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投稿

发布时间: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投稿

中文:上饶师范学院英文:Shangrao Normal University中文简称:上饶师院英文缩写:SRNU 上饶师范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门审核合格并批准设立的公办本科院校,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茅家岭街道,是目前赣东北地区唯一一所全日制本科院校,同时也是上饶地区最重要的高等院校之一。建校50年来,为国家输送了各类毕业生4万多人。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上饶师范学院前身为 1958年6月设立的上饶师范专科学校。1959年,上饶师专与上饶工专合并改组为赣东北大学。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复办上饶师专。2000年3月,经教育部、江西省政府批准,设立上饶师范学院。2005年11月,学院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4年2月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建校50年来,为国家输送了各类毕业生4万多人。 上饶师范学院地处历史文化名城—上饶市志敏大道南侧,坐落于闻名中外的上饶集中营旧址南麓,紧邻浙赣铁路、横南铁路和320国道、梨温高速公路,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革命传统的赣东北地区唯一一所全日制本科院校。 校园占地面积650669平方米(976亩),生均74.4平方米。校舍总面积285320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29660平方米,生均14.8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74333平方米,生均8.5平方米。 美丽的校园现有在编教职工959人。专任教师555人,其中教授57人、副教授162人。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243人;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省级人选6人,享受国务院津贴4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1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6人、骨干教师26人,省高校名师4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3人。有江西省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江西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设有政治法律系、 中文与新闻传播系 、 史地系 、 外语系 、 数学与计算机系 、 物理与电子信息系 、 化学系 、 体育系 、 美术系、音乐系、 教育科学系 、 生命科学系 、 经济学系 等13个教学系和 社会科学部 、大学外语教学部、大学体育教学部、 大学计算机教学 部4个公共教学部,77个本专科专业,面向全国31个省(市)招生。 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共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1727人。 图书馆学院办学条件较为完善,拥有 计算机校园网络中心 、各专业实验室、语音室和多媒体教室等先进的教学实验设施,以及 图书馆 、 电教馆 、体育馆、标准塑胶田径场、风雨球场等教学科研场所。共有图书资料991130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7000多万元。 学院现有农业科学、 朱子学、哲学、语言文字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有机化学、赣东北经济社会发展、书法教育、教育经济、美国文化、南方油茶科学等共11个研究所。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社科版被评为全国“双十佳”文科学报、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自然科学版被列为《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录入范围。学院在“朱子学”、“辛弃疾研究”、“赣东北苏区研究”等地方人文学术研究上取得丰硕成果,与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合办的《朱子学刊》已出版16辑,发行海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该刊物曾被《解放日报》称誉为“国内朱子学研究领域唯一最具权威的刊物”,著名学者陈荣捷先生生前称赞“《朱子学刊》内容充实、必以先睹为快”。朱子学研究所被列为江西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予以建设。十多年来学院共承担完成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20个,有40多篇自然科学论文被SCI、EI收录。教师出版学术专著100余部,编著231部,获专利11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830多篇,完成省以上社科研究课题400项,有32项科研成果及51件艺术作品获省部级以上奖励。 学院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坚持抓好学生的教师基本功训练,强化“三字一话”(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普通话)的师范素质培养,《人民日报》曾对学院这一特色进行过专题介绍。大学生数学建模三次参加全国比赛,三次获二等以上奖励。毕业生以其综合素质好,实践和适应能力较强,不仅在江西,而且在长、珠、闽等沿海发达地区深受欢迎。 学院正加紧校园基本设施建设,为学校发展创造良好的办学环境。 校园里绿树成荫,亭台楼榭错落有致,绿化覆盖率达40%,连年被省、市授予“园林绿化单位”和“绿化先进单位”称号。目前,学院正以 以评促建 为动力,全面实施2003—2007年发展规划,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省内外有一定影响和知名度的多学科、地方性、教学型大学。 50年校庆2008年12月28日,上饶师范学院迎来了50周年华诞。市领导蔡晓明、程建平、汪东进、周华北、汪霞、李一帆出席庆典大会。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史蓉蓉,上饶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柳和生和千名新老校友也一同参加了庆典。庆典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始。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程建平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上饶师院50年华诞表示热烈祝贺。他说,上饶师院在50年的历程中,为上饶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宝贵人才。上饶师院“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薪火相传,“立足上饶,服务江西,面向全国”的办学定位明确,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迅速提高,出色的教书育人环境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的一致好评。上饶经济社会发展与上饶师院的前途息息相关,无论是打造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还是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在上饶又好又快发展的建设进程中,上饶师院都大有可为。程建平指出,上饶近700万人民十分珍惜自己的大学,上饶地方党政将尽最大的努力为上饶师院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为师院的发展壮大做出更大贡献。上饶师范学院的前身为创立于1958年的上饶师专,2003年升格为上饶师范学院,2004年学院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11月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学院抓住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历史机遇,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改革为动力,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生命线,强化办学特色,不断提升办学层次,提高办学水平。校园占地面积达938亩,校舍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图书藏量100多万册。学院目前有13个教学系、15个教学部和科研所,教职员工942人,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210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164人,设有本科专业36个,全日制在校生13000多人,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建校50年来,他们已培养各类毕业生4万多名,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成绩。 [编辑本段]学校荣誉全国绿化先进集体江西省绿化先进单位江西省青年志愿者服务先进集体全省高校师资培训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单位内部优秀保卫组织首届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原《上饶师专学报》)江西省统战工作重点目标管理考核综合先进单位上饶师院化学专业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2011-2015年,学校教师共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学研究项目332项,出版专著56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898篇,有28项科研成果获厅级以上奖励 。2012年,学校共获得立项课题8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数学天元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12项、国家语委“十二五”科研规划自筹项目2项。完成各类课题63项,其中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9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十五”科研规划重点项目子课题1项。学校教师发表的论文中,SCI 网络版及EI 光盘版(期刊论文)共同收录9篇;SCI 网络版单独收录12篇;EI 光盘版(期刊论文)单独收录14篇;EI 光盘版(会议论文)单独收录11篇;CPCI-S(ISTP)数据库单独收录2篇。共出版著作13部 。2014年,学校共获得立项课题88项,获资助经费674.906万元。立项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3项。完成市厅级以上课题4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学天元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项。以学校署名的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共316篇,其中发表在CSSCI来源期刊上的论文共35篇(含核心库20篇),CSCD发表在来源期刊上的论文共48篇(含核心库22篇),SCI 网络版及Ei Compendex(期刊论文)共同收录17篇;SCI 网络版单独收录18篇;CPCI-S和Ei Compendex(期刊论文)共同收录1篇,Ei Compendex(期刊论文)单独收录7篇;Ei Compendex(期刊论文)单独收录11 篇。以学校教师为第一署名出版的著作共有10部,其中论著2部,编著4部,主编4部 。 学术刊物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原名《上饶师专学报》,创办于1981年,双月刊,逢双月28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 36-1241/C,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4-2237。《上饶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被评为全国“双十佳”文科学报、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自然科学版被列为《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录入范围并进入CERNET。与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合办的《朱子学刊》发行海内外 。学报2006年被引124篇次,影响因子达到0.127,被引期刊数107种,Web即年下载率15.6,居于全国同类院校学报前列。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第三届评优活动中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入选“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2010年被评为第四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学报” 。 馆藏资源 据2013年学校官网显示,图书馆藏书123万余册(其中纸质图书98万余册,电子图书25万余册),中外文报刊1900余种。中外文电子资源有《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方正教学参考书》、《书生之家》、《人大复印资料》、《网上报告厅》、《万方数据博硕论文》、《银符考试数据库》、《博看网畅销期刊数据库》、万方外文期刊(ENPS)、Springer、WorldSciNet、Ebsco等数据库。已经形成了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多种类型、多种载体的综合性馆藏体系。

上饶师范学院毕业论文查重

一、上饶师范学院教务处登录入口 上饶师范学院教务管理系统登录入口为 ,学生可以复制该网址到浏览器地址进入登录页面。 二、上饶师范学院简介 上饶师范学院的前身是1958年建立的上饶师专,1959年更名为赣 东北大学 ,文革期间停办。1977年复校,2000年3月经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上饶师范学院。2005年11月,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目前,校园占地面积1116亩,规划面积150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38.7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学生14617人(本科13645人,专科972人)。学校现有在岗教职工976人,其中任课教师751人。任课教师中,教授54人,副教授20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12人。教师队伍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人选1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高校教学名师5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8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9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16人,兼职博导2人,兼职硕导32人。学校拥有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两个国家特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为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学校还有43个省级本科教学工程(质量工程)项目。截止2017年12月,馆藏纸质图书147万册,教学仪器总值15164多万元。设有15个二级学院以及现代教育技术与实验中心、计算机网络中心、图书馆、学报编辑部等教学教辅机构,以及朱子学研究所、哲学研究所、语言文字学研究所、方志敏研究中心、数学与应用数学研究所、有机化学研究所、农业科学研究所、赣东北经社会发展研究所、书法教育研究所、教育经济研究所、美国文化研究所和南方油茶科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有省级重点学科5个,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江西省哲学与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江西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江西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江西省靶向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江西省普通高校应用有机化学重点实验室1个,江西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成立了江西省电动汽车部件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方志敏精神与赣东北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同时合作成立了江西省干细胞产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旅游大数据工程研究中心,学校还与 南京大学 合作成立了 南京大学 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江西分中心等。 学校教学科研设施较为完善,拥有数字化校园网络、各专业实验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体育馆、标准塑胶田径场等先进的教学实验设施。近5年来,学院教师共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学研究项目369项,出版专著50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727篇,有19项科研成果获厅级以上奖励。 近年来,学校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内部管理,推进各项改革;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遵循教育规律,正确处理新形势下规模与质量、发展与投入、教学与科研、改革与建设的关系;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快推进学校建设,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多学科、地方性、教学型大学。目前,学校正在围绕这一发展目标,狠抓学科建设,注重内涵发展,提升办学质量,提高办学效益,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创造条件向前迈进。 上饶师范学院是专科还是本科 上饶师范学院是公办吗 上饶师范学院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上饶师范学院在哪里 附准确地址 上饶师范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上饶师范学院教务处电话 上饶师范学院有几个校区 上饶师范学院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上饶师范学院招生办电话 上饶师范学院宿舍条件,宿舍几人间环境好不好(图片) ;

我就是这个学校的。普通二本院校,名气不大。在江西省内学风还好。正在慢慢发展起来。中文系最有名气。

不要乱贴资料我是师院07级学生首先学校还可以 化学系和数计系学风不错 ,两个系都是可以考研率到达30%的。然后化学楼和物理楼差不多是老楼了。主楼也不新。但是综合楼图书馆生命科学楼音乐楼美术楼还可以,就是音乐楼对面的东教楼闹鬼,好久没用了,不知道是出了什么事情。学校明湖里面水严重污染,没人管,寝室还好。

是。截止2022年6月11日在5月30日上午,上饶师范学院2022届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答辩会在综合楼二楼举行。356名毕业生分11组进行毕业论文报告和答辩。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中学学校名称 电话网页 学校地址及简介 邮编 南昌铁路局上饶铁路职工子弟中学 079322319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庆丰路99号 334000 沙溪镇宋宅初信中学 07938051434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沙溪镇宋宅 334128 上饶市第二中学 07938102288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水南街102号 334000 上饶市第九中学 07938224659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沿河中路17号 334000 上饶市第六中学 07938222408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破塘45号 334000 上饶市第七中学 07938222963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茅家岭乡解放村 334000 上饶市第三中学 07938222476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宝泽楼北侧100号 334000 上饶市第四中学 07938222462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五三大道5号 334000 上饶市第五中学 07938222414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河东巷5号 334000 上饶市第一中学 07938269534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凤凰路8号 334000 上饶市信州区灵溪镇中学 07938065690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灵溪镇 334129 上饶市职业中学 07938254071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四脚亭排楼底 334000 信州区朝阳中学 07938091389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朝阳乡 334126 信州区民办行知初级中学 07938051015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沙溪镇五线山路口 334000 信州区秦峰乡初级中学 07938031002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秦峰乡 334128 信州区秦峰乡第二初级中学 07938052028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秦峰乡社牌 334128 信州区沙溪中学 07938037027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沙溪镇沙溪街 334000 高等教育(一)本科: 1. 上饶师范学院 (二)专科: 1. 上饶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 3. 上饶广播电视大学(成人高校)

不怎么样,大专中的大专,如果考分不高的话还是可以考虑的,只是现在大学生就业一年比一年难,其实可以建议你了解一下IT职业教育,比如华夏博大,虽然不是高校,但是通过一年多的技能培训就能走上高薪的IT岗位,比读几年大专出来可能还强一些。个人观点,我知道的就这些了,希望能帮到你,还望采纳。

首先应该告诉你的是,茶专业是一个非常冷门的专业..如果没有特殊原因和必要,,还是不要学了..职院上饶校区应该说还是挺漂亮的,也有过辉煌的历史.只是现在是一年不如一年了,,学生越来越少,优秀教师流失.话说回来,物极必反,现在应该是该校最低谷了,应该会出现比较大的反弹了哈.毕竟建这个学校是几个亿的投资.院长有压力.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整体很好,师资力量比较雄厚,但校园环境相对来说差了一些,下面是上饶职业技术学院的各方面详细介绍:

1、学校简介: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普通专科层次的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创办于2004年,前身为在上饶市工业学校为基础上,合并上饶市工业学校、上饶农业学校、江西省文艺学校上饶分校而成。是上饶市唯一一所工科为主的、专科层次的、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2、师资力量:

共有教职工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71人,教授19人,副教授85人,双师型教师116人。教师队伍中,拥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名师和9门省级精品课程。

3、学科建设:

学院设有有五个教学系,开设了电子工程、机械工程、信息工程、管理工程、艺术等五大类,有应用电子技术、工业机器人、电子商务、会计。

学前教育、3D打印、汽车检测与修理、大数据、数控技术、视觉传播与设计、高铁乘务、航空乘务、云计算与应用、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等26个传统及新兴专业和方向。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成果:

学院教学质量优良,在校生多次获得国家级技能竞赛一等奖、省级专业技能竞赛一、二、三等奖。由于学院办学成果显著,学院获得“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首届江西十大和谐校园”、“全国教育网络系统示范单位”、“全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评估良好学校”、“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诸多荣誉。

先后被命名为“全国职业教育数控实训示范基地”、“江西省再就业培训基地”、“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国家技能鉴定所”、“江西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以上内容参考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学校简介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投稿

长江师范学院简介学校是一所重庆市属普通本科院校,2006年9月,由涪陵师范学院更名为长江师范学院,有80多年的办学历史,在社会各界享有良好办学声誉,在重庆市高校布局结构中具有重要地位,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新形势下,学校一如既往地担当起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责任与使命,积极进取,努力开创统筹城乡发展的地方高校建设新局面。学校所在地涪陵区,位于长江与乌江交汇处,素有“乌江门户”、“千里乌江第一城”之称,地处重庆市“五大功能区”的城市发展新区核心增长极。涪陵是先秦时期的巴国国都,文化积淀深厚,多元而独特的巴枳文化、易理文化和榨菜文化,孕育出具有时代特征的“艰苦创业、不甘人后”的涪陵精神。涪陵有辉煌的书院办学史,北宋时期在长江北岸创办的北岩书院时称“理学圣地”,书院遗风及其理学精神厚泽涪陵的文化传承和教育发展。在地方文化的浸润孕育下,长江师范学院承袭“诚意正心、钩深致远”的治学旨趣,形成了“学高身正、敬业自强”的校训,确立了“育人为本、质量为先、重学崇术、尚知笃行”的办学理念。学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四通八达,有沪渝高铁、渝怀、南涪等3条铁路和沪渝(南线)、重庆三环、渝涪等3条高速公路,学校距涪陵高铁车站3分钟车程,可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福州、成都等地,30分钟可到达重庆火车北站;距高速公路入口2分钟车程,40分钟可到达重庆主城。2001年以来,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迅速,办学实力显著增强。2007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学校现有李渡和江东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近1900亩,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建筑特色鲜明,是读书学习的理想场所。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2亿元。建有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校级实验教学中心11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184个。图书馆总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有纸质藏书150多万册,购置和自建各类专题数据库14种,数字资源容量达43TB。学校现有文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学院、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音乐学院、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美术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传媒学院17个二级教学单位和大学外语教学科研部。设有51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教育学、法学、管理学、历史学、经济学、工学、农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文学、理学为基础,管理学、经济学、工学、艺术学为主干,多学科相互融合、各具特点,以教师教育为优势和特色,学术性和应用技术类专业协调发展、优势互补的学科专业结构。中国语言文学是“十一五”重庆市重点学科,民族学、物理化学是“十二五”重庆市重点学科。学校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市级特色学科专业群1个。有市级重点建设课程3门,市级精品课程18门,市级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校级重点建设学科6个。学校是教育部初中校长国家级培训计划的培训院校、重庆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重庆市三峡移民劳动技能培训基地、重庆市属高校唯一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00多人,其中教授103人,副教授286人,高级职称比例43%;博士151人,占专任教师的17%,硕士557人,占专任教师的62%。有兼职博士生导师4人,有兼职硕士生导师33人。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1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先进个人1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提名人物1人,重庆市优秀教师1人,重庆市教育系统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重庆市先进工作者1人,重庆市教育系统职业道德标兵1人,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9人,重庆市终身教育奖1人,重庆市师德先进个人2人,重庆市中青年骨干资助计划28人。另有兼职教授26人,外籍教师6人。学校现有科研机构15个,其中有国家部委联合共建研究基地3个,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重庆市工程研究中心2个,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2个,重庆市高校科技创新团队3个。主办有《长江师范学院学报》、《三峡环境监测》、《长江师范学院报》三种全国公开发行报刊和《三峡教育论坛》、《乌江论丛》、《巴渝教育探索》等重庆市内部连续出版刊物。“十二五”期间,学校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科基金等国家级科研课题24项,教育部等国家部委科研项目30余项,重庆市级科研课题300多项。学校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国家民委优秀成果三等奖、国家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重庆市文学艺术奖、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各类学术荣誉30余项。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万余人。1977年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数万多名各级各类人才,毕业生以“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水平高”的良好形象著称,学校因此被誉为“培养‘三区’教育子弟兵的摇篮”。近三年来,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珠江钢琴杯”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比赛、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竞赛、计算机应用技能大赛等赛事中获国家级奖200多项、市级奖420多项;先后获国家级、重庆市级学生先进集体奖40多项,国家级、重庆市级学生先进个人300多人(次)。学校大力推进对外交流与合作。常年聘请多名外籍专家来校任教,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学术交流。2004年开始招收来自美国、墨西哥、澳大利亚、波兰、日本、韩国、泰国、斐济等国的留学生,是重庆市同类院校中招收留学生最多的高校。三年来,学校先后与美国圣何塞州立大学、佐治亚西南州立大学、英国考文垂大学、芬兰坦佩雷应用技术大学、澳大利亚艾迪斯科文大学、波兰卢布林天主教大学、韩国公州立大学与草堂大学、日本鹿儿岛大学,以及泰国38所皇家师范大学等高校开展了合作与交流,已形成互派留学生“1+2+1”人才联合培养等合作机制,并资助教师到国外进修访学70多人(次)。当前,学校正处于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发展新阶段,已经明确了“质量立校,人才兴校,学科强校,服务荣校,文化名校,依法治校”的办学新思路和“办一所受当地人民尊重的教学应用型大学”的办学新目标,启动了“131”发展战略,全面实施“四步走”行动方案。以硕士点立项规划建设为契机,全面提高我校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水平;以服务涪陵及周边区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为使命,推进学校学科专业转型;以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着力推进人才培养方式转变;以特色发展、错位竞争为抓手,推动人才培养目标转向;以办教学应用型大学为统领,全面提高学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到2020年,努力将学校建成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成为渝东南地区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平科研基地和科技成果应用转化的重要基地。

一,非个人化理论在《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的运用《华北电力大学》社科版2005年第1期二,反讽,作为一种开拓手段在美国新英格兰诗中的应用《国外文学》2007年第3期(核心)三,康拉德小说中的叙述视点与主题表达的关联性研究《华北电力大学》社科版2007年第3期四,从《飞蛾》看伍尔夫的印象主义叙述手法的现象学特色《名作欣赏》2007年11月文学评论版(核心)五,“父亲之名”,作为一种能指符号在陈染作品中的体现《梧州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六,人物心理发展的场景对照---小说《米西朗加酋长》欣赏《文教资料》2009年第7期七,成长中的生态焦虑-海明威《两代父子》的修辞欣赏《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第1期八,伊甸园结构中的生存意义指向——《一个女士的画像》解读《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九,《密执安以北》中女性话语方式的总体性眼光《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十,李治邦《新闻眼》与偏正手法《当代小说》2010年11月下十一,人性的张扬与升华——读张一弓的《浪漫的薛姨》《考试周刊》2011年第4期十二,弗洛斯特诗歌的现代主义特色研究《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十三,《了不起的盖茨比》欲望叙事的后现代审视《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十四,从身体美学看迟子建的《逆行精灵》的生态意味《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十五,约瑟成长叙事中的关联性研究《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十六:《雨中猫》的对照艺术及身份寻求《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五期十七:毕飞宇小说《玉米》中的权力人物与权力话语《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十八:A.E.罗宾生诗歌的戏剧性表现手段分析《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4第5期十九:《蝇王》中的场景模式分析《中州大学学报》编辑部2014年6期

邵阳师范学院学报投稿

1.来稿应说明研究问题的切入点、创新点;引用他人的成果,须注明出处;引证不能用来构成本人论文的主要或实质部分;不得一稿多投或变相重复发表。2. 题名:20个字以内为宜,可加副标题;不用“试论”、“浅谈”等表谦词语。3. 在首页地脚标注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单位全称,省市名,邮编、电话、Email),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及代表作。理论研究类文章署名作者应为执笔者,一般不得超过2名。4. 关键词: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3-8个,从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包括该文所属二级学科名称,研究对象、方法与成果的名称以及有利于检索的其他词。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5. 摘要:100-300字,陈述论文的目的、方法、结论、依据,不谈背景信息、常识性内容,不用第一人称及“本文”、“作者”等字样;不对论文的内容作评价;不使用修饰词,不出现图表、公式、标题层次序号、非公知公用符号。6. 正文:以8000字左右为宜。正文的各级标题书写样式为:一、(二) 3. (4)。

一般一周内给于答复,可投稿大学学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征稿范围:农业科学、农业工程、畜牧兽医、食品工程、计算机应用、农业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同时也刊登质高的研究生学术论文。《牡丹江大学学报》征稿范围:文史哲研究、科技理论与实践、城市建设与经济管理、政法论坛、教学研究、语言与艺术、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等。《大庆师范学院学报》征稿范围:哲学、经济学、政治、文学、语言学、历史学、教育学、心理学和自然科学等学科的学术论文。《山东交通学院学报》《长春理工大学》(高教版)《重庆科技学院》学报。。国家级杂志:《社科纵横》理论版《中国XX教育》《中国校外教育》。。核心期刊:《继续教育》《黑龙江高教研究》《科技管理研究》《北方论丛》《学术交流》《中国市场》《财会通讯》《电影文学》《会计之友》邮箱:(注明所投刊物)

一、质量要求:来稿应具有一定学术水平。选题新颖、观点明确、论述严谨、材料翔实、文字简练。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产生的论文及关于湖北本土研究的文章,本刊优先采用。二、标题与作者姓名:文章正题一般不得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作者姓名之下应写明工作单位、地址、省、市(县)、邮编。三、摘要和关键词:摘要是对论文内容梗概简明、准确、完整记述的短文,不加注释和评价性文字,以20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名词性述语,一般每篇3-8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四、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写于关键词之下,内容依次为: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五、正文:正文字数6000-8000字左右为宜。论文应观点明确、新颖,资料翔实、可靠,论证严密、科学。六、注释和参考文献:注释主要指对文章篇名和内文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及补充说明,注释(用①②标示)一律采用当页脚注。参考文献依顺序附于文后。七、英译文题名、作者名、单位、省、市(县)、邮编及摘要和关键词要译成英文并与中文一一对应,置于参考文献后。八、本刊有权压缩、删改文章,作者如不同意删改请在来稿末声明。来稿在3个月内未收到采用通知者,可自行处理。来稿一般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