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组织文化论文

发布时间:

组织文化论文

组织文化(又称企业文化)是组织成员共有的,通过故事、传说、人物、口号等方式表达的,使本组织区别于其它组织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和基本信念。组织文化整个理论系统概述为5个基本要素,即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文化仪式和文化网络。 企业环境是指企业的性质、企业的经营方向、外部环境、企业的社会形象、与外界的联系等方面。它往往决定企业的行为。 价值观是指企业内成员对某个事件或某种行为好与坏、善与恶、正确与错误、是否值得仿效的一致认识。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统一的价值观使企业内成员在判断自己行为时具有统一的标准,并以此来选择自己的行为。 英雄人物是指组织文化的核心人物或组织文化的人格化,其作用在于作为一种活的样板,给企业中其他员工提供可供仿效的榜样,对组织文化的形成和强化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文化仪式是指企业内的各种表彰、奖励活动、聚会以及文娱活动等,它可以把企业中发生的某些事情戏剧化和形象化,来生动的宣传和体现本企业的价值观,使人们通过这些生动活泼的活动来领会组织文化的内涵,使组织文化“寓教于乐”之中。 文化网络是指非正式的信息传递渠道,主要是传播文化信息。它是由某种非正式的组织和人群,以及某一特定场合所组成,它所传递出的信息往往能反映出职工的愿望和心态。

浅谈组织文化的多元化趋势论文

文化的发展,除了传承自己的传统以外,尤其离不开异质文化之间的比较、借鉴与交流。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浅谈组织文化的多元化趋势论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摘要: 文化具有持久的延绵力,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文化的发展,除了传承自己的传统以外,尤其离不开异质文化之间的比较、借鉴与交流。组织文化的发展和本土化,更是离不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中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也将企业文化理论引入企业管理的实践中,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经济迅速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也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和新现象。本文结合时代背景,着重探讨关于组织文化的多元化这一趋势。

关键词: 组织文化 动因 趋势

一、引言

三十多年前,企业文化理论的横空出世,引发了一场企业管理思想革命。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思想在特殊的社会和经济变革条件下交融、碰撞的产物,可以说,企业文化思想为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树立了又一块里程碑。中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也将企业文化理论引入企业管理的实践中,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经济迅速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也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和新现象。时代的变迁使得企业文化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或一种理论,而是深深地融入企业的变革、发展和管理实践之中,并且承载着关系到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企业文化理论也得到了发展,内涵也得到极大的丰富。本文结合时代背景,着重探讨关于组织文化的多元化这一趋势。

二、组织文化多元化产生的动因

(一)全球化进程推动着文化的多元化趋势

全球化是科技发展和市场经济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客观进程,其中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重要基础和载体,但经济与文化密不可分,经济全球化必然会引起文化的变革与发展。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基础的涉及经济、技术、制度、文化乃至人们日常生活的全方位的世界范围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整体进程。今天,无论认同还是批评,无论是欣赏还是排斥,全球化已经成为与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密切相关且又无法回避的事实。人类文明已经进入了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

全球化带给中国的不仅是外来的资金和商品,还有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城市中随处可见的麦当劳,全国性的英语热都在提醒我们西方文化正深深地渗透到我国的文化生活当中。中国传统文化同外来西方文化的冲突,推动了文化的多元化。

(二)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解放

中国文化本来就有多元化的传统。中国地域辽阔,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区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且不说组成中华民族的五十六个民族各有各的文化传统,就是同一个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也有很大的差异。在一定特殊时期,我国的文化建设忽视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一味强调“一元化”,搞文化专制主义。改革开放以后,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文化建设领域出现各种思潮、流派并存的局面。

(三)人口流动促进的民族融合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有其特有的文化。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矛盾,与经济矛盾、政治矛盾、民族矛盾、社会矛盾交织在一起,呈现出格外复杂的局面。不同民族间文化的碰撞和冲突,也推动了文化的多元化。

(四)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文化来主导文化的整体格局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上,儒家文化是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尽管中国儒、释、道“三家文化”长期并存,文化一直呈现出多元的局面,但儒家文化的主导地位是一直无人撼动的。儒家文化的倡导 “仁、义、理、智、信” 的核心价值观经过长期积淀,成为中华文化中最核心、最稳定的内核,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灵魂。但是,“五四”新文化运动虽然打破了旧的文化传统,新的文化体系却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三、组织文化多元化的趋势

在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组织文化也必然会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一)中西方组织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西方交流日益频繁,跨国公司日益增多并快速发展,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碰撞也越来越多地反映在企业特别是合资企业的内部,“以物为本”的西方管理文化与“以人为本”的中国管理文化彼此开始逐渐走入对方的“领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西方企业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程度也越来越高。在全球化经营中,跨国公司要想实施有效的管理,就必须亲自去了解民族文化差异,对子公司所在国的文化采取包容的态度,在跨文化条件下有效解决异质文化冲突,创造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以便卓有成效地实施跨文化管理。当前,跨国公司普遍面临如何适应不同国家的文化以及如何在公司内部规避不同文化相互冲突的问题,以创造更为博大、宽容的文化氛围,使不同的文化能够相互融合,整合成一种新的企业文化。

(二)组织内部文化的多元化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组织形式日趋网络化,因而要求企业文化更具弹性。由于网络化组织内部的各工作单位是相对独立,并且是自主决策,因此,在统一的主流企业文化下,各工作单位必然也会形成自己的亚文化,这些亚文化通常能反映不同工作单位或部门的风格。而同一工作单位或部门的成员往往拥有共享的独特亚文化,它既体现主流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又反映一个工作单位的亚文化特征。在网络化组织的工作单位里,企业文化会不断创新、变革,形成有别于企业文化的亚文化。因此,网络组织内部的亚文化、大型企业集团内部的亚文化以及组织内部非正式组织的亚文化,也是企业文化多元化趋势的表现形式之一。

(三)开始探索基于民族文化的本土组织文化

企业文化理论诞生于西方,但是,企业文化后来的发展使其对民族文化的关注度不够。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发生大规模的流动,使得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不断相互渗透。过去在同一民族文化背景下屡试不爽的组织管理方法如今已经难以适应多民族跨文化的组织环境。“只因为现代化在某些国家已经成为现实,一些落后的国家才以此为蓝本,结果抛弃了传统,但又没有取得现代化果实,长期陷入转型社会形态。这些国家的教训告诉我们,中国必须基于自己的传统与国情,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方式和经济体制,这样才可能顺利实现现代化[ 赵曙明.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5.]”。明确强调了基于民族文化的本土化研究的必要性。组织文化的实践也表明,我国已经开始创建基于民族文化的本土企业文化理论。开始克服西方企业文化理论移植到我国后出现的水土不服问题。例如,草原文化、蒙古民族文化和西口文化共同的作用下,小肥羊秉承传统文化的精神,发挥区域文化的优势,提出了“羊文化”的崭新理念。小肥羊继承和发扬了草原文化的特质,充分利用了内蒙古的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打造了生态型和资源型的企业文化,形成了民族型的企业文化。

(四)虚拟组织文化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各种虚拟企业层出不穷,虚拟企业的企业文化问题也随之引起人们的关注。传统企业文化通常包括四个层次:①物质文化,是由企业职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②行为文化,是指企业经营、教育宣传、人际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③制度文化,是人的意识与观念形态的反映,它又是由一定物的形式所构成,是塑造精神文化的主要机制和载体。④精神文化,是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

虚拟企业由于存续时间的短暂性、人员地理上的分散性、人员工作方式的相互独立性等特点,建设传统意义上的企业文化体系显然不现实。这就促使虚拟企业必须寻找符合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虚拟企业的本质是合作,信任是合作的基础。在信任的基础上建立企业文化必须通过培育一种真正的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企业文化的内容之一。

由于虚拟企业的成功必须依赖各成员企业的业绩。如果合作伙伴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就会影响虚拟企业目标的实现。当共同的任务产生的效益对虚拟企业内部所有成员企业都有利时,就会产生团结协作,因此,虚拟企业文化必须包含任务文化。虚拟企业是松散的自由人联合体,每个个体与企业仅是一种短暂的“契约”关系;由于网络运行方式中虚拟性、瞬时性和异地性等特点,依靠企业制度或社会法律制度的管制显然不是最有效的。因此,在企业中建立一种强调自我道德约束的“软文化”是非常重要的。综上所述,虚拟企业文化的内容是信任文化、团队文化、任务文化、从他律走向自律的文化。

四、结语

文化具有持久的延绵力,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文化的发展,除了传承自己的传统以外,尤其离不开异质文化之间的比较、借鉴与交流。组织文化的发展和本土化,更是离不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全球化并不意味着文化的趋同化,更不能是文化的全盘西化,民族文化的融合也不是一个文化统制另一个文化,也不是一个文化替代另一个文化。

21世纪,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以速度、创新以及知识为显著特征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潮流改变了企业竞争的环境,也改变了竞争的规则。日益缩小的世界给企业带来的一个重要影响是多元化文化的出现。企业不再由单一文化的主群体构成,非主群体所带来的不同文化差异已经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一系列因素的交织影响下,充分认识组织文化的多元化趋势,加强多元化文化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迫在眉睫的紧要问题。

研究一个组织组织文化的论文

浅谈组织文化的多元化趋势论文

文化的发展,除了传承自己的传统以外,尤其离不开异质文化之间的比较、借鉴与交流。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浅谈组织文化的多元化趋势论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摘要: 文化具有持久的延绵力,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文化的发展,除了传承自己的传统以外,尤其离不开异质文化之间的比较、借鉴与交流。组织文化的发展和本土化,更是离不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中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也将企业文化理论引入企业管理的实践中,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经济迅速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也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和新现象。本文结合时代背景,着重探讨关于组织文化的多元化这一趋势。

关键词: 组织文化 动因 趋势

一、引言

三十多年前,企业文化理论的横空出世,引发了一场企业管理思想革命。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思想在特殊的社会和经济变革条件下交融、碰撞的产物,可以说,企业文化思想为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树立了又一块里程碑。中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也将企业文化理论引入企业管理的实践中,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经济迅速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也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和新现象。时代的变迁使得企业文化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或一种理论,而是深深地融入企业的变革、发展和管理实践之中,并且承载着关系到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企业文化理论也得到了发展,内涵也得到极大的丰富。本文结合时代背景,着重探讨关于组织文化的多元化这一趋势。

二、组织文化多元化产生的动因

(一)全球化进程推动着文化的多元化趋势

全球化是科技发展和市场经济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客观进程,其中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重要基础和载体,但经济与文化密不可分,经济全球化必然会引起文化的变革与发展。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基础的涉及经济、技术、制度、文化乃至人们日常生活的全方位的世界范围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整体进程。今天,无论认同还是批评,无论是欣赏还是排斥,全球化已经成为与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密切相关且又无法回避的事实。人类文明已经进入了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

全球化带给中国的不仅是外来的资金和商品,还有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城市中随处可见的麦当劳,全国性的英语热都在提醒我们西方文化正深深地渗透到我国的文化生活当中。中国传统文化同外来西方文化的冲突,推动了文化的多元化。

(二)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解放

中国文化本来就有多元化的传统。中国地域辽阔,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区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且不说组成中华民族的五十六个民族各有各的文化传统,就是同一个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也有很大的差异。在一定特殊时期,我国的文化建设忽视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一味强调“一元化”,搞文化专制主义。改革开放以后,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文化建设领域出现各种思潮、流派并存的局面。

(三)人口流动促进的民族融合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有其特有的文化。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矛盾,与经济矛盾、政治矛盾、民族矛盾、社会矛盾交织在一起,呈现出格外复杂的局面。不同民族间文化的碰撞和冲突,也推动了文化的多元化。

(四)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文化来主导文化的整体格局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上,儒家文化是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尽管中国儒、释、道“三家文化”长期并存,文化一直呈现出多元的局面,但儒家文化的主导地位是一直无人撼动的。儒家文化的倡导 “仁、义、理、智、信” 的核心价值观经过长期积淀,成为中华文化中最核心、最稳定的内核,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灵魂。但是,“五四”新文化运动虽然打破了旧的文化传统,新的文化体系却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三、组织文化多元化的趋势

在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组织文化也必然会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一)中西方组织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西方交流日益频繁,跨国公司日益增多并快速发展,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碰撞也越来越多地反映在企业特别是合资企业的内部,“以物为本”的西方管理文化与“以人为本”的中国管理文化彼此开始逐渐走入对方的“领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西方企业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程度也越来越高。在全球化经营中,跨国公司要想实施有效的管理,就必须亲自去了解民族文化差异,对子公司所在国的文化采取包容的态度,在跨文化条件下有效解决异质文化冲突,创造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以便卓有成效地实施跨文化管理。当前,跨国公司普遍面临如何适应不同国家的文化以及如何在公司内部规避不同文化相互冲突的问题,以创造更为博大、宽容的文化氛围,使不同的文化能够相互融合,整合成一种新的企业文化。

(二)组织内部文化的多元化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组织形式日趋网络化,因而要求企业文化更具弹性。由于网络化组织内部的各工作单位是相对独立,并且是自主决策,因此,在统一的主流企业文化下,各工作单位必然也会形成自己的亚文化,这些亚文化通常能反映不同工作单位或部门的风格。而同一工作单位或部门的成员往往拥有共享的独特亚文化,它既体现主流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又反映一个工作单位的亚文化特征。在网络化组织的工作单位里,企业文化会不断创新、变革,形成有别于企业文化的亚文化。因此,网络组织内部的亚文化、大型企业集团内部的亚文化以及组织内部非正式组织的亚文化,也是企业文化多元化趋势的表现形式之一。

(三)开始探索基于民族文化的本土组织文化

企业文化理论诞生于西方,但是,企业文化后来的发展使其对民族文化的关注度不够。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发生大规模的流动,使得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不断相互渗透。过去在同一民族文化背景下屡试不爽的组织管理方法如今已经难以适应多民族跨文化的组织环境。“只因为现代化在某些国家已经成为现实,一些落后的国家才以此为蓝本,结果抛弃了传统,但又没有取得现代化果实,长期陷入转型社会形态。这些国家的教训告诉我们,中国必须基于自己的传统与国情,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方式和经济体制,这样才可能顺利实现现代化[ 赵曙明.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5.]”。明确强调了基于民族文化的本土化研究的必要性。组织文化的实践也表明,我国已经开始创建基于民族文化的本土企业文化理论。开始克服西方企业文化理论移植到我国后出现的水土不服问题。例如,草原文化、蒙古民族文化和西口文化共同的作用下,小肥羊秉承传统文化的精神,发挥区域文化的优势,提出了“羊文化”的崭新理念。小肥羊继承和发扬了草原文化的特质,充分利用了内蒙古的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打造了生态型和资源型的企业文化,形成了民族型的企业文化。

(四)虚拟组织文化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各种虚拟企业层出不穷,虚拟企业的企业文化问题也随之引起人们的关注。传统企业文化通常包括四个层次:①物质文化,是由企业职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②行为文化,是指企业经营、教育宣传、人际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③制度文化,是人的意识与观念形态的反映,它又是由一定物的形式所构成,是塑造精神文化的主要机制和载体。④精神文化,是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

虚拟企业由于存续时间的短暂性、人员地理上的分散性、人员工作方式的相互独立性等特点,建设传统意义上的企业文化体系显然不现实。这就促使虚拟企业必须寻找符合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虚拟企业的本质是合作,信任是合作的基础。在信任的基础上建立企业文化必须通过培育一种真正的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企业文化的内容之一。

由于虚拟企业的成功必须依赖各成员企业的业绩。如果合作伙伴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就会影响虚拟企业目标的实现。当共同的任务产生的效益对虚拟企业内部所有成员企业都有利时,就会产生团结协作,因此,虚拟企业文化必须包含任务文化。虚拟企业是松散的自由人联合体,每个个体与企业仅是一种短暂的“契约”关系;由于网络运行方式中虚拟性、瞬时性和异地性等特点,依靠企业制度或社会法律制度的管制显然不是最有效的。因此,在企业中建立一种强调自我道德约束的“软文化”是非常重要的。综上所述,虚拟企业文化的内容是信任文化、团队文化、任务文化、从他律走向自律的文化。

四、结语

文化具有持久的延绵力,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文化的发展,除了传承自己的传统以外,尤其离不开异质文化之间的比较、借鉴与交流。组织文化的发展和本土化,更是离不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全球化并不意味着文化的趋同化,更不能是文化的全盘西化,民族文化的融合也不是一个文化统制另一个文化,也不是一个文化替代另一个文化。

21世纪,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以速度、创新以及知识为显著特征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潮流改变了企业竞争的环境,也改变了竞争的规则。日益缩小的世界给企业带来的一个重要影响是多元化文化的出现。企业不再由单一文化的主群体构成,非主群体所带来的不同文化差异已经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一系列因素的交织影响下,充分认识组织文化的多元化趋势,加强多元化文化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迫在眉睫的紧要问题。

浅谈如何塑造企业文化论文

企业文化建设是市场经济和企业自身发展的基石,是企业增强竞争力的有力保障。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浅谈如何塑造企业文化论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摘要: 企业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它是企业的灵魂,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最根本标志。优秀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是企业常胜不衰的营养源泉,同时可以促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要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首先要突出自身特点,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文化,取其精华,为我所用;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保持时代先进性;同时不要操之过急,要水到渠成;要摒弃错误观念,完善文化内涵。本文论述了企业文化产生的背景及其意义,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地位及作用,分析了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误区,对塑造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建议:企业文化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要通过企业领导的大力倡导、身体力行,企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逐步塑造而成的。

关键词: 企业文化;塑造;误区

引言

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日、美间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环境发生了变化,人们对生活及工作的意义有了不同的认识。此时企业管理者面临主要以下变化:

① 人们的物质满足程度已有了较大的提高,通过金钱与物质刺激不能有效的激励员工;

② 高科技人才的竞争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焦点,知识“精英”的稀缺性远远大于资本的稀缺性;

③ 企业边界的无限扩大,世界上任何角落可能都有你企业的员工,他们可能在任何时间段工作,固定的作息时间可能被打破。空间上的有形厂房、办公楼可能不复存在,信息的传送与作业控制可通过现代化通讯与联络手段完成;

④ 员工自由度加大,文化背景、社会经历和生活习惯各不相同,跨文化的管理成为必然。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制度管理的局限性暴露无遗,企业文化的研究应运而生。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界定

企业文化的真正含义

1、企业文化从形式上看是属于思想范畴的概念 我们在治理社会时,首先要依法治国,但是再完善的法律都有失效的时候,法律失效了靠社会道德去约束。所以既要以法治国,又要以德治国。管理企业也一样,企业文化是和社会道德属于同一范畴,是指人的价值理念,是指人们在思想理念上的自我约束,是对企业制度失效的一种补充。

2、企业文化从内容上看是反映企业行为的价值理念 企业文化的内容,是对企业现实运行过程的反映,具体讲,就是企业制度、战略在人的价值理念上的反映。

3、企业文化从性质上看是属于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 企业文化约束企业员工的行为,约束企业的运行过程,是在现实中真正起作用的价值理念。

4、企业文化从属性上看是属于企业性质的价值理念 这一点区别于民族的价值理念、社会的价值理念。

5、企业文化从作用上看是属于规范企业行为的价值理念企业文化对企业的行为以及员工的行为起到非常好的规范作用。它不是一种包装性的价值理念,而是要真正解决企业问题的价值理念。

企业文化的特征

突出的个性化特征。在中国加入WTO以后,企业的竞争更加激烈。企业文化作为竞争的手段,必须突出自己企业的优势,注重总结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形成企业文化建设的个性化特征。然而,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兴起的时间并不长,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开始的,处在起步阶段。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是缺乏个性,照搬其他企业的口号,存在着雷同化的现象。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总结自己经验教训的结晶,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法宝,是企业家个人奋斗经历的真实写照。由于企业主导产品不同,经营范围不同,人员素质和技术含量不同,不同企业的发展道路是不一样的,企业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也应是不同的。

.能够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企业文化属于上层建筑范畴而反作用于生产力。判断改革和各项工作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一个国家来讲是这样,同样对一个企业来讲也是这样。先进的企业文化一定是能够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的。

经过长期营造,而且是被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具有递延性和稳定性。企业文化的建设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一批批、一代代的企业家和员工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去营造、培养和发展。文化是要有底蕴的、有根基的。每个企业都有自己不同的创业和发展的轨迹,由此而形成不同的企业文化特色。一个企业优秀与否,不仅要看昌盛期,更要看困难期;不仅要看发展期,还要看它的创业期。如果企业在遇到困难和受挫折时,全体员工还能保持同一的思想,同舟共济,知难而进,百折不挠,这个企业的优秀文化就真正形成了。

优秀的企业文化体现双赢战略。优秀的企业从优秀企业文化中受益,员工价值也得到充分体现。优秀文化要充分尊重人、充分体现人的价值,员工可以从中得到无限享受。让一个员工去爱他的企业,必须有其自身的道理。要想使员工关心企业,能够与企业同心同德、尽职尽责,主要在于员工能够分享企业成长所带来的好处。只有在双赢战略的企业文化下,员工才能树立积极的工作价值观,才能真正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才能体会出人格的被尊重,也才能表现出敬业敬职的精神,公司才真正被员工所热爱。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适应国际竞争。研究组织文化首先要研究民族文化。据有关研究表明,民族文化对员工的影响比组织文化对员工的影响大。在考虑员工行为的影响因素时,更应考虑到民族文化的作用。但是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要研究文化的国际性。文化的差异来源于文化产生的背景和历史,文化差异是区别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重要标志。文化差异的客观现实性会多方面影响着跨国公司的商务活动,因而理解和重视文化差异是很重要的。为了成功跨越文化界限,公司必须尽其所能地了解其商务工作所在地重要的文化准则、价值观、宗教信仰、文化理念,以及学会识别一种文化的重要象征、价值观和礼仪。这有助于跨国公司理解其顾客、工人和公司竞争行为背后的原因,并减少其在海外市场操作上的盲目性和风险性。

优秀的企业文化具有创新性。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为主要的资本,成为促进生产力进步和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决定性因素。成功企业的秘诀就在于不断创新。

塑造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企业是以人与人的组合为基础的经营劳动主体,其经营行为必然最终都要人格化,企业的所有活动最终都要靠人来执行。企业的制度安排,企业的经营战略的选择,必然体现在人的价值理念中,以企业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企业文化是一个涉及到企业能否高效发展的极其重要的问题。

1、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任何一个企业所倡导的企业文化就是这个企业在制度安排以及经营战略选择上对人的价值理念的要求,即人们在价值理念上能够认同企业制度安排及企业战略选择,并以符合企业制度安排及战略选择的价值理念指导自己的行动,因此,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灵魂。

2、企业文化是实现企业制度与经营战略的重要思想保障。企业对人的约束有两种。一种是外在约束,如企业规章制度;另一种是内在约束,如作为价值理念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能使员工自觉主动地执行企业制度,贯彻企业经营战略。

3、企业文化是企业制度创新与经营战略创新的理念基础。企业文化的创新,不仅带来员工价值理念的创新,而且还会推动企业制度的创新和经营战略的创新。例如,海尔之所以能在制度安排及战略选择上有创新,是因为有一套完整的企业文化。因而,海尔案例是以企业文化为题目进入哈佛案例库的。

4、企业文化是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企业活力最终来自于人,也就是来自于人的积极性,只有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使企业充满活力。企业文化作为员工所信奉的价值理念,必然会

直接涉及到企业的活力,是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

企业文化是企业行为规范的内在约束。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员工行为应该规范,即要求员工能很好地遵守和贯彻企业的制度及企业的经营战略,有自我约束的内在要求。人的行为受思想支配,思想是人的内在约束,这种内在约束就是企业文化。只有在这种内在约束起作用的条件下,才能保证企业制度和企业经营战略的有效实行。

6、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但可以规范员工的行为,还可以凝聚企业员工共同奋斗,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我们从美国惠普公司的尊重员工的个人价值与尊严的企业文化,从美国IBM公司的尊重员工、用户至上、追求卓越的管理理念,从日本松下公司的产业报国,亲和一致,感恩报恩的企业精神,从中国企业大庆油田的铁人精神都不难发现其成功的秘诀就在于企业文化的力量。

二、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影响

积极影响

1、优秀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促进人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竞争力,走向国际化。而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其突出的主文化,主文化又体现的是一种核心价值观,它可以形成统一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进而凝聚成核心竞争力。没有文化的企业是不成熟的企业,没有先进文化的企业称不上世界级的企业。试想,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如果没有先进的管理哲学和经营理念如何去统帅企业的千军万马,如何将个人的目标与企业的目标保持一致,实现最大化的经营合力?综观国际大公司的经营理念,已不完全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或是股东权益最大化,而大多是透过企业生态论,为顾客、职工、股东和其他全体关系人创造整体价值。只有为顾客创造价值,才能积极有效地开发和创造市场;只有为职工创造价值,才能保证职工与企业价值同步增长,最终保证企业价值的实现。因此,决定竞争优势的根本力量,是如何以优秀的企业文化去吸引全球最优秀的人才,去创办世界最优秀的企业。

2、优秀的文化可以使企业常胜不衰。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和有效保证,可以在无声无息中延长企业的生命周期。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可以说每一个成功的公司,都必须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后盾。先进的企业之所以能够战胜落后的企业,就是因为先进企业的文化比落后企业的文化更能适应竞争的要求、更具有生命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一个企业的动力及凝聚力都来自于企业的文化,技术只是一个平台。没有一套较成功的文化的企业,生命力是有限的。

3、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总体来讲,优秀的企业文化凝聚着许多民族的、人类的共同的优秀品质,包括和谐、诚信、和平等良好的人文特征。优秀的企业文化在给企业、员工创造财富的同时,也给其客户、消费者乃至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进而推动人类文化进步。

消极影响

1、多数企业塑造企业文化的目的是打造公司形象和品牌形象。这些企业一般在进行企业文化工作之前就会让人们知道他要做企业文化了, 并且其企业文化工作本身也大都是为了公司宣传所需要。

2、部分企业塑造企业文化的目的是灌输企业领导或上级的指示。这些企业中, 企业文化工作主要就是宣传领导本人和领导的指示, 甚至把吹捧领导作为企业文化塑造的主要工作。

3、部分企业塑造企业文化是为了跟风。因为大家都在做, 且还是美国、日本传过来的理论, 多少应有些好处吧, 凭什么我们不做, 至于目的作用什么的, 以后再去考虑。

4、部分企业塑造的企业文化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为了企业的长期发展, 这些企业的立意都比较高, 也按照塑造的程序走, 可以说中国企业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 在企业文化塑造方面作了较多的有意义的探索, 但在企业文化塑造的成功案例却不多, 有的企业在兴旺的时候把企业文化当作口头禅, 而一旦遭遇危机, 却又发现, 企业最缺乏的仍是企业文化。

三、塑造企业文化中出现的问题

随着我国加入WTO,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许多企业都在积极地建设企业文化,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却不知不觉地出现了一些误区。

形式主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思维系统 这种观点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思维系统,因而把企业文化分为企业理念、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企业思维系统的差别构成不同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文化活动 持这种观点的人,把企业文化简单理解成员工的各种文化活动,如:卡拉OK比赛、体育比赛等。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形象设计,好多企业把企业形象设计称之为企业文化,这与企业制度及企业战略根本不着边。企业文化是企业产品的文化品位 这种观点把所有有

关企业产品的文化品位内容,都统称为企业文化,这混淆了企业文化与产品文化。

老板主义

在带领企业的过程中,领导人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下面的眼睛都会看着。领导人经常要亲历亲为,率先垂范,这样既可以起到榜样作用,也可以真正了解下属的真实想法。

要走出单边灌输的误区。有的企业老总发展企业文化,仅仅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意志,只是“教”员工如何如何,殊不知企业负责人和管理层是企业员工的表率。企业文化是人们意识的能动产物,不是客观环境的消极反映。在客观上出现对某种文化的需要,往往交织在各种相互矛盾的利益之中,羁绊于根深蒂固的传统习俗之内。因而,一开始总是只有少数人首先觉悟,他们提出反映客观需要的文化主张,倡导改变旧的观念及行为方式,成为企业文化的先驱者。正是由于少数领袖人物和先进分子的示范,启发和带动了企业的其他人,形成了企业新的文化模式。

因此,要建立有特色的企业文化,首先要从企业领导人的“领导人文化”抓起。

认识片面

简单理解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识别系统 这是指把企业文化理解成仅仅是一个企业与另外一个企业有哪些不同的识别标准。一般包括视觉识别、行为识别以及理念识别。片面认为企业文化是包装企业的方法。在现实中,人们运用各种非常好的形容词及名言、警句,把企业进行包装,把这些包装企业的词语当做企业文化,例如,“顾客就是上帝”“服务社会”“争创一流”等。

四、企业文化的提升措施

规范管理层,确定主导企业文化

1、企业文化创新化,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动力源泉 企业文化的创新首先是企业必须遵循市场特有的规律,找准市场定位,根据时代特征确定不断创新的价值观,向社会提供优质产品和良好的服务;其次,是企业制度的创新,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传统的管理模式将由知识管理所替代,从而将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连接起来,在人际交流的互动过程中完成信息与知识的共享,并运用群体智慧进行创新,以赢得竞争优势;最后是企业形象的创新,必须不断扩大企业形象在企业发展中的功能,激励员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性,增强企业凝聚力。

2、将企业文化制度化,第一层含义是指企业文化必须要充分体现在企业的制度安排和战略选择中,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对企业制度安排和战略选择的能动作用。第二层含义,是指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倡导的价值理念,必须通过制度的方式来统帅员工的思想,任何员工都必须在思想上接受企业文化,忠于它,企业文化作为员工在思想上的制度而存在。

3、企业文化实践化,企业文化不仅是一种企业倡导、信奉的价值理念,而是必须要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即,企业文化要指导企业制度的建立和战略选择。企业文化不仅仅表现在各种文件中,而是更多地表现在员工的行动中。

4、企业文化教育化,必须要通过灌输的方式将企业所信奉和必须实现的价值理念,渗透到员工的头脑中去,因此,加强企业员工的培训。

5、企业文化奖惩化,企业文化的塑造需要强制和激励去引导,对遵守企业文化的人要重奖,对违背企业文化的则严厉惩罚。这是将企业文化植根于员工头脑之中的重要手段。

6、企业文化系统化,在塑造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必须将企业文化的内容从可长期存在、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盈利的角度去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一个系统性的企业文化。这种系统性的企业文化将会对员工产生很大的约束力。国外有些企业的企业文化白皮书竟然有十几万字之多,这么多的企业文化内容不是一年两年形成的,而是长时期积累的结果,是坚持企业文化系统性的结果。

宣传教育,加大企业文化力度

将企业培养成“学习型组织”,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模式 “学习型组织”是一种宏观的管理理论。其构成要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第一,拥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机制;第二,建有多元回馈和开放的学习系统;第三,形成学习共享与互动的组织氛围;第四,具有实现共同愿望的不断增长的学习力;第五,工作学习化使成员活出生命意义;第六,学习工作化使组织不断创新发展。

将“学习型组织”确定为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模式,有利于树立“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的理念,充分发挥智力资源的作用,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为此,我国的企业需要建设一支高理论素质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队伍,以此来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模式。倡导行为文化。企业文化建设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落实到行为之中。我们常说,看一个人,不仅要听其言,而且要观其行,社会公众对一个企业的认识也是如此。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家要积极倡导优秀的行为文化,并且身体力行。

积极开展企业文体活动的精神文明建设:(1)要利用舆论宣传阵地,通过电视、报刊、网络、形势任务教育、报告、演讲、座谈等方式宣传和传播企业精神,使之深入人心。(2)通过树立典型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利用榜样的力量来培育企业精神,制定反映企业精神和促进企业精神成长的规章制度。企业精神不具有强制性,但可以通过制度的强制性来保障。(3)通过具体的活动来塑造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无形、抽象的,但可以通过企业发展史展览、文艺汇演等让员工切身感受体会企业精神的含义,对员工进行熏陶和教育。(4)可以举办企业文化培训班,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知识、企业精神的理论教育,让员工对企业精神有认同感,在工作中自觉实践企业精神。

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应具有针对性,使被强化者能从中体会到更深更广的意义,例如,合理行为被肯定,也就是得到了企业的承认,被强化者就会有一种成就感,激励他行为的再生。2、注意强化的时效性,要选准时机、及时强化,同时应考虑反馈的获得,这样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3、强化手段的选择要因人而异。要把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结合起来,要考虑被强化者的需求,这样才能效用最佳。行为得到不断强化而稳定下来,人们就会自然地接受指导这种行为的价值观念,从而使企业的价值观念为全体员工所接受,形成优良的企业文化。

因此,塑造企业文化可以紧密结合生产经营实际,通过文化、教育手段和寓教于乐,渗透,激励等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引导、熏陶、潜移默化地塑造员工,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文化素质,形成企业内部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结合力,推动企业发展。

结束语

企业文化建设是市场经济和企业自身发展的基石,是企业增强竞争力的有力保障。文化推动和促进企业发展,企业的发展催生更优秀、更先进的企业文化。因此,我们应根据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再造,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增添后劲。企业文化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和艰巨的工作, 必须把企业文化当成企业每时每刻的工作, 确保在企业文化塑造的关键环节上不出现的偏差, 否则就极有可能影响到整个企业文化系统, 从而影响企业的管理和经营。同时企业还要确立正确的思路, 采取专业的方法。只有这样, 企业文化塑造才能落到实处,也才能对企业经营产生真正的长期贡献。

参考文献

1] 宋亚菲.国际企业管理学.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2] 魏杰.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生命常青藤.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3] 邢以群、张大亮: 企业文化建设: 重塑企业精神支柱.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

[4] 孙秋柏,唐志丹,孙耀唯.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经济管理文摘,2002(13).

[5] 世界企业文化网.

[6] 李华,王正斌.地缘文化差异下我国企业的跨国商务.经济管理文摘,2002(15).

组织文化毕业论文

(1)联系工作实际选题要结合我国行政管理实践(特别是自身工作实际),提倡选择应用性较强的课题,特别鼓励结合当前社会实践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建议立足于本地甚至是本单位的工作进行选题。选题时可以考虑选些与自己工作有关的论题,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自己的实践工作经验上升为理论,或者以自己通过大学学习所掌握到的理论去分析和解决一些引起实际工作问题。(2)选题适当所谓选题要适当,就是指如何掌握好论题的广度与深度。选题要适当包括有两层意思:一是题目的大小要适当。题目的大小,也就是论题涉及内容的广度。确定题目的大小,要根据自己的写作能力而定。如果题目过大,为了论证好选题,需要组织的内容多,重点不易把握,论述难以深入,加上写作时间有限,最后会因力不胜任,难以完成,导致中途流产或者失败。相反,题目太小了,轻而易举,不费功夫,这样又往往反映不出学员通过几年大学阶段学习所掌握的知识水平,也失去从中锻炼和提高写作能力的机会,同时由于题目较小,难以展开论述,在字数上很难达到规定字数要求。此外,论文题目过小也不利于论文写作,结果为了凑字数,结尾部分东拼西凑,结构十分混乱。二题目的难易程度要适当。题目的难易程度,也就是论题涉及的深度。确定题目的难易,也要根据自己的写作能力而定,量力而为。题目难度过大,学员除了知识结构、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外,资料搜集方面也有局限。这样,就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致使论文写了一半就写不下去了,中途要求另选题目。所以,在这个问题上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既不要脱离实际,好高骛远,去选一些自己不可能写好的论题;又不能贪图轻便,降低要求,去写一些随手可得的论题。(3)选题要新意所谓要有新意,就是要从自己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出发,在研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善于发现新问题,敢于提出前人没有提出过的,或者虽已提出来,但尚未得到定论或者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只要自己的论文观点正确鲜明,材料真实充分,论证深刻有力,也可能填补我国理论界对某些方面研究的空白,或者对以前有关学说的不足进行补充、深化和修正。这样,也就使论文具有新意,具有独创性。

去一些管理方面的网站上找八九点管理培训研究网

《论企业团队文化建设》,一、目前团队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规避 (一)感觉自己不被重视。不要过分渲染团队概念,团队最初应去解决自己“影响力范围”内的问题,给团队规定一个时间范围,要求其制定计划以及如何达到这个目标。明确其权限,经常申明这些权限。团队成功最关键的标准是培养团队精神和完成工作的能力。 (二)苦乐不均。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工作风格,尽管团队中有一定余地可以兼容不同工作风格的员工,但也要制定起码的要求以便避免冲突。虽然人们对不同工作的偏好可以通过岗位轮值得到满足,但工作的速度和质量是所有团队成员都必须遵守的标准。因此要统一业绩标准,平等的业绩标准可培养团队成员的相互尊重。 (三)把握不准“度”。许多团队刚开始拥有新发现的权力和职责兴奋不已,以致首次遇到始料不及的障碍时,只好打退堂鼓。因此要未雨绸缪,事先考虑到可能遇到的阻力和失败,制定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计划。最好同时进行几个项目,一些则可能陷入困境,而另外一些项目必定会成功,把这些成功和失败作为学习的经验。 (四)不负责任的态度。团队成员不得不面临以下状况:同时学习几种职位所必须的知识、随时准备变换新的工作、升任领导职务、掌握新的技能等。因此,需要有相应的公正奖励,有相应的激励措施,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 (五)不能相互包容。以下是对几种团队人员的应对策略。 1.“天才型”员工:胸藏机杼,工作游刃有余。他们感到失望是因为工作中缺乏新的挑战。因此要让他们参加特殊项目或做团队领导。让他们不断加快轮换职位。 2.“沉默寡言型”员工:工作没问题,能应付。但他们不会在团体会议上分享观念,也不会加入团体项目。因此要让他们与更积极自信的同事合作,或不断给予他们要求更高的工作。 3.“大材小用型”员工:未能人尽其才,或相对其工作来说培训过多。因此要多听取他们的建议或委派他们担任更重要的角色。 二、建设企业团队文化的建议 1.选好优秀的团队领导。团队的领导有两类:先锋型领导和赤字型领导。前者往往会身体力行,试图通过榜样的力量灌输给团队成员同样的品质。后者强调的是领导要善于根据薄弱环节进行补差,团队缺乏活力,他就提供活力,团队缺少控制,他就提供控制;前者强调对现有资源进行激发,后者强调为团队成员提供发挥才智的空间;前者突出领导对团队要求些什么,后者突出团队对领导要求些什么。进入二十一以来,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知识更新的加速化倾向日益凸现,赤字型领导应当成为一种首选模式,注重去培养下属,鼓励和支持下属承担更为艰巨的任务。 成为赤字型领导必须会要求不同层次的管理者进行适当的角色转换。企业的基层管理者们必须实现从传统的经营实践者角色到充满进取精神的企业家角色的转变,中层管理者们必须实现从行政管理者到支持辅导型教练角色的转变,高层管理者们则必须实现从资源分配者到制度建设型角色的转变,高层管理者的主要贡献是为组织提供一种视野和活力。 2.满足团队运转所必须的四个关联条件。一是团队内必须充满活力。活力可以通过员工的创造性、工作热情、和谐的团队氛围体现出来;二是团队内必须有一套为达到目标而设置的控制系统;三是团队必须拥有完成任务所需的专业知识(包括技术专业知识、关于运作方法的知识以及政治知识);四是团队必须要有一定的影响能力。特别是团队里要有部分不仅在团队内部有影响力,而且对团队以外的更大范围内有足够影响力的成员。 3.加大团队管理上的授权。团队工作的宗旨就是委托与放权。一个普通的团队领导者必须经常性在权力下放与权力控制、指令式风格与协商式风格之间做出分析、判断、比较、抉择。以团队为基础的管理结构并不是指简单地摆脱权威体系的束缚,领导者更主要的任务是学会改变组织内权力的运用方式,改变对员工的评估标准体系。 4.给予团队管理充分的尊重。一是特定团队内部的每个成员间能够相互尊重、彼此理解,否则,一个团队将无法运行而走向解散;二是组织的领袖或团队的管理者能够为团队创造一种相互尊重的氛围,确保团队成员有一种完成工作的自信心。人们只有相互尊重,尊重彼此的技术和能力,尊重彼此的意见和观点,尊重彼此对组织的全部贡献,团队共同的工作才能比这些人单独工作更有效率。 5.建立成员间的技能互补、角色分工的团队。团队内应该同时有三种不同技能的人:一是需要具有技术专长的成员;二是需要具有能够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建议,并权衡建议做出比较性选择的决策技能的成员;三是需要若干能够协调解决冲突,处理人际关系的成员。无论缺少何种类型的人员,团队都不能高效运转。因此要充分注意到个体能够给团队带来最大贡献的个人优势,并使工作分配与成员偏好风格相一致。 6.培养团队的创新精神。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团队具备这样的特点:在团队风气上,能够容忍不同的观点,支持在可接受范围内进行不同的试验;在成员的忠诚程度上,人们愿意留在团队,共同拥有价值观,并愿意为此付出努力;在成员合作方式上,团队成员之间能够坦诚交流,互通信息。这样的团队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才能形成。领导必须在组织上为团队建设提供如下支持:一是明确团队的目标;二是给予一定的资源,三是提供可靠的信息;四是不断地培训和教育;五是定期信息反馈;六是技术及方法的指导。 7.支持和利用团队来实现组织的目标。一个积极的、运转灵活的团队不但非常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目标体系,而且还会积极主动地与组织的其他部分保持友好的合作关系。一般来说,以任务为导向的团队,往往易于接受新的工作方式。因此,如果企业主管人员能够与团队成员进行必要的沟通,团队成员为组织实现目标的积极性就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8.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团队赖以运行的组织文化是团队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团队一个很大特点是信任,一是团队成员间相互的高度信任,即团队成员必须彼此相信各自的正直、个性特点、工作能力。二是管理者对团队成员的信任,主要表现为组织过程中的透明度和公开性。为此,企业高层管理者必须致力于创造一种支持团队建设的、开放性的组织文化。这种文化既能支持团队成员积极开发自身技能,建立一种勇于承担风险的自信心,又能接受来自基层对上级管理者制定的战略方案、管理模式的种种质疑,容许团队成员工作中的失败,进而达到团队成员创造性潜能的最大释放。

谈组织文化1500字论文

浅谈如何塑造企业文化论文

企业文化建设是市场经济和企业自身发展的基石,是企业增强竞争力的有力保障。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浅谈如何塑造企业文化论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摘要: 企业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它是企业的灵魂,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最根本标志。优秀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是企业常胜不衰的营养源泉,同时可以促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要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首先要突出自身特点,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文化,取其精华,为我所用;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保持时代先进性;同时不要操之过急,要水到渠成;要摒弃错误观念,完善文化内涵。本文论述了企业文化产生的背景及其意义,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地位及作用,分析了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误区,对塑造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建议:企业文化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要通过企业领导的大力倡导、身体力行,企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逐步塑造而成的。

关键词: 企业文化;塑造;误区

引言

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日、美间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环境发生了变化,人们对生活及工作的意义有了不同的认识。此时企业管理者面临主要以下变化:

① 人们的物质满足程度已有了较大的提高,通过金钱与物质刺激不能有效的激励员工;

② 高科技人才的竞争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焦点,知识“精英”的稀缺性远远大于资本的稀缺性;

③ 企业边界的无限扩大,世界上任何角落可能都有你企业的员工,他们可能在任何时间段工作,固定的作息时间可能被打破。空间上的有形厂房、办公楼可能不复存在,信息的传送与作业控制可通过现代化通讯与联络手段完成;

④ 员工自由度加大,文化背景、社会经历和生活习惯各不相同,跨文化的管理成为必然。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制度管理的局限性暴露无遗,企业文化的研究应运而生。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界定

企业文化的真正含义

1、企业文化从形式上看是属于思想范畴的概念 我们在治理社会时,首先要依法治国,但是再完善的法律都有失效的时候,法律失效了靠社会道德去约束。所以既要以法治国,又要以德治国。管理企业也一样,企业文化是和社会道德属于同一范畴,是指人的价值理念,是指人们在思想理念上的自我约束,是对企业制度失效的一种补充。

2、企业文化从内容上看是反映企业行为的价值理念 企业文化的内容,是对企业现实运行过程的反映,具体讲,就是企业制度、战略在人的价值理念上的反映。

3、企业文化从性质上看是属于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 企业文化约束企业员工的行为,约束企业的运行过程,是在现实中真正起作用的价值理念。

4、企业文化从属性上看是属于企业性质的价值理念 这一点区别于民族的价值理念、社会的价值理念。

5、企业文化从作用上看是属于规范企业行为的价值理念企业文化对企业的行为以及员工的行为起到非常好的规范作用。它不是一种包装性的价值理念,而是要真正解决企业问题的价值理念。

企业文化的特征

突出的个性化特征。在中国加入WTO以后,企业的竞争更加激烈。企业文化作为竞争的手段,必须突出自己企业的优势,注重总结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形成企业文化建设的个性化特征。然而,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兴起的时间并不长,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开始的,处在起步阶段。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是缺乏个性,照搬其他企业的口号,存在着雷同化的现象。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总结自己经验教训的结晶,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法宝,是企业家个人奋斗经历的真实写照。由于企业主导产品不同,经营范围不同,人员素质和技术含量不同,不同企业的发展道路是不一样的,企业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也应是不同的。

.能够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企业文化属于上层建筑范畴而反作用于生产力。判断改革和各项工作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一个国家来讲是这样,同样对一个企业来讲也是这样。先进的企业文化一定是能够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的。

经过长期营造,而且是被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具有递延性和稳定性。企业文化的建设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一批批、一代代的企业家和员工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去营造、培养和发展。文化是要有底蕴的、有根基的。每个企业都有自己不同的创业和发展的轨迹,由此而形成不同的企业文化特色。一个企业优秀与否,不仅要看昌盛期,更要看困难期;不仅要看发展期,还要看它的创业期。如果企业在遇到困难和受挫折时,全体员工还能保持同一的思想,同舟共济,知难而进,百折不挠,这个企业的优秀文化就真正形成了。

优秀的企业文化体现双赢战略。优秀的企业从优秀企业文化中受益,员工价值也得到充分体现。优秀文化要充分尊重人、充分体现人的价值,员工可以从中得到无限享受。让一个员工去爱他的企业,必须有其自身的道理。要想使员工关心企业,能够与企业同心同德、尽职尽责,主要在于员工能够分享企业成长所带来的好处。只有在双赢战略的企业文化下,员工才能树立积极的工作价值观,才能真正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才能体会出人格的被尊重,也才能表现出敬业敬职的精神,公司才真正被员工所热爱。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适应国际竞争。研究组织文化首先要研究民族文化。据有关研究表明,民族文化对员工的影响比组织文化对员工的影响大。在考虑员工行为的影响因素时,更应考虑到民族文化的作用。但是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要研究文化的国际性。文化的差异来源于文化产生的背景和历史,文化差异是区别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重要标志。文化差异的客观现实性会多方面影响着跨国公司的商务活动,因而理解和重视文化差异是很重要的。为了成功跨越文化界限,公司必须尽其所能地了解其商务工作所在地重要的文化准则、价值观、宗教信仰、文化理念,以及学会识别一种文化的重要象征、价值观和礼仪。这有助于跨国公司理解其顾客、工人和公司竞争行为背后的原因,并减少其在海外市场操作上的盲目性和风险性。

优秀的企业文化具有创新性。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为主要的资本,成为促进生产力进步和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决定性因素。成功企业的秘诀就在于不断创新。

塑造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企业是以人与人的组合为基础的经营劳动主体,其经营行为必然最终都要人格化,企业的所有活动最终都要靠人来执行。企业的制度安排,企业的经营战略的选择,必然体现在人的价值理念中,以企业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企业文化是一个涉及到企业能否高效发展的极其重要的问题。

1、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任何一个企业所倡导的企业文化就是这个企业在制度安排以及经营战略选择上对人的价值理念的要求,即人们在价值理念上能够认同企业制度安排及企业战略选择,并以符合企业制度安排及战略选择的价值理念指导自己的行动,因此,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灵魂。

2、企业文化是实现企业制度与经营战略的重要思想保障。企业对人的约束有两种。一种是外在约束,如企业规章制度;另一种是内在约束,如作为价值理念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能使员工自觉主动地执行企业制度,贯彻企业经营战略。

3、企业文化是企业制度创新与经营战略创新的理念基础。企业文化的创新,不仅带来员工价值理念的创新,而且还会推动企业制度的创新和经营战略的创新。例如,海尔之所以能在制度安排及战略选择上有创新,是因为有一套完整的企业文化。因而,海尔案例是以企业文化为题目进入哈佛案例库的。

4、企业文化是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企业活力最终来自于人,也就是来自于人的积极性,只有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使企业充满活力。企业文化作为员工所信奉的价值理念,必然会

直接涉及到企业的活力,是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

企业文化是企业行为规范的内在约束。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员工行为应该规范,即要求员工能很好地遵守和贯彻企业的制度及企业的经营战略,有自我约束的内在要求。人的行为受思想支配,思想是人的内在约束,这种内在约束就是企业文化。只有在这种内在约束起作用的条件下,才能保证企业制度和企业经营战略的有效实行。

6、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但可以规范员工的行为,还可以凝聚企业员工共同奋斗,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我们从美国惠普公司的尊重员工的个人价值与尊严的企业文化,从美国IBM公司的尊重员工、用户至上、追求卓越的管理理念,从日本松下公司的产业报国,亲和一致,感恩报恩的企业精神,从中国企业大庆油田的铁人精神都不难发现其成功的秘诀就在于企业文化的力量。

二、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影响

积极影响

1、优秀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促进人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竞争力,走向国际化。而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其突出的主文化,主文化又体现的是一种核心价值观,它可以形成统一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进而凝聚成核心竞争力。没有文化的企业是不成熟的企业,没有先进文化的企业称不上世界级的企业。试想,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如果没有先进的管理哲学和经营理念如何去统帅企业的千军万马,如何将个人的目标与企业的目标保持一致,实现最大化的经营合力?综观国际大公司的经营理念,已不完全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或是股东权益最大化,而大多是透过企业生态论,为顾客、职工、股东和其他全体关系人创造整体价值。只有为顾客创造价值,才能积极有效地开发和创造市场;只有为职工创造价值,才能保证职工与企业价值同步增长,最终保证企业价值的实现。因此,决定竞争优势的根本力量,是如何以优秀的企业文化去吸引全球最优秀的人才,去创办世界最优秀的企业。

2、优秀的文化可以使企业常胜不衰。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和有效保证,可以在无声无息中延长企业的生命周期。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可以说每一个成功的公司,都必须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后盾。先进的企业之所以能够战胜落后的企业,就是因为先进企业的文化比落后企业的文化更能适应竞争的要求、更具有生命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一个企业的动力及凝聚力都来自于企业的文化,技术只是一个平台。没有一套较成功的文化的企业,生命力是有限的。

3、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总体来讲,优秀的企业文化凝聚着许多民族的、人类的共同的优秀品质,包括和谐、诚信、和平等良好的人文特征。优秀的企业文化在给企业、员工创造财富的同时,也给其客户、消费者乃至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进而推动人类文化进步。

消极影响

1、多数企业塑造企业文化的目的是打造公司形象和品牌形象。这些企业一般在进行企业文化工作之前就会让人们知道他要做企业文化了, 并且其企业文化工作本身也大都是为了公司宣传所需要。

2、部分企业塑造企业文化的目的是灌输企业领导或上级的指示。这些企业中, 企业文化工作主要就是宣传领导本人和领导的指示, 甚至把吹捧领导作为企业文化塑造的主要工作。

3、部分企业塑造企业文化是为了跟风。因为大家都在做, 且还是美国、日本传过来的理论, 多少应有些好处吧, 凭什么我们不做, 至于目的作用什么的, 以后再去考虑。

4、部分企业塑造的企业文化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为了企业的长期发展, 这些企业的立意都比较高, 也按照塑造的程序走, 可以说中国企业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 在企业文化塑造方面作了较多的有意义的探索, 但在企业文化塑造的成功案例却不多, 有的企业在兴旺的时候把企业文化当作口头禅, 而一旦遭遇危机, 却又发现, 企业最缺乏的仍是企业文化。

三、塑造企业文化中出现的问题

随着我国加入WTO,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许多企业都在积极地建设企业文化,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却不知不觉地出现了一些误区。

形式主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思维系统 这种观点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思维系统,因而把企业文化分为企业理念、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企业思维系统的差别构成不同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文化活动 持这种观点的人,把企业文化简单理解成员工的各种文化活动,如:卡拉OK比赛、体育比赛等。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形象设计,好多企业把企业形象设计称之为企业文化,这与企业制度及企业战略根本不着边。企业文化是企业产品的文化品位 这种观点把所有有

关企业产品的文化品位内容,都统称为企业文化,这混淆了企业文化与产品文化。

老板主义

在带领企业的过程中,领导人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下面的眼睛都会看着。领导人经常要亲历亲为,率先垂范,这样既可以起到榜样作用,也可以真正了解下属的真实想法。

要走出单边灌输的误区。有的企业老总发展企业文化,仅仅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意志,只是“教”员工如何如何,殊不知企业负责人和管理层是企业员工的表率。企业文化是人们意识的能动产物,不是客观环境的消极反映。在客观上出现对某种文化的需要,往往交织在各种相互矛盾的利益之中,羁绊于根深蒂固的传统习俗之内。因而,一开始总是只有少数人首先觉悟,他们提出反映客观需要的文化主张,倡导改变旧的观念及行为方式,成为企业文化的先驱者。正是由于少数领袖人物和先进分子的示范,启发和带动了企业的其他人,形成了企业新的文化模式。

因此,要建立有特色的企业文化,首先要从企业领导人的“领导人文化”抓起。

认识片面

简单理解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识别系统 这是指把企业文化理解成仅仅是一个企业与另外一个企业有哪些不同的识别标准。一般包括视觉识别、行为识别以及理念识别。片面认为企业文化是包装企业的方法。在现实中,人们运用各种非常好的形容词及名言、警句,把企业进行包装,把这些包装企业的词语当做企业文化,例如,“顾客就是上帝”“服务社会”“争创一流”等。

四、企业文化的提升措施

规范管理层,确定主导企业文化

1、企业文化创新化,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动力源泉 企业文化的创新首先是企业必须遵循市场特有的规律,找准市场定位,根据时代特征确定不断创新的价值观,向社会提供优质产品和良好的服务;其次,是企业制度的创新,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传统的管理模式将由知识管理所替代,从而将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连接起来,在人际交流的互动过程中完成信息与知识的共享,并运用群体智慧进行创新,以赢得竞争优势;最后是企业形象的创新,必须不断扩大企业形象在企业发展中的功能,激励员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性,增强企业凝聚力。

2、将企业文化制度化,第一层含义是指企业文化必须要充分体现在企业的制度安排和战略选择中,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对企业制度安排和战略选择的能动作用。第二层含义,是指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倡导的价值理念,必须通过制度的方式来统帅员工的思想,任何员工都必须在思想上接受企业文化,忠于它,企业文化作为员工在思想上的制度而存在。

3、企业文化实践化,企业文化不仅是一种企业倡导、信奉的价值理念,而是必须要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即,企业文化要指导企业制度的建立和战略选择。企业文化不仅仅表现在各种文件中,而是更多地表现在员工的行动中。

4、企业文化教育化,必须要通过灌输的方式将企业所信奉和必须实现的价值理念,渗透到员工的头脑中去,因此,加强企业员工的培训。

5、企业文化奖惩化,企业文化的塑造需要强制和激励去引导,对遵守企业文化的人要重奖,对违背企业文化的则严厉惩罚。这是将企业文化植根于员工头脑之中的重要手段。

6、企业文化系统化,在塑造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必须将企业文化的内容从可长期存在、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盈利的角度去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一个系统性的企业文化。这种系统性的企业文化将会对员工产生很大的约束力。国外有些企业的企业文化白皮书竟然有十几万字之多,这么多的企业文化内容不是一年两年形成的,而是长时期积累的结果,是坚持企业文化系统性的结果。

宣传教育,加大企业文化力度

将企业培养成“学习型组织”,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模式 “学习型组织”是一种宏观的管理理论。其构成要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第一,拥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机制;第二,建有多元回馈和开放的学习系统;第三,形成学习共享与互动的组织氛围;第四,具有实现共同愿望的不断增长的学习力;第五,工作学习化使成员活出生命意义;第六,学习工作化使组织不断创新发展。

将“学习型组织”确定为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模式,有利于树立“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的理念,充分发挥智力资源的作用,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为此,我国的企业需要建设一支高理论素质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队伍,以此来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模式。倡导行为文化。企业文化建设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落实到行为之中。我们常说,看一个人,不仅要听其言,而且要观其行,社会公众对一个企业的认识也是如此。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家要积极倡导优秀的行为文化,并且身体力行。

积极开展企业文体活动的精神文明建设:(1)要利用舆论宣传阵地,通过电视、报刊、网络、形势任务教育、报告、演讲、座谈等方式宣传和传播企业精神,使之深入人心。(2)通过树立典型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利用榜样的力量来培育企业精神,制定反映企业精神和促进企业精神成长的规章制度。企业精神不具有强制性,但可以通过制度的强制性来保障。(3)通过具体的活动来塑造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无形、抽象的,但可以通过企业发展史展览、文艺汇演等让员工切身感受体会企业精神的含义,对员工进行熏陶和教育。(4)可以举办企业文化培训班,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知识、企业精神的理论教育,让员工对企业精神有认同感,在工作中自觉实践企业精神。

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应具有针对性,使被强化者能从中体会到更深更广的意义,例如,合理行为被肯定,也就是得到了企业的承认,被强化者就会有一种成就感,激励他行为的再生。2、注意强化的时效性,要选准时机、及时强化,同时应考虑反馈的获得,这样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3、强化手段的选择要因人而异。要把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结合起来,要考虑被强化者的需求,这样才能效用最佳。行为得到不断强化而稳定下来,人们就会自然地接受指导这种行为的价值观念,从而使企业的价值观念为全体员工所接受,形成优良的企业文化。

因此,塑造企业文化可以紧密结合生产经营实际,通过文化、教育手段和寓教于乐,渗透,激励等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引导、熏陶、潜移默化地塑造员工,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文化素质,形成企业内部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结合力,推动企业发展。

结束语

企业文化建设是市场经济和企业自身发展的基石,是企业增强竞争力的有力保障。文化推动和促进企业发展,企业的发展催生更优秀、更先进的企业文化。因此,我们应根据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再造,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增添后劲。企业文化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和艰巨的工作, 必须把企业文化当成企业每时每刻的工作, 确保在企业文化塑造的关键环节上不出现的偏差, 否则就极有可能影响到整个企业文化系统, 从而影响企业的管理和经营。同时企业还要确立正确的思路, 采取专业的方法。只有这样, 企业文化塑造才能落到实处,也才能对企业经营产生真正的长期贡献。

参考文献

1] 宋亚菲.国际企业管理学.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2] 魏杰.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生命常青藤.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3] 邢以群、张大亮: 企业文化建设: 重塑企业精神支柱.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

[4] 孙秋柏,唐志丹,孙耀唯.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经济管理文摘,2002(13).

[5] 世界企业文化网.

[6] 李华,王正斌.地缘文化差异下我国企业的跨国商务.经济管理文摘,2002(15).

关于高盛组织文化研究论文

1、引言

2、高盛组织文化

企业文化一方面凸显了公司的个性化特点,加强了凝聚力,另一方面也形成了独特的客户基础,很有些“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味道,客户往往与公司有着相同的宗教、文化背景[2]。高盛集团的组织文化与其核心价值观——客户至上、团队合作、注重长远利益是相互协调的。高盛重视培养人才,凭借多元化的员工迎接以下种种挑战:代表着多元文化的全球客户群体,24小时全天候运转的市场,以及需要非常规解决方案的新型金融问题[3]。在高盛从来不要说“我”而只能说“我们”,如果不能够净化自我的本位思想或是不能同别人协调工作,那就意味着该被辞退了[4]。高盛希望员工对自己的定位是一个贡献者而不是仅仅作为雇员,鼓励员工不断创新业务,追求“长远上的贪婪”。

2.1 创新VS稳健

由一个小小家族企业发展成行业巨擘的过程中,高盛鼓励员工进行业务创新,根据变化的市场需求开发金融产品和服务。公司发展初期,高盛 在高盛交易公司和宾州中铁项目中得到惨痛教训,由此形成一套有效的风险评估制度。在高盛,每一个项目都会被仔细评估并实现风险可控。稳健的企业文化源自高盛创立之初。20世纪70年代,利维和怀特黑德引入了创新文化。稳健的创新是公司的最爱。

2.2 团队取向

2.3 进取心

高盛鼓励员工在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努力营造一种团队合作的轻松愉快氛围。员工在工作中表现得更好不仅是为了高薪酬,更是为了得到团队成员的尊重和认同。这种内在的激励机制使员工以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简洁高效、积极进取是高盛所提倡的传统之一。强调进取心并将其转化为公司文化的是格斯.利维。他是一个精力充沛的强势领导者,讨厌浪费时间和不确定性,简洁明确是他的做事风格。他说:“我们精神百倍的上班,热衷于抢着做业务并得到快乐。我想让高盛在每个员工心中仅次于他的妻子和家庭,是紧随其后第二位。”他注重效率,在给其他人施压的同时也给自己施加更大的压力。在他的领导下,积极进取、高效工作成为高盛组织文化的一部分。

3、组织文化维系

组织文化是高盛的灵魂。在高盛130多年紧跟市场需求的发展过程中,各种有利的文化元素被引入到高盛组织文化中,而一系列制度则保证了公司文化的传承性。

3.1 薪酬制度

高盛不向任何员工保证未来的薪酬,也不按交易员赚取的利润给他们提成。怀特黑德很早就意识到利益分配可能会带来内部不和。他在薪酬方面建立了一套双赢的办法。他鼓励员工在团队这个密集型组织内高效的工作。每次交易完成后,一份内部报告会详细评估每个团队成员的贡献,每个人也可以看到其他人的贡献。员工对获得认同和尊重的重视有时甚至超过了多金钱的关注。与其他投行关注交易量和交易金额不同,高盛投行部门员工薪金的一半取决于团队中其他人对某人对提高团队绩效的贡献的评价,这使每个员工考虑如何将团体运转得更好。

3.2 多元化员工招聘

“多元化是我们能够为客户提供卓越服务以及为股东谋取最大回报的核心要素。它在支持和加强公司文化的同时,也提升了我们作为业内外最佳雇主的声誉。”高盛CEO劳尔德?贝兰克梵说[7]。员工的多元化不仅有利于更好地解决问题、提高创造力、改善与客户交往的能力,而且还能为公司带来商机。高盛认为一流公司必须拥有一流的员工,而这些员工必须从范围最广的申请者中挑选。只有利用各类员工的才能和判断力才能最好地为客户利益服务。怀特黑德曾多次带人去哈佛商学院招聘员工。高盛也鼓励招聘竞争对手最优秀的人才,认为招聘竞争对手最优秀的人才往往比失去某个交易更为重要。高素质的员工保证了高盛文化能得到很好地传承和发展。

3.3 员工培训计划

为了给全球不同需求的`客户提供做好的服务,高盛有着为客户提供全天候优质服务的工作团队。高盛强调为每个工作岗位找到最佳人选,并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怀特黑德认为高盛独特的文化是其成长和成功的关键所在,要在多元化的员工中成功传递其企业文化。他拟定了《我们的业务原则》发给员工和他们的家人。高盛每年的年报都会提及这些业务原则,多年以来这些原则都被坚持下来并成为员工的精神支柱。这些原则不仅是宏观战略,还为具体的经营方案提供指导。在大量的培训和和实习中,这些员工逐渐了解高盛的组织文化和公司历史上脍炙人口的经典案例。高盛要求员工接受其核心企业价值观并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践行这些原则。对于高盛来说,员工的专业技能不是最重要的,融入公司、认同并实践高盛的组织文化才是高盛不断发展壮大的最大推力。

4、结语

在高盛发展历程中,企业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格斯利维将积极、敬业引入公司文化,怀特黑德确立了团队合作的核心价值观。传承性的的组织文化让高盛拥有了一股不断开拓发展的巨大推力。

组织文化建设论文1000字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及改进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的作用将成为市场竞争成败的决定因素。除了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更重要的是文化留人,使人才在企业中感到受到尊重,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成功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文化,并通过相应的制度将其保留和继承,成为激励企业不断进步、员工不断进取的巨大精神动力,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也发挥了无与伦比的作用。国有企业在长期的精神文明建设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力度,创造更好的环境,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市场竞争。一、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多年来,国有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努力,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形成了各自的企业精神,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目前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部门主要有人力资源部、宣传部和工会,所做的主要工作如下:1、人力资源部:在员工的引进、培训、培养、使用和激励过程中,开展企业传统教育,并通过上岗资格控制,引导员工创造学习、创新的良好氛围;2、宣传部:对内宣传中进行企业传统教育;对外大力开展CI工作,宣传报道企业先进人物和事迹,提高企业知名度;3、工会:组织职工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比武活动;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鼓励职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职工文体活动;服从和服务企业中心工作,努力提高企业两个文明建设水平。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领导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将其整合到企业战略中,作为一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作来抓;2、没有将企业文化建设视为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来做,缺少统一规划;3、各部门没有协同行动,企业管理和建设中的各项工作如对外宣传、招聘人员、提拔干部没有在企业精神的引领下,形成整体,发挥合力;4、没有全面开展企业CI工作,尤其是企业精神开掘深度不够,没有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理念。5、没有深入进行企业文化教育,许多职工包括职能部门的部分工作人员对企业文化的宗旨及内容存在模糊认识。三、改进建议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应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战略规划,从领导层开始统一认识,群策群力,并重点做好以下方面工作:1、切实提高领导认识。先进的企业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企业领导应从政治高度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领导不仅应当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倡导者,更应成为企业文化的先进代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员工做出表率,也成为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的代言人。同时,要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不仅与企业经济效益紧密联系,对企业的社会形象、长远发展等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把企业文化建设提到战略高度,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培养核心竞争力。2、认真进行总体规划。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要做好详细的规划,通过长期的努力和整体的提高逐步实现目标。时间方面,制定长期目标和中期目标,以及分阶段实施的计划;制度方面,着眼于各部门协同和全体员工的努力,规定相应岗位职责,并制定奖惩措施,以制度保证落实;广度方面,专门培训与日常教育紧密结合,涵盖每位员工的一言一行,通过员工的行为展现企业风采,体现文化建设成果;深度方面,研究如何将工作做细做实,做好长期坚持不懈的准备;针对性方面,考虑企业领导、总部机关、分企业直至一线员工的实际情况,以员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深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3、努力形成合力。企业文化建设牵涉面广,不仅需要企业中每个职工的积极参与,更需要以下几个部门发挥主导作用,协同努力,:第一是人力资源部。在招聘人员时要以企业文化作为选人的重要根据,保证人员进入质量。招聘时要告知应聘对象企业文化特点,使其明确自己是否与企业文化相适应,对不符合企业文化的人要严把进入关;在提拔干部时也要以企业文化为依据,不仅考察提拔对象为企业创造的效益,更要把团队精神、领导力等与企业文化密切相关的因素作为重要的考评指标,使那些具备较强能力又与企业文化精神相符的人员放到重要岗位上,进一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形成良性循环;在培训时重点突出企业文化精神,使企业文化精神理念等深入人心,使员工真诚地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存在,从中汲取前进的动力,并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 第二是宣传部。在统一规划指导下,综合运用CI宣传和内部教育手段,促进员工对企业确立的社会理念、文化观念和价值观的认同,保证员工的个人观念与组织的组织观念相吻合。对自觉以实际行动实践和发扬企业文化并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员工,加大正面宣传力度,保证符合企业文化的人得到更多尊重,增强人才的荣誉感,创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第三是党务部门。除了正常的党务工作,应将其工作重心转移到企业文化建设上来。党务部门应当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以企业精神为主线,教育党员在树立企业形象、争当先进文化的代表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党支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桥梁作用。这既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也是党务部门在新形势下发挥作用的广阔舞台,大有可为。同时,指导团组织配合企业文化建设,号召和领导广大团员青年发挥生力军作用,为企业文化建设增添活力。第四是工会。将工会原有职能整合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如发挥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引导职工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等;努力成为职工的贴心人与企业的桥梁,维护职工的正当权益,增强企业凝聚力,弘扬企业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树立企业对社会负责的良好形象;要经常以企业精神为主题,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主题活动,如专题报告会、讲演会、联谊会、知识竞赛、文体活动比赛、产品质量分析会等活动,通过这些有效形式,引导员工领悟企业精神,并转化为自觉行动。4、全面推进企业CI。通过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三者的相互作用,带动企业经营管理、塑造企业形象。在理念识别上,应立意深刻并富有文化内涵,作到既能吸引业主和客户,又能体现企业精神。首先要深入发掘企业精神。企业精神不仅是企业文化的灵魂,也是企业兴业、繁荣、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基石。大多数企业现有的企业宗旨基本体现了这一点,但没有完全体现员工特有的精神风貎,如重视技术、热爱钻研等,也没有突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胜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因此,需要在现有基础上融入时代精神,形成企业与其他企业相区别的独特之处,使客户从理念上识别和认同企业。同时,可以进一步增强企业凝聚力,使全体员工在企业精神这面旗帜的指引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协作,尽职尽责。提炼企业精神的过程也是对全体职工进行一次深刻的教育,使职工更加了解企业的历史,明确企业的使命,对企业的前途充满信心。在行为识别上,加强职业培训,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明确的职责规范员工的行为,使职工工作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作到企业办公、生产井然有序,每位员工都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一流技术开展工作,创造一流的效益。通过行为识别,使客户对企业产生信赖、认同和偏爱的心理效应,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知名度、最终占领和扩大市场的目的。在视觉识别上,将企业的名称、徽记等标志运用在办公产品、工作现场宣传布置等场所和载体上,并在颜色、模式、风格等方面达到高度的统一,以此在企业形象上形成巨大的视觉冲击力,加深公众的印象。通过建立规范的流程,保证时时、处处都具有统一的模式;加强培训,使驻外地的工作人员也具备自觉进行此项工作的能力,在进行企业形象展示时进行高标准的规范操作。5、深入进行宣传教育。要以坚定的信心、坚韧的干劲,长抓不懈,让教育渗透到企业的每一项工作中、每一个角落、每个人的心中,形成人人、时时、处处在企业文化建设的环境中,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首先要结合CI宣传,对内增强员工的自豪感和企业凝聚力,对外使企业的良好形象深入人心。其次要突出企业特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主线。劳动者个人的质量意识、协作意识和责任意识不仅直接对产品质量构成影响,而且是企业文化重要的体现。通过一线员工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一流的工作表现,体现企业文化成果,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同时要加强优良传统教育,大力弘扬优良传统,并不断吸收先进文化成果,使企业文化建设与时俱进。

校园文化建设管理论文 把握校园文化特征 践行科学发展观今天,一个学校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上,更体现在富有特色和个性的校园文化建设上。校园文化是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是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逐渐创造生成的,不仅彰显着一个学校发展的理念,更彰显着一个学校的发展方向,可以说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内涵式品牌。所以,把握校园文化特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更是提升教育内涵、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校园文化的重要性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推动先进文化建设的思想保障,也是加快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行动指南。1、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通过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而且要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进而提升人的素质、协调人际关系、激发创造潜能,这也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内在要求。当今世界,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国力的增强取决于经济实力,也取决于文化实力,文化实力既包括知识、技术、教育等方面的力量,也包括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观、审美观在内的精神力量,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离不开文化的有力支撑。因此,大力推进文化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同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文化建设,才能实现兴起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目标。而肩负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任,则要靠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学校则是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宣传和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 校园文化彰显学校发展的独特理念与发展特色。 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由于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地方,因而校园文化一般取其精神文化之含义。即学校共同成员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包括学校最高目标、价值观、校风、传统习惯、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在内的精神文化,以及校园建筑、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物质文化,其中以精神文化为第一要义,因此,校园文化是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它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学校发展的独特理念与发展特色,可以说,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品牌。诸如提到百年名校,我们自然回想起它的校训,清华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北师大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北大的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等等,校训恰恰反映了这些名校的发展的历史渊源,独特的理念以及发展的特色。因此,校园文化以其独特魅力贯穿于一个学校的发展始终,它体现了一个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和品味格调,特别是提高全体师生的凝聚力,营造优良的校风学风,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育优秀人才,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3、校园文化在信息化的今天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以人为本、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校园文化的核心也是人与环境的和谐、人文精神的传承,并以此为基础,推动学校的发展。所以,科学发展观必然是我们今天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面对今天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校园文化依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一、凝聚作用:在长期的群体共生环境下,师生员工对价值观、学校荣誉、理想信念、工作学习方式、行为规范等,都会有逐步的趋同或认可,并由个人的精神情感融为共有的精神灵魂,自觉不自觉地为维护这些精神财富努力。这种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精神灵魂,也成为了凝聚集体的纽带。优秀的校园文化必然是师生员工对集体产生了归属感、自豪感、依赖感、幸福感,使人们往往更加团结、对集体更加关心更加爱护。第二、约束导向作用:多年传承的文化传统,集体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与之相适应的规章制度,是一种有形和无形的力量,影响或者约束这个集体内的成员。比如校风、学风、规章制度,都让学校的每个成员思考,我们该如何做事、如何做学问、如何做人。优秀的校园文化,推动学校的良性发展,引导师生员工的进步方向。第三、激励作用: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无疑能促进人的创造力、产生工作学习动力、调动师生员工积极性,对师生员工的心理心态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于教职工来说,良好文化环境的吸引力往往超过了经济因素对教职工的作用,有事业心有抱负的教职工更愿在良好的环境里做出成就。同样青年学子也更愿意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 第四、社会影响:校园文化对学校周边地区、学校所在地区和与学校有联系的社会群体和个人,都有一定辐射作用。在崇尚文化的社会里,校园的文化也成了社会景观。诸如北大、清华、人大等就成了人们的旅游胜地。总之, 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来引领,注重全体师生的发展,形成一所学校发展的独特风景线。二、校园文化的特性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它既有人文特征,又有教育特征,它是一个学校长期传承下来的思想观念、学术精神、价值观、思维习惯、人文传统、制度建设等精神素质和校园各项物质建设素质的总和。所以学校的教风、学风、科学风气、生活和工作环境,无不是学校校园文化的体现。校园文化大致包含两部分,一是物质文化,一是非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承载着非物质文化的内涵,是非物质文化的载体,非物质文化通过物质文化表现出来。非物质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文化,精神文化通过校园环境、学校的规章制度、师生的日常言行举止、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体现出来。校园文化具有十大特性:1、知识性。校园文化包含并具有传播自然和人文的各种各类知识功能。学校是人类知识的传播场所,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首先要考虑其知识性特征,选择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和成长的人类知识,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材料。2、艺术性。校园文化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就是说要通过塑造物化的形象,来展现校园文化的内容,比如通过建筑物的形状、布局,文字材料,音像图片,雕塑景观,园林设计等等,用一些形象具体的物体作为文化符号,赋予其文化意义。3、观赏性。蕴含有一定校园文化意义的艺术形象,要有观赏价值,体现出高品位,既要意境深远,又要能引起观者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从而达到睹物知意,触景生情的效果。4、独有性。校园文化建设最忌千校一面,互相抄袭,照搬雷同。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所学校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办学背景条件、师资结构状况、生源素质情况,就决定了不可能有相同的校园文化内容。所以每一所学校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确定有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内容和形式,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学校成为众多学校中的"这一个",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有自己的根和魂,才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之源,才有存在于世界的价值。5、系统性。任何一种文化都不是孤立单一存在的,一鳞片爪不是文化,文化是一个体系和序列。在进行校园文化知识选择时,要注意把某一科和某一块某一类知识系统的加以整理,完整的表现出来,可以是大致梗概,可以是完整内容,但不要搞得支离破碎,不成系统,让师生不知首尾,形不成深刻印象,起不到教育的效果。6、积淀性。校园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靠临时张贴几张标语,悬挂几个条幅,粉刷一下墙壁,栽种几棵树木,编写几句口号,打扫一下卫生,学生表演一次节目来体现的。是通过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一点一滴的细节磨练,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有意识的总结提炼升华,又加以反复的实践,最后形成一种稳定的习惯、风格、个性、特征,全体师生一致认同的规则规范、传统价值观、独有的精神风貌和理想追求以及办学思想。这是一个长期的积累沉淀过程。7、渗透性。校园文化对师生的影响和教育作用是无形的,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师生在每天看到本校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在师生互相的一言一行,在每一节课堂,在每一次活动中都在进行着文化的传递传承,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形式建设着校园文化,渗透着校园文化,接受着校园文化的熏染,渗透进自己的灵魂,并内化为自己的习惯,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校园文化,象和熙的春风一样,漂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渗透在教师、学生、员工的观念、言行、举止之中,渗透在他们的教学、科研、读书、做事的态度和情感中。8、传承性。一个学校的发展历史就是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发展史,社会和时代不断发展变化,学校内部各种元素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校园文化必然要随着发展变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是历史规律。所以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内容和形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历史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使自己的校园文化建设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充满旺盛的生命力。校风、教风、学风、学术传统、思维方式的形成,不是一代人,而是几代人或数代人自觉不自觉地缔造的,而且代代相传,相沿成习。似乎有一种遗传因子。任何一种校园文化,一经形成之后,必然传承下去,不因时代、社会制度不同而消失,当然会有所损益。然而其精神实质却是永续的,永生的。9、丰富性。校园文化包含有丰富的的内容并呈现出多样的形式,隐性显性,有形无形;动态静态;古今中外,人文自然,科学艺术,人类社会一切有益的知识,先进的技能,辉煌的成就。世界的民族的国家的地方的校本的,断代的通史的,集体的个体的,等等,只要能够契合本校的实际,都可以为我所用,融为一体,发扬光大,继承发展。10、实践性。校园文化重在建设,建设就是实践,建设就是要让全体师生都参与进来,通过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活动,让师生亲自动手,学习文化,理解文化,掌握文化,运用文化,在体验文化中接受文化的熏陶,在运用文化中创新文化,使校园文化建设真正落到实处,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学校发展中原动力作用。校园文化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这里教师的作用,学校领导的作用,即教师的教师作用是关键。领导者的办学理念、办学意识和行为对师生员工的影响不可低估,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是巨大的。校园文化的十大特性,要求我们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要充分把握其特征,真正发挥其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三、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彰显校园文化特性 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彰显着校园文化的特性,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到现代文明的网络文化的传播,从校园内涵文化的建设到校园外显文化的营造,从静态文化的加强到动态文化的生成,校园文化林林总总,五彩缤纷,形成各个学校独特的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纵观诸多学校的发展,校园文化的建设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 教师专业发展文化教师专业成长是每个学校都要面临的首要问题,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注重教师的专业成长,诸如采取制定教师个人发展计划书、开展校本课题研究、坚持撰写教学反思和进行集体备课等各种措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发掘骨干教师的潜力,注重优秀教师的成果展示,形成富有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文化,这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又彰显了校园文化的实践性。(二)班级特色文化班级,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活动的基本场所。有人曾形象地把它比喻成学生磨炼本领、学会生存、创造人生的“驿站”,进行知识信息交流、体验快乐与忧愁、酿造希望与收获的“生活舞台”。班级建设的成效如何,从结果上看,会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影响的成效,关系到学生的个性化与社会化的广度与深度。因此,人们都非常重视班级及其建设对学生成长的作用。打造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就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一方面,我们为可以借鉴北京四中、人大附中、南京一中、杜郎口中学、东庐中学、洋思中学等全国名校经验,另一方面,又派专人到全国各地名校参观学习,与兄弟学校相互交流,在校内进行集体研讨,制定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诸如,要求每个班制定班名、班徽、班歌,在班门口悬挂班级名片,还要求各班定期根据各项活动进展情况认真布置教室,让文化溢满教室,环境无声育人。另外,每个班还专门配备了解说员,架起他人了解本班的桥梁。这体现了校园文化的独有性和艺术性。(三)课堂教改文化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新课程改革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课堂教学是指在课堂这一特定情境中教师教与学生学构成的双边活动。随着新课改的实行,课堂教改焕发出勃勃生机,一方面走出校门参观学习先进教改经验,另一方面结合校情,全员参与探究教改出路,各种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板块式教学、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教学等等,课堂教改文化体现了校园文化的知识性和系统性。(四)管理文化《逆领导思考》一书的作者罗伯特·凯利说:"说到追随与领导,大多数组织的成功,管理者的贡献平均不超过两成,任何组织和企业的成功,都是靠团队而不是靠个人。"因此,学校的管理要坚持情感管理,注重人文关怀。围绕“为了每一位师生的尊严,为了每一位师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位师生的幸福”的办学理念,积极为教职工谋福利,始终把师生冷暖挂在心头,充分发挥师生、家长的积极性、主动性,开展“我为学校科学发展建言献策”活动,坚持科学发展,努力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同时,学校的管理要改变管理模式,打造运行平台,建立校级—→处级—→年级的层级网络化管理体系,使得各科室树立服务意识、反思意识、模板意识等“六种意识”,使各科室真正发挥了为教育教学服务的职能,各个年级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形成一个团结的学校团队 。学校的管理文化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也体现了校园文化的积淀性和传承性。上述种种校园特色文化,处处彰显校园文化的十大特性,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既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校园气氛,创建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又开拓师生的视野,诠释学校发展的理念和特色,践行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别指望了,谁会帮你去写1000字啊 这么费力才100分,要你也不会吧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