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功能材料的另一极为重要的发展就是用於催促化学反应, 这类高分子功能材料被称为高分子催化剂.早在本世纪40 年代, 人们已经使用一种叫交联磺化聚苯乙烯的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 用於化学反应的各个过程, 如水解、缩合、聚合等.尔后, 这类高分子功能材料发展很快, 高分子金属络合物催化剂接着问世, 它能够在化学反应中加速捕捉金属离子, 实现金属化合物的迅速分离, 在工业生产和工业分析上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方法.还有高分子金属催化剂, 是促进化合物中金属离子迅速完成化学反应的材料, 它已获得了成功的应用.自然界存在一种最有效的催化剂, 称为酶.这一类高分子材料像酶一样有很强的催化作用, 称为人工合成酶.酶是由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高分子化合物, 它是生物体内各种生物化学反应的高效催化剂, 是性能最优异的天然的高分子功能材料.现在, 各种人工合成酶已经研制成功并逐步投入应用, 其种类越来越多, 科学家根据酶的作用原理试图模仿应用於化学工业的催化剂, 在化学工业上进行一场革命.它可以制作进行化工生产, 可以充分利用再生的生物资源, 以摆脱传统的以石油系列为主要原料的合成工艺, 而且还可用酶的催化原理, 避开传统的合成工艺中的高温, 高压的条件, 在各种物质混合的状态下, 有选择地使特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使反应物能够不加分离地连续反应至生产出最终产物.这样, 生物反应器将会改变化工企业高塔林立的传统面貌, 不仅能节约能源, 改善工作环境, 同进还可以广开化工资源, 消灭废水、废气和废料(又称三废), 使建立无污染的理想化学工业成为可能.例如天门冬酰胺酶制成的中性树脂的前景就非常光明.
可以xx这些比较好找资料的
仅供参考;《功能高分子材料》课程是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材料化学和应用化学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它是建立在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基础上,并与其它多种学科如物理学、生物学、医学、分离科学等交叉的综合性课程。由于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如涵盖了吸附分离功能高分子材料、反应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电功能高分子材料、光功能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功能膜材料、生物医用功能高分子材料、液晶高分子材料、环境敏感高分子材料等,该门课程教学质量的优劣对学生能否深入了解功能性高分子的设计、表征和应用非常重要。考虑到《功能高分子材料》课程一般是在大三的下学期或大四的上学期开设,这时学生面临着考研复习和找工作等问题,很难静下心来进行深入的学习。因此,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我校高分子材料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笔者对《功能高分子材料》课程的教学从教材选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面进行了探索。下面,笔者就自己的点滴体会进行论述。1教材的选定和内容的精讲自高分子学科在我国诞生以来,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发展非常迅速,目前为止国内所见的教材已有十多种。由于功能高分子材料发展非常迅速,为了获取最新的知识,不能选择那些出版年月较老的教材。另外,还要保证教材编写的质量。经过对不同教材的比较,结合我校实际,最终选用了赵文元和王亦军编著的由化学工业出版社于2008年出版的教材。该教材是在1996年版的基础上,加入了许多新的功能高分子方面的研究内容,并结合实际对一部分内容进行了一定的删改。经过对该教材一段时间的试用,我们发现效果较好。另外,针对课时有限而授课内容多的矛盾,应突出教学重点,选择最热门和重要的部分进行精讲,其它部分略讲或者学生自学。2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多媒体教学是指运用计算机并借助于预先制作的教学课件来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它具有课堂容量大、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易于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等优点。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课程开始实行多媒体教学。功能高分子材料方面新概念多,涉及领域广,借助多媒体技术,不仅可向学生直观地展示有关功能高分子设计实例,而且可插入适当的生产生活实例,使抽象枯燥的功能高分子材料课程更加具体生动。同时,要注意的是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课件的水平。因此,老师应努力提高教学课件的制作水平。另外,我们也注意到,多媒体教学的上课进度明显要快于传统的板书教学。这样,对于某些特别重要的理论公式的学习和推导,通过多媒体教学难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全理解,这时就应该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方式。因此,我们应采取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既保证学生对课程感兴趣,又能让学生真正深入的理解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知识。3联系生活实际,引出所要讲述的功能高分子材料以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或新闻报道中的最新科技进展为例子,引出将要介绍的功能高分子材料。这样既能让学生意识到功能高分子材料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了解到最新的研究成果,提高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如从全球都非常关注的环保问题出发,引出废水和废气处理方面的功能高分子材料,介绍这些功能高分子材料的设计思路和原理,让学生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角度深入理解所学的功能高分子知识。同时,还可以提出一些生活中材料的不足,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出解决这些材料不足之处的方法或设计新的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想法。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大的提高,教学效果也会明显得到改善。4利用网络资源,紧跟最新研究进展,实时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功能高分子材料是一门发展非常迅速的学科,每隔一段时间都有新的研究成果诞生,我们应根据情况实时的补充那些热门和重要的研究成果到教学内容中,让学生了解到最新的功能高分子知识,提高学生对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兴趣。互联网上资源丰富,内容更新快,是老师补充教学内容的最佳途径。目前,利用网络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老师可以制作一个功能高分子的网页,提供最新研究成果的链接,方便学生浏览。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在网上搜索最新的研究成果,再在课堂上以口头报告的形式传达给同学。这样,既能让学生对功能高分子材料进行全面的了解,又能让学生主动的参与教学,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5互动式教学,学生做“学术报告”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关键性环节,如何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老师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针对功能高分子材料涵盖领域多,可以从热门的领域中选择几个作为报告题目,然后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共同完成查找资料和组织讲稿的工作。最后,从各小组中选出一人作为代表上台做“学术报告”,每个小组之间互相提问。
是可以的,不过一般是在中铝采购一般的氢氧化铝,或铝石,需要特殊的设备加工而成的,山东和河南地区比较多。
是的。《高分子通报》(月刊)创刊于1988年,是由中国化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刊物(核心期刊)。读者对象是具有专科以上水平的与高分子科学有关的教学、科研、技术工作者和高等院校师生。其目的在于提供高分子科学领域中的新进展,介绍新的知识和实验技术,报道最新科技成果,促进国内外高分子学科及其交叉学科的交流。《高分子通报》是我国高分子领域的重要刊物之一,设有的栏目,既为高分子科技工作者提供了新的学术交流的园地,也成为广大在校师生了解高分子学科相关领域的知识和动态的一个途径。《高分子通报》被皇家化学学会系统列文摘,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收录。
POLYMERMACROMOLECULES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 ADVANCES IN POLYMER SCIENCE国内的: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通报高分子学报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本专业培养具备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分析测试和加工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高聚物化学与物理的基本理论和高分子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能知识及高分子成型加工技术知识,从而具备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和加工的基本技能。
通俗点 就是塑料橡胶和纤维还有涂料粘合剂什么的,看似很低级 其实高分子材料涵盖生活生产材料的80%以上,就业面广 而且现在有很多功能高分子很热门 但是如果不考研也就只能进工厂在二线城市1500~2500左右 所以最好考研 最重要的课程是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化学……四大基础化学(无机 物化 有机 分析)也同样重要 如果考研数学英语要努力 因为只考政治英语数学一门专业课(或两门专业课)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国化学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刊物,是高分子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核心期刊),以专论、综述为主。
期刊简称J MACROMOL SCI A期刊年文章数 152,163(09-10) 投稿难易度 容易 期刊一审周期 一般,3-8周 简介:J MACROMOL SCI A杂志属于化学行业,“高分子科学”子行业的偏低级别杂志。 投稿难度评价:影响因子低,但是接稿量大,容易发表 审稿速度:一般,3-8周级别/热度:蓝评语:相对冷门,关注人不多。 说明:指数是根据中国科研工作者(含医学临床,基础,生物,化学等学科)对SCI杂志的认知度,熟悉程度,以及投稿的量等众多指标综合评定而成。当然,具体的,您还可以结合“投稿经验分享系统”,进行综合判断,这更是大家的实战经验,更值得分享和参考。注意,上述热门指数采用专利技术,由计算机系统自动计算,并给出建议,存在不准确的可能,仅供您投稿选择杂志时参考。 ISSN 1060-1325期刊年文章数 152,163(09-10) 投稿难易度 容易 期刊一审周期 一般,3-8周
材料导报的综述比较容易中。材料导报相对于高分子通报和化学进展,相对更好中一些。半月一期,审稿一个月左右,只要不是太差,都好发表,交版面费就可以了。金属热处理曾经是属于EI,后来为了赚钱,档次降了下来,被踢出EI了,所以论文质量要求不是很高,但还是比材料导报要难一点。
科学通报投稿难度不是很大。
科学通报投稿影响因子:
据2019年5月18日中国知网显示,《科学通报》总被下载5130861次,总被引288599次,(2018版)复合影响因子为1.716,(2018版)综合影响因子为1.143。
据2019年5月18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科学通报》被引量为113752次,下载量为284967次;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科学通报》影响因子为1.26,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第625名,在金融保险类排名(78种)中排第3名。
科学通报投稿学术交流:
1988年8月5日至9日,“第四次全国炭十四学术会议”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全国55个单位的108名代表,《科学通报社》编辑部负责人也列席了会议。
1991年5月21日至26日,“第二届全国数学编辑学术交流会”在浙江省建德县举行。《科学通报》及出版社在内的50家单位73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2010年11月2日,《科学通报》创刊60周年纪念大会北京市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该刊理事会理事长路甬祥,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王杰,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曹效业,该刊总主编朱作言等参加该次会议。
是的。《高分子通报》(月刊)创刊于1988年,是由中国化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刊物(核心期刊)。读者对象是具有专科以上水平的与高分子科学有关的教学、科研、技术工作者和高等院校师生。其目的在于提供高分子科学领域中的新进展,介绍新的知识和实验技术,报道最新科技成果,促进国内外高分子学科及其交叉学科的交流。《高分子通报》是我国高分子领域的重要刊物之一,设有的栏目,既为高分子科技工作者提供了新的学术交流的园地,也成为广大在校师生了解高分子学科相关领域的知识和动态的一个途径。《高分子通报》被皇家化学学会系统列文摘,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收录。
各个期刊规定不同,一般四个月以上。一般情况下,论文录用后出版周期在半年左右。但是,这与期刊有关。以我熟知的投稿过的期刊为例。《无机化学学报》国内化学类SCI杂志。录用后,三四个月就发表了。当然有周期比较长的,我近期投稿一个中药类杂志。接收后要接近两年才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