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石斧研究的论文

发布时间:

石斧研究的论文

三峡考古与巴文化研究 摘 要:根据三峡考古中发现的巴文化遗存、遗物资料,论述了三峡考古与巴文化研究的关系,并强调加强二者结合的研究,以及考古学在巴文化研究中的地位等。关键词:三峡; 考古; 巴文化始于本世纪初的三峡考古,发现和发掘了大量的考古学文化遗存、遗物,从200多万年前的“巫山猿人”到“长阳人”,再到新石器时代及进入阶级社会后,不同时代都发现了不同的文化遗存和遗物。在这些文化遗存、遗物中,有不少内容与巴文化有关(或者说带有巴文化因素)。从已有的考古资料获悉,三峡地区出土了不少新石器时代以前的动物化石和人骨、牙齿等标本,我们不敢妄加断定它就是巴文化的始祖或源头,或与巴文化有直接关系,但它说明在很早以前就有人类(或早期人科)在三峡活动则是无疑的。同时,根据学术界多年来对巴文化的研究,巴文化有诸多问题(如起源问题等),尚存在争议。那么,我们对三峡新石器时代以前的遗存、遗物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分析其与巴文化究竟有无关系,或许能对巴文化研究中的一些问题予以澄清。到了新石器时代,从三峡地区目前发现的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等不同的文化看,不仅它们自身有一定的因袭、继承关系,而且更与巴文化的关系密切。我们以这几种文化的个性特征(质地、颜色、形状、纹饰等)看,不但这几种文化之间有诸多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的成分,而且与后来夏商时期被人们所公认的巴文化遗存、遗物的关系也非常密切。比如,圜底器类,早在距今7000多年以前的城背溪文化时期就普遍流行了,在宜昌路家河遗址堆积层中出土圜底器多达上千件,这类器物在后来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直到商周的巴文化遗址中都沿袭了下来,以致于圜底器夏商时期达到相当发达的程度。又如,尖底器类,在鄂西的大溪文化中就有发现,后到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遗存中,也常出现这类器物。在枝江关庙山、宜昌清水滩等大溪文化遗存中都出土有尖底器,在相当于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的宜都红花套、宜昌中堡岛、白庙等遗址堆积层中,也出土有尖底器。到夏商时期,这类底器在巴人遗存中更是比比皆是,达到相当发达的程度。到了夏商时期,三峡地区的巴文化遗存、遗物就更多了,具有代表性的遗址有:川东的涪陵小田溪、陈家坝子,忠县洽甘井沟,巫山大昌坝、双堰塘、江东嘴、云阳李家坝等;鄂西有秭归鲢鱼山、朝天嘴、杨泗庙、宜昌路家河、中堡岛、三斗坪、前坪、白庙子、下岸溪、葛洲坝、江南的望洲坪、宜都的红花套、毛溪套、向家沱、石板巷子、长阳的香炉石……等,其中,仅在鄂西地区就达数十处之多。在相邻地区的湖南石门、桑植、澧县、泸溪、麻阳、龙山、辰溪、岳阳等地,均发现这类遗存。在这些遗存中,遗物以石器、陶器为主,石器有石片、石锛、石凿、石斧、石镟等,常见的石片可能用于宰、割、剥皮或刮鱼鳞等,陶器以夹砂灰褐陶为主,器形主要有圜底器、灯座形器、尖底器、三足器等,如:圜底釜、平底罐、鼓肩罐、圈足豆、细长柄豆、花边口沿口器、尖底杯、三足规鬲、三足禾皿、鸟首形器把、大口尊、器盖、器座等。陶器的纹饰主要有绳纹、弦纹、方格纹、蓝纹、划纺、米粒状纹、太阳纹、贝纹、S形纹、云雷纹、泥饼纹、焦叶纹等。夏商时期巴文化遗存遗物的这些特点与前面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文化特点有不少相似之处是不言而喻的。说明三峡地区的不少原始文化遗存遗物与夏商及其以后一段时间的巴人遗存遗物,是一个不同时期自身发展先后的继承和递变关系,夏商时代的巴人文化遗存是由该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文化遗存直接发展而来的。巴被秦灭以后,巴人后裔土家族也继承了不少前人的文化因子,在其器物上保留了不少前人的文化特点。例如,至今三峡地区仍能找到土家族(目前已不仅限于土家族了)使用的圜底罐(民间俗称鼎罐或鼎锅),笔者认为这很可能与新石器时代的圜底器有关。可见,三峡地区具有独立地方特点的属于巴文化范畴的考古学文化,至少始于七、八千年前的城背溪文化,以后一直沿袭下来,并发展为以后的土家物质文化所继承,由此亦可见巴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巴人历史之悠久。通过考古工作,尤其是最近一、二十年的考古发现与发掘,我们在前述的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中就找到了巴文化的物质文化因素,而在此之前(即新石器时代以前)的三峡考古学文化中是否存在巴文化的因素,目前尚不敢作肯定的回答,有待于以后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但至少在7000多年以前就有一支巴人在三峡地区活动着,并创造了拥有其自身文化特点的石器文化和陶器文化则是有根据的。这相对于过去不少人认为巴人主要在夏商或战国秦汉时期才在三峡频繁出现的时间观点已大大提前。在三峡地区出土的巴文化遗存遗物中,表现巴文化与楚文化交融的遗物亦不少,如在湖北巴东西瀼口、官渡口等地的战国墓遗存中,或者巴式柳叶剑、钺与楚文化的鼎、敦、壶共出一墓,或者巴墓与楚墓共处一墓地,月其中有的陶器组合是楚族的礼器组合。M8出土有巴人的柳叶形剑和楚人的鸟嘴状戈。80年代,在秭归清理的两座墓中,都是巴人的虎钮钅享于、雨钟、铜征、柳叶剑和楚式陶鼎、敦壶及铜剑、铜刻刀同出。在重庆涪陵小田溪的巴人墓葬里出土的成套编钟,是仿楚式编钟铸造的。1994年,考古工作者在重庆开县余家坝墓地试掘一座墓里,随葬品有巴式铜鍪和全套的巴式青铜兵器,也有带楚文化风格的陶豆,这是川东地区继涪陵小田溪之后又一处重要的巴人墓地。在同年试掘的云阳李家坝遗址,在其I区的“春秋时代地层中出有楚式鬲和矮巴豆”,其Ⅱ区“是迄今为止已发现的一处最大巴人墓葬群”。这些巴、楚遗物同出于一个遗址或墓葬的现象,反映了两个民族文化交往和两种文化的交流,这对研究巴文化与楚文化的关系都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佐证。在三峡地区,巴文化与中原文化等其它文化也多有交流,如在三峡出土的鼓腹罐、三足鬶、盉、大口尊等,无论是器物的造型还是纹饰特点,都与中原地区同类器物有相似之处,正是两种文化交融的结果。巴人和巴文化在长达几千年的时间里落户于三峡,是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生产习惯、生活习俗等息息相关的。首先是因为三峡丰富的水和渔猎资源给他们提供了生活的便利。巴人早期居住的特点是濒水而居,以鱼类为主要生活来源,故在选举首领时,也是以浮舟、掷剑的水平高低来决定其当选与否,可见巴人与水、与鱼、与船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正因为如此,巴人才在三峡地区定居了下来。同时,也正因为三峡有着丰富的水资源,才给这里的交通航运事业创造了条件,也使得这里自古以来就成为交通要道和兵家必争之地。其次,巴人强悍的民族性格和勇武的精神情操也是其能够留守的重要因素。在三峡出土的兵器不少,如戈、矛、剑、钺等,反映了巴人强悍、劲勇的民族精神。同时,三峡还出土了不少钅享于,编钟等乐器,又反映出巴人开朗、豁达的性格和艺术修养。在这种精神作用下,巴人濒水而居,据险守关,在这里开发、进取、发展,从而长期稳居于此,巴文化也因此在这里源远流长。总之,我们应重视三峡考古与巴文化研究的结合,这不仅对早期巴文化的研究,以及对巴文化及其它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都有作用,而且对后来的土家文化研究也产生直接的影响。我们研究土家文化,就必须研究巴文化,而研究巴文化,又不得不研究其源头,深究其源头,又不得不与考古学发生联系。所以,考古学将在巴文化研究中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字数:3558字

1.《原井》,《青海师专学报》1988年4期。2.《试论我国史前时代的猎头习俗》,《考古与文物》1994年4期。3.《日本·中国古代の王权の诞生について》,橿原考古学研究所《青陵》第85号,1994年3月。4.《斧钺の历史的意义について》,橿原考古学研究所研究纪要《考古学论考》第19册,1995年。5.《简论中国古代“城”的起源问题》,《新疆文物》1995年3期。6.《关于环壕聚落的几个问题》,《青年考古学家》8期,1996年。7.《略论史前时代的环壕聚落》,《考古文物研究——纪念西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四十周年文集》,三秦出版社,1996年12月。8.《郑州西山仰韶晚期城址试析》,载刘舜康等主编:《跨世纪科学论坛》,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9.《有角青铜斧钺と有角石斧について》,《古文化论丛——伊达先生古稀纪念论集》,1997年4月。10.《关于环壕聚落的几个问题》,《文物》1997年8期。11.《中国考古学的发展特点及其相关问题》,《文博》1998年1期。12.《试论城的起源及其初步发展》,《文物季刊》1998年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地理》1998年10期全文转载。13.《关于半坡遗址的环壕与哨所》,《考古》1998年2期。14.《关于半坡聚落及其形态演变的考察》,《考古》1999年6期。15.《关于西山城址的特点和历史地位》,《文物》1999年7期。16.《史前城址在文明起源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文博》1999年6期。17.《略论中国史前农业的发展及其特点》,《农业考古》2000年1期。18.《半坡聚落与黄河流域夯筑城址的发生》,《文博》2000年2期。19.《尧舜禅让故事与中原社会政治的演进》,《中州学刊》2000年3期。20.《尧舜禅让的时代契机与历史真实》,《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5期;人大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2001年1期全文转载。21.《史前武器及其军事学意义考察》,《文博》2000年6期。22.《中原地区龙山城址的聚落考古学研究》,《中原文物》2001年1期。23.《史前城址的自然环境因素分析》,《江汉考古》2001年1期。24.《中国原史时代论纲》,《文博》2002年2期。25.《试论史前城址的社会历史意义》,《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2期。26.《史前城址研究面临的问题与思考》,《中国文物报》2002年6月28日第7版。27.《尧舜禅让故事的考古学研究》,《中原文物》2002年4期;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2002年11期全文转载。28.《日本学者关于环壕聚落的研究》,《考古与文物》2002年4期。29.《史前聚落的自然环境因素分析》,《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版)2002年4期。30.《中国史前防御设施的社会意义考察》,《华夏考古》2003年3期。31.《略论史前聚落的萌芽与发生》,《中原文物》2003年5期32.《关于龙山时代的社会结构与历史进程》,《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庆祝石兴邦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三秦出版社,2003年12月。33.《窑洞式建筑的发生及其环境考古学意义》,《文物》2004年3期。34.《资源开发与史前居住方式及建筑技术进步》,《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3期。35.《略论磨制石器的起源及其基本类型》,《考古》,2004年12期第66~75页。《CHINESE ARCHAEOLOGY》VOLUME 5 2005,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36.《略谈考古学文化与社会历史研究》,《中原文物》2005年3期第9~13、32页。37.《资源·技术与史前居住方式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华南及东南亚地区史前考古——纪念甑皮岩遗址发掘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57~169页,文物出版社,2006年。38.《旧、新石器时代的演变与居住革命论》,《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学术研讨会文集》,科学出版社,2006年3月。39.《感生故事与早期政治权力的更迭》,《中原文物》2006年3期第32~38、57页。40.《关于农业起源的若干问题分析》,《西部考古》第1辑,三秦出版社,2006年。41.《中国古代斧钺制度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2009年第1期。42.《略论磨沟齐家文化墓地的多人多次合葬》,《文物》2009年第10期。43.《枣树沟脑遗址F14及其相关问题分析》,《考古与文物》2009年第2期。44.《关于喇家聚落的灾难遗迹与广场建筑》,《考古》2007年第5期。45.《丝绸之路形成的东方因素分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7月第4期。46.《甘肃临潭县磨沟齐家文化墓地》,《考古》2009年第7期(谢焱,钱耀鹏,毛瑞林,周静,朱芸芸)。教学论文:《关于考古学专业的田野考古发掘实习问题》,《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增刊(第一作者)。

红山 文化 是我国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这一古老而内涵丰富的文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辽宁西部、河北北部等北方地区,其中辽河流域是其发祥地。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红山文化论文的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红山文化玉器制作工艺

摘要:红山文化玉器是西辽河流域史前玉文化发展到鼎盛阶段的代表,在这一时期玉器的制作工艺也日渐成熟完善。红山的先民们在制作玉器方面已能成熟掌握切割、琢磨、圆雕、 浮雕 、透雕等基本 方法 ,同时还能成熟运用双面雕、钻孔、掏膛、镂空、线刻、抛光及装饰技巧。根据玉器结构及其表面所保留的加工痕迹考察。红山文化玉器在切割和雕琢中运用了旋转性工具――砣具。这一通过砣片旋转研磨进行加工制作的工艺,即使在今天仍被普遍运用,是制作玉器的一个重要工具。

关键词:红山文化;玉器;制作工艺;砣机

红山文化玉器古玉属于东北玉系统,质地为阳起石或透闪石,硬度较大,在当时没有如现在一样的高硬度金属工具的条件下,加工如此坚硬的石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代加工玉器的主要手段是碾玉,即将金刚石放在旋转的砣上,利用摩擦力使其成型,然后琢磨,尔后才可成玉器,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在玉器的制作过程中,碾磨和琢磨是不可缺少的制作过程。所谓碾磨又叫“光亮”、“抛光”,是用紫胶、木、葫芦、牛皮及铜制的链子,磨玉器的粗糙部位,使其平整。并通过应用氧化烙等一些化学粉剂原料作介质,使玉器显露出光洁、温润和晶莹的质地。琢磨也是加工玉器的重要手段。因为玉石特别坚硬,必须用铁制圆盘――砣为工具,以水和金刚砂为介质,经过铡、冲、压、勾等工艺一点一点地琢磨而成。制玉工艺品最早是源自石工艺之中的,并且承袭了磨制石器工艺,是随着玉、石的分化逐步演化而来的,但是应晚于玉石的分化,如果玉石分化是从旧石器时期人们选择石料开始的话,那么制玉工艺与炻器工艺分化就应该从新石器时代磨制炻器开始。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工艺主要有直接打击法、砸击法、间接打击法三种,与制玉工艺联系较少。“磨制工艺,是把炻器表面磨光、磨出刃锋,并把石材磨制成型,这在炻器的制作上无疑是一项重大的进步。”①磨制石器工艺过程:

(1)切割。将石材打制或切割成一定形状的粗坯,在扁平的石材上加沙蘸水,用木片压擦,从两面切成沟状,然后切断。

(2)研磨。放在大的砥石上加水磨,磨光滑。

(3)钻孔。用石钻、骨锥、木杆或竹管加沙蘸水在石器的上部磨透打钻。可见,磨制石器工艺是通过切割、打磨、钻孔三种工已艺完成的。这三种工艺完全被早期制玉工艺沿袭下来,在这一时期玉石分化也已经完成。制玉与制石工艺虽已开始分化,但并未完全脱离,这很可能是由于石玉匠还同在一个作坊内工作的缘故。红山文化有大量玉器出土,这些玉器体现了红山文化的先民们已经掌握了高超的玉器制作工艺。

玉器制作步骤主要包括:

(1)切割成材。红山文化的先民们制作玉器的过程中普遍使用切割成材技术,使器物大致具备要加工的形状,经过切割后形成玉材,形状已基本规则整齐。

(2)打磨加工。红山文化先民们在制作玉器的过程中一般不直接利用切割成材的玉料,而是将玉料进行近一步加工,使边缘棱角变得圆润光滑,把平面加工出弧度。

(3)钻孔。红山文化时期,先民们已熟练掌握了管钻孔技术,并且在钻孔后还要对孔边缘锋利的楞进行打磨和处理,使钻的孔既规整又达到圆润光滑的效果。

(4)施加文饰。红山文化出土的玉器大部分都有文饰,对玉器施加文饰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刻线和研磨。刻线一般用来表现动物的头部和鸟的羽翼。

红山文化玉器上的另一种装饰是在玉器表面磨出一种很浅的瓦沟状文饰。这种纹饰主要用于对较薄片状的玉器如勾云形玉佩、玉璧饰等进行装饰。由于瓦沟状纹具有深线起伏随形体而变化及瓦沟的深线、宽度匀称的特点,并且它能随着光线照射度的变化和器物的摆动时隐时现,所以更宜表现玉器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虽然制玉工艺与制石工艺在制作上有很大的相同之处,但两者也存在着一个明显的区别,既抛光工艺。如前所述,磨制玉器大多都会运用抛光工艺,使玉器表面比炻器细腻整洁。制玉工艺从制石工艺中分离出来是由于制玉工具砣机的出现,这一新式工具的诞生给制玉工艺带来了一场空前的革命。

红山玉器的制作工具主要是砣机。砣机即磨玉机,明代人称之为“琢玉机”,清朝时被称作是“水凳”。在玉器制作的整个过程中,琢玉的工具砣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制玉工具中最重要的得力工具,这一工具将制玉工艺推向琢磨玉器的崭新阶段,它标志着制玉工艺彻底从制石工艺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工艺。

红山文化玉器中以砣成形的有勾云形器、扉楞、孔、刃状边、勾形饰。如玉龙,高26厘米,断面直径2.3至2.9厘米,板材30×28×2,其底面积840平方厘米,厚2厘米。②“首短小,吻前伸,略上噘,嘴紧闭,鼻端截平,端面近椭圆形,以对称的两个圆洞作为鼻孔。龙眼突起呈梭形,前面圆而起棱,眼尾细长上翘”,这些只有用陀机才能做到。砣机是在什么时候被发明的,这是我国玉器史上长期争论并且很难统一的一个问题。

如国内赵汝珍认为砣矶发明于原始社会:“至唐虞之时用玉尤为繁多,制玉亦见精良,改用陀磨而不全用手工艺矣。”③夏商周时期出现青铜砣机,是一种跪式结构,高约30至50厘米,一手拉动弓弦转动,另一手拖玉琢磨,所谓玉人就是坐在砣机前托玉蘸调水沙磨玉的人。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制造出铁制砣机,并出现了专司砣机转动的辅助工人。由几人共同操作完成磨玉工作。铁制砣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隋唐时期出现了一人操作的足踏高腿桌式砣机,唐代已出现了我们如今所说的“碾子”。唐宋时期人们以“碾”训“砣”,借用碾子旋转来象征砣机琢玉,这既形象生动又通俗易懂,碾玉也就是用砣机制玉之意。明末宋应星《天工开物》载:“凡玉初剖时制铁为圆盘,以盆水盛沙,足踏圆盘使转,添沙剖玉,逐忽划断。”④这是对明代玉机的记载。

到清代,砣机被称为“水凳”。李澄渊1891年(光绪17年)应英国医师卜君要求而作《玉作图说》是较完善的关于砣机的图像资料。⑤他“历观玉琢琢磨各式绘以成图”(《玉作图》序),经现场调查作了写生,每图都辅以文字说明,不仅描绘了玉匠劳动操作的场面,还将重要工具一一注明。从中可见清代玉工如何操作水凳。这种碾机是经历代玉匠改进而得的,是一流的古代碾玉设备,被称为一人操作足踏高腿桌式砣机(高凳或水凳)。现代的砣机有两种:一种为电动砣机,砣子是用钻石粉制成,所以又称为沙砣,转速10~5000转每分钟;⑥另一种是蛇皮钻,类似牙医的修牙机,转速达3000至20000转每分钟。⑦现代砣机不用蘸水砂,只用细流水即可,效率更高。故此,砣机在制玉工艺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使玉器更生动精美,为人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红山文化典型玉器的制作工艺。

(1)玉龙。龙被称作是中国人的图腾,自古以来在人们心中龙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制作工艺堪称精湛。距今5000多年的红山玉龙最早发现于1971年春内蒙古赤峰市蒙牛特旗三星他拉村,这块玉龙是用一整块碧绿色铀岩玉圆雕而成,兼有乳白色玫瑰纹,细部采用圆雕、线圆雕手法表现,锻断面成扁圆形。其吻部前伸,略向上翘,嘴紧闭,鼻端平齐,上沿起锐利的棱线,一对圆鼻孔,双眼突起,呈棱形,前眼角圆而起楞,眼尾细长上挑,额及颚底皆刻有细密的棱形网状纹,颈脊起长鬃,长约20厘米,占龙体的三分之一,呈扁平薄片状弯曲上卷披向后背,两侧磨出不明显的线凹槽,龙尾向内弯曲,末端圆尖,背部一对圆孔。

(2)兽面纹玉佩和勾云形玉佩。兽面纹玉佩用较薄的长方形片状玉制作,有镂空出对称的双角、双眉、双耳及鼻、口等,下部有3-7个獠牙,尖锐犀利,兽眼狰狞,制作过程中采用了砣具。勾云玉佩用对磨镂空的方法,塑造出弯卷的沟角,镂空部位两侧形成宽缓斜坡,镂空以外的部位沿着轮廓的走向打磨出宽缓的线凹槽,这些斜坡和凹槽能折射不同角度的光,并呈层次感、立体感,造型优美流畅。

(3)马蹄形玉箍。其形似马蹄,因器内中空呈箍状而得名。这类玉器表面上看起来简单,但其雕琢十分费工夫,原始先民在雕琢这种器物是采用了线锯搜空(即以钻杆在器物边缘钻一小孔,穿入绳线,加入适当的水和研磨料往复穿梭进行切割的方法)、掏膛取芯的方法使之出现弧线形琢磨痕迹。在古代尚未出现金属丝线时,即能依靠竹木纤维或兽皮藤条制成一件玉雕,着实需要费一番心血。

(4)玉璧。绝大多数为长圆形,玉璧边缘处呈刃状,截面近似于菱形,上侧中央常钻有两个小孔作穿系用。红山玉璧还有双联璧和三联璧,做法是在一个上小下大的长圆状玉片上分别琢磨出两个或三个由小到大的圆孔,然后才在外缘上依中孔的位置两侧各切磨出一个人字形,打磨成刃状。

(5)玉鸟。多为扁体,常做成双翅挺展的�形,最长不超过4厘米,头上仰,方尾,有爪的作攀附形状,腹部靠头处有一小孔,腹部中间厚两侧薄,背平,用纹勾勒出鸟的羽毛。

(6)玉龟。先切割出形状,周边进行圆雕,用阳线简略几笔刻画出龟的头部、龟爪和龟尾,然后打磨光滑,有的在尾部穿孔。玉龟略呈方形,一般5厘米左右,匍匐状,背部稍微向上凸起。

从红山文化玉器制作工艺与良渚文化玉器制作工艺比较来看。良渚文化聚落在东海之滨的太湖平原,属于海洋性文化。1936年西湖博物馆施昕更先生在浙江杭县的良渚镇附近的六个地点进行了小规模开发,出土了一批泥制黑衣陶器,还搜集到一批石器,并调查了1930年发现的随葬玉制棕璧的墓葬。他对这些资料作了及时地整理,写了《良渚》一书,保存了这些考古资料。1959年,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根据考古学的命名原则,将该遗址命名为良渚文化。良渚文化是我国南方发现的第一个新石器时代文化。良渚文化发现前后,杭嘉湖地区多次出土良渚古玉。1903年天宁寺湾出土大型玉璧;1930年,在苏嘉公路桥北端出土一批玉器;1937年双桥发现90多件玉器。⑧考古界一般认为良渚文化玉器的时代为周汉之间。自1973年发掘吴县草鞋山首次确定良渚文化琮璧的时代后,⑨相继发掘了江苏吴县张陵山(1977年)⑩等大型良渚文化墓地,出土了上千件琮璧玉器和装饰玉器。红山、良渚文化大件玉器均出自墓葬,玉器数量的多少取决于墓葬的规模,与器件数与规模成正比,但红山与良渚玉器在制作工艺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红山文化的琢玉技术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已具有了比较丰富的制玉 经验 。红山文化琢玉的最大特点在于玉匠对玉材的熟炼运用,能较好地把握器物的造型特点,把器物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红山文化玉器制作的最大特色就是“神似”。红山文化玉器多通体光素无纹,龟、鸟等只在主要部位加以刻画,线条都为线凹槽纹,或隐或现,富于变化。玉龙躯体光洁无纹,头部精雕细琢。红山古玉的穿孔、抛光、琢刻都十分简练得体。

与红山玉器相比,良渚古玉则显得深沉严谨,对称均衡。它缺少红山玉器那种精细灵气,它以线刻技术闻名。最能体现良渚文化玉器制作水平的是兽面纹的刻画。方柱形玉琮四面中间立槽,槽两边基本等距离,每一节上下间距几乎相等,误差极小。琮的兽面图基本相同,兽面不在侧面中间,而是在旋角上,两个半面构成一个完整的兽面,使兽面的鼻、口更具形象。兽面的纹饰刻划最细的仅0.7丝米,内眼圈直径只有2毫米,只可在放大镜下才能清晰辨别,琢玉水平十分精湛。

另外,对于制作工艺中的镂空的方法也不一样。红山文化以砣具镂空为主,称为“砣具镂空”,如勾云形玉佩就是用砣具双面对磨而成。镂空末端呈尖线状,镂空处上宽下窄,边缘似薄刃是红山文化典型玉器的独自砣具镂空特征。良渚文化则以呈钻配合软性线具楼空为特色,称“线具镂空”。

从玉的制作工艺可以辨别玉器的真伪。红山文化玉器已有上百件被科学地发掘出来,它对填补和丰富我国上古玉文化的内容起了推动作用,也导致中国史上“玉兵时代”的再提出和文明起源的再讨论。11 文物界对玉的性质及玉器所反映的文化特征进行的考古研究,进一步提高了红山文化玉器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注 释:

①徐惟诚.中国 百科 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474.

②杨伯达.关于琢玉工具的再探讨[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72-76.

③杨伯达.关于琢玉工具的再探讨[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72-76.

④宋应星.天工开物[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3. 308.

⑤杨伯达.关于琢玉工具的再探讨[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72-76.

⑥赵永魁,张加勉.中国玉石 雕刻 工艺技术[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0.33.

⑦赵永魁,张加勉.中国玉石雕刻工艺技术[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0.34.

⑧卫聚贤.吴越考古汇志[J].说文月刊,1939,(3).

⑨殷志强.红山、良渚文化玉器的比较研究[J].北方文物,1988,(1):8-12.

⑩杨伯达.关于琢玉工具的再探讨[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72-76.

试谈红山文化玉器类型

摘 要:红山文化玉器种类繁多,造型多样,类型划分方法也有多种,按照玉器形制及使用功能,红山文化玉器可分为装饰类、工具类、 动物类 和宗教典礼类4种类型,这些造型多样、寓意深刻的玉器,不仅能帮助我们了解先民们当时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更体现了先民们的独特理解和创新精神,反应出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关键词:红山文化;玉器;类型

红山文化是我国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这一古老而内涵丰富的文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辽宁西部、河北北部等北方地区,其中辽河流域是其发祥地。1971年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出图的大玉龙被鉴定为红山文化遗物,红山文化玉器讨论和研究开始兴盛,自70年代至今阜新胡头沟、朝阳牛河梁等多地的玉器被源源不断的发掘,古老的红山文化玉器震惊了海内外人士,学界对其研究也深入到了各个层面,本文将对其类型作主要探讨。

一、装饰类

和原始先民制造的青铜器、石器一样,红山文化玉器也存在着大量的装饰类玉器,可以佩戴在人们的手、耳、颈等部位。

玉环――玉环是壁的一种,有大小之分,大的可以用来佩戴在手腕和手臂上,充当手镯、臂镯,小的可以佩戴在手上、耳朵上或者作为串饰佩戴在衣服上。在牛河梁发现的玉器均佩戴在手腕上;

玉珠――红山文化玉器中的玉珠类型已经非常丰富,在形状上有圆珠、半球、扇圆形以及扁圆薄片形,可以串起来充当衣服上的饰物或佩戴在颈部。巴林右旗那斯台发掘的玉珠有60余件,其他如城子山、胡头沟遗址也有大量玉珠发现;

玉�――形状多为扁平圆形或环形,上面有一个缺口。从已经出土的情况来看,玉�多放在墓主的耳边,因而推测是重要的耳饰。克什克腾旗南台子遗址出土有两件玉�,形状为圆环形,有一缺口,在墓主耳部。

二、工具类

在已经发现的考古遗址中,工具类的玉器和某些石制或陶制的生产工具非常类似,因而工具类玉器应是仿照实际的工具进行雕琢而成的。

玉斧――玉斧和普通的石斧类型相似,都为梯形弧刃,做工非常精致但没有刃口,因而应为非实用玉器。在巴林右旗那斯台出土的玉斧为长方形,和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石斧外形非常接近;

玉棒――这种玉器在红山文化玉器中非常常见,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短柱状,一端呈圆弧凸起,且有两匝凸棱,另外一端为漫圆尖,还有一类是长柱形,一端是椭圆形的斜面,另一端则为圆尖状。胡头沟遗址发掘了4件玉棒属于第二种类型,牛河梁遗址发掘的一件玉棒则属于第一种。根据这类玉棒的形状,可以推测是模仿石椎、石磨棒而制造的,著名的考古学家古方则提出是萨满巫师使用的鼓槌;

玉勾形器――这类玉器出土的不多,那斯台遗址曾经出土过一件,颜色为青色,呈扁平体,两面均磨刃,锋部为弯钩,末端有孔,其中内援间还有一个凹形槽,应作为复合器使用。

三、动物类

这类玉器在已经发掘的遗址中所占比例也较多,在动物造型上有猪、鸟、鱼、龟等多种。

玉猪龙――这是红山文化中非常典范的代表,在多处遗址中都曾发掘。各地的玉猪龙形态差别不大,均为身体蜷曲,头部和猪类似,竖耳圆眼,口微张,口眼间有横向沟纹皱褶,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这种玉器富予了和人类生活相关的猪的体态特征,因而“猪龙变化说”拥有很大一部分支持者。这种玉器可分为两种:一种蜷曲如环,首尾相接或相近,头部比较大,双耳竖起,双目圆睁,头部有一圆形小孔。牛河梁、敖汉下洼、那斯台、巴林左旗尖山子等地都有这种玉器。还有一种,首尾明显分开,双目为梭状,没有双耳,在颈后有弯勾状长鬣。这种玉龙比较少,当前仅在三星他拉发掘出一件,精雕细琢,通体抛光,体态造型都非常完美,是我国迄今保存最好的龙形象;

双猪首环形器――这种玉器当前也仅在知城子山发掘1件,整体为长条形,顶侧为三联弧状,器身中部有3个并排圆孔,两端均有一个猪首,且两个猪首的神态相近,耳朵较大,额头隆起,眼睛呈菱形,底面平直中部有4个漏斗状小孔;

兽面形器――该玉器也仅在牛河梁遗址发掘出1件,在墓主人腹部正中,因而有学者如郭大顺推测为腰带饰。颜色为淡绿色,器体扁平,耳部较大,为圆尖状,竖起,眼睛及鼻孔用圆孔刻出,鼻、嘴均用阴线表示,嘴唇紧闭,嘴角下咧,中部有两个小孔,能够穿系捆绑;

玉鸟――这种玉器发掘出的较多,除正式发掘品外,还有采集品和传世品。体态多样,造型不一,在胡头沟、那斯台、阜新县福兴地均有出土;

玉�――即民间所说的猫头鹰,�形象也较为常见。主要有两类:一类翅膀略微展开,爪攀附,背面有2或3个横穿孔,在斯台遗址中可以看到。还有一类翅膀展开幅度较大,圆弧形,没有爪,背面有一孔,胡头沟遗址中能够看到这类;

玉龟――也是红山文化玉器中多见的类型,说明龟对当时人们来说一种重要的存在。牛河梁遗址发掘出一件,龟壳状,雕琢精湛,尤其是龟的龟纹雕刻非常细致逼真,也是迄今为止时代最早的玉龟;

玉鱼――红山文化遗址附近多有河流经过,而古代人们渔猎是人们生存的重要保证,也是重要的装饰品造型的素材。玉鱼为扁锥形,颈部刻有阴刻线纹,左侧有浅槽,双目对穿呈孔;

玉蚕――蚕也是古代先民重要的崇拜生物,在缺乏自然知识的理解下人们希望自己可以像蚕一样转而再生,同时用来祈求丰衣足食。那斯台遗址共发掘了4件玉蚕,造型相近、制作较为粗略,体态也较为原始,是迄今为止所发掘的最早的蚕形象。

四、宗教典礼类

古代先民们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产生了各种巫术崇拜和宗教典礼,这种玉器造型和其他类型相比较为独特。

玉璧、双联璧、三联璧――其中玉璧的形状外缘为圆或方圆,内缘都是圆形,边缘处均磨薄,一侧边缘中部有1―4个圆孔,也有少数无钻孔。这类玉器见于胡头沟、牛河梁遗址;双联玉上小下大,上端有半圆、圆弧、尖圆等3种形状,下端则为圆或方圆,中部有两个钻孔,边缘均磨薄,上下体连接处有凹痕。这种玉器出土较少,在牛河梁遗址发掘了3件;三联玉璧有两种,一种在造型上和双联玉璧相近,只不过体中部的圆孔自上而下逐渐变大,体侧有凹痕,在胡头沟发掘出1件。还有一种为长条状,一侧平直,一侧为三联弧形,中部有3个圆孔。在内蒙古的那斯台遗址发掘出1件; 玉箍形器――也是红山文化玉器的典范代表,数量较多,大都为扁圆筒状,腹壁斜直,部分玉箍形器的平口边缘有两个圆孔。在牛河梁遗址中有出土,置于墓主头骨下面或胸部;

勾云形器――勾云形器形体扁薄,造型上和卷云或变体动物较为相似。勾云形器和其他玉器相比形态较为多样,包括5种,一种为长方形,中部圆形镂空,两侧勾角略直,器体两面非常光平。在牛河梁遗址中发掘的就属此类;第二种也为长方形,中部同样镂空但为勾云状,外围有浅凹槽纹,两侧勾角弯曲较为明显。城子山、那斯台遗址发掘的当属此类;第三种大略为方形,中部和二类相同,上下两端各有一对勾角,上端边缘处尖状小凸,下端中部有尖齿状小凸,器体两侧各有一个较长的勾角,下端向外弯曲,为圆尖形。巴林右旗巴彦他拉苏木发掘的玉器当属此类;第四种为椭圆形,中部有3个三角形排列的圆孔,上侧及两侧均外弧,下侧中部外有尖齿状小凸。在牛河梁遗址发掘的当属此类;最后一种为圆角长方形,上下侧呈长边平直状,左右侧略弧,中部和四类一样有3个三角形排列圆形小孔,左右两侧中部有方形小凸,下侧两端尖角内收,正、反两面均有浅凹槽纹路。这种玉器目前仅在牛河梁遗址出土1件。

事实上,除了上述4种类型外,红山文化玉器中还有 人物类 玉器,但是此类玉器目前所发掘数量较少,学界对于其特征的研究还存在不少疑惑之处需要进一步探讨。这类玉器造型各异、大小不一,主要分为石雕人像和玉人面饰两种,那斯台遗址出土了两件石雕人像,4件人面形石饰。巴林右旗出土了1件玉人面饰。

综上所述,红山文化玉器主要分为动物造型和宗教典礼类两种造型,其他类型地位并不突出。这些造型多样、寓意深刻的玉器,不仅能帮助我们了解先民们当时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更体现了先民们的独特理解和创新精神,反应出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参考文献:

〔1〕索秀芬,李少兵.红山文化研究[J].考古学报,2011,(03).

〔2〕王小磊.红山文化典型玉器浅析[J].大众文艺,2011,(21).

〔3〕吕昕娱.试析红山文化玉礼器[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2).

〔4〕崔岩勤.红山文化玉器教学资源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

〔5〕吕军,栾兆鹏.红山文化玉器研究综述[J].北方文物,2000,(03).

〔6〕刘国祥.牛河梁玉器初步研究[J].文物,2000,(06).

对石林的研究论文

据地质科学家考察,大约距今2亿7千万年以前,云贵高原处是一片汪洋大海,在石林这片海面上,生长着许多能形成碳酸钙沉积物的动物和植物。由于气候炎热,雨水充沛,动植物生长衰亡速度很快,它们的尸骸沉积海底,经过上亿年形成了一大层厚厚的沉积物。几十万年后,沉积物变成了化石。在大约距今7千万年时,发生了波及华夏大地的燕山运动,海底被渐渐抬高,藏在海成的石头开始露出水面。没有干枯的海水时刻不停地拍打岩石,在岩石上“咬”出了一条条深深的裂痕。地壳再次抬升时,岩石完全露出海面。含有二氧化碳和有机酸的雨水,经过几十万年的冲刷溶蚀,使整块的岩石形成溶蚀沟,最终使整块的岩体分离,形成石芽、石柱、石门、石峰这样千奇百怪的石头奇观。石林形成后,由于倾斜角度较小,很少倒塌坠地,后来被晚第三纪红土覆盖保护。在距今大约50万年前,第四纪地壳回升,雨水将晚第三纪土层冲刷开,石林又展露新颜,成为天下奇观。

石林形成的地质作用:

外力作用:流水对石灰岩的侵蚀和化学溶蚀作用;重力崩塌作用;

内力作用:地壳的抬升作用

大约距今2亿7千万年以前,云贵高原处是一片汪洋大海,在石林这片海面上,生长着许多能形成碳酸钙沉积物的动物和植物。气候炎热,雨水充沛,动植物生长衰亡速度很快,它们的尸骸沉积海底,经过上亿年形成了一大层厚厚的沉积物。

几十万年后,沉积物变成了化石。在大约距今7千万年时,发生了波及华夏大地的燕山运动,海底抬高,藏在海里石头开始露出水面。没有干枯的海水不停地拍打岩石,在岩石上“咬”出了深深的裂痕。地壳再次抬升时,岩石完全露出海面。

含有二氧化碳和有机酸的雨水,经过几十万年的冲刷溶蚀,使整块的岩石形成溶蚀沟,最终使整块的岩体分离,形成石芽、石柱、石门、石峰这样千奇百怪的石头奇观。石林形成后,由于倾斜角度较小,很少倒塌坠地,后来被晚第三纪红土覆盖保护。

在距今大约50万年前,第四纪地壳回升,雨水将晚第三纪土层冲刷开,石林又展露新颜,成为天下奇观。

扩展资料:

石林的主要景点

一、小石林(阿诗玛景区),宽厚墩实的石壁像屏风一样,将小石林(阿诗玛景区)分割成若干园林。小石林(阿诗玛景区)里最有名气的景点当数“阿诗玛”,当夜幕降临,彩灯映照,更是五彩斑斓,妩媚动人。

二、大石林,大石林由密集的石峰组成,有如一片石盆地。这里的石林直立突兀,线条顺畅,并呈淡淡的青灰色,最高大的独立岩柱高度超过40米。其中有“莲花峰”、“剑峰池”、“千钧一发”、“极狭通人”、“象距石台”、“幽兰深谷”、“凤凰梳翅”等典型景点,最著名的当数龙云题词“石林”之处的“石林胜境”,而“望峰亭”为欣赏“林海”的最佳处。

三、石林长湖,长湖是溶岩湖,湖水由地下水供给,周长5千米,宽300米,平均深度24米,水质清澈,无污染。四面青山环抱,植物覆盖率达95%以上。空气清新洁净,透明度好。湖中有小岛,湖岸是以云南松为主的森林,地势平缓,分由众多小湖,环境清净幽美。它座落在海拔1907米的群山环抱之中。

四、步哨山,位于大石林之东,小石林之南,以景区环林东路为界,呈南北向带状展布,地貌上属大石林溶蚀洼地东部斜坡平台。因清末石林彝民义军首领赵发曾在此山驻防,设步哨巡山而得名。区内多柱状石林,有“步哨五石门”、“步哨松涛”等独特景观。景点中有巨型腹足类化石、珊瑚化石等海洋生物化石,记录着2.7亿年前石林地区生机勃发的海底世界。

五、李子园箐,位于环林路以外,方圆数十里的荒山野丘上,布满了奇柱异石,有聚有散,有起有伏,而且没有过多的高树与石林争高,保持着自然的风貌。在环林路东南约300米处的丛林石壁上,有一片古崖画,画着奔放粗犷的人、兽、物、星月等图像。

六、石林芝云洞,位于大小石林西北6公里,安石公路东侧的一座石灰岩大石山中。洞长400为,宽3—15米,高5—30米,呈“丫”形,两段洞由一低矮狭窄的洞门连为一体。洞内多石钟乳、石笋、石柱等溶洞景观。形态多样,异彩纷呈。明以后称“仙迹胜景”,以“石硐仙踪”之名号独居石林八景之首。

从洞口到洞尾,共二十多个主要景点,分别是:灵芝仙草、玉象撑天、倒挂金鸡、葡萄满园、云中坐佛、礼貌洞、钻山骆驼、、双狮恋、悟空取宝、东西龙宫、蛟龙升腾、千年玉树、太白金星、神牛寻母、水帘洞、龙虎斗、寿星摘桃、水漫金山寺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昆明市石林风景区

《应激与健康》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2.《通过个案学习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3.《三种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发表论文: 1.石林,美国社会心理学界对心理紧张和应对方式的研究 《社会心理研究》 1994.3 2.石林,环境心理学有关自然灾害的研究介绍 《社会心理研究》 1996.1 3.石林,离婚后消极情绪和行为对身心健康的影响《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11卷.3期 4.石林,张学民, 儒家和道家:两种传统的人生观对中国大众应对方式的影响 《社会心理科学》 1997.3 5.石林,李琼, 人生观的心理学研究――人生认知量表的编制 《心理科学》1998.5期 6.石林,婚姻离异者应对方式的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卷.4期 7.石林 情绪研究中的若干问题综述 《心理学动态》2000, 第8卷 第1期,63-68页。 8.石林 人际关系认知过程研究的近期发展 《社会心理研究》 2000第41期,53-61. 9.石林,林春梅,人生观与大学生身心健康关系的研究。

最佳答案 - 由提问者1年前选出要了解石林,还得先从“喀斯特”一词说起,因为石林也被称为喀斯特地貌。“喀斯特”是德语“karst”一词的译音。喀斯特原是前南斯拉夫西北部石灰岩高原的地区名称。十九世纪末,南斯拉夫学者J?斯威奇(cvijic)对那里奇形怪状的石灰岩地形进行了研究,并在其代表作《喀斯特现象》一文中将该地貌命名为“喀斯特”。此后“喀斯特”一词逐渐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地学专门术语。在中国,“喀斯特”的同义词是“岩溶”。因此,石林也同时被称为岩溶地貌。 形成石林的岩石主要是石灰岩,属于碳酸盐岩。而碳酸盐岩又属于沉积岩,既岩石是在水体中沉积形成的。石灰岩最大的特点是容易被水溶解,尤其是当水中富含二氧化碳时,因此石灰岩又被称为可溶性岩石。 在中国,碳酸盐岩分布的面积约为130万平方公里,其中60%也就是约80万平方公里分布在贵州、广西、四川西部和云南东部,形成了世界上一块最大的岩溶区。由于面积巨大,跨越不同的纬度和海拔,处于不同的地理环境,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块区域被称为世界上研究喀斯特的理想之地。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在这块区域内发育丰富多彩的喀斯特地貌,包括象石林、桂林山水这样奇特的景观。 有了石灰岩,并非就能形成石林,否则石林就成了随处可见的一般景观了。实际情况是石林的面积只占喀斯特面积中极小极小的部分,在中国西南这片最大的喀斯特区域,石林的面积连万分之一都不到。由此可见石林景观的独特和珍贵,它的形成可以说是一部真正的地质传奇。 石林的形成是由地质、气候、水文等许多因素有利的结合,甚至是巧合的结果,缺少了任何一方面都不可能形成石林。 在地质方面,首先是区域大地构造条件,或者说要有地壳的抬升作用。发育石林的石灰岩最初形成于海底,而今的石林已伫立在近2000米的高原之上。这其中经历了间歇性的持续抬升过程,因为只有不断的抬升,才能使水有较大的向下侵蚀的动能,才能发育像石林这样的垂向立体景观。否则一个地区如果长期处在稳定状态,久而久之,自然风化,削高填低,地形就会形成越来越平缓,最终向平原演化。其次地壳在抬升过程中,岩层要大致保持水平,不能发生明显的倾斜。或者有过倾斜,但随后又恢复水平。这对石林的发育和保存至关重要,否则那竹节状高大的石柱就会战立不稳,顺“节”(层理面)滑塌。 石林是因高大的石灰岩溶柱呈树林状分布而得名。而这些石柱又是怎样丛当初完整的石灰岩中分离出来的呢?那是因为岩石受到力的作用后,在垂直方向上产生了两组石柱。可见,如果岩石中只发育一组裂隙,那么溶蚀后,形成的就不是石林,而是一道道石墙了。另外,两组裂隙的密度要适宜,不能太密集也不能太稀疏。太密集则岩石容易被全部溶蚀,太稀疏则只形成一些石丘。 发育石林地貌,往往还要有盖层条件的配合,就是石灰岩顶部要有一层其他岩石的覆盖。此盖层的存在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盖层可以改变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运动方式,造成局部水的集中,有利于盖层下面石林的发育。二是盖层的存在可以保护早期形成的石林。石林地区在地质历史上就曾被厚厚的玄武岩覆盖,历经了上亿年剥蚀,如今玄武岩已大部分消失,只剩下零星残余。如果没有这层玄武岩的存在,不要说古老部分的石林保存不下来,恐怕连发育石林的石灰岩都已不复存在了。

研究石守谦的论文

“寒林钟馗”是一种民间岁时的文人化转变,这样的创造使文人既能够在岁时的轮转中取得与世界的合宜协调,又能够具有独特的清雅诗思。自古至今,人们对钟馗的期待,由早期的捉鬼除疠的现实需求,发展到了吉祥祈福与超然独立的精神需求。这似乎也预示着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未知面前的无助和恐慌终会过去,而经由岁时与文化的洗礼,吉祥与诗意的回响将会悠远流长。钟馗的祛疫除祟故事据研究,与钟馗相关的著述,最早可以追溯到《周礼》和《礼记》中所提及的“终葵”。《周礼·考工记·玉人》:“大圭长三尺,杼上,终葵首,天子服之。注曰:“终葵,椎也。为椎于其杼上,明无所屈也。”南宋林希逸(1193—1271)在《考工记解》中(图1)绘制了“终葵”的形式,是一种前端凸起的大圭。每当朝廷举行“大傩”仪式之际,天子就会佩戴这样的大圭,用作驱邪除祟的法器。图1南宋,林希逸撰:《考工记解》卷下,《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5册,第55页。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钟馗已经成为杀鬼的形象。但钟馗的故事,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形成的,主要的情节在于祛疫除祟。在唐代的敦煌写卷,如《除夕钟馗驱傩文》(S.2055)等中,出现了除夜钟馗行傩仪的载录。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补笔谈》中则载唐明皇染疫逾月,梦中经钟馗捉鬼后痊愈,命吴道子画钟馗像。后世所录的钟馗传说也大多类此,可见钟馗杀鬼或驱鬼的故事是古人理解中治愈瘟疫的手段。一般认为中唐以后,画钟馗成为新年岁时活动的重要部分。如张说《谢赐钟馗及历日表》《为杜相公谢钟馗历日表》等中都提到新年之际朝廷赐钟馗像以去疫,并历日表,以鼓舞新年士气之事,即:“图写神威,驱除群厉,颁行律历,敬授四时。” 冬去春来之际,正是疾疫容易流行之时,钟馗即成为祛疫除祟的特殊图像。石守谦先生在《雅俗的焦虑:文徵明、钟馗与大众文化》中认为,吴道子式的钟馗对后世多有影响,一直持续到十三世纪。如《益州名画录》卷中载,后蜀在每年杪冬末旬,翰林攻画鬼神者,例进《钟馗》。从五代开始,“钟馗嫁妹”的主题就被援引入画。孟元老(不详—1147)所撰《东京梦华录》卷十“除夕”中载,至除日禁中呈大傩仪,装钟馗、小妹、土地、灶神之类,共千余人。南宋吴自牧《梦梁录》卷六中提到,正月中街市上,三五人一队,装神鬼、判官、钟馗、小妹等形,敲锣击鼓,沿门乞钱,俗呼为“打夜胡”,亦驱傩之义。据《宣和画谱》载,南唐周文矩(活动于917—975)以及后蜀石恪(十世纪中叶)皆绘有《钟馗氏小妹图》。传北宋李公麟(1049—1106)、南宋苏汉臣(12世纪)与元代王振鹏(十四世纪前半)名下也都有《钟馗嫁妹图》(图2),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也藏有一卷颜庚名下的《钟馗嫁妹》卷。“嫁妹”或为“嫁魅”之同音,“嫁”字除“嫁娶”之义外,还有“转移”之义,因此“钟馗嫁魅”如人类学家弗雷泽在《金枝》中所言,是一种“顺势巫术”,是古人根据“相似”的联想而建立的。在世界各地的人类防止病痛的巫术中,“转移”是常用的“顺势巫术”。图2传元代,王振鹏,《钟馗嫁妹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图3元代,颜辉,《钟馗月夜出游图》,绢本水墨,长卷,24.8x240.3cm,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由两宋的相关载录可见,除了岁末至新年扮钟馗的仪式之外,钟馗也出现在图像中。宫廷里设有钟馗画屏,市街上大量出售钟馗像。如《东京梦华录》卷十“十二月”载:“夜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南宋周密(1232—1298/1308)《武林旧事》卷三“岁除”:“殿司所进屏风,外画钟馗捕鬼之类。”《梦梁录》卷六“除夜”中载:“除夜,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联,祭祀祖宗。”此时唐代朝廷画赐钟馗之事,已经被推广为岁末除祟迎新的活动。仪式中的钟馗形象同时进入了演艺中。《梦梁录》卷六“除夜”中载,禁中的大傩仪,请教乐扮演钟馗等神祇的形象。《武林旧事》卷十“官本杂剧段数”中载《钟馗爨》一本,虽已经不得而见,但在被学者李家端考证为“五花爨弄”的传苏汉臣《五瑞图》中(图4),“爨”是一种带有夸张动作的表演,《钟馗爨》或由“跳钟馗”发展而来。此外发展出的另一钟馗画题,则是傀儡戏,尤其供儿童游戏所用的傀儡钟馗。如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传宋人《婴戏图》、传元人《夏景戏婴图》与清代画家陈字的《婴戏傀儡》等是这一类别的画题。藏于弗利尔美术馆的龚开《钟馗出游图》(图5)中的墨妆的形象(图5),就可能来自傩仪的巫师和杂剧演员的妆扮的融合。倪葭和袁旭在《钟馗和他的妹妹》一文中举出孟郊《弦歌行》:“驱傩击鼓吹长笛,瘦鬼染面惟齿白。”此种墨面的妆容也出现在或为明人所绘的《五瑞图》右下角一形似钟馗形象的人物面部。清乾隆年间《奉贤县志》载腊月初一日“乞人始偶男女傅粉墨妆为钟馗、灶王,持竿剑,望门歌舞以乞,亦傩之遗意。”值得注意的是,钟馗小妹的墨妆和钟馗有所不同,细观之,与《宋真宗后坐像》(图7)中的面妆有相似之处,在额头鼻梁等处傅粉提亮,面颊的赭石色胭脂则成为了墨色,颈部亦然。其后一抱猫女子与双髻女子也是如此装扮,考虑可能在女性妆容上夸张而创的形象。大都会所藏颜庚名下《钟馗嫁妹》卷(图6),其后有吴宽题跋,有句云:“老馗既醉髯奋战,阿姨新妆脸如漆。”但画中钟馗之妹脸部并未有墨妆,画中部分形象很接近《钟馗月夜出游图》,应出自同一系统,且吴宽跋纸高度与本幅不一致,人物描线有钉头鼠尾视感,但亦可见原本中或有墨妆的存在。图4传北宋,苏汉臣,《五瑞图》,绢本设色,轴,165.5x102.5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图5 南宋,龚开,《中山出游图》,纸本墨笔,长卷,32.8x169.5cm,弗利尔美术馆藏。图6 传南宋/元,颜庚,《钟馗嫁妹》(局部),绢本墨笔,长卷,24.4 x 253.4 cm,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图7 宋人,《宋真宗后坐像》(局部),绢本设色,轴,177x120.8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图7 明人,《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1485,绢本设色,长卷,36.7x960cm,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图8传宋人,《村舍驱邪图》,绢本设色,轴,190.8x104.1cm,弗利尔美术馆藏。图9明代,张风,《钟馗轴》,尺寸等不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图10传元人,《天中佳景图》,轴,绢本设色,108.2x63.5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文人眼中的诗意钟馗新年对钟馗祈福的期待,在文人画的领域中,衍生出的则是《寒林钟馗》的画题。从审美趣味上而言,《寒林钟馗》具有五代“寒林图”的古意,又具有文人画特有的诙谐之意。“钟馗出行”系列多为无时令元素的背景。至明清之际钟馗像同时用于新岁和端午,配景的作用就更为重要,钟馗在图像中开始被置于山水之间。从文献来看,《宣和画谱》卷十一中载,五代董源曾作《寒林钟馗图》和《雪陂钟馗图》,但没有实物流传。学者卢素芬曾对文徵明(1470—1559)的《寒林钟馗图》(图11)进行了研究。她注意到,《清河书画舫》曾载文徵明收藏过李成的《寒林图》,台北故宫博物院也藏有明代谢时臣(1487—1567)的《仿李成寒林平野图文徵明题长歌合卷》。谢时臣曾在1534年以一件李成的《寒林图》向文徵明索题,然而此作在归还予谢时臣之后,不幸遭毁。为弥补此缺憾,谢时臣遂在得此跋十一年后,为文徵明的长题配了一件“寒林平野图”,并且将书画合裱为一卷。文徵明在1536年为《寒林图》的题识中写道:“谢思忠以此纸索书二年矣,今日稍暇,为录此诗。”据卢素芬考察,在该画留置之后,文徵明创作了诸多与寒林、雪景相关的画题,其中有代表性的包括大英博物馆所藏的《仿李成寒林图》(图12)、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寒林钟馗图》(1542)等,此外《空林觅句图》(1545)(图14)也有此种画风。这种对空间感的把握,使文徵明在八十岁创作《古木寒泉图》(1549)(图15)时,画出枝繁叶茂,错综复杂的树木,形成老辣而强烈的个人风格打下了基础,此种风格与一般认为文派的淡雅视感,如《江南春图》(1547)(图16)等相比,要雄强许多。从画面来看,《寒林钟馗》与文徵明所绘制的诸多寒林场景,主要有两个特点。首先是纵深交错的空间感,树木均为乔木,无叶的鹿角枝交错,在画面中暗示出深远的三维空间,这与元代文人画中常见的一江两岸完全不同。第二是远景中往往出现暗示空间的云气,进一步拉远空间的纵深。学者指出,这与藏于台北故宫的传李成的《寒林图》(图13)画法如出一辙。此外,因《寒林钟馗图》的款识为:“寒林钟馗,甲午除夕戏作。”卢素芬在文中提到林柏亭教授的观点,认为甲午年正是文徵明从北京归来十年,在翰林院受到冷落和排挤后所抒发的人生感叹,“寒林”与“翰林”同音。不过,画中的钟馗虽然一身白衣,袒露胸怀,却并无落魄之状,反而面露温和的微笑,左手臂夹着笏板。与其说是抒发内心的不平,不如说是离开尘世,寄情山水后超然的精神完满。值得注意的是,吴门笔下的“寒林”,没有早期宋画家笔下的萧瑟感。部分虽也采用蟹爪画法,但更多地作鹿角画法,形成新的样貌,这或是由于地域的差别造成的对自然景观的感受不同,或是地域审美与创作中的风格延续。图11明代,文徵明,《翰林钟馗》,1535,轴,纸本浅设色,69.6x42.5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图12 明代,文徵明,《仿李成寒林图》,1542,轴,纸本墨笔,90x31cm,大英博物馆藏。图13 传北宋,李成,《寒林图》,轴,绢本墨笔,180x104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图14 明代,文徵明,《空林觅句图》,1545,轴,纸本墨笔,81.2x27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图15 明代,文徵明,《古木寒泉图》,1549,轴,绢本设色,194.1x59.3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图16 明代,文徵明,《江南图》,1547,轴,纸本浅设色,106x30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对于文徵明的《寒林钟馗》,石守谦提出很有见地的观点,认为这实际上有诗意画的成分。他举出明初凌云翰(活动于1372前后)的《钟馗画》一诗,其中有句:“手持上帝书满纸,若曰新岁锡尔祉,一声竹爆物尽靡,明日春光万余里。”在诗意中,钟馗脱离了捉鬼除祟和傩戏仪式的形象,更多地体现为祈福的文士形象。这首诗在略加改动之后出现在文徵明之子文嘉1548年的《寒林钟馗图》中,钟馗也体现为文人熟悉的“寒林高士”的形象。与此同时,石守谦提到,相比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戴进《钟馗夜游图》的大尺幅纵189.7公分,横120.2公分,文徵明的《寒林钟馗》本幅只有纵69.6公分,横42.5公分,这样的小幅尺寸适合文人书斋中的雅玩。换言之,“寒林钟馗”是一种民间岁时的文人化转变,这样的创造使文人既能够在岁时的轮转中取得与世界的合宜协调,又能够具有独特的清雅诗思。这一主题,在吴门流传下来。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钱毂(1508—不详)的《画钟馗》(图17),也是“寒林钟馗”画题之一。此外,钱毂的《午日钟馗》,实际上是“寒林钟馗”的变体,小鬼捧着的梅花则暗示了除夕和元日的时节,与之对应的是清代金廷标的《钟馗探梅》。石守谦还举出大阪市立美术馆所藏的李士达的《寒林钟馗》(图18),笔者以为该图的画法如同李士达的身份一样,显示出文人画家与职业画家的融合。他既含蓄地采用文人的“寒林”画题,又使树梢上探出小鬼,而钟馗的形象也并非是文士,而是带有傩戏般的诙谐与夸张,相比文徵明和钱毂等的《寒林钟馗》,李士达笔下的钟馗占据画面的不小比例。更值得注意的是,李士达的落款为“万历辛亥(1611)秋写,李士达”。“写”字也在一定程度上传达了文人的风格。上海博物馆藏有费丹旭(1802—1850)的《钟馗图》(图19),款曰:“拟文水道人寒林钟馗图”,可见文徵明的《寒林钟馗图》,被文嘉继承,一直流传到清代。值得注意的是,文徵明在《寒林钟馗》中着力表现的“寒林”场景,在后人的笔下逐渐简化,成为象征性的几株乔木的组合,或是树木的局部,失去了深远和迷茫的空间视感。从钱毂的《画钟馗》中可以见到,钟馗背后的寒林被简化为四株乔木,分布为一前、二中、二后,围合出简单的纵深空间,但已经简化了烟岚。在李士达的画作中,这种简化得以更明显的表现,也是鉴定《寒林钟馗》时代的一种参考依据。晚明李士达、盛茂烨等画家笔下,都曾受到吴门画派的影响,并被认为有烟林清旷之概,那么,归于元代陈琳名下的《寒林钟馗》(图20)有可能是吴门后辈,或出自更晚期的文人职业画家之手。由此可见,钟馗背后的时令物象,如“寒林”的绘制,是一种对岁时的强调,也是钟馗图像进入文人视角后发生的改变。钟馗被置于山水之间,令人们联想起“树下高士”或“忘情山水”,带有文人的诗意与隐逸色彩。至后期,寒林虽然再次被简化,但这路独特的画题却一直延续了下来。图17 明代,钱毂,《画钟馗》,尺寸不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图18明代,李士达,《寒林钟馗图》,1611,纸本墨笔,轴,124.3x31.7cm,大阪市立美术馆藏。图19 清 费丹旭 《钟馗图轴》上海博物馆藏图20传元代,陈琳,《翰林钟馗》,轴,纸本浅设色,56.4x28.8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图21 清代,华岩,《午日钟馗》,纸本设色,轴,131.5x63.7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图22清代,金农,《醉钟馗》,轴,纸本设色,127×41.5cm,中国美术馆藏。图23 清代,罗聘,《钟馗垂钓图》,《钟馗百图》,第30页。图24 元代,张渥,《雪夜访戴图》,轴,纸本墨笔,91.8x39.6cm,上海博物馆藏。自古至今,人们对钟馗的期待,也由早期的捉鬼除疠的现实需求,发展到了吉祥祈福与超然独立的精神需求。这似乎也预示着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未知面前的无助和恐慌终会过去,而经由岁时与文化的洗礼,吉祥与诗意的回响将会悠远流长。(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路仍旧是这条路。每一处转弯,每一盏路灯,每一颗铺路的小石子,都是日肠么亲切,像外祖母一样。第一次走过它,是外祖母抱着我。这小路对于我就像整个城市一样陌生,只有外祖母脸上的笑容,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看看她布满皱纹的脸,又看看路旁斑驳的高墙,我问小路:你是不是比外祖母还要年长?因为你这么静,这么长。我上学了,天天从这路上走过。当太阳泛起橘红色的光,这条笼罩着晨雾的小路,带着迷蒙迎接着过路人。外祖母牵着我的小手,沿着这古老的小路送我上学。我不时地抬头望着外祖母。我喜欢她那白色的头发,更喜欢她用皱纹雕塑出来的笑容。雾气沾在白发上,亮晶晶地闪着光。她伫立在路口,一直目送我进人校园。西边天空上火烧云就要燃尽了,我放学走出校门。街市上华灯初放,仍是一片喧闹。而走上我的小路,却如同进人另一个世界。路灯闪着微弱的光,把我的身影投在铺路的石子上,忽而短粗,忽而瘦长。我好怕,向路的拐角疾走。忽然,前面出现了熟悉的身影,晚风中,虽显得单薄,却给了我胆量。我呼喊着外祖母,向她扑过去。她抚着我的头,牵着我的手,向路的深处走去。我长大了,上学的路线变了;外祖母老了,很少出来活动。我们难得在这路上同行了。我又走在这路上,一切却又那么不寻常—外祖母猝然去世,这消息使我惊呆了。我狂奔着,石子被踩得“哗哗”作响,穿过这条小路—我古老的、幽深的、僻静的小路。外祖母呀!你曾一次次送我上学,一回回在这里期待着我归来。就连晨雾在白发上结下的水珠、夜风中瘦弱的身影都是那么清晰,—切仿佛都在眼前.......送葬的人们抬着外祖母,在这条她曾走过的小路上过去了。路还是那么静,微风吹动,花圈发出“沙沙”的`声音,同人们一起啜泣着。我没有落泪,我在想,想着过去和将来。路,你再长一些吧,留住人们,也留住我的外祖母!我要走了,离开外祖母的家,离开这座城市。我又漫步在我的小路上,没有了外祖母,小路依然如故。不,也许不会的,朦胧中小路不见了,我依稀看到了一条新公路,平展展,坦荡荡...

宋代绘画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高峰。它所反映的广泛的现实生活内容,在古代绘画史上是极为突出的。运用多采的优美的艺术形式,创造了很多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元明清绘画中的风格样式及理论大多可在宋代绘画中找到根据,表现了中国绘画的成熟与高度繁荣。 宋代绘画艺术在技巧上有许多重要创造。着重挖掘人物的精神状貌及动人的情节,注重塑造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花鸟画、山水画追求优美动人的意境情趣,注意真实而巧妙的艺术表现,并努力进行形象提炼,有着高度的写实能力。文人士大夫绘画对于绘画艺术的繁荣提高也有促进作用,他们在主观的表达和笔墨效果的探索上尤有贡献。宫廷绘画在整个社会绘画的繁荣基础上得到高度发展,其艺术成就也不容忽视。

红楼梦(小说) 文学 曹雪芹 四大名著 小说结节性硬化造成患者神经组织细胞和髓鞘形成不良,产生结节硬化。由于人体神经组织遍布全身,导致病人在不同的器官出现瘤块。结节性硬化病人除了日常治疗手段外,在饮食方面也要格外注意,哪些不该吃的,哪些宜吃的都要上心。下面一起来了解下结节性硬化饮食注意事项。结节性硬化病饮食宜忌【饮食适宜】豌豆:豌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原,维生素A原可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起到润泽皮肤的作用。每天100-200克。大豆:大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对皮肤有好处。每天50克,煮粥食用。胡萝卜泥:胡萝卜素有助于维持皮肤细胞组织的正常机能,所以,适合湿疹患者食用。可以蒸炒或榨汁食用。【饮食禁忌】1、避免油腻难消化食物。虾为发物,食用后容易导致湿疹复发或加重。鱼、蟹、牛肉、羊肉也不要食用。2、避免油炸、熏制、烧烤食物。辣椒辛辣刺激,会刺激皮肤瘙痒加重,影响湿疹痊愈。大葱,大蒜也不要食用。3、避免高盐高脂肪食物。腌制菜、生姜性热, 会加重瘙痒症状,对湿疹是一种刺激,所以,不能食用。花椒,芥末也不要食用。结节性硬化患者饮食注意事项1、酒精和一切辛辣及刺激性食品都是结节性肝硬化患者应该远离的"危险食品"。2、平时的饮食安排上,结节性肝硬化患者对于一些油炸及干硬食品也是不可接触的。3、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功用。结节性肝硬化患者应该少吃或不吃纤维较多的食品以及产气多的食品,如芹菜、韭菜、黄豆芽、红薯、干豆类、汽水、萝卜等。4、除此之外,结节性肝硬化患者在饮食上还应该避免食用带刺带骨以及芹菜、韭菜、老白菜、黄豆芽等含粗糙纤维的食物,更不能食用硬、脆的干食品,以防止刺伤食道造成破裂出血。

昭苏石人的研究论文

昭苏因出产“腾昆仑,历西极”的天马,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天马之乡”,也因汉时著名的“乌孙国”而闻名,是新疆草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昭苏县除了是新疆唯一一个没有沙漠的县之外,还是中哈交界线。 昭苏以地方景观类和水域风光类较为突出。广袤无际,骏马驰骋的巴拉克苏草原绿草如织;雄浑壮美的夏塔谷地,绿草如茵,峰峦峻秀;清澈见底的夏塔河犹如一条玉带,岸边座座毡房好似珍珠点缀其上;

新疆昭苏县素有“天马之乡”美誉,当地最引人注目的是汗血宝马 。汗血宝马被很多人所喜爱。

严格来说,其实新疆有五大草原:1、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西北的巴音布鲁克草原;2、位于新疆东北部的哈密地区的巴里坤草原;3、位于新疆伊犁州昭苏县境内的昭苏草原;4、位于新疆伊犁州新源县那拉提镇镜内的那拉提大草原;5、位于新疆伊犁特克斯县南喀拉峻山的喀拉峻草原。

一、巴音布鲁克草原

巴音布鲁克草原位于天山山脉中部,四周环绕的高山,如众星拱月般将巴音布鲁克托起,形成了新疆面积最大的高山草原。历史上,这片草原曾哺育过匈奴、突厥等古代民族,从13世纪成吉思汗西征起,这里是蒙古许多部族的驻牧之地。

二、巴里坤草原

巴里坤草原位于新疆东北部的哈密地区,这里有“天山淞雪”、“瀚海鳌城”、“镜泉宿月”、“岳台留胜”等八景名胜古迹,是新疆的第二大草原。巴里坤大草原上牛羊肥硕,牧草丰美,空气清新,绿草如茵,是一处夏季避暑冬季休闲的好去处。

三、昭苏草原

新疆伊犁昭苏草原旅游景点是我国最著名的四大草原之一。盛夏七月,那里绿水青山,油菜花盛开,气候凉爽,更有昭苏草原石人、圣佑庙、格登山记功碑等人文胜迹,还有到新疆北疆旅游线路一条最捷近的路、著名的天山丝绸之路的“夏塔”,即夏特古道。如今,昭苏草原是新疆北疆旅游、避暑的首选之地。 每到春夏,昭苏草原百草茂盛,野花盛开,鸟唱虫鸣,五彩斑斓。羊群在山岗漫游,骆驼在草滩徜徉,骏马奔驰,草深花艳之处,毡房座座,炊烟袅袅,偶尔还可见到汉唐石碑,深藏于草丛中,还可见到草原石人,给在昭苏草原的每个新疆旅游客以丰富的想象空间,蓝天碧野,白云绿草,真是难得一见的草原胜景。

四、那拉提大草原

那拉提草原位于新疆天山腹地的伊犁河谷中,是新疆最著名的草原之一。这里丘陵连绵、水草丰茂,除了连绵的草原外还有森林、雪山、野花等,景色十分美丽,2005年10月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全国最美的六大草原之一。

这里地处天山腹地,三面环山,巩乃斯河蜿蜒流过,被誉为世界四大高山河谷草原之一、中国最美六大草原之一的亚高山草甸植物区,可谓是“三面青山列翠屏,腰围玉带河纵横”,大自然的恩赐,使其形成了风光秀丽、环境幽雅、植被丰富的天然地貌。

五、喀拉峻草原

喀拉峻草原线条柔和起伏有致,像极了女人的身体,那曼妙的身姿,凹凸有致,比例匀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啧啧称赞。当这片草原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让我们,睁开眼,张大嘴,却只有心跳!

“喀拉峻”是哈萨克语,意思是“山脊上的莽原”。喀拉峻山横亘喀拉峻草原,山顶是浑然一体向南倾斜的高台地貌,芳草萋萋,繁花似锦,犹如一幅舒展的碧色地毯,一直铺展到皑皑白雪的高山脚下。

躺在雪山脚下的喀拉峻草原,你倾斜的肩胛,柔软的腰身,明暗光影里,“人体草原”展现着曲线之美。

新疆昭苏县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西南部,有“天马之乡”之称,当地最引人注目的是:天马——即汗血宝马。

新疆昭苏县素有“天马之乡”美誉,最引入注目的是当地的汗血宝马。汗血宝马历来被人们推崇已久,自汉朝乌孙古国的昭苏县出现汗血宝马以来,被各个朝代的爱马人士所推崇。昭苏县的那拉提草原是天马的故乡,随着时间的推延,天马繁衍出越来越多的品种,主要有五种马类,分别是伊犁马、英纯马、吉尔吉斯、阿尔登、德国温血马。近几十年来,在哈萨克族、蒙古族人民的特别培育下,现如今伊犁马被世界上的爱马人士所追寻。现如今昭苏县培育的马类,是以伊犁马为主,它们外貌俊秀、体格强壮、抵抗力强,深受当地牧民的喜爱。

新疆昭苏县素有“天马之乡”美誉,最引入注目的还是汗血宝马。一匹好马,身后一片草原,还有雪山,慢悠悠的牧民赶着牛羊,鸟儿们不时腾飞,足以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仿佛身处一个迷人的天堂,让人流连忘返,身边传来马的气息声,顿时返璞归真,再次沉浸在这种美景之中。

新疆昭苏县素有“天马之乡”美誉,最引入注目的还是汗血宝马。他们经常出现在哈萨克族、蒙古族的赛马活动中。一场盛大的赛马,离不开这些英俊的马儿,哈萨克族有名的“赛马”分为走马比赛和跑马比赛,场地上都是一匹匹英姿飒飒的骏马,富有活力,让人忍不住想要一展身手,想要试试在马背上奔跑的感觉。蒙古族每次的“那达慕大会”都会吸引大量的游客进行参观,大大刺激了当地的旅游业,这也和天马的矫健身姿分不开。

石油工业的研究论文

李华林王贺林

【摘要】枣-Ⅱ和枣-Ⅲ油组是王官屯油田主力油组,发育多种孔隙类型,喉道形状多样,物性变化复杂,直接影响了油层中流体的流动和采收率。本文通过薄片观察、铸体薄片及压汞曲线等手段,系统表征了储层的孔隙结构,探讨了影响孔隙结构的地质因素,并根据孔隙结构及其它多种因素对储层进行了分类评价。

【关键词】孔隙结构孔隙喉道连通性储层评价

孔隙结构系指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及其相互连通关系。它对储集层的储、渗能力、流体分布、油气产层的产能、油水在油层中的运动、水驱油效率及原油采收率的大小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孔隙及喉道

1.孔隙类型

关于孔隙类型的划分,前人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许多分类方案。本次研究综合考虑孔隙的成因、产状及几何形态而对孔隙类型进行了重新划分。

(1)原生孔隙

指与沉积作用同时形成的受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而减少的孔隙。

A.正常粒间孔

指由于压实作用而缩小但无任何充填物的孔隙。此类孔隙含量较少,孔径大小不等,一般为50μm左右,最大可达100μm,常呈不规则多边形。

B.残余粒间孔

指受到胶结物充填但未完全填塞的原始粒间孔。此类孔隙在储层中较常见,且以因次生加大而缩小的残余粒间孔为主,一般呈三角形、不规则多边形。

C.杂基内微孔

指粘土杂基内的微孔隙。此类孔隙在薄片中较为发育,因此孔径较小(一般<0.2μm),且有粘土杂基的存在,致使在单偏光下观察,此处浸染剂的颜色较大孔隙、无杂基充填处的颜色偏深。

(2)次生孔隙

指由于次生溶解、破裂等作用而形成的孔隙,此类孔隙在研究层段中较为发育。

A.粒间溶孔

指颗粒间原先的胶结物、杂基及颗粒的选择性溶解所形成的分布于颗粒间的孔隙。其形成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粒间碳酸盐胶结物与碎屑颗粒边缘同时发生溶解;二是碳酸盐等胶结物充填粒间并同时交代颗粒边缘、随后胶结物与颗粒同时被溶解。第二种情况更为常见。粒间溶孔的特点是孔、喉均较粗大,连通性较好,孔隙多呈不规则状且边缘常呈锯齿状、港湾状。

B.组分内溶孔

包括粒内溶孔、胶结物内溶孔及交代物溶孔。粒内溶孔主要为岩屑及长石等颗粒内溶孔,一是由颗粒本身发生部分溶解而形成,为组分内溶孔的主要组成部分;二是颗粒先被交代而后交代物局部或全部被溶解形成粒内溶孔。粒内溶孔形状一般不规则,边缘常呈锯齿状及港湾状,同时也见有个别晶形较好的白云石交代物被溶解而形成的颗粒内较规则的白云石晶体铸模孔;孔径大小相差也较悬殊,小的需借助扫描电镜才能分辨。

C.晶间孔及晶间溶孔

指颗粒重结晶或结晶颗粒被溶解而形成的晶体间孔隙。

D.裂缝孔隙

指由构造作用、成岩收缩等作用形成的裂缝。常见有颗粒因机械压实作用破裂或沿解理缝裂开而形成的裂隙;岩石被挤压或拉张而形成的裂缝;粘土杂基局部富集带在成岩过程中由于粘土脱水收缩而形成的微裂缝。裂隙的数量一般不多,但未被充填的裂隙对于改善岩石的渗透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喉道类型

喉道为连通孔隙的狭窄通道,其对储层的渗流能力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喉道的大小和形态主要取决于岩石的颗粒接触关系、胶结类型及颗粒的形状和大小。根据铸体薄片镜下观察及铸体薄片图像分析,研究层段常见的喉道类型有如下4种。

(1)孔隙缩小型喉道

喉道为孔隙的缩小部分,其与孔隙无截然的界线。此种喉道常发育于以原生或次生粒间孔隙为主的砂岩储层中。岩石结构多为颗粒支撑或飘浮状颗粒接触,胶结物及粘土杂基较少;属大孔粗喉,孔喉直径比接近于1。

(2)缩颈型喉道

喉道为颗粒间可变断面的收缩部分。此种喉道常见于颗粒点接触、衬边胶结或自生加大胶结的砂岩中。此类孔隙结构属大孔细喉型,孔喉直径比较大。此类储集岩可能有较高的孔隙度,但渗透率一般较低。

(3)片状喉道

喉道呈片状或弯片状,为颗粒间的长条状通道。常出现于机械压实程度较强或自生加大程度较高的砂岩中。孔喉直径比一般较大。

(4)管束状喉道

为杂基及自生胶结物晶体间的微孔隙,孔径一般小于0.5μm,本身既是孔隙又是喉道。如果岩石中基本为微孔隙,则属微孔微喉型,孔喉直径比为1。岩石渗透率极低。

3.孔隙组合类型

砂岩储层的储层空间虽然由多种类型的孔隙组合而成,但往往以其中一种或多种类型的孔隙占主导地位。孔隙的组合类型不同,对储集层的储集物性及孔隙结构影响不同。研究层段的孔隙类型以粒间溶孔、原生粒间孔及杂基内微孔为主,其它类型的孔隙不发育。根据薄片鉴定,结合压汞资料,研究层段砂岩储层的孔隙组合类型大致可划分为如下4类。

(1)原生粒间孔隙型

以正常粒间孔和残余粒间孔为主,次生粒间溶孔及粒内溶孔不发育,因粘土杂基含量少而原生的杂基内微孔隙也不发育。喉道以孔隙缩小型和缩颈型为主。孔隙分选性较好,次生孔隙百分率小于25%。泥质杂基和胶结物含量少,颗粒排列疏松,孔隙度一般大于15%,渗透率大于100×10-3μm2,常见于埋深小于2000m的冲积扇河道沉积沙体中。

(2)次生粒间溶蚀孔隙型

其孔隙以次生粒间溶孔为主,原生粒间孔少见。此外,尚见有少量其它溶蚀型孔隙如粒内溶孔、铸模孔及特大孔等。粘土杂基含量低,一般小于10%,因此,杂基内微孔不发育。喉道类型以片状喉及缩颈喉为主,孔隙分选中—差,颗粒排列多为点接触。孔隙度一般大于20%,渗透率大于500×10-3μm2,为高—中孔,高—中渗储层,储集性能良好。常见于埋深大于2000m、溶解作用强烈、粘土杂基含量较少的冲积扇河道沉积沙体中。

(3)杂基内和晶间微孔隙型

其孔隙类型以粘土杂基、自生粘土矿物晶间微孔、碳酸盐胶结物晶间微孔为主,其它类型孔隙不发育,喉道类型以管束状喉道和片状喉道为主。粘土含量一般大于10%或碳酸盐胶结物含量大于15%,孔隙度一般小于20%,渗透率小于10×10-3μm2。岩石类型以泥质砂岩或粉砂岩、分选差的不等粒砂岩及碳酸盐等致密胶结的砂岩为主,常见于埋深小于2000m、溶解作用不强烈或虽埋藏较深,但粘土杂基含量高的冲积扇河道间沉积等沙体中。属中—低孔、低渗储层或非渗透层。

(4)粒间溶孔与微孔复合型

其孔隙类型以粒间溶孔和杂基及胶结物晶间微孔为主,其它孔隙类型也常有,但含量较少。根据粒间溶孔及微孔的相对含量大小,可进一步划分为粒间溶孔-微孔型及微孔-粒间溶孔型两个亚一级组合。前者以粒间溶孔为主,含量大于50%,常见于粘土杂基含量较高(一般为10%~15%)、碳酸盐胶结物溶解不彻底的砂岩中;后者以微孔为主,含量大于50%,常见于泥质含量较高、溶解作用较弱或不发育的砂岩中。总之,此类孔隙组合类型常见喉道类型有片状喉、管束状喉及弯片状喉,孔隙度一般小于20%,渗透率介于100×10-3~500×10-3μm2之间。属中孔、中渗储层,常见于埋深大于2000m、粘土杂基含量中等的冲积扇河道间沉积等沙体中。

二、研究层段碎屑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1.孔隙和喉道的大小及分布

根据铸体薄片图像分析资料,研究层段样品的孔隙直径最大值介于160~553μm之间,平均为272.5μm;最小值介于54~165μm间,平均为89.92μm。王官屯油田研究层段的孔喉大小及分布特征参数如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研究层段砂岩储层一般以中、细喉道为主,直径小于0.1μm的微毛管喉道含量较高,介于4.29%~90.52%间,平均为35.93%。孔喉大小及分布特征对储层的储集物性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据研究,目的层段砂岩储层孔隙度(Por)与孔隙喉道均值(X)呈线性反比;与平均喉道半径(R)呈指数正相关;与排驱压力(Pd)的对数呈线性反相关;与最小非饱和孔隙(Smin)呈反比趋势。不同大小喉道所控制的孔隙体积百分数(Vr)对储层储渗能力及流体分布、产能有着直接影响。随着喉道半径(r)小于0.1μm所控制的孔隙体积百分数的增大,孔隙度降低(图1);孔隙度和孔隙体积也随之降低;含油饱和度有降低的趋势而含水饱和度有增高趋势;X与之成较好的线性正相关;当其小于25%时,Sp、D与之成反相关;当其大于25%时,Sp、D与之成正相关;其与R成反比;与P50成较好的线性正相关;与Pd成正相关;与Smin成较好的线性正相关关系。

表1王官屯油田孔喉大小及分布特征参数统计表

随着喉道(r)大于10μm所控制的孔隙体积百分数的增大,孔隙度呈一指数增加(图2);孔隙度和孔隙体积的对数值也随之成指数增加;含油饱和度有增加的趋势而含水饱和度有减少趋势;X与之成指数反相关,当X<10时,X的变化会引起其快速变化;其与R成正比;与P50成较好的指数反相关;与Pd成较好的指数反相关;与Smin成反相关关系。

图1孔隙度与喉道小于0.1μm所控制的孔隙体积百分数散点图

图2孔隙度与喉道大于10μm所控制的孔隙体积百分数散点图

2.孔隙连通性

孔隙连通性好坏可通过孔喉直径比、退汞率及配位数等表征。根据铸体薄片图像分析研究,孔喉直径比变化范围介于1.412~5.288之间,平均为4.4。配位数是衡量孔隙连通性的直接标志,配位数越高,孔隙连通性越好;砂岩储层孔隙最大配位数一般介于2~7之间,平均为3.2。配位数与颗粒的接触关系、胶结物含量及次生孔隙发育程度有直接关系。一般机械压实程度越弱、胶结物含量越低、次生孔隙越发育,则孔隙配位数越高。

综上所述,研究层段砂岩储层以中—小孔、中—细喉为主,孔隙形状复杂,类型多样,连通性中等—差。微观非均质性中等—强,因而储渗条件中等—差。当然,并不排除个别层段在局部地区储集性能较好。

三、影响孔隙结构的地质因素

储层的孔隙结构受沉积环境、成岩作用、构造作用等诸多因素的控制。

1.沉积环境的影响

研究层段砂岩储层为一套冲积扇环境下形成的砂岩体,总的来说岩石的分选差,成分及结构成熟度较低,因此其原始孔隙结构条件较差。相比之下,冲积扇河道沉积的沙体其孔隙结构较河道间沉积的沙体要好。

2.粒径的影响

颗粒的大小对孔隙结构的影响表现为孔隙度随粒度中值的增大而增大(图3);渗透率随粒径的增大也有增大的趋势。

图3孔隙度与粒度中值散点图

3.颗粒分选性的影响

颗粒分选的好坏对孔隙结构的影响表现为孔隙度随分选系数的增大而减小(图4);渗透率的对数随分选系数的增大而降低。

4.胶结物成分及含量的影响

常见的胶结物有碳酸盐、自生粘土矿物及硅质等。粘土杂基的含量越高,微孔隙越发育,孔隙结构越差。自生粘土矿物以孔隙衬边或孔隙充填的方式在颗粒表面形成薄膜或充填于孔隙中,使喉道变窄,孔径变小,孔隙结构变差。碳酸盐胶结物具易于溶蚀的属性,因此在成岩作用早期,若碳酸盐胶结物较发育则孔隙性和连通性将局部或全部丧失;在晚成岩阶段由于碳酸盐矿物的局部或全部溶解而使孔隙结构变好;自生加大将填塞孔隙和喉道使孔隙结构变差。胶结物的含量对孔隙结构的影响表现为孔隙度随碳酸盐含量的增大而降低(图5);渗透率有随碳酸盐含量的增大而减小的趋势;排驱压力有随碳酸盐含量的增大而增大的趋势;R随碳酸盐含量的增加有减小的趋势;最小非饱和孔隙体积百分数随碳酸盐含量的增大而增大。

图4孔隙度与粒度分选系数散点图

5.成岩作用的影响

在早成岩阶段,由于机械压实作用及自生矿物的胶结作用,使原生孔隙及喉道遭受较大程度的破坏,孔隙结构变差。晚成岩作用阶段,由于溶解作用的发育,产生大量的次生溶蚀孔隙,胶结物局部或全部被溶蚀而使孔隙结构变好。

图5孔隙度与碳酸盐含量散点图

6.构造作用的影响

构造作用使岩石破裂而产生大量裂缝,使储层的孔隙得以沟通,渗透性增强。综观本区,构造裂缝极不发育,因此,对改善储层的孔隙结构不具多大意义。推测位于断层处的砂岩储层,由于断裂活动,可能形成一些构造裂缝而使孔隙结构得以改善。

图6不同类型储层毛管压力曲线及分级半径特征图

表2王官屯油田孔一段碎屑岩储层类型及特征

四、储层分类评价

储层分类评价是储层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不同的储层类型其储集条件和微观孔隙结构不同,流体在其内部的渗流机制存在差异,因而水驱油效果及采收率大小都不同。根据研究区孔隙结构特征,结合宏观物性参数及其它特征,我们将研究层段砂岩储层划分为四大类。各类储层的分类及评价见表2,典型毛管压力曲线形态及孔喉分布如图6。其中Ⅰ类储层是高孔高渗型,渗透率大于500×10-3μm2,按样品百分数统计约占19.05%。Ⅱ类储层渗透率介于100×10-3~500×10-3μm2之间,孔隙度介于17.5%~26.6%间,平均为22.01%,为本区较好储层,按样品百分数统计,约占14.29%。Ⅲ类储层渗透率介于10×10-3~100×10-3μm2之间,孔隙度一般为14.1%~24.3%,喉道类型以片状、管状或缩颈状为主,该类储层相对丰度约50.79%。Ⅳ类储层渗透率小于10×10-3μm2,孔隙度介于12.3%~22.1%之间,虽孔隙度的变化范围较大,但实测渗透率却较小。喉道以管束状或片状喉道为主,该类储层储集性能很差,主要为沙泥坪沉积,该类储层占样品总数的15.87%左右。综上所述,就样品统计来看,研究层段以Ⅰ、Ⅱ、Ⅲ类储层为主,约占85%左右,其中Ⅰ、Ⅱ类储层储集性能较好,约占33.34%。

五、结论

(1)枣-Ⅱ、枣-Ⅲ油组具有7种孔隙类型,4种喉道类型和4种孔喉组合类型。

(2)孔隙结构受沉积环境、胶结物含量及成岩作用等因素共同影响。

(3)根据渗透性能、孔隙结构特征等定量指标结合其它指标可将枣-Ⅱ、枣-Ⅲ油组的储层分为4大类,其中Ⅲ类储层占整个储层的50.79%。

参考文献

(1)罗蛰潭,王允诚.油气储集层的孔隙结构,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2)裘亦楠,薛叔浩等.油气储层评价技术·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

(3)裘亦楠,薛叔浩,应凤祥.中国油气储层研究论文集(续一).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

(4)徐龙.南堡凹陷下第三系储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江汉石油学院学报,1994,16(2).

(5)应凤祥.碎屑岩成岩阶段划分规范.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

(6)郑浚茂,庞明.碎屑储集岩的成岩作用研究.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

(7)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发展司.中国油气储层研究论文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