由于幼儿生理和心理发育都不成熟,因此在教学中应该以游戏的形式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识别能力和集体观念,在游戏中锻炼语言,培养记忆力,学习数学概念。 一、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重要性 幼儿正处在大脑发育时期,对一切新事物都具有好奇心,但由于年龄幼小,耐力差,不适合长期坐在一处学习,根据这种特点,幼儿教师应当将游戏和教学联络起来,在游戏中学习。根据幼儿的天性,他们喜欢和同龄人交往,和同龄人一起游戏是他们最开心的事情。根据心理学规律,幼儿和同龄人在一起,可以培养他们的人际交流能力,使他们学会分享,学会忍让,学会关心,还能学会竞争,这样对于他们人格的形成有积极作用。目前,我国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在家得到父母、祖父母的多重溺爱,这样的溺爱只会让孩子变得脆弱和自私,并且由于年龄不同,孩子在家和大人的交流沟通很有限,如果在幼儿园里,还像小学生一样按时上下课,就会使他们的感情得不到宣泄,久而久之,容易形成自闭、孤僻的性格,而通过幼儿园的游戏,可以让他们敞开心扉。 二、幼儿游戏化教学 一生活能力游戏化 幼儿生活能力主要是指动手能力,像扣扣子、穿衣服这样的日常活动。很多孩子这方面能力欠缺,在家里由家长完成,在幼儿园由老师帮助完成。这样的能力是每个人必须掌握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活动来激发孩子积极参与。幼儿尽管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同时也有来得快去得也快的现象。比如对于颜色的识别,很多人只能记住大致的主色,像红、绿、黄、蓝,对于玫红、粉红、浅绿这一类颜色容易忘记。对于这种现象,教师也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将不同颜色的纸折成小飞机,然后教师发口令,让指定的幼儿迅速找出相应颜色的飞机,这样促使他们快速记住不同颜色。培养幼儿的集体观念,可以进行分组游戏,让几个人一组,这样组与组之间进行竞争,幼儿就会自发地将同组人看成一个整体。 二幼儿语言游戏化教学 语言教学有两种,一种是书面语言,一种是口头语言。幼儿在三岁到五岁期间,语言能力正处于从单音词向长句迈进的时期,锻炼他们的语言能力,除了要多说,还要善于记忆。对于书面语言,可以通过读儿歌和五言诗来锻炼,但这种读书法,时间一长,孩子会失去耐心。因此,可以让孩子在学完一篇儿歌后,采用游戏接龙的方式来加强记忆,可以让几个孩子分为一组,第一人说出第一句,让后面的人接着说第二句、第三句,这样回圈几次,孩子基本能完整掌握,比强记有趣得多。很多幼儿园都注重对书面语言的培养,忽视对口头语言的培养,为了孩子将来能流利地与人交流,在幼儿园应当要多进行口语锻炼。幼儿的生活范围除了家庭就是幼儿园,要他说说自己的活动有点难度。教师可以将幼儿分为几个小组,让每个人说说自己的家庭,例如自己叫什么名字,什么时候生日,爸爸叫什么,妈妈叫什么,家在哪里。在说的时候,教师要提醒其他人注意听,然后让别人将刚才同学说的复述一遍,看谁复述得最详细。这样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能力,也锻炼了他们的注意力、记忆力,同时也让孩子对家人多一份了解。这样的游戏要定期开展,说话的内容要不断变化,可以从家庭开始,转到个人爱好,再转到每天活动情况,这样对于孩子以后写作文、观察周边事物也有帮助。 三幼儿数学概念游戏化教学 在幼儿园期间,对于数学不要求他们进行计算,只要掌握数学概念就可以,像数数,不能让他们像唱歌一样从一唱到一百,而是要让他们用实物来表示,至少知道八个和三个各是什么概念,哪个多哪个少。除了数字概念,还要掌握多边形的概念,像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直线和曲线这样的概念,这些可以通过做手工来加强认识,也可以让他们通过吃饼干的形式,“吃”出不同的图形,也可以让他们回家,在家里的家俱中找出不同的图形。 三、幼儿游戏化教学必备的条件 在幼儿教学中采用游戏化教学对于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发展幼儿的能力都有积极作用,但幼儿游戏化教学则要具备几个条件:第一,要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条件,幼儿年龄不同,认知条件也不同,要避免出现拔苗助长的现象,这样的游戏不仅不会使他们产生兴趣,反而会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第二,要创造轻松愉快的游戏环境,关于语言和数学方面的认知游戏,应该要安排在幼儿精力旺盛时期进行,像刚刚做完体育方面的游戏,幼儿还沉浸在亢奋中,但身体开始疲劳,就不能继续做游戏;也不能安排在即将放学的阶段,幼儿人没走,心已经走了,也不能安心做游戏。第三,教师要精心编排各种游戏,将动手、动脑游戏搭配进行,不能将同一类游戏在短期内反复进行,而是要留下“空白”,在学生意犹未尽时停下,换其他型别。这样下次再做,学生仍然兴趣高涨。要使幼儿对各种游戏有积极参加的兴趣,教师就要多动脑筋,查询资料进行编排。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充分了解幼儿的心理特征,掌握幼儿心理才能设计出他们喜爱的游戏。 作者:郑自春 单位:镇坪县华坪小学 幼儿教师教育论文篇二:幼儿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一、多媒体技术的特征分析 多媒体技术具有全方位资讯展示的特征,教师可以通过情境讲学的模式将课本知识趣味化、动态化以及形象化。多媒体技术也有利于学习氛围的营造,特别是能够有效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的学习集中力提高,教师通过动态的知识教学可以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能有效地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幼儿园中多媒体运用现状分析 一发展水平较为落后 我国不断地加大在幼儿园教学上的资金投入,却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以及教育水平差异,导致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的应用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化现象。经济落后地区的幼儿园缺乏相应的多媒体教室,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也只有少数的幼儿园建立起功能完善的多媒体教室。总的来说,幼儿园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相关专业技术缺陷 部分开展多媒体幼儿教学的课堂仍是较为初级的状态,多数采用的都是基础的投影仪等装置,多媒体课件开发存在很大的缺陷。同时,幼儿园多媒体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待提升,他们对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能全方面把控,这是直接影响多媒体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 三、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一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效果 1.提高学习效率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有效缩减教学时间,同时,它使幼儿教学摆脱了空间上的限制,将静态的知识进行动态展现,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大大增强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官协调。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教学课程进行多次重复展现,而不必占用过长的时间,这有效提高了幼儿对知识的记忆力。 2.提高幼儿学习兴趣 多媒体装置具有动画、音乐播放等诸多功能,幼儿园多媒体教学受到绝大多数学生与家长的欢迎。同时,多媒体装置还可以进行程式设定,比如当幼儿取得相应收获或进步时,多媒体装置可以自动出现一个笑脸进行表扬与激励,多媒体装置多样化的功能有效提升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3.多媒体教学案例探讨 以幼儿教学读物《弟子规》为例,教师在开始多媒体教学前,首先需要准备充足的教案资料,其次是对教案资料进行多媒体处理,使课本知识在多媒体技术的转化下,以文字结合图片、视讯的方式进行展现。由于《弟子规》的内容都是抽象化的概念,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幼儿往往很难理解,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地将知识内容生动化、形象化。《弟子规》又与幼儿常听的语言故事、儿歌不同,它带有很强的古风。因此,可以采用一边播放古典音乐与展示国画,一边教授《弟子规》内涵的方式进行教学,幼儿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中得到了情感上的薰陶。《弟子规》写到“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缓揭帘,勿有声”主要是对古建筑进行的描写,多媒体技术可以播放相关视讯,向幼儿展示古代人生活的影像,再加上教师生动的讲解,幼儿就会了解那句话是指轻轻开门的意思。再比如现代的散文诗《秋天的雨》教学,幼儿一般会觉得散文内容乏味,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散文内容用静态与动态画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情景展现,并配以柔和的背景音乐,比如《秋日的私语》:“雨滴滴答答从天上落下,秋天的大门开了,秋天的树叶慢慢飘落了”。多媒体技术将幼儿带入到一个浓厚的秋天环境中去,幼儿真切感受到散文所描绘的意境,进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多媒体运用注意事项 多媒体技术应与传统教学相结合,而不应该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师讲授方式,教师选用多媒体技术时不能忽略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多媒体手段应该与幼儿的年龄与学习状态相适应。同时,在进行多媒体幼儿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总之,适当的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现代化的必要途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需要与幼儿教育理念相互适应。我们应该在满足幼儿教育适当性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将多媒体教育技术更好地运用到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去,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钱雯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掘港镇群力幼儿 幼儿教师教育论文篇三:幼儿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研究 一、通过幼儿之间的差异体现因材施教的作用 幼儿是一个人一生中的启蒙阶段。而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著名教师于漪就曾经有过一个“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主题演讲,可见因材施教这个概念广泛应用于人生教学的各个阶段。 1.了解幼儿之间的差异在幼儿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对不同幼儿充分了解才能把握他们之间的差异,从而制定出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而对于幼儿的兴趣、脾气、爱好、性格以及认知等多方面情况的了解也是教师需要准备的工作之一。当然,了解渠道和方式多种多样,如通过与家长进行沟通、召开家长会、发放问卷、网上留言等方法从而获得幼儿资讯情况,也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与幼儿沟通相处时对其行为、言语、动作和习惯进行仔细的研究观察。最后进行总结和实施教学。这样的方式运用到教学当中就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2.幼儿存在不同的认知方式教育心理学研究说明,幼儿的认知发展情况是存在差异的。比如存在场独立和场依存、沉思型和冲动型、复合型和发散型等等。这跟幼儿自小生活环境、家庭影响以及自身因素都密切相关。比如场独立型的孩子更擅长于独立思考,自己解决问题。而场依存型的孩子则惯于依附旁人的想法从而获得自己的概念和认知。 3.因材施教的作用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人与人也是各不相同,性格、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也各有差异,所以教育要因人而异,才能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才能实现最佳发展。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结合自身能力和幼儿的基本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十分有必要。 二、实现因材施教教学的方法 1.不同的教学引导在对于两种完全不同型别的幼儿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应该把握不同的方法,如对于场依存型的孩子教师可以进行更多方法教学,让其掌握更多知识和原理从而更好地进行思考创作。而对于场依存型的孩子,教师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引导,让其产生自己的思维方式,学会自我思考。当然,引导不仅仅只存在于幼儿认知方面,同时也存在于幼儿知识技能掌握差异方面,例如一些学校会针对孩子对不同知识的不同掌握程度进行分班补习等等。 2.具体形象思维教学不同的幼儿因为自身所接触的各方面条件差异产生了不同的兴趣爱好。当然,这种差异也存在于年龄、性别、民族等。例如在幼儿阶段,孩子们更加偏爱动画片,而其中女孩子会更加偏爱洋娃娃,男孩子则偏爱赛车等机械玩具。所以,在对幼儿进行教学时,教师在掌握因材施教的基础上,还需要注意具体形象思维教学,不能用笼统单薄的语言去引导幼儿,而是应该以具体的形象,用画面感、或是借助多媒体、书本图片来进行辅助教学。例如女孩子喜欢公主的形象,那么教师在说到公主时,应该借助童话故事如豌豆公主、白雪公主等采用形象的教学方式传达给孩子,让他们更加深刻的认知和掌握概念。 3.课内外结合型教学因材施教的另一个重点就在于课内外教学应相互结合,很多人都会错误的将幼儿教学定义在幼儿园、定义在幼儿教师,这是一个误区,父母家人,以及周围的环境,其实都会对幼儿产生影响。幼儿的思维是开放而且发散的,当他第一次做出尝试,并且得到了父母以及周围人的认可后,他就会开始自觉更多的从事这项任务,获得满足感。而如果在幼儿尝试第一次活动后,被周围的人否定,他就会产生内疚感,从而可能不会在从事那项活动。例如大家熟知的,第一位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他儿时玩耍时在地上画了一个圈,并不停地跳跃,他的母亲问他在做什么,他说他要一直跳,一直跳到月亮上去。他母亲听到后,并没有嘲笑他的无知,反而鼓励他并给予他诸多支援,最后他真的成为了世界第一人,为人类跨出了一大步。 三、因材施教对于幼儿教学的发展助力 1.开放式教学,更好的引导幼儿过渡“因材施教”一词出自《论语•先进篇》,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在幼儿成长的关键阶段,正确使用因材施教开放式教学,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让每一个孩子在教学中发光。 2.因人而异,培养各方面人才因材施教让孩子能发挥其天分而不浪费,并让其能在有兴趣领域更多的学习、使其更能学好,同时还可以引导幼儿发挥个人先天条件、特长、兴趣等因素,可以按所需不同培养出孩子不同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引导幼儿走向他们理想的目标和道路。 四、结束语 2014年6月9日,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就创新人才教育方面指出,“要按照人才成长规律改进人才培养机制,‘顺木之天,以致其性’,避免急功近利、拔苗助长。”是以,因材施教适用于各个教学领域和教学方式当中,并成为现代教育当中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而幼儿教学,处于人生阶段的启蒙时期,起到非常重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树立作用,采取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教学方式,可以让祖国的未来成长得更加茁壮。 作者:刘金红 单位: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小泊头镇乔家幼儿园 1.幼儿教师教育论文3篇 2.关于幼儿教育的论文范文3篇 3.幼师教学论文范文 4.幼儿教师教育论文范文3篇 5.幼师教育论文范文 6.幼师教育相关论文范文
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阻碍因素之分析论文
20世纪70-80年代,教师专业化开始被国际教育界广泛关注,至今方兴未艾,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阻碍因素之分析。我国学术界亦对此进行了热烈的探讨。不难看出,在诸多文章中,谈及最多的是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对于幼儿教师专业化只是零星涉及。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建设,本文试图通过对教师专业特性和幼儿教师职业特点的分析明确幼儿教师的专业性质,同时探讨阻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仅做引玉之砖。
一、教师职业的专业性
职业可以分为普通职业和专业性职业,判断一门职业是否是专业需要一定的标准。关于专业化的标准,学者们进行了广泛的探讨,虽主张各异,也已基本形成一定共识[1]:1、从事专业工作的人员在职前必须接受过规定的专业知识与训练,掌握专门的理论教育与技能;2、作为专业的职业和作为专业人员的个人都承担着重要的社会与个体责任,专业人员应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与素质;3、作为专业的职业,在本职业范围内应具有专业性的自主权; 4、作为一种专门职业,只有被社会需要和认可,建立和实施了一整套相应制度后,才能真正确立或提高专业地位。若按这一标准来衡量,教师职业因其受外部的干预和监控,未取得广泛高度民主的自主权,从业人员接受专门培训的时间较短,也未赢得崇高的社会经济地位。因此,有人认为教师还不能称为一门专业,只能是“准专业”或“半专业”。但一种职业能否被称为专业是由其自身性质及发展水平决定的。教师的职业事实上具备一切专业化的特点: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为了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教师必须具有系统、广博的专业知识和教育心理知识,高超、熟练的教育技能技巧,良好的职业道德,必须获得教师资格认定。这些足以证明教师职业具备专业人员的基本特征,教师职业具有专业属性,[2]只是目前自身发展水平和外部条件不成熟而已。即使是对教师职业专业化持否定态度的人,他们否定的并不是教师专业化的可能性,而是对教师现状的不满意。随着对教师素质的日益关注,把教师或教学作为一个专门职业来看待,已经成为教育理论界及社会各界的共识。[3]
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具有极大可塑性和能动性的人,这决定了教师不仅具备一般专业的共性,还具有不同于医生、律师等专业的个性,具体表现在 [4]:(1)教师除了具有专门的科学知识,还应具备实践的智慧、批判性的思维、创造性地行动和寻求变化的能力;(2)对教师的培养提高方式不能只是专业技能的训练,更应强调教师对实际教育情境的反思、探究、教师之间的对话与交流;(3)与医生、律师相比,教师专业道德具有更强的利他性,这是比专业知识更重要、更基本的专业特征;(4)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还要育人,教学不仅是拥有知识技能的专业,更是一种人际关系,和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情感关系是教师工作的重要方面,因此教师的欲望、情绪、价值信仰等人格特征也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5)与医生、律师相比,教师专业组织的功能主要不在于市场的垄断和自身保护,而在于作为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师专业的自主性主要应表现在教师有权决定自己发展的方向。
教师专业特殊的知识技能、专业训练、专业道德和专业自主性使得教师专业化既是一种认识,更是一个奋斗过程;既是一种职业资格的认定,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如同教师劳动对象的特点决定教师的专业特殊性一样,幼儿的身心特点也使得幼儿教师具有不同于其他教师的专业特性。
二、幼儿教师的专业特性
专业化是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幼儿教师属于教师群体,具有一般教师的职业特点,也应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遗憾的是在谈及教育的有关问题时,幼儿教育很容易被“特殊”对待。可能是因为幼儿教师的劳动对象是3-6岁的儿童,所授知识浅显易懂,容易被误认为这是一般人都可以从事的职业。其实,正是幼儿特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幼儿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也决定了幼儿教师的专业特性。
第一,幼儿教师的劳动对象是3-6岁的幼儿,这时期的幼儿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阶段。幼儿教师必须贯彻保教结合的原则,既要向全体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多方面的教育,又要负责幼儿的整个生活;不但要在课上课下言传身教地培养幼儿,还要同社会、家庭密切配合,以取得教育上的一致。这对教师的职业态度和职业规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强,思维形式主要是直觉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这要求幼儿教师不仅能歌善舞,还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并且能掌握幼儿认识的特点,对教学技能技巧的要求也更高。
第三,幼儿的发展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幼儿时期还是个体心理多方面发展的关键期,教师必须切实地把握幼儿在各阶段发展的规律,留心观察幼儿的实际生活及其表现,敏锐地捕捉幼儿的各种心理需要,才能最大限度的促进幼儿的发展。而对幼儿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心理特点的把握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幼儿教师坚持不懈的努力。
第四,幼儿活泼好动,自制力差的特点,对幼儿教师提出了组织能力方面的更高要求。幼儿的兴趣、个性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要求幼儿教师更善于了解幼儿,更善于启发诱导,更善于个别教育。
可见,幼儿教师有其独特的职业特点,这些特点是幼儿教师职业能够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的客观基础。全美幼教协会(NAEYC)指出,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应体现在:对儿童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悟,将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善于观察和评量儿童的行为表现,以此作为课程计划的依据和设计个性化课程的依据;善于为儿童营造和保持安全、健康的氛
围;计划并履行适宜儿童发展的课程,全面促进儿童的社会性、情感、智力和身体方面的发展;与儿童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成为儿童发展的支持力量;与幼儿家庭建立积极的有效的关系;支持儿童个体的发展和学习,使儿童在家庭、文化、社会背景下得到充分的理解;对教师专业主义予以认同。[5]
综观我国幼儿教育的现状,较之于上述幼儿教师的专业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我国幼儿园教师大部分是中师或中师以下学历,文化、理论水平普遍不高;幼儿师范学校的招生起点低,其文化、理论基础较薄弱,而学生在3-4年的学习中,又以技能、技巧的训练为主,专业理论课基础较窄,缺乏应变能力、创造能力和科研能力;然而当前的幼儿教师培训大多是搭小学教师培训的“顺风车”,因而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不强,更多的培训只是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家园合作也一直进展缓慢。另有资料显示幼儿教师心理压力大,从教热情不高,在热爱儿童方面也存在较大问题[6]。看来中国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任重而道远,当前仍存在诸多不利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三、影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阻碍因素
影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有很多,既有社会公众对于幼师职业的认同和期望低,幼儿园管理封闭,人文环境不协调等外在因素,也有幼师观念与社会不同步,思维方式单一,知识更新慢等内在因素[7],这里主要从五个方面加以具体的分析,园长之友《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阻碍因素之分析》。
1、观念和认识上的偏差
社会和家长对教师职业专业性认识较模糊,一般认为幼儿教师只是带带孩子,会唱会跳就可以了,不需要高深的知识,因此对幼儿教师的职业期望偏低。对于幼儿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当幼儿园教师,人们并无异议,但如果本科生去幼儿园任教就可能引来惊讶的目光,至于硕士、博士从事幼教简直想都没想过。这在无形中阻碍了高学历人员进入幼教队伍,不利于幼教师资整体学历层次的提高。除此之外,社会公众特别是某些家长对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的认识还存有偏差。由于传统、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在社会上还较普遍地存在着重智轻德,重认知教育轻社会性、人格培养的问题,如忽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情感、态度、自主性、社交能力等的培养。即使在认知教育上也存在着不少偏颇,重孩子系统知识的学习与智力、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忽视儿童学习的兴趣、动机、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8]幼儿园和教师为了迎合家长的需要,便只注重儿童知识的传授和智力的培养,使得幼儿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得不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首要条件是对幼儿教育、幼儿园尤其是对自身存在与发展的深入理解。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幼儿教师本身认识不到幼儿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认为幼儿教师最大的前途莫过于当个园长,从未想过幼儿教师职业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发展余地。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师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如果说社会和家长对幼教职业认识上的偏差使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失去了他律的条件,那么幼儿教师对自身职业专业性的认识不足则更可怕,因为教师专业发展更多的还要靠教师自律,要靠教师对教学实践的不断反思和探究才可能实现。正如皮亚杰所说:“一般的理由是:别人认为,尤其坏的是,他自己也认为:学校教师无论是从技术和科学的创造性上来说,都不是一个专家,而只是一个知识的传递者,这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事” [9]。因此,幼儿教师对本职业的专业认同是进行幼儿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前提条件。
2、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有待提高
目前幼儿教师队伍的流动性比较大,特别是民办和私立幼儿园的教师很不稳定。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心理压力大,负担重等因素之外,更主要的可能还是因为其社会地位不高,待遇也偏低。职业声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某一职业的社会地位。一项有关职业声望的调查显示,大学教授职业声望最高,等级为2;中小学教师等级排名29,而同样在为基础教育做贡献的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声望等级却降至36,[10]这在100种职业中声望虽不算低,但与其他教师职业相比仍存在很大差异。笔者在对广东省幼儿园教师调查问卷的统计中发现,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差异很大,月收入多则4000元,少则400-500元,大多数月收入不超过1000元,而且各项保险和福利也很不到位。因此,很多人只是把幼儿教师当成一块跳板,一有合适的机会便会另谋高就,这很不利于幼儿的发展,也严重地制约了幼儿教师专业化的进程。
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除了上述显性的表现外,另一种封建的“男尊女卑”的思想可能也潜在地影响着幼儿教师社会地位的提高。在我们的文化中,一种被广泛接受的价值观是:女性被认为有天生的母性,易动感情,相夫教子,最适合她们的职业是贤妻良母、幼儿教师或小学教师、公司秘书、保育员、护士、服务员等辅助性和抚养性工作。多少年来,妇女的社会地位在人们的观念中是低于男人的,即使做与男人同样的工作,其收入也可能低于男人。尽管已开始提倡鼓励男性加入幼儿教师队伍,但目前,幼儿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还是女性,这势必影响到幼儿教师职业社会地位的提高。
3、专业自主权不够
专业自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如前所述,教师专业的自主性主要应表现在教师有权决定自己发展的方向。而实际情况是,幼儿教师位于学校行政命令和科层制体系的最底端,他们的行为受到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公众、教研主任、园长等多方面的控制,幼儿教师的自主权引起争议,决定权受到怀疑,教师权威也遭到严重挑战,由不懂幼教的人来领导幼儿教育的现象并不鲜见。不仅如此,幼儿教师还会经常被当作“舞蹈演员”使用,频繁的排练节目严重地干扰了幼儿园正常的教学。其它的像卫生、消防等各种检查更是让幼儿园应接不暇。教育行政机关太多的硬性要求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幼儿园充分发挥自身特点的自主性,致使一些幼儿园出现“为了做而做”的应付现象。一位办学现状较好的幼儿园园长曾抱怨,自己象“财神爷”一样被一些部门追着拉“赞助”,因而不得不深居简出,每次开完会也尽快“消失”,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看来,要想切实提高幼儿园的教学质量,首先应先给幼儿园“松绑”。
4、理论研究较为欠缺
一门职业要成为专业必须要有系统完整的理论作支持。近年来,我国幼儿教育虽已有较大的发展,但是仍缺乏适合本国幼儿发展的系统理论。总体来看,我国幼儿教育的理论研究还是处于向国外幼儿教育先进理论学习和引进阶段,当然这是提高我国幼儿教育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但由于客观环境的差异,国外理论的引进必然需要一个本土化的过程,才能真正适合本国幼儿的发展需要,这可能也是有些幼儿园学习瑞吉欧却不知如何运用的原因。目前,我国的幼教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现有的研究课题大多数都是对儿童的行为、心理发展需要的研究居多,对出现的新形势、新问题的研究较少。此外很多幼儿教育研究实验往往局限于幼儿园的三年时间,缺乏反复验证,很少有象美国开端计划这一类型的长期追踪研究,因而幼儿教育的长期效应难以得知,学前教育的功能缺乏有力地实证证据,从而也降低了幼儿教育科学实验作用于理论形成的实效和对政策制定的影响力。形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我国幼儿教育起步较晚,专门的幼教科研人员不多,幼儿教师的科研能力还有待提高,理论研究的队伍比较薄弱;另一方面,有关部门不够重视,研究得不到应有的经费支持,使得实际研究收效不大。从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立项课题来看,其中重大课题有6项,在有较大经费资助的重大课题中,幼儿教育研究课题仅有1项,占有率为17%;面上重点课题9项,当中并没有关于幼儿教育的研究课题;面上一般课题62项,其中幼儿教育研究课题5项,占有率为8%;专项课题18项,当中也没有关于幼儿教育的研究课题。可见,幼儿教育科研项目无论在科研项目的数量还是经费支持上都得不到重视,这在客观上影响幼儿教育科研更普遍、更深入的开展。[11]
5、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
教师的素质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内容。教师教育分为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两个阶段。幼儿教师职前教育的时间比较短,又没有实践经验,因此,职后教育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必不可少。我国幼儿教师的职前培养主要由中师来完成,文化知识和理论水平起点低,职后的继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事实上,长期以来,幼儿园教师业务培训缺乏计划性,更多受到资金、时间、人员安排因素的限制,而不是根据需要进行培训,造成培训工作的不平衡,有的教师多次受到培训,而有的教师培训机会极少,也忽视对保育员的培训。[12] 特别是民办、私立幼儿园的老师继续教育的权力没有任何保障,职后培训成为一大难题。并且,目前主要由幼儿师范学校或区教师进修学校承担的对幼师的在职培训,存在着将学科理论知识作为惟一研修目标的倾向,甚至很大程度上只是中师或高师课程的“重复”,忽视了教师专业化的核心——教学实践能力的培训和提高。同时由于承担培训任务人员自身专业水准与教育水准的局限,导致继续教育的内容无法满足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甚至脱节,延误了教师专业成长的进程。[13]《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中将“进行一般文化科学知识的补课”作为教师业务培训的主要内容之一,幼儿园在职教职工培养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本职工作能力。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14]可见,我国幼儿教师职后教育还处于补缺补差的低水平状态,远远达不到专业化的要求。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此间不仅需要幼儿教师自身明确认识幼儿教师的专业性并积极进取,也要有适宜的外部环境的支持。只有内外协同发展,才能逐步推进我国幼儿教师专业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黄伟娣.教师职业、资格与专业化[J].集美大学教育学报,2001,(6).
[2] 于晶.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专业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4,(11).
[3] 瞿葆奎主编.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2000[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45.
[4] 参见胡定荣.教师专业标准的反思[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1).
[5] NAEYC.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Early Childhoo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1993,(11).
[6] 杨宁等.关心幼儿教师焦虑状况[J].早期教育,2003,(9).
[7] [13] 彭兵.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障碍及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04,(11).
[8] 庞丽娟等.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问题与建议[J].学前教育研究,2002,(1).
[9] 皮亚杰著,傅统先译.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转引自宁虹等.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J].教育研究,2000,(7).
[10]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45-247.
[11] 参见《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立项课题名单》.
[12] [14] 卢乐山等主编.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教育理论卷[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5,229.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分析论文
摘要 :在新媒体的背景之下,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模式,这无疑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而新媒体作为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灵活的应用新媒体,通过新媒体促进专业发展,可以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基于此,文章主要对新媒体背景之下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进行了简单的探究分析。
关键词 :新媒体;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幼儿教师的素质能力以及专业发展直接影响幼儿教育质量。而教师的专业化就是职业专业发展的根本所在,在新媒体背景之下,教师要想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提升专业能力,就要灵活的应用新媒体技术手段,这也是现阶段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点,对新媒体背景之下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进行分析,探究有效的路径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与意义。
一、新媒体背景下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新助力
在新媒体环境之下,随着各种技术的全面推广,新媒体信息技术也在有效的传播,幼儿教育的专业发展也更加复杂与高效。在此种环境中,幼儿教师不仅仅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技能,就要可以灵活的应用新媒体技术,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实现在新媒体系统之下的有效沟通与交流。
第一,重构专业知识。幼儿的专业知识主要有文化知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以及教学实践性知识内容。在新媒体环境之下,随着各种新技术手段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利用新媒体技术构建了全新的教学模式,幼儿可以在视听一体化的教学环境中游戏、学习。为了提升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效果,教师就要了解各种新媒体技术与知识,要基于新媒体的要求重新的构建专业的知识结构,这样才可以为今后幼儿教育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第二,提升专业技能。专业技能就是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的专业能力,在新媒体环境之下,幼儿教育的`要求也更为严格。而教师要想在碎片化的环境中开展教学,就要对慕课、微课等新型的教育模式进行了解学习,将其与幼儿教育进行有效的整合,在网络环境中构建教学活动,这无疑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第三,构建媒介素养能力培养环境。在新媒体背景之下,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与媒介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如果构建良好的媒介应用环境则是现阶段的重点内容。在实践中要重视可视化环境以及软环境的建设与发展,利用多媒体技术构建可视化的环境,了解幼儿的实际状况,分析了解幼儿的个性以及特征,综合具体状况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以及工具,幼儿教师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自动的记录幼儿的学习过程以及评测的结果,幼儿教师在此种环境中就会提升媒介素养。
第四,新媒体背景下培养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思维。在新媒体背景之下,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必须要在思维的教学进行构建分析,而幼儿教师的媒介素养就是基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通过媒介技术手段,分析数据、信息以及技术,合理的选择媒介方式,推动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幼儿教师各个层面上的理论重构以及思维能力。
二、新媒体背景下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路径
在新媒体环境中,幼儿教师要想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推动专业发展,就要对新媒体技术进行整合,探究行之有效的培养路径,对此,在实践中可以基于以下几点开展:
第一,通过新媒体实现移动学习。移动学习就是通过移动通信设备以及一些便携的电子设备进行教学。这样就有效的突破了时间、地点的限制与影响。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方式,了解最新的幼儿教育咨询,随时的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通过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可以实现碎片化的学习。在新媒体背景之下,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浏览幼儿教育的专业知识,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例如,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浏览教育理念与教育新闻,可以在短暂的时间中获得大量的知识内容,这样就会在无形之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新媒体技术可以在不同的角度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优化教师的素养能力。而在新媒体背景之下,为了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促进幼儿教师的持续发展,必须要了解新媒体技术对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正确分析、看待新媒体技术手段。同时,新媒体技术可以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在新媒体环境之下,教师通过新媒体技术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媒体素养。信息化素养就是合理的应用新媒体知识。幼儿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主要就是自身在网络媒体上的信息判断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等等,要善于质疑,对于幼儿教育要有着自己的看法与方式。而幼儿教师要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可以对新媒体技术进行分析,整合,在教育中合理应用,通过新媒体技术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反思教学活动,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
第二,通过新媒体技术构建完善的教师研修平台。网络空间具有较强的交互性,普及性特征具有跨平台的优势,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在线学习。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主要就是通过教研会等方式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幼儿教师通过互相的学习、反思,完善教学活动,总结教学经验。而通过新媒体技术手段可以通过微信群、QQ群的方式探讨教育知识,解决一些重点问题。在网络环境中教师通过网络以及社交软件,利用视频通信、语言通信的方式,对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具有时效性的特征。可以有效的拓宽幼儿教师沟通交流的空间限制,也有效的降低了人力以及物力资源的投入。
第三,利用新媒体技术有效沟通。在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提升过程中,专业的指导建议尤为重要。而在传统的模式中,幼儿教师无法及时有效的与专家进行沟通对话,只能通过参加研讨会、讲座的方式吸取优秀的教育经验。而在新媒体环境中,教师在网络上进行在线的咨询与沟通。一些幼儿教育专业会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方式与教师进行沟通,通过评论、私信等方式进行一对一的互动沟通,可以更新教师的知识概念,吸收、学习专业的教育思想以及观念,在幼儿教育中在灵活应用,这样不仅仅提升幼儿教育管理质量,可以真正的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四,利用新媒体构建个性化的课堂环境。在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专业的技能训练,这种训练平台与游戏的概念较为类似。利用语言等功能,构建一个锻炼教学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教师可以通过平登陆到虚拟的空间中,设置教学任务,通过集体授课以及个别化的专业教学凡是开展任务。在这种虚拟化的网络平台中,幼儿教师要在短时间中了解幼儿的具体状况,确定教学模式以及游戏类型,及时应变各种突发状况,对幼儿的各种状况进行观察分析,在进行教学反思。整个游戏过程可以有效的推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了解教师的教学风格,对于教师存在的问题进行整合,优化,可以满足教师的个性化需求,在趣味性的游戏中提升幼儿教师专业能力。
第五,新媒体背景之下,幼儿教师要具有独立意识。新媒体技术在提升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虽然在新媒体环境中为教师专业素质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途径,但是这些途径缺乏系统性,教师获得的知识内容呈现碎片化,缺乏逻辑性。对此,提升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同时,必须要具有清醒的认知,要肯定传统的专业发展模。同时,虽然在幼儿教育中应用系媒体技术可以提升教学形象,可以实现跨时间以及跨地域的教育,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中,幼儿教师无法与幼儿进行直接的互动,无法收到学生的反馈,导致教师研究讨论缺乏完整性,无法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也就是说,在新媒体教学背景之下要避免盲目的应用新媒体技术,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上对其优化,将新媒体与传统教育进行有效融合,这样无疑对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新媒体背景之下,合理的应用各种新媒体技术手段可以满足幼儿教师的实际需求,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对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要求也更为严格,在此种环境中,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平台与途径,对于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有着积极的价值与意义。
三、结束语
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幼儿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价值,在新媒体环境中,新媒体技术凭借着自己的实时性、开放性以及智能化特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平台以及巨大的优势成果,合理的应用新媒体技术手段,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对于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价值。现阶段,要对新媒体背景之下幼儿让教师专业发展的优势、不足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灵活应用新媒体技术,凸显其价值优势,这也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中值得探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于树江,范萌萌.新媒体沟通形态对团队沟通效果的影响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F272-13-15
[2]董钰萍.新媒体环境下幼儿教师媒介素养的调查与分析[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8(2):42.
[3]张平.表扬幼儿要说到点上[J].中国教育报,2018(9):93-95
[4]张瑶.新媒体时代的幼师生口语教学有效策略探究[J].文教资料,2018(1):239.
[5]韩荣雷.新媒体环境下幼儿教学活动设计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7.
幼儿教学是为以后读书进行准备,但主要的学习任务不是学专业知识,而是培养幼儿的情感、性格和人格。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教师教育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幼儿教师教育论文篇一:幼儿游戏教学的重要性 幼儿教学是为以后读书进行准备,但主要的学习任务不是学专业知识,而是培养幼儿的情感、性格和人格,在集体生活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识别能力、集体观念,锻炼他们的语言功能,培养他们的数学概念。由于幼儿生理和心理发育都不成熟,因此在教学中应该以游戏的形式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识别能力和集体观念,在游戏中锻炼语言,培养记忆力,学习数学概念。 一、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重要性 幼儿正处在大脑发育时期,对一切新事物都具有好奇心,但由于年龄幼小,耐力差,不适合长期坐在一处学习,根据这种特点,幼儿教师应当将游戏和教学联络起来,在游戏中学习。根据幼儿的天性,他们喜欢和同龄人交往,和同龄人一起游戏是他们最开心的事情。根据心理学规律,幼儿和同龄人在一起,可以培养他们的人际交流能力,使他们学会分享,学会忍让,学会关心,还能学会竞争,这样对于他们人格的形成有积极作用。目前,我国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在家得到父母、祖父母的多重溺爱,这样的溺爱只会让孩子变得脆弱和自私,并且由于年龄不同,孩子在家和大人的交流沟通很有限,如果在幼儿园里,还像小学生一样按时上下课,就会使他们的感情得不到宣泄,久而久之,容易形成自闭、孤僻的性格,而通过幼儿园的游戏,可以让他们敞开心扉。 二、幼儿游戏化教学 一生活能力游戏化 幼儿生活能力主要是指动手能力,像扣扣子、穿衣服这样的日常活动。很多孩子这方面能力欠缺,在家里由家长完成,在幼儿园由老师帮助完成。这样的能力是每个人必须掌握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活动来激发孩子积极参与。幼儿尽管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同时也有来得快去得也快的现象。比如对于颜色的识别,很多人只能记住大致的主色,像红、绿、黄、蓝,对于玫红、粉红、浅绿这一类颜色容易忘记。对于这种现象,教师也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将不同颜色的纸折成小飞机,然后教师发口令,让指定的幼儿迅速找出相应颜色的飞机,这样促使他们快速记住不同颜色。培养幼儿的集体观念,可以进行分组游戏,让几个人一组,这样组与组之间进行竞争,幼儿就会自发地将同组人看成一个整体。 二幼儿语言游戏化教学 语言教学有两种,一种是书面语言,一种是口头语言。幼儿在三岁到五岁期间,语言能力正处于从单音词向长句迈进的时期,锻炼他们的语言能力,除了要多说,还要善于记忆。对于书面语言,可以通过读儿歌和五言诗来锻炼,但这种读书法,时间一长,孩子会失去耐心。因此,可以让孩子在学完一篇儿歌后,采用游戏接龙的方式来加强记忆,可以让几个孩子分为一组,第一人说出第一句,让后面的人接着说第二句、第三句,这样回圈几次,孩子基本能完整掌握,比强记有趣得多。很多幼儿园都注重对书面语言的培养,忽视对口头语言的培养,为了孩子将来能流利地与人交流,在幼儿园应当要多进行口语锻炼。幼儿的生活范围除了家庭就是幼儿园,要他说说自己的活动有点难度。教师可以将幼儿分为几个小组,让每个人说说自己的家庭,例如自己叫什么名字,什么时候生日,爸爸叫什么,妈妈叫什么,家在哪里。在说的时候,教师要提醒其他人注意听,然后让别人将刚才同学说的复述一遍,看谁复述得最详细。这样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能力,也锻炼了他们的注意力、记忆力,同时也让孩子对家人多一份了解。这样的游戏要定期开展,说话的内容要不断变化,可以从家庭开始,转到个人爱好,再转到每天活动情况,这样对于孩子以后写作文、观察周边事物也有帮助。 三幼儿数学概念游戏化教学 在幼儿园期间,对于数学不要求他们进行计算,只要掌握数学概念就可以,像数数,不能让他们像唱歌一样从一唱到一百,而是要让他们用实物来表示,至少知道八个和三个各是什么概念,哪个多哪个少。除了数字概念,还要掌握多边形的概念,像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直线和曲线这样的概念,这些可以通过做手工来加强认识,也可以让他们通过吃饼干的形式,“吃”出不同的图形,也可以让他们回家,在家里的家俱中找出不同的图形。 三、幼儿游戏化教学必备的条件 在幼儿教学中采用游戏化教学对于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发展幼儿的能力都有积极作用,但幼儿游戏化教学则要具备几个条件:第一,要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条件,幼儿年龄不同,认知条件也不同,要避免出现拔苗助长的现象,这样的游戏不仅不会使他们产生兴趣,反而会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第二,要创造轻松愉快的游戏环境,关于语言和数学方面的认知游戏,应该要安排在幼儿精力旺盛时期进行,像刚刚做完体育方面的游戏,幼儿还沉浸在亢奋中,但身体开始疲劳,就不能继续做游戏;也不能安排在即将放学的阶段,幼儿人没走,心已经走了,也不能安心做游戏。第三,教师要精心编排各种游戏,将动手、动脑游戏搭配进行,不能将同一类游戏在短期内反复进行,而是要留下“空白”,在学生意犹未尽时停下,换其他型别。这样下次再做,学生仍然兴趣高涨。要使幼儿对各种游戏有积极参加的兴趣,教师就要多动脑筋,查询资料进行编排。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充分了解幼儿的心理特征,掌握幼儿心理才能设计出他们喜爱的游戏。 作者:郑自春 单位:镇坪县华坪小学 幼儿教师教育论文篇二:幼儿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一、多媒体技术的特征分析 多媒体技术具有全方位资讯展示的特征,教师可以通过情境讲学的模式将课本知识趣味化、动态化以及形象化。多媒体技术也有利于学习氛围的营造,特别是能够有效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的学习集中力提高,教师通过动态的知识教学可以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能有效地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幼儿园中多媒体运用现状分析 一发展水平较为落后 我国不断地加大在幼儿园教学上的资金投入,却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以及教育水平差异,导致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的应用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化现象。经济落后地区的幼儿园缺乏相应的多媒体教室,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也只有少数的幼儿园建立起功能完善的多媒体教室。总的来说,幼儿园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相关专业技术缺陷 部分开展多媒体幼儿教学的课堂仍是较为初级的状态,多数采用的都是基础的投影仪等装置,多媒体课件开发存在很大的缺陷。同时,幼儿园多媒体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待提升,他们对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能全方面把控,这是直接影响多媒体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 三、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一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效果 1.提高学习效率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有效缩减教学时间,同时,它使幼儿教学摆脱了空间上的限制,将静态的知识进行动态展现,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大大增强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官协调。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教学课程进行多次重复展现,而不必占用过长的时间,这有效提高了幼儿对知识的记忆力。 2.提高幼儿学习兴趣 多媒体装置具有动画、音乐播放等诸多功能,幼儿园多媒体教学受到绝大多数学生与家长的欢迎。同时,多媒体装置还可以进行程式设定,比如当幼儿取得相应收获或进步时,多媒体装置可以自动出现一个笑脸进行表扬与激励,多媒体装置多样化的功能有效提升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3.多媒体教学案例探讨 以幼儿教学读物《弟子规》为例,教师在开始多媒体教学前,首先需要准备充足的教案资料,其次是对教案资料进行多媒体处理,使课本知识在多媒体技术的转化下,以文字结合图片、视讯的方式进行展现。由于《弟子规》的内容都是抽象化的概念,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幼儿往往很难理解,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地将知识内容生动化、形象化。《弟子规》又与幼儿常听的语言故事、儿歌不同,它带有很强的古风。因此,可以采用一边播放古典音乐与展示国画,一边教授《弟子规》内涵的方式进行教学,幼儿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中得到了情感上的薰陶。《弟子规》写到“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缓揭帘,勿有声”主要是对古建筑进行的描写,多媒体技术可以播放相关视讯,向幼儿展示古代人生活的影像,再加上教师生动的讲解,幼儿就会了解那句话是指轻轻开门的意思。再比如现代的散文诗《秋天的雨》教学,幼儿一般会觉得散文内容乏味,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散文内容用静态与动态画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情景展现,并配以柔和的背景音乐,比如《秋日的私语》:“雨滴滴答答从天上落下,秋天的大门开了,秋天的树叶慢慢飘落了”。多媒体技术将幼儿带入到一个浓厚的秋天环境中去,幼儿真切感受到散文所描绘的意境,进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多媒体运用注意事项 多媒体技术应与传统教学相结合,而不应该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师讲授方式,教师选用多媒体技术时不能忽略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多媒体手段应该与幼儿的年龄与学习状态相适应。同时,在进行多媒体幼儿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总之,适当的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现代化的必要途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需要与幼儿教育理念相互适应。我们应该在满足幼儿教育适当性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将多媒体教育技术更好地运用到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去,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钱雯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掘港镇群力幼儿 幼儿教师教育论文篇三:幼儿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研究 一、通过幼儿之间的差异体现因材施教的作用 幼儿是一个人一生中的启蒙阶段。而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著名教师于漪就曾经有过一个“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主题演讲,可见因材施教这个概念广泛应用于人生教学的各个阶段。 1.了解幼儿之间的差异在幼儿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对不同幼儿充分了解才能把握他们之间的差异,从而制定出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而对于幼儿的兴趣、脾气、爱好、性格以及认知等多方面情况的了解也是教师需要准备的工作之一。当然,了解渠道和方式多种多样,如通过与家长进行沟通、召开家长会、发放问卷、网上留言等方法从而获得幼儿资讯情况,也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与幼儿沟通相处时对其行为、言语、动作和习惯进行仔细的研究观察。最后进行总结和实施教学。这样的方式运用到教学当中就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2.幼儿存在不同的认知方式教育心理学研究说明,幼儿的认知发展情况是存在差异的。比如存在场独立和场依存、沉思型和冲动型、复合型和发散型等等。这跟幼儿自小生活环境、家庭影响以及自身因素都密切相关。比如场独立型的孩子更擅长于独立思考,自己解决问题。而场依存型的孩子则惯于依附旁人的想法从而获得自己的概念和认知。 3.因材施教的作用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人与人也是各不相同,性格、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也各有差异,所以教育要因人而异,才能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才能实现最佳发展。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结合自身能力和幼儿的基本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十分有必要。 二、实现因材施教教学的方法 1.不同的教学引导在对于两种完全不同型别的幼儿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应该把握不同的方法,如对于场依存型的孩子教师可以进行更多方法教学,让其掌握更多知识和原理从而更好地进行思考创作。而对于场依存型的孩子,教师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引导,让其产生自己的思维方式,学会自我思考。当然,引导不仅仅只存在于幼儿认知方面,同时也存在于幼儿知识技能掌握差异方面,例如一些学校会针对孩子对不同知识的不同掌握程度进行分班补习等等。 2.具体形象思维教学不同的幼儿因为自身所接触的各方面条件差异产生了不同的兴趣爱好。当然,这种差异也存在于年龄、性别、民族等。例如在幼儿阶段,孩子们更加偏爱动画片,而其中女孩子会更加偏爱洋娃娃,男孩子则偏爱赛车等机械玩具。所以,在对幼儿进行教学时,教师在掌握因材施教的基础上,还需要注意具体形象思维教学,不能用笼统单薄的语言去引导幼儿,而是应该以具体的形象,用画面感、或是借助多媒体、书本图片来进行辅助教学。例如女孩子喜欢公主的形象,那么教师在说到公主时,应该借助童话故事如豌豆公主、白雪公主等采用形象的教学方式传达给孩子,让他们更加深刻的认知和掌握概念。 3.课内外结合型教学因材施教的另一个重点就在于课内外教学应相互结合,很多人都会错误的将幼儿教学定义在幼儿园、定义在幼儿教师,这是一个误区,父母家人,以及周围的环境,其实都会对幼儿产生影响。幼儿的思维是开放而且发散的,当他第一次做出尝试,并且得到了父母以及周围人的认可后,他就会开始自觉更多的从事这项任务,获得满足感。而如果在幼儿尝试第一次活动后,被周围的人否定,他就会产生内疚感,从而可能不会在从事那项活动。例如大家熟知的,第一位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他儿时玩耍时在地上画了一个圈,并不停地跳跃,他的母亲问他在做什么,他说他要一直跳,一直跳到月亮上去。他母亲听到后,并没有嘲笑他的无知,反而鼓励他并给予他诸多支援,最后他真的成为了世界第一人,为人类跨出了一大步。 三、因材施教对于幼儿教学的发展助力 1.开放式教学,更好的引导幼儿过渡“因材施教”一词出自《论语•先进篇》,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在幼儿成长的关键阶段,正确使用因材施教开放式教学,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让每一个孩子在教学中发光。 2.因人而异,培养各方面人才因材施教让孩子能发挥其天分而不浪费,并让其能在有兴趣领域更多的学习、使其更能学好,同时还可以引导幼儿发挥个人先天条件、特长、兴趣等因素,可以按所需不同培养出孩子不同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引导幼儿走向他们理想的目标和道路。 四、结束语 2014年6月9日,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就创新人才教育方面指出,“要按照人才成长规律改进人才培养机制,‘顺木之天,以致其性’,避免急功近利、拔苗助长。”是以,因材施教适用于各个教学领域和教学方式当中,并成为现代教育当中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而幼儿教学,处于人生阶段的启蒙时期,起到非常重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树立作用,采取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教学方式,可以让祖国的未来成长得更加茁壮。 作者:刘金红 单位: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小泊头镇乔家幼儿园 1.幼儿教师教育论文3篇 2.关于幼儿教育的论文范文3篇 3.幼师教学论文范文 4.幼儿教师教育论文范文3篇 5.幼师教育论文范文 6.幼师教育相关论文范文
教育类专业论文提纲
论文提纲可以帮助我们从中心论点出发,决定材料的取舍,把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毫不可惜地舍弃。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教育类专业论文提纲,希望能提供帮助。
篇一:论文提纲
论文题目:论中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不适应性及应对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也有很多的专家、教师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对它展开了研究。但由于传统教育它的真的是根深蒂固,要想一下子改变是非常难,研究也没有太深入的进行。因为课程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教师只有去适应它的变化,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让自己更好的发展。那么,跟着这个趋势,我们的研究将会越来越来剥出真相,更能掌握住新课程改革的真是目的,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和水平。本文主要就对教师的这些心理不适应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应对策略,总结其经验教训,以此给一些处在这种状况下的教师做些参考。
一 引 言
1.1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时代背景
1.1.1 社会发展与课程功能滞后
1.1.2 素质教育与课程运作流弊
1.1.3 价值转型与课程旨趣单向
二 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不适应性
2.1 教师对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的角色转变的心里不适
2.2 教师对视角的转换的不适应
2.3 教师对新的教学方式的心里不适
2.4 教师对学生的新学习方式的'心里不适应
2.5 教师对自我的心里不适
三 应对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心理不适的策略
3.1 教师的自身努力层面
3.1.1 教师要关注自身在新课改中的教师转换
3.1.2 提高教学监控能力
3.1.3 正视自己,提高自信,完善自我
3.2 学校策略层面
3.2.1 学校管理策略
3.2.2 学校的培训策略
3.2.3 学校的交流策略
3.3 社会支持层面
3.1.1 加快教师专业化进程
3.3.2 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
3.3.3 要理解和尊重教师
四 结束语
篇二:论文提纲
题目:《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观察行为研究》
摘要
Abstract
目 录
一、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二、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1.观察
2.教师观察行为
3.幼儿园教育活动
(二)教师观察的相关研究
1.观察的价值
2.观察的维度
3.观察的类型
4.观察的过程
5.观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三)幼儿园教师观察的相关研究
1.观察的价值
2.观察的内容
3.观察记录中存在的问题
4.改进策略
三、A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观察行为的考察
(一)教师对观察的认识
1.观察是了解幼儿的途径
2.教师的观察是“旁观者清”
3.观察儿童是非常必要的
(二)教师观察了什么
1.观察幼儿的兴趣
2.观察幼儿的学习效果
3.读懂孩子的需求
(三)教师如何观察
1.调动一切感官搜集信息
2.记录,让教学看得见
(四)教师观察的结果
1.积极正面回应幼儿
2.搭建鹰架帮助幼儿发展
3.及时与家长沟通
4.反思与教学行为的改善
(五)是什么影响着教师的观察
1.幼儿“意外状况”容易引起教师关注
2.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有余力观察幼儿
3.教师的主观倾向影响教师观察
4.幼儿园支持教师观察
5.幼儿教育工作本身影响教师观察
四、对A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观察行为研究的结果
(一)教师观察行为的特征
1.教师对观察认识具有模糊性
2.教师观察与教学目标紧密相联
3.教师观察的记录停留在感官层面
4.观察促进教师教学的反思与改进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观察行为的影响因素
1.教师对观察方法掌握能力
2.教师的知识经验储备
3.幼儿对教师观察的影响
4.幼儿园对教师观察行为的支持
五、建议
(一)通过培训,提高教师观察技能
1.选取合适的观察角度,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2.优化观察记录方式,提高i己录的准确性
3.明确观察记录的基本要求,确保纪录与评价的客观性
(二)加强学习,改善教师知识结构
1.通过反思促进知识的发展
2.阅读专业书刊
(三)幼儿园为教师观察提供支持性环境
1.改善管理制度
2.提供技术性支持
3.形成重视教师观察的氛围
(四)教师为观察争取有利条件
1.检视自己的工作习惯
2.减少可能的干扰因素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篇三:论文提纲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也有很多的专家、教师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对它展开了研究。但由于传统教育它的真的是根深蒂固,要想一下子改变是非常难,研究也没有太深入的进行。因为课程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教师只有去适应它的变化,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让自己更好的发展。那么,跟着这个趋势,我们的研究将会越来越来剥出真相,更能掌握住新课程改革的真是目的,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和水平。本文主要就对教师的这些心理不适应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应对策略,总结其经验教训,以此给一些处在这种状况下的教师做些参考。
一 引 言
1.1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时代背景
1.1.1 社会发展与课程功能滞后
1.1.2 素质教育与课程运作流弊
1.1.3 价值转型与课程旨趣单向
二 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不适应性
2.1 教师对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的角色转变的心里不适
2.2 教师对视角的转换的不适应
2.3 教师对新的教学方式的心里不适
2.4 教师对学生的新学习方式的心里不适应
2.5 教师对自我的心里不适
三 应对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心理不适的策略
3.1 教师的自身努力层面
3.1.1 教师要关注自身在新课改中的教师转换
3.1.2 提高教学监控能力
3.1.3 正视自己,提高自信,完善自我
3.2 学校策略层面
3.2.1 学校管理策略
3.2.2 学校的培训策略
3.2.3 学校的交流策略
3.3 社会支持层面
3.1.1 加快教师专业化进程
3.3.2 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
3.3.3 要理解和尊重教师
四 结束语
学前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范文一
题目:幼儿“调皮”的原因
“调皮”幼儿指的是在集体中经常表现出精力旺盛、活动量大、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差,常有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习惯差,喜欢恶作剧,爱发脾气且不遵守班级常规的幼儿。对于这样的幼儿,老师一般都采用“冷处理”的方法,不但没有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而且还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对待这样的幼儿,应利用他们身上的优点,帮助改正其不足,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一、幼儿“调皮”的表现
(一) “调皮”幼儿不能很好地配合教师完成组织的教学活动
(二) “调皮”幼儿表现出的注意力不集中
(三) “调皮”幼儿表现出的攻击性
二、幼儿“调皮”的原因分析
(一)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
1、过分溺爱的家庭环境
2、专制型的家庭环境
(二)“调皮”幼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三)幼儿在成长中存在的差异
(四)“调皮”幼儿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
三、“调皮”幼儿的教育策略
(一)树立科学儿童观,冷静对待“调皮”幼儿的行为。
(二)客观评价“调皮”幼儿的行为,努力发现 “调皮”幼儿的“闪光点”
(三)创造条件,让“调皮”幼儿有“发泄”的机会
(四)重视个性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教育
总之,我们应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调皮”幼儿。对于他们身上的优点,应予适当的鼓励、引导、发扬;对于他们存在的不足之处,更应该应相信他们一定会改正的,同时创造条件,帮助他们一起克服,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
范文二:
一、多元智力理论帮助幼儿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念
(一)重构多元的“智力观”
加德纳认为智力的基本性质是多元的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其基本结构也是多元的各种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以皮亚杰为代表的传统认知发展理论认为:智力是指以思维为核心的几种能力的组合。加德纳教授后来则在《心智的结构》一书中,首次提出并重点论述了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结构。加德纳认为,支撑多元智力的是个体身上相对独立存在着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的八种智能。提出:智力不再是某一种能力或围绕某一种能力的几种能力的整合,而是“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八种智力,即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和自然观察智力。
多元智力的核心教育思想是,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教育的起点不在于儿童原先有多么聪明,而在于教师怎样使儿童变得聪明、在哪些方面聪明。多元智力理论从根本上影响与改变了当下人们的教育观念。
1.言语─语言智力(Verbal-linguistic intelligence),指个体听、说、读、写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在记者、编辑、作家、演讲家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2.音乐─节奏智力(Musical-rhythmic intelligence),指个体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能力,在作曲家、指挥家、歌唱家、演奏家、乐器制造者和乐器调音师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3.逻辑─数理智力(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指个体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在侦探、律师、工程师、科学家和数学家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4.视觉─空间智力(Visual一spatial intelligence),指个体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籍此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在画家、雕塑家;建筑师、航海家、博物学家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5.身体─动觉智力(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指个体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能力,在运动员、舞蹈家、外科医生、赛车手和发明家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6.自知─自省智力(Intrapersonai intelligence),指个体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正确地意识和评价自身的情绪、动机、欲望、个性、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在哲学家、小说家、律师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7.交往─交流智力(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指个体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 表现为个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做出适宜反应的能力,在教师、律师、推销员、公关人员、谈话节目主持人、管理者和政治家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8.自然观察智力(naturalist intelligence),这种智力主要指认识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其他部分的(比如云或者岩石)能力。在猎人、植物学家或者解剖学家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加德纳认为,心理测量学家花了太多的时间给人排名次,而很少考虑怎样花些时间来帮助他们。虽然人类一般都具有强烈的测量事物和评估人的爱好,但评估的主要目的在于怎样帮助儿童,并有责任为儿童提供有益的反馈,如识别儿童的强项和弱项,提出该儿童今后应怎样继续学习或发挥其强项的建议,指出哪种学习方式具有创造性以及评估预测儿童未来的'发展潜能等。智力并不是一个容易被测量的东西,目前所能够测量的东西仅仅是语言和数学逻辑能力,如果一定要去测量智力,那么应当侧重于该智力所要解决的问题或运用该智力时表现出来的创造性的能力。
这是一种全新的智力观,让我们曾经单一、平面的智力观多元化、立体化了。由此可见,我们曾经对幼儿智力开发的理解仅仅限于开发幼儿的观察、记忆、思维等几种能力是十分片面的,幼儿教师应创设多彩的环境和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从多维度启迪和开发幼儿的多种智能。开发幼儿智能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而非一个简单的工作。
多元智力理论克服了传统智力观念在认识上的偏狭,提出了更加科学的关于智力本质的认识。在大量科学实验和研究的基础上,加德纳重新定义了智力,提出了智力的新衡量标准。基于对智力本质的新认识,加德纳提出了人的智力构成的基本框架,并且对智力的性质以及各种智力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充分地论述。多元智力理论的这些观点为我们科学认识智力的本质提供了新的思想和方法。加德纳的贡献在于针对当时传统的、保守的、单一的智力模式,提出了适应时代需求的智力观。他的研究与今天的脑研究相关,但其智力说迄今为止还没有从脑科学及生理角度得到证实,他的观点从心理层面上看还是一个假说。但是这一假说从横向、空间的维度拓展了人们对智力的认识,拓展了对人、对世界的看法。加德纳正在识别第十种智力,即道德智力,他把整个社会所拥有的一切都变成了个体要认识的对象,而要认识形形色色的世界,就需要各种能力。这些能力并不是过去没有,只不过加德纳把它们放在一个理论架构中让人们来充分认识自己。 (二)形成积极乐观的“儿童观”
多元智力理论所倡导的儿童观是一种积极的儿童观。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具有8种智力,只是其组合和发挥程度不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幼儿园里不存在差生,所有的孩子都是具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可塑性人才。正因为人的智能是由8种,甚至更多不同智力有机组合起来的,而这些智力在幼儿期已经显现出来,并处在迅速发展阶段。加德纳称幼儿期为“觉醒体验”期,认为“他们至少对于人类经常使用的一些基本符号系统,如语言、数目、音乐、二度空间的概念等,具有了初步的判断能力”。同时,每位儿童所拥有的智力数量以及智能强项和弱项各不相同,并以高度个性化的方式组合和运用着各种能力,他们的智能、风格、 潜能像多彩光谱一样表现出广泛的多样性。正如“每一朵花都有开放的理由”一样,每一位幼儿都具有独特的、较完整的、待开发的智能组合。适当的教育和训练将使每一个儿童的智能发挥到更高水平。因此,教育应该在全面开发每个人的各种智能的基础上,为孩子创造多种多样的展现各种智能的情景,给每个孩子以多样化的选择,从而激发每个人潜在的智能,充分发展每个孩子的个性。无论何时,我们应该树立这样一种信念:每个孩子都具有在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潜力,只要为他们提供了合适的教育,每个孩子都能成才。教育工作者应该做的,就是为具有不同智力潜能的孩子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不同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不同类型的人才。因此,幼儿教师要真正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用欣赏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进而形成积极乐观的“儿童观”。 (三)树立灵活多样的“能力评价观”
长期以来,教育工作者对于儿童智力和潜能的评价,多采用“智力测验”的方式,目的是为了预测儿童的学业表现或为社会选拔人才,因而主要局限于语言和数学逻辑这两种能力的测试。多元智力理论的研究者则将儿童放在真实的活动情景中,采用观察、录像、录音和文件夹等综合性的手段,从7个领域的多项活动中,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儿童的多种智能进行不同层次和多维度的评价,目的是为了发现和培养每个儿童独特的智力潜能。因此,幼儿教师要摈弃以单一标准片面评价幼儿能力,尤其是仅仅以“IQ”为标准,简单评价幼儿智力的传统观念。教师应在尊重幼儿兴趣和需要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在幼儿的各种活动中,从多维度多层次评价幼儿的智能,从而树立灵活多样的“能力评价观”。
观念的更新较之知识的更新更为困难,也更为重要。幼儿教师教育观念的重建关系到教师教育行为的改进和对教育实践的反思,进而也直接影响新大纲的实施,素质教育方针的贯彻,以及每一个幼儿智能的健康、全面发展。
二、多元智力理论引导幼儿教师真正成为教育实践的反思者
反思是幼儿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依据的教育理论、选择的教学内容、实施的教育方案、采取的教学方法以及由此产生的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也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波斯纳曾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在反思过程中,幼儿教师能通过对教学经验,特别是问题性经验做出客观理性的批判分析,探讨各种与教学行为有关的因素,审视自己教学中所依据的观念,并积极寻
找新的教学策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因此,反思对于幼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实施有效的教学行为,促进其专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加德纳自身的反思行为和他所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为幼儿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反思提供了以下几方面的启示:
(一)幼儿教师应具有反思的自觉性
作为多元智力理论的缔造者,该理论提出伊始,加德纳就开展了对该理论的反思,并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多次提升和修订。幼儿教师应该以加德纳教授为榜样,具备探究的热情和
质疑的精神,形成反思的主观意识,自觉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不断的反思,并把它 作为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师不仅要反思自己教学中所依据的理论、树立的观念和实施的策略,还要反思教学活动中每一个环节的组织、每一个问题的提出和每一次与幼儿的互动等。在反思中,教师可以及时地调整、修订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只有这样,幼儿教师才能真正成为教育实践的反思者,也才会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素质、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幼儿教师应具有反思的责任感
多元智力理论的意义,并不只在于它提出了一种对于智力的新解释,更在于它给传统教育观念带来的巨大冲击。多元智力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个人发展的新模式,使我们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理解孩子的发展,审视我们对孩子的责任感,从而要求我们幼儿教师要具有正确的教学观和课程观。
由于孩子智力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的复杂性,因而无论什么时候,不论多么优秀的教师,都不可能找到一种适合于所有孩子的教学方法。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只能适用于一部分孩子,而对另一些孩子则完全无效。这样的教学必然导致部分学生其他方面的智力因不能得到适当的培养而僵滞、萎缩,这对个人和社会都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如果教师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不断地变换教学方法和手段,孩子就有机会利用适合他的智力倾向的方法来学习。多元智力理论的教学观要求我们的教师根据教育内容以及学生智能结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的不同特点,选择和创设多种多样适宜的、能够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充分发展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多元智力理论为我们挑战传统的课程设计思路并形成新的、有时代特点的课程设计思路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在传统的课程设计中,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为一两种核心智力而教,是通过整齐划一的直接讲授来教。这种学校课程使得我们的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多是片面发展的学生,而且多是循规蹈矩的没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学生。根据多元智力理论的理念和实践,有时代特点的课程设计思路可以概括为两点,其一是“为多元智力而教”,其二是“通过多元智力来教”。前者可以在某种意义上被看做是我们对教育目的的新思考,后者则可以在某种意义上被看做是我们在教育方法上的新追求。“为多元智力而教”要求我们在进行学校教育课程设计的时候, 摒 弃原来只围绕语文和数理化设计课程的惯有思路,而对孩子的多种智力一视同仁,在观念上把多种智力领域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并在实践中把多种智力领域和不同的学科教学相结合,使孩子能够较好地运用并发展自己的每一种智力。同时,“为多元智力来教”要求我们在进行学校教育课程设计的时候,充分认识到不同孩子的不同智力特点,强调使每一个孩子的智力强项得到充分发展,并从每一个孩子的智力强项出发,促进孩子其他各种智力领域特别是智力弱项的发展。“通过多元智力来教”要求我们在进行学校课程设计的时候,在使不同智力领域得到全面发展的同时,通过调动不同智力活 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不同作用,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通过多元智力来教”可以直接地为教师的实际教育教学提供积极的借鉴,帮助教师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思路。譬如,教师可以根据言语语言智力的特点,在任何一种课堂教学中,注意增加师生
之间的对话,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从而帮助学生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语言,并据此做出反应,另外,这样的师生互动也能使教学效果得到明显的提升。
(三)幼儿教师应具有反思的评价观
受传统的以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智力观念的影响,传统教育把孩子的成绩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错误地估计了孩子的学习潜力,更多地倾向于训练和发展孩子的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却忽视了孩子其他多方面的能力训练和培养。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我们应该 摒 弃以标准的智力测验和学生学科成绩考核为重大的评价观,树立多维的评价观。多元智力理论所主张的教育评价是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在多种不同的实际生活学习情景下进行的、确实考查孩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出初步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能力评价。教师应该从多方面观察、评价和分析孩子的优点和弱势,并把这种由此得来的资料作为服务于孩子的出发点,以此为依据,选择和设计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评价确实成为促进每一个孩子智力充分发展的有效手段。
关于该理论的应用,加德纳提出了如下忠告:
——没有理由推断可以采用对英语吧中智力的八种不同方式对每个对象实施有效教育,这种努力使徒劳无功的。
——不要认为仅仅运用某一种特定智力就够了。例如,关于身体-运动智力,随意的肌肉运动和认知技能的培养没有任何关系。
——没有理由认为,儿童在从事和一种智力类型相关的活动时,将另一智力作为背景活动会有何种帮助。例如,加德纳认为,学生在解数学题时以音乐作为背景就是对他的理论的错误应用。
参考文献:
[1]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 智力的结构[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32-35。 [2]霍华德•加德纳著,霍力岩,房阳洋等译.智力的重构[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10-12。
[3]陈杰琦,玛拉•克瑞克维斯基,朱莉•维恩斯编,方均君译,多元智力的理论与实践让每个儿童在自己强项的基础上发展[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1-16.
[4]玛拉•克瑞克维斯基编,李季湄,方均君译,多元智力的理论与学前儿童能力的评价[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2-40.
[5]蒋俊华、袁爱玲, 刍 议当前我国幼教课程研究的国际化与本土化[J].幼儿教育出版社,2004,32—34.
[6]何育萍,多元智力理论与教师专业发展[J],中小学管理出版社,2003,(1):20—22.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分析论文
摘要 :在新媒体的背景之下,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模式,这无疑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而新媒体作为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灵活的应用新媒体,通过新媒体促进专业发展,可以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基于此,文章主要对新媒体背景之下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进行了简单的探究分析。
关键词 :新媒体;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幼儿教师的素质能力以及专业发展直接影响幼儿教育质量。而教师的专业化就是职业专业发展的根本所在,在新媒体背景之下,教师要想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提升专业能力,就要灵活的应用新媒体技术手段,这也是现阶段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点,对新媒体背景之下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进行分析,探究有效的路径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与意义。
一、新媒体背景下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新助力
在新媒体环境之下,随着各种技术的全面推广,新媒体信息技术也在有效的传播,幼儿教育的专业发展也更加复杂与高效。在此种环境中,幼儿教师不仅仅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技能,就要可以灵活的应用新媒体技术,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实现在新媒体系统之下的有效沟通与交流。
第一,重构专业知识。幼儿的专业知识主要有文化知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以及教学实践性知识内容。在新媒体环境之下,随着各种新技术手段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利用新媒体技术构建了全新的教学模式,幼儿可以在视听一体化的教学环境中游戏、学习。为了提升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效果,教师就要了解各种新媒体技术与知识,要基于新媒体的要求重新的构建专业的知识结构,这样才可以为今后幼儿教育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第二,提升专业技能。专业技能就是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的专业能力,在新媒体环境之下,幼儿教育的`要求也更为严格。而教师要想在碎片化的环境中开展教学,就要对慕课、微课等新型的教育模式进行了解学习,将其与幼儿教育进行有效的整合,在网络环境中构建教学活动,这无疑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第三,构建媒介素养能力培养环境。在新媒体背景之下,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与媒介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如果构建良好的媒介应用环境则是现阶段的重点内容。在实践中要重视可视化环境以及软环境的建设与发展,利用多媒体技术构建可视化的环境,了解幼儿的实际状况,分析了解幼儿的个性以及特征,综合具体状况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以及工具,幼儿教师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自动的记录幼儿的学习过程以及评测的结果,幼儿教师在此种环境中就会提升媒介素养。
第四,新媒体背景下培养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思维。在新媒体背景之下,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必须要在思维的教学进行构建分析,而幼儿教师的媒介素养就是基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通过媒介技术手段,分析数据、信息以及技术,合理的选择媒介方式,推动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幼儿教师各个层面上的理论重构以及思维能力。
二、新媒体背景下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路径
在新媒体环境中,幼儿教师要想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推动专业发展,就要对新媒体技术进行整合,探究行之有效的培养路径,对此,在实践中可以基于以下几点开展:
第一,通过新媒体实现移动学习。移动学习就是通过移动通信设备以及一些便携的电子设备进行教学。这样就有效的突破了时间、地点的限制与影响。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方式,了解最新的幼儿教育咨询,随时的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通过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可以实现碎片化的学习。在新媒体背景之下,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浏览幼儿教育的专业知识,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例如,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浏览教育理念与教育新闻,可以在短暂的时间中获得大量的知识内容,这样就会在无形之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新媒体技术可以在不同的角度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优化教师的素养能力。而在新媒体背景之下,为了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促进幼儿教师的持续发展,必须要了解新媒体技术对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正确分析、看待新媒体技术手段。同时,新媒体技术可以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在新媒体环境之下,教师通过新媒体技术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媒体素养。信息化素养就是合理的应用新媒体知识。幼儿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主要就是自身在网络媒体上的信息判断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等等,要善于质疑,对于幼儿教育要有着自己的看法与方式。而幼儿教师要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可以对新媒体技术进行分析,整合,在教育中合理应用,通过新媒体技术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反思教学活动,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
第二,通过新媒体技术构建完善的教师研修平台。网络空间具有较强的交互性,普及性特征具有跨平台的优势,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在线学习。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主要就是通过教研会等方式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幼儿教师通过互相的学习、反思,完善教学活动,总结教学经验。而通过新媒体技术手段可以通过微信群、QQ群的方式探讨教育知识,解决一些重点问题。在网络环境中教师通过网络以及社交软件,利用视频通信、语言通信的方式,对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具有时效性的特征。可以有效的拓宽幼儿教师沟通交流的空间限制,也有效的降低了人力以及物力资源的投入。
第三,利用新媒体技术有效沟通。在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提升过程中,专业的指导建议尤为重要。而在传统的模式中,幼儿教师无法及时有效的与专家进行沟通对话,只能通过参加研讨会、讲座的方式吸取优秀的教育经验。而在新媒体环境中,教师在网络上进行在线的咨询与沟通。一些幼儿教育专业会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方式与教师进行沟通,通过评论、私信等方式进行一对一的互动沟通,可以更新教师的知识概念,吸收、学习专业的教育思想以及观念,在幼儿教育中在灵活应用,这样不仅仅提升幼儿教育管理质量,可以真正的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四,利用新媒体构建个性化的课堂环境。在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专业的技能训练,这种训练平台与游戏的概念较为类似。利用语言等功能,构建一个锻炼教学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教师可以通过平登陆到虚拟的空间中,设置教学任务,通过集体授课以及个别化的专业教学凡是开展任务。在这种虚拟化的网络平台中,幼儿教师要在短时间中了解幼儿的具体状况,确定教学模式以及游戏类型,及时应变各种突发状况,对幼儿的各种状况进行观察分析,在进行教学反思。整个游戏过程可以有效的推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了解教师的教学风格,对于教师存在的问题进行整合,优化,可以满足教师的个性化需求,在趣味性的游戏中提升幼儿教师专业能力。
第五,新媒体背景之下,幼儿教师要具有独立意识。新媒体技术在提升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虽然在新媒体环境中为教师专业素质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途径,但是这些途径缺乏系统性,教师获得的知识内容呈现碎片化,缺乏逻辑性。对此,提升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同时,必须要具有清醒的认知,要肯定传统的专业发展模。同时,虽然在幼儿教育中应用系媒体技术可以提升教学形象,可以实现跨时间以及跨地域的教育,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中,幼儿教师无法与幼儿进行直接的互动,无法收到学生的反馈,导致教师研究讨论缺乏完整性,无法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也就是说,在新媒体教学背景之下要避免盲目的应用新媒体技术,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上对其优化,将新媒体与传统教育进行有效融合,这样无疑对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新媒体背景之下,合理的应用各种新媒体技术手段可以满足幼儿教师的实际需求,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对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要求也更为严格,在此种环境中,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平台与途径,对于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有着积极的价值与意义。
三、结束语
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幼儿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价值,在新媒体环境中,新媒体技术凭借着自己的实时性、开放性以及智能化特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平台以及巨大的优势成果,合理的应用新媒体技术手段,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对于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价值。现阶段,要对新媒体背景之下幼儿让教师专业发展的优势、不足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灵活应用新媒体技术,凸显其价值优势,这也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中值得探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于树江,范萌萌.新媒体沟通形态对团队沟通效果的影响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F272-13-15
[2]董钰萍.新媒体环境下幼儿教师媒介素养的调查与分析[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8(2):42.
[3]张平.表扬幼儿要说到点上[J].中国教育报,2018(9):93-95
[4]张瑶.新媒体时代的幼师生口语教学有效策略探究[J].文教资料,2018(1):239.
[5]韩荣雷.新媒体环境下幼儿教学活动设计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