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建筑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难忘的大学生活将要结束,大家马上就要开始最难熬的毕业设计阶段,而做毕业设计之前要先写好开题报告,来参考自己需要的开题报告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传统建筑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模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包括应用前景)、国内外现状及水平
1、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设计元素和观念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的中国建筑文明。中国的古建筑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体系最完整的建筑体系,从单体建筑到院落组合、城市规划、园林布置等在世界建筑史中都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建筑独一无二地体现了的“天人合一”的建筑思想。
中国传统建筑在图形、文字、色彩、造型结构的几个特点:
图形。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一般以以动物的面目形象出现,具有虫、鱼、鸟、兽等动物的特征,由目纹、鼻纹、眉纹、耳纹、口纹、角纹几个部分组成。面目结构较鲜明,也正是利用这些特征,将人们引到了一个神秘的艺术世界;
文字。我国的汉字历史悠久,字体造型富有变化。在中国传统建筑中运用到的文字一般以繁体字体为主;
色彩。中国传统建筑中运用最多的为红色和黄色,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其中土占中央方位,因为华夏民族世代生息在黄土高原上,所以对黄色就产生了一种崇仰和依恋的感情,而红色则寓意着美满、吉祥和富贵;
造型结构。体现在大门、大窗、大进深、大屋檐,给人以舒展的感觉。大屋檐下形成的半封闭的空间,既遮阳避雨,起庇护作用,又视野开阔,直通大自然;
通过以上的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介绍,例如故宫——故宫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目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皇宫建筑群。它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非常丰富,通过图形、文字、色彩、造型结构等许多元素的完美结合,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造型美。把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表现的淋漓尽致,形成完美的“天人合一”的建筑思想,同时将这些传统建筑特点运用到“泥人张”世博会纪念品的平面海报中,充分突出其中国元素。
2、在“泥人张”包装设计中体现出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
“传统包装”主要是指人类的传统文化包装而言。而传统文化是人类在过去的漫长历史时期中,在生产、生活等各方面所逐渐积累起来的文明成果,也是已有的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后人不断继承与发展前人知识及技能的基础。各个地区或国家有不同的传统文化,例如(“泥人张”的泥人工艺品,泥人张的彩塑,把传统的捏泥人装饰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同时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通过“泥人张”的泥人工艺品的介绍,充分体现了“传统包装”就是传统文化包装。
如何把传统建筑中的设计元素融入到“泥人张”世博会纪念品传统包装结构中去,把包装盒作为一个宏伟的殿堂来进行设计把传统的建筑元素充分融入到“泥人张”世博会纪念品传统包装中去(殿堂形象壮丽,格局严谨,给人强烈的精神感染。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巩固人间秩序,与西方和伊斯兰建筑以宗教建筑为主不同,中国建筑成就最高的就是殿堂。同时它是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大气、生气、富力、重山林风水等表现最为突出的建筑。)将殿堂中的传统元素运用到包装盒的六面体中去,做成代表中国特色的包装盒。
3、“泥人张”世博会纪念品包装设计中图形、文字、色彩的表现
包装设计中图形、文字、色彩等要素是传递商品信息,提升企业品牌形象的主要内容。
在图形上运用了中国传统装饰纹样(回纹),它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运用的蛮多,(例如——楼、阁、亭中在横梁和其他部位都有很广泛的运用),我国传统装饰纹样中蕴涵的吉祥观念反映了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历史的积淀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让人不由地有种神秘感,通过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传统吉祥图案,使我们更加了解不同时代人的审美情趣和对美好事物的表达方式。把传统建筑的装饰纹样(回纹)运用到包装盒中,突出了中国传统的元素,最终达到将“泥人张”世博会纪念品包装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字体是传递商品信息,提升企业品牌形象的主要内容。字体和图形一样同属视觉符号,是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承担着信息传递视觉化作用,是视觉传达中进行沟通的主要媒介物。
在传统建筑上运用字体突出庄重等特点(例如宫殿匾额——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在设计中,运用繁体字体对“泥人张”的标志进行设计,突出包装的特征,并将产品信息更好的传递给消费者。
在包装的色彩上采用红色为主体色调,红色象征着热量、活力、意志力、火焰、力量、愤怒和血液的循环。例如我们古代宫殿基本上运用红色为主色调,我运用红色一要表现包装盒上的大气,宏伟,还有就是要表现出中国人们对上海世博会的热情和活力。
4、随着纪念品在商业中的应用逐渐成为一种设计热潮后,本人结合自己的毕业设计(“泥人张”世博会纪念品包装系列设计)从中研究现代包装设计中的.独特魅力
(二)目的和意义:
以“泥人张”世博会纪念品包装设计为研究对象,将其内容和形式充分结合起来,并将包装盒作为宏伟宫殿进行设计将信息最简洁、明确、清晰地传递给观众,引起他们的兴趣,努力使他们信服传递的内容,并在审美的过程中欣然接受宣传的内容,诱导他们采取最终的行动。
(三)传统元素在国内外现状:
中国传统设计元素是东方文化的一处独特景观和宝贵财富,它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历史悠久,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它那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正熠熠生辉。
传统文化在现代广告中的应用
广告创意从商品世界深入到传统文化深厚的土壤中,既为广告灌注积极的文化内涵,又构建了新的价值取向,实施合理的广告策略,这是十分重要的。
广告创意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文化。文化同时也会提升广告创意的内涵,为广告产品带来文化附加值。而一个民族的文化因其独特性必然会给广告创意带来独特的个性,从而提升创意的吸引力与认可度。在当今的消费时代,广告产品如何取得竞争力,关键在于其传达的文化价值,塑造的品牌形象是否具有个性,是否区别于同类且被消费者认可的特点,是否能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因而,独具特色的、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可以增加广告创意的力,为广告主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某系列的地产报纸广告为例,用传统建筑形式作为广告的切入点;结合了中国传统艺术作品中对国画艺术高度,在设计领域创新运用,突出了东方意识形态和完美家居生活品质理念。设计者通过对水墨、书法等中华艺术精粹的准确把握,形成自己那种带有很强东方文化的表现风格,完美地把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糅和到现代设计观念里面。
中国传统元素运用如此广泛,如何让外国人喜欢中国的传统元素
日本当代的平面设计中,对传统元素的深入研究和利用可以说早于我们,但日本设计师主要是从传统元素的形式美的角度去寻找可用的平面设计元素。我们可以见到大量的以传统元素为形,用中国传统元素的表现方式加入现代平面构成理念的作品。从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和传统元素对世界平面设计领域独特的影响力。当代中国设计师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试图从不同的视角去表现以传统元素为代表的中国平面艺术,利用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作为平面设计元素来表现观念。相对于外国设计师来说,中国设计师似乎更愿意从传统元素所蕴藏的中国文化的深层意义中去探寻一些设计元素和灵感,去表现纯正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总之,无论是对传统的继承还是对外国文化的借鉴,都要重视做好创造性转换工作,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继承传统不是食古不化;讲设计的民族特色、中国气派,决不是要将中国符号生搬硬套到现代设计作品中。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或工程技术方案和准备采取的措施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包装设计中重要的应用,也是包装设计诸要素中最重要的一项。从信息化、视觉化、艺术化的视角来审视包装设计,可以领略到它是一种巨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设计元素,它有其它设计元素和设计方式所不可替代的设计效应。结合本人的毕业创作,进一步分析如何使标志应用于包装设计中,希望人们对这些信息正确接收、把握,并在让顾客采取行动的同时使他们得到美的感受。
1、大量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起源、发展及特征。追溯中国传统建筑的表现及特点,收集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特点进行比较。再从构图、表现形式、色彩上面进行具体的设计分析。
2、了解包装的发展和内涵,及传统包装设计的现状,特别是传统元素造型包装。收集大量传统包装设计的素材,特别是分析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泥人张”世博会纪念品包装中的应用。
3、进行设计创新,在毕业创作中体现中国建筑元素在泥人世博会纪念品包装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1)创作目的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旅游中肯定会买些和旅游有关的纪念品,同时上海世博会是面向世界的活动,会有很多的国际游客,于是我的泥人包装设计就是要突出中国文化和韵味来吸引国际游客。
(2)创作观念
这次的包装设计大胆的运用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世博会中国馆)为元素,以最直观的方式展示中国的文化与韵味和中国的特色。
(3)创作思路
本人的包装盒设计除了本身形式达到与众不同外,其最主要的就是包装盒的盒盖在设计上巧妙的层次的原理,突出其盒盖整体性,同时运用平面构成原理,让其整体上达到立体构成的效果。通过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世博会中国馆)与包装盒的组合,使整个包装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气息。
(二)研究方法或工程技术方案:
1、文献收集法:收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与传统包装相结合的案例;
2、实际考察法:对于奥运会及纪念品包装设计,对其中的包装上的中国传统元素应用进行一个详细地研究;
3、临摹研析法:运用手绘或者电脑操作临摹绘制标志与传统包装盒相结合的案例;
4、再创作设计法:结合所临摹的案例进行毕业设计的作品稿绘制包括手绘效果图及毕业设计一系列成品的制作。
(三)准备采取的措施:
1、在研究中加强书籍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利于自己更好的进行选题的毕业设计;
2、多上网搜集优秀的包装设计图片,并从中吸取营养,运用到自己的毕业设计选题中;
3、多与老师同学进行沟通交流,听取大家好的建议,完善自己的设计。
三、现有基础和具备的条件
(一)现有基础:
1、理论基础:本人已经修完大学三年半学业,基本掌握了平面设计相关的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熟练掌握Photoshop、Coreldraw、CAD、3DsMAX、Flash、Dreaweaver、Office等常用软件;
2、设备基础:配有电脑及出图设备等;
3、资料基础:拥有包装设计的一些资料和相关书籍,互联网上丰富的网络资源能给自己提供思维上的借鉴以及设计上的参考;
4、由老师多次带出去考察。
(二)具备条件:
1、已具备上述的基础条件;
2、曾在课程作业中独立完成整套包装设计;
3、多与老师同学进行沟通交流,听取大家好的建议,完善自己的设计。
(三)参考书籍:参考文献
[1]陈路、杨秀娟《中国传统元素整合图库》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
[2]刘宝岳《中国包装标准汇编》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年
四、总的工作任务,进度安排以及预期结果
(一)总的工作任务:
认真阅读、理解任务书所给的条件,在老师的指导下、规定时间内做好设计方案,做出“泥人张”世博会纪念品包装与品牌推广设计图,进一步系统的巩固所学知识,并有效的综合运用到“泥人张”世博会纪念品包装与品牌推广中。
1、“泥人张”世博会纪念品包装与品牌推广的毕业设计作品的设计与制作;
2、写出“泥人张”世博会纪念品包装与品牌推广的毕业设计说明;
3、“泥人张”世博会纪念品包装与品牌推广的毕业设计展板与ppt电子演示文稿;
4、“泥人张”世博会纪念品包装与品牌推广的毕业设计说明:3000字以上的设计理念;
(二)进度安排:
2009年11月16日:毕业设计任务书下达;
2009年11月17日—2009年12月15日:毕业设计初期,查找资料搜集信息;
2009年12月1日—2009年2月28日:毕业设计初步设想及草案(2个以上草案及文字论述)毕业设计初期辅导和检查;
20xx年3月1日—20xx年3月30日:毕业设计方案确定以及深化。绘制平面效果图,进行颜色搭配和成套系列安排等。毕业设计中期辅导检查;
20xx年4月1日—20xx年5月19日:毕业设计调整以及修改。绘制平面效果图,版面制作和检查;
20xx年5月20日—20xx年5月29日:毕业设计整理和毕业设计后期辅导检查,打印,出图;
20xx年5月30日:毕业答辩及毕业设计展览准备;
20xx年6月1日—20xx年6月xx日:毕业设计展览。
(三)预期结果:
1、包装盒设计,包括手提袋以及外盒等设计;
2、宣传册2本及书签;
3、平面广告;
4、“泥人张”世博会纪念品包装系列设计说明,3000字左右。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室内设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选题的依据
现代室内设计要求理性、简洁、功能至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现代人觉得现代简约风格的装修更适合自己的房子,自己的生活.现代简约风格的家居设计起源于1919年成立的包豪斯学派的现代风格,其核心是实用功能主义风格。
重视功能和空间组织、结构的形式美,其造型简洁,尊重材料本身的性能,自身的质地及色彩配置效果。
现代风格在材料上,首选铁制构件、铝塑板或合金材料;在设计上,会把机构组织暴露在外,注重室内外、整个房间的沟通与搭配;在颜色上,多用白色、灰色作为主基调色,并搭配其他颜色的家具,表现个性及张力。
简约风格多以规则几何,线条为主要元素,突出功能美。
较多采用黑、白、灰等中间色为基调色,也可适当搭配其他色系,起到跳跃眼球的功效,亦能活跃室内气氛,让生活为之更加轻松、和谐。
适合高级白领、单身贵族。
而在此基础上人们对室内家装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理性化,具有人性化功能的室内设计应运而生。
它的新式概念,亲切,自然,广受大众青睐,已成为现今的主流。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主要内容:
1.将120平方的户型设计成现代简约风格的室内空间;客户是一对年轻的新婚夫妇,两人都是高级白领,收入在中等偏上,没有孩子,平时工作忙碌,没有太多的时间来打扫房间,所以选择现代简约风格,简单,实用。
2.现代室内装饰行为中的人性化设计的具体表现;
密斯凡得罗提出“less is more”,并由“少即是多”衍生出简约主义,倡导“简约而不简单”的生活哲学。
在横平竖直的干练中寻求一种平衡的美感,用更加精细的工艺与考究的材质,展现出工业化社会独有的精致与个性。
富于时代感的空间内外通透,在没有任何多余的精炼风格中,高雅品味表露无遗。
现代简约风格特点:
(1)室内空间开敞、内外通透,在空间平面设计中追求不受承重墙限制的自由。
(2)室内墙面、地面、顶棚以及家具陈设乃至灯具器皿等均以简洁的造型、纯洁的质地、精细的工艺为其特征。
(3)尽可能不用装饰和取消多余的东西,认为任何复杂的设计,没有实用价值的特殊部件及任何装饰都会增加建筑造价,强调形式应更多地服务于功能。
(4)建筑及室内部件尽可能使用标准部件,门窗尺寸根据模数制系统设计。
(5)室内常选用简洁的工业产品,家具和日用品多采用直线,玻璃金属也多被使用。
现代简约家具风格特点:
(1)强调功能性设计,线条简约流畅,色彩对比强烈,这是现代风格家具的特点。
(2)大量使用钢化玻璃、不锈钢等新型材料作为辅材,也是现代风格家具的常见装饰手法,能给人带来前卫、不受拘束的感觉。
(3)由于线条简单、装饰元素少,现代风格家具需要完美的软装配合,才能显示出美感。
例如沙发需要靠垫、餐桌需要餐桌布、床需要窗帘和床单陪衬,软装到位是现代风格家具装饰的关键。
现代简约装饰品风格特点:
现代简约风格饰品是所有家装风格中最不拘一格的一个。
一些线条简单,设计独特甚至是极富创意和个性的饰品都可以成为现代简约风格家装中的一员。
(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从户型上看,空间布局趋向合理,首先保证原空间的合理性,其次尽可能大合理利用空间,从硬装和软装各方面体现现代简约风格的特点,符合现代人的居住理念.并从中体现现代室内装饰行为中的人性化设计与现代室内装饰行为的关系.
1、从空间分布上看:有主卧、次卧、书房、客厅、餐厅、厨房、主卫、客卫以及两个阳台。
空间布局较合理。
在设计中,注意的是主卧的空间利用,从原图上看主卧的面积与客卧差不多,所以我在设计中减小了主卫的空间,以扩大主卧的面积,使其与次卧区分。
而书房的位置在厨房的对面,从而我觉得不适合做卧室,并且从客户关系来说,没有必要做三间卧室。
所以这两个问题是设计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2、从风格上来看:从硬装的墙面刷漆和地板铺设,到软装的家具和装饰品的选购,无不体现现代简约风格。
墙面准备大部分涂白,只在某些需强调的地方采用其他颜色。
所有的家具都遵循简约却不简单的原则。
尽量避免大量繁复、奢华而不实用的设计。
3、人性化的设计也是本次设计中的一个重点,比如,主卧窗台比较的大,那么我就把它铺上大理石,再放上两个抱枕,白天可以坐上面看书,晚上可以看星星。
这就是遵循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设计中小到一个杯子,大到组合沙发,如何使设计体现人性化也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
三、课题研究方法及实施方案
(一)研究的方法:
1、大量收集与本设计相关的文献资料,仔细的阅读与分析;
2、运用已经掌握的信息跟文献资料,比较分析;
3、确定设计定位,绘制草图;
4、进行正图绘制,经指导后进行改良设计.
(二)实施方案:
1.认真的阅读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任务;
2.收集空间规划设计的相关资料,并对户型进行详细的分析;
3.结合户型的分析,对方案进行构思;
4.对构思进行讨论,对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探讨,分析存在的原因并进行修改。在多方案讨论的基础上最终确定空间规划方案;
5.完成总平面cad图、立面图;
6.完成效果图的绘制和设计说明的`编写;
7.完成空间规划设计和文本制作;
四、进度安排:
一、20xx年11月——教师设计课题准备及汇总;
二、20xx年12月——学生选题、汇总及调整;
三、20xx年1月——毕业设计课题下达(提供学生详细设计资料,包括(设计要求、原始图纸、成果要求、设计安排等);各教研组上交毕业设计课题、选题汇总资料;
四、20xx年2月-5月23日——顶岗实习期间须完成的毕业设计任务
1、20xx年3月上旬——要求上交开题报告;
2、20xx年3月下旬——设计草案,完成初期检查;
3、20xx年4月——全部施工图纸,完成中期检查;
4、20xx年5月上旬——效果图、展板、设计说明、ppt等资料;
五、20xx年5月24日——6月16日
1、要求全体毕业生到校,修改、调整或完善毕业设计;
2、指导教师和学生整理有关资料;
3、学生将定稿设计资料输出、打印、刻盘,并完成毕业答辩等.
五、预期的阶段成果及最终成果
(一)预期的阶段成果
1.准备阶段
结合设计主题完成场地的测绘和设计方案的构思,方案确定与修改。
2.设计阶段
按时完成总体的规划设计,总体的规划设计进行深入的检查,以确保完成的设计是最终成果。
总体的规划设计主要包括方案设计和cad平面图、立面图、效果图的绘制。
3.深化和整理阶段
完成总平面图、立面图及效果图的绘制,完成设计说明及图册排版,制作目录。
(二)最终成果
完成设计说明的编写并打印装订成册,完成毕业设计。
即设计图纸一套:设计说明、平面图、立面图、效果图。
六、开题理由:
现代人快节奏、高频率、满负荷,已让人到了无可复加的接受地步。
人们在这日趋繁忙的生活中,渴望得到一种能彻底放松、以简洁和纯净来调节转换精神的空间,这是人们在互补意识支配下,所产生的亟欲摆脱繁琐、复杂、追求简单和自然的心理。
简约主义是由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对复古风潮的叛逆和极简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90年代初期,开始融入室内设计领域。
本设计旨在以简洁的表现形式来满足人们对空间环境那种感性的、本能的和理性的需求.我将在此基础上对此做进一步的研究。
我已完成毕业设计与设计说明撰写的前期准备工作,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正式的设计,现申请开题。
一、研究意义
特别是代表着中国新一代势力地80后、90后地大学生们,他们顶着强大地工作和住房地双重压力,为社会主义建设奋斗着,他们地住房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地热点问题。蜂巢公寓就是为了解决目前一些正在求职地毕业大学生租房困难而设计地一种快节奏紧凑型公寓,希望能达到高度节省空间及运营成本,低碳、环保等特点。齐全地设施在满足大学生居住地同时,还在心理,健康等方面给予关怀,打破常见闭塞空间地思维定式,创造新型地快节奏开放式生态居住空间。小区地生态景观设计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在面临学习、工作与生活压力时,总渴望能找到一个休闲居住场所来减轻这份紧张,调整情绪,融入到优美地、恬淡地生活空间去享受那一份宁静与轻松。营造自然和谐、健康舒适地居住环境,追求建筑与景观地融合,自然与人地和谐共生,它随着时代背景及意识形态地发展而发展,并呈现新地特色。
二、课题关键问题及难点
蜂巢公寓社区地意义在于用较低地成本来解决最大程度地大学生以及外来人口地临时居住问题,因此,如何采用相对较低地成本来建造出功能性相对较强地公寓建筑是一个难点,这不仅要考虑到材料地使用,还要最大程度地满足其应有地需求。
同时,环保也是此次项目地一个重点,环保节能一直是如今热门地话题之一,如何合理地运用材料,搭配材料,将这个公寓建筑设计得环保节能也是本次项目能否成功实现地一个重要地突破口。
以建筑设计为着眼点,生态建筑主要表现为: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注重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与遮阴,为改善小气候采用多种绿化方式,为增强空间适应性采用大跨度轻型结构,水地循环利用,垃圾分类、处理以及充分利用建筑废弃物等。仅以上几个方面就可以看出,不论哪方面都需要多工种地配合,需要结构、设备、园林等工种,建筑物理、建筑材料等学科地通力协作才能得以实现。
三、文献综述
当今世界,人口剧增,资源锐减,生态失衡,境遭到严重破坏,人类生存和发展与全球地环境问题愈演愈烈,生态危机几乎到了一触即发地程度。在严峻地现实面前,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评判我们现时正奉为信条地城市发展观和价值系统。
为了建筑、城市、景观环境地可持续,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建筑学学科开始了可持续人类聚居环境建设地思考。许多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人类本身是自然系统地一部分,它与其支撑地环境休戚相关。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必须优先考虑生态问题,并将其置于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同等重要地地位上; 同时,还要进一步高瞻远瞩,通盘考虑有限资源地合理利用问题,即我们今天地发展应该是满足当前地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能力地发展。这就是1992 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里约热内卢宣言提出地可持续发展思想地基本内涵,它是人类社会地共同选择,也是我们一切行为地准则。建筑及其建成环境在人类对自然环境地影响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符合可持续发展原理地设计需要对资源和能源地使用效率、对健康地影响、对材料地选择等方面进行综合思考,从而使其满足可持续发展原则地要求。近几年提出地生态建筑及生态城市地建设理论,就是以自然生态原则为依据,探索人、建筑、自然三者之间地关系,为人类塑造一个最为舒适合理且可持续发展地环境地理论。生态建筑是21 世纪建筑设计发展地方向。
一、毕业创作(设计)题目
别墅空间设计
二、创作(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目的:
室内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创造室内空间环境为人服务,设计者始终需要把人对室内环境的要求,包括物质使用和精神两方面,放在设计的首位。给人创造一个舒适、实用、安全、健康、优美的室内环境,所以,设计初期,首先考虑的应该是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另外,还要满足视觉、听觉、触觉等生理和心理享受,这就需要设计师把握分寸,处理好实用与美观的关系,在这次设计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设计与生活的结合技巧。不断破传统的理念,将设计与生活牢牢结合在一起,从而得到好的作品和好的心理升华。 意义:
在现代建筑条件下,创造合理完善的建筑室内环境,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当今室内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是由于它具有很强的社会基础和充分反映时代的需要。 自从人类有了建筑活动,室内就是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并开始对室内环境有所要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室内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更新发展与不断丰富多彩。室内设计的任务就是综合运用技术手段,考虑周围环境因素的作用,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积极发挥创作思维,创造一个既符合生产和生活物质功能要求,又符合人们生理、心理要求的室内环境,设计是一种文化,它应该体现出时代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趋向,它是时代信息反馈的总和,同时他更应该反映出一种文化一种风格一种文化底蕴的内涵,中国一个历史文明的古国,我们自己的风格就是一种文化。中国风吹向我们的是设计上的清新、审美上的清新、表达上的清新!
三、创作(设计)表达的内容
室内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设计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室内设计师虽然接触到多种装饰材料,但设计作品绝不能成为各种材料的堆砌,不尽其穷不成为设计的理念是一种没落的消极设计,设计师应合理而巧妙的利用不同材料,来体现自己的设计,并且要经常注意材料的变化,可能的条件下,争取使用最新的环保材料和地方材料,作为创造健康、安全、优美的室内生活空间的基本保障。这一空间环境既具有使用价值,满足相应的功能要求,同时也反映了历史文脉、建筑风格、环境气氛等精神因素。明确地把“创造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作为室内设计的目的 。
1.空间形象设计:就是对建筑所提供的内部空间进行处理,对建筑所界定的内部空间进行处理,并以现有空间尺度为基础重新进行划定。在不违反基本原则和人体工学原则之下,重新阐释尺度和比例关系,并更好地对改造后空间的统一、对比和面线体的衔接问题予以解决,建筑室内空间往往以自身形象(包括空间形式、节奏和秩序)和相关的装饰手段来反映时代和社会特征,不同的室内空间表现不同的环境气氛和具有不同的艺术感染力。
2.室内装修设计:主要是对建筑内部空间的六大界面,按照一定的设计要求,进
行处理,也就是对通常所说的天花、墙面、地面的处理,以及分割空间的实体、半实体等内部界面的处理。
3.室内物理环境设计: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室内空间环境的质量以及调节的设计,主要是室内体感气候:采暖、通风、温度调节等方面的设计处理。
4.室内陈设艺术设计:主要是对室内家具、设备、装饰织物、陈设艺术品、照明灯具、绿化等方面的设计处理。
5.室内空间材料设计:筑空间是由一定实质材料的界面所组成,选用不同材料的结构和围护构件,按照材料,基本性能和力学规律围合成的室内空间,具有满足使用功能和人的审美要求双重特征。运用不同材料,在室内出现不同形式的空间界面(如蓬波杜中心的金属结构天棚、居室中的木屋架等)在室内产生各种形式的线、面、体等空间构成要素,这是材料与结构对室内环境产生的综合影响。某些新材料构件的应用,如大型玻璃隔断,使室内空间出现通透感,大大丰富了室内空间层次变化,这些都改变了传统建筑形式和它的设计方法。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室内空间的整体形象是材料,结构和空间共同体现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象。
四、毕业创作(设计)任务要求及实现预期目标分析
任务要求:
“为人民服务,这正是室内设计社会功能的基石。”这次别墅的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创造室内空间环境为人服务,我始终需要把人对室内环境的要求,包括物质使用和精神两方面,放在设计的首位。一方面需要充分重视科学性,另一方面又需要充分重视艺术性,在重视物质技术手段的同时,高度重视建筑美学原理,重视创造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室内空间和形象,创造具有视觉愉悦感和文化内涵的室内环境,使生活在现代社会高科技、高节奏中的人们,在心理上、精神上得到平衡。
目标分析:
在设计的过程中必定存在矛盾错综复杂,问题千头万绪,我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为确保人们的安全和身心健康,为满足人和人际活动的需要作为设计的核心。当然也要从实际出发。作品一定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生理要求与心理要求、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的平衡和综合。
五、完成毕业创作(设计)工作方案及进度计划
工作方案:
在设计前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如检索文献、写作、翻译、绘图、计算机应用等)。收集加工各种信息,获得新知识。整理自己的思想,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自我勤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自我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毕业设计实践,使自己对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调查研究及应用文献资料的能力,方案论证比较的能力,造型审美、创意表现能力等受到综合训练。
进度计划:
首先选好自己设计题目,主题。了解别墅是怎样的概念,在巩固概念的基础上构思设计目标,效果。严格遵守设计要求,要在自己脑海中有一个完善的想法,在按照清晰的思路去设计。下一步就是设计图纸,制作模型。最后配上详细的文字说明。
第一周完成资料收集工作;
第二周开题;
第三周完成项目设计;
第三周设计报告撰写设计报告及设计作品的自评自查、完善、准备答辩;
六、毕业创作(设计)总结
一转眼四年就过去了,这次的毕业设计,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大但是很好的考验。也是这四年来对室内设计知识的一个总结。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对付重重困难。并且会严格要求自己,每个细节都会认真仔细的去完成。也会通过这次的设计,学到更多、更新的室内设计知识,充实自己的设计概念。最后交给老师们一个满意的答卷。也给自己以后的设计道路上,增添一份自信的力量
室内设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所谓设计,就是通过创造与交流来认识我们生活其中的世界。好的认识和发现,会让我们感到喜悦和骄傲。人们对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一种自发的改造行为,这种环境的再创造的过程就是一种室内设计的过程。以下是我整理的室内设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欢迎来参考!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300字左右)
自从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的迅猛发展人皆可见,发展的背后是各行各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人们的压力也逐步加大。特别是代表着中国新一代势力的80后、90后的大学生们,他们顶着强大的工作和住房的双重压力,为社会主义建设奋斗着,他们的住房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蜂巢公寓就是为了解决目前一些正在求职的毕业大学生租房困难而设计的一种快节奏紧凑型公寓,希望能达到高度节省空间及运营成本,低碳、环保等特点。齐全的设施在满足大学生居住的同时,还在心理,健康等方面给予关怀,打破常见闭塞空间的思维定式,创造新型的快节奏开放式生态居住空间。小区的生态景观设计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在面临学习、工作与生活压力时,总渴望能找到一个休闲居住场所来减轻这份紧张,调整情绪,融入到优美的、恬淡的生活空间去享受那一份宁静与轻松。营造自然和谐、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追求建筑与景观的融合,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它随着时代背景及意识形态的发展而发展,并呈现新的特色。
二、课题关键问题及难点(300左右字)
蜂巢公寓社区的意义在于用较低的成本来解决最大程度的大学生以及外来人口的临时居住问题,因此,如何采用相对较低的成本来建造出功能性相对较强的公寓建筑是一个难点,这不仅要考虑到材料的使用,还要最大程度的满足其应有的需求。
同时,环保也是此次项目的一个重点,环保节能一直是如今热门的话题之一,如何合理的运用材料,搭配材料,将这个公寓建筑设计得环保节能也是本次项目能否成功实现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以建筑设计为着眼点,生态建筑主要表现为: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注重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与遮阴,为改善小气候采用多种绿化方式,为增强空间适应性采用大跨度轻型结构,水的循环利用,垃圾分类、处理以及充分利用建筑废弃物等。仅以上几个方面就可以看出,不论哪方面都需要多工种的配合,需要结构、设备、园林等工种,建筑物理、建筑材料等学科的通力协作才能得以实现。
三、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1200字左右)
当今世界,人口剧增,资源锐减,生态失衡,境遭到严重破坏,人类生存和发展与全球的环境问题愈演愈烈,生态危机几乎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评判我们现时正奉为信条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系统。
为了建筑、城市、景观环境的“可持续”,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建筑学学科开始了可持续人类聚居环境建设的思考。许多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人类本身是自然系统的一部分,它与其支撑的环境休戚相关。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必须优先考虑生态问题,并将其置于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上; 同时,还要进一步高瞻远瞩,通盘考虑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即我们今天的发展应该是“满足当前的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这就是1992 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里约热内卢宣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它是人类社会的共同选择,也是我们一切行为的准则。建筑及其建成环境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符合可持续发展原理的设计需要对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对健康的影响、对材料的选择等方面进行综合思考,从而使其满足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要求。近几年提出的生态建筑及生态城市的建设理论,就是以自然生态原则为依据,探索人、建筑、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人类塑造一个最为舒适合理且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的理论。生态建筑是21 世纪建筑设计发展的方向。
经典案例:
马来西亚米那亚大厦 主要(生态)设计特征:
1. 空中花园从一个三层高的植物绿化护堤开始,沿建筑表面螺旋上升。 (平面中每三层凹进一次,设置空中花园,直至建筑屋顶)
2. 中庭 使凉空气能通过建筑的过度空间。
3. 绿化种植为建筑提供阴影和富氧环境空间
4. 曲面玻璃墙在南北两面为建筑调整日辐射得热量。构造细部使浅绿色的玻璃成为通风滤过器,从而使室内不至于完全被封闭
5. 每层 办公室都设有外阳台和通高的推拉玻璃门以便控制自然通风的程度
6. 所有楼 电梯和卫生间都是自然采光和通风
7. 屋顶露台由钢和铝的支架结构所覆盖,它同时为屋顶游泳池及顶层体育馆的曲屋顶(远期有安装太阳能电池的可能性)提供遮阳 和自然采光
8. 被围和的房间形成一个核心桶,通过交流空间的设置消除了黑暗空间 9. 一套自动检测系统被用于减少设备和空调系统的能耗
原生的生态建筑设计是在节约经济和低技术的条件下,不用或者很少用现代的技术手段来达到生态化的目的。然而,此类建筑的节能效率和可持续性都不甚理想,缺乏普适性。
同时,停滞不前的生态技术。并不是可持续的生态观。因此,应当考虑将现代的生态技术运用到普通的建筑设计中去,即“适宜技术”。
“适宜技术”就是具有一定适宜性、普遍性的技术,又能根据环境的不同而有一定地域特色的生态建筑应该成为研究的重点。也就是说,从满足基本的人居环境的要求出发,通过“适宜技术”这个设计手段,运用当地的资源,结合适宜的经济的技术,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生态建筑设计从“原生的”向“适宜技术”转变通常有三种手法:一是将传统技术进行改造;二是将先进的技术改革、调整以满足适宜技术的需要;三是进行实验研究,直接效力于适宜技术。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 译著,景观设计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王晓俊 著,西方现代园林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
[3] 吴家骅 著,环境设计史纲,重庆大学出版社
[4] 西蒙兹J.O, 21世纪园林城市:创造宜居的城市环境,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5] Peter Walker,Minimalist Gardens,[M].Spacemaker Press
体育专业大学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写开题报告的目的,是要请老师及专家们帮忙判断一下所研究的选题有没有价值,研究方法是否奏效,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下面是我和大家分享的体育专业大学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更多内容请访问(www.oh100.com/bylw)。
论文题目:休闲体育文化价值与实现策略研究
1、选题意义和背景研究目的:
以祭祀、庆典等为代表的带有体育因素的休闲活动,是休闲体育在远古时期的雏形体现。此时人类的休闲体育活动以获取生活资料和生存空间为前提,生存需要成为人们参加休闲体育活动的根本目的。由于不是主动参与,所以休闲体育文化也无从谈1产率决定了休闲体育及其文化无法得到充分的滋养与萌发。
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的提高推动生产效率的极速提升。对工人而言,每日必要劳动时间大幅缩短,其个人可支配的自由时间明显延长。对于受传统观念禁锢的人们来说,工作的绝对地位逐渐被休闲逆转,是一种巨大的思想意识形态冲击。尽管起初的休闲不被大多数人接受,甚至受到了歧视与偏见,但社会必然会随历史的车轮向前发展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科学技术的前行终将普遍有闲的社会带到了人们的面前。
以工业文明为基础的普遍有闲的社会面貌,使得人类在获得短期内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在越来越多的自由时间内无所适从,部分怪诞而奇特的生活方式逐渐滋生,带来了社会生活中的恶性竞争与个体的孤独无措。此时,部分先知者意识到人类在自由时间面前的窘迫,开始探索并主张人们尝试接受来自休闲的洗礼。
绝大多数人开始正视休闲这一文化现象,是由第三次科技革命所带来的社会产业革新开始的。兴起于20世纪前半叶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生物工程、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等发明及应用为主要标志,引领人们进入了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同时对人们在物质更为富足、闲暇时间更为充分的条件下如何休闲提出了新的要求。
人们能否正确对待休闲并学会如何休闲,成为了人们在现代社会生存质量的决定因素。
就休闲的本质而言,它是人作为生物个体,本能的服从于内心兴趣所致的行为活动,与玩或游戏等纯娱乐活动存在一定区别。以文化的角度审视休闲,它是人类摆脱外界压力桎梏后所享受的一种相对自由和舒适的生活状态,能够满足人自我实现需求的文化创造、文化建构、文化欣赏过程。而休闲体育作为一种重要的休闲方式,展现着人的文化特性,是自发的、蕴含个性的、能够带来人生乐趣与生存意义的活动。休闲体育在有效缓解生活压力、改善精神紧张状态的同时,为参与其中的人们带来心灵上的快慰与生命质量的庇佑,逐步成为了被大多数人认同的文化生活方式。由休闲体育而生的文化,作为与休闲体育有关的物质、精神成果的总和,在现代社会中的功用愈发显着。对休闲体育文化的探索成为了摆在人们面前的新课题。
休闲体育被认为是社会经济发展下的一类特殊文化现象,其产生的渊源不仅来自于大量的闲暇时间与丰裕的物质财富,还源于人类对精神生活观念及价值的探求。这种对自身精神生活的重视,展现了人类社会的文化变迁,是对人类生存目地的回归,体现了文化嬗变中人类的抉择。人,理应成为自己的主宰。但这种主体地位却被现代社会中的各种异化追求和片面理性所取代。休闲体育的兴盛为人类带来了转变的契机,其文化的价值在各种糟柏的不断渗入中显得更为珍贵。由此,课题将以休闲理论、体育理论、文化理论为基础,以探析传统休闲哲学的意蕴为切入点,以解析休闲体育文化价值为落脚点,以时间为脉络,深入发掘产生休闲体育文化这一现象的.根源,解读休闲体育文化在现代社会背景中发挥的功用,探索其实现的内外条件,分析实现途径,为休闲体育文化研究的丰富与完善尽绵薄之力。
研究意义:
21世纪以来,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生产力得以极速发展,劳动生产效率的提升带来劳动者的解放,人们生活中的闲暇时间日渐充盈,加之人类对自身价值与精神境界的追求,休闲已逐步浸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人类社会新的文化现象。美国前国家休闲研究院主席、国际休闲与娱乐协会学术顾问杰弗瑞戈比在展望国际休闲的未来发展趋势时表示,世界发达国家将于2015年前后进入休闲时代,休闲将成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娱乐和休闲旅游业将成为下一个经济大潮,并席卷世界各地。二十余年后的今天,这句话因人类社会中休闲要素的丰裕而得到了印证。
在人类文化的构成中,休闲既是基石,也是先导,凝聚着人类文化的结晶。体育作为人类重要的休闲行为,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亦是新文化要素喷薄而出的源泉。
休闲中的各种体育行为,承载着增进个体健康的责任,也肩负着以文化的形式推动人类社会和谐前行的使命。不可否认的是,体育行为在休闲时代是不可或缺的,其相应文化的发展对当世人类文化的演进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功用。在全民休闲观念萌芽日渐丰富的背景下,加之物质水平、闲暇时间、场地设施等客观条件的不断推动,人们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热情不断提高,人数激增,活动的方式与途径逐渐多样化。
然而,相较于休闲体育研究的繁荣,对其文化层面探索却寥若晨星,不仅是在历史上的停滞,即便是在现代,西方发达国家也仅有百余年的研究,而我国的休闲体育文化研究才刚刚起步。就哲学角度而言,事物的客观发展离不开其文化层面的支持与引导。因此,对休闲体育文化的探究,批判继承传统休闲体育文化,充分认识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效用,对于丰富人类文化体系,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循环式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
2、论文综述/研究基础。
1国外文献述评:
人类的休闲研究源远流长,肇始于西方,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腊时期。古希腊先贤亚里士多德被视为人类休闲文明的启蒙者,在其代表作《伦理学》中提出“幸福存在于闲暇之中”,认为休闲是人类幸福的源泉。这一着名观点历经2000余年的岁月洗礼,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中仍耀耀生辉。尽管在古希腊文明后,西方社会经历了中世纪的基督教严酷统治,休闲文明在统治者的排挤与打压中发展迟滞,但在随后的文艺复兴时期,休闲观念受到前卫学者的追捧,并在激烈的辩证解说中重回社会文化主流。近代着名启蒙思想家斯宾塞极具预见性,认为“这些种种趣味的陶冶和喜悦的消闲不但是重要的,而且在我们即将到来的时代里,这些趣味比现在会远远地占有人生的绝大部分”.人类休闲观的解放为休闲文化的蓬勃发展奠定了观念基础。
近现代以来,国外各学者对休闲体育文化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在休闲体育文化的功能方面,周马奎尔认为,休闲与休闲活动中的情感是丰富体育社会学理论的重要途径,理应被提倡,以刺激的运动方式追求愉悦是休闲体育的主要功能。丹尼斯安德森发现,对残疾少女这类特殊人群而言,参与体育类休闲活动对其个性发展具有极大禅益。此外,有学者针对青少年体育中传递的严肃休闲方式进行了批判,指出来自父母或教练的过度干预,会让青少年参加体育运动的行为异化成严肃的休闲方式,极大地削弱了休闲体育应具有的益处,休闲体育文化的功能出现异变。①在关于影响休闲体育参与及文化形成的因素方面,蒂亚娜伍沃德等学者发现当男女获得同样的可支配时间与休闲机会时,年龄、工作与家庭环境、教育背景、社会阶层、收入情况、种族群体等都会成为左右其休闲行为的因素。但当料理家务及照料孩童等家庭行为主要由妇女承担时,性别因素也会成为影响个体参与休闲体育行为的因素,并直接决定了由不同休闲体育行为所形成的迥异的休闲体育文化,使其发挥的功用也存在直接差异。
2国内文献述评:
休闲体育文化是一种社会亚文化,在我国由来已久,但由于各种历史及社会因素的影响,我国对于休闲体育文化的学术研究仅仅开展了十余年的时间。随着我国逐渐步入休闲时代,学者们对于休闲体育文化的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各类论文、专着、主题会议的数量与质量均迅速提升。尽管杰弗瑞戈比在其对于中国无锡等城市的休闲研究中,明确表示中国进入休闲社会的时间约为2015年,但我国学^;对于休闲体育及其文化的研究,却已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渐入佳境。我国学者对于休闲体育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休闲体育文化内涵。
截至目前,体育理论界对什么是休闲体育文化,怎样认识其内在本质等进行了大量探讨。
大多数学者认为,休闲体育文化是人们在闲暇时间里处于的一种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建构的生命状态和行为方式,包括情感、理智、意志、生理、价值、文化及所有组成行动感知领域的一切,也包括价值观、语言、思维方式、角色定位、世界观、艺术、组织等等。
我国学者对休闲体育文化内涵的认识较为一致,将其视作带有明显娱乐性的宏观概念,是休闲体育中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称。
(2)休闲体育及休闲体育文化意义对于休闲体育及其文化的意义,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曹卫等学者提出,“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作为21世纪体育事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贯穿于休闲体育在我国演进的过程中。他们认为,人们对休闲体育的诉求愈发强烈之时,亦是人们在现代社会中正常生活并赋予生活丰富内涵的开始,展现了人们在现代社会物质极大丰裕条件下重新打造生活价值观的意识。
刘绮红、梁利民等学者站在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等角度,通过保持与时代热点的高度一致,探索休闲体育以文化渗透至人们生活的过程。他们认为,站在精神层面审视休闲运动,其在价值体系中是以文化形态渗透后得以体现的,并对人们的精神世界产生影响,据此对休闲运动在和谐社会中的价值加以探讨,在现实和社会等多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
概而言之,休闲体育文化对于践行“以人为本”的生活价值观,推动人类文明的和谐发展,为当代人提供全面发展的途径等多方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是社会良好思想道德和精神文化氛围构建的助推器。
(3)休闲体育文化功用休闲体育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具备文化所有的一般功用,例如丰富人们精神世界,引导社会发展等。休闲体育文化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它通过在余暇时间内的身体运动对人们进行精神意识的感化。众多学者对休闲体育文化的功用有不同的认识。
任海认为,休闲体育易被误解为是一种无所事事的消遣活动,其实不然。“娱乐体育是我国发展群众体育的一个重要形式。” ?休闲体育是人类对自身全面发展的觉醒,进而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而进行的健身运动。休闲体育是人们对生活的艺术化升华,使人们在身体运动中品味生活的美好与人生的乐趣,激发人们内心蕴藏的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王俊奇的观点与任海相似,他们共同代表的是目前学术界在对休闲体育文化功用认知方面的普遍观点,认为休闲体育文化在将体育体系中具有休闲特征但存在一定差异的内容、形式、要素进行适度统一的同时,促进其与经济基础、政治导向、生态环境的有机融合,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4)休闲体育文化体系建构作为休闲体育文化研究的支撑点,休闲体育文化体系的建构是繁荣休闲体育文化的现实需要。我国学者在对休闲体育文化体系构建这一问题的认知上,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观点。
张德胜等人提出,在传播视域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是休闲体育文化在当代社会传播的几大方式。这些传播方式是打造社会性休闲体育文化的最基本途径。
有些学者立足于综合的角度,提出了一些与相邻因素相关的构建方式。如于文谦和牛静两位学者,认为要积极开展休闲体育的学术研究,将建立与完善与休闲体育相关的消费和服务体系作为着力点,促进休闲体育内容在自然发展基础上的多样化趋势。
罗林和刘春来则认为,我国的休闲体育应以产业化作为发展方向,并在积极融入到高等教育体系的同时增进民族休闲体育文化与世界休闲体育文化的互通。
如上所述,我国学者对休闲体育的研究虽与国外相比时间尚短,但也已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呈现出系统性的研究趋势。但在对休闲体育文化价值及实现策略的探索方面较少,且尚未形成理论体系。
政治是以利益为中心,具有不同程度的强制性、支配性和相互斗争性。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政治论文的格式,大家快来跟我一起欣赏吧。 政治论文的格式 一、论文格式必须包含如下六大要素: 论文标题、论文作者署名及其单位、中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摘要及英文关键词、论文正文,最后是论文的参考文献。这是论文格式的六大要素,是任何论文都必须要包含的内容。 此外,在不同学术领域,其论文还有其他一些内容,比如论文致谢、论文封面以及 毕业 论文要写明指导老师等。 最后,不同的学术研究或者编辑出版机构,对论文格式也有自己的一些要求。 二、论文内容必须按照论文格式要求进行编辑排版: 论文除了要包含如上六大要素之外,还有按论文格式要求对论文内容进行编辑排版,比如纸张大小、标题居中、段落缩进、列表编号、字体字号等。在信息化时代,这个要求更为迫切。 论文格式化之后,内容条例清晰,结构一目了然。 政治论文 范文 论生态政治与政治生态化 【摘要】近现代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巨大进步的同时,由于人类对自然和自身的不正确认识及盲目开发行为,导致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全球性生态危机。生态危机的产生与发展成为生态政治 兴起的动因和基础。在此基础上推动了各国政治和国际政治生态化的发展。生态政治产生发展是政治生态学、政治生态化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政治生态化是生态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是解决当前全球生态危机的不可或缺的根本 措施 之一,是全球经济、社会、 文化 、生态环境协调、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未来政治发展的趋势之一。 【关键词】环境问题;生态危机;生态政治;政治生态化;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出现,生态危机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这种关注从某个角度上讲已远远超过了国家之间、地区之间、民族种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人类越来越关注自身共有的生态环境和生存家园--地球。对生态危机的关注迫使人类重新审视自身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重新审视人类自身原有的 思维方式 、生产及消费方式、发展模式、意识形态、伦理观、发展观,以及世界各国经济、文化、政治发展前途和命运。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出现,使得任何国家,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又一次重新走到一起。 基于上述全球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的出现,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风起云涌的生态政治 。7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每年以"地球日"、" 世界环境日 "等为契机而不断壮大,至今方兴未艾。80、90年代在生态政治 的推动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纷纷建立了众多形形色色的生态组织和生态绿党(简称生态党或绿党),生态学与政治学由此联姻形成了生态政治学、政治生态学等新兴交叉边缘学科,传统政治发展观也由此向政治生态发展观转变。 二、生态政治的兴起、发展及意义 (一)生态危机--生态政治兴起的动因和基础 所谓生态危机,指的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或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由于人为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引起的生态环境退化和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过程。 自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20世纪后50年全球环境遭到空前严重破坏和污染,并被一些生态学家、政治家称为20世纪人类犯下的三大愚蠢行为之一和"第三次世界大战"。"地球日"发起人盖洛德·纳尔逊曾精辟说道:来自自然的威胁(生态危机)是比战争更为危险的挑战,从德国和日本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可以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起来,但没有一个国家能从被毁坏的自然环境中迅速崛起。50年代以后,世界环境相继出现"温室效应"、大气臭氧层破坏、酸雨污染日趋严重、有毒化学物质扩散、人口爆炸、土壤侵蚀、森林锐减、陆地沙漠化扩大、水资源污染和短缺、生物多样性锐减等十大全球性环境问题。全球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正残酷地撕毁人类关于未来的每一个美好愿望和梦想,这一影响不仅会殃及一代、两代人,而且将影响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生存繁衍。 全球环境问题及生态危机从以下一些数据和事实我们就可窥见一斑。例如,目前地球上的动植物物种消失的速率较过去6500万年之中的任何时期都要快上1000倍,大约每天有100个物种从地球上消失。20世纪以来,全世界哺乳动物中3800多种中已有110种和亚种灭绝,另外还有600多种动物和25000余 种植 物正濒临灭绝。生态学家指出,迄今为止,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损害如要使其自然恢复至少要一亿年以上。水污染使人类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人民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据统计有17亿以上的人没有适当安全饮用水供应,30多亿人没有适当的卫生设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一项调查指出,在第三世界由水污染引起的疾病平均每天导致的死亡人数达2.5万人。再如1983~1984年埃塞俄比亚因植被破坏、土壤流失形成的特大旱灾使得100万人因饥饿而死亡,1991~1992年,非洲大陆12个国家持续旱灾,使得约3500万人濒临死亡。因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加重,中国古文明中心的发源地--黄河,目前年断流最长达227天,与此同时,长江由于洞庭湖等大湖泥沙淤积加速,湖体面积和容量正逐年锐减,洞庭湖1825年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1949年减少到4360平方公里,到1998年长江"特大"洪灾时湖面面积仅为2653平方公里,据此缩减速度,洞庭湖将可能在不到200年的时间内成为又一个"罗布泊",从中国自然地理图册上消失。目前,长江中下游防洪大堤也逐年升高,古时?quot;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悲剧在不远的将来又将可能在长江重演。今年我国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多次发生的历史上罕见的沙尘暴天气,再次使得中国人感受到了环境破坏程度之深和距离之近。 全球环境恶化的直接后果就是经济损失。据估计,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人民币,这相当于20个唐山大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仅1998年长江洪水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600亿人民币,而每年全世界因环境污染和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不低于2.5万亿美元。因此,生态学家指出地球生态系统正在遭受地球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全球十大环境问题已直接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文明的持续发展,生态危机已经超越局部区域而具有全球性质,来自于生态危机的威胁,已远远超过战争、瘟疫,保护地球家园已刻不容缓、迫在眉睫。 生态学理论认为,人类和其他任何生物一样,都必须以一定的生态环境、特定的生态系统作为其生存繁衍的基础,在整个地球生物圈这个最基本、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中,人类虽在整个生物界中一方面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并无时无刻不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所谓的"改造"和"征服";另一方面,人类自从诞生之日起又无时无刻不依赖于其他生物和自然生态环境。同时,它与国家及国际政治生活息息相关,而政治又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政治是人类社会的政治,政治是人的政治。生态危机既然已关系到全人类的生死存亡,因此政治就必然与生态危机发生必然而深刻的内在联系,它必然延伸到社会之外的自然环境之中,因此当今全球性环境问题引发的生态危机对全球人类所构成的巨大威胁,此时的全球生态危机就不可能不成为一个政治问题,政治及政治行为对此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生态危机的推动下,政治必须谋求一种全新的政治发展观:生态政治发展观。 (二)生态政治的兴起、发展及意义 生态危机的加剧使人类认识到,社会是身处自然环境中的社会,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具有辨证的双重互动效应,自然生态环境是社会环境的基础,社会又对自然环境有着深刻的正负效应。因此,到20世纪50、60年代全球环境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日益成为一个敏感而重要的政治问题,生态政治理论也应运而生。生态政治理论认为,人类不仅是社会的人,同时也是受自然环境限制、约束的人,如果政治行为仅仅去把握人与人、人与社会间的社会属性关系,而忽略自然生态规律对人的影响,甚至违背自然生态运行规律,以人类自身生态环境及资源的牺牲为代价,去达到少数集 团、阶级、国家的政治、经济利益,那么整个人类最终将自掘坟墓,走向自我毁灭的绝境。覆巢之下,焉有安卵?因此,生态政治理论 是站在全人类生存利益的高度上指导生态 政治 有序地进行,一定程度上讲,它是超阶级、民族、种族、国家界限的。 最初的生态政治 主要局限于民间自发 组织的 运动 。60年代末,由于生态 环境问题直接导致生态政治出现最明显的标志是"生态运动的出现"、"生态党的产生"、"国际环境组织作用的提高与加强"。这标志着全球生态政治 的兴起和 发展。 60年代后期,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公众关心的 热点 。到了70年代,生态政治 的目的也已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趋势发展,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生态政治 已成为环保、和平、女权运动的多元全球性群众 运动 。最为著名的生态运动当属1970年4月22日美国爆发的有2000多万人参加的公民环保 运动 ,正是这次运动促成了世界"地球日"的诞生和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90年代以来,生态政治 从公众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发展为公众与政府共同关心"可持续发展"的全球环境问题。"公共决策"过程的"生态化"使生态运动真正成为生态政治 。与此同时,从60年代末至今,世界生态学家、 经济学家、政治家以及科普学家一道推出了一系列生态环境发展与预测 报告 。如卡尔逊的《寂静的春天》、米都斯等人的《增长的极限》、加博尔等的《超越浪费的时代》,以及由58个国家152位世界著名生态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家共同编写的《只有一个地球》等。 伴随着生态政治 规模的扩大和深入发展,世界各国"绿党"组织应运而生,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影响的日益增强。1972年新西兰诞生了世界第一个绿党,此后的70~80年代,西欧国家出现了绿党组织兴起的高峰,其中德国的绿党组织对全球绿党组织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到1983年,德国绿党以5.6%的选票出人意料地首次获得27个议席,这标志着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正式步入历史舞台。由于德国绿党以崭新的政治风格展现在公众面前,其党纲将生态、经济、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反对核军备竞赛,谋求国际和平和女权、人权等,并提出相当完备的持续发展方案,因此在1987年议会选举中得票率突破了8%,并获得42个联邦议席,到两德统一后的1994年,绿党已在联邦议席中占有49个席位,成为联邦议院内第三大政党,到1998年,绿党领导人菲舍尔出任德国外交部长,首次成为国家政府中重要领导人。同时,80年代以来,欧洲比利时、奥地利、意大利、英国、法国、瑞典等国家以及90年代东欧及其他多党制的发展中国家也相继建立?quot;绿党"组织。据 统计,1979~1989年,西北欧15个国家的绿党共有117名成员进入11个国家的议会,并于1999年2月在巴黎召开了欧洲绿党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有28个国家的30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提出了许多"绿色国际"等国际生态政治发展新概念和新趋势。 在各国绿色组织纷纷建立和民间生态政治 如火如荼地进行时,像联合国下属的教科文组织(UNESCO)、人与生物圈 计划(MAB)、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国际自然资源保护同盟(IUCN)、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WWF)、世界环境与发展研究所(IIED)、地球之友(FOE)等绿色和平组织政府和非政府间国际生态保护组织也纷纷成立,至今全世界已有7000多个非政府和政府环保组织活跃在世界政治舞台上。他们用生态思想、环境意识、生态伦理、生态 哲学、持续发展等理念为解决国际争端、冲突、战争,最终为维护国际和平,为国际间经济、 文化、政治协调发展以及跨国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作出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60、70年代西方民间自发的生态政治 意义有三方面:一是在生态运动影响下"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各国政治家选举和施政的口头禅,即使最狂妄的政治家也必须首先提倡保护环境,以"生态牌"来夯实其竞选实力和政治地位,例如1976年美国卡特成功当选总统,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提出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承诺;二是在公众舆论压力下,西方各国政府不得不直接或间接介入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行动中来,并制定相应严厉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法规,增加环境开支比例;三是在公众生态政治 宣传下,西方发达国家从工业文明时代逐步向生态文明时代过渡。到了90年代,公众生态政治 发生了新的变化,尤其是1992年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盛会召开以后,不仅发达国家,而且发展中和不发达国家公众也从纯粹关注环境问题发展为政府与公众共同关心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生态政治 几乎触及到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人权等每一个领域。 综上所述,全球性环境问题导致了全球生态危机,生态危机又成为民众生态政治 的源动因和基础,把环境问题作为政治范畴并纳入政治家的视野,用全球性的环保联盟来代替军事、经济联盟,这是全球政治生活和政治战略的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变。由于世界各国绿党的参政,以及民众生态政治 的深入和范围的扩大,使得各国政治和国际政治向新的方向发展,这就是目前国际及各国内部政治发展的生态化趋势。 三、生态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政治生态化 (一) 政治生态化的内涵--政治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化"一词目前经常出现,比如经济生态化、 教育 生态化、科技生态化等。"生态化"是将生态学原则和原理渗透到人类的全部活动范围内,用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理念去思考和认识经济、 社会、文化等问题,根据社会和自然的具体情况,最优地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政治是人类的政治,人类生存发展一刻也离不开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政治的发展与人类与自然存在着必然的内在 联系。 "政治生态化"这一概念在国内外还鲜为少见。所谓政治生态化,其实质是把生态环境问题提到政治问题的高度,进而使政治与生态环境的发展一体化,把政治与生态有机辨证地统一起来,最终促进全球政治与生态环境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环境在宏观上影响着政治区域的结构、功能和政治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制约着政治区域系统的运行以及政府高层决策者的政治举措。因此,政治生态化的提出就是要正确地解决政治与环境的关系,把环境问题纳入到政府决策、公民政治参与、国际政治行为和政治教育等过程中,使政治过程与生态环境的发展有机协调起来。这样政治与环境的内在关系就成为政治生态化研究的核心内容。政治生态化所遵循的是公平性、持续性、协调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循环再生、生态平衡等生态学基本原则和原理。在当今世界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过程中,它将成为传统政治发展的历史转折点,从而构成与生态文明时代相适应的新型政治生态观,以推动世界经济、文化、政治、生态环境间的协调发展,使人类战胜生态危机,走?quot;人类中心主义"的阴影,向"生态中心主义"转变,步入生态文明时代。 (二) 政治生态化对国家及国际政治发展的基本要求 笔者认为,政治生态化认识和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政治过程生态化。广义上说,政治过程既包括国家内部的政府行为过程求各国政府决策行为生态化。政府决策行为在解决生态 环境问题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的政策、法令、 规章制度 、 教育方式等对环境保护进行直接干预,同时政府的政策、法令、规章制度、教育方式对 经济 发展模式、公众行为的影响又间接影响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政府决策行为在促进生态环境持续发展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它可以把各种权利、手段有效结合起来,去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科学素质,去调控人口数量和素质;通过政府实施教育工程去改变人们无节制地追求物质享受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培育全新的 政治生态观。 事实上,世界各国都曾因政府决策失误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当今世界面临的生态危机如此严峻,相当部分发展中国家还在继续西方发达国家的老路--先污染、后治理。中国的生态环境破坏及人口问题也正是50~70年代政府决策的严重失误所致。某种意义上讲,如果没有"大跃进"、"大炼钢铁",没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错误政府决策,就不会出现我国北方近年来越演越烈的沙漠化和沙尘暴;没有对马寅初的批判,中国也许就不会有今天如此沉重的人口负担,而这些政治发展观念和政府政策的失误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失是无法用数学概念来衡量,这种破坏是快捷、持续、长期的,甚至是不可逆转的,不是一代几代人可以偿还的,往往需要数十代人的不懈努力才可能改变。而这种努力一旦失败,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可能就将付诸东流。这一点从人类曾经消失的古文明即可作为佐证:曾经灿烂一时的楼兰古国"、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尼罗河畔的古埃及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古代印度文明的兴衰都为人类当今面临的生态危机提供了前车之鉴。未来政治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重塑生态地球村的和谐。政府和政治家们将面临 社会团体、公众越来越多的压力,政府官员和政治家也必须用更多的财力、物力、人力来维护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以此促进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与全球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这是未来各国政治和世界政治的必然趋势。因此,当今世界各国亟需一批具有环境意识的、富于 想象力 和创造力的政治家。将环境保护知识与法律等基础知识同等列为国家政府公务员报考、考核的内容之一是当务之急,同时考核政绩时应对经济政绩对等考核,以此来促进政府政治行为的生态化。 其次,政治民主和公民政治参与行为生态化是政治环境生态化的必然要求。当生态环境问题从自然向社会领域转移并危及人类的生存发展时,生态环境问题就自觉转变为政治问题。政府是公民的政府,因此公民的政治参与将对政府决策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一方面,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危机的出现不自觉地促进了公众的政治参与,政治参与主要通过政治选举、投票、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活动等方式从而达到对政府环境政策和环境 管理起作用;另一方面,公众政治参与又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促进作用。因此政治生态化中广泛的公众政治参与及意识的增强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从而改变经济靠市场、环保靠政府"的传统消极的观念。广泛的政治参与对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政治参与有助于和平解决生态环境问题,避免 动荡 ;政治参与有助于实现对政府的监督,避免政府决策失灵;政治参与有助于政治决策的科学化、公开化;政治参与有助于实现公民的环境权这一基本环境生存权利。 政治民主与政治环境生态化是当今世界各国政治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①,任何国家如果没有政治稳定,就没有国家、社会秩序的稳定、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不稳定的社会使人们把过多的物力、才力、财力投入到权利与财富的斗争之中,经济也因此没有和平环境和可持续的自然资源供应而停止不前,甚至倒退。他的这一论述实际上已经从政治环境生态化的高度上阐述了政治与环境协调发展这一跨世纪战略目标。这一点" “”"就已经经受了惨痛的教训,不但经济倒退20年,而且因政治环境的不稳定导致对环境、资源的破坏、人口数量的膨胀造成了数十年甚至数百年都难以偿还的恶果和环境债务。另一方面,由于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又会反过来影响政治环境稳定和政治民主。例如,严重的粮食短缺、土地荒漠化、水资源污染与枯竭,人口剧增并超过环境承载量等一系列生态危机的出现必然引起政治上的恐慌和不稳定的社会局面,因此,政治环境的不稳定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退化,环境的退化又反过来影响政治的不稳定,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同时,政治民主与经济发展也具有紧密 联系,在遵循环境持续发展基础上的快速经济增长不仅为推进政治民主化提供了经济基础,为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政治民主的进程加快,又会反过来促进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稳定。因此政治民主与政治环境生态化在解决环境问题和生存危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建立国家、地区间平等、和谐、和平共处的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地球村联邦"是政治生态化的另一基本要求。目前,世界政治秩序很大程度上还是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1999年的科索沃问题即是有力佐证。强权政治与霸权主义的直接后果是地区、国家、民族间的冲突、战争、核军备竞赛等,这些军事、政治行为的最终后果是对生态环境最大的污染和破坏。由于国际政治旧秩序的混乱,导致60年代以来地区冲突不断扩大和升级。这种冲突最根本目的还是为各自的"狭隘生态利益"。中东地区长年不断的战火的根源就在于争夺水资源是全世界不争的事实。世界各国尤其是核大国,裁军和削减核武器是当务之急,强权、霸权政治不仅加剧地区动荡、国家冲突,更不利于环境的持续发展。目前全球每年军费开支超过一万亿美元,这些费用的十分之一用于环境,那么所有发展中国家的自然保护区就可有效地得到保护。 生态学认为,任何生物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物种间不论强弱、大小、进化时间的长短,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因此国际政治新秩序中各国也应遵循这一平等性原则,减少或消除强权和霸权政治,避免地区、国家间的冲突,以及对地球生态环境威胁最大的核军备竞赛,以此来保证全球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因此,要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促进国际政治生态化,就必须建立全球伙伴新关系。这种新的全球伙伴关系既要求推动国际社会间在维护、恢复地球生态环境方面的合作,又要推动国际社会在经济、社会方面的合作,这种新的全球伙伴关系必须包含环境与发展两方面,改善国际经济环境,以利于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实现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的可持续目标;这种新型关系必须是公正平等的,建立在平等的国际关系准则基础之上,要实事求是地考虑造成地球生态环境恶化的不同国家间的责任,并以此确定相应的义务,在制定有关措施时,必须考虑到各国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能力,不能不顾及历史和现实而用同一标准来要求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这种新型关系必须有国际社会共同有效、积极、务实地参与,在承担这一责任时各国之间也必须停止无休止的争吵,因为全球自然生态环境是一个整体,只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参与才能建立这"新型全球伙伴关系",确保全球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类共同目标。 第四,政治教育生态化。教育是人类改造自身的一种 实践活动,教育过程中蕴涵了人类与自身的关系、与身外自然之间的关系。教育对人类自身自然的改造及影响,是以人类对身外自然的改造为前提和基础的,因此,教育并非纯粹的精神文化现象,它并没有远离自然界,相反它是以人类自身自然为对象,改造自然的 实践活动。作为 政治 教育亦不例外,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公民政治 文化与政治意识。政治教育生态化是将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知识、原则渗入到政治教育之中,将受教育者的政治文化、政治意识提升到全人类的生存文化、生存意识上来,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 环境素质和环境意识的提高。因此,在生态危机遍及全球的严峻形势下,现代政治教育向生态化方向 发展是不可避免的,它推进政治教育进入一个崭新的教育生态化时代。通过政治教育生态化过程,使人类认识到工业文明时代已走向尽头,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是时代发展的总趋势。 综上所述,全球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是全球生态政治 兴起的根本原因,而生态政治 及各国生态绿党的成立发展成为政治生态化产生发展的基础,政治生态化成为解决当今全球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促进世界政治、 经济、 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和途径,政治生态化也就成为未来政治发展的新趋势和必然选择。 看了“政治论文的格式怎么写”的人还看:1. 大学政治论文的格式 2. 大学生政治论文写法 3. 初三政治论文怎么写 4. 初一政治论文怎么写 5. 高中生政治论文怎么写
教师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自查报告
工作在不经意间已经告一段落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取得了成绩,也存在着问题,是时候认真地做好自查报告了。自查报告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教师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自查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的光荣使命,教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尤为重要。近日,我联校根据教育局的安排,对照新修订的《中小学教职业道德规范》,对全联校师德情况进行了自查,自查情况如下:
一、在依法执教方面
广大教师都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遵守国家宪法与法律,思想积极,要求进步,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一直以爱国心,事业心,责任心“三心”为动力,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以良好的师德形象,独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方法,在学生和社会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二、在爱岗敬业方面
广大教师都能认真按照教学常规管理的各项要求落实教学各环节,课前精备、课上精讲、课后精练作为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一直以来教师们都尽心尽力地对待自己的工作,认真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余时间,都时刻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纠正,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在热爱学生方面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理智和感情的融合,它体现着对学生的尊重,更体现了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广大教师对“爱”有着深刻的理解。既爱“优秀”的学生,更爱“后进生”。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予以更大的支持,对成绩或生活情况较差的有自悲心理的学生予以鼓励和帮助。对学生总是努力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和学生心心相连,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对于“后进生”总是用发展的眼光来看,用“放大镜”来看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力争让每位学生都享受到爱的阳光。
四、在为人师表方面
广大教师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遵守社会公德,克服个人主义、注意言行,不讲粗话,模范地对学生做出表率。外出学校,能注意自己的形象,不参加任何活动和其他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活动。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严于律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存在问题:
1、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在工作中忽视了知识能力的培养再造,对学习没有做到长期坚持,总是给自己找借口,由此导致了一些工作原地踏步。
2、对自己的要求不高。在工作中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安排工作缺乏系统的规划,因此影响了工作效率。
3、开拓精神不强。在工作中安于现状,存在着等、靠的思想,总是被动接受安排的工作,不能主动创新。
整改措施
通过学习新修订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师们找到了产生问题的原因:一是自己放松了学习及对自己的要求;二是思想上有等、懒、靠的情绪;三是自己对自己的工作没有进行系统的规划、整理。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加强以下工作:
1、加强教师自身建设,提高素质。一是要提高教师政治理论素养,加强学习。二是在要求教师在业务上,勤练内功,努力提高自己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全面发展。
2、强化责任,提高效率。要求广大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多用心、用脑,树立强烈的时间观、效率观、质量观,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3、开拓创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要求广大教师在工作中勤观察、勤思考,想学生、家长之所想,急学生、家长之所急,全心全意做好教育教学各项工作,争做让学生喜爱、让家长放心的老师。
我校自开展妇女工作以来,认真贯彻教育法规条例及相关教育政策以及《女职工权益保护法》,维护女教师的合法权益,使女教师充满工作热情,明确工作方面。以培养体、智、德、美、劳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新一代为己任,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促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我校办校方向正确,学校条件逐步改善,卫生安全管理力度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学生管理水平全面提高,社会效益显著,学校各项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学校师资情况
我校近五年来师资较缺乏;在此期间每年教师都有变动,其中女教师都在17名左右。其余为男教师。
二、坚持以人为本,按部就班教学
作为教育的实施者,广大教职员工含辛茹苦,呕心呖血,为培养健康发展的学生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全园教职员工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严格按照《学校工作计划》、《学校工作规程》等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注重促进学生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坚持正面教育、保育教育相结合原则,因材施教,开足开全幼教课程,确保学生体、智、德、美、劳的全面发展。
三、注重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我园历来将教师队伍建设放在工作的首位来抓,始终保持教师队伍的稳定和较高素质。坚持每周组织全体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培训,学习党的各项教育方针政策,学习教育法律法规条例,学习业务知识,学习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等。教师每天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写出教案后,再进行课堂授课。不定期组织课堂教学观摩,针对存在的不合理环节及时探讨和纠正,达到不断完善,不断提高。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学习培训,交流经验,弥补不足,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学习培训和实践,教师队伍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我校还非常注重教师之间日常交流和认真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力求教师队伍稳定,以保证学生学习的科学性、连续性、稳定性,便于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几年来,我校在教师队伍的相对较缺乏的情况下,教学工作仍然顺利开展并能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四、注重业余生活,丰富教教师活动
在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同时,学校定期组织女教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娱乐活动。旨在进一步来缓解紧张的工作压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平时加强交流,关注女教师工作、学习、生活等情况,方便及时给予帮助。
五、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
回顾近几年来的工作,学校虽然对女教师工作生活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些工作还不够。因此希望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逐步完善,争取能够得到的关心和支持。
根据学校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有关规定,我针对本职工作进行了自查反省,现将自查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问题剖析
回想自己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尤其是在近几年,我时时对照标准,反省自己的言行,现将我近几年的教学行为做如下剖析:
在教育教学中,我虽尽心尽力,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在钻研教材、精心备课方面下的功夫不深,时有课堂准备不充分的情况发生,导致课堂教学讲得不深、不透,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二是疏于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多媒体使用上有很多缺失,使得课堂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始终无法提高。三是这几年来,虽然作业的量一直都控制得较好,无论是课堂作业还是课外作业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能在二十分钟之内完成,但是作业的设计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使得一些学习稍次的学生无力完成,或者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这也是造成部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四是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指导不到位,以至于学生学习知识很盲目,在课堂内无法掌握所学知识,需要利用课余时间来个别辅导,无疑于又加重了学生的课余负担。五是关爱学生不够,虽然没有体罚学生的现象发生,但当少数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或违反纪律的时候,采用的教育方法还有些欠妥。五是认真执行了课程计划,该上什么课就上了什么课,但偶尔也挤占了少数学生的休息时间,利用他们活动的时间为学生辅导。
至于乱收费,乱订购资料等其他的行为我是绝对没有的。
二、整改措施
1、精心设计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为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在课堂教学中我要求自己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充分准备。精心备课,做到备过程、备语言、备板书、备习题、备教具。二是要减少课堂时间损耗,要求自己提前进教室作好上课准备,提高课堂思维密度,保持适当的容量,浓缩教学语言,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减少讲课的随意性,精简板书,加强教学活动的流程管理。三是要改变课堂教学结构,讲、练、查结合,要求自己知识点要抓准,教法力求灵活,步骤力争扎实。四是要优化教学手段,尽可能的使用电化教学以增强直观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五是对差生实行超前辅导,即在上新课之前先在课外组织他们预习新课内容,并讲授一些知识,让他们先了解新课内容以打好学习新课的知识基础,从而为提高课堂效率创造条。
(2)、在数学中教学中注意以下几方面
①、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计算的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便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形成应用意识。
②、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③、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④、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
⑤、注重体现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⑥、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鼓励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与交流”。
2、教学中我要严格执行课时计划。不挤占他人的课,自己的课该上什么课就上什么课,没有接到学校的通知,不自行调课。按进度讲课,不随意提高难度。不随意拖延授课时间。不提前结束新课。
3、精心设计作业,减少低效和无效劳动
在作业布置中做到实效;控制作业总量;控制兴趣题和思考题的.数量和质量;控制星期天和节假日的作业质量;加强练习册等资料的管理和使用;加强对学生作业的订正;不把作业作为处罚犯过失的学生的手段;不用作业去争夺学生课余时间;不布置简单重复的机械性操作训练的无思考性作业。
4、提高自身素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多向其他的教师学习,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计算机的操作练习,提高多媒体使用的熟练程度,在课件的制作和使用上一是要多留心,二是要下真功夫。其次用真心去关心和爱护孩子,不歧视学生,不体罚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教育学生讲究方式方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教好学生,唤起孩子对自己的理解和尊敬,激发学生乐学的基础,做到教师快乐的教,学生快乐的学,从而减轻课业负担。
一、政治思想方面
本人长期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党坝学区《教师十条禁令》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二、教育教学方面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规范,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为人师表方面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深深体会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我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遵守社会公德,克服个人主义、注意言行,不讲粗话,以模范对学生做出表率。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严于律已,保持良好的习惯。
四、团结协作方面
在工作中,能和同事良好合作,谦虚谨慎,尊重同事,虚心向他们学习,共同讨论,探索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课程教学,推进素质教育。通过学习党坝学区《教师十条禁令》《八查八看》等,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的内在核心。经自查还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1、业务水平有待提高,本人虽愿意学习,但总觉得年纪比较大了,身体也不是太好,学习不够扎实,有时候干脆不学,这样导致知识体系老化,不能与时俱进。其根源于思想僵化。
2、教研力度不够,只注重平时的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就可以了,只在本校听听课、评评课,没有把教学经验总结下来,只做井底之蛙,没有走出去学习,究其原因,认为教学任务重,时间少,精力跟不上,懒于动笔写作,积累得相当少。
小学教师意识形态的自查报告范文(通用6篇)
忙碌而又充实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了,回看这段时间的工作,有惊喜,也存在着问题,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自查报告了。但是你知道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我整理的小学教师意识形态的自查报告范文(通用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教师“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相关文件和许多政策之后,全体教师的思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工作作风有了很大的转变。
我通过学习和反思,认识到自己在思想和工作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爱岗敬业方面,我基本上能够做到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传播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但有时候我对工作还不够尽职尽责,有时碰到学生课堂上捣乱时,我就存在了少教点知识的心理;在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方面,偶尔也会因学生的原因而有敷衍塞责现象。
2、在热爱学生方面,我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其人格;耐心教导,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在平等、公平对待学生,特别是要求学生方面,还不够严格。爱是教育的万金油,当教育之爱成为普照的春晖,师生之间爱的能量就会在交换与互动中不断裂变,释放能量,产生一个个教育的奇迹。如何激发爱心、永保爱心,我尚待努力。
3、在求真务实方面,我注意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我注意严谨治学,提高业务水平;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缺乏长期性,教育教学方法还缺灵活性和改进力度,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还不够快。我必须在教育教学方面,坚定自己的信念,不断创新,开拓出新的土壤来,以便于培育更多更优秀的学生。
4、教育理论学习不够透彻,只停留在表象上,没有从实质上深入研究,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很多困惑。同时,很少使用多媒体教学,跟不上时代步伐。
5、在团结协作方面,我基本上能做到谦虚谨慎,尊重同志,就是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方面还不够理想;我能够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也关心集体,积极维护学校荣誉,但对如何更好地共创文明校风,还缺乏智慧上的协作;我应当通过靠集体的力量,群体的智慧,合作创共赢。
一、存在的问题:
1、工作作风不够扎实,遇到困难不能知难而进,有时有任其自然的松懈思想。在教学实践中有时畏首畏尾,不能大刀阔斧地开展工作。对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得还不够,因此解决学生的思想上的问题常常不能得心应手。
2、业务有待提高,基本功不够过硬,书写不过关,普通话不流利。多媒体教跟不上,跟不上时代步伐,有现实条件的限制,也有个人因素。
3、与家长沟通不多,作为班主任与学生的交流次数虽然多,但对学生的思想问题仍不能尽早尽好地解决。
二、改进措施
1、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素质。一是在政治理论素养上下工夫,加强对政策理论水平的提高。二是在业务,在专业知识、法律法规方面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全面发展。
2、强化责任,提高效率。
对自己的工作多用心、用脑,领导交办的事及我自己份内的事做好计划,使其有序、有时、有步骤地完成,今天的事绝不拖到明天做,树立强烈的时间观、效率观、质量观,同时变压力为动力,积极促进自身能力的不断提高。
3、开拓创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在工作中勤观察、勤思考,想学生、家长之所想、急学生、家长之所急,全心全意做好教育教学各项工作。
4、走进学生的心里,尊重学生,教育引导,实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学境界。
学生的成长,各种行为偏差是难免的。作为老师,我应该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心,找到原因,然后进行引导,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的确出现了偏差,并明确危害,使学生从内心认识到,进而自觉纠正。
5、在以后的教学中牢固树立服务学生和家长的意识,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严格履行教师的义务和职责,使自己成为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人民教师,为学校教育工作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校开展师德师风的学习教育活动,通过学习,使我对师德师风教育的重要意义有了明确的认识,对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更加熟悉。现自我剖析问题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1、在热爱教师的职业方面不够突出。在教育工作中,有时由于工作压力大而受到思想矛盾的干扰,使自己的思想偶尔会动摇,因而对教育工作有时不够认真、尽责。
2、在关心学生、热爱学生方面不够细心,耐心对待每个学生是做好教学工作的一个关键,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这一点大家都认同。但是,我自己上课时,有时学生不听话,因缺乏耐心,偶尔会大声的说他们,现在仔细回想起来,对待学生,特别是调皮的孩子,确实有一些急躁的心理。
3、在教学工作方面不敢于创新。目前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还是有点滞后,课堂上还是为能完成教学进度,而忽略了对学生各方面发展的训练和培养,没能真正地做到放手给学生;在组织幼儿学生活动时也不是很积极,总是有点马虎,希望自己能够慢慢的来改进,认真的上好每一节课。
4、在工作协调方面较差。平时总认为自己能做好的事情不必劳驾他人。自己的个性比较急,有什么说什么,这也是自己的一大毛病。
5、在教研学习中,教学理论和教育政策、法规等理论学习不够用心,对案例分析研究较浅,缺乏进取精神,对获取新知识、钻研业务、要求上进等方面认识还不足。
二、存在以上问题的思想根源
1、思想认识不高,对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够深入、坚持,对理论指导实践的意义认识不足。还有理论学习不能够与实践紧密结合,对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实质认识不足,在学习中没有能够很好地结合自身实际与学校情况进行有效的反思。
2、爱岗敬业精神不够,缺乏努力钻研精神和态度,工作中不善于总结经验和反思,服务意识不高,缺乏耐心和责任心,思想懒惰,缺少时代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感。
3、忽视了家长在教育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忽视了三位一体的教育策略的重要性,使自己的工作不够主动,与家长联系、沟通得比较少。
4、缺乏对优秀教师的为师敬业、爱业、精业方面的修炼。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1、端正学习态度,自觉、主动加强理论学习。
2、对照职业道德规范、如何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和对优秀教师的要求,我拟定了6项整改措施:坚持思想、坚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信念;思想上清醒、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理论要强。
3、在工作中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保持平和心态,不要过于急躁。因为都是小孩子,要求自己一定要做到细心、耐心和对每个孩子的关心。
4、在工作过程中,虚心听取教职工们的意见的建议,提高自身的教育意识,增强自己敢于同不良现象做坚决斗争的勇气,树立良好教师的自我形象。
我通过第一阶段师德师风教育学习,我对师德师风集中教育活动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政治信念更加坚定,工作的热情更高了,干劲更足了。按照教育局关于师德师风集中教育活动第二阶段的要求,我认真“回头看”,认真进行讨论查摆,深刻剖析自己,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在个人修养方面:
1、有时候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容易发脾气,显得很不冷静,这样对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对终身学习还认识不够,只停留在学习的表面,认为自己学懂啦,不再深入。这样,在工作教学中,存在有时感到所学的知识还不够用,没有较好的写作能力,在教育这片领域里要创造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需要付出更多的艰辛。
3、满足于过得去的工作作风,对政治理论学习、政策、教育法规政策了解和掌握的程度、重视的程度还不够高。
二、在教育教学方面:
1、教学方法创新不够,课堂效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在与家长的交往中不收礼、不吃请、不叫家长办事,不进行有偿家教。
3、没有真正深入学生中间去了解学生(特别是差生),
三、整改措施
找准问题,剖析原因,努力做到自查自纠,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克服这些缺自身师德师风建设,在思想上树立为教学奉献的精神,在行动上树立倾心教学的典范。
1、切实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尤其是领,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增强党性锻炼的自觉性,进一步明确前进的方向。争取坚持每天看党报、党刊、或电视新闻,适当记录要点,以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
2、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增强终身学习的意识,努力提高综合素质。首先从实践中学,同时勤于从书上学,学习自己主管工作的专业知识,提高写作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业精于勤,才使人信服。其次向挫折和教训学,不断加以改进和提高,以致完善自我,丰富人生。尽可能多地挤出时间深入课堂检查督促指导教学工作。
3、坚持理想信念,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不渝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勤奋工作,兢兢业业地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坚持遵守党的纪律,身体力行地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坚持“两个务必”,永葆人的政治本色。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计名利,勤于工作,恪尽职守,把毕生精力无私地奉献给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
5、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做好后进生的转变工作。
6、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规范,增强事业心、责任感,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
教师在我心中是一个崇高的职业,教师从事的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广博的知识,才能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师德的力量是任何事物都替代不了的最灿烂的阳光,它甚至影响到学生的一生。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应怎样做,才能使自己具备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智慧呢?
首先在自己的工作中注意良好品德的养成。教学中能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尽其所能、高效能地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使学生终生受益,用自己精熟的知识吸引学生,用精辟的语言感染学生,用高尚的品德影响学生,成为学生一生学习和效仿的榜样。对侍备课、批改作业要一丝不苟,及时改正讲课中存在的问题,纠正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对于学困生要耐心辅导,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
其次在自己的生活中注意良好行为的养成。一个人品德的高低,不光是在正规场合的表现,私下里、小事上往往更能反映一个人灵魂深处的东西,表现一个人的本质。平时,不说与教师身份不相符的话,不做与教师形象不相称的事。在家里,要家庭和睦,邻里友爱。与人交往,诚实守信;同事之间不谈不利于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团结的事;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在小事中修身,在平凡中养德。只有具备高尚道德修养的教师,才会在一言一行中感染学生和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使学生不仅学到科学知识,而且懂得做人的道理。
第三教师要勤奋学习修身养德。作为教师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就要不断读书学习、陶冶情操。利于业余时间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掌握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不断总结、反思教学。
总结我这一年的教学工作,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业务学习和钻研要更扎实;
(2)对学生的要求不够严格;
(3)讲课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4)课后对差生的辅导不到位。
希望自己能在以后的工作中严格以教师职业道德的标准要求自己,做好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对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如何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和对优秀教师的要求,我认识到,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我认真反思了自己在工作和学习等各方面的情况,现汇报如下:
能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没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关心爱护幼儿,耐心教导,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谦虚谨慎、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和同事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兢兢业业地做好教育工作,树立强烈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质量观念。严格要求,自我加压,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时处处严格约束自己,正确对待个人得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全心全意为教育、为人民服务。
存在的不足:
1、学习不够深入,专业知识不够完善,教育技术技能依然需要继续学习改进。
2、在实际工作中,不善于从理论上加以总结,指导实际工作的创造性不够。
今后努力的方向:
1、剖析自己,虚心接受
剖析自己的过程就是正确认识自己,深刻认识问题的过程,是自警、自励的行动,也是对自己的实际考验。要做到剖析自己,给自己定位,牢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的教育原则。
2、加强自我提高
要使自己成为工作中的强者,就要加强业务学习,增强做好工作的本领,只有自觉、主动、刻苦地钻研业务,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热爱本职工作,虚心学习,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加强政治和教学理论学习,树立良好的道德素质修养和道德风范,认清职责,不辜负肩上的任务和使命,严格要求自己,作广大师生的表率。
3、抓好管理工作
要多学习现代教育的管理方法,努力实施人文管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发扬甘为“人梯”精神,指导、带动幼儿园教师,认真做好幼儿园工作。
理解意识形态工作预警提示制度是意识形态风险预警的内涵界定及理论依据。明确概念是开展学术研究的前提,在探讨意识形态风险预警体系之前,应明晰其基本内涵及学理基础。
1、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2、提出了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命题和战略任务,明确了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原则。3、建立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是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的重大举措。4、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职能部门的领导。5、揭示了特殊历史方位上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态势及其风险挑战,强化了意识形态底线思维。
一、社会制度是为了满足人类基本的社会需要,在各个社会中具有普遍性、在相当一个历史时期里具有稳定性的社会规范体系。人类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它是由一组相关的社会规范构成的,也是相对持久的社会关系的定型化。 二、意识形态,属哲学范畴,可以理解为对事物的理解、认知,它是一种对事物的感观思想,是观念、观点、概念、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意识形态不是人脑中固有的,而是源于社会存在。 三、意识形态多以哲学、宗教、伦理、政治、法律和经济的思想等形式表现出来。社会制度则是各个社会中具有普遍性、在相当一个历史时期里具有稳定性的社会规范体系。二者虽然都可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但是在内涵上有着显著地区别
能看看你当时写的开题报告吗 做个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