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简单了,买一本软件测试的书。书上全有,写论文的时候在书上找相关定义啥的,论文写完了你也全明白了,就可以参加答辩了。
我也要开题了,可是不知论文开题写什么
要找那种比较不被大家关注的,但能应用到实际中的,会有好的反响不要总看市面上热门的,过几年可能就没什么意思了。16 基于统计覆盖测试技术的软件测试充分性研究 40 面向对象软件测试中的测试用例生成技术的研究 都很不错的 资料到baidu google一找一大筐
这些问题可以登陆ltesting中国软件测试培训网查看,希望对你有帮助!
本科论文还是硕士论文? 我估计是本科论文可能性比较大,硕士论文作这个就太那个了。测试的目标说白了,不过是确认产品功能是否正确,进一步还可以确认性能等。1、论文首先得讲你做了什么,开宗明义2、背景,这里就是你测试的产品,大体介绍一下,就是copy,注明出处3、这里需要根据产品的需求文档,逐一列出需要测试的各个功能,注明出处4、对各个功能一一设计测试用例,这个需要自己来写,对应的代码工作是编写测试的子程序(如果需要)5、确认对各个功能测试的结果,做了哪些测试,测试正确性如何,产品质量如何6、总结7、致谢8、原创性说明就这些了,一般的院校都会有自己的格式要求,但大多数不会差得太多,照着套就行了,呵呵
软件测试的论坛和网站还是不少的。可以去51testing看看
搜一个给你参考一下:软件测试从零开始引言 几年前,从学校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就是软件测试。那时候,国内的软件企业大多对软件测试还没有什么概念,书店里除了郑人杰编写的《计算机软件测试技术》之外,几乎没有其它的软件测试相关书籍,软件测试仅仅在软件工程的教材中作为一个章节列出来,因此,我对软件测试一无所知。不过,在正式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公司提供了为期两周的系统的软件测试技术专题培训,对接下来的软件测试工作有很大的指导意义。现在,我继续从事软件测试的培训与咨询服务,在这个过程中,亲眼目睹了很多软件测试新手面对的困惑,他们初涉软件测试行业,没有接受系统的培训,对软件测试一无所知,既不知道该测试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开始测试。下面针对上述情况,给出若干解决办法。 • 测试准备工作 在测试工作伊始,软件测试工程师应该搞清楚软件测试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你把这个问题提给项目经理,他往往会这样回答: “ 发现我们产品里面的所有 BUG ,这就是你的工作目的 ” 。作为一名软件测试新手,如何才能发现所有的 BUG ?如何开始测试工作?即便面对的是一个很小的软件项目,测试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方方面面的,包括硬件环境、操作系统、产品的软件配置环境、产品相关的业务流程、用户的并发容量等等。该从何处下手呢?• 向有经验的测试人员学习 如果你进入的是一家运作规范的软件公司,有独立的软件测试部门、规范的软件测试流程、软件测试技术有一定的积累,那么,恭喜你!你可以请求测试经理委派有经验的测试人员作为你工作上的业务导师,由他列出软件测试技术相关书籍目录、软件测试流程相关文档目录、产品业务相关的文档目录,在业务导师的指导下逐步熟悉软件测试的相关工作。其实,在很多运作规范的软件公司,已经把上述的师父带徒弟的方式固化到流程中。 如果你进入的是一个软件测试一片空白的软件企业,那么,也恭喜你!你可以在这里开创一片自己的软件测试事业,当然,前提是老板确实认识到软件测试的重要性,实实在在需要提高产品的质量。这时候,可以到国内的软件测试论坛和相关网站上寻找软件测试资源,这种情况下,自学能力和对技术的悟性就至关重要了。 • 阅读软件测试的相关书籍 现在,中文版的软件测试书籍越来越多,有的是国人自己写的,有的是翻译国外经典之作。可以到 或者 等网络购书的站点查找软件测试相关的书籍。目前,从国外引入的软件测试书籍有很多经典之作,但是,翻译成中文后,翻译质量对阅读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 走读缺陷跟踪库中的问题报告单 如果您所在的公司已经有软件缺陷跟踪库了,无论采用的是商用工具,如 ClearQuest 、 TestDirecter 等工具,还是采用的 Bugzilla 、 Mantis 等开源工具,这都无关紧要,缺陷跟踪库中的缺陷报告单才是有价值的。缺陷跟踪库中的问题报告单是软件测试工程师工作绩效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软件产品问题的集中体现。一般来说,缺陷报告单中最关键的几个部分包括:第一部分是发现缺陷的环境,包括软件环境、硬件环境等;第二部分是缺陷的基本描述;第三部分是开发人员对缺陷的解决方法。通过对上述缺陷报告单的三个部分作仔细分析,不知不觉你已经吸收了其他软件测试人员的工作经验,并掌握了软件产品常见的基本问题。这是迅速提高软件测试经验的好方法。 • 走读相关产品的历史测试用例 如果你所在的公司有测试用例管理系统,那么,走读相关产品的软件测试用例是迅速提高测试用例设计水平的一条捷径。走读测试用例也是有技巧的。测试用例写作一般会包括测试用例项和根据测试用例项细化的测试用例,下面举例说明。 “ 测试用户登录的功能 ” 是一个测试项,该测试项的目的是测试用户登录功能是否正确,是否能够完成正常的登录功能,是否能够对非法用户名和密码做异常处理等等。因此,根据该用例项,可以设计出若干个测试用例,大多数情况下,测试用例项和测试用例是一对多的关系。 通过走读测试用例项目,你可以掌握应该从哪些功能点着手未来的测试工作;通过走读软件测试用例,你可以了解如何根据被测试的功能点开展软件测试用例的设计工作,包括如何确定测试用例的输入、测试用例的操作步骤和测试用例的输出结果等。 总之,走读其他软件测试人员设计的优秀软件测试用例,是提高自身用例设计水平的好方法。 • 学习产品相关的业务知识 软件测试人员不仅要掌握软件测试技术相关知识,对产品相关的业务知识也要学习。这很好理解,如果从事财务软件的测试工作,一定要学习财务知识;如果从事通讯产品测试工作,那么相关的通讯理论知识也是必须的;如果从事银行软件的测试,银行的业务流程也是不可或缺的知识点。 因此,在学习软件测试技术的同时,千万不要忽略产品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如果你是一个软件测试技术专家,但是对产品业务知识一无所知,那么也只能测试出来纯粹的软件缺陷,而面对眼前出现的产品业务相关的缺陷,很可能是视而不见,如此这般,软件测试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 识别测试需求 识别测试需求是软件测试的第一步。如果开发人员能够提供完整的需求文档和接口文档,那固然好。可以根据需求文档中描述的每个功能项目的输入、处理过程和输出,来设计测试用例。如果开发人员没有提供软件需求文档,那该如何是好?下面给出几个有效的方法: • 主动获取需求 开发人员通常不会更好地考虑软件测试,如果没有开发流程的强制规定,他们通常是不愿意提供任何开发文档,即便有强制规定,需求文档也未必能够真正指导软件系统测试工作。因此,需要测试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与相关的软件开发项目经理和软件开发人员保持沟通,了解软件实现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并记录得收集到的信息。一般来说,开发人员即便没有提供相关需求文档,也会保存一些简单的过程文档,主动向开发人员索要这些文档,可以作为测试的参考。此外,可以与公司的技术支持人员交流,技术支持人员是最贴近用户的人,因此,通过交流可以获取第一手的用户使用感受,在测试的过程中会更加贴近用户。 当拿到相关的资料后,从哪些方面分析需求?如何与开发人员交流需求?其实,只要把握需求分析的几个关键的点就可以解决问题:输入、处理过程、输出、性能要求、运行环境,下面针对每一个项目逐一分析: 软件输入: 与该需求相关的一切可能输入,可以从这几方面考虑,输入来源、输入参数的数量、输入参数的度量单位、输入参数的时间要求、输入参数的精度和输入参数的有效输入范围。在测试用例设计中,这部分内容作为测试用例输入的依据。 处理过程: 描述对输入数据所执行的所有操作和如何获得输出的过程。测试人员了解处理过程即可,在测试过程中发现 BUG 时候,如果对处理过程了解的深入,对定位问题根源有很大的帮助。 软件输出: 描述每个需求的输出结果,包括输出的位置(如计算机显示器、打印机,文件),输出参数的数量、输出参数的度量单位、输出参数的时序、输出参数精确度、输出参数的有效输出范围、错误消息。在测试用例设计中,这部分内容作为测试用例的预期输出。 性能要求: 与该需求相关的性能要求,比如 “ 插入 ATM 取款卡后, 3 秒钟内弹出提示用户取款的图形界面 ” 。 3 秒钟这一限制,就是对需求的基本性能要求。 运行环境: 软件的运行所需的环境,包括硬件平台的要求、操作系统的要求、数据库的要求,以及其它相关支撑软件的要求。 • 确认需求的优先级 确认需求的优先级是很必要的,如果在产品进度比较紧的情况下,测试人员可以考虑优先测试优先级高的需求项,如果进度允许,那么在测试优先级低的需求项,如果进度不允许,那么就放弃测试优先级低的需求项。如果软件公司有规范的流程支撑,开发人员在提供软件需求文档的时候,应该在文档中确定需求的优先级。但是,如果开发人员连基本的软件需求文档都没有提供,又怎能指望他们确定软件需求的优先级?如果是这样,需求的优先级只能由测试人员完成了。 • 加入开发小组的邮件群组 测试人员需要通晓被测试产品,但是,产品在开发的过程中往往是不断变化的。如果软件开发团队有一套变更控制流程,测试人员会对产品的变更了如指掌。如果没有变更控制,那就要采用其他的土方法了。如果公司里面有自动化办公系统,也许采用的是 Lotus Notes 系统,也许使用的是 E-mail 系统,测试人员应该加入到开发人员的邮件群组中。当开发人员通过邮件讨论问题、通知召开技术会议的时候,测试人员可以及时知晓,如果必要,可以参加开发人员的技术会议。即便公司里面有了软件变更控制流程,加入到开发邮件群组也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 与开发人员为邻 建议测试人员与开发人员为邻。我所在的测试组曾经与开发组是在相邻的写字间里,开发人员与测试人员的关系非常融洽,抛去同事关系,大家还是不错的朋友。不管开发人员有什么样的活动,测试人员都能第一时间获得信息。无论从事软件测试工作,还是从事其它的工作,与工作中上下游环节的同事保持良好的个人关系对工作有很大便利。一般的公司内部都存在部门墙,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打通部门墙的手段之一。向领导建议测试人员与开发人员为邻,这很必要。 • 测试用例设计 测试需求收集完毕后,开始测试设计。测试用例是什么?测试用例就是一个文档,描述输入、动作、或者时间和一个期望的结果,其目的是确定应用程序的某个特性是否正常的工作。设计测试用例需要考虑以下问题: • 重用同类型项目的测试用例 如果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牛顿。 一般来说,每个软件公司的项目可以分为固定的几大类。可以按业务类型划分,比如 ERP 软件、产品数据管理软件、通信软件、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等等;可以按软件结构来划分,比如 B/S 架构的软件、 C/S 架构的软件、嵌入式软件等等。参考同类别软件的测试用例,会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如果,公司中有同类别的软件系统,千万别忘记把相关的测试用例拿来参考。如果,系统非常接近,甚至经过对测试用例简单修改就可以应用到当前被测试的软件。 “ 拿来主义 ” 可以极大的开阔测试用例设计思路,也可以节省大量的测试用例设计时间。 • 测试用例执行 测试用例设计完毕后,接下来的工作是测试执行,测试执行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 搭建软件测试环境,执行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执行过程中,搭建测试环境是第一步。一般来说,软件产品提交测试后,开发人员应该提交一份产品安装指导书,在指导书中详细指明软件产品运行的软硬件环境,比如要求操作系统系统是 Windows 2000 pack4 版本,数据库是 Sql Server 2000 等等,此外,应该给出被测试软件产品的详细安装指导书,包括安装的操作步骤、相关配置文件的配置方法等等。对于复杂的软件产品,尤其是软件项目,如果没有安装指导书作为参考,在搭建测试环境过程中会遇到种种问题。 如果开发人员拒绝提供相关的安装指导书,搭建测试中遇到问题的时候,测试人员可以要求开发人员协助,这时候,一定要把开发人员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下来,避免同样的问题再次请教开发人员,这样会招致开发人员的反感,也降低了开发人员对测试人员的认可程度。 • 测试执行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测试环境搭建之后,根据定义的测试用例执行顺序,逐个执行测试用例。在测试执行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全方位的观察测试用例执行结果: 测试执行过程中,当测试的实际输出结果与测试用例中的预期输出结果一致的时候,是否可以认为测试用例执行成功了?答案是否定的,即便实际测试结果与测试的预期结果一致,也要查看软件产品的操作日志、系统运行日志和系统资源使用情况,来判断测试用例是否执行成功了。全方位观察软件产品的输出可以发现很多隐蔽的问题。以前,我在测试嵌入式系统软件的时候,执行某测试用例后,测试用例的实际输出与预期输出完全一致,不过在查询 CPU 占用率地时候,发现 CPU 占用率高达 90 %,后来经过分析,软件运行的时候启动了若干个 1ms 的定时器,大量的消耗的 CPU 资源,后来通过把定时器调整到 10ms , CPU 的占用率降为 7 %。如果观察点单一,这个严重消耗资源的问题就无从发现了。 加强测试过程记录: 测试执行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测试过程记录。如果测试执行步骤与测试用例中描述的有差异,一定要记录下来,作为日后更新测试用例的依据;如果软件产品提供了日志功能,比如有软件运行日志、用户操作日志,一定在每个测试用例执行后记录相关的日志文件,作为测试过程记录,一旦日后发现问题,开发人员可以通过这些测试记录方便的定位问题。而不用测试人员重新搭建测试环境,为开发人员重现问题。 及时确认发现的问题: 测试执行过程中,如果确认发现了软件的缺陷,那么可以毫不犹豫的提交问题报告单。如果发现了可疑问题,又无法定位是否为软件缺陷,那么一定要保留现场,然后知会相关开发人员到现场定位问题。如果开发人员在短时间内可以确认是否为软件缺陷,测试人员给予配合;如果开发人员定位问题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测试人员千万不要因此耽误自己宝贵的测试执行时间,可以让开发人员记录重新问题的测试环境配置,然后,回到自己的开发环境上重现问题,继续定位问题。 与开发人员良好的沟通: 测试执行过程中,当你提交了问题报告单,可能被开发人员无情驳回,拒绝修改。这时候,只能对开发人员晓之以理,做到有理、有据,有说服力。首先,要定义软件缺陷的标准原则,这个原则应该是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都认可的,如果没有共同认可的原则,那么开发人员与测试人员对问题的争执就不可避免了。此外,测试人员打算说服开发人员之前,考虑是否能够先说服自己,在保证可以说服自己的前提下,再开始与开发人员交流。 • 及时更新测试用例 测试执行过程中,应该注意及时更新测试用例。往往在测试执行过程中,才发现遗漏了一些测试用例,这时候应该及时的补充;往往也会发现有些测试用例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根本无法操作,这时候应该删除这部分用例;也会发现若干个冗余的测试用例完全可以由某一个测试用例替代,那么删除冗余的测试用例。 总之,测试执行的过程中及时地更新测试用例是很好的习惯。不要打算在测试执行结束后,统一更新测试用例,如果这样,往往会遗漏很多本应该更新的测试用例。 • 提交一份优秀的问题报告单 软件测试提交的问题报告单和测试日报一样,都是软件测试人员的工作输出,是测试人员绩效的集中体现。因此,提交一份优秀的问题报告单是很重要的。软件测试报告单最关键的域就是 “ 问题描述 ” ,这是开发人员重现问题,定位问题的依据。问题描述应该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软件配置、硬件配置、测试用例输入、操作步骤、输出、当时输出设备的相关输出信息和相关的日志等。 软件配置: 包括操作系统类型版本和补丁版本、当前被测试软件的版本和补丁版本、相关支撑软件,比如数据库软件的版本和补丁版本等。 硬件配置: 计算机的配置情况,主要包括 CPU 、内存和硬盘的相关参数,其它硬件参数根据测试用例的实际情况添加。如果测试中使用网络,那么网络的组网情况,网络的容量、流量等情况。硬件配置情况与被测试产品类型密切相关,需要根据当时的情况,准确翔实的记录硬件配置情况。 测试用例输入 \ 操作步骤 \ 输出: 这部分内容可以根据测试用例的描述和测试用例的实际执行情况如实填写。 输出设备的相关输出信息: 输出设备包括计算机显示器、打印机、磁带等等输出设备,如果是显示器可以采用抓屏的方式获取当时的截图,其他的输出设备可以采用其它方法获取相关的输出,在问题报告单中提供描述。 日志信息: 规范的软件产品都会提供软件的运行日志和用户、管理员的操作日志,测试人员应该把测试用例执行后的软件产品运行日志和操作日志作为附件,提交到问题报告单中。根据被测试软件产品的不同,需要在 “ 问题描述 ” 中增加相应的描述内容,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测试结果分析软件测试执行结束后,测试活动还没有结束。测试结果分析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 编筐编篓,全在收口 ” ,测试结果的分析对下一轮测试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前面的 “ 测试准备工作 ” 中,建议测试人员走读缺陷跟踪库,查阅其他测试人员发现的软件缺陷。测试结束后,也应该分析自己发现的软件缺陷,对发现的缺陷分类,你会发现自己提交的问题只有固定的几个类别;然后,再把一起完成测试执行工作的其他测试人员发现的问题也汇总起来,你会发现,你所提交问题的类别与他们有差异。这很正常,人的思维是有局限性,在测试的过程中,每个测试人员都有自己思考问题的盲区和测试执行的盲区,有效的自我分析和分析其他测试人员,你会发现自己的盲区,有针对性的分析盲区,必定会在下一轮测试用避免盲区。总结:限于文章的篇幅,本文不可能给出一个类似于 checklist 的指导性的软件测试新手入门。无论从事软件测试还是从事其它的工作,技术上的和技巧上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查询相关的软件测试技术书籍获取,掌握一套基本的方法论是最重要的。以上文字,都是作者从事软件测试工作积累的经验之谈,如发现谬误之处请不吝指出。
太简单了,买一本软件测试的书。书上全有,写论文的时候在书上找相关定义啥的,论文写完了你也全明白了,就可以参加答辩了。
软件设计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软件设计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如何拟定,大家有参考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软件设计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希望大家喜欢!
1) 组合型板翅式换热器热力设计软件的开发
2) 导波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软件数据管理模块设计
3) 基于SAP2000分析平台的变电站构架设计软件
4) 通用型激光加工工艺控制软件的领域模型设计
5) 基于蚁群算法的自动化立体车库监控软件的优化设计
6) 发电厂自动抄表软件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7) 不同种植设计软件对种植体位置偏差的影响
8) 玉米自动考种流水线控制系统设计--基于MCGS嵌入式组态软件
9) 嵌入式实时软件在计算机软件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10) 嵌入式实时软件在计算机软件设计中的运用
11) 测控数据实时监测软件设计方法研究
12) 体验模型指导下的云办公软件社会化分享设计
13) 计算机软件开发设计的难点分析
14) 无人机地面在线检测软件的设计
15) 配网数字化规划设计档案一体化软件设计研究
16) 嵌入式系统设计实验的Qt MIPS仿真软件开发
17) Solidworks参数化设计软件在我国家具研发中的应用
18) 会议电视系统平板会控软件设计与实现
19) 锅炉设计中引入三维设计软件的思考
20) 平面设计软件与DICOM图像数据处理技术
21) FLASH动画设计软件在多媒体技术中的应用
22) 无人机飞控计算机自动测试软件设计与开发
23)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软件界面设计与研究
24) 面向掩星观测的软件接收机设计
25) 基于软件通信体系结构的波形FPGA软件设计方法
26) 基于MATLAB的`同步发电机原动机及其调速系统参数辨识与校核可视化软件设计
27) 基于USB的软件综合安全模块设计及应用
28) 面向大数据处理的内容服务器软件设计与实现
29) 基于Android终端的企业即时通信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30) 临时限速服务器软件设计优化研究
31) 锥形束CT与simplant软件辅助设计模拟种植下颌牙列缺损的临床研究
32) 面向复用的软件设计方法研究
33) 电网规划数据处理辅助软件的流程设计
34) GPS农田平地机土方量及设计高程计算软件开发
35) 基于STC89C52的智能台灯软件设计
36) 浅析计算机平面设计中设计软件的相互结合与应用
37) 商业固体激光器设计软件应用研究
38) 体育运动会比赛软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39) 综合化航空电子系统网络传输延迟测试软件设计
40) 基于XML的监控软件快速设计技术
41) 基于三维动画软件的服装设计分析与研究
42) 基于Matlab的水与蒸汽热力学性质查询软件设计
43) 机顶盒软件模块设计及实现
44) 剪纸拼接与PS软件设计截骨矫正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对比
45) 基于联合辅助设计软件的试验仪控数字化平台开发
46) ZBrush数字雕刻软件在电脑首饰设计中的应用
47) 对以用户体验为导向的智能手机应用软件界面设计的几点探讨
48) 点云数据生成软件的设计及其在月饼模具逆向设计与制造中的应用
49) 一种新型的有源交错并联Boost软件开关电路设计
50) 基于第一创造法的可拓创新软件设计
51) 基于DCS的工程项目设计软件介绍
52) 一种复杂模式网传数据软件模拟器的设计
53) VB环境下交互式GMT地学绘图软件的设计及实现
54) 基于等效的单体包装机软件模块化设计研究
55) 基于Visual Basic的工程数量计算软件设计与开发
56) 基于数据库的油气管道线路施工图设计软件二次开发
57) 基于EDA软件的滤波器设计
58) 基于Android的可配置工业远程监控软件设计与实现
59) 基于图像方式的受电弓滑板磨耗检测系统软件设计
60)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个人健康管理软件设计与实现
61) 老年人的握力测量软件沉浸式界面设计
62) 基于XMPP协议的Android即时通信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63) CFD软件自动化验证确认云平台设计与实现
64) 基于模糊聚类的色选机上位软件系统研究与设计
65) 双排桩支护结构理正软件设计计算与有限元(MIDAS/GTS)模拟分析
66) 移动端智能手机软件产品的UI设计研究
67) 基于ZYNQ的软件无线电平台设计与实现
68) 基于面向对象的纸机传动系统软件设计的研究
69) 软件企业设计人员胜任力模型研究
70) 算法可视化软件设计中关键问题的研究
71) 基于参与式设计方法的移动端烹饪软件界面设计研究
72) 支持语音识别功能的Andriod记事本软件设计与实现
73) 中小企业财务软件设计与应用
74) 基于Android的便携式心电监护系统软件的设计
75) 通用测试系统软件架构及关键技术的设计与实现
76) 基于双DSP的制导飞行器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77) 达芬奇技术下的视频处理及传输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78) 基于SolidWorks的管壳式换热器辅助设计软件研究
79) 医学影像处理与分析软件平台设计与实现
80) 软件园研发建筑空间形态设计研究
81) 基于数据库的滑动轴承设计计算软件开发
82) 基于AutoCAD的滴灌工程设计软件研究与实现
83) 基于Gaudi的CSR外靶实验数据处理软件框架设计
84) 轮式起重机回转系统设计计算软件开发
85) 轮式起重机转向系统设计计算软件开发
86) CS公司软件开发人员薪酬体系优化设计研究
87) 基于可拓创新方法的产品创新软件设计与实现
88) 数字示波器自动校准软件设计
89) 基于Linux的多功能监护仪软件设计
90) CFETR设计软件集成平台研发
太简单了,买一本软件测试的书。书上全有,写论文的时候在书上找相关定义啥的,论文写完了你也全明白了,就可以参加答辩了。
软件测试就是描述一种用来促进鉴定软件的正确性、完整性、安全性和质量的过程。软件测试是一种实际输出与预期输出之间的审核或者比较过程。软件测试的定义是:在规定的条件下对程序进行操作,以发现程序错误,衡量软件质量,并对其是否能满足设计要求进行评估的过程。下面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关于软件测试论文题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1、 探讨计算机软件测试的相关技术应用2、 软件测试方法研究3、 基于安全性的航空发动机控制软件测试技术4、 互联网+背景下软件测试课程混合教学模式5、 计算机软件测试方法及应用实践6、 因果图法在ATE软件测试用例设计中的应用7、 众包软件测试技术研究进展8、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基于软件测试的软件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研究9、 论自动化软件测试技术的实际运用10、 地理国情普查质检软件测试方法11、 以工程和就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软件测试人才培养改革研究12、 直升机机电管理系统软件测试方法研究13、 智能网联汽车对软件测试领域研究14、 基于云计算的电力软件测试技术研究15、 基于故障注入的嵌入式测绘导航软件测试技术研究
软件测试的论坛和网站还是不少的。可以去51testing看看
相关范文: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开题报告)一、题目来源在每所学校中,许多管理工作(如:录入学生基本信息,录入课程基本信息,录入学生成绩信息,查询指定学生选修的课程及成绩,查询指定学生的不及格课程及成绩,统计指定课程的成绩和名次,统计所有课程的成绩和名次)都是老师手工完成的,非常复杂,这就需要一种现代化的管理,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正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正处在不断改革,创新的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时代的到来,还有学校的教学质量的提高,生源不断扩大。尤其是自从国家实施大众化教育,实行高考扩招以来,我国高校学生数量急剧增大。学校管理就成了一个现实问题摆在了人们面前。学生成绩管理是学校管理中异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整个学校教务管理中的重要一部分,鉴于它的重要性,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就逐渐提入议程。运用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可以减轻学院教学人员的工作量,加快查询速度,加强管理。 三、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1]王珊.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2]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M].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3]李春葆,曾平.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4]张东亮.新编Visual Basic程序设计[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7年1月[5]钟鸣.全面掌握Access 2003[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1月[6]卞志强.Visual Basic 网络程序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5月[7]周松林.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2月 [8]李雁翎.数据库技术——Access2003[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9]李杰.Visual Basic 6.0 控件编程百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1月[10]王成辉.Access2003 入门与提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11]陈恭和,刘瑞林.数据库Access2003[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四、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与研究的主攻方向进入70年代后,在社会大系统中出现了巨大的信息流和与之相伴的宏大的数据流,为了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采用新的技术和手段来对这些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加工、检索、分类、统计和传输等,于是数据库技术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由于计算机被广泛地应用于数据管理领域以及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人们对数据共享和联机实时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数据库技术又在不断地发展改进。最近几年,我国的数据库市场飞速发展,并将具有更为巨大的增长潜力。在近几年里,电子商务成为各个公司企业发展的重心,甚至有人预言,电子商务极有可能建立起新型的虚拟商业,乃至虚拟工业。而电子商务是以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其中数据库技术是其核心。其次,有更多的用户把数据库的重要性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主要原因是用户将把应用软件和应用需求放在首位,而应用软件开发直接依赖于数据库开发工具。我所要建立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正是利用数据库技术和VB语言结合完成的系统,而这类管理系统正是目前社会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重点。由于文件多,种类多,文件创建者多,创建时间为不定期,在整个局域网络中保护好一些学校重要的文件极为不便,同时由于学生人员的流动,对原有的文件的再现,显得力不从心,有时查找与重新整理文件要浪费许多的人力,物力,为了让学校有效的掌握,保护好学生成绩文件。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出现非常迫切! 其界面友好,操作简单,能方便地进行数据库管理与维护。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数据存储与管理能力, 大大增强了传统管理的灵活性和高效性, 并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建立毕业设计管理系统要始终坚持实用适用的原则,完全适应学校对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要求。五、主要研究内容及解决思路1. 系统功能模块:2. 需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A. 每个表之间查询的实现B. 学生的基本信息:学号、班级、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父母姓名、家庭住址、所在院系等。C. 学生在校所学的课程及成绩,通过学生的学号查询即可知道学生信息。3. 解决思路:A.设计思想:设计4个简单的信息表,通过学生姓名这个关键字可查询每个表的信息。4. 系统功能分析与设计:查询功能: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查询功能很强,通过一些关键字的查询可以查到学生的一些详细资料。存储功能:管理员可以通过插入功能实现对新生情况的存储。删除功能:管理员可以对一些无用信息进行删除。六、完成毕业设计所需工作条件及解决的办法1. 硬件要求:计算机一台,配置为CPU:p4 2.8G, 内存:512M DDR400,硬盘:60G,U盘(128M)一个。开发平台: Windows XP 主要开发语言:VB采用数据库:ACCESS 2003开发工具:VB 6.02. 自身能力要求: 要求:熟悉数据库系统的使用,掌握VB 编程语言,明白管理学的诀窍。解决方法:我利用以前学习的一些知识加上对参考文献的学习解决了以上问题。七、指导老师审查意见VB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论文部分)【摘要】本论文叙述了我校学成绩管理的现状以及Visual basic6.0语言的概况。重点介绍了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实现过程:包括系统分析、 系统调查、 数据流程分析、功能设计、 数据库设计、 系统物理配置方案、 系统实现、 系统测试和调试。本系统主要功能有用户管理、学生注册、班级信息录入、学生信息录入、班级课程录入、学校专业信息录入、课程信息录入、学生成绩录入、教师信息录入、数据。。。。。。。。。。。包括功能需求描述、数据库设计等内容。第四章介绍了本系统的具体实现。第五章关于本系统开发过程中的结论及体会。【关键词】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功能,特点,论文内容。第一章 引 言1.1 项目开发背景几年前,各个学校的学生成绩管理基本上都是靠手工进行,随着各个学校的规模增大,有关学生成绩管理工作所涉及的数据量越来越大,有的学校不得不靠增加人力、物力来进行学生成绩管理。但手工管理具有效率底、 。。。。。。。所以我想借本次毕业设计之际,开发一个不仅适用本校各系而且适用于其它各校的通用高校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我选择母校来设计这个系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报。1.2 项目开发的目标建立学生成绩管理系统,采用计算机对学生成绩进行管理,进一步提高办学效益和现代化水平。帮助广大教师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学生成绩信息管理工作流程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1.3 项目提出的意义现在我国的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成绩管理水平普遍不高,有的还停留在纸介质基础上,这种管理手段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因为它浪费了了许多的人力和物力。在当今信息时代这种传统的管理方法必然被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管理系统所代替。如果本系统能被学校所采用,将会改变以前靠手工管理学生成绩的状况,可以树立良好的办学形象,提高工作效率。1.4 系统开发所用的技术准备1.4. 1数据库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数据库是60年代末出现的一门计算机软件技术,到现在虽然只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但在理论和时间。。。。。。。。。。。。。。。。。。。。。。。。。。。。 2、信息查询流图使用人员成绩数据表班级数据表课程数据表学生数据表查询条件查询结果学生信息录入成绩信息录入班级信息录入课程信息录入图2-4 学生信息查询流图3.1学生成绩查询系统功能需求简介学生成绩查询系统对学校加强学生成绩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各个大学都在持续扩招,学生的数量日益庞大,传统的手工成绩管理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容易出现问题。 3.2功能需求描述1、用户管理功能用户分为管理员、教师用户、学生用户三类。不论是管理员或教师用户,还是学生用户都需要通过用户名和口令进行登录。。。。。。。。。。。。。。。。。。。。。。。。。。。。。。。。。。。。。。。按学生角度管理教师可以看到学生信息和成绩信息。学生信息包括学号、姓名、班级、生日、性别、地址、电话和简历。当教师用鼠标双击某一学生信息时,可以自动显示出该课程的这个学生所有课程的学习成绩,并同时自动计算出这个学生的总分和平均分。在成绩信息中,教师可以对学习成绩进行增加、修改和删除。并能够打印报表。3、学生对成绩的查看功能学生用户登录后,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学生信息和成绩信息。学生信息包括学号、姓名、班级、生日、性别、地址、电话和简历。成绩信息包括这个学生的所有课程的成绩信息。。。。。。。。。。。。。。。。。。。。。。。。。。Private Sub CmdOk_Click()Dim Conn As New ADODB.ConnectionDim mlink As Stringmlink = "provider=microsoft.jet.oledb.3.51;data source=score.mdb;"Conn.Open mlink‘当用户名密码为空时给出提示If Text1.Text = "" Then MsgBox "请。。。。。。。。。。。。。。。。。。。。。。。。。。。。。 在frmlogin窗体中如果用户登录成功,将会出现如图4-3所示的MDI主窗体。4-3系统主窗体若是学生用户,则有些菜单项不可用,只能运行本系统的部分功能(即重新登录和信息查询功能可用)。如图4-4Option Explicit‘‘‘当改变记录集时,需要刷新整个网格控件Sub RefreshGrid() grdScan.DataMember = "" grdScan.Refresh If DataEnv.rssqlStudent.State <> adStateClosed Then DataEnv.rssqlStudent.Close DataEnv.rssqlStudent.Open grdScan.DataMember = "sqlStudent" grdScan.Ref...其他相关:《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仅供参考,请自借鉴希望对您有帮助
【摘要】本论文叙述了我校学成绩管理的现状以及Visual basic6.0语言的概况。重点介绍了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实现过程:包括系统分析、 系统调查、 数据流程分析、功能设计、 数据库设计、 系统物理配置方案、 系统实现、 系统测试和调试。本系统主要功能有用户管理、学生注册、班级信息录入、学生信息录入、班级课程录入、学校专业信息录入、课程信息录入、学生成绩录入、教师信息录入、数据。。。。。。。。。。。包括功能需求描述、数据库设计等内容。第四章介绍了本系统的具体实现。第五章关于本系统开发过程中的结论及体会。【关键词】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功能,特点,论文内容。【Abstract】This thesis describes my school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the score management and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Visual basic6.0 languages .The point introduced the student the result management system carries out the process 。。。。。。。。。 such as function request description and the database design...etc. .A concrete realization that introduced this system .Chapter 5 concerning conclusion within this system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realize.【KeyWords】the Student result management system, function, characteristics, thesis contents目 录摘要.前言第一章 引言1.1 开发背景1.2开发目标1.3 项目提出的意义1. 4 系统开发所用的技术准备第二章 系统分析2.1系统需求分析2.1.1系统调查2.1.2组织机构设置2.1.3用户需求2.1.4系统业务流程图2.1.5系统设计思想2.1.6系统设计分析2.1.7系统功能分析2.2新系统逻辑方案2.2.1数据流图(简称为DFD)2.2.2数据字典2.2.3新系统逻辑模型的提出2.2.4系统边界第三章 系统设计3.1学生成绩查询系统功能需求简介3.2功能需求描述3.3系统目标要求3.4系统平台选择3.5数据库设计3.5.1数据库需求分析3.5.2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3.5.3、逻辑结构设计(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第四章 系统实施4.1各子系统模块程序设计举例4.2 软件测试的目的和原则4.3 子系统测试4.4 软件运行与转换第五章 结 论致 谢参考文献第一章 引 言1.1 项目开发背景几年前,各个学校的学生成绩管理基本上都是靠手工进行,随着各个学校的规模增大,有关学生成绩管理工作所涉及的数据量越来越大,有的学校不得不靠增加人力、物力来进行学生成绩管理。但手工管理具有效率底、 。。。。。。。所以我想借本次毕业设计之际,开发一个不仅适用本校各系而且适用于其它各校的通用高校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我选择母校来设计这个系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报。1.2 项目开发的目标建立学生成绩管理系统,采用计算机对学生成绩进行管理,进一步提高办学效益和现代化水平。帮助广大教师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学生成绩信息管理工作流程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1.3 项目提出的意义现在我国的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成绩管理水平普遍不高,有的还停留在纸介质基础上,这种管理手段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因为它浪费了了许多的人力和物力。在当今信息时代这种传统的管理方法必然被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管理系统所代替。如果本系统能被学校所采用,将会改变以前靠手工管理学生成绩的状况,可以树立良好的办学形象,提高工作效率。1.4 系统开发所用的技术准备1.4. 1数据库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数据库是60年代末出现的一门计算机软件技术,到现在虽然只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但在理论和时间。。。。。。。。。。。。。。。。。。。。。。。。。。。。2、信息查询流图使用人员成绩数据表班级数据表课程数据表学生数据表查询条件查询结果学生信息录入成绩信息录入班级信息录入课程信息录入图2-4 学生信息查询流图3.1学生成绩查询系统功能需求简介学生成绩查询系统对学校加强学生成绩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各个大学都在持续扩招,学生的数量日益庞大,传统的手工成绩管理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容易出现问题。3.2功能需求描述1、用户管理功能用户分为管理员、教师用户、学生用户三类。不论是管理员或教师用户,还是学生用户都需要通过用户名和口令进行登录。。。。。。。。。。。。。。。。。。。。。。。。。。。。。。。。。。。。。。。按学生角度管理教师可以看到学生信息和成绩信息。学生信息包括学号、姓名、班级、生日、性别、地址、电话和简历。当教师用鼠标双击某一学生信息时,可以自动显示出该课程的这个学生所有课程的学习成绩,并同时自动计算出这个学生的总分和平均分。在成绩信息中,教师可以对学习成绩进行增加、修改和删除。并能够打印报表。3、学生对成绩的查看功能学生用户登录后,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学生信息和成绩信息。学生信息包括学号、姓名、班级、生日、性别、地址、电话和简历。成绩信息包括这个学生的所有课程的成绩信息。。。。。。。。。。。。。。。。。。。。。。。。。。Private Sub CmdOk_Click()Dim Conn As New ADODB.ConnectionDim mlink As Stringmlink = "provider=microsoft.jet.oledb.3.51;data source=score.mdb;"Conn.Open mlink‘当用户名密码为空时给出提示If Text1.Text = "" ThenMsgBox "请。。。。。。。。。。。。。。。。。。。。。。。。。。。。。在frmlogin窗体中如果用户登录成功,将会出现如图4-3所示的MDI主窗体。4-3系统主窗体若是学生用户,则有些菜单项不可用,只能运行本系统的部分功能(即重新登录和信息查询功能可用)。如图4-4Option Explicit‘‘‘当改变记录集时,需要刷新整个网格控件Sub RefreshGrid()grdScan.DataMember = ""grdScan.RefreshIf DataEnv.rssqlStudent.State <> adStateClosed Then DataEnv.rssqlStudent.CloseDataEnv.rssqlStudent.OpengrdScan.DataMember = "sqlStudent"grdScan.Ref...【摘要】本论文叙述了我校学成绩管理的现状以及Visual basic6.0语言的概况。重点介绍了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实现过程:包括系统分析、 系统调查、 数据流程分析、功能设计、 数据库设计、 系统物理配置方案、 系统实现、 系统测试和调试。本系统主要功能有用户管理、学生注册、班级信息录入、学生信息录入、班级课程录入、学校专业信息录入、课程信息录入、学生成绩录入、教师信息录入、数据。。。。。。。。。。。包括功能需求描述、数据库设计等内容。第四章介绍了本系统的具体实现。第五章关于本系统开发过程中的结论及体会。【关键词】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功能,特点,论文内容。【Abstract】This thesis describes my school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the score management and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Visual basic6.0 languages .The point introduced the student the result management system carries out the process 。。。。。。。。。 such as function request description and the database design...etc. .A concrete realization that introduced this system .Chapter 5 concerning conclusion within this system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realize.【KeyWords】the Student result management system, function, characteristics, thesis contents目 录摘要.前言第一章 引言1.1 开发背景1.2开发目标1.3 项目提出的意义1. 4 系统开发所用的技术准备第二章 系统分析2.1系统需求分析2.1.1系统调查2.1.2组织机构设置2.1.3用户需求2.1.4系统业务流程图2.1.5系统设计思想2.1.6系统设计分析2.1.7系统功能分析2.2新系统逻辑方案2.2.1数据流图(简称为DFD)2.2.2数据字典2.2.3新系统逻辑模型的提出2.2.4系统边界第三章 系统设计3.1学生成绩查询系统功能需求简介3.2功能需求描述3.3系统目标要求3.4系统平台选择3.5数据库设计3.5.1数据库需求分析3.5.2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3.5.3、逻辑结构设计(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第四章 系统实施4.1各子系统模块程序设计举例4.2 软件测试的目的和原则4.3 子系统测试4.4 软件运行与转换第五章 结 论致 谢参考文献第一章 引 言1.1 项目开发背景几年前,各个学校的学生成绩管理基本上都是靠手工进行,随着各个学校的规模增大,有关学生成绩管理工作所涉及的数据量越来越大,有的学校不得不靠增加人力、物力来进行学生成绩管理。但手工管理具有效率底、 。。。。。。。所以我想借本次毕业设计之际,开发一个不仅适用本校各系而且适用于其它各校的通用高校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我选择母校来设计这个系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报。1.2 项目开发的目标建立学生成绩管理系统,采用计算机对学生成绩进行管理,进一步提高办学效益和现代化水平。帮助广大教师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学生成绩信息管理工作流程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1.3 项目提出的意义现在我国的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成绩管理水平普遍不高,有的还停留在纸介质基础上,这种管理手段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因为它浪费了了许多的人力和物力。在当今信息时代这种传统的管理方法必然被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管理系统所代替。如果本系统能被学校所采用,将会改变以前靠手工管理学生成绩的状况,可以树立良好的办学形象,提高工作效率。1.4 系统开发所用的技术准备1.4. 1数据库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数据库是60年代末出现的一门计算机软件技术,到现在虽然只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但在理论和时间。。。。。。。。。。。。。。。。。。。。。。。。。。。。2、信息查询流图使用人员成绩数据表班级数据表课程数据表学生数据表查询条件查询结果学生信息录入成绩信息录入班级信息录入课程信息录入图2-4 学生信息查询流图3.1学生成绩查询系统功能需求简介学生成绩查询系统对学校加强学生成绩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各个大学都在持续扩招,学生的数量日益庞大,传统的手工成绩管理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容易出现问题。3.2功能需求描述1、用户管理功能用户分为管理员、教师用户、学生用户三类。不论是管理员或教师用户,还是学生用户都需要通过用户名和口令进行登录。。。。。。。。。。。。。。。。。。。。。。。。。。。。。。。。。。。。。。。按学生角度管理教师可以看到学生信息和成绩信息。学生信息包括学号、姓名、班级、生日、性别、地址、电话和简历。当教师用鼠标双击某一学生信息时,可以自动显示出该课程的这个学生所有课程的学习成绩,并同时自动计算出这个学生的总分和平均分。在成绩信息中,教师可以对学习成绩进行增加、修改和删除。并能够打印报表。3、学生对成绩的查看功能学生用户登录后,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学生信息和成绩信息。学生信息包括学号、姓名、班级、生日、性别、地址、电话和简历。成绩信息包括这个学生的所有课程的成绩信息。。。。。。。。。。。。。。。。。。。。。。。。。。Private Sub CmdOk_Click()Dim Conn As New ADODB.ConnectionDim mlink As Stringmlink = "provider=microsoft.jet.oledb.3.51;data source=score.mdb;"Conn.Open mlink‘当用户名密码为空时给出提示If Text1.Text = "" ThenMsgBox "请。。。。。。。。。。。。。。。。。。。。。。。。。。。。。在frmlogin窗体中如果用户登录成功,将会出现如图4-3所示的MDI主窗体。4-3系统主窗体若是学生用户,则有些菜单项不可用,只能运行本系统的部分功能(即重新登录和信息查询功能可用)。如图4-4Option Explicit‘‘‘当改变记录集时,需要刷新整个网格控件Sub RefreshGrid()grdScan.DataMember = ""grdScan.RefreshIf DataEnv.rssqlStudent.State <> adStateClosed Then DataEnv.rssqlStudent.CloseDataEnv.rssqlStudent.OpengrdScan.DataMember = "sqlStudent"grdScan.Ref...
去领测国际问问吧 他们挺专业的
搜一个给你参考一下:软件测试从零开始引言 几年前,从学校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就是软件测试。那时候,国内的软件企业大多对软件测试还没有什么概念,书店里除了郑人杰编写的《计算机软件测试技术》之外,几乎没有其它的软件测试相关书籍,软件测试仅仅在软件工程的教材中作为一个章节列出来,因此,我对软件测试一无所知。不过,在正式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公司提供了为期两周的系统的软件测试技术专题培训,对接下来的软件测试工作有很大的指导意义。现在,我继续从事软件测试的培训与咨询服务,在这个过程中,亲眼目睹了很多软件测试新手面对的困惑,他们初涉软件测试行业,没有接受系统的培训,对软件测试一无所知,既不知道该测试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开始测试。下面针对上述情况,给出若干解决办法。 • 测试准备工作 在测试工作伊始,软件测试工程师应该搞清楚软件测试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你把这个问题提给项目经理,他往往会这样回答: “ 发现我们产品里面的所有 BUG ,这就是你的工作目的 ” 。作为一名软件测试新手,如何才能发现所有的 BUG ?如何开始测试工作?即便面对的是一个很小的软件项目,测试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方方面面的,包括硬件环境、操作系统、产品的软件配置环境、产品相关的业务流程、用户的并发容量等等。该从何处下手呢?• 向有经验的测试人员学习 如果你进入的是一家运作规范的软件公司,有独立的软件测试部门、规范的软件测试流程、软件测试技术有一定的积累,那么,恭喜你!你可以请求测试经理委派有经验的测试人员作为你工作上的业务导师,由他列出软件测试技术相关书籍目录、软件测试流程相关文档目录、产品业务相关的文档目录,在业务导师的指导下逐步熟悉软件测试的相关工作。其实,在很多运作规范的软件公司,已经把上述的师父带徒弟的方式固化到流程中。 如果你进入的是一个软件测试一片空白的软件企业,那么,也恭喜你!你可以在这里开创一片自己的软件测试事业,当然,前提是老板确实认识到软件测试的重要性,实实在在需要提高产品的质量。这时候,可以到国内的软件测试论坛和相关网站上寻找软件测试资源,这种情况下,自学能力和对技术的悟性就至关重要了。 • 阅读软件测试的相关书籍 现在,中文版的软件测试书籍越来越多,有的是国人自己写的,有的是翻译国外经典之作。可以到 或者 等网络购书的站点查找软件测试相关的书籍。目前,从国外引入的软件测试书籍有很多经典之作,但是,翻译成中文后,翻译质量对阅读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 走读缺陷跟踪库中的问题报告单 如果您所在的公司已经有软件缺陷跟踪库了,无论采用的是商用工具,如 ClearQuest 、 TestDirecter 等工具,还是采用的 Bugzilla 、 Mantis 等开源工具,这都无关紧要,缺陷跟踪库中的缺陷报告单才是有价值的。缺陷跟踪库中的问题报告单是软件测试工程师工作绩效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软件产品问题的集中体现。一般来说,缺陷报告单中最关键的几个部分包括:第一部分是发现缺陷的环境,包括软件环境、硬件环境等;第二部分是缺陷的基本描述;第三部分是开发人员对缺陷的解决方法。通过对上述缺陷报告单的三个部分作仔细分析,不知不觉你已经吸收了其他软件测试人员的工作经验,并掌握了软件产品常见的基本问题。这是迅速提高软件测试经验的好方法。 • 走读相关产品的历史测试用例 如果你所在的公司有测试用例管理系统,那么,走读相关产品的软件测试用例是迅速提高测试用例设计水平的一条捷径。走读测试用例也是有技巧的。测试用例写作一般会包括测试用例项和根据测试用例项细化的测试用例,下面举例说明。 “ 测试用户登录的功能 ” 是一个测试项,该测试项的目的是测试用户登录功能是否正确,是否能够完成正常的登录功能,是否能够对非法用户名和密码做异常处理等等。因此,根据该用例项,可以设计出若干个测试用例,大多数情况下,测试用例项和测试用例是一对多的关系。 通过走读测试用例项目,你可以掌握应该从哪些功能点着手未来的测试工作;通过走读软件测试用例,你可以了解如何根据被测试的功能点开展软件测试用例的设计工作,包括如何确定测试用例的输入、测试用例的操作步骤和测试用例的输出结果等。 总之,走读其他软件测试人员设计的优秀软件测试用例,是提高自身用例设计水平的好方法。 • 学习产品相关的业务知识 软件测试人员不仅要掌握软件测试技术相关知识,对产品相关的业务知识也要学习。这很好理解,如果从事财务软件的测试工作,一定要学习财务知识;如果从事通讯产品测试工作,那么相关的通讯理论知识也是必须的;如果从事银行软件的测试,银行的业务流程也是不可或缺的知识点。 因此,在学习软件测试技术的同时,千万不要忽略产品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如果你是一个软件测试技术专家,但是对产品业务知识一无所知,那么也只能测试出来纯粹的软件缺陷,而面对眼前出现的产品业务相关的缺陷,很可能是视而不见,如此这般,软件测试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 识别测试需求 识别测试需求是软件测试的第一步。如果开发人员能够提供完整的需求文档和接口文档,那固然好。可以根据需求文档中描述的每个功能项目的输入、处理过程和输出,来设计测试用例。如果开发人员没有提供软件需求文档,那该如何是好?下面给出几个有效的方法: • 主动获取需求 开发人员通常不会更好地考虑软件测试,如果没有开发流程的强制规定,他们通常是不愿意提供任何开发文档,即便有强制规定,需求文档也未必能够真正指导软件系统测试工作。因此,需要测试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与相关的软件开发项目经理和软件开发人员保持沟通,了解软件实现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并记录得收集到的信息。一般来说,开发人员即便没有提供相关需求文档,也会保存一些简单的过程文档,主动向开发人员索要这些文档,可以作为测试的参考。此外,可以与公司的技术支持人员交流,技术支持人员是最贴近用户的人,因此,通过交流可以获取第一手的用户使用感受,在测试的过程中会更加贴近用户。 当拿到相关的资料后,从哪些方面分析需求?如何与开发人员交流需求?其实,只要把握需求分析的几个关键的点就可以解决问题:输入、处理过程、输出、性能要求、运行环境,下面针对每一个项目逐一分析: 软件输入: 与该需求相关的一切可能输入,可以从这几方面考虑,输入来源、输入参数的数量、输入参数的度量单位、输入参数的时间要求、输入参数的精度和输入参数的有效输入范围。在测试用例设计中,这部分内容作为测试用例输入的依据。 处理过程: 描述对输入数据所执行的所有操作和如何获得输出的过程。测试人员了解处理过程即可,在测试过程中发现 BUG 时候,如果对处理过程了解的深入,对定位问题根源有很大的帮助。 软件输出: 描述每个需求的输出结果,包括输出的位置(如计算机显示器、打印机,文件),输出参数的数量、输出参数的度量单位、输出参数的时序、输出参数精确度、输出参数的有效输出范围、错误消息。在测试用例设计中,这部分内容作为测试用例的预期输出。 性能要求: 与该需求相关的性能要求,比如 “ 插入 ATM 取款卡后, 3 秒钟内弹出提示用户取款的图形界面 ” 。 3 秒钟这一限制,就是对需求的基本性能要求。 运行环境: 软件的运行所需的环境,包括硬件平台的要求、操作系统的要求、数据库的要求,以及其它相关支撑软件的要求。 • 确认需求的优先级 确认需求的优先级是很必要的,如果在产品进度比较紧的情况下,测试人员可以考虑优先测试优先级高的需求项,如果进度允许,那么在测试优先级低的需求项,如果进度不允许,那么就放弃测试优先级低的需求项。如果软件公司有规范的流程支撑,开发人员在提供软件需求文档的时候,应该在文档中确定需求的优先级。但是,如果开发人员连基本的软件需求文档都没有提供,又怎能指望他们确定软件需求的优先级?如果是这样,需求的优先级只能由测试人员完成了。 • 加入开发小组的邮件群组 测试人员需要通晓被测试产品,但是,产品在开发的过程中往往是不断变化的。如果软件开发团队有一套变更控制流程,测试人员会对产品的变更了如指掌。如果没有变更控制,那就要采用其他的土方法了。如果公司里面有自动化办公系统,也许采用的是 Lotus Notes 系统,也许使用的是 E-mail 系统,测试人员应该加入到开发人员的邮件群组中。当开发人员通过邮件讨论问题、通知召开技术会议的时候,测试人员可以及时知晓,如果必要,可以参加开发人员的技术会议。即便公司里面有了软件变更控制流程,加入到开发邮件群组也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 与开发人员为邻 建议测试人员与开发人员为邻。我所在的测试组曾经与开发组是在相邻的写字间里,开发人员与测试人员的关系非常融洽,抛去同事关系,大家还是不错的朋友。不管开发人员有什么样的活动,测试人员都能第一时间获得信息。无论从事软件测试工作,还是从事其它的工作,与工作中上下游环节的同事保持良好的个人关系对工作有很大便利。一般的公司内部都存在部门墙,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打通部门墙的手段之一。向领导建议测试人员与开发人员为邻,这很必要。 • 测试用例设计 测试需求收集完毕后,开始测试设计。测试用例是什么?测试用例就是一个文档,描述输入、动作、或者时间和一个期望的结果,其目的是确定应用程序的某个特性是否正常的工作。设计测试用例需要考虑以下问题: • 重用同类型项目的测试用例 如果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牛顿。 一般来说,每个软件公司的项目可以分为固定的几大类。可以按业务类型划分,比如 ERP 软件、产品数据管理软件、通信软件、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等等;可以按软件结构来划分,比如 B/S 架构的软件、 C/S 架构的软件、嵌入式软件等等。参考同类别软件的测试用例,会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如果,公司中有同类别的软件系统,千万别忘记把相关的测试用例拿来参考。如果,系统非常接近,甚至经过对测试用例简单修改就可以应用到当前被测试的软件。 “ 拿来主义 ” 可以极大的开阔测试用例设计思路,也可以节省大量的测试用例设计时间。 • 测试用例执行 测试用例设计完毕后,接下来的工作是测试执行,测试执行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 搭建软件测试环境,执行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执行过程中,搭建测试环境是第一步。一般来说,软件产品提交测试后,开发人员应该提交一份产品安装指导书,在指导书中详细指明软件产品运行的软硬件环境,比如要求操作系统系统是 Windows 2000 pack4 版本,数据库是 Sql Server 2000 等等,此外,应该给出被测试软件产品的详细安装指导书,包括安装的操作步骤、相关配置文件的配置方法等等。对于复杂的软件产品,尤其是软件项目,如果没有安装指导书作为参考,在搭建测试环境过程中会遇到种种问题。 如果开发人员拒绝提供相关的安装指导书,搭建测试中遇到问题的时候,测试人员可以要求开发人员协助,这时候,一定要把开发人员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下来,避免同样的问题再次请教开发人员,这样会招致开发人员的反感,也降低了开发人员对测试人员的认可程度。 • 测试执行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测试环境搭建之后,根据定义的测试用例执行顺序,逐个执行测试用例。在测试执行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全方位的观察测试用例执行结果: 测试执行过程中,当测试的实际输出结果与测试用例中的预期输出结果一致的时候,是否可以认为测试用例执行成功了?答案是否定的,即便实际测试结果与测试的预期结果一致,也要查看软件产品的操作日志、系统运行日志和系统资源使用情况,来判断测试用例是否执行成功了。全方位观察软件产品的输出可以发现很多隐蔽的问题。以前,我在测试嵌入式系统软件的时候,执行某测试用例后,测试用例的实际输出与预期输出完全一致,不过在查询 CPU 占用率地时候,发现 CPU 占用率高达 90 %,后来经过分析,软件运行的时候启动了若干个 1ms 的定时器,大量的消耗的 CPU 资源,后来通过把定时器调整到 10ms , CPU 的占用率降为 7 %。如果观察点单一,这个严重消耗资源的问题就无从发现了。 加强测试过程记录: 测试执行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测试过程记录。如果测试执行步骤与测试用例中描述的有差异,一定要记录下来,作为日后更新测试用例的依据;如果软件产品提供了日志功能,比如有软件运行日志、用户操作日志,一定在每个测试用例执行后记录相关的日志文件,作为测试过程记录,一旦日后发现问题,开发人员可以通过这些测试记录方便的定位问题。而不用测试人员重新搭建测试环境,为开发人员重现问题。 及时确认发现的问题: 测试执行过程中,如果确认发现了软件的缺陷,那么可以毫不犹豫的提交问题报告单。如果发现了可疑问题,又无法定位是否为软件缺陷,那么一定要保留现场,然后知会相关开发人员到现场定位问题。如果开发人员在短时间内可以确认是否为软件缺陷,测试人员给予配合;如果开发人员定位问题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测试人员千万不要因此耽误自己宝贵的测试执行时间,可以让开发人员记录重新问题的测试环境配置,然后,回到自己的开发环境上重现问题,继续定位问题。 与开发人员良好的沟通: 测试执行过程中,当你提交了问题报告单,可能被开发人员无情驳回,拒绝修改。这时候,只能对开发人员晓之以理,做到有理、有据,有说服力。首先,要定义软件缺陷的标准原则,这个原则应该是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都认可的,如果没有共同认可的原则,那么开发人员与测试人员对问题的争执就不可避免了。此外,测试人员打算说服开发人员之前,考虑是否能够先说服自己,在保证可以说服自己的前提下,再开始与开发人员交流。 • 及时更新测试用例 测试执行过程中,应该注意及时更新测试用例。往往在测试执行过程中,才发现遗漏了一些测试用例,这时候应该及时的补充;往往也会发现有些测试用例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根本无法操作,这时候应该删除这部分用例;也会发现若干个冗余的测试用例完全可以由某一个测试用例替代,那么删除冗余的测试用例。 总之,测试执行的过程中及时地更新测试用例是很好的习惯。不要打算在测试执行结束后,统一更新测试用例,如果这样,往往会遗漏很多本应该更新的测试用例。 • 提交一份优秀的问题报告单 软件测试提交的问题报告单和测试日报一样,都是软件测试人员的工作输出,是测试人员绩效的集中体现。因此,提交一份优秀的问题报告单是很重要的。软件测试报告单最关键的域就是 “ 问题描述 ” ,这是开发人员重现问题,定位问题的依据。问题描述应该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软件配置、硬件配置、测试用例输入、操作步骤、输出、当时输出设备的相关输出信息和相关的日志等。 软件配置: 包括操作系统类型版本和补丁版本、当前被测试软件的版本和补丁版本、相关支撑软件,比如数据库软件的版本和补丁版本等。 硬件配置: 计算机的配置情况,主要包括 CPU 、内存和硬盘的相关参数,其它硬件参数根据测试用例的实际情况添加。如果测试中使用网络,那么网络的组网情况,网络的容量、流量等情况。硬件配置情况与被测试产品类型密切相关,需要根据当时的情况,准确翔实的记录硬件配置情况。 测试用例输入 \ 操作步骤 \ 输出: 这部分内容可以根据测试用例的描述和测试用例的实际执行情况如实填写。 输出设备的相关输出信息: 输出设备包括计算机显示器、打印机、磁带等等输出设备,如果是显示器可以采用抓屏的方式获取当时的截图,其他的输出设备可以采用其它方法获取相关的输出,在问题报告单中提供描述。 日志信息: 规范的软件产品都会提供软件的运行日志和用户、管理员的操作日志,测试人员应该把测试用例执行后的软件产品运行日志和操作日志作为附件,提交到问题报告单中。根据被测试软件产品的不同,需要在 “ 问题描述 ” 中增加相应的描述内容,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测试结果分析软件测试执行结束后,测试活动还没有结束。测试结果分析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 编筐编篓,全在收口 ” ,测试结果的分析对下一轮测试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前面的 “ 测试准备工作 ” 中,建议测试人员走读缺陷跟踪库,查阅其他测试人员发现的软件缺陷。测试结束后,也应该分析自己发现的软件缺陷,对发现的缺陷分类,你会发现自己提交的问题只有固定的几个类别;然后,再把一起完成测试执行工作的其他测试人员发现的问题也汇总起来,你会发现,你所提交问题的类别与他们有差异。这很正常,人的思维是有局限性,在测试的过程中,每个测试人员都有自己思考问题的盲区和测试执行的盲区,有效的自我分析和分析其他测试人员,你会发现自己的盲区,有针对性的分析盲区,必定会在下一轮测试用避免盲区。总结:限于文章的篇幅,本文不可能给出一个类似于 checklist 的指导性的软件测试新手入门。无论从事软件测试还是从事其它的工作,技术上的和技巧上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查询相关的软件测试技术书籍获取,掌握一套基本的方法论是最重要的。以上文字,都是作者从事软件测试工作积累的经验之谈,如发现谬误之处请不吝指出。
本科论文还是硕士论文? 我估计是本科论文可能性比较大,硕士论文作这个就太那个了。测试的目标说白了,不过是确认产品功能是否正确,进一步还可以确认性能等。1、论文首先得讲你做了什么,开宗明义2、背景,这里就是你测试的产品,大体介绍一下,就是copy,注明出处3、这里需要根据产品的需求文档,逐一列出需要测试的各个功能,注明出处4、对各个功能一一设计测试用例,这个需要自己来写,对应的代码工作是编写测试的子程序(如果需要)5、确认对各个功能测试的结果,做了哪些测试,测试正确性如何,产品质量如何6、总结7、致谢8、原创性说明就这些了,一般的院校都会有自己的格式要求,但大多数不会差得太多,照着套就行了,呵呵
太简单了,买一本软件测试的书。书上全有,写论文的时候在书上找相关定义啥的,论文写完了你也全明白了,就可以参加答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