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杂志社官网

发布时间: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杂志社官网

本刊是四川省卫生厅主办的综合性卫生事业管理期刊。办刊宗旨为:努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报道各地卫生改革的新经验,推动我国卫生管理工作的发展。本刊内容广博精深、通俗易懂,融学术性、指导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是卫生管理者的良师益友。 主管单位: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中国卫生事业管理杂志社 主编: ISSN:1004-4663 CN:51-1201/R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下汪家拐街19号 邮政编码:610041 发表其它同级别同类型期刊,可用于中高级职称评定,给你推荐一个网站 :奔驰发表网,邮箱:,我已拿到刊物,并顺利晋级,谢谢他们!!!

核心期刊 第五编 医药、卫生R 综合性医药卫生R1 预防医学、卫生学R2 中国医学R3 基础医学R4/8 临床医学/特种医学R9 药学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1、中华医学杂志2、第四军医大学学报3、第三军医大学学报4、第二军医大学学报5、第一军医大学学报(改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学报)6、解放军医学杂志7、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8、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9、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10、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1、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2、复旦学报.医学版13、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14、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15、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16、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17、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18、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广东医学20、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2、上海医学23、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4、江苏医药25、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6、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7、实用医学杂志28、山东医药29、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30、重庆医学31、重庆医科大学学报32、天津医药33、安徽医科大学学报34、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35、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36、首都医科大学学报37、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1、中国公共卫生2、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3、中华流行病学杂志4、卫生研究5、营养学报6、中华预防医学杂志7、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8、中华医院管理杂志9、环境与健康杂志10、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1、中国卫生统计12、中国工业医学杂志13、中国职业医学14、环境与职业医学15、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6、中国卫生经济17、毒理学杂志18、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19、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现代预防医学21、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2、中国妇幼保健23、中国学校卫生24、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5、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6、生殖与避孕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1、中草药2、中国中药杂志3、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4、中国针灸5、中成药6、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7、中药材8、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9、中药药理与临床10、中华中医药杂志11、针刺研究12、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3、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4、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5、辽宁中医杂志16、时珍国医国药17、中医杂志18、新中医19、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中国天然药物基础医学类核心期刊1、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中华微生物和免疫学杂志3、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4、解剖学报5、中国免疫学杂志6、免疫学杂志7、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8、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9、生理学报10、解剖学杂志11、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2、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13、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改名为: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14、生理科学进展15、中华病理学杂志16、神经解剖学杂志17、现代免疫学18、病毒学报19、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1、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改名为:国际免疫学杂志)22、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3、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4、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改名为: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5、基础医学与临床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1、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中国医学影像技术3、中国临床康复(改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4、中华检验医学杂志5、中国超声医学杂志6、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7、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8、中华护理杂志9、临床检验杂志10、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1、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2、中国急救医学13、检验医学14、中华急诊医学杂志15、中国全科医学16、中国实用护理杂志17、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18、中国输血杂志19、中国实验诊断学20、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1、护士进修杂志内科学类核心期刊1、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中华内科杂志3、中华心血管病杂志4、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5、中华血液学杂志6、中华肝脏病杂志7、中华消化杂志8、中国地方病学杂志9、中华肾脏病杂志10、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1、中华糖尿病杂志(改名为:中国糖尿病杂志)12、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3、中华传染病杂志14、中华风湿病学杂志15、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6、中国动脉硬化杂志17、中国循环杂志18、高血压杂志(改名为:中华高血压杂志)19、中国老年病杂志20、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1、中国内镜杂志22、肠外与肠内营养23、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4、中华消化内镜杂志外科学类核心期刊1、中华外科杂志2、中华骨科杂志3、中华泌尿外科杂志4、中华创伤杂志5、中国实用外科杂志6、中华实验外科杂志7、中华显微外科杂志8、中华神经外科杂志9、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0、中华烧伤杂志11、中华麻醉学杂志12、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3、中华普通外科杂志14、中华手外科杂志15、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6、中华整形外科杂志17、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8、中国器官移植杂志19、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1、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2、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3、临床麻醉学杂志24、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5、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6、中华男科学杂志妇产科学类核心期刊1、中华妇产科杂志2、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3、实用妇产科杂志4、现代妇产科进展儿科学类核心期刊1、中华儿科杂志2、中国实用儿科杂志3、临床儿科杂志4、实用儿科临床杂志5、中华小儿外科杂志6、中国当代儿科杂志肿瘤学类核心期刊1、中华肿瘤杂志2、癌症3、中国肿瘤临床4、肿瘤5、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6、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7、肿瘤防治研究8、中国癌症杂志9、实用肿瘤杂志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类核心期刊1、中华神经科杂志2、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3、中华精神科杂志4、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5、中国行为医学科学6、临床神经病学杂志7、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8、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改名为:国际脑血管病杂志)9、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皮肤病学与性病学类核心期刊1、中华皮肤病杂志2、临床皮肤科杂志3、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耳鼻咽喉科学类核心期刊1、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改名为: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3、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4、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眼科学类核心期刊1、中华眼科杂志2、中华眼底病杂志3、中国实用眼科杂志4、眼科研究5、眼科新进展口腔科学类核心期刊1、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华西口腔医学杂志3、实用口腔医学杂志4、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5、口腔医学研究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1、中华放射学杂志2、临床放射学杂志3、实用放射学杂志4、中华核医学杂志5、中国运动医学杂志6、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7、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8、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9、放射学实践10、介入放射学杂志药学类核心期刊1、药学学报2、中国药学杂志3、中国药理学通报4、药物分析杂志5、中国新药杂志6、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7、中国医院药学杂志8、中国医药工业杂志9、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0、中国抗生素杂志11、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2、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13、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4、中国药房15、中国生化药物杂志16、中国现代应用药学17、华西药学杂志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每4年更新一次,最新一次是2015年8月出版第七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分为核心库以C为标记和扩展库以E为表记)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官网网址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是全国唯一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卫生防疫事业管理综合性学术期刊。 本刊是全国各级卫生防疫防治机构专业技术、管理工作者及医学院校广大师生的刊物。 本刊仍将继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双百”方针,着重介绍有关卫生防疫工作方针、政策;研究卫生防疫管理理论;探讨卫生防疫管理技术和方法;交流卫生防疫管理经验、工作信息。办刊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力求集全国各级卫生防治机构成功管理经验之精华,纳百家理论研究之精髓,突出改革,突出新论,开拓视野,探索新领域。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中国气功科学杂志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杂志 中国医疗保险杂志 中国医学生物技术应用杂志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中国消化内镜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医药杂志 中国数字医学杂志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中国医院院长杂志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免疫规划的要求,协助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订实施国家免疫规划的具体方案;提出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含省级增加免费向公民提供疫苗,以下同)疫苗购置费和工作经费的年度预算计划。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的要求,制订技术方案、管理制度和年度工作计划,并在组织实施过程中,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进行督导和评价。根据国家免疫规划和本地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的需要,制定本地区第一类疫苗的使用计划,包括疫苗的品种、数量、供应渠道与供应方式等内容,并向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采购第一类疫苗的部门报告,同时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结合本地区的传染病流行情况,协助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本地区的接种方案,指导疫苗使用管理工作。协助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订冷链设备建设、补充、更新计划,指导本地区的冷链管理,开展冷链系统的监测。组织开展预防接种服务、安全注射和常规接种率监测,并进行督导、分析、评价和反馈。组织开展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的疫情报告和监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疫情处理,以及实验室监测工作。负责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成功率、人群免疫水平监测工作。组织开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参与和指导重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调查处理,以及其他与预防接种活动相关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组织开展预防接种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活动,制作健康教育材料,对有关部门和基层开展的预防接种健康促进、健康教育活动提供技术指导。组织编写培训教材,对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开展学术活动和信息交流,引进和推广先进技术。负责收集相关资料,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开展预防接种工作的经验和问题,并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提出改进建议。 作为我省公共卫生检验工作的指导中心,负责对全省基层单位的业务指导、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以及全省公共卫生实验室间质量控制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是卫生部指定的保健食品、涉水产品权威的检验机构,是省卫生厅指定的食品、矿泉水、生活饮用水、保健用品、化妆品的检验检测机构,是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并取得了国家首批乙级资质认证。作为全省的公共卫生检验检测中心,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国家实验室认可和国家级计量认证双认审核、监督评审、复评审。承担全省保健食品、保健用品、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化妆品卫生学评价、鉴定及定期检验;全省新资源食品、一般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材料、矿泉水、纯净水、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的卫生学评价与监测;外埠产品委托检验与省内的仲裁检验;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与公共用品、用具、餐具消毒效果卫生检测与评价;饮用水污染、食品污染、食物中毒的应急检测及卫生行政部门对上述样品的监督抽检工作。承担国家重大医改项目农村改水项目,承担国家城市饮水网络试点项目以及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及国家食品污染专项监测。实验室面积 1700平方米,设有样品受理室、理化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配备有微生物鉴定仪、多功能图像分析系统、等离子体质谱仪、气相色谱-质谱仪、DNA细菌指纹图谱鉴定仪、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等大型仪器设备。多次承担国际合作项目的科研课题,承担国家科技部和卫生部有关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等攻关科研项目,取得显著的成果,获得多项国家级、省级科技成果奖。是公共卫生检验省级重点学科。 该所是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确定的省级重点专业学科, 主要工作职责是协助卫生厅制定并落实完成全省病毒性传染病防治工作规划和防治方案,承担国家和省重点防治项目和防治任务,指导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防治工作的开展、预防措施的落实及疫区的处理,负责完成全省病毒性传染病病的防治、监测、科研、检测和培训工作,尤以开展艾滋病、流行性出血热、流感、禽流感、不明原因肺炎、手足口病、病毒性腹泻、森林脑炎、狂犬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防治与研究为重点。建有P3实验室1个、P2( )实验室6个,分子生物学实验室1个,近几年添置了一些高级精密仪器设备,如荧光定量PCR仪、全自动核酸提取仪、超高速离心机、 PCR扩增仪、荧光显微镜、生物安全柜、流式细胞仪、病毒载量仪等高精仪器设备,能够胜任疾病预防与控制赋予的任务和职责。近二年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国家、省级科研课题12项,其中7项获国家卫生部、国家医学会和省级科技进步奖,承担国家、省级艾滋病、出血热、流感、病毒性腹泻、手足口病等培训班,讲课培训2000余人次,全所出版著书二本,在国家级杂志发表文章50余篇,广泛与国内、外开展业务合作,分别与美国、日本、英国、泰国进行学术交流活动。有2人被国家卫生部聘为自然疫源性疾病和腹泻疾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编辑部负责出版发行《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杂志由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和黑龙江省疾病控制中心主办,是国家级综合指导类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在中华预防医学会领导下负责组织本专业的学术年会、课题研讨、论文评审、成果鉴定及国内外学术交流并组织开展本省预防医学学术交流活动,重点学术课题的探讨和科学考察,推广预防医学科学技术成果,最新技术和先进经验;举办不同类型的学习班进行补课教育、继续教育;发现和推荐优秀科技人才,推荐、评选、奖励预防医学方面的优秀科技成果、论文及科普作品。负责情报资料工作,根据中心各业务科室工作需要订购有关书籍、报刊及管理;协助各所(科、室)专业人员解决在外语资料翻译方面遇到的疑难问题。 我省健康教育人员有1人被中国健康教育协会聘为第四届理事会理事和中国控制吸烟协会聘为第四届理事会理事,有1人被聘为《中国健康教育》杂志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杂志编委,有1人被聘为“全国相约健康社区行健康教育巡讲活动”专家,1人被聘为中国卫生摄影研究会常务理事和中国卫生摄影协会理事。健康教育所是全省健康教育科研与业务指导中心,按照《全国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工作规范》,健康教育所的职责是技术咨询与政策建议、业务指导与人员培训、总结推广适宜技术、信息管理与发布、监测与评估。近几年来,健康教育所在普及卫生知识、预防控制疫情、消除群众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恐慌心理、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每年都组织开展了多个卫生日的宣传活动,培训基层健康教育专业人员,指导基层开展对人群的健康知识普及和行为干预。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中,健康教育所组织开展了行之有效的预防和应对甲流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与媒体合作开展甲流宣传活动80多次,制定各种方案、设计发放宣传资料,指导全省各市县(区)开展防控甲流健康教育工作,提高了我省广大群众预防甲流的知识水平和自我防护能力。为履行国际烟草框架公约,健康教育所坚持不懈地开展控制烟草危害的工作,多次呼吁政府有关部门,呼吁全社会对于控制烟草危害给予更高的重视。组织开展大范围的医务务人员吸烟和被动吸烟情况及医务人员提供戒烟服务的能力调查,组织13个地市开展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举办多次履行烟草框架公约能力培训班,组织全省中小学生开展控烟征文活动,组织全省开展创建无烟单位活动,大力推动了我省履行烟草框架公约的进程和控烟工作的深入开展。 负责调查、分析和研究全省霍乱、伤寒、副伤寒、痢疾等细菌性肠道传染病及猩红热等部分细菌性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分布、流行和发展规律;制订相关传染病的防控策略与措施,实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划和方案;掌握国内外及本省传染病疫情动态,加强预防控制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利用;负责相关传染病疫情的预测、上报工作;承担对全省重大疾病和疫情现场调查工作,并指导基层实施有效控制措施;对基层开展相关传染病的防制及实验室人员培训;负责全省相关细菌性传染病检验工作的质量控制工作;开展相关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监测和实验室检测,具备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等实验室检验能力。地方病预防控制所负责全省的克山病、大骨节病、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布鲁氏菌病、鼠疫等七种病的防治、监测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开展地方病防治的应用性研究及科研工作的技术指导、咨询,专业技术骨干培训及先进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对各地市完成国家下达任务的实施情况进行质量检查和效果评估及全省地方病信息网络及统计工作协助中国地方病控制中心组织协调全省地方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综合考察、技术攻关和技术协作。为拟定与地方病防治相关的规章、政策和标准,提供科学依据。协助省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全省地方病防治策略、防治规划。配备有先进的 B超(甲状腺检查)、心电机(克山病检查)、X光机(大骨节病检查)检查设备。开展 TSH、盐碘、尿碘、水碘、水氟、尿氟等微量元素及布鲁氏菌病、鼠疫血清学检测。2000年全国消除碘缺乏病考核评估工作中,综合成绩获得全国第二名 盐碘实验室和尿碘实验室在每年的全国省级实验室外质控样考核中均获合格证书。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所承担全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建立慢病综合防治示范点,开展慢病防治\干预、慢病行为危险因素的监测保健咨询服务及对各地(市)专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开展学生健康监测和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建立健康促进学校,对学生因病缺课、因病休学及死亡情况进行监测。组织进行公共营养调查、研究、监测与评价。参与国家疾控中心的慢性病全国性调查、科研项目。根据我省慢病发病死亡特点开展专项调查承担中美合作项目《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中英合作项目—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在牡丹江市、佳木斯市、大庆市建立五个省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基地完成全国科学研究课题《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完成了全国“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项目的现场调查质量控制、数据核对、录入工作。在全国学生常见病终期考评中,成绩显著,获得了由卫生部、教育部颁发的全国常见病综合防治先进集体的称号。消毒与医院感染控制所有主任医师 1人,副主任医(技)师3人。负责建立全省消毒与医院感染控制相关的业务技术档案,组织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消毒控制、疫源地消毒质量控制与评价、制定医源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并组织实施;制定感染控制重点行业预防性消毒与感染控制措施,并组织实施;全省医院感染监控网医院的业务管理及技术指导;全省各级医院机构消毒质量与感染因素的监测和卫生学评价;对感染控制重点行业预防性消毒质量与感染因素的抽查监测;对省管的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开展定期(每年两次)产品质量监测和卫生学评价;省内外申请卫生部卫生许可批件和省级备案的消毒产品的鉴定检验工作;卫生部、省卫生厅对消毒产品监督抽检的检 验、委托的相关检验、净化工程的验收检测工作;针对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消毒技术难点,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组织开展消毒与医院感染控制的学术交流及业务培训。组织全省疾病控制机构、医疗单位、消毒产生产企业的培训,贯彻执行国家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消毒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本实验室是 1998年首批通过卫生部培训、考核、盲样测试,1999年10月被黑龙江省卫生厅认定为省级消毒产品鉴定检验实验室;2003年4月被认定为国家级消毒产品专项(脊髓灰质炎病毒、黑曲霉菌、分枝杆菌)鉴定检验实验室;完成省内外申报省、部级卫生许可批件消毒药械鉴定检验近二百个品次,完成了近五十种消毒药械、卫生用品(皮肤、粘膜抗抑菌)报检前的企业委托研制检验工作。病媒寄生虫病防治所主要负责全省病媒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开展与指导。一、实施寄生虫病的控制、监测计划,制订相应的控制对策和措施;负责寄生虫病信息的收集、统计分析、综合评价和疫情报告;指导全省基层开展寄生虫病的防治和技术培训;开展寄生虫病防治的科研和宣教工作。二、开展对蚊、蝇、蟑螂、鼠等病媒生物和医学昆虫的监测及防治工作,研究防治措施,并对杀虫灭鼠剂的抗药性进行定期监测研究;调查掌握我省主要病媒生物的种群分布、生态习性和季节消长情况,为病媒生物预测和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除四害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协助爱卫办对全省城镇除四害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考核鉴定和传染病爆发疫情等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承担地震、洪涝等重大自然灾害中病媒控制的技术指导。承担中韩蠕虫病防治策略合作项目、全国肝吸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项目、全国病媒生物监测和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等项目工作。荣获《黑龙江省家蝇抗药性的调查研究》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黑龙江省华支睾吸虫病预防控制策略及应用效果研究》获黑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黑龙江省人体重要寄生虫病流行现状调查》获黑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 1、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切实落实国家疾控中心和省卫生厅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协调黑龙江省疾控中心相关各科室及各市县疾控中心开展食品安全相关工作。2、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1)执行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和方案,参与制定本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2)建立和完善覆盖全省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系统,及时有效的发现省内食品安全的异常动态。(3)组织专家组根据监测数据定期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及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建议,并参与相关咨询工作。3、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处理(1)参与制定我省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参与建立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体系(3)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响应的要求,协助对事故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卫生处理。4、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备案。 负责全省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工作,包括传染病监测信息、传染病预测预警信息、居民死亡原因登记报告信息、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的报告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具体职责有:1、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与技术指南》、《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规范》、《国家死因登记信息系统网络报告管理规范与工作技术指南》等相关法律法规。2、负责全省传染病发病、死亡与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报告和反馈,建立传染病早期预警工作机制,为早期发现和识别传染病暴发和流行提供数据依据,开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质量评价。3、负责对网络直报传染病疫情信息按日、周、月、年进行动态监测分析。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重大疫情时,及时进行专题分析;分析结果以信息、简报及报告等形式向省卫生行政部门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并及时反馈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负责全省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网络直报信息的动态监控,对疫情异常变化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分析和报告。5、负责全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基本卫生信息和卫生服务能力资料等相关信息的报告、管理、维护和分析工作,这些基本资料在制定疾病预防控制规划、卫生资源分配、处理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事件中起到重要的支持和佐证作用。6、负责黑龙江省全人群死亡信息的报告、审核、分析等管理工作,及时获得我省的居民死亡率,死因构成及其变化趋势,同时获得5岁以下儿童死亡和孕产妇死亡信息。死因数据是反映我省居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为研究重点疾病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制定疾病控制规划和预防保健策略提供依据。7、开展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卫生检疫机构传染病信息报告的督导、检查和评估,提供相关的技术培训和指导。8、确保疾病监测信息系统平台正常、稳定运行,数据传输安全、保密。 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保健医院为省级综合性医院,我院是省卫生厅首批职业健康检查资质认证机构,是全省健康教育的指导中心。医院技术力量雄厚,人才济济,有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若干人。科室设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仪器,为您提供一流的医疗技术服务。预防保健医院主要工作范围包括:健康检查;职业体检,预防接种;健康咨询和预防保健等业务。具体项目有:传染病防治;病毒性肝炎检测;寄生虫病防治;学生健康检查;驾驶员体检等职业人群体检及从业人员健康体检。预防保健医院全体员工愿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竭诚为社会各界提供一流的服务,做全省人民健康的忠诚卫士。 负责全省建设项目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放射卫生防护检测与评价;公共场所卫生检测与评价;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洁净室的检测与验收。现具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放射卫生防护检测与评价乙级资质,公共场所卫生检测项目通过省级计量认证,洁净室的检测项目通过国家实验室认证认可;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机构通过国家资质认证,具有国家认证认可颁发的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机构。完成省内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大庆、双鸭山、鹤岗、鸡西、黑河等近200个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对全省近200家放射防护检测预评价和控评。对全省200多家洁净实验室、洁净厂房、医院洁净手术部进行第三方检测与评价;对几十家公共场所进行卫生检测与评价;2010年对2家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卫生学评价。 同时负责全省各级CDC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公共场所及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监测与评价人员培训工作,共举办各类培训班多期,为全省各级CDC培训数百名专业技术人员。所内具有省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专家库专家6名,国家专家库专家2名。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与技术评估国家级专家库成员1名,省级专家库成员6名。 毒理病理检测所是黑龙江省唯一由卫生部和省卫生厅认定的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和保健品功能学检测机构。主要工作任务职责是对保健食品、新资源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材料、化妆品、消毒产品、涉水产品、保健用品等进行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和对保健食品、保健用品进行功能学评价。具有分子生物学、生化学、遗传毒理、千级净化、实验病理、清洁级动物实验室等总面积为 1500平方米的实验楼,装备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球自动分析系统、超高倍多功能图像分析系统、全自动组织脱水、包埋系统、酶标仪、低温高速离心机、PCR测序仪等多台先进新型的大型试验仪器。多年来为我省健康相关产品的安全性进行评价,为保证百姓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

狂犬疫苗什么时候到大庆呀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杂志级别

北大中文核心医学论文发表期刊推荐,如下:

1.中国老年学

2.实用医学

3.中国实用护理

4.山东医药

5.重庆医学

2004版的管理类核心期刊列表如下:1 管理科学学报 双月刊 1007-9807 查看 2 管理世界 月刊 1002-5502 查看 3 管理现代化 双月刊 1003-1154 查看 4 经营与管理 月刊 1003-3475 查看 5 科技管理研究 月刊 1000-7695 查看 6 科学管理研究 双月刊 1004-115X 查看 7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月刊 1002-0241 查看 8 领导科学 半月刊 1003-2606 查看 9 统计与决策 半月刊 1002-6487 查看 10 中国管理信息化 月刊 1673-0194 查看 11 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 月刊 N/A

一般都是省级的比较多,你要用于评职呢 还是?

不是。卫生管理方面的核心期刊主要有:1.中国公共卫生、 2.卫生研究、3.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4.中国卫生经济、5.中国卫生事业管理、6. 现代预防医学、 7. 中国妇幼保健等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社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ISSN 1001-9561 CN 23-1318/R医院管理论坛 北京大学 ISSN 1671-9069 CN 11-4830/R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会 ISSN 1007-9203 CN 11-3070/R中国卫生 卫生部,中国卫生杂志社 ISSN 1009-1424 CN 11-3708/D中国卫生统计 中国医大,中国卫生信息学会 ISSN 1002-3674 CN 21-1153/R卫生经济研究 华东卫生经济研究协作会 ISSN 1004-7778 CN 33-1056/F

收录在北大核心期刊目录-预防医学,卫生学方面,同属此类专业的相关核心如下:1.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3.中国公共卫生 4.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5.卫生研究 6.营养学报 7.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8.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9.环境与健康杂志 10.中国卫生统计 11.中国学校卫生 12.环境与职业医学 13.现代预防医学 14.中国卫生经济 15.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16.中国职业医学 17.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18.中国妇幼保健 19.中国病毒学杂志 20.毒理学杂志 21.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2.环境卫生学杂志 23.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4.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5.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6.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狂犬疫苗什么时候到大庆呀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社

非核心 是卫生部主管的国家级刊物

李岳峰同志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卫生部和世界卫生组织等研究项目,是我国卫生信息化领域研究专家和居民健康卡推动者。目前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50多篇。1、主要主持或参与课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国家传染病专项示范区项目信息化平台原型构建和方案设计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国家传染病专项示范区项目信息平台关键技术和应用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高分疾病预防控制遥感信息服务系统先期攻关》;国防科工委:《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基于国产基础软件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与决策支持系统应用示范》;科技部:《慢性病风险因素监测与综合干预示范研究-国人健康水平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研究》;世界卫生组织合作项目:《甘肃省区域卫生规划及评价项目》,主编《甘肃省区域卫生规划指南》,该项目获WHO评价A级;世界卫生组织合作项目:《甘肃省食品安全管理模式研究》;世界卫生组织、HMN合作项目:《中国卫生统计信息系统发展战略》;财政部:《医疗保障中的政府职能研究课题》;卫生部:《健康2020-中国卫生体制》;卫生部:《2010年中国卫生人力发展报告》;卫生部:《卫生部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展方案》等。2、主要出版专著和发表论文李岳峰等.《甘肃省区域卫生规划指南》[M],甘肃省卫生厅,2002;杨敬宇,李岳峰.卫生经济学[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高晓霞,李岳峰等.医疗保障制度中的政府职能—以甘肃为例的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4(2) ;杨敬宇,李岳峰.关于卫生服务的性质与产业化[J].卫生经济研究,2005(3):7-8;李岳峰,高新才.效率研究方法及其进展[J].甘肃科技,2005(11):1-5;李岳峰,高新才.保障农民健康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J].卫生职业教育,2007(4):115-118;杨敬宇,李岳峰.卫生服务市场与卫生体制改革[J].生产力研究,2007(5) :71-72;高新才,李岳峰.生产要素流动U型假设下的城郊型县域经济发展[J].中国农村经济,2007(3):13-20;李岳峰,高新才.中国卫生制度演进的新解析[J].中国卫生经济,2007(8):20-23;李岳峰.和谐卫生: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支点[J].卫生经济研究,2007(8):3-7;李岳峰,张君慧.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机理及其类型比较[J].开发研究, 2008(1):29-33;李岳峰.论我国农村卫生系统的合理运行[J].中国卫生经济(增刊),2009(9) ;李岳峰,吴明.对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的再认识[J].生产力研究, 2009(10):7-9;李岳峰,饶克勤.我国居民自我医疗研究综述[J].中国卫生经济, 2010(12):19-22;李岳峰,吴明.自我医疗的认知框架[J].中国卫生经济, 2011(1):18-21;李岳峰,饶克勤.经济发展、卫生资源配置与居民健康水平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2) ;李岳峰,党培,孟群.省级卫生统计信息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研究[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1(3):12-15;周光华,李岳峰,孟群.模糊聚类分析在医学图像处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1(4):69-73;李岳峰,胡建平,周光华,孟群.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2(5):7-10;周光华,李岳峰.数据挖掘技术在卫生统计信息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2(6):82-86;Li Yuefeng,Rao Keqin,Ren Xiaowei. Use of an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elf-treatment in China [J],BMC,2012(12):995(SCI);李岳峰,周光华,孟群.我国医改卫生统计与信息化人才培训框架:设计与思考[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3(2):120-124;李岳峰,梁铭会,伍晓玲,舒婷,孟群.HIMSS大会新理念新技术对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启示[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3(3):233-238;李岳峰,孟群.我国居民自我医疗影响因素的模型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3(7):13-20;李岳峰,孟群.我国居民自我医疗的形成机制的经济学解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3(7):5-8;李岳峰,孟群.我国居民自我医疗的理论与实证分析:一种行为经济学方法[J].中国卫生经济,2013(7):9-12;李岳峰.我国卫生体制的发展现状与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3(8):592-596;李岳峰,孟群.随机前沿函数方法在卫生服务效率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统计,2013(6):798-801;周光华,李岳峰.医疗卫生领域大数据应用探讨[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3(4);屈晓辉,李岳峰,孟群.国家卫生信息化云服务平台的构建初探[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3(4)286-291;张雅洁,辛英,郝惠英,胡婷,李岳峰.2013中国卫生信息技术交流大会投稿论文情况分析[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3(5):466-469;屈晓辉,孟群,胡建平,李岳峰,.从生态系统角度看移动医疗 [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3(6):479-484;李岳峰,张淑华.绩效式管理促进卫生包容性发展的探讨[J].卫生经济研究,2014(1):14-17;Jianbo Lei, Pengcheng Guan, Kaihua Gao, Xueqing Lu, Yunan Chen, Yuefeng Li, Qun Meng, Jiajie Zhang, Dean F. Sittig, Kai Zheng: Characteristics of health IT outage and suggested risk management strategies: An analysis of historical incident reports in Chin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Informatics,2014, 83(2): 122-130(SCI);李岳峰,辛英,周光华,傅媛媛,胡婷,孟群.卫生信息化技术人员知识结构调查研究[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4(3):233-238;李岳峰.我国卫生制度创新的动力机制和环境[J].卫生经济研究,2014(9):3-5;张雅洁,辛英,李岳峰,郝惠英,孟群.2014中国卫生信息技术交流征文分析[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4(6);周光华,李岳峰,孟群.医学图像处理技术与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4(6):44-47;李岳峰,王存库,胡建平,孟群.居民健康卡社会经济价值与实现的思考[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5(1):93-96;李岳峰.卫生信息产品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5(2):146-152.Xiaowei Ren, Yuefeng Li, Xiaoning Liu, Xiping Shen, Wenlong Gao, Juansheng Li。Computational Identification of Antigenicity-Associated Sites in the Hemagglutinin Protein of A/H1N1 Seasonal Influenza Virus[J].PLOS ONE,2015(5):1-15(SCI);李岳峰.卫生大数据的分析框架与技术.科学通报,2015,60(25):2396-2403(SCI);李岳峰,张淑华.我国卫生体制改革:基于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15(9):10-14;李岳峰.健康卡:为老百姓打开健康信息之门[J].中国信息界,2015(4).

不是。卫生管理方面的核心期刊主要有:1.中国公共卫生、 2.卫生研究、3.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4.中国卫生经济、5.中国卫生事业管理、6. 现代预防医学、 7. 中国妇幼保健等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