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讯(记者赵士振)胜利油田勘探领域再传捷报,在东部老区的三合村地区发现了第81个油田——三合村油田。三合村油田位于济阳坳陷陈家庄凸起北部。地理位置意义上的三合村地处利津县盐窝镇,其地下的含油区块因为这个村而得名,叫做三合村地区,面积有200平方千米。其勘探工作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后一波三折,先后历经研究探索、预探评价和发现油田三个阶段。
仝文瑜原是燕赵晚报记者,现在中央电视台当编导。1992年1月1日燕赵晚报创刊号头版稿件《产院里的“元元”、“旦旦”》就是她采写的。如今,她回忆起当年创刊时午夜采访的情景仍激动不已。12月21日,本报记者与她进行了电话连线: 仝文瑜在电话里说:“《燕赵晚报》是1992年1月1日创刊的。此前几天,编采部门的工作人员就开始谋划,准备选择一个在燕赵晚报创刊时诞生的新生命作为本报的象征性人物。“于是,创刊的前几天,编辑部决定派几组记者在1992年1月1日零点前后采访几个代表性人物,集中报道。我和特约记者董德胜编在一组,负责报道1992年1月1日零点前后一个新生命的出生。“那时的新生儿不像这几年这么多,出生时间也难以事先确定,想要找到一个1992年1月1日零点前后出生的婴儿并不容易,所以,大家就把首选目标锁定在全市产妇最集中的地方:市妇产科医院,觉得在那里出现这个标志性婴儿的几率最大。“正式采访前几天,我就跟编辑弓晓光一起到市妇产科医院联系,确定是否有孕妇的预产期在1992年1月1日零点前后。直到1991年12月31日下午,才得到明确答复:应该有两名产妇的预产期接近这一时刻。而编辑部这边差点因迟迟得不到妇产科医院的答复而临时改变计划。“19 9 1 年12 月3 1 日晚11时多,除了文字编辑王惠平(现任燕赵晚报副总编)和当时的燕赵晚报新闻部主任兰耀东留守编辑部以外,包括我在内的各路记者就都陆续从报社出发,骑车采访去了。那时石家庄还没有出租车,记者们也没有手机、寻呼机等通讯工具,我们就借用采访对象单位的电话或寻找公用电话跟编辑部保持联络。那时候天很冷啊,但采编人员的热情都很高。当时我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不久,采访的经验很少,感觉很新鲜很紧张。“作为女性,我获得特许进入产房,亲眼见证了那个标志性婴儿的诞生。没想到的是,预产期最接近1992年1月1日零时的一个产妇直到当日凌晨1时才生下了一名婴儿。而另一名产妇却在1992年1月1日零点左右产下了一对双胞胎。我亲眼看到那一对双胞胎(元元、旦旦)的出生经过。那是我第一次看人生孩子,感觉很恐怖:为了帮助产妇顺利生产,医生用一把手术剪‘硬生生’地给‘元元’、‘旦旦’的母亲做了‘侧切’。我当时深切地感到:当一个母亲是多么不容易,一个新生命是多么弥足珍贵。“因为事先大家都没有料到这名产妇会生一对双胞胎,所以医护人员和记者都很兴奋。而这对双胞胎的父亲田京振却好像很平静。后来,我们了解到田京振家在藁城农村,已经有一个男孩了,可能他考虑更多的是再养一对双胞胎会很吃力。因这对双胞胎的出生时间最接近元旦零点,所以我就建议田京振管他们叫‘元元’、‘旦旦’。田京振同意了。“我给编辑部打去电话,报告了产院里的情况。同行的特约记者董德胜在手术室门外拍下了小哥俩有生以来的第一张照片。“1992年1月1日凌晨一两点钟,包括我在内的各路记者纷纷返回编辑部写稿。那时报社只有一台电脑,记者们写稿都是用钢笔和稿纸。包括我在内的记者们都没有写过晚报类的稿子,都有点不摸门。编辑也很担心:这些急就章的稿子能不能用?果然,最后所有的稿子上都是勾勾改改一大片。但记者和编辑们都很有激情,没有人抱怨什么。1992年1月1日下午1时左右,燕赵晚报创刊号印刷出来了,头版头条刊登了组稿《1992,你早》,我写的《产院里的元元旦旦》成为这组稿件的头条。从此,元元、旦旦成为了燕赵晚报的标志性人物。”
“网上下单、送货上门”——对网购的消费者来说,这个在网购兴起阶段形成的正常现象正在成为空谈。很多消费者发现,伴随着菜鸟驿站、丰巢、云柜等代收点的密集出现,快递人员变“懒”了,他们不再送货上门,而是直接放在代收点,网购的消费者再去代收点拿。由此增加的各种不便成为很多网购者的新烦恼。
网购10公斤猫粮 跑一公里路扛回来
“网购本来就是图个方便,可是因为快递不给送到家,越来越不方便了,上个周日,我是生生把10公斤猫粮扛回家的。”说起“送货难上门”的事,家住石家庄裕华区金马小区的王女士一肚子苦水。
王女士说,她平时习惯于网购,各种生活用品都从网上买,可是近期她发现,快递已经很少送到家了,都是直接放菜鸟驿站或代收点,自己还得专门跑一趟去拿,而且遇到大件物品,就得带上儿子一起去搬。最近网购了10公斤猫粮,儿子又不在家,她只好自己走了将近一公里的路,到菜鸟驿站取件,扛了一段,扫了辆共享单车运回家,自己扛不上楼,放在地下室,等儿子回来再一起搬上4层楼。“为了不送货上门的事,去年我还跟快递人员打电话交涉过,要求送货上门,那个快递员就又从菜鸟驿站取了货给我送到了家,今年再打电话,快递人员就说很忙,等有空了再送,这一拖就不知道哪天了,我又急着用,只好自己去当搬运工。”
让王女士感到不便的不仅仅是菜鸟驿站,还有小区里的“云柜”,也是代收快递的,有时候快递人员会直接把货放到“云柜”里,发条带取件码的短信,自己再抽空凭取件码去取。听起来似乎方便,但是“云柜”的寄存是有时效的,超出时效会收费,她经常遇到的情况就是有时候太忙了会漏看短信,有时候收到短信后又没时间去取,过个一两天再去取,“云柜”就会显示需要加收“超时费”1元钱。钱虽然不多,但是王女士心里不舒服,她认为这完全是因为快递不送货上门给自己增加的额外成本。
“网购最大的便捷不就是送货上门吗?现在连这个便捷都没有了。”王女士郁闷地说。
网购书“被签收”
代收丢件谁负责
家住裕华区的刘女士则在为自己“被签收”的快件而烦恼,快递人员把快件放到了代收点,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别人取走了。
刘女士说,去年12月份,她在一个群里看见有群友发来一个拼多多上的“拼购”链接,“拼购”一本《苏东坡传》,她就参与了,微信支付了15.6元,填写了自己的电话和家庭住址。事后过了两个星期,迟迟不见商品送到家,她只好下载了拼多多的APP,在APP上查到了自己的物流信息,显示商品已被小区附近的一家菜鸟驿站签收。刘女士所在的小区门口有两家菜鸟驿站,她连跑了两家去查自己的货,都显示查不到。按物流信息给快递人员打电话,快递人员说他给查查吧,然后就没了音信。一直拖到最近,刘女士再次查看物流信息,发现了签收菜鸟驿站的电话,打过去,原来是新开的一家生鲜店也在做菜鸟驿站。她找到了这家生鲜店,生鲜店老板查了查说这件商品已经于今年1月1日被签收取走了。商品到底是谁取走了?“拼购”的书就这么糊里糊涂地丢了,刘女士认为,罪魁祸首就是快递不肯送到家,连个电话也不打,直接放菜鸟驿站,以致于自己都不知道,耽误到现在,估计很难找回来了。
快递不上门渐成行业惯例
你网购的物品会送到家吗?记者日前通过网络进行了一次调查,多数消费者认为快递不肯送到家,给自己增添了很多烦恼。
“我就想周末在家歇歇,不出门,可是每个周末都是为了拿快递,不得不出门。”说起快递,做互联网 科技 的杨先生一肚子无奈,他说因为这事,他至少跟快递人员交涉过三次了,有的快递人员让他等着,说有空去送,有的快递小哥会直接告诉他,没多远,自己去拿吧。弄得杨先生很没脾气。
在网络上的一些贴吧,吐槽快递不上门的帖子也处处可见。
“天天收快递,每次都是下楼去拿,烦死了,能有什么办法让他们送到家?”
“快递员不送到家,也不联系收件人,直接放丰巢快递柜。我希望快递能送到家,应该怎么解决?”
“我是一再妥协了,觉得快递小哥很辛苦,确实得多体谅一下,可是现在发现大家的体谅把他们惯得逆天了,觉得不上门天经地义,还形成了快递行业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只送货到小区门口,反正代收点很多,随便放一个,发条短信就OK了!怎么一点都不体谅消费者!”
……
多重因素导致“快递难上门”
针对消费者的吐槽和抱怨,快递人员也有话说。
“每天要送200个件,老小区都是五六层楼,你试试一家家送会不会爬断腿?就算新小区有电梯,你背着一大包货,不停地找楼号、等电梯、换楼层、打电话、敲门,经常还得在门口等……不算体力,就这些时间耽误下来,送到半夜也送不完。”在一家快递公司做快递员的小李快人快语,“买东西的都想让快点送到,放代收点就是最快的,都要送到家的话,你的货得晚个两三天,到时候你还得投诉快递变慢递,你说我们容易吗?”
小李说,送快递挣的就是辛苦钱,送一单快递挣一元钱,放到菜鸟驿站,还得分菜鸟驿站4毛,自己就只剩6毛了。但是即使这样,送得件数多了也合适,如果件件送到家,还真不如这样挣得多。
据快递业内人士介绍,快递放到代收点的习惯是近两年慢慢形成的。刚开始的客观情况是新小区门禁森严,快递不让进小区;很多消费者白天上班也不在家;菜鸟驿站和丰巢等代收点的出现确实给消费者提供了方便,消费者会主动要求放在代收点。再往后随着快件越来越多,为了节省时间,快递人员干脆直接把快件放在代收点,连电话也省了,反正代收点会发短信。这样就渐渐形成了习惯,多数消费者也就无奈地接受了这样的现状。
快递需送到“约定地点“
否则可打12305投诉
石家庄市邮政管理局相关人员表示,从2018年5月开始实施的《快递暂行条例》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将快件投递到约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并告知收件人或者代收人当面验收。收件人或者代收人有权当面验收。”快递人员可以把快件放在代收点,但是前提是和消费者约定好;如果未经约定私自放在代收点,消费者可拨打河北省邮政管理局消费者投诉热线12305进行投诉。
法律界人士也指出,如果快递人员没有经过消费者同意把快件私自放在了代收点,相当于未尽到送件义务,由此导致的快件损坏或丢失,快递公司理应担责。
来源│燕赵晚报
编辑│陶 陶
审核│冯金莲
88629200、88629222、88629223。这是燕赵晚报的,赏50元
教授、高级记者,硕士生导师,1966年12月生,祖籍河北曲周。1989年7月毕业于河北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获哲学学士学位。毕业后进入新闻媒体工作,有过15年的新闻从业经历,先后担任过报社多个编辑部门的主任,创作了数百万字的新闻作品,熟悉各种新闻体裁的写作,其中有50余篇次新闻作品获省级以上新闻奖。后进入高校从事新闻理论和业务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新闻理论、新闻评论、新闻舆论监督。2015年10月22日上午,河北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张彦勤,党委组织部李海峰同志到我院宣读校党委的干部任免决定。我院党委书记王景明教授主持了仪式。我院中层领导干部及各系所负责人参加了仪式。党委组织部李海峰同志首先宣读了学校党委做出的干部任免决定。经校党委研究决定,韩立新同志任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试用期一年),白贵同志不再担任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职务。接受任命后,韩立新院长首先感谢了校党委的信任和学院教职工的支持,同时表达了对上一任院长白贵教授的崇高敬意,感谢白贵教授十五年来对学院做出的辛勤付出,并恳请白贵教授能一如既往的关心学院的发展。韩立新院长表示在未来的工作中将全心投入,一定不辜负校党委和学院教职工的期望,与学院领导班子其他成员精诚合作,在新闻传播领域面临重大变革压力与机遇的背景下,谋求学院的继续发展,再创更大辉煌。主要论文和著作:1、《可喜:新闻智能化,才露尖尖角》,《新闻与写作》2007年第八期。2、《论建设沿海强省的舆论策略》,2007年10月21日,《河北日报》。3、《新闻传播中的负联想与负放射》,《传播学研究:和谐与发展》2006年新华社出版。4、《新闻质疑:一种信息加工新方式》,《中国记者》2005年第十期。5、《论中国新闻发展的五个阶段》,《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3年第四期。6、《地市报在传媒产业化过程中的挑战和机遇》, 获2003年中国地市报新闻论文将一等奖。7、《传统晚报向现代晚报转变的观察与分析》,《新闻新悟》新华出版社2002年出版。8、《再谈新闻策划》,《新闻新悟》新华出版社2002年出版。9、《晚报今天的优势是什么?》,《新闻战线》,2000后第十期。10、《按照新闻规律指导新闻工作》,2002年第二届中国地市报新闻论文奖一等奖。11、《传播学研究:和谐与发展》,2006年新华社出版,参编。12、《新型新闻信息人才的互动模式》,2007年获河北大学教改成果二等奖。13、《舆论监督的理性思考》,1997年5月《晚报的探索》新华出版社。14、《新闻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1997年5月《晚报的探索》新华出版社。15、《经济新闻的文化视野》,1997年5月《晚报的探索》新华出版社。16、《谈报纸期刊的特色问题》,1997年5月《晚报的探索》新华出版社。科研项目(2006至2008的项目):1、《舆论监督对象应对行为研究》,河北省社科课题,2006年10月至2008年12月,主持。2、《建设沿海强省舆论策略研究》,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7年6至11月。3、《河北日报集团业务与经营管理研究》,横向,2005,参与。4、《科学发展观对新闻策划的启示》,河北省教育厅课题,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主持。5、《新闻评论教程》编写,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主编。 回族,1956年9月生于呼和浩特市,原籍河北定州。教授、博士,现任河北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1975年参加工作,在呼和浩特中学任语文教员。1982年一月毕业与河北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进入内蒙古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1985-1986年赴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研修美学,师从阎国忠教授。期间修完硕士研究生的主要课程.1992年9月-1993年1月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修新闻。从1992年起,任内蒙古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负责人,后考入河北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古代文化传播、广播电视新闻、媒介经营管理,兼及广告学、美学。参与及主持的科研项目有:国家及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省教委社科基金项目八项。先后出版 《 广告学教程 》 (主编),《 美学基本理论 》 (主编),《 最新编辑实用写作 》 (与陶丹合著),参编 《 青年美育手册 》等多部著作。发表论文五十余篇。主要社会兼职有 :教育部新闻传播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理事,中国传播学教育学会理事,河北省新闻传播教育学会会长,河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河北省报业协会常务理事,河北省社科院新闻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河北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新闻传播学院学位委员会主席等。 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成就:近三年担任了中国传统文化导论、西方哲学史、宋明理学(研究生)三门课的教学工作,指导了7篇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均通过答辩获得学位)。任现职以来共立项三项研究课题,其中主持省社科课题一项(明末清初河北实学思想研究)、参加省社科课题一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主持横向课题一项(传播学教材编写,河北人民出版社资助5.1万元)。 国家一级学科博士点:新闻传播学河北省重点学科一个:新闻学教育部特色学科一个:新闻学一级硕士授予权:新闻传播学二级硕士授予权:新闻学、传播学省部级精品课4门 新闻学学制四年 , 1982 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培养具有本专业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新闻业务工作能力、懂得党的方针政策、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新闻学高级专门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学、新闻评论学、新闻摄 影、电视新闻采编 、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史、大众传播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基础写作等。学生毕业后可在新闻单位从事记者、编辑等新闻业务工作,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和文秘工作。广播电视新闻学( 含播音与节目主持方向 ) :学制四年, 1993 年招收第一届专科生, 2000 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培养具有广播电视学扎实的理论基础,熟悉党的方针政策,能够运用现代手段从事广播电视业务工作的专门 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新闻理论、新闻评论、新闻采访与写作、广播电视概论、广播电视新闻事业史、传播学概论、广播电视写作、电视新闻采访与拍摄、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电视专题片创作、广播电视管理、播音与节目主持、计算机原理及应用、中国当代文学,古代诗文选、外国文学和基础写作等。播音与节目主持方向除学习一般基础课和新闻专业基础课外,还要开设播音理论基础、播音与节目主持等专 业课程。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级各类广播电台、电视台从事新闻采编、节目编导工作,有的还可以从事播音和节目主持人等工作。 广告学学制四年, 1993 年招收第一届专科生, 1997 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培养具有本专业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广告策划与制作、信息搜集与整理、市场调研与企业 整体形象设计等实际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广告学概论、广告心理学、广告美学、广告与营销、广告设计基础、 广告专业设计、广告写作、广告摄影、广告创意与案例、公关理论与实践、传播学概论、 传播媒介概论、广告效果调查与测定、广告策划、广告管理与法规、新闻事业概论、新闻写作、广播电视学、语法与修辞、中国历代文选和基础写作等。学生毕业后可在报社、电台、电视台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大中型企业、广告公司等单位从事广告设计与制作、 广告管理与公关等工作。编辑出版学学制四年, 2001 年招收本科生,培养具有系统的编辑出版理论和技能、宽广的文化和科学知识,能在书刊出版,新闻宣传和文化教育部门从事编辑出版发行的业务与管理工作以及教学与科研的编辑出版学高级专门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编辑学概论、出版发行学基础、中国编辑出版史、图书学、出版美学、书业法律基础、报刊编辑学、书籍编辑学、出版现代技术、出版社管理、音像电子出版物、版权与图书外贸、专业外语等。学生毕业后可在出版社、杂志社、报社以及其他新闻宣传单位、文化教育部门等单位从事编辑出版及科研工作。
1981年11月出生于江西萍乡一个叫边塘的小山村中一个名叫“龙背岭”的村落,父母均是农民。1990 年,父亲去世,家境陷入极度贫寒。1997年,在萍乡一份名叫《红杏》(内部刊号,每期发行量约4万份)的报纸上发表处女作,当年共在该报发表习作10余篇。1998年,获得江西省中学生写作比赛第一名;同年,陆续在《萍乡日报》和湖北、江苏等地的刊物发表散文数篇。1999年—2000年,陆续在各地刊物发表散文十余篇;在学校内发起成立临泉文学社,编辑油印刊物《临泉》。2000年,9月他考入大学,有了系统阅读的机会。进入学校后成为校园文学报《苔花》的主编,担任学校校报编辑和学生记者团团长,在这个岗位上写了大量平庸的新闻稿;同年加入萍乡市作家协会。2001年,在大学内发起成立飞廉文学社,主编社刊《飞廉》;同年加入江西省作家协会。2002年,年底开始学习写诗歌;同年获得江西省大学生写作大赛一等奖。2000年—2003年间,陆续在各类刊物发表散文诗歌若干。2004年,大学毕业,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萍乡市政协工作。诗歌《称呼》发表于《创作评谭》2004年第3期;诗歌《春天》发表于《散文诗》2004年6月;诗歌《怀念一把老蒲扇》发表于《创作评谭》;诗歌《火车经过家乡》、《中心公园的流动养蜂场》、《傍晚,走进一只蚂蚁的眼睛》发表于《诗刊》2004年11月上半月刊;诗歌《幸福生活》发表于《阳关》。本年度共发表诗歌50余篇次,另有散文约10篇发表于省、市报刊。2005年,诗歌《四月,石头开花》、《关于乡下的家》发表于《阳关》4期;诗歌《红薯》发表于《诗潮》2005年3-4月号;诗歌《丰收》、《老玉米》、《忠诚》发表于《延河》4期;诗歌《卑微的生活》(组诗四首)发表于《岁月》6期;诗歌《石头开花的季节》、《春日,早上6点30分》、《面壁》发表于《农村青年》7期;诗歌《称呼》发表于《都市文学》3月;散文诗《无序的组合》发表于《中国散文诗》2期。诗歌《漆宇勤的诗歌》(三首)入选《诗屋2005年选》(珠海出版社);诗歌《漆宇勤诗二首》入选《诗地理2005年选》;诗歌《漆宇勤的诗》(二首)入选《诗观察2005年选》。本年度共在各类报刊发表诗歌80余篇次、散文约20篇次,另发有深度社会新闻百余篇、常规新闻报道200篇次。2006年,诗歌《漆宇勤的诗》发表于《燕赵诗刊》2006年第三、四合期(中国新诗巡展专号);诗歌《向往西部》发表在《星星》诗刊2006年第8期;诗歌《拾穗的人》、《对话》发表于《延河》2006年第2期;诗歌《漆宇勤的诗》发表于《创作评谭》2006年第1期;诗歌《面朝田野》(组诗5首)发表于《岁月》杂志2006年第5期;诗歌《桃花,最初的怒放》收入《中国网络诗歌精选》(中国文学艺术出版社);诗歌《一些树木生长在广场》入选《2006中国最佳网络诗歌》;漆宇勤的诗三首入选《诗屋2006年度诗选》(珠海出版社出版);散文《金黄》发表于《创作评谭》2006年9月号。本年度共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诗歌100余篇次、散文10余篇次;本年度开始尝试感悟短文和时评的创作,有10余篇感悟短文和时评发表于《中国民航报》、《重庆日报》等省级以上刊物。另有新闻报道200余篇次发表于省、市报刊。2007年,诗歌《与现实很近的草原》、《平遥:时间只是一个概念》入选《诗观察2007年年选》(吉林音像出版社出版);诗歌《一语成谶》入选《2007中国最佳网络诗歌》(中国文化出版社);诗歌《让荒野更荒》等三首发表于《合肥晚报》2007年2月8日;诗歌《流动》(外二首)发表于《当代小说·下半月》2007年第4期;诗歌《月色芬芳》(外一首)发表于《青岛文学》2007年7月;散文诗《午后,和一本书对视》发表于《散文诗》2007年第8期;组诗五首发表于《诗选刊》2007年第10期;散文《剃头匠》发表于《文学与人生》2007年11月;诗歌《回到龙背岭》(组诗四首)发表于《文学与人生》2007年11月。本年度共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诗歌100余篇次、散文20余篇次。有哲理感悟短文和爱情感悟短文60余篇次在《意林》、《经济晚报》、《扬子晚报》、《特别关注》、《思维与智慧》等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或转载;另有新闻报道近300篇次发表于省、市报刊。2008年,诗歌《灌浆》发表于《绿风》2008年第四期;诗歌《秋风》发表于《中国铁路文艺》2008年第5期;诗歌《乡居:回到宁静》(组诗五首)发表于《江西日报》2008年8月29日;诗歌《呓语或一次逃离》(组诗四首)发表于《文学与人生》2008年第11期;诗歌《给童素心》等四首入选《默然爱你》一书(济南出版社);诗歌《萍水相逢》(组诗十三首)发表于大型诗丛《诗》(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第13卷;诗歌《重新点亮的灯:6452盏》入选《同饮一江水》(文汇出版社出版)、《撼动的情与魂》(江西教育出版社)、《五月的祈祷》(南海出版公司)等书;《漆宇勤的诗二首》发表于《北方作家》2008年第四期。本年度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诗歌150余篇次、散文20余篇次。有哲理感悟和爱情感悟短文80篇次在《意林》、《新民晚报》、《辽宁青年》、《读者》、《视野》、《报刊文摘》、《青年文摘》等刊物发表和转载;另有新闻报道200余篇次发表于省、市报刊。2009年,散文《梦在江南一柄伞》发表于《岁月》2009年第2期并配发简历、照片重点推出;散文《曾经一灯如豆》发表于《半岛晨报》、《北京晨报》、《江西日报》、《宁夏日报》等报刊并获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国庆征文一等奖;散文《粉笔记忆》获“回顾与展望——中国教育60年”大型征文活动一等奖;诗歌《莼鲈之思》(外二首)发表于《江西日报》2009年3月20日;诗歌《漆宇勤的诗五首》发表于《青春潮》(原《福建青年》)2009年第7期;诗歌《一茎花藤攀上窗台》发表于《乾坤诗刊》(台湾)第51期秋季号;诗歌《老木匠半眯起眼睛》、《正午的太阳泛着白》发表于《文学与人生》2009年第8期;诗歌《这一刻我突然想起》、《昼伏夜出的人》发表于《诗歌月刊》2009年第7期;诗歌《月亮出来了》、《苏醒》、《老木匠半眯起眼睛》、《当竹排在绿色中游动》入选《80后诗典》(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诗歌《乡居:回到宁静》(组诗)入选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诗刊社选编《中国当代诗库》(2008卷);诗歌《怀念》获得光明日报、中国诗歌学会主办的第二届屈原杯全国诗歌大赛优秀奖。本年度有诗歌近200首(次)发表在《西江月》《威海晚报》《中国国土资源报》《珠江商报》等近百家报刊;有哲理感悟和爱情感悟短文60余篇次在《辽宁青年》、《读者》、《才智》、《青年文摘》、美国《侨报》等数十家刊物发表和转载;有时评作品50余篇次发表于《海峡导报》、《重庆晚报》、《长江商报》等数十家报刊;有散文30余篇次发表于《桂林晚报》、《当代散文》、《光华时报》等数十家报刊;有新闻报道200余篇次发表于省、市报刊。2010年,诗歌《越走越远》(组诗8首)发表于《诗刊》2010年4月下半月刊“特别推荐”栏目,配发照片和简历重点推出;诗歌《漆宇勤的诗》发表于《诗词月刊》2010年第2期;诗歌《一根稻草在风中瑟瑟旋转》发表于《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10年第7期;诗歌《屈楚诗二首》(《后悔》、《一动不动》)发表于《北方作家》2010年第3期(总第181期);诗歌《我养了一片云》发表于《常德晚报》2010年1月5日并被《格言》2010年8月下半月、《可乐》2010年9月转载;诗歌《漆宇勤的诗》发表于《厦门文学》2010年第一期;诗歌《烟火爱情》发表于《北京文学》2010年第3期;诗歌《安于生活》(组诗,包括《属于我的葡萄》《停顿》《回归》《老得真快啊》《和继父的一次谈话》)发表于《青海湖·太阳河》2010年第3期(总第137期);诗歌《从季节的豁口路过》(组诗,包括《桃花即将盛开》、《补》、《湿》等)发表于《澳门月刊·华文百花》2010年第一期;诗歌《乡居》被《青年文摘》2010年第14期(7月下半月刊)转载;诗歌《工地上的男人抱起一只小狗》发表于《台湾诗学》2010年3月;散文《偷青》发表于《江西日报》2010年2月26日;散文《被用旧的花》发表于《草地》2010年第1期(总第168期);本年度另有大量散文、诗歌、感悟短文和时评等作品发表于《特别关注》、《知识窗》、《民主与法制时报》、《家庭主妇报》、《常州晚报》、《山东青年》、《知音女刊》、《知音美文》等各地报刊;有二十余篇感悟短文与散文被选入高等教育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等地出版的多中选集中。
仝文瑜原是燕赵晚报记者,现在中央电视台当编导。1992年1月1日燕赵晚报创刊号头版稿件《产院里的“元元”、“旦旦”》就是她采写的。如今,她回忆起当年创刊时午夜采访的情景仍激动不已。12月21日,本报记者与她进行了电话连线: 仝文瑜在电话里说:“《燕赵晚报》是1992年1月1日创刊的。此前几天,编采部门的工作人员就开始谋划,准备选择一个在燕赵晚报创刊时诞生的新生命作为本报的象征性人物。“于是,创刊的前几天,编辑部决定派几组记者在1992年1月1日零点前后采访几个代表性人物,集中报道。我和特约记者董德胜编在一组,负责报道1992年1月1日零点前后一个新生命的出生。“那时的新生儿不像这几年这么多,出生时间也难以事先确定,想要找到一个1992年1月1日零点前后出生的婴儿并不容易,所以,大家就把首选目标锁定在全市产妇最集中的地方:市妇产科医院,觉得在那里出现这个标志性婴儿的几率最大。“正式采访前几天,我就跟编辑弓晓光一起到市妇产科医院联系,确定是否有孕妇的预产期在1992年1月1日零点前后。直到1991年12月31日下午,才得到明确答复:应该有两名产妇的预产期接近这一时刻。而编辑部这边差点因迟迟得不到妇产科医院的答复而临时改变计划。“19 9 1 年12 月3 1 日晚11时多,除了文字编辑王惠平(现任燕赵晚报副总编)和当时的燕赵晚报新闻部主任兰耀东留守编辑部以外,包括我在内的各路记者就都陆续从报社出发,骑车采访去了。那时石家庄还没有出租车,记者们也没有手机、寻呼机等通讯工具,我们就借用采访对象单位的电话或寻找公用电话跟编辑部保持联络。那时候天很冷啊,但采编人员的热情都很高。当时我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不久,采访的经验很少,感觉很新鲜很紧张。“作为女性,我获得特许进入产房,亲眼见证了那个标志性婴儿的诞生。没想到的是,预产期最接近1992年1月1日零时的一个产妇直到当日凌晨1时才生下了一名婴儿。而另一名产妇却在1992年1月1日零点左右产下了一对双胞胎。我亲眼看到那一对双胞胎(元元、旦旦)的出生经过。那是我第一次看人生孩子,感觉很恐怖:为了帮助产妇顺利生产,医生用一把手术剪‘硬生生’地给‘元元’、‘旦旦’的母亲做了‘侧切’。我当时深切地感到:当一个母亲是多么不容易,一个新生命是多么弥足珍贵。“因为事先大家都没有料到这名产妇会生一对双胞胎,所以医护人员和记者都很兴奋。而这对双胞胎的父亲田京振却好像很平静。后来,我们了解到田京振家在藁城农村,已经有一个男孩了,可能他考虑更多的是再养一对双胞胎会很吃力。因这对双胞胎的出生时间最接近元旦零点,所以我就建议田京振管他们叫‘元元’、‘旦旦’。田京振同意了。“我给编辑部打去电话,报告了产院里的情况。同行的特约记者董德胜在手术室门外拍下了小哥俩有生以来的第一张照片。“1992年1月1日凌晨一两点钟,包括我在内的各路记者纷纷返回编辑部写稿。那时报社只有一台电脑,记者们写稿都是用钢笔和稿纸。包括我在内的记者们都没有写过晚报类的稿子,都有点不摸门。编辑也很担心:这些急就章的稿子能不能用?果然,最后所有的稿子上都是勾勾改改一大片。但记者和编辑们都很有激情,没有人抱怨什么。1992年1月1日下午1时左右,燕赵晚报创刊号印刷出来了,头版头条刊登了组稿《1992,你早》,我写的《产院里的元元旦旦》成为这组稿件的头条。从此,元元、旦旦成为了燕赵晚报的标志性人物。”
《中国建材报》“五色石”副刊1999年12月9日刊发了记者书礼、天文采写的《不懈的追求—记青年书法家陶阳波》,全文转载如下。他清秀的面庞显露出儒雅的气质,明亮的眸子透出一股特有的灵气,放射着求索的光芒。虽然他只有二十五六岁年纪,但已有着“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当代书画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等众多头衔,其真正的职业却是湖南潇湘集团公司董事会秘书、董事长助理。他叫陶阳波,出生于湘南一个偏僻的山村。他自识字伊始,便与笔墨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爱好书法的父亲引导下,他由颜、柳入手,培养了最初对书法的兴趣。然而,陶阳波真正忘我地追求书法艺术,则起始于十二岁,那时他还是一个初一学生。当时,学校对初中一年级开设了书法教学课,每周星期五下午的书法课便成了他练字的“黄金时刻”。由于在书法方面有较高的悟性,他得到了老师的赞扬,习字本常被当作范本让全班同学传阅,这极大地激发了他练字的热情。从初中到高中毕业的六年里,课余时间他几乎都埋头于文房四宝之中;一到节假日,他练字更刻苦,往往一练就是四五个小时,甚至通宵达旦,有时不知不觉竟伏在书案上昏然睡去,可一觉醒来,就又继续苦练不止。为了从历代书法名帖中汲取艺术营养,拓展自己的艺术视野,陶阳波用父母亲给他的全部零用钱,购买大批字帖、书法专著。这期间,他处处做生活的有心人,参加书法展,观看书法家现场表演,留心街上的牌匾、标语、楹联等,游览碑林,不断琢磨领悟,使他的书法水平有了长足进步。1989年,他在《初中生》杂志上发表了书法处女作。1991年,他在全国中学生钢笔书法大赛中获奖。命运之神往往垂青那些肯于艰苦奋斗的人。1995年,他大学毕业后因有书法、写作特长作为特殊人才,国有大型企业湖南潇湘集团盛情邀请他加盟。参加工作以后,他从未放松对书法的练习,做到工作、书法两不误。上班时间他深入进行管理调研、撰写材料、书写宣传标语、接待新闻工作人员来访,忙得不亦乐乎。他深知自己没有古人日写万字小楷的整块时间,便利用晚上、节假日专心练字。经过十三年的苦练和摸索,他的书法功底日渐扎实,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行书灵幻多变,潇洒飘逸;楷书端庄秀雅,风姿绰约。整幅作品气势顺畅,舒展自如,刚柔相济,一气呵成,得到了许多书法名家的赞许。时任湖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周旭在收到他求教的书法作品后,回信说:“小陶,你的毛笔、硬笔字均很不错,已到一定的境界,只要继续努力,会有发展前途的。”成功来自辛勤的耕耘,硕果是汗水和智慧的结晶。迄今为止,他已在《人民日报》《工人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检察日报》《北京日报》《湖南日报》《中国建材报》《书法报》等各级报刊发表书法及刊头书法作品四百余幅。他的作品在国内外书法大赛中获奖三十余项;作品入选“94国际硬笔书法家精品展”“新星奖第一届海内外青少年书法大展”“98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大奖赛”、湖南省书协举办的“湖南省庆祝建国五十周年书法篆刻展”等大型书法展,并被收藏。他的艺术简历被载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辞典》《湖南省名人志》等十余部大型辞书。他勤奋做好本职工作、刻苦学习书法艺术的事迹,也受到了党组织和领导的表扬,《湖南日报》《永州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宣传报道了他的事迹,给予了较高评价。在荣誉和成绩面前,陶阳波依然像过去那样孜孜不倦、练习不止。我们衷心祝愿他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书法作品。
找一些身边的杂志 或者是意林 读者之类 初试者的话可以考虑报刊或是网上文学站 加油
你好,可以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查询,总之在cnki没查到,我网速慢,可以自己查询下,有问题可以扣我
不是2011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建材报》是中国建材行业唯一的一份具有权威性的报纸,是经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经济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受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业务指导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纸。中国建材报将通过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建材工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规,传播和总结建材行业工商业活动的信息与经验,为广大读者开启一扇全方位洞察建材行业现实市场动态和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窗口。报纸名称:中国建材报英文名称:China Building Materials News出版周期:日报主管单位:经济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单位:经济日报报业集团编辑出版:中国建材报社发行方式:邮局发行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1号创刊日期:1986.10.18国内统一刊号:CN11-0073国内邮发代号:1-121版块栏目一版为要闻版 二版为经济信息版:建材产品行情、国外建材等。 三版为科教政文版 四版为文艺副刊版:五色石、康馨园等。 另辟:装饰世界、五彩世界等。一版为要闻版主要内容是向行业内宣传党积国家关于发展建材工业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法规及时报道建材行业的各类重大新闻。二版为经济信息版在《建材产品行情》、《国外建材》等栏目中,及时而准确地传播建材工业{含建材机械工业)、非金属矿工业、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工业的产品、科技、市场与价格、出口与引进、国外的建材行业等方面信息。三版为科教政文版交流建材行业的科技新闻和建材行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基层党的工作、工会工作、班组土作的情况;反映广大建材职工的精神风貌、普及现代管理和科学文化知识,对发展建材工业的经济理论进行研究探讨。四版为副刊版所设的《五色石》文学副刊既是名家作品荟萃的渊薮,也是建材文学新人崛起的沃土;综合副刊有《康馨园》《人间情》反映社会家庭各类现象。每周五出版《装饰市场》为对开四版是我国装饰业信息的权威发布媒体文一,是沟通装饰材料生产流通加工应用的纽带,是装饰、建筑装饰、家庭装饰的信息桥梁。每周六出版《五彩世界》立足建材,面向社会、追踪热点、贴近生活、努力营造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五彩天地。
去年前年都是7月缴费的,你可以打电话到唐山社保局问问,基数快下来了
185一个月
3544.33*20%,一年大概8700左右
于2010年5月15日加入“河北省音协音乐文学委员会”会员,并且以历届委员会中年龄最小的成员经“河北省音乐家协会音乐文学委员会”会长亲自批准加入成为会员,会员ID-226。于2010年12月4日在北京参加‘第三届美国世界艺术家协会中国区艺术协会理事成立大会’,并以全会领导一致认可通过,以历届最年轻的身份成为了‘美国世界艺术家协会中国区艺术协会理事’!于2012年11月10日在北京加入‘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并以历届研究会会员中最年轻的身份成为会员!并一致博得全会领导青睐! 2009年11月6日 河北省唐山市燕赵都市报冀东版 动周刊封面人物2009年12月4日 河北省唐山市唐山晚报金版 星期五封面人物2010年1月29日 河北省唐山市唐山广播电视报全资讯 第34期封面人物2011年05月06日 唐山广播电视报 封面人物 曾于2009年12月4日,与河北省唐山市《唐山晚报》杨文进杨老师合作采访《隐形的翅膀》励志电影女主角雷庆瑶。2009年12月8日 河北省唐山市唐山晚报 A版2010年6月1日 2010年第三期 总第四期 河北省燕赵词作家(报刊)2010年11月 杂志《神州》 唐山“小才女”王梦玉小记2011年05月06日 唐山广播电视报封面人物以及‘唐山女人’专访报道:‘让梦想的种子,在现实中发芽’2011年08月27日 中国90后唐山小作家王梦玉 新书《寻找炎亚纶》新闻发布会 2010年11月25日 中华新闻视点网 新闻中心 “唐山“小才女”王梦玉小记”(注:北京法制报记者叶斌专程从北京赴唐山独家采访!)2010年11月29日 中经论坛 我爱娱乐 “唐山“小才女”王梦玉小记”2010年11月29日西祠胡同社区 传媒之家 “唐山“小才女”王梦玉小记”2010年12月1日 国际在线 “唐山“小才女”王梦玉小记” 2009年12月29日唐山电视台影视频道TSTV-3 晚8:00 唐山市盛世演艺民间新年联欢文艺晚会参与节目独唱歌曲《我就是这样》、独唱歌伴舞《不想长大》、个人介绍环节、与雷庆瑶合作《隐形的翅膀》2010年5月15日 中央电视台CCTV少儿北京教育频道CETV-1 晚7:33 青春中国青少年艺术展评大型电视节目参与节目美声《乘着歌声的翅膀》(组合节目)2010年12月21日唐山电视台新闻综合 直播50分栏目 梦玉的小专访